首页 优秀范文 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

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0-10 10:36:5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

第1篇

关键词:金属探测;金属矿山;土地测绘技术;矿区测绘;管理

我国经济加速发展的过程中,土地开发、利用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最关键的是矿区土地开发和耕地开发[1]。结合我国实际国情来看,想要落实良好的土地管理工作,不仅要提高土地质量、增多更低面积,而且还要强化对土地资源的利用,优化土地结构,为未来我国经济、社会的更进一步发展提供更多可利用的土地[2]。土地测绘技术作为支持土地开发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对促进我国土地的合理利用有着积极意义[3]。

1测绘技术在矿区开发中的价值

1.1测绘技术信息化对矿区开发管理的作用随着矿区测绘技术的高速发展,其在矿区开发管理中成为一种坚实的技术基础。在当前信息化技术水平愈渐提高的前提下,促使矿区测绘技术也逐渐适应了信息化时代,融合了信息化的测绘技术,将其应用到矿区开发管理工作中去,显现出了极大的定量、定位、定性以及可视化的应用特点[4]。

1.2矿区测绘技术注意问题

合理的测土比例尺是测绘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是获得高质量工作结果的重要保障。针对大部分地势起伏波动不明显甚至平坦的矿区,较多情况是采用1米做网格测试的方法,这样就能够达到多数部门对矿区测绘工作所提要求。但是对于那些地势气腹较大、地貌相对破碎且通视不畅的少数矿区,需要设置合理的高程网点,且需将测试高层网格间距设置在小于1米。

1.3信息化测绘技术在矿区开发管理中的应用

1.3.1全球定位系统该项技术是矿区测绘技术于信息化发展进程当中产生的一种新型技术。该技术应用优点是快速、精准确定测量点之间的物理坐标,进一步保证了矿区测绘技术的精准程度。且全球定位系统是于静态下进行测量工作的,换句话说,在做高精度的测量工作时,全球定位系统无需借助点、点间具备通视条件便能完成测量,不仅省力、而且省财。如果再能将GPS-RTK这一技术应用到定位系统里,更是能够让我们及时、精准的掌握到定位结果于测绘结果。现阶段,矿区测绘中广泛使用了全球定位系统这一技术,也促使矿区测绘技术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而由此所带来的直接结果便是不断的丰富测量资源信息,为矿区管理信息系统的良好运作奠定了坚实基础。由此可见,矿区测绘为开发管理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基础性数据资料,并在技术方面也给与了大力支持,为矿区开发管理的顺利进展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由于矿区开发管理准确度的提高、开发管理科学性的提升,也使得矿区测绘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所以,对矿区的开发管理,只有良好地应用矿区测绘技术,才能实现对矿区权数界限与位置的精准确定,进一步保证矿区测绘精度,满足矿区开发管理的根本需求,促进矿区开发管理效率提高。1.3.2遥感技术遥感技术即传感器技术,其中主要包括的内容有:信息传输技术,信息处理、提取与应用技术,目标信息的特征分析技术以及测量技术等等。该技术应用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信息丰富化、获取速度快、各时段持续获取等。近些年来,诸多领域中遥感技术都得到广泛应用,因而,也要不断对遥感技术的应用进行改进与完善,将其融入到矿区资源调查与动态监测管理中去。

2测绘技术在耕地开发中的价值

2.1测绘技术信息化对耕地开发管理的作用

耕地测绘技术的信息化,能有效提高耕地开发管理的工作效率。为耕地开发管理做出决策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信息参考,进一步保证耕地开发管理质量,有利于约束耕地管理部门做公开、公正、公平的执法行为。

2.2耕地测绘技术注意问题

关键点的测量是指高层趋势变化点、坎顶、坎脚线的位置与标高,还有窑、沟的面积与比高等信息。在做耕地测绘的工作时,要明确标注上述这几个点的位置。同时,还应于测绘图上显示出居民田地、园地、林地以及沟、渠等各方面信息,相应的把这些地方的使用时间也在测绘图上标注体现出来。另外还有旧城改造区域的园地、林地里的树木种类、树木年龄以及林地面积等内容,都要于测绘图中做详尽的标注。像是居民人口密集度、房屋面积、建筑新旧以及容积率等信息,也是不能忽略的。这些关键点的信息都有助于耕地开发管理工作者进行良好、高质量的管理,便于日后在实际施工工程中具体应用。

2.3信息化测绘技术在耕地开发管理中的应用

2.3.1地理信息系统在现代计算机技术的辅助下,地理信息系统应运而生,将系统将录入的地理信息数据按照空间分布的方式,完成输入、存储、编辑、管理等一系列数据运行的基于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地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可以应用于耕地信息系统建立、耕地开发工作等耕地工程勘测行业地理信息系统所做平台的功能模块包括对耕地的统计、评价、调查和地籍管理。2.3.23S技术3S技术是GP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相互结合的新型勘探技术,其子最主要的优点是将三种技术的缺陷互相弥补,将三种技术的优点共同方法,能够高效地测量出耕地变化信息,使最终构成的耕地测绘信息集成系统具有动态性、实时性、完整性以及动态性的特点,从而使耕地开发管理的需要数据更加精准。3S技术将这三种技术想结合应用,能够发挥出更好的优势,有利于在工作效率提高的同时,节省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实现我国耕地资源开发管理的信息化和规范化。

3结语

当前,我国正处于信息化发展的潮流中,受到信息化的影响,使矿区测绘技术和耕地测绘技术更为先进、规范,其中矿区测绘技术信息化更明显,减轻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成为矿区开发管理的有力手段,发挥出其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深化各类土地测绘技术的信息化,通过提高技术信息化的含量,保证数据的精准性。

参考文献

[1]樊海峰.现代测绘技术在程村矿区测量中的应用[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5,(8):19-19.

[2]刘群,张恒.基于GIS的矿区技术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J].地理空间信息,2009,7(2):39-41.

[3]高艳红.数字化技术在矿区地质勘查中的应用以及数字化测绘技术展望[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6).

第2篇

【关键词】大比例尺;数字地籍图;测绘

一、数字地籍图测绘的优点

大比例尺数字地籍图的测绘是一种较为先进的地籍测量方法,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自动化水平高。由于选用全站仪在野外收集数据,自动记录并存储,再传输至计算机实现处理、绘图等,既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利于信息管理工作的开展。(2)整体性强。利用解析法测量点位坐标主要根据测量的控制点。当测区的整体控制网确立后,就可以在整个测区范围内的任意位置进行实测与分组作业,可有效提高测量成果的可靠性、精度的一致性,并便于检查或恢复被损坏的界址点。(3)精度高。大比例尺数字地籍图的测量精度主要来自界址点或者地物点采集数据的精度,而其他因素,如面积统计、微机数据处理、自动绘图等,则对地籍测量成果的影响较小。

二、大比例尺数字地籍图的测绘方法

(1)测绘准备工作。目前采用数字化实现大比例尺的地基土测量之前,主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根据地籍调查的范围,划分好区域、街道街坊等,加强对地籍权属工作的调查,标出每宗地界址点的位置、设置控制网,确定每个作业小组的测区范围。(2)地籍控制测量。地籍控制测量主要为日常地籍测量及地籍西部测量提供服务,具有传递点位坐标和减少测量误差传播与积累的作用。在地籍测量工作中,为了减少积累测量误差,确保测绘精度,使各街区的测绘可最终形成一个整体。首先,在全调查范围内选择一些典型的控制点,构成几何图形,并采取精密的测量仪器与计算方法,在统一坐标系统中确定平面位置与高程;其次,以这些控制点为基础,测算出其他部位坐标,一般通过GPS卫星定位技术布置控制网。(3)采集碎部点数据。在采集碎部点时,传统方法一般为野外一边测量、一边绘制。这种方法对外业人员的工作量要求非常大,必然影响外业工作进度。通过采用数字化测绘手段,可以利用全站仪采集碎部点坐标,并记录数据,将采集的数据直接存储到全站仪中,外业人员只需要记录碎部点的点位信息即可,简单绘制草图,即可保证后续内业处理与绘制工作的完成。(4)内业编绘。每天的地籍测量结束后,应及时将记录在电子手簿中的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中,再利用大比例尺绘图软件进行编辑。绘图员应逐一核对草图中的标注与计算机中标注的一致性,确保数据的准确无误。另外,在连图过程中还应加强对地物编码的准确应用。由于受到显示器屏幕大小的限制,再加上地物密集等原因,造成漏连、错连、漏测等现象难以避免,因此连图过程中应注意随时检查,并在后期进行实地查图与补测。(5)面积的分类统计。面积的分类统计应遵循“分幅控制、逐宗汇总”原则,这也是大比例尺地籍测量中最重要、最繁琐的步骤。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面积的量算也摆脱了传统方法,可以在计算机中实现,并可保证高精度。尽管这样,在量算面积时,仍需要从高级控制到低级控制,再由低级向高级汇总,也就是由测区到街道、街坊、宗地,再由宗地到街坊、街道、测区实现逐级汇总,这样可有效减少误差。(6)建立并完善数字地籍图的编辑与管理。当一个街坊结束后,首先需要进行内业检查,根据草图与地籍调查在计算机中进行检查,核实是否存在漏测或者处理不当的地方,并及时修改。其次是外业巡视,根据初步形成的地籍图,利用钢尺审核测量精度,这也是控制大比例尺地籍图质量的关键环节。应尽量将工作做到耐心、细致,如果在此过程中发现错漏,需及时补改。另外,利用界址点的坐标数据文件,生成界址点成果表、宗地面积汇总表及正式地籍图,交付土地主管部门审批,审批完成后,即可作为编辑大比例数字地籍图的基础资料。

三、有关数字地籍图测绘的应用体会

(1)实现传统逐级控制与现代化测量技术相结合,一方面提高作业速度;另一方面保证成果精度。(2)可即用即测、急用先测、所见所得、边测边用,将高科技的成果转化为成熟生产力,为土地规划建设提供科学保障。(3)先进的测量技术打破了传统的观念和局限,让整个作业流程更加方便快捷,提高工作效率。通过电子全站仪的应用,可实现简单操作、迅速观测,并提高精度。方便自由设站,采用多种方法获得碎部点坐标;作业人员还可通过自身的丰富经验,根据实地情况,选择恰当的绘制草图方法,并做到有详有略、相得益彰。(4)随着高科技数字产品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在地籍图测绘的管理、维护、更新、资源共享等方面,表现出强劲的生命力,保持地籍图的精度,并体现了一图多用的优势,避免出现重复测试,节省人力与财力。通过各种先进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对大比例尺的表现形式更透彻,因此其成果为今后的进一步应用奠定基础。(5)通过计算机辅助完成制图工作,其速度快、精度高、线条精细分明,且绘图成果清晰、美观,可以单色也可以彩色,应用方便、广泛。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测绘新技术;土地规划与管理;区域经济

土地规划是指在一定的宏观区域内,以当地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以及区域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为主要依据,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和农业生产各业之间合理分配土地,确立土地利用结构或对原有土地结构进行调整,在空间上对各种用地进行配置,以达到对土地利用的综合规划。由此可见,土地规划与管理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区域经济的发展,影响社会的稳定。

一、测绘新技术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和测量仪器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与传统人工方式为主的测绘方式不同的测绘新技术出现并得到广泛应用。

(一)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即在不与被研究主体直接接触的情况下,通过传感器装置直接对其特征信息进行提取、加工、描述、应用的技术,其是传感器技术、信息传输技术、信息处理应用技术和目标信息分析测量技术的有机结合,将其应用于测绘中不仅使对研究主体的信息提取更加丰富,而且其全天候作业、高水平分辨率等特性使信息的准确性和全面性更加有保证,特别是其图像的呈现,可以提供更加直观的信息支持,所以将其应用于土地规划与管理中,对于资料信息搜集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又被称为地学信息系统或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其在计算机基础设施的支持下可以对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存储、管理、运算、分析、描述和显示,所以其作为空间信息系统在计算机应用环境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不仅能够对地理空间实体数据进行全面有效的分析和加工,而且可以将区域的空间属性通过具体的图像呈现,结合数据库数据进行直观的展现,所以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到土地规划与管理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三)全球定位技术

全球定位技术的实现建立在由24颗处于太空中的GPS卫星和处于地球表面的1个主控站、3个数据注入站、5个监测站共同组成的全球定位系统基础上,而且此系统中至少要保证4颗以上的GPS卫星能够对用户端在地球上所处的位置、高度等进行快速、准确的获取,现阶段在全球定位系统和相关软件不断优化的促进下,全球定位技术能够实现对20千米以下范围内在15~20分钟内完成相对静态定位,而且具有实时监控、全球性三维呈现等功能,所以将其应用于土地规划与管理中也具有可行性。

二、测绘新技术在土地规划与管理中应用

(一)在土地规划前期调查中的应用

前期调查是保证土地规划搜集资料全面性和准确性的重要环节,也是信息搜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面掌握土地资源的使用情况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土地规划与管理工组中至关重要,其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将遥感测绘新技术应用于前期调查中对保证其质量有显著作用,不仅大幅度提升工作效率,而且调查的质量也更加有保证,为土地规划与管理不断提供着精确的参考依据。将遥感技术应用于前期调查中,首先获取规划区域内土地的资源影像,然后利用计算机技术将影像制作成正射影像和基础图件,土地规划与管理人员结合影像和图件进行针对规划土地的实地调查,将两者进行比较、整合,实现对搜集信息的汇总和纠正,由于国家的土地政策、人为动机等会对土地资源的实际状况造成影响,所以前期调查可结合土地检测动态利用数据进行,形成完整的信息流通系统;在遥感技术的基础上,如果将全球定位系统应用于前期调查,可以提供立体的土地使用图像,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其相关数据不断优化,使其保证准确性和有效性。

(二)土地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科学的土地规划与管理的实现要建立在大量的准确信息和数据的基础上,土地规划设计是对所搜集的所有有价值的数据进行综合整理的阶段,能够为土地规划提供数据支持,使其能够准确全面地掌握土地的质量和性质,实现精确划分,可以说土地规划设计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土地规划与管理的实际水平,在土地规划设计中应用测绘新技术,可以利用相关设备自动对所需要的数据进行搜集,并结合搜集数据进行有效的计算,例如将测绘新技术中的遥感技术应用于土地规划与管理中,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覆盖整个地球或地球上指定任何区域的遥感卫星可直接获取设定区域内的相关土地信息,经过人工或计算机对这些信息的有效处理,可获取规划土地的相关属性甚至精确的图像;将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所获取的土地精确图像的基础上,可以对其空间信息建模,直接为土地的使用规划提供模型;如果将具有较强大数据处理能力和分析能力的GIS测绘技术应用于其中,可以针对现阶段规划土地范围内的实际规划现状做出详细的分析,并构建出与之相匹配的数据库,土地规划与管理的相关工作人员可直接结合数据库中的土地利用情况相关数据,进行下一阶段的土地规划设计,其科学性和准确性将更加有保障。

(三)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级政府为提升区域经济结构与经济发展需求之间的切合度,不断对土地的利用结构进行调整,且频率不断提升,为土地规划与管理工作增添了难度,土地利用的动态监测工作就是针对不断变化的各级政府土地利用现状进行监测的环节,以获取最新的土地利用相关信息,在传统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主要通过不断统计有关部门所登记的使用土地单位属性完成,监测工作被动进行,所以准确性、全面性都难以保证。而将遥感卫星技术中矢量数据处理功能、GPS精确定位功能等测绘新技术应用于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不仅能够对土地利用情况进行精准的检查,而且转变传统被动的监测局面,使所获取的信息能够随着土地利用形式的改变而不断主动的变化,相关数据的获取速度也从传统的滞后转变为同步,所搜集的信息、数据的处理速度也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准确性更加有保证。在新数据不断替换过去数据的过程中,土地规划与管理人员所获取的信息一直为最新数据,所以其落实的工作更加符合实际需要,另外,新测绘技术可以结合不断变更的数据绘制专题图,直观地展现土地规划的发展状态,为土地规划与管理工作提供支持。

(四)土地勘测界定中的应用

土地勘测界定是土地使用情况分析、土地实际面积计算、国有土地审批、地籍情况判定的重要依据,所以在土地规划与管理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高质量的土地勘测界定还可以为土地开发、转让、复垦提供支持,现阶段将GPS-RTK技术和GIS技术等测绘新技术应用于土地勘测界定中,对其质量的提升作用非常显著。在应用GPS-RTK技术的过程中,利用其对土地边界进行定位,将定位的相关数据通过对应的基站传送至流动站,流动站通过对不断积累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获取差分观测值,将差分观测值带入定位相关原理,可以直接对流动站的三维坐标实时计算,由此可见,将GPS-RTK测绘新技术应用于土地勘测界定中不仅简单快捷,而且勘测的精确度、可靠性都非常有保证;在应用GIS测绘新技术时,其配合数据库使用,可直接对土地勘测界定测量或征收土地数据进行管理,但在实际应用此项技术中,必须保证内、外业之间的相关数据完全一致,以此保证其能够在全过程中同步落实,使土地利用与管理的相关数据准确性和全面性更有保证。

三、土地规划与管理中应用的测绘新技术的发展趋势

结合测绘新技术在土地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及土地规划与管理工作自身的性质、测绘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可以发现,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土地规划与管理中应用的测绘新技术将在原有的程度上更加向自动智能化、数字信息化方向发展,而且随着测绘技术与测绘管理的不断结合,土地规划与管理中应用的测绘新技术将向综合集成系统化的方向发展。除此之外,由于GPS技术、遥感技术和GIS技术在应用领域方面既有重合又有区别,将其结合应用可以使土地规划与管理更加有保证,所以各种测绘新技术有效结合应用也是未来土地规划与管理中测绘新技术的应用趋势,随着遥感新技术的不断深化和其在土地规划与管理中应用的范围扩大,此趋势将愈来愈明显。

四、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现阶段测绘新技术已经在土地规划与管理中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而且在促进土地规划与管理水平提升方面起到了显著的作用,在其不断深化发展的过程中,将会推动土地规划与管理水平的稳定提升,所以在土地规划与管理的实践中应不断探索测绘新技术的合理应用方法,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测绘新技术在土地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小娟.解析测绘新技术在土地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J].知识经济,2012,(23).

[2]莉莉.土地规划与管理中测绘新技术的应用研究[J].科技风,2013,(3).

第4篇

[关键词]:地籍测量 地形测量 大比例尺地形图 研究

中图分类号: TU19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土地资源正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形式,土地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加强对地形测量与地籍测量问题的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地籍测量的含义

所谓地籍测量,实际上就是指通过先进测绘技术的应用,根据标准精度对土地境界、权属位置以及面积和土地应用类型以及分布等专门测量情况进行确定,同时这也是土地管理的重要资料信息,为土产权地登记也提供了重要的参照依据。从以上分析可知,地籍测量实际上就是测绘技术与相关法律法规的综合应用,同时也是基础建设中具有行政行为的体现,对于土地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实现和落实,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地籍测量操作,为土地管理工作提供了可靠、精准的地理参考体系,地籍测量建立于地籍调查基础之上,表现出勘验取证等方面的法律特点。地籍测量过程中,其操作技术标准应当满足土地方面的法律法规之要求,具有非常大的强势性。在地籍测量过程中,采用的技术、方法主要是目前最先进的测绘技术、测绘方法,是一个综合性的技术体系。同时,地籍测量将地籍测量外业与测量内业有机地结合为一个综合作业整体,这也是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于土地管理的必然趋势。

二、地籍测量的特点

较之于传统的专业测量而言,地籍测量具有自身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地籍测量为土地管理提供精确、可靠的参考数据和信息。作为基础行政行为,土地地籍测量过程中表现出自身的独特之处。当前国内地籍测量工作之目的在于有效地保护国有土地,并使之能够更为合理的应用,以保障土地所有人员的合法权益。

第二,勘验取证。实践中可以看到,地籍测量建立在地籍调查基础之上,因此表现出勘验取证之特点。地籍测量过程中,主要利用了一系列的测量手段和技术,对土地实施全方位的勘查与验证,并且为土地产权的变更、登记等,提供了有效的证明。

第三,规范性。地籍测量过程中,所采取的技术标准应当符合土地法律法规之规定。同时,地籍测量中的各项技术均为当最为先进的测绘技术,而且测绘方法也比较科学合理,比如普通测量、数字测量、面积测算以及空间定位等方面的技术方法,均为目前最为规范和前言的。土地测量过程中,选择何种形式主要根据土地管理、房产管理部门对图形、数据以及布局等方面的要求进行操作。

三、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

地形测量过程中,所采取的主要测绘形式为大比例尺地形图,其主要是将地表地貌、地物作为最重要的测量部分,利用数字、符号、文字、图、线以及点等,对地形地貌之景观以及地物等内容进行全面的描述,并利用三维空间予以客观、准确的表示。下图是重庆地图。

对于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而言,其主要将地表上的某项地貌作为具体的描绘对象,并利用现有的规范面、线、点以及图例等形式,利用数字、文字以及注记等,对地形地貌以及地上物进行面熟。从实践来看,该工作非常的专业,可准确、客观地描述出所测区域的地形地貌,并采用三维坐标形式将其描绘出来。由此可见,大比例尺地形图在土地管理过程中具有非常大的应用价值。较之于地籍测量这一较为全面的测量方法而言,大比例尺测量就会显得非常的粗糙,而且地籍测量过程中逐渐趋向数字化测量模式,比如应用先进的GPS系统和设备、应用地理信息数据体系等等等。从本质上来讲,地籍测量与测绘大比例尺两种操作在地形图测绘过程中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和区别。土地测量过程中,不可将二者完全分离开来,而是应当在测量开展之前,确定采用那种测量方法更为高效和经济。

四、关于地形测量与地籍测量的比较

从实践来看,地形测量与地籍测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但同时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要素和方法方面。对于地籍测量而言,其重点在于权属要素,即权属界线、地物要素等,对传统地形测量中的高程点、管线以及等高线等要素,没有太多的强制性要求;对于地形测量而言,除了对权属界线和地籍编号等因素不予标示外,通常对地表上的地物和地貌等,均应当予以标示,同时依照比例尺、用户要求等进行合理的取舍。地籍测量过程中,通常对地貌和布设的管线等因素没有太多的要求,因此野外信息采集、编辑成图等方面的工作量就会随之大幅度降低,然后续制作宗地图以及入库工作量都非常的大,而且因入库而对拓扑要求非常的严格。对于地形测量而言,它对测量成图中的各种要素要求都非常的高,而且野外采集、内业编辑公路也较为繁琐,然地形测量后续编辑成图过程却非常的简便、快捷。基于此可以看出,若在地籍测量基础上将地形图成图,则应当将地籍权属界线和相关注记删除,对地形要素进行适当的补测,其中主要包括测线杆、高程点、检修井以及交通附属设施等内容。

第二,精度方面的比较。较之于地形图而言,地籍图显得更为精确一些。若制作地形图,首先应当对地籍图进行分析;若制作地籍图,也要对地形图进行分析研究,二者虽然在精度上有所差异,但彼此之间也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第三,应用软件。地籍测量过程中所用到的软件以MapGIS系统居多,地籍测量为后续各项工作无缝连接而使用测量成图模块。实践中若仅对地形进行测量,应用软件有较大选择空间;若在地籍测量基础上实现地形成图,可应用原软件、或者把原格式转为所需格式。

结语:地籍测量质量优劣,直接关系着地籍信息系统的完整性与可靠性,同时它与地形测量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实践中为全面提高地籍测量水平, 应当在各时期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满足精度之要求,为我国土地管理事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冯栓祥 王建业.浅谈地形测量与地籍测量[J].中国信息化·学术版 , 2012(09).

[2]徐冬东 李科检.地籍测量与地形测量的异同[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29).

第5篇

【关键词】地籍;测量;土地;管理

1 地籍测量和土地管理的内涵

所谓的地籍测量,指的是一种利用现代测绘技术进行的专门测量,它主要用来测定土地境界、土地权属位置、土地面积等。与其他测量相比,地籍测量有其特别之处。主要表现在:(1)它具有现势性。它是伴随着土地登记的变更而不断地进行更新,因此可以真实地反映地籍数据的现势情况;(2)它的进行必须以地籍调查为基础。因为地籍调查可以清楚地显示土地的利用现状、土地的登记情况的,要进行地籍测量必须要了解土地的一些基本的实际情况;(3)它是具有政府行为的测绘工作。是政府利用技术措施实现其对土地行政管理职能的一种行为。(4)它具有法律特征。这就要求测量的技术必修要符合土地法的相关要,而且它还可以进行勘验取证。

土地管理内涵:土地管理的内涵简单概括来说就是国家和政府利用一些政治、经济、法律手段等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我们也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来理解其含义:(1)实施土地管理的主体,我们国家土地所有权的性质决定了其主体只能是国家,必须通过国家来实现对土地的控制。(2)土地管理的客体。土地是实施土地管理的对象,也可以称为其客体。这里的客体还指在土地利用中形成的人和人、地和地、人和地的关系。(3)实施土地管理的目的。我们之所以要进行土管理是为了使我国的土地得到更有效更合理的利用,最终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而保证这一局面的最根本目的是为了缓和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通过调控满足土地需求。(4)土地管理的阶级性。土地管理是受制约的,所处时代的社会制度和土地制度都对其目的和特点产应影响。

土地管理原则:要想实现土地管理的预期效果,保证充分、合理的用地就必须遵循整体原则,责任原则,法制原则,利益原则,效率原则,民主化原则等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可以规范土地管理中主体的行为,最终实现土地管理的终极目标。

2 地籍测量和土地管理的现状

地籍测量现状:地籍测量在世界各国都被广泛利用,发达国家的地籍测量事业较之发展中国家历史悠久,且已达到先进水平。目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非常重视地籍测量在本国的发展。我国地籍测量其实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但是现代地籍测量却起步较晚,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有着明显的差距,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最突出的是地籍测量制度的不完善和地籍测量人员的业务水平低下。当然目前随着数字测绘技术和遥感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地籍测量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土地管理现状:地籍测量技术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影响土地管理的质量,受此影响,我国的土地管理虽然已迈入正轨,但是还是存在一些混乱现象。如乱抢乱战耕地、某些土地资料不全造成权属混乱,还有一些非法买卖出让土地的现象。这些混乱都不利于土地管理,必须解决这些问题。

3 地籍测量对土地管理的影响

我国的土地管理包括地籍管理、地权管理、土地利用管理,而地籍测量是土地管理的工作的重要基础,它对我国城市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3.1 地籍测量的重要之处在于它可以为整个城市的规划提供科学的测量数据,城市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是建筑群的不断增加,这就使得土地权属的界限发生较大的变化。因此在城市规划或者一些矿区规划的建设时,一定要对土地权属、形状等进行测量和复合,为城市规划提供必要的数据,保证城市规划工程的顺利进行。

3.2 地籍测量对土地管理的重要性还表现在其对土地市场的规范作用。通过地籍管理,可以建立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有助于完善土地市场。而且经过地籍测量,可以确保土地权属登记,能增强土地所有者的自我保护意识。而且地籍测量还可以及时的掌握土地市场的变化,便于准确地判断土地市场的形势。地籍测量还有利于及时的发现土地市场的不正当交易行为,从而确保土地市场的有序管理。

3.3 地籍测量的重要性还表现在其可以对转变土地资源管理的方式起促进作用。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数字化测绘技术等在地籍测量中被广泛应用。

地籍测量技术的提高使得土地管理效率和水平都达到了一定程度的飞跃。

3.4 地籍测量的发展使得地籍管理对土地所有者起到保护作用。依照法律程序登记的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是受法律保护的,它不允许任何组织任何形式的侵犯。而且通过地籍管理,可以如实地做好土地登记工作,这样就可以有效地维护土地公有制,保护土地拥有者的合法权益。

4 结语:

我国的土地管理工作目前已进入了一个比较平稳的发展期,但是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现存的地籍测量系统已经无法满足土地管理的需求,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我们加快地籍测量工作的进程,使其更好地为土地管理服务。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 】地籍测量;国土资源;土地管理

一、地籍测量的性质和内容

地籍测量是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它是以地籍调查为依据,以测量技术为手段,精确测出各类土地的位置与大小、境界、权属界址点的坐标与宗地面积以及地籍图,以满足土地管理部门以及其它国民经济建设部门的需要。

1、地籍测量的性质

为满足地籍管理的需要,在土地权属调查的基础上,借助仪器,以科学方法,在一定区域内,测量每宗土地的权属界线、位置、形状及地类等,并计算其面积,绘制地籍图,为土地登记提供依据而进行的专业测绘工作。它是土地管理的技术基础。

2、地籍测量的方法及内容

按设备手段不同,分为普通测量法、航测法和综合法;按地籍原图的成图方法,分为解析法、部分解析法和图懈法;按基本图件的可用性,分为地籍修测、补测与全测。地籍测量的内容包括: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地籍细部测量,地籍原图绘制,面积量算与汇总统计,成果的检查与验收。地籍测量必须以土地权属调查为先导,在地籍调查表及宗地草图的基础上进行,其成果是土地登记的依据。地籍测量的主要成果是基本地籍图,包括分幅铅笔原图和着墨二底图。

3、第二次土地调查的问题与方法

第二次土地调查在技术队伍、组织实施、技术攻关、项目承担、业务指导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要继续做好资源大调查土地调查工程的组织实施工作和项目承担工作,加快推进土地勘测规划院系统建设。这就要求我国要迅速形成对国家土地督察工作的技术支撑。建立对口技术支撑与服务的机构,统筹全国土地勘测规划院系统的力量,在人力、物力和技术上全面配合土地督察工作。

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内部机制,改革单位的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建立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真正体现按劳分配为主体、综合多种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转变技术保障方式,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科研力量。在科研工作中,科研人员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多调查研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要注重前瞻性和战略性问题的研究。

二、地籍测量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性

1、地籍测量的经济作用

(1)为房地产事业服务。地籍测量的结果是实行土地和建筑物产权管理十分重要的依据,土地产权发生变更的时候,要通过对地籍测量资料来核查上面相应的登记记录和土地权属关系,并根据测绘的成果来判定其权属问题。如果出现了测绘结果不能反应权属的状况时,根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所确认的权属关系来重新的进行修测,并作为其修测的权属资料进行记载。城市土地的利用和规划的基础就是地籍测绘,并且为建设用地及土地等级的评定提供基础的参考材料。

(2)为房地产的开发和超商引资服务。地籍测量的结果详尽细致,能够很好地反应权属界线、面积、地块用途、位置、房屋的结构和使用者及所有者进行全面的体现,这些都会给要进行土地开发的人提供详细的考核资料。

(3)为权属纠纷问题服务。法院在解决上诉的权属纠纷问题时,会根据相应的测绘部门提供的测绘资料来分析情况,给案情的审理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4)为征收土地使用税服务。对土地使用税的征收是按照纳税人占用土地的面积为计算标准进行的土地税征收,土地的相关管理部门应该为当地的税务机关关提供土地使用可能性的权属报告的规定,根据地籍测绘的成果来进行合理的判断,这就是地籍测绘在土地征收中的作用。

(5)为房屋灾害损失赔偿服务。这里主要指的是,当有重大的灾情发生时,建筑物一旦被毁,如果在这之前进行了财产保险,那么就可以根据测绘结果像保险公司索赔。

(6)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地籍测量的成果会直接的体现其现势,当进行城市规划和改造的时候,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就可以根据现势来进行合理的布局。

(7)为更新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提供服务。地图的比例尺都是根据一定的周期进行更新的,地籍测绘的动态管理可以为地图的更新提供良好的基础,按基本比例尺的测绘要求,对地籍测绘的成果及未来反应的部分,及时的加以补充后,就可以成为基本比例尺地图了。

2、利用地籍测量的特点来解决实际问题

地籍测量是为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其基本内容是测定土地及其附着物的位置、权属界线、类型、面积等。

(1)最基本的测绘工具。地籍测量是一项基础的具有政府行为的测绘工作,是政府行使土地行政管理职能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政性技术行为。现阶段我国进行地籍测量工作的根本目的是国家为保护土地、合理利用土地及保护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为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计划提供基础资料。

(2)有法律意义的参考系统。地籍测量为国土资源管理提供了精确可靠的具有法律意义的地理参考系统。

(3)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地籍测量是在对完整的地籍调查资料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选择不同的地籍测量技术和方法。地籍测量成果可根据国土资源管理的要求提供不同形式的图、数、表册等资料。

(4)地籍测量具有勘验取证的法律特征。无论是产权的初始登记、还是变更登记,或他项权利登记,地籍测量所做的工作就是利用测量技术手段对权属主提出的权利申请进行现场的勘查、验证,为土地权利的法律认定提供准确、可靠的物权证明材料。

(5)各种关系的核心。地籍测量的技术标准既要符合测量的观点,又要反映土地法律的要求,它不仅表达人与地物、地貌的关系和地物与地貌之间的联系,而且同时反映和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以土地产权为核心的各种关系。

(6)维持现实性。地籍测量工作始终贯穿于建立、变更、终止土地利用和权利关系的动态变化之中,并且是维持地籍资料现实性的主要技术之一。

(7)各个技术集成和应用。地籍测量技术是普通测量、数字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面积测量、大地测量、GPS等技术的集成或应用。

(8)从事人员必备的知识。从事地籍测量的技术人员应有丰富的土地管理和法律法规知识。

3、地籍测量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

土地市场模式的转变是创造可持续发展财富的必然要求。它是在土地占有的安全性需求、地籍簿与土地登记册的支持下创建的,更关注经济和土地法律方面,虽然它能将地籍簿与土地登记册分开,但还是一个系统,因为两者在负责记录所有权、使用权、土地价值和信息使用方面有着简单的联系。这意味着不仅仅要把地籍当作规划、测量土地边界、解决边界争议的过程,更重要的是,通过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和价值等有关土地信息来创造财富。其中。土地使用权是主要因素,市场力决定了土地的经济价值,任何限制土地利用的行为总会影响到它的价值,从土地市场的角度出发,与固定资本相关的土地潜在使用权是决定土地价值的关键因素。

三、结束语

总之,土地管理与地籍测量是实现我国土地事业改革的重要手段和工具,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助推器。因此,我们必需要重视土地管理和地籍测量工作,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地籍管理;问题;对策;

1 、我国地籍管理现状

自 1950 年以来,地籍管理应运而生,此时各种各样的数据已被计算机处理和加工。 以土地调查和宗地管理为根据的国土信息系统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在加拿大成立。它可用于城市土地管理,之后各国纷纷效仿。当前,发达国家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已进阶到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实现,数据系统标准也得到了统一,实现了部门共享转变为社会共享。虽然我国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起步晚,但发展得十分迅猛,在上个世纪末的国土资源部组建之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如今地籍管理系统在我国的很多城镇都已建立,一方面它用于日常的土地资源管理和作为城市建设的基础保障,另一方面它也为实践研究提供了帮助。从实践上讲,为了实现地籍管理工作的要求和检索自动化,设置了办文查询子系统和城镇地籍数据库及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我国地籍信息管理系统在 30 多年来的进步十分显著,但相比较于发达国家,我国的地籍信息管理系统还有非常大的进步空间。

2、地籍管理主要问题

地籍信息在我国取得经济与社会的双重效益,但发展速度上仍于国际存在一定差距。因此,为了配合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地籍的需求,各部门应尽快完善地籍数据、城乡共同发展和三维空间化。

2.1 地籍数据信息化不规范

虽然 《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 和《地籍调查数据库规范》 已经大部分覆盖我国,但我国现有的地籍信息化依然不够规范。从实践方面考虑,明显制约着地籍管理的城乡共同发展。 地籍管理在应用的方向、 周期的更新、比例尺和数据结构上都存在差异,这不仅导致数据太过于杂糅且造成资源的随意浪费,还在数据的操作、移植、转换以及共享方面出现了问题。

2.2 缺乏完整的数据

城市地表空间已经满足不了日益发展的社会需求,城市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重点逐渐转移到地上和地下开发建设上面,例如地下隧道、高架桥、 地下停车场和地下商场等。由于二维地籍数据难以全面反应土地使用状况,所以三维数据的开发利用成为现代城市规划和建设不可缺少的部分。

2.3 区域发展不协调

土地管理一直以来处于城乡土地分割管理状态, “城镇地籍数据库” 和 “土地利用数据库” 是目前农村和城镇的基础数据库。 城镇地籍管理之所以更新快是因为城镇经济相对发达,具有高精度大比例地籍数据。 农村发展相对落后,地籍管理更新周期慢是因为其不具备城镇地籍管理以及数据上的特点。两种管理模式分别存在接边处难以衔接,土地使用类型、 面积统计不准等问题。

3、对策及建议

真实、准确的土地调查成果是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国土资源的重要基础。土地利用现状信息和用地管理信息是反映土地资源和利用情况的重要地籍管理基础数据。只有管好、用好以土地权属和地类为核心的地籍管理基础数据,才能服务好国土资源管理和经济社会发展。为进一步解决上述问题,现从四个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

3.1 在技术层面

地籍基础数据管理建议按照土地利用现状信息、用地管理信息、土地执法检查信息三层架构,实行多时序、多维度联动管理。全覆盖并随时更新的土地利用现状信息主要反映土地利用现状情况;用地管理信息记录和反映土地征转、登记、验收或备案等土地管理行政行为结果的用地审批情况;土地执法检查信息独立于土地利用现状和用地管理信息,用来记录未批先建和擅自改变土地用途等违法违规用地情况。也即是,土地利用现状信息记录实际利用状况,用地管理信息记录依法审批情况,土地执法检查记录违法用地情况。在三层架构的基础上,利用GIS技术,通过时序分析和空间叠加分析,可以审查土地管理行为是否合法合理。通过建立相应规则和机制,可满足不同管理目的下的土地信息查询、统计、应用和审查要求。

3.2 在政策层面

按照土地管理法、土地调查条例等,我国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通过土地调查依法认定土地现状用途,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土地规划用途,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按照土地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使用土地。已批准的土地应严格按照批准用途进行使用,不得随意改变用途。依法登记的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由于土地权利是通过土地登记依法确定的,已登记发证土地的权属和地类等信息应优先于其他用地管理信息被使用。为此,在提取土地权属和地类等信息用于土地审批和土地统计时,应优先利用作为政府行政行为结果的用地管理信息。对于经调查确定的土地利用现状及其变化情况,应用以更新土地调查成果,维护其现势性,同时记录用地管理信息对应的实际用途。

4、现代化GPS测量技术在地籍测绘中的应用

GPS 技术在地籍测绘中的应用。GPS 技术即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是通过卫星收发信息来进行定位的一种技术方式,其基本原理是先测量出已知位置的卫星到用户接收机之间的距离,然后对多颗卫星的数据进行综合从而确定接收机的具置,通过数字生成的方式建立起的三维立体坐标图形,使位置坐标得到准确的反映。地籍测量数据的采集主要包括地块的地理坐标数据的采集和地块属性数据,而 GPS 技术对于这两类数据的采集均能良好地完成。 并且相比传统的测绘方式,GPS 则在测量精度、测量效率、费用支出和环境适应性方面更具优势, 因而 GPS 技术也是目前测绘工作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项定位技术,在地籍测绘的控制测量和数据采集应用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地籍测绘工作量大且复杂,对测量结果的精确性和技术性要求很高,而 GPS 技术以其定位精确、操作便捷 、全球覆盖、持续高效作业以及良好的环境适应性使地籍测绘中的很多问题都得到了良好的解决。

【参考文献】:

[1]罗毅. 探索我国地籍管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和对策[J]. 企业导报,2014,(04):111+132.

[2]S东灵. 综述我国地籍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J]. 科技与企业,2013,(09):83.

第8篇

关键词:地籍测绘;地籍控制测量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经济的发展,土地管理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各级政府的重视,土地管理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地籍管理,地籍测量作为为地籍管理提供基本的测量工作,得到了河大的发展。控制测量是地籍测量的基础。理应得到重视,各种方法的合理应用,可以使地籍测量工作更好更快的发展。基于此,我们现在所叙述地籍是指由国家监管的、以土地权属为核心、一地块为基础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及用途,如土地利用现状等,并且用文件、数据、图件和表册等各种形式表示出来。

1 地籍调查

地籍调查是政府为了取得土地权利和土地利用现状等基本地籍资料而组织的一项系统性的社会调查工作。它的基本任务是查清每块宗地或地块的坐落、位置、所有者、权属、权源、地号、地类、等级、面积、使用者、利用状况、土地质量等,并进行必要的地形要素测绘,为后续的低级测绘等工作提供权属界线和界址点的位置,便预测制地籍图,为编制土地利用现状图、地籍薄测和进行地籍管理提供依据。它是一项政策性、法律性和社会性很强的社会工作,又是一项集科学性、实践性、统一性、严密性于技术工作。地籍调查分初始地籍调查和变更地籍调查。初始地籍调查是在某地区建立地籍系统之前的第一项工作,而对于土地登记来说,则应在土地登记之前进行。变更地籍调查是在某地区地籍系统建立之后。当地籍要素发生改变或需要发生改变时进行的。应用变更地籍调查及时地修改原有地籍资料,以保证地籍系统的现势性和准确性。地籍调查的原则是:这一调查工作应由各级人民政府来领导,由国家承认的测量单位及有关部门来组织实施。必要时可以组成联合调查组,以利于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和确保调查结果的合法性、可靠性。地籍调查的基本要求是:必须按照国家制定的《地籍测绘规范》或《城镇地籍调查规程》的规定进行。地方制定的技术规程其内容和技术要求不得与国家统一的规范和规程相矛盾。

2 地籍测绘

强调地籍测绘,是为了区别于普通测绘。地籍测绘是一种政府行为,是测量技术与土地法学的综合应用,即涉及土地及其附着物权力的测绘,属于法定行为。

地籍测绘是为了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主要是测定每块土地的位置、面积大小,查清类型、利用状况,记录其价值和权属,据此建立土地档案或地籍信息系统,供实施土地管理工作和合理使用土地时参考。土地管理部门也将称为勘丈。

2.1 地籍测绘目的

为了满足现代地籍的要求,在纯测绘专业的工作基础上还要测定和调查房产情况和有关的地形要素(如道路、水系、境界、地类界及地理名称等)。因此,地籍测绘的完整工作和工作目的,除按国家标准测绘大比例尺地籍图外,还必须进行地籍调查,以获得有关土地及其附着物的社会、经济和法律诸方面的信息,最后将地籍测绘(包括调查)的结果测制成地籍图和地籍簿册,建立信息库,形成地籍测绘成果。

2.2 地籍测绘方法与内容

从测绘角度来讲,地籍测绘的方法与常规的地形测量方法基本一致,也是从控制测量到碎步点测量,结合调查,最后形成测绘成果。所不同的是,地籍测绘由于涉及权属,在精度要求方面有特殊要求。其测绘的内容主要包括: 地籍控制、地籍要素测绘、地籍调查、动态监测与更新。

3 地籍控制测量

3.1 首级控制网

地籍控制测量工作是地籍要素测绘的基础,是关系到权属面积和位置(界址点精度)的主要技术环节。它是根据界址点及地籍图的精度要求,结合测区范围的大小、测区内现有控制点数量和等级情况,按控制测量的基本原则和精度要求进行设计、选点、埋石、观测、数据处理、获取成果等的测量工作。地籍控制测量主要是平面位置的测量、

3.2 首级控制网的作用

首级地籍平面控制测量是整个地籍测量的前期基础性的工作,其目的是为地籍测量工作提供一个准确的控制框架(参考系)和定位基准,并控制误差的积累。

3.3 地籍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地籍平面控制网的布设与其他控制网一样,应遵循以下原则,即控制点的布设应遵循从整体到局部、从高级到低级、分级布网的原则,也可越级布网。地籍平面控制网点的密度为:建筑物密集区的控制点平均间距在100m左右,建筑物稀疏区的控制点平均间距在200m左右。控制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便于观测的地方。地籍平面点均应埋设固定标志,以便能长期保存,并应制作点之记。地籍平面控制点包括二、三、四等平面控制点和一、二级平面控制点。

3.3.1 测与平差计算

地籍平面控制测量目前主要采用GPS定位技术和导线测量技术。各等级测量的主要技术指标与技术要求可见相应的地籍测量规范。对于地籍平面控制网的平差计算,可采用严密平差和近似平差两种方法。一般地,加密控制点测量可采用近似平差,二、三、四等平面控制网(首级控制)应采用严密平差。

3.3.2 籍加密控制

对于控制网来说,加密控制网与首级控制网最大的不同在于加密控制网是附属于首级控制网的局部控制网,其布设和施测不需像首级控制网要考虑全面要求又要兼顾实用需求,而只要考虑有针对性的需求。加密控制网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分批分期的局部布设,满足区域要求。

3.3.3 图根控制测量

图根控制测量是测图的根据,对于建立了加密控制网的测区,只是起到了传递国家控制测量的要求,仅仅依靠这些等级控制点来进行地籍图或者址点的测量,其密度还是不够的,所以必须进行图根控制测量。地籍测量的图跟控制与常规测量的图根控制不同,其作为末级控制点列入控制成果内,要求与等级控制点一同样的方式进行成果资料提交,因此将其列入地籍控制测量章节。4

3.3.4 图跟控制的布设图

根控制点是直接供地籍测绘使用的控制点,由于地籍测绘的精度要求与地形测绘有所不同,因此,对地籍图根控制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图根控制布设的主要形式应为结点导线和附合导线,不宜布设支导线。在受地形限制附合导线无法贯通的地区,可布设不多于一条边的支导线。

3.3.5 图根点的要求

为确保界址点、主要的物点的测定精度,施测一、二类界址点应布设一级图根导线,施测特殊困难地区的二类界址点可布设二级图根导线,技术要求应附合相关规定。从测设主要物点和一类界址点的精度要求出发,以及考虑宗地面积精度的相对独立性,应使图根控制成网状布设,即以结点导线网形成t图根控制网。建筑物密集区的控制点平均间距在100m左右,建筑物稀疏区的控制点平均间距在200m。一级图根点标志应采用固定标志。位于水泥地,沥青地的普通图根点,应该十字或用水泥钉,铆钉作其中心标志,周边用红漆绘出方框及点号。2. GPS RTK图根控制测量基本要求GPS RTK基准站至少应联测3个高级控制点。高级点所组成的平面图形应对相关的RTK流动站点有足够控制面积,并对GPS基准站坐标系统进行有效检核。 进行GPS RTK测量时,对每个图根控制点均应独立测定2次,在2次测定时应重新对中、置平三角架或对中杆。2次测定根点坐标的点位互差不应大于+5㎝,附和限差要求后取中数作为图根点坐标测成果。

4 结束语

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和科学的进步,在当今社会管理中由于测绘、地籍管理和城市管理等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配合,是地籍的概念有了很大的发展。地籍已不仅知课税对象的登记清册,而是成为融合多科学的现代地籍的多用途地籍。我们现在所从事的地籍测绘工作,均属于现代地籍范畴。

参考文献:

[1] 杜海平,詹长根,李兴林.现代地籍理论与实践[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