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护理教育学作用

护理教育学作用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0-10 10:36:5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护理教育学作用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护理教育学作用

第1篇

【关键词】护理安全教育;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不良事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2月在我校护理专业学生100例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均为女性。依据单双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学生平均年龄(21.2±1.02)岁。对照组学生平均年龄(21.3±1.03)岁。两组学生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以理论知识为教学重点,传统灌输式教学,学生对课程自行听讲,对教授的重点内容共进行记录,自行总结、归纳所学知识,及时完成课后作业。观察组采用护理安全教育:(1)教学设计:根据学科目标制定教学内容,组织进行模拟护理操作目标教学和结果标准教学,探究教学目标设定是否准确,以及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2)教学安排:①提升认知:通过多种方式讲述护理规范操作和步骤,使学生能够明确护理操作风险,具备处理护理风险的能力,可在危急时刻采取合理的应急措施。②知识强化:教师对学生的护理操作进行指导和示范,在演示过程中将护理安全知识灌输其中,提升安全意识;评价护理操作是否正确,指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1.3判定标准

采用自制护理技术操作评分表对两组学生护理技术操作进行评分,共分为四部分:规范操作、消毒隔离、器械准备、安全意识,每个部分总分25分,满分100分。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使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分析,不良事件发生率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护理质量评分为计量资料(x±s),采用t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技术操作得分比较

对比两组护理技术操作得分,观察各项平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出现护理纠纷1例、输液配液错误1例、器械核对错误1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0%;对照组出现护理纠纷3例、输液配液错误4例、器械核对错误3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0.0%。观察组数据优势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32,P=0.037<0.05)。

第2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5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选择的,25名男性和25名女性,年龄30~68岁。所有的大致高血压程度相同,中等或高等教育。患者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等条件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的使命,在患者治疗过程中,护士需要解释给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及知识,根据病人的需要扩大解释的不同级别的疾病;小册子的分布式知识在医院和医生的办公室在走廊知识信息。实验组在加强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具体内容是: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①为所有参与此研究的患者建立相应的健康情况档案,并阐述关于高血压诊断标准与危险因素分析、治疗高血压的举措、治疗的药物,并讲明使用药物的注意事项或可能的不良反应以及讲解有效预防冠心病与脑卒中的措施。同时指导患者注意日常饮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②定时、定期为患者讲述疾病知识,并让患者讲解对该知识的理解程度。对部分患者有疑问的问题,组织所有患者共同分析、讨论、学习和交流,阐述控制高血压的饮食,并指导依自身的兴趣来进行饮食调节,禁食不利于降低血压的食物。

    1.3评价标准采用问卷的形式对患者进行统一调查,主要包括患者的个人信息、病情、有无遵医嘱、有无按时吃药、有无严格按医生规定的饮食规律进行合理膳食等。为患者制作较全面的、详细的知识问卷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使其能随时展开测评;制定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量表,让患者随时可以对护理人员进行评价。

    1.4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检验。以尸≤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后治疗情况。

    2.2两组血压改善情况。

    2.3两组患者高血压相关知识掌握情况。

第3篇

【关键词】过程性评价;教;学

过程性评价(Process Oriented Assessment)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步形成的一种教学评价范式。近几年,随着人们对过程性评价理论的认识与研究,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过程性评价对教学活动的提升意义与作用。过程性评价的导向、诊断、矫正、督导和激励等功能不仅能卓有成效地激发教师的教学追求,释放教师的教学潜力,更能有效地帮助教师反观、调整、改进和发展自己的教学态度和教学策略,有利于教师发现教学价值和把握教学价值,有利于教师教学的可持续性发展,从而拔高教师教学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本文以过程性评价理论为视角,分别探讨了教师对学生、学生对教师“教”“学”互评的意义与作用。

一、过程性评价理论的内涵

过程性评价(Process-oriented Assessment)概念由美国学者斯克里文(Scriven)于1967年提出。之后以面向过程为特征的过程性评价开始备受关注。国内国外学者根据自己的研究和教学经验提出了自己对过程性评价的理解与认识。根据我们的教学实践以及我们对过程性评价概念和评价的本质意义的认识,我们认为过程性评价以调节教育过程、保证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为目的,直面课程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关注课程的学习“过程”和课程的学习“发展”,发生并始终贯穿于课程的教学过程,其评价的涵盖面应覆盖“教”与“学”的全过程。因此,我们尝试这样定义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建构教学者教学活动价值和学习者学习活动价值并促进教学者与学习者不断改进和发展“教”“学”活动的活动。教学者和学习者过程性评价的过程不仅是教学者建构教学价值和学习者建构学习价值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学者和学习者建构主体价值的过程。从定义中可以得出过程性评价具有如下特征:(一)过程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二)过程性评价的评价方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三)过程性评价是建构教学者教学活动价值和学习者学习活动价值并促进教学者与学习者不断改进和发展“教”“学”的活动;(四)教学者和学习者过程性评价的过程是教学者建构教学价值和学习者建构学习价值的过程;(五)过程性评价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学者和学习者建构主体价值的过程。

二、过程性评价理论视角下“教”“学”互评的意义与作用

(一)教师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的意义与作用

教师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的过程是师生共建教育意义的过程。教育是不断发展人和成就人的过程。在过程性评价过程中,评价的两个主体,教师和学生形成一种相互依存和互融共生的关系,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在双方因评价而产生的对话、协商和沟通中培养感情,增进了解,感知不足,心生改变;都会因评价而产出改进和发展的丰硕果实,互惠受益,提高“教”“学”质量,共建教育的意义。

教师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有助于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生成。人生观与价值观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过程性评价教育正是形成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评价的目光不仅指向学生课程知识的学习结果、能力和状态,同时还指向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行和人格的发展。这其中不仅能在学业上帮助学生认清自己的长进与不足,同时在思想上也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在评价中将会逐步学会正确地对待学习、友谊、爱情等人生课题,正确地处理得失、善恶、荣辱等人生矛盾。教师过程性评价犹如滴水穿石,能不断地启发、引导、教育、影响和熏陶着学生,帮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认识、判断和把握学习和人生的价值,生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师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是学生学习改进和发展的重要依据。教师及时客观嵌入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时时跟踪评价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有目的地、有针对性地诊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诸如认知策略、认知管理策略、学习态度、学业进展、课堂表现、作业等情况,客观及时地予以点拨,有如拨云见日,会极大地唤醒学生关注自己学习策略的生成与调整等学习情况,关注自己的心智发展和学习情态的主动性、积极性与灵活性,提高自己对看不到或无意识存在问题的认识,帮助并推动自己进行积极主动的调整和改进。学生的学习心智、学习策略和各项学习技能的形成和发展必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以说贯穿学习的始终,教师的时时跟踪、评价和点拨无疑是学生改进和发展不可或缺的助推器。

教师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评价起着重要的学习和价值导向作用。教师独具慧眼、满腔热情的评价、赞许或笑容能为学生创造十分轻松的学习环境,能极大地激励、诱发和启动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唤起他们的主体意识、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使他们能在轻松、平等、和谐的氛围中思绪驰骋,畅所欲言,获得更多更美好的灵感。教师适时适宜的评价还能让学生倍感创新的喜悦,创新的信心和力量倍增,使学生更加勇于提出问题和接受新的挑战。

(二)学生对教师进行过程性评价的意义与作用

学生对教师进行过程性评价能充分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知识的探求者而不是知识的接受器。学生对教师进行过程性评价打破了自上而下的评价线式,建立起双向平等的沟通渠道,学生不再处于被动无助无奈的学习地位,学生有了声张自己学习权益的话语权。通过过程性评价,教师在传授知识时会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不再是“灌输”,而是“蹲下来”与学生共同去探索,不再是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而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对话。学生对教师进行过程性评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各种学习活动之中,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学习。

学生对教师进行过程性评价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学校肩负着培养人才的神圣职责,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学生对教师进行过程性评价为教师了解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需求、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接受课程的状况等提供了机会,促使教师去观察、倾听和了解学生,教学时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学生对教师进行过程性评价同时也为教师及时了解自己的教学效度提供了机会。通过学生的评价,教师可以得到具体的教学反馈,可以适时调整或改进教学方法、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因人因材施教,充分实现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服务于学生的教学思想。

第4篇

【?P键词】 老年高血压;健康教育;临床护理;应用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33.089

Effect by health education in senile hypertension nursing HE Xiang-hong. Guangdong Yunfu City People’s Hospital, Yunfu 5273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effect by health education applied in clinical nursing for senile hypertension. Methods A total of 90 patients with senil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research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4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nursing service, and the research group received additional targeted health education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nursing. Records were made on blood pressure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BP) and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 changes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degree for comparison. Results Before nursing,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blood pressu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After nursing, both groups had obviously decreased SBP and DBP in comparison with those before nursing. The research group had DBP as (86.33±8.90) mm Hg

(1 mm Hg=0.133 kPa) and SBP as (132.17±12.75) mm Hg, which were all much better than (89.99±7.89) and (138.24±12.95) mm Hg in the control group (P

【Key words】 Senile hypertension; Health education; Clinical nursing; Application effect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及多发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由于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 患者仅可终身用药控制机体血压, 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1]。本文为提高高血压患者疗效及预后, 特选取9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探讨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健康教育的方法及应用效果, 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90例

老年高血压患者, 其中男47例、女43例, 年龄60~87岁、平均年龄(71.34±5.22)岁, 病程4~28年、平均病程(11.42±

5.53)年。采用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45例。

1. 2 方法 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均接受临床对症治疗, 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服务, 如遵医嘱实施各项检查及给药、监测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等;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具体如下:①组建老年高血压健康教育小组, 组员由具有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临床护理人员组成, 上岗前给予必要培训, 使其了解健康教育方法、意义, 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及责任感;②接诊后给予简短自我介绍, 服务热情主动并注意礼貌用语, 全程保持面带微笑[2-4];③通过与患者沟通交流、咨询家属掌握其实际情况, 如本次就诊病情、受教育程度、现阶段心理状态等, 根据上述资料制定针对性的健康教育;④选择适合患者受教育程度的语言实施本次健康教育, 如高学历者在实施健康教育时可适当增加专业术语, 而低学历者在健康教育过程中需提供通俗易懂的语言;⑤治疗依从性较差者, 可通过告知遵医嘱用药对疾病治疗的积极意义以及未遵医嘱治疗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 提高其用药治疗积极性及依从性;⑥不了解病情、过度担心疗效、不信任医护人员者, 可通过举办健康知识讲座使其了解高血压疾病发生原因、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等, 条件允许者可聘请既往治疗效果显著的患者返院举行座谈会, 传授高血压疾病治疗相关经验并给予适当语言鼓励;⑦根据本科室实际情况选择宣传册、版画、加微信等形式实施健康教育, 宣传品内容涉及高血压相关知识并应具备一定趣味性, 提高患者接受教育兴趣[5];⑧准确告知各药物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及干预措施, 给药初期应监督患者准确用药, 指导家属积极配合患者治疗;⑨告知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劳逸结合, 保持身心愉悦避免情绪大幅波动[6]。

1. 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记录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前、后血压[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BP)、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变化情况、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率。护理满意率于本次研究结束后, 指导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独立填写自拟满意度调查表(护理相关), 评价其对本次护理服务是否满意, 该量表由本科室护理人员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共同参与制定, 内容涉及本次提供护理服务的方法、效果及态度等方面, 总得分范围0~100分, 其中80分为满意。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 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比较 护理前, 两组患者血压测量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BP、DBP测量结果较护理前均显著降低, 且研究组血压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为82.22%,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6.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老年人群高血压发病率较高, 患者一旦确诊需终身用药控制机体血压稳定。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各组织器官功能均呈下降趋势, 因此老年高血压患者将伴发各种机体疾病从而增加身体不适感[7-11]。研究表明 [1], 部分老年高血压患者因不了解病情、对治疗失去信心、过度担心疗效、生理不适等因素, 将对其治疗积极性及依从性造成严重影响, 不利于患者获得满意疗效。因此提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仅提供常规护理并无法获得满意疗效, 应引起相关医护人员注意[12]。

第5篇

【关键词】同伴教育;护理学基础;操作技能

《护理学基础》作为护理专业一门操作性强的核心课程,是衔接学校教育和临床实践的桥梁课程,在护生进入临床之前,开展系统化的操作技能强化训练意义重大。同伴教育是具有相同性别、相似年龄、相同背景、共同经验、相似生理状况或由于某种原因使其有共同语言的人在一起分享信息、观念或行为技能,以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教育形式,是让部分人先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再将这些知识和技能传播给同伴,使更多人在短时间内掌握知识和技能。而同伴教学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让部分学生参与示教,发挥优秀学生在教学中的模范作用,从而促进教学效果提升的一种方法。我校于2016年将同伴教育应用于护生实习前的《护理学基础》操作技能强化训练中,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从我校大二年级抽取两个班参与研究,一个班作为实验组,一个班作为对照组,其中实验组班45人,对照组43人。两组学生在年龄、性别、课程成绩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研究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即教师先示范操作一次,学生再3-5人一组进行练习。实验组采用同伴教学法开展课堂学习,具体过程介绍如下。

1.2.1课前准备。学习委员在班级群选取同伴教育者的通知,并公示将由同学进行示范操作的10项操作名称,教师将规范操作视频、教学计划及实施方案上传到个人教学主页,同学们自愿报名并选择将进行示范的操作项目,汇总后交任课教师。任课教师拿到名单后,第一步:要求同学根据上学期的教师规范示教、网络规范视频进行强化练习。第二步:在开展某项操作强化训练的前一周,组织报名该项目的同伴教育者进行考核,选取打分最高的一名同学作为该操作项目的同伴育者,教师对其进行个体化指导,指导内容涵盖规范的操作示范、沟通技巧等。第三步:被选中的这名同伴教育者,在课前15分钟到达实训室做好操作前各项准备。

1.2.2课堂实施。(1)示教环节:同伴教育者根据操作考核标准进行规范的示教。(2)评价环节:操作者进行自我评价,指出自己操作中存在的不足;再邀请班级5-10名同学进行评价,指出操作中的优缺点及建议等;(3)总结环节:在自评和他评完成后,指导老师对该项操作进行总体评价,对同伴教育者的优点进行表扬,同时肯定同学们细微的观察和中肯的评价,对于不足之处,指导老师进行难点的慢动作及多方位展示,强化学生的视觉效果。(4)分组练习环节:同学们3-5人一组开展分组练习,指导老师和同伴教育者进行指导。

1.3评价方法

1.3.1实践考核。在所有操作项目强化训练结束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同学均参与课程实践考核,考核项目和评价标准一致,总分100分,计算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平均分。

1.3.2期末教学评价。选取学校期末评价中教学方法评价得分进行比较,总分为10分,计算两组的平均分。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进行数据统计及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

2.结果

2.1两组学生的实践考核成绩进行比较,对照组为79±8.53分,实验组为88.90±4.86分,t=2.996,p

2.2两组学生对教师的期末教学评价得分比较,对照组为90.80±4.34分,实验组95.20±3.88分,t=2.389,p

3.讨论

3.1同伴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从结果2.1可以看出,实验组学生的期末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说明同伴教育可以提升学生护理技能强化训练的效果。同伴教育法,是让与自己有着相似年龄和教育经历的同学进行示范教学,示范过程中同伴教育者展示的娴熟操作极大地鼓励了同学,让他们树立了“孰能生巧”的信心。对同伴教育者进行评价的过程,既让同学们意识了自己操作中的共性错误,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同学们归纳分析和评判性思维能力,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同伴者教育者而言,这也是对自我的历练和提升,示范带教既是对自我临场实践能力的锻炼,也是对操作者语言表达、心理素质及沟通等能力的考验。

3.2同伴教育可以提升教学评价满意度

从结果2.2可以看出,实验组学生期末教学方法评价得分高于对照组, 说明同伴教育是一种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可以提升教学评价满意度。同伴教育,不同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示教方法,它是由自己的同龄人进行示教,真正体现了教学过程的“以学生为主体”,运用群体的共同语言更有利于同学之间的沟通, 也有利于课堂气氛的活跃。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同伴教育受到了学生的喜爱,在教学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叶艳胜,玄英哲.基于同伴互助的本科护生临床实践行为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4-7

第6篇

【关键词】 护理教学;手术室;继续教育

随着外科手术向高精尖和微创技术方向发展,护理的新理论、新技术也不断涌现,对手术室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只能机械的传递器械已不能满足手术室整体护理要求,在手术室开展护理教学查房(以下简称“查房”)式专业培训有助于提高手术室护士的综合素质及护理质量。我们结合手术室护理特点,从2006年元月开始在全院9个专科手术室开展“查房”式业务培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基本情况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的“三级特等”医院,拥有病床近3000余张,设置手术间64间,日手术量高达200余例,能开展各类腔镜手术、脏器移植手术、关节置换手术及复杂疑难、重症的外科治疗。手术室护理人员160名,护理管理采取人员相对固定,分专科组配合手术,走专科护士培养发展道路,要求护士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及熟练的配合各类手术技能,还必须具备解剖学、外科学、护理心理学及计算机操作技能等,才能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

2 “查房”形式和方法

2.1 查房形式 采取回顾性查房,主要根据科室护士长年初制定的培训计划拟订题目,每次安排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护士2名,收集资料,准备幻灯片,做主讲人,全体护理人员参加,并提问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由主讲人回答,大家补充讨论。要求每月1~2次,每次1~2h,重点选择各专科具有代表性的手术进行查房,以提高护士专业素质及手术配合质 量。

2.2 查房前准备 由主讲人根据拟定题目通过查阅相关书籍、病人病历、手术操作拍照片及计算机网络下载图片等方法收集查房资料,再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撰写查房内容,并制作powerpoint幻灯片。

2.3 查房的内容 包括疾病的临床表现,病理生理变化,疾病诊断、手术治疗方案、手术应用解剖学、手术步骤、麻醉方法、手术、术前准备(病人准备及手术器械物品准备)、洗手护士配合要点、巡回护士护理重点及注意事项、手术后处理等整体护理全过程。

2.4 查房的范围 主要针对各专科常见特大手术、新业务、新技术、新手术进路,如全胃、脾脏、直肠切除术、脏器移植术、关节置换术、椎体内固定术、人工耳蜗植入术、颅内肿瘤摘除术、冠脉架桥术及美容整形术等,进行全院手术室护理教学查房。各专科手术室组织常见手术及技术操作,仪器设备使用查房。

3 “查房”的效果及体会

3.1 提高了护士学习专科知识的兴趣及效果 护理教学查房式业务学习,彻底改变了灌输式教学模式,使被动听课变为主动积极参与式学习,师徒共鸣,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明显降低了不认真听课,交头接耳,大声喧哗的发生率。调动了听课人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由被动参与讨论变为主动参与提问、讨论。既活跃了课堂学习氛围,又提高了学习效果,使护士的专科理论知识及技术操作水平明显提高,每季度一次的理论考试成绩由平均81分上升至93分。每月进行一项操作考试由平均90分上升至97分(详见表1)。表1 教学效果评价注:*用“请大家安静”警告阻止不遵守课堂纪律现象

3.2 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质 通过查房学习,使护士了解了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方法,扩大了知识面,不仅知道应该怎么样,而且懂得了为什么这样做,改变了手术室护士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使术前访视及术后回访工作更完善,护士回答患者及家属提问更准确,从而建立了信赖-合作的护患关系,使患者主动配合手术治疗[1],密切了护患关系,术后回访病人满意率达100%。

3.3 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 通过查房,使护士全面掌握了手术的配合方法,使术前准备更加完善充分,手术配合变被动为主动,提高了护士的预见性,增强了服务意识,使医护配合更加默契,医生对手术室的服务质量满意度由88分上升至95分;满意率由90%上升至99.7%。

3.4 拓宽了护士的知识面,提高了教学和科研能力 通过查房前的准备,护士应用计算机查阅资料,收集医学护理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掌握医护新动态,并通过多媒体授课方式与同仁共同分享,既锻炼了护士的教学能力,又提高了计算机的应用能力,有助于教学和科研能力的提高,手术室每学年被学生提名表扬的护士达30余名,教学质量评价达95分以上。聘用护士由不会写护理论文到能刊出护理论文,共20篇。截至目前为止全院手术室共刊出护理论文100余篇,获军队医疗护理“三等奖”2项,教学“三等奖”1项,出版专著一部,参编专著及教材3部。 综上所述,护理教学查房适用于对各级护士的长期培训和继续教育。可将护士在护理临床上所见到的诸多实际问题通过讲解、讨论分析和归纳整理等方法印证所学的书本知识,使理论密切联系实际, 让护士能真正掌握所学的临床护理知识, 同时培养和锻炼护士的操作能力、 观察能力、 分析思维能力和临床实际工作能力[2]。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健康教育;血液透析;护理质量;改善作用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11-137-01

维持终末期肾衰竭患者生命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血液透析,但是长时期的血液透析会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引起内分泌失调,容易导致心血管系统以及胃肠道等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健康教育作为护理重要的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1]。现在对我院在2012年03月到2013年03月收治的120例血液透析患者分别使用常规护理和强化健康教育护理的效果进行对比观察,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在2012年03月到2013年03月收治120例血液透析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检查确诊,符合以下纳入标准[2]:患者的病情较稳定,没有出现严重心肌病变、肺部感染以及心力衰竭等并发症,每周的透析频率在2~3次之间;患者的血肌酐在442μmol/L以上,患者内生肌酐的清除率每分钟在20ml以下,对于有沟通障碍的患者进行排除。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占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健康教育护理,其中男性患者占41例,女性患者占19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5.2±38.2)岁,透析的时间在3个月到5年之间;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强化健康教育护理,其中男性患者占40例,女性患者占20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3.8±33.2)岁,透析的时间在3个月到6年之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透析时间等基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性(P>0.05)。

1.2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健康教育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强化健康教育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2.1 加强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熟练掌握血液透析的原理、护理服务的理念,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并发症预防护理、运动指导、药物服用指导等,指导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期间能够对病情进行自我观察,并做好评估,对患者健康知识的需求内容进行收集。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主要包括患者的体重、透析前的血压值、营养状况、血磷、血钙、肌酐值、服药情况以及感染情况等。

1.2.2 加强饮食和药物指导,通过发放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营养宣传单,对患者进行饮食健康教育宣传,每周由专科护理人员对患者的饮食营养进行指导,主要包括患者蛋白摄入量的计算、高磷食物品种、高钾食物选择和处理、水量摄入的计算方法以及体重的评估等;按照血透常用药物的相关知识,指导患者对如何控制血压、如何自行测量血压、抗高血压药物以及磷结合剂的服用方法和种类进行了解,提高患者对低盐饮食、控制饮水量重要性的认识。

1.2.3 加强保护内瘘护理,指导患者对内瘘的侧手臂进行定时锻炼,可以通过捏橡皮握力圈锻炼,每天4次,每次持续20分钟,持续握拳10秒后再松开,每分钟握拳6次。患者进行血透后在内瘘血管位置使用喜疗妥软膏进行涂擦,并轻轻按摩,每天2次,透析之后对穿刺点要注意压迫止血。

1.3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血压控制达标率、非透析时间的急诊就诊率、内瘘堵塞率、留置导管感染率以及血磷达标率进行对比观察,并做好记录。

1.4 选用软件SPSS18.0对观察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使用t检验计量数据,使用x2对计数数据进行检验,P

2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满意率、血压控制达标率、非透析时间的急诊就诊率、内瘘堵塞率、留置导管感染率以及血磷达标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

组别1例数1满意率1血压控制达标率1急诊就诊率1内瘘堵塞率1留置导管感染率1血磷达标率观察组160159(98.3%)123(38.3%)12(3.3%)11(1.7%)110(16.7%)115(25.0%)对照组160150(83.3%)116(26.7%)19(15.0%)14(6.7%)119(31.7%)19(15.0%)3讨论

维持血透中心护理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健康教育作为护理重要的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效果显著,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对于疾病相关知识的认识,掌握保健机能和自我护理技能,对于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3]。上述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满意率、血压控制达标率、非透析时间的急诊就诊率、内瘘堵塞率、留置导管感染率以及血磷达标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 黄雪芳,温振英,邵咏红.强化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上旬刊,2012,12(3):37-39.

第8篇

[关键词] 高职护理 实训教学 学生

传统的教学理念已不能满足现代职业教育对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高职护理专业是以培养掌握护理专业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护理技能、能在医疗卫生保健和服务机构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和卫生保健的高级技术应用性护理人才为目标。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上严格要求。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和教学经验,就高职护理实训教学作如下阐述。

实训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建立符合高职护理专业特点的实验课程体系,对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和急救护理学等实践性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优化,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功能,构建符合学生需要的实验教学模块,提升实践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1.明确实训教学目标,完善实训内容。高职护理专业的实训教学目标是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专业岗位需求为依据,围绕未来的实际岗位群所需的职业技能而制定的。主要包括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和良好的职业素质养成两大方面。通过实训教学既要使学生获得知识,活跃思维,强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要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术技能,从而使学生具备从事护理工作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完善实训计划和实训大纲,各门课程均制定科学完整的学期实训课程授课计划,优化实训内容,应以“够用、实用”为原则,删除陈旧内容,及时增加新技术、新内容。构建新的实训教学模式,对操作考核评分标准进行修订,增加实训物品的准备及整理、学生的实训态度、与患者的沟通技巧、健康教育方法等内容的评分权重,加强模拟练习,采用仿真模拟病房、角色扮演、病例考核等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加贴近临床,在针对不同“患者”的操作中培养沟通交流和应变能力,让学生体验护士和患者的不同感受,加深对患者的理解,培养和锻炼观察、判断和语言表达能力,激发探索欲,提高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运用于护理实训课的教学中。课余时间全方位开放实训室,弥补课时不足,增加操作练习机会,达到熟练掌握护理技术的目的,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2.护理实训教学质量的高低与教师的素质直接相关。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护理专业理论知识、较高的教学水平、较强的护理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临床护理工作经验,既能从事护理教学工作,又能从事临床护理工作,要求护理专业教师应积极参加临床实践,提高护理操作技能、解决护理问题的能力,增强护理实践教学能力,从临床护理岗位转型的老师,应加强教育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学习,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同时,教师应通过继续教育、专题讲座、学术交流、自学等多种形式达到一定程度上的提高。

3.根据教学进度,阶段性安排学生医院见习,使教学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有利于学生早期接触患者,体验护理工作,尽早进入护士角色,尽快成长为护理技能过硬、适合社会需要、贴近岗位需求的实用型护理人才。

4.建立网络信息,丰富护理实训教学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多种渠道。实训中心建立网络信息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护理实训教学资源和部分护理实训的电子课件、视频等,同时也提供一些理论课的电子课件,方便学生的随时学习。

5.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实训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培养学习兴趣,那么就能充分激发学生进行学习的热情,使学习得到顺利开展,从而促进实训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素质的提高。

6.提高学生就业素质。学校根据专业特点,并结合企业需求制定了护理专业技能考核标准,负责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考核。职业不论好坏,学生能不能在岗位上做出成绩,关键取决于学生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态度。学生可能因为对工作岗位认识不够,而产生消极、厌恶情绪,也有的学生未能做好走出校门的准备,而产生恐惧、忧虑情绪。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上实训课的过程当中,重点做好学生职业导入工作,使学生积极、乐观、充满信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帮助学生更多地了解自己将来所从事职业的特点,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主动性。

实训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高职护理实训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学”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要活动。通过深化高职护理专业实训教学改革,提高学生从事护理工作的综合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实训教学质量得到了保证。

参考文献:

[1]梁小婉.基于高职院校实验教学的创新教育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