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中西文化的主要差异

中西文化的主要差异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0-10 10:37:0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中西文化的主要差异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中西文化的主要差异

第1篇

一、改编教材文本,渗透文化意识

在英语学习中,阅读、接触和了解外国文化有益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英语,有益于他们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热爱,有益于他们接受全人类先进文化的熏陶,培养国际意识。 在长期的高年级教学过程中,笔者不断寻觅和探索教材中关于文化方面的线索和思路,在教学中不断加以适度的整合、改编与提升,以使其更切合我校学生的学情。笔者在进行文本的改编过程中的主要做法:

1. 将课本中的对话改编成篇章或是将篇章改编成对话,适当渗透文化方面的信息;

2. 将原本只是点到为止的“文化点” 通过适当扩充的阅读文本呈现,补充相应的信息,形成相对全面的介绍。

《新标准英语》第八册第九模块的内容是关于澳大利亚的介绍,由于是面对四年级学生,教材中的主要信息只提到了澳大利亚的两种动物kangaroos and coalas, 重点操练的句型为:Why do you like...? Because...;文本主要是以对话的方式呈现。 笔者在完成好基本对话教学之后,结合学生的学情,将该模块的文本加以补充,形成阅读篇章,并适当补充了相应的信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为全面的“澳大利亚”的形象。甚至帮学生纠正了一些常识性的错误。 以下为部分改编的阅读材料。Australia is a large and beautiful country. Please remember,Sydney is not the capital city of Australia. The capital city is Canberra....(在不少学生甚至教师的眼中,悉尼为澳大利亚的首都。)

二、对比中西节日,归纳文化异同

“采用只教学语言、不教文化的教学法,只能培养出语言流利的大傻瓜。”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文化的渗透,提高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2011年版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对文化意识再次进行了强调,在保留了原稿中的七个项目的基础上,特别补充了一条:在学习和日常交际中,能初步注意到中外文化异同。

教材中,关于中西方的节日文化的话题占有大量篇幅。尤其是在第九册和第十一册中,更是突出了对西方节日的介绍。主要有“万圣节”“复活节”“圣诞节”和“感恩节”等等。 这些主要西方节日是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教师应始终将其作为重点来处理。而笔者主要进行了以下两个方面的梳理与归纳:

1. 将中西方的主要节日进行对比,从节日时间、人们在节日中主要的食物及活动等进行对比,让学生理解文化的差异。在此过程中,教师提供关于更多的节日的阅读材料,借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有关节日的词汇,吸收节日文化的信息,让学生理解中、西方节日文化的主要差异,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由文化差异带来的新奇感、愉悦感,让阅读成为“悦读”。

在长期的节日阅读教学中,笔者总结并对比了较多的中西节日文化 “相呼应”的素材,以帮助学生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例如,Chinese Spring Festival & Christmas,Chinese Valentine?蒺s Day & Valentine?蒺s Day,Tomb?鄄sweeping Day & Halloween等。

以下小段落是阅读材料的节选:Tomb?鄄sweeping Dayis a day for those no longer with us. It 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 In the west, people have Halloween. The children scare the people and get sweets. They are also called Ghost Festivals....

2. 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找到中西方节日文化的“交集”,寻求这些节日的相同点、相似点,由此形成对本国文化的自豪感和对他国文化的理解、尊重与认同感。 笔者认为,学生除了了解西方这些节日之外,也要明确知道中国的传统节日及其深厚的文化渊源。

例如,在教学“Thanksgiving” 话题时,教师提供了相对于教材更为全面的阅读素材,对教材中的主要信息进行了补充与拓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除了美国,加拿大也有感恩节, 但是时间不同(In Canada, it is the second Monday in October.)。其次,不管是在美国还是在中国,“感恩”是人类共同的、相通的情感表达。 在美国,体现在Thanksgiving;在中国,则体现在Mid?鄄Autumn Day and Spring Festival。 因为这三个节日都包涵了“庆丰收”“团圆”“感恩”的核心因素。

三、创编阅读专题,引导文化交际

英语教师承担着重要的文化传播的使命。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在中年级阶段完成了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文化的任务之后,高年级教学则要适当扩大学生接触外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从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对中西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基于这一点,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用心选择阅读教学素材、开发与整合课程资源,梳理、整合并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适合本校高年级学生的文化阅读资源库。以下为笔者进行创编阅读专题,引导文化交际的具体做法。

1. 将散落在本套教材中各册的关于中西方节日的主要信息加以整理归纳,形成适合中、高年级学生阅读的节日文化专题,以练习、作业,乃至能力测试等形式在模块教学中加以补充。整理出的节日文化专题阅读材料主要涉及中、西方十多个主要节日的介绍以及对比。

2. 结合学校英语教学课程安排,在六年级教学中开设阅读课。 笔者坚持以文化阅读为教学主体,即直接把外国文化内容作为阅读教学材料,或把外国文化中体现该国文化特异性的内容创编成阅读教材,介绍异国的习俗、掌故、历史、风土人情等。相关的阅读材料如:Hand Gestures Around the World,Table Manners,Chinatowns in the world,Step into Ireland,The Big Apple?鄄New York City,Olympics等。

3. 营造文化氛围,装饰校园文化走廊:在高年级教室外走廊上,以中、英文配图片的方式呈现文化故事、文化典故、文化名人等。围绕文化的主题,介绍各国有趣的节日、习俗、食品、文娱活动、首都、城市标志以及文化名人等等。 例如:Elizabeth II,Mother?蒺s Day,Carnivals in Brazil,Disneyland Parks in the world。由于选材得当,这一阅读形式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尤其是学习文化的兴趣,积累了大量的词汇和英语习惯用法,形成了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并行的良好态势。

第2篇

针对当下的高职英语教学进行调查不难发现,学生英语基础水平低下、课时偏少以及教学工作任务要求高已经成为普遍存在的问题。因为扩招形式的存在,在英语教学上,往往通过多班级合堂的模式进行。教师无法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教学内容的互动,因此也就无法很好地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教育部在2000年给出了《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指出重视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在教学生通过交流的方式来提升学生语言技能。鉴于此,高职教师要想在教学工作上有所突破,就要转变之前的教学观念,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视为教学中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能力;中西方文化差异;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文化休克

所谓跨文化交际,指的是一门全新的学科,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后,这门学科得以产生。在当下的国际交往中,跨文化交际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国,最先针对跨文化交际展开探究是从改革开放初期进行的,当时主要目的是实现汉语在国际上的有效推广。跨文化交际这门学科所涉及到的因素比较多,比如与文化语言学、社会语言学以及言语交际学均有着牵连,在文化语言学上,强调的是语言,在社会语言学上,强调的是社会,在言语交际学中,强调的是交际,而这三个内容,均以“语用”为重点,这是跨文化交际产生的基础。

在学习英语中,遇到问题是在所难免的,在最开始的时候,我们遇到的问题主要是英语表达出现问题,导致交流无效,随着英语知识的不断丰富,两个人渐渐地能够通过英语来进行交流。在这个时候,我们一般会认为并不存在问题了,沟通是有效的,但是不然。通过调查发现,有时候英语知识丰富,并不意味着沟通没问题。在很长时间中,我们所提到的沟通,仅仅局限在表达上,因此大部分外语学者将“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理解为“跨文化交际”。而交际,就需要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在表达自己的观点过程中,便会牵涉到沟通这个要素。表达和沟通并不是一个概念,表达强调的是自己语言表达是否合理,而沟通强调的是对方是否知道了彼此所要表达的内容。鉴于此,“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被翻译成“跨文化沟通”更为合理。另外,通过沟通,是需要让对方知道你所想要表达的intendedmessage,也就是你想要表达什么,而不是你所说的话。Iknowwhatyouaresaying,butnotwhatyouaretryingtotellmeorwhatyoumean.而沟通则是在理解whatyouaresaying的基础上同时理解whatyoumeantosay。通过英语语言课程,重点是促使学生采用有效的语言来进行沟通,也就是在英语表达上做到准确无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如下几个途径进行。

一、语言知识和社会知识同步学习了解,加强西方文化的认识

在之前的教学中,教师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明白语义,能够掌握语法规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不能够对西方文化有基础的认知,因此也就不知道自己所学的英语语法规则和语义应该在何种情境下使用才恰当。比如“Whydid’tyouclosethewindow”该语句在语法规则上是准确的,但是这种语气并不适合与长辈进行交流,因此选择“Whynotclosedthewindow”更为贴切。再比如在夸奖对方做饭手艺不错的时候,应该用“Whatadeliciousfood!”这个句子,尤其是在夸奖外族人的时候,假如用“Ididn’tex-pectyoucanmakesuchdeliciousmeal!”(没想到你做饭这么好吃!)则会显得非常不礼貌。因此学生要想将自己所学的英语知识用在合适的情境中,就须要加强对西方文化的了解,鉴于此,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适当地对西方文化加以介绍。

二、比较中西文化的差异,谨防“文化休克”

“文化休克”一词是由文化人类学家KalveroOberg最先提出的。刚刚到一个陌生国度的人,一般会产生焦虑心理,这是不熟悉对方社交信号导致的,这样的心理焦虑被跨文化学中视为“文化休克”。对于学生来说,如果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结合汉语思维来分析英语语境,则一般会发生“文化休克”。文化和语言能够融合在一起,靠的便是思维。不同的文化和语言之间的结合,所对应的思维模式是不同的。在英语教学中,还需要教师能够将中西文化不同之处和日常生活用语差异加以归类对比,促使学生可以对语言折射出来的文化内涵有个更加准确的认知,从而能够在不同的文化面前,有着高度的敏感性。思维方式是文化与语言的沟通桥梁,而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是产生思维方式的差异的本质所在。例如中国传统观念是女性偏于阴柔,男性偏于阳刚,西方则无此明确区分,中国人偏人文,西方人重自然;中国人重悟性,西方人偏理性;中国人好静、内敛、保守,西方人好动、张扬、开放;中国人求同、求稳,西方人求异、求变。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应该把日常生活用语中中西文化的主要差异以及语言表达方式归纳出来,进行比较总结,有利于学生逐渐了解认清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培养跨文化意识,对文化差异应对提升敏感性和适应性。下面是几个案例:

1.赞美与祝贺。我们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赞美属于常用语,中国文化比较谦逊,西方文化侧重理性得体,也就是说,中国人在夸奖别人的时候,一般会采用夸张的方式,而西方人会将实际结合起来夸奖别人,比如“Youdidagoodjob.”和“Ilikeyourbeautifulshoes.”等,这些赞美的句子,一般用于谈话的开端,或者向对方表示自己的友好。

2.提供帮助。在面对别人帮助的时候,中国人回答的句式往往为“接受+感谢”,而西方人回答方式一般是“谢绝+解释”,比如在他人这样提问“Wouldyoulikesomecoffee?”的时候,对方往往会通过委婉的方式拒绝,比如“Yes,I’dloveto,butnotnow.”或“No,thankyou.”。

3.文化禁忌。很多情况下,人们可以接受非本国人在语法上的错误,但是如果错误很严重的情况下,则不然,比如文化禁忌。对于英国来说,在第一次交流的时候,不会询问对方的体重、年龄、、婚姻状况和收入,同时问对方去哪儿或者吃饭了没有,也是很不礼貌的行为。

4.交际势能强弱。对于中国人来说,在与熟人交流过程中,寒暄是常见现象,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拉近和对方的关系,比如我们会通过询问对方的年龄、收入和家庭状况等来进行,我们这样做并不是为了知道答案,而是为了加入谈话,假如这样的寒暄方式用于和西方人交流上,则容易让对方不快。在英语中,也有寒暄的语气,比如“It’sreallyaterribletonight,isn’tit?Yes,itis.”。英国寒暄语句的用途是为了转换话题,而不是询问对方私密性的问题。

三、创设交际语境,培养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

在英语教学上,语境的构建已经被重视起来,语境化教学被广大英语教师所认知,我们需要做的是将这种教学方式予以落实。比如新编大学综合英语Unit4“talkingfacetoface”中的对话内容教学上,我们可以将课程导入设计成这样,并掌握“祝愿”和“问候”的常用交际语句,我将课程导入设置为:Therewillbe“Englishparty”inourcam-pusonweekend.Areyouinterestedinmakingfriendswitho-verseasstudent?Howdoyougreetthethem?Andhowdoyourespondtotheirreply?让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沟通和分析,然后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为其构建起情境,让各个小组的学生在场景中进行对话,做到学以致用。

在最近的几年中,多媒体设备在学校教学中得到普遍应用,在英语教学上,我们也要重视对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应用,这样为课堂教学增加更多趣味,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获取更多的与教学内容相关资料,提高学生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比如在“Interview”为主题的口语课中,我们可以先给学生放有关招聘的视频,然后给出这样的问题:Whatdoyouwanttodoforalivingafteryougraduatefromtheuniversity?Whatquestionsareprobablytobeaskedinajobinterview?然后借助于幻灯片为学生模拟招聘场景,各个小组的学生经过商议后,有的扮演经理、有的扮演服务员,有的扮演快递员,各个小组到讲台上进行表演,然后大家对表演结果进行评价,这样在促使学生对课堂知识加深印象的同时,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借助于多媒体教学设备和精心设计好的情境,推动学生能够在模拟的情境中进行新语言能力的构建,从而提升学生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蒋永远.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11).

[2]柏音.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0,(2):73-79.

[3]张卫红,张凯.外语教学中语用知识的应用分[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3):329-331.

[4]尹锡荣.中西方文化差异与大学英语教学[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2,(6):85-87.

第3篇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交际活动;新思维

“跨文化交际”的英语名称是“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偶尔还见有“Tran cultural communication”的说法,跨文化交际是指那些语言和文化背景不同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跨文化交际不是简单的,轻而易举就能完成的,它含有两种或多种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而不同的信仰,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以及风俗习惯等正是这种冲突的起源。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往往会产生一些误解,这是由于他们对不同文化背景下语言的使用理解不清造成的。而当今社会是一个全球化的世界,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日渐增长。在交流中,人们总喜欢用自己的说话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话语,这就可能对对方的话语做出不准确的推论,从而产生冲突和故障。因此学好一门外语不仅意味着掌握好它的发音,词汇和语法,同时也意味着学习与这种语言密切相关的文化,也就是说理解这种语言所反映的思想、价值观、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等。

一、语言与文化的概念及关系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进行思维和传递信息的工具,是人类保存认识成果的载体。语言具有稳固性和民族性。文化culture的定义很多,许多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都下过定义,曾作过统计:自1871~1951年80年里,关于文化的定义有164条之多,人类学的鼻祖泰勒是现代第一个界定文化的学者,他认为:文化是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它作为社会一分子所习得的任何才能与习惯,是人类为使自己适应其环境和改善其生活方式的努力的总成绩。

学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流。毫无疑问,英语教学也要为这一目的服务。人类的交际不单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跨文化现象。(邓炎昌,刘润清,1989)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有些社会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冠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从另一方面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可以说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二、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

随着因特网的诞生和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正变得越来越像一个“地球村”。人们可以自由地在因特网上快捷便利地交换信息,可以说具有划时代的“网络文化”已经形成。中国正在走向世界,世界正注视着中国,中外文化的建立交流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这一切使得跨文化交际成为我们时代的突出特征。就中国的英语学习者而言,其最终的交际能力的高低也取决于他对英美及西方文化的了解程度。或者说,其交际能力应表述为跨文化交际能力。这应成为在汉语文化背景下教授英语的主要目标之一。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英语学习中对文化背景了解得越充分,越有利于把握英语语言技能。这样就给英语教师提出了一个新要求——不仅要教给学生语言点,词汇及考试技巧,更要注重英语的实用性,即要把跨文化教育列入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跨文化交际教学的主要内容

跨文化交际学的具体研究内容,可先从它的研究领域及其时空范围来分析。

跨文化交际研究涉及交际的整个领域。交际方面的主要差异包括:中西方交际行为方式的主要差异,中西方在处理主要社会关系上的差异,汉英姓名和称谓的异同比较,中西方非言语交际的主要差异,汉英中常见的成语、谚语、俚语、委婉语及禁忌语的对比。在此,笔者想就交际行为方式谈谈自己的看法,以便在英语教学中,能够潜移默化的将中西文化差异灌输给学生,以此提高学生的文化交际能力和应试理解能力。

1.在待人接物上,中西方有不同的好客表示方式和礼貌表现方式,特别是在宴请客人时。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所以中国人特别讲究饮食,请客吃饭也是重在饭菜本身:满桌丰盛,山珍海味。在中国,主人的盛情与否体现在菜的数量,价格,营养度和烹饪的技艺上。数量多,价格贵,营养价值高,烹饪精致,则表明主人非常好客,反之不然。席间,主人频频劝酒,为客人夹菜以示礼貌客气。而客人为了表示礼貌,怕麻烦主人,不断谦让。另外,当朋友在餐馆吃饭,最后买单时,如果没有特别的邀请方,那么为了表示礼貌和客气,还有面子,大家都会争先恐后地抢着付账。

而在西方国家里,请客吃饭重在交际本身,宴请形式虽然相对来说较为简单,但形式却多样化,自由化。这种简单的宴请方式可能跟分餐制有关。而且他们崇尚节约,讨厌饭桌上的浪费,所以点菜也以量够为原则。主人大多以平等待人、尊重客人的意愿为原则,对待客人没有像中国人那样尊卑鲜明。在宴请时,主人不会为客人夹菜,而是让客人自行选择,建议他们“Help yourself”、“Have a try”或“Make yourself at home.”。在接受劝酒或劝菜时,礼貌的做法是直接表示愿意或不愿意,而不会再三推辞,主人也不会勉强。朋友一起外出吃饭时,最后大家要么各自付账go Dutch,要么平摊 split the bill。

2.送礼和馈赠是世界各国通行的社交礼仪。但在什么场合下送什么礼物,如何送法,如何接受法,中西方都有一定的差异。有关礼物的话题有很多,我们只是择要而讲。中国人的礼节比较复杂,比较多,亲戚或朋友婚、丧、嫁、娶,生日聚会,走亲访友,都要赠送礼物。虽然中国有句话“礼轻情意重”,但实际上,人们也非常注重礼物的数量和其本身的价格。一般来说,礼物越贵越好,而且都是双数,而不是单数,因为双数吉利。单一的礼物容易给人造成小气的感觉。中国人最注重的是面子了,为了表示礼貌,接受方往往再三推迟后才接受,并放在不被注意的角落,以表示重情不重礼。

跟中国一样在很多类似的场合下,西方国家的人之间也送礼,但他们奉行的原则是实实在在的“礼轻情意重”,避免赠送昂贵的物品,否则会使受礼者感到心情不安,或容易造成另有企图的感觉。礼物不在贵重和数量,尤其是亲手制作,通过花费自己的努力和时间准备的礼物永远是最珍贵的。受礼者会非常惊喜地接受礼物,并当场打开,表示赞赏和感谢。如果没有打开礼物而把它随意搁放,这样做是很不礼貌的。

3.称赞或恭维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但中西方在此方面的表达也有很多差异。西方国家的人更重称赞,乐意听到别人的恭维话,同时也乐意赞扬别人。但中国人不太习惯经常称赞别人,即使做起来也较委婉含蓄。当别人称赞自己时,也总是感到非常不好意思接受,虽然心里很爱听。这种做法是一种谦逊的表现,是一种美德的体现。相反,如果很高兴地接受别人的赞扬而不加以否认,那么就会被认为骄傲自大,自以为是。

4.中西方在交际时的话题也有很大差异。一般来说,中国人的隐私保护概念不如西方人强。这跟传统上中国人的集体观念强有关。一个人的事就是大家的事,大家必须互相开诚布公,人人都要互相帮助。所以,中国人聊天的话题几乎无所不包,甚至包括西方人不愿涉及的隐私方面的话题,如:房产,财产,工资,价格,年龄等。见面聊天时,问及年龄是为了能够适当称呼彼此,以示尊重。年长者或长辈在中国很受敬重,因为他们被认为是知识渊博、阅历丰富、为社会作出许多贡献的人。

四、跨文化交际教学的方法

跨文化交际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使他们能主动地、自觉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关于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核心问题,可以用3个英文词语来概括:what(是什么),why(为什么),how(该如何)。what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际行为上存在有哪些差异。why是指为什么会有这些差异。how是指面对这些差异,该如何沟通信息,达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

同时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可以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运用英语电影、电视等资料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向学生推荐阅读体现外国文化的简易读本,以增加对英语文化的了解;邀请中外“英语通”作中外文化差异方面的专题报告,创设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加深对文化知识的实际运用。

五、结语

语言所传递的文化信息是英语教学内容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跨文化交际研究还有助于我们反省自身文化,将本民族文化置入世界环境中,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对比,从而发现本民族文化要健康发展还需要补充什么养分。英语教师要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不同民族由于地理、自然环境等种种因素的影响,其生活方式也不尽相同,因而文化带有民族性;文化是多元的而不是一元的;文化是变化的而不是静止的,为此,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要努力营造交流的语言环境,培养学生强烈的文化意识,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及对语言的影响,最终实现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Byram,M. and Fleming, M., Language Learning in Intercultural Perspectiv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Kohonen,V.,Jaatinen, R., Kaikkonen and Lehtovaara, J. (2001) Experiential Learning in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Essex: Longman.

[3]Liu Daoyi, and N. J. H. Grant, Junior English for China, People’s Education Press,1994.

[4]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5]贾冠杰.外语教育心理学[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第4篇

中国瓷器艺术在西方人眼中有着独特的美学特征和审美意义,但在陶瓷翻译的过程中,往往会存在一词多译、译名混乱的现象,影响了陶瓷艺术美学内涵的传达。如何准确、恰如其分地翻译以向世界诠释陶瓷艺术所承载的中国文化精要?这一问题在当今传播中国文化的过程中具有现实意义。陶瓷英译里有种现象:景德镇“青花瓷”的英文blue--white是由两个表明青花瓷原色的单词blue和white,其间加一词合成的;而浙江龙泉“青瓷”的英文则不是按其原色—绿色译成greenporcelain,而是根据17世纪法国一个剧本中男主人公的名字译成celadon;江苏宜兴紫砂陶的英文是boccaroware(惠宇,2003:2152),也不是按其原色译为purple-red-brownclay。这说明西方读者对上述英译文的接受肯定与不同民族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存在一定关系,与艺术上的审美价值(aestheticvalue)判断有一定关系,作为接受主体的译文读者无意识中对陶瓷的外文翻译产生了影响。那么在陶瓷英译时译者究竟应该如何关注接受主体的文化基因,翻译出以受体为中心的译文,从而使译文引起属于原文审美构成的“联想”(sociation)?虽然,我国自八十年代起就有学者运用接受美学研究翻译问题,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朱健平,2002:6-9),但诸多研究集中于接受美学在文学翻译、广告翻译方面的应用,强调“重视对译文读者的关照”。本文尝试将该理论应用于与美学紧密相关的陶瓷领域,依据接受美学理论,考察陶瓷领域主要与色彩相关的一些典型术语,探讨作为跨文化接受主体对于陶瓷翻译活动的影响,强调译者对跨文化读者接受性的关注度,以期达到陶瓷英译传递中国陶瓷文化精髓的预期效果。

2接受美学与陶瓷英译

接受美学强调文本的开放性(unfoldness)和阐释的不唯一性,认为“文学的社会功能是通过改变读者的期待视界实现的”。所谓“期待视界”指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原先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在具体阅读中,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任何读者在接受活动开始前,已有自己特定的“期待视界”,即“对每部作品的独特的意向”(朱立元,2004:61-63),阅读前的意向和视界决定了读者对所读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取舍标准。接受美学重视读者的积极参与性接受姿态,主张“接受者的审美能动性起着关键作用”,这不仅拓展了文学研究的空间,而且为翻译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野和研究方法,因为“翻译就是释义,让外国读者理解、认可和接受中国文化。”①“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一方面是原文的接受者(receptor),可将自己对审美客体(aestheticobject)的审美认识注入译文;另一方面,他又是阐释者,“必须考虑到译文读者对译文可能产生的想象与感觉”(方梦之,2011:262),以恰当的手段使读者对译文引起属于原文审美构成(aestheticconstitution)的联想。陶瓷翻译的目的正是为了再现原文审美构成,使跨文化读者理解、接受与自己原有认知结构相符合的信息,以达到宣传中国陶瓷文化的目的,因而我们应当关注接受主体的期待视界———跨文化读者的审美情趣和接受能力对陶瓷英译的影响,使其在阅读过程中实现填充文本或作品的潜在的审美价值,使译者和读者的视野相融合。总之,翻译时需充分考虑跨文化读者的接受视角。本文依据接受美学,选取陶瓷领域“龙泉青瓷”、“红釉瓷”、“薄胎瓷”、“青花瓷”为例进行探讨,从文化审美、语言习惯、思维方式的层面关注跨文化读者的接受性。

3从文化审美关注译文读者的接受性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之一“龙泉青瓷”的英译常出现一词多译,如:china,greenporcelain,Longquanporcelain等,我们认为上述译文都不如celadon更容易为西方读者所理解和接受。据《英语词源典故词典》的释义,china源自16世纪晚期古波斯语chini,古波斯人把通过丝绸之路运去的中国瓷器称为chini,英语把它吸收过来曾先后拼写为chiny,cheney,chenea等不同词形,最后为china,与中国瓷器闻名于世显然是有密切关系的(2009:58)。有人之所以用了china指瓷器,是因为中国在海外最早是被叫做china(瓷器)的,此后中国便被世界各地称作瓷器之国China了,《英汉辞海》对china的解释“influencedbyChina,thecountry”也印证了这一点。可见,china主要反映了瓷的原产地在中国,指非工业用瓷,无法反映“龙泉青瓷”的艺术造诣。而porcelain则源于法语porcelaine,《新时代英汉大词典》把它翻译为“瓷料”、“瓷器的总称”(2004:1773),外研社在2010年版《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对该词的解释中强调“ahardshinywhitesubstance”,porcelainclay,即“瓷土、高岭土”(陆谷孙,2007:1521),以上表明该词侧重指工业用瓷、瓷土,与独特的青瓷尚不够贴切。Greenporcelain似乎是“青瓷”字面对译的结果,因“green”属英语颜色词,我们不妨根据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差异来考察此译,汉语中的绿色多用于褒义,代表大自然和希望,是环保的代名词,象征着年轻、朝气蓬勃、茁壮成长;虽然英语中的绿色也有inthegreen(年富力强、青春期、血气方刚)、greenoldage(老当益壮)、greenmemory(栩栩如生的记忆)等褒义语,但多数情况下为贬义,如表示“嫉妒、眼红”,相应的词组有:greenwithenvy,tolookthroughgreenglses,begreen-eyed(苏立昌,2009:225);还表示“稚嫩”、“工作不熟练”,如:greenh(生手),greenman(无经验的工作人员),greengrs(幼稚,无生活经验的)(秦涵荣,2009:233)。可见,在西方,“绿色”并不像在汉语中那样总是引起积极美好的联想,故把“青瓷”译为greenporcelain似乎缺少生动,有意犹未尽之嫌,尚不能有效传达原语而达到效果等值。

另一方面,从陶瓷美学角度而言,我国2000多年的青瓷制烧历史自古就有“尚青”思想。“青,东方色也。木生火,从生丹。丹青之信言象然。凡青之属皆从青。”②自商周时期原始青瓷到东汉以来的成熟青瓷、晋代的“漂瓷”、唐越窑的“秘色青瓷”,到龙泉青瓷,从宋代官窑的“青器”、汝窑的“天青”瓷,到钧窑的窑变青瓷,可谓瓷种纷繁,釉色斑斓,诸如翠青、冬青、天青、粉青、梅子青、水青等,都无不以青为尚,表明了祖先们对大自然绿色的理解与爱戴。唐代诗人陆羽赞越窑青瓷“类冰”“似玉”,陆龟蒙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诗句赞美它的巧夺天工。③南宋龙泉窑开拓了一个崭新的陶瓷美学意境,使青瓷呈色青翠纯正、釉汁莹润,烧造成功的粉青和梅子青釉,代表了龙泉青瓷的最高艺术水平,如此艺术造诣远非英语中普通且贬义强的green一词所能蕴含和体现,龙泉青瓷具有的“诗风之纯”、“楚骚之情”、“建安之骨”、“唐诗之秉”和“宋词之意”的美学特征,⑤也不是英语green一词所能涵盖。显然,无论greenporcelain还是Longquanporcelain的英译都如同没有文化内涵的符号,无法与西方读者的审美情感相融合。但英译文celadon则不同,Celadon本身是个外来词,源于16世纪晚期法国作家杜尔夫的小说《牧羊女亚司泰来》中主人公牧羊人Celadon(雪拉同)的名字。后来该小说被搬上舞台,剧中男主角Cela-don(雪拉同)身穿一身青衣,这种颜色的衣服当时在巴黎很流行,恰逢龙泉青瓷首次运到法国,巴黎市民赞叹那葱翠釉色,将其与剧中Celadon(雪拉同)所穿的衣服相媲美,称“青瓷”为celadon。④据《英汉辞海》释义:celadon即fr.Celadon,tree’sloverinHonored’Urfe’sromanceL’tree’s(1610)(1987:810),强调了“雪拉同”这一名字的由来;《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对celadon的解释为:mid18thcent.:fromFrenchceladon,acolournamedaftertheheroind’Urfe’sptoralromanceL’tree(1607—27)(2007:337),侧重指出男主角雪拉同身上衣服的青色;《新时代英汉大词典》则把celadon直接翻译为“青瓷(著名中国瓷器)”(张柏然,2004:349)。此外,2010年人类非遗龙泉青瓷法国巴黎展《中国意境》⑤中的英文说明始终用LongquanCeladon表示“龙泉青瓷”,这与上述各词典提供的celadon的意义是完全吻合的,能使跨文化读者顿然领悟,实则是唤醒其记忆,将其导入当年巴黎观众特定的审美体验(aestheticexperience)中,唤起美好联想,填充瓷器潜在的审美价值,而瓷器作为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器物代表,其蕴含的审美价值、历史价值等也正是现当代陶瓷艺术和用器追求的核心价值。通过以上比对和考证,可以更加确信“龙泉青瓷”的英译是Longquanceladon,这正是对西方读者审美情感关注而使其理解和接受的翻译结果。红色乃是中华民族最喜爱的一种颜色,它象征喜庆、顺利、成功或受人重视(惠宇,2003:226),汉语中的“开门红”、“走红运”、“红得发紫”、“红极一时”,文学作品中的“红妆”、“红榜”,戏剧中的“红脸”无不说明这一点。若将瓷器与红色融合一起,便是对中华民族文化内涵的最好诠释,“红釉瓷”就是一例。其英译涉及颜色词“red”,虽然该颜色词在西方文化中侧重于负面意义,如习语beinthered(负债),gointored(出现赤字),seered(大发雷霆),beredcarded(被赶出)(秦涵荣,2009:475)等,表明红色在中西文化中的差异,但“红色”的内涵在两种文化中却有相同之处,在西方人类文明中,红色常是天主教的象征,称红衣主教,有至高无上的威严。另外,在西方的许多建筑中经常采用红色坡屋顶与红色墙壁,这些已被作为民族文化留存下来。

⑥由于火在中西方人类发展历程中均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而火的颜色正是红色,因而从色彩的感情角度而言,红色在中西方文化中均表示热烈、欢快、热情、激昂、奋发向上等积极的精神状态,如英语中的red-letterdays(大喜日子),red-carpettreatment(铺红地毯欢迎重要人物)就说明了这点。因而,使用原色词red把“红釉瓷”直译为red-glazedstoneware,“釉里红装饰”直译为Theunderglazedreddecoration等不仅推介了古老的中华文化传统特色,也表明了对西方文化审美传统的关注。

4从思维方式关注译文读者的接受性

薄胎瓷亦称“脱胎瓷”、“蛋壳瓷”,是江西景德镇著名传统瓷器品种种工艺产品之一,特点是瓷胎薄如蛋壳、透光,胎质用纯釉制成。制作技艺“尤以利坯和艺术加工最为精细,利坯要经过粗修、细修、精修等反复多次修琢,才能将二、三毫米厚的粗坯修至0.5毫米左右”(吴山,1988:8)。以如此高超技艺制作的薄胎瓷,在对外文化传播中并非简单地按字面译为thin-bodyware,而是译成egg-shellporcelain(惠宇,2003:220)。经查阅,egg-shell在《剑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仅有其字面意义“thehardoutsidecoveringofanegg(蛋壳)”(2008:691),《英汉辞海》将它译为“薄胎白坯瓷器”、“薄胎瓷”(1987:1663),《新时代英汉大词典》把它译为“蛋壳细薄瓷器”(2004:716)。《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的这一词条则进一步完善:作为名词表示“蛋壳”;作比喻意表示“薄而易碎的东西”;作为修饰语表示“(ofchina)ofextremethinnessdelicacy”,指(瓷器)薄胎的,egg-shellporcelains即“薄胎瓷”(2007:676)。从中西文化差异来看,中西思维方式的一个重要差异便是西方人重个体(individuality),偏重分析性(analytic)思维;中国人则重整体(integrity),长于综合性思维(synthetic)(陈宏薇,2010:20)。整体性思维的一个重要体现便是词义的笼统与模糊性上;分析性思维则表现在词义的具体性上,因而汉语中概念具体的词语,往往不宜生搬硬套地译成英语,而需把汉语具体的概念化为英语具体的词语,即“刻意地贴近受众的思维和表达习惯”(袁晓宁,2013:93),因而egg-shellporcelain的英译符合西方人对这所谓“神技”瓷器的认知和理解,这是对西方人分析性思维的关注,由此达到了让跨文化读者准确理解薄胎瓷的目的。

5从语言习惯关注译文读者的接受性

第5篇

【关键词】中美文化差异 交流方式 价值观 英语教学

通常人们认为不同国家的人进行交际主要的障碍是语言,只要语言相通,交流就不是问题。但是随着全球化发展,各国经济文化交流增多,我们渐渐发现即使语言相通,交流中也常常会产生很多误解甚至是摩擦。语言其实不是单独存在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人们的交流和思维模式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当地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影响,所以交流不仅仅是语言的交流,更是文化的碰撞。而尽管中国英语教育较为普及,但英语教学更多的还是注重语言本身而忽略了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意义。本文以中美两国为例,通过浅析中美两国文化不同,谈谈其对英语教学的启发。

一、中美文化差异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包括一个国家的知识、信仰、价值和风俗等等。下面就从几个主要方面来阐释中美文化的差异。

1.交流方式。交流是人们传递信息的过程,主要包括语言交流和非语言交流。首先是语言交流。中国学生从小就开始学习英语,似乎语言不再是中美跨文化交际的障碍。然而,中国的英语教学多注重单词语法的教育,而忽略了具体文化背景下语言的运用。即便是一些看起来意思对等的单词或短语,在两种文化下产生的意象却是截然不同的。例如,上海曾有一家电池品牌叫“白象”,深受中国消费者喜爱。后来,公司想要打开国际市场,将品牌英文名字就译为“white elephant”,看起来没有什么不妥,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后来他们才认识到,尽管“白象”在中文里可以代表纯洁珍贵等美好的意象,但是在英语里却常指“大而无用的东西”,难怪外国消费者不买账。所以翻译不仅是语言上的对等,对文化的无知造成了沟通的障碍。

同时,中国文化强调谦虚含蓄。比如对对方意见持有不同观点时,中国人很少会当面指出,多会曲折迂回的表达自己的意思,而美国人则会直接提出自己的疑问。美国人类学家霍尔(Edward T.Hall)的高低语境理论能很好的阐释这种不同。中国文化属于高语境文化,人们喜欢用非直接而委婉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特别是如果要表达不同意或拒绝的时候,很少会直接的说“不”,需要对方意会。相反,美国则属于低语境文化,喜好用坦率直白方式进行沟通。高低语境的不同会给交流带来一定的困难。高语境文化下的人可能会认为低语境一方太过直白,不留情面,让人尴尬,而低语境一方可能会认为高语境文化下的人不够真诚。

其次是非语言交流。在交际过程中,非语言的交际手段同样很重要,它是语言交际的重要补充手段,而对同样的非语言交流方式也会有不同的解读。比如沉默。沉默是一种重要的非语言交流方式,在中国我们常说“沉默是金”。沉默可以理解为思考、顺从、尊敬和接受等等,有时保持沉默也是一种礼貌,是避免冲突的重要手段。而在美国文化中,人们更注重语言的力量。如果在商业谈判中,中方沉默可能是在思考或犹豫中,而美方则会对这样的沉默感到不舒服,认为对方缺少合作的诚意和热情,甚至认为他们是在讨价还价或者是拒绝。

2.价值观。价值观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导着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模式。而中美价值观的不同也是常常引起摩擦和冲突的根源。价值观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首先是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区分。个人主义是一种较为松散的社会结构,其中每个人更注重的是自身的价值和需要,更多的强调“我”而不是“我们”。而集体主义则是一种紧密结合的社会组织,强调共同利益,统一性和合作。的利益大于个人利益,重视个体之间的紧密关系。西方文化价值观的核心通常被认为是个人主义,而集体主义则是东方文化价值的核心。

其次是权利差距。这是由吉尔特・霍夫斯塔德(GEERT HOFSTEDE)提出的用来衡量社会承认机构和组织内权力分配不平等的一种文化尺度,是指人与人之间社会地位不平等的状况,是各种社会文化群体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中国属于权利差距较大的国家,因此有着明确的等级结构,人们尊重服从权威和长辈,重大问题的决策权往往是掌握在级别较高的人手中。相反,美国是文化差距较小的国家,人们比较崇尚平等,上下级观念没有那么严格,每个人享有同等的权利。所以在人际交往中,即便是普通的员工也可以对上级的决定提出自己的质疑。

最后是思维模式。美国人善于分析,比较有逻辑性,他们认为事物只有两种可能性,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美国人思考问题通常先从部分开始,每一部分细节考虑周全构成全局。然而中国人重视和谐和整体,所以思考问题倾向于从整体到局部,先确定大的方针准则比较重要,细节则可以变动协商。中国人不认为事物是由完全对立的两面构成,各个部分都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在思考问题上也常常靠直觉。

上述文化不同就对中美双方交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交流中较为正式的一种情况,即商务谈判为例,这也是中美出现摩擦较大的地方。文化的不同使中美谈判风格截然不同。美国人崇尚直接,注重效率,喜欢公开辩论。受思维模式影响,美国谈判者通常先从细节入手,会将谈判内容分成若干部分,希望可以一一详细讨论进行解决,谈判者拥有一定决定权。而中方则更注重良好关系的建立,可能会花大量时间进行寒暄应酬,这在美方看来是一种拖延,没有合作的诚意。中国人认为和谐是最主要的,谈判者很少正面与对方产生冲突。他们倾向于先定下合作的大体原则而非强调细节。谈判者的决定权取决于他的级别,很多问题可能不能当场决定而必须请示上级。这些在美方看来都过于拖沓消极。所以如果不能理解这种文化差异,从对方立场考虑问题,仅仅语言相通也不能顺利交流,甚至还会造成误解和最终谈判的失败。

二、对教学的启发

因此,实现中美交流的顺畅,不仅仅是单纯学习语言那么简单。正是由于中美文化的巨大差异,才会造成人们在交流中的障碍和误解。所以,英语课堂的教学也不应该是关注于简单的发音单词语法,更应该延伸开来,将文化的学习渗透其中。

首先,最重要的是转变观念,树立文化意识,培养文化敏感性。教师应该意识到,自己不仅仅是语言的教授者,更承载着传递文化,建起沟通桥梁的责任。所以,教师自己应该先转变教学理念,同时将文化意识传达给学生,使学生认识到文化学习的重要性。

其次,丰富课堂教学手段。对文化的理解学习不是仅仅靠书本知识,最好的学习是身临其境。对英语课堂来说,也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比如根据课堂需要放映一些电影或影视作品,看这些作品中美国人的日常生活交流能更直观的让学生感受到文化的不同,也是学习实用英语的好方法。也可以通过学生自己的表演创设情境或展示等多种手段,引起他们对文化的兴趣,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究文化的不同。

最后,英语教学不仅局限于课堂,也可以延伸到课下。课余时间教师可以组织或鼓励学生自己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举办文化专题讲座、书友会、英语角等活动,给学生学以致用的良好环境,甚至可以邀请学校的外国留学生加入,让学生在交往过程中去感受文化的不同魅力和文化撞击带来的新鲜体验。

总之,只有认识到了中美文化差异的不同,并将这种不同融入课堂教学中,才能真正实现英语教学的目的,帮助学生理解以后在交流中遇到的问题,避免可能产生的摩擦,更好的架构起中美交流的桥梁。

参考文献:

[1]Chaney,L.H.& Martin,J.S.Intercultural Business Communication(2nd ed).Beijing:Higher Education Press/Pearson Education.2000.

[2]窦卫霖.跨文化商务交际[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傅福英.钟平.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信息输入问题[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4):116-118.

[4]黄济群.浅谈跨文化交际与中西文化的冲突[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3):98-99.

第6篇

关键词:文化意识、双语教学、比较教育

一比较教育对双语教学的基本要求

比较教育课程是教育科学的分支学科,是教育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它是一门最贴近现实的学科,最能体现时代的气息,尤其是在教育呈现出国际化趋势的条件下,比较教育研究更是一个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领域。而双语教学在当前高校采用双语教学的模式有三种;

第一种是目标语浸身模式: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全部使用外语授课;

第二种是双语过渡模式:教师的课堂用语70%~80%应使用英语,学生也能基本使用英语参与教学活动;

第三种是外语渗透模式:在课堂教学中,专有名词、概念及课堂用语中使用通俗易懂、简明扼要的英文,而在授课、问答、作业等其他环节基本使用汉语。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第二种模式,即双语过渡模式——鼓励学生用英语学习和思考问题,并探索双语教学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以个性发展为研究内容,以个案分析作为研究形式,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兴趣、爱好以及知识等能力的发展和变化。

比较教育双语教学不仅可以拓展专业知识、巩固语言技能,而且可以感悟文化内涵、增强文化意识。英语在宽松自然的环境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互相接触的机会。使他们产生一种用英语说话的需要和愿望,促使他们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有话会说。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要想培养大学生的思想品格,首先要培养他们具有基本的文化意识。这种文化意识不仅需要教师的人文素质,教材的文化导入,更重要的是,需要学生的有效参与和积极思考,以不断增强自身在英语学习中的文化理解。

二教材在实施双语教学中的作用

双语教学是件艰苦而又持久的工作,要做并不难,但要做好却不容易,而持之以恒则更需要有献身教育的精神。比较教育课程的课堂教学以英语为主,重点讲授西方国家的教育体制。总学时数:36学时。授课对象主要是大学三年级教育专业的学生。他们在修完大学英语四级课程后,应该掌握四千多个英语单词。懂得基本的翻译技巧,具有较快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目前,要找到既有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又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要求的现成双语教材是不现实的。最关键的是要选用适合学校实际的原版材料,适当压缩课程教学的内容。只有深受学生喜爱的双语教材,才能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为了突出实用性原则。我们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肖惠云主编的《当代英国概况》和周静琼主编的《当代美国概况》中节选了全英文版的教育专题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授课中。我们还节选了原版教材《别国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今日比较教育》中的“比较教育背景的变化”和“三种比较分析”等内容,供学生翻译和讨论。我国著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已将《别国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今日比较教育》英文版第五版翻译成中文版,人民教育出版社于2001年7月纳入“比较教育译丛”。原版教材作者埃德蒙·金(edmundj.king),生于1914年,是英国著名比较教育专家。他是曼彻斯特大学硕士,伦敦大学哲学博士、文学博士。在文史哲、外语和教育学方面有很高的素养,学识渊博,造诣深厚,教育经验丰富。他主编的若干重要国家和地区社会、学校和进步系列比较教育丛书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三学生在双语教学中的主要收获

试验双语教学是与时俱进的必然趋势。从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文化意识为出发点,以学生为主体,根据比较教育课程的目标性质、内容要求、教材特点整体去思考外语教与学的衔接。学生可以在双语教育中不断提高语言学习的听说技能、书面技能和思维技能,并获得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笔者针对太原师范学院连续三年来跟踪2004级至2007级教育管理专业的128名三年级大学生,通过《比较教育》课程双语教学对所发现的文化意识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反思。以下是学生们小组讨论的一些主要收获:

1、黄晓旭同学的小组认为:通过学习,我们感受到异国教育文化的明显差异。除了这些不同之处。更学到了要用比较与共融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正是这种“异”才让这个世界多彩,我们才有所研究,有所交流。这样得来的结果更加促使我们对其根源的追溯和对其发展趋势的探索,比较教育使我们懂得了运用比较的眼光看问题的重要性。

2、梁燕妮同学的小组认为:比较教育双语课程使我们受益很深,大家扩大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不再把眼光局限于身边的小圈子,而是看到国外先进的教育,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这些对于我们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学习教育基础知识的同时,巩固了语言听说读写的技能。通过比较我们学会了思考,理解了英美国家的教育为什么会如此发达,也明白了我国在教育体制和内容方面的欠缺,并且学会了对问题进行理性分析和正确决策。这些都促进了我们个人品质的完善,做事要负责,要讲究诚信,要学会与社会上各种人员打交道,做到情商、智商同步发展。

3、金辉军同学的小组认为:就拿课程设置来说,英美等国家更加突出实用课程和职业化课程;而我国则重视基础知识和自然科学,所以,发达国家的中学毕业生能很快适应社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从一个横切面上看,他们的国家经济如此发达,是离不开教育的贡献的。一个人从小受的教育会影响人的一生,我国的教育和他们的比起来,多少存在欠缺与不足。他们的课程丰富多彩,动手操作和实践的能力相对较强,而且公民教育使他们树立良好的价值观、道德观;对于我们个人来说,非常希望将来得到这样教育的洗礼与熏陶。在课余,我们也经常把英美等发达国家的教育与我国的相比,分析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4、许锦绒同学的小组认为:重要的一点应该是个人品质方面的培养和提升,而品质是一个很宽泛的范畴:它包括了社会政治、道德修养以及文化素养等方面,因而我们对自己品质的培养和提升应该落脚于平常的点滴生活,而不应该局限于课堂上老师的传授。有的东西只有自己体验到,才会真正理解,所谓“只可意会”的东西。我们是社会的人,如果丧失了社会责任感,甚至是社会的伦理道德,那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更不用说为社会做贡献,就是自己以后发展也很困难。

5、吕婵同学的小组认为:作为一个中国大学生,我们也应该具备最起码的个人品质,人人都必须有责任感,作为公民,我们有对国家的责任,作为子女,我们有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只有具备很强的责任感,我们每个人才会不断努力,社会才会和谐发展,国家才会兴旺发达;我们通过学习比较教育这门课之后,更加完善了自己,增强自身的文化修养,我们的个性更加趋向完美。

6、李欣同学的小组认为:我们来到了这所学校,尽管不喜欢当教师,但“既来之,则安之”,心想只要好好学习将来考上研究生,就可以摆脱“苦海”了。于是,我们拼命地学习,对院系活动一概不参加,直到学习了比较教育这门课程,我们才知道外面的世界多么美妙,还有许多东西比学习更重要,例如: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勇于实践能力、社会责任和诚信等等。一个完整的人应该是德才兼备的,如果光有高学历,而没有高素养和好品格,是远远不行的。

7、刘京京同学的小组认为:学了这门课之后,我们觉得我国的教育机制真的还存在很多问题,但这些问题我们现在只能表述自己的看法,而无力改变社会教育现状,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反思自己,能认识到这些问题,说明我们在思想上有了升华,觉得有了一个正确的信念。这是对我们人格的保障,它可以制约我们的行为,净化我们的心灵,促使我们向善发展。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言行一致、表里如一,那么这个社会不就更加美好、更加和谐了吗?

8、文一两同学的小组认为:学习了这门课程,我们更加了解了英美国家与我国教育体制主要差异的根基,中西文化的不同源泉。尤其是关于公民权教育问题,我们感到了英国在这方面的教育确实落到了实处,并不只是写到条款中而不去落实,这对于我国现行的思想道德教育具有很大的借鉴作用。从学习中,我们惊奇地发现,自己更加乐于思考问题,想想这是为什么以及怎样去解决它,也促进了我们大量阅读更多的有关书籍,从中得到知识,获得乐趣。我们感到又进步了!

四文化意识在教学中的核心地位

何在双语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文化意识,如何把英语文化和专业知识有机结合,还需要认真地进行科学实验与比较研究。文化意识的培养主要是:在对大学生用英语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培养他们理解异国文化的内涵。文化素质是教化、示范和养成的有机结合。教化是指设置必要的课程,进行知识的传授;示范是指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行动中;养成是指一种内在的涵养,内化成人的品质。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它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时刻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理解和表达能力是每个教师的天职,特别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文化学习能力。

值得思考的是,双语教学不能以牺牲学科教学目标、教学要求为代价,而是既要达到课堂教学目标,又达到加强英语、学以致用的目的。因此,要兼。顾知识与技能,过程与结果,定量与定性,基础与发展,语言水平与文化素养,语言能力与交际能力的关系。双语教学需要采取渐进稳妥的方法,在正确分析教材和课程的先决条件后,还需要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变终结性评估为全过程评估,其内容需要完善备课内容、有效进行作业检查、相关领导听课评课、考核试卷质量分析等。

第7篇

美国工业工程师学会(AIIE)对工业工程作的定义如下:工业工程人员是为达到管理者目标(目标的根本含义是要使企业获得最大利润,且冒最小风险)而贡献出技术的人。工业工程技术人员协助上下各级管理人员,在业务经营的设想、规划、实施、控制方法等方面从事研究和发明,以期达到更有效地利用人力与各种经济资源。工业工程人员要承担工业工程职能范围内的重要任务,因而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资格和素质。

首先,工业工程人员必须具备宽广厚实的科技基础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应付宽广复杂的工业工程业务,增强综合分析事物的能力。在工业工程、管理、技术三类人员中,对工业工程人员基础知识结构的广度和深度的要求平均最高;在工业专业知识的其他项目方面工业工程人员要比专业工程人员具有更广的见识;同时,工业工程人员需要时刻注视工业的新发展,吸收新知识,要善于根据科技发展的新趋势,平衡和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的广度、深度和新度。总而言之,社会及产业的需求层出不穷,社会迫切需要一大批既懂专业技术又能在动态复杂环境中生存和发展下来的工业管理人才,这就对工业工程人才的开放性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国际知名大学工业工程人才培养的开放性特点

1.北美工业工程专业开放性人才培养的特点。

国外高等院校中设置工业工程专业的较为普遍,如美国的MIT、斯坦福、普渡等都设有工业工程系。在美国大学排名中,工业工程是工程学院的七大学科之一(机械工程、电子工程、土木工程、化工工程、计算机、工业工程、航空工程)。近两年来随着中国工业的日益国际化,在中国,工业工程日益为工业界所认识,从而带动学术界和教育界的重视,主要的重点大学在近期纷纷建立工业工程系,如清华大学、北航、上海交通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都在机械学院成立工业工程系。

北美作为工业工程的起源地,其培养体系经过了近百年的变革,较成熟完善,其中本科培养体系也经过了数十年的演进。其本科培养体系的特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重专业基础及方法论的培养。涉及工业工程的基本课程主要是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与统计等数学原理及基本方法,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机械、制造、设计、材料等工程类基础学科以及建模、数据处理、计算机知识等基本方法。

(2)广博的选课体系。由于工业工程旨在培养工程类的管理人员,因此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设立多门限选课或任选课,使学生有充分的空间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兴趣选择合适的课程,为向某些专门方向的发展打下一定的基础。如密西根大学通过设立多样的工业工程类或非工业工程类技术课程,使学生能通过选择某一系列的课程,确立不同的专业方向,这对日后的择业和后续研究学习很有帮助。

(3)管理和工程技术有机结合。纵观工程本科课程体系,我们发现每个学校均会针对学生的特点,设计一些管理和工程技术结合的课程,较普遍的有人因学、工程经济、质量工程等管理和工程制造技术的综合课程。

(4)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从调查对象的培养目标来看,我们发现大多数学校有实验、现场实践、实习的培养环节,同时有些学校还会针对发展日新月异的工业工程的变化和前沿问题,开展不同层次的学术讨论和讲座。

(5)严格而灵活的学分制。学生有较大的自由度选择自己的培养模式,密西根大学的五年本硕连读的方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6)注重实践应用环节。以高级设计、海外实习以及企业实习等方式,为学生提供给各类以专业现阶段及未来应用为主题的综合应用环节。如乔治亚理工在其课程体系中,高级设计(4学分,跨两学期)是一门在现实环境或实验室模拟环境中进行的必修课,是整个课程培养体系的实践环节;它要求学生能将所学的知识在最后一学年综合应用,解决实际的问题;通常也会有指导教师的帮助;它综合了目前我国大学课程培养体系中的专业实习、课程设计以及毕业设计等综合实践环节。而密西根大学对于GPA达到一定分数的学生提供国外学习或实习,丰富了学生对国际化环境下的工业工程领域知识与实践的认识。

2.其他国家大学工业工程专业开放性人才培养的特点。

对于英、德、日等国高校的工业工程专业培养体系,发现除了重基础和方法培养之外,还各自具备一些开放性特点:

(1)英国。其工业工程专业多是工程学院与商学院联合培养,学生多半在前半段学习工程类的专门学科,多以机械制造为主;到后半学习段则转入商学院学习一些偏管理的课程,当然在此期间一些学校如利物浦大学、华威大学会有一定学时数的实习、现场实践和讲座,同时辅之一定学时数的自学实践,让学生充分涉猎感兴趣的管理类课程和其他工程类应用课程。这种培养模式需要学生自身将工程技术类课程与管理类课程通过实践或自我学习有机结合;相对于美国高校的工业工程专业,其课程的有机综合程度要差一些,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再加工的能力的要求要高一些。

(2)德国。其课程体系有两大重要特点:一是注重实践环节;二是注重培养模式的国际化。以德国亚琛技术大学为例,在头两年着重工程技术、经济等基础课程的培养;第三年学生开始在一家德国公司实习,通过实践不断修正所学的知识,细化所学的方向;最后一个学期学生必须在一个海外公司完成一项独立的毕业设计,熟悉该领域在国际环境中的现实动态。

(3)日本。其课程培养体系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将现实工业体系中的各个环节都集成到课程教学中。以早稻田大学为例,其课程包揽了设计、开发、制造、维护、管理体系的升级和产品—分销—信息系统的工程制造行业管理的各方面的基本问题,并通过讲座、实验室实践将这些基本方法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其中课程培养体系本身十分强调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通过实验室计算机仿真技术,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二、开放性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理论模型

广义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包含“目标、制度、过程与方式”等教育要素的抽象体现,它受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受一定的社会需要及办学条件的影响,并受社会评价的反馈调节。因此我们可以将开放性人才培养模式定义为:根据社会与学生的需要及学校与学生的条件,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人才培养目标、制度、过程的组合。其产品即毕业生要接受社会及学校的检验与评价,反馈信息可对模式本身进行调节。图1为工业工程开放性人才培养模式框架。

1.教育系统观。

教育虽具有相对独立性,但仍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故教育与社会要素之间必然存在互动关系,一定社会的教育思想及社会、学校、学生的需要和条件成为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而且教育的最终产品———人才———会受到社会及学校的评价与检验,其反馈信息又对人才培养模式起调节作用,故人才培养模式是动态的、发展的。这是关于教育的基本哲学观点。

开放性教育理念———以相互联系、开放、发展的系统观念、生态观念、全息观念为依据,利用多种方式、渠道和机会与国外的大学、企业、机构、团体、个人进行高等教育的全方位、多层次的交流与合作,以将国外先进的教育资源(思想、理念、制度、课程、方法、技术、评价认证指标体系)整合到我们自己的高教体系中来,培养出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开放性人才。

开放性教育理念至少应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第一,素质教育。人的素质,包括先天遗传与后天培养相结合的人的身心特点的综合的、内在的、整体的体现。素质教育理念就是指利用遗传和环境的积极影响,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生理与心理、智力与非智力、认知与意向等因素全面而和谐的发展,促进人类文化向学生个体心里品质的内化,从而为其进一步发展形成良性循环。第二,人才可持续性发展。

持续发展教育理念———可持续发展是指当前的发展不以破坏环境、后续的发展、后代人的发展为代价,不应着眼于眼前、局部,而应着眼于未来、整体,以实现与环境协调适应的长远的、持续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在当代表现为以下三种教育理念:教育终身化———时间上的教育可持续发展理念;教育网络化———时空一体化的教育可持续发展理念;教育开放性———系统生态环境上的教育可持续发展理念。第三,人本理念。以教师为依靠、核心、主导、关键,以学生为中心。

2.培养模式。

由于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涉及目标、制度和过程,因此可将现行人才培养模式归纳为目标模式、制度模式及过程模式三种类型。人们使用模式的概念最早指的是目标模式,如德国的专才模式,工程本科培养文凭工程师;而美国是通才模式,培养前专业人才,着重培养学生的自然、社会与工程科学基础;还有介于两者之间的复合型人才模式,即学生具备一主一辅两个专业的基础知识。对工程人才培养的目标类型,还分为工程科学型、工程应用型、工程管理型等几种类型。制度模式如产学合作模式,有人认为这种模式只限于培养工程应用人才。另外如学分制、学年制模式,实施学分制被视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经过学分制在我国高校的几起几落,人们已经意识到,实施学分制的初衷———使学生主动自由地学习———并不因教学制度层面的调整而实现。实际上,真正能使学生得以掌握学习主动权的,是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方法以及师生观念全面系统的改革。另外还有本硕连培模式。过程模式主要包括教学模式及潜在课程,如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方面,有学科课程论、结构课程论、综合课程论、活动课程论等;在教学方法、组织形式方面,有讲述法、问题法、发现法、讨论法等;从教学课程任务来看,现在已从知识传授型向能力训练转变,更注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和探究性。

培养模式的概念可在不同的层面上使用,但其本质特征是它的操作性,别外它还有多样性和发展性特征,它不是各个孤立成份的组合,而是实现策略目标的有机体系,因此新的培养模式就要求对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全面改革和整体优化。

(1)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指人才培养的素质的规定性,即培养的类型、标准及规范。它受到教育思想、社会对人才的类型和规格的需要与学生基础条件以及全面发展要求的共同制约。培养目标是培养模式的决定性因素,是培养模式的核心。一般说来,相对于一定的培养目标,就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某种制度、过程来实现这一目标。培养开放性的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应该考虑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超越单纯的培养专家的视野,更重视人的综合素质、全面教养和发展潜能,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有国际文化素养和交流能力的通才基础上的专才及宽才、复合型人才、一专多能人才等,总之,培养具有更强的国际适应力和创造性的工程人才。

(2)培养制度。以“宽进严出”为基础,实现弹性的学分制管理。具体表现为:

①学分制。既是一种教学评价制度,更是一种弹性的教学管理制度,其核心在于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基础上的选课制。

②教师管理。通过建立英语教学、开设课程的奖励制度调动教师的积极性;通过培训班、科研项目、课题提高其开放性的水平;遣送有水平有潜力的教师去国外留学进修;聘请外国大学、企业和其他学术团体组织的专家学者来任教、讲学和指导工作。

③学生管理。利用开放性的课程及相应实施方式(开放性教材、教法、学法、全英语或双语授课、技术)进行培养;与国外联合培养;本-硕-博连培;引导鼓励学生出国留学;吸引招收外国留学生,采用汉英双语教学或全英语教学。英语虽然在世界上使用的人口并非最多,但却是使用最普遍的语言,是国际会议、国际学术交流的主要语言,所以掌握英语是进行国际交往和学术交流、实现高教开放性的基本条件;另外,英语还是西方文化的体现,包含有西方的逻辑分析式思维习惯,掌握英语可融合中西文化和思维,这是开放性人才必备的素质。应利用强化英语培训班、英语教学考核奖励等方式促进师生的英语热情,开发英语学习软件并利用计算机室、实验室、办公室尽力为师生上网提供方便,利用研究项目、课题及资助、贷款等多种方式为贫困生配置电脑,使英语学习网络化、自主化、经常化以及视听读说写一体化,利用信息网络这一现代化的手段大大提高英语学习的时效。

④教育方式途径。由单纯学校教育走向企校合作教育、国际合作教育,由一次性的学校学习走向终身教育。通过与国内外大学、企业、机构团体的合作以达到社会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

(3)培养过程。培养过程是指教师、学生为实现培养目标,根据人才培养的规定,运用教材、实验、实践设施等中介手段,相互配合以一定方式从事教学活动的过程。人才培养过程是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过程,其中体现模式特征的主要是师生对教学内容、方式、方法、手段的选择。也就是对课程体系的选择和运用。人才培养过程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因为任何好的思想、目标,最终要落实到具体的教育实践、培养过程、课程体系上,否则思想、目标就只能停留在纸上,成为概念化的东西,就会落空;而课程体系的核心和关键是教材(课本及其他材料)和实施方法———教法、学法。本研究认为开放性的工业工程人才培养过程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①课程方面,人文素质、管理素质、科技素质和谐发展,由各门课分门别类自我完善转为强调综合性、系统性、整体性,强调课程体系的开放性、知识结构的重组和整体优化。教学组织形式上,则要逐渐打破以单一课程为单位的教学基层组织,走向按学科领域来建构,以课群或者按功能来组织教学机构。知识能力结构上,由过度专门狭窄向厚基础、宽口径和理工管的有机结合渗透上发展。②教材方面,引进国外原版教材并实现本土化,在现有教材中加入新的国际化现代化的内容,开发采用有关国际化的教材。③教学方法方面,要改变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课堂灌输、死记硬背、考试中心、划一管理的方式。重视教学过程的柔性与灵活性,重视课内外结合及校园文化氛围的建设。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重视能力和创造性培养。④手段方面,充分开发、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积极推进国际远程电化教育的进程,加强硬、软件建设,以实现国内外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共享,与时俱进,与世界同步,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教学效益。

3.教育评价。

教育评价是指一定的组织、学术团体依据一定的指标体系对教育产品以及教育其他方面的评估、估价。组织团体既可以是学校内部的,也可以是社会上的及国际上的;指标体系依据不同的对象和要求标准也不尽相同;评价对象一般是教育产品———人才,也可以是教育的其他方面和环节,如教育思想、制度、过程(课程、教材、教法、学法、教学手段、教学语言)等。它通过评审、认证等方式来实现,并对教育的各方面起反馈调节的作用。

三、工业工程开放性人才培养的实践

基于图1所示的工业工程开放性人才模式,依托现有的资源,从培养方案、教学方法作了如下的尝试,并卓有成效。

1.建立了面向工业的开放性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以“培养目标—培养制度—培养过程—教育评价”四位一体的工业工程人才开放性培养模式为中心,形成了一套“重视基础、扩展专业口径、丰富实践”的课程体系。新的课程体系继承了原有的利于创新的通识教育的课程;在基础课的设置上注重基础方法;在专业课的设置上以宽口径为指导思想,开设物流和制造两个方向的专业课供学生自主选择,并为加强实践环节而增设了专题讲座、加大了课程设计和企业实践环节的学分。

2.国际交流的实践平台。

旨在“既能锻炼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为各地企业带来管理方面的分析咨询、企业国际化建议”,在中美两地,中美学生组成咨询小组深入企业进行咨询、考察,最终以咨询报告的形式为企业参与全球竞争提供建议,得到企业的高度欢迎。在合作中,学生既了解了国际商务操作惯例,又增进了对中美文化教育和商业交流差异的理解。

3.适应开放性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

通过从语言技能到思维方式全方位的交流技能的培养、多手段的知识讲解过程、国际经典教材与教师讲义结合的学习教材组合、注重应用的考核办法等等,以此提高学生进行国际交流的技巧,锻炼学生独立应用能力,丰富学生专业视野。

4.面向终身教育,实行了多层次、分阶段的培养模式。

针对企业高级管理人才,本着“注入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重塑管理价值观和管理风格”的目的,以与华威大学的合作作为实践平台,在国际交流沟通能力、国际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方面进行培训,并提供国外学习机会,使学员通过亲身体验参观,提升管理认识,深入了解国际竞争环境,变革管理风格;针对企业中低层管理人员,本着“立足实际需求,提升管理技巧”的目的,联合企业,立足企业实际需求,开设了一系列适于企业实际的实用课程,已在诸如富士康这一类国际知名企业中进行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创新型工业工程专业教学实验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