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0 10:37:0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新农村建设的成就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opening of Liaoning coastal economic zone rose to national strategies, Shenyang Economic Zone has been identified as the new industrialization comprehensive reform pilot area, Liaoning urbanization process is push forward. Logistics industry as a productive service industry, has huge contributions and impact for industry, agriculture, commerce. The urbanization level of Liaoning Province is rising, and calls for logistics services is also increasing. On the basis of describing the main problems of Liaoning rural circulation service in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act of new urbanization on rural circulation system in Liaoning, and then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for actively and steadily promoting Liaoning urbanization logistics system construction.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物流业;物流体系
Key words: new urbanization;logistics;logistics system
中图分类号:F29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4-0023-02
0 引言
辽宁省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以提高辽宁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为核心,坚持城镇化、产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四轮驱动”方针,科学制定符合辽宁实际的、具有辽宁特色的城镇化整体规划、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建立辽宁大中小城市、城镇的网络体系,使辽宁成为工业化、国际化、生态化、带状一体化的新城市群聚集区,成为全国装备制造业基地和重要原材料工业基地,成为东北亚经济核心拉动因素和对外开放先导区。
1 辽宁省农村流通服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1 农村流通服务网络还不完善 目前辽宁省的农村流通体系建设尚处于“以点带面”的初级阶段,无论是在深度还是广度上看,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县域经济的发展的需要,与广大农民的企盼还存在很大的距离。这种差距主要体现在辽宁省县域农资、日用品及农副产品的经营网点比较充足,但还没连成网,连锁经营范围小,服务体系也不够规范;而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规范性的网点建设有待加强。农村流通体系建设急需顺应农村现代商品流通的需求,加快推进速度,全面铺开,使广大农民受益。
1.2 农村流通服务网络发展还不平衡 辽宁省农村流通网络的发展还不平衡。农资营销网络、农村商品市场建设初具覆盖大部分行政区域的框架。日用品、再生资源网络建设刚刚起步,还在试点推广阶段,基础较差。网络实体建设质量标准低、服务功能差。“新网工程”整合的各种经济成分的末端网点,设施设备陈旧,停留在一卖一买的传统水平。尤其是商品流通信息化既没有内部联网,也没有和宏观市场有效对接。由于这些原因,辽宁现在的农村流通网络还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农民群众生产、消费需求。
1.3 农村流通服务网络的连锁形式还不规范 由于缺少资金,辽宁省有些连锁企业缺少密集型企业支撑,一些网点连不成网络。带动力还不够,缺少配送中心开展现代物流。尤其是农村商品交易市场还处于原始交易方式。市场信息不畅,流通迟缓,影响了经济效益最大发挥。受思想观念的束缚,抢抓机遇,参与市场竞争的意识还不够强烈。在农村商品流通环节,“新网工程”覆盖面广阔,而基础设施建设是较薄弱的环节,需要以市场竞为导向吸纳多种经济成分积极参与,使农村流通服务网络的连锁形式在发展中规范与完善。
1.4 缺少龙头企业 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建设较好的地区最突出的特点是有一批产业链条长、网络覆盖广、市场份额大的龙头企业。辽宁省虽有不少规模以上的涉农流通企业,但总体来说水平还不够高,经营集中度低,带动力不强,还难以承担农村流通服务体系中大项目建设,与具有行业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差距较大。
1.5 信息服务水平偏低 国务院在将物流业列入十大振兴行业时,特意提出农村信息服务问题,突出了农村信息服务的重要性。而信息服务是辽宁省农村流通服务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虽然辽宁省农村流通领域已有一些农村流通信息服务系统,但没有形成统一的体系,缺乏有效的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手段还比较落后,整体服务水平还比较低。这种系统不统一、功能简单的农村流通信息服务系统难以适应辽宁省现代农村流通服务体系对信息服务的要求。
2 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农村流通体系建设的影响
2.1 城镇化提升公共服务物流能力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生产转移,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中,农业规模经济得以实现,农村购买力明显增强,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也在全面增长,吃、穿、住、行、学、医等传统消费需求不断提档升级,艺、美、健、游、休闲等新兴消费需求不断扩大,新的需求必然催生新的服务方式。连锁经营、超市、便利店等新型业态开始走向农村市场。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农民收入不断的增加,农村的消费需求不断攀升,并逐步由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型向追求生活质量提高型转变,这必然要求公共服务物流能力和水平的全面提升。
2.2 城镇化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侧面,互为依托,互为基础,互为前提,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一方面,农业现代化为城镇化提供有效支撑,而土地流转又是农业现代化推动城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和有效途径。设施农业、滴灌技术、机械化耕作和畜牧业发展大大提升了农业质量和水平,提高了土地产出率;通过龙头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项目的推进,带点农民市民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集约化发展,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有效基础。另一方面,加快推进城镇化,能有效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为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动现代农业创造有力条件。城镇化水平的提高,生产生活设施的完善,还为现代农业科技和人才的聚集创造了条件。
2.3 城镇化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转型 经济结构转型急需破解的难题是要大幅度提升第三产业的比重,而新型城镇化建设对第三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因为大批农民转为城镇居民后,必将带来农产品自给率的减少和农产品商品率的提高,农村物流总量和总额也会随之增加,这需要诸多产业分工来供给。通过产业引入、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优化,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更多就地就近的就业机会,给城镇化进程中市民化的农民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实现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的效应,形成产业延伸发展,带动消费和第三产业。因此,农村物流体系必须在现有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条件的基础上,去努力适应农村经济结构转型的步伐。
2.4 城镇化导致商贸物流业扩张 打造国际化、现代化、集约化的商贸物流平台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升城镇化建设水平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尝试。目前,在市场需求不确定性大为增强,资源环境约束突出,辽宁省商贸物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这就要求商贸物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配套能力不断增强,提升城市和城际的配送效率。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扩大,多种所有制、多种服务模式、多层次的现代商贸物流企业群体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农村城镇化引起的商业繁荣和便捷的交通,为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及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龙头企业与市场之间架起了桥梁。比如大宗农产品的物流园区、综合性农副产品物流园区、农资物流园区、再生资源物流园区的出现,体现了构建农产品供应链和现代物流综合服务功能的新理念,成为农村物流发展的亮点。
3 积极稳妥推进辽宁城镇化农村物流体系构建的对策
3.1 加大对农村物流发展的财政与金融支持力度 在财政上,辽宁省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物流发展的财政投资力度,将其作为城市反哺农村的一个具体措施。建议辽宁省政府每年安排一定的发展资金支持农村流通业的发展,重点扶持辽宁省重点物流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农村流通网点建设、农村流通信息与技术服务,并对农村重点流通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农民协会给予一定资金扶持。对于从事农村物流服务的企业给予一定政策倾斜,通过税收减免或优惠等手段改变其在市场竞争中可能面临的不利状况。在金融方面,适度拓宽农村政策性信贷资金的运用范围,改革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品种,增加支持农村物流发展的大额中长期贷款,加大对农村物流的支持力度。
3.2 完善农村流通服务网络 未来农业物流的发展方向是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现代化。网络势必成为提供农村流通服务的基础和载体,建议充分利用供销社的资源推进网络建设。立足于农村物流功能整合和信息整合,推动企业间资源整合,实现产业链上下游融合贯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打造覆盖所有村镇的综合服务网络。在区县及以下农村市场逐步建立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多种业态并存的网络化连锁经营网络,实现村村有店。尽快建设较为完善的农资、日用品、农副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完善采购、仓储、加工、包装、配送、技术培训等服务功能,为完善农村流通体系奠定物质基础。
3.3 采取“多网合一”建设运营模式 “多网合一”是将农副产品、农资、日用消费品和再生资源等网络有机结合,形成一个统一的体系。在一个物流中心中统一对这四个不同流通对象进行分区布置、分区作业,实行统一管理,集中支配移动物流设备,以有效地节约土地资源、投资,获取规模效益,降低物流成本。辽宁省内的区域物流中心,建议采用“供销社引导、政府扶持、企业化经营”的运营模式。入驻物流中心的企业自主经营,但可以享受一些优惠政策。
3.4 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 整合现有营销网络,鼓励相同业态或经营内容相近的出资、经营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联合等多种整合方式,进行资产与业务重组,提高企业集中度,建立产权清晰的股份制企业,实现低成本连锁经营和跨地区发展。通过加盟连锁和自由连锁,培育和引进一批主业突出、技术先进、管理严格、经营规范、辐射面广、核心竞争力强、乐于服务农村流通的大型流通企业。
3.5 建设辽宁省农村物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建设辽宁省农村物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可以为辽宁省及周边农村、农民提供农副产品生产、销售及农资和日用品供给等信息服务,提供电子商务平台,管理各种涉农信息资源,减少中间流通环节和运输成本,加快农副产品流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农副产品最终价值的关键,也是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关于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持续发展的几个问题[J].求是,2010(11).
[2]农村现代物流研究中心.中国农村物流发展报告[J].中国合作经济,2013(09).
[3]王佐.城镇化将对物流业带来的新要求[J].现代物流报,2013(05).
[关键词]“被上楼” 新农村建设 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TH5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0-0293-01
1 “被上楼”的内涵、成因与反思
1.1 “被上楼”的普遍解释
“被上楼”是指各地为了换取城镇建设用地指标,将农民的宅基地复垦来增加的耕地,从而强迫农民搬出平房,搬上楼房住。各地规模浩大的拆村运动,打着各种旗号,例如城乡统筹、新农村建设、旧村改造、小城镇化等。也有对应政策推出,诸如“村改社”、“宅基地换房”、“土地换社保”等等,这些拆村运动使得农民不得不“被上楼”。
1.2 土地相关政策
我国耕地保护面临的形势很严峻。为了确保我国耕地红线、引导地方政府节约用地,为了有效的利用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农村建设用地,国土部2008年正式颁布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管理办法》,将农村建设用地与城镇建设用地直接挂钩,若农村整理复垦建设用地增加了耕地,城镇可对应增加相应面积建设用地―――是谓“增减挂钩”。
1.3 “被上楼”现象形成原因
但旨在节约土地的“增减挂钩”机制,很快成为各地搞土地财政的利器。拆村并居,无数村庄正从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消失,无数农民正在“被上楼”。绝大多数地区目标相同:将农民的宅基地复垦,用增加的耕地,换取城镇建设用地指标。他们共同的政策依据是,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1.4 农民“被上楼”不是真正的新农村建设
轰轰烈烈的拆村运动,让古老的乡村生态几乎毁于一旦,小集体的熟人社会被强制替换成大集体的陌生人社会,淳朴而深厚的千年传统在社区化的居民楼上不复存在。而在实际生活层面,“被上楼”了的农民依然是农民,但是农民式的生活方式却被彻底改变,各种生活成本骤增,耕田种地甚至需要坐车,农具无处堆放家禽无处饲养,蔬菜无处种植农作物无处保存。这绝对不符合“新农村”建设的初衷。
2 由“被上楼”向“愿上楼”的转变的措施
若要避免强制农民 “被上楼”现象,就要从实际效果上,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首先,要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本着自愿原则推进,不愿意“上楼”的群众不能强制“上楼”。政府制定宏观政策,向农民提供整体规划设计、信息、资金、技术等“服务”,弥补“草根”力量的不足。
其次,“农民上楼”后的楼房建设格局要考虑到农民的实际生活需要,要保证农民生活便利,合理配置养殖场地、农机具停车场,同时完善水、电、气、通信、有线电视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
最后,闲置出来的宅基地,如果复垦,应当归还农民集体;如果更改成建设用地,那么上楼的农民应当依然享受受益权。实质上就是补偿机制要完善,标准要合理,否则就将成为新的矛盾焦点。
另外,解决贫困群体的生活与上楼问题,也是加快推进“愿上楼”进度的重要因素。
3 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相得益彰
3.1 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关系
城镇化可分为有形的城镇化和无形的城镇化,有形的城镇化是指以城市空间拓展、人口产业聚居、农村地域变为城市地域等有形建设过程;无形的城镇化是指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延伸,农村农民思想、精神、价值观念的转变等无形的服务影响过程。有形的城镇化和无形的城镇化切入点不同,但二者的完美结合是城镇化科学稳定推进的保障。
农村社区是由一定的地域人群、按照相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实行共同的社会管理与服务所构成的农村基层社会生活共同体,是整合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完善社区服务的平台,在农村社会建设中处于基础性地位,是社会建设的基本载体和工作切入点。农村社区是推动城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3.2 由“农村”向“城镇”转变的途径
苏州、无锡等苏南地区工业发达,工业化是城镇化的主导推动力,城市对于产业和人口的接纳能力较强,因此选择的是产业和人口不在中心村集聚,而是直接到镇或县城集聚的城镇化道路,即“直接城镇化”道路;依安县依龙镇工业基础较为薄弱,城镇化的主导推动力是农业化,因此选择的是合理耕作半径内几个村就近组成社区,农民在社区内居住,不改变生产方式的城镇化道路。二者都是以政府大力推动农民和产业迁移为主要特征,在实现人口集聚的基础上,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设施,以有形的城镇化促进无形的城镇化。
推进“农村”向“城镇”转变,重点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
3.2.1 农村土地向规模化经营集中―土地流转、土地权益与土地生产要素市场化
农村土地流转、主要指农民的土地再承包,改变自耕农小生产经营模式,连片开发集约化经营农业,大幅度提高土地利用率,以求规模效益,彻底解放农业生产力,将剩余劳动力投入到第二、三产业中去。将离土不离乡的农民转移,经过培训,使之具备技术素质的农业产业工人,使农夫变成农商,将农业产品经营上升为农业资本经营。
3.2.2 农民住宅向城镇集中――居住社区化
农村居民常家族聚居,独立划地修建砖瓦房,农村的宅基地占用量逐渐增大。建设农村公共基础设施配套系统,有利于土地流转为规模化农业生产,也为农民社区化提供条件,促成农民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改善与提升。将一些破旧的、影响农村长远发展规划与功能布局的、影响农业连片开发的单家独户分散居的农民住宅拆并,适度集中,以减低公共设施成本。一些离城镇、城市较近的村屯拆并迁建于城市、城镇;一些离城市城镇较远的村庄,考虑到了农民的生产半径、田间管理便利问题,集中建设新型社区集中居住。
3.2.3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是加快其向非农业和城镇稳定转移的关键。各级政府应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的农民工培训专项经费外,鼓励各类培训机构主动与劳务市场和用工单位签订合同,大力发展“订单”培训;尽快建立一批覆盖到乡镇一级的农民工培训基地和及时、方便、准确的劳动力供求市场信息专网,制定并完善外出务工人员的信息反馈制度,减少劳动力流动的盲目性。
笔者认为,未来农民身份将出现剧烈分化。一小部分种植大户在土地规模化经营以后,其身份将逐渐向类似“农场主”转变。而绝大部分农民,将用自己手里面积不等的土地以“入股”形式并入集体土地经营公司。这部分农民有一定数量的人直接参与土地经营与管理,成为农业工人。城镇集聚的规模效应,以及经济、土地、劳动力、市场等因数的影响,将带动乡镇企业的发展,同时将吸引一部分农民从事第二产业,而且对农产品的需求也大量增加。正如德国统计学家克里斯琴・恩格尔理论指出,随着居民收入增加,边际增长额首先用于购买耐用消费品(衣着、住房、汽车),然后是奢侈品、娱乐等。或者说收入越高,居民消费需求越是转向信息、文化、教育、娱乐等非物质需求,这就顺理成章的刺激了第三产业的兴起,吸引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
随着国家对于农村建设的关注程度不断加深,新农村建设早在2005年就被列入了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无论是在农村经济收入上,还是精神文化层次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财政税收成为了新农村建设中重要的财政来源,对于新农村建设中调节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以及促进城乡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农村财政税收是新农村建设中增加经济支持的一个重要来源,对于调节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在当前的新农村建设中,国家出台相应的财政支持,国家财政拨款成为了新农村建设中的主要经济来源。其中农村财政税收作为一项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反哺经济方式,对于新农村建设是一项不错的经济支持。另一方面,农村财政税收对于促进城乡和谐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城乡地区无论在经济上、文化上还是社会环境上,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通过农村财政税收的进一步滋养,有利于我们加快对于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从而逐步的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促进城乡的和谐发展。
二、当前农村财政税收在新农村建设方面面临的问题
(一)农村财政税收增加缓慢。当前,农村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农村地区的劳动力出现了大量流失的现状。而这种劳动力的大量流失,直接影响了农村地区二三产业的发展,这也使得农村财政税收的主要来源受到了根本性的影响。因此,从当前农村地区的劳动力现状来看,是数量上和质量上同时缺乏,这种人才的结构性缺失也成为阻碍二三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因,而从根本上来看,是对于农村财政税收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农村公共基础建设缺口较大。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发展势头十分迅猛,特别是新农村建设以来,农村地区出现了天翻地覆的面貌。然而,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在具体的公共基础建设上,依然有相当的差距。比如在农村医疗硬件基础以及软件基础等多个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距,这种差距成为了当前农村公共基础建设缺口的重要表现。为了尽快的缩小这种差距,农村地区便将一大部分财政税收投入到了农村公共基础建设中去。因而,投入到其他领域的财政税收就十分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我们的新农村建设在资金方面出现了不足,阻碍了我们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三)地方政府存在“债务”危机。当前,在一些地方政府中,存在着一定的“债务”危机,大多是之前欠下的旧账,日积月累,使得地方政府的“负债”成为了一个难以解除的巨大毒瘤。我们的农村财政税收,在一定程度上也要帮助我们的地方政府偿还这些“债务”,将这颗毒瘤铲除。然而,这并不是一个可以一蹴而就的事情,是需要我们长期努力来解决的“债务”危机。在这种对于农村财政税收的不停分流下,也使得我们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农村财政税收面临着一定的流失。
三、加强农村财政税收对新农村建设促进作用的建议
(一)制定优惠的财政税收政策,引导社会资本向农村地区倾斜。农村财政税收的主要收入来源应当向农村企业转变。对于地方政府来说,要制定一些优惠的财政税收政策,减少企业上缴的财政税收比例,减轻企业的负担,从而吸引更多的企业到农村地区投资,比如可以吸引一些与农业息息相关的企业的加入。这样可以进一步引导社会资本向农村地区倾斜,从而加大农村地区投资,建立更多的企业,从而进一步增加农村的财政税收。
(二)加大财政税收支持力度,培养新农村建设本土人才。新农村建设中,需要大量的人才。然而,当前新农村建设在人才需求方面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即外地人才不愿来,本地人才数量少。因此,从当前新农村建设发展来看,人才缺口依然是非常大的。因此,我们地方政府,要加大财政税收对于当地本土人才的培养支持力度。在加大人才培养的同时,通过加大财政税收支持力度,鼓励更多的本土人才可以采用兴办企业、发展旅游业等方式加入到新农村建设中来,反哺于我们的新农村建设。
众所周知,随着我省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部门对新农村建设和解决“三农”问题一直都很重视,虽然在工作人员的不断努力下小有成就,但是仍有很多问题亟需解决。自从开始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政策后,我省相关部门对当下新农村的建设进行了重新规划及部署,希望可以结合城乡增减挂钩政策推进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更好、更快发展。
1 我省新农村建设的现状
1.1 贵州省农村现状
我省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山地和丘陵占全省国土面积的92.5%,特别是一些贫困村落,居住自然条件差,贫困程度深,人地矛盾突出,生态环境脆弱,距城镇和交通主干道较远,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差,地质灾害多发,极大地限制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1.2 新农村建设的布局与要求
我省在新农村的建设与整体的布局上,都需要符合政策的规定和城乡的发展,并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并且在实际的操作中,从事人员必须以集约、节约用地作为发展基础,并根据新农村的发展需求进行全方位的建设,以此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如建设用地与林业、农耕用地等问题,确保农村的每一块土地都可以得到全面合理利用,进而提高我省土地使用率[1]。
2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目的和模式
2.1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目的
我国是在2004年提出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其实质就是在新农村的建设中,最大程度减少土地的浪费,并确保农村建设用地、城镇建设用地与耕地可以相互平衡,共同发展。在新农村建设时之所以使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其原因是农村建设用地浪费大,人均土地资源紧缺,人地矛盾突出,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施是对新农村的发展建设一个新篇章,有效解决农村建设用地和耕地之间的矛盾,进而提高土地使用率。
2.2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模式
就目前的农村的发展现状而言,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共有三种模式:一是全村定居型,就是将分散的住宅合并成一个村庄,并将其定位在中心位置,主要针对于小型聚落的农村;二是城郊合并型,就是将县城的居民、主干路与城市周边的居民进行?y一管理,主要针对于发达的农村;三是拆旧建新模式,就是将无人居住与年久失修房屋拆掉,并建造新的居民使用地[2]。
3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3.1 改善了农民居住环境的质量
在新农村的建设中,采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可以有效改善了农民居住环境的质量。在我省经济发展的需求下,尤其是要注重选择建设的地址,不但要连接交通的主干道,还要避免影响到周边耕地的利用,确保新农村的建设用地、农民的耕地、以及其它用地都可以有序的分布开来,并同步规划水、电、路、气通信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文华等公共服务设施,促进新农村的发展建设,进而提高农民居住环境的质量。
3.2 促进地方产业的合理布局
在新农村的建设中,采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可以促进地方产业的合理布局。尤其是在新农村建设的初期,可以对建设用地进行科学的分配,并且采用集约化的方式使用土地,确保在有限的空间内发挥最大的作用[3]。我省在实施城乡增减挂钩政策坚持以岗定迁,以产促搬,根据可就业岗位,可脱贫产业合理确定安置点容量和安置点建设规模,确保群众搬迁后有业可就,有事可做。
3.3 积极推进拆旧复绿工作
我省在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同时编制宅基地复垦复绿计划书,统筹组织旧房拆除和土地复垦复绿,注重迁出地土地开发和生态修复,引导和鼓励搬迁农户流转土地,并结合农业开发,退耕还林以及产业扶贫政策,对原有土地集中开发利用,种植市场前景好、附加值高的经果林、中药材、茶叶等作物,最大程度地减少土地的浪费、增加农民的收入,实现农户增收和生态恢复双赢。
关键词:西部;新农村;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4-0026-02
地处西部的贵州广大农村地区依然发展缓慢,要实现农村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当地的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现状都要求新农村建设中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Q村新农村建设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
Q村是省级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试点)村,辖10个村民组,1 956人,现有耕地2 490亩(其中,水田930亩),2家企业在该村生产。村庄基础设施比较完善,水、电、路、闭路电视全面贯通。在国家建设新农村和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政策支持下,该村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其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笔者结合该村实地调查和走访观察,对该村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生产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农村资源环境的可持续性与示范项目的可持续性等方面作了初步探讨,从个案微观的角度研究如何培养、保持和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1.该村农业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一是农业低水平、粗放型生产。作为典型喀斯特地貌的山区,农业生产依然采用传统的父传子农业生产技术,靠扩大种植面积来增加产量。一些不适宜种植的山顶、山坡、瘠薄地依然在耕种,土地生产率低,精细型农业只占极少部分。农户笑称庄稼比山高,该村所有山头全部开垦完毕;部分农户种植面积过大,单产低。如该村六组的马某某,60多岁,土地约1.2公顷,玉米亩产量仅仅500多斤,这种现象在该村其他组也有出现,甚至有农户认为,“我的土多,浪费点无所谓”。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低;机耕道少,没能通达田间地头;全村约30%土地依靠牛犁,90%以上田土依靠人工种植、收获。农业生产组织停留在传统的一家一户生产阶段,土地流转较少,一般是在近亲间承包。
二是农业生产滞后于农业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村庄基础设施比较完善,6.84公里的环村路连接全村10个组,户户连通水泥路,4.8公里的排水渠和防洪大沟修建完毕,闭路电视全面贯通。新修的环村路吸引了无数商贩到该村收购农产品,商品流通加快,给全村村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该村商品经济意识仍然不够发达,约40%农户农业生产停留在自给自足阶段,尚未形成强大的主导产业,农业生产市场化、商品化和社会化水平低。
三是新农村建设持续发展后劲乏力。经过几年的发展,Q村社会事业有了较大进步,教育、医疗卫生事业等有了较快的发展;但在新农村建设进入由温饱到小康、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阶段,村集体领导建设新农村的能力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村民主管理、文化建设、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有待加强。农民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农户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较高,但一般是被动参加实施,在项目设计、实施尤其是评价成效方面,农民的参与度不够高。随着劳动力的外流,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的培训工作需要加紧进行。
2.农业资源利用不尽合理、环保工作有待强化
农业资源好坏是制约农业发展乃至整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约束因素。农村和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就是土地、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由于该村土地贫瘠,大量荒地和不宜耕种的土地都被开发殆尽,容易造成土壤和土地肥分流失。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农家肥使用较少,致使土地更加贫瘠,有机质减少,影响土地资源的持续开发利用。化肥施用方式不合理,有约10%的地块化肥撒在土层表面,容易造成肥料流失、利用率低。
3.示范项目配套措施不够,效应持续性有待加强
项目建设示范带动新农村建设是当前一个首选路径,然而,一个项目的成功除了项目本身外还需要长期的技术支撑、市场开发、经营管理,需要基层政府和市场经营主体及老百姓的支持配合等各方面服务支持措施,从项目实施效果来看,这些方面尚有很大欠缺。
基层政府和村委会对该村经济发展倾注了大量精力,把生产发展作为该村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一般项目一两年就结束了,时间短,百姓难以扎实掌握相应技术。引进公司和百姓没能形成稳定有效的利益连接机制,往往导致公司违约或者百姓违约,导致双输局面。该村曾经发生几次引进外来公司发展蔬菜、食用菌等,然而因种种原因,老板一撤走,导致老百姓利益受损失,影响了老百姓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实施项目时的一些承诺难以兑现,引进的项目多,成效不大,引起老百姓和基层政府的关系不和谐,破坏了基层政府的形象。
二、从Q村所发现问题引发的对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1.建立并应用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提高全社会可持续发展意识
西部地区在中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该地区的生产发展应该更加注重生态功能,不能仅仅着眼于一时一地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农村建设是在政府的组织和领导下进行的,政府的行为和舆论导向对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效应极其显著。定性地宏观上或者原则上强调生产如何发展是难以有效地引导当地政府的行为,可以通过构建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并纳入基层政府的考核目标,作为实施绿色GDP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真正用于村级指导新农村建设实践。可以考虑在一定地区采用此类考核办法进行试验,待成功后向更大的地方进行推广。
2.发挥科技作用,发展现代农业,培育主导产业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符合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由于历史原因,西部地区农业发展相对滞后,而用现代科技改造农业见效快,农民容易接受,这也是后发地区赶超发达地区的一个有效途径。
应用现代科技不仅仅是引进优良品种、科学规范化种植、养殖,更要在科学规范种植养殖中引入现展理念,用科学的发展理念指导农业,改变传统的不合理的种植方式,发展土地节约集约型农业,改进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和农业的机械化信息化水平,为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性打下基础。
新农村建设必须尽快形成主导产业。根据各地的资源禀赋和组织化水平,由地区级或县级政府统一规划,围绕当地(镇、县或市)现有基础,利用光、热、水和污染少等方面的优势,以市场化为导向,积极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和农村第一、二、三产业经济结构,加快发展优质、无公害、绿色、安全的特色农产品,积极培育主导产业。一村或几村出一品,更大些的区域合在一起又能构成更大的主导产品,在主导产品的基础上,加快产业化进程,形成主导产业,以主导产业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从严保护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合理打造主导产业。西部主导产业发展的思路:一是发展循环农业,走种植到养殖、养殖废弃物循环利用、资源化处理回归农田的循环经济道路。二是发展乡村生态农业旅游业。贵州很多地方农村依然保持别具特色的农业原始风貌、风土人情、文化传统等,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业,既宣传当地景观、发展经济,又不破坏资源环境。
3.加快培养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强新农村建设中的能力建设。一是加强村组织的能力建设。当前新农村建设暂时缺乏有效的领头人物或组织,因而村组织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一个首要选择,承担了大部分新农村建设任务;但西部地区村组织一般集体经济实力弱,没有行政权能,为百姓提供公共服务的实力低下。当前重点是提高村组织的发展生产、民主管理和应对市场经济等方面的能力,除了传统的村寨能人担任村主任(支书)外,可以考虑由乡镇政府或科技人员下派挂职村主任、支书或科技二把手,由他们来推动新农村建设。二是基层政府的能力建设,主要是基层乡镇和县级政府引领新农村建设的能力,包括现代农业建设、农业市场、公共产品供给、农业社会化服务、保持农村公平等方面的能力。政府是新农村建设的原始启动力量,是原发性、第一位的动力,而政府的引导有利于新农村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制定严格的考核体系,对相关人员的新农村建设绩效加以考核。建立政府人员可进可退出机制,大胆进行农村政治体制改革,精简机构,适当裁减人员,建设高效率、科学、合理、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政府服务体制,是保持和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保证。
积极培育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而现实中农村劳动力外流,现有农村劳动力参加新农村建设实力相对偏弱。为此,要积极构建以高素质农民、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村支部和企业家为主的新农村建设主体。
4.加强项目整合管理,多项目协同推进新农村建设
贵州新农村建设的重点还是在生产发展、兼顾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人的全面发展,加强现代农业建设、市场体系建设和高素质建设主体的培养。把新农村建设相关项目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资源整合,充分发挥涉农项目资金“四两拨千金”的作用,多项目共同推进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保定市;新农村;调查;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0-0062-0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创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1]。保定市作为全国第四人口大市,河北省第一人口大市,其新农村建设尤显迫切。近几年来,保定市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的要求和部署,深入研究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方式方法,不断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保定的新农村建设,相继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为了更好地了解保定市新农村建设现状和发展需求,我们按照山区和平原、距离城市远近、发展水平高低等标准选取了10个村庄进行调查分析。
一、研究区概况和新农村建设现状
1.保定市概况。保定市位于河北省中西部,太行山北部东麓,冀中平原西部,北纬38°10′~40°00′,东经113°40′~116°20′之间。北邻北京市和张家口市,东接廊坊市和沧州市,南与石家庄市和衡水市相连,西部与山西省接壤。全市总面积22 190平方公里。市中心北距北京140公里,东距天津145公里,西南距石家庄125公里。保定市辖4个县级市,18个县,4个区和1个白沟新城。全市2011年末常住人口达到1 119.4379万人。全市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貌分山区和平原两大类[1]。
2.保定市新农村建设现状。从 2004 年开始,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素质,保定市在全市农村广泛开展了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文明生态村的内涵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有一定的相似性。到 2006 年底,第一、二批创建村达到1 532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25%,为全面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 2006 年,保定市新农村建设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环境的节水灌溉、农村沼气、农村医疗等方面的投资进一步增加。建设农业产业化项目160个,完成投资22.9亿元。在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方面,投资2 950万元建设农田节水设施,新增节水灌溉面积 21.8 万亩;投资 2 453 万元,解决了 136 个村、8.6 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投资1.3 亿多元,建成了52 590个沼气池;投资3 801万元,对 75 个乡镇卫生院进行了改造,新增病床 1 431 张;投资 1.2 亿元,改造 186 个村的乡村公路 568 公里;投资 1 331.8 万元,建设村级组织活动场所 321 个,28 890 平方米。此外,还推广了一批农业生产新技术,如测土配方施肥 210万亩,推广旱作农业综合配套技术 172.8 万亩等。
2007 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1360”工程(每个县(市)打捆编制一个中心镇总体规划及所辖村的村庄规划;编制三个乡的总体规划和 60 个村庄规划),争取县域、乡镇和村庄规划的编制率分别达到 35%和 25%;2008 年完成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确定的中心镇总体规划及其镇域内规划编制,乡镇和村庄规划编制率均达到 60%;2009 年完成所有乡镇和村庄的规划编制,基本形成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乡镇总体规划、村庄规划为主体的村镇规划体系,实现全市城乡规划全覆盖。
从 2009 年开始进行新农村建设试点,保定市实施“五十乡和百村”示范工程。在全市选择了56 个乡(镇)和 106 个经济基础强、班子基础牢、群众基础好的村作为全市新农村建设联系示范点。下发了示范点工作方案,2009年底前所有示范点完成村庄建设规划,准备用 三至五年时间完成试点村的示范村改造计划,重点开展以“五新一好”(建设新村镇、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组建新经济组织、塑造新风貌、创建好班子)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建设活动,积极探索多种模式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方法 [2]。
二、保定市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1.村庄建设布局混乱。没有制定村庄发展规划的村子,村民盲目建设住宅,老旧民宅与新建民宅相互交错,与周围环境不协调。有的村庄以道路为主线,沿路随意而建,在调查的村庄中满城县石井乡的苑庄村就属于这种发展结构;有的村庄以原宅基地为中心散落群居,布局随意。尤其是城乡结合部的村子,村民见缝插针地盖房子,造成道路曲折,村内多数道路不通畅[3]。毗邻保定市的新市区南奇乡南奇村就属于这样的村子。
2.现有规划存在诸多问题。有些村庄规划是多年前编制的,没有预计到村庄发展的速度和规模,未及时进行修编,明显滞后村庄发展的需要;有些村庄规划没有结合农村实际,没有考虑到农村居民点的特殊性,未考虑经济水平、生态条件、地形地貌、民风民俗等条件的不同,随意改变地形地貌,耗费大量土建工程来建设城市型社区,丧失了地方特色;有些村庄规划为了达到图面美观效果,要求道路横平竖直,房屋整齐规划,缺乏文化休闲场所、给排水系统、环境卫生等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规划。
3.服务设施及基础设施供给不足。和城镇相比,被调查的许多村庄在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等方面明显供给不足,部分村庄由于村庄规模小,村庄内部未设置小学和卫生医疗机构,造成了儿童入学难、村民看病难等现象,尤其是西部山区村庄,此种现象最为普遍。此外,农村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给排水系统严重缺乏,该问题甚至在一些近郊型村庄也很普遍。随着社会发展,农村生活和生产垃圾也渐成问题,要么随意堆积,影响村容村貌;要么随意填埋,造成地下水等的污染。
4.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存在较大偏差。对于新农村建设的认识,被调查的县乡干部、村级干部和部分村民都存在一定的认识偏差。一些县乡干部将新农村建设错误理解为建设中心城镇,盲目实施撤村并庄,认为这样既可以节约耕地,减少基础设施投入,又可以推进城镇化建设。然而过多地强调建新村、盖新房,则会造成耕地浪费,形成“城中村”和“空心村”,导致村民自我积累资金浪费,使大量用于生产发展的资金沉淀到基础设施和住房建设上。村民对于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也存在很大偏差,被调查的村民都知道新农村建设,但对于如何进行新农村建设,有的村民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政府部门完全负担所有费用;有的村民则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一场行动,走个过场;还有村民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变相集资,然后搞建设。
5.农村规划的制订缺乏公众的有效参与。传统的农村规划是一种偏重于物质建设规划上的规划,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规划控制方法,缺乏公众的有效参与,所以制订的规划不能体现满足村民的普遍愿望。即便在现有村庄规划中存在公众参与,也仍然是被动的、初级阶段的参与,也只能算作出席。如此一来,由于公众参与范围小、广度和深度不够,较少涉及参与主体利益平衡等深层问题。而且目前的技术手段多为问卷调查、一些意向性的选择和规划成果展示,公众的参与仅被作为辅助设计手段,起不到协调、平衡作用。
三、保定市新农村建设良性发展的对策
1.加强农村管理体制建设。村民自治的目的之一就是在村两委的领导下,对本辖区进行经济、社会等的发展规划和管理,更好地服务于村庄的发展。所以当前进行的新农村建设就应该在县乡政府相应机构的指导下,由村两委组织全体村民进行本村的经济、社会等的规划和管理工作。
2.因地制宜做好村庄规划工作。山区村庄和平原村庄在规划上会存在差异,不同区位的村庄在规划的制订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别,城郊型村庄和远郊型村庄在村庄功能定位上就不一样。所以村庄规划要在规划机构的领导和组织下,吸纳村民的建议,反复论证和修订,最终形成适合村庄长远发展的规划。
3.逐步完善村庄的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村级基层组织应在村庄规划的指导下,依据本村经济条件逐步改善村庄的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尤以道路和村庄面貌的改善最为重要,起到了先导的作用。村庄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完善要吸纳全体村民的建议,既要做到符合全体村民利益,更要体现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可维持性,以便长久地为村民服务。
4.做好新农村建设的宣传工作。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首先政府相关部门应做好宣传工作,让广大农村领导干部和村民熟知新农村建设涉及的国家及所在省市级的方针政策,对新农村建设进程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其次应该在乡镇驻地及中心村镇,设有相应的宣传场地,并借助于电视、广播等相关媒体,既进行理论解读和宣讲,又展示新农村建设中的成功案例,全方位提升辖区居民对于新农村建设的认知。
5.强化新农村规划中的村民的有效参与。新农村建设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尤其是要充分调动广大村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果要充分发挥村民在村庄规划建设中的能动性,就要充分征求广大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对涉及村庄规划、建设和管理多个环节上的重要事项,要切实让村民参与进来,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提高村民的决策参与度,充分调动村民贯彻落实各项决策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在村民参与村庄规划和建设中,应该赋予农民一定的决策权,才能够使规划更好地被实施。
参考文献:
[1] 保定市新农村建设进展情况报告[R].2012-04.
关键词:东北部;新农村;文化建设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项目,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新农村文化建设是造福于全国人民的一项事业。然而,在我国东北部地区,由于新农村建设起步晚,农村村民思想相对守旧,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主要探讨了我国东北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东北部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断向全国发展,东北地区也开始投身到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新农村文化建设在我国其他地区都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农村的精神文化建设得到了良好的发展,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新农村文化建设活动,如“三下乡”活动,都深入农村人民心中。然而,在我国东北地区,由于该地区进行乡村城市化转型起步晚,各方面有所滞后,所以我国东北部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着一些问题。
1.先天性基础薄弱。
我国东北地区的农村,历经了好几代人,都是踏踏实实的农村人,每天忙碌于农活,面朝黄土背朝天。受到旧思想的深远影响,农村人认为自己一辈子只为种地收获庄稼,以此来养家糊口。随着时间的沉积,一代代流传下来的思想,导致我国东北部农村的文化基础薄弱,历史原因造成农村文化教育的服务不到位,造成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先天性不足,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效果并没有很大起色。
2.后天重视度低。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近几年来刚刚兴起的一个热门话题,新农村文化建设还处于新生阶段,但对于一个祖祖辈辈都是农村人的地方,要从思想上改变人们,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新农村文化建设在东北农村并没有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首先,是农村村官对于新农村文化建设没有予以高度重视,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农村的领导没有带头大力倡导文化建设,牵头领导作用没有发挥到农村文化建设上,对于国家关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政策方针没有落实到位,导致我国东北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没有做到位。另一方面,是农村村民对文化建设的重视度不高,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农村村民,如果村民们对文化建设呼声不高,认识不深,就算领导再支持宣传也是枉然。东北农村人民祖祖辈辈都过着勤勤恳恳的农耕生活,生活圈子里几乎不会涉及到文化这种精神层面的东西,想要在短时间内改变人们多年来形成的思想,并非易事。
3.硬件设备不足。
所谓硬件设备,是指新农村文化建设所需的硬件,主要指文化活动场所。在我国东北部地区,很多农村都没有公共的文化活动广场,人们想要买书,也非常困难,各方面硬件设备不足,导致东北农村的文化建设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没有硬件设备的支持,新农村文化建设没有物质保障,很难持续下去。
二、东北部新农村文化建设相对应的策略
针对我国东北部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找到有效可行的对策,以保证我国东北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将文化建设真正落实到农村,提升农村人民的精神生活层次。
1.在东北部地区深入开展新农村文化建设宣传工作。
在东北部农村大力开展新农村文化建设宣传活动,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活动,让村民们从感性上认识新农村文化建设,并且认识到新农村文化建设对于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意义。例如,多组织村民观看新农村文化建设方面的电影,让村民们自己从电影中去体会新农村建设的辉煌成就,及新农村文化建设带给人民的福利,让村民自我意识,比直接说教效果要好得多。
2.加强东北部农村领导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视度。
农村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的领导水平,在我国东北部地区,要加强农村领导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认识意识,先从领导层开始进行新农村文化建设,然后由领导带动群众,少数人带动多数人,大家共同参与到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浪潮中来。农村的领导要提高自我思想觉悟,不断学习新思想,新文化,加强领导的文化素养,增强领导的文化建设意识。带好了头,东北部新农村文化建设将会顺利进行。
3.鼓励村民参与新农村文化建设活动。
新农村建设需要依靠全体村民,最后也要造福于村民。在我国东北部农村,要多开展文化活动,以东北二人转为中心,根据东北人民的风俗喜好,开展一系列新农村文化建设活动,鼓励全民参与,让大家切身感受到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春风,并愿意积极投身到新农村文化建设,改善自我的生活水平。在东北农村组织活动要有地方特色,不盲目追新求异,让村民们自愿参加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活动中来,不断深入认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4.健全新农村文化建设活动场所和活动设备。
东北部新农村文化建设,不仅仅是东北部农村的事情,而是全国人民共同来完成的一件事,需要国家和社会大众的支持。国家应该投入一定资金在东北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帮助东北部农村兴建文化广场,修建文化场所。同时需要依靠社会大众的力量,为东北部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鼓励城市志愿者积极投身到东北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为农村人民的文化生活提供自己最大的帮助,例如城市官员下乡辅助,城市大学生到农村支教等等行动,给予农村人民最好的帮助,帮助农村人走出落后的思想,引导农村人走上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道路,提高农村人民的精神生活质量。
总结:
加强我国东北部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有助于丰富农村人民的精神生活,帮助人民摆脱陈旧的思想,开拓人民的视野,有助于农村人民与时代步调一致,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角度来看,有助于缩小城乡差异,提高全民素质,有利于全国人民共同走向小康社会。(作者单位:吉林农业大学学院)
参考文献
[1]郭国祥,丁建芳.今年来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学术论坛.2009(07).
[2]朱保安.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对策[J].河南社会科学.2005(01).
关键词:大学生;农村就业;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1-0092-02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加上高校培养模式的缺陷,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与日俱增。成为牵动家长和社会关注的问题之一。大学生就业不仅关系个人前途,更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幸福,而且对于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也至关重要。而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缩小城乡差距的一项重大举措。虽然大学生选择在农村就业,实现心理过渡,为新农村建设缺乏人才缓解了压力,暂时解了燃眉之急。然而从长远来讲,大多数大学生并没有长期扎根基层,服务农村的意愿,这并不能有效地从根本上解决在新农村建设中人才匮乏的窘境。
一、大学生农村就业的现状分析
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给大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每年大学生毕业人数不断攀升,与当前就业需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大学生就业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据资料统计,从2005年到2011年的高校毕业生为330万、413万、495万、532万、600万、631万、660万,不断飙升的数字足以说明就业压力之大。
(一)农村就业的现实原因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不争的话题之一,每年的就业形势严峻,这不仅关系着毕业生的尊严,而且关系着千万家庭的幸福和谐。政府针对大学生就业现状采取一系列的措施,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促进就业,服务基层。“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选调生”等政策的出台,都在利用政策的吸引力,将大学生就业导向广大的农村地区。大学生也逐渐转变就业观念,暂时选择通过这些途径实现初次就业,等待机会实现再次就业。
(二)农村就业的心理分析
大学生承载着父母的殷切希望,经过四年大学生活的熏陶,他们通常对自己的未来预期很高。但是走出校门,越发感觉就业的压力,面对国家推出的一系列政策,而且这些政策随着实践的检验,日益受到大学生的欢迎和信赖。大学生在面对强大的就业压力时,退而求其次,选择到农村基层就业,暂时缓解就业压力,给自己和家人一个交代。然而他们大多数并不愿意长期扎根基层,在基层奉献自己的青春。他们更多的是把农村就业这一机会作为一个跳板,在此期间很多人心态极不稳定,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争取一切机会跳出农村,在大城市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
二、大学生农村就业为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影响
(一)有利影响
1.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注入新鲜活力。大学生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拥有创新性思维,对新农村建设可以出言献策,提出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想法。由于广大农村地区相对城市来说,条件比较艰苦,基础设施不太完善,待遇微薄,更多的人才选择留在城市发展,广大农村地区很少有人问津。长期的贫穷、落后等诸多因素,造成农村在建设中极度缺乏高素质人才的现象,限制了农村建设的步伐和发展的速度。大学生选择到农村就业、服务基层,为新农村建设缓解了人才缺乏的燃眉之急,为未来新农村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注入新鲜的血液。在原有的农村建设领导班子中很多都是知识水平不高的当地有威望的村民,在办事时经常采用经验主义,无形之中不利于新农村大刀阔斧的改革和建设。而此时大学生的加入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一不良现状,可以为广大农村干部提供一些思路。
2.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保障,提供强大动力。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多年,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结构面临严重的人才缺失的尴尬境遇依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没有大学生人才资源向农村的回流,没有多学科、多专业、多渠道、多形式的智力资源输入。”[1]这种情况会阻碍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无法进行大胆的创新性改革,发展十分缓慢,长此下去令人担忧。针对新农村建设中人才的匮乏,国家推出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毕业生选择到农村就业,服务基层。在制度上为吸引人才做出了努力。实践上,到农村服务的大学生中一部分人本身就是农村人,他们一般选择在户口所在地扎根,能够很快地融入工作和生活中,这种心理在某种程度上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后续人才保障,为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提供长久的动力。
(二)不利影响
1.大学生农村就业的不稳定性给新农村建设带来资源浪费。他们大多数人并没有长期在农村扎根的意愿,试图以农村基层锻炼为跳板,期望在城市寻找到更好的、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有前途”的工作。另一方面,由于一部分大学生源于农村,求学本身就是抱着“知识改变命运”的心态,父母和自身都有着跳出农门的渴望,受传统思想的束缚,他们更多的人选择离开农村,留在城市。这些多层复杂因素使得在农村服务的大学生人员极其不稳定。由于人员流动性比较大,所在基层单位也不愿意花费精力和时间有效地栽培他们,开展实质性工作时也不乐意他们参与,大学生很难为新农村建设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他们待在基层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受到打击。大量在基层工作的大学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培养,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使国家政策原本的初衷,在具体实践当中变了形,走了样。
2.大学生农村就业的过渡性给新农村建设造成隐形影响。由于大学生农村就业的暂时性、过渡性,使他们所在的基层单位很难重视他们,难以提供相应的岗位使他们的才能得到应有的发挥。很多乡镇只是以大学生村官作为装点门面的工具,在实际决策过程中很少让他们参加,更谈不上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处于作为“花瓶”的待遇。这不仅打击了大学生基层就业的积极性和热情,从长远发展来看,这种状况为新农村的发展带来了隐形危险。尽管大学生村官等高素质人才的注入,但并没有收到预期的结果。基层组织没有为他们的长远发展提供系统的培训,也没有为他们的实践锻炼提供机会。因为存在的过渡性心理,导致目前存在的基层领导不重视现象,为新农村建设的长远发展埋下了隐患。
三、有效推进大学生农村就业,积极促进新农村建设
(一)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树立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就业理念
大学生都希望毕业以后留在大城市生活,不愿意回到农村、基层。他们的就业期望明显偏高。宁愿在城市艰难的生存着,也不愿意回到基层锻炼。加上家长传统思想的影响和殷殷期盼,更坚定了他们选择城市的决心。推进大学生积极到农村就业,要帮助他们转变就业观念,提高他们对农村的新认识,展示新农村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让他们看到广大农村地区是一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他们可以大有作为,成为领军人物。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使大学生正确分析自身实际条件,理性做出选择。前几年出现的北京大学生村官热与一些地区大学生村官无人问津的现象,说明宣传工作的不到位和狭隘的就业理念在起作用。要善于抓住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帮助他们解决担忧的现实问题,使他们相信服务农村,一样可以实现人生价值。
(二)推进政府保障体制建设,为大学生农村就业提供保障
首先,一部分大学生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针对国家推行的相关政策,也有意愿去农村服务,但是顾虑重重。首先他们担心政策的有效性和稳定性,是否成为政策的牺牲品。其次,由于我国城乡差距比较大,收入水平也存在巨大差异。他们在上学期间投入了巨大的教育成本,走上工作岗位后面临着较大的生活压力。最后,他们长期在城市求学、生活,已经适应了城市的繁华和生活、交通的便利等,担心在农村工作的适应和与当地人的融合问题。如果政府只是简单地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没有相关的配套制度保障,很难吸引大学生下定决心长期扎根农村,服务基层,新农村建设中缺乏人才的现象很难得到有效缓解。政府应该从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出发,制定并完善一系列的保障制度,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放下心理负担,轻松愉悦地投入到新农村建设的洪流当中去。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制定优惠政策向农村地区倾斜,具体可以体现为向服务基层的大学生给予工资、福利、安家费用等的补助。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就业渠道,促进大学生在农村就业、创业,更好地促进新农村建设
目前针对大学生进入基层工作的途径相对比较单一,仅仅局限于“三支一扶”、“特岗教师”、“大学生村官”、“选调生”等。这些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农村地区对人才的需求,同时也很难缓解大学生就业的压力。这种需求与就业的压力表现得日益突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政府转变思路,创新方法。“我国新农村建设已经成为国策,农村经济的发展将逐步驶入快车道,对人才的渴求也将越来越旺盛。政府可以逐步由主导走向引导,由出台优惠措施吸引大学生到农村就业转变到搭建舞台吸引大学生到农村就业。”[2]为他们拓展多种形式的就业渠道,扩宽就业面,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针对农村的现实情况,可以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学生可以承担管理者、组织者、技术人员角色等,通过开发新产品,增加农副产品的附加值,提高比较效益,推广农业的社会化生产。“乡镇企业可以从大学生中吸纳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农业发展,农业合作社建设,要在绿色农业、环保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等领域吸引大学生积极加盟”[3]。近几年媒体不断报道大学生毕业到农村种植蔬菜、经营果园等成功事件,要善于总结经验,扩大影响。
参考文献:
[1]王俊刚.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农村就业的分析与建议[J].中国青年研究,2007,(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