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0 10:37:1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农村劳动力现状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0引言
2008年下半年开始,国际金融危机逐渐对我国产生深层次影响,部分企业经营陷入困境,相应的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造成了一定冲击。2009下半年,我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虽然同比有所增长,但增幅比去年同期却有所下降。农村富余劳动力如果找不到工作,那最基本的生活费都很难保证。因此,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不但是我国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所面临的一个极富现实性的问题,也直接关系到整个农村稳定和农民能否奔小康的中重要问题。
1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尽管农业生产率远远低于工业,但劳动力生产要素的人为滞留,使得中国大批劳动力被长期禁固在农业而处于隐性剩余之中。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出来,进入城镇务工就业。根据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系统30个省近两万农户的调查监测,2007年全国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达到11480万人,比上年的10973万人增加了507万人,增长4.62%。近几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呈现出以下特点:
1.1外出就业总量增幅下降上世纪九十年代,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1994年之后,农产品供求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加上政策环境逐步改善,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迅速增加。1994~1997年,平均每年转移540万人左右。1997~1999年,宏观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受此影响,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增幅下降,平均每年转移360万人左右。1999年以后,伴随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步伐,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人数又开始大幅度增长,1999~2006年年均转移400万人,年均增长约4%左右,2006~2008年增幅更是达到500万人左右。而到2008年的下半年开始,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返乡,到了2009年的下半年虽然有所增长,但增幅却只在3%。
1.2中西部地区是农村劳动力的主要输出地2009年,外出农村劳动力占全部农村劳动力比重按序排列:福建省47.0%、江西省42.5%、安徽省35.6%、重庆市32.2%、河南省31.8%、四川省31.2%、湖北省30.1%。全部外出劳动力中,各省所占的比重按顺序是:河南13.3%,四川11.2%,安徽9.8%,江西8.6%,江苏6.9%,湖南6.7%,湖北6.6%,山东6.1%,重庆4.6%。以上9省份合计占全部外出劳动力的73.8%。
1.3省内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是农村劳动力的主要流入地在我国东部沿海城市和内陆的大中型城市相对工资收入比较高,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这些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8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调查显示,2007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有42.3%的人在自己的省内打工,而其中到省城打工的占20.7%。此外,分别有20.9%、11.6%和11.9%的人在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环渤海地区打工。与2006年相比,到环渤海地区打工的人员比重上升了5.7个百分点,到长三角地区、闽东南地区打工的人员比重分别下降了1.8和1.1个百分点。下载论文
1.4就业方向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农村劳动力的自身技术和知识的缺陷,主要工作行业为劳动密集型行业。这些行业的技术水平要求低,对学历要求低,但是需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2008年进城务工人员所在行业的比例是:建筑施工业17.3%、电子电器业12.5%、制衣制鞋业12.7%、住宿餐饮业9.8%,这四个行业就占了全部农民工所在行业的一半以上。除了这些行业,还有些行业也吸引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务服务业6.1%、机械制造业5.8%商、食品制造业4.9%、居民服务业4.5%、交通运输业4.3%等。
1.5外出农村劳动力多是当地素质相对较高的年轻人2006年,外出农村劳动力中具有初中学历和高中学历的人分别占65.5%和14.6%,比全部农村劳动力中相应的比例分别高出16个百分点和4.3个百分点。2008年,在外出劳动力中,初中文化程度和高中文化程度的比例达67.7%和15.8%,分别比全部劳动力中相应文化程度的比例高17.6个百分点和1.2个百分点。2006年外出的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年龄为30.5岁,其中在乡外县内、县外省内、跨省流动就业的劳动力平均年龄分别为36.8岁、28.6岁、26.1岁。2008年,外出劳动力的平均年龄为28.1岁,比农村劳动力平均年龄低8.8岁,其中在省外就业的劳动力平均年龄为27.7岁,比在省内就业的劳动力的平均年龄低0.4岁。
2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2.1农业劳动力供给结构失衡在土地、资本、技术乃至相关制度安排为既定的条件下,农业产出可看成是农业劳动力供给结构的函数,这种供给结构主要表现为农业劳动力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一般而言,在其他各方面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由恰当的农业劳动力供给结构所带来的产出肯定高于其他供给结构的产出。
2.2农村内部产业结构失衡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农村内部的产业结构状况虽有明显改善,但由于受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产业结构失衡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在总体上主要表现为产前、产中和产后等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法律、科技等咨询服务体系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乡镇企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且缺乏后劲等等。
2.3现行土地制度的双重功能与农业剩余劳动转移存在着矛盾我国目前的土地制度具有经济和保障的双重功能。虽然最近我国的农业生产的增长速度有所减慢,还有一些农村农民对农业生产不抱有信心,产生了懈怠的心理,但是土地经济功能的削弱并没有让农民失去对土地的依赖。我国的土地保障影响着我国土地的经济性和规模经营,从而制约了土地的经济功能的发挥。这样造成了一种矛盾,既想去外出打工,又不想放弃农村户口。一方面,由于土地的经营模式造成的效率较低,这就使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只有外出打工;另一方面,这一部分外出的打工者仍然对土地存在着依赖,因此仍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土地承包权。
2.4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几乎每一个外出打工人员都会遇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户籍问题。在一般情况下,这些打工人员是不能够得到身份的转变的。因此出现了另一个矛盾: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他们拥有了自主择业的权利,但是在户籍方面仍然难以得到身份上的转变。这种户籍制度导致大量的农村打工者在城市长期工作却难以得到城市户口,不能有和城市人同等的待遇,这就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旧的户籍制度与新的经济体制间的矛盾日益严重,已经成为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障碍之一。
3对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思考
当前,我国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方面,应该有这几种政策取向。
3.1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因此必须重视农业的发展。挖掘农业的内部就业空间,增加农业的内部就业机会,加强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综合开发,进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项目,加快农业产业化和一体化进程,尽可能多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3.2依托工业化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业化的进程推动着国家的服务业,交通业,建筑业等等其他各行业的发展,这些行业的发展能为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这种工业化的目的是在工业化的推动下使得城乡工业一体化,并达到城乡劳动力的一体化,在工业化的进程中,我们必须处理好城市和农村的关系,并注重行业的发展目标和发展前景的预测。
3.3调整乡镇企业产业结构和布局加快城镇化的进程,在城镇化的进重中更多的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产业结构上看,要大力发展农业的副产品加工业和第三产业,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从地区布局上看,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要发挥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的发展乡镇企业,并增强乡镇企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另外,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使分散的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适度集中,改变其布局分散,外部不经济和规模效益低下的状况,通过关联企业的乘数效应使现有乡镇企业的小城镇就业容量扩大。
3.4调整土地制度,改革户籍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通过剩余劳动力流动转移和土地流转等多种形式实现土地的相对集中,实现土地的规模经济,增强土地的经济功能,并实现由土地保障向社会保障的转变与跨越。政府要积极地、渐进式地推进户籍制度的改革,让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合法地、自由地迁入到城市和城镇中,这对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改造,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加快城镇化进程来说,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在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方面,应该逐渐将进城的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险的范围,从根本上改变城市下岗职工与农民工就业竞争的劣势地位。另外,应该规范政府行为,禁止和取消政府机关对外地劳工的一切收费,在子女入学、税收、购买住房方面给予其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
3.5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提高农村人口素质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技术素质普遍较低的现实,要加大农村教育的投入,完善农村教育政策,改革农村教育体制,在普及农村义务教育的同时,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全面启动以传授应用技术为主的农村劳动力的职前、职后教育。同时,还要根据各地农业资源开发利用及农业现代化要求,有效地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分层次、分专业、分类型的强化培训。
参考文献:
[1]徐健蓉.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初探[J].现代经济,2008,(6).
[2]林郁.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初探[J].消费导论,2008,(9).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对策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农村就业结构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非农就业比重上升。2004年从事农林牧渔的就业比重为61.57%,比2000年下降6.81%;工业就业10.94%,比2000年提高2.37%;商、饮、服务业就业比重为5.44%,比1999年提高1.79%。2004年,全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约10260万人,比上年增长约440万人,1998~2004年年均转移农村劳动力380万人,平均年增长率为4%。[1]预计今后几年农村转移新增劳动力将在400万~500万人,增长4%-5%。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趋势表现为,本乡内非农就业比例下降,流向城市就业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比例上升,县级城市和小城镇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能力有较大增强,农村劳动力跨省就业的趋势明显。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能力继续减弱,以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为主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逐渐被外出务工和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就业方式所取代,外出务工人员就业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稳定性增强,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就业经过了漫长而艰苦的体制变革、观念更新,家庭经济就业、自主创业、城市就业这三种基本的就业形式,构成了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多元结构。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表明,在1979~1999年的20年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高达14%,即在GDP年均近9.6个百分点的增长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GDP增长的贡献达1.4个百分点。[2]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效应
农业剩余劳动力由农业转移到劳动边际生产率相对更高的非农业部门中就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推动效应。
1.增加产出总量,推进经济增长。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中就业,将大大提高其劳动边际生产率水平,从而增加国内生产总值水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效应一般可以推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2%~12.8%。在未来30年中,如果劳动力转移的劳动力市场等障碍得以消除,使城市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大致相等的话,劳动力的部门间和地区间转移可以对CDP年均增长率贡献2~3个百分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正面效应将会更加充分地表现出来。
以这种方式推进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并不需要增加额外的物质投入,只需对城乡就业结构作出调整。
2.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由于大量的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人地关系大大缓解,农业劳动边际生产率上升。随着农民的劳动平均产出水平上升,农民的收入水平也会随之提高,农民收入中高于维持生存所需的部分,可用于追加农业投资,农业本身也有可能得到较快的发展。1965-1977年是日本农业剩余劳动力迅速转移的重要时期。1965年日本每个农民年收入为14.6万日元,1978年,每1万名农民拥有的汽车量达到了65.7辆。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日本农民的生活条件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实现了生活城市化和电气化。在中国,1994年农村中纯农业劳动力的年纯收入为1826元,兼业者为4160元,非农业劳动者则为5200元,三者之比是1:2.28:2.85。以劳动日收入计,每个纯农业劳动力每日的纯收入平均为8元,约等于每个非农业劳动力每日纯收入的53%。2004年,农村剩余劳动力年平均务工收入6471元;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而工资性收入人均为998元。可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有利于推动农民增收。
3.扩大非农业利润,加快工业化进程。农业剩余劳动力由传统的农业部门转移到现代经济部门,有利于促进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城乡劳动力的市场竞争,使现代经济部门的工资水平上升势头变缓,企业相对人工成本下降,利润相应上升。同时,新转移到非农业部门就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还会为现代经济部门创造出新增利润,刺激现代经济部门追加投资、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加快工业化进程。
三、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许多困难,有些问题正在阻碍农村劳动力就业,进而成为解决中国就业问题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1.城乡结构矛盾明显,妨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规模
一是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滞后于工业化进程。2004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2.9%,其中工业增加值为45.9%,但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只有41.8%。[3]城市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发展速度不利于服务业的发展,而农村劳动力转移恰恰最容易进入城市服务业。二是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及由此衍生的城乡居民身份差异给农村劳动力的自由迁移增加了成本和风险,影响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市场准人条件不平等、社会保障不充分等等构成了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歧视和排斥。三是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不高,就业竞争能力较弱。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的同时,就业结构变化导致了劳动力供给结构与劳动力需求结构出现较大差异,缺乏技能的劳动力供大于求。目前我国农村人口中文盲人数庞大,农村人口的文化水平、技术素质偏低。我国农村人口中文盲和半文盲人数高达3亿,占农村人口的20.7%;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8.8%;受过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仅占5%。四是随着城市失业数量的增加,农村劳动力与城市劳动者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愈加激烈,过高的城市失业率会加大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寻找工作的机会成本。按照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7%左右,在现有经济结构状况下,每年将新增就业岗位200万到800万个,年度供大于求的缺口在1400万到1500万个之间,再加上农村还有2亿多富余劳动力,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尖锐。另一方面,传统行业出现大批下岗失业人员,许多人再就业困难;而新兴的产业、行业和技术职业需要的素质较高的人员又供不应求。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国际经济波动和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对我国的影响更加直接,劳动力素质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更加突出。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交织在一起,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更为艰巨。
2.农民工的就业环境不宽松
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的行业、工种限制虽然正在逐步取消,但仍存在其它制度性的限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歧视还未完全消除;城镇公共就业管理服务体系对农民剩余劳动力开放还需解决观念、体制和物质技术条件等问题,让农民工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就业服务还需做大量工作。近几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工资收入虽然有所上升,但农民工在城镇的生活成本也在迅速增加,农民工务工收入在扣除住房、子女教育、生活消费等方面支出后就所剩不多了。享受不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资源和服务以及大量额外支出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工流动就业的积极性。
3.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和权益维护与其实现稳定就业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当前农民工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的问题依然严峻,表现最为突出的问题包括:克扣和拖欠工资,强制加班加点和超时工作,劳动和卫生条件恶劣,不按规定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等。国家统计局2004年所做的调查显示,农民工平均每周工作6.4天,每天工作9.4小时。据有关方面调查,2004年上报的拖欠农民工工资总额为336亿元(至2004年底偿付比例为98.4%)。2005年,签订劳动合同的农民工人数占农民工总数的28.7%,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占13.8%,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占10.0%,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占农民工总数的12.9%。由于统计口径和调查误差等原因,农民工实际参保率很可能还要低。
4.农民工社会保障普遍缺乏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薄弱,不少企业不为进城就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缴纳社会保险费,企业将社会保险金负担转嫁给劳动者个人而形成超额利润,这一方面使资本积累加快,另一方面使劳动者贫困加深。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者缺乏社会保障的竞争模式,必然使GDP分配中资本的分配比例过大,而消费分配的比例过小。同时也造成了企业竞争的不平等,影响了市场经济体系的形成。
四、促进农村就业的主要措施
农村就业问题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协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因此,从农村就业问题入手,积极探索解决农村就业问题的基本方法、途径是有效缓解当前“三农”问题所带来的经济、社会矛盾的一条思路。作者认为,应当重点采取以下措施:1.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加农业剩余,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著名发展经济学家拉尼斯和费景汉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把农村的伪装失业者全部转移到工业部门中去,要做到这一点,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是保证工业部门扩张和劳动力顺利转移的必要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率不断提高,但同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目前,我国农村由于农业生产率低,农产品的增加主要是依靠大量的劳动力投入,严重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因此,我们必须大力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的机械化、现代化水平,使我国农业生产率迅速得到提高,从而使大量的农业劳动力从土地上转移出来。
一、农村劳动力的构成现状
(一)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
根据抽样调查,2003年内蒙古农村牧区转移劳动力占农村牧区总人口的73%,占劳动力总数的138%,约为100万人。外出就业劳动力中,16-18岁的占898%,50岁以上的占125%,19-22岁劳动力所占的比重最大,为3441%。
(二)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状况
内蒙古农村劳动力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05%,小学文化程度占1571%,初中文化程度占6708%,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671%。
(三)农村劳动力从业构成状况
从内蒙古农村劳动力从业构成看:一产业就业劳动力占9118%,其中农业就业劳动力占7967%;二产业就业劳动力占291%;三产业就业劳动力占591%。
二、劳动力构成与转移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牧区劳动力从业结构不尽合理,就业比例偏低
农牧业作为传统产业,吸收了大量的劳动力,2003年内蒙古农村从业劳动力中,第一产业从业劳动力占912%,而二、三产业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的产业仅占882%,将这些劳动力紧紧圈在土地上,使得农业生产率不能提高,严重地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因文化程度低,就业渠道相对窄
在外出的劳动力中,经过专业技术培训的很少,每百名劳动力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为224个。农村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偏低,缺乏对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了解,缺乏对市场经济规律的了解,缺乏从事非农产业的职业技能,使得农村牧区外出就业劳动力竞争力越来越弱,就业空间也越来越小。分析表明,农村劳动力素质高低以及是否受过专业培训,决定了劳动力能否就业和就业层次的高低。据调查,内蒙古外出打工劳动力主要在制造业、建筑业、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就业,均是一些工作技术要求低的行业,多数人从事的工作环境差,劳动报酬低。
同时,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的低下,还可能导致思想保守、观念落后,怕冒风险,缺乏投资意识和创业精神,将自己捆死在土地上,把耕作土地看作是惟一的生存之道,不愿意或不敢去从事第二、三产业,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一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三)城乡分割的社会管理体制,从根本上限制了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和就业规模的迅速扩大
城乡分割的社会管理体制的基本点是二元户籍管理制度。目前我国的户籍制度虽然也不能完全阻止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但却将城市劳动力分割成本地劳动力和外来劳动力两大类型。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始终未能被城市真正接纳,而是在这一过程中演变成为一个特殊的城市“边缘人”群体。即所谓“外来妹”、“打工仔”。外来工无法获得真实的城市市民身份,不能和城市职工同工同酬,不能享受城市市民的各种福利待遇,这种“边缘人”身份使他们游离于城乡之间,影响着平等就业,形成了就业成本较高、就业质量较低,就业收益不多的现象。
(四)外出就业盲目性大
由于受条件的限制,农村牧区劳动力得不到及时、准确的就业信息,或者根本不关注就业信息甚至不会使用就业信息,道听途说,认为到城市务工可以挣大钱,就盲目进城,结果自己的素质和技能远远不能适应城市招聘岗位的需要而长期找不到工作,浪费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调查显示,由政府组织的外出和由亲属介绍的外出就业成功率较高,而自发的外出就业成功率低且工作、收入等没有保障。
(五)小城镇建设总体水平不高,城市化严重滞后,吸纳农村劳动力的功能较弱
农村的现代化,从本质上说就是农村城市化,即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农业生产向“工厂化”转变、农民的生活方式向城市居民生活方式转换的过程。城市化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农村小城镇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总体还不高,与东部、中部及全国仍然存在较大差距。由于公共设施不足、乡镇企业集中度低、经济总规模偏小、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因素使得小城镇发展较慢,对农民的吸引力不高。
三、内蒙古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
(一)实施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拓展农业就业空间
内蒙古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十分突出,农村劳动力转移不可能一蹴而就,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大部分剩余劳动力还只能在农牧业上就业。要使这部分劳动力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就必须大力拓展农牧业就业空间。把优化农产品质量、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作为战略性调整重点,利用高新技术发展农产品,大力发展畜牧业、林业和水产业,实施农业基础设施、生态建设、种子、动植物保护工程,建设优质农产品基地和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通过新技术的推广和运用,工厂化种植、养殖、优质高产新品种、新型模式化栽培(养殖)等新模式,使有限的土地容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
(二)加大教育和培训力度、提高农牧民自身素质,增强农村劳动力就业适应能力
1加强职业和技能培训,满足当前经济发展对就业岗位的要求。首先要作好专业技能培训。各地务必根据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按行业、工种、岗位等不同要求,对外出就业的农村牧区劳动力进行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规程的培训,做到与岗位需要紧密联系。同时鼓励各类培训机构主动与劳务市场和用工单位签订合同,定向培训。其次要搞好政策,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增强他们预防和处理不测事件的能力。邀请人才市场的专家,为外出务工人员进行相关内容的培训。第三要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要充分利用现有各类学校、培训场所、设备、师资等资源,搞好农村牧区劳动力就业培训工作,为农牧民进入非农行业创造条件。
2全面重视和大力开展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迅速提高农村牧区现实劳动力素质。贯彻“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紧密围绕当地农牧业现状来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将免费培训和有偿培训结合起来,使有限的农村牧区教育投入能取得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真正达到培训一批、见效一批的实际效果。
3长远方面考虑,要继续抓好农村牧区的基础教育,这是提高未来农村牧区劳动力素质的基础。建议各级政府通过增加教育投资、建立农村教育发展基金、扩大筹资渠道、实施“希望工程”、拓展办学形式等途径,使农村基础教育有一个大的发展。
(三)加强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管理,为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提供优质、全面的服务
要建立农村牧区劳动力外出就业档案,对农村地区劳务输出人员进行跟踪服务和管理。掌握农村牧区劳动力资源构成、分布与就业状况,按市场化、企业化的要求,规范劳务输出行为。
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劳动就业中介组织,建立健全就业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包括就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培训在内的社会化就业体系。
加强国际劳务合作,政府组织农村牧区劳动力走出国门就业。
(四)进一步发展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
内蒙古乡镇和民营企业起步晚,水平低,发展速度缓慢,应大力发展,尽可能多地吸收农村劳动力。政府要加强对企业的支持力度,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有关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同时要加强乡镇和民营企业对用工的管理,引导企业建立健全管理服务机构,着手解决就业指导、技能培训、医疗和养老保险等关乎劳动者切身利益的问题,以吸纳更多的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的就业。
(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吸收劳动力的就业容量
各级政府应优先发展以商业流通为主的专业批发市场,同时完善资本、技术、劳动以及企业产权交易等生产要素市场,逐步建立起体系完备、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市场结构。此外,把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金融保险、信息服务、技术服务作为农村牧区第三产业的发展重点,旅游基础较好的地区应大力发展观光农牧业,城市郊区应充分发挥其有利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周末度假、旅游休闲等,以促进城郊餐饮、住宿等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容量。
(六)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探索城乡统筹就业新路子,消除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就业的体制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劳动力资源方面的基础作用,规范和完善劳动力供求信息收集与、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劳动就业法律法规体系和就业制度等,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积极探索城乡统筹就业的新路子。
1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劳动就业中介组织。逐步建立和完善包括就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培训在内的社会化就业服务体系,帮助劳动力对转移成本、收益、风险做出正确的判断。要大力发展连接劳动力供求双方的职业介绍机构,加快劳动力信息网络建设。
2完善和规范政府管理。要建立一整套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跨地区流动的市场组织体系以及调控和保障就业者权益的法规和制度体系,规范市场主体行为,使企业和劳动者双方的合法权益都得到保障。在就业制度上不断完善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企业自主用人,劳动者自由择业”、城乡劳动力权力平等,就业机会均等的市场化就业制度。
3加大户籍制度改革的力度,逐步消除城乡户籍管理分割状况,逐步放开城乡户口迁移限制,真正做到城乡居民在发展机会面前地位平等,获得统一的社会身份。
4实行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创新,改革现行农村集体财产补偿制度。在自愿的基础上,通过转包、转让、联合服务等办法,允许土地经营权依法有偿转让,允许自愿放弃土地经营权而完全交回集体。集体再发包,也可以把土地使用权、经营权同种田能手合作,并取得合理补偿。要改革社区集体财产管理和利益分配办法。采取股份制形式,让农民将其所属的集体资产份额或有偿转让,或继续入股投资,使之放心地流动和转移。
(七)逐步建立农村劳动就业保障制度,积极探索对输出人员特别是境外输出人员的信贷支持和保险保障新路子
1加快地方立法进程,把民工的合法权益纳入法律保护轨道。对民工的权利、责任和义务进行法律规范和界定,保障合法,取缔非法,打击违法。建立和健全法律援助制度,引导、支持各律师事务所及其律师,为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民工提供无偿法律援助。
2切实解决进城农民和异地转移民工的子女入学入托。大力提倡借读制,允许民工凭暂住证送子女就近入学入托。在民工聚居区举办专门学校,充分发挥退休教师的余热,为民工子女上学提供基本条件。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2-0029-02
吉林省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就业问题主要是在城乡统筹背景下进行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个统筹”的概念,而城乡统筹是基础与核心,在城乡统筹的进程中解决劳动力转移与就业问题。不仅对促进农村发展与社会进步产生积极性的意义。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十报告特别指出,妥善处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当前的重要任务。主张大力统筹城市与乡村的发展力度,激发农村的经济活力,不断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达到共同繁荣的目的。报告中多次提出对农村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政策,让农民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发展成果,同时各省也要认清和解决农村劳动力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以实现农村的快速发展。
一、总体规模
吉林省在2006年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人数为84.5万人。从性别来看,女性农村劳动力人数为26.5万人,而男性农村劳动力人数为58万人,男性比重大于女性。从年龄来看,20岁及以下占17.6%;21-30岁的占36.0%;31-40岁的占24.9%;41-50岁的占14.5%;50岁以上的占7.0%。可以看出21-30岁之间的劳动力成为外出务工的主力军。
二、文化程度
吉林省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从数量上看,吉林省农村受教育的人口未上过学的比重达到6.17%。大部分农村人口在小学与高中水平居多,分别占4.70%和4.07%:从性别上看,女性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较低,未上过学的人数达到4.07%,而男性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比女性高。
吉林省农村劳动力外出从业的人员中比重最大的是初中文化水平,占69.9%,比重最小的是不识字或者识字很少的人员,比重达到0.90%,小学水平的人员占到19.5%,高中文化水平的人员占到6.60%,中专文化水平的人员占到1.90%,大专及以上文化水平的人员为1.2%。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性别结构
2006年。在吉林省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中男性占68.6%,人数为58万人;女性占31.4%,人数为26.5万人。说明在外出打工过程中主要以男性为主。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流向
依照数据显示。吉林省的农村劳动力外出流向大部分都在吉林省内流动。在吉林省内从业人员占了74.2%,在吉林省外从业的农村劳动力仅仅有25.8%。这就表明吉林省农村劳动力外出的辐射范围有限,而且外出务工人员有55.9%选择乡外县内或县外市内,只有18.2%在市外务工。这有显示着内向的流动特征。
五、农村劳动力转移途径
吉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途径以自行外出为主要渠道,占50%以上。由亲戚介绍作为转移渠道的比例为40%。同时。政府组织不到5%。这说明我省的农村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存在着滞后性。
六、农村劳动力的从业结构
从表3的数字来看。吉林省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从事的大部分是第三产业。比重为59.2%,第一产业为4.3%。第二产业为36.5%。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从事第三产业的人数明显多于从事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人数。吉林省的第三产业从业人数还高于全国、东部、中部、西部、东北这些地方的第三产业从业人数。
可以看出,建筑业、住宿和餐饮、服务业、制造业这四大部分成为农村劳动力从业的主要首选。建筑业的比重是23.5%,住宿和餐饮业的比重是17.9%,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占15.1%,制造业的比重是11.6%。
七、相关制度安排与建议
(一)完善土地制度,实现分散化向规模化的经营
目前,土地制度使得农村土地在使用上相对分散、土地的使用效率不高、土地产出也很有限。另外,不能大规模的作业也决定了农村劳动力只能进行省内转移、放弃跨省转移以便农忙时节回乡务农。
首先。应加快制定农民对土地具有使用权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农民对土地的依赖,使他们能安心放心进城务工。其次,开放农民对土地流转的权利。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多种规模经营方式并存,发挥农民的主动性,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保障农民权益,有利于农村快速发展。
(二)拓宽经济形式,实现单一化向多元化的发展
吉林省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经济形式过于单一。不利于拓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流向与转移途径,容量小不利于吸纳大量的农村劳动力。
首先,充分动用各种社会资源吸引资金和社会资本的注入,进一步扩大融资手段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其次,升级产业结构,通过购并、重组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同时在第三产业中加大科技投入,形成新的服务体系与经营管理模式,这有利于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
(三)发展乡镇企业,实现弱辐射向强辐射的转变
乡镇企业数量的下降、资金技术的短缺与管理思想的落后阻碍了集聚农村劳动力的能力。
首先,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实行项目引进、招商引资。先引进专业性与科技性较低的项目来做到初步对农村劳动力的吸引,总结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引进科技含量高的项目,进一步推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其次。根据乡镇企业的不同规模,分门别类进行特色创新与功能创新。乡镇企业要充分利用自身特色增加竞争力,同时针对不同的规模,有针对性地进行设备的淘汰与更新。重点发展加工业与服务业等属于劳动密集型的相关产业。在种类上和质量上都能满足不同的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需求。
(四)提高整体素质,实现“三低”向“三高”转
目前吉林省农村劳动力面临着“三低”问题,即文化水平低、科技含量低、维权意识低。这是严重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就业的障碍性因素。
首先,政府要整合培训项目与资源,筹建资金建立培训体系。大力发展阳光工程、科技培训等各种形式的培训。其次,应加强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培训与相关法律法规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水平、专业技术与维权意识。培训部门要切实了解当前的就业需求情况、详细制定任务方案、建立培训信息反馈制度、效果评估机制,从而形成一整套系统,让农村劳动力在就业培训中获得提高。
(五)加强市场运作,实现政府型向商业型转变
吉林省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就业都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应进一步加强市场的作用。
首先。政府可以制定一系列有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就业的政策,宣传积极向上的外出观念,让农村劳动力在经济上与思想上都能获得收益。做好农村劳动力输入与输出的服务保障。
其次,充分调动中介机构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就业过程中的管理作用。使之成为农村劳动力与企业进行有效沟通的平台。
最后。还要认识到市场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就业中所起到的作用,通过各种协会与经济组织的运作,将政府主导的管理模式转变为商业型的管理模式。有助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摘要 介绍了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探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以期为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参考。
关键词 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制约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7-0291-02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我国正经历一段长时期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浪潮,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与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市场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同时也是农业生产率的改进、现代化乡村建设、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升等因素造成的,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我国当今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现实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1-4]。因此,如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村经济社会均衡协调发展、合理有序地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就业,已成为摆在政府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1 农村劳动力转移基本现状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历史悠久,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时间长且曲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有2条,即农村外部和内部就业:向大中城市涌动的民工潮和乡镇企业的内部就业。目前,我国城市主要行业大部分从业人员都来自农村,如建筑业农村从业人员占50%、煤矿采掘业农村从业人员占 80%、纺织服装业农村从业人员占60%、城市一般服务业农村从业人员占 50%,农村富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
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特征为:一是跨区域转移的省内县外与省外就业比重明显提升。二是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主要向当地转移,而相对落后地区以向外转移为主。三是青壮年是外出务工的主力军,部分城市人不愿意从事的危险性高的工作、脏活、累活、苦活,如建筑施工、餐饮服务、垃圾回收、保洁卫生、制造业、摆摊等是很多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原因。四是大部分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都较低,主要是初中或初中以下。五是转移劳动力具有明显的兼业性,一般在农忙时外出务工人员都要回家从事农业生产,属亦工亦农性转移。六是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主要收入为非农收入。
2 制约因素
2.1 农村劳动力整体教育素质的制约
大部分进城务工农村劳动力(除高考、招工等所谓正规转移进城的劳动者外)的文化程度是初中或初中以下,教育水平低下、劳动力素质相对较低,尤其是缺乏从事非农产业的职业技能。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正在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这就要求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人员的素质较高,劳动人员要从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教育水平低下、劳动力素质相对较低的农村劳动力就业竞争力就会降低,就业范围也会逐渐缩小,很难适应当前高速发展的社会就业需求,面对就业的压力,他们显然缺乏竞争力,导致农村劳动力供大于求。因此,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已经迫在眉睫。
2.2 农村非农产业容纳能力的制约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一般为非农产业特别是乡镇企业。但是近年来,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乡镇企业的发展由劳动密集型逐渐向知识密集型转变,科技的发展使得很多的机器直接替代了劳动力,虽然乡镇企业劳动生产率有所提高,但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迅速增加,就业率低。同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乡镇企业管理水平较差、经济效益低,难于容纳农村劳动力。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乡镇企业转移难度进一步加大。
2.3 城市自身的严峻就业形势的制约
随着不断深化和产业结构调整,下岗失业人员不断增加,同时每年数百万的新增劳动人口以及高学历人员的失业率开始不断上升,使得城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能力下降,与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需转移的矛盾突出。
2.4 劳动力市场的制约
农村劳动力市场尚未真正形成,在农村劳动力的总需求和总供给之间未能进行积极有效的调节,在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组织和指导方面缺少有效措施。此外,大部分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主要是自行决定的,专门由政府职业介绍部门安排外出务工的占少数。此种转移方式具有很大的盲目性、不确定性,主要表现为:不能及时了解劳动供求信息、无人进行合理引导、无相关法律法规作为保障,流动秩序乱、无组织[1]。
3 对策
在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它是一项系统的战略工程,实施好此项工程,有赖于城乡互动,紧密配合,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稳妥推进。
3.1 加快结构调整,增加农业内部就业岗位
目前,由于城镇容量小、再就业压力大,近期内农村劳动力不能大量转移。因此,应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产业,促进新型农业发展。大力发展精细农业,提高农业产业的科技含量,降低成本,增加劳动密集程度,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转移,使其在农业内部就业,增加农业内部就业岗位是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富集的一种成本较低的消化方式[1]。
3.2 加快城镇化建设,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第三产业
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大力发展附加值高的特色产业,扶持发展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增加多条产业链,促进产业化经营;开发产业、市场,加快城镇建设,发展多元化农村特色经济,即工业型、商贸型、旅游型等,形成独特区域功能的专业化乡镇,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机会,增加就业容量。
3.3 强化职业教育培训,使农民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要坚持“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原则。应由政府部门和社会力量结合,依托劳动就业、农业、教育等部门依法开展各种技能培训班,常年为农民培训各种技能,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强技术培训、业务培训,提高培训人员的就业素质,扩大其就业岗位。结合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使求职人员获得全国通用的技术等级证书及上岗证,增加其就业机会,并提高其收入。培训求职人员,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其进行专业技术、政策法规等方面的严格培训,以提高其素质,树立良好的对外形象,提高其就业竞争力[2-3]。
3.4 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构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平台
努力掌握当地企业劳动力招聘信息,通过各种渠道提供劳动力供求信息,建立农民就业指导中心,为农民提供全面的服务、咨询、指导,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利用各种媒体宣传新的择业观念,改变农民的旧择业观念,为农民建立适合就业的教育新体系;增加乡镇劳动就业服务所在农民就业中的推动作用,按正确的市场方向引导劳动力流动,及时调节就业供求关系,提高就业质量,使农村劳动力顺利就业;及时将市场信息给农民[4],规范劳动力市场主体行为,保护企业和劳动者双方的合法权益。
4 结语
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个系统工程,确保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的协调发展,无论是对现代农业发展及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还是对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都十分必要,是政府要着重研究的课题。因此,政府必须制定长期的发展规划和相应的政策措施,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投入,从而合理有序地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与转岗就业[5-8]。
5 参考文献
[1] 何平.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概况调查报告:总体素质低下[N].中国经济时报,2006-03-17.
[2] 刘正华,竺金生,赵曙光.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现状与思考[J].中国培训,2004(1):57-58.
[3] 袁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中国农村新型工业化[J].农业经济导刊,2003(10):34-38.
[4] 张宏,张雨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异地转移问题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5):3128-3130.
[5] 张荣霞.福建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状况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07.
[6] 宋文国.统筹城乡就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D].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9.
我国人口众多,以劳动力资源特别丰富而闻名于世。1988年底,我国劳动力总资源已达到6.6亿,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到61.1%。另外,我国潜在的劳动力资源也极为丰富。据有关专家推测,从现在起到2010年,我国劳动力人口会一直呈上升趋势,而且此间增长速度还会极快。又据1992年的人口普查资料及各种预测,劳动适龄人口增长速度比总人口的增长速度要高60%以上。2000年以前,我国劳动适龄人口已经以1.65%的速度增长。同时,农村劳动力人口的增长速度快于城市。从1987年到2000年,农村每年进入劳动年龄的人口为1800万左右,而每年退出的人口却不足700万。这样,每年就平均净增1100万农村劳动适龄人口。
诚然,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开辟了许多就业渠道,而且已有几千万剩余劳动力脱离了农业生产,转向了非农产业。但由于农村劳动力众多,到目前为止,农村劳动力仍占社会劳动者总数的70%左右,远高于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农业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人们饮食结构的进一步变化等等,将会有更多的剩余劳动力从农业释放出来。
那么,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民进城的情况如何呢?从输入地看,据不完全统计,珠江三角洲3400万、北京350万、上海300万、深圳150万、天津80万、苏州50万、无锡50万,甚至连小小的石狮市、北海市和张家港市都分别有20万、10万和20万等等。从输出地看,据不完全统计,湖南500万、河南300万、吉林100万、四川300万、江西200万、安徽300万等等。总之,有将近1亿左右的农民进城并从事着各种生产经营活动。
二、湖北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
从我们调查的典型案例来看,湖北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基本现状,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数量较大。截止到2001年12月,红安县农村劳动力总数为237283人,而因为剩余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则有78238人,占该县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0%左右。浠水县农村劳动力总数为388700人,而因为剩余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则有111400人,占该县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4左右。郧县农村劳动力总数为242869人,而因为剩余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则有58482人,占该县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4左右。截止到2001年12月,郧县南化塘镇农村劳动力总数为21753人,而因为剩余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则有5744人,占该镇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4左右。尤其突出的是该镇的关帝庙村,劳动力总数为1297人,而因为剩余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则有475人,占该村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3左右。利川市谋道镇中心村农村劳动力总数为551人,而因剩余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则有250人,占该村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2左右。
第二,素质较低。浠水县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小学文化程度24500人,占22%;初中文化程度56700人,占51%;高中文化程度26600人,占24%;其他3600人,占3%。红安县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小学文化程度11472人,占15%;初中文化程度41234人,占32%。郧县南化塘镇关帝庙村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小学文化程度165人,占35%;初中文化程度213人,占45%;大专文化程度47人,占10%;文盲47人,占10%。利川市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11000人,占65%;初中以下文化程度6000人,占35%。利川市谋道镇中心村外出务工人员中,小学文化程度80人,占30%;初中文化程度125人,占50%;高中文化程度37人,占15%;文盲8人,占3.2%。
第三,年龄较轻。浠水县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年龄在16~40岁之间的有81200人,占73%;其他年龄段的有30200人,占27%。红安县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20岁以下的有16571人,占21%;20~30岁的有38245人,占50%;30岁以上的有23422人,占30%。郧县南化塘镇关帝庙村外出务工人员中,25~35岁的占70%。公安县夹竹园镇齐居寺村外出务工人员年龄一般在20~35岁之间。
第四,男性较多。红安县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男性67846人,占90%左右;女性10392人,占10%左右。利川市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男性10248人,占60%;女性6838人,占40%。郧县南化塘镇关帝庙村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男性309人,占65%;女性166人,占35%。利川市谋道镇中心村外出务工人员中,男性130人,占52%;女性120人,占48%。
第五,分布较广。郧县农村剩余劳动力中,农林牧渔业劳动力总量为158564人,外出务工人员为6561人;工业劳动力总量为23543人,外出务工人员12945人;建筑业劳动力总量为17826人,外出务工人员为13608人;交通运输业劳动力总量为6977人,外出务工人员为3143人;商业、餐饮业劳动力总量为13569人,外出务工人员为6187人;其他非农行业劳动力总量为22390人,外出务工人员为16038人。
第六,技能较差。以郧县为例,1995年,在外出务工的53人中,受过专业培训的劳动力有10人,占20%;1996年在外出务工的146人中,受过专业培训的劳动力有14人,占10%;1997年,在外出务工的157人中,受过专业培训的劳动力有18人,占11%;1998年,在外出务工的159人中,受过专业培训的劳动力有17人,占11%;1999年,在外出务工的160人中,受过专业培训的劳动力有15人,占9%;2000年,在外出务工的59人中,受过专业培训的劳动力有17人,占30%。
三、湖北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成因
第一,耕地面积少。导致人均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在于修路占用耕地、建房占用耕地、办企业占用耕地、退耕还林占用耕地等,甚至还存在着农村土葬大量占用土地的现象。我国每年死亡人数约700万左右,其中有400万是土葬,全国仅此一项就挤占耕地74万亩。湖北枝江县七星台镇沈家店是一个不大的村子,可就是在这么个小村竟有4处坟场、200座坟墓,占地80亩,而且还在以每年20座的速度增加。事实上,这个村人均耕地只有1.3亩,而死人一年却要占去两个活人的,“饭碗”。
第二,种田比较效益低下。据我们对湖北红安县、浠水县、公安县、郧县、利川市等地的调查表明,农民外出务工的一个直接性原因,就是“因种田不赚钱”。而种田不赚钱的原因,又在于收入低下,支出高昂。其高昂的支出包括各项农业成本及各项提留等。
第三,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根据我们对湖北利川市等地的调查表明,农民外出务工的另一个直接原因,就是因为国家实施了退耕还林政策。实事求是地说,实施退耕还林政策,从长远看,不失为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战略性决策。但从近期看,则还是会存在许多问题。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问题之一,就是在短期内会使一部分农民因此而失去饭碗。因为这里有两种可能性的结果:一种可能性的结果是,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和条件的限制,原有土地上的农民不会因为这一政策的实施,而随之由种植业转向林业。若果真这样的话,则他们就会因此而失去工作岗位。另一种可能性的结果是,原有土地上的农民会因为这一政策的实施,而随之转向林业,若果真这样的话,则他们不会因此而失去工作岗位,但收入却是没有保证的。因为林木均有一个固有的生长周期,而在此生长周期内,当事人只能付出而不可能得到回报。
[关键词]吉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 现状 产生原因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3-0016-01
随着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技术进步,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涌现并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这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由此引发的问题较为广泛。[1]由于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众多,地域广大,导致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当前仍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业上。因此,对当前我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的分析,对今后我省剩余劳动力转移及指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再就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吉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
吉林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全省人口总数约为2680万人,其中农村人口数为1349万人,约占全省人口总数的50%。当前,我省农村劳动力人口669万,而从事劳动生产仅需要200万人,除去转移的240万劳动人口仍有230万的剩余劳动力。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十分丰富而且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尽管吉林省的剩余劳力资源丰富,但劳动力普遍素质偏低。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吉林省农村人口中绝大多数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6岁及6岁以上人口中未上过学的占6.49%,15岁及15岁以上人口中文盲人口有79.53万人,占15岁及其以上人口的比重为7.47%。由此可见,我省农村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偏低,人口的文化水平不高,尤其是女性人口的受教育程度与文化水平就更低。[2]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整体文化素质不高,导致农民接受农业现代化技术和知识的欲望不高,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
(一)人多地少现状日趋严重
虽然吉林省素有“黑土地之乡”,总耕地面积553.78万公顷,是全国人均耕地面积的2.18倍。但我省的农村人口基数大,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镇化建设的占地建房,导致可耕种土地的数量和人均耕地数量都在逐年减少,人多地少矛盾现象严重。加上近些年吉林省大面积土地流失及矿产资源的开采都对土地造成严重破坏,土质降低,土地效益不高,人多地少矛盾日益尖锐。加之人口仍在继续增加,可耕用地的面积不断减小,土地对劳动力本来有限的“吞吐能力”越来越小,这种人多地少的矛盾将不断塑造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的格局。[3]
(二)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随着现代化技术的高速发展,农业生产条件有了很大提高,逐步走向了机械化和农业生产一体化道路。农业生产工具的改善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缩短了劳动时间。譬如,吉林省联合收割机在平原地带小麦收割上的广泛使用,农用拖拉机作为交通工具的大量普及都有效地节省了农作时间。据调查,过去每户春季种地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现在只需要八九天,而一年当中农户纯农田作业时间更是仅需80天左右,这样以来,农民在一年当中就会有280天的闲暇时间。因此,很多农民都处于无业状态,我们把这种劳动力剩余称为“被动剩余”。
(三)农村教育事业落后,文化水平偏低
由于农村多数人不重视教育,致使大量未成年的学生早早辍学,使他们接受不到良好的教育,这不仅降低了农村劳动者的素质,更是大大扩充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队伍。尽管吉林省政府近些年来不断地在改善农村教育状况,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及优良的教师队伍,并敦促各地政府要积极筹资兴办农村教育事业,但终因吉林省农村地域广阔,农村人口分散,难以集中,并且人口速度增长较快等原因而收效甚微。这导致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只有小学和初中文化水平的情况下就被送入了农村生产第一线。最终,由于科技知识和文化水平落后而再次面临失业。如此的恶性循环,只会增加剩余劳动力的队伍。
(四)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导致农民错失就业机会
农业生产作为一种自然的生产过程,具有很强的季节性特点,它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农业生产过程中在时间上会呈现出高度的密集和松散的格局。高度密集即是每年的春季和秋季,春季和秋季是忙种忙收的季节,也是找工作的最佳季节,但是由于农忙,对劳动力的需要量骤增,因此错过了找工作的关键时期。但当农忙结束,松散农闲的时候,由于错过了外出打工的关键时期,只能闲在家里,导致农村里剩余了大量的劳动力,这种暂时增加的剩余劳动力加上本身就存在的剩余劳动力,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不断增加。
(五)农村劳动力法制观念淡薄
由于农村人口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文化水平偏低,对国家的法律法规一知半解,对法律赋予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更是所知不多。有些农民工当权益受到不正当侵害时,不懂得如何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往往都是采取极端的方法,不是懦弱忍让就是威严恐吓,再者就是暴力相向,这些极端的行为,很多都严重地触犯了法律法规,最终受伤害的还是农民本身。这种现象的产生根本不利于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更是加剧了农民工在雇佣期间与企业生产者之间的矛盾,这些都严重地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率。
【参考文献】
[1]罗世俊,吕祯婷,王秉建.六安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研究[J].资源市场与开发,2007年12月.
关键词:女性劳动力;晋江石狮;经济
中图分类号:F241.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2月15日
一、背景分析
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的晋江石狮地区,隶属历史古城泉州,接壤经济特区厦门,区位优势和自身特色使该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在福建省、乃至“全国百强县”的排名中均名列前茅,更在鞋业、服装方面取得骄人成绩,闻名全国,扬声海外,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显著。
我们在肯定晋江石狮地区斐然成绩的同时,也要意识到其经济发展方面的诸多不足,除了经济结构有待完善之外,劳动力结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质量结构、产业结构、职业结构和地域结构)方面也需要进行调整。据了解,外来务工人员选择在晋江石狮一带工作,一是基于沿海城市经济大多比较发达,能够取得理想的工作收入,工作生活环境较优越;二是晋江石狮地区的妇女大多滞业在家,外来务工人员很好地填补了这部分劳动力空缺;三是晋江石狮地区以鞋服为支柱产业,对劳动力的素质、技术水平要求不高,就业门槛低。
但是,随着近几年国家政策对中西部的支持以及内地农村地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选择回乡创业或就业,一是乡土情结;二是物价水平的性价比。为了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该地区的劳动力结构必须进行适当调整和变革以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需要。
二、现状分析
(一)女性劳动力潜在数量大。受“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束缚,晋江石狮地区的农村女性多滞业在家,或为家庭主妇操持家务,或为自家店铺或工厂打下手。而多数已婚妇女也满足于“家庭主妇”这个称谓,并潜心经营着这个“岗位”;除此之外,由于“男尊女卑”思想的根深蒂固,一个家庭的社会地位多是以男方为准的,这就要求女方将更大的精力放在家庭事务上,稳定好“后方基地”,而拥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晋江石狮人,并不会因缺少女方的经济来源造成家庭经济的困扰。另一方面,从女性角度出发,教育程度有限、专业技能不足的她们在物质生活保证的基础上,自然不愿承担耗费时间、精力的工作。大部分家庭主妇仅仅只有初中乃至以下的文化水平,教育程度或多或少影响她们的经济独立意识。而这部分滞业在家的女性劳动力数量是十分可观的。
面对即将扩大化的民工荒,开发本地的女性劳动力资源,弥补该地区流失的外来劳动力是个两全其美的选择,一则填补劳动力空白;二则增加家庭经济收入,提高当地的消费水平;三则培养农村女性的独立意识及知识技能,有利于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更好地争取妇女权利。
(二)就业女性整体素质不高。重男轻女现象仍普遍存在于晋江石狮的农村地区,故当地人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更注重男性的教育背景,正如贝克尔所证明的人力资本投资的均衡条件,由于我国的人力资本投资主体主要是父母,在综合考虑人力资本投资的效用函数等因素的基础上,统一投资主体(父母、家庭)在教育问题上便会表现出明显的偏好,特别是家庭教育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处于教育资源劣势的通常是女孩,致使女性的文化水平整体低于男性。据《2005年全国1%抽样调查资料》显示,我国16岁以上的就业人口中,农村女性就业人员文化程度初中以下占57.4%,可见农村女性的教育问题仍得不到应有的关注。低文化程度、专业技能与竞争力缺乏致使女性本就有限的就业自会更加稀缺,不得不从事技术性不高、简单重复的操作性工作。
(三)信息获悉渠道受限。农村女性获悉就业信息的渠道有限,一定程度上导致她们无法找到适宜自己的工作岗位,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女性的整体就业水平。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一状况,我们特地采取样本,数据显示,以亲友为媒介得悉就业信息的约44.90%,22.45%的在职女性通过报刊、杂志、互联网寻找就业信息,以招聘会为途径的占18.37%。信息网的不完善使得女性无法根据自身条件搜寻相关信息,容易产生某个岗位长期空缺或某个岗位多人争夺的极端场面,一是出现人才资源匮乏、青黄不接的局面;二是出现冗员冗费、人才得不到充分利用的现象;三是流失大量人才,剩余劳动力数量增加。
(四)事业―家庭冲突。如何平衡事业-家庭冲突是不仅是我国学界研究的热点,也是当代中国在职女性必须直面的一个严峻问题。晋江石狮农村地区的在职女性所负担的家庭责任更是重大,她们除了要付出和男性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在工作上,还要花费额外的时间和精力在家庭生活上,即使如此,她们都时常面临着休闲娱乐时间不足、家庭关系紧张、鲜有继续教育和培训、职业发展受阻等一系列由事业、家庭处理不当所引发的矛盾和冲突。这不仅降低了女性对工作的投入和满意程度,而且易导致心理问题等亚健康疾病,对自身和工作、家庭造成了严重影响。
(五)民工回潮。中央政府对边远地区和农村地区的鼓励政策使越来越多的外乡人选择回乡就业创业。一是省去不少生活开支,例如住房、交通等等;二是可以和家人相聚,方便照料家人;三是把握政策时机,结合在沿海城市的工作经验,自主创业,较大程度地改善家庭经济生活条件。民工回潮势必造成晋江石狮地区劳动力的断层,影响整体经济的发展。
三、制约性因素与对策
(一)文化知识水平。“女性是男性的附属品”的传统文化仍影响着晋江石狮农村地区,是女性受教育程度低于男性的根源。低水平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决定了有限的生产劳动力,这部分女性或为家庭主妇,导致相当数量的可用劳动力的闲置;或从事低层次的行业,无法发挥她们应用的价值。
(二)传统农村家庭模式束缚。传统农村家庭模式要求男女分工明确,即男主外女主内,女性分担大部分的家务劳动,很难有效合理地安排工作和家庭时间,在权衡家庭和事业的重要性后,大多数农村妇女更倾向于担任全职家庭主妇这个职务。而在对部分家庭主妇的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她们中的40%并无意愿从事其他任何职业。一是出于自身的惰性;二是经济独立意识的淡薄;三是迫于紧缺的时间压力,但无一例外的,这都是传统家庭模式对她们的无形影响。
(三)培训机制弊病多。样本抽样显示44%的在职女性所在单位几乎没有组织过相关的技能培训工作,有组织性的培训活动仅占20%,这不仅是企业自身管理体制的缺陷,而且也暴露出当地政府人力资源管理的不足。晋江石狮地区的培训机构缺乏一套合理有序的培训――就业体系,未能根据市场需求制定有效的培训方案,对培训对象的定位过于模糊,致使培训结果事倍功半。
(四)未建立专门为女的就业体系。家务劳动占据了女性劳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大多数农村女性生活范围和阅历有限,如果地区未能建立健全专门的女性就业服务体系,设立相关的服务站点和服务人员,农村女性劳动力的资源便得不到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
(五)就业信息不对称。社会网络理论认为“个体行动者是嵌入在社会网络中的,女性社会网经常涉及到亲情和家庭,很少提及事业或成就,这就使两性在工作信息来源和职业期望等方面存在分化,而这致使女性在就业方面处于相对劣势。”晋江石狮农村女性不喜读报纸、杂志,无法发挥传统媒介传播就业信息的功能。另一方面,农村地区网络普及度不高,缺少专业人员指导文化程度有限的女性在相关网站搜索就业信息。信息的不对称加剧了该地区女性的就业难度。
四、充分开发晋江石狮地区女性劳动力资源的对策
针对晋江石狮农村地区女性劳动力的现状和制约其发展的因素,本文在综合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如下建议:
(一)提高农村女性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技能。第一,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普及农村地区女童的义务教育。最根本的是要加大“男女平等”观念的宣传力度,根除陈旧思想;第二,完善继续教育制度,尽可能减少女性成年人中的“文盲”和“半文盲”数量,丰富她们的文化知识,提高学习和就业能力,加强经济独立和自身主体意识;第三,普及农村地区的网络建设,由政府或村委会聘用专门人员教授农村女性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网络帮助自己就业,并让这部分群体保证将工作一年后收入的20%交予资金支出机构。
(二)建立健全农村地区的培训服务机构。政府应正确行使经济和文化职能,建立专业性强、服务全面、功能完善的培训机构。培训内容和方案应建立在综合考虑市场需求、女性自身特点、年龄和家庭状况等的基础上,同时具有针对性、专业性、多元化和实际性,并以培养技能型、实用型的人才为目标,提高就业竞争力。机构报名点可设在人流量较大的地方,并与一些企业合作相关就业信息。
(三)完善农村女性就业服务体系。首先,充分借助政府的财政力量,实现家务社会化。鉴于事业-家庭的冲突,为了提高农村女性的工作效率,降低女性就业的机会成本,晋江石狮农村地区可依财力适当建立托儿所、家政中心等服务中介,缓解职业女性的就业压力,提高工作效率。其次,企业内部可以独立或与其他企业、机构联合成立“女性员工服务中心”,该中心除了提供心理咨询、辅导及健康诊断等服务外,还保障就职女性的合法权益,帮助解决因工作造成的家庭纠纷。再次,政府应发挥政治职能作用,颁布行政法规切实维护女性的就业权益。例如,规定实施就业歧视的评判标准及所在单位或个人所应当承受的惩罚;在社会保障制度方面更加关注女性的权利是否得到尊重,可考虑由社会分摊女性的部分生育成本、培训成本等。
(四)大力扶持第三产业发展。三大产业中,第三产业中的女性劳动力比重最大,通过加大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更大程度地开发当地的女性劳动力资源,提高本地区的女性就业率,同时有利于三大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提升第三产业的整体服务质量。例如,服装、售货员、按摩师等有当地特色或稀缺的职业。除此之外,晋江石狮地区商业氛围浓厚,农村女性小有积蓄,可创办实体经济,在自主经营中掌握科学管理理念和先进技术。就业渠道的多元化将更有利于女性的就业。
(五)政府支持是关键。这一系列措施只有得到政府的政策和财政支持才能更好地实现,因此,晋江石狮地区应划拨一定比例的资金在农村女性的教育、就业和培训上,同时对与之相关的机构采取免息或减息的优惠政策。
主要参考文献:
[1]宋顺华.加强培训,提高素质,促进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农村教育,2008.6.
[2]李奇奇,张丽.女性工作――家庭冲突的组织支持策略与员工援助计划.管理研究,2011.
[3]郭强.关于就业性别歧视的综合探讨.出国与就业,2011.5.
[4]刘研.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弱势及其社会根源.红苏农村经济,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