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项目规范化管理

项目规范化管理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0-10 10:37:1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项目规范化管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项目规范化管理

第1篇

关键词:项目 施工组织 规范管理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4(b)-0154-01

工程项目是效益的源泉、信誉的窗口,是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获利空间越来越小,管理规范化程度不高已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因而要更加重视工程项目的规范化管理,以积蓄财力,增强竞争力。

项目管理的两个主要功能是:控制和协调。而进行规范化管理是实现其功能的重要途径。

1 成本管理规范化

项目开工前,依据近期己完工的施工项目或者将完工项目的单位成本,对工程成本进行估算,对个别无参照对象的分部或分项工程,依据预算定额并结合实际情况估算,预测施工成本。

在此基础上,编制施工成本计划,再依据承包合同、成本计划、进度报告和工程变更进行成本控制,根据成本分析需要,进行成本核算和分析。

成本分析要考虑的影响因素:外部的如材料价格的变动和单位合作的违约等;内部的经营管理因素等。

最后进行成本考核,奖优罚劣,赏罚分明,调动职工努力实现目标成本的积极性,降低成本。

2 质量管理规范化

首先要建立质量保证体系,而后做好质量计划,对各个阶段实施有效控制并加强技术指导,使每道工序有方案措施、有交底和标准,建成精品。最后要注意确定改进目标,实施选定的解决办法,以确保质量持续改进,不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3 进度管理规范化

首先制定进度计划并按计划进行进度控制,无论是进度加快、进度滞后都会对组织设计和施工工序带来问题,需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调整进行补救,同时做好进度检查和协调调整。

施工企业施工进度管理往往是前松后紧,到后期感觉不能按时交付,迫不得已采取“救火”战术,勉强保住总工期。造成这种现象一方面和业主制定的工期不合理有关,但更多是由于项目管理没做到位,进度管理不规范造成。

4 防水土流失和环境保护规范化

指在施工实施阶段按施工总平面图,设置道路,组织排水、搭建临时设施、堆放物料和设置机械设备等,布局要合理紧凑,实现安全高效,井然有序,防止和尽量减少对大气和水资源的污染;尽量控制现场噪声,使其低于国家规定限值;正确处理固体废物,防止造成综合污染,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并通过认证。

5 合同管理规范化

合同“标的”对工程承包内容和范围进行严格的文字确认,切忌采用容易产生歧义的文字描述,对于承包合同,一定要使用工程量清单的约定模式,避免产生争议。在谈判中的调整和修改,要及时以文字方式记录下来,并以合同补遗或会议纪要方式作为合同附件,并说明它是合同组成部分。

确定合理的计价方式,对价格调整条款约定明确,不要签署所谓“总价包死”合同。因为一般建设工程工期都比较长,影响现场施工和合同执行的因素多,容易出现不可预见因素。约定价格调整条款可较公正的解决非承包人可控制的风险损失。

根据项目规模和业主管理模式不同, 确定合同款支付条款,在谈判时重点解决预付款支付进度,投标担保返还时间等,尽量缓解项目资金压力。

此外,承包人通过谈判使发包人接受并在合同文本中明确承包人保留由于工程变更、恶劣气候及“作为一个有经验的承包人也无法预料的条件变化”几因素影响工期而延长工期的权利。

6 组织协调规范化

组织协调是管理的重要职能,施工项目实施周期长, 为保证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必须处理好项目内外复杂关系。

7 结语

总之,项目管理是系统工程,只有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和监督约束机制,才能有序、高效、规范运作。项目管理规范化可提高管理水平,成功率和企业知名度,赢得更多客户,减少项目建立之初成本投入,迅速将知识、劳力、技能等资源转化为生产能力,使项目有较高的管理平台。

参考文献

[1] 李子宏.浅论深化工程项目管理[J].甘肃科技,2004(2).

[2] 成虎.施工组织设计与进度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第2篇

关键词:高速公路;项目管理;规范化

中图分类号:U412.36+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项目管理与传统的部门管理相比最大特点是项目管理注重于综合性管理,并且项目管理工作有严格的时间期限。项目管理必须通过不完全的确定过程,在确定期限内生产出不完全确定的产品,日程安排和进度控制常对项目管理产生很大的压力。所以,对高速公路工程项目规范化管理进行探讨很有必要。

1 高速公路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

项目管理的对象是项目或被当作项目来处理的作业。项目管理体制针对项目特点而形成的一种管理方式,因而其适用对象是项目,特别是大型、比较复杂的项目。项目管理的全过程都贯穿着系统工程的思想。项目管理把项目看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依据系统论“整体——分解——综合”的原理,可将系统分解为许多责任单元,由责任者分别按要求完成目标,然后汇总、综合成最终的结果;同时,项目管理把项目看成一个有完整生命周期的过程,强调部分对整体的重要性,促使管理者不要忽视其中的任何阶段,以免造成总体效果不佳甚至失败。

1.1 项目管理的组织具有特殊性。

①项目管理的突出特点是项目本身作为一个组织单元,围绕项目来组织资源。

②由于项目是一次性的,而项目的组织是为项目的建设服务的,项目终结了,其组织使命也就完成了。

③项目的组织打破了传统的固定建制的组织形式,而是根据项目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具体需要适时地调整组织的配置,以保障组织的高效、经济运行。

④项目管理是一个综合管理过程,其组织结构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到有利于组织各部分的协调与控制,以保证项目总体目标的实现。

⑤项目管理的体制是一种基于团队管理的个人负责制。由于项目系统管理的要求,需要集中权力以控制工作正常进行,因而项目经理是一个关键角色。

2 高速公路工程项目规范化管理的内涵

规范化管理的内涵是:以项目为对象,利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按照项目基本要素进行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对项目工期、质量、成本实施有效的控制,实现树形象、拓市场、打造品牌的项目管理目标。在项目管理的实践中,施工企业应注重完善企业决策层、项目管理层、劳务作业层三个层面上的责任机制,企业决策层负责项目部的组建、资源配置及履行指导、监督、管理的职能;项目管理层负责实施项目计划,对项目资源按市场化要求进行优化配置和管理;劳务作业层按合同实施经济承包管理。

3 高速公路工程项目规范化管理的基本做法

3.1组织合同评审,规避合同风险,兑现合同承诺

项目中标后施工企业依据项目合同条件、工程特点、技术难易、施工条件等,对投标书拟定的项目现场管理技术人员、关键设备、物资供应、合同价格等要素进行管理评审,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按照“标价分离、过程精品、企业形象”的三位一体的项目管理要求,做到“管理责任制到位、生产要素配置到位、责任预算分劈到位、制定的项目管理目标到位、资金技术服务到位”五到位,全面兑现合同承诺。

3.2强化系统管理,合理设置项目管理模式

公路工程项目中能否合理设置其项目管理模式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有效的管理模式可以充分发挥项目的管理功能,提高项目的整体管理效率,从而达到降低工程成本,实现项目最终目标。

在组织实施中,始终把履行合同义务作为自己的第一要务,注重项目管理策划,把优化施工组织设计作为项目系统管理的主要手段。科学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既是项目管理大纲,又是项目部的行动指南,带动了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步入有序、规范的轨道。

项目部以此为前提,进行生产要素的配置、责任预算的分劈、质量、工期、成本的控制,使项目部管理水平、技术水平、设备能力、管理手段与工程规模、工程需要、市场规律、合同要求相适应,既能确保完成合同任务,又能满足企业追求经济效益的要求。

注意控制工作效率、工作饱满程度、工程量大小、施工难易程度等,要保持相对的均匀性,以保证生产流水线的顺利进行。例如:在挖方运输作业中,要使自卸汽车的运输能力与挖掘机的挖土能力相适应,才能保证作业高效顺利进行。

3.3更新观念与制度建设,强化施工现场生产要素的管理

施工现场生产要素主要是指投入施工项目的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技术和资金。 对施工现场生产要素的管理,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适时、适量、适比例、适位置地配置或投入生产要素,满足工程施工进度、质量的要求,最终提高项目经济效益。 施工企业在建立和完善施工现场生产要素市场的同时,把制度建设作为企业系统管理的基础,以规范项目的运作程序。项目部在组织实施中,应始终把项目经营目标、管理目标作为第一要务,始终把更新观念、系统管理作为解决一切矛盾的手段,提出了“以人为本、超前管理、优质高效、科技先行”项目管理战略,破除了“产值产量第一”的思想,树立了“有效价值第一”、“品牌质量第一”的观念,根除了盲目拼抢进度忽视安全质量的作法,形成了“生产服从计划,进度服从质量,一切服从效益,一切服从市场”的项目经营管理新思路。

3.4 责任成本控制,实现经济效益的手段

成本分析是利用成本核算以及有关计划、统计、定额和技术资料,运用一定的分析方法,研究影响成本升降的诸多因素及其形成的原因,挖掘降低成本潜力的一种管理活动。成本分析按其用途可分为成本预算分析、成本控制分析和成本计划执行情况的综合分析。通过成本预测分析,提出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降低成本方案,为制定成本计划提供依据。成本控制分析是成本计划实施过程中的分析,通过分析,及时发现差异,采取措施,使生产耗费控制在预定的限额内,保证成本计划的实现。成本计划执行情况的综合分析,是对成本的终结分析。通过成本计划执行情况的综合分析,可以对执行成本计划的情况作出客观的评价,既肯定加强管理、降低成本的成绩和经验,又揭示存在的问题不足,指出进一步降低成本的潜力途径。在对成本计划执行情况分析的基础上,按成本责任制的有关规定,体现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推进成本管理工作。

成本控制管理是由企业固有的属性决定的,也是实施项目管理的基本要求,施工企业将责任成本管理与项目经济承包紧密结合,作为考核项目管理经营目标的重要指标,也是项目管理评价的主要因素之一。项目部责任制落实到位,有利于调动项目部员工的积极性。内部管理和外部要求的和谐统一,项目管理的整体水平得到提升,增强了施工企业的盈利能力,充分展示了施工企业的形象。

4 结束语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迅猛发展,工程项目管理将会逐步走上系统化、法制化的轨道,电脑技术将会普遍地运用到工程项目管理中,成功的管理,能促进项目和企业的发展,能推动建筑市场不断前进。开拓创新,总结经验,在项目的实践中不断摸索,最终创造出一条施工项目管理的成功之路。

参考文献:

第3篇

规范化管理现在它也已开始成为一个时髦的概念了。人们更多的是把它等同于制度化管理,或叫标准化管理。尽管规范化管理最终也要落到制度层面上,通过规章制度来实施,但制度化管理仍远不等于规范化管理。制度仅是形式,任何一种形式管理都可以以制度的形式予以界定和贯彻,强调的是事事有章可循的“法制”化管理。规范化管理则是强调的是在管理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人的价值,而不是把人当作一个机器上的螺丝钉和齿轮,是在对人的本质特性准确把握的基础上,通过确立一套价值观念体系来引导职工的意志行为选择。

规范化管理在我处提出已有六年时间,“一年打基础,两年搭架子,三年上水平”的目标已初步实现。项目管理作为事业单位管理体系中的一项,如何将规范化理念融入到项目管理中是这些年一直研讨的课题。下面将一些心得与大家共研。

首先建立制度

一、项目管理制度

1、管理原则

为加强项目管理,完善建设程序,规范建筑行为,确保工程质量,严格控制投资,提高投资效益提出先规划后建设;计划管理;重大事项审批;项目法人负责制四项管理原则

2、项目管理机构

项目建设由单位负责人负总责,分管处长主持基本建设管理工作,工管科作为基本建设的主管职能部门,负责归口单位基本建设方面的日常工作。具体职责包括:建立健全三年项目库,落实年度投资项目;撰写工程建设项目立项申请、办理规划设计审批、施工许可审批手续;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进行招标,配合招标中心对建设项目的施工、监理进行招标,参加相应商务谈判,选定具有相应资质的合作单位;对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投资、进度进行控制,严格合同管理;严格工程建设项目预算复核、结算决算审核和工程结算相关工作;组织工程验收及资料整编相关工作。

3、项目申报立项

工管科根据处内基本建设规划和基层单位工程建设的轻重缓急编报工程建设计划报处领导办公会议审批,审批后着手进行办理项目报建手续;完成建设计划和审批程序;确定勘察、设计单位,并签订勘察、设计合同;签订工程监理合同;办理工程招投标手续,确定施工单位。

4、项目施工

工管科在项目施工阶段对工程质量、进度、投资、安全、合同等进行控制。对施工单位自行采购的材料要保证有合格证和复试报告,并会同监理单位进行随机抽样化验;如由于施工单位原因造成工程变更,在保证工程原设计标准不降低和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允许变更,但费用由施工单位承担,如涉及变更事项为设计原因,则业主、监理、设计共同签字确认以安排施工,但必须另附设计修改单以作为结算凭证;检查施工单位管理组织机构、人员配备、资质、业务水平是否适应工程需要,材料、劳动力、机具的数量和质量是否满足工程进度要求,定期检查实际施工进度与计划进度相比较,确保合同工期;做好图纸会签及审查工作;驻工地代表与监理单位按照施工及验收规范进行工程质量监督和检查,对重要部位及隐蔽工程重点检查;组织工程阶段性验收,如桩基验收和主体验收等。

5、项目竣工验收及归档

工程建设完成后,报上级主管部门组织验收;做好工程资料整理及归档工作。

二、项目考核制度

1、项目考核和组织程序

处内成立项目考核小组,由单位主管负责人、监察、审计、纪检等部门人员组成,主要负责项目考核实施工作;项目检查、审定工作;项目考核申诉工作。考核程序包括:项目负责人就项目进行自评,填写《项目考核报告》,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备查;项目负责人提交《项目考核报告》及相关证明材料给项目考核领导小组进行审核;项目考核小组对项目实施考核;根据考核结果进行等级评定,根据考核等级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奖惩;考核结束整理考核资料进行归档。

2、项目考核内容

考核内容包括:项目申请手续是否规范;项目负责人责任制落实情况;招投标执行情况;建设监理制落实情况;项目合同管理情况;项目质量、安全、进度控制管理情况;经费与资金使用与管理情况;工程竣工验收或主体工程投入使用验收情况。

3、项目考核结果与奖惩

考核结果按照量化考核得分率,质量、进度、安全、投资等硬件综合考量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4个等级。年度考核评为优秀的项目,在单位进行通报表扬,并作为绩效考核的依据;年度考核为不合格的项目,在单位进行通报批评,责令进行整改,并建议追究责任人相关责任。

其次,根据管理制度建立相关管理流程,设立关键节点,加入“人”的因素,进行量化控制,针对以下五类问题进行规范:

1、对项目评审、立项职责不清、程序不明等问题进行了规范,提高了申报立项的准确性。

2、对项目经费拨付,使用混乱的问题进行了规范,有利于确保项目资产安全与完整。

3、对项目进度控制、项目质量保证等问题进行了规范,有利于确保项目管理活动协调,有序进行。

4、对单位的项目验收标准、验收程序、验收人员的职责权限进行了规范提高了项目的质量。

5、对项目的档案资料收集、整理、归档等问题进行了规范,降低了因无据可依导致纠纷的发生。

同时防范了以下四方面的风险:

1、防范项目审批权置于监督之上,监管机构监管不到位的风险。

2、防范项目投标人之间相互串通、恶意报价,骗取中标的风险。

3、防范合同未能得到有效履行,施工单位偷工减料、弄虚作假,从而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的风险。

4、防范工程验收不及时,影响工程投入使用的风险。

加强了三方面关键环节的控制:

1、积极推行公开招标,并由监管部门对开标和评标的全过程进行监督,以确保结果的公平、公证。

2、加强对预、决算管理人员培训,做好资金的使用和管理。

第4篇

按照招投标法的规定,在进行石油化工类项目工程的评标环节中,需要由具备相关专业工程技术和建设经验的评委组成,并且招标单位的评委组成人员不得超过三分之一,以保评标的公平性。但是目前不少招标单位在评标时几乎由本单位人员组成,既无专业性可言,也不保客观性和公正性。而且评标的时间偏短,面对几十页乃至过百页的投标书并未能做到仔细评审,因此也就难以达到择优中标的要求。

2招投标石油化工项目的规范管理建议

石油化工项目招投标是一项严肃的工作,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利益,因此为保障工程质量、规范招投标行为,针对招投标活动中存在的弊端,提出以下相关建议。

2.1加强对招标项目的审批监督检查国家在对石油化工项目进行招投标的时候应该明确规定招标的范围,哪些该招标,哪些不用招标,以及招标的条件。所以需要设立专门监督小组对相关的项目审批程序、招标文件进行检查,检查是否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招标,并审查不须招标的项目是否符合不招标条件,防止招标单位将项目化为多个小项目,将其拆分逃避招标。

2.2加强对评标专家的纪律监督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和具有石油化工项目施工经验的人员对竞标单位发来的投标计划书进行严格的审查、评估是招投标项目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其关系到是否能公平、客观的选择到优秀的承建单位,是招标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因此,首先需要选择具有较高政策法规水平和专业技术知识丰富的人员担任评标专家,要求他们需要本着认真负责和良好职业道德的工作态度进行评标活动;再者,需要对评估活动负主要责任的评标专家进行纪律监督,防止他们接受贿赂、主观臆断的左右招投标活动的结果,并制定相关的专家监管制度,一旦出现规避招标、弄虚作假、暗箱操作、干预招标、分包转包等违规评标现象,需要追究具体的责任,对其进行严厉的经济惩罚和党纪政纪处分,构成犯罪行为的,移交司法机构追究刑事责任。

2.3推广无底标招标无底标招标,就是不设定标底,在评标的时候,专家会从最低报价评起,再向高价逐个评标,如经过论证,价格低而且技术具有先进性、方案具有可行性、施工符合石油化工要求的安全性,则为中标,就不再考虑标价高的竞标者。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避免暗箱操作、防止泄露标底,从而遏制编标等违纪违规行为。但是实行无底标招标,需要招投标负责单位在招标前做好相关的市场调查工作,掌握石油化工项目建设所需的材料、设备的市场价格,做好成本核算,对最低价做到心里有数,防止竞标单位串通哄抬标价,串通投标。采用这种招标方法,需要要求有较高素质的工程监理执业人员,防止中标单位低价中标后,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为获取非法利润,偷工减料,或者单方面终止合同导致工期拖延,给国家带来重大损失。

2.4加强后期合同签订情况的监督在招投标的管理工作中,招投标单位往往只重视招标过程的监督控制,却忽视了后期中标通知书发出和与中标单位签订合同的监督工作。如果忽视对合同签订情况的监督,会出现中标单位随意更改投标时的一些项目,使得合同签订的内容与投标时承诺的内容出现不一致的情况。特别是石油化工这样的项目,施工过程和投入使用都具有极高的危险性,稍有项目施工不到位,带来的后果将会是灾难性的。所以,作为招投标单位的相关负责人一定要组织好监督人员掌握相关政策法规、熟悉石油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组织措施、管理程序、设备工艺流程,如果发现合同签订中有随意更改现象,需要及时制止,纠正。

3结束语

第5篇

关键词:973项目规范化酸雨采样的重要性;凯里地区;浅析

中图分类号:X517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酸雨是凯里地区当前面临的显著的空气质量问题之一。由于酸雨的存在,给人类、农作物、大自然带来严重的危害。看到酸雨的种种严重危害,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中国酸雨沉降机制、输送态势及调控原理》课题组在凯里地区建立了973项目酸雨观测点,对酸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因此,本文利用凯里市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业务酸雨观测资料和973项目酸雨观测资料,对凯里地区973项目规范化酸雨采样情况进行分析,得出凯里地区的业务酸雨观测和973项目规范化酸雨观测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的结论,并提出一些建议。为酸雨研究课题组提供一些依据,对凯里地区业务酸雨观测和973项目酸雨观测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对凯里地区973项目酸雨采样操作进行规范化要求

在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业务酸雨观测和973项目酸雨观测的采样、测量等完全操作一致。2008年7月至2009年6月经过课题组研究为体现973项目酸雨观测和区别业务酸雨观测和973项目酸雨观测,对973项目酸雨观测的降水样品采样重新作进行了要求:在实验室内必须配戴一次性手套;套采样袋时,应用一次性采样袋,双手戴上一次性手套,双手捏住袋口,展开采样袋,垂直放入采样桶;采样桶盖放入一个干净的一次性采样袋中;要收回采样桶应将桶盖拿到现场,盖上桶盖后再将采样桶取回到实验室;重新戴上一付干净的一次性手套,揭开桶盖,在尽量保持采样袋口翻卷状态下,从同内取出采样袋;提起采样袋,并使其一侧抬高,使采集的降水集中到另一个下角;用少量实验室纯净水冲洗被抬起的下角,然后用纸将残留水滴吸干;用一个干净的剪刀将洗净、吸干的采样袋下角剪开大约1cm的口子;用一只手捏住剪开的下角,把样品转移到预先准备好的聚乙烯样品瓶中和一个干净的烧杯中;然后采用《酸雨观测业务规范》的方法进行pH和电导率测量。

2 凯里地区的973项目酸雨情况和趋势分析比较

一般把pH值小于5.6的大气降水(雨水)称为酸雨,它产生于雨、雾、雪、雹等降水过程中。选pH值等于5.6这个值的原因是:常温下,CO2气体溶于水达到饱和时的pH 值为5.6,而SO2的酸性略强于CO2。反之,将pH值≥5.60的大气降水(雨水)定义为没有受到酸化影响的天然降水。我站进行的973项目酸雨观测是将日降水量≥1.0mm的降水作为监测样本,测量其pH值和电导率(大气降水的电导率俗称K值),pH值的大小反映大气降水的酸碱程度,电导率反映大气降水的洁净程度,K值的大小与大气降水的洁净程度成反比。

2.1 降水量及酸雨的概率分析比较

在973项目建立之内降若干次雨, 有的是酸雨, 有的不是酸雨, 因此我们把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的观测测量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由资料分析可得出:期间总降水量3405.3mm,酸雨观测降水量3358.6mm。降水日数有409d,酸雨观测日数有275d,pH值

2.2 酸雨的pH值分析比较

由资料分析可得出: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业务观测酸雨pH值与973项目观测酸雨pH值相比,pH值基本相同;2008年7月至2009年6月,业务观测酸雨pH值与973项目观测酸雨pH值相比,973项目pH值比业务pH值偏小0.01~1.0之间。由资料分析可知采用规范化采样得出的pH值比不采用规范化采样得出的pH值趋于精确。因此可以说明973项目观测酸雨值在规范化采样和测量过程中未受到第2次污染,973项目观测酸雨pH值相对于业务观测酸雨pH值偏小。

2.3 酸雨大气降水电导率分析比较

由资料分析可得出:我站酸雨观测中,从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大气降水电导率K值都偏大,大气降水电导率K值与pH值的大小成反比,电导率反映大气降水的洁净程度,K值的大小与大气降水的洁净程度成反比,由此看来凯里地区的大气降水的洁净程度特差。由资料分析还可得出: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业务观测酸雨大气降水电导率K值与973项目观测酸雨大气降水电导率K值相比,两者大气降水电导率K值基本相同; 而2008年7月至2009年6月,业务观测酸雨大气降水电导率K值与973项目观测酸雨大气降水电导率K值相比,973项目观测酸雨大气降水电导率K值比业务观测酸雨大气降水电导率K值偏大0.1~5.1之间。由此可以说明973项目观测酸雨大气降水电导率K值在规范化采样、测量过程中未受到第2次污染,973项目观测酸雨大气降水电导率K值相对于业务观测酸雨大气降水电导率K值偏大。

3 对凯里地区业务酸雨观测的建议

在我们本站业务观测酸雨中为了使降水样品在观测中不受到第2次污染、为了使测站测得的数据更精确,我们必须要采用973项目观测酸雨的降水样品采样方法;在实验室内必须配戴一次性手套;套采样袋时,应用一次性采样袋,对采样的降水防止第2次污染;973项目观测酸雨的转移降水样品;然后采用《酸雨观测业务规范》的方法进行pH和电导率测量;提高测量pH值和K值的设备质量;测量的备份设备要跟上。

4 结语

综上所述,酸雨观测工作除了需要细致、耐心外,还需要规范化采样和规范化采样的测量,才能使观测到的pH值和大气降水电导率K值更精确、更有说服力,因此说明了973项目观测酸雨中规范化降水样品采样的重要性和适用情况。

参考文献

[1] 孙崇基.酸雨[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第6篇

(1)没有按照计划工作;(2)在送货之前重复性工作;(3)从事了本来完全可以减少费用的工作;(4)低于用户或公司质量标准的工作;(5)高于用户已经确定为合理实用的质量标准的工作;(6)没有完成规定的具体任务;(7)没有事先具体计划、指导工人实行这些具体计划,并且没有事先采取必要的纠错行动;(8)没有有效管理成本;(9)从事了虽然能被接受但以某种方式导致其他高成本或延误送货结果的工作;(10)设立比实际报价要高的预计成本项目;(11)对预计成本项目的忽略;(12)没有满足预算要求。

测量缺陷也有各种方式。有的通过目标完成情况来确定缺陷数量。西屋公司的无缺陷测量公式为:绩效=100-有缺陷项目数/无缺陷项目数×100。如果有缺陷项目数等于无缺陷项目数,绩效值为零;如果有缺陷项目数多于或小于无缺陷项目数,绩效值就为负或为正。

全面质量管理(totalqualitycontrol,TQC)来自日本企业管理实践,20世纪80年代大力引入我国。日本企业结合科学管理和零缺陷管理的理论,提出过程质量控制的理念,即将产品的质量缺陷消灭在产品的制造过程中,这样最终产品必然是符合质量要求的。为了做到这点,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都是一个质量控制点,每个环节的操作员工都是质量控制人员。为了保障每个质量控制点不出废品,每个质量控制点都设立了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和客观检测手段。按照这种控制要求操作,最终生产出来的产品不用检测都是合格产品。

个别工商组织推行的零缺陷管理或全面质量管理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已经显得不够通用和规范,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需要,1988年由国际标准组织推行的ISO9000系列的质量认证体系,融合零缺陷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的管理理念,成为保障质量管理更加规范的国际化标准。ISO9000实施的是已经具有的制造业和服务业质量国家标准,它适用于整个生产过程,而不是某一具体产品。该体系认证在市场上标志着质量,国际购买者往往会坚持要求其固定供应商获得这种认证。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有严格的程序及考核要求,按照系列分为ISO9001、ISO9002、ISO9003和ISO9004等,依照不同行业设立,但制定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等三个通用文件是其核心。其中ISO9001标准的用途是:当合同要求进行设计,并对产品性能要求有原则规定或有待制定,只有当供货方充分证实了其设计、开发、安装和服务的能力时,才能相信产品符合规定的要求,应要求供货方按ISO9001提供质量保障。该质量体系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承认与尊重。因而,只要企业通过考核达到ISO9000质量体系并严格按照这一体系的要求去做,其产品质量就是可靠的,其服务就是值得信赖的。

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代表着规范化管理的方向,迅速从工商业领域推广到其他领域。在用企业精神、市场原则改革政府组织的新公共管理理念影响下,规范化管理的思想以及成功经验也开始推广到公共管理领域,国外许多公共机构如医院、学校、非营利组织和政府组织也开始推行规范化管理。在我国,2000年9月深圳市国税局蛇口分局通过了ISO9001税收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以后河北省地税局也开始学习深圳的经验,在基层机构进行ISO9001体系试点建设。

综合起来,规范化管理的特点就是程序性管理、标准化管理、质量控制,其根本目的是提高管理效率。

二、政府组织规范化管理的含义

应当说,在政府组织内部推行规范化管理还是一件新鲜事物。尽管在实践中已经取得一些好的经验,但是理论上的探讨还不够充分,因此有必要对政府组织推行规范化管理的含义及其相关理论问题进行深入讨论。

规范化管理是对政府行为的一种约束或自律。政府作为一种社会组织的显著特质,诚如美国学者斯蒂格利茨所说:“第一,政府是一种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性的组织;第二,政府拥有其他经济组织所不具备的强制力。”这两个特性,决定了政府行动必须受到约束。约束的形式多种多样,法律和社会舆论是对政府的外在约束,或政府他律,而规范化管理则是政府的自身约束,或政府自律。推行政府规范化管理能够有助于消除政府失灵。

20世纪90年代,西方国家开始将工商组织的质量管理理念引入公共机构,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方,按照工商管理的原则和理念,向社会公众作为公共服务的需求方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政府规范化管理应运而生。在80年代,我国曾经在政府管理中大力推行过目标管理(managementbyobjective,MBO)。实践证明,目标管理比起规范化管理有许多不足。由于目标管理强调终极结果,容易导致政府行为短期化弊端,而规范化管理强调的是过程结果,能够促使政府持续不断地改进管理质量与效率,因此规范化管理更符合政府组织的特性。

政府规范化管理就是按程序办事。所谓规范化,就是政府按照事先的规定行动,这种规定实际上就是程序。简言之,政府按程序办事,就是规范化管理。政府组织本身就是依照程序建立和运行的,但是由于法制不健全和信息不对称,政府组织并没有完全按照程序办事,主观随意性、长官意志以及以职谋私等现象大量存在,以致出现许多不规范行为,严重的还发生犯罪行为。严格按照程序办事,就可以大量减少这种不规范行为和犯罪行为,最终提高政府服务社会公众的质量与效率。推行政府规范化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增强政府的管理效率和提高管理质量。应当将这个目的作为统帅政府规范化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不能为规范而规范,以致走向规范化管理的消极面,搞形式主义。

规范化管理要有制度和考核标准。规范化是一个制度建立和强化考核标准的过程。一般说来,制度建立的依据是法规和惯例。法规比较明确,也容易执行。在建立具体的规章制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不要与现行党和国家的有关法规条文相冲突。而惯例是一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而且从行为结果上看具有利弊双重性特点。过去在没有规范化管理要求的时候,实际工作也按照许多工作惯例来运作,并取得成效。因此,政府规范化管理应力求将惯例趋利避害,将好的惯例转化成制度安排,将不好的惯例通过制度安排革除。有了制度,还需要对制度执行的情况进行考核,为此就需要设立独立的考核标准以及考核机构。首先,标准应是指标化、量化和可操作的。而且标准起着导向的作用,需要下功夫来设计一套标准体系。ISO9000引入公共组织,就是一种标准体系的建立。除ISO9000以外,还可以根据各个机构的实际情况设立其他标准化体系。其后,对运行情况需要有外在的独立机构对政府组织进行考核。政府同级组织或上下级组织之间由于形成了一定的利益共同性,比较难以做到考核的客观性和公正性,考核容易流于形式。目前在这方面的工作尚未真正制度化,任重而道远。

三、政府组织规范化管理的难点及解决

全面推行政府组织的规范化管理也有一定难度,这与政府组织的自身特性和承担功能有关。政府是非生产性组织,非营利组织,因此在理解政府管理质量、管理效率方面与工商组织有许多不同,这直接影响政府规范化管理考核标准的设立。政府的行为绩效应当不同于工商组织绩效,不能以政府机构取得的收益当作考核标准,或政府基层组织不能只是以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作为考核标准,而应以社会公众对政府服务的数量及质量的满意程度作为绩效考核标准。进一步说,由于政府面对的社会经济事务错综复杂,瞬息万变,因此不是所有的政府行为都能够走程序,实行规范化管理。实事求是地说,政府规范化管理不是万能的。

推行规范化管理在实践中会遇到两个突出的矛盾:第一,政府行为合法与合理悖论问题。要么政府行为合法但不合理,比如事事都要按照程序办结果导致不合理行为的发生;要么政府行为合理但不合法,比如为了便利服务对象的需求,省去繁琐的办事程序,结果违反了国家的有关法规。到底以哪种标尺来规范政府行为,没有统一意见,要通过实践来检验。一是依据现行法规来规范政府行为,如火车站内厕所收费;以改革精神来合理规范政府行为,如对娱乐、休闲场所服务人员征收个人所得税。第二,工作讲求实际效率和办事遵从程序形式的矛盾。应当说,一个好的制度安排可以将效率与形式有机结合起来,有效的制度形式有助于管理效率的提高,但是在政府组织规范化管理过程中,由于不可能事事都提前考虑,特殊情况时时出现,需要具体情况灵活处理才能得到合理的结果。因此,刻板地遵循已有的制度规定,也不利于管理效率的提高。进一步说,制度是由人创造的,并由人去遵守。而人是具有创新能力的,在规范化管理中也要给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留出空间。21世纪的最新管理理念是以人为本,由于这种理念的传播,使得许多具有创新特性的工商企业开始推行弹性工作制以及创立学习型管理组织。作为侧重程序性管理的政府组织,当然不可能照搬这种弹性工作制,必须推行规范化管理。但是政府组织也会遇到如何处理效率与形式的矛盾,为此,需要上级关注来自基层的创新思维与创新做法,及时地将一些不符合惯例或已有规定的做法纳入到制度创新中。不能忘记,规范化管理的终极目的,还是提高政府组织的管理质量和服务效率。

建立政府组织的规范化管理,可以考虑以下做法。

1.建立具有可操作法和可检验性的制度。ISO9000是一个可供选择的制度,但是需要有相关条件的具备和落实。毕竟,按照ISO9000的要求,需要制定比较繁琐的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等三个通用文件,许多政府机构还不具备制定这三类文件的条件。美国学者詹姆斯·Q·威尔逊将政府组织机构分成四种类型:付出和成果二者都能观察得到的生产型机构;可以观察到付出但观察不到成果的程序型机构;可以观察到成果但观察不到付出的工艺型机构;付出和成果二者都观察不到的应付型机构。显然,只有生产型和程序型的政府组织才具备条件实行规范化管理,对于其他类型的政府组织实施有效管理就需要寻找新的解决方案。一般说来在我国,窗口服务性的政府机构可以参照服务业的ISO9000体系进行规范化管理制度建设,政策制定和调控性的政府机构主要围绕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建立相应的规范化管理制度。

2.细化制度,责任量化到人。政府组织都多多少少建立了管理制度,但是缺乏实施细则,就使得既有制度不能落实。实际部门的经验比较看重领导的重视,以及抓落实就是领导重视,组织到位,实际上制度细化和责任量化到人也能起到落实的作用。为了将制度细化和责任量化到人,需要有一套考核政府组织管理绩效的指标体系。但目前国内对政府组织的管理绩效及相关指标体系的研究还比较粗糙和不具体,今后这应是政府组织理论研究需要突破的难题。

3.尽快建立独立的政府业绩考核机构。对政府组织行为是否规范,从根本上讲不能由政府组织自身说了算,而应当由政府提供服务的受益方社会各界来评价。目前我国政府组织规范化管理及其考评主要是来自政府自身的努力,这是适应新的社会经济环境政府做出的积极努力,值得高度评价。但是从长远看,对政府行为的规范化约束应当是两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政府自律和社会他律。实现社会他律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建立相对独立的政府业绩考核机构。

4.强化政府信息的透明度。政府规范化管理固然是政府内部的事情,但是由于与服务的对象社会公众有直接联系,因此需要将政府规范化管理的相关信息向社会公众公开,让社会公众了解政府相关服务的质量要求和标准,这样从外部增加了一条对政府规范化管理的督促和检查渠道。实际上,政府规范化管理的最终受益者是社会公众,让这些受益者了解政府规范化管理制定规定,会更加有利于政府行为的规范化。

5.提高政府管理人员的个人修养与管理素质。制度再好,也需要人去执行。因此政府管理人员的个人修养和管理素质对完成规范化管理有重要意义。搞ISO9000,首先需要人人掌握相关规定和知识,通过学习而获得更多的知识,提高管理的自觉性。

6.加快电子政务的建设。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来推进政府规范化管理,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潮流的需要。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将加快信息化进程,信息化本身就需要有规范化的信息输入与输出,同时基于互联网平台构建的电子政府可以满足政府改革的多种目的和要求。因此,把电子政务纳入政府组织规范化管理的构成要素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应当从这个角度审视政府组织规范化管理工作,对电子政务给予充分的重视,加快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斯蒂格利茨.政府为什么干预经济[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

[2]刘瑞.政府经济管理行为分析[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3]D.S.皮尤.组织理论精萃[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4]CarHeyel.TheEncyclopediaOfManagement[M].VanNostrandErinholdCompany,NewYork,Cincinnati,Toronto,London,Melbourne,

1982.

第7篇

就现阶段而言,大多数企业在进行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的施工时,都存在着场站分散、物资分散和人员分散的特点。在这种情况下,施工人员素质的良莠不齐、施工过程的监管不到位以及施工监理力度的薄弱等问题的存在,都使得工程施工现场存在着大量的安全隐患和质量隐患,从而降低了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和质量,进而限制了工程施工的管理水平。而通过规范化的进行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可以使人员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改善施工现场的管理,进而为油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保障。所以,对于大多数石油企业来说,规范化的进行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将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2施工现场的规范化管理的实施

施工组织设计的规范化管理为了保证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的施工现场的管理更加规范化,管理者首先要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的规范化管理。从工程施工全局出发,根据工程的特点和设计图纸,按照工程项目的客观规律及项目所在地的具体施工条件和工期要求,统筹考虑施工活动中人工、材料、机械、资金和施工方法等五大要素,对全部工程的施工工艺、施工进度和相应的资源消耗等作出科学合理的安排,为施工生产活动的连续性、协调性、均衡性和经济性提供最优方案,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而编制的指导性文件。另外,在进行审核的过程中,项目管理者要保证编制内容的规范化,既内容需包括工程类别简介、施工图简图和现场平面图布置图等多种内容,进而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的规范化管理。

2.1施工过程的规范化管理

为了保证地面建设工程的施工现场能够得到规范化的管理,管理人员还要做好施工过程的规范化管理。首先,管理人员要保证施工现场的封闭作业。具体来说,就是要求施工人员全部进行统一工作服、安全帽的佩戴,安全监督人员以及现场管理人员不定期的进行施工人员劳保着装的检查,确保施工现场的规范和有序。其次,项目管理人员要在施工现场进行开料作业区的划分。而这是因为开料加工时会产生大量的废料、噪声和灰尘,进而使施工现场一度发生紊乱。所以,项目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划分开开料区域和施工区域来进行这种现象的避免,进而更加规范的进行施工现场的管理。再者,项目管理人员要在施工现场开展文明生产,进而使施工人员养成良好的施工习惯。而这样一来,不仅施工人员的施工效率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还可以使施工材料得到一定程度的节省,进而使施工现场的生产管理变得更加规范化。另外,项目管理人员要合理进行施工工序的安排。具体来说,就是要根据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科学且合理的进行施工工序的安排,从而使各工种的施工人员按照施工计划进入场地施工,进而避免交叉作业而导致的施工事故的发生。所以,进行施工工序的合理安排,也可以使施工现场的管理更加规范化。

2.2施工质量验收的规范化管理

为了使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的施工现场得到规范化的管理,项目的管理人员要使施工质量验收管理更加规范化。一方面,在现场施工完成后,管理人员要使每个施工工种按照规范的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进行施工质量的自我检查,并记录下施工人员的工号。而这样一来,施工人员就能更加清楚施工质量的验收标准,进而更加规范的完成工程项目的施工。另一方面,项目管理人员要按照规范的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进行施工质量的检查。而一旦发现施工质量存在一定的问题,就要追究相应的施工人员的责任,并要求施工人员进行重工,从而保证施工的质量,进而使施工现场的管理更加规范化。

3结语

第8篇

关键词:财政;规范;管理

中图分类号:F8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4-0178-02

财政部门作为国家的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是政府调控经济社会运行的主要杠杆,是政府配置资源的主体。近几年来,国民经济飞速发展,财政收支规模迅速膨胀,财政对国家的支撑作用更加明显。但也出现一些问题:有的税收政策执行不到位,擅自越权提供税收优惠,还存在漏征漏管现象,税收收入没有得到充分反映;有的为了完成财政收入指标,收“过头税”,“寅吃卯粮”,甚至虚收空转,“转税引税”,严重破坏了税收秩序;虽然财政收入增幅很高,增长额很大,但收不抵支的问题仍十分突出,财政非常吃紧,特别是县乡财政的日子非常难过。分析以上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财政管理不规范是主要原因。因此,加强财政收支的规范化管理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一、加强财政收入的规范化管理

(一)树立税收规范化管理的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指示灯,要将税收规范化管理真正落到实处,财政部门和财政人员必须首先树立税收规范化管理的观念。由于税收本身具有的强制性和无偿性的特点,要求一切税收活动必须依照法定的程序进行。否则,让本身就处在弱势地位的纳税人产生一种被剥夺的感觉,加上税收活动涉及面广、涉及人员多,不严格规范操作,在社会上极易造成深远的负面影响。

(二)建立税收规范化管理的监督制约机制。

推进税收规范化管理,根本在于建立科学有效的税收规范化管理运行机制。目前,在税务系统内部对税收执法权的监督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并且多是事后监督,这种游离于税收执法过程之外的监督,从机制上讲很不健全,从实践中看效果也不十分明显。为此,对税收执法权的监督,必须深入到税收执法权行使过程中与其同步运行,抓好对税收执法过程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

(三)营造税收规范化管理的环境

全面推进税收规范化管理,必须注重营造良好的税收规范化管理的环境。目前,在税收规范化管理的环境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涉税违法案件时有发生,行政干预税收执法现象依然存在,有关部门配合不得力。首先要规范政府管税;其次要加强部门配合;第三是要搞好税法宣传。

(四)加大税收规范化管理的具体落实措施

一是完善税收司法保障体系。建立独立的司法保障组织,建立健全税务司法程序,通过明确公、检、法之间的相互分工协作和制约关系,有效地利用司法权力保证税收法律法规的正确贯彻实施,保障税务人员依法征税的安全;设立独立司法权。

二是规范税收执法行为。认真落实执法岗位培训制度,定期举办时间较长的轮训班,不断优化执法队伍的素质结构。逐步推行执法能级考核,分级办证,持证上岗;继续推进税收执法责任制的深入落实,特别要在严格过错追究上下大功夫,积极探索强化税收执法的有效手段;加强内部执法监督制约,增强税务机关的自我纠错能力,防范和制止各种税收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

三是提高执法科技水平。尽快开发和使用全国统一的税收征管软件,推进税收征管电子化进程,从税收预测、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款征收、税务稽查、税源监控等环节广泛运用计算机,充分利用计算机完善办税服务厅功能,满足纳税人办理各种纳税事项需要。提高税务部门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实施计算机税收监控、统计、分析及考核,并加快实现与工商、银行、审计等部门的联网,促使信息共享,提高征管效率,制约随意执法。强化税收执法科技手段,加快税收征管电子化进程,增强对电子商务等新型贸易方式的监控和管理能力,当前特别要加快各种税控机的推广和运用,逐步建立电话报税、网上报税、银行网点报税的电子申报纳税系统,彻底改变传统的执法手段。

二、加强财政支出的规范化管理

(一)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统领财政支出规范化管理工作

和谐社会是法治的追求。现代社会,人们盼望法治,根本上还是渴望社会和谐,人们可以在和平、和睦的环境下生活、发展。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就是要构建和谐社会。财政支出的规范化管理工作作为政府工作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财政全局性、基础性工作,服从、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尤为重要。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指导财政支出规范化管理工作。以人为本,一切从人民的需要和利益出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财政支出的规范化管理工作,要在立法、执法监督和法制宣传各个方面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在财政支出立法方面,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努力做到制度设计科学化、立法过程民主化。在立法过程中,要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扩大财政支出立法的社会参与度,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在执法监督中,要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确保公正执法、规范执法。要敢于纠正财政部门自身在执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完善执法,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在法制宣传教育方面,要积极传播法治精神和法治理念,宣传财政法律知识,使人民群众更深入、全面地了解财政法律制度,遵守法律,理解和支持财政工作。

2.坚持科学发展的原则指导财政支出规范化管理工作。财政支出要有法可依,发挥公共财政作用,支持经济发展也要照章办事。财政支出的规范化管理工作是全局性工作、基础性工作,也是服务性工作,必须紧密围绕经济发展、财政发展的大局,服务于财政中心工作。各项制度建设要坚决贯彻科学发展的原则,把握全局,服务大局。

3.坚持改革开放的原则指导财政支出规范化管理工作。财政改革是推进财政支出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步骤,加强财政支出制度建设是推进财政改革的基本保障。两者互为目的、互为手段,密不可分。财政支出的规范化建设同样要服从、服务财政改革的大局,紧跟改革的步伐,适时废止失效或修订完善旧的、制约改革进程的制度。同时,要以改革的精神指导规范化财政建设,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完善各项工作机制,使财政支出的规范化管理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4.坚持民主法治的原则指导财政支出规范化管理工作。在财政支出的规范化建设过程中,具体的、技术性的法律制度,即财政支出规范化建设的“硬件”系统,相对而言是比较容易引进或构建的,但要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和价值,则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精神、意识和观念,以财政支出规范化建设的“软件”系统作为奠基和支撑。立法者、执法者要制造“硬件”,必须首先开发自身的“软件”。“先法义、后法条”,只有立法者树立了正确的法治意识,才可能制定出符合民主法治精神的法律规范,才能在执法中贯彻民主法治精神,实现真正的规范化管理。

5.坚持以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的原则指导财政支出规范化管理工作。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体制要求的财政支出法律体系,是当前财政支出规范化建设工作的主要任务。加强财政支出制度建设任务十分艰巨,十分迫切,但要有总体规划,逐步推进,不能贪多求快、盲目崇外、食而不化,要努力做到适时、适度,在稳定中求发展,在改革中保稳定。

(二)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一是加强部门预算管理,强化部门预算约束。要严格掌握部门预算的编制标准:人员经费实行完全的零基预算,按照人事部门核定的人数和人员经费的标准逐人核定;维持机构正常运行的公用经费,结合自身的财力和测算的定额标准直接计算编制;专项工作任务经费,根据各单位对本年度提出的各项工作任务计算实际成本编制预算;要加大项目预算编制力度,逐步规范项目库管理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各单位编制项目预算的意识,只有意识提高了,项目预算的编制才能更趋于实际,才能更科学、更准确、更严肃;提早安排,使项目预算有充足的测算、论证、审核时间,各单位从全局出发,科学论证,结合当年实际财力,按照轻重缓急排序,优先安排急需和可行的项目;加强对大额项目支出资金的审核,建立专项资金全过程监督反馈机制。

二是推进财政绩效评价,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财政部门应按照全面考核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用性的要求,逐步建立和完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按照指标科学、简便易行、操作性强的要求,确定财政绩效评价的方式和方法,围绕财政支出项目、部门财政支出和财政支出综合绩效等层次开展绩效评价工作。要以财政外部评价为主、财政内部评价为辅,注重发挥专家和社会中介机构的作用,提高财政绩效评价工作质量。要强化评价结果在财政资金管理中的作用,将其作为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资金分配和政策调整的重要依据,同时充分运用绩效评价结果,及时发现和解决财政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完善财政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