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0 10:37:1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城市发展的区位条件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国际港务区 区位选择 区位优势
一、西安国际港务区概况
西安国际港务区是陕西省“十一五”规划确定的重大建设项目,它由保税物流区、国内物流区、集装箱作业区、国际贸易拓展区、国家应急物流园区、空港物流园区、产业转移承接区、湿地景观区、综合配套区、综合服务区等功能区域组成。作为以现代物流、现代商贸服务业为龙头的专业化园,西安国际港务区依托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和西安综合保税区两大平台,采用公、铁、航、海多式联运,承接沿海港口功能内移,将迅速形成商贸、物流、加工、服务等产业聚集。成为西北地区连接珠三角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的门户和桥梁,成为服务陕西、覆盖西北、辐射欧亚大陆桥节点城市物流体系的平台。
二、区域经济学中的区位选择理论
区位理论是经济地理学以及区域经济学的核心基础理论之一,是解释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在一定的经济空间中,各区位所处的地位不同,其区位因素各异,从而其市场、成本、技术、资源约束不同,为追逐最大化的经济利益,各决策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和相应的约束条件选择最佳的区位,也即决策主体的区位选择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企业需要根据什么样的理论进行抉择、选择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哪些因素,共同构成了区位选择理论的核心内容。
区位选择理论主要包括杜能的农业区位论、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和廖什的市场区位论。德国经济学家杜能和韦伯认为区位选择应该符合三个标准即成本最低;市场份额最大;集聚效应最高。区位选择的基本因素包括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科技因素和投资环境。杜能指出距离城市远近的地租差异即区位地租或经济地租,是决定农业土地利用方式和农作物布局的关键因素,由此他提出了以城市为中心呈六个同心圆状分布的农业地带理论,即著名的“杜能环”。韦伯继承了杜能的思想,指出三条区位法则即运输区位法则、劳动区位法则和集聚或分散法则,他认为运输费用决定着工业区位的基本方向,理想的工业区位是运距和运量最低的地点。
三、西安国际港务区的区位分析
物流企业一般占地面积较大,周围应有足够的发展空间,为物流中心及工业企业发展留有余地,它以效益为宗旨,地价的高低对其区位的选择有重要影响。
西安国际港务区位于位于西安市东北部灞渭三角洲,园区西沿灞河,北抵渭河,东接临潼,是西安未来空间发展格局中的战略要地,南衔绕城高速和城市三环线,距西安市行政中心五公里,是西安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北扩、东拓、西联”的前沿区域。此处风景优美,地阔人少,地价适宜,完全具备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条件,可降低对城市生活的干扰,泾渭灞四水聚港,丰厚的文化积淀与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园区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它的建成将对拉大城市骨架,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布局,统筹城乡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具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西安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桥头堡,是中国地理版图的几何中心,是中国内陆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和内陆最大的铁路交通通信中心之一。西安国际港务区靠近货物转运枢纽,铁路、公路、航空能够保证货畅其流。通过多种实体交通方式的组合,可最终实现西安国际港务区便捷、高效的现代物流配送集疏运系统。
公路方面,西安地区拥有西北地区最为发达和繁忙的公路交通体系,西安处于“米”字型辐射状干线公路网的中心,是中国干线公路网中最大的节点之一。
铁路方面,西安国际港务区北部依托西安铁路集装箱供应站,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便捷的铁路输运系统和集装箱中心站确立了西安物流中心的地位。它将依托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西安新筑铁路散货场以及周边便利的铁路运输网络,实现与沿海港口有效连接,形成中国西北最大的转运枢纽型综合物流园区。
航空方面,西安市同样具有突出的优势。咸阳国际机场可以为西安国际港务区的日常航空运输提供便利的条件,窑村机场可承担应急物流的运输。
(三)具有数量充足,素质较高的劳动力条件
西安市高效云集,科研机构众多,有着较强的物流教育与科研实力,这是西北地区其他省市所无法相比的。长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等高校都设有物流专业和科研机构,具备培养物流学科博士、硕士、本科及专科各个层次专业人才的资质和能力,能够为西安现代物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良好的智力支持。
(四)具有先进的信息技术条件
西安市的科技优势及其依托西安高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优势是十分突出的,陕西电信的发展一直都走在西部地区前列,其电信网络已实现模拟网向数学网、人工交换向程控交换重大转变,基础传输网在全国处于网络枢纽地位,技术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先进的信息技术对物流信息化起到很高的带动作用。
(五)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
西安国际港务区建成的内陆港,解决了陕西地区对外贸易和承接外向型产业的硬件环境,将为各界企业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实现共同发展、互利共赢,也为跨国企业开拓西北内陆市场、中亚市场甚至欧洲市场打开了通途。陕西省委、省政府,西安市委、市政府负责研究制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并负责相应落实、监督,解释、咨询;这为招商引资提供了软环境。
四、结束语
西安国际港务区的区位优势独特,它不仅是西安的,更是中国的,甚至是亚欧大陆桥上的重要纽带。在陕西已成为国家重要的资源、能源基地的形势下,西安国际港务区的建成将对西安市、陕西省的产业结构、城市形态、城市功能及城市价值的兑现都起到重要作用。它是陕北、关中、陕南三大经济带的物流枢纽和辐射中心,它将会以其优惠的税收政策、快捷的集疏运体系、完整的产业配套链、最新的市场信息流、方便的融资渠道、强大的保税物流功能、高效的行政服务架构等,在构建起完善、发达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充分地为西安“四区两基地”强大的产业提供配套服务的同时,辐射西北和黄河中上游地区,使西安真正成为承接东部沿海和国际产业梯度转移的洼地、拉长产业链条的平台、发展高端服务业的核心区,将为西北内陆地区与国际、国内搭建一个物流合作平台。
参考文献:
[1]姜华:西安国际港务区的选址与规划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
[2]:区位选择理论综述[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8(12).
关键词:都市圈:城市功能:借鉴
一、研究都市圈城市功能分布的重要意义
首都圈作为一个整体,任何一个单独的城市也不可能完全承担其居民和各企业、机构所需要的全部的城市功能,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城市功能需求。但是通过区域内的城市相互组合、功能互补,以都市圈作为一个更大的经济社会独立体,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单个城市的发展瓶颈和功能局限。
自然地理区位要素是城市功能发展的要素禀赋基础。.第一,具有自然地理区位优势的地区往往地理条件优越,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为城市功能的发展和发挥提供劳动力保证。第二,自然地理区位要素为城市的功能确定了物质基础,为都市圈的发展贡献所需的资源禀赋。第三,地理区位条件优势的地区成为实行开放经济的先行区,由于政策引导而成为经济增长极,发挥溢出效应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
交通区位要素与都市圈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关系。一方面交通区位优势是城市间互动的基础,便利的交通条件可以降低运输成本,进而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收益。同时缩短了都市圈城市间距离,缩短运输时间,扩张了重点城市增长极的辐射作用;另一方面随着都市圈的发展,各个城市都发展其主导产业,彼此之间的产业关联互动也需要发达的交通基础设施,因此城市功能的发展也会促进交通条件的优化。
二、日本首都圈的区位要素与城市功能分析
日本首都圈有三个层次:一是东京都;第二层次为东京圈,指一都三县,即东京都、崎玉县、神奈川县、千叶县;第三层次即首都圈,指的是一都七县,即在东京圈基础上再加上山梨县、群马县、枥木县和茨城县。
(一)地理区位条件是都市圈城市功能定位的基础条件
日本首都圈的地理区位优势奠定了其作为日本最大都市圈的强大基础。优越的自然地理区位使东京都市群聚集了占日本总人口的26%的人口数量,为都市圈核心城市的确立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基础和物质基础。因此中心城市东京的城市功能以第三产业为主,发挥着政治、行政、金融、生产服务等中枢职能带动周边地区发展。
(二)交通区位条件促进都市圈成型
日本首都圈由“一极集中”变为“三环九射”的分散化的网络格局,利用环形道路的各个交通节点形成交通枢纽。交通体系的建设有利于都市圈城市间的功能互动,例如依赖便捷的交通条件,茨城县筑波科研城市与东京的科研相关联,树立其高科技城市的功能定位。发达的交通条件使都市圈内距离相近的城市进一步发连接成为工业区,发展成为产业聚集带,东京和横滨市相距25公里,被称作京滨工业区,这是日本最大的工业区。
交通的建设是人口流动和产业转移的关键。日本城市群产业呈现出圈层化的逆序分布形态。以东京城市群为例,城市群核心主要是第三产业,中间环状地带主要是第二产业,外圈层则主要是第一产业。产业布局的优化依赖于交通轨道的建设。
轨道交通的发展促进新城的形成。日本政府对交通轨道的建设不仅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更加为东京周边的新城建设奠定了基础,为人口流动提供便利。相比之如何建设北京周边卫星城,分散北京的人口与资源压力,这些有相当大的借鉴意义。
(三)集聚效应与新城的发展
东京以优惠政策加强产业集聚效应,促进产业向新城转移。开发建设筑波新城时,在筑波创造了更加优越的工作和居住条件以发挥集聚效应。琦玉的政府部门和筑波的科研院所都是在政府行政主导下的迁移,并且不断调整吸引政策,促进其他相关产业协同发展。
综上所述日本首都圈之所以能够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都市圈之一,是有着多方面的条件的。1、自然地理区位条件:任何一个城市功能的形成以自身的要素禀赋为基础,通过各种经济政策的实施便于各种资源的集中与扩散,形成具备一定经济形态城市格局。2、交通和通讯条件:东京是陆地交通网络、通讯网络、海航和航空港的集聚分散中心,充分发挥了增长极的带动作用与溢出效应。3、要素流动:人才资金等要素在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便利的轨道交通与优越的自然地理区位要素吸引了众多的企业总部聚集,发挥核心城市功能。
三、日本首都圈合理布局的相关对我国都市圈建设的启示
(一)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的城市布局
京西北新区要建设服务型生态经济功能区:要包括承德、张家口两市,怀来县打造葡萄酒产业,赤城、溧平是北京水源地之一,丰宁是清洁能源产业和矿产资源的开采基地,承德打造打造皇家文化旅游胜地。
京东新区主要建设京津唐新兴产业基地、京津冀农产品交易中心和家具生产贸易中心:京东新区主要包括廊坊境内的三河、大厂、香河。燕郊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蓬勃发展。香河家具城在中国北方独树一、闻名于海内外,香河市立足区位优势,将建成中国国际家具生产贸易中心。
天津港口与河北港口之间的整合。目前天津港与河北港口之间成竞争状态,统筹规划利用港口资源及航运要素,增强港口对京津冀区域城市及周围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推进天津、河北两地港口的共同转型升级。
(二)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交通先行
廊坊和保定交通区位优势明显,由于便利的交通在京津冀城市圈发展中占据优势,应着力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把交通一体化作为先行领域,加快构建快速、便捷、高效、安全、大容量、低成本的互联互通综合交通网络。
京津冀一体化的建设中交通设施的改善是激活新城的关键因素,而这其中将伴随大量的投资产生。与北京地理上相接壤的地区属于产业对接扩散的关键地区,应充分利用北京在资本、人才、信息、科研成果的辐射与带动作用,打造承接产业转移和带动消费的开放型产业链。
(三)新城的建设与临空经济的发展
京南新城固安工业园区距离北京天安门正南50公里,东南距天津市120公里,西南距保定市120公里,固安是距北京市区最近的县城。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丰厚的地热资源,富饶的农产品,环城的多条北京公交,距离在大兴修建的新机场也仅仅20公里,首都第二机场的建成更令固安有明显的临空优势,无疑成为北京生态卫星城,一个新型临空经济区,融合机场的轨道交通,促进城南地区形成物流等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有效的实现了各区域功能之间的协同发展、混合生长。
尽管北京和日本首都圈的发展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但是都是在政府的行政措施的推动下的发展,其中交通设施的改善是激活新城的关键,新城的发展需要结合自身的地理位置和自然优势,找到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定位,城市化进程是大势所趋,京津冀一体化有利于各个城市找到自身的城市布局。在一体化建设中借鉴日本首都圈建设的经验,发挥各个城市的比较优势,不仅仅是为了服务北京,而是找到区位共生的结合点,在为北京地区承接更多的城市化人口,缓解北京的资源压力同时,结合自身的区位要素,合理定位各个城市的功能,从而带动整体区域的发展,实现共赢。(作者单位:河北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 王郁.城市管理创新:世界城市东京的发展战略[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255.
[2] 刘贵清.日本城市群产业空间演化对中国城市群发展的借鉴[J].当代经济研究.2006(5)
[3] 姜玲,杨开忠.日本都市圈经济区划及对中国的启示[J].亚太经济.2007(2)
关键词:城市化模式;“城镇上山”;研究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s).2012.04.04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4-08-02
城市化是展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城市化的发展对经济的增长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根据有关专家通过相关指标估计,中国城市化增长速度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城市的基础设施投资将新增1400亿元,最终将带来3360亿元的GDP。城市化是解决经济与社会运行中诸多矛盾的关键,加速城市化的发展必然成为2l世纪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一个重要选择。然而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总体来讲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很低,还有巨大潜能可以释放。与此同时,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云南的城市化水平更要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云南省经济发展的瓶颈。
一、城市化模式的分类
所谓城市化模式是指城市化实践过程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特定格局和形态,是社会、经济结构转变过程中受到各国文化传统、经济发展战略以及经济体制制约的城市化发展状况及动力机制特征的总和。城市化模式与所在国家和所处时期的历史背景、经济水平和社会条件等息息相关,因而展现出不同的类型与特征。城市化模式可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分成不同的类型。城市化模式的分类有多种依据,依据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可分为同步城市化、过度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根据城市化的空间聚集关系可分为集中型城市化和分散型城市化;根据城市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可分为发达型城市化和发展型城市化;根据城市化规模和结构不同,可分为小城镇化模式、大城市主体模式、中等城市主体模式、多元模式、城乡一体化模式、城乡双轨制模式及分区域选择模式,这也是中国选择城市化模式时探讨最多的分类方法。
二、我国城市化模式的选择因素分析
(一)区位因素
区位就是自然地理区位、经济地理区位和交通地理区位在空间地域上有机结合的具体表现。区位理论认为,城市是一种社会生产方式,它以社会生产的各种物质要素和物质过程在空间上的集聚为特征。城市的集聚创造的社会经济效益大于分散系统的社会经济效益,这是城市化的动力源泉。每一地区的区位因素不可能与其他地区完全相同,不同的区位条件所形成的城市化模式也不尽相同,因此我们在选择城市化模式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其区位因素。从世界城市发展历程来看,区位条件好的地区一般易于形成规模较大的城市,甚至城市带或城市群,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区位条件恶劣的地带一般只是形成一些规模较小的城市,以点状发展为主。
(二)经济发展水平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数量与规模,从根本上说,是由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站在历史的角度看,城市是在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推力和非农产业发展的拉力双重作用下形成与发展的,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和数量不断增加是以农业和二、三产业得到快速的发展、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实力不断提高为基础的。城市中二、三产业的增加和聚集是城市吸纳更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和扩大自身规模的前提,同时城市规模的扩大又有助于发挥城市的规模经济效益,促进专业化和劳动分工,进一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说,在经济发展不同的阶段,任何国家或地区的城市都存在着由特定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城市规模和承载力限度。
(三)城市功能定位
由于城市自身不同的条件会形成城市不同的职能,这些职能构成也会影响到城市的发展规模。通常我们将城市职能分为综合型职能和专业型职能两大类。综合型职能由于其职能的多样化,有利于发展成较大规模的城市。而专业职能型城市,由于城市职能单一,产业发展单一,难以多方面拓展,从而城市规模一般不会很大,以中小城市为主。当然许多单一职能型城市也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步发展成为综合职能型的城市,这与其区位条件、产业结构、聚集能力、辐射范围等都有着必然联系。
三、云南省城市化现状
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云南省的城市化水平还很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云南省经济发展的瓶颈。
(一) 云南省城市化进程
上表为2001-2010年全国城市化率和云南省城市化率变化情况的数据,可以看出,云南省城市化水平还很低,增速基本能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但近两年来,低于全国水平。
(二)云南省城市化水平与其他地区比较
上表数据为部分省市2010年城市化率,可以看出,云南省与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还有极大差距,当然,这也是经济水平所决定的;与西南省份比较,只略高于贵州,低于四川、重庆和广西。
四、云南省实行“城镇上山”模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
2011年9月5日,云南省保护坝区农田建设山地城镇工作会议在大理市召开。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在会上强调,立足云南省情,按照“守住红线、统筹城乡、城镇上山、农民进城”的总体要求,努力实现土地高效利用和城镇化科学发展,探索具有云南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为云南省城市化发展揭开了新的篇章。
关键词:批发市场;微区位;临沂市
Abstract:Thanks to the favorable geographical conditions,Linyi has made the local wholesale markets bustling and itself a famous city of trade and business. These markets do not only boost Linyi′s economic development,but also promote the regional exchange. The paper presents some proposals of optimizing the layout of these wholesale markets so as to improve their competitiveness.
Key words:wholesale market;micro-position;Linyi
区位是指某一行为主体进行其活动所占据的场所、地点或分布的地区[1]。不同的研究平台,不同的区位主体,其区位研究的空间尺度存在差异。以城市或城镇的街区为研究平台,则属微观层次上的区位研究,即“微区位”。批发市场的微区位就是具体的某一个批发市场在城市街区中的具置。
一、临沂批发市场微区位特点
临沂地处苏鲁交界地,交通条件便利,已形成海上、空中、公路、铁路相衔接的立体网络,区位条件优越。临沂批发市场凭借其优越的区位条件,经过25年的发展壮大,已成为国内闻名遐迩的商品集散地和现代商贸城[2]。现阶段,临沂批发市场正处于外向型、展销型市场发展时期,其在城市街区的微区位布局具有显著的交通区位指向、消费地指向特征。
(一)中心集聚趋向性
对于商业中心而言,其区位特征就是通达性高的区位。临沂批发商城以西郊批发市场为中心,依托临沂客运总站,围绕西郊批发市场,先后建立了华丰批发市场、兰田批发市场、汽配摩配城、灯具城、厨具市场等一大批综合性、专业性批发商城,批发市场中心集聚倾向显著。现有各种经营摊位2万多个,50多个专业批发区[3]。该地段成为临沂市的主要的商业地段,是临沂市批发业最为发达的区域之一,也是临沂市批发市场的集聚分布区。
(二)交通枢纽趋向性
交通枢纽历来成为物流与人流集散的窗口与门户,交通节点是人流的集散点,人流量最大。鉴于临沂批发商城正处于外向型、展销型市场发展阶段,临沂市批发业的繁荣和快速发展与其优越的交通区位优势是分不开的。在利于商品与人员集散的要求下,临沂批发商场围绕临沂汽车总站、水田车站、华丰车站、火车站为节点,各批发商城呈据点式网状、多核心式发展。
例如成衣、纺织品、鞋帽批发市场,文体用品市场,电动工具市场,装饰材料批发市场等都集聚于临沂长途汽车站周围。桃源科技广场、灯具城、家具城、家电批发区、自行车市场、鲁南汽车城等批发市场也集中布局于山东省最大的个体客运站——水田站附近。
(三)交通干道趋向性
城市中彼此连接成网的干道交通系统连通性很好,可以为城市内的某一区域带来大量的出于各种目的的来往人流,从而扩大市场需求。且通达的干道还保证了区域可以快速便捷地获得源源不断的货源,保证市场供应。因此,干道交通以畅通人流和货流为主要功能,是保证批发业规模不断扩大,并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4]。临沂批发市场在不断发展中,围绕通达路、蒙山大道、北园路、解放路为主体通道,形成从沂蒙路到工业大道的呈带状、圈层环状批发商城密集带。
二、临沂批发市场微区位布局缺陷
临沂批发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有力地带动了临沂市当地经济的发展,为城市下岗职工再就业提供了平台,以及扩大区际交流发展等。同时,其批发市场微区位的现状布置,也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如引发了市区的交通阻塞、城市环境恶化、城市形象损害等问题。
(一)加重交通拥挤
车站是对外联系的纽带,也是一个城市文明的窗口。一个城市的完美形象的塑造,得益于建筑的设计、社会成员的保护,更为重要的是有序的交通。临沂市批发业发展离不开四通八达的交通设施,但同时也引发了不良的影响,给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不便,居民普遍反映日常生活深受每天大量的客、货运交通流的干扰,出行存在耗时、费力等问题。
临沂市批发业的快速发展和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吸引了大量的人流、车流和资金流。在批发市场区内,每天的人流量达30多万人,车辆众多,道路狭窄,堵车现象经常发生,同时也加重了城区的交通负担[5],交通设施超负荷运转,部分道路破坏严重,并存在反复现象。
(二)恶化城市环境
硬件方面,批发商城基础设施落后,部分市场硬件建设档次偏低,严重滞后于发展需要。客货运公司集散分布于各大批发市场周边,每日的人流、物流和车流的密度大,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和噪声污染。加上外来人员的大量流入,以及大量流动小吃店、水果摊,生活垃圾污染也比较严重。另外,由于规划和管理的力度不够,市场内绿化用地也严重不足,且原有绿地破坏严重,对城市环境带来了诸多不利的影响,“脏、乱、差”现象日益凸现。
(三)损害城市形象
目前临沂批发市场大部分市场是柜台式、大棚式,有的还是露天市场,精品房、楼房式结构等档次较高的市场较少,市场的配套设施也不够健全,基本为“集贸型”市场。致使车流、人流和物流混乱,交通拥挤,卫生条件差,安全隐患多。
由于批发市场管理条块分割,治安、管理、服务措施不到位,行政、工商、市场等管理体制不顺,规章制度不健全。市场重复建设严重,交叉经营,无序竞争,乱收费、多头收费现象严重,敲诈勒索、扒窃抢劫现象时有发生,以及满街张贴各种野广告、乱发宣传单等,杂乱无序状态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临沂市的城市形象。
(四)社会成本高昂
从空间区位上来看,批发市场的核心区域为以长途汽车站、华丰汽车站、水田车站为节点的批发市场群,其地处临沂市CBD区域或其附近。从土地地租竞标理论来看,其经济地租应高昂。同时批发业从产业利润链条上来看,属于微利产业,利润率低下。又因该区批发市场建筑密度较低,多为柜台式、大棚式,有的还是露天市场等。由此来看,集多方面因素来分析,临沂批发市场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临沂整个社会付出了较高昂的成本代价,产业发展了而社会成本、机会成本代价高昂。 三、临沂批发市场微区位优化对策
(一)分散化布局
由于临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原先西郊批发市场逐渐发展成了城市中心,临沂批发市场原有布局微区位的弊病问题日益突出,人多、车多、流动人口多及居住混乱等诸多问题日益严重。为了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打造滨水宜局生态城市,根据临沂市城市规划,现有长途汽车站、水田车站、华丰汽车站等已经逐步外迁。在此大背景下,应适时对批发市场布局展开调整,通过政策和市场引导,以新汽车站、火车站等为节点,合并小专业市场,组建了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建材和农副产品四大商业区域,打造第六代批发物流市场,分散化布局。这样既塑造专业批发市场,又能适当利用集聚经济效应,适度规模化经营,以解决或缓解市区交通压力,降低社会损耗。
(二)城郊化布局
伴随着各种新兴零售业态不断涌现,如大型超市、连锁商店、便民店的推广普及,对批发市场造成了严重的冲击,批发业面临产业内外的激烈竞争,批发业已经进入微利时代。鉴于临沂批发市场正处于外向型、展销型市场发展时期,批发仓储占地大、安全要求高等特点;以及市区繁华地段地租上涨、公交线路不断向郊区延展等机遇。为批发业健康持续发展,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竞争能力,建议借助交通枢纽的外迁和郊区化,将批发市场随交通枢纽城郊化布局,逐步形成“市场连基地、基地连企业、企业连市场”的“前店后厂”、贸工一体、工贸互动、共同发展的格局。
(三)小城镇化布局
但伴随着农村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客源市场主体的乡村化;以及大型超市、连锁商店、便民店的乡村化战略仍将险阻重重。就目前来看,批发物流业仍然具有比较广阔的发展空间与前景。批发市场可以向基础设施较完善,交通便利通畅快捷,区位优越的小城镇转移,以便接近消费市场,降低中转成本。同时,通过与乡镇企业、个体农户合作建立订单式生产分销一体化举措,建立地方特色专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地方特色小商品批发市场等,提升临沂批发市场特色和竞争能力,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白光润. 地理科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17-121.
[2] 朱孔山.临沂市国际商贸批发中心建设研究[J].商业研究,2006(5):201-203.
[3] 李玉增.临沂市商业批发市场发展及其区位优势分析[J].商业研究,2002:65-66.
二、知能构建
1.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如图1)
2.城市等级体系及空间分布(如图2)
三、图表剖析
1.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如表2)
2.影响城市等级及服务范围的因素(如图3)
3.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的形成前提是在理想的均质平原上,消费者购买商品和享受服务一般选择最接近的中心地,在经济利益驱动下,最终会形成六边形服务网格。在这个体系中,高级中心地位于它的服务范围中央,有六个低一级的中心地分布在服务范围角上;这低一级的中心地又有自己较小的服务范围,其角上又有六个更低一级的中心地分布,如图4。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城市的服务范围之间并没有明确分界。在实际中并不存在理想平原,因此同等级的相邻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可能会重叠。生活在两个同等级中心地之间的人,有可能到两个中心地寻求不同的服务。
四、技巧点拨
1.如何分析城市区位因素
(1)确定主导因素。确定形成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首先应从城市刚形成时考虑,是什么因素致使城市在目前所在地;其次,随着历史的发展,是什么因素促进和限制了该城市的发展,通过对各因素所起作用的大小进行对比分析,即可确定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
(2)考虑发展变化。某些区位因素在城市发展早期起着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其影响慢慢减弱,如军事、宗教等因素。而一些过去影响比较小的旅游、科技等因素,现在却成为某些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另外,随着交通方式的改变,其对城市区位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3)构建区位分析。①地理位置:分析城市在一定区域内的位置特点及其与河流、重要交通干线等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关系;②自然因素:所在地区的地形、气候等自然因素,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影响;③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是从交通、资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分析城市发展的优势、潜力和不足。
2.城市等级与空间分布
城市按规模和等级看有大小、高低之分,一般规模大、等级高的城市,其服务范围比规模小、等级低的城市大,而规模和等级相当的城市的服务范围需进行综合考虑分析。解答相关题目时应注意三点: ①等级高的城市具有的职能,等级低的城市不一定具有; ②同一个区域内,等级较高的城市服务范围包含多个等级较低的城市的服辗段В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③同一个区域内,等级是变化的,但变化是有条件的。
五、典题精练
(2015年福建卷)图5示意关中地区和楚河地区。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发源于关中地区的戏剧“秦腔”,历史源远流长。古丝绸之路上的楚河中游地区有一块“秦腔飞地”(乙城附近),当地有数万人是关中地区居民的后裔,至今仍保留着原有的民间文化和风俗习惯。
材料二:吉尔吉斯斯坦多山地,林木等资源丰富;农业以畜牧业和小麦、棉花等种植业为主,在楚河中游地区,中吉两国合资建设的造纸厂规模与产量居中亚地区前茅。
简述甲、乙城市共同的区位优势。
在地理这门学科上,你想要学好就要学会总结知识点,总结的知识点在考前其实就是最好的复习提纲,那么你知道地理必修二复习提纲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地理必修二复习提纲第一章人口一、人口增长
1、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生产力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和教育程度影响到人口的死亡率和出生率,进而影响到人口的增长模式。
此外,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灾害等也会影响到人口的增长。
2、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再生产模式):①原始型:高高低(极少数原始落后地区)。
②传统型:高低高(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③现代型:三低(发达国家或发达地区)。
3、世界人口增长: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欧洲最低;
亚洲净增人口数量最多。
4、人口问题:①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压力大——控制人口(中国实行计划生育)。
②人口增长过慢:人口老龄化——鼓励生育、接受移民(中国靠发展生产力)。
二、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经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政治(政治迫害、战争、国家有组织的人口迁移)、社会文化(宗教迫害、民族歧视)、生态环境、其他因素(家庭和婚姻、投亲靠友、逃避歧视)。
2、人口迁移的意义(效应)
(1)利:①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②加强文化交流。③减轻迁出地的人口压力。④为迁入地提供廉价劳动力。
(2)弊:①造成迁出地人才外流。②给迁入地的环境增加了压力,社会管理增加了难度。
三、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
1、人口环境承载力(人口环境容量):一定时期,某一地域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一个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最适宜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环境容量。
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的因素:①资源状况。
②生产力水平。③开放程度和消费水平。
第二章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一、城市的空间结构
1、城市功能分区——相同的城市用地类型发生集聚
(1)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交通便利,通信发达,人流量大;付租能力强。
中心商务区(CBD):建筑密集、高楼林立、交通便捷——面积有限,但需求量大。
(2)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边缘,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或铁路、公路经过。
(3)住宅区:是城市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4)文化区:一般要求环境优美,远离工业区和商业区。城市建设要注意保护文物古迹。
2、城市地域功能分区形成的原因: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行政因素。
3、城市规模与地域结构、服务范围
(1)城市规模: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2)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3)小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不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服务范围小。
大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大。
二、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一)、自然方面
1、地形——平原地区城市密度大(热带地区的城市分布在高原上是因为气候更凉爽)。
2、气候——气候温暖湿润的地区城市密度大(温带、沿海地区)。
3、河流——河流的供水和运输功能决定城市区位(两江交汇处,过河点,河口)。
(二)社会经济方面
1、资源:克拉玛依(石油)、伯明翰(煤)、攀枝花(铁)、约翰内斯堡(黄金)。
2、交通条件:沿海、沿江、沿铁路线、沿高速公路可以形成城市轴线。
北方城市大都在大道汇合处。
交通线的变化,会给城市发展带来影响。(如扬州:运河通航时—兴,运河淤塞后—衰)。
3、政治(如行政中心)、军事防卫、宗教、科技、旅游等也能促进城市的形成和壮大。
三、城市化
1、城市化的标志:①城市人口增加。
②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城市化特点:①大城市发展速度超过小城市;
②大城市数目不断增多;③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发展快。——大城市化趋势
3、发达国家的城市化
(1)特点:①起步早,②水平高,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2)逆城市化的原因:①对城市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②城市土地租金高。③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④农村和小城镇环境质量好,土地租金低。
4、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
(1)特点:①起步晚,但发展速度快,②城市化水平低,③城市发展不合理,大城市化趋势明显。
(2)我国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
(3)城市发展不合理:大城市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人口集聚于少数大城市。
5、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四、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热岛效应、雨岛效应、城郊热力环流、大气污染严重。
(2)对水文的影响:对地下水——下渗量减少、地下水漏斗区范围和深度增大。
对河流水——坡面流水的流速加快,河流汇水时间缩短,更易形成洪峰。
对水质——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造成城市水源的污染。
(3)对生物的影响:草坪和人工林品种单一;破坏生物栖息地,生物的多样性减少。
2、城市化出现的问题:①环境污染,②交通堵塞,③住房紧张,④就业困难,⑤社会治安混乱。
3、解决措施: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建立“生态城市”
①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分散城市职能。
②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环境。扩宽主干道,建环城公路,建高架公路、地铁、轻轨交通。
③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大力加强绿化建设。
第三章人类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一、农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气候、水源、地形、土壤):改造——温室农业、梯田、施肥、灌溉。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地租)
市场决定着农业的类型和规模。
交通条件(特别是保鲜和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扩展。
3、技术因素(育种、机械、化肥、农药)
培育良种(高产、耐旱、耐寒、耐储存等品种):有利于扩大种植面积。
机械化: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施用化肥、农药等: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的分类:①按生产对象可分为: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和副业。
②按投入多少可分为:粗放农业和密集农业(集约化农业)。
③按产品用途可分为:自给农业和商品农业。
1、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
(1)分布:东亚、东南亚、南亚季风区。
(2)区位条件:
①气候: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生长。
②地形:河流下游平原或河口三角洲,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利于耕作。
③劳动力:(属劳动密集型农业)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利于精耕细作。
④历史:种植历史悠久,传统经验丰富,也有饮食习惯的影响。
(3)主要特点及原因:
①小农经营。原因:以家庭为单位,生产规模小。
②单产高,但商品率低。原因:精耕细作;但农村人多,自给为主。
③机械化水平低。原因:经济水平低,体力劳动为主。
④水利工程量大。原因:季风气候,水旱灾害频繁发生。
⑤科技水平低。原因:种植历史悠久,传统经验丰富。
2、商品谷物农业:
(1)分布: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等国,我国东北、西北有国营农场。
(2)主要品种:小麦、玉米(旱地作物,便于机械化生产)。
(3)区位条件:
①自然条件: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耕地广阔,地广人稀(大规模经营的可能)。
②社会经济条件:交通发达,技术水平高。
③技术条件:机械化程度高。
(4)特点:①生产规模大;②机械化程度高;③商品率高。
3、大牧场放牧业:
(1)分布:阿根廷、美国——牛;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羊。
(2)区位条件:
①气候: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地区。②植被:植被稀疏,不适合种植业,只能放牧牲畜。
(3)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区位优势:
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②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有利于大规模生产。③距海港近。
(4)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发展措施:①培育良种②改善交通运输条件③开辟水源④种植饲料。
(5)特点:①生产规模大;②专业化程度高;③商品率高。
4、乳畜业:
(1)分布:欧美发达国家、大城市附近。
(2)区位条件:(以西欧为例)
①气候温暖湿润(温带海洋性气候),利于牧草生长。②地形平坦,利于饲草和饲料种植。③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有饮用牛奶的习惯,市场广阔。
(3)特点:①商品率高;②机械化程度高;③集约化程度高。
5、混合农业
(1)主要是牲畜和谷物的混合农业。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主要是渔业与林业的混合农业。
(2)分布:欧洲、北美、澳大利亚(“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等。
(3)特点(墨累—达令盆地的“小麦——牧羊带”为例)
①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互惠互利:种植业为畜牧业提供饲料,畜牧业为种植业提供肥料休耕和轮作、(有利于恢复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种植、牧场。
②有效合理的农事安排:小麦农忙(播种5—6月、收割11—12月)正是放牧的闲时。
③对市场的适应性强:灵活的生产选择,根据市场确定是多种植小麦还是多牧羊。
6、其他农业地域类型
(1)迁移农业:包括热带雨林迁移农业和游牧业,分布在某些较原始的落后地区,生产力水平低。对环境有所破坏,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恶化。
(2)种植园业:种植单一的热带经济作物,如咖啡、橡胶等。特点是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三、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生物的影响:①开垦耕地、砍伐森林等;
②人工培育良种;③过渡放牧导致草场破坏,出现荒漠化;④施用农药会使农产品遭到污染,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
2、对土壤的影响:①大水漫灌导致土壤盐渍化;
②长期施用化肥会使土壤板结,变酸变硬。
3、对气候的影响:砍伐森林与植树造林、修建水库与引水灌溉都改变了下垫面性质,改变了大气的热源和水源条件。
4、对水文特征的影响:①修建水库和引水灌溉:改变了河流径流的流量过程;
②开垦梯田、砍伐森林、植树造林:影响河流含沙量。
四、工业区位因素
1、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
(1)自然因素:矿产、土地、水源、气候等。
(2)经济因素——接近原料、燃料(如有色金属冶炼、重化工基地)、市场——节省运费。
(3)劳力和技术:需要大量劳动力的工业,工资在产品成本中的比例较高(劳动密集型工业),工厂要布局在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技术密集型工业要靠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方。
(4)工农业基础和协作条件:包括生产协作和社会协作。
(5)环境:工业布局要注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工业布局中的环境因素:
①风向,分为三种情况:有大气污染的工厂应位于居民区主导风的下风向、季风对吹风向的垂直方向、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②水源:有水污染应的位于居民区的下游,生产中对水质要求高的应位于居民区的上游。
③离城市距离:有污染的不能在城区内,有大气污染的应位于城市热力环流圈以外。
2、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原料地对工厂的影响逐渐减弱,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在逐渐加强。原因:工业所用的原料范围越来越广,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2)交通运输:沿海沿江的港口、铁路枢纽、高速公路沿线地区,对工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交通运输已相当完善,交通运输不再成为他们考虑的主要因素)。
(3)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作为工业区位因素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4)劳动力素质的影响逐渐增强。
3、工业区位指向类型
(1)原料指向型:
①工业特点:原料不便长距离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高。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原料产地。③主要工业部门:采掘工业、制糖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加工业等。
(2)动力指向型:
①工业特点:需消耗大量能源。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能源基地。③主要工业部门:有色金属冶炼厂。
(3)市场指向型:
①工业特点:产品不便远距离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高。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产品的消费市场。③主要工业部门:瓶装饮料业、家具制造业、印刷、石油加工业等。
(4)劳动力指向型:
①工业特点:需投入大量劳动力。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有大量廉价劳动力地区。③主要工业部门:普通的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工业等。
(5)技术指向型:
①工业特点:技术要求高。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③主要工业部门:集成电路(微电子)、精密仪器等。
五、工业地域的形成
工业联系:①生产上的联系。②空间上的联系。③信息上的联系。
1、工业集聚和工业地域的形成
(1)导致集聚的主导因素: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廉价劳动力;资源和能源分布等。
(2)集聚的效益(作用)——规模效益(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①可以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
②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
③共同利用工业区的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
④有利于集中处理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2、工业分散和工业地域联系
(1)工业分散的原因:为了充分发挥不同地方的区位优势(如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寻找最佳区位)。
(2)工业分散的两种类型:①产品轻、小、价格贵,②产品极其复杂,如飞机。
(2)工业分散的条件:①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方便、快捷、廉价;②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手段——世界的“同时性”。
六、主要工业区
1、传统工业区
(1)概况:①分布: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②形成条件:丰富的煤、铁资源。③工业部门: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④兴盛时间: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到二战结束。⑤特点:生产规模大,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
(2)德国鲁尔区的区位条件:①丰富的煤炭资源。②充沛的水源。③便捷的交通。④广阔的市场。
(3)鲁尔区衰落原因:①生产结构单一。②煤炭能源地位下降。③世界性钢铁过剩。④新技术革命的冲击。⑤环境污染严重。
(4)鲁尔区整治措施:①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②调整工业布局。③拓展交通。④发展科技。⑤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2、新兴工业区——意大利工业小区
(1)生产特点:①以中小型企业、轻工业为主。②生产过程分散。③资本集中程度低。④分散在农村或小城镇。
(2)生产模式: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模式,形成了机构完善,功能齐全的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
3、新兴工业区——美国“硅谷”(高新技术工业区)
(1)高新技术工业的特点:①从业人员知识技能水平高。②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③研究开发费用高。④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2)“硅谷”区位条件:①位置优越。②环境优美,气候宜人。③有高等院校。④交通便利。⑤军事订货(美国特有)。
七、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1、铁路运输: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爱自然因素影响较小,连续性较好,但造价高,占地广,耗费金属材料多。
适宜大量、远距离运输。
2、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对自然条件适应范围广,周转快,装卸方便,但运量小,成本较高,运费较贵。
适宜小量、近距离运输。
3、水运(包括河运和海运):运量大,成本低,但速度最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适宜大量、远距离运输。
4、航空运输:速度最快,但投资大,运量小,运费最高。
适宜运输急需,贵重且运量不大的物品。
5、管道运输:损耗小,连续性好,运量大,但投资大,灵活性差。
适宜气态和液态运输。
八、交通运输布局
1、主要区位因素:经济因素;
自然因素(地形、河流、自然灾害等);技术因素。
2、区位因素变化:过去自然因素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随着科技进步,经济因素越来越重要。
3、上海港的主要区位因素:①水域条件(航行条件,停泊条件),②陆域条件(筑港条件,腹地条件,以城市为依托)。
4、机场建设:①要有平坦开阔、坡度适当的地形,以保证排水;
②要有良好的地质条件,以保证地基稳定;③要避开低湿地区;④与城市保持适当距离:用地广、城市有烟幕等。
5、铁路建设:①区位因素:合理布局交通网;
促进沿线经济发展;促进地区稳定繁荣;先进科技是保障。②意义:促进工业生产;加速区域开发;加强工农业城乡联系;促进文化科技交流;促进民族融合与交流;有利于政治统一、国家安全,巩固边防等。
6、公路的选线原则:①平原地区:少占好地,避开沼泽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设施和城镇发展的关系。
②山区:在陡坡上成“之”字形弯曲,山谷中的道路应避开陡坡。充分利用自然条件,避开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
线路的总体走向决定于经济因素,而某一段的具体走向可能取决于地形、地质或技术条件。
十一、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和商业网点的影响
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的影响
(1)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形成:交通便利的地方有利于开展商贸活动,通常会形成较大的居民点。
(2)交通运输与聚落空间布局
①运输方式对聚落空间布局的影响:南方以水路交通为主,聚落临水布局;北方以陆路交通为主,聚落多靠近大路等交通要道。
②不同环境对聚落空间布局的影响:北方地势平坦开阔,聚落多呈团块状,形态比较规则,道路呈棋盘式。南方河流密集的平原地区,聚落沿河流、铁路、公路分布,布局形态呈带状。
(3)交通运输与城镇分布:河流航运的起点、终点、与其他交通线的交点处常形成城镇。
(4)交通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的影响:如运河航运地位的变化与扬州的兴衰、城市中心的迁移。
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的影响
(1)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的影响:交通便捷,有利于人流和物流的集散。
(2)交通运输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的影响
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许多商业集聚在高速公路和城市结合部。
随着交通运输和现代物流业发展,在城市边缘交通便利处出现各种类型的专业化市场、大型超市等。
随着城市交通的改善,人们出行范围扩大,一些多功能的大型购物休闲中心诞生。
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网上购物、电子商务、无人售货等得到发展。
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一、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
1、崇拜自然——采猎文明——人与自然是恐惧与依赖的关系;
2、改造自然——农业文明——人对自然的依附性大大减弱,对抗性增强;
3、征服自然——工业文明——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4、谋求人地协调——当今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和谐发展
二、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
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①可再生资源:关键在于“合理开发”——控制开发强度,保护和促进更新
②非可再生资源:关键在于“合理利用”——节约和综合利用,寻找新的代替品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①人口压力、②资源的不合理利用、③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
(1)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消耗资源的速度超过其再生速度;
(2)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
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原因是:①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②经济技术水平低,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③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三)主要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1、环境污染:
(1)大气污染:全球气候变暖、酸雨、臭氧层破坏——污染源:工业生产、家庭生活、交通工具
①全球气候变暖——由大量燃烧矿物性燃料引起
主要温室气体有CO2、CH4、N2O、O3等。火山灰、植树造林能减弱气候变暖的趋势。
危害:沿海——冰川融化,海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耕地减少,风暴潮和盐碱化加剧。
中纬度地区——蒸发量增大,耕地和草原退化,沙漠化扩大,农业种植面积缩小。
②酸雨(雾、雪)——由大量燃烧矿物性燃料引起,pH值小于5.6的大气降水。
危害:对水体,对土壤,对生物,对建筑物的影响。
③臭氧层破坏——由制冷剂氯氟烃化合物引起。
(2)水污染:工业废水;农业污水(来自农药、化肥);生活污水(各种洗涤水,包括氮、磷等)
(3)土壤污染:
(4)固体废弃物污染:工业垃圾、农业垃圾、建筑垃圾和城市生活垃圾
危害:污染大气、污染水源、污染土壤、影响卫生传播疾病
处理:分类回收、综合利用;填埋;堆肥(发酵、高温杀菌);焚烧(发电)等
2、生态破坏:破坏生态平衡——生物物种减少、森林和草原破坏、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
(1)生物物种锐减
①现状: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的程度越来越快。(大规模的物种灭绝发生在热带雨林)。
生物的作用:①经济方面—为人类提供食物、木材、工业原料等。
②生态方面—促进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构成生命支持系统。
②原因:乱砍滥伐、过度捕猎、环境污染。(外来生物入侵也能导致物种灭绝)
③危害:生物多样性破坏,食物链断裂,使生态平衡失调。
(2)森林资源破坏——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森林面积减少的原因:砍伐、开荒、开矿、薪柴采集、放牧和空气污染
(3)湿地减少——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
①湿地的作用:经济作用——提供食物、水源,航运、养殖、旅游、灌溉等
生态作用——保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蓄洪防旱、调节气候(湿地中的泥炭含有大量未分解的有机物,不参与大气CO2的循环,成为炭库,可缓解“温室效应”)
②湿地减少的原因:水土流失导致泥沙沉积;引水灌溉导致入湖(沼泽)水量减少;围湖(海)造田,使湖泊、滩涂面积缩小;水体富营养化,使湿地功能减弱甚至丧失。
(4)土地荒漠化
①沙漠化的表现:耕地、林地、草地、湿地缩小而引起的土地沙化、石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②主要分布地区: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
③西北沙漠化的成因:
自然原因:气候干旱,植被稀疏,土壤疏松;多风(暴雨、鼠害等)。
人为原因:人口激增导致过度农垦、过度樵采、过度放牧、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④防治的主要措施:
Ⅰ.控制人口数量:有利于缓解人地矛盾,建立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系统
Ⅱ.生态恢复和建设:
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防风固沙
绿洲地区:封沙育草(外围);植树造林(前沿);建立农田防护林网(内部)。
在缺乏水源的地区:利用柴草等材料,在流沙地区设置沙障,固阻流沙。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配置农林牧业:植树种草,合理放牧,退耕还林还草
多途径解决能源问题:如开发新能源,营造薪炭林、兴建沼气池、推广省柴灶等。
Ⅲ.合理利用水资源: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既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考虑下游的生态保护。
(5)土壤次生盐渍化
①分布(我国):华北平原、东北平原以及绿洲上(有水源灌溉的荒漠地区)。
②次生盐渍化的成因:人为方面:耕作技术落后,不合理灌溉(大水漫灌)。自然方面:气候干旱,蒸发旺盛,盐分易在地表聚集。
三、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2)可持续发展内涵——生态(基础)、经济(条件)、社会(目的)的可持续发展
(3)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的原则:
①公平性原则: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公平。
②持续性原则: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
③共同性原则:地球是一个整体,地区性环境问题往往会转化为全球性问题。地区的决策和行动,应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
(4)措施:发展循环经济
①工业方面发展清洁生产:评估产品对环境影响的传统方法只把焦点放在末端处理上。清洁生产则从原料开采——生产——消费——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②农业方面发展生态农业,如混合农业,基塘农业,立体农业等。
四、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1、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性:
①庞大的人口压力:
②资源短缺令人担忧:人口压力大、经济迅速发展和资源利用率低。
③深刻的环境危机:环境污染从城市迅速向农村蔓延,生态破坏范围仍在扩大。生态极危机区分布于东部地区,这里人口密集、经济发达,人类活动频繁。
2、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1994年3月,国务院了《中国21世纪议程》
3、生态农业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留民营村建设生态农业的措施:
①调整农业结构:由单一的种植业调整为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
②开展综合利用:以农畜产品为中心,发展饲料加工厂和食品加工厂。
【关键词】城市化;土地集约利用;土地利用特征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生产的基本资源和环境,是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城市是一定规模及密度的非农业人口聚集的地方和一定层级地域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中心。在城市化的过程中,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加剧了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的矛盾。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因此,人口与土地资源的矛盾十分突出。
一、 城市化建设中土地集约利用内涵及特征分析
(一)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涵
我们综合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后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界定为:以合理布局、优化用地结构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依据,通过增加存量土地投入、改善经营管理等途径,不断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二)城市化进程中土地集约利用的基本特征
1、区域性特征。区域发展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提供了动力。区域作为地球表层某特定范围内的地域综合体,有其特定的自然、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要素特征,及其固有的形成、发展过程与演化机制,表现出区域固有的演化规律。
2、区位性特征。区域性特征反映从区域宏观角度来讲,不同城市具有不同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和模式。区位特征则强调城市建成区范围内部,不同区位的土地具有不同集约利用的特点。因此研究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应该把握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分布规律。
3、动态性特征。要研究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不能孤立于城市特定的发展阶段去讨论,应该把握城市不同发展阶段的土地集约利用的规律,去研究城市土地利用合理的集约度,并通过对未来城市的发展趋势,研究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潜力。
4、层次性特征。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对于不同层次关注的重点不同。对整个城市区域土地进行宏观尺度的集约利用评价时,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评判,包括总量、结构、开发强度、投入、产出等,强调城市用地规模、城市用地功能、城市用地结构和城市综合效益最终结果的合理性。
5、无限潜力特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状态是城市土地利用系统不断演化的结果。可以说,任何一种城市土地利用状态其集约形式都不是终结的,都是有潜力可挖的。
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
(一)土地区位和土地用途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
土地的位置固定性决定了土地区位的差异性。土地的用途不同,其投入产出比例不同,土地利用的效益不同。在城市土地利用过程中,一般是商业用地的投入和产出要远远高于工业用地和住宅用地。在竞争条件下,区位较好的地区其地租相对较高,不同用地类型的土地使用者其区位选择也会有很大差别。能获得较高土地收益的用途占用区位条件较高的土地,土地利用的集约程度高;利用能力低的用途只能占据区位条件较差的土地,土地投入产出少,土地利用的集约度低。所以城市土地区位和用途是影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重要因素。
(二)城市土地供应潜力与人口密度增加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与区域土地资源总量供给和人均拥有土地资源的面积直接相关。①可以说土地资源的稀缺程度是土地集约利用的最直接的资源约束因素。人口聚集是城市的特征之一,城市人口密度增大伴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增大。越是人口密集的区域,越容易形成人口聚集,形成规模较大的城市。这是城市聚集效应体现在人口这一方面,城市各种要素的聚集,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提出了要求。并且不同要素的聚集程度,会产生不同的土地利用集约度。
(三)土地价格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
土地价格对土地集约利用有重要影响。一方面,土地价格是城市聚集相应的体现,这是因为聚集行为导致一定范围内的土地需求增加,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土地价格上升。另一方面,各种要素的聚集使得单位土地面积产出增加,土地使用者支付地租的能力增强,不同土地使用者竞争的结果是土地价格不断上涨。在人地关系紧张的城市里,土地资源总量有限,土地供求关系紧张,土地价格增高,土地集约利用的要求增加。因此,地价水平可以作为衡量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和集约潜力的参考指数。
(四)生态环境容量(承载力)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
城市生态环境是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重要限制性因素。城市的发展必须转变观念,要考虑用区域环境的适宜承载力决定城市的发展可能。②未来的城市发展,资源环境成为城市发展的首要约束条件。也就是说城市环境容量(环境承载力)决定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最高强度,是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限制性因素。
三、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方式取向
城市化建设中土地集约利用方式主要分为扩散性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和密集性城市土地利用方式。
通过对比可以知道,密集性城市模式要求更高的环境控制。扩散性或密集性城市发展的选择不能仅被看作是经济效率的纯粹功能标准,而应该是环境标准。
四、两种利用模式的选择与取舍
虽然密集性模式中城市活动加强,土地利用强度高,且保护区域环境上具有优点,但城市建成区内部过高的密度不可避免减少公共绿地面积,影响城市生态环境。面对密集性模式的局限性以及对地区可持续能力的争论,人们开始提出用“混合利用”来实施密集型城市原理。即在城市内部将各种活动综合,包括服务活动、工业活动以及绿化农业活动。美国马里兰州州长于1997年首先提出“精明累进”这一概念,初衷是建立一种使州政府能指导城市开发的手段,并使政府财政支出对城市发展产生正面影响。发展至今,精明累进虽无确切的定义,但主要内涵是为了重塑城市和郊区的发展模式,改善社区,促进经济,终止城市向外扩张,保护环境,建设更可居住的环境。
我国现在也处于快速城市化阶段,而且在世界上属于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稀缺的国家。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就显得非常重要,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方式的选择又决定着土地集约利用的效率。然而,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并没有固定的土地集约利用方式,就像前面所提到的一样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本身就具有动态性的特征。所以,各地方政府要因地制宜采取合适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方式,以推进城市化健康稳定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到:(1)合理控制用地规模,科学预测城市大小;(2)开发计划中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已经开发的土地和基础设施;(3)鼓励土地利用的紧凑模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反对城市蔓延,鼓励对现有城区及社区中的填充式发展;(4)提倡土地混合使用,避免城市地区单一化、贫困化。住房类型和价格多样化,不同收入阶层混杂使地区充满活力;(5)加强土地收益管理;(6)健全土地税制。
参考文献:
国外方面,Kindleberger(1974)、Park(1989)分别从不同角度研究了区域金融中心的形成过程,前者认为金融机构的聚集主要源于跨地区支付效率的提高,而后者指出规模经济促使金融机构选择一个特定的区位,可惜他们的研究仅限于解释区域金融中心形成的原因,并没有提出其城市定位的思路;Abraham(1994)分析了37个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表现,随后Liu(1997)又在Abraham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层次成簇法评价了亚太地区多个金融中心,但是他们的成果也只是比较现有的金融中心,对于如何定位新的区域金融中心依然未有涉及。
在国内,张军洲(1995)、殷德生(2000)、刘仁伍(2002)等进行了开创性的尝试,可是他们的研究更多的只是定性的描述和数据的比较,缺乏经济计量的实证分析;殷兴山(2003)构建了金融综合竞争力的指标体系,指出金融竞争力由聚集力、资源力和区位力构成,然而其所选指标过于简单,而且二级指标的权重均由专家打分而来,主观性无法避免;倪鹏飞(2005)、王仁祥(2005)利用模糊数学模型计量了城市综合竞争力指数,虽避免了主观因素的影响,却又忽视了各指标间可能存在的相关关系。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主要采用因子分析的实证方法,通过方差分解提取具有代表性的综合因子,计算相关矩阵特征值得出因子权重,最后根据因子综合得分对样本城市进行排序,确定设立西南地区区域金融中心的城市。
二、构建区域金融中心城市定位的评价指标
(一)影响区域金融中心形成的因素
区域金融中心,形成于金融资源按市场原则在空间上自由转移和优化配置的过程,它是区域金融非均衡性发展的结果,现代市场经济为其产生和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欲构建功能齐全、作用突出的金融中心,只考虑地理位置、经济状况和金融实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考虑到交通运输、电信设施等基础建设以及经济金融政策、法律税收制度等环境的完善。
1、优越的区位条件
区域金融中心的区位是指金融活动有序运行的场所,包括地理区位和行政区位。在地理区位方面具有优势的城市,拥有比区内的其它城市更便利、更通达的地理位置,这有利于降低区内金融机构之间的交易费用,还可以通过成本优势吸引区内其它城市的企业向该城市聚集,进一步促进区内的规模经济和专业化分工。因此,在地理区位方面具有优势的城市,更容易演变成为真正的区域金融中心。在行政区位方面具有优势的城市,政府可以依靠行政权力向该城市聚集金融资源,吸引金融人才,完善金融市场,扩大金融规模。而且随着政府级别的提高,其拥有的行政权力也逐渐增大,政府宏观调控的能力也逐渐增强,也就更加容易组建和培育区域金融中心。
2、强大的经济实力
从区域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可以看出,一个地区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是促使这个地区最终形成金融中心的内在动力。首先,经济实力强大的地区能够吸引大量的企业,而这些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既是资金的供给者,又是资金的需求者,它们的存在为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金融机构能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为众多企业的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其次,经济实力强大的地区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大的发展空间,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带来更多的劳动回报,因此也吸引着大量的高素质人才,这为金融中心的形成储备了充足的人力资源。
3、完善的金融体系
区域金融中心的形成是中心城市金融发展的最终结果,中心城市金融体系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着中心城市金融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一方面,完善的金融体系拥有一个发达的金融市场作为基础,这个发达的金融市场,可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聚集资金引导储蓄向投资转化;可以提供良好的投资机会,提高金融资产的收益率;可以灵敏地反映金融市场信息,使得金融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另一方面,完善的金融体系拥有数量众多的金融机构,这些金融机构的聚集,为彼此之间的合作与分工创造了有利条件。金融机构间的合作,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信誉机制,可以减少投机行为,大大降低交易费用,而金融机构间的分工,促进了金融产业的专业化发展,提高了金融机构的运作效率。
4、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以物质形态为特征的基础结构系统,包括交通、通讯、能源以及医疗、科研等。金融要素的聚集扩散,金融机构的稳定运转都要以基础设施为载体,基础设施的规模、质量对区域金融中心的形成有直接的影响。第一,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可以为金融业的发展和运行提供充裕、便捷的载体条件,有利于金融机构开展业务,便于吸引大量资金。第二,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够给该城市的居民带来非货币的额外收益,可以吸引区域内其它城市的高素质金融人才向该城市聚集,为金融中心的形成提供有利的人才条件。第三,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如智能化的交通系统,一体化的通讯网络,可以为金融业务的创新和区域金融中心的形成创造良好的物质基础。
5、宽松的政策环境,健全的法律制度
区域金融中心的形成,客观上要求市场处于资源配置的基础地位,这要求我们对金融中心进行城市定位的时候,必须基于一个拥有宽松的政策环境和健全的法律制度的城市。一方面,宽松的政策环境,可以保证资金在金融中心自发流动、有效配置,可以使得进入金融中心的生产要素和最终产品得到充分的利用,可以激发金融从业人员的创新意识,为金融业务的创新提供良好的平台,为金融中心的发展提供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