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生命与非生命的区别

生命与非生命的区别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0-10 10:37:1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生命与非生命的区别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第1篇

1.生物教学的生命

生命性是中学生物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最根本的特点,它是由生物科学研究对象的独特性决定的。自然界中生物与非生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生物能够进行新陈代谢,在此基础上表现出生长发育、生殖、遗传变异、生命活动的调节等生命现象。对于中学生物科学教育目标的研究和确定、课程教材的建设、教学的实施、教学的评价,都不能游离于生命科学的特征以外。所以应从生命性的视角审视生物学课程,通过教学实践提升学生对生命世界的理解,建构学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2.高三复习过程的有效性

在课堂中,学生作为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总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需求、兴趣等参与课堂,并成为课堂活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要以学生为主体。高三生物复习时间就相当紧迫,任务又重。如何突出重点,上出新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高效率地完成复习工作,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既巩固基础知识,又能提升解题能力呢?根据教学实践,我认为在教学设计中应注意以下五方面:(1)内容的组织要有一定的高度。可以从生物的本质特征理解生命性的统一以及生物所进行的生命活动。(2)知识的建构要有新的方法。要善于借助信息处理的方法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如图表、图解、曲线图、思维导图及概念图等,提高复习的吸引力。(3)提问的方式要能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对于概念的辨析最好不要让学生简单地重复概念,可以设计判断或选择,直击学生错误的要点,让学生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4)立足课本,选好例题。典型例题的选择、解剖要有新的高度,要能紧扣知识点,并在分析时要求学生说出考查的知识点,这是一种积极的思维训练,类似于经常做“记忆体操”,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体现精讲精练的教学要求。(5)复习课中一定离不开当堂训练(即变式训练),一定要让学生有新的收获,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教学设计

1.生命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生命这么复杂、这么美丽,而生命与生命的连接点竟这么简洁,这个连接点就是DNA和基因。生命代代相传,就是通过基因把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的。正是基因表达原理的严谨美、简约美,保证了遗传信息传递的准确无误,从而造就了基因表达过程的有序美、和谐美,乃至创造出生命的绚丽与多姿。

【问题1】DNA通过控制什么来控制生物的多样性?

【问题2】DNA控制不同蛋白质的合成过程是相同的还是不同呢?你能通过实例来说明吗?引出DNA控制蛋白质都要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并让学生能够结合转基因技术(如乳腺生物反应器及利用大肠杆菌生产人的胰岛素、干扰素等)来感受生命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2.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和易错点

(1)列表比较DNA复制、转录和翻译。借助于图表的形式处理信息,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

对于“特点”提示学生从生命活动的高效性去归纳:DNA是边转录边复制,转录是边解旋边转录,翻译是一个mRN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每一个核糖体合成一条肽链),同时合成多条肽链,所以少量的mRNA分子就可以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质,从而可以促使生命活动的高效进行。

(2)化解教学中关于“密码子”的难点和易错点

【例1】(多选题)下列关于密码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CD )

A.密码子位于DNA上 B.1个密码子由mRNA上3个连续的碱基组成

C.每个密码子都有与之对应的氨基酸 D.密码子与相应的氨基酸发生碱基配对

通过此题学生可以理解密码子存在于mRNA上的三个相邻的碱基决定一个密码子,并引出对起始码、终止码,反密码子等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学生通过回归课本,相互讨论来解决问题。

【变式训练】(多选题)下列有关RNA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BD )

A.有些生物体中的RNA具有催化作用 B.转运RNA的碱基组成不仅仅有三个

C.信使RNA上有多少个密码子就多少个转运RNA与之对应

D.在翻译过程中既需要mRNA,还需要tRNA和rRNA

通过此题,既能帮助学生联系必修1的酶的本质除了蛋白质外还有RNA,还能学生复习tRNA的三叶草结构,以及RNA的三种类型。

【例2】(2008年 江苏高考)下图为原核细胞中转录、翻译的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图中表示4条多肽链正在合成

B.转录尚未结束,翻译即已开始

C.多个核糖体共同完成一条多肽链的翻译

D.一个基因在短时间内可表达出多条多肽链

通过此题指导学生①如何从图中有效地获取信息②注意与课本P67图的区别③回应开始提高的特点―― 一个mRN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每一个核糖体合成一条肽链),同时合成多条肽链,所以少量的mRNA分子就可以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质。④对于原核生物,转录尚未结束,翻译即已经开始,体现了生命活动的高效性。

【探究】在基因工程中常用细菌等作为工程菌,请就基因表达的特点说明理由?(组织学生展开讨论)(细菌是原核生物无细胞核,转录尚未结束,翻译就已经开始,从而使代谢活动有序而高效,由于其代谢速度快,产生的转基因产物多,所以常作为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

请同学们联系基因工程中作为受体细胞还有什么特点?(对于转录和翻译过程中的碱基数目,及氨基酸数目等之间关系的计算可在评讲练习时讲解)

3.中心法则

中心法则是遗传信息传递一般规律的表示方法,了解了中心法则就大致理解了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所以我要求学生上黑板写出人体内的中心法则,两位同学上黑板写出了两种,我请学生评价。其实好多学生都写了第二种,当我要求他们评价时学生重新审题,找到了关键词“人体内”,通过学生的解释,大家恍然大悟!

【变式判断】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在宿主细胞提供的逆转录酶作用下合成DNA。(×)

此判断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回归课本P69对资料分析的再认识,从而让学生理解RNA复制酶和逆转录酶都是病毒自带的。

4.基因对性状的途径

通过此知识的复习,既是对前面所讲内容的高度概括,又是进一步把微观和宏观的生物性状联系起来,使知识升华、理解升华。结合课本实例让学生总结基因对性状控制的两种方式。

【例5】(多选题)下图为脉胞霉体内精氨酸的合成途径示意图,从图中可得出(ABD)

A.精氨酸的合成是由多对基因共同控制的

B.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

C.若基因②不表达,则基因③和④也不表达

D.若产生鸟氨酸依赖突变型脉胞霉,则可能是基因①发生突变

此题检测学生对间接控制的理解,并让学生开阔视野,某项生命活动的进行往往需要多次基因的表达。

5.归纳总结

第2篇

现代技术理性将人变成了机器与工具,人的尊严正在丧失。在学校,"我们却不问怎样使一个孩子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而是问我们应当教他什么技术,使他成为只关心生产物质财富的世界中的一颗光滑耐用的齿轮牙。"[1]面对这种偏狭的现象,新课程理论提出了教育首先是对生命的呵护与关照,为人的发展服务。因此,我们提出构建生命课堂,因为生命课堂的构建其实就是建构人生的过程,是生命健康成长的过程,也就是说,是人的生成的过程。我们知道,"人的生命首先是作为个体而存在的,离开个体生命的自为存在,一切都会失去真实的承担者和前提。"[2]

一、课堂理念:唤醒人的生命意识

当人从神的桎梏中摆脱出来以后,由此而欣喜的人类又在纷繁而又极度功利的共同体中常常迷失自我。理智的匮乏,道德的论丧,情感的亵渎导致人格的裂变以及对生命的漠视等现象不胜枚举;人类的善心在个体生命追求自我实现并将其作为人生唯一目标的"奋斗"过程中消失殆尽;在物欲中困扼的人们感受不到生命如歌的美丽。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生命意识的贫乏。当我们理性地审视这一生命异化现象时,我们不能不痛心地感受到我们的教育并没有为学生这个社会化初始时段的生命成长提供足够的生命美感的土壤。致使他们不能成为一个具有健全人格并能创造生命美的人。

(一) 引导学生触摸生命的意义

人类有了对意义的追求,生命才有意义。因此,意义是人的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征。那么,什么是生命的意义呢?所谓的生命的"意义是人的生命充盈发挥和表现自身的自足感自由感,是生命向死亡痛苦向一切摧毁伤害自己的力量抗争的不屈感、悲壮感,总之,是生命的本质力量在克服一切障碍、创造属人世界中的自我肯定自我确证。"[3]

1、唤醒生命意识,触摸生命的意义,首先要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的神圣性。

"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4]人的生命与动物的生命具有不同质的区别。因而人的生命意识的发展是从生命崇拜到重视感性生命,进而上升到珍爱生命的理性自觉。生命物质的产生使世界不再单调并生成奇妙,人的出现又是生物进化的极致,人的生命才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

2、唤醒生命意识,触摸生命意义,还要引导学生践行生命的意义。

人不仅生存在物质与精神的世界中,更主要的是生存在意义的世界里。生存在意义世界里的人就应该"把自己的生活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对象。"[5]也就是说,人应该创造意义。因为人一旦失去对意义的探求,人自身就失去了生存的活力,也就是丧失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二) 引导学生关注生命敬畏生命

关注生命、敬畏生命其实是生命共感的一种亲和,人与自然是生存在一个共同体中,在这方面,人类与非人类动物之间并不存在一条泾渭分别的分界线。"

然而,我们看到的却是令人触目惊心的现实。

在化学世界里,人类对于科学利用的结果是悲喜交加。一方面,人类享受着科学带来的物质利益,而另一方面,则是残酷与灾难的血淋淋的现实。哈伯的氨气(NH3)既造福于人类,又给人类以重创,多少生命惨毁于浓烈的硝烟之中。农药的过分使用众多的昆虫绝迹,鸟类吞声,生命的哀怜不绝于耳。

构建生命课堂,就是要使学生养成有道德地善待一切生命的生活方式。使学生认识到自身、他人、社会、自然都生存在一个共同的家园中,生命的关系是交联亲和的。

二、课堂目标: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人既是他正在是的那种人,同时又是他向往的那种人"[6]这说明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的可塑性。构建生命课堂,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人格。其目标指向为:

第一, 有鲜明的生命自觉,拥有一颗敬畏生命的爱心。

第二, 能自觉提升自我情商,执着于人生意义的探寻,使自己成为个体生

命的主体,即思想着的独立的人,"用自己的双脚站立的人"(马克思语)。

第三, 能追求并创造生命的诗意,让生命展示个性的"人本自由"。

第四, 能左右自己的行为,有能力呵护自我生命,不被意外的或无意识力量所驱使,有遭遇挫折的抵抗力。

第五, 不将生命消磨于庸常无为,对生活充满激情与渴望。

第六, 具有宽容的情怀,能接纳生命传递的信息,体谅生命的痛苦与不幸,并乐于助之。

三、课堂结构:平等对话,有效互动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研究表明,人的发展的前提或基础是个体心理的"人化"。人在活动与交往过程中其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是以"心理工具"(即语言和符号系统)为中介的。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生命体的感受器系统对话语交流的感知直接影响其心理的"人化"程度。我们提倡的生命课堂,在"衡量教学交往的有效性"上,"其主要特征不是师生之间交往频数的多少,而在于通过教学交往,学生受到精神震撼的力度和持久性,以及创新能力的强弱和对生活认知态度。"[7]在于通过平等对话确立自我人格的尊严,完成自我人格的获得,进而生成强悍的生命意识。

生命课堂交往的互动结构其使命在于对传统课堂的改造。

(一) 认知过程:变被动认知为探寻意义的生命历程

课堂是一个生态系统,其中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是这个系统的生态因子。生命课堂的交往互动是生命与生命的平等性对话,学生的认知过程应该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是生命与生命、生命与意义在交感融通过程中的深刻体验。

(二) 关注环境:变功利诱导为人文关怀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传统课堂的认知环境常常是一种功利性的暗示,大多是"人上人"的理性召唤,唯科学主义的色彩十分浓厚。爱因斯坦在纪念居里夫人时曾指出:"我们所接受的宏大的教育方略总是让孩子从小树雄心、立大志。为什么什么成为什么什么。与之相匹配,我们强调榜样的力量,把榜样成长描述为什么什么含辛茹苦的过程。我们的师长也不时地推出一些榜样供我们效仿。然而,这种效仿使生命个体成为僵硬的工具,使思想全无乐趣可言。"

生命课堂着眼于人文心理环境的建构,即(1)提供发展的空间。(2)营造人文的物质情境,创设良好的课堂生态。(3)激励参与的成长期待。(4)创设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因此,在师生、生生的交往生活中增强动情力,才能形成一个友爱、和谐的群体,才能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并使其成为人性丰富的人。

参考文献

[1]伊丽莎白?劳伦斯,纪晓林译:《现代教育的起源于发展》,序言,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

[2]高清海、胡海波等:《人的"类生命"与"类哲学"-走向未来的当代哲学精神》,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78页

[3]光:《生存哲学-走向本真的存在》,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77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页

[5]温?辛格:《我们的迷惘》,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14页

第3篇

摘要:人的生命是刑法保护的最为重要的客体。侵犯生命的犯罪行为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刑法中规定的非法剥夺人的生命的罪名以及法定刑也相应的有所区别。世界各国都将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规定为犯罪并给予最为严厉的刑罚处罚,但是在具体的规定上又有着很大的差异。我国刑法中对非法剥夺他人的生命的行为,则规定了故意杀人罪、过失致人死亡罪以及故意伤害罪中的致人死亡的情节。本文通过对英美刑法中关于非法剥夺他人的生命的行为的规定进行分析,发现其科学之处,提出完善我国刑法关于非法剥夺他人的生命的犯罪的规定。同时,为刑法中削减死刑的罪名,提供一种渠道。 

 

关键词:谋杀罪;非预谋杀人罪;故意杀人罪;过失致人死亡罪;故意伤害罪

一、我国刑法关于杀人罪的规定及不足 

关于杀人罪,我国刑法主要有以下相关规定: 

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g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我国刑法规定的故意杀人罪包括了一切的故意杀人的行为,不管事前有无预谋,不管故意杀人是否自愿,不管被害人有无过错,不管有无被害人死亡的结果。我国刑法虽然有规定犯罪未遂的可以从轻或减轻,但是仍然没有体现出有预谋与无预谋的差异。同时,由于罪名、罪状的不精细,也带来了法定刑的不明确。我们可以看到故意杀人罪的法定刑种有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有期徒刑的量刑幅度从三年到十五年,幅度很大,给法官们很大的自由裁量权,但同时也给法官们带来了如何具体量刑的难题,因此,一些相近的案件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法院可能做出差距很大的判决。另外,在这么大的量刑幅度内为被告人设定一个宣告刑,他们很容易不满意,进而上诉,引起不必要的司法资源的浪费。 

我国刑法关于过失杀人罪规定的也是很笼统的,一个过失致人死亡罪,就涵盖了所有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这样规定是不科学的,也不利于刑法的内容的确定性。过失也有轻重之分,也有可宽恕的与不可宽恕的之分。法定刑的刑种、刑度的设置应当适当而不能差距太大,而且应当明确规定不同的刑种、刑度应当如何适用。 

故意伤害罪的法定刑的刑种、刑度更是范围广泛,从管制到死刑,涵盖刑法总则的所有的刑种、刑度。如果这样规定以后有更细致的如何适用的说明也无可厚非。而我国刑法并没有给出此类说明,如何适用,量刑者自己去定夺,以至于相似的案件在不同的法院可能会作出相差很大的判决。这是对罪刑法定原则的变相违反,这显然是行不通的。同时故意伤害罪的死刑与故意杀人罪的死刑有什么区别,为何一样也没有合理的说明。 

我国的刑事诉讼案件的上诉率很高,笔者认为,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法定刑刑种太多,量刑幅度太大。例如法定刑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法官给判六年,被告人可能觉得太重了,他觉得可以判四年,在法律的明文规定里他看不到自己的行为为何适用法官已经判给的刑罚,于是就上诉。如果我们规定犯罪、设定刑罚是更加细致一些,把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幅度如何适用讲清楚,什么样的犯罪适用三年的,什么样的犯罪适用四年的,又什么样的犯罪适用五年、六年、七年、八年、九年、十年的。把行为对号入座适用已经设定好的刑罚,就能避免被告人因适用法定刑的幅度不满而上诉了。

三、完善我国刑法中杀人罪的立法建议 

通过对英美法系的杀人罪的规定以及对我国有关杀人罪的缺陷的分析,笔者认为,宜将我国的杀人罪做以下细致的分类:将杀人罪分为故意杀人罪与过失杀人罪;再进一步将故意杀人罪分为预谋杀人罪和非预谋杀人罪,过失杀人罪分为轻微过失杀人罪、一般过失杀人罪和严重过失杀人罪;再将非预谋杀人罪分为自愿的非预谋杀人罪与非自愿的非预谋杀人罪。以下详细论述。 

故意杀人罪,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导致他人死亡,而故意为此行为,对他人的死亡持希望或者放任态度的杀人行为。故意杀人罪又可具体分为预谋杀人与非预谋杀人。预谋杀人是指,事前有预谋,并为杀人做了准备的行为,其中确实造成死亡结果的,设有死刑的刑种,未造成死亡结果的不设置死刑,其中造成重伤的设置无期徒刑和十年以上

编辑整理本文。

有期徒刑,造成轻伤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未造成任何损害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非预谋的故意杀人罪,是指对杀人的行为是故意的。对死亡结果的发生也是持希望或者放任的态度,但是事前无预谋,因为此种杀人罪的罪过小于有预谋的杀人罪,成功的概率小于预谋杀人罪,有时甚至是正当的,因而应当单独做出规定。非预谋的故意杀人罪又分为自愿的非预谋杀人罪和非自愿的非预谋杀人罪。自愿的非预谋杀人罪是指。杀人的行为不是有预谋的,但却是在行为者自由意识下做出的行为,造成死亡结果的,处无期徒刑。造成重伤结果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造成轻伤结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未造成损害结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非自愿的非预谋杀人罪,是与自愿的非预谋杀人罪相对的犯罪,是指非预谋的杀人行为不是在行为人的自愿意识下实施的,因而人身危险性更小的犯罪行为,造成死亡结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造成重伤结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轻伤结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未造成损害后果的,处管制或者拘役。同时规定,预谋重伤而实际造成死亡结果的,比照预谋杀人罪量刑,避免行为人以预谋重伤为由逃避处罚。 

过失杀人罪,是指没有杀人的预谋或者故意。而是因为没有预见或者虽然预见但轻信损害结果可以避免,以致结果发生的行为。又可以具体划分为轻微过失杀人罪,一般过失杀人罪与严重过失杀人罪。过失的分类标准以一般人的认识及注意能力为主要标准,兼顾特殊情况下个别人的特殊情况。对过失杀人。只有发生死亡结果的才定罪,轻微过失的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对一般过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严重过失的,处七年以上十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如此,不仅可以使刑法的内容更加明确,有利于罪刑法定原则的实现,有利于限制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同时提高法官摄刑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有利于削减死刑,而且,如此规定我国的杀人罪名及量刑也符合我国的现状及实践中已经默认的量刑情况。根据学者的实证调研。对百例死刑案件进行分析,得出以下这些实践所公认的、在死刑适用上不存在疑问的量刑情节:1、没有死亡结果的发生,不进入死刑圈。2、被告人具有自首情节时不适用死刑立即执行。3、被告人具有立功情节时不适用死刑立即执行。4、被告人及其家属赔偿或部分赔偿被害人损失时,一般不适用死刑立即执行。5、被害人对于犯罪的发生有明显过错时,可以对被告人从轻处罚,不适用死刑立即执行。6、被告人犯罪行为致使二人以上伤亡时,一般从重处罚,适用死刑立即执行。此学者同时总结了以下几项存疑的量刑情节:1、被告人具有认罪态度较好的情节时,一般可予以从轻处罚,适用死刑。2、被告人与犯罪人的相互关系对于死刑适用的影响。3、被告人系累犯时,应当从重处罚。4、被告人采取分尸抛尸的手段时,应当从重处罚,一般适用死刑立即执行。5、被告人属于一时激愤犯罪时,可予以从轻处罚,倾向于适用死缓。6、被告人犯罪动机卑劣对适用死刑的影响,具有动机卑劣情节的共有7人,其中6人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1人被判处死缓。

注释: 

第4篇

[关键词] 物称主语;人称主语;英汉翻译

一、物称主语与人称主语的定义

从具体语言环境中相互关联的指示范畴来看,句子的主语可分为“人称主语”(personal subject)和“物称主语”(impersonal subject)两种类型。显而易见,“人称主语”指句子的主语是“人”;“物称主语”指句子的主语是“物”。连淑能在《英汉对比研究》一书中指出:英语常用物称表达法,即不用人称来叙述而让事物以客观的口气呈现出来。相反,汉语则较注重主体思维,这种思维模式以‘万物皆备与我’做主导,往往从自我出发来叙述客观事物,或倾向于描述人及其行为或状态,因而常用人称。因此,英语重物称,汉语重人称。同时,刘宓庆在《新编汉英对比与翻译》一书中提出‘主体意识与非人称主语’。其基本意思是主体意识是一个思维哲学概念,指人在思维过程中的主体观。人的主体意识,属于一种意识倾向,既在思维中把自己(主体)从环境(客体)中区分出来,环境包括万物万事。主体意识思维往往从自我出发来理解、演绎、描写客观环境这个外在世界中的事物,因而使语言表述带有各种特征的‘主体性’。汉语注重主体性叙述,英语兼顾主体性与客体性描述,倾向于客体性描述。

由此可以看出,所谓物称主语是指以表示无生命的名词作主语,如实物、抽象概念和动作名词等;所谓人称主语是指以表示人或生物的有生命的名词作主语。

二、造成“汉语重人称,英语重物称”的原因

思维方式是连接语言与文化的桥梁,体现在民族文化的所有领域,尤其体现在哲学、语言、科学、宗教以及政治、经济、教育、外交、生产实践中。另外,思维方式又与语言密切相关,语言是社会现象,是思维的重要工具,是思维构成的主要因素。一方面,语言促使思维方式得以形成和发展;另一方面,思维方式、思维特征对语言的影响也非常直接和明显。

英语民族的文化主要源于爱琴海文明,主张“天人相分”,故有“西方人生则与自然划离,而求能战胜自然,客服自然”。(包惠南,2001:31)与之相反的是,汉族文化崇尚“天人合一”。老子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国学大师钱穆先生也指出:“中国文化以人文为中心,以人生为本性,最富人文意识,最富人文精神,中国文化本质上是人本文化。(李瑞华,1996:625)

三、物称主语与人称主语的表现

汉语在表述上注重主体意识,具体表现为频繁使用 ‘人称’主语(尤其是第一人称)、主动语态句、无主语句及主语省略句以及话题主语,使主语与谓语的关系很松散。”与之相反的是,英语在表述上不偏重主体意识,具体表现为:多使用非人称主语句;被动句与主动句并重;主语一般不能省略。本文将主要从人称主语和物称主语这一方面来加以说明。

英语用物称作主语的句子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两大类:

1、 用抽象名词或无生命的事物名称作主语,同时又使用本身表示人的行动或行为的动词作其谓语,因而这种句式往往带有拟人化修辞色彩,语气含蓄,反映了英美民族的幽默感。

2、用非人称代词“it”做主语。英语中常用it作形式主语,代替句中真正的主语而将实义主语置于句尾,防止“头重脚轻”,也能起强调作用,以增强语气。

例如:

(1)It is very likely that this worthy couple never absolutely conspired and agreed together in so many words; the one to cajole the young gentleman, whilst the other won his money at cards: but they understood each other perfectly well, and Rawdon let Osborne come and go with entire good humor.

看来这对好夫妻并没有同谋协议,明白规定由女的哄着小伙子,再由男的跟他斗牌赢他的钱。反正他们俩心里有数,罗登听凭奥斯本出出进进,一点也不生气。

这句话的翻译采用了汉语中常见的无主语句或主语省略句,将it灵活化处理,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2)It i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 Hong Kong will continue to keep its prosperity and stability after its return to China.

人们普遍认为后会继续保持繁荣与稳定。

这句话的翻译则将非人称代词it 处理成人称代词“人们认为…”,符合中国人的思维特征与习惯。

此外,英语的“There be”句式也具有非人称倾向。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人称主语和物称主语是英语与汉语的一个很大很明显的区别。我们在翻译的时候一定要掌握汉语与英语两种语言的特征,洞悉其结构背后所反映出的不同民族的思维模式,翻译时进行必要的结构转换,尽量使用符合译入语习惯的语言形式,作出精彩的译文。

参考文献:

[1]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2]李瑞华.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

[3]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4]刘宓庆.新编汉英对比与翻译[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6.

第5篇

关键词:成人教育;逻辑起点;理论探寻

作者简介:陈飞虎(1971-),男,湖南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学。

中图分类号:G7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08)03-0023-03

成人教育在我国实行已有多年了,它见诸人们的口头,见诸学者的论著,也见诸政府的文件,当然也见诸教育工作者的实践。然而,面对形式和种类繁多的成人教育,我们常常迷惘:成人教育与教育学的关系如何?成人教育的类的特性究竟怎样?成人教育是让学生更像他自己还是为了谋取更好的职业?成人教育的逻辑起点到底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还可以引发无数的问题。尽管这些问题引起人们长期的争论,却总不能得到清晰的结论。因而,这些问题特别是成人教育的逻辑起点问题可以称之为中国成人教育发展的世纪问题,也是影响我国教育学科发展的重要问题。

对成人教育的逻辑起点问题的探寻有助于我们明晰成人教育领域的基本问题,即成人教育的自我意识:为何存在、如何存在、何以存在等。这也是有关成人教育问题的反思和批判。反思和探讨这些问题有助于成人教育学独特的学术品质的形成与提升。

一、成人教育理论的研究现状

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特定的理论体系,每一种体系都有各自的逻辑结构,因而必有一个逻辑起点。逻辑起点对于一门学科的研究对象、范畴和理论体系的形成有直接的影响并起制约作用。

黑格尔认为哲学的起点是“存在”。张楚廷先生有一句通俗的话:“什么是哲学?哲学就是问到底,问到不能再问了就是哲学。”当我们试图问到成人教育是什么的时候,实际上也在问:教育是什么?而我们要回答“教育是什么”是以必须弄清楚“人是什么”为前提条件的。人是什么?古往今来,无数哲学家对这“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进行过无数的探究,因而也是教育的“第一问”。关于教育的起源、教育的特性、教育过程和目的之类的论题,都是基于人的类特性基础上来展开讨论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都认为,逻辑起点是最简单的范畴。它是用来说明其它事物的,而其本身是不需要说明的。因此,教育学的逻辑起点也要从教育的源起时期开始探索它的活动形态,这种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它的最简单形态。

人的类特性是什么呢?马克思说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人是“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的生命。①

人的活动本身具有“对象性”,这是“人的根本”之一。人,这种生命之所以区别于其他的生命,就在于这种生命可以其自身生命为对象,并通过这种对象性活动来发展自身,来增长自身。简而言之,就在于人具有反身性,并通过反身性而自增,从而具有自增性。自反性和自增性一起描绘了人,使得人这种生命那样的灿烂。②

人的反身性和自增性使人获得新的生命,而教育正是辅助学生走向新生的途径,这就是教育的逻辑起点问题之一。教育学范畴体系的展开、推演过程,实际上就是对“帮助学生自己成为自己”不断丰富发展的规定性的过程。

但我们的成人教育理论研究者或实践者往往不屑于此类问题,而是把目光锁定在“成人性”上,以为只要把握了“成人的特性”就可以开展成人教育工作了,或不会妨碍我们对成人教育的研究和发展了。于是乎,出现了这样两种情况:一是认为“成人性”已是一个逻辑起点,从这里出发即可展开关于成人教育的理论;二是按照自己对成人性的某种特定理解去开展自己的理论工作或实践,并且同样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正像对教育有不同理解的理论专家或实践者做着自己出色的工作一样。

有的学者则承认“成人学习”这一概念已是逻辑起点,因而不再给它下定义,而是由此展开讨论,通过对成人教学的目的、内容、过程、规律等细致的分析来进一步回答“成人教育”如何展开。

针对这两个问题尽管人们借助了丰富的经验并发挥了高强的能力,但仍值得争论或探讨。

二、从哪里开始寻找成人教育的逻辑起点

关于“成人”,有各种解释。有人从实际年龄来区别成人与非成人;有人从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个出发点界定成人与非成人;还有研究者从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综合现象来区分成人与非成人,等等。

关于“成人教育”,从不同维度出发,成人教育的内涵也有各种解释。因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指出:“对于今天世界上许许多多成人来说,成人教育是代替他们失去的基础教育。对于那些只受过很不完全的教育的人来说,成人教育是补充初等教育或职业教育。对于那些需要应付环境的新的要求的人们来说,成人教育是延长他现有的教育。对于那些已经受过高级训练的人们来说,成人教育就给他们提供进一步的教育。成人教育也是发展每一个人的个性的手段”。③

由此可知,成人教育不是“成人”与“教育”的简单相加,而是“人的个性”与“教育”的有机整合,在凸显“成人性”的过程中发展每一个人的个性。

有学者认为成人教育的逻辑起点是成人性。因而把大量的精力放在对成人的特性的阐释上,就如一般教育学和心理学一样,重点和中心放在儿童或未成年人。其结果只能是自我孤立。

如果再问一下,成人学员不也是学生吗?学生是什么?学生是人。这个问题的回答是用我国教育几十年的辛酸换来的。马克思说“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④

就如干部首先是人,然后才是党员,才是干部。认识到这一点非常重要。传统教育一贯把他们看成是特殊材料制成的人,廉正勤政寄托于个人修养。这是不负责任的,有推卸责任之嫌。

教育的目的是育人,只是每个时代,人生的不同阶段对人的要求不一样而已。因而,无论教育过程的内容水平和方法如何,无论它是正规教育还是非正规教育,也不管它是否延伸或取代中小学、大学以及学徒期的初级教育,通过成人教育,成人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能力、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技术或职业水平,或使自己向新的方向发展,以及改变自己在全面发展个性和参与平等的独立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活动这两方面的态度或行为。

我国教育特别是成人教育的工具理性曾是十分明显的。成人教育要为经济、政治服务,受教育者为就业、升职而学。这都是无可厚非的。但这类着眼点过于执著于社会发展和个人前途,却往往忽略一个前提,也是最基础的东西,那就是人本身的发展。人的素质的提高、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取决于人的发展,又最终都是为了人的发展。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统一于人的发展。

虽然成人教育与教育有区别,但笔者认为两者的本质是一致的,成人教育是在教育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从教育领域分离出来的,它必然有教育的根本特性。因而成人教育的本体仍是人的自由、自在、自为的全面发展。

因此,成人教育研究的出发点也应该是人,让每个人认识人的存在、人的自由、人的尊严及人的责任等,从而使成人更像人,更好地成为他自己。

只有在把握了人的类特性的基础上,结合成人自身和教育的基本特性,才能更好地理解并实行成人教育。这就是成人教育的逻辑起点之一:成人的反身性与自增性。

三、进一步的分析

就我国整个教育事业而言,我国的教育大致可分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四大部分。

在当今社会,教育这种资源也是有限的。如何使各类教育都能健康、持续地发展,也有一个追求最佳“生态位”的问题,即最适合自己发展空间的问题和为适应特定生存空间所形成的特性问题,也就是说成人教育的“位”在哪里,只有弄清楚成人教育的“位”,才能理解成人教育“如何存在”,并由此区分出成人教育的自我意识,从而抽绎出成人教育与其相关学科的逻辑关系。

1968年,教育家Robert Hachins出版的《The Learning Society》(学习的社会)里有一句这样的话:“人类繁衍生息的方法是继续学习”。在以教育机会增长和平等主义哲学日益兴起为特征的现代教育时期,学校将日益成为社会,而社会也将日益成为学校。人们工作、娱乐、教育之间的分离将大大消失。

然而自从对成人教育广泛开展讨论以来,事实上有许多人对成人教育这个词带有抵触感或持有疑问,而这种抵触感大多源自自身受教育的经验。他们的观点就是所谓成人教育是基于自身条件或外界的压力,是一种强制性教育,所以对这种被动的教育存有疑问。人们期望教育有助于自我实现和个人安宁、和谐和精神健康,也有助于社会化,重点在帮助人们有目的地、热情地生活,自我满意和愉快,自我实现和内心和谐,而不只是一种欲望;期望教育对于培养经济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传统目标做出贡献,也要求教育人们成为更加相互支持、更少破坏性竞争的人,培养人们尊重每一个人,尊重他们的独特之处,乐于同具有不同特点的人共同生活和工作。

这就是成人教育的生存发展空间,而这一切是必须建立在成人教育的逻辑起点之上的。

总而言之,成人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发展还很不完善,也不够充分,要建构一个成人教育学的完整体系,就要从哲学的高度对成人教育学中的现象进行反思,只有从根本上解决成人教育学中存在的问题,其它的问题才会迎刃而解。关于成人教育逻辑起点的问题即是成人教育学中最根本的问题。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6页.

②张楚廷.教育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9页.

第6篇

一、医疗资源分配成本效益分析的必要性

实现医疗资源分配公正必须确定合理的医疗资源分配限度,一个公正的医疗资源分配制度应该合理地使用资源,应该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实现医疗资源利用的效率最大化。因此世界各国都对医疗资源利用确定限度,即使是富裕的国家也不可能满足所有公民的医疗需求,因此医疗资源的分配必须确定限度。为了生命的健康,我们寻求医疗服务。但是在所有的社会服务里医疗服务并不是唯一重要的社会利益,为了公民生活得更好,政府必须在教育、公共交通、能源、国防、科研、文化等领域投资。另外,社会不仅满足不了所有的医疗需求,更无法满足所有的医疗偏好,在医疗服务方面的开支是以放弃其他更有价值的商品和服务为代价的,因为人类的财富的有限性,生命无价的判断是非常模糊的。社会面临选择,因此必须确定给予何种需要优先和何时资源用在别的领域更好,这种选择是通过成本效益分析决定的。

我们在医疗资源分配中常常运用两种分配方法,一种是按照价格分配,就是在自由市场中谁有钱谁就享有医疗服务服务。只有在不健全的医疗市场中才会完全按照价格进行分配,在按照价格分配的医疗体制中,由需求者支付费用,谁有钱就给谁提供服务,只要有人支付费用,任何可能的手段都可以提供。这种分配是没有效率的,会造成极大的浪费,而且社会弱势群体因为没有能力付费而被排斥。另一种是按照成本效益分析分配,通过医疗服务措施付出成本和获得的效果进行比较,做出分配的决定。在成熟的医疗市场,人们选择成本效益分析的分配方法。成熟的医疗市场拥有完善的医疗保险,个人通过购买医疗保险,政府也通过购买医疗保险满足社会弱势群体的需要。医疗保险实现人们风险共担,保险机构成为医疗市场中强有力的购买者,个人直接支付费用只占少数。“在任何一个现实的保险方案中,价格分配都仅仅扮演一个小角色。”任何医疗服务都需要控制成本,将有限的资源用到效果最好的领域,通过成本效益分析确定分配的先后顺序。实行全民医疗保险的国家如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就是运用成本效益分析制定医疗资源分配政策。无论是医疗资源通过市场决定享有权,还是政府主导的分配都需要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决定取舍。

二、医疗资源分配成本效益分析体现了功利主义思想

功利主义理论主张根据行为的后果判断行为的对错。“功利主义提出了一种基本的道德思考模式,主张从行为后果是否有助于增进幸福或增加快乐、避免不幸或减少痛苦,是否有助于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来判定行为的正当与否。”功利主义主张根据具体的境遇,具体地分析、比较可供选择的不同行为的后果。行为的道德价值取决于行为产生的后果。行为的后果能够有利于大多数人的幸福就是好的行为。成本效益分析就是通过经济学的计算力图保证医疗资源分配的效率最大化,契合了功利主义的思想。

世界各国发明了多种成本效益分析的尺度。这样尺度往往通过衡量生命质量的标准体现出来,生命质量的标准包括个体生命健康状况、治愈希望、预期寿命等。一些国家制定了衡量生命质量的评分尺度。着名的衡量尺度包括等价健康年、伤残调整生命年和质量调整生命年,如由英国国家临床研究所制定的质量调整生命年(qualityadjustedlifeyear)的评价尺度影响很大。质量调整生命年根据个体的健康状况评定分数,分出不同等级。身体完全健康的一年等于1个质量调整生命年,死亡等于0个调整生命年,失明等于0.5个质量调整生命年等等,如果挽救生命的结果是,病人在不健康状态下依赖定期医院血液透析活了10年,质量调整生命年的计算将这些年打折扣。如果透析年被判断与正常健康年相比值57%,那么10个透析年将打折至10x0.57个质量调整年。

许多国家通过各种成本效果分析方法确定界限,那些达到了这一限定标准的药物和医疗保健措施都会列人保险范围。英国的国家临床评价研究所根据这一原则认定每个质量调整生命年开支低于2万英镑的医疗保健措施由国家提供,并否定了每个质量调整生命年开支高于5万英镑的措施。在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也制定了相应的限额,这些限额在实际应用中并不精确,但国家如果坚持这个界限,那么医疗保险资金就会根据医疗技术的成本效果分析而上下浮动。美国俄勒冈州也是采取这种方法决定了州政府提供的医疗服务的范围。

由于功利主义理论是后果论,因此重视医疗的效果,将不伤害和行善原则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对于个人医疗服务过程中不要伤害病人,追求最好的效果,对于社会在医疗资源分配中寻求尽可能多地满足社会大多数人的利益。由于人们的医疗需求是无止境的,任何社会的医疗资源都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医疗需求。医疗领域面临艰难的抉择,有时甚至决定谁生谁死有质量的照顾,有效果的治疗,有效率的管理保证个人医疗需要被满足,通过高质量的照顾同时对于病人无益的医疗资源使用最小化”[3]。医疗资源分配制度力图做到避免浪费、达到最好的效果。因此,医疗资源分配必须以功利主义为指导。在宏观医疗资源分配中要考虑社会公众利益的最大化,在具体医疗措施决定和施行中要对所获得的收益和花费的成本进行比较和评估,这些所需的花费和可能带来的利益不仅包括经济的因素也包括非经济的因素,在全面分析付出的成本和得到的收益基础上,通过对拟订方案的成本效益分析确定最终方案。

三、医疗资源分配成本效益分析体现了生命价值论的伦理观

医学是救死扶伤、防病治病的事业,医学的发展伴随着人类对生命的认知的变化,不同的时代对于生命的认识是不同的。人类经历了生命神圣论、生命质量论和生命价值论这几个递进的伦理观。

生命神圣论认为人的生命是至高无上的、神圣不可侵犯的。这一理论在医学发展的早期阶段比较盛行。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医生不惜一切代价挽救病人的生命,拯救原则在医学实践中起着主导作用。生命神圣论对于医疗保健工作具有积极的作用,它主张人们应该尊重人的生命,爱护人的生命并保护它不受伤害,对病人应该一视同仁。正如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所说:“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姘媸怨亲善友,华夷愈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生命神圣论体现了人人平等的思想。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尊重人的生命是医学道德的永恒法则。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命神圣论的局限性显现出来,生命神圣论是人类早期对于疾病没有科学的认识,也没有科学的治疗方法,面对疾病人们素手无策,人们的寿命非常短暂,人能够活下来非常不容易,任何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只要有可能医生就应该不惜一切代价地抢救病人。随着医学的发展、医学技术的进步,医疗服务会耗费所有的资源,成为无底洞,人类必须决定什么医疗技术该做什么不该做,作家史铁生长期患病,他对于这种困境体会得更深一方面,新的医疗手段和设备肯定是昂贵的,其发展的无止境意味着资金投人的无止境。另一方面,人最终都要面对死亡,如果人的生存权利平等,如果仅仅保持住心跳和呼吸也算生存,那么这种高科技、高资金的投人就更是无止境……就会出现这样一种局面:优先的社会财富,将越来越多地用于延长身患绝症者的痛苦,而对其他患者的治疗投人就难免捉襟见肘了。医学不再是一门救死扶伤的技术而是关于生命意义的技术。”不考虑成本,不惜代价挽救生命的结果就是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本来能够获得救治的人没有得到救治。人们开始思考什么人该抢救的问题,于是生命质量论诞生了。

生命质量论的伦理观按照人的生命质量的高低决定医疗服务的先后。医疗资源要先满足生命有质量的人的医疗需求,这一理念与生命神圣论有根本区别。生命质量论为确定医疗资源分配的先后顺序提供了理论依据0但是,仅仅依靠生命质量分配医疗资源还是不够的,人的生命是处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生命质量高不一定生命价值大,有时一个人生命的质量很低但其价值却很大,有的人生命质量很高但其价值很小。例如在战争年代医生的价值比普通老百姓的价值大,因为医生可以用自己的医术挽救更多人的生命。应该通过生命价值的评估进行医疗资源分配,把人当作社会生命而不是生物生命进行价删断。

对于生命价值的判断是现代医学目的的要求。人类过去认为医学目的就是救死扶伤、防病治病,不应该按照病人的生命质量高低决定是否救治病人。传统的医学目的不接受死亡,医学就是与死亡作斗争,这样势必造成这样的结果,医疗成为社会唯一的利益,所有资源都用在医疗领域,这样是不现实的。因此美国学者丹尼尔?卡拉汉发起了一个以医学目的为题的国际研究项目,包括中国在内的14个国家参与了这项研究。该研究提出了四个现代医学目的:预防疾病和损伤,促进和维持健康;解除由疾病引起的疼痛和疾苦;照料和治愈有病者,照料那些不能治愈者;避免早死和追求安详死亡。可见医学目的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变化,生命价值论体现了医学目的,花费大量医疗资源挽救没有质量和价值的生命是不公正的,在道德上是得不到辩护的。成本效果分析是根据支出取得的效果对可供选择的医疗保健开支排列等级,与之相关的成本效益分析是直接验证某种医疗保健措施是否与支出相称的方法。在医学界,无论是宏观的分配还是微观的分配都要考虑到效果,不考虑效果的分配人们是不接受的,日美国有的州会花费50万美元挽救体重不足500克的早产婴儿的生命,这一做法受到人们的质疑,理由是如果把这笔钱用在病情较轻的病人身上,可以挽救更多的生命。

生命的价值是无法衡量的,但有些时候我们又不得不为生命定价,在涉及生命伤害赔偿时不得不为生命定价,例如美国911恐怖袭击发生后,政府要确定遇害者家属的赔偿标准,政府将赔偿分为经济部分与非经济部分。由于在这次事件很多高级的人才遇难,经济部分的平均赔偿额达到160万美元,而非经济部分即生命的价值的赔偿仅25万美元。不仅美国政府为生命定价,世界各国政府都尝试为生命定价。医疗资源的有限性导致不得不根据救治的代价多少决定享有权。生命价值论的伦理观是成本效益分析的理论基础。

第7篇

Abstract: The actor-network theory (ANT) tries to open the "black box" of technology, and get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the scale of commercial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article studies the regional logistics network with the reference point ANT to help decision-makers on the regional logistics network planning and optimization.

关键词:行动者网络理论;行动者;区域物流网络

Key words: actor-network theory;actor;regional logistics network

中图分类号:F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3-0029-01

0 引言

行动者网络理论(Actor-network Theory,简称ANT)是20世纪80年代初由法国巴黎学派提出的社会学研究方法,其的代表人物是拉图尔、卡龙和劳。该理论用行动者(Actor)来表示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存在并且打破了“人”与“非人”的区别,二者都被看作是网络中的行动者,而不应该将有生命的同无生命的、个人的同组织的加以区分。区域物流网络构建的能力与水平既是区域经济实力的体现,也是衡量区域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1 行动者网络理论

巴黎学派的理论家认为所有行动者结盟而构成的异质网络中的各行动者都有自己不同的角色需要,并发挥了重要作用,沿着这个网络,每一个行动者通过毗连的其他行动者而获得其利益或意义。①行动者。在ANT理论中,行动者包括了科学实践中的一切因素,可分为人类行动者与非人的存在和力量,后者包括思想、技术和设备等各种非人因素。②广义对称性原则。广义对称是ANT中的核心,指行动者网络中的人与非人参与者是完全平等的,它打破了以人类行动者为中心的传统观念。拉图尔认为,现实的研究对象往往是自然与社会的“杂交物”――既非自然客体也非社会主体并且融合了一定文化和社会地位的“准客体”;对研究对象的分析应从准客体入手,而不是通过传统的“主体-客体”模式。③转译。巴黎学派提出“转译”来说明各主体成为网络中行动者的基本方法。转译是指行动者试图将其他行动者的问题或目标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从而对被转译的行动者进行界定。“转译”反映了行动者之间相互作用的途径和行动者网络形成的过程,是ANT的中心。

2 ANT与区域物流网络构建的关系

2.1 ANT对区域物流网络构建的理论指导作用 ANT把网络看成是各异质行动者的联盟,虽然行动者的利益各不相同,但在网络中,行动者之间被期望能建立起稳定的关系,这就关系到行动者网络建立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而建立行动者网络的关键是将各参与者的利益进行动态转化,形成趋稳的利益共同体。类似地,区域物流网络是在一定时间和区域内,由需要流通的物资、流通设备、人缘和信息等多个相关的动态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区域物流网络结构的演化过程可划为以下几个阶段:低水平均衡阶段极化聚集式发展阶段辐射扩展式发展阶段高水平均衡阶段。发展到高水平均衡阶段,区域物流网络系统中的交流是多层次、多渠道且相对稳定的。因此, ANT中的行动者、转译及网络构建等创新性思想可以对区域物流网络的构建进行有效的理论指导。

2.2 区域物流网络构建存在的问题 区域物流网络体系主要可以划分为基础设施体系、信息系统以及政策保障体系等三个子系统。进一步分析可知,该网络中的行动主体主要包括:运输部门、信息管理部门、网络通信设备、Internet、供应链中的各企业以及政府部门等。区域物流的构建不能单靠市场自发的进行,否则会造成资源浪费和混乱的结果。不可否认的是,由于网络结构、企业管理和物流技术等方面的水平限制,我国当前的物流领域存在着许多缺陷,主要表现在:没有有效的物流网络来支撑高效运转的物流系统;生产企业、销售企业、和流通企业等网络参与者希望更好地发展物流,却总是受到各种客观条件的制约。即便如此,由于区域物流网络的动态性使其具有比等级组织灵活、比市场组织稳定的双重优势,前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各行为主体仍然致力于将物流网络系统做为其新型组合与运作方式。

3 基于ANT的区域物流网络优化途径

根据以上基于ANT的区域物流网络中的主体分析,可以从网络中的行动者角度出发总结出相应的网络优化途径:

3.1 从整体上对基础设施进行集成和优化 运输部门(铁路、公路、水运和空运等)原本都是相互独立的,对此,应该将各部门的利益放在整体利益之下,从而实现物流资源的集成和优化,而非只从形式上改变过去的分割管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企业竞争力,否则,无法达到物流网络系统优化的效果。

3.2 加强物流网络的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是物流的灵魂,第三方和第四方物流都是通过信息来提供服务的,因此,没有物流的信息化,就谈不上物流的现代化。经国家经贸委经济信息中心调查结果显示:520家目标国有大型企业和地方骨感企业中,76.5%建立了专门的信息管理部门,89%接入了互联网。但是,大约只有7.5%的企业真正全面实现了基础工作的信息化,只有36%的企业实现了综合信息化。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企业信息化程度和实际效果仍然较差。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主要从两方面入手:其一,可以引进MRP等对生产进行有效管理;其二,利用EDP等技术对企业信息进行管理。随后,这两方面逐步融合到一起,实现网络的优化。

3.3 建立网络中各节点间的供应链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单个企业实难以承担起国际竞争。网络中的供应链可以看成是生产流通交换三大环节循环进行几次的过程,它是一个要求具有一系列标准、规格和对口设备等条件的链状的、相对固定的企业供应关系。如果该供应链得不到优化,单靠网络中某一行动者的优化也是无济于事的。因此,需要对整条供应链进行管理,企业之间要采取并购、战略联盟、信息化和企业网络等方式建立竞争优势。

3.4 完善政策保障体系 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政策保障在经济生活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完善的政策保障体系将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有利于整个网络体系框架的实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鼓励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产业政策规划;政府物流业管理协调机制的规划建议;物流业行业管理体制的规划建议;物流业市场的规范化策略;物流人才战略;为物流发展规划的实施所提供的政策保障等。

参考文献:

第8篇

误区一:回答“判断题”,只见其一而不见其二。

例如广东卷选《淡淡的深情》一文,第一题为: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1段中“没事了,往后这是没事了”一句,一方面表明了父亲为“我”感到骄傲,同时也为第7段写“我”在报刊上发表文章作了铺垫。

(以下略)

考生先看到A项后,在文章第一段“没事了,往后这是没事了”这一句后面有神态描写句“自豪里带着炫耀”,于是与选项中的表述“表明了父亲为‘我’感到骄傲”挂上钩,立即判断A项为正确。殊不知表述语中还有一个“同时”,“同时”后的内容与文章结构有关,实际上要你判断父亲的话与“我”后来能发表文章之间有没有内在联系,而这正是命题者的“陷阱”。上述考生匆忙间“只见其一不见其二”,造成失误,失掉3分,殊为可惜。

纠误策略:画出表述要点,逐一对接原文。上题体现要点的关键词是“自豪”和“铺垫”,“自豪”与原文接通,但还有“铺垫”呢,你必须进入文章耐心寻找,可以发现父亲的话与“我”后来能发表文章之间没有正衬、反衬之类的铺垫关系,至此可确定A项不正确。

误区二:回答“限字题”,只顾字数而轻视内容。

例如北京卷选《白梅无价》一文,第一题为:本文主要用五个场景来写人叙事,请依次概括前四个场景。(每个场景用5个字回答)(4分)

场景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场景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场景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场景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场景五:深夜赏白梅

有的考生遇到此类试题,神经绷紧在“5个字”这一要求上,至于用哪5个字,就考虑得很少,于是随意落笔,甚至“凑字数”,结果出现了“长跪并恸哭”“嚎啕又悲伤”“情感难自拔”“世间一珍品”之类离要求甚远的答案。“长跪并恸哭” “嚎啕又悲伤”,“哭”谁?在哪里“嚎啕”?都没有。“情感难自拔” “世间一珍品”,语义模糊笼统,都与“概括场景”要求相去甚远。

纠误策略:1.读懂题目中的关键词语“场景”。“场景”也称为“场面”,指在某一时间和地点,由一定的人物和人物活动所组成的生活画面。用这四个要素衡量,上述答案“世间一珍品”一个要素都不具备,而且“世间一珍品”字样出自原文第4段,这一段是作者的议论文字,没有构成场面,构成场面的应该是下面一段“赠白梅”的描写;2.体会“示例”透露的信息。示例“深夜赏白梅”给考生的启示是:明显的人物名可省略;第三字宜用动词,构成“状语―动词谓语―宾语”这一格式;3.区别场面描写与非场面描写,依次概括。下面答案可作参考:场景一:灵堂哭苦老;场景二:家中哭苦老;场景三:挥笔画梅花;场景四:白梅赠爱徒。

误区三:回答“赏析题”(分析题),只求“点到”而忽视“周全”。

例如江苏镇江卷选《秋光的涨幅》一文,有一题为:赏析下面的句子。(3分)

同样的,我的盛夏也是可以用价钱来估量的,在绿竹笋一路由三十而四十而九十的时候,我的盛夏便成青烟一缕。

有较多考生答到“比喻”,再加上一句“生动形象,增强表现力”,就算完事。至于比喻的本体、喻体是什么,这样的比喻在哪一点上增强了“生动形象”性,整个比喻句对文章主旨的表达有何作用,则不见下文。如此答题,谈不上“赏析”,至多得1分。

纠误策略:1.答题时既要“点到”,更要“析随笔到”,即简明的分析文字要跟上;2.分析不能“就题说题”,要把被赏析内容放到文章构思链条中去考察,说出其内在联系,力求“周全”。3.“周全”不等于拖沓,表达须力戒“以多取胜”。例如回答上题说四句话即可:①此句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点到”,1分);②把人生最美好的时光比作“盛夏”(或将“盛夏”的易逝比作“青烟一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时光的易逝(“析随笔到”,分析本体与喻体及其相似点,1分);③表现作者对时光消逝的惋惜、无奈之情(继续分析,接通作者情感链条,也就接通了文旨,1分)。

误区四:回答“感悟题”(体会题),重复对文本的理解,缺乏属于“我”的“心声”。

“文章阐述了怎样的人生态度?这对你有什么启示(或“请联系实际说说你的感悟”)……”这样的命题往往把对文本的理解和阅读后的“感悟”结合起来考查,一般安排在最后一道,有些考生在回答了上面的题目后“兴味正浓”,于是以较多的篇幅叙述对文本的理解,而属于个人阅读体验的“感悟”却呈“云里雾里”“似有非有”的状态,结果当然失分。例如南通卷记叙文阅读选《瞬息与永恒的舞蹈》一文,最后一题为:

根据全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第⑧段画线句“‘她’用轻盈严谨的舞姿阐释成功的奥秘和生命的真谛”的理解和感悟。(6分)

有的考生这样回答:“昙花绽放的时间很短,很美,为了这样的绽放,昙花经历长久的积累,有着不离不弃的坚持,这就是成功的奥秘和生命的真谛。”如此回答,内容并不错,但它只是停留在“理解文本”层面,并未涉及“感悟”,所以最多得一半分。

纠误策略:1.区分“理解”和“感悟”。“理解”是基础,“感悟”由“理解”而来,是结合自己生活体验思考的“心声”,不能代替“理解”;2.表述用语也有所区别。“文章表现了主人公……的精神(思想),阐述了……的道理(规律)”,如此表述语属于“理解”;“文章使‘我’明白了(或是‘体会到’‘懂得了’)……”“对照自己……,深感……”一类的表述语才属于“感悟”。据此,上题可这样回答:“严谨长久的积累使昙花的绽放虽短暂却无比美丽,可见成功的奥秘和生命的真谛在于甘于寂寞的坚守。联系自己有时遇难而退的思想,我愈加敬佩厚积薄发绽放生命之美的昙花,我获得了这样的信念:成功不可能一蹴而就,往往需要一丝不苟的态度和全力以赴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尽情绽放生命的光彩。”

误区五:回答“题目题”(以选文标题为命题点的题目),用语笼统老套,缺乏个性色彩。

以选文标题为命题点,是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命题的常见形式。例如2012年江苏省就有:“小说用较多文字写了快手刘的‘不灵’和失手,为什么还以‘快手刘’为题呢?”(苏州卷);“读全文,说说你对标题‘瞬息与永恒的舞蹈’中‘瞬息’与‘永恒’两个词的理解。”(南通卷);“本文用了很多笔墨写绿竹笋价格的涨幅,却以‘秋光的涨幅’为标题,为什么?说说你的理解。”(镇江卷)。有的考生不分青红皂白,一律以自己“熟记”的有关文题作用的套话应对,以共性代替个性,离题甚远。例如有的南通考生不顾“说说……理解”这一要求,尽用套话答题:“这两个词看似矛盾实则统一,并贯穿、照应全文,突出主题。”有的镇江考生犯同样的毛病:“绿竹笋价格的涨幅与秋光的涨幅是有联系的,作者以此统领全文,寓意深远,给人启示。”问题是在哪一点上“有联系”?深远的“寓意” “给人的启示”究竟是什么?这些结合文章个性内容的阐述一点都没有答到,当然失分多多。

纠误策略:1.吃透题目中的个性化要求。“题目题”虽然“瞄准”选文标题,但提出要求的切入口不尽相同,有的着眼题目中看似矛盾的词语(如南通题),有的则要求解释看似“文不对题”的现象(如苏州、镇江题);有的重于“理解”,有的则须在理解中分析原因。2.对准题意,根据文本内容确定答题要点。因为文本题目关乎全文构思立意,所以此时“回眸文本,重温文意”显得特别重要。根据上述纠误策略,上面提到的三个题目可以这样回答:苏州题:“‘快手刘’是小说主人公的绰号,他始终是我心中‘名副其实的快手刘’,以‘快手刘’为题,可以交代人物身份,暗示人物遭遇,凸显人物特点,也更能表现我对‘快手刘’这类人物的喜欢和同情。”南通题:“‘瞬息’,指昙花绽放的时间很短;‘永恒’,指昙花厚积薄发的精神和尽情、完美绽放生命的状态及其给人们的启迪都是永久的。”镇江题:“绿竹笋随着秋光流逝、天气渐冷而涨价,两者有联系;作者又联想开去,采用象征(或托物言志、类比)的手法,抒发时光易逝的感叹,表达把握、珍惜美好时光的人生感悟。作者以‘秋光的涨幅’为文题,正是为了让读者体会到这些深层含义。”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1―4题。

黄河岸边好师傅

尚书华

10多年前的一个春天,我随一家企业赴西北做产品质量考察,车行驶到山西与陕西交界处,离黄河壶口瀑布只有五六公里远的吕梁山,雨天路滑,汽车意外地溜出路面,顺坡滚出30多米,跌翻在一堆乱石上。幸运的是,一车七人除一人轻伤外,其余的安然无恙,可车却四爪朝天地躺在那儿动弹不了了。

天色渐渐暗下来,吕梁山像从天边扯过来的一幅巨大帷幔,遮得四周黑漆漆一片,寂静而荒凉。天傍黑时,路上来往的车辆并不少,可无论我们怎样拼命挥臂拦截,也没有一辆车停下来。

天愈来愈晚,大家截车的信心开始动摇了。从东北到西北,从长白山到吕梁山,遥遥数千里,异乡野地,风冷雨凉……正在绝望之中,远处又出现了两束光亮,众人顿时来了精神,扯着嗓子呼喊起来。那车果然明显减了速,在离我们三四十米远的地方慢慢停下来。师傅从驾驶室里探出脑袋,怯生生地问:

“啥事?”

“我们的车出事了,想求师傅帮帮忙。”

“车在哪儿?”

师傅顺着我们手指的方向看了看,幸好那辆出事的车电路还没有完全毁坏,苟延残喘地发出了一点微弱的光亮,足以证明我们的话是真实的。师傅放了心,同车上另外一个人下了车向我们走过来。大家充满了感激,你一句我一句忙着介绍出事的经过。师傅走到汽车近前仔细瞅了瞅说:“这车不行了,明天再想办法。这样吧,你们留下两个人夜里在这儿守着,其余的人坐我的车到山下壶口宾馆住下。”

听了这几句话,大伙儿感动得什么似的。带队的老曹当即点名留下两个年轻人看守,其余的人搭上师傅的卡车直奔山下的壶口宾馆。

到达宾馆,已是夜间11点多钟了。师傅看上去跟宾馆的人很熟,迅速帮我们安排好了住处。随后,他对老曹说:“你买瓶酒,再买点食品,我给山上那两个人送去。夜里山上风大阴冷,不吃点东西不行。”于是,师傅带着老曹又上了一趟山,12点多钟才回来。临睡前他对老曹说:“明天我着急赶路,你早点起来,咱俩再给山上的人送点热水热饭。”

第二天一早,还没等我们起床,师傅已备好了热腾腾的豆浆油饼在等着我们。大家脸也没顾得上洗,匆匆跳上车又去了昨天出事的地方。一路上,师傅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告诉我们:可以去什么地方找人救援,离这里最近的修车铺有多远,路怎么走……一一告知,生怕我们人生地不熟受到难为。

车到了地方,大家下车后,不知怎样感激师傅才好。这时老曹一把拉住师傅的手,从兜里掏出200元钱硬塞给他,说这是我们大家的一点心意,劝他一定收下。师傅稍一迟疑,没做更多推辞把钱收下了。车开动了,大家静静地目送着,这时,师傅从车窗探出头,把200元钱撒手扔到了路上,朝我们微微一笑,说了句:“收钱就失去帮你们的意义了。”说完,一溜烟跑远了。

望着远去的车影大家全傻了,谁也没有说话,过了好半天,不知谁由衷地感叹一句:“连个姓名都不留,好人,好人哪!”

(原载2012年9月12日《人民日报》“与雷锋同行”栏目)

1. 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叙述了“我们”出车祸后,路过的一位普通“师傅”热心帮助“我们”脱离困境的故事。

B.四周漆黑,异乡野地,风冷雨凉,寂静荒凉……文章一开始的景物描写,为人物出场做好铺垫。

C.主人公“师傅”的出场并不“爽快”――停车离“我们”有距离,神态“怯生生”,下车前连发两问……这样写,体现了生活的真实。

D. “师傅”先安排好住处,再安排给留守人送酒送食品,接着又安排翌日送热水热饭……文章通过这些“实事”表现“师傅”的高尚品格,而文章未写到“老曹”他们参与后两次的“送”,则是一种反衬笔法。

2.文章曲径通幽,设置波澜,让人物的性格特征、精神世界在读者的不断期待中渐次展现。请根据要求,参照示例,在每条横线上填写八个字:

波澜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波澜二: 心有疑虑,谨慎盘问;

波澜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波澜四: 三次安排,二见精神;

波澜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题《黄河岸边好师傅》中的“好”概括了主人公的哪些品质?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