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经济态势分析

经济态势分析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0-10 10:37:2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经济态势分析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经济态势分析

第1篇

1、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质量和效益同步上升。

据资料显示,2004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815.09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332.68亿元,综合经济效益指数148.8%;实现利润376.52亿元,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28.6亿元,财政支出877.9亿元财政实力明显增强。全省进出口总值66.1亿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08.17亿元。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04.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53.15元。

2、 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结构呈现优化趋势。2004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99亿元。从投资结构来看,第一产业投资34.02亿元;工业投资1085.65亿元;第三产业投资1310.45亿元。三次产业的结构和增加值亦趋于优化。

3、 化改革力度增强,对外开放成效显著。2004年河南的改革不断向广度和深度推进。国有企业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一批大型国有企业实现了产权多元化;非公有制经济加速发展。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2004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8.7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6.7%。

4、 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提高,城乡居民实际收入稳定增长。全省不但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也切实解决了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004年全省共筹措63.8亿元用于农村道路、饮水工程建设和救灾、发放助学贷款等,为群众生活排忧解难。

5、 科技教育发展迅速,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全省科技投入大幅度增加,开发和创新能力进―步提高。2004年全省用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的财政支出201.7亿元,比上年增长15.7%。27个应用开发类科研院所转制顺利进行,新组建1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织一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二、河南省经济的良好走势

近年来,河南省国民经济呈现出不断加速发展的良好势头,经济总量、财政收入、金融机构存款等主要经济指标,2003、2004两年的增长量相当于过去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积累,中原崛起迈出坚实步伐。河南省综合经济实力将跃上一个新的台阶,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全新阶段。

1、理论基础

(1)、清晰的战略目标。在中原崛起的总体目标体系中,经济目标居于核心地位。中原崛起就是用20年左右的时间在全省基本实现工业化,推进河南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在中原崛起战略的引领下实现上述三大目标,是河南人民的伟大历史创举。

(2)、正确的发展途径。战略目标的实现必须选择科学的途径。河南从农业大省的实际出发,把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和推进农业现代化作为实现中原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途径。追求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处理好调控与发展的关系、强力推进改革开放、统筹协调各项工作,不但是河南快速发展的重要经验,也是下一步发展的重要方针。

(3)、战略举措行之有效。为了实现中原崛起,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六大战略举:坚持扩大内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产业发展;不断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力实施开放带动,不断扩大东引西进;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坚持科教兴豫,实施人才强省;坚持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一致。在实践中已证明这六大战略举措都是行之有效的。

2、实践基础

(1)、充足的自然要素。河南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以煤、铝、钼、金、石油、天然气、天然碱、萤石、耐火粘土等储量较大,尤其是煤、铝、钼、石油在全国占有着重要的地位。优越的自然条件,为河南扩大对外开放,加速经济的发展,奠定了极为有利的天然基础。

(2)、有利的政策因素。“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全面实施,又使中原具有突出的区位优势,中西部地区之间历来在不少领域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西部的基础设施建设,诸如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管道输送、通信联接等内容的延伸与跨越,都会给中原带来莫大的受益

第2篇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地区差距 发展态势

一、引言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格局战略性调整、实现区域协调发展重大决策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已经进入第8个年头,中国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继续给予财力倾斜,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加速发展。该战略实施以来,共投入了大约1万亿元的基础设施投资、1220多亿元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投资、310多亿元的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投资……那么,从实际经济发展状况来看,西部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究竟有没有缩小?造成缩小或者扩大的原因是什么?这是本文将研究的问题。

区域划分是制定区域政策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由于历史和现实诸多方面的原因,目前使用较多的还是“七五”计划时划分的“东、中、西”三大经济带的提法,这种划分方法显得过于粗略,不便于深入分析区域差别和制定区域政策,难免产生政策上的“大而统”和“一刀切”。为适应区域研究和区域政策分析之需,基于空间距离、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行政区划等因素的综合考虑,我们拟将整个经济划分为综合经济区,并探究西部大开发以来区域差异:

1.东北综合经济区――辽宁、吉林、黑龙江:重型装备和设备制造业基地、全国性的专业化农产品生产基地; 2.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最有实力的高新技术研发和制造中心之一; 3.东部沿海综合经济区――上海、江苏、浙江:最具影响力的多功能的制造业中心;最具竞争力的经济区之一;4.南部沿海经济区――福建、广东、海南:最重要的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基地;消化国外先进技术的基地;高档耐用消费品和非耐用消费品生产基地;高新技术产品制造中心; 5.黄河中游综合经济区――陕西、山西、河南、内蒙古:最大的煤炭开采和煤炭深加工基地、天然气和水能开发基地、钢铁工业基地、有色金属工业基地、奶业基地;6.长江中游综合经济区――湖北、湖南、江西、安徽:以水稻和棉花为主的农业地区专业化生产基地及相关深加工工业;以钢铁和有色冶金为主的原材料基地;武汉“光谷”和汽车生产基地;7.大西南综合经济区――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以重庆为中心的重化工业和以成都为中心的轻纺工业两大组团;以旅游开发为龙头的“旅游业―务业―旅游用品生产”基地;8.大西北综合经济区――甘肃、青海、宁夏、、新疆:重要的能源战略接替基地;最大的综合性优质棉、果、粮、畜产品深加工基地;向西开放的前沿阵地和中亚地区经济基地和特色旅游基地。

二、西部大开发前后地区差距的变化

在描述区域差距状况中,本文主要关注两个问题:以西部大开发为界,中国综合经济区区域差距的历年变动趋势如何,目前区域差距已经发展到什么程度。 本文主要是通过对综合经济区采用泰尔(Theil)指数和综合指标体系人文发展指数(HDI)加以测度。

Theil系数是一种具有空间可分解性的区域差异分析方法,类似于熵多样化指数。可以用来分析区域差异总体变化过程、区际差异和区内差异变化的情况,以及区际差异和区内差异变化对区域总体差异变化的影响,并从中获得更多的政策信息,其计算方法如下 :

式中, gi为第i个子区域的GDP值;Pi为第i个子区域的人口值;G为区域的总GDP值;P为区域的总人口值。

如果把总区域划分为不同的区域组,利用对Theil系数进行分解,可以进一步分析群体差异、区际差异及其对区域总体差异的影响。Theil系数的分解计算式如下:

式中:

Tb为区际差异;Tω为区内差异,是各区域内部差异 Tω(i)的加权和;Gi为第i个区域GDP占总区域的份额; Pi为第i个区域人口所占的份额;gj为第j个子区域GDP所占的份额;Pj为第j个子区域人口所占的份额。Theil系数越大,区域差异越大;反之亦然。

人文发展指数(HDI)是199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提出的,由三个指标组成的综合指标体系:平均寿命、成人识字率和平均受教育年限、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寿命用于衡量居民的健康状况,成人识字率和平均受教育年限用于衡量居民的文化知识水平,购买力平价调整后的国内生产总值用于衡量居民掌握财富的程度。本文主要选用人均GDP这一指标,这一选择主要是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从指标本身的内涵来看,由于人均GDP是一个反映人均经济总量的指标,能够比较充分地反映区域差异的内涵;二是从技术层面上来看,GDP从现行的官方统计数据中容易获取,数据可信性和完整性较好。

三、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一)区域经济发展结果的差异

1.中国地区差距轨迹的总体趋势微弱地类似“V”型。具体说来,1985~1990年逐步下降,1991年以后逐步上升,2000年略有下降。进入90 年代后,特别是1993 年,地区差距的上升幅度明显加大,之后呈现一种徘徊趋势。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后,除2000年略有下降外,一直呈现一种上升趋势。2005 年地区差距为1985年的1.19倍,为1999年的1.08倍。这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库涅茨假说(倒“U”型曲线),即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随着经济增长速度加快,收入分配也随之恶化,但当经济增长达到一定水平后,收入分配逐步得到改善。因此,从动态的角度看,中国地区差距在不断扩大,即趋于发散。

2.综合经济区差距的总体趋势也呈现类似“V”型,其变动趋势自1998年维持了与地区差距演变的大体一致的趋势。与总体差距相对应,1986 年到1998年上升趋势不明显,自1990年以来,呈现一种上升趋势。2005 年地区差距间为1985 年的1.82倍、为1999年的1.09倍。2005年,总体差距达0.1235,其中,区域间差距为0.0939 ,即区域间的差距占总体差距76%。从总体差距和区域间差距变化趋势和变化幅度上看,二者存在着高度的一致性,并且所贡献率超过区域内差距,可以说,不断扩大的区域间差距是导致地区差距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

3.区域内的差距呈现出不断缩小的趋势。这与Tsui (1991、1993) 、Jian 等(1996) 、世界银行(1995、1997) 等的研究结果相类似。1985 年中国8大区域内部差距为0.0522 ,之后呈现一种缓慢的下降趋势,2005年下降为0.0296。

4.8大综合经济区内部变化趋势。显著收敛区:东部沿海综合经济区、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综合区和北部沿海综合区内部差距的下降是导致区域内差距下降的主要原因。值得关注的是东北综合经济区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该区域内差距在逐年呈现下降趋势。

微弱发散区:大西南综合经济区、大西北综合经济区。大西南综合经济区自1985-1990年间呈现下降趋势,是导致该时段区域内差距下降的主要原因。但自1991-1999年间,该综合区内差距却呈现急剧的上升趋势,是导致该时段区域内差距下降缓慢的主要原因。尽管大西南、大西北区内部差距变化呈上升趋势,但由于其变化幅度很小,对整个地带内部差距缩小趋势的反向影响较弱。从该区域历年经济增长率看,区域内省区之间经济的非平衡发展是其内部差距上升的重要原因。中性区域:黄河中游综合经济区、长江中游综合经济区和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由于三大区域内部各省在经济发展的初始条件、资源禀赋、人力资本、技术等方面的差距相对较小,特别是这些区域在经济发展速度方面的差距性也相对较小,从而使内部差距相对较小。

(二)人类社会发展指数差异

中国不仅是世界上经济发展地区差距十分显著的国家,而且也是社会发展差距较大的国家之一。从人类发展指标(HDI)看,中国也存在地区发展差距。根据UND(2002)计算,2000年中国已经属于世界上中上等人类发展水平。从各地区看,1999年有5个西部地区人类发展指数介于0.650~0.500之间,属于下中等人类发展水平;有23个地区人类发展指数介于0.800~0.650之间,属于上中等人类发展水平;有上海、北京、天津3个直辖市人类发展指数大于0.800,属于高人类发展水平。仅从人类发展指标来看,西部地区还有5个地区还没有达到上中等人类发展水平,中西部还有15个地区人类发展指标在世界174个国家和地区的排位在100位之后。

四、有关结论

本文采用1985~2005 年间21年连续的时间序列数据,将中国分解为8综合经济区,用Theil 指数、人类发展指数(HDI)分别计算了总体差距、地带间和地带内的差距。通过以上的分析,结论如下:

1.中国的区域差异是长期存在的。在现阶段,尽管国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但是中国的区域差异并没有呈现出收敛的迹象,特别是大西北、大西南与北部沿海和东部沿海之间的差异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2.中国的区域差异不仅表现为8大综合经济区之间的差异,而且区域内部的差异也非常的明显。但是在8大综合经济区内部的情况又有所不同,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和东部沿海综合经济区以及东北综合经济区呈现内部差距下降趋势;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黄河中游综合经济区和长江中游综合经济区区域内差距变化不大,而大西南综合经济区和大西北综合经济区呈现弱的扩散趋势,即其内部的差异还有进一步加大的趋势。

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东部沿海综合经济区内部差距不断缩小的重要原因在于山东、江苏、浙江等省经济的高速发展。但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东部沿海综合经济区内部差距缩小的同时又有较大的总体增长,从而又成为地带间差距不断扩大的重要原因。可以预见,由于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东部沿海综合经济区在市场化程度、城市化水平、科技能力、劳动力素质等方面的优势,加之体制先行转轨和先前优惠政策的特殊扩散效应和经济高速发展的惯性影响,该区域的经济发展还将保持高速增长。短时期内东北综合经济区、大西北综合经济区、大西南综合经济区,在经济发展速度、人均占有水平和经济增长质量方面赶上它们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因地制宜实施综合经济区的协调发展,将区域差距扩大的幅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并促使其向不断缩小的方向转变,仍是中国区域经济政策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总体来看,进入1990年以来,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日益显著,实施西部大开发后,地区差距变得更加显著。地区差距问题已经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政治变革和社会稳定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它使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面临极为复杂的挑战,中国如何走上区域协调发展之路是学术研究和实际政策决策的重点。

参考文献:

[1]林毅夫,蔡,李周.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地区差距分析 [J].经济研究,1998,( 6).

[2]蔡,都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对西部开发战略的启示[J].经济研究,2000,( 10).

[3]沈坤荣,马俊.中国经济增长的“俱乐部收敛”特征及其成因研究[J].经济研究,2002,(1).

[4]高鸿桢,我国各地区农民收入差异实证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

[5]刘荣添,叶民强.中国大陆区域经济差距变动趋势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7,(10).

[6]胡鞍钢.中国:走向区域协调发展[J].中国脉搏,2007,(3).

第3篇

关键词:新常态;经济竞争力;扬州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5-0068-03

2013年以来,我国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日趋错综复杂,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经济增速呈放缓趋势,2013年GDP增长率仅为7.7%,2014年又仅为7.4%,2015年又将增速目标设定为7%左右。这充分表明,我国经济已经开始进入由高速向中高速转换的新发展阶段。阶段的转换不仅意味着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也意味着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

经济竞争力反映了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实力和潜力,是评价一个地方科学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新常态下,扬州市如何适应经济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找准自身差距和薄弱环节,实现顺利转型具有十分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一、扬州市经济综合实力及相关对比

近年来,扬州市经济持续保持快速增长,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3 697.89亿元,是2010年的1.67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2 654元,是2010年的1.69倍;财政总收入726.27亿元,为2010年的1.81倍;实际利用外资到账15.02亿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 416.66亿元,农村常住居民、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15 284元和30 322元。

与此同时,经济结构层次也逐步趋于合理。产业结构上,农业份额下降,二三产业份额上升;三次产业增加值构成由2009年的7.8:56.1:36.1调整为2014年的6.5:51.0:42.5。企业组织结构上,规模经济发展较快,截至2014年底,全市已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 681家,产值过亿元的工业企业1 444家中,100亿元以上的有6家,50亿―100亿元的有19家,30亿―50亿元的有17家,10亿―30亿元的有118家,5亿―10亿元的有204家,1亿―5亿元的有1 080家。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共完成总产值9 457.17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2 043.99亿元、主营业务收入9 083.47亿元、利税1 06 6.57亿元、利润61 6.95亿元。

二、宁镇扬三市经济竞争力相关指标比较与分析

本文以代表经济规模、经济结构、经济发展速度、经济效益和经济外向性的关键指标地区生产总值、第三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进出口总额,对南京、镇江、扬州三市进行时间序列的动态分析。

(一)地区生产总值

该指标大致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经济规模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2009―2014年5年间,地区生产总值总是南京高于扬州,扬州高于镇江。

(二)第三产业产值

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是现阶段反映一个地区经济结构的发达程度和境界发展阶段的主要依据。从表中看出,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一直是南京高于镇江,镇江高于扬州。

(三)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表示一个地区的人均产出,大致反映了该地区的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益。近年来,宁镇扬三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均呈稳步上升态势,但与南京、镇江相比,扬州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有下降的趋势,从2009年的差值15 452元和15 494元,扩大到2014年的24 891元和19 997元。

(四)地区生产总值

增长速度基本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发展潜力。可以看出,宁镇扬三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即高的时期都高,低的时期都低。

(五)进出口总额

这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外向程度的重要指标。从表中可以看出,南京的进出口总额远远高于镇江、扬州,这说明南京具有无可比拟的区位优势。但近几年,除2010和2011两个年份扬州略高于镇江外,其余年份一直是镇江高于扬州,这说明扬州受南京都市圈的辐射带动作用没有镇江明显。

三、经济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扬州市东依上海市,西接南京市,南临长江,北接淮水,中贯京杭大运河,素有江苏中部门户枢纽之称,是长三角经济圈辐射苏北、鲁南、皖东地区的重要节点城市。虽然在区位、资源和生态上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比较优势不等同于竞争优势。现从以下几方面对扬州市的未来经济竞争力进行分析。

(一)地方一般预算收入

地区财政实力的强弱反映了产业结构的优劣,而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则又反映了经济结构的变化。

由表中可以看出,镇江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虽然比扬州略少,但近三年来,其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均比扬州市高约0.5个百分点。

(二)投资总额

现阶段,资本投入仍然是拉动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动力,其规模决定着地区经济发展的潜力与后劲。

(三)规模企业

规模企业是区域经济的主体和重要推动力,也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由表看出,虽然扬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比镇江市具有一定优势,但镇江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却由2012年的比扬州市少455个,变为2014年比扬州市多255个;且镇江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由2012年占扬州市的83.87%增长为2013年的84.68%和2014年的85.67%。

第4篇

关键词?演 城市品牌;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生态位重叠压力;竞争策略

中图分类号C93;F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3)10-0012-07

一、引 言

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城市间日益呈现出各种软、硬件的同质化,城市竞争更多的表现为城市特质、城市形象及城市品牌的竞争。城市品牌研究逐渐成为城市竞争研究的热点。目前城市品牌研究多从品牌内部资源获取及资源整合的视角进行,相关研究主要针对城市品牌界定及机理塑造、(张燚等,2006)、城市品牌营销推广(王海忠,2008)以及城市品牌价值实现(倪鹏飞,2005)等方面,忽视了城市品牌外部资源的获取能力,割裂了城市品牌与市场、资源的关联性,无法揭示城市品牌之间的竞争结构和各城市竞争策略的选择。

为了分析品牌间的竞争态势,辨识品牌与品牌资源的关联性,一些学者将生态位的理念与方法引入到品牌研究中(王兴元,2003;赵红等,2008;廖成林,2007)。生态位理论与品牌研究相结合的实质是将品牌定位为一个生存在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市场竞争环境中的特殊生命系统。本文尝试运用生态位理论的相关研究方法,分析城市网络结构间的资源聚集与扩散,测度城市在品牌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以及各自品牌生态位之间的相互作用,辨析城市品牌之间的竞争结构,为提高城市品牌竞争力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城市品牌生态位及其测度方法

生态位是指每个物种在群落中的时间、空间位置及其机能关系,描述物种在生态系统中争夺资源的能力和占据资源的维度(万伦来,2004)。在接受市场选择、资源竞争的过程中,城市品牌呈现出鲜明的生态学表象,城市依赖于周边环境获得生存发展的空间及资源,并构成了品牌之间、品牌与资源之间动态、多维的生态系统。城市品牌生态位理念延续了生态系统研究的理论和内涵,综合描述城市品牌在市场中所处的位置及其利用资源的状态。

城市品牌竞争力可从单体城市品牌竞争力及城市品牌间竞争力两个角度进行描述:单体城市品牌竞争力侧重于品牌价值实现、品牌市场供应链以及品牌资源供应链的状态描述,强调单体城市品牌的资源、市场等方面的竞争能力。城市品牌间竞争力则侧重于城市品牌之间依赖与制约关系的描述,强调对城市品牌之间资源争夺及市场竞争态势进行评价。本文引入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的概念对单体城市品牌竞争力、城市品牌间竞争状态进行评测。

1. 城市品牌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宽度指一个物种所利用的各种各样不同资源的综合状态。城市品牌生态位宽度用来测度单体城市品牌在市场中占有的资源类型的多寡、争夺资源的能力以及市场生存空间。城市品牌对应着的生态位宽度较宽,表示该品牌在连续的市场资源序列上,可利用的市场资源较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能够给个体带来丰厚的资源基础和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基于多样化生态位宽度测度函数(黄英姿,1994),结合城市品牌资源多元化、综合性的特征,本文采用生态位状态模糊综合评价法(见公式1)对城市品牌各维度资源占据状况进行综合评价。

Fi=■airij (1)

式中:Fi为品牌生态位宽度值,a为各个指标要素权重值,rij为标准化后的各个指标数据。

2. 城市品牌生态位重叠

生态位重叠体现了物种对同等级资源的利用程度以及空间配置关系,反映了物种之间的竞争态势(王兴元,2000)。城市品牌生态位重叠是指城市间在通过品牌手段占据资源和利用资源的过程中产生的交叉程度。当两个城市品牌同时表现出对同一市场要素、资源要素的追求时,两个品牌就会呈现一定的品牌生态位重叠。如果资源丰富,品牌之间的重叠度较低,品牌之间将呈现出协作、共存态势,反之,品牌之间将出现竞争态势。而当两个城市品牌的生态位完全重叠时,品牌之间将出现强烈的排他性。本文针对单体城市品牌拥有不同的比较优势和发育现状,选用不对称a法生态位重叠测度函数(见公式2)(王刚等,1994)对城市品牌生态位重叠矩阵进行测算。

Oij=■PikPjk/■

Oji=■PikPjk/■ (2)

式中:Oij为品牌i对品牌j的生态位重叠度;Oji为品牌j对品牌i的生态位重叠度,Pik与Pjk分别为城市i和j对资源K的利用量。

同时,为了深入解析城市品牌之间的资源重叠关系,辨析个体城市品牌在生态位重叠状态下所承受的资源竞争净压力,本文进一步引入了城市品牌生态位重叠压力测度函数(见公式3),对生态位重叠矩阵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

Pi=Bi-Ei (3)

式中:Bi=■Qij Ei=■Qij

Pi表示城市i所受到的净压力;Bi表示其他城市对城市i所产生的总压力;Ei表示城市i对其他城市所产生的总压力。

三、城市品牌生态位评价指标体系

1. 指标体系构建

指标体系的建立是评价城市品牌生态位的基础。本文参考范小军(2008)城市品牌价值评估体系和许峰等(2009)城市品牌表现评估体系选用的评估指标,综合描述品牌动态过程中的资源挖掘、管理整合、市场推广等方面,结合国家统计年鉴的数据结构,从品牌支撑、品牌维护和品牌实现三个维度对城市品牌生态位进行评价。

(1)城市品牌生态位支撑维度。支撑维度是对城市品牌生态系统的经济、社会、环境等要素的综合描述,是城市品牌生态位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代表了城市品牌的资源获得能力及利用效率,对城市品牌间资源争夺及市场竞争起到重要影响。城市品牌支撑维度是对品牌存续及发展能力的本底值测度。本文选择区位条件、资源环境、基础设施、经济发展四个主题对品牌支撑维度进行评价。

(2)城市品牌生态位维护维度。品牌生态位的存续与提升建立在品牌对资源的高效整合及品牌间竞争良性博弈的基础上。城市品牌维护维度恰恰反应了城市品牌生态位对市场空间的开拓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是对城市品牌生态位本底资源的优化组合和管理能效的综合评测。本文选取管理能效、生态环境维护和市民素质三个测评主题进行研究。

(3)城市品牌生态位实现维度。实现维度是辨析品牌定位与内外部多维资源及市场系统的契合程度,是对品牌生态位价值的综合评价。本文针对城市品牌目标群体及其需求差异的不同,选择了经营效益、投资价值、媒介价值三个主题分析城市品牌生态位的实现维度。

根据城市品牌的受众需求差异,城市品牌被分为人居品牌、投资品牌、产品品牌及旅游品牌四类(杜青龙等,2004)。本文以城市旅游品牌生态位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为例进行研究,侧重旅游品牌资源要素、管理要素及市场要素的描述。城市旅游品牌生态位评价指标体系共设置10主题层,包含56个二级指标(如表1所示)。

2. 生态位评价指标权重

熵值法是一种依据各指标值所包含的信息量的大小,在客观条件下由评价指标值构成的判断矩阵来确定决策指标权重的客观赋权法。由于能够消除各因素权重的主观性而使熵值法的评价结果更符合实际(郭东强,2004)。本文在进行数据标准化的基础上,引入信息熵测度公式(见公式 4),计算城市旅游品牌生态位评价指标的权重(见公式5)。

引入信息熵测度公式所得出的指标熵值ej:

ej=-(1/lnm)■PijlnPij(i=1,2…,m;j=1,2…,n)

(4)

式中:Pij=■,rij为标准化之后的指标值。

将指标熵值ej带入公式5中,计算相应指标数据的权重ai:

ai=(1-ej)/∑(1-ej) (5)

四、实证研究

1.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本研究选择山东省省会济南及其周边济宁、淄博、泰安、德州、聊城、滨州、莱芜八个城市的旅游品牌作为研究样本(如表2所示),对其城市旅游品牌资源获取能力及竞争态势进行研究。样本数据主要来自于《国家2010年统计年鉴》、山东省各类统计年鉴(201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分县资料、山东旅游政务网、中国国家旅游局政务网、百度中文搜索和Google中文搜索等。

2. 城市旅游品牌生态位测度

(1)城市品牌生态位宽度。本文采用生态位强度测度公式(公式1)测度单体样本城市旅游品牌在每个维度上的生态位强度以及总体的生态位宽度,并用雷达图对样本城市旅游品牌的生态位宽度对比进行直观展示(如图1所示)。

(2)城市品牌生态位重叠度测度。利用生态位重叠度测度函数(公式 2)测度样本城市旅游品牌生态位重叠状况(如表3所示)。

(3)城市品牌生态位重叠压力。采用生态位重叠压力测度函数(公式 3),分析样本单体城市旅游品牌生态位重叠压力(如图2所示)。

(4)城市旅游品牌生态位竞争结构。本文将城市旅游品牌生态位宽度指标与生态位重叠压力指标相结合,采用层次聚类法对样本城市旅游品牌生态位的竞争结构进行分析,得到样本城市旅游品牌生态位竞争结构(如图3所示)。

3. 结果分析

本文对样本城市旅游品牌生态位宽度、重叠度、重叠压力和竞争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样本城市旅游品牌形成明显的三层次竞争结构,其结果如下:

第一层次:济南旅游品牌。第一层次的旅游品牌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度上都呈现出鲜明的优势,对第二、三层次的旅游品牌表现出较强的资源市场竞争压力。

在生态位宽度测度中,济南品牌呈现出优势的总生态位宽度(F济南=0.88),拥有区域内优越的品牌竞争力及品牌资源宽度。其品牌生态位在支撑维度与实现维度上具有较强的优势,该结果显示旅游产业及旅游品牌策略在济南已经发展成熟,形成了坚实的产业基础,能够保持济南旅游品牌的竞争力并给当地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及市场效益。

在不对称生态位重叠矩阵中,济南旅游品牌与其他单体城市旅游品牌的重叠度不高,而周边其他城市旅游品牌均与济南旅游品牌呈现出较强的生态位重叠。在生态位重叠压力测度中,济南品牌的对外总压力值(E济南=13.03)是自身承受压力(B济南=3.25)的4倍,对济南产生相对较强生态位重叠压力的品牌为淄博旅游品牌和济宁旅游品牌,该结果表明在某些资源维度上这两个城市旅游品牌成为济南旅游品牌有力的竞争对手。

第二层次:淄博、济宁和泰安旅游品牌。第二层次三个城市拥有优势的人文旅游资源,旅游产业起步较早,其城市旅游品牌形成了限制性的市场、资源空间,并表现出相应的生态位竞争力。在承受着第一层次城市旅游品牌竞争压力的同时也给第三层次城市旅游品牌产生强烈的压力。

在生态位宽度测度中,淄博、济宁和泰安三个城市的总生态位宽度(F淄博=0.45,F济宁=0.41,F泰安=0.35)明显低于济南,其生态位支撑维度及实现维度都与济南相应维度呈现较大差距。该结果表明三个城市的旅游品牌资源凝聚能力和争夺市场能力远远落后于济南旅游品牌,即三个城市长期的旅游品牌营销并没有催生相称的基础设施和市场机制。而基于优质的、垄断性的人文旅游资源旅游品牌定位也没有给当地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和知名度。

在生态位重叠矩阵中,三个城市旅游品牌的生态位重叠度与生态位重叠压力指数呈现出明显相似性。三者均受到济南旅游品牌较强的竞争压力,同时淄博品牌(O淄博济南=0.66)和济宁品牌(O济宁济南=0.61)也对济南旅游品牌产生相对较强的生态位重叠压力,表明在一定资源维度上淄博和济宁的旅游品牌与济南旅游品牌成为竞争对手。而淄博、济宁和泰安间的品牌生态位重叠度也相对较高,呈现彼此竞争的态势。在生态位重叠压力测度中,三个城市的品牌生态位重叠净压力都为负值,表明三个城市对其它单体品牌产生的竞争压力大于自身承受的压力,具有较强的资源争夺能力。

第三层次:德州、聊城、滨州和莱芜旅游品牌。第三层次的四个城市皆位于旅游产业新兴地带,缺乏旅游品牌塑造及营销经验,尚没有形成一定规模的品牌效益。

在生态位宽度测度中,四个城市的旅游品牌生态位宽度相对较窄,且生态位三个维度发展也较为滞后。其中德州(F德州=0.19)和聊城旅游品牌(F聊城=0.21)的生态位宽度明显优于滨州(F滨州=0.15)和莱芜(F莱芜=0.13)旅游品牌,但两者的品牌生态位支撑维度仍与第二层次三个城市有很大差距,该结果显示尽管德州和莱芜近年来重视旅游产业的发展,积极开展旅游品牌策略,但由于两个城市经济发展及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严重影响其旅游品牌竞争力的提升。

在生态位重叠矩阵中,四个城市旅游品牌均与第一、第二层次城市旅游品牌形成了较强的生态位重叠,其中滨州旅游品牌生态位与泰安(O滨州泰安=0.62)和淄博(O滨州淄博=0.58)旅游品牌生态位有着较强的重叠,该结果反映滨州旅游品牌所选择和争夺的资源类别与其品牌生态位竞争力不符。而四个城市旅游品牌之间的重叠度相对较少,呈现出旅游品牌生态位分离态势。在生态位重叠压力测度中,该层次城市的旅游品牌生态位重叠压力均为正值,表明城市旅游品牌受到强势的外部压力,其资源争夺能力及生存发展的空间都存在较强的限制,难以支撑旅游品牌的存续与发展。

4. 对策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济南旅游品牌处于整个区域城市旅游品牌的顶层,是区域品牌群落中的核心。其占据优越的品牌资源,对资源和市场的争夺能力也优于其他城市,承担着区域品牌系统的资源延展,引导整个品牌体系的发展趋势,给其他品牌带来资源竞争的压力及发展区间的局限。济南旅游品牌主要竞争策略旨在调整周边城市市场资源状况,提升区域整体旅游产业竞争力,促使品牌间和谐发展。在后继的发展过程中,济南品牌应降低与其他层次城市旅游品牌的生态位重叠,把资源视野扩展到区域外部,将品牌经营的重心放到争夺多样化的旅游品牌资源,来补充区域内部的需求,降低对其他城市旅游品牌的竞争排斥。同时由于济南城市旅游品牌生态位的三个维度发展相对均衡,已为济南城市旅游品牌的存续及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因而未来济南城市旅游品牌的经营应采取协作策略,重视与周边城市旅游品牌的资源共享并加强营销合作。

对于第二个层次的淄博、济宁和泰安来讲,由于三个城市旅游品牌所依赖的旅游资源维度、市场资源维度等具有较强的相似性,且生态位重叠较高,竞争激烈。因而为了缓解三者之间的竞争压力,应该采取品牌生态位特化策略。在后继发展中,引导城市品牌放弃竞争激烈的资源维度,专注于争夺特定维度,进而提升城市品牌在优势资源及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淄博和泰安的旅游品牌应力求摆脱儒家文化的外部形象,强化自身的旅游资源优势,可将淄博的齐文化、足球文化及泰安道教文化、民俗文化定位为各自城市的旅游品牌。而济宁的儒家文化旅游资源是济宁旅游品牌的最大特色,具有较高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因而济宁在后续发展中应以强化其现有的优势资源和品牌特质为基础,扩展细分市场范围,融合更多旅游资源,提升自身的旅游品牌价值。

对于第三层次的德州、聊城、滨州和莱芜旅游品牌而言,由于这些城市的旅游产业刚刚起步,城市旅游品牌竞争力较弱,占据品牌资源维度较窄,生态位呈现出明显的分离态势。因而这四个城市旅游品牌应降低与第一、二层次旅游品牌的生态位重叠,采取品牌生态位扩充策略。在后继发展中,城市品牌应该在巩固现有资源维度的前提下,主动抢占空隙的资源和市场,提高品牌对生态环境的灵活性和反应能力,进而达到区域市场更高的品牌生态位宽度。同时由于四个城市品牌生态位的三个维度都处于弱势,在未来旅游品牌发展中应保持三个维度的均衡发展,为品牌后续发展及演进打下基础。

五、结 论

本文依据生态位理论,界定城市品牌生态位的概念,构建包含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度和生态位重叠压力三个函数的城市品牌生态位测度范式来系统解析城市品牌的发展过程,建立综合城市品牌生态位评价指标体系对城市品牌的支撑维度、维护维度和实现维度进行评价。本文以济南周边的八个城市的旅游品牌为例,通过对各项评价指标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对八个样本城市旅游品牌的生态位进行测度,以城市旅游品牌生态位宽度、重叠度、重叠压力分析结果为基础,构建了样本城市旅游品牌的三层次竞争结构,辨析支撑城市旅游品牌的资源及市场状态,为城市旅游品牌的竞争策略选择提供指导。

第5篇

“生态建筑”是一种人类对于赖以生存的自然界濒临失衡的危险现状寻求的理智策略.早在0世纪70年代,城市建筑领域内就涌起了一股“生态设计思潮”,如麦克哈格的“设计结合自然”;西蒙斯的“大地景观”;卡森的“寂静的春天”;鲁道夫斯基的“没有建筑师的建筑”;荷夫的“城市形态和自然过程”;布兰达和维尔的“绿色的建筑———为可持续的未来而设计”等一系列的作品.瑞典提出“生态循环城”计划,日本提出“大生态回廊都市”构想,美国的“可持续发展的社区”设计竞赛都显示出对该课题的重视.以美国的“绿色建筑运动”为例,绿色生态建筑是美国环境战略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美国当时的副总统A•戈尔是一名热情的环境保护者,他在199年所著的《EarthintheBalance》(中译书名《濒临失衡的地球———生态与人类精神》)中指出:“人类已成为自然界的共同建筑师,而且拥有了损害或者保护地球的能力.如果我们看不到作为自然界组成部分的人类,对整个自然界形成的不断增长的巨大威慑力量———具有风和潮水般的威力,我们也将无视地球濒临失衡的危险.”他在“全球环境计划”一节对“建筑技术”作了专题讨论,戈尔的呼吁代表了那些非建筑师的社会心态与呼声,由此引发了美国建筑界的响应.此后,“自循环建筑”、“节能建筑”、“太阳能建筑”、“地方建筑”及“生态建筑”等原先分散独立研究的“建筑型式”,逐渐相互影响,形成一股“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的热潮.1993年4月美国建筑师协会(AIA)和国家建筑师协会(UIA)在芝加哥召开了一次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设计会议,主题是有关自然界和建筑环境之间的脆弱平衡.AIA会长S•玛克斯曼发起了一项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竞赛,他说:“面对专家们再造出来的建筑环境,我们需要由一贯的对地球的索取转变为管理者.……我们必须面向未来,建筑学远非是建筑的形象设计,我们需要着眼于一张大的环境图,透过树木看森林.”

城市生态环境发展面临的问题

生态环境艺术设计在中国城市建设领域内仍在起步阶段,在城市建设领域内推行基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生态环境艺术设计,面临着学术界和社会两个方面的问题.

a.认识上的混淆.目前理论界和许多设计工作者对传统的“园林绿化”设计与生态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的区别认识不清,由此而导致实践中的混乱.“绿化”设计是城市规划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传统的“绿化”设计只注重面积指标和服务半径,使绿地时常只能处于交通和建筑规划之后填空插缝的消极位置,不能在生态意义上起到积极作用.生态环境艺术设计则具有广泛和更深刻的含义,它更多的是与生态环境、大地景观及整体和谐等概念相联系.即使仅就城市开辟绿化空间而言,当代城市的“绿地”和“水体”的整体网络也必须与动植物群体、景观连续性、城市主导风向及微观气侯等诸多因素相吻合,才真正具有生态设计的意义.

b.整体实现与局部操作的矛盾.究其本质,生态环境艺术设计是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环境而言的.然而,现实中,我们发现宏观的生态环境设计及规划常常在微观开发中被肢解了,同时,一些局部地域或单体建筑对生态设计的精心追求,却又被周围的恶劣环境所消蚀.由于城市建设的动态性特征和所涉及因素的复杂性,使得生态环境艺术设计在整体实现与局部操作间存在巨大的矛盾.我们要多着眼于区域的人居环境,其中有工程学的发展,有不同建筑体系的发展,最终走向人与自然的融合、城乡融合、“地区———园林———城市———建筑”的融合.在混沌中创造整体的协调美,这是建筑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向.

c.利益驱动问题.生态环境艺术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共同的新型伦理观,它关注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实际操作中的种种利益总是与具体时段内的具体角色组群相对应,有意或无意间,局部利益时常损伤整体利益,一时性的利益提前支取了后续时段的利益.因为土地利用的无序化,以致城市中数千年传承的生态景观体系一朝被毁.由于缺乏环境影响的论证,致使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在市场经济体系下,强制性的手段和道德上的约束在转化成市场价格信息方面总是极为脆弱的.利益驱动问题是阻碍生态环境艺术设计的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

d.评价体系的建设问题.如果说评价体系的建设是可持续发展战略面临的一个明显问题,生态环境艺术设计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由于生态环境艺术设计客观上涉及多学科、多角度及多要素,其评价体系的建构过程也就极为复杂.城市建设领域内的评价操作一直是定性多于定量,模糊多于明晰.或许统计学的发展可以为新型的评价体系提供相对的技术参考,而体系的建立则有待多学科的融合和长期的通力协作.

e.理论建构与实际操作的脱节.生态城市、绿色建筑的研究跨越多个学科系统,仅仅热衷于理论框架、纸上谈兵,而对具体问题的探讨、实证操作和案例试验缺乏耐心和毅力,这将在客观上不利于理论的发展及实践的探索和推广.例如,生态环境艺术设计的地方性本土化问题,就必须做大量的调查工作,需要深入基层的点滴积累,也许要数年时间才会有所收获,不能抱着急功近利的态度.

f.学识理想与职业利益的矛盾.“生态环境艺术设计”比以往任何理论和思潮更为明显地与伦理道德相联系,这就使得当代规划师和设计者的职业操守和社会责任的问题变得更为重要.当代城市化的外延和内涵都在发生着急剧变化,既要看到研究和实践的紧迫性,又必须认识到从观念转变到绿色未来的实现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事业,绝对的精英意识或是放弃责任的自我消极都不是事业所需,而是取决于设计者的思想、知识、判断和决策,也取决于设计者的职业良知.建筑师和环境艺术设计师要改变自己的设计方式,思考自己的所作所为对子孙后代意味着什么,是否已将社会公众的利益置于自我利益之上.

3城市生态环境系统规划的方法

城市生态环境系统规划是在城市发展战略或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指导下相对独立的规划体系,与城市总体规划同步进行.从宏观到微观可分为:城市生态环境系统规划———绿色空间系统规划———环境设计三个层次.每一层次含空间性质、功能、生态质量、绿化、环卫、人群特色及景观风貌等研究内容.

a.制定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在不同发展时期的生态平衡质量、绿化水平、社会服务及特色风貌等指标,在定性的基础上逐步定量化,使目标体系具有可操作性.

b.城市人群休闲行为的研究和预测.其中包括价值观念、心理需求、文化取向;人口规模、人口特征(年龄、职业、性别、消费层次等等);人群在城市空间系统中的流动、集散和停留时间等规律;休闲方式选择与休闲文化取向.

c.城市生态环境空间序列规划.对城市的生态绿色空间进行调整,空间规划从用地规模、空间规模、空间序列组织、空间视线及环境效益等方面综合研究,形成“点、带、场”相结合的空间系统.这些空间包括有:城市广场、主要步行街道、城市滨水地带、公共绿地、居住小区绿地、大型建筑庭院及市郊农产品绿地等.

d.城市空间环境功能规划.包括生态效益功能、活动利用类型(游憩、娱乐、运动、集会、展示、分隔、交通……)、人流及文化艺术表达等各项功能.规划同时要对城市各主要空间作出系统的主次功能的认定.

e.城市特色风貌的规划.在总体特色风貌目标的控制下,充分考虑环境主要空间的艺术风格和文化主题等方面的规划.

f.绿化规划对空间进行全面的指标控制.基于各空间功能、生态指标、建设条件确定各空间绿化指标时效要求.绿化指标包括绿化覆盖率、绿地率、郁闭度及叶面系数等.绿化规划要对各主要空间值等特征加以规定.

g.局部空间环境规划.对城市“绿色空间”的人口容量进行测算,制定生态环境目标(空气、湿度、土壤、灰尘、噪音及风等)和环境保护治理的措施.

h.城市生态环境系统与区域生态系统的关系.城区与郊区绿地系统的协调关系,区域空间调节关系,休闲人口流动的关系等等.

4城市生态环境艺术设计的操作

a.城市层面.理解城市的生态调查,并将其作为一切城市开发工作的指导,完成重大项目建设的环境报告的制定和审批,做到根据生态原则来利用土地和开发建设,同时,协调好城市内部结构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在空间利用方式、强度、结构和功能配置等方面与自然生态系统相适应.

b.区段层面.与城市整体层面对环境整体设计所确立的框架相接续,研究城市改造和更新过程中的复合生态问题,在四维时空框架内整合城市机能、化解城市功能需求和生态网络完整性之间的各种矛盾.

总而言之,21世纪的城市,在生态环境方面所接受的挑战是多方面的,面临的将是一个综合的大系统问题.从本质上讲,生态设计是一种由生态伦理观和生态美学观为基础的城市发展设计理念.实践中,应遵循以下的基本方法.

a.尊重自然.尊重自然、生态优先是生态设计最基本的内涵,必须打破“人类中心论”的桎梏,充分认识到人是自然的一分子,建立新的生态伦理观念,变破坏为尊重,变掠夺索取为珍惜共存.

第6篇

关键词:循环经济、集约型经济、经济发展 、生态建设

一、循环经济理论

(一)循环经济理论的提出

“循环经济”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循环经济作为一个经济学概念,是在生态经济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提出启发了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的关于资源与环境的国际经济研究,到了90年代初,循环经济与生态系统理论联系起来,发展并拓宽了可持续发展的研究领域,此后有关循环经济的理论与实践便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与研究的热点问题。

所谓循环经济,也称为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它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要求运用生态学的规律来指导人类的经济活动,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逐步实现以最小的代价、更高的效率和效益,实现污染排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以及总体资源的永续利用[1]。

(二)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差异

传统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废物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它通过将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为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必然导致资源的短缺、枯竭以及环境的不断恶化。与此不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都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从而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表1)

资料来源:孙国强.循环经济的新范式-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市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三)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性和紧迫性

(1)从经济发展战略来看,“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要实现“跨越式”发展。“跨越式”发展是一定历史条件下落后者对先行者走过的某个发展阶段的超常规的赶超行为。既然是“超常规”,它就不是通过单纯地加快速度可以实现的。今天,当对国际发展趋势有了正确的分析,对过去所走过的道路进行深刻的反思,以及对我国现实发展状况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之后,我们所提出的跨越式发展战略与传统工业发展过程中任何一个时期的“赶超型”战略不同。它必然要突破传统工业化道路中单纯追求“速度型”增长,避免经济发展中的短期行为,以及“单项突进”的发展模式。而循环经济本身是一种集约型经济,它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把环境作为经济增长内生变量,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兼顾环境保护,是一种追求速度与效率并重,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兼顾,经济和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模式。

第7篇

关键词:工业企业生态工程循环经济背景

新时期背景下,工业化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同样也带来了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备受各领域关注。而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工业化致使资源、环境与社会之间的矛盾激化,循环经济的发展被当作国家战略。工业企业是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微观主体,履行生态责任。为此,工业企业生态工程的实施应形成良性发展模式,实现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提升,全面推动工业发展。

一、国内循环经济发展的背景分析

在我国,吕伟教授是最早研究循环经济的学者,提出经济微循环理论。在新时期背景下,国内外生态环境的问题也逐渐突显出来,为此,循环经济备受学者重视。因而,很多学者开始深入研究循环经济内涵与特征,甚至是基本原则与原理等等。另外,对循环经济意义展开了深入地研究,阐述了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与此同时,对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当中的企业行为予以研究和分析。基于此,针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样也提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完善对策。进一步探讨循环经济过程中的企业生态管理工作,并提出经济、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的共赢思想。同样对循环经济和工业企业生态工程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并站在理念和创新角度,深入剖析了国内外循环经济研究的动态,为循环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循环经济的特征

1.系统性特征。实行循环经济需要有社会、经济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作为依托,同时,应始终按照复合生态系统规律和基本原则进行。而共生不只是表现在物质和能量循环利用方面,同时也充分彰显出共存共荣发展理念。根据系统性的要求,循环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遵循客观规律,将系统整体功能充分发挥出来。

2.目的性特征。循环经济实施过程中,复合生态系统属于人造开放式系统,因而,目的和行为对循环经济效率和效果具有直接的影响。而循环经济发展的目的就是在生态伦理观的帮助下,始终遵循客观规律,践行3R理念,确保系统共生和协调,通过道德和法规对市场的主体行为予以约束,以保证实现经济和社会良性发展的基础上,尽量降低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最终实现资源节约并改善生态环境的目标,贯彻并落实可持续发展。但是,因复合生态系统人工特征明显,所以,人与组织的行为也十分关键,需要从法律角度予以规范,将预防作为重点,采取防治结合的方式将生态伦理作为重要导向,确保自主自律地实现循环经济的发展,为生态文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贯彻并落实循环经济的有效途径

1.发挥工业企业生态工程的基础作用。在我国,人口基数较大,所以,人均资源的占有量有限,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的质量。在这种情况下,应积极推动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将重点放在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方面,进一步推动循环经济与生态文明的发展。为此,必须要遵循生态文明要求,促进循环经济发展。要想更好地实现战略目标,最关键的就是贯彻并落实工业企业的生态工程工作。因为工业企业并不只是市场竞争主体,同样也复合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在工业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能够为人类提供所需物质财富,但同样也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性,严重制约了可持续发展。而企业生态工程则是循环经济践行与发展的有效途径,生态工程和循环经济是相辅相成共同进步的,所以,对这一关系的有效处理能够实现其良性发展。

2.基于生态规律的工业企业生态工程设计。为了进一步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一定要始终遵循生态规律,并且根据生态学原理以及基本原则对企业的生态工程进行设计。生态工程这一理念是由美国一生态学家提出,在其理论研究中认为,生态系统内部物质和能量的输入输出属于动态平衡。从本质上来讲,人类经济行为指的就是人和组织行为对生态系统原有平衡的破坏。然而,系统本身可以对外界干扰予以调控,但同样具有一定的有限性,所以,维持生态系统调节能力程度被称之为生态平衡阀值。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就是以生态规律为基础来设计生态工程,针对人和组织行为对于生态系统的危害程度进行限定,以免影响生态平衡的协调性。在此过程中,国内生态学家将复合生态系统理论有效地融入到生态学当中,将社会、经济与自然三种性质不同的元素纳入到系统中。基于此,企业就必须要站在复合生态系统角度,对于企业、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间存在的关系予以重新认识,合理地设计出管理体系。在生态工程实施的过程中,企业需要对市场经济规律予以严格遵循,结合自然生态规则,适当地调整战略并革新技术,确保企业、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环境处于和谐童声状态,保证社会与经济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的协调性发展。

3.工业企业和生态工程的协调发展。所谓的良性发展具体指的就是向着理想的方向变化与增长,同样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延伸,是实现科学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在生态文明转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站在企业角度分析,发展状态包括良性、中性与恶性三种。为了进一步贯彻并落实良性发展,必须要有企业内外资源以及环境的大力支持。而工业企业的生态工程实施则应始终遵循循环经济的规律,并有机结合复合生态系统的原理以及基本原则,系统化地设计企业各要素,注重技术创新,以实现运营模式的转变,将企业、生态以及社会效益相互协调,进一步推动企业和生态工程的协调发展。

4.提供政策和制度的保障。第一,建立健全政策机制。将宏观调控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并且形成有效政策对市场进行正确地引导,以保证工业企业能够更好地践行生态工程激励机制。其中,应推动循环经济生态工程的发展,针对与循环经济相关的法律法规予以不断完善,实现排污交易权机制的全面改革。另外,要积极引进国内外的资金与技术,对节能减排措施予以不断完善,降低污染物实际排放量,实现工业产品循环利用效率的全面提升。第二,促进环境市场优化建设。市场工业企业在生态工程实施过程中发挥着一定的推动作用,而在目前阶段,我国环境市场发展较快,但同样落后于发达国家。为此,必须要将环境市场资源配置基础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推动生态产业工业企业的发展,更好地践行生态工程,实现环境市场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全球资源、经济与环境等矛盾逐渐突显出来,因而工业化在生态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作用不可替代,推动着循环经济的发展。文章对国内循环经济研究问题展开了分析,并基于复合生态系统角度,产生了循环经济所具备的特征。另外,针对循环经济和工业企业生态工程存在的内在联系进行讨论,明确指出企业生态工程的实施在循环经济发展中占据基础性的地位。

参考文献:

[1]苗泽华,李香丽.工业企业实施生态工程的循环经济背景探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4,34(5):100-104.

[2]郝东恒.树立良善价值观实施企业生态工程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评《发展循环经济背景下工业企业与生态工程良性发展研究》一书[J].当代经济管理,2014,36(3):封3.

[3]苗泽华.论工业企业与生态工程良性发展[J].生态经济,2013(10):30-36.

[4]苗泽华,彭靖.工业企业生态工程激励性规制及其制度设计[J].生态经济,2014,30(3):139-143.

[5]苗泽华,郑浩.复合生态系统的制药企业生态工程及其激励机制[J].现代经济探讨,2016(1):88-92.

第8篇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农村旅游消费;对策建议

一、旅游消费与农村旅游消费的内涵

所谓旅游消费,是指因为旅游活动这一行为而产生的花费。是由游客使用或为他们提供服务而产生的商品和服务的价值。而农村旅游消费,则指明了旅游的目的地――农村。从其内涵,我们可以得出:

(一)农村旅游是一种新兴的解压途径

由于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因此背负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尤其是对于中青年人,不仅要赡养年迈的父母,而且还要抚养幼小的子女,当城市的喧嚣与嘈杂使他们身心俱疲,焦躁不安时,农村旅游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放松身心的减压方式,呼吸新鲜的空气,远离城市的聒噪。

(二)农村旅游有助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农村旅游方式意味着,农村旅游这一新领域将拉动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民生活水平,这是全体劳动人们智慧的结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城乡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国家和政府一直立足于提高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解决三农问题,而开发农村旅游资源,促进农村旅游方式发展,是解决农民就业困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有效措施。

二、影响农村旅游方式消费的因素分析

影响农村旅游方式消费的因素有很多,我们可从下面几个主要方面加以分析:

(一)农村旅游市场发展不成熟,还处在起步阶段

对于耳熟耳熟能详的旅游景点、名胜古迹等成熟旅游景点来说,其配套的餐饮、住宿、导游等附加服务齐全,考虑周到,安排合理,但对于农村旅游来说,其基础设相对施简陋,餐饮住宿环境恶劣,由于农村的发展相对滞后,其生活质量与城市确实存在一定的差距,但这并不能表明农村的旅游环境就是不可改善的。

(二)农民自身素质普遍偏低,缺少营销策略的相关知识

农民拥有丰厚的自然旅游资源,但是由于缺乏相关的专业和技能,而没有对旅游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和宣传,可我们知道,农民大多没有读过书,上过学,其自身的学识、能力有限,即使拥有很有前景的旅游开发项目,因为缺乏项目开发、营销等相关知识,而不能很好的利用旅游资源,致使农村旅游发展缓慢。

(三)国家及政府的扶持力度不够,不能及时惠及农民及农村旅游产业

虽然国家及政府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政策法规,但由于信息不对称、消费群体的需求变化迅速等导致其政策法规缺乏针对性或其实施效果缓慢滞后,不能很好的为农村旅游提供支持和指导。

三、扩大农村旅游消费市场对策分析

十以来,高度重视经济发展问题,着眼国内外发展大势,做出了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战略判。扩大消费不仅可以有效化解和消除当前相对过剩的生产能力,而且还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村生活质量,是当前处于经济转轨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增长的关键所在,是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

中国农村消费市场的重要意义不仅体现于庞大的市场规模,更体现于巨大的市场潜力,在农村各项消费中,农村旅游消费的潜力巨大。结合具体的市场消费情况和农村农民现状,提出以下几点扩大农村旅游消费市场的建议,以供参考:

(一)大力繁荣农村旅游市场,改善基础设施,健全相关服务

首先,当前的首要任务应该是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进行基础设施的完善,只有提供了相对优越的基本生活条件,才能吸引游客,进行农村旅游的消费;其次,各个旅行社应该寻找与农村旅游项目的契合点,与农村村民进行合作,对农村旅游项目的相关知识进行学习和培训,了解新式的农村旅游景点,挖掘其内在价值,提供新式的导游服务,从而进行相关的营销捆绑策略。农村旅游是自然风光的典型代表,我们应该发扬其优势,取长补短,改善其旅游环境,尽量为消费者提供一处集旅游、度假、休闲为一体的舒适、安心的旅游环境,以吸引更多的背负压力的城市人。

(二)提高农民素质,投入相关专业人才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基于上诉情况,应大力提高农民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让他们拥有除种地、耕田以外的更能适应现代社会的生存技能,一方面,可以运用于农村旅游产业,另一方面,还有利于走出农村,走向城市,缩小与城市人民的文化差距,从而为提高全国人民的教育水平,振兴新农村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由于农民的学习、接受新知识需要时间,因此,还应大力引进相关的专业人才,勘察实地情况,测算相关主句,因地制宜,设计不同类型的旅游开发项目,提供新式的体验与放松,如林中天然氧吧,富有民族风情的歌舞表演等,搞活营销体验,丰富营销策略,拓宽营销思路,依据农村旅游的特色,针对消费者的心里需求,进行相关的营销活动,以为农村旅游方式提供更多的机会,将农村的自然风光作为旅游开发项目,满足都市人体验消费的乐趣的同时,也相应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状况,促进了农民的就业问题,解决了农民背井离乡,农村留守儿童远离父母等问题,其益处不可言说。

(三)密切关注农村旅游动态,切实解决实际困难

政府应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针对具体的困难,提供切实的帮助与支持,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应大力投入人力、物力、财力,这不仅有助于繁荣农村旅游产业,也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关注民生的体现,同时,大力倡导回归自然,体验淳朴生活的健康农村旅游方式。

四、结语

繁荣农村旅游市场,提供新式体验旅游,不仅可以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村生活质量,还是当前处于经济转轨的重要战略机遇,是中国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增长的关键所在,是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同时享受农村淳朴生活,沐浴清新自然,也切实满足了现代人的心里需求,解决了其实际困难,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农村旅游还处于成长阶段,其发展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与困难,急需处理和解决,在不断处理和解决的过程中,又会遇见新的难题,在这种出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出现问题,再解决问题的循环往复中,农村旅游产业才能得以繁荣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羽中燕.李祝舜.我国农民旅游市场开发初探[J].旅游学刊,2004,(4):23~27

[2]新华社.在河南考察[N].人民日报,20140512(A01)

[3]梁留科,曹新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的我国农民旅游市场开发研究.经济地理,2005,25(2):247251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