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浅谈小学生品德教育

浅谈小学生品德教育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0-10 10:37:2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浅谈小学生品德教育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浅谈小学生品德教育

第1篇

一、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小学生

思想品德教育应该源于生活,并以生活为归宿。儿童对世界的认识首先是从其面对的现实生活开始,他们通过对在生活中所面对的人与事的思考,形成好与坏、善与恶、是与非的认识与判断,进而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以及自觉的道德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们可以与社会生活隔离开来集中学习知识经验,却不能与社会生活相隔离去学习道德。道德是社会生活的规范和准则,真正的学习必须在社会生活中进行。因此,以生活为途径,构建思想品德的大课堂,是深化思想品德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我们要针对同学生活中接触的各种事情随时随地进行教育,把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小学生的言谈举止,衣食住行等各方面,使他们从小就萌发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的情感,培养他们诚实、勇敢、好问、友爱、爱惜公物、不怕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品德、行为、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真正地为他们良好的品德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有的同学有困难,有人主动帮助他,劳动时,有的同学不怕脏,不怕累,对待老师有礼貌等。教师和父母要善于抓住这些典型事例进行随机表扬,鼓励好的典型,对那些抢别人东西,打架、骂人的同学随时用建议的方式引导、教育,使他们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引导学生养成辨别是非的好习惯,同时也在潜移默化的净化他们的心灵,通过典型的日常小事,学生亲眼目睹、亲耳所听,容易理解和掌握,因此,日常生活的教育是所有教育途径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教育。同时思想品德教育又要适应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从他们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多用鲜活通俗的语言,多用生动典型的事例,多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多用疏导的方法、参与的方法、讨论的方法,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构建完整的德育体系,形成学校教育与社会家庭教育的合力。

学校是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但家庭和社会对孩子思想品德形成有重要影响,因为德育的成果很大程度上要靠个体用自觉的实践最终来落实和完成,家庭教育是孩子人格成长的摇篮,家庭是孩子接触的第一个环境,家庭环境会给孩子人格的形成打下难以磨灭的烙印,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位老师,也是他们终身的教授,《中国青年报》曾报道骆风先生提供的北大博士生家庭教育的分析专著,分析表明,这些博士生的父母学历并不高,但是,虽然他们对子女的学业无法直接辅导,可是其人格因素尤其是诚实、进取、勤奋、吃苦耐劳等优良品质,深刻影响子女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及良好品德的形成,使子女终身受益。为此,我们是不是该认识到,家庭教育既是启蒙教育,又是终身教育。所以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要相互协调一致,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修养,使祖国的新一代在良好的教育氛围下茁壮成长。

三、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养成教育是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个人在小学阶段养成的习惯是非常稳固的,终生都能起作用。知识需要道德的引导,良好品格的养成对孩子一生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孔子说:“少年若天性,习惯如自然”。道德行为的形成是个复杂的过程,是多种因素和途径协调作用的结果,尤其需要长期实践训练。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能够长期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就会在孩子头脑中建立起一系列条件反射,形成道德行为上的高层次定型,即反复的行为实践会使学生形成一种行为定势,凡是成熟的班主任都十分重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一位有经验的班主任深有感触地谈到他重视塑造学生行为习惯的做法与体会:他每接一个新班与别人与众不同的是不特别钟情于分数,也不忙于强化知识的传授,而是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上,从要求学生坐姿与站姿开始,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他把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作为班主任工作的拳头产品,很多学生从这项产品中终身受益。

四、以活动为载体,实施开放式思品教学,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

我们必须全面改革小学思品教学,构建开放式教学模式,以学生自主为前提,以活动为载体,实施教育性、探索性、创造性开放的教学形式,从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索,主动操作、自主活动,促进学生认知、情感、个性等全面和谐发展,把思品教学从基本封闭的状态转入较为开放的状态。比如通过情境感受活动、游戏体验活动、动手制作活动、模拟操作活动、行为操练活动、表演欣赏活动、信息交流活动、自我展示活动、选择辨析活动、谈话辩论活动、观看影视录像活动、运筹对策活动等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变革知识客体的能力,联系生活建立新型的生活观的能力;发展学生自己的自立性、创造性,形成参与、合作、竞争意识,锻炼应变能力;用活动促进学生独立人格发展,强调和突出未来社会对人素质的综合性、全体性要求;以生动活泼的形式,为学生提供多种教育渠道,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正确的价值选择,为人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第2篇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明确界定:“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因此,《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教学,应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正确的教育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美国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其实,品德与生活教学就是生活的阐释!生活是品德教学唯一的源头活水。如果我们的课堂脱离了现实生活,就成了无源之水。因此,思品课呼唤让生活走进课堂。

1 在课堂上感悟生活

低年级的孩子由于年龄小、阅历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生活中的真实体验相对来说比较少。特别是一些难以身临其境的体验、经验、常识等。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笔者常常在课堂上创设某种特定的情景,让学生亲自去尝试,去体验,从而有所收获。模拟活动的关键是让学生获得体验,演技的好坏并不重要。例如,在教学《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时,笔者带领学生自编、自导、自演了一部小品《红领巾》,让学生通过自已表演来感受真实的生活;在引导学生懂得文明礼仪时,笔者让孩子们在教室表演日常生活,引导他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加强他们对生活的理解。

2 在素材中丰富生活

“道德是生活中的道德,道德离不开生活。”我们现在强调生活和儿童是我们的教学资源,提出新的教材观,视教材为一种范例,就要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让儿童的现实生活为思品课堂提供生动多彩的材料,并成为课堂活动的主题,以此来优化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素材,建立教材与儿童生活之间的联系。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故事、诗歌、谜语、名人名言、案例、新闻等,我们可以在课堂中加以利用,使学生倍感亲切,还可以作为话题,开展活动化教学。如教学《我的家乡》一课时,笔者让学生根据平时的生活经历来说说南昌的风景名胜,让他们感受家乡之美,从而激发他们热爱家乡之情,较好地拉近了品德课堂与社会生活的距离,也丰富了品德学科的活动化教学的资源。另外,在课堂中引入一些数字材料,可以增强观点的说服力,也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 在社会中感悟生活

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充分利用校外资源,让儿童走出学校,到社会中去学习,去实践,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扩展兴趣,发展社会实践能力,也是《品德与生活》中应鼓励学生学习的。本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校外实践设计。为了让学生了解交通规则,笔者组织学生一起向交警叔叔学习,做一名小小交警兵;为了让孩子们体会爸妈儿育女的艰辛,笔者组织学生做护蛋的活动,要求学生每天像妈妈一样守护好自己手中的蛋,并保证他们的安全,在活动结束之后,学生深有感触,充分理解了父母的不容易,在活动之后,要求他们为自己的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教学《他们需要关爱》一课时,笔者组织学生成立调查组,到自己所在地区去调查残疾人的生活情况,并进行组内分工,让学生通过小组的团结合作, 了解到本镇残疾人生活的基本情况,有什么困难等,通过调查,尽力为残疾人做点什么。

4 在活动中联系生活

真理是在实践中才能体验其价值和科学性的。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是否能得到广泛的认同,我们的品德与生活的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怎么做,而是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什么评价?我们的教学必须向生活开放,向现实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品德与生活课上的认识,不搞“纯而又纯”的教育。内容标准的提出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活动因素,化教材内容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动”起来,多进行活动并且每一次活动都紧紧围绕课堂学习的主题,时时注意做到精益求精。在以往学生的学习中我主要应用下列几种学习活动,即想象,游戏,角色扮演等等方式来辅助教学。

4.1想象

是一种有趣的活动方式,学生对此往往乐此不疲。其原因有很多其一是这一年龄的学生想象力丰富,他们往往在学到某一知识点或是看到课文中某一段文字或图片就会展开联想,这种想象教师利用不当就会成为学生开小差的原因了,若是利用好的话就会对学习的内容有很大的积极作用,既然如此我在教学中就尽量多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有的放失进行想象这种学习活动。

4.2游戏

小学生最喜欢做游戏了,在课堂上多做游戏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啊!在这么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学生掌握知识就不会变得如往常般枯燥乏味,而是轻轻松松愉快地接受了。这种做游戏的快乐对于小学生来说会很快迁移为学习《品德与社会》这一门课程是快乐的,这样对以后的教学的大有益处的。

4.3角色扮演

第3篇

[关键词]高校贫困学生 心理健康 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0-0250-02

高校贫困学生是一个背负较大经济压力与思想压力的特殊群体。在以人为本思想指导下,如何做好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成为新时期高校日常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理应受到我们全社会的关注。

一、高校贫困学生概念

所谓的高校贫困生就是指在国家所招收的普通高校本专科学生中存在着一种基于家庭的困难而难以支付日常教育经费的学生,具体而言就是高校生基于完成学业的目的,需要在此过程中支付由此而产生的学费、住宿费、伙食费、衣服费、交通费、日常用品费等一系列的费用,但是家庭的困难境况使得一部分有能力支付教育费用的高校生发生暂时性支付困难,另外一部分高校生无力支付教育费用,前一种高校学生即是一般困难生,后一种类型的学生被称为特困生,二者都归属于高校贫困学生的范畴。

二、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产生原因

(一)心理健康问题

1.进取动力十足但是目标模糊

高校贫困学生往往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与结果上存在一定的矛盾性。在过程中,高校贫困学生会以昂扬向上、积极乐观、奋力进取的精神来完成自己的学业,以求尽快改变自己与家人的命运,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但是受到拜金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影响,更难以抵御金钱的诱惑,为在短时间里改变自己经济上的窘境,往往会因一时盲目追求物质上的享受而改变业已树立的远大理想,一旦出现挫折,势必就会导致高校贫困学生迷茫和困惑。

2.对外交流愿望强烈但是自卑心理作祟

自卑心理是高校贫困学生心理障碍中普遍存在的一种问题。自卑心理是一切心理障碍的源泉,其导致的危害影响十分深远。

一是自我的封闭。对于高校贫困学生而言,经济上的拮据、物质上的匮乏始终是其无法逾越的障碍,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虽然想结交更多的朋友,希望向别人坦露心声,但是却囿于自卑心理的存在而拒人于千里之外;二是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形成受阻。经济上的弱势使得高校贫困学生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也不愿意得到他人的同情与帮助,久而久之,就会使得自己成为大家眼中的异类,由此而导致的知识面狭窄、特长缺乏就成为代表性的特点,这不但使自己沉浸在痛苦之中,而且还不利于自己以后的成长。

3.伦理思想“反叛性”与行为的“分离化”

一般来说,处于贫穷和苦难中的高校贫困生更能够理解到生活的本质意义,并能够体会到社会责任的重要性,由此构成了他们优秀品德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在实际生活中,高校贫困生不可避免地受到外界环境的制约,一些高校贫困生放弃了对传统伦理思想的追寻,而是致力于对现实物质利益的推崇,在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相互矛盾冲突的道德观念。这一群体以自我为中心,排斥与他人的合作,有意淡化群体归属,在追求个人独立人格过程中,往往会对具体的问题做出自己所认知的道德判断。例如,有些高校贫困生以贫困作为得到社会、个人的资助的资本,只求得到不求付出,诚信与感恩理念的缺失令人担忧。

4.坐等靠思想与消极行为并存

一些高校贫困学生基于家庭的困难而出现等靠思想,其在行为上往往表现为不思勤奋学习获得奖学金,不想依靠勤工俭学缓解生活上的压力,而只是想通过获取别人的同情而得到学校和社会的资助,并把获取的帮助认为是理所当然,缺乏回报社会的理想,一旦遇到暂时性的困难,就怨天尤人,或以退学相威胁,自暴自弃,最终将会贻害无穷。

(二)心理健康问题产生原因

1.家庭经济贫困

对于高校贫困学生来说,家庭经济贫困是其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生活在边远山区和城市下岗职工家庭的高校贫困学生,往往会因为家庭生活来源有限、家庭子女多、遭受到无法预料的意外灾害等情况,而使得家庭经济水平急剧下降,这也对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冲击,从而导致自卑、自我封闭等一系列的心理健康问题。

2.自身心理弱点

一是综合评价体系的改变。相对于中学来说,大学阶段的综合评价体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首先,对英语口语、计算机的使用、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要求使得来自农村或是边远地区的贫困高校学生原有的优势尽失;其次,兴趣特长、社会活动、家庭背景、人际关系等都被纳入到一个高校立体的社会评价体系之中,贫困高校学生对新环境适应能力处于劣势,使之心理产生不良的反应。

二是心理敏感度高。心理敏感度高是高校贫困学生的一个典型特征,在社会变革、环境变化过程中,高校贫困学生一方面在尽力维持自己极其脆弱的生存状态,另一方面又要时刻面对随时到来的经济危机,这就使之始终处于一种惴惴不安的生活状态之中,敏感度高的心理使之对外界的帮助持有一种怀疑的态度。

三是心理的自我封闭。高校贫困学生基于其经济方面的贫困而承受着巨大的思想压力,在心理上始终处于自我封闭的状态,不愿主动与外界交流,思维方式简单,从而影响到高校贫困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等诸多方面,一旦遇到挫折和不幸就会一蹶不振,极易导致自卑情绪的产生。

3.资助体系不完善

当前,在政府与高校的共同的努力之下,以“奖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减免学费、困难补助”和“绿色通道”为主要内容的助学体系业已公共运作,并取得较好的成绩,但是由于这一体系建立的时间较短,积累的经验不足,使得问题不断。

一是比例偏少。高校贫困学生是一个相当大的群体,但是高校在审批的过程中,偶以提高其认定的标准,这就无疑将一般性的高校贫困学生排斥在外,使之无法享受到“减、勤、助、补”的待遇;二是勤工助学岗位不足。在许多高校中,固定或临时岗位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这使得许多高校贫困学生将目光放在了校外,打工与学业有时所出现的冲突,使之时刻处于紧张的精神状态中,影响到了心理健康;三是重物质轻心理教育问题存在。目前,高校在对待高校贫困学生问题上,往往侧重于物质方面的救助,虽然采取了奖学金、贷款、勤工助学、减免学杂费等措施,但是后续的心理教育却并未及时跟上,这使之往往产生依赖的心理,却不能够激发他们自立自强的精神。

4.社会不良现象存在

在市场化经济的影响之下,传统的思想文化被抛弃,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以金钱为核心的势利文化,金钱成为衡量人际关系,以及一个人能力大小的唯一标准,这无疑对当代高校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高校贫困学生本身就处于社会的弱势地位,物质的贫乏使之感触很深,基于此,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往往演变为对金钱的追求,这也会使得高校贫困学生极易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诱惑,自己经济不宽裕、穿戴不时髦的现状不仅会导致心理失衡,总认为被人看不起的心理障碍还会使自己产生自卑感和抑郁感。为改变自己的劣势经济地位而产生不切合实际的心理动态,这不能不引起社会的关注。

三、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思考

(一)培养积极向上的认知观

认知观对于构建一个大学生健全的价值观是十分重要的,所谓的认知观就是指高校学生对自己,以及周围环境的认知,在此过程中,个人的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积极向上的认知观会使得认知主体在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合理规划个人的未来发展,从而使得自己的思想发展、行为趋向与外界保持高度的一致。对于高校贫困学生而言,积极向上的认知观就是指高校贫困学生能够完整把握自身所处的经济状况的基础上,正视现实,以所构建的积极奋斗目标和时刻内省的良好习惯为导向,评价自我、肯定自我、激励自我,在明确自己在社会中地位的前提下,不卑不亢,不主观放大自己的弱点和缺点,不贬低自己的整体评价,客观面对自己的长处和自己,从而促进自我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走向成功。

(二)渗透健康人格教育

所谓健康的人格,就是指一个人在发展的过程所应该具备的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等个体心理倾向性,以及气质、性格、能力等个性心理特点的整体,反映一个人具有稳定性与可塑性的精神面貌,健康人格的最终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基于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人为教育共同作用的结果,人为教育尤为重要。

对于高校贫困学生来说,灵活的头脑、开阔的视野、博大的胸襟、健康的身心、超前的思想,健康、自主、创造、和谐的人格特征与素养使之为塑造健康的人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历经不良的社会环境影响的时候,塑造健康的人格就极为必要。这是因为,内外不良因素往往会影响了高校贫困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甚至会导致其心理障碍。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自然渗透健康的人格教育,不仅会使高校贫困学生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还会使不良个人倾向和心理特征得到矫正,从而形成一种协调、健全和完整的心理。

(三)开展挫折教育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挫折教育就是正确面对挫折的一种积极顽强的情绪状态,这种精神状态是人们基于某种动机的推动下,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而采取的主观性,积极主动的行动,在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一旦遭遇到无法逾越的困难障碍,就会努力克服。

对高校贫困学生而言,顺境固然重要,但逆境也有助于成才。在挫折中也会磨练自己的意志,挫折和磨难是人生另一种意义上的财富,正确认识与对待挫折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基础。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以百折不挠、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为培养目标,对高校贫困学生开展挫折教育将会有助于其成才。

高校贫困学生这一群体与高校普通学生相比,既有共性,也有其特殊性,这些贫困生在学习、生活、心理上都身背双重的压力,经历着我们所难以想象的痛苦,他们不同程度基于经济的贫困而始终无法走出心理的阴影。基于此,对高校贫困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就应该从培养积极向上的认知观、渗透健康人格教育、开展挫折教育这三方面着手,以促进高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辉,王国英.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探讨[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05).

[2]程科,黄希庭.健全人格取向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结构初探[J].心理科学,2009(03).

第4篇

基础。

关键词:小学教学;品德与社会;安全教育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我将交通安全、食品安全、防溺水、防触电等作为《健康、安全要牢记》一课的主要内容。我认为,直观的视觉感知要比空洞的抽象说教更有洞穿力,因此我决定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图片、视频、相关的教育动画作为诱饵,将学生吸引到教学内容中。

在交通安全教学中,我做了很多课件,力求用直观的视频代替传统的教学模式。说实话,备课的时候对学生能否接受这样的上课方式我自己心里也没底。第一课时开课的时候我没有向学生做任何说明,直接用多媒体播放了三个交通事故的监控画面,画面中那尖锐的刹车声使整个教室顿时安静下来,学生被震撼了,瞪大眼睛,流露出同情、惋惜的神情!接着我安排小组讨论:如何避免这样的悲剧发生?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言:走人行道、不攀爬车辆、不闯红灯等。

食品安全方面,我将霉变食品在显微镜下放大的图片展示给学生看,同时介绍各种细菌及它们对人体的影响,讲解如何避免食品变质,如何判断食品是否变质以及科学卫生饮食的相关知识。

我所在的地区江河湖泊较多,学生到这个地方游泳的现象时有发生。为此,在讲防溺水内容时,我先在黑板上展示一组数据:据统计,2003年我国平均每天就有近20人溺水身亡,两天就相当于我们一个班级的学生消失了!我播放了一段有关儿童溺水身亡的视频,那悲痛的画面让学生的心情变得异常的沉重!为这些不幸的孩子感到悲痛和惋惜。

在防触电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实践能力,在

实践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上课的时候,我将办公室的插座、电风扇、热水器、手机充电器等拿到教室,我先切断教室的电源,让学生自己动手先将这些设备和电源连接起来然后再断开。学生都很高兴,认为这也太容易了。

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和信息化教学手段,将抽象变成直

观,将教师教你怎么做变成学生自己明白怎么做,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自己去观察现象、发现问题,对他们幼小的心灵产生了极大的震撼,我相信这对他们今后的成长大有益处,并会让他们终身难忘,对小学低年级儿童的安全教育将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体育教学;意志品质;培养

在如今高科技发展的社会,高素质的人才除了掌握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外,还必须具有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精神。因此,要培养合格的人才,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就对高校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成为当今体育教学的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重要性

1.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的需要

教育部关于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公告指出,我国学生自身缺乏刻苦锻炼,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身体素质呈现下降的趋势。学校体育的基本任务增强学生体质,体育教师向学生传递体育知识和基本技术,让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基础。另外,学校体育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体育运动具有艰苦、疲劳、竞争性激烈的特点,学生平常在参加体育运动时,总会伴有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学生只有具备顽强的意志品质,才能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学生的健康才能得以增进。

2.是现代高等教育和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

当今时代是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要求人才具有坚强意志品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素质,因为只有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才能克服各种困难,促成自身达到理想的彼岸。在如今,现在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受着优越生活条件的影响,缺乏艰苦锻炼的环境,养成娇生惯养的坏习惯。因此,为了增强学生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配合当今社会优胜劣汰的机制,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学校体育的体育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意识到意志品质的重要性,让学生懂得把自己锻炼成一个具有顽强意志的人,从而适应社会,立足于社会。

通过体育教学的途径,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

1.教师应该注重自身的素质与在教学中所起的表率作用

教师的语言、行为以及举止都会对学生产生显著的影响。所以,要想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顽强的意志品质,体育教师本身就必须具备坚强的意志品质,在学生当中起到表率作用,使学生自觉地效仿,起到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作用。

2.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刻苦锻炼的品质

作为一名高校的体育教师,要明确自己的教学任务,应该发扬刻苦学习、艰苦奋斗的精神。在体育教学中,一是要重视、培养和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二是我们要在教学中寻找教育素材,大力弘扬刻苦锻炼的精神,努力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比如说,组织学生观看体育运动员在大赛中夺冠的场面,并讲述他们获得金牌的奋斗史和运动健儿们在训练中顽强拼搏的精神。让学生明白成功需要有拼搏的毅力,需要顽强的意志品质。

3.教学内容的安排应注重意志品质的培养,教师创造困难的情境来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体育运动是一项很艰苦、难度较大,并在一定的困难环境下进行的项目。在体育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觉、坚毅等良好的品质,明确这些品质对其人身的意义,让学生在顺境中保持头脑清醒,逆境中努力奋发图强,顽强拼搏。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必须通过课前精心地备课,在安排教学内容时,注意创设一些困难情境,有目的地设置一些障碍,让学生在完成这些练习的过程中逐步得到锻炼,练习难度越大,对其意志品质的考验和培养效果就越强。当然,学校时期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是一个严格教育和管理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有的学生怕苦怕累,老是想方设法逃避练习,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必须逼他努力去完成这些练习。实践证明,逼这种手段是行之有效的。教师的“逼”要全面考虑到学生的特点,要考虑到学生对这项练习的可行性,要有把握使其通过努力能克服困难完成练习。这样会使学生信心增强,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起到有利的作用。

4.通过身体素质练习,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通过体育锻炼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运动负荷相对比较大,身体各器官反应较强,在加上学习的趣味性弱,所以就需要学生必须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品质。因此,教师在选择和组织加强身体素质教材的教学内容时,一方面要向学生说明这项练习的意义;另一方面就是教师要课上严格要求,并随时观察学生的动向,对于身体素质以及运动能力较差的学生,多沟通,多交流,适当地给予关心和鼓励,并教给她们克服困难的方法,在学生努力克服困难完成任务之后,应给予表扬,进而激发她们对体育的热情和不惧困难的勇气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让学生在这样的困境中看到胜利的希望,增强信心,拼命咬牙坚持完成练习。经过这样反复的锻炼练习,学生的意志品质也得到一次次锻炼,这样下来逐步提高,形成顽强、良好的意志品质

5.课内开展体育教学比赛,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体育比赛具有紧张又刺激的特点。比赛胜负的瞬间转换,学生的希望与失望并存,让学生的承受能力不断接受磨炼,培养胜不骄,败不馁的顽强意志,在挫折和失败面前不惧怕、不逃避,积极主动应战,勇敢拼搏。在体育教学中应该多组织学生进行教学比赛,通过比赛培养学生的良好、顽强的意志品质。

第6篇

【关键词】品德;生活教学;高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十余年,广大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践行着新课程的要求。教师由原来的知识灌输者向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向着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转变,教学形式出现了前所未有、生机盎然的景象。下面结合本学科的实际,谈谈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构建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的高效课堂。

一、注重体验,形成真实感受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课程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反映学生的需要,让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并以此为基础,提升学生的生活。只有从自己的内心出发,去感知、体验,才能形成真实的感受,进而形成自觉的行动。如在《让我来试一试》一课教学中,学生通过亲身模拟活动,扮演盲人找座位,体验到盲人在黑暗中摸索的艰难;单臂穿衣,体验到肢残人的不便;聋哑人传话,感受到与人交流的吃力……学生在体验活动中加深了对残疾人的同情理解,产生了帮助残疾人的强烈愿望。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模拟活动中一定要保证体验的“真实”性。有些课上学生没有遵守活动规则,如“盲人”看见了;“聋哑人”听见了;“肢残人”手脚灵活……,这样就失去了体验的意义。因此,教师一定要先讲清规则,避免把模拟表演上成游戏课,使体验活动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效果。

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低年级教材大多文字内容较少,编者只是给大家提供一个主题及思路,这就给我们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对我们一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出独特的教学方案。例如,教学《人人都夸家乡好》一课,教师根据教材的思路,让学生在搜集资料的基础上说出家乡的名人、特产、名胜、美丽的地方……并编写导游词,绘制家乡景观图及设计家乡知识抢答题等,使学生为家乡的红海滩、辽河碑林等名胜和河蟹、水稻等物产而骄傲,为家乡的文化名人而自豪,从而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这样,教师做到了在理解教材编写意图和教学理念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加工重组,完成了教材的二次开发,并注重了书本知识向生活实际回归,向学生经验回归,真正实现了用教材教。

三、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新课标中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由过去被动的接受性学习向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转变。在教学中,教师通常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在小组中学生各负其责,又相对独立,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如教学《学校介绍书》一课,教师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别完成自己的主题。小组1:负责设计学校的方位布局图。小组2:负责调查学校的历史。小组3:负责调查学校的机构。小组4:负责多彩的生活栏目(收集照片、图片等)。小组5:负责校园心语栏目。把各小组综合起来就形成了一份完整的学校介绍书。学生在合作中,培养了团队意识,增强了责任感,才艺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另外,还可以设置些开放性问题,给学生创造合作交流的机会。小组交流讨论能够扩大学生说的范围,使全班同学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在激烈的讨论中,学生的思维被激活,灵感被激发。信息的交流实现了由“单向”向“多向”转变,学生在交流中,实现了知识的增值、情感的互融。

四、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由于学生已经厌倦了一问一答式,为了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激起学习的欲望,提高教学效率,可以采用下列教学方法:

1.辩论赛的形式:辩论能够培养学生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使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如《成长的需要》一课中,为了使学生正确看待学习这件事,可设置辩论赛。正方:学习是件辛苦的事。反方:学习是件快乐的事。通过激烈的辩论,学生能够以乐观的心态去看待学习,对学习是一种享受、一种快乐有了深入的理解。

2.小解说员的形式:儿童都有说的欲望,在说中树立自信心,培养语言的组织、表达能力。因此,尽量给学生多创设说的机会。如在《人人都夸家乡好》中,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收集资料(文字、图片、照片等)的基础上制成家乡导游册,小组推荐一名代表,以解说员的形式,向全班同学介绍。这样,使学生对家乡的热爱进一步加深,增强了主人翁意识。

3.小表演的形式: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人都有一种表现欲,希望展示自己得到认可,儿童也不例外。在课堂中如能恰当地运用表演,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在教学《你是美丽的彩虹》一课,学生戴上各种动物的头饰:夜莺、小孔雀、山鹰、小蚂蚁等,伴随着动听的音乐,大家演得认真、投入。在表演中,学生明白了要学会正确评价自己,有自信心,同时也学会了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会欣赏他人。

4.游戏的形式:做游戏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活动,学生在玩中感知,在玩中体悟,进而形成自觉的行动。例如,在教学《一起制定规则》一课,教师组织学生打口袋、摇绳等。在事先不说清游戏规则的情况下出现了问题,使游戏无法进行。通过大家共同制定规则后,大家玩得很开心。这样,学生在游戏中意识到规则的重要性,从而增强了遵守规则的自觉性。

第7篇

关键词: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现状分析;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0-0050-01

1.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教学现状分析

1.1 学校师资力量不足,品德与社会(生活)的教学专业化程度太低。由于农村小学教师定编人数有限,教学人员紧张,基本上是两位老师教一个班,甚至个别学校一位老师教一个班,即所谓的"包班制",品德与社会(生活)的教学基本上没有专职教师,大都是语文教师或数学教师兼任,这种安排方式不仅造成品德与社会的兼课教师队伍很不稳定,而且兼课教师的教学重点不放在这一学科上,兼课教师不会把这一学科当成自己教学教研的主攻方向,既不钻研教材,也不研究教法,更谈不上教学改革了。

1.2 教学观念陈旧、方法滞后且背离新课程标准的主旨。由于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研究活动开展较少,大部分教师对于这一学科的新课程标准研究较少,认识不够。教师在教学中照本宣科,主要以说教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学生像羔羊、鸭子一样,在失去自主性、毫无兴趣的状态下去学习那些所谓的"知识和道理",教师认为道理说透了,知识让学生知道了,教学任务也就完成了。在一次教学教学基本功大赛中,有的老师把《品德与社会》课上成了语文课的看图说话,只注意逐字逐句的讲解课文的语言文字,一幅图一图图地介绍画中的人物、场景。根本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违背了课程标准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诸方面协调发展这一基本原则。有的老师把《品德与社会》课上成故事课,忽视《品德与社会》课的生活性、开放性 、活动性。教学中没有学生了解、体验、探究问题的过程,没有做到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有的老师把《品德与社会》课上成了政治课,满堂空洞的政治说教,背离新课标中"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主要源泉"的基本要求。

1.3 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形式单一 、教学手段匮乏。由于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研活动开展较少,加上教师自身对这一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备课上不能下足功夫,教学中,教师仍以传统的"讲授法"为主,许多新鲜有效的教学方法得不到采用,教学手段单一,仍然是依照书本用粉笔在黑板上说教,多媒体技术很少采用,再加上任课教师单枪匹马、各自为战,对课程目标学习较少、认识不够到位,且缺乏对教材系统进行整体把握,因此教学中常常会出现教目标不明确的情况。笔者记得听过一节品社课,课堂上老师总害怕学生听不明白,哪一方面都讲,结果造成重点内容没讲好,不该讲得地方倒是讲了一大串。

1.4 课程评价机制不科学,应试教育的阴影仍很明显。教师评价教学效果,只看学生的答题试卷, 不对学生的道德行为进行测评,忽视学生道德情感的体验和升华以及能力的提高,即缺乏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这种评价机制往往造成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只抓所谓的"考点 " ,强迫学生对考试的内容进行"死记硬背",其结果是造成品德与社会的学科教学对学生的习惯养成、情感体验、能力提高和道德品质的形成毫无意义可言,严重违背新课程标准中的课程主旨和基本理念。

2.改变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教学现状的几点建议

2.1 加强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稳定品德与社会(生活)科任教师的队伍,即使是兼职教师,任教学科也要相对稳定,不能今天兼任品德与社会,明天又去兼任科学。

2.2 加强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专业培训,促进任课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教学素养的提高。有关部门和学校要组织品德与社会的科任教师进行培训学习以及参加相关的交流活动,使一线教师做到认真学习和研究新课程标准,钻研教材,改进教学方法,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2.3 广大教师要转变观念,用新的教学观念武装自己。课程改革最根本的问题是观念问题,品德与社会的任课教师要真正树立和新课程标准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教学观念。首先要树立新的教师观,从思想上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课堂的主人是学生,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是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引路人,所以,教师要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舞者"。其次还要树立新的学生观,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生是有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个体,他们在兴趣、爱好、智能和特长等各个方面各不相同、各有侧重,学生的这种差异不仅是教育的基础,也是他们发展的前提,我们应把这种差异看做一种财富而加以珍惜和开发,使其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教师不可以把自己的意志和想法强加给学生,进行"灌输",应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在积极自主地探索、体验活动中去学到知识、发展能力、认识社会,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第8篇

关键词:班主任;小学生;品德教育

1前言

小学生品德教育工作是是小学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作为与小学生接触最多的老师,其言传身教都对小学生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班主任对小学生品德的教育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班主任需要重视小学生的品德教育工作,采取一定的措施加强对小学生品德教育的成效,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小学生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在小学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中,小学生品德教育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小学生品德教育的重要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小学生品德教育能够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小学阶段,是一个人的三观还未形成的时期,如果不对他们加强品德教育,小学生很可能会走入歧途,影响其未来的发展。因此,班主任在这个重要时期应当积极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帮助他们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使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第二,小学生品德教育能够促进小学生和班主任之间进行更深入的交流。班主任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工作的过程,也是一个与小学生进行深入交流的过程,能够了解到小学生的内心世界。班主任通过与小学生的谈心,平等地与小学生交流,传授给他们做人做事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获得品德的提升。第三,小学生品德教育是沟通学校和家庭、社会的桥梁。小学生的品德教育不是仅仅靠学校就能完成的,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三方的努力,对于小学生的品德教育,学校需要及时和家长进行沟通,共同完成小学生的品德教育工作,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

3班主任加强小学生品德教育策略

小学生年龄比较小,三观还未形成,因此品德教育需要加强。目前对小学生的教育工作中对小学生品德教育工作已经逐渐引起重视,班主任对小学生品德教育工作的效果不断加强。但是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品德教育目标不合理。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品德教育时,往往会为小学生设定一些德育目标,但有时候这些目标会不合实际,不接地气,最终获得不好的品德教育效果。第二,教育渠道单一。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需要家庭、社会和学校的共同努力,而学校作为中间的纽带,需要积极联系三方进行小学生德育工作的交流活动。但是目前学校在德育教育中的合力被削弱,并且社会上和家庭中存在一些消极因素,最终都会影响到小学生品德教育效果。针对目前所存在的一些问题,班主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小学生的品德教育。

3.1加强自身道德修养:班主任为人师表,在日常的工作中很多行为都会被小学生所模仿,对自身的道德修养对小学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要想做好小学生品德教育工作,首先需要从自身做起,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水平。小学班主任所有对学生的要求都首先要自己做到,例如:要培养学生礼貌待人,班主任自己要做到尊重学生,不辱骂学生,对待学生亲切有礼貌;要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班主任可以与学生一起搞卫生,告诉他们劳动最光荣;要培养学生团结同学,班主任首先要与老师搞好团结等。因此,班主任对小学生的品德教育,不仅要“言传”,还要“身教”,使学生以班主任为榜样,养成良好的品德。

3.2在活动中进行道德教育:小学生因为年龄比较小,爱玩是他们的天性,因此班主任可以利用小学生爱玩的特点,将小学生的品德教育融合在各种游戏或者活动中,使学生能够在玩中受到品德教育熏陶,不仅满足了小孩子爱玩的天性,也能够很好地提高品德教育的效果。对于低年级小学生和高年级小学生的品德教育活动可能不能一概而论,因为高年级的小学生在心智上更加成熟。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可以组织观看教育片、故事会等活动,帮助学生加强品德修养;而对于高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可以通过开展以责任和爱为主题的征文、调查、辩论赛等活动,使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提高自己的责任心和公德心。同时班主任还需要具备较好的观察力,在合适的时机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这样能够起到比较好的效果。3.3培养良好的班风:一个班级的班风对学生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每个处于其中的学生都能够受到班级氛围的感染和影响。如果班级的班风比较正,那么班级内的每一个学生都可能会受到约束、鼓舞和激励,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水平。因此,班主任要注意培养良好的班级风气,对一些现象和评论进行有方向有目的的引导。比如:当放学后不关电灯和窗户等现象发生而学生没有引起重视时,班主任可以组织班级开展以“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为主题的辩论会,让学生列举身边的例子,最后班主任进行总结,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认识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道理。一旦良好的班风形成,那么将会产生一种无形的力量,鞭策、鼓舞着学生提高品德,健康成长。

4结语

小学生品德教育是小学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一个环节,必须引起学校和班主任的重视,品德教育对一个学生的成长是十分重要的。班主任每天与学生接触的时间较长,应当时刻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当发现有不良事件发生时,要及时指出并进行教育,培养班级形成良好的风气,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班主任的价值,使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作者:陶杨丹 单位:新桥小学教育集团高翔校区

参考文献

[1]谭双.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策略[J].亚太教育,2016,(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