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0 10:37:2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课程体系建设思路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摘 要:本文以精品课程建设为背景,介绍了民办本科院校电路课程体系改革和建设的方法和思路。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在调整课程
>> 民办本科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模式探索 应用型本科院校嵌入式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 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 论民办本科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 电路基础课程体系建设探索 新建民办语言类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构建 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快递物流人才的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本科高校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关于高职本科实训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 新办本科院校双语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 民办本科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初探 工学结合下的本科课程体系建设 当前加强民办本科院校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 面向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微电子类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 新建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探索 应用型本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索 高职院校“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探索 应用型本科院校《军事理论》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地方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 应用型本科院校合作办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作者简介:王欣(1981―),女,硕士,讲师,主要从事电路理论教学、计算机网络控制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Email:,工作单位:三江学院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杜逸鸣(1956―),女,本科,副教授,主要从事电工学理论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Email:。
徐智(1981―),男,研究生,实验师,主要从事电工学理论领域的实验和科研工作,Email:。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本科教育;分段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6-0236-02
一、衔接课程体系建设背景
根据高职与本科人才培养的优劣势,依据《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精神,依据江苏省教育厅《关于组织申报2012年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项目的通知》,常州工学院与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两校选择“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作为试点项目,采取“3+2”分段培养模式联合进行应用型本科层次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探讨与实践,而构建纵横协同的模块化衔接课程体系是项目实施的重点。
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目标
围绕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培养,对接新能源产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新能源技术的理论与实践特点,创新教学理念,以新能源相关产业为服务对象,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构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高职-本科“3+2”分段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整体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培养标准,兼顾学生就业与升学的双重目标,以“新能源产业链、知识体系、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纵横协同的衔接课程体系,制定课程标准,科学合理地设置“模块化、系列化”新能源技术专业教学内容。
通过项目研究,推动高职-本科课程衔接贯通,重点突出长三角地区的光伏产业特色,深化校校、校企合作,形成完整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领域高技能复合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专业知识结构覆盖整个新能源产业领域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引领示范本校其他专业或同类型高校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产生广泛的辐射作用。
三、衔接课程体系建设基础
1.新能源相关专业的成功开设,为课程体系建设提供了建设基础。为适应地方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对常州及周边地区光伏产业人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常州工学院光电工程学院2011年在“光伏技术”专业方向基础上,申报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普通本科专业,2012年获批。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光伏材料加工与应用技术专业是依据常州市发展规划纲要于2011年建立的,是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重点专业,在专业建设与科学研究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基于两校专业设置的知识体系、技术领域以及服务区域存在统一的同质性,两校于2013年联合申报了高职与普通本科3+2分段培养模式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2013年获批。
2.拥有能胜任专业教学工作的教师队伍,为课程体系建设提供师资保障。常州工学院光电工程学院通过实施多层次的人才战略,在多年的教学改革与专业建设中,逐渐形成了一支能适应高校教育特点和要求,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富有团结协作和改革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集合了一批优秀中青年学术研究人才。同时学院加强和企业的交流与合作,聘请光伏企业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定期来学校授课和指导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工作。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光伏材料加工与应用技术专业有一支较高业务水平的师资队伍,8名专任教师中,有7名专任教师为“双师”型教师。这些都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高职-本科“3+2”分段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师资保障。
3.良好的实践条件,为课程体系建设提供了硬件支持与信息反馈系统。“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列为常州工学院重点建设项目,目前已经组建了光伏电池技术实验室、风电实验室、燃料电池实验室以及购买了传热学、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等方面的教学设备。在企业设有光伏教学实训基地,建有单晶硅片生产实训室、太阳能电池生产工艺实训室和太阳能电池性能测试实训室。
参与院校与多家国内知名企业开展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该专业实训设施完善,培养条件一流。现有“晶硅生产及检测技术实训区”、“晶硅加工及检测技术实训区”、“太阳能电池组件及检测技术实训区”、“太阳能离网光伏发电技术实训区”等六个校内实训中心。
四、衔接课程体系建设重点
1.衔接课程体系建设思路。围绕长三角地域新能源产业背景,调研工作岗位对人才知识能力的需求,以及新能源领域科研人员所必备的知识能力需求,定位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方向,构建培养能力结构,根据能力结构,确定专业知识体系,并结合科研课程设置,构建课程体系,重点加强前段教育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和继续学习能力的培养;深化后续教育课程改革,增强后续教育课程的衔接性、实践性和职业性。建设思路如图1所示。
2.衔接课程体系建设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从全面开展调研、明确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目标、以光伏技术为培养方向,构建衔接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建设方法如图2所示。
五、衔接课程体系建设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统一管理,为衔接课程体系建设提供组织保障。为确保衔接课程体系的建设的顺利进行,项目合作的三方将成立由两校的校长、企业的总经理在内的领导小组,成员由两校教务处领导、物资处领导、职教教科研专家等组成。工作小组负责对高职衔接机制、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等提供指导,协调校企合作、资源共享、院校合作培养机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2.成立教学工作协作组。根据国家、省市有关文件及相关政策,以常州工学院为主导,建立由常州工学院、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领导和骨干教师,以及部分企业的技术专家参加的一体化合作培养教学工作协作组,开展“5年分段一贯制技术本科”培养体制和机制的改革试验,加强分段一体化培养方案制定和完善,健全课程无缝对接和资源共享机制,共同开展课程模式研究和教学研究。
3.加强高职、本科衔接理论与实践研究。由常州工学院牵头,建立高职衔接课题组,吸引骨干教师、职教科研专家、企业技术专家参加,对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3+2分段培养进行课题立项,提供专项经费,加强理论研究对实践的指导,跟踪项目进程,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不断完善课程体系方案。
4.增加经费投入。常州工学院、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将给予配套经费支持,主要用于开发人才培养方案、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相衔接的课程体系建设、开展教研活动、课题研究、教师技能培训、工程实践与技能训练材料消耗、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训练项目、企业实习等经费补助等。
5.加大专业教师的培养与锻炼。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加强合作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依托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完善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相关人事制度;聘任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担任专兼职教师,提高持有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教师比例。
参考文献:
关键词:市场需求;职业岗位能力;课程体系;精品课程;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2007)13-0065-03
1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全球信息网络化,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从事网络系统的设计、安装、维护,网络软件开发、测试,网络管理及网络安全监测等方面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基于这样的市场需求,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计算机网络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网络集成与工程监理、网络编程、信息安全与网络管理的基本技术,并能快速跟踪网络新技术的高等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既掌握计算机网络方面的基本技术,又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为此,要求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以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突破传统的课程学科和知识体系的限制,建立一套与专业培养目标相一致的专业课程体系,突出实际能力培养。
本文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简称深职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探讨了如何构建一套适合高职院校使用的专业课程体系。
2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
深职院网络专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走访企业,了解企业人才基本素质、专业技能以及数量需求,将网络专业学生的职业岗位群确定为专业集成公司的售前、售中和售后岗位,企事业单位的网络管理和设备维护岗位,以及网络应用软件开发公司的软件开发和维护岗位。相应地,课程体系将以适应职业岗位群的需求变化为主要依据进行建设。我们将建设的基本思路概括为“四化”。
2.1课程设置模块化
在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网络专业应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可以通过科学划分网络专业各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依此构建课程体系的模块,完善专业课程体系的模块化,在注重学生专业综合素质培养的同时,更适应学生个性化的要求。
2.2课程评价标准化
考虑到在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很多业内龙头企业的标准就是事实上的国际标准,而且这些企业掌握了大量的技术专利,在技术上走在行业的前列,因此可以根据网络专业各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参照这些龙头企业的国际IT认证标准,建立网络专业的课程评估体系,尽早实现课程评价的标准化。
2.3课程建设精品化
利用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的契机,在已有的国家精品课程的基础上,通过抓好10门专业主干课程的建设,将这些课程从校级精品课程逐渐建设成为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逐步实现专业课程建设的精品化。
2.4专业教材系列化
专业教材是课程体系建设一个重要的内容载体,通过规划好专业教材,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明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学习有章可循;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贯彻根据岗位需求培养人才的目标,使培养出来的人才真正适合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网络专业应该进一步调整充实专业教材的编写出版规划,做好规划教材的编写出版工作,使专业教材系列化,并争取在校企联合编写出版工学结合的网络实训教材方面取得突破。
3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具体措施
基于上述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思想,目前,深职院网络专业正采取措施加大课程建设力度。本专业正参与由清华大学出版社申报、教育部职业教育研究中心牵头的国家教育部课程建设研究项目,承担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建设子课题的建设任务,力争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建设方面取得新成果,促进专业教材建设,提高专业教材对全国的辐射力和知名度。为此,拟采取并切实落实下面的几项具体措施。
3.1以专业核心能力为依据确定课程主线,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划分课程模块
我们将网络专业学生需要达到的核心能力定位为“组网、建网”,以核心能力为依据确定课程主线。系统集成与工程监理、网络编程、网络安全与管理三个专业方向的核心技能概括起来分别为“建网、用网、管网”。对这三种专业核心能力,分别确定其课程主线。
在课程设置上,坚持应用能力“宽窄”结合的方针,按照“学网”、“用网”、“组网”、“管网”、“建网”的学习过程设置课程,使学生逐步深入掌握网络知识,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网络应用能力,并通过学生自主选择强化某个方面的课程模块,兼顾其他能力的培养。
在课程的模块化划分上,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按照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有机结合的原则,可以将专业课程分为6大模块:计算机技术通用模块;网络技术通用模块;系统集成与工程监理模块,网络工程施工模块――“建网”模块;网络编程模块――“用网”模块;网络安全与管理――“管网”模块。模块化课程体系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3.2加强校企合作,有效利用业内主流企业的认证标准和培训资源
目前,我们在制订课程考核标准时,参照了Cisco,华为,CIW,Sun等业内龙头企业国际IT认证的中级考试标准,适当提高要求,建立本专业人才技能水平评估标准,然后分解到课程,建立每一门课程(或者课程模块)的评估标准,努力实现课程评价的标准化。在此基础上,尝试建立试题库和网上实操考核平台,理论与实操测试二者结合,来客观评估学生的能力。
同时,通过校企合作渠道,将业内主流企业的培训资源(例如培训教材、电子课件、在线考试系统等)免费“拿来”,以内容置换等形式加以利用吸收,融入到专业技能课程和整周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中,使得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加强,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层次,进一步扩大学生对企业岗位的适应能力,努力实现学校学习与职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3.3加大主干课程建设力度,逐步实现专业课程建设的精品化
网络专业将“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网络安全基础、局域网技术、网络互联技术、计算机网络实训、网络工程实训、网络编程应用开发、网络监测技术、信息工程监理”等10门课程确定为专业主干课程,以这些课程为先导,加大课程建设力度:(1)修订完善课程大纲、实训指导书(实训项目单、卡)、教师教案;(2)在原有教师电子课件的基础上,以Cisco、华为为突破口,与企业合作制作高水平的多媒体课件;(3)加强专业课程的网络化建设,在专业主干课程建设成果的基础上,保证完成至少4门课程(“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网络安全基础”、“网络编程应用开发”)的教学资源上网工作,争取专业所有主干课程上网,进入共享型教学资源库,为校内外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优质服务,也为全国的教师提供教学资源。
同时,推广现有国家精品课程“网络互联技术”的建设经验,组成课程建设小组,结合各门课程的特点进行攻关,以核心课程为先导,带动专业课程的精品化建设,争取在2年内有2门以上的课程建设成为省级以上精品课程。
3.4以课程建设为基础,突出重点,保证质量,做好系列化专业教材的编写出版工作
配合专业主干课程的建设,进一步调整充实教材的编写出版规划,做到:
(1) 将教材编写重点放在具有优势和特色的课程上,放在师资力量较强、教学资源充足的课程上,放在教学内容经优化整合后的新课程上。
(2) 充分调动专业教师的积极性,发挥其实践经验丰富、教学水平较高的优点,推广教材编写的成功经验,尽快完成在编教材的编写出版工作。
(3) 鼓励教师摆脱传统的学科、知识体系的束缚,在进行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要求编写教材。
4结束语
目前,深职院网络专业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已经建成国家精品课程1门;专业与Cisco公司合作建立的思科网络技术学院以及和华为公司合作建立的华为网络技术学院多次获得全国/亚太区优秀网络技术学院称号;专业由于在课程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绩,在2007年初顺利通过了广东省教育厅的验收,成为广东省高职高专示范专业;在2006年底入选了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成为建设专业。本文所探讨的网络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基本思路和具体措施,对其他高职院校相关专业具有很强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圣良. 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体系改革探索[J]. 职业技术教育, 2006, 26(35): 14-15.
[2] 浦江.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 彭城职业大学学报, 2003, 18(4): 69-71.
[3] 丛俊歌. 计算机类专业课程体系的模块化设置[J].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 2003, 11(1):57-58.
关键词:能力需求;计算机类专业;软件课程
一、计算机类专业软件方向课程实践体系现状
软件类课程是计算机专业基础性课程,是学生学习系统开发和应用的必修课程。就目前计算机类专业软件课程体系建设现状来看,还存在课程体系目标定位不准确的问题。由于计算机软件类课程还处在发展初期,缺少先进的课程体系作为参考和借鉴,造成教师在进行课程系统定位时,过于重视理论性课程的讲授,忽视学生具体学习需求。学生软件设计能力和创造能力存在不足,不能满足企业对于计算机专业人才的要求,导致计算机软件课程体系不能支撑具体岗位的能力需求。另外在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方面,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影响深刻,所规划和安排课程内容不均衡,理论性内容占比远高于实践类内容。所采用的教学模式也是将学生固定在教室内,缺少与相关企业的合作和结合,使学生不能有效地完成理论性知识的实践转化,无法在网络环境中胜任软件岗位。由于计算机专业软件类课程具有综合性,课程内容包含多方面知识,不仅包含软件设计和系统开发等内容,还包含新兴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需要计算机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提升学生对软件知识的整体认识,以此来保障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水平的提升。
二、能力需求下构建计算机类专业软件方向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策略
(一)构建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的思路为改善计算机专业软件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在产业需求下实现计算机软件课程体系的科学化发展,需要相关院校以需求为导向能力为核心的建设思路,构建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课程体系。以需求为导向的建设思路是指在进行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要充分结合计算机行业对软件类人才的实际需求,完成对课程体系的完整设计。利用更加丰富的课程内容来激发学生职业发展潜力,保障学生在进入实际岗位后能够快速适应工作节奏,实现良好的职业发展。以能力为核心的构建思路是指课程体系要能够突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围绕相关企业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设置相关课程和训练内容,保障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能够实现核心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升。另外,课程体系的构建还要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相关企业共同设计和构建课程体系的原则,将计算机产业中生产标准和开发流程融入到课程内容中,进一步扩大产教融合的深入和广度,实现合作育人模式的进一步的发展。
课程体系建设是社会需求与高校教育实际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根据高校教育培养目标,应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实际要求设置和调整专业。本文在介绍我国项目管理本科专业发展现状和当前高校在课程体系差异性的基础上,结合北京城市学院工商管理专业(项目管理方向)的设置与调整,阐述学校如何根据市场需求以及自身的资源情况,确立专业方向特色,进行专业方向课程体系设置,构建“4个平台+4个模块”的项目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培养;项目管理;课程体系建设
一、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深入改革,项目管理受到普遍关注,学术研究和实际应用逐步发展。从管理技术、工具和方法的角度来讲,项目管理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项目管理人才供不应求,被《时代》杂志评为二十一世纪最具前景的“黄金职业”。应用型项目管理人才实乃当今社会的一大需求热点。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每年都有大批项目启动,项目涉及领域广泛,涵盖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国防等。而目前我国从事项目管理的人员,多数是凭感觉和悟性在摸索一些项目管理的有效方法,真正拥有项目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的人才只占极少数。因此,项目管理人才奇缺。目前北京城市学院经济管理学部的工商管理专业项目管理方向正是适应这种需求而设立的。课程体系建设是专业教育深入教学环节的核心,因此,有必要建立项目管理课程统一的课程体系。况且,在市场经济日益深化的条件下,课程体系建设也需要具有主动的市场适应性与灵活性,这些都为课程体系建设带来巨大的挑战[1]。基于应用型项目管理人才培养的视角,探索项目管理课程体系建设,尝试构建应用型项目管理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以及现实意义。
二、应用型本科项目管理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的理论基础
课程体系建设需要按照国家对高等院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要求,结合高校自身特点和项目管理专业的实际以及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情况,进行课程体系建设工作[2]。
(一)课程性质
项目管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集成了项目全生命周期中的管理理论、方法和规律,涵盖了法律法规、管理科学、技术经济等很多学科的理论知识。项目管理研究目的是使项目在进度、质量、成本等“铁三角约束”下取得最佳功效。项目管理是应用型和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在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强化实际应用。[3]
(二)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课程体系设计和课程安排的最终依据。基于培养应用型项目管理人才的眼光探索课程体系建设,结合实际应用项目,着重培养学生的项目管理意识、兴趣与能力,与国家要求的项目管理人才执业资格相对接,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4],这是培养目标确立的基准点。北京城市学院秉承开放式的教学理念,在引进国际优质教学资源的基础上,传递最先进的国际化项目管理理念和方法,专业培养中突出案例教学联系社会实践,注重学术性与职业性的紧密结合。北京城市学院工商管理专业项目管理方向培养学生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基础,在熟悉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前提下,理解项目管理的“九五至尊”,即九大知识领域、五大过程组,掌握项目管理的要点及关键,能够平衡进度、成本、质量的“铁三角约束”,培养学生在现有的有限资源的条件下,创造价值最大化的意识和能力,掌握项目管理实践的硬技能———如WBS、RBS等,熟练运用策划、评估、实施、运行、收尾等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工作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项目可行性分析、风险识别与应对,能够进行项目变更和快速调整,提升项目管理的综合驾驭能力,能够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政府机关和社会团体等从事项目管理的应用型、复合型中高级项目管理人才。
(三)我国项目管理本科专业发展现状
近十几年来,我国项目管理专业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然而项目管理专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却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尤其是我国项目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起步比较晚。中央财经大学在2004年首次进行了项目管理本科培养试点建设,开始设立项目管理本科专业,进行项目管理本科招生,这是我国高等院校首次在本科阶段开设“项目管理”本科专业。截止2015年共有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辽宁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内蒙古财经大学、云南财经大学7所高校设立项目管理本科专业。然而他们基于学校特色,出于对项目管理本科专业学生的不同培养方向,将项目管理专业归属于不同的二级学院。其中中央财经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和山西财经大学设立在管理科学和工程学院,上海财经大学设立在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辽宁大学设立在经济学院,内蒙古财经大学设立在会计学院,云南财经大学设立在国际工商学院。从这些院校所开设的课程来看,都是侧重于项目管理的九大知识领域,即整合管理、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以及采购管理。国内除了以上开设项目管理专业的7所院校,还有其他土建类、电子信息类、财经类、管理学类相近学科门类的14所院校,包括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HND项目、北京华夏管理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福建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贵州师范大学、湖北经济学院、上海大学ACCA国际项目、山东农业大学、苏州科技学院天平学院、天水师范学院、武汉工商学院、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等。[5]
(四)项目管理课程体系建设探索
项目管理培养涉及项目管理领域的,能进行项目决策,有效组织、管理和实施项目实践全过程的复合型中高级管理人才。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应体现“模块化”的项目管理学科知识体系和行业的最新理念,即以项目实践为主线,采用“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首先,平台中的课程是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共同知识,涵盖公共基础、专业基础等方面的知识,反映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和全面发展的共性要求。另外,模块是由多个相互独立的专业模块课程组成的,按照项目的生产服务过程和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知识模块来设置课程,课程内容囊括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案例精讲、双向互动教学等,体现人才培养的多元化需求。鉴于此,“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实质上是分别针对学生的共性和个性要求而设计的一种能够较好地满足项目管理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结构。
三、应用型本科项目管理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
(一)课程体系建设思路
项目管理是一个完善的学科体系,广泛应用了众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方法体系。项目管理的研究对象是项目,而项目是一次性的、不重复的,有各自专有的过程和结果,并且是未知的、不确定的。因此,项目管理课程体系建设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在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向从事项目实践的应用方向拓展。结合行业及专业特征,进行项目管理课程体系的建设。[6]
(二)构建“四个平台+四个模块”的课程体系
按照项目管理知识手册———PMBOK的导向,考虑涵盖整合管理、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以及采购管理的九大知识体系,按照应用型本科项目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构建由“四个平台+四个模块”构成的应用型项目管理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第一平台为公共基础模块,主要包括通识教育模块、学科基础模块、公共选修模块等三大模块。一是通识教育模块,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体育课、外语课等;二是学科基础模块,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信息检索及应用、形式与政策等;三是公共选修模块,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课、文化素质教育课、就业模拟实践课等类似的成长发展辅导课程,以及社会调查与实践类似的公共能力培训课程等。第二个平台为学科专业模块,主要包括专业基础模块、跨学科选修模块、专业拓展模块等三大模块。一是专业基础模块,包括高等数学、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等;二是跨学科选修模块,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管理运筹学等;三是专业拓展模块,包括电子商务、沟通与谈判、商务应用写作等。第三个平台为专业综合模块,主要包括专业必选模块、课程实践模块、专业实践模块等三大模块。一是专业必修模块,包括项目管理导论、项目计划与控制、项目进度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融资与风险管理等;二是课程实践模块,包括项目管理案例分析等类似的课程;三是专业实践模块,包括专业导论、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与综合训练等。第四个平台为课外活动模块,主要包括课外科技活动模块、校园文化活动模块、社会实践活动模块等三个模块。
四、结语
课程体系的建设成效需要在实践中加以检验并逐步完善,从而形成一套科学可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北京城市学院应结合自身学校特色,从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需求以及信息技术、互联网等高科技快速发展的现实出发,进而发挥已有学科的专业优势,将新开设的项目管理专业方向作为新的专业生长点,主动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还可以使新设的项目管理专业方向和原有方向在师资力量、教学设施设备等资源上实现共享。加强应用型本科项目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提高项目管理专业教学质量,从基础做起,从教学和学生的需要做起。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作者:常金明 霍晓荣 崔燕 单位:北京城市学院
参考文献:
[1]郭燕聂.本科专业建设的项目管理模式研究与探索-以广西大学为例[D].广西大学,2010(6):1.
[2]段春莉.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建设实证研究———项目管理专业设置与建设的思路与实施[J].高校教育研究,2008(7):156.
[3]郭庆军,刘慧萍.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07(3):85-87.
[4]贾晶.“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下应用型本科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以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MBOK)为导向[J].当代经济,2014(11):97-99.
关键词 工作过程 典型工作任务 职业标准 实训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Nursing Professional Facility-based Training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Based on Work Process and Professional Standards
FENG Yongjun
(Xilingol Vocational College, Xilingol, Inner Mongolia 026000)
Abstract An important factor in the development of training curriculum system based nursing care work is to improve the work process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In this paper, the actual hospital, professional nursing training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the professional standards based on work carried out to explore the facility, implement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recommendations.
Key words work process; typical task; professional standard; training curriculum system
教育部[2006]16号文件提出要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在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这一系统工程中,实训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与实施成为一个核心的问题。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开发实训课程,是突显职业教育特色的突破口。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素质,提高毕业生工作适应能力,我们在护理专业的实训课程体系建设中,开展了基于工作过程与职业标准融通的实训课程体系建设研究,现总结如下。
1 护理工作岗位对护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分析
卫生部统计资料表明,2009年我国卫生人员总量已达778万人,每千人口拥有注册护士1.39人。我国《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卫人发〔2011〕15号]中提出,注册护士要从1.39/每千人增加到,2.07/每千人(2015年)、3.14/每千人(2020年),到2015年,注册护士达到286万人,到2020年,注册护士达到445万人。在措施中提出大力培养与培训护理等紧缺专门人才,合理扩大紧缺专门人才的医学教育规模,落实国家关于护士配备的相关标准,并作为医院评价的重要指标,加强专科护士和社区护士培养,有助于改变我国医护比例失调的现状,并有助于缓解护理人力短缺的问题,缩小同国际水平的差距。而陈旧的课程设置、单一的教学模式、双师型教师的匮乏等,已不适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无疑给高职护理教育的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严峻的挑战。同时也存在新入行的大中专毕业生专业感情不深,普遍缺乏钻研精神和团结协作态度,跳槽现象比较普遍,特别是年轻护理人员。
从调查结果分析得到的启发之一是护理行业依然缺乏大量的技能型专业人才,特别是在当前“优质护理服务工程”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形势,人才需求将出现一个高峰;二是人才培养不仅要注重专业,而且要注重人文、品德、思想等方面的综合培养;三是医院渴望毕业生能马上上岗,因此要进行实训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必须与临床第一线接轨;四是必须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道路,将护理工作过程与相应的职业标准渗入到护理专业实训课程体系中。
2 开发基于工作过程与职业标准融通的护理专业实训课程体系的必要性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关注的是工作能力的获得,工作能力来源于工作过程并依附于工作过程,护理人员只有理解了工作过程,具备对工作过程进行反思的意识和能力,才可能完成工作任务。但是,目前护理专业实训课程体系建设过于注重结果形式,忽视过程建设,缺乏足够的调研、设计过程,在课程设置方面,还是没有突破传统的学科框架,尤其是在课程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过程的相关度低,实训项目不能体现临床实际工作情境等问题。因此,应努力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格局。通过基于工作过程对职业岗位工作任务进行慎密的分析,界定职业岗位所必备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行为规范,并在课程结构中体现职业资格标准,在课程层面融合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从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①
3 基于工作过程与职业标准融通的护理专业实训课程体系开发思路
3.1 工作过程与典型岗位群分析
关键词:课程建设;基本思路;主要措施
一、应用型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的基本思路
以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为指导,按照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整体优化;增设学科前沿性和综合性课程;体现文理渗透、理工结合;在课程体系上,打破学科课程间的壁垒,加强课程与课程体系间在逻辑和结构上的联系与整合;在教学内容上,要求教师精选教学内容,不断充实反映学术前沿、科技进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注意把体现多学科间的交叉知识反映到教学内容中来;适度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
按照上述思路,2014年12月底,四川文化艺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教务处与各二级学院就2014级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系统的修订,这次修订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1)培养方案的文字表述方面进行了系统、认真的梳理。指导思想上切合时下教育发展目标、社会发展需求进行了修改,摒弃了不切实际的高、大、空的论调,更具有时代精神与实际指导意义;培养的总体目标做到了在表述上的“四个对接”:专业与主导产业对接;培养目标与行业、企业对接;培养规格与职业、岗位对接;课程与岗位职业能力对接;具体培养规格上进一步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详细化、具体化;实践教学环节上的表述更具体、明确。
(2)课程设置上构筑了公共(必 修、选修、辅修)课、专业(必修、选修、辅修)课、创新实践(必修、选修、辅修)课、业态环境(必修、选修、辅修)课四大课程模块以及12个知识和技能平台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具有如下特点:①课程体系构建以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目标,合理确定学分比例,增设学科前沿和综合性课程,体现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和要求。②专业课程设置体现与岗位、职业能力对接。每个专业设置有5~8门核心课程,并围绕核心课程设置应用型课程群;核心课程体现专业核心能力, 应用型课程群体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专业技术技能。③创新实践课模块中设置创新学分,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各类活动、参加科研课题、、发明创造等多种途径获得学分。④通过自主选修课程、辅修课程,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拓宽知识面,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社会多种需求的适应性。
二、应用型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的问题
(1)教学内容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匹配。对应用型人才界定不清,有的盲目照搬重点大学研究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造成应用型人才与研究型人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技能结构和课程内容趋同。
(2)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能力尚待提高。教师对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知之甚少,对讲授的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和作用不了解;有的教师选择教学内容的能力不够,造成课程目的不明,内容杂乱、繁多,重点、难点不突出;有的教师学历、学位高,学科水平高,教学能力差,实践能力不足。师资严重匮乏,教师疲于应付上课,无暇顾及课程建设。
三、应用型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的主要措施
(1)围绕人才类型、层次定位,构建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地方高校和新建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确定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进而确定了课程内容的总量和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的总量中,要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先,分配好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培养和技能训练三者的量。要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兼顾学科知识的系统性,构建课程体系, 打破以学科知识构建课程体系的局面。
(2)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加强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鼓励教师采用探究式、案例式、讨论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强调讲授法贯彻启发式教学思想。
(3)积极开展网络教学,拓展学生学习空间。推进我校课程建设工作, 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学校鼓励教师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资源和现代化教育手段开展网络辅助教学活动,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并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整合和上网共享。
(4)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为实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目标,学校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能力培养需要和学科专业特点,构建以基础实验课培养基本技能, 以专业实验、实习实训、专业综合实践为延伸,以毕业设计(论文)为综合训练,结合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5) 完善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按照质量标准和评估实施办法,学校每两年开展一次专业评估和专业带头人考核及精品课程、优秀课程评选;通过校督导组专家评价、教学单位评价(包括领导、督导组、同行教师)、学生评教三个方面,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全面评估。
(6)建设一批优秀课程。争取三年内建成校级、省级精品课程,校优秀课程,校重点建设课程,形成分项管理、重点突出的多层次课程建设体系。学校将在整体水平提高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培育和创建精品课程,通过精品课程的示范效应,带动课程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形成课程建设的良性循环。
四、关于应用型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的一点思考
(1)努力提升教师课程建设的能力和水平。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教师本人的知识水平和对知识逻辑的把握;二是教师的教学能力,能掌握并合理使用传递知识的方 法; 三是对于知识所涉及学术领域、 行业产业进展与需求的了解, 并能恰当地进行知识选择与组合;四是了解现代信息技术的特点,能够合理选择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仅仅通过提升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和学术水平,依靠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提升教师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是远远不够的,更为重要的是要促进教师转型。 这种转型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强化行业产业背景的学术发展, 提升解决产业问题的研究能力;二是通过一定的措施,让教师走出书斋校园、深入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感知、认识社会需要, 获得与目标指向相一致的经验和思维方式。 唯有如此,才能突破传统的学科思维局限性, 才能使 “以社会需要为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 从理念层面进入到课程建设层面, 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实践之中。
目前,几乎所有综合性院校和近七成的高职高专都开设有艺术设计专业,并在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中,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设计人才。但由于高专学校该专业的办学历史不长、专业建设基础与投入不够、专业资深人才(学科带头人)缺乏,以及对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与思考不透彻、对专业特色提炼不鲜明、与学校发展结合不紧密等诸多方面的原因,我国高专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形成了如下状况:
(一)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思路不一致
高专办学层次既非本科崇尚“学科基础”建设培养“综合素质”人才,又非高职推行“职业技术”培养“专业技能”人才,也非介于两者之间,处境相当尴尬。2004年9月14日,教育部等七部委曾联合下发“教职成[2004]12号文件”———《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各地的中等职业学校不再升格为高等职业学校或者并入高等学校,专科层次的职业院校不再升格为本科院校”。这就使具有办学实力的专科层次的非职业院校面对升本的办学规划成为可能,因此这类学校在专业建设规划上就对培养目标留有余地,避讳再提职业技术教育,从而导致有些高专仿照本科院校的专业培养方案。有的院校根本还没有考虑这些问题,甚至直接实行“拿来主义”照搬本科院校或其他国外院校的课程体系。有绝大一部分高专,专业定位不准确,培养目标不明确,职业岗位群范围太宽泛,课程设置专业方向既不“专化”又不“纯化”,有的课程名称甚至就是其他专业的专业名称,有的专业与专业之间交叉的课程较多,有的课程与课程之间联系不紧密。从而导致课程开设乱七八糟,老师授课只能是泛泛而谈,学生感觉学的面较宽但都不精,有的学生甚至自己认为大学阶段什么都学但又什么都没有学好,毫无所获。
(二)课程结构与秩序不严谨
理念是课程建构的框架和核心支柱。没有理念的课程设置谈不上什么体系,只能说是课程的堆砌,必然带来教学隐患。有些高专可能对课程设置没有一定的前提理念;对课程的目标没有明确的定位;对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处于何种地位,有何种作用等问题没有思考透彻。例如有的造型基础课程太多,专业必修课中《空间设计》没有具体分化,《字体与标志设计》、《VI设计》课程重复等等。因此导致课程设置的含混,结构不清晰。有些院校根本就不是采用集中授课、模块授课的形式。有的甚至一学期就将全学程计划内的所有专业课程同时排上同时上,根本就没有考虑课程的先后问题,课程衔接不上。面对上述现状,笔者为中国现有高专层次设计教育深感担忧,高专层次的艺术设计教育究竟如何应对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的要求,现代艺术设计教育所需要的知识结构是什么,课程体系将需如何改革等等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原则
(一)一致性
所谓“一致性”,是指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思路相一致。我们既要让学生掌握因设计学科及相关学科知识支撑需要而设置的课程内容,又要让学生掌握根据现代设计行业所分解的职业技能技巧构成的课程内容。前者易于理解,后者实质上是实施一种面向就业领域的课程体系设计的反向推导流程。即根据市场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和定向培养目标,确定人才培养的知识构成以及相应的课程体系,即由岗位群能力能力要素知识结构课程。
(二)阶段性
所谓“阶段性”,是指从教学角度出发,课程学习至完成是一个整体性循序渐进过程的课程。在课程学习的不同阶段学生均可以对所学知识进行相应阶段或层次的应用。高专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建构可以阶段性学习为原则,并落实在以单元集中为基础的“周进制”“模块式”的组织教学上。
(三)进程性
所谓“进程性”,是指把三年学制6个学期按应用能力的培养由浅入深分为几个阶段。根据专科教学特点,笔者比较推荐“3-2-1”进程,也就是将三年学制6个学期分为前3个学期、中间2个学期和后1个学期三个阶段:第一阶段(3学期)除了必要的基础理论课外,设置的是培养学生单向技能的理论课和实践课;第二阶段(2学期)主要针对不同商业媒体领域开设的应用性综合技能训练;第三阶段(1学期)到单位顶岗实习兼毕业设计,形成综合职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