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0 15:58:1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市域社会治理的做法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省政法委召开“全省政法系统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电视电话会议后,鞍山中院及时召开党组会,对会议精神进行了认真学习和研究,并结合全市法院工作实际,制定了《关于在全市法院系统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实施方案》,下发到基层法院和各部门。在本次动员大会上,鞍山中院强调:在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中要明确目标、扎实工作、取得成效。
一、明确目标。本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从4月底开始,至年底结束。这次活动要达到六个目标:做到司法理念进一步端正,司法能力进一步增强,司法行为进一步规范,改革方向进一步明确,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人民群众对法院队伍和法院工作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为实现以上目标,各部门要紧密结合干警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深入扎实地开展教育活动,在提高司法理念、增强道德观念,解决突出问题上狠下功夫。具体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确保入脑入心;坚持以解决问题为主,确保取得实效;坚持以促进工作为主,做到相互转化;坚持以建章立制为主,提高司法水平。版权所有
二、扎实工作。在严格执行方案所规定的教育内容、教育要求的同时,整个教育期间,要扎扎实实地突出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狠抓学习环节,认真清理不适应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求的思想观念。学习教育阶段从5月初至9月底,这个阶段是整个活动的重要基础,分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专题,从5月份开始每月完成一个学习专题。通过学习加深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内容”、“本质要求”、“价值追求”、“重要使命”、“根本保证”等一系列基本问题的理解,切实把思想观念统一到中央确定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上来。
(二)深入查摆存在的突出问题。这是教育活动的关键环节。经过这几年开展的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特别是“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的专项整改活动,我们在解决法院队伍和审判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上取得了明显成效,全院广大干警在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方面总体上是好的。但是对照五个方面的具体要求,也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差距,仍然有一些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因此,各部门要组织干警深入查摆自身和本部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要深入拓宽查找问题的渠道,勇于暴露不足和问题,做到全面深刻。要通过各种形式深入查摆问题,从司法思想、司法观念上找差距,从职业道德、审判作风上找差距,从司法能力、办案质量上找差距,做到既提高思想觉悟,又解决实际问题,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有什么问题查摆什么问题,有多少查摆多少。
(三)深入扎实地搞好整改,在解决突出问题上见成效。
对查摆出来的工作上的问题,要制定整改措施,认真加以规范、加以解决。整改目标要切合实际;整改任务要分解落实到位;整改措施要切实可行,努力做到标本兼治。本着边教育、边改进、边建设的思路,抓住容易发生问题的岗位和环节,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司法行为,严密办案流程,落实工作责任,健全监督机制,建立起完善的司法工作制度体系,保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原则、内容和要求真正落实到各项审判活动中。
三、取得实效。在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中要强化组织领导,采取有力措施,高质量地完成教育活动的各项任务。
一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要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切实把教育活动作为当前头等大事来抓。建立领导责任制,真正做到认识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要把开展教育活动情况纳入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保证领导责任制落到实处。
二是领导带头,率先垂范。全体党组成员都将积极参加教育活动,做到带头参加学习,带头查找问题,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带头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给干警作出表率。各部门领导干部也要积极发挥带头作用,争做教育活动的模范。
三是加强督查,分类指导。要加强对各部门教育活动的督促检查,以全面了解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区别不同情况,提出合理建议,监督帮助解决。要重点指导督查各部门的具体办法是否可行、措施是否有力、效果是否明显、群众是否满意等内容。保证整改活动顺利进行,坚决防止一般化、表面化和走过场。
红崖山水库、青土湖、蔡旗乡沙滩村和西营河、金塔河、杂木河等地,实地调研红崖山水库清淤、青土湖防沙治沙、农业结构调整和天然河道整治工作。每到一处,都认真查看工作进展,仔细询问工作困难,与基层干部群众共同探讨全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的具体办法,为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一直是非常关注的事。水库自上个世纪50年代建成后,红崖山水库清淤工程关系着民勤灌溉调蓄和生态治理的大事。一直未进行清淤。据测算水库淤积泥沙3200多万方,泥沙淤积70%来自库区周边沙区的流沙,30%来自上游泥土冲刷。一到水库,便顺着清淤通道,进入的淤积区,仔细查看水库库容、清淤通道建设和淤积量。为了加快清淤速度,民勤县引进了一艘搅吸式清淤船在水库中央作业清淤。走上堤坝,通过高倍望远镜观看远处正在作业的搅吸式清淤船,又登上渡船,再次赴清淤船作业点查看清淤进展情况。经过40多分钟的航程,登上了正在作业的明珠号”清淤船,与工作人员详细交谈,解清淤进程,机声隆隆的船仓内查看了机器运转。得知清淤船每小时可清淤250方左右的泥沙量,对工作进度非常满意。要科学清淤、安全清淤,充分利用先进的清淤设备,加快工作进度,力争使清淤工程早日取得实效,切实增加水库容量,为民勤灌溉调蓄和生态治理用水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要把清淤和治沙相结合,加大库区周边生态治理,尽快改善库区生态环境,减少流沙量,巩固好清淤成果。要管理好、使用好资金,把有限的资金切实用在库区清淤和生态治理上来。要结合水库区域湿地公园建设,把清出的淤泥堆岛,把红崖山水库区域湿地公园打造成一流的风景区。往返一个多小时的航程中,在渡船上一直与市、县领导共同研究清淤方案,计算清淤量,安排清淤和生态治理等相关工作。
的希望,青土湖生态恢复。广大人民的期盼,更是生态立市战略能否实现的标志之一。时下的青土湖,10平方公里人工季节性水面碧波荡漾、波光粼粼。青土湖沙漠腹地,民勤干部群众正在压沙。走进沙漠,看望了压沙群众,与他亲切握手互致问候。当得知,今年青土湖沙区将压沙1万亩,仅两个月,已完成6000多亩的压沙任务。看着成片的麦草方格像一道道锁定黄龙的长缨的壮观场面,非常高兴。今年是石羊河流域防沙治沙及生态恢复规划》启动实施的第一年,民勤县要自加压力,做好表率,一定要完成4万亩的压沙任务,古浪县、凉州区要完成3万亩,确保全市全面完成7万亩的压沙任务。要统筹用好防沙治沙资金,用“国家有投入、科技作支撑、农民有收益”生态建设长效机制,调动各方面防沙治沙的内生动力,将治沙生态林承包给农户管护经营,治理沙漠的同时,大力发展沙产业,走生态治理和农户增收相结合的双赢之路。
沿着麦草方格走上沙丘,夕阳西下、夜幕降临。登高望远,对在场的市县干部说:生态立市是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只要我发扬不怕苦、不怕累,顽强拼搏的精神,只要一代人接着一代人坚持下去,生态治理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又到红崖山水库库区和蔡旗断面对红崖山水库区域湿地保护进行了调研。穿过库区的梭梭林,13日一早。查看库区植被生长情况,来到蔡旗大桥下的岸边,看着静静的流水和岸边的湿地,要求林业、水利部门负责人,要尽快完成湿地区域的保护恢复规划,加大红崖山水库区域的湿地保护恢复力度,严格执行“四禁”规定,切实保护好石羊河两岸的生态植被。要在湿地区域内,结合植被恢复,种植经济林,全力将红崖山水库区域打造成一流的生态湿地公园。
关键词 地方政府 跨区域生态治理 补偿机制
当今社会,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快速推进,社会分工的纵深发展,同时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原来行政管理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现代社会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区域公共问题不断凸显,而这些问题单纯依靠任何一个政府部门或者政府单位去解决,都变得不切实际。这就要多个政府部门或者政府单位跨区域合作,形成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和模式。于是区域治理的概念变应运而生。区域治理是指政府、非政府组织、私人部门、公民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为实现最大化区域公共利益,通过谈判、协商、伙伴关系等方式对区域公共事务进行集体行动的过程。[1]区域治理是作为补充政府管理和市场调节自身缺陷营运而生的一种管理方式。我国当代的区域治理,是治理理念或理论在国内不同区域公共管理中的具体运用,其实质上是一个以公共权力在政府间合理配置为主要内容的治理变迁过程。[2]
一、黄山市新安江流域生态治理的措施及成效
(一)背景
新安江发源于黄山市休宁县,是浙江省钱塘江源头,也是安徽省省内仅次于长江水系、淮河水系的第三大水系。新安江是浙江省最大的入境河流,黄山市三区四县以及宣城市绩溪县都是新安江流域安徽境内的流域的覆盖范围。浙江省千岛湖年均入库水量的60%以上来自新安江安徽段,新安江安徽段不仅是下游地区重要的战略水源地,还是华东地区坚强的纯天然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我国目前水质最好的河流之一。
由于当地工业、旅游、农业等的快速发展,以及农村面源污染的加剧,新安江生态保护成为摆在当地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2011年,国家财政部、环保部共同牵头启动为期三年的首轮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并于2012年正式实施,这也是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的生态补偿机制试点。黄山市作为试点工作的主要承担者,按照“保护第一、科学规划、城乡统筹、加快治理、永续利用、富裕百姓”的总体要求,全面启动实施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见表1)。
(二)具体做法
截至2014年底,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首轮试点圆满完成,三年中,新安江流域总体水质为优,作为跨省界的街口断面水质三年连续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连续三年达到补偿条件。同时,浙江省千岛湖水质实现与上游来水同步改善,新安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工作也初步完成,为生态补偿的实施提供了理论、技术和实践支撑,也为进一步深化生态补偿试点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初步探索了一条上游地区强化保护意识、主动加大工作力度,下游地区立足本地实际、助力上游加快发展的互利共赢之路。
在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过程中,安徽省委、省政府调整了黄山市政府的考核体系,省相关部门也先后出台一系列具体措施,黄山市委、市政府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以及专门负责日常工作的新安江流域生态建设保护局,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为流域生态保护提供政策保障,还建立了责任落实机制、综合治理机制、综合协调机制、跟踪督查机制、考核奖惩机制和竞争激励机制等各项保障机制,进一步推进试点工作的实施。
2015年6月,安徽省委、省政府启动了第二轮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工作。而在9月,国家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明确提出“继续推进新安江水环境补偿试点”,这也意味着试点工作已经纳入到中央顶层设计。
二、生态补偿机制创新:新安江流域生态治理的亮点
笔者认为,生态补偿就是建立在地方政府在跨区域生态治理中所产生的流域生态补偿基础之上,流域生态补偿是指以实现社会公正为目的,在流域内上下游各个地区之间展开的以直接支付生态补偿金为内容的行为,[3]主要是以生态补偿机制为基础,建立一整套地方政府在跨区域生态治理中所形成的“协商―治理―补偿―监督”良性的发展模式,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在跨区域生态治理当中,安徽创新性的设立了“协商―治理―补偿―监督”模式,当地政府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在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工作实施过程中,积极发挥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主导作用,逐渐建立了以“协商―治理―补偿―监督”为核心的生态补偿安徽新模式,有效地促进了我国地方政府在跨区域生态治理当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更好的实现跨区域不同层级政府间在生态治理过程中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
第一,创新机制,为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提供机制保障。由于我国政府实行条块分割的行政管理体制,不同层级地方政府间、同级别的地方政府间由于经济地位等的悬殊,纵向和横向都缺乏平等有效的沟通协商机制,尤其是跨行政区域的省级地方政府与市级地方政府间由于层级上的不平等,导致话语权的缺失。而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的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是由国家环保部、财政部牵头,安徽省和浙江省签订了明确补偿方式、补偿标准等重要内容的补偿协议。作为试点工作的主要承担者的地方政府,不论是在补偿协议签订之前、签订过程中,还是在整个流域生态治理和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工作实施中,黄山市政府可以直接与省政府乃至国家相关部门对接,在一定范围内理顺了与浙江省政府在平等协商、谈判的途径,也能够在一定较高程度上l挥地方政府在跨区域生态治理当中的主动性。
第二,制定相关政策,成立专门机构,为在协商基础上的治理提供政策和组织保障。国务院正式批复实施《千岛湖及新安江上游流域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规划》,将新安江流域保护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这就为新安江流域的生态治理和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提供了战略支撑。同时,不论是安徽省政府还是试点主要承担者――黄山市政府都陆续制定出台了相关政策,为试点工作实施提供切实的政策保障。最后,黄山市政府设立了专门的机构,更好了推进了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工作的实施。据此可以看出,安徽省在跨区域生态治理当中,是在协商基础上,与各层级政府共同推进跨区域生态治理这项工作。
第三,明确补偿模式、补偿资金来源,为补偿提供基础保障。在推进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实施当中,在国家三部门的推动下,明确了补偿资金来源、补偿模式和考核标准。黄山市政府治理成效达到规定标准,就能够获得因实施跨区域生态治理放弃的发展机遇等带来的损失相对应的来自国家、安徽省政府及浙江省政府三方的生态补偿资金。与此同时,协议中也明确规定,由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补偿资金不论当地政府治理成效是否达标,但是只要实施了治理,都会拨付,因此补偿是基于协商、治理基础上的补偿。这也就说,补偿是基于地方政府在协商、治理的基础上才能获得,如果没有前期的协商制定协议,以及付诸实践的治理,生态补偿资金都将成为一纸空文。
第四,明确考核标准、补偿原则、补偿标准,为监督提供制度保障。从协议的主要内容,可以看出,监督在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工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协议中明确规定,如果治理效果不达标,安徽省政府将会赔偿浙江省政府相对应的生态补偿金,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国家、浙江省政府及安徽省政府对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实施主要承担者治理过程及治理成效的监督效果。同时,协议当中,明确了考核标准,并规定用做考核标准的水质数据由安徽省黄山市和浙江省淳安县相关部门联合监测得出。由此可见,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成功,只有协商、治理、补偿和监督四者有机融合统一,才能共同推进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工作的圆满成功,也为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新一轮的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跨区域生态治理在中国越来越被更多的专家、学者及政府所重视,如何发挥地方政府在跨区域生态治理中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工作的实施过程中,安徽省政府创造性地建立了“协商―治理―补偿―监督”新模式,有利于地方政府在跨区域生态治理中长效机制的建立,为我国其他地方、更多领域的跨区域生态治理提供了贵的经验。
(作者单位为安徽工程大学人文学院)
[作者简介:汪娜,安徽工程大学人文学院MPA15级研究生。钱结苗,安徽工程大学人文学院MPA15级研究生。赵宏斌,安徽工程大学人文学院MPA导师。]
参考文献
[1] 陈瑞莲,杨爱平.从区域公共管理到区域治理研究:历史的转型[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
改革的驱动力从国家政策支持转向地方制度自主创新
以往的改革试点可以认为是“区域性优惠政策牵引、地区性开放搞活拉动”的初级循环,过分依赖政策的势能差和开放的时间差,是一种“外表型”的发展模式,其成功的发展大都是资源和要素短期内向其高度集中的结果,是一种相对剥夺其他地区发展机会的成长模式。如果说以往改革试点的主要驱动力是国家政策优惠,那么,制度的自主创新则是新特区发展的主要推手,中央不再给予试验区更多的实体优惠政策,而是赋予其“先试先行权”。比如,中央对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采取的是“三不”政策,即一分钱不给,一个项目都没有,一条财税优惠政策都没有。但从另一方面看,国家给予浦东的“最大特权”就是在制度创新方面先行先试的优先权,使地方能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乃至行政体制的探索中拥有更大的自主性。根据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成都和重庆的做法,基本是先由地方自主形成综合配套改革的总体方案,然后上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后进行重整,方案通过后再由国家相应给予制度创新的空间。在这一过程中,地方更多地从各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特点出发,通过区域性的体制机制的率先创新,推动面上的改革,而不是依赖国家的优惠政策。
改革的深度从单纯的经济发展转向复杂的综合改革
以往的改革试点主要表现为经济对外开放,着重吸引外资,以增进当地税收,从而带动经济增长。这种改革主要停留在促进经济发展层面,尚未涉及深层次的体制改革。而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则注重社会经济各个层面的体制改革和创新,是一种复杂的系统改革。它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是强调经济增长的质量。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主导,从招商引资的旧有改革框架跳出,着力于形成健康、生态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注重经济产业的更新换代,改变资源利用方法,提升利用效率,以协调资源的日益稀缺与需求量迅速上升的矛盾;注重整合人才要素、资本要素、科学技术要素、自然资源要素和生产要素,通过合理的产业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二是强调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不仅要致力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必须加大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重点的综合性体制创新力度;在转变政府职能基础上建立一种互补高效的新的管理体制,理顺各级政府的事权和财权;通过政府管理工具的更新和引入提高行政效能,降低行政成本等。
第三是强调社会发展和公共服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必须紧扣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以“社会公平”对涉及民生基础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就业、户籍等公共服务进行给供给机制的改革与创新。同时,改革社会管理体制,培育社会治理、社区治理等自我整合和成长方式,减轻政府压力。
改革的广度从单一的城市发展转向整体的区域进步
以往的改革试点以城市为聚焦点,对城市与区域、国家之间的关联性和协调性缺乏关注。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落实,城市发展必须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注重协调发展,做到城乡之间、城市与区域之间、城市与国家整体战略之间的统一发展。
城乡之间的协调。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必须致力于治理长期以来困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协调的重任不仅对位于中西部的重庆和成都尤为重要,即使位于东部沿海的试验区同样责无旁贷。实际上,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障碍,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正是上海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方案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是以扎实的作风,强力推进“十件实事”和“三创”审核目标环卫根底设备建立任务。本年市、区城管部分承当的“十件实事”、“三创”审核目标要求的环卫根底设备建立义务较重,当前各项任务发展有序,局分担指导、机关处室要实在增强与各区的对接,深化一线,实时调查、把握任务进度,坚持优越势头,想方设法协助各区处理好项目建立、革新进程中资金、用地等坚苦和问题,确保新改扩建60座公厕、40座渣滓中转站、800个渣滓洁净间、3500个果皮箱、2.8万平方米环卫泊车场的义务岁尾前如期完成,向全市人民和市委、市当局交一份称心的答卷。
二是强有力的办法,进一步标准市容情况卫生治理,严治反弹回潮。敏捷接纳有力办法,查遗补缺,具体推进和落实城市治理、情况卫生、市容市貌、市容次序的规范化、常态化治理。从11月4日起,恰当提早和延伸情况卫生清除和保洁工夫,个中:特级和一级路途治理区域每日06:00前完成大扫,保洁工夫延伸到24:00;其他路途和治理区域每日06:30前完成大扫,保洁时限延伸到23:00。实在加大情况卫生的催促和反省力度,从11月份开端,构成专业反省小组,经过天天电脑随机抽取反省路段的方法,对城区主次干道和背街冷巷进行反省审核。每月对各区反省审核状况进行量化评分,并向市委、市当局传递,确保督察任务的客观性和公平性。还,树立协同治理机制,市、区、乡(办)和社区及有关公共效劳单元要层层落实责任,确保环卫保洁人力、物力的投入,确保治理区域不留空挡、不留盲区,由各区人民当局及各级城管部分组织对区内的情况卫生保洁治理状况进行全掩盖、高密度、全天候的放哨,发现问题,实时措置,对情况卫生治理责任不落实的乡(办)和部分追查责任。全市各级综合法律步队继续坚持高压态势,实在加大法律力度,对乱扔、乱吐、乱倒、乱贴、乱停、乱放等违背市容情况治理规则的行为施行严峻处分,严治反弹、回潮,稳固“三创一办”整治效果。
三是以超前的目光,系统经营下一年及“十二五”时期环卫收运及渣滓处置任务。依据市城市开展需求及现有环卫设备的近况、结构等,要以超前的目光,系统经营下一年及“十二五”时期的环卫任务。重点要在渣滓收运和措置等方面下鼎力气,有新的行动和举措,引进一批有天资、有经历、有才能的专业企业参加我市渣滓收运和处置任务。要进一步加大环卫公厕、渣滓中转站等根底设备的建立力度,知足城市扩容、开展的需求;积极探究树立以卫生填埋为主,燃烧发电、沼气应用、水泥制造等其他方法为辅的渣滓多元化处置形式,实在推进我市城市生涯渣滓综合应用和减量化、无害化、资本化的任务。
四是以立异的方法,积极推进环卫事业市场化运作。情况卫生是城市治理的主要根底任务,从我市机场路等五条新建路途环卫打扫保洁和国内其他进步前辈城市的做法看,市场化运作是推进环卫事业变革、进步环卫任务治理程度的主要办法和伎俩。共同“两路二环”的建立,在总结试点任务成功经历的根底上,下一年拟在城区新建成路途及云岩、南明两区各试点选择1至2条路途,持续履行市场化运作,今后逐年加鼎力度。并在公厕治理、渣滓收运及处置设备运营、治理方面,勇敢进行探究,勇于立异。经过市场化运作方法,改动城管环卫部分既当“评判员”又当“活动员”的场面,不时提拔环卫任务治理程度。
五是以积极的立场,奋力创立国度节水型城市。在市委、市当局及有关部分的积极关怀、支撑下,我市创立国度节水型城市各项前期任务曾经悉数预备安排妥当,将于本月内迎接国度住建部专家组反省。为实在做好迎检任务,有关部分要做好最终冲刺,进一步完美有关计算数据和材料搜集,查缺补漏,确保顺畅经过国检。在此根底上,要扎实稳固创立效果,研讨、考虑、出台相关政策,接纳各类有用办法,鼓舞、支撑全社会积极参加、强力推进节省用水任务,构成常态化,使我市的节水任务步入全国进步前辈行列。
关键词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成效与做法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88-0152-02
1 会泽县水土保持工作成效
1.1 会泽县水土流失概况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水土保持工作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也是防御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的根本措施。云南省会泽县国土面积5 854km2,水土流失面积达3 428.52km2,占国土面积的58.57%[1],其中,坡度大于15°的耕地面积5.42万hm2,占总耕地面积的37.64%,土壤侵蚀横数3 500t/km2·a。
1.2 会泽县水土保持工作过程及成效
会泽县1997年被列为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县,大规模开展了对金钟、者海、大桥等乡镇的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治理。1998年~2000年连续三年被列入国家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工程项目,先后启动了金钟、迤车、乐业等8个乡镇的生态环境建设,2001年开始大面积启动退耕还林还草项目,2008年至2011年分别在迤车、纸厂、火红实施石模化治理项目,2012年在大桥乡启动了坡耕地治理试范项目。多年来,全县累计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36.32km2,治理河堤28 090.86m,新建拦沙坝129道,谷坊235道,建地边水池、水窖611个,坡耕地治理1 040hm2,减少泥沙流失量660万m3,拦蓄泥沙80.62万m3,促进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 水土保持工作建设做法
2.1 水土保持由防护性治理转变为开发性治理
水土保持由防护性治理向开发性治理转变,发展小流域经济,走水土保持产业化道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群众脱贫致富。通过对水土流失区自然资源的充分评价,选择适宜当地的经果林(苹果、核桃、石榴、板栗)、经药材(草乌、马卡)等价值较好的名、特、优绿色环保型新产业基地。按照当代市场经济的要求,把被传统的计划经济时代所切断的各个产业链接起来,重新优化组合,通过市场拉动、政策驱动、社会推动,培植水保支柱产业。建立商品基地,达到“育一片产业树,荫一方贫困户”的目的和解决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的农村如何结成大规模生产经营的问题,既增加农民收入,又配置覆盖地表的生物措施防护体系,最大限度地降低水力侵蚀,增加林草植被,提高土壤蓄水保土能力。
2.2 转变传统的生产模式,向规模化、集团化发展
以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企业群或企业集团作为支撑,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和作用。会泽水保产业的建立有3种方式。一是,统一规划设计,以“长治”工程补助(种苗)为辅,群众投工投资(肥料、农药)为主,联片集中种植,分户经营管理,建立以家庭为主体的基地;二是,水保部门统一规划,对自然条件好、开发潜力大、预期经济效益显著的小流域,通过公开租赁、拍卖“四荒”等方式,集中联片开发治理,建立高效小流域经济开发的规范种植基地;三是,水保部门通过自身优势,在重点治理区租赁荒山创办水土保持经济林、果示范基地,创立经济实体,解决水保部门在项目中“产前出钱、产中出力、产后脱钩”的问题。在形成规模的基础上,以基地为依托,实施小流域大集团策略,建立县水土保持综合开发实业公司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股份合作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或“公司+农户”的组织形式,联系千家万户,有目的地引导发展。外引内联,逐步发展以“农、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县域水土保持产业化集团,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包装和贮藏,使其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使产业形成一种自我维持,滚动发展的良好态势。
2.3 建立产业信息网络,以完备的市场信息指导产业发展方向
水土保持产业进入市场,一方面从千变万化的市场动态中掌握准确的信息,指导产业化发展方向;另一方面通过大量信息,使水土保持产品顺利进入市场。信息量的多少、快慢、准确程度对产业化发展的影响很大,因为水土保持产业以林、果等开发为主,效益的滞后性所决定。信息灵通,贷流顺畅就能反过来促进种、养、加工业的发展,把农户手中和企业加工的产品销售出去,使其得到实惠,才能保护和进一步调动群众治理水土流失的积极性。
2.4 提高科技含量,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劳动力资源优势
发展水土保持产业主要依靠科技和投入。水土保持产业的基础是建立在改造水土流失侵蚀劣地上,因此,决定了科学技术对水土保持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性。水保产业的发展方向,只有通过科学的论证,只有引进高新技术,种、养、加工业才会占据市场最佳优势,只有提高经营水平,才能保证效益的正常发挥。科学的管理,经营离不开人才,管理技术、生产技术和高新科技的应用。加强产业发展的客观决策、调控、监督、计划以及果树管理、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各个环节和灵活运用市场规律确定产品和生产规模。应用高新科技,不断提高资源培养、资源保护、资源深层次开发水平。引进或培养了一批水保科技人才,依靠科技进步,以区域化布局保规模,专业化生产上水平。以政府行为进行合理的组织农村的劳动力资源,受益区群众广泛地投入到水保产业建设工作中,水土保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2.5 建立多元化的水土保持投入机制
水土保持工作是一个“啃硬骨头”的行业,实施综合治理,发展流域经济,常规投入大、见效慢,但工程运行周期长,管理费用低,效益显著,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投入机制。一是,保持国家作为水土保持投资主体,各级政府在财政预算中适当加大投入,集中对重点小流域进行开发性治理,建立“规划设计高标准、综合治理高质量、项目产出高效益”的示范小流域,为面上治理树立样板。二是,广泛吸收各部门和社会闲散资金,实行“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农民以土地、劳力等作为股份,企业以及其他部门以资金、管理人才等投入进行生产和管理综合开发治理。三是,继续搞好“四荒”拍卖,争取银行“贴息”、“低利率”等优惠贷款,为当地集体经济组织筹集治理开发资金,打开全社会投入治理开发水土资源的新格局。四是,努力提高有限的国家投入的投资效果,变无偿投入为有偿投入,有偿扶持项目实行合同管理,收回的资金继续用于水土保持。
3 结论
会泽县水土保持工作,增强受益区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良好生态环境。以提高经济效益为重点,加快改革步伐。以小流域为单元,实行山、水、林、田、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的新时期水土保持发展思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水平。
关键词:区域污染;防治;可持续;发展;绿色
1 区域污染防治的措施
区域污染是对局部地区的污染。区域污染是由多种污染源排放的几种主要污染物造成的中尺度空间污染,形成河流水系、海域等整个水域的污染。区域是指一个较大的地区,而多种污染源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往往成面状分布,排放量大而持续时间长,对人们生活和生产造成普遍性的较大危害。所以区域环境污染的综合防治,首先要从区域整体出发,对污染物的发生、排放、迁移、转化,及其环境效应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并从区域整体功能考虑,确定环境目标、确定区域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
1.1 体制机制控制
在体制机制方面区域污染防治应尽快立法,根据区域自然资源承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制定区域协同发展空间布局规划,制定以环境质量改善为导向的政府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建立区域间财政平衡机制。促进整体区域内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均等化,推进区域协同发展,运用市场机制,推行重点污染物跨行政区排污权交易,建立并完善区域污染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建立公众参与监督机制,明确政府责任、加大违法排污的惩罚力度以及加强监督等。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推广清洁能源的生产和使用。
1.2 准确的科学评估
在进行科学评估的过程中要根据国际基本标准和做法,通过第三方的委托,其中要注意的是第三方机构的资质和科研实力要得到保证,另外要根据区域特点设定监测点,尤其强化空气中PM2.5等相关污染物的监测,形成完善的区域监测体系。对区域内重点排污企业的环保设施在建设、运营中进行专业化、全过程的集中管理。
1.3 防治措施实施
对于区域的污染要严格进行污染检查工作,对于违法行为要严厉打击,另外对于科学体系要严格拓展防控,强化属地管理的责任,将扬尘污染控制纳入网格化管理。应用新型的科技发展,推进污染的实时监控,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另外要提高污染防治的责任意识,具体责任到人,除了空气的污染防治之外还要考虑水域的污染,水域方面的具体措施就是进行综合整治,依托市场经济的发展进行招商引资,把握当地资源条件充分挖掘自身资源优势,为经济建设快速顺利发展增添动力,保驾护航。
2 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称为可持续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
2.1 人为措施
综合考虑人为防治措施:人为防冶措施要强调以防为主,防治结合,保证必要合理的环保投资,建立环境污染控制系统工程。综合考虑人为防治措施与充分利用环境的自净能力,要把多种人为防治措施和环境自净能力作为一个系统来看待,进行系统分析,运用环境系统工程的方法,制定出最优的区域污染综合防治方案,采用区域环境污染总量控制和发放排污许可证的办法控制污染。
2.2 治理补救
统筹规划,制定科学可行治理方案。加强领导落实工作责任。针对严峻污染防治形势,整合各个职能部门力量,统筹指挥安排部署工作,形成整治合力。开展污染全面摸底调查。对重点排污企业、重点排污时段做好数据统计,制定方案分解落实任务。让治理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效率化轨道。严格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建立责任考评机制,层层分解和落实责任。突出重点,点面结合狠抓污染防治。要搞好源头管控。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申报登记排污许可证制度,依法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确保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环境可容纳的范围内。认真履行环保第一审批权,提高环境准入门槛,严格控制新一轮污染源产生。大力推广农村能源沼液施肥技术,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和有机农业。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就近接入城镇污水处理厂或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的乡镇、村要加快污水管网建设,加大节能减排资金投入。督促各企业结合实际情况认真制订好企业治污和环保工作方案,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治污投入,全面开展治污整治工作,政府可设置专项资金,用于奖励企业更新生产工艺设备,提高节能减排效率,开展污染治理。健全机制,形成长效监管严防松懈。建立日常巡查制度。加大对涉排涉污企业的查处力度。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加快污染治理进度,对查出的违规生产经营甚至顶风作案、拒不整改的,依法严处绝不姑息纵容。
2.3 加大宣传力度
强化宣传,提高群众认可和参与度。多渠道多形式深入宣传。充分运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进行宣传,在流域范围内设置环保公益牌、张贴环保宣传标语,大力宣传保护水环境的重要性,引导人民群众形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流域所在乡镇、村(社区)可以聘请环保监督员的形式,建立群众环保监督员制度;利用有关环保主题纪念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展出活动,努力营造全民参与防治污染的氛围。建立健全举报奖励制度。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维护监督环境的作用,从环保专项资金和排污费中拿出一部分资金作为有奖举报的经费专款专用,制定和完善举报奖励实施办法,举报违规违法排污及造成污染的企业和生产经营户,经查实后给予举报人一定奖励,切实提高群众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结语
综上所述,区域防治在环境保护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式,我们要不断的总结经验吸取先进理念,不断进步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参考文献:
[1]李建勋.试论区域海洋船舶污染防治法律制度[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70-72.
一、中东部城市与少数民族互动的现状
把民族事务作为城市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是近年来才出现的一个趋势。受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长期影响,与少数民族联系密切的空间多指向传统民族地区。而我国的城市,尤其是东中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城市,是集现代、开放、流动、异质、多元特质为一体的生产生活空间,是各种族群、制度、文化、技术、组织高度集中交汇的场域。
在城市社会治理中对民族变量展开考察,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传统民族分布格局和交往格局的重大变化,也是城市社会治理应对新形势的迫切需要。城市民族问题研究所揭示的一个基本事实是,中东部城市与部分少数民族互不适应,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发展的民族政策核心理念需要寻找在城市的体现形式和实现路径。这一事实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中东部城市少数民族人口和成分增多,文化异质性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群众不断流出其传统居住地,流向经济相对发达的中东部城市。城市少数民族人口的总体特征表现为人口数量增多、民族成分增加、散杂居住。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少数民族人口北京有 80. 1 万,上海 27.56 万,成都 12. 69 万,重庆 193. 7 万。2013 年,温州、宁波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分别为 44 万和 41万,金华和台州分别为 26 万,杭州 21 万,绍兴 19.5 万,嘉兴 14. 7 万。2014 年,广州、深圳的少数民族人口均超过百万,武汉市少数民族常住与流动人口共计 28 万左右。 城市中少数民族人口的民族成分也日益复杂,呈现出多民族交叉混居的局面。受市场规律引导,进城务工经商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广泛分散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历史上形成的世居少数民族聚落也多在城市拆迁改造中解体,城市少数民族整体呈现出散杂分布的居住格局。“空间是族群社会价值的物化表现,是族群认同和团结的工具性象征符号”,族群居住空间的相对完整是族群边界形成和维持的重要体现。但是,少数民族在城市中散杂分布的状态以及高度流动性造成其在城市中生产生活空间的碎片化、流动化,与以汉族为主体的中东部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空间发生着越来越多的交叉重叠,各民族的交往面全面拓展。
上述变化使得我国各民族间的交往呈现出“两个延伸”态势:从中东部汉族地区与西部民族地区的“边界清晰互动模式”延伸到中东部地区,形成各民族相互嵌入、散杂居住的“边界模糊互动模式”;从边疆、农村地区的“文化同质互动模式”延伸到中心城市区域“文化异质互动模式”.
延伸意味着四种模式的同时存在,说明我国当前各民族互动渠道和方式的复杂化、多元化,表示各民族在交往维度和交往深度上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二)中东部城市与少数民族地位不对等,互不适应
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区域发展差异以及文化差异的影响,城市与少数民族的“边界模糊”和“文化异质”型互动存在诸多矛盾,学者们多方面描述了矛盾的诸多表现,可归纳为三个方面即民族性与公民性、宗教性与世俗性、传统性与现代性之间的冲突。“民族性与公民性的冲突”表现为城市少数民族在语言、行为方式、衣着、饮食、器具、等方面与城市存在较大差别,民族意识强烈、敏感、易触发。城市在破除了宗教、宗族等传统力量的影响后,居民的公民意识、国民意识更加强烈,民族身份感相对弱化。“宗教性与世俗性的冲突”表现为城市部分少数民族有,藏族信仰佛教,维吾尔族、回族、东乡族等信仰伊斯兰教。
是其重要的精神支柱,也是自我意识、民族认同的重要来源。相比之下,中东部城市在快速现代化进程中,选择了科学主义来指导生产生活,城市成为一个相对世俗化的社会。“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冲突”表现为城市少数民族绝大部分来自西部地区,主要从事农业、畜牧业等传统产业,以体力劳动为主,文化技能水平较低,日常观念、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与现代城市的文明生活方式有较大差距。
面对诸多冲突,中东部城市并没有认识到潜在结构性因素的影响,而是将城市文化自身作为标杆,对少数民族文化加以审视评判,并进而歧视排斥少数民族群众。城市少数民族在无法获得城市接纳的情况下,只能退回民族内部寻求认同,这一过程的建构源于居住空间“孤岛化”、社会交往“内卷化”、就业形态“单一化”、情感归属“族内化”四个并行机制。民族性的自我强化使得少数民族在面对冲突时,经常以群体面貌出现,产生较多,给城市社会治理带来巨大压力。
(三)中东部城市民族工作社会化遇阻,民族社会工作难以推广
面对少数民族给城市社会治理带来的挑战,中东部地区城市管理者积极开展管理与服务机制改革,推进民族工作社会化。现在,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和专门机构参与到城市民族事务治理格局中,通过协调机构,形成整体联动机制。过去那种忽视涉民族矛盾纠纷问题,相互推诿,部门分散,多头管理,强调部门利益、忽视整体利益的做法获得极大改善。但是,政府在城市少数民族治理与服务体系中的定位仍然不甚明确,资源和权力仍然相对集中在政府体制之内,较少向社会、基层转移。
作为“民族工作社会化”和“社会工作本土化”的结果,涉民族事务日益成为社会工作介入的重要领域。但是,在民族社会工作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个明显的分离:学术领域的“民族社会工作”多指向民族地区,探讨如何在民族地区推行社会工作方法,实现民族工作专业化、社会化;实践领域的“民族社会工作”主要开展于东南沿海的个别发达城市(例如广州、深圳),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依托社区平台,在城市中大规模复制、推广。
中东部地区的大多数城市缺乏雄厚财力,也没有发育完善的民间组织,无法模仿个别城市的做法,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推广路径问题缺乏系统的理论探索。由此产生民族社会工作理论研究与实践推进的分离,极大削弱了社会工作介入民族事务的能量。中东部城市与少数民族互动的基本事实证明,我国中东部城市普遍面临着开拓思路、更新理念,转变城市民族工作方法的时代要求。
二、民族社会工作的理论探讨与不足
随着社会工作理念、方法、技术的不断引入、发展、成熟,我国的民族工作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上都展开了积极探索,力图借用社会工作方法提升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质量、拓展民族工作的新局面。虽然我国的民族社会工作最早可追溯到 20世纪 20 年代,但对民族社会工作的现代思考与探索在我国起步很晚,公开的理论尝试最早可见张利剑、王艳萍 2005 年发表的《从民族的角度审视社会工作》,2010 年以后进入一个相对高峰期。
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民族社会工作的探索主要集中于三个问题:民族社会工作在我国开展的必要性、民族社会工作的内涵与特点以及民族社会工作的方法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