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经济发展客观规律

经济发展客观规律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0-10 15:58:1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经济发展客观规律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经济发展客观规律

第1篇

为依法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依法履行好国有资产监管职责,促进中央企业更好地依法经营管理,防范法律风险,国务院国资委在总结前几次组织中央企业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高级管理人员的基础上,现在又组织11户中央企业公开招聘总法律顾问,这对企业法制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都是一次开创性的,对当前和长远都有深刻的意义。

一、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客观需要。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首先要求依法经营,因而需要学法、懂法和守法。这是原来计划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的短处,那时普遍对企业的法制工作重视不够。现在搞市场经济,对外开放,企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依法决策、依法经营管理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如国外企业到国内开展经济交流、合作投资,国外老板首先带来的就是法律顾问,因为他们首先要了解我国相关领域的投资环境是否有法律保障,一旦发生纠纷有没有说理的依据和地方。只有在法律环境这一关评估通过之后,他们才派技术人员和销售人员来。由此可见,学法、懂法和守法是市场经济下企业的必备条件,国有企业一定要高度重视。在今年四月召开的中央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工作会议和八月份召开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我就专门讲了中央企业迫切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中航油事件让我几个晚上睡不着觉,我们的企业在这方面交的学费太昂贵啦!加强企业法律风险防范,迫切需要中央企业从制度上、机制上解决好依法经营的问题。

二、这是遵循企业发展规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企业按照市场经济发展客观规律办事。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企业要发展就必须遵守法律,用好法律,必须要有专业人员负责法律把关,要设置总法律顾问的岗位。没有总法律顾问的岗位,企业的经营大门就敞开了,有的人就会钻空子,风险太大。前不久个别中央企业因为输了仲裁,好不容易扭亏的成果被人家一下子划走了上亿元人民币,教训深刻!现在许多上市公司独立董事都带着律师来,他们签署意见前都先由律师审查同意,这说明他们对依法履行职责的重视。所以,企业的经营发展要遵守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其中最重要的是依法办事,企业领导一定要有这个认识和责任感。凡是企业没有设置总法律顾问岗位,经营决策没有法律把关,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就要承担责任。中央企业要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必须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按照搞好企业的客观规律办事,在依法决策、依法经营管理、依法维护合法权益等法制建设方面作出表率。

第2篇

三期叠加:

1、增长速度换档期,是由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

2、结构调整阵痛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动选择。

第3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强调切实加强薄弱环节,努力缓解资源制约矛盾;明确提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避免经济发展出现大起大落,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经过资本积累之后,进入了产业提升,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高速发展阶段。各行各业要求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很高,经济自主增长活力增加,这些都是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有利条件。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一些长期积累下来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在逐步凸显。特别是日益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频繁发生的重特大事故,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严重问题。对此,我们又要保持清醒头脑,积极做好应对安全生产方面问题和风险的准备。

经济分析显示,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增长将明显具有以重工业为主导的特征。资源、电力、冶金、机械、汽车、建筑等行业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这说明我国经济已步入新一轮工业化时代。然而,以上行业也是生产安全事故的高发行业。去冬今春“煤电油运”持续紧张,重特大事故接连发生,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巨额经济损失,其中煤炭行业显得尤为突出,为整个国民经济健康平稳运行亮起了红灯。

能源是工业化发展的基础,在我国也是工业化进程中的薄弱环节,长期以来一直是影响经济社会较快发展的制约瓶颈。而安全生产又是能源、资源工业中的薄弱环节和制约瓶颈,一旦发生重特大事故,抢险排险困难重重,一般具有毁灭性和不可逆性,往往造成人员群死群伤和经济损失无法挽回,导致生产经营企业瘫痪,短时期内很难恢复生产。数据分析统计显示,近几年,我国每年因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高达2500亿元,相当于当年GDP的2.5%左右,不亚于印度洋深海地震引发海啸灾难造成的损失。另外,因安全生产问题对社会和谐稳定带来的负面影响更是难以用数字来统计。由此可以看到,安全生产搞不好势必制约经济发展的速度,影响经济发展质量,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确实具有薄弱环节和瓶颈制约的属性。

我们应该以史为鉴,吸取发达国家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完善经济结构调整的高度,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全局,坚决扭转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特别是在经济发展速度与经济发展质量上保持清醒头脑,二者相比,应严格把握经济发展质量优先的原则,因为我们主观想快发展是一回事,客观允不允许我们这样快发展又是一回事。我们必须把安全生产纳入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在制定经济发展长远规划时,应该充分体现安全生产这一影响经济健康平稳发展的薄弱环节;在进行宏观调控时,充分考虑安全生产这一瓶颈制约的影响。这样,才能把中央提出的避免经济发展出现大起大落,延长经济发展周期上升阶段的要求落到实处。

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的两个深层次原因

安全生产是伴随经济工业化而出现的一个涵盖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一个特殊领域,且随着工业化的飞速发展,安全生产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形势也越来越严峻。从深层次分析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

其一,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目前已积累了很大的经济总量,其中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2003年,我国GDP增长9.1%,第二产业贡献6.5个百分点,贡献率高达八成。而且随着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趋势,安全生产涵盖的范围也越来越广,由于安全生产客观上与经济规模存在一定内在联系,因此,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概率较高。

其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渐进过程,其间随着政府职能的不断转变和调整,安全监管体制也几经变革。同时,由于我们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安全生产的客观规律也有一个逐步认识提高的过程,使得在较长时间内,安全生产意识相对淡漠,监管体制、法制建设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存在重视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发展规模,轻视经济发展质量和经济发展效益的片面倾向。造成相当一部分生产经营企业安全生产投入严重不足,安全生产保障能力程度低,生产力水平低下,安全管理基础薄弱,致使大量安全隐患以不同形式长期积累。

这些问题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安全生产领域的反映,是发展中积累的问题,必须在发展中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我们在持续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应着力体现其先进性和有序性。先进性,就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有序性,就是要坚持不断完善法制经济建设,坚持在市场调节基础上充分体现宏观调控的作用。我们应该始终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先进性和有序性,体现在包括安全生产在内的经济社会各个方面。

安全生产是一项极其广泛复杂的工作。目前我国安全生产的现状有经济、社会、文化多方面的深刻背景,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多年来积累沉淀的大量问题,短期内不可能全部解决,因此,可能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高危态势,仍将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自觉把安全生产置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来思考和落实。坚持始终用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安全生产工作,加大研究安全生产客观规律的力度,树立安全生产工作长期艰苦攻坚的思想。社会在发展进步,随着我国经济基础的不断增强,人民生活的逐渐富足,伴随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逐步实现,整个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需求、安全意识也在不断提升,客观上对安全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在思想上跟上时展的要求,转变观念,开拓创新,从长期以来排查安全隐患,降低事故发生率的局限中跳出来,把安全生产工作视野拓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各个层面,科学应用法律、经济、行政手段,调动社会各种资源,统筹规划,增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做到未雨绸缪,综合解决安全生产问题。

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的两个重要环节

安全生产关乎每一个行业,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政府、企业、个人、新闻媒体等环环相扣,缺哪一个环节都不行,全社会都有关注安全生产、参与安全生产的责任和义务。其中,监管部门和生产经营企业作为安全生产承上启下的两个重要环节显得尤为重要。

本着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强化监管职能,加大监管力度,在进一步加强对基层生产经营企业排查安全隐患和整治力度的同时,科学设置准入门槛,依法实施安全生产许可,努力提高整个社会安全保障能力。同时,发挥监管部门公共管理的职能,综合调动全社会安全生产方面的人力资源、经济资源、技术资源,构建安全生产信息平台,及时为政府提供各行业的安全生产信息,为政府经济工作决策提供依据;努力为社会提供安全生产科学管理的信息服务,为提供安全生产保障能力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的咨询服务,为提供安全生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资金资源的支持服务,引导企业提升安全生产水平,使安全生产处于有效的动态监管之下。在监管和服务中体现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权威性。

第4篇

一、增强学习意识。加强学习,是提高基层干部驾驭市场经济能力的关键。在市场经济日趋完善的今天,新观念、新问题层出不穷,不少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对市场经济知识及其规律知之甚少,出现了“本领恐慌”,对基层干部进行“洗脑”、“换脑”,扩大和更新知识面显得尤为重要。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途径就是要加强学习,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干部的教育培训,使广大干部在掌握市场经济一般知识、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在实践中探索和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规律性。一是培训规模要大。要充分发挥县委党校、县委人才培训学校、县行政学校这个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在三至五年内把全县2487名党政干部,16875名专业技术人员,300名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及乡土人才普遍轮训一次,大幅度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二是培训内容要实。要把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作为第一执政能力,把如何科学判断和正确把握经济形势、运用市场的方法解决经济发展中的问题等作为基本的培训内容。每个基层干部要通过培训、自学等形式,系统学习市场经济、现代科技、现代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熟悉掌握市场经济的基本特点、规律和运作方式,特别要深入调查研究本乡镇本部门经济和市场发育的现状和趋势,选准发展市场经济的最佳结合点和突破口,明确主要抓什么,怎么抓,尽快成为领导市场经济的行家里手。三是培训方式要活。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干部教育培训的实际需要,采用启发式、案例分析式、对策研讨式、双向交流式、菜单选课式等方式,增强吸引力和学员的参与程度。要运用课堂讲解、外出参观考察、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经济发达地区挂职、到贫困地区锻炼等方法,增强培训效果。

二、增强政治意识。坚定的政治意识,是基层干部提高驾驭市场经济能力的根本。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根本的是增强发展市场经济的坚定性,牢固树立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思想观念,在紧紧抓住经济发展这个中心不动摇的前提下,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大胆探索发展市场经济的新办法、新举措和新规律。惟有如此,才能够驾驭市场经济发展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复杂局面。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来把握大局,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有序、持续快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同时,基层干部特别是基层领导干部要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防止思想滑坡、信念动摇、世界观蜕变、人生观的扭曲、价值观的失衡,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从而经受住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各种风险和考验。

三、增强科学意识。科学意识,就是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意识。求真务实,自觉按客观规律办事,是提高基层干部驾驭市场经济能力的核心。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既是一个伟大创举,又是一个全新课题;既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又是有规律可循的。只有掌握规律,尊重规律,运用规律,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才能牢牢掌握发展的主动权。要善于学习和把握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运行特点,坚持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自觉运用市场经济规则和要求规范经济行为。要善于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改革和建设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要针对我县是一个人口大县、移民大县、农业大县、国家重点扶持县的实际,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充分审视县情,深入调查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以促民增收为突破口的农业产业化、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的新型工业化、以改善发展环境和人居环境为突破口的城镇化发展战略,使县域经济驶入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快车道。在发展过程中,切忌把解放思想视为胡思乱想,把与时俱进视为盲目冒进,不顾客观规律,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盲目追求高指标、高增长和届期政绩。要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扎扎实实搞好“五个统筹”。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全县社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第5篇

1.循环经济。循环经济在本质上来说是一种生态经济。这种经济模式要求人们在发展的时候依据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按照机械规律来指导人类的经济活动。但是现实中,经济发展完全背离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高速增长的经济发展数据是以破坏环境和资源,损害后代人发展空间为代价换来的。而这个过程中,对资源环境造成的破坏和损失都是不可逆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发展模式。在这种发展模式中,生产活动对资源消耗量大,生产过程资源利用率低,污染排放高。人们高强度的把自然资源从地球的物质和能源中提取出来,在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又把废弃物排放的自然环境中去。这种资源利用方式是粗放的、一次性的,只是持续不断的把自然资源变成废物,换来经济数量的增加。而循环经济模式下,这种发展方式就要得到彻底改善。这种模式要求经济的经济发展遵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新模式,实现对资源的合理使用和资源的重复利用,把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2.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应用体现。传统的经济发展理念重视开发,忽视节约,片面追求GDP的增长,造成了发展过程中环境破坏严重。而在循环经济理念下,经济的发展更加重视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把依靠资源消耗的经济增长模式变成生态型资源循环发展模式。在这个过程中,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推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1新的系统观。在经济的发展上要有全新的系统观念。在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利用所形成的系统中,人是其中的主要环节。我们应该主动的把自己融入到这个系统中去,研究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经济原则,从“自然—经济”这个大系统出发,对资源的开采和使用进行战略性的思考,降低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使用,让人类经济发展循环和自然循环更好的结合起来,进而实现整个系统的良好运行。

2.2新经济观。经济的发展要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的相关规律进行,重视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的保护。人类的经济活动必须要在自然环境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进行,坚决避免由于过度开发和索取造成的生态平衡失衡和生态系统退化。在经济的发展中,要采用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大力改善生产条件,实现对废旧资源的回收利用,建立高水平的物质循环利用模式,通过多种方法实现经济的生态化发展。

2.3新的价值观。新的价值观就是要求让人类在经济发展中对经济、资源和环境等要素进行重新的价值评价,确定经济发展有正确的价值评判标准。对自然资源而言,不仅要把它视作可以利用的自然资源,更要维持其良性的循环系统。考虑科学技术时,不仅要考虑对自然的开发能力,也更要考虑到科学技术对生态自然环境的恢复和修复能力,使科学技术成为有益于环保的技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4新的生产观。新的生产观就要求经济的发展要符合一定的客观规律,形成与自然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和共存,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努力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生产的过程中重视对资源使用的合理性,让每个生产单位在生产过程中少投入、少排放,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实现生产废物最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2.5新的消费观。作为消费者,应该清楚的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提高消费观念,提倡绿色消费。很多对自然资源的无度索取和开发都是由于巨大的市场利益,因为往往在利益的驱使下,人类贪婪的本性就会显现出来。因此,应该主张适度消费、层次消费,在日常的生活中减少一次性消费。在消费的同时,也要注意对废弃物的资源化处理,建立起循环生产和消费的观念。

二、循环经济理念的具体实施

循环经济理念应该被应用到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和阶段,真正促进整个经济环境的改变。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鼓励那些资源消耗低、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发展,并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共同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经济的循环发展。

1.工业发展。现代工业发展程度已经成为了衡量一个国际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而国家想要发展并且走向繁荣就必然要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工业化的生产和发展,往往会造成自然资源的严重开发和自然环境的严重污染。因此,必须在工业化的发展中充分贯彻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努力实现循环发展。我国的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以生产板材为主的特大型钢铁企业,同时也是我国最大的不锈钢生产企业。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太钢就重视对废弃矿渣的重新利用,不断利用新技术对矿渣进行处理,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二十年以来,总计处理了一千多万立方米的矿渣,创造了大量财富。原先的废渣山也已经变成了一座美丽的公园,不但减少了工业的污染,还改善了生活环境,创造了经济效应,实现了循环发展。

2.农业发展。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因此,在农业领域更要重视经济循环发展。比如陕北地区的坡地耕地开发利用中,就可以融入循环经济发展理念。陕北地区有大量的坡耕地存在,由于缺乏科学的指导和合理的安排,使得坡地农作物产量低,收入少,严重影响了陕北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这种条件下,就一定要坚持农业经济循环发展。对陕北农业的改造和发展中,应该围绕生态农业建设为中心,结合陕北地区环境条件和自然因素选择科学合理的种植方式。对坡地进行梯田改造,防止水土流失,提高作物产量和农田土地利用率。营造生态林,植树种草,改善区域内气候环境。最后实行积极的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工程,改善当地自然生态环境。打破陕北原有的农业种植模式,实现农业发展、人类活动和环境保护共同发展的局面,实现农业经济循环发展。

三、结语

第6篇

关键词:新时期;经济社会;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4-000-01

建设人才强国,实现人才强国,是当前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理论指导。进入 2l 世纪后,我国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社会结构、职业结构、人才结构等也将随之出现大的调整和变革。在这重大的变革中,我们对人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培养更高层次的人才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社会经济的转型,国家对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提出发展人才强国战略,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要求。而所谓的高层次人才就是指具有良好的道德和健全的人格,有责任感,有丰富的知识和能力,能够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建设中做出贡献的人。高层次人才在研发高端智力成果和重点项目突破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层次人才的质量和数量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地位和综合实力。培养高层次人才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是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

二、培养技术型人才

我们的人类活动分为认识世界的活动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与此相对应的,社会在人才上的需求也分为两类:学术性人才和专业性人才。学术性人才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发现和研究客观规律的人才,例如,经济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生物学家、法学家。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客观规律转化为科学原理。而专业性人才就是指应用型人才,直接应用客观规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他们的任务就是直接从事社会实践工作,在专业性人才中有一种技术型人才,主要从事组织管理操作活动并处理操作过程中的技术问题。

技术型人才产生于20世纪初,当时的技术活动越来越复杂化,专业化程度也不断提高,技术型人才就是其产物。如今高新科学技术应用的日益广泛,使得产业技术逐渐趋向良好的升级态势。技术型人才在基于复杂和尖端技术的经济条件下,其独特的作用以及功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同时,技术型人才的内涵及其外延都在日益扩大,其工作领域从现场管理与工艺设计、设备维修和质量监控等技术应用层面逐渐拓宽到参与部分产品的设计、技术改进与新技术的开发等技术创新层面。因此,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培养技术型人才。

三、培养适于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人才

进入 21 世纪后,和平与发展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中心点是不会改变的,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是在发展中加快结构调整,在结构调整中促进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心。产业人才结构是指人才在各产业配置构成的状况。产业结构决定人才结构,合理的人才结构又可以提高物质资源、资金和技术投入的使用效率, 并引起投放到不同产业和行业中的各要素的流动,使各产业和行业的人才使用更加合理,使用效率得到提高。

现阶段我国资源在不同产业的配置比例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总的趋势是: 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不断降低;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不断增加;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终将超过第一产业;且技术知识在社会生产中日益显示出决定性的作用。而且,在未来的时间里,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将逐渐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第三产业将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这在客观上要求我们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培养人才。

同时,现在科技进步才是一个国家真正的未来,当前的科学技术正以空前的高速度突飞猛进地发展,并渗透到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有人甚至将高新技术单列为 “第四产业”。 一个企业、行业、地区乃至一个国家只有拥有高、精、尖、新的科学和技术才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创造出持续的竞争优势。尽管,我国目前科技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相对较低,但当代高新技术中的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自动化制造技术等随新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到来, 逐渐广泛地影响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行各业,并形成了新兴产业。高新技术的产业化促进了企业、行业的高新技术化,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具有高技术含量的职业岗位,也使得我们必须为高新技术业的发展培养人才。

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人才的发展现在不仅仅需要在数量和种类上增加,同时在质量上也有要求。人才是社会发展的核心,我们要的人才不是只懂理论或是只懂技术的,而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21世纪,科学发展观是我国未来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发展的总的指导思想,它把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我们现在的人才只是关注个体某方面的发展是不够的,应将全面发展的人作为其终极培养目标。黄炎培先生曾提出: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 “使无业者有业, 使有业者乐业” 。笔者认为“使有业者乐业” 应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种状态,即是在实践中通过职业教育使人依其个性,获得生活的供给及乐趣,使自然赋予个体的潜能得以充分挖掘和开发,既要关心其物质所需,又要通过对其心灵的呵护,提升其探寻生命的意义,实现个体的价值。

五、结束语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当今世界的竞争是国家与国家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了人才方面的优势,也就直接占据了竞争方面的优势。所以,人才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企业对人才的重视,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在新时期,企业更是要注重培养高层次人才、技术型人才、适于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人才,并且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以最大程度地利用人才资源创造效益。

参考文献:

[1]戚太世.把人才作为发展的第一资源[N].人民日报,2010.

第7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 哲学 生产方式 和谐发展

以前,人们对文明的认识主要是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者说是从人类社会内部的关系上来揭示社会进步的本质特征,文明建设时间的目标和尺度是人的需要和利益的满足程度,是人自身的机体及心性的发展完善程度。生态文明则是指人类社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不断改善人地关系、进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切积极成果。

人不是独立于自然的人,人是社会性和自然性的统一体。从生态人类学的角度看,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向自然界寻求物质与能量交换的过程。“在全部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找到从不同的生态系统中去获取的方法,这样人类就可以得到足够的资源来维持生存――食物、衣服、居所、能源和其他物质材料”【1】。因此,人类的生活、生产不可避免地形成对自然的干预,反过来又会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人与自然的关系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并内在于广泛的社会关系之中。人类文明必定涵盖了物质、政治、精神以及生态等诸种要素,生态文明从人与自然关系的层面揭示社会进步的本质特征,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构成文明的整体形态。

生态文明是对西方工业文明的批判和反思。西方工业文明推崇经济理性,推行以无限追求利润为目的生产方式,不但包含对自身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掠夺,而且将其资源需求,废弃需求、市场消费需求转嫁到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掠夺上;不但把劳动者当成机器,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转变成为金钱关系,甚至不顾一切地采取武力等手段,去实现其对自然的占有和控制以及将人作为工具来奴役的目的。近世纪来,西方发达国家一方面开始重视本国的自然环境,另一方面却把高污染、高耗能的工业生产转移到不发达国家,仍然想方设法去占用他人的资源和要素,从而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经济、社会乃至政治问题。

“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生产方式,都仅仅以取得劳动的最近的、最直接的效益为目的。那些只是在晚些时候才显现出来的、通过逐渐的重复和积累才产生效益的较远的结果,则完全被忽视了。”【2】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告诉我们,自然界是一个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有机体。大自然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基础,马克思说:“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3】可见,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前提,人本身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类作为自然界的组成部分,当然不能独立于自然而存在,也不能把人类置于至高无上的位置,因为“人与自然的整体性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因素。”马克思人化自然观在本质上揭示自然界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不断被人化的实质,在实践基础上,使人与自然形成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关系.长久以来,以西方工业文明为标志的现代文明,更多的是采取孤立、静止的观点来发展经济。那些急功近利,目光短浅的做法,换来的只是经济的短暂繁荣。特别进入新世纪以来,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等一道道难题,开始摆在我们面前。人们开始反思恩格斯的认识:“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4】这句经典名言不仅适用于资本主义社会,而且也适用于正在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

生态文明的出现,或许能给我们提供一个解决这些问题的启示。因为它首先承认客观世界是普遍联系,矛盾发展的统一体。我们只有利用系统的观点和发展的眼光观察生态问题,解决生态问题,才能最终实现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建设体现了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思想。人们可以并且能够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实践去探索、认识并掌握客观规律。不仅如此。人一旦掌握客观规律后,就能够运用客观规律,去能动的改造世界,以满足人自身需要。《增长的极限》的作者们认为:“地球是有限的,任何人类活动愈是接近地球这种活动的能力限度,对不能同时兼顾的因素的权衡就变得更加明显和不能解决”;“如果在世界人口、工业化、污染、粮食生产和资源消费方面按照现在的趋势继续下去。这个行星上的极限有朝一日将在今后一百年中发生,最可能的结果将是人口和工业生产力双方有相当突然的和不可控制的衰退。”【5】他们对人类未来发展开出的药房是“零增长”。

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也反映了的真理观。列宁说:“认为我们的感觉是外部世界的映象;承认客观真理;坚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这都是一回事”【6】。人的认识就其形式来说是主观的,就其内容来说则是客观的。生态文明建设这是认识基于客观实际,尊重自然本身的发展规律,摒弃以前经济发展方式的基础上提出的。告诉我们,真理具有相对性和具体性,真理一旦脱离了具体时空,就有可能走向反面。正如人们所说,真理向前一步就是谬误。

生态文明建设还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孔子提出了“人与天一”的命题,用“天意”来协调人伦的关系,建立稳定和谐的社会人伦秩序。孟子提出“尽心知性指天”的命题,认为人性与天道是相通的,人心是能感通的主体,人们只要尽量发挥,扩展自己的本心,就能知性,而人们的心性又为天所赋予,所以知性也就能知天。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合而为一”。“旁日月,挟宇宙,为其吻合。”【7】道家哲学关于人是自然界即天地万物的一部分,人应当师法自然的思想,集中体现了“万物一体”的宇宙整体观。

面对传统工业化发展道路带来的经济问题,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生态文明建设为我们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指导。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思考,有利于人们形成正确的自然观、生产观和发展观。

参考文献:

[1]克莱夫・庞廷.环境与伟大文明的衰落[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2版第4卷第385页.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2版第4卷第383页.

[5]丹尼斯・米都斯等.增长的极限[M].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

第8篇

在党的十七大中将生态文化建设列入科学发展观的具体措施中,随着对生态的建设和保护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也体现出了党对林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林业有着重要的地位。首先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为生态文明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基础;其次,森林是我们文明的摇篮,它在建设中起着支撑的作用;最后,森林作为一种可持续的自然资源,为生态的建设提供有力的物资保障。积极的改善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从而建设良好、有序、和谐的环境,就是生态文明,它标志着人与社会的进步。因此,生态的建设是基础,生态的文明建设是目标,生态的安全建设是保证。林业属于一种纽带,将人与自然紧密相连,它担负着生产物质产品、生态产品、文化产品的重要职能,为生态文明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全面的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的引导着文化的建设。

二、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的途径

林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生态文明的建设,而且还直接影响社会的经济发展。只有加快速度发展林业,才能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才可以维护我国的生态安全、资源和能源的安全、食品的安全,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首先,遵循大自然的客观规律。建设良好的生态系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在自然客观规律下,积极开展林业的建设以及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任何一种资源都是有其适应的条件和环境,例如《晏子春秋》里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从这句话就直接应证了大自然的客观规律是不能违背的。因此,林业种生态文明的建设一定要在环境的承载力之内、一定要保持生态的原生性,做到相互的协调、彼此间的适应。其次,加快林业工程的建设。森林资源是林业发展的命脉,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载体。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目标,保证生物的多样性,保护森林资源的生态系统,改善荒漠的生态系统;规范建设工程:退耕还林、建防护林、治沙防沙、城镇的绿化建设、沿海的防护林建设、保护自然湿地等,加强治理石漠化。科学性的管理和保护森林资源,能不断的提升资源的功能和质量。加快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切实加强林业第一产业,全面提升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积极的转变林业的发展方式,由资源型向生态型的转变,是生态产品最大限度的满足社会的需求。最后,大力发展现代化的林业。现代化的林业主要是围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进行的,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运用现代化的发展理念,让先进的目标将林业做大,并用先进的技术管理林业,努力提升林业的信息化、科学化以及机械化,从而构建完善、发达、繁荣的生态文明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