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0 15:58:1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阅读课程体系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准确把握阅读训练目标,训练到位而不越位
语文教师要认真研读新课标,对整个小学阶段的阅读训练目标,每个年级阅读训练的具体要求全面把握,是阅读教学有的放矢开展的保证。每个年级段的阅读训练目标是有差异的,训练要本着循序渐进的过程。低年级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在阅读中识字、学词。通过行之有效的方法,只要达到了识字、学词的目的,我们就算完成了这个年级段的训练目标,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则不应过度强调和要求,学生只需要大概了解课文内容即可。而实际教学中,有些低年级的语文老师过度关注课文所蕴含的意思,不遗余力地讲解课文内容。这就是对低年级阅读训练的这一目标要求的认识不到位造成的,做法越位,训练的重点有偏差,效果可想而知。而在中高年级中,识字、学词已不再是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而理解课文、概括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了解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等成了训练的主要目标。教学中,有的老师又把识字、学词和低年级一样搬到课堂上,花大力气解决,唯恐放手,学生会掌握不牢固,这样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时间不足,训练就不扎实。当然,中高年级也要做到目标训练的层次性,没有识字、学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就不会有后面其他目标的实现。
二、深入挖掘和利用教材,抓住训练重点,提高阅读训练的实效性
1.阅读训练应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
叶圣陶老先生曾指出:“教师引导学生用心阅读,宜揣摩何处为学生所不易领会,即于某处提出问题,令学生思之,思之不得,则为讲明之。”阅读教学中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围绕“不易领会”的问题去发现、去思考、去研究,才能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课堂气氛才有可能由沉闷变活跃,才有可能使学生享受到学语文的乐趣。而那种不管学生是否领会,不管有无思考价值,只是一味地讲,一味地问,必然会使阅读教学陷入窘境。
2.阅读训练应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叶圣陶认为:“积累得越多,阅读能力越强。”“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来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这两方面必须联成一贯;也就是说,理解是必要的,但是理解之后必须能够运用;知识是必要的,但是运用这种知识必须成为习惯。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到能够行的地步,算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有位教师在教学《老人与海鸥》一课时,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流程:教学中引导学生读、悟、议、写,来体会老人与海鸥的感情,抒发自己读文的感受。这样的环节设计,一举数得,可以说是集理解、积累和运用于一体的训练内容的较好范例。
3.阅读训练中应渗透指导写作的意识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即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写作则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叶圣陶指出“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是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单说写作程度如何是没有根的,要有根就得追问那比较难捉摸的阅读程度。”叶圣陶认为阅读教学是写作教学的根,阅读教学决定着学生作文水平,故阅读教学训练时应注重指导学生写作,这是阅读教学责无旁贷的责任。
学校系统构建了九年一贯的“多元化课程体系”,坚持整合优化、整体贯通的原则,凸显九年一贯的学制优势。内容组织上,针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关注不同学段的衔接和义务教育培养目标的一致性,统筹安排一至九年级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课程功能上,建立起基础型、丰富型、发展型和专长型四类课程,从育人功能的角度对课程进行结构化处理。
课程实施契合核心素养
将核心素养的落实重点构筑于国家课程和日常教学。学校的课程建构和教学实施基于学生发展,认真落实国家课程,努力尝试对核心素养进行学科和校本化的表达,促进核心素养落地。
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服沼谘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在国家课程之外,学校专门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阅读、体育活动、足球、习惯培养活动、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等课程,奠定学生文化基础,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培养学生社会参与的意识和能力。
将习惯培养纳入课程体系,关注学生习惯养成。培养学生“四个良好习惯”(道德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健身习惯)是三帆中学本部和朝阳学校多年坚持的育人特色,为此,学校制定方案,明确了指标体系、评价要素和实施措施,并纳入学校必修校本课程体系。
强调课程的贯通、整合、衔接
首先,在国家课程方面,学校充分利用九年一贯的学制优势,对国家课程内容进行适度整合和优化,提升课程实施的效率。
其次,学校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和价值追求,结合九年一贯的学制特点和学校师资、硬件、社区资源等因素,积极探索整体一贯的特色课程的开发。比如,定位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学校开设九年一贯的阅读课程,开发设计不同年级段的阅读课程实施方案,编制阅读书目,研究教学实施,在低年级段开展绘本阅读和故事展演,中高年级段开展整本书阅读和单元主题阅读等活动。
第三,开发小初衔接课程。在适当整合国家课程的基础上,探索小学高年级人文社科、数理、科技、体艺等专题衔接课程,并将尝试“五四”学制的管理,将小学六年级整体纳入中学阶段管理。
强化课程的综合化和实践性
在国家和市区课程体系框架下,学校九年一贯的课程设计和实施努力增强实践性,突出课程的实践品格。
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更加侧重综合实践。学校不仅认真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从三年级开始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技教育等,还开设阅读、形体和舞蹈、体育活动课、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课等。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更加注重体验探究,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做中学。在常态课教学中,结合课堂内容,通过提高、拓展、体验、探究等形式,设计凸显学科特点的实践活动。例如,语文学科在阅读课上开展整本书阅读、诵读诗文大赛等相关活动。
在课程实施的组织方式上更加注重跨学科实践整合,开展丰富多彩的多学科综合实践活动,全员参与,注重时间的延续性和学生的体验性。
聚焦课堂教学的变革
在课程实施上,学校首先变革教师的教学观,使教师明晰不同学科、不同年级要关注学生发展的哪些核心素养,如何落实。
其次,变革教学方式,努力实施对话教学和基于问题的学习。以有效教学理念为统领,整体贯通,低、中、高年级根据年龄和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教法,强调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努力提质减负。围绕学科育人目标,创设问题情境,在问题的解决中实现核心素养的发展。
第三,构建高效课堂。学校强调教学的适应性:要求教学策略、教学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要适应教学内容和目标,教学方法要适应不同类型的学生,教学模式要有学科和教师的特点;优化课堂教学设计、作业设计、教学组织等。
一、生命健康基础课程,夯成长之基
学校构建了生命健康课程体系,力求引导学生敬畏生命,珍惜生命。该体系包含安全教育课程、心理健康课程和阳光健身课程。
一是安全教育课程。首先,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层次,有针对性地开设不同内容的安全课程。课程内容覆盖运动损伤、网络安全、交通事故、火灾火险、溺水等各个方面。其次,学校加强对教师的安全教育和安全逃生技能培训。最后,学校在安全教育的方法形式上进行创新,通过知识讲座、情境培训、自救互救演练、观看安全教育影视片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大大提升了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二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校建立了环境优雅的心理咨询室,并配备四名具有国家级心理咨询师资格的教师为问题学生提供心理疏导服务,为各班级每月提供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
三是阳光健身课程。一方面,学校抓实每天一小时的阳光体育活动,以广播操、少年拳、花样跳绳等为组织形式,达到了“活而不乱、身心舒展”的效果。另一方面,学校力促健体类校本课程的发展,先后开设了传统田径、艺术体育、球类竞技等三大门类、十余种健体类课程。
二、“真善美”主体课程,促素质提升
1.“书香求真”课程,启知性之智
学校积极构建“书香求真”课程,以语文课程为龙头,实施“全科阅读”策略。通过全面的阅读指导,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一是研发多样化书香阅读课程。首先,学校精心编选了《诗之韵》《书之香》《文之美》阅读校本教材,全面推进语文教学革新;其次,学校分学段实施特色阅读:低年级抓实“单元主题绘本”教学,将音乐、美术等多元课程资源与语文课程相整合,中、高年级力促“名著阅读进课堂”,课内共赏,课外细读,相得益彰;最后,多元展示成果共享。学校定期举办“读书节”“学科素养展示节”“书香课程展示”等活动,把书香校园建设引向深入。
二是着眼各科,渗透阅读。近年来,数学学科着力探索“数学阅读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英语学科以课题研究引领课程建设,探索“少儿英语阅读与智能评测”的教学模式,各学科积极培养儿童阅读素养,进行课程整合的探索。学校教学楼门厅前安放的“数苑探秘”和“文海拾贝”两块版面,成为检验、锻炼、提升学生全科阅读素养能力的课间“小擂台”。
2.崇德向善课程,树为人之根
学校的德育课程建设逐渐发展为隐性教育、浸润式教育。各学科教师也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实现了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一是校园文化隐性课程浸润德育。学校构建起以“生态”“明礼”“至善”“崇德”“励志”等为主题的文化隐性课程。植物憩园与“风荷池”相映成趣,“至善苑”“知礼苑”“明德苑”三条知识长廊启迪修身。
二是以班级文化构建德育主阵地。各班级教师和家长形成合力,共同构建起班级价值体系,创建班级博客,涌现出了“清泉班”“思达班”“太阳花班”等一大批有鲜明特色的少先中队。
三是家长大讲堂课程。电台主持人、交通民警、“巧手奶奶”纷纷走进课堂,走上讲台,给学生讲一些在校内学不到的知识。同时,学校还通过家校联系卡、家长培训会、新生家长“携手会”等形式,架起家校沟通的桥梁,充分发挥了家校携手办学的合力。
四是节日教育系列课程。学校制定了《传统节日课程实施方案》和《传统节日课程实施纲要》,组织骨干教师编写《中国传统民俗节日》校本课程教材,开展传统文化探究实践活动,使节日教育日常化、系列化、课程化。每年端午节前夕,教师都会组织学生缝香包、包粽子、诵经典诗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不仅了解了传统节日的形式,更重要的是挖掘和探究了节日背后蕴藏的丰富内涵,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五是“美行成习”课程。学校定期举办文明礼仪培训,设立“红领巾”监督岗,对学生的文明礼仪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同时,学校精心组织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活动,并以“四德工程”为载体,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近两年来,学校先后有二十多名学生获市、区“四好少年”、优秀少先队员、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五百名学生被评为学校“好习惯少年”。
3.艺术审美课程,成学生之美
学校将“整合式艺术特色教育”作为实现“智美”教育的有力途径,力图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出具有“智”慧人格和“美”好气质的附小学子。
一是艺术教育与校园音乐文化整合。每日清晨、午间、课间休息时,校园内都会播放一些旋律优美的乐曲,使学生紧张的大脑得到放松。
二是艺术教育与特色课程整合。学校努力为学生构建跨学科、综合性的课程,如“赢牟战鼓”校本课程,学生不但诵读了《曹刿论战》,还在教师的带领下奔赴齐长城遗址,感悟厚重的历史文化。学生亲自演奏长勺战鼓,感受古音乐文化带来的震撼。学校通过内容丰富、活动多元的综合课程,将艺术教学内容与学校特色课程有机融合在了一起。
三是艺术教育与主题活动整合。学校将艺术教育与三大校本主题活动――文化艺术节、体育竞技节、学科素养展示节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内容丰富的探究活动中,了解、认识、尊重各个国家的艺术、文化和历史。
四是艺术教育与校外资源整合。学校以开放的姿态整合社会资源,与莱芜市电视台、童画泰山少儿书画院、立华棋院等单位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建立了校外艺术教育资源库。
三、扬长个性拓展课程,展理想之帆
学校通过详细调查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并通过内挖潜力,外联借力,挖掘、拓宽师资资源,积极构建“扬长”课程体系,具体分为校级、年级、班级课程,集中在每周五下午活动。学校相继开设和成立了羽毛球、国画、馨兰稚雅文学社等二十余项活动课程或社团组织。学生自愿选择,走班学习,不但陶冶了情操,而且培养了特长。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文素养 阅读;目标
一、“有效教学”的现实意义
“有效教学”的概念是由美国教育家加里-D-鲍里奇基提出的,他认为,“有效”是学生从教师的教学活动中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换句话说,教师的教学活动是否有效,其衡量标准是学生学到的知识的多少和
好坏。
语文阅读“有效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在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上,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他们的心智水平。因此,有的教育专家将语文阅读视为“统领语文教学,制约和影响说话、写作和听知教学的关键因素”。
综上所述,发挥阅读教学的导向和激励功能,可以对初中语文教学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有效性阅读教学的目标
1.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语文教育改革的产物,是时展的产物。语文素养是一个整体的观念,它不但包括语文知识,文学素养,还包括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和谐发展。20世纪六十年代,语文教学的重点是打好基础;七八十年代的是“能力和智力培养”。九十年代之后,素质教育观念深入人心,语文教育的目标就变成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发挥语文教育的人文作用
语文教学遵循汉字、汉语自身的规律,在对人文素质和人文性的培养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初中语文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主要体现在通过阅读作品的作用和熏陶,不但要拓展他们的知识宽度,还要教会他们怎么做人。
3. 建设完善的语文课程体系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和其他学科一样,存在着一些弊端,那就是过分强调学科本位,重视知识的传承,但是忽视了语文实践,也忽视了与其他知识体系的联系。这样也就造成了语文课程的僵化和凝固。有效性阅读教学不但可以完善语文课程体系,还有助于大语文教育观念的树立。
三、提高阅读“有效性”的方法
1. 树立良好的阅读教学理念
阅读,是读者对作品进行主观审视和个性化理解的过程。只有站在主人的角度去品味、欣赏作品,才能与作品产生共鸣,进而有所感,有所悟。教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但不应是阅读活动的主体,根据有效性原则,学生才是阅读活动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要树立全新的阅读教学理念,改变过去那种“个人秀”式的阅读教学模式,学会尊重学生的思想、感情和独特体验,让他们以主人的身份自愿与作品接触,然后通过品读,感悟其中的精髓,进而提高他们的思想深度和审美情趣。
2. 明确阅读教学的目标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必须从中学生的个性特点出发,遵从初中生的阅读爱好和阅读规律,来制定合理明确的阅读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发挥阅读教学的导向作用,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初中课堂教学目标通常有随意性、难以操作和落实不到位等缺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要想克服这些缺点,在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落上都要下足工夫。考虑学生、教师和教学条件的实际情况,按照教学规律来制订学习方案,然后在课堂教学中脚踏实地地来落实。
3. 完善的课堂教学
制定好教学目标后,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将大纲教学内容将教学目标对号入座后,整理成阅读提纲给学生看,然后让他们带着“读什么”“怎么读”的问题去阅读,这样就提高了阅读的针对性和阅读效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此外,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做出适当的指引,例如,为学生指出哪类文章应该泛读哪些应该精读,如何掌握文章的框架和精髓,如何进行跳跃式阅读、比较阅读,从哪些方面对文章的背景、立意、情感进行评价。
4. 阅读教学应跳出课堂的范畴
语文阅读教学在立足课堂的同时,还应跳出课堂。语文作为母语教育的一个分支,学习资源和有用信息非常丰富,因此,对语文教学来说,阅读教学不一定局限于课堂和校园。通过社会实践和社会活动,让知识向生活延伸,可以为阅读提供更多的资料。例如,有的班级组织春游时,教师组织学生们一起进行古诗词朗诵,相信此情此景,更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有效教学”是一种教学理想,这个理想的实现,需要广大语文教师不断努力,上下求索。我们真心希望,通过有效教学,在语文阅读课堂上能够闪现出更多思想和智慧的火花。
参考文献:
[1]徐超.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思路探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
关键词:传统文化;通识教育;大学生
在经济全球化、异质文明相互激荡的今天,重视本土文化的新发展是摆在世界各国各民族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传统文化,体现的不仅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还有文化自信。浙江省各大高校的经典诵读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但如何深入该项活动,并使学生能从经典文化中获得更大收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阅读则成为必不可少的一环,应把提倡和引导大学生阅读文化经典作为“长线”工作,常抓不懈。
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的应试导向,使很多大学生带着严重的文化缺憾走进了大学校园。步入大学以后,由于专业方向的不同和学习环境的宽松,很多大学生忽视了对传统经典的补修。针对这种种情况,学校不仅应增设以文化经典导读为主要内容的通识课,还应在课程的质和量上予以制度化、规范化。指导学生围绕经典阅读开展有计划、有步骤的读书活动,如:校园读书文化节、读书沙龙、诗会、征文竞赛等,以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与。
浙江省高校的基础通识课主要有英语、体育、计算机应用基础、军事力量、法律基础等必修通识课程,课程结构也相对稳定,但却没有学校建立起能够体现自身办学特色的核心通识课程体系。
从国外大学比如哈佛大学的教育实践看,稳定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是成功实施通识教育的基本保证。因此,对高校来说要结合自身的优势、特色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尽快建立起有大学自身特色的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这一体系的建立应由若干大的课程模块组成。在每一个模块中,以重大问题为中心形成相互关联的若干子模块,再在子模块中精选若干具体课程。各模块之间,各模块内部具体课程之间,再按照一定的比例安排课时和学分。
配合如今在浙江省高校的经典诵读活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个重要的领域可以在通识课程体系中作为一个大模块出现,下面可以设置很多个子模块,如中国文明史、中国人文经典与文化、传统艺术与文化等。在每个子模块中开设一系列具体课程来支撑。在课程设计和讲授方面,将阅读少而精的经典著作摆在首位,尽可能摆脱“概论”的模式。例如,开设一个学期的课程,集中深入阅读《庄子》,因为经过一个学期深入阅读经典,培养起学生的阅读、思考、写作等能力,他们也因此掌握了读其他典籍的方法。
通识教育理念的内化不仅需要体现在课程设置上,更需要体现在课堂教学模式上,理念如何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才是关键。首先,可以尝试改变教学地点。传统的教学地点是教室,但是可以根据课程不同而进行变化,比如参观博物馆与文化基地。其次,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专业背景设计教学内容。通识课有自身的特点,上课的学生来自不同专业并且有着各自的文化背景,因此老师的教学内容也应区别于专业课。如原典阅读课程是为了达到让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目标,这就需要老师对整门课的授课方式进行深入思考并制定出符合非专业学生的授课内容。再次,可以开展研讨型学习,促进教学方法多样化。通过教师设计和布置课程讨论题目,指导学生收集资料、进行写作,既可以提高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又可以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通过研讨型课程不仅可以加深理解、相互启发,还可以为将来进一步的学习和生活做好准备。
由于课堂时间只占学生学习时间的一小部分,所以除了改变教学模式以外,在日常生活中营造一个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也是极为重要的。首先,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会、讲座。作为隐性课程的读书会、讲座等活动是加强交流的重要方式,这些活动的多彩性可以弥补课堂的不足,讲座的随意性也是热爱自由的大学生们所喜爱的。年轻人需要接受各种不同的观点来扩展自己的学术视野,在讲座上介绍国内外对某部经典的最新研究成果,激发同学们进一步阅读的热情。其次,还可以组织相关学生社团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社团是学生自己的组织,通过社团活动能够促进学生与古典文化的接触。如通过社团承办起来的“汉服展示活动”就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典雅庄重的汉服既从直观的角度征服了对时尚极为敏感的大学生,也从更深的层面上唤起了他们对古代文化的兴趣,从而掀起了一阵学习与汉服相关的古代礼仪的热潮。当古代文化重新成为一种时尚,大学生对它们的学习欲望就会更加强烈。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文献阅读;研讨;教学评价;方法
“研究生教育是一个国家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支柱”。[1]上海大学为了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在研究生的教学中大力推广了“研究生文献阅读研讨课”这一创新性课程。课程以学生为主、教师引导的课堂讨论教学模式,一改教师灌输型教育,鼓励学生探索学科前沿问题。文献阅读研讨课的改革,极大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强化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但同时文献阅读研讨课也存在一些亟待完善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课程教学方法过于灵活,考核方法主观因素大,教学实践过程中难以做到客观公正等。笔者试图在总结该课程教学特点的基础上,对课堂教学评价进行系统分析,以期对高校研究生文献阅读研讨课的教学和教学评价有所裨益。
1 研究生文献阅读研讨课的现状
我国研究生教育缺乏创新能力的问题已经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尽管相关部门也已着手采取相应措施,但是要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课程教育的实施是关键,即设置怎样的课程体系,采取何种形式的课程教学模式等都将直接影响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正是基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提高研究生的教育质量这一目标,上海大学自2002年秋季学期开始,对全校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体系和课程教学进行重大改革:大幅度压缩传统意义上的专业课程,广
泛设置“文献阅读研讨课”,使文献阅读研讨课占到总学分的50%至60%。[2]并且规定硕士研究生要求修满48个学分,其中文献阅读课为24个学分,其余学分安排英语、政治和基础课,要求在第一学年内修完[3]。
文献阅读研讨课的文献阅读是指课程内容,研讨则是指课程的授课形式。就课程内容而言,要求任课教师至少选取该领域近几年来在国内外学术界有重要学术影响的中外文文献40篇供研究生查阅,这些文献应该反映国内外本学科或领域的最重要学术观点和最新成果,每年更新30%以上;就课程的授课方式而言,强调“研讨”,即以研究生讲解自己阅读的文献为主、教师引导点评为辅、学生集体讨论的形式开展。其教学目的在于通过组织和引导研究生对专业文献的阅读和讨论,充分调动研究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创造研究型学习的氛围,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综合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
文献阅读研讨课不仅要求学生要阅读大量的文献,学会查找文献,而且还要积极参与课堂讲解和讨论。学生除了阅读教师指定的文献外,还需通过网络或学校图书馆的国内外专业数据库来查阅与课程主题报告相关的文献资料。每一位同学在阅读、分析文献的基础上,写出文献阅读报告,并制作出一份PPT用于课堂讲解。
每名学生都需积极踊跃的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
基金项目:2010年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沪教委人[2010]83号)。
作者简介:于海阳,男,科员,研究方向为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与评价机制研究;辛明军,男,教育质量考评办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Web服务计算、决策支持系统、信息系统安全等;祁晶,女,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评教机制。
是课程教学的最大特色。“文献阅读研讨课”要求学生自己去阅读、探究、讨论科研文献,并予以综合提炼,从中发现问题,甚至提出研究课题,这样就把学习、研究的主动权完全交给了学生,使学生成为真正的“研究生”,老师则从中进行点评指导。
2 文献阅读课的课堂评价指标
就一般课堂教学评价而言,教学评价指标主要围绕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态度、教学效果等方面展开。而研究生文献阅读研讨课作为一种全新的课程模式,若以传统的教学考核方式去评价,恐会有失偏颇。
基于以上论述,我们认为研究生文献阅读研讨课的课堂教学评价应依据教学的基本规律,结合该类课程的特点和目标,教学考评专家组成员采取随机听课的方式,根据以下指标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考评。
2.1 课程设置环节
该环节主要考察课程的开设与研究专业方向是否匹配,课时分配是否合理。首先,文献阅读研讨课的开设应与研究生的研究方向相近,这样才能对研究生的今后论文和科研工作有所帮助。其次,上海大学虽然对研究生文献阅读研讨课的课时分配没有做出严格规定,完全由任课教师自行决定,但是根据该课程的教学特点和培养目标,任课教师的讲授与学生讲解的比例应不低于3:7(上海大学实行短学期制)。
2.2 文献的准备环节
此环节主要考察教师所选择的文献是否是专业性强、覆盖面广、具有前沿性、更新度快的文献。文献阅读研讨课要求任课教师至少选择近30年来在国内外学术界有重要学术影响的中外文文献40篇供研究生查阅,这些文献应该能够反映国内外本学科或领域的最重要学术观点和最新成果,并且每年所提供的文献目录都要有更新。
2.3 教学实施环节
文献阅读研讨课要求除教师的讲授外,每节课都要有一名学生进行主题报告,报告时间为15―20分钟。此环节的教学评价应着重考察任课教师对学生的主题报告是否有明确要求;是否对报告的主讲学生事前做了相应指导;是否提出过具体的修改意见。文献阅读研讨课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学生的自由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释放,学生的参与热情是否高涨是此环节的考察重点。
2.4 教学评价环节
这一环节重在考察教师点评和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教师点评是教学过程的关键,也是课堂教学评价的重点。具体体现在任课教师对学生的点评是否能够站在专业的角度,从深度和广度出发,能否对学生真正起到醍醐灌顶的作用。由于文献阅读研讨课的文献均为该专业或领域的前沿文章,学生的个人理解能力和基础差异存在不同,因而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和疑惑固然不能求同,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必须随时了解该学科前沿的学术动态,把握学科发展的方向,在研究生阅读、研讨期间要不断地对学生提出新问题,同时又要不断迎接学生萌发出的新思维、新火花,并指导其最终解决问题。
3 文献阅读研讨课的考评结果
上海大学开设的文献阅读课内容有以下二类:
一类是由专业基础课演变而来,按专业课程教学的要求由专业教师来授课。一般开设在第一、二学期,课程教学的要求以精讲课程要点为主,一般授课不超过5次,对授课教师的要求是提纲挈领、简述讲解、浓缩内容、注重概念;对学生的要求是拾遗补缺,在专业范围内拓宽知识面,培养自学能力,为后续教学打下基础。
另一类是为做课题做准备,以学生讲解为主,加强对专业技术的理解和综合科研能力的培养。对授课教师的要求是帮助学生扩展文献阅读和查询、综述的能力,对学生的要求是自身组织、交流和讲解能力的培养,拓展文献阅读查询、综述的能力培养,一般开设在第三学期。
以上海大学计算机学院为例,笔者随机抽取了近几年来学院开设的文献阅读研讨课的考评结果共20门次,如表1所示,任课教师的年龄以45岁以下的教师为主。
在这被考评的20门次课程中,有8门次课的成绩处于81~85分区间内,86~89分和90分及以上的两个区间均为6个门次。在这随机抽查的20门课程中,考评成绩没有低于80分,说明“文献阅读研讨课”的整体开设效果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从考评结果的评语来看,处于90分及以上的课程门次较多为第一次课或前几节课的教师讲授部分,由于教师准备充分,故而成绩较高,而成绩较低的门次均为后续课程的学生报告。从相对较低分数的评语中还反映出,大部分教师对学生报告的点评不够到位,学生参与欲不强,缺乏对重要文献的讲解力度等。
4 研究生文献阅读研讨课评价体系的局限和改进措施
首先,对于研究生文献阅读研讨课的考评目前仍主要依赖于考评专家组的随堂听课,就考评本身而言,考评专家的打分存在主观随意性,考评结果往往只依据一堂课的听课效果给出,缺乏后续跟踪评价。现有的评价体系仍然是只针对教师的讲授情况,很少涉及学生的参与度,由于文献阅读课有别于传统授课的教师主导模式,学生才是文献课的“主角”,因此文献阅读课的评价应逐步转移到对师生双方的评价。
其次,文献阅读研讨课应引入学生评教体系。开设此类课程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科研和创新能力,只有学生自己才清楚想要从一门课中学到什么,应把学生的需要放在第一位。因此在对研究生文献阅读研讨课的评价过程中,应不定期的向学生征求意见,由学生评价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最后,课堂教学评价存在“督多导少”的现象。在课堂教学评价过程中,任课教师是被评价的对象,他们经常“被评分”,往往只是到期中或学期结束才知道听课结果,得分高者固然欣喜,得分低者却很少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应如何改进。考评的目的不是为了评价任课教师,而是为了提高研究生教学的整体水平。教学考评专家大多都是该领域的专家,如果能够在听课后多与任课教师交流,尤其是多与年轻教师交流,多向他们传授一些教学经验,可能在今后的教学考评过程中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 结语
文献阅读研讨课作为上海大学研究生教学改革的一次有益尝试,这种崭新的教学模式还处于不断的探索之中,以期为如何进一步提高文献阅读研讨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评价标准提供有益参考。我们在未来工作中还会重点跟进课程教学和考核,开展更深层次的质量评价。
参考文献:
[1] 汤新华. 美国的研究生课堂教学[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1):73.
[2] 叶志明. 开设文献阅读研讨课,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7):33-36.
[3] 戴佳筑,雷永梅,牛志华,等. 研究生文献阅读研讨课中专业基础知识的教学方法探索[J]. 计算机教育,2010(1):126-127.
Research on the Graduate Professional Teaching Evaluation Methods for
Literature Reading and Discussing Courses
YU Haiyang1, XIN Mingjun1,2, QI Jing3
(1. Office of Academic Quality Assurance and Assessment,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44, China;
2. School of Computer Engineering and Science,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72, China;
3. 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72, China)
课程改革历程
1990年开始,我校针对一些基础好、天资优、学习力强的学生,开设了理科实验班。针对这些学生,在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探索大容量、高难度、快进度的教学实验,解决学生“吃不饱”的问题。该班每年都有一批学生在国际、全国和北京市的学科和科技竞赛中获奖,每年都会有近50%学生升入我国顶尖大学。理科实验班成为我校优秀理科学生的摇篮,为培养学有余力的学生开辟了一条有效途径。
1995年开始,为满足对人文和社会科学具有浓厚兴趣,立志向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发展的学生需要,恢复创办文科实验班(“”前曾有文科实验班),矢志不移地为大学文科专业输送高素质、复合型的新生,把为国家培养人文、社会科学预备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将育人模式改革和课程改革作为主要手段。在课程建设上,全面整合国家课程,人文和社会领域学科突出“宽、厚、实”,将物理、化学、生物和技术课程整合为“科学与技术课程”,突出科学与技术、科学与社会的联系,开设“人文实践课程”,加强人文社会实践活动和主题社会考察。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自主性,增大阅读量,拓展教学资源,强调实践体验,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17年的改革,卓有成效,成绩斐然,先后出现过3名北京市高考文科状元,自首届毕业生起,每年向清华、北大等著名高校送出几十名文科新生。不仅如此,在文科实验班的课程改革带动下,全面提升了我校人文教育水平,催生出我校人文教育特色。需要特别提及的是,如果以传统标准判断,文科班学生远非我校理科实验班学生那样“优秀”,他们的入学中考平均成绩与其他平行班相当,有些年份略低。由此启迪我们,优秀生的培养,固然需要天资优异的“苗子”,更需要因材施教。
2007年,北京市全面启动高中新课程,市教委将我校作为高中自主安排课程改革实验样本学校。在这轮改革中,我校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包括实验班的特色课程)全面整合,统筹安排,形成了“6+1+1”课程体系,其中,在全面深入地完善了文理实验班课程的基础上,为其他学生设计了“侧文”和“侧理”的特色课程,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满足各类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要,扩大了学生自主选择机会,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不同需求。几年来的实验,全面提升了我校的育人质量,毕业生整体成绩迈上了新台阶,更重要的是孕育出我校全面深化“普通班”课程改革的设想。如何激发普通班学生的潜能,成为我校进一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课题。如何激发普通班学生的潜能,成为我校进一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课题。
2010年开始,我校首先在普通班推出了“艺术课程”的改革实验。在必修艺术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了合唱课程和舞蹈课程。将艺术课程改革作为突破口,目的不在于提高学生的艺术技能,也不在于拓展学生的艺术知识,重在让学生学会审美。“审美既是人格的象征,也是人格的营养”,“审美产生于人的心灵对于自由的渴望,也激发着人的心灵对自己的渴望”,通过审美教育,激发学生自我追求的欲望。通过课程中大量美的体验和美的创造,提高模仿能力、表现能力、交流能力、创新意识和意志力,从而促进所有课程的学习。一年多来,普通班的艺术课程,成为其他学生羡慕的课程(现已经推广到文理实验班),普通班中涌现出校园活跃分子,普通班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与此同时,为满足普通班中对科学技术具有浓厚兴趣,善于在做中学,对自主探究有较强欲望的学生需要,学校开设了“项目式学习实验班”。围绕必修课程中的部分核心概念,联系现实科技、社会、生活等真实问题,设计专题,通过小组合作、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完成学习过程。一年多来,通过对学生发展状况的跟踪、测评显示,该班学生的问题意识、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意识明显优于自然平行班,甚至优于理科实验班。
2011年,基于多年课程改革积累的经验和对学生兴趣、需求的认识,尝试开设了“社科特色班”和“数字化学习特色班”。至此,我校为每类学生设计了特色课程,实现了“班班有特色,人人有所长”多元课程体系。
20多年的课程改革,20多年的思考与实践,经验启示我们:基础教育应防止走向同质化,普通高中教育需要学生全面发展,更需要多元选择,学有所长,只有学生个性充分发展才能满足社会的多元需求。高中阶段课程设置,应适当压缩共同基础,通过扬长带短,在课程内容、课程目标以及学习方式等方面要有充分选择的空间,引导学生在选择中发现兴趣所在,在尝试中找到适切的发展方向,立志成才。
丰富多样的课程设置
高中阶段的教育要在保证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潜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我校构建了“6+1+1”课程体系,开设了丰富的校本课程,为不同类型班级设置了不同方向和层次的特选课程体系。
1.整体课程结构
“6+1+1”课程结构
我校的课程体系主要由三个部分(或三大板块)构成,不同部分的课时长短不同,内容安排不同,上课的形式不同,学生的组成不同,培养目标的侧重点不同,具体结构如下表所示。
“6+1+1”课程结构
结构中的“6”主要安排国家课程中必修课程和必选课程,培养目标重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打好共同的基础;第一个“1”主要安排学科拓展类校本选修课程,属于“限选”课程,培养目标重在发展学生个性,使学生学有所长;第二个“1”主要安排综合实践类校本选修课程,属于“任选”课程,培养目标重在满足和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结构中的每一部分都有不同的侧重点,使我们的教育目标通过课程完整地体现出来。
校本课程结构
在高质量、校本化地完成国家课程的基础上,构建开放、多元的校本课程体系,丰富课程的形态和内容,扩大学生的自主选择权,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促进学生健康、充分和个性化地发展。
校本课程包括学科拓展类校本选修课程、综合实践类校本选修课程。
学科拓展类校本选修课程。通选类:语言文学类、数学类、文科综合类、理科综合类、大学先修类、学科工作室。每学期开设模块30~40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发展方向选修;特选类:文科特选类、数理特选类、项目特选类、社科特选类、数字特选类、艺术特选类。每学期开设模块15~20个,学生根据自身的专长选修。
综合实践类校本选修课程。综合选修类:学术类、文学类、文化类、技术类、职业类、社科类、体艺类、科学类、生活类、综合类。每学期开设模块40~50个,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爱好选修;讲座类,每学期4~8次;课题类,每年设置8~100个课题社团类,每年设置30~35个学生社团;校本特色活动类:包括大型主题活动系列、学论语讲修养系列、班级综合竞赛系列、专题社会实践系列、青年志愿服务系列、党团特色活动系列。按照全校集中安排的大型活动与根据年级特点安排的主题活动相结合,统一安排的活动与自主设计的活动相结合,必须参加的活动与自主选择的活动相结合的原则,三年整体规划开设。
2.特选课程体系
以满足不同潜质学生发展需要为重点,整合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逐步构建针对不同志向和不同班级学生的课程群,组成特选课程体系,力图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文科实验班特选课程
满足对人文科学具有浓厚兴趣,并有志于将来从事人文社会科学工作的学生的需求,为高校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文科预备人才,适应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文科人才的需求。
文科实验班特选课程分设科学课程、阅读课程、拓展课程、讲座课程、人文活动课程、人文社会实践课程。
科学课程。将物理、化学、生物和技术学科的必修内容整合为“科学与技术领域”,分为四个模块,强调学科综合加强学生的科学素养。
阅读课程。分阶段为学生开列文史社科类书籍的必读和选读、精读和泛读书单,通过阅读获取知识、培养思维和指导人生。
拓展课程。包含数学专题选修、英语专题选修、语文专题选修、综合文科专题选修、艺术专题选修和综合专题研究课程等,突出“宽、厚、实”的特点,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学科能力。
讲座课程。包含文史类、经济类、法律类、时政类、艺术类、中外文化交流、生涯规划等门类。目的是增长知识,开拓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
人文活动课程。包含人文自主研修、读书会、文学创作、戏剧表演、书籍出版、社科研究、志愿活动、国际交流等,培养学生的人文实践能力。
人文社会实践课程。人文社会实践线路分为长途线路和短途线路。长途线路主要是地域文化考察,如“徽文化”、“秦汉唐文化”等线路;短途线路指北京市内及周边的线路,使学生知行合一,增长见识,提升学生认识深度,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理科实验班特选课程
满足对自然科学有浓厚兴趣,具有扎实的学科基础的学生的发展需求,为高校输送全面发展、专长突出的高水平理科预备人才,适应国家未来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理科实验班特选课程分设:拓展课程、竞赛课程、专修课程、讲座课程、研究课程、科技社会实践课程。
拓展课程。以专题形式呈现,以学科知识为基础进行补充、整合和深化,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和研究,产生有价值的生成性成果,帮助学生提高认知水平,加强思维训练,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竞赛课程。为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信息等学科有浓厚兴趣和一定特长的学生开设学科竞赛选修课程,培养学科尖子生,为学生发展特长提供支持。
专修课程。一类是《阅读与写作》课程;一类是实验课程,包括《生物实验观察》、《化学实验与技巧》和《物理实验与技巧》等。促进学生平衡发展,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讲座课程。将校内讲座与校外讲座相结合,重在科技前沿,重在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丰富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境界。
研究课程。为在课题研究方面具有一定特长的学生提供较高水平的平台支持,与高校和研究院所联合培养,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科技社会实践课程。采用长短期相结合、科技与人文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项目式学习实验班特选课程
满足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学生需求,培养具有综合运用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精神的科学技术领域预备人才。
项目研究实验班特选课程包括:项目学习课程、项目研究基础课程、项目研究实践课程、讲座课程、科技社会实践课程。
项目学习课程。以必修内容为基础,整合学科内容,设置若干项目采用“项目学习”的方式学习,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问题意识,提升探究能力。
项目研究基础课程。项目研究基础课程主要包括项目研究概论、项目研究方法和项目研究实例,以及项目研究所需要的实验技术和基本理论。引导学生走进项目研究,为进入项目铺设知识基础、能力基础。
项目研究实践课程。包含工程与技术方向、物质与材料方向、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方向、信息技术与网络安全方向、地球科学与技术方向,学生根据兴趣自主选择2个方向完成相应项目。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执着精神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讲座课程。必选部分:人文与科技相结合;自选部分:科技热点和科技前沿为主。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兴趣和内驱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科技社会实践课程。采用长短期相结合、科技与人文相结合的方式,增加野外科考项目。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数字化学习特色班特选课程
通过引入数字化手段改善和丰富教与学的形式,提升学生数字化素养,增强学生沟通与协作能力,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业水平。
数字化学习特色班特选课程包括数字化基础课程、数字化学科课程、舞蹈课程、社会实践课程。
数字化基础课程。利用网络和手持技术进行学习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为数字化学科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数字化学科课程。在语文、数学和英语的学科教学中,引入网络平台和手持技术(ipad),增加交互和反馈手段,扩展课程资源,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学习能力。
舞蹈课程。以舞蹈为载体的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模仿能力、即兴表现能力、创造求新能力、交流合作能力和综合融化能力。
社会实践课程。以职业体验、文化体验和学生交流为主要内容,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社会责任感。
社科特色班课程
通过加强人文与社会领域的学习,开设社科特选课程和艺术特色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增强学生的自我导向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充分地发展。
社科特色班特选课程包括:社科拓展类课程、社科实践类课程、应用型课程、丰富性课程。
社科拓展类课程。包括国家课程社科领域的拓展和社科拓展专修课程,提高学生社科领域的学科能力。
社科实践类课程。包括文综专题研究课程、社会实践课程等,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社会责任感。
应用型课程。包括应用文体写作、应用数学等模块等,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提供针对性的专业支持。
关键词:儿童立场;生态道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阅读课程;艺术课程;影视课程
当今社会,生态问题日益严峻,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意识到只有人与自然和谐共进,社会才能得以持续发展。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对小学生展开生态道德教育,不能是枯燥乏味的说教,也不能是生硬呆板的规定,而是要基于儿童立场,发现和保护童心,理解并顺应天性。基于儿童立场的生态道德教育,是指以儿童的认知水平及生活实践为起点,关注儿童的成长与发展,努力从生态问题出发,引领儿童以儿童的方式亲历自然,体验感悟,使生态认知、情感和行为等自然地建立和生长,从而提高儿童的生态道德素养。事实上,课程是实施生态道德的载体。如果没有相关的生态道德教育校本课程,那么相对应的生态道德教育策略方法研究也就成了“空中楼阁”。因此,应将研究的着力点放在基于儿童立场的生态道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上。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以校本课程开发为抓手,开发和构建基于儿童立场的生态道德教育校本课程体系呢?
一、挖掘生态德育内涵,开发“古典诗词”“动物小说”阅读课程
许多古典诗词、动物小说作品均蕴含着丰富的生态道德教育素材,这些素材是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渗透和熏染的良好载体。为此,笔者搜集和系统地阅读了古典诗词、沈石溪动物小说等,研发了富有个性特色的生态道德教育的阅读课程,旨在阅读中渗透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
1.古典诗词感悟生态美
许多描写自然风光的古典诗词情景相融,意境优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景的赞美。如果从生态美学的视角来审视这些作品,不难发现其中描写的种种生动鲜活的生命形象和清新雅致的自然风景,往往隐藏着生态美学的意蕴。古典诗词的教学,教师要善于挖掘其生态美学价值,引导学生发现隐藏于诗词中的生态美,感悟其所揭示的生命意义,让古典诗词教学成为渗透生态道德教育的一条新路径。不妨从美形、美情、美理3个方面让学生感受古诗词中的生态美。例如,体现鲜明的色彩美的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通过由表及里、以浅入深,从感性认识至情绪体验,循序渐进地以板块组合法推进教学,引领学生感知、领略和欣赏古诗中生态美的情愫,发展他们的审美情趣。
2.动物小说亲近自然
儿童是大地之子,较之成人,他们与大自然、与动物世界靠得更近些。儿童阅读动物小说,更容易走进动物故事中的情境,更容易破译动物故事的情感密码,在对文本的解读过程中,儿童会在不经意间受到故事的感染和熏陶。在《沈石溪动物小说》阅读课程开发中,笔者精选《狼王梦》《第七条猎狗》《保姆蟒》《刀疤豺母》《鸟奴》《最后一头战象》6本小说作为生态道德教育阅读课程选读书目,组织学生展开阅读,并在阅读过程中围绕“怎样关心和保护动物”“怎样理解动物之间的情感”等主题进行阅读交流。在动物小说中,相亲相爱的情豹布哈依,对主人忠心耿耿的保姆蟒,让孩子改变了对动物的“成见”,原来动物也是有情感的。孩子们还学到了多样的生态环境,那里有高山深涧,有森林湖泊,还认识到各种动物的不同生活习性等。教师引领学生在阅读中领略大自然的神奇、生命的瑰丽,促进学生对动物故事的深入解读,触动学生心灵,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和意识。
二、凸显生态道德教育元素,开发“‘护生画集’欣赏”艺术课程
艺术课程中含有大量的生态德育元素,在对儿童展开艺术欣赏时,渗透生态道德教育非常自然、适切。如丰子恺先生的《护生画集》,不仅具有巨大的艺术审美价值,还蕴含着丰富的生态道德教育因素,对当下的生态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笔者以丰子恺的《护生画集》为依托,凸显生态道德教育元素,开发生态道德教育艺术课程——“护生画集渗透生态德育案例”,精选《护生画集》中20个适合高年级学生欣赏的作品,设计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反复观察、品味、表达,准确理解画面和文字的内涵,引导学生将作品欣赏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深入其境,感受画面的生态美。具体地说,如在《护生画集》第2集中的“襁负其子”这一画作的欣赏中,教师首先让学生理解配文“母鸡有群儿,一儿最偏爱,娇痴不肯行,常伏母亲背”的含义,让学生感受动物之间的亲情和母爱,让学生由物及人,思考人间的真情,让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振,触动儿童心底深处最柔软的地方。再如,在“蝴蝶来仪”画作的欣赏中,教师可先让学生说一说在画面中观察到哪些事物,这样的情境让你有怎样的感想?接着让学生理解配文“不为瓶中花有蜜,只缘听读护生诗。欲去又迟迟”的内涵,引导学生围绕核心问题展开小组讨论“蝴蝶为什么迟迟不愿离去”,并在班级内讨论交流。通过讨论交流,学生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体验愈加强烈,在无形中激发和陶冶了他们的生态道德情感。由于画集中的有些文字偏深,教师在编写生态道德教育案例时须查阅相关资料,给学生难以理解的字词加以注释,促进学生对文本内涵的理解。同时,教师还要有意识地让学生读原文,在文本的逐层理解中感受和欣赏画面的生态道德意蕴。对于作品中经典的诗句,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朗读、吟诵,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拓展生态道德教育题材,开发“绿野寻踪”影视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