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0 15:58:1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当前河南省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河南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每年有大量农民外出务工,因此形成了大量的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在外打工而被交由祖父母单方或长辈、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的儿童。留守儿童由于父母的长时间缺位,缺乏父母的亲情呵护和完整的家庭教育,致使他们在学习、心理、行为、安全等方面产生诸多问题。
(一)学业失教
留守儿童在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习惯不好,不能按时、独立完成作业;祖辈们由于文化素质低,家务负担重,没有时间和能力去督促、辅导孩子的学习,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有的留守儿童完全是在学校混日子,有的则干脆辍学,早早走上打工之路。
(二)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亲情和心理关怀,缺少与父母沟通和交流的机会,导致留守儿童出现心理失衡。他们常常表现出情感冷漠、行为孤僻、悲观消极、内向自闭,有的自卑懦弱、敏感多疑, 有的性格怪异、脾气暴躁,有的忧郁焦虑、自暴自弃,逆反心理强,不服从管教。
(三)行为问题
由于留守儿童在行为习惯上得不到父母的正确引导和监管,隔代人也往往管不了,导致留守儿童缺乏道德养成教育和纪律教育,容易形成偏离主流道德规范的思想和行为。一些留守儿童养成了乱花钱、摆阔气等陋习;有的任性、自私,并且经常逃学;有的还染上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
(四)安全问题
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受到他人的非法侵害或人身伤害,特别是留守女童受到侵害的风险更大,近年来留守儿童被拐卖、拐骗、猥亵、的案件时有发生;另一方面是日常生活中的意外伤亡事故,如溺水、触电、交通事故等,还有的留守儿童患病得不到及时医治带来不良后果。
二、河南省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产生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河南省“三农”问题突出,农村经济落后,工业化不平衡,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以及城镇化发展滞后,实质是“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不协调。
(一)“三农”问题突出、工业化不平衡是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存在的直接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经济、社会事业都有长足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城乡居民生活有很大改善。但是也应当看到,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人口大省,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弱、人均水平低、发展不平衡的基本省情还没有根本改变。首先,“三农”问题仍然突出,人多地少的矛盾没有改变,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业比较效益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因此,多数农民不得不选择外出打工。其次,河南省经济总量在全国靠前,但工业化不平衡,尤其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少,中小城市和县域经济基础薄弱,农村工业化落后,导致河南省工业化对本地剩余劳动力的吸纳有限。
(二)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是农民工子女难以随父母进城入学的主要障碍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分割的户籍制度使得农民工进城后虽然在城市有工作,却不能拥有城市居民的身份,不能与城里人享有相同的权利和待遇,他们及其子女在就业、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和排斥,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入学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阻力。尽管国家也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来解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相关部门也为此做了大量工作,但真正能够享受到政策好处的农民工及其子女只是少数,大量农民工子女的上学难、上学贵、上学不稳定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农民工只能忍痛将子女留在家乡接受教育。
(三)农村教育事业落后是留守儿童在农村当地不能受到良好教育的现实原因
几年来河南省在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农村各项事业也有很大的发展,但从总体上看,河南省城乡差距仍然比较大。城乡发展不协调导致河南省农村教育发展严重滞后于城市。主要表现在:农村教育理念落后,对教育重视不够;办学条件、教学设施简陋;师资力量不强,难以保证教学质量;农村学校教师流失严重,刚毕业的大学生不愿到农村从事教学工作;农村教师教学任务和家务负担较重,难以顾及留守儿童学习的方方面面;很多学校缺乏相关专业教师,难以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艺术、安全等方面的教育,对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
三、以“三化”协调发展为抓手解决河南省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解决河南省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治本之策是实现“三化”协调发展。
(一)以发展现代农业为基础,大力繁荣农村经济,是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前提条件
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必须解决好“三农”问题,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发展农业而使农民致富,减少农民外出打工的机会和频率,从源头上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众所周知,河南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肩负着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解决河南省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不能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产为代价。为此,就必须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农民合作组织,提升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水平,提高农业综合效益。通过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民经济收入,让一部分农民安心从事农业生产,减少农民外出的盲目性,做到发展农村经济与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相互促进。
(二)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后的就业问题,引导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
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是解决河南省留守儿童问题的重要前提。河南省之所以外出务工人员多,一方面是因为河南省是人口大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另一方面是因为河南省工业化程度低且发展不平衡,一、二、三次产业发展不协调,无法满足剩余劳动力在当地就业的需求。因此,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就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充分利用河南省农业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抓住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在发展好传统优势产业、高端技术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的同时,重点发展好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做到以农带工,以工促农;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培育特色产业聚集群,促进农村地区工业化,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注重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吸纳更多剩余劳动力在当地就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业支撑。
(三)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真正实现农民工市民化
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根本途径。所谓新型城镇化就是以超大城市为核心,以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重点是发展中小城市和县城,把中小城市作为吸纳农村剩余人口就近转移的重要载体,大力推进县城的发展,提高县城承接中心城市辐射和带动农村发展的能力。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相互促进,强化产业支撑,实现产业发展和城市化的有机融合。通过产业发展和产业聚集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通过新型城镇化,逐步放宽中小城市户籍限制,破除城乡户籍壁垒,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安居、子女就学、社会保障问题,加快推进城市农民工转变为城市居民,最终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四)解决河南省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最直接、最现实的途径是加强农村教育投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
从根本上解决河南省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长期过程。在这一问题得到根本解决以前,我们应当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努力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加大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投入和建设力度,以满足留守儿童的寄宿需求。不断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吸引更多优秀青年到农村任教,提高农村教学质量。学校在重视基础课教学的基础上,要尽可能地把健康教育、心理教育和艺术教育纳入到日常教学中,使留守儿童在知识学习、品德养成、心理健康等方面协调发展。另外,动员社会力量,让更多的人去帮助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开办留守儿童活动之家,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家庭的温暖,开办留守儿童家长学校,提高留守儿童家长自身素质,帮助他们掌握正确教育儿童的知识和方法,提升家庭教育功能和质量。
关键词:传统戏曲文化;交流与建设;政府引导
一. 戏曲文化交流现状分析
(一)传统戏曲交流合作方式亟须拓展
在互联网环境下,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一背景下,电视、网络已成为传统戏曲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传统社会中,戏曲文化主要通过剧场演出、社区演出以及农村演出的方式进行传播,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视、网络等现代化传播技术已成为传统戏曲文化交流和传播的重要方式和渠道。但在戏曲文化交流过程中,与现代化传播媒介的融合仍然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且适应区域文化传统西区交流合作的机制还不健全,无法为戏曲文化的交流合作提供良好的保障。
(二)传统戏曲交流合作途径不断拓宽
近些年来,国家文化部门逐渐意识到戏曲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性,在地方政府的帮助下,传统戏曲交流合作途径不断拓宽,最突出的表现则是为传统戏曲演出团体和传承艺人加强交流合作提供了契机。例如,在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努力下,针对传统戏曲艺术传承的职业院校数量不断增加,而且通过组织院校竞赛,促使不同戏曲院校之间的文化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在文化交流活动一些具有艺术天赋的戏曲文化传承人逐渐被发现,并受到重点培养,进而为我国戏曲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传统戏曲交流合作瓶颈亟待破解
传统戏曲文化交流合作的瓶颈突出表现为加强合作、抱团发展共识有待加强,我国在戏曲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最大问题之一则是不同的地区和剧种各自为战,由于缺乏合作意识,导致无法将我的传统的戏曲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推广和宣传,无法将不同地区戏曲剧种的优点进行融合,从而实现戏曲文化的创新发展。例如,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各地的传统戏曲剧种都进行了包括音乐、表演、乐器以及企业运行模式等在内的改革,通过一系列改革活动,促使戏曲文化更加适应我国当前的社会环境,使得戏曲艺术表演更加符合现代大众的审美习惯,但是在戏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必要的合作交流,致使戏曲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无法有机融合各地以及各剧种之长,无法有效提升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地区传统戏曲的综合竞争力。另一方面,在戏曲文化发展过程中,还没有形成支持传统、打造精品的投入扶持体系,无法对戏曲艺术专业化人才以及传承者进行更好的保护。
二.文化交流建设策略探究
(一)不断完善戏曲文化交流合作机制
为了不断促进我国传统戏曲文化的交流与建设,必须进一步完善传统戏曲文化的交流合作机制,具体而言,应该进一步加强区域之间的交流合作,从而建立起多层次的传统戏曲交流合作格局。在曲艺专家学者的努力下,进行传统戏曲交流合作的专项规划,从而对传统戏曲文化的发展提供科学指导。另一方面,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引导作用,从而将戏曲文化的民间交流、传承艺人交流、院校交流以及企业之间的交流进行相互融合,促使戏曲文化交流更加符合经济社会的市场化、产业化运作模式,在地方政府的努力下,通过鼓励现代企业积极参与其中,从而积极打造区域知名的传统戏曲文化品牌,走组团发展的路子。
(二)探索建立戏曲文化交流合作新载体
在传统戏曲文化交流与建设过程中,针对戏曲文化的传播,必须适应当前的信息网络环境,从而为传统戏曲文化的交流合作提供更好的载体。具体而言,在传统戏曲文化交流过程中,可以利用各大电视台以及网络平台,对各类优秀的传统戏曲剧目进行展示,而且要利用现代化的视频制作技术,对戏曲表演进行精心整理,从而不断提升戏曲表演的影响力。而且可以利用电视台举办各类戏曲竞赛活动,鼓励各类戏曲人才积极参与其中,在竞技过程中,取长补短,从而实现传统戏曲文化的交流。在传统戏曲文化交流建设中,可以建立专门的戏曲文化网站平台,然后对一些优秀的传统戏曲剧目及其相关文化资料进行整理和上传,使社会公众可以更加便利的了解到各种优秀戏曲文化,并能够被优秀戏曲的文化魅力所吸引,从而有效推动我国戏曲文化的发展。
(三)深入挖掘区域内传统戏曲资源
受我国历史发展特点、地域特点以及其它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戏曲文化资源在我国分布比较广泛,而且在不同地区的戏曲文化具有不同的特点,所以,在促进传统戏曲文化交流建设过程中,有必要深入挖掘区域内传统戏曲资源。具体而言,可以利用历史文化名人和人文景点,采用复合市场规律的方式合理科学开发利用,不断丰富扩大传统戏曲文化的内涵。在传统戏曲文化资源挖掘过程中,应该要注意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从而有效提升传统戏曲题材的选择范围,要将不同地区的文化元素融入到剧目创作活动中,而且还应该充分发挥企业的力量,促进传统戏曲文化与文化产业的合作交流,从而不断推动传统戏曲文化的发展。
(四)营造有利于传统戏曲文化交流的社会文化环境
在传统戏曲文化交流建设过程中,可以在地方政府的引导下,加强不同地区人民群众之间的交流合作,在交流沟通过程中,相互借鉴,从而建立起传统戏曲文化交流建设的社会环境,这对于保护我国传统戏曲文化的多样性有着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针对传统戏曲文化交流建设活动的开展,地方政府应该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并且要为戏曲文化交流活动的开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从而为我国传统戏曲文化交流建设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总之,传统戏曲文化的交流与建设对于促进我国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传统戏曲文化的交流与建设仍然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为了更好的促进传统戏曲文化的交流建设,必须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不断完善戏曲文化交流合作机制、探索建立戏曲文化交流合作新载体、深入挖掘区域内传统戏曲资源、营造有利于传统戏曲文化交流的社会文化环境等。
参考文献:
1)粤北偏远山区文化交流少。文艺团队是广东地区发展较好的文化组织之一,为粤北地区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活动,包括节庆日期的整台演出以及对也与文化组织的帮扶和培训等。但是,粤北山区地处偏远,本身交通不便,山区群众生活水平不高,山区人民政府能够投入到文化建设中的资金比较少,并不能吸引附近专业文化组织进入山区进行文化交流,因此,该地区群众文化发展比较落后。
2)农村群众自主文化项目发展困难。很多农村由于经济欠发达,无法吸引专业的文化团体深入农村进行文艺演出,因此,地区政府以开发自主文化项目的方式帮助群众拓展文化生活。然而,粤北地区的山区常年处于闭塞的状态,农民本身的文化水平有限,并不具备主动开发文化项目的能力;此外,粤北山区本身缺乏文化项目发展资金和资源,这也成为文化活动发展中的一大难题。
3)农村群众对文化活动的需求有限。粤北山区的农村群众世代都在为生活辛勤劳作,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文化娱乐活动是可有可无的,由于文化本身并不具备经济性质,对人们物质生活改善帮助不大,因此,农村群众对文化活动的需求也不多。许多农村群众只满足于看电视和听广播,即使后辈有文化娱乐方面的需求,也很容受环境影响而淡化,这成为山区群众文化发展困难的主要原因。
二、丰富山区群众文化活动的方式
1)以山区自然条件吸引城市文化团体。发展山区群众文化首先需要解决山区文化交流少的问题,受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文化状态影响,山区能够与城市或其他地区进行交流的文化项目不多。但是,山区的自然条件丰富,能够为城市文化团体提供休闲旅游的场所,这是山区群众文化发展过程中可以活用的最有利资源。城市文化团体也应该重视到山区群众文化发展的主要困难,想方设法将文化交流活动从经济模式转为资源交换模式。例如,可以利用文艺团队的公休期间,组织粤北地区的文化馆人员进入粤北偏远山区进行山区旅游,在欣赏山区美景,寻找创作灵感的同时,为山区农村群众带去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这样即节省了粤北地区的文化馆人员的福利开支,又能丰富山区群众的文化生活;另外,还可以以粤北地区的文化馆人员个人发展需要为契机,使工作人员在进行文化艺术研究的过程中走进山区,一边进行山区群众文化艺术发展相关的调研、一边开发文化项目和文化资源,同时为山区农村文化活动的发展提供直接的帮助。例如,研究广东地区山歌的唱腔以及山歌文化,就可以深入到粤北山区,以农村群众为研究对象开展文化研究,同时为有歌唱天赋和歌唱基础的农村群众提供专业指导和训练。
2)充分利用山区周边文化资源促进文化项目发展。在我国的基层,尤其是不少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大多因为政府缺乏资金支持,导致这些地方的文化基础设施缺乏、文化基础薄弱,而要加强群众精神文明建设,需要我们做到扬长避短,创设良好的群众文化发展的氛围。首先,要学会整合各种有效资源,为群众文化活动搭建平台。我们可以采取与单位联办、与企业联姻、与群众联手的办法,以解决群众文化活动缺资金、少场地等问题,保证群众文化活动持续正常开展。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合理配置基础设施资源,不断提高现有场所、设施的利用率和共享率,给各种文艺团体展示技艺的机会,进而促进民间艺术团体和队伍的快速发展。其次,超前策划,积极寻求文化活动的新载体。要超前策划,提前介入,紧密配合党委、政府的重点工作,充分发挥文化辐射面广、吸引力强、参与面大的特性,设计各种群众文化活动的新颖载体,比如举办群众文化艺术节、读书月、赛歌会等活动,使基层群众的文化活动更加丰富。
3)积极进行文化宣传。偏远山区群众文化发展不足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村群众对文化建设和发展的认识不足,丰富的文化生活能够带给人们的幸福感和对精神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不被他们接受和认可。因此,要丰富山区群众的文化活动,应以文化宣传为基础。建议城市文化团体在进入山区进行文艺演出或推行文化项目时,采取深入群众进行走访的方式,而不是采用一般的大舞台演出的方式。大舞台演出只能在短时间内吸引群众,并不能将文化发展对群众精神发展的积极意义表现出来,而深入农民家庭,通过观察农村人民的实际生活,与农民群众进行精神发展的交流和探讨,才能够唤起他们对文化娱乐的追求,才能够了解农村群众文化娱乐需求的真正所在。建议参与偏远山区文化建设的粤北地区的文化馆人员和其他文化事业单位,调动组织内的宣传员并强调演员们的文化宣传责任,以一村一户为文化宣传单位,发挥城市文化团体的艺术传播和审美指导力量,使农村群众对文化发展以及个人精神发展的认识有所提高,激发农村文化活动自身的发展动力。
三、丰富山区群众文化活动的基本原则
(一)展示群众文化活动的特色群众文化活动要具备鲜明的时代性,才会得到群众的热切响应,才会得到基层的广泛认可,才会具有源源不竭的生命力。因此,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并能够凸显特色。首先,要把握时代脉搏;其次,文化活动要追求变化创新;再次,要注重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结合。
(二)重视文化资源的高效分配城市文化团体所拥有的文化资源是有限的,山区周围企业和政府能提供的文化资源和启动资金也是有限的。要丰富山区群众文化活动,使山区群众拥有自我发展的动力,就应该以现进村组为重点,以点带面推进文化活动,使文化资源的使用效率更高。
四、结语
一、长江经济带发展中的文化进程
长江经济带覆盖11省市,人口超四成,经济规模与市场潜力大。2014年国务院出台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2015年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正式启动,如何在发展长江流域经济的同时,提升长江流域城市文化水平十分迫切。人们在城市化进程中文化需求也日益增多,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给文化发展提供了基础,文化的繁荣也体现了时代的进步。刘易斯•芒福德认为人类进化要依靠文化积累,城市是文化的容器,城市根本功能在于文化积累,文化创新。因而,城市文化建设在城市化进程中尤为重要,而中小城市文化发展在城市化进程中更是不可或缺。制度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曼瑟•奥尔森提出了集体行动的逻辑,他认为在一个报酬递增、存在规模经济的世界里,空间越广、时间越长,创造的剩余价值就越多。
流域的协同发展不仅有利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有利于文化的融合互通。长江流域历史文化悠久,内涵丰富,新时代经济带的发展将会更进一步提升长江流域文化的快速发展,带动流域中小城市的文化繁荣。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带动了长江流域的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促进了区域的语言、艺术、饮食、风俗等交融互通,提升了长江流域文化的流动性、协同性及互补性,对文化的交流繁荣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区域文化的发展同样也应是深厚而多面,展现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文化的长期繁荣发展与传承同样离不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能潜移默化地促进城市的发展与居民素质的提高,文化是城市软实力的综合体现。同时,多批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相继推出,力促多方面提升城市文化建设,提高城市文化建设效率。快速的城镇化进程在使人们享受城市文明的同时,也出现造城同质化、复制化、单一化,特色城市建设少,文化内涵传承发掘发扬少,忽视城市人文精神建设,有的城市经济经济发展先于文化建设,导致所需资源投入有限,阻滞城市均衡化发展。基于此,当前创新中小城市文化发展尤为迫切与重要。
二、长江经济带流域中小城市文化建设
(一)注重文化消费引导文化是积累的过程,流域文化的发展促进流域文明的进步,激励人们创造更多的文化成果。加快城市文化市场发展,鼓励文化消费,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与潜力,提升城市文化产业竞争力。要找准中小城市的文化市场需求,积极引导居民文化消费,产出更多的文化精品,避免文化盲从同质发展,提升城市文化市场化水平,形成丰富各具特色的中小城市文化,促进中小城市的文化繁荣发展。
(二)注重特色文化发展城市文化的发展不能单纯追逐经济效益,也要注重社会效益,提高城市人文精神。文化是城市的灵魂,特色城市文化有助于提升城市形象。中小城市文化是我国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城市软实力的体现。中小城市要善于发掘优势,借助外力,打造特色文化,增加城市的文化内涵与吸引力。戛纳以电影节闻名,每年吸引着众多世界游客,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瑞士达沃斯小镇以其滑雪胜地与举办世界经济论坛而成为旅游胜地;横店以影视城带动城市文化发展,形成独特的产业经济。长江流域形成各具特色城市文化有利于提升长江流域的整体文化内涵,提高城市文化品位与综合实力。国内一些城市简单复制国外小城市建筑,而忽视本土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发扬,适合本土特色的文化发展才能更具吸引力。长江流域各地应根据自身优势条件发展特色文化,并逐渐形成相应的特色经济资源,提升相关经济产业的发展,差异化发展能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三)注重资金持续投入文化的发展也要政府的持续扶持,提高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文化载体数量,提供更多的文化便民服务设施。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4年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6192亿元,比上年增长18.9%。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扩大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范围,发挥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作用。提供专项文化发展基金,鼓励群众创造发展,文化创造需要资金的支持。此外,降低市场准入条件,积极吸引民营资本加入城市文化建设,提高城市文化的资本投入规模,提升文化发展的市场化水平。资金的持续投入,能提高文化发展的规模效应,市场的有效回报则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
(四)注重文化融合发展无论是全球层面还是国家层面的趋同,其主要机制是知识的传播和扩散。[2]文化是流动的,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文化的融合发展,文化的交流有助于经济的促进发展,有利于旅游、媒体、科技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也指出,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融合发展城市、集聚区和新型城镇。首先,文化也是一种资源,能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带动文化相关产业的发展。发展区域旅游与休闲娱乐业,融合区域文化,提升城市文化价值。加强区域文化影视作品创作,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其次,区域间、城乡的文化融合发展,文化资源优势互补,产生良好的辐射作用,带动长江流域城市群文化均衡发展,提升区域文化整体水平。张家港市连续多年举办长江文化艺术节,持续推进长江流域文化交流与繁荣,社会文化效益提升明显,丰富了城市文化内涵。最后,文化也要融合传统与现代,既要传承也要吸收外来先进文化,不断创新才具有活力,只有融合时代因素,才能增添文化的新内涵,发扬文化的新功能。
(五)注重文化人才培养文化的繁荣发展离不开人才,中小城市文化人才数量相对少。应鼓励基层文化人才创新,提供更多的学习交流平台,奖励基层优秀文化创作,提高居民文化参与,提升社会凝聚力与向心力。一方面,加大文化专业门类人才引进与培养,加大与专业院校等研究机构的合作,提高文化创造队伍质量,创造更多的文化精品。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广大居民参与文化创造,提高民间艺人的积极性,提供一定的活动平台与载体,提升全民文化素养,营造积极的文化氛围。
(六)注重网络融合发展网络结构的分权模式导致了全球的相互连通,国界、省界和大城市的边界能够更加轻易地被避开。[3]近年来,以互联网为平台的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发展大势所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早已列入“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销售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各地纷纷通过门户网站宣传城市文化、旅游,提升城市文化形象。社交网络打破原有的地理限制,更大范围地进行人际交流,加强文化交流的效率。大数据的广泛应用,增强了文化市场需求的预测准确率,提高文化服务的效率。基层文化建设不断加强,文化传播渠道得以延伸,2015年政府工作指出,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向“户户通”升级。中小城市可以利用互联网享有更多的文化建设经验,拥有更多更好的文化建设平台,让居民参与文化建设与发展之中,提升城市文化建设的时代感与艺术性。
(七)注重文化机制创新简政放权,减少文化企业的行政审批,提高服务效率,增加文化企业数量,促进城市文化的繁荣发展。文化企业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应运而生,提高文化产出数量,提高文化市场供给水平。同时,做好区域间文化发展规划,加强文化企业的市场引导,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发展氛围,传播社会正能量。积极做好区域内城市间的文化协调发展,鼓励文化企业跨区域发展,提供更多城市间的文化交流便利,提高城市间文化交流的市场效率。创新机制模式,提供更多更广的文化交流平台,提升文化融合交流水平与活力。
一、关于巩义文化资源环境问题
巩义市的文化资源环境可概括为:源远流长,深厚丰富。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巩义的地理位置正处于中国中部古今文明的大通道上。巩义南依嵩山,北望太行,中有黄河穿流而过。陆路、水路皆通,古丝绸之路也从此而过,近代的陇海铁路、连霍高速、欧亚大陆桥从此穿过。交通的发达带来了物流、人流、信息流、财富流,自然包含了文明、文化的交流和遗存。
2. 古都文明对巩义文化有较大的辐射和传递。巩义周边古都较多,东有古都开封,西有古都洛阳,北有安阳,加之河南省会郑州的崛起,都为巩义带来了较强的文化传递和辐射,文化交流日益活跃。目前,巩义市场上的工艺品,大都来自古都开封和洛阳;巩义在春节举行的大型灯会,也引进了开封和洛阳的工艺技术,巩义的文化艺术名家也到周边市地交流、创业,比如书画交流展览,巩义人李公涛在开封创造的翰园碑林等。
3. 巩义本身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历史遗存很多,历史名人众多,历史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很有价值。巩义最有影响力的是河洛文化。境内拥有国家级文保单位4处,省级文保单位11处,郑州市级文保单位59处,巩义市级文保单位100多处,库存文物3万多件,地下文物不断出土。历史名人如世界历史文化名人杜甫,人民艺术大师常香玉等不胜枚举。还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小相舞狮,省市级非遗项目12个。同时,巩义又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不仅有传说中的伏羲八卦台,还有河图洛书的历史传奇。
4. 巩义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现代文化艺术和文化产业迅速发展。传统文化在巩义有不尽的生产力,雕刻、雕塑艺术,有涉村的石狮石碑雕刻、鲁庄的人相泥塑、木刻等;说唱艺术,有河洛大鼓;演唱艺术,有豫剧、曲剧、越剧等。全市农村剧团已从2002年的两家发展到2010年的50多家,参演人员数千人,全市性剧团调演已举办了8届,累计观众数十万人次,现代文化产业也得到了发展。
全市文化市场门类齐全,遍布城乡。截至2009年底,共有有证网吧58家,歌厅、舞厅、戏曲茶社51家,图书销售76家,印刷企业41家,复印打字61家,音像销售14家,基本上可以为社会提供较为全面的文化服务。
二、关于文化产业发展规划问题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制定好文化产业“十二五”规划十分重要。
1. 制定新规划的原则: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人为本为核心,把发展作为主线,把改革作为动力,把统筹协调作为基本方法。同时,要处理好几个关系,即文化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文化事业与产业的关系、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加强管理与促进繁荣的关系。
2. 主要目标任务: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健全体系,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培养人才,推进创新,勇于改革,扩大开放,提升文化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比重,以文化的大发展,推动社会经济的繁荣、稳定。具体到巩义来说,就是要打好基础,优化环境,提高素质,推进发展。提高人均文化资源占有比例,提高人均文化消费和投入,提高文化增长的效益占GDP增长的比重。
3. 确定文化发展的重点:以文化项目带动文化投资,以文化设施带动文化环境的改善,以文化创作和人才培养带动文化精品产出,以文化活动带动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以文化交流提高地区文化互动和开放兼容。
三、关于文化产业的推进措施和方法
1. 在领导决策层牢固确立先进文化重在建设的思想。在发展思路上,要确立文化先行思想。先进文化可以解放人们的思想,思想的大解放可以推动经济的大发展。
2. 编制切实可行并具有前瞻性的发展规划。
3. 加大投入。巩义市委、市政府历年来高度重视文化的投入,先后建起文化馆、博物馆,建成了全省少见的文化中心大楼,彻底改变了文化管理的条件,特别是投资近2亿元的市民文化艺术中心主体大楼已经建成,目前进入装修阶段,不久将投入使用。自2007年以来,国家和河南省投资的镇文化站项目巩义有6个,已累计投资142万元。郑州市政府投资的街道办文化站5个,已累计投资106万元。郑州市政府投资村文化大院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185个,已累计投资778万元。
基层投入文化设施建设也有许多先进典型,鲁庄镇投资近百万元建成了镇文化中心,举办了两届农民艺术节,已申报1个国家级非遗项目,2个省级非遗项目,被命名为河南省文化先进镇、艺术之乡;新中镇文化站总投资170多万元,常年活动不断。村级先进典型更多,石灰务村文化中心投资160多万元,涉村镇西沟村文化大院先后两次被中央电视台报道,还有涉村镇涌泉村、新中镇杨树沟村、回郭镇李邵村、米河镇小里河村的文化大院都设备齐全,文化活动不断,深受群众欢迎。
4. 抓文化活动,促文化交流。通过群众性节庆文化、广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文化活动形式,提高人民群众的参与意识,提高群众文化艺术修养,发现和培养人才,促进文化交流,不断把群众性文化活动推向新的。
5. 创新机制,培养文化干部和文艺人才队伍,巩固壮大文艺团体,培植新的文化增长点和经济增长点。在创新机制上,目前实行的文广新管理体制形成了一定的人才优势、资源优势,对文化产业的发展繁荣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6. 打造文化精品品牌,形成品牌优势,提高品牌知名度,以品牌出形象,以形象出效益,以效益促发展。依托国家级文保单位和非遗项目,打造精品景区和节目;以历年来卓有成效的文化活动形成品牌,多年春节投资200多万元展出50盏左右的“光耀中原”大型灯会,吸引了上万名来自省内外的观光者;多年坚持的宋陵文化广场剧团调演,不仅有巩义境内的剧团参加,洛阳、登封等地市的剧团也参加,真正体现了广泛参与,广泛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2010山东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济宁会场文化展区位于曲阜孔子文化会展中心西展馆。展览总面积约1.3万平方米。一楼为特装展区,共设有23个特装展位,重点展示当地文化资源、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突出成果、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布局及发展潜力。二楼为文化产品交易区,重点展示图书、报刊、音像、电子出版物等。本届文博会济宁会场,以“走进东方圣城、感悟孔子文化”为主题,认真总结运用前两届文博会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创新办会办展模式,丰富办会办展内容,实现了文化与资本、文化与科技、文化与旅游、文化与人才的有效对接,取得了丰硕成果,共签订文化产业项目26个,总投融资额达120.9亿元,实现交易额2亿多元。本届文博会为文化产品展示、文化项目交易、文化信息交流搭建了良好平台,提高了文化产业项目的推介招商力度,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了以孔子文化为代表的济宁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是一届齐鲁文化特别是济宁文化创新成果大展示的盛会,是一届文化产品交易和项目招商大丰收的盛会,是一届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盛会,谱写了文化发展繁荣的新篇章。
威海分会场
作为第三届山东文博会分会场,威海市以“2010中韩文化交流月”为载体,按照市场化运作模式,开展了26项富有特色的公益与经营相结合的文化活动,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威海展区在形式设计上采用“海螺”造型,以浪花为衬托,以蓝白色为基调,给人以纯净、自然、通透、开放的视觉感受,既突出了威海的地域特色,又凸显了威海“蓝色休闲之都世界宜居城市”的品牌形象,既创造了艺术化的展示空间,同时也将自强不息、创新创业、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威海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使威海在文博会省内各地市文化建设的“大阅兵”中脱颖而出。今年是中韩建交18周年,威海一仁川通航20周年。第三届山东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期间举办的中韩文化交流月活动,旨在发挥区位优势,整合交流合作资源,构筑中韩两国乃至东亚各国文化交流合作平台,带动会展、旅游、体育、文化产品交易等文化产业的发展,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提升威海市文化品位和文化软实力,强化人文威海形象。
淄博展区
日用陶瓷精品、艺术陶瓷文化产品、历史陶瓷文化产品、琉璃艺术精品、陶瓷文化衍生产品、其他陶瓷艺术精品……淄博用陶瓷的精美与齐文化的丰厚展示着“当代国窑”的风采。
枣庄展区
枣庄展区设计以“江北水乡、运河古城”为主题,场馆主体造型为破浪前行的大船,通过船、城墙、水、荷花、实物等元素,虚实结合,寓意枣庄将乘着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春风,加快城市转型步伐,再造新的辉煌。
东营展区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是东营市的一个新命题。东营展区的策划和创意紧紧围绕这一命题,主打黄河从这里入海、石油之城、生态之城、黄河水城的主题,集中展示黄河口丰富独特的文化资源、特色鲜明的文化产品以及潜力无限的文化旅游业。
烟台展区
蔚蓝色的大海,现代化的产业,烟台以蓝色为基调,烟台以“山东半岛蓝色文化产业名城”为参展主题,集中宣传推介海洋文化、葡萄酒文化、黄金文化、钟表文化、仙道文化等一批地方特色文化品牌,充分彰显“人可仙境、葡萄酒城、文化烟台”的鲜明形象。
潍坊展区
风筝、年画……潍坊尽情展示着文化遗产大市的风范。如今潍坊正把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变成财富,展区突出文化产业发展重点内容,13个文化产业园区全面展示了文化产业发展成果。
泰安展区
泰山的古典尊贵,封禅大典的恢弘雄壮,方特欢乐世界的动感新奇,共同构成了泰安展区的主色调,演绎着泰山文化的新内涵。
日照展区
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生态文化、现代海洋、水运文化、创意文化,日照展区用富有冲击力的展台设计展示着海洋特色新兴城市、联合国人居奖、滨海文化名城、水上运动之都的城市新形象。
莱芜展区
“航空运动之城”是莱芜新的城市名片。莱芜展区设计以航空节主场馆为蓝本,模仿莱特兄弟发明的第架飞机的机翼造型,突出莱芜航空节是时尚与文化相融合的国际性节日。
临沂展区
一个个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一部部文艺演艺精品,四大动漫基地,五大影视基地,生动地演绎着临沂文化产业的突飞猛进。临沂展区设计采用蓝调,展示了“崛起的中国影视城”和魅力临沂、文化临沂、创新临沂、和谐临沂、大美临沂的崭新形象。
德州展区
中国太阳城、低碳生活、生态宜居,共同组成了德州展区的主题。中国太阳城文化让德州异军突起,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历史文化、民俗文化与太阳城文化的融合共生,成长为德州的新文化。
聊城展区
江北水城、运河古都、生态聊城……聊城展区以水蓝色为主基调,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展示着聊城江北水城、生态之城的独特风貌。
滨州展区
滨州展区以黄、绿、蓝为主色调,充分展现了滨州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成就。这个历史悠久、民间艺术丰富的文化之城,作为黄河三角洲开发的主战场,正进行着完美的蜕变。
中国文化走出去、向世人传播中国核心价值和整体的文化形象等是新时期国家文化战略的重要环节。2008年是我国文化形象的展示年,它必将成为中国对外文化传播的新起点。奥运会是全面展示中国文化形象的重要契机,但是,许多国外媒体也不会仅仅报道中国美好的一面,因此,我们需要思考,在全球化时代,我们如何更加合理、有效、持续地传递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和传播我国的文化形象,让各国的人们主动深入地体验和接受我们的文化传播、文化交流活动,持续地消费我们的文化产品。
从现有的国际化进程中的文化形象展示来看,主要有两个基本途径,一个是政府和民间组织的文化交流,一个是文化产品的渗透力。前者涉及的范围较狭窄,而且难以具有持续性。后者更具有大众基础和影响力,也具有持续性。因此,我们需要更加重视大众文化市场和以企业为主体的文化传播途径。
面向大众,通过讲故事施与文化影响
国内许多人经常谈论以我国文化资源为基础的迪斯尼动画电影作品《花木兰》,想当然地以为我国有那么多历史文化资源,自然也容易创作出像该作品那样很适合当今人们的口味、因而流行甚广的作品来。但是,那些人忽略了我们自己同样以历史文化资源为主题的其它动画作品很轻易成了恶搞猪八戒之类的无聊之作,不仅难以走出国门,即使在国内也备受贬斥。究其原因,就是我们在制作和传递文化信息时常常忽略了大众,忽略了那些不懂中文和对中国历史、猪八戒不熟悉的亿万国外大众。
从国际经验看,经济发达国家都重视把针对大众需求、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传播、增强文化软实力的最重要的途径。通俗文化对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帮助巨大。特别是那些励志类的影视、音乐,富于民族文化特色的通俗小说和创新的故事,乃至餐饮文化等等,都具有强大的文化渗透力。日本政府的要员甚至提出了“动漫外交”的口号,亲和力强的文化产品的海外销售,极大地改善了日本的国家形象。这种鼓励大众文化发展和国际化的做法对我们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对于持续传播中国优秀文化来说,如果仅仅有几个汉学家或者中国学研究者对中国有所了解,那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仅仅有几个古代戏曲的表演团体在国外晃几圈,那也是不够的。
反向思考:并非“越是民族的就越是国际的”
一部《泰坦尼克号》的电影在中国之外的全球收视人次,相当于过去30年中国在国外进行影视作品播出和文化艺术交流表演的收看观众总人次。由此可知,我们不应当闭门造车,而是需要积极地去了解世界各国的人们都喜欢哪些形态的文化艺术和娱乐的作品和产品,从而针对国际上人们对于文化接受的具体特点和市场需求来创作内容,制作产品,开展文化传播。
有些人认为,“越是民族的就越是国际的”。从保存、发展或保护文化多样性的角度来说,确实如此。但是,从文化的国际竞争角度来说,只有越是普适的、符合普遍市场需求的,才“越是国际的”。也就是说,我们的作品既要保持民族特色,也要适合全球的消费者。此外,在文化交流中,也不能仅仅把推销自己作为唯一的文化活动内容,而是要在交流中推广自己。
文化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市场化,因此,需要针对国际市场上消费者的需求来制作产品,特别是在产品设计阶段就思考如何推动在国内销售的文化产品同时如何在其它国家也能够取得很好的销售业绩。
内容选择与品牌化战略
在思考哪些文化内容走出去时,应当对主题和内容有所选择,而不是只要能够走出去就是好的。不好的文化内容出口会损害我国的国家形象和国民形象。
应当重视我国核心价值以及整体形象的传播。在对外文化传播、交流和文化产品出口的内容选择方面,应当兼顾古代文化和当代文化、精英文化和通俗文化、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落后地区的文化内容产品的推广和交流。我们需要严肃思考对外传播与产品出口方面的质和量的问题,采取积极进取的方式而不是防御性的态度,介绍中国在民生问题、自由与平等、政治民主和经济民主以及和平外交文化方面的成就,关注当代文化成就的传播和相关产品的出口。应当合理借鉴国外塑造优秀文化虚拟形象的手段和意识,针对“中国龙”的形象打造像《狮子王》那样塑造美好形象而又让少儿通俗易懂的动漫故事或者影视节目。
体育也是对外文化传播和塑造文化形象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应当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向国外输送更多像姚明这样优秀的运动员,通过形象大使来推动亲和性文化的传播。
我们需要注重塑造与推广大型文化品牌和品牌项目。要关注和重视优秀内容的品牌项目的开发,特别是结合已在境外有知名度的文化产品如电影、图书等,策划系列品牌包括演艺品牌的项目。孔子学院是个品牌,一些传统文化如中国功夫或者少林功夫、杂技等是品牌,也要开发市场化的企业品牌、产品品牌、项目品牌如风筝节、啤酒节和国际当代艺术节等。在内容品牌的规划上可以借助国外观众熟悉的一些概念来作为内容选择的载体。要注重采取产业链形态的品牌塑造方法,不仅塑造品牌,而且打造出产业链。
改进传播与推广策略
以交流促进传播,一方面,我们需要做好现有的各种文化交流特别是在国内举办的大型项目交流,提升交流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例如,我们可以把中外文化年办得更加卓有成效,把“相约北京”、“国际艺术节”等办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项目;把孔子学院做得“润物细无声”。另一方面是组织文化产品出口,特别是实现具有竞争力(非补贴性)的文化产品出口。应当把文化作品或者产品的翻译介绍、包括不断提高翻译水平和规模提升到文化推广战略的高度,让各国人士通过他们的母语来深入理解和欣赏中国文化。
应当思考如何推动境外的文化公关活动。让各国留学生、友好人士、我国留学生、华侨等各界人士建立各种文化传播机构,积极介绍和推广中国文化。国家不妨建立一个文化发展基金,鼓励和奖励境外优秀人士研究中国文化。对于推动、深入研究和传播中国文化作出重大贡献的境外人士授予中国文化勋章。
关键词:高等教育;辅导员教育;文化育人
作者简介:古志华(1974-),男,广西鹿寨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讲师。(广西 柳州 545006)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12AGL003)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7-0134-02
作为现代文化机构,文化育人是高校履行文化传承与创新使命的基本途径。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文化育人最重要的一线组织者和管理者,他们的文化育人能力如何直接影响着高校文化育人的效果。各高校必须深刻理解高校辅导员文化育人能力提升的重要意义,探索提高辅导员文化育人能力的方式和途径。
一、文化育人能力是辅导员工作上台阶的重要条件
广义上的教育被认为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和社会实践的活动,如果也从广义上来看教育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教育的实质就是传承文化、促进文化创新的活动。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开展的活动,但是从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层面统筹教育事业,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落实文化育人目标,则是一项仍然需要努力推进的工作。为此,一方面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文化育人工作,另一方面则需要不断提高教育工作者的文化育人能力。
辅导员在我国高等教育教师队伍中地位特殊,承担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学习生活指导等多方面的工作,特别是教育和指导工作对学生的学习提高、人格健全与素质培养具有重要作用,需要辅导员自身具有丰富的知识、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综合素质,也就是辅导员自身对人类文明成果必须要有了解,对文化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有着正确地把握,能够较好地运用人类文明成果教育、指导学生,这实际上就是要求辅导员要具备一定的文化育人能力,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文化育人能力,辅导员才能适应新时期高校育人工作的要求。
高校辅导员的文化育人能力在辅导员个体能力结构中具有统领作用。长期以来,高校辅导员由于工作任务和目标的综合性,一直被要求要具备较为综合的工作能力,如组织协调能力、宣传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调查分析能力、应变能力等。从更深的层次看,组织协调所运用的知识和方法、面向学生开展宣传教育所需要统筹运用的内容、与人沟通所用的素材、调查分析所关注的对象等,都与人类文化成果有着密切联系,应变能力实际上也是充分学习和运用人类文化成果的效果。可见,辅导员的工作内容主要就是运用文化资源作为教育内容和手段,对学生施加影响,从而实现育人目标。相对于其他具体的能力来说,文化育人能力实际上是更为综合、全面的能力,文化育人能力在辅导员能力系统中具有统领作用。如果说原来要求的综合能力只是把辅导员能力分散成组织协调能力、宣传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调查分析能力、应变能力等多个方面来看的话,现在要求的文化育人能力则是把高校辅导员的能力作为一个系统来认识,把辅导员的工作和能力提到了更高的层面。
在新时期,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文化的交流和竞争已经成为国家与民族生活的重要方式,文化传承与创新使命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加上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文化传承与创新又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环境,办学的开放性与多元文化的渗透、社会转型期各种不良思想和观念的侵袭并存,学生在思想文化、伦理观念、道德意识等方面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外部因素,学生的成长不再单纯表现为思想观念的成长,更需要辅导员从更宽、更高的视角开展教育和指导工作。文化育人视角的引入,是辅导员在新时期开展学生工作的新要求、新视角和新台阶,辅导员应该与高校管理者一起,不断地研究与探索新形势下开展文化育人工作的途径和方法,总结文化育人的实践经验,把握文化育人工作的规律和要求,提高文化育人的能力。
二、辅导员文化育人能力的基本结构
文化育人能力是辅导员运用文化成果教育和指导学生,培养学生文化创新意识和能力,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对相关文化元素和知识的理解、运用和创新能力上。具体来说,辅导员的文化育人能力应至少包括以下几方面:
1.对已有文化成果的学习能力
对已有文化成果的学习能力是指辅导员在正式学习或非正式学习环境下,通过自我学习,丰富文化知识,掌握文化理论和方法,提高文化育人水平的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人类文化发展迅速,相对时间内的文化增量非常巨大,这就要求辅导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能够紧跟文化发展的步伐,与时俱进地以快捷、简便、有效的方式准确获取对自己的成长和工作有用的文化知识、信息,并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把新的文化知识融入自身已有的知识体系,改变已有文化知识结构,从而具有更强的文化适应能力。因此,从开展文化育人视角上看,良好的文化成果学习能力是辅导员整体文化能力的基础。
2.具备较强的文化意识
文化意识是辅导员对待文化的观念和态度,并非一般概念下的“能力”因素,但是由于文化意识与文化行动具有密切的关联性,本文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能力因素来看待。只有对文化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掌握,才能对其产生相应的认识和态度,因此文化意识应建立在一定的文化学习能力和学习过程的基础之上。但并不是只要学习就一定会形成正确的文化意识,仅仅对人类文化有所了解还远远不够,辅导员必须重视先进文化理论的学习,形成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才能形成健康的文化意识。辅导员只有具备了较强的文化意识,才会在工作中自觉开展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自觉坚持文化育人的原则和方法,逐步丰富自身的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运用文化的力量为工作服务。作为文化育人的组织者、执行者的辅导员,较强的文化意识既是自身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做好文化育人工作的重要前提。
3.一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现代社会,对不同文化间差异性的正确认知、跨文化交流重要性的认同,特别是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已经成为人们适应社会生活需要和工作要求的重要表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均具有自身特殊的文化,同一民族生活在不同的区域也会形成各自不同的文化特点,高校学生来自于不同的民族、国家,共同生活在同一校园,跨文化交流成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交流的常态,辅导员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组织者、管理者、指导者,拥有良好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意味着辅导员能在日常工作中保持着较强的文化敏感性,能够敏锐地感觉并客观地观察、评估和理解不同的文化差异,正确运用不同民族、地域民族文化资源开展教育,发挥自身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主导作用。
4.较强的文化成果展现力
人是文化的产物,文化成果在一个人身上的展现方式体现着一个人的文化修养,辅导员是学生的导师,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善于把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展现在自身的言行之中,是辅导员运用文化成果能力的重要标志,也会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产生促进作用。同时,文化源于社会生活,不同的文化成果往往对应着相应的文明规范和风俗习惯,这些文明规范和风俗习惯实际上是人类社会正常运行需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行为准则。对于辅导员来说,良好的文明规范执行力体现的正是自身良好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和交际能力,能够在言行中很好地展现出良好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和交际能力,既能够向学生提供良好的行为示范,也有利于赢得学生的尊重,提高自身文化育人工作的效果。
5.文化成果的综合运用能力
学习能力、文化意识、跨文化交流能力、文化成果展现力都是辅导员文化育人的重要方面,这些能力都是指向辅导员自身的,要想使这些能力发挥更大的作用,达到文化育人的要求,辅导员还必须具备指向学生的文化成果综合运用能力。从广义上讲,所有教书育人的活动都是教育者对文化成果的运用,辅导员文化意识、文化学习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文化成果展现力的形成,只是为辅导员开展面向学生的文化育人工作准备了条件,形成了被动的文化影响力,而要达成文化育人的目标,辅导员必须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地主动开展文化育人工作,这就需要辅导员具备文化成果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辅导员文化育人能力的养成
辅导员的文化育人能力本质上是一种主观的能动水平,但它的形成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均有着密切的联系。
从内部因素上看,辅导员文化育人的能力表现在自身的文化育人过程之中,是在文化知识和育人技能基础上的发展。因此,从辅导员自身角度来说,培养文化育人能力必须要加强文化知识和理论的学习,理解文化的价值和意义,一定程度上掌握文化发展和文化育人的方向与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确定自己文化育人能力提升的目标,制定并努力执行自身的行动计划,然后确定自己文化育人能力的新目标,由此进入学习提高的良性循环。行动计划包括实践文化育人的行动计划,确定以何种形式向学生传播何种文化内容,组织开展什么样的文化活动,对学生文化素质的提升效果如何开展评估,如何进一步改进行动计划等。
从外部因素上看,辅导员所在的高校是辅导员文化育人能力提升的最主要推动主体。这就要求高校的领导者必须要有文化育人的观念,重视文化育人工作和辅导员队伍文化育人能力的提高,把辅导员队伍文化育人能力的提高纳入工作日程。在全面加强文化建设,为辅导员文化育人能力的提高提供良好环境的同时,还应建立相应的培养机制,将文化育人能力的提高纳入辅导员培养计划,根据实际需要制定学习方案,落实相应的学习培训活动,同时研究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切实鼓励辅导员积极开展提升文化育人能力的学习、锻炼和研究活动,适时开展辅导员队伍文化素质培养工作的评估和改进工作,增强相关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杨连生,肖楠.大学学科文化育人的机理、机制与辩证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1,(3).
[2]章兢,何祖健.从“知识育人”到“文化育人”——整体论视野中的大学素质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