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0 15:58:1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社会治理的作用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所谓综合治理,就是指在各级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配合和广大群众的参与支持,综合运用思想的、政治的、经济的、行政和法律的等多种措施和方法,努力提高人们的道德和法律意识,抵制和消除各种诱发犯罪的因素,缓解可能危及治安的社会矛盾,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而家庭教育在综合治理这个社会系统工程中,具有其他层面所无法替代的作用,为此,笔者浅谈如下点滴意见。
首先,家庭教育是法制教育第一所学校。
家庭教育是提高人的素质的重要课堂,人的素质包括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是非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家庭教育影响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父母的言谈举止对子女良好习惯的养成,法律意识的形成都具有其他方面无可替代的作用。
家庭环境是人生社会化过程的母体。子女的异常举动,不良言行会在家长面前流露出来,家长只要能抓住苗头,掌握青少年可能犯罪的言行,施以正确的引导,是不难预防犯罪的。如某男孩子在家扬言非要给某某男同学利害看,家长听后,顺藤摸瓜,到学校走访老师。当了解到其于以为某女生与他恋上了,而某某男生又经常与那个女生在一起时,就扬言杀那个男生,并准备了利器。家长在调查的基础上回家告知孩子,某女生并没有恋他恋你之意,你的想法纯屑臆念,给人以“利害”是犯罪的行为,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一番话,说得儿子心服口服,使一起可能发生的恶性治安案件化解了。反过来,有的父母白天在外工作,晚上进舞厅、上赌桌,对孩子不管不教,甚至孩子几天不回家都不问不找。这种家庭教育最终只能是酿造出苦涩的酒,“儿子坐班房,父母恨断肠。”
家庭教育对转化青少年,特别是有劣迹的青少年,预防他们再次犯罪,这对促进社会治安的完全好转,是其他层面所无法取代的作用,以家庭教育特有的血缘关系、情感功能帮助违法犯罪的青少年、劳教释放的青少年,让这些人改变过去,走向未来,不至于“二进宫”。方法上,一要热情耐心地帮助。二要督促他们进步,使他们振奋精神重新做人,成为社会治安稳定的力量。这是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个十分艰苦细致的思想工作。如一位家长在儿子进高墙,缺乏生活的勇气之后,经常探望他,写信帮助他,扬起他生活的风帆。儿子刑满回家后,一面积极地为儿子找单位落实工作,一面要求他正视人生,不再同一块青石上摔跤,结果这个孩子在释放的第二年结了婚,还拿到工厂的奖状。但另一位家长,孩子入牢房不闻不问,回家后家长经常发脾气、谩骂,结果这孩子第二次入高墙,在被抓走时,儿子发狠回来就先杀妈妈。足见家庭转化工作做得好,社会就多一份安定;转化得不好,社会就会多一个犯罪。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既教人又育人。家庭教育可贵之处也是最难办到的事,就是家长对青少年时期的孩子要处处关心,事事留心,使家庭教育持之以恒。
如某市一小孩,因家长教育过严而盗窃他人钱财,其因是家长怕孩子乱花钱,分文零花钱不给,小孩因饥饿而偷了巷口卖鸡蛋的老五叔的四千元钱,小孩子慌慌张张地回家,其父随即追问,孩子将钱全数拿出,嘴里只是说,我饿了,我要吃。他父亲给他吃饭后,弄清了事情的原因,带着孩子到派出所报案。并向孩子保证,今后爸爸不乱打你了,孩子也发誓:今后也不干这种事了。这件事说明,每个家长切实负起责任,那么每个家庭就如同一座社会治安堡垒。反之,家长对孩子不闻不问,放任自流,后果就难以预料。如某市一孩子盗窃工厂的电解铜,家长看见孩子床下有不明物品,未当回事,当儿子和床下的赃物一起被警车带走时,才如梦初醒,悔恨莫及。这些事从正反两方面告诉我们,家庭教育对预防青少年犯罪确实是基础的治保单位。
最后,家长要发挥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监护作用,搞好综合治理。
预防犯罪达到减少犯罪,是一件重要工作。要搞好犯罪预防,首先是搞好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家庭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基础。因此,家庭教育对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具有其他层面不可替代的作用。家长尤其是父母是法定的监护人,对孩子身心健康成长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特别是孩子思想意识的熏陶、生活习惯的培养、经济来源的掌握、人际关系的状况,家长都应当加以监护,使孩子有一个优良的学习、生活环境。
人的意识来源主要是社会文化的积淀,家庭文化的积淀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意识,是行动的先导。如果青少年头脑积淀的全是恐怖凶杀,那么有可能成为杀人凶手;如果青少年头脑里积淀的是床上戏等污秽的东西,那么有可能成为性犯罪分子;如果青少年头脑里积淀的是前途前途,有钱就图,理想理想,有利就想,那么就可能成为资产阶级利己分子。家庭是孩子意识反映的来源之一,直接影响孩子世界观的确立,思想意识的形成,所以家长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文化素养,努力建设好家庭文化,使自己成为孩子思想意识的监护人。做到黄色书刊不进门,录像不进门,污言秽语不出口。这是正确的做法,也有一些家长自己看了不健康的东西,还使孩子有意无意的受到毒害。当这些孩子从高墙内仟悔的家书中悔恨当初,要不是爹妈看的那些,不致落到今天这样,父母才从良知中感叹:“是我失责,是我混帐。”
常言道:“学好千件事,学坏一件头。”家庭环境离不开社会环境而孤立地存在,社会环境必然会影响家庭环境,反过来,家庭环境建设好,又会影响社会环境。
青少年犯罪中盗窃犯罪突出。主要是个别青少年消费早熟,大把大把地花钱,加之赌博等社会公害,沉渣泛起。做家长的定要留心观察孩子的经济动向,促使他们健康成长。
温州个体户张某,只消极控制孩子经济数额,不注意孩子消费趋向,结果每天十元的零钱,把这个孩子送进赌场,进了牢房。家有资产数十万,儿子成为盗窃犯,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思考。
当前青少年犯罪团伙化,集团化的趋势较快,其主要原因很多,但是家长监护不到位,不及时拆帮
关键词:社会实践;护生;心理素质
一、社会实践与护生心理素质的关系
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是指按照高等教育目标的要求,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深入实际、深入社会、充分发挥大学生主体作用,主要依靠社会力量完成的一项贯彻教育方针,是全面推进素质培养的教育活动。对大学生而言,心理素质是其他素质发展的基础,是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作为护理专业大学生,护生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才能胜任护理工作,进而更好地为病人服务。护士的职业心理素质是指护士从事护理工作时心理能力的综合及稳定的心理特征包括护士的认知能力、情绪素质、意志品质、社会适应能力、创新能力、角色意识、协作能力等。在心理素质的培养过程中,实践是促进大学生知行统一的重要途径。人的心理是按照知、情、意的过程发展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往往是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端,而社会实践则是把大学生对心理素质的认识转化为相应的行为习惯的必不可少的环节。教育部在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今后本科生毕业之前,须累计参加至少4周社会实践活动,以期实现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全面审视并科学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对于促进护生心理发展,提高职业心理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社会实践对于培养护生心理素质的作用
(一)社会实践有助于提高护生的认知能力
护生必须具备良好的认知能力,通过对病人各项生理指标、临床症状及指征、行为反应等的观察,了解病人的病情状况及变化。这种能力的提高,必须在实践中获得。通过社会实践,让护生走出课堂,深入生活、深入社会。从专业角度和实际生活出发,观察社会、去分析、去思考,去判断真与假、好与坏、正确地认识他人、分析社会的各种关系。从而能够提高认知能力,进而将这种能力运用在工作中,去随时观察病人的表现、掌握病人的心理状态,洞悉病人的需求。
(二)社会实践有利于健全护士的社会适应能力
护士始终处于护患关系的中心,是连接各种复杂人际关系的纽带,职业属性要求护士应具备较健全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成为护生接触社会的桥梁。在社会实践中,通过与不同个性、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社会人群的联系,可以培养护士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可以使护生重新认识自己,评估自己,寻找与社会期望角色的差距,并进行调整。今后在工作中,可以与不同年龄、层次、个性的患者交往,采取因人而异的沟通技巧。护生在社会实践中亲身体验到工作的艰难与成就,能够唤起强烈的内心共鸣,促进自己适应将来的社会角色。
(三)社会实践有利于塑造大学生的良好意志品质
护理工作繁忙、多变、琐碎,在护理工作中,要求护士具备良好的意志品质。个体的意志由脆弱到坚强的转化必须通过实践活动的具体化过程,在磨炼中的得以实现。坚强的意志虽然与先天的气质有关,但更多地依赖于后天的环境和锻炼,社会实践正好给护生提供了很好的磨炼机会。大学生都是从高中直接升入大学,缺乏对社会的了解,缺乏必要的实践锻炼。社会实践可以让护生在同服务对象的接触中,在工作的相互联系中,在待人处事过程中,在克服困难的实践活动中培养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性等良好的意志品质。
(四)社会实践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新医科的发展,要求护生具备创新意识,这样才能适应为了信息化时代护理工作的要求。创新教育是未来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时代要求,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核心。而创新意识的培养需要具体的实践活动作为载体,实践是创造的源泉。社会实践一方面可以为护生提供创造的对象,实践中所产生问题,则可以使学生产生创造的动机;另一方面,护生通过亲身实践,能够使创新思维的结果外化,学生在看到自己创新成果的同时,也体验到了创新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五)社会实践有利于完善护生的角色意识
护生在就业前,社会角色比较单一,而一旦成为护士,就要面临的角色的转变,还要善于扮演多种角色,学会体恤各类患者的病痛。如面对儿童患者,要做一名爱护幼儿的长辈;面对老人,要做好敬老的晚辈;面对痛苦的患者,要做一名给予其劝导和宽慰的开导者。护生在实践活动中可以从社会的“旁观者”“观察者”变为“参与者”“主人翁”。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投入与不同的社会领域,体验不同的社会角色,使他们从自我狭隘的天地里走向社会体系中,从而能够认识自己在社会中自己所处的位置,适应多种角色的转变。其次,护生正处于青年初期,这一阶段是生理发展走向成熟而心理发展未完全成熟的阶段,自我意识还不稳定。而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确立、情感的体验,性格的养成需要以实践活动作为载体。护生通过社会实践,将法律制度、道德规范、价值观念等内化为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个体内化的信息接收实践的检验,逐步确立良好的角色意识,理性地确立自己的社会坐标点。
(六)社会实践有利于提高护生的协作精神
护理工作贯穿患者入院至康复出院的全过程,但是患者的康复,依靠任何单一学科不可能单独完成。因此护士应具备良好的协作精神,围绕“病人为中心”这一目标,和医生、医技科室人员、管理人员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大学生在校内也存在着小范围的协作关系,但与社会协作相比大学内的协作要简单得多。社会实践活动涉及的范围比大学校园内要广,接触的人员也比校园内复杂,这就促使大学生必须加强协作精神,相互合作才能圆满完成社会实践的各项任务。从而学习如何与合作伙伴沟通、如何合作。
关键词:质量管理;标准化;社会救助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一、当前社会救助工作的发展现状
2012年国务院对我国社会救助的发展情况做了报告,报告指出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我国的社会救助工作已经得到了迅猛发展。不仅在城市实现了普遍的社会低保救助,建立了城乡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孤儿保障制度,并且健全了自然灾害救助机制,流浪未成年人保障政策,同时临时救助机制也在不断发展。当前我国社会救助的发展呈良性发展,但仍有很多问题需要思考,其中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制度发展不够平衡,体系不够完善,需要进行改革与创新。
二、社会救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近些年来社会救助工作的发展很快,涉及的相关部门和救助范围也进一步扩大到了城乡社会救助,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救助管理制度及发展模式,但社会救助工作仍处于发展阶段,并有诸多问题亟需解决。为此,迫切需要建立适应中国社会救助发展的社会救助体系,并且建立健全与社会救助体系相适应的支持保障体系。从体系上来看,社会救助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救助工作涉及的职能部门过于分散
当前实施的社会救助制度分别由民政、教育、司法、劳动等多个部门按照职能进行划分,并且分别形成了各自的社会救助制度和流程,如此引发了两个明显问题:一是涉及到的救助部门过多,救助形式多样,造成了分散性进行救助模式,由此造成了救助资源无法整合,能力无法得到最大发挥。二是由于没有明确的责任主体,救助工作出现交叉重叠,这就造成了救助资源的浪费。
2.救助工作运行机制繁杂
各救助部门分别向不同的救助对象进行施救,由于救助方式、标准、内容的不同,容易出现应救未救或救非所求的现象,影响救助工作及时有效的展开。救助工作存在着分散性、无持久性、单一性、遗漏性等诸多问题。部门之间也存职责不清晰、沟通不及时等情况,直接影响救助资源的有效利用。
3.社会救助联动机制不够顺畅
低保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紧急救助等各项救助工作分属于不同的部门管理。由于职责部门的分离,导致社会救助缺乏联动机制。各部门单位都按照各自的工作对象展开,缺乏统一的协调和协作,在实施救助工作中容易造成无人救助、交叉救助、救助间断等方面的救助工作偏差。
4.社会救助缺乏监督管理机制
由于缺乏强有力的监督体制和系统的管理机制,各政府部门只能从自身和利益出发,分别设立救助机构和配备人员,各自颁布政策,各自筹集和使用资金。这种局面不利于各部门沟通协调,增加了社会救助的环节和成本。
三、以质量管理建立社会救助标准化体系
质量管理的应用主要解决的是规范社会救助流程,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的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建立社会救助长效机制
社会救助制度的建设最重要的是保持其持久性、稳定性及长期性。标准化管理强调持续改进、不断完善,通过不断的修正和改进将管理制度推向精细化、科学化发展。
2.有利于调整和规范操作流程
目前关于社会救助方面的国家性、地方性政策法规已经出台了很多,但仍旧存在了很多问题,主要的原因就是政策法规的跟进措施不到位,造成政策无法得到有效实施。质量管理的引入讲细化操作流程,将涉及到的方方面面考虑周全,对过程进行控制,对结果进行监管,分析利弊,促使政策得到贯彻落实。
3.有利于统一救助标准、促进各项制度有机整合
由于救助制度的分散性造成群众难以掌握准确的救助政策,了解及时有效的救助信息,政府难以统管,容易使救助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水平偏低。各地区在制定社会救助的标准时通常缺乏统一的依据,存在过于原则、随意性大等突出问题。质量管理的引入可以从根本上统一救助标准及救助制度,使各地区可结合自身特点在统一的救助标准下进行发展。
4.有利于强化部门配合,整合救助资源
由于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涉及到多项工作、多个部门、多个层次,而各单位部门都根据自身特点各自为政,因此就容易造成部门间因差别和体系的不同造成沟通不及时、配合不到位等问题。质量管理的引入将提升社会救助的综合救助能力,形成社会救助的“无缝隙”衔接,充分整合社会救助的多方面资源,使社会救助的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
5.有利于提升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
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遵循“以顾客为中心”、“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等核心管理原则并强调全面质量管理,与社会救助彰显人本价值、规范工作流程、增强社会效益的时代要求相一致,强化为民服务、为民解困的工作理念,不断提升社会救助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和服务意识,使每个工作人员将努力为困难群众提供优质规范的救助服务作为自己的工作理念。
四、将质量管理体系导入社会救助体系的构想
在将国际管理标准引入救助工作的过程中规范内在管理体制是整个体系建立成败的关键。为此,我们需着力开展五方面工作。
1.组织基层标准化培训。举办标准化知识、ISO体系认证等专题培训,组织社会救助工作相关基层工作人员全员参训。通过培训,广大社会救助工作者了解标准化管理的理念,树立了标准化意识,认识到ISO理念是社会救助需要的理念,是社会救助向科学化、精细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2.建立标准化社会救助体系。以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为依据进行社会救助体系的建立,结合救助工作的职能特点,针对各部门规章制度、管理职责、服务标准、考核办法、工作效率、承诺信誉、顾客满意率等方面制定社会救助工作《质量手册》与《程序文件》等标准化救助文件。
3.梳理救助程序,细化工作流程。制定社会救助管理的《工作程序》、《管理职责》、《救助流程图》等标准化规章制度。通过制度建设,将所有管理流程具体细化,使救助工作管理制度化,审批规范化,资金发及时化,审批公开化,资料标准化,服务人性化。
4.持续改进,提升服务质量。通过标准化的建立促使社会救助制度体系更加精细、公平、公开。随着救助工作的不断推进,随时对救助体系进行完善及改进,PDCA循环可通过对成功经验的推广及失败的总结使社会救助工作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中。
5.强化各部门、各岗位之间的沟通协调。依据标准化的流程明确职权划分,减少工作交叉,并强调各个环节之间协作配合与相互监督,确保各部门、各岗位保持畅通,形成合力,实现整体有序互动,推动社会救助工作与时俱进。
目前我国已有多家社会救助单位尝试将标准化引入工作中,并感受到了标准化带来的益处。社会救助体系的标准化发展是社会救助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质量管理的引入将从体制上对社会救助工作进行改进,有助于梳理救助工作流程,促进各部门单位的沟通协调,提升救助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工作水平,增强后续工作监管力度等。
参考文献:
[1]古怀璞.高标准推进社会救助公平公正[J].中国社会报,2013-3-15.
[2]马俊达.推进社会管理标准化建设[J].学习时报,2012,8.
[3]陈芷汀.当前我国社会救助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J].法制与社会,2012(08)下.
关键词:建设监理 工程造价
Abstract: In the market economy, engineering supervision is effective way to control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cost, make the project cost more reasonable and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owners.
Key words: construction supervision; project cost
中图分类号:TL37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建设工程监理作为一种科学的建设项目管理方法,主要是以国家政策、法规、技术规范、工程合同、定额等为依据,代表业主控制设计过程和施工进程的投资、工期和质量,确保三大目标的实现。工程监理可以在项目建设的阶段,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有效的控制来实现业主控制工程造价的目标。要使工程监理在控制工程造价中发挥关键作用,必须从设计、招标、施工、竣工各个阶段入手,全面地进行严格有效的监理。
设计阶段合理把握投资控制
加强设计阶段的监理,确定合同的设计方案,减少在施工阶段重大变更和设计方案的变化,对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将起重要作用。根据统计,影响项目投资的主要阶段是设计阶段,影响项目投资的可能性约为78%。设计阶段如能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精打细算,则节约投资的潜力要比施工阶段大得多。所以搞好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是有效控制的首要阶段。
加强设计阶段的监理,进行事前控制,预防主为,从全面质量管理意义上讲是科学合理的。加强设计阶段的监理对投资控制是很关键的。一个工程项目的设计,由工程监理对设计造价进行约束,就能及早地控制工程造价。使工程造价更加合同,工程施工才能正常进行。
设计阶段投资控制的主要方法:
1.采用设计招标形式选择最合理的设计方法,促使设计单位采用先进技术,降低工程造价。如某小学教学楼工程,原设计采用框架结构,严重超资。后经设计招标,采用现浇砼楼板套管结构,施工方便,工艺简单,比框架结构节省工程造价又能满足教室大开间、净空高度的要求,在希望小学工程中广泛采用。
2.推行限额设计。在整个设计阶段,反技术、经济统一起来。在设计过程中首先进行工程的概算。以概算指标为指导,进行工程的设计。如某工程 ,为了增加外观效果,阳台窗采用弧形阳台,安装公司以单块小弧形玻璃进行工程报价。监理人员根据市场调查,用两块大弧形玻璃取代小弧形,达到同样外观效果,可节省工程造价1/3。
3.对初步设计及单项设计方案进行评价,通过技术经理指标的计算,对成本进行研究、比较与分析,选取最合理的方案。如某地下砼消防泵房,防水设计为外墙粘高分子卷材经现场勘察,此地区地下水位很高,而且水位很难控制。施工单位要求采用井点降低水位,既增加造价又很难保证工程质量。监理提出在底板及墙体底部水压大的部位使用高效砼抗渗添加剂,然后在内侧及上部按原设计使用高分子卷材,后经使用证明,达到理想的防水效果,使业主非常满意。
二、招标阶段协助业主选择最佳承包商
协助业主编制施工招标文件,起草施工合同条款,根据工程量清单和工料说明通过招标选择承包商,这是工程监理在招标阶段的重要任务。例如,在一次评审桥梁工程中,监理协助业主对几个公司报价进行了详细评审,发现投标价最低的公司,其报价范围与其他投标公司不同,漏报了一项数量较大的费用。如果将漏报费用加上,由这个公司报价将高于次低报价。最后,监理推荐意见是次低报价的投标人中标。
施工阶段科学实施费用、质量、工期、三大控制
首先,是坚持招投标确定合理的合同价款控制。要加强对施工队伍的资质审查,施工队伍素质,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和工期,对工程的经济效益起决定性的作用。同时确定合理的工程合同价款,对施工阶段的进度控制和结算工作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监理工作必须符合合同要求,在国家法规的范围内,保证每一项工程款的支付都符合合同的要求。在工程施工活动中,监理工程师处于主导地位,承包人与业主的货币行为是否准确和合理,取决于监理工程师所签认的工程费用是否公正。合同管理是控制和协调的依据,也是经济的法律手段,因此增强合同管理意识,完善合同条款十分重要。合同签订交有关管理部门审查,并进行公证,以保证合同合法,保护双方权益。条款的完备和内容的严谨,有利于减少合同纠纷,避免日后违约。作为建设监理,确保合同条款的切实履行,是义不容辞的职责。
其二,工程设备、材料价款的控制。设备材料价款在建筑安装工程中约占工程造价的70%左右,是工程直接费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在监理过程中,不可忽视这一部分。经引进竞争机制,开展设备、材料的招投标工作,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工程造价。
其三,是工程进度控制。在工程监理过程中,监理工程师要作好计划进度,以计划进度来控制实际进度。满足工期要求,同时还要满足合同规定的质量及费用要求。质量、工期、费用三大控制,必须合面抓紧抓好,从而达到高效、经济的工程施工目的。
竣工阶段严格审核工程结算
由监理单位进行工程造价审核,能够真正体现建设工程的公正、公平的原则。实事求是严格审核,既维护了业主的经济利益,也保证施工单位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合理、合法的权益。
建设项目全过程监理控制是一个有机整体。根据各个环节工作内容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手段进行监理是监理工程师实施项目施工全过程控制的重要职责。建设项目监理工作是一项需要各种专业技术、经济、法律综合管理多学科知识和技能的智力密集型服务工作,这就要求监理要用高科技的管理手段、高效率的工作风、高素质的监理才能去控制投资、质量、工期,管理合同和信息,调解经济纠纷,同时要增强法制观念和合同管理意识。监理工程师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和认真负责的态度,严格监理,一丝不苟,才能有效地在施工全过程中为每一个环节把关,真正有效地为业主控制好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
健全索赔制度,控制工程造价
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必须要完善索赔制度。在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都有可能发生索赔,但在施工阶段由于不稳定因素多,索赔发生较多。承包单位往往通过索赔,使自己遭受的损失得到合理及时的补偿,使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而业主应预测和分析导致索赔的原因和可能性,及时掌握各种风险的预兆,通过有效的管理减少和避免索赔事件发生。这样才有助于降底工程造价,使工程造价更合理。
关键词:温度-社会情感隐喻;概念隐喻理论;隐喻效应;架构理论;脑岛
分类号:B849:C91
在日常的语言交流中,人们常常使用这样的话语来描述人际关系或情感:“夫妻关系冷淡”、“兄弟俩儿打的火热”、“受到了朋友的冷遇”、“a warm person”等等。其实,作为人际关系或社会情感本身而言,它只是人们在社会互动或人际交往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种心理联系,并不具有“冷、热、暖、凉”等物理特性,然而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以上例子却俯拾即是。人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搭配呢?其原因在于人们日常普遍使用的隐喻表达,即“温度,社会情感”隐喻(temperature-social affection metaphor)。Lakoff和Johnson(1980)认为,这种隐喻表达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有着更深层次的心理意义。
关于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隐喻,Layoff和Johnson(1980)开创性的提出概念隐喻理论(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CMT)加以阐述。他们认为人们在生活中只建构了一小部分来自于直接经验的概念(如温度“冷”“热”),而在人类的概念系统中,还存在着大量抽象的、非直接经验的概念(如社会情感“冷淡”“热情”),当人们需要建构这些抽象的概念时往往就需要借助于隐喻来理解与表达,这样的隐喻就被Layoff等人称为概念隐喻(conceptual metaphor)。具体而言,概念隐喻通常涉及两个概念域:具体的、已知的始源域(source domainl与抽象、复杂的目标域(target domain),它们之间存在着系统的对应关系,即通过隐喻映射(mapping)的作用,个体得以借助具体、熟悉的概念来表达和理解抽象、复杂的概念。如在“时间就是金钱”这一概念隐喻中,人们常常使用“金钱”概念(始源域)来表征“时间”概念(目标域),从而派生出了诸如“花费时间”、“浪费时间”等表达。在这种语言范式之下,隐喻就不仅仅是存在于语言之中的表达形式,而且更是一种认知现象。在隐喻的研究中,对社会认知领域的探讨始终是其焦点之一。大量研究发现,诸如重量、温度等一些直接的身体感知经验都会通过隐喻的作用,影响着复杂的社会认知加工与判断(Jostmann,Lakens,&Schubert,2009;Williams&Bargh,2008a)。然而,这些直接经验是如何影响人类的高级心理过程?这种影响作用又是如何形成的?本文基于概念隐喻理论的视角,从日常生活中广泛运用的温度-社会情感隐喻入手,整合了以往大量研究,概括出主要用于研究温度,社会情感隐喻的常用范式,并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即作用过程与形成过程,两个方面阐述这一概念隐喻对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影响及其解释,并结合相关认知神经科学的证据以说明其心理真实性,以期深入了解温度向社会情感映射的作用机制与形成机制,并为审视与探究概念隐喻在社会信息加工过程的独特作用提供一种思路。
1.温度-社会情感隐喻的研究范式
对隐喻的研究最初仅仅是一种语料分析,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这种语料分析正逐步走向实证研究的领域。针对隐喻研究的凌乱和散漫。Landau,Meier和Keefer(2010)提出了一种相对清晰的实证策略,即隐喻转换策略(the metaphoric transfer strategy)。他们认为,在某一特定概念隐喻中,可以通过操控一个概念相关的心理状态(如感觉、知觉或其他等),将使另一概念在信息加工过程中产生与隐喻相对应的变化。而这种操控可以通过启动、具身化(embodiment,即实际的身体操作)或其他方法进行(Sanna,Chang,Mieeli,&Lundberg,2010)。如在“道德一洁净”隐喻(moral-purity metaphor)中,通过启动个体不道德的体验将增强其清洁身体的需求,而清洗双手亦可提升道德体验、促进美德行为(Liljenquist,Zhong,&Galinsky,2010;Zhong&Liljenquist,2006;阎书昌,2011)。而在温度,社会情感隐喻中,大量研究者所遵循的研究思路也与隐喻转换策略相吻合,具体采用的研究范式主要包括:情境操纵范式与心境诱发范式。
情境操纵范式主要是指通过操纵实验情境中包含的物理刺激,以激活相应的心理体验,进而影响到个体的心理与行为倾向。具体来说,在温度,社会情感隐喻的研究中,研究者首先通过操控与改变个体对周围环境温度(如实验室温度)的感知,继而观察个体在人际互动和社会体验中,社会情感发生何种相应变化。情境操纵范式的基本逻辑是,如果温度-社会情感隐喻具有心理现实性,那么操纵物理温度相关的知觉或判断,就会导致个体对社会情感的相关知觉和判断中产生相应改变。该范式是研究“温度,社会情感”隐喻的最早范式,它反映了由具体概念向抽象概念隐喻隐射的方向性。一系列采用该范式的研究证据表明,个体对周围温度体验的变化会显著影响人们的人际知觉与行为,并表现为抽象的“冷淡”、“温暖”之类的心理概念隐喻于“冷”、“热”的具体感知体验之中(Bargh&Shalev,2012;IJzerman&Semin,2009)。这说明,一些抽象概念(如社会情感)可能源于人类的身体经验以及身体与环境长期的交互作用(如身体与温度的互动)(Barsalou,2008;Kaschak&Maner,2009;Lakoff&Johnson,1999;Landau et al.,2010;Williams,Huang,&Bargh,2009)。
与情境操纵范式相反的是,心境诱发范式则是通过心境的改变,以观察个体对相应物理属性的感知变化情况。换言之,在研究中先要求个体回忆或直接参与某些事件(如社会接纳或社会排斥的情景),以引起个体相应心境的改变(如心理温暖或孤独),并进而诱发相应的感知觉变化。其实,心境诱发范式最初主要是用来检验隐喻映射方向是否具有对称性(asymmetrical)或双向性(bidirectional)。早期,大量研究发现,由于具体概念中包含着抽象概念所缺乏的感觉,运动经验的部分,因此,由具体概念向抽象概念的隐喻隐射只能符合“由近及远”、“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它是非对称的、单向的(Bargh,2006;Boot&Pecher,2010;Lakoff&Johnson,1980)。然而,对温度,社会情感隐喻的研究中却发现,心境的改变亦能影响个体对相应物理刺激的感知觉变化(Wang&Lu,2011;Zhong&Leonardelli,2008)。而这不仅反映了概念隐喻映射的灵活性、动态性,也进而体现了社会认知中可能涉及着物理的、知觉的成分(Barsalou,1999;谢久书,张常青,王瑞明,陆直,2011)。
2.温度,社会情感隐喻的作用机制
其实早期,Asch(1946)就发现,“热情,冷淡”维度是个体对他人形成某种印象的中心性格特质,相对于冷淡者,人们往往对热情者抱有更多正性的社会情感评价(如友善、信任、合作等)。随后,Asch(1958)对此进行了隐喻性阐释,他认为通过隐喻的方式,人类运用具体的身体冷暖经验来表达和理解抽象的人际体验。其实,类似于温度与社会情感之间的联结,也突出反映了隐喻的认知功能——建构了抽象概念与具体概念之间相应特征的映射,进而提供了一种对抽象事物进行理解与判断的类比框架(analogical framework)(Keefer,Landau,Sullivan,&Rothschild,2011)。而这种类比框架,就是利用两类不同概念间建立起的对应关系,让人们能够从熟悉事物的感知角度来把握抽象事物的属性特征。然而,温度,社会情感隐喻中这种概念映射是如何实现的?它又是如何发生作用的?对此,研究者展开了一系列的实证探索。从种种例证来看,温度,社会情感隐喻的作用机制主要围绕着物理冷暖与心理冷暖这两者之间的类比(analogy)。具体而言,可表现为两种隐喻效应,即隐喻一致性效应(metaphor consistency effects)与隐喻补偿效应(metaphor compensation effects)。
2.1隐喻一致性效应
在现实生活中,个体对外界环境的直接体验产生了温度感知,并主要表现在“冷-热”维度的知觉范畴;而另一方面,对于无法获得感知信息的社会情感来说,其心理意义的获得也涉及心理“冷-暖”维度的情感范畴。因此,温度,社会情感隐喻反映了分属两个范畴的温度与社会情感通过隐喻映射的机制相互作用,而作用或映射的一般规律为:“冷”“热”的知觉体验分别与心理“冷”“暖”的人际知觉相对应。其实,大量研究发现,这种隐喻映射的机制存在于认知水平,即通过操控感觉、知觉或其他心理状态,使社会性信息在参与解释、回忆和判断的过程中产生与隐喻相一致的变化,从而出现了隐喻一致性效应(Landau et al.,2010)。
Williams和Bargh(2008a)最先采用了实证的方法探讨了身体温暖是如何与心理温暖相关联的。在研究中,研究者利用一系列“偶然”的机会让被试感受热或冷的事物(如咖啡或治疗垫),然后分别要求被试完成一份对中性虚拟人物的性格印象问卷以及选择一份礼物(贴有款待朋友或个人礼品的标签)作为参加研究的报酬。结果发现,对物理冷暖的操纵显著影响了被试的性格判断与行为,表现为:与感受冷的体验相比,手捧热咖啡的被试更倾向于认为目标人物的品质是友善的、温暖的;而手持热治疗垫的个体也更为慷慨,更喜欢为朋友选择礼物。在此基础之上,IJzerman和Semin(2009)通过操纵实验室内温度的方法也证实,个体物理温暖的体验可以促进心理温暖感觉(如亲近、信任等)的产生。这说明,人际间“温暖”的概念表征至少部分的与物理温度相联系。相似地,对物理寒冷与人际冷淡关联的探讨也发现了相同的效应。如Kang,Williams,Clark,Gray和Bargh(2011)采用情境操纵范式发现温度的降低将增加被试对他人的怀疑与不信任。由此来看,物理温度可以作为一种情境线索(contextual cueing),自上而下地指导着人们的人际判断与行为,从而使温度可以与社会情感进行心理上的替换(psychologically interchangeable)。
随着对隐喻一致性效应的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发现一致性效应并不只是物理温度对社会情感加工的单方面效应,而是一种相互作用的过程,即对心理冷暖的加工也影响个体对身体冷热的感知。Zhong和Leonardelli(2008)首先采用心境诱发范式发现,由回忆社会排斥事件所引起的心理“冷”的感觉能够诱发被试低估室内的温度。随后,一些研究对此展开进一步的检验,结果证实社会排斥事件不仅可以引发被试寒冷的体验,甚至会导致被试皮肤温度的降低(IJzerman et al.,2012;Wang&Lu,2011)。而另一方面,研究者也揭示了通过隐喻的机制,心理“暖”的感觉将促进个体身体热的感受(IJzerman&Semin,2010;Steinmetz&Mussweiler,2011;Szymkow,Chandler,IJzerman,Parzuchowski,&Wojciszke,2013)。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断,抽象的社会情感概念表征也包含着物理温度的特征,因而心理冷暖感觉的诱发将自动激活相应物理特征,并具体反映在人们的感知觉体验之上。
2.2隐喻补偿效应
隐喻一致性效应反映了提供个体某一特定的体验(即隐喻线索),就能够促进与隐喻映射方向一致的概念的表征与加工,并以同化的方式(assimilative manne)影响个体随后的判断与行为。而随着多个研究路径不断深入的开展,研究者也发现概念隐喻还可以以另一种作用方式。即补偿的方式(compensatory manner)影响着人们的判断过程与行为。其中,隐喻补偿效应主要存在于身体“热”——作为一种动机性输出(motivationalinput),对心理“冷”所具有的补偿和调节作用之中。
Zhong和Leonardelli(2008)在探讨身体“寒冷”与心理“孤独”隐喻关系的研究中首先发现了隐喻补偿效应。在他们的研究中,首先通过心境诱发范式引起被试短暂的、强烈的孤独的感觉,随后要求被试对五种食物(热汤、热咖啡和其他三种没有明显冷和热特征的食物)进行喜好评定。结果发现,被试对热的食物给予更高的评价,抱有更多的需求愿望。在此之后,有研究在评估个体慢性孤独的得分与洗澡水温的关系时也发现,慢性孤独得分高的个体更倾向洗澡时选择较高的水温(Bargh&Shaley,2012)。这说明,心理“冷”激活了个体对身体“热”的动机性需求。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之上,Bargh和Shalev(2012)也进一步指出,身体“热”甚至可能减轻个体由社会事件所引发的负面体验与感受。而这也得到了IJzerman等人(2012)实验研究的证实。以上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个体处于孤独、被排斥等心理“冷”的感觉中会无意识的自我调节着自身身体的感知体验,并利用身体“热”的体验来补偿着由负性体验所导致的心理失衡。而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它也可能反映着个体或环境中某些保护性因子确实可以对促进个体的良性发展发挥作用。
综上所述,温度,社会情感隐喻的研究发现了两种可能存在的概念隐喻作用机制。隐喻一致性效应强调的是一种隐喻促进作用的过程,它反映了相关联的两个概念之间以同化的、一致的方式实现着“等价”交换;而隐喻补偿效应则突出了一种隐喻调节机制,表现出一个范畴向另一个范畴的映射延伸过程中也存在着相反地补偿或修复过程。然而,两种隐喻效应的关系到底是怎样了?Hong和Sun(2012)认为,隐喻一致性效应与隐喻补偿效应可能主要是由于实验材料的差异所致,它们可能没有本质区别。然而,研究者认为,两种隐喻效应可能有着不同的心理机制(如隐喻补偿效应更加突出了心理的应对机制)。当然,对此进行更多细致的探讨仍是未来可取的方向。
3.温度,社会情感隐喻的形成机制
对温度,社会情感隐喻作用机制的探讨突出显示了存在于语言水平上的这一概念隐喻并不是偶然的、随意的,它在个体水平上具有心理现实性。然而,这种心理现实性源自何处?它又是如何形成的?这引起了研究者们的诸多兴趣。Lakoff和Johnson(1999)指出,隐喻可能是基于早期身体经验的,人类日常经验中的相关性不可避免地会引导我们获得基本隐喻,它是身体、经验、大脑和心智的产物。基于此观点,目前不少学者试图从架构理论(scaffolding theory)的视角解释温度,社会情感隐喻的形成机制。
所谓架构(scaffolding),就是人们不断整合输入信息与原有知识结构的过程,它是被动的、无意识的过程。架构理论认为,个体早期与自然界的接触中获得了一些最基本的概念,这些概念通过不断的“架构”,使得人类早期感觉运动经验逐渐成为抽象概念发展的基础(Williams et al.,2009)。也就是说,概念隐喻可能源于个体早期与物理世界的长期作用中所形成的身体经验与社会经验,并在不断的“架构”中实现的(IJzerman&Koole,2011;Landau,Keefer,&Meier,2011;Williams et al.,2009)。其实,就温度,社会情感隐喻而言,个体早期(尤其是婴儿期)与看护者间的互动经验可能是这一概念隐喻形成的关键。例如,在个体早期,看护者(通常是母亲)依靠身体接触(触摸、哺乳等)不仅向个体提供了身体温暖的感觉,而且也刺激了个体的情感发育和发展健康的社会关系(如爱、信任等心理温暖的感觉),从而使得物理温度与社会情感建立了某种特定的联系(Fransson,Karlsson,&Nilsson,2005;Harlow,1958)。而这种联系通过不断的架构,从而使得物理温度逐渐就具有了情感性特征。
温度-社会情感隐喻可能源于早期亲子互动经验的观点也得到了一些研究的证实。Bowlby(1969)曾指出,依恋是个体寻求并企图保持与看护者亲密的身体与情感联系的一种倾向,不同的依恋风格反映了婴儿与照料者之间不同的内部关系模型。因此,IJzerman和Koole(2011)推测,依恋风格可能影响着温度与社会情感之间联结的形成,比如非安全型依恋个体往往难以与看护者亲近,而这种早期经验的缺乏可能不利于温度,社会情感隐喻的形成。鉴于此,他们的进一步研究对此进行了验证,结果证实了依恋风格在温度一社会情感隐喻的映射作用过程中起着一定的调节作用。即在温暖的室温条件下,安全型依恋的儿童表现出更多的信任、分享行为,而非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却没有出现类似的这种效应(IJzerman,Karremans,Thomsen,&Schubert,2013)。此外,一些更加细致的研究则区分了不同的非安全型依恋风格,即焦虑型依恋风格与回避型依恋风格,对预测温度,社会情感隐喻效应的敏感性。结果发现,前者可显著正向预测隐喻效应的发生,而后者却未有效应发生(Fay&Manet,2012;Vess,2012)。而这种差异可能源于焦虑型依恋风格的个体往往具有强烈的与他人亲密的动机,而回避型个体却羞于与他人接触(DeWall et al.,2011;Feeney&Collins,2001)。总之,以上研究证据的出现,为架构理论的合理性提供了一定的佐证。然而,就如IJzerman所言,这些仅仅是一些初步的探索,要真正揭示温度,社会情感隐喻的形成机制,仍有待未来更加深入的探究。
4.温度-社会情感隐喻研究的神经证据
近几年来,随着概念隐喻研究的深入以及研究手段的进步,研究者开始综合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从不同视角探寻解释温度一社会情感隐喻运作与形成的新路径。尤其是,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兴起,为温度与社会情感的关联提供了神经证据。从当前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结果来看,这些趋同性证据主要在于:个体对物理温度与社会情感信息的加工激活着相同的脑区,即在脑岛(insula)上实现着共享。
已有的研究发现,由冷暖刺激所引起的温度觉的强度与脑岛的活动显著相关(Craig,Chert,Bandy,&Reiman,2000;Sung et al.,2007)。而该脑区通常也被认为会参与对社会情感(如爱、信任、羞耻、排斥等)信息的加工(Eisenberger,Lieberman,&Williams,2003;Kross,Egner,Ochsner,Hirsch,&Downey,2007;Meyer-Lindenberg,2008;PreuschoffQuartz,&Bossaerts,2008;Rolls,McCabe,&Redoute,2008;Sanfey,Rilling,Aronson,Nystrom,&Cohen,2003;Todorov,Baron,&Oostcrhof,2008)。对此,Williams和Bargh(2008a)指出,对心理温暖和生理温暖的加工可能都激活脑岛皮层区域,而这种在大脑皮层相应位置的重叠正好可以用来解释两者在心理意义上紧密关联。最近,Kang等人(2011)直接验证了在物理温度向社会情感(信任)映射中脑岛的作用。在研究中,研究者们使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扫描了不同温度操纵后,个体在信任博弈中的神经活动。结果显示,个体在接受冷刺激后,左前脑岛在信任决策中有超常活跃的现象。而且,作出不信任的决策之后紧跟冷刺激,则双侧脑岛也都会有更强的活动,但这些效果均不存在于热刺激后。因此,Kang等人认为,脑岛可能是一个共享的神经基质,并调节着物理温度向社会情感映射的过程。
Gallese和Lakoff(2005)认为,人类认知的关键方面就是“神经再利用”(neural exploitation),即在保持其原有功能的同时,把感觉,运动系统神经基质再利用,服务于新的角色,并在抽象思维中发挥新的作用。从现有关于物理温度与社会情感的神经关联的研究证据来看,它不仅反映了温度与社会情感的关联具体反映在大脑的结构与功能上。也突出了概念隐喻是以人的身体特性、大脑神经结构等为基础逐步塑造起来的。这也为研究者进一步深化对概念隐喻的认识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方法论指导。
5.小结与展望
温度与社会情感虽是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但行为与神经层面上的研究都揭示了两者之间有着更深层次的心理联系。基于概念隐喻理论的视角,研究者们对温度,社会情感隐喻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并取得了一些富有成效的资料。温度,社会情感隐喻的作用机制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它强调激活这一概念隐喻将自上而下指导着个体的心理与行为,并表现为隐喻一致性效应与隐喻补偿效应。温度,社会情感隐喻的形成机制则从自下而上的角度探讨了个体早期经验通过不断架构引导着我们获得这一概念隐喻。此外,从认知神经科学的角度关注脑岛在温度向社会情感映射过程中的作用也是目前研究的新方向。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已有研究本身也存在某些不足,未来对温度,社会情感隐喻的研究可考虑以下几点:
5.1进一步完善研究方法
首先,以往研究范式存在着一些不足。在温度,社会情感隐喻研究中,不论情境操纵范式或心境诱发范式都强调通过一定的操纵处理以激活这一概念隐喻,而这些操纵包括实际身体操作、概念词汇启动、情境启动等多种方法。虽然目前研究证实以上多种方法均能实现对温度一社会情感隐喻的启动效果(Keefer et al.,2011),但它们是否存在着作用大小的问题?它们是否启动了不同的内容(如实际身体操作启动了个体的相关体验,而概念词汇启动了个体的相关概念)?此外,在情境操纵范式中,研究者所操纵的温度是否存在临界值?是高于或低于皮肤温度多少才是适宜的?因此,在未来的研究或实际比较中应注重研究方法的统一。其次,研究者还应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与手段,如生理多导仪、功能性核磁共振等。当然要深入了解温度与社会情感的关联,还需要融合神经生物学、神经电生理、跨文化心理学等多角度的研究证据。
5.2探寻其他因素可能参与隐喻映射作用过程
对温度,社会情感隐喻作用机制的研究一直是研究者探讨的焦点。然而,目前对其作用过程的了解一直是模糊的,如在物理冷暖与心理冷暖之间的类比过程中是否存在着其他因素的参与?其实,个体的温度感知很大一部分来自于身体的接触,因此,身体空间距离可能参与温度一社会情感隐喻的形成与作用过程。而Williams和Bargh(2008b)也证实对空间距离的启动确实会影响个体的情感与评价,这提示我们,对物理温度、空间距离、社会情感三者关系的探讨将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深入了解温度,社会情感隐喻作用机制。
5.3从发展的角度,探索对形成机制的直接研究
关于温度,社会情感隐喻形成机制的探讨,首先就要了解这一隐喻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而从目前的研究来看,主要是从间接的角度考察一些早期经验缺乏所形成的依恋风格、人格等因素对温度,社会情感隐喻形成的影响(Fay&Maner,2012;IJzerman et al.,2013;Vess,2012)。尽管这种方法有其一定的价值与意义,但很显然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性。因此,直接研究温度,社会情感隐喻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就显得非常必要了。对婴幼儿的追踪研究可视为一种有效的直接研究方法。当然,对婴儿的实验研究既要符合婴幼儿的自身特点,又要能有效的揭示实验目的。因此,未来研究可对此进行更加细致的探索。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社会工作;价值矛盾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2-0220-02
0 引言
社会工作是一项帮助个人、群体、社区提高或恢复其社会功能运作能力,并创造有利于它们的社会环境的专业活动。高校社会工作与其他社会工作一样,也是一种助人自助、解决困难的专业化活动。随着社会急剧变化和现行教育体系存在的不足,现代大学生所承受的社会压力也愈来愈大,由此引发的社交障碍心理疾病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因此十分有必要借助社会工作优势介入高校教育体系,帮助存在困难的学生提高适应学习生活的能力,克服学习障碍,从而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得到更好发展。作为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社会工作专业,在具体的实务工作中必然涉及“应当如何”的主观愿望,而作为服务对象的大学生(即案主)也会有自己的态度,这就产生了价值矛盾与价值选择。
1 价值观相关理论解析
价值观指主体(个体、群体、社会)看待客体(认识或实践的对象)及评价其重要性或社会意义所依据的观念系统。在实际生活中,人们总是有所选取有所舍弃,有所喜好有所憎恶,这就有价值观念在起作用。价值观作为体现社会理想和目标的观念,是推动并指引人们做出决定和采取行动的原则、标准。作为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社会工作专业,在具体的实务工作中必然涉及“应当如何”的主观愿望,而服务对象也会有自己的态度,所以工作者面对服务对象时,必然有两种价值判断:一是试图把自己的判断强加给案主,这很可能引起价值冲突;二是先处境化地“双向理解”,然后通过沟通达成共识,这是最理想的价值介入状态。
对社会工作者来说,在遇到与案主出现类似价值矛盾的问题时首先应当确定的是,工作者与案主之间的矛盾是否确实由价值冲突引起而并非知识矛盾。价值是关于什么对人有利的信念、偏好、或假设。价值判断并不能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上,因此我们仅仅根据特定的信仰和道德规则来评判价值的是非。另一方面,我们称之为知识的是关于世界与人的研究结果,这些结果已经得到或能够得到证实。以一个是否辍学的案例(下文中有具体案例介绍)来看,假如在高校社会工作者看来辍学意味着大学生涯的半途而废,因此认为辍学现象是一种令人感到羞耻的行为。而案主则不认为是羞耻的事情,并倾向于辍学,这就构成了价值矛盾与冲突。但是假如社会工作者反对辍学是因为认为辍学后案主一定不会有好的发展前途,并会感到后悔或白责,那么所表现出来的则是一种知识或经验上的欠缺,而并非和案主构成价值冲突。因为实践可以证明,学历高低并不是事业成功的唯一要素;同时,知识或经验的观察还证明,当前社会下只有极少数学生在辍学之后存在严重的羞耻感。这就要求社会工作者要掌握更多、更全面的专业知识,以免出现把知识层面的误解错当成为价值矛盾与价值冲突,以避免问题的复杂化及问题的错误解决。
2 价值冲突个案及分析
每个人认识事物及其属性的基础不尽相同,自身需要的尺度以及确定各种事物是否有价值及其价值大小的观念也就不甚相同,这就造成了社会工作者和案主之间有可能存在价值冲突,下面就以所做的两个个案来进行分析:
个案一:案主是一位大三学生,因家庭成员突发变故,家里需要其辍学回家打理家族企业,该生在办理退学手续时却又非常矛盾,犹豫不决。通过案主的叙述,其本人还是倾向于辍学接管企业,但是又怕能力不足,无法驾驭企业,因此徘徊不定。而我个人认为辍学是一种半途而废、不求上进的表现,因此陷入了价值困境中。假如我把这种价值取向付诸实现,就很难保持客观的立场并对案主有积极的帮助。在面对这种价值矛盾时,一个经常使用的办法是“案主自决原则”。即,案主有权利持有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按照自己的观点行事,只要这样做不会损害其他人的权利。我们首先帮助案主准确地界定问题之所在,找出解决问题的所有方案,并逐一分析各方案的优缺点之后,再由案主自己决定如何选择。这与一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选择一个行为模式,然后用这一模式去重新塑造案主的观点恰恰相反。在此案中,虽然我反对辍学,但是我应该让该生明白辍学与否都是可行的选择,因此,我和该生将辍学与否的理由详尽的列出,案主经过反复比较和仔细思考后,决定“暂不办理退学手续,回家与家庭成员认真商量一下,确定今后个人及企业将如何发展之后再做决定”。虽然没有辍学是我最初的愿望,但是在经过有效的社会工作方法的运用后,在没有外界的干扰下让该生做出了自己的决定才是令我最欣慰的地方。
个案二:这是一个极端的案例,大一新生张某在入学体检时查出患有白血病,家境贫寒的他面临突然的变故,非常绝望,因此想到了自杀。在与该生的交谈过程中,我尝试用在前个案例中使用过的案主自决的方法进行实务,和该生一起将自杀与进行治疗的各种影响因素及其后果进行分析。但该生分析了所有可能的因素之后,依然觉得没有理由继续忍受痛苦,而且就算接受治疗,治愈的几率甚小,高额的治疗费用会成为家人的负担。这又使我陷入了价值矛盾之中。不知道是否应该阻止该生自杀。
在使用案主自决的方法失效后,经过仔细分析案情,我转而使用另一种解决方法:将社会工作的道德伦理原则按照其重要性的程度排成序列,根据序列来做出价值判断。这些价值序列是:①保护生命(个人与社会的基本生存需要);②维护独立性、自主性和自由;③营造平等的机会;④提高生活质量;⑤保护每一个社会成员的隐私权;⑥讲真话,并开放所有的相关信息;⑦根据自愿接受的原则行动。
根据这个价值序列,我在价值①(保护生命)和价值②(维护独立性、自主性和自由)之间遇到了矛盾,根据价值序列原则,应当毫不犹豫的服从第一条原则,保护他的生命。首先让他了解到:自杀非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以及杀死自己是不可逆转的大事:困难是暂时性的,可以解决的;专业人员(及其他人士)愿意分担、支持和协助他。我多方寻找关于白血病治愈方面的信息,给予其进行治疗的勇气,然后通过与其家人的沟通了解到家里人也是十分希望尽全力对该生进行治疗,通过其家人的鼓励和支持给予他治疗的信心和决心,医院方面也表示可是适当减免该生治疗所需的费用。在努力使第一条原则实现后,即该生答应接受治疗,并不再考虑自杀的情况下,通过其家人和院方的配合,对他的生活心态进行调整。通过使其对以前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治愈后生活的憧憬,培养他积极的治疗心态,变被动接受治疗为主动要求治疗,增强他的自信感和自控感,鼓起他的求生欲。
3 解决冲突的价值观念及原则选择
社会工作者在介入工作时,必须有一套专业价值理念,应当对自己的专业价值观念不断进行反思和批判,以便为判断是非和采取行动提供可靠的价值准则。在社会工作实践中,以下基本价值占据优先地位:①人的价值与尊严。保护人的生命是社会工作者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则,假如案主流露出想伤人、杀人或自伤、自杀时,社会工作者首先应当立即采取的行动是保护生命,预防和阻止对生命的伤害。②社会正义。社会正义意味着保证人们的平等机会和权利,保证人的价值和尊严。③助人。“助人的价值是社会工作者的第一面旗帜。”助人通常被看作是社会工作的一个职业特征,而不是被自觉地认识为社会工作最重要的基本价值之一。
[关键词] 流动儿童;社会支持;学校归属感;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2)11-0016-03
一、问题的提出
流动儿童所处的年龄阶段是生命历程中精力最旺盛的时期,又是生理成熟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许多研究认为,作为处境不利学生,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容易产生负面情绪以及各种问题行为。例如,流动儿童自尊心水平显著比城市儿童低,并且普遍缺乏自信心[1]。进城就业农民子女更倾向于将失败、过失的责任归咎于自我,自信心不高,自卑心理严重[2]。杨磊,康慕云等将近年来研究中出现的流动儿童常见心理问题归纳为:自卑心理、孤独心理和学习困难[3]。然而,心理健康不仅仅是没有心理疾病或心理问题,更是个体在心理与社会行为上能保持良好状态,以心理适应为基本特征。刘华山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与积极的社会功能”[4]。有调查显示,农民工子女的学习适应性总体情况较差[5]。流动儿童在学校适应性方面比本地学生存在更大的问题[6]。孙维平,胡韬等研究表明:流动儿童存在人际交往障碍,不能很好地与同学交流沟通。在交往障碍因子上,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的得分有显著差异[7]。
近年来,跟随父母进城的流动儿童在学生群体中的比例不断加大,已经成为一不可忽视的特殊群体。学校归属感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徐坤英发现中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各个维度都与中学生心理健康问卷的某个维度有显著正相关,与心理健康总问卷均有显著正相关[8]。虽然还没有人专门研究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但许多与此有关的研究结果不免引发人们在这方面的忧思。例如郭良春,姚远等调查发现:40%的流动儿童回答曾因为自己是外地人而被瞧不起过,20%的城市儿童家长告诫自己的子女不要带流动儿童到自己家里玩来玩,理由是“有些外地人偷东西”“素质低”[9]。
社会支持已经被公认为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左占伟,邹泓等证实,社会支持与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密切联系[10]。父母、教师等重要他人提供的社会支持可以缓解成长危机,提高青少年适应各种压力和生活变迁的能力。在谭千保的研究中,流动儿童的社会支持和学校适应性较非流动儿童差。流动儿童社会支持水平与学校适应之间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主观支持与支持利用度对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有显著的预测作用[11]。何雪松,巫俏冰等调查结果说明,社会支持对流动儿童的精神健康有显著影响,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其抑郁程度越低,精神健康状况也越好。社会支持充当着学校环境与精神健康之间的中介变量[12]。
综观以往研究,不难发现以下三方面的问题亟需进一步探讨:其一, 以往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不仅较为零散,而且多是从消极方面入手、以病理角度考察了他们出现的诸多心理问题,而较少关注“积极的心理健康”。其二,对农民工群体以及流动儿童的归属感还缺乏量化研究,只是停留在状态的描述上,难以作深入的分析。在综合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假设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存在直接作用,学校归属感在两者之间起着中介作用。在此理论假设的基础上,本研究拟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技术,考察流动儿童的社会支持和学校归属感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效应及其实现机制。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山东省某市某初中学生340人,其中外来务工子女230人,约占70%。本研究有11~17岁共209名流动儿童参与了问卷调查,得到有效问卷208份。其中,男生120人,女生88人;初一78人,初二92人,初三38人。父亲文化程度,大学8人,高中或技校37人,初中120人,小学及以下43人。母亲文化程度,大学2人,高中或技校23人,初中103人,小学及以下80人。
(二)研究工具
1.社会支持评定量表[13] : 肖水源(1986)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包括3个维度: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共10个项目。问卷题目得分之和越大,表示得到的支持越多。测查前对量表进行适当修订,使之适合青少年学生(如将“同事”改为“同学”)。此问卷已在心理研究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已被证明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本次测得的克隆巴赫α系数为0.72。
2.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14] : 苏丹,黄希庭(2007)编制的中学生适应取向的心理健康问卷,包括5个维度:生活幸福、乐于学习、人际和谐、考试镇静、情绪稳定,共25道题。该问卷采用李科特5点量表,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记为l~5分,得分越高表示心理健康状况越好。此次测得的克隆巴赫α系数为0.76。
3.中学生学校归属感问卷[8] : 徐坤英(2008)编制的中学生学校归属感问卷,包含5个维度:学校环境、教师行为、学校投入、同伴关系、学校融入。该问卷共24个题项,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五级评分,得分越高表示学校归属感越强。此次测得的克隆巴赫α系数为0.94。
使用统计软件SPSS16.0及LISREL8.7作为数据分析工具。
三、结果
(一)流动儿童社会支持、学校归属感、心理健康的基本情况
本研究以各量表平均分作为各观测变量的得分(下同),计得流动儿童社会支持、心理健康、学校归属感的平均数、标准差(见表1)。
表1 流动儿童社会支持、心理健康、学校归属感描述统计(M±SD)
■
以社会支持、学校归属感、心理健康两个量表的平均得分为因变量,以性别和年级为自变量,做MANOVA检验。结果显示:性别及年级对流动儿童的社会支持、学校归属感以及心理健康影响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皆不显著。
(二)社会支持与学校归属感的相关系数
表2 流动儿童社会支持与学校归属感各指标间的相关
■
注:*p
表2显示,除学校融入与主观支持相关不显著外,社会支持与学校归属感各因子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
(三)社会支持、心理健康、学校归属感的相关
流动儿童社会支持、学校归属感和心理健康两两间相关均达到非常显著的水平(p
摘要:研究采用中学生情绪智力问卷、青少年害羞量表、简版社会适应评估问卷对770名中学生(平均年龄为15.17岁,SD=1.91)进行测试,探讨情绪智力与社会适应的关系并分析羞怯在情绪智力与社会适应间的中介作用。阶层回归分析表明:在控制人口学变量后,情绪智力对积极适应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对消极适应具有负向预测作用;羞怯在情绪智力与积极适应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羞怯在情绪智力与消极适应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偏差校正Bootstrap法检验发现间接效应95%的置信区间不包括0(P
中图分类号:B84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2135(2016)05-0646-09
1.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激烈竞争依赖于国家的综合国力,高素质人才是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基础,增强高素质人才应对复杂多变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意义重大。社会适应是人类与社会环境发生交互作用中达到平衡的过程,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可以帮助有机体获得独立成长和承担社会责任。社会环境发生变化时,个体的观念,行为方式随之而改变,使之适应所处的社会h境的过程即是社会适应。有国外学者从社交技能、学校归属感、孤独感及社会不满情绪四个方面来测量学生的社会适应状况,并认为社交技能的缺乏会导致个体出现社会适应问题,如同伴排斥、孤独感、对学校缺乏归属感或出现退学问题。持社会学立场的研究者将社会适应能力和生活满意度作为衡量个体社会适应状况的两大指标,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适应一般指个体从心理层面适应社会生活环境的状况,可以从自我适应、人际适应、行为适应及环境适应四个方面去理解其内涵。个体在面对新情境时一般有三种反应方式:改变环境以适应自身需要、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观念以接受新情境、采用心理防御机制以克服环境变化所带来的焦虑。
Salovey&Mayer提出情绪智力的概念之后,许多国外学者着重强调情绪智力伴随着情绪的人际特征而出现。社会功能观认为与社交有关的情绪信号有助于个体了解在与他人交往中如何做出恰当的反应。情绪智力是个体识别、运用和管理自身与他人情绪的能力,包含个体感知潜在的情绪信号,适应不同情绪和社交情境的能力。准确感知情绪信息的能力与个人对环境刺激的反应灵活性有关,情绪智力包含了个体注意、接受情绪线索以提取刺激的固有信息的能力。准确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可以帮助个体觉察潜在的互动及对社交关系的维持。情绪智力较高的个体会体验到极少的孤独感,同时他们能够很好地维持工作与家庭生活间的平衡状态。也有研究认为情绪智力包含个体精确分析情绪的能力,运用感觉、情感与情绪知识提升思维水平的能力,可以把这些能力看作是一般情绪智力的组成部分。已有研究表明情绪智力高的个体具有良好的自我价值感与行为表现,相应地,他们还会具有融洽的人际关系;情绪智力对个体的生活满意度与掌握感具有独立的预测作用。因此,准确识别、觉察他人情绪的个体常常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水平,较高的情绪智力可以促使个体获得更加丰富和多样的社会生活。
羞怯具有普遍性和人群分布广泛性。从个体的情感和行为表现角度来看,羞怯是在人际交往活动中,个体感到不自在或压抑,并害怕受到他人的消极评价,这种沮丧或消极的情绪体验会明显减弱个体对人际目标和职业理想的追求。作为气质或者人格特质的羞怯,本质上是发生在社会情境下的社会现象,常表现为犹豫,或者面对社交情境特别是陌生场所时感到不自在。一些纵向研究表明,羞怯是一种稳定的遗传结构,它可以预测个体成年后某些重要的生活成果,如人际关系,职业成就与精神病理症状。同时,羞怯的社会适应模型认为社会适应主要强调个体对社交活动的适应性,包括生理反应、行为表现、情绪体验与心理状况四种成分;而羞怯个体的心理过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接近或进入到社交活动阶段、避开社交活动阶段、愤恨阶段。在学校生活中,羞怯与教师拒绝、内化问题呈正相关,与老师的亲密关系和冲突呈负相关,而幼儿与教师之间的亲密、冲突与信赖可以缓解幼儿的羞怯及个体社交能力与适应不良的水平。
近年来,国外探究了情绪智力对羞怯个体的自我意识、自我管理及人际关系管理等的影响,情绪智力可以显著预测个体的羞怯水平。情绪智力影响个体的羞怯程度,羞怯个体在人群中会体验到恐惧与压力,进而试图避免不熟悉的人群和社交关系。Hajloo和Farajian还认为羞怯个体缺乏足够的能力控制情绪,他们不能合理地理解与控制情绪或者做出正确的决定。就个体社会适应状况而言,生活适应、友谊质量、孤独感等内化问题受制于羞怯水平。羞怯与孤独感之间存在中等程度的相关,并且羞怯能直接正向预测个体的孤独感体验。作为一种主要的社会情绪特质,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敏感性羞怯对个体的社会与心理适应起着重要的作用。纵向研究也表明,儿童早期的羞怯压抑行为可以预测其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社会适应问题,如同伴排斥、孤立、学业失败、职业稳定与心理健康等。随着中国发展成为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社会,敏感性害羞的儿童很容易发生适应性问题,羞怯能正向预测儿童发展过程中的孤独、抑郁及教师评价等内化问题。可见,情绪智力作为一种“热智力”影响着个体的羞怯水平与社会适应状况,而羞怯作为“自我施加的心理枷锁”对个体的社会适应具有不可忽视的制约作用。
依据已有研究可知,高情绪智力可以促进个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更好地承受与应对挫折和压力,还可以有效地提高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那么,情绪智力究竟如何作用于个体的社会适应状况?是直接作用还是通过其他变量的间接作用?目前鲜有研究探索个体消极的人格特质在情绪智力与社会适应之间的作用机制。由此,本研究选取中学生为研究对象,以期通过探讨情绪智力、羞怯与社会适应的关系,进一步理清情绪智力与羞怯对社会适应影响的作用机制,为提高中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提供理论依据。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假设情绪智力不仅直接影响个体的社会适应状况,还通过羞怯的间接作用影响其社会适应状况,即羞怯是情绪智力作用于社会适应的中介变量。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研究采用整群抽样的方式,选取河南省驻马店市、湖北省随州市、安徽省合肥市及芜湖市四所中学的学生为被试,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施测。共发放805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770份,有效回收率为95.65%。其中,七年级为113人(14.7%),八年级为116人(15.1%),九年级为103人(13.4%),高一为109人(14.2%),高二为158人(20.5%),高三为171人(22.2%);男生为397人(51.6%),女生为373人(48.4%);中学生的平均年龄为15.47岁(SD=1.94,全距为11~20)。
2.2研究工具
2.2.1中学生情绪智力问卷
研究采用邹泓,刘艳,李小青等编制,邹泓,刘艳修订的《中学生情绪智力问卷>,该问卷采用里克特(I.ikert)五点计分法,问卷共18个题项,包括情绪感知(4个题项)、情绪运用(5个题项)、情绪理解(5个题项)和情绪管理(4个题项,反向计分)四个维度。在本研究中,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4,结构效度为:)(x2d/f=2.94(x2=384.86,df=131),GFI=0.95,NNFI=0.93,CFI=0.94,RMSEA=0.050,SRMR=0.049。可,该问卷在本研究中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2.2.2青少年害羞量表
研究使用林静雯编制,袁彬修订的《青少年害羞量表>,该量表使用五点计分法,得分越高说明个体的羞怯水平越高,共有22个项目,包含行为层面(8个项目)、认知层面(6个项目)及情绪反应层面(8个项目)三个维度。在研究中,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删除语义混淆项目2个,及在其他因子上具有较高负荷的项目2个,保留了18个项目。最终形成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4,结构效度为:x2/df=2.91(x2/=384.53,df=132),GFI=0.95,NNFI=0.91,CFI=0.92,RMSEA=0.050,SRMR=0.043。由此可见,删除项目后的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2.2.3简版社会适应评估问卷
研究采用余益兵,邹泓等编制的《简版社会适应评估问卷>(CASAS 38),采用5级评分,共38个题目,该问卷分为积极适应和消极适应两个领域,积极适应包括四个维度,分别为自我肯定(5个题目)、亲社会倾向(5个题目)、行事效率(5个题目)、积极应对(5个题目),消极适应包括四个维度,分别为自我烦扰(5个题目)、人际疏离(4个题目)、违规行为(5个题目)、消极退缩(4个题目)。在本研究中,积极适应领域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O.87,结构效度为:x2/df=2.79(x2=462.93,df=166),GFI=0.94,NNFI=0.91,CFI=0.92,RMSEA=0.048,SRMR=0.047;消极适应领域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9,结构效度为:x2/df=2.99(x2=392.66,df=131),GFI=0.95,NNFI=0.89,CFI=0.90,RMSEA=0.051,SRMR=0.049。可见,该问卷在本研究中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2.3研究程序与统计分析
调查问卷由个人基本情况和测量问卷两个部分构成。个人基本情况包括七个人口学变量,分别为被试的性别、年级、家庭所在地、担任班干部情况、父亲受教育水平、母亲受教育水平及家庭收入水平。问卷发放主试由心理学专业研究生担任,采用不记名方式集中填写,现场回收,施测时间约为25分钟。研究采用SPSSI8.0和AMOS21.0数据分析软件,通过Harman单因素检验法、验证性因素分析、相关分析、阶层回归分析、Bootstrap等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的共同方法偏差、测量工具的信效度及研究假设进行验证。
3.研究结果
3.1头同方法偏差检验
为了尽可能地减少问卷调查过程中由被试的主观作答倾向而产生的同源误差,研究分别采用程序控制和统计控制两种方法对数据调研与分析过程进行了控制。在施测时,研究使用了反向计分、调整项目顺序及保证被试的匿名性等程序控制的方法对同源误差进行了控制。在数据分析时,依据周浩,龙立荣介绍的统计检验方法,研究采用Harman单因素检验法对研究数据是否存在共同方法偏差进行检验。研究对问卷调查的所有变量(包括情绪智力、羞怯、积极适应和消极适应)做了CFA来验证数据是否存在同源误差,并建构了四个模型,分别为单因子模型、四因子模型、六因子模型及七因子模型。
在分析中介作用之前,首先分析七个人口学变量与情绪智力、羞怯、积极适应及消极适应的相关性,结果发现一些人口学变量与这四个变量相关显著。因此,中介作用分析时,需要控制人口学变量对社会适应的预测作用。
依据Baron与Kenny提出的中介效应检验程序,研究认为羞怯满足中介作用的前提条件为:(1)情绪智力对积极适应、消极适应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2)情绪智力对羞怯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3)把羞怯放人到情绪智力与积极适应、消极适应的关系模型中时,情绪智力的回归系数不再显著(即完全中介作用)或者情绪智力的回归系数有所下降(即部分中介作用),同时羞怯的回归系数也要显著。研究采用阶层回归分析方法验证本研究的假设,具体回归分析结果见表1、表2、表3。
由表1可知,采用阶层回归分析方法做羞怯对情绪智力的回归,首先放人七个人口学控制变量,然后放人情绪智力。结果表明,在控制人口学变量之后,情绪智力对羞怯(β=0.34,p
结合表1和表2的结果可知,羞怯符合中介变量的前两个前提条件。将羞怯放人情绪智力与积极适应的关系模型中,情绪智力还能显著的正向预测积极适应(β=0.65,p
由表3可知,运用阶层回归分析方法做消极适应对情绪智力的回归,首先放人七个人口学控制变量,然后放人情绪智力。由结果可知,在控制人口学变量之后,情绪智力对消极适应(B=0.46,p
结合表1和表3的结果可知,羞怯符合中介变量的前两个前提条件。将羞怯放人情绪智力与消极适应的关系模型中,情绪智力还能显著的负向预测消极适应(β=0.30,p
由表4和表5可以看出,在以情绪智力为自变量,社会适应的两个领域为因变量的路径中,有两个显著路径:一是直接效应路径,即中学生的情绪智力直接影响其社会适应状况;二是间接效应路径,即中学生的情绪智力通过羞怯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其社会适应状况,且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表4中,羞怯进入回归方程后,中介效应仅占总效应的比例为8%,且情绪智力对积极适应的回归系数下降幅度不大,说明情绪智力通过羞怯影响中学生积极适应状况的作用较小;与表4相比,表5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35%,说明羞怯在情绪智力和消极适应领域之间起着重要的作用。
4.讨论
融洽的人际关系、较强的情绪调控能力、不懈追求的个人目标和职业理想及适宜的认知方式是个体社会适应发展良好的重要标志,拥有这四种特质的个体能够体验到更多的幸福感。本研究发现情绪智力与积极适应呈显著正相关,与消极适应呈显著负相关,这说明情绪智力水平越高的中学生,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也相对较强。研究结果与国内外研究结论相一致。同时,本研究结果证实,羞怯在情绪智力与积极适应、消极适应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这说明中学生情绪智力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其社会适应状况(积极适应和消极适应),还可以通过羞怯这中介变量间接影响其社会适应状况。具体来说,在特定的场合下或与特定的人交往时,羞怯个体会产生一种力不从心、焦虑和回避情境的心理倾向,它是影响个体自我表露和良好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情绪智力则反映了个体在社交场合有效地利用、识别和控制情绪以维持融洽的人际关系、提高自我人际交往效能感的特殊能力。高情绪智力者在情绪认知与管理方面存在一定优势,善于运用合作性的关系相处模式和建设性的冲突管理方式,低情绪智力者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喜欢抱怨和指责。情绪智力和羞怯都可以对个体的社会适应状况产生影响。
情绪智力可以显著地预测个体的社会适应状况,良好的社会适应状况与准确认识他人的情绪变化有关,情绪感知对个体的社会适应水平至关重要。研究中的中介作用分析也表明情绪智力对积极适应具有直接的正向预测作用,对消极适应具有直接的负向预测作用,说明中学生的情绪智力越高,其社会适应状况就越好。这表明情绪智力越高,中学生越能敏锐地体会、辨别自己和他人的情绪状态,通过领会他人的情绪反应,中学生可以有效地调控自身的情绪状态,并会产生或者利用某种情绪以保证自己能够维持积极的情绪状态,这样中学生就可以平和地面对社会情境中各种复杂多变的问题或者困难,更能够高效地处理自身所产生的积极或者消极的情绪体验。因此,高情绪智力的中学生能够迅速地把握周围的生活环境,并善于运用情绪去解决问题,以保证良好的社会适应状况。如果中学生不能够很好地识别、理解、表达及控制情绪反应,他们就会在与社会发生各种反应的过程中产生挫败感和孤独感,进而变得害怕失败和挫折,这就导致中学生出现更多的消极适应。因此,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都应该有意识地训练与提高中学生的情绪智力,以帮助中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