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0 15:58:2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财务费用主要核算内容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 引言
对电子商务企业而言,物流实现电子商务虚拟交易与现实消费的转换,是电子商务实现的根基。电子商务企业物流成本是指为配合电子商务企业发生的物流活动所消耗的各种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包含商品送达消费者过程中产生的运输成本、装卸成本、储存成本、库存持有成本、物流信息成本、客户退货的处理成本,以及物资回收、废弃物处理等各项支出。
电子商务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就是通过凭证、账户、报表对物流成本的耗费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地记录、计算及报告的过程。为促进电子商务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规范化,寻求科学的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方法,解决电子商务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现实需求与现行会计制度之间的技术冲突,提供物流成本管理所需要的信息,必须对现有的会计核算方法进行变革,本文提出以下两个思路供参考。
二、变革会计核算方法思路
(一)不改变现有会计一级科目,在相关成本费用一级科目下增设物流成本二级科目和明细科目。
1、设计思路
维持原有财务会计框架, 通过在各相关成本费用账户一级科目下设立“供应物流成本”、“内部物流成本”、“销售物流成本”、“回收物流成本”、“废弃物流成本”二级科目,并根据物流功能设置明细科目,期末利用二级科目和明细科目进行归集汇总,获得物流成本管理所需要的信息,
2、具体规则
基于原有相关成本费用一级科目下设立相关物流成本二级科目。
(1)“材料采购”下增设“供应物流成本”。用来核算商品的采购费用中包含的运输费、装卸费、仓储费、保险费、途中合理损耗等物流成本。
(2)“管理费用”下增设“内部物流成本”,归集商品企业内部流动过程中的内部搬运费、物流设备的折旧、仓库的储存费用等物流成本。
(3)“营业费用”下增设“销售物流成本”和“回收物流成本”,归集退货、返修等发生的费用。“销售物流成本”包括外包运输费、自营运输设备的折旧、油耗、运输人员工资福利、销售配送费用等;“回收物流成本”包括退货、返修时发生的物流费用。
(4)“管理费用”下增设“供应物流成本”和“废弃物流成本”。 其中“供应物流成本”核算内容主要有订货采购费用比如采购人员薪酬、差旅费、办公费等相关采购费用、企业内部仓库保管费(维护费、搬运费)等。“废弃物流成本”核算内容主要包括回收废弃物产生的人工费、材料费、设备折旧费等物流费用。
为了进一步获取更详细的物流成本信息,可在上述二级科目下,设置运输成本、包装成本、仓储成本、装卸搬运成本、流通加工成本、物流信息成本和物流管理成本等若干明细账户。
(二)增设“物流成本”一级科目,对企业发生的物流成本进行直接核算和登记。
1、设计思路
根据物流成本会计核算需要增设“物流成本”一级科目,按物流过程设置二级科目,通过该科目集中进行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和登记,会计期末要将所归集物流成本结转计入相应成本费用科目。
2、具体规则
设置“物流成本”一级科目,核算企业物流活动所发生的所有成本费用,借方登记本期发生的物流成本,贷方登记按用途转出的物流成本,期末一般无余额。按物流过程设“供应物流成本”、“内部物流成本”、“销售物流成本”、“回收物流成本”、“废弃物流成本”五个二级科目:在二级科目下按物流功能设置“运输成本”、“包装成本”、“仓储成本”、“装卸搬运成本”、“流通加工成本”、“物流信息成本”和“物流管理成本”三级明细科目。
(1)“物流成本—供应物流成本”的结转。归集供应过程中发生的物流成本,对应现行财务制度,除了采购过程中发生的订货采购费用如采购人员薪酬、差旅费、办公费等相关采购费用转入“管理费用”科目,企业供应环节存货占压资金所产生的贷款利息,应转入“财务费用”账户,其他均应选择一定标准在不同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转入对应“材料采购”账户。对金额较小,又不易区分的部分,可以统一计入“管理费用”简化处理。
(2)“物流成本——内部物流成本”的结转。归集商品内部流动的物流成本,对应现行财务制度,除了存货占压资金所产生的贷款利息,应转入“财务费用”账户外,
(3)“物流成本——销售物流成本”的结转。归集销售过程中发生的物流成本,对应现行财务制度,除了在企业销售环节存货占压资金所产生的贷款利息,应转入“财务费用”账户,其他部分全部转入“销售费用”账户。
(4)“物流成本——回收及废弃物物流成本”的结转。归集退货、返修时发生的物流费用,回收废弃物产生的人工费、材料费、设备折旧费等物流费用,对应现行财务制度,可分别对应转入“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账户。
为了减轻期末分配结转的工作量,还可以在二级科目下按分配转入科目设置三级核算科目,比如在“物流成本——供应物流成本”下设“转入管理费用”、“转入财务费用”、“转入商品采购”三级科目。企业可以根据物流成本管理需要进行设置。
三、小结
笔者立足于电子商务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现状与问题,提出电子商务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方法,以期在后续研究中,多方结合,建立起统一规范的物流成本管理体制度,让物流成本的降低真正成为提高电子商务企业经济效益的第三利润源。
【关键词】工时比例法;产品定价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日新月异,国防科研院所作为中国科学技术方面的专业学术研究机构不但从事基础理论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而且也承担着一些科技成果市场化的相关任务,在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带头作用。
由于高技术成果的先进性,在实际研究和生产过程中,高科技产品在市场中一般不存在可类比产品,因此在产品定价过程,其定价成本核算的主要依据来源于研发过程中的实际支出。科研事业单位往往遵循科研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制度,与企业化的会计核算方式存在较大差异,其费用的归集方式按大类分主要分为科研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而国防科研产品定价的构成大类则参照企业化的核算模式分为制造成本,期间费用、利润、税金等。
根据《国防科研产品计价管理办法》,军工定型产品成本分为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目前的报价方式主要是实际成本加5%利润的定价方法,即产品价格=(制造成本+期间费用)×(1+5%)。其中,制造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军品专项费用和制造费用;期间费用主要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
在定价产品成本归集过程中,科研费用里直接用于生产的材料及服务,包括原材料、元器件、配套成品、外协件、辅助材料、直接工资等可以直接进入产品成本制造成本,不需要分摊。而制造费用、燃料动力费以及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则需要按照一定比例分摊进入定价成本。工时分配法主要适用于上述几项相关费用的成本分摊。
一、工时的计算
1、科研单位年度总工时
科研单位年度总工时按照承制单位当年全部在职职工实际工作时间计算,可采用如下公式:
科研单位年度总工时=年度实际工作日×工作小时/日×出勤率×工作效率×年度平均职工人数
2、任务产品年度总工时
按照承担该课题的项目组科研人员个人当年用于该项目的实际工作时间进行累加计算。
n:从事该项目的科研人员数量
3、科研部室年度工时
在实际工作由于各科研部室在不同阶段会承担不同类型的研究课题,不同的项目在该科研部室占用的实际工作时长也不相同,因此科研部室的相关费用的分摊也应该按照工时分配法进行计算。
m:该部室科研人员数量
二、工时分配的应用
1、年度制造费用的分摊
制造费用是指科研部室为生产军工定型产品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科研部室人员的工资和福利费支出、办公费、差旅费、水电费、取暖费、机物料消耗、设备折旧费、修理费、劳动保护费、无形资产摊销、季节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
制造费用年度工时分配率=任务产品年度总工时/科研部室年度工时
产品应分摊的年度制造费用=需分配的年度制造费用总额×制造费用年度工时分配率
2、年度管理M用的分摊
年度管理费用包括应分摊的当年单位管理人员的工资支出、差旅费、会议费、办公费、图书资料费、外事费、公用水电费、科技培训费、出国人员经费、业务招待费、材料费、固定资产使用费、修理费、取暖费、业务招待费、审计费、无形资产摊销、租赁费、低值易耗品摊销费等。
管理费用年度工时分配率=任务产品年度总工时/科研单位年度总工时
产品应分摊年度管理费=年度管理费用总额×管理费用年度工时分配率
按照军品研制经费中管理费用的测算内容,管理费用应根据前三年扣除当年财政拨款的实际发生额进行平均测算,并参考当年物价水平测算变动性费用后逐项测算后汇总。
3、年度财务费用的分摊
财务费用包括利息支出净额、汇兑净损失、调剂外汇手续费、金融机构手续费等。
利息支出净额=利息支出-利息收入
财务费用年度工时分配率=任务产品年度总工时/科研单位年度总工时
然而,笔者在工作中发现:虽然计算方法颇为复杂的“工业中间投入”指标已经予以取消,但由于企业会计科目设置的多样性以及统计和会计核算目的的差异性,基层企业统计人员在填报报表时往往需要按照统计方法制度的规定对会计科目进行归并或分解填列。这对填报原则的指导性和统计指标的准确性均提出了较大的挑战。
由填报原则看财务科目与统计指标的关联
目前,成本费用的填报主要遵循两大原则,第一是产品制造成本跟着产值走,第二是企业的成本费用明细项在统计报表中既不能重复,也不能遗漏。
在报表填报中,这两大原则是指标分析填列的主要依据。而鉴于企业财务科目设置和生产方式的多样性,成本费用调查指导方案对两种特殊情况进行了说明。一方面,凡是企业财务账目中设置了与生产经营有关的科目,范围含义与统计报表所列的指标相同,但没有包含在报表所列的指标中的,企业要将其调整填报到统计指标中;另一方面,当企业生产口径与会计核算的期间费用口径不一致时,不能对期间费用进行调整。这种调整主要发生在企业包含非工业活动或者下属企业期间费用的情况下。
成本费用报表与企业财务账目核算目的的差别以及企业会计科目设置的多样性,在形成了上述填报原则的同时,也衍生了调查中财务数据统计指标与成本费用“名同数异”或者“名异数同”的特殊现象。比如,同为“试验检验费”这个指标,在财务科目里可能包含试验人员工资、福利和设备折旧等内容,但在报送统计指标时就要予以扣除。这给很多企业基层统计人员造成了较大的困扰。
在实际操作中,面对复杂多变的会计科目,统计人员仅仅依照上述填报原则仍然不知如何入手,对于成本费用的财务明细科目在上报时是否需要调整,如何调整,将哪些调整后的科目计入统计指标存在着较大的疑问。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笔者在工作中不断思考财务明细科目和统计指标之间的关联,并将两者专业化、复杂化的关联关系用朗朗上口的语言总结为了五句“口诀”,希望对广大基层统计人员填好报表有所帮助。
制造成本与费用,一个开门一个关
口诀第一句首先开宗明义,指出成本费用填报的应用范围和总原则。上半句指出调查的应用对象是制造成本与期间费用指标,涵盖了制造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以及项下的明细科目。下半句的含义包含两点:第一,何为开门?谁来开?由于制造成本及其项下指标的口径都要完全与工业总产值保持一致,如果企业制造成本核算包含有其他非工业生产活动的成本或者制造成本在其他财务科目项下核算,则分别要对企业生产成本或制造成本这个科目进行调减或调增的处理。因此,“开门”的含义是指统计指标可能需要将其所对应的会计科目以外的核算内容调整进来或者将科目本身核算的某些部分剔除出去。在成本费用报表中,制造成本的统计是要求开门核算的,开门的依据取决于制造成本的口径与工业总产值的口径是否一致。在口径不一致的情况下我们就需要对制造成本以外的科目进行调整操作。第二,何为关门?谁去关?为了保证统计报表与企业利润表的衔接,销售、管理与财务这三项期间费用的总项指标是从利润表中直接获取的。而其分别下设的细项指标在填报时,为了实现会计逻辑公式的平衡,也需要保证各自关门核算,就犹如三个互不往来的家庭,彼此界限分明,壁垒森严。也就是说,三项期间费用是各自关门核算的。举例来说,某些小型工业企业在财务账目中没有设置销售费用科目,企业销售部门人员工资都放在管理费用项下的工资中核算。那么在填报统计报表时,企业统计人员不用将销售人员的工资摘取出来填报在销售费用项下的“销售部门人员工资”这个指标中,而是都放在管理费用项下的“行政管理人员工资”中上报。
分项相加等合计,其他项来补余额
口诀第二句对成本费用报表如何消弭财务账目与统计指标的差异性进行了解释。由于统计报表中所列指标不可能将企业的费用明细项目列全,为避免费用遗漏,报表在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与财务费用项下都设置了其他项,企业统计人员可以将那些没有体现在报表中的费用类项目填报在其他项中,这就保证了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以及财务费用各项的分项相加等于财务报表的各项费用总计,实现了统计指标和财务账目总量的一致性。
财有统无要拆分,财无统有不需调
口诀第三句回答了财务明细科目是否需要调整的问题,说明了在财务明细科目和统计指标两者只存其一的情况下,判断财务明细科目调整的依据。第一种情况,在财务明细科目设置但是统计指标没有设置的时候,要将财务明细科目对应调整填报到相关的统计指标中。第二种情况,在统计指标设置但是财务明细科目没有设置的时候,则不需要进行任何调整。
如有科目内容杂,其中内涵应一致
口诀第四句对上两句进行了引申和补充,解释了财务科目调整的原则。在实际工作中,不仅可能碰到财务明细科目和统计指标仅存其一的情况,更多的时候是两者同时共存。就如前文所列举的“试验检验费”的例子,在财务明细科目和统计指标同时存在的情况下,也有可能需要对财务明细科目进行调整。总体而言,不管针对哪种情况,后续的调整工作统一遵循“内涵一致”的原则。内涵,指的是财务科目中所包含内容的性质,主要分为投入和产出两种。投入,是指为生产加工产品所付出的物、料、费。产出,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不仅包括企业最后盈余所得,还包含上缴给政府的税收、设备的折旧以及支付给个人的薪酬福利等。当财务明细科目与统计指标内涵一致的时候,不用进行调整。反之,如果财务明细科目与统计指标内涵完全不一致或者部分不一致,则必须进行调整。
投入产出若两存,谨记调整勿相忘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中,牵涉利益主体较多,业主为特殊主体,即政府、政府组成部门,或者政府投资设立并承担基础设施建设职能的国有企业,通常为各省的高速公路管理局或高速投资集团。建设方主要为具备一定投融资能力和建设资质的投资公司、建筑企业等。高速公路项目的特殊性在于:项目周期长,金额大,政府对项目享有建设权和所有权。因此,在实际生活中,高速公路建设常采用BT模式修建,目前国内BT建设模式有三种:1.完全BT方式:对建设方无特殊资质要求,建设方成立项目公司履行业主职能负责项目的建设管理,不直接参与项目施工。2.BT工程总承包方式:项目建设方是同时具备投融资能力和相应建设资质的工程总承包企业或联合体,工程施工直接由建设方承担,即建设方把投融资者、项目管理和项目施工三个职能集于一体。3.BT施工承包方式:与总承包方式类似,但一般项目规模较大,通常一个项目拆分成若干标段实施,项目业主直接和若干个建设方签署BT投资建设合同,工程施工直接由建设方承担,业主负责工程全过程管理。
无论在哪种形式下,BT项目核算的重点都在B阶段,BT工程总承包由于质量和投融资均存在监管,而较为常见。本文以一高速公路为例剖析BT总承包模式下的核算范例。核算背景如下:2010年1月1日某省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从A市政府中标承建××高速公路,特成立××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负责项目的建设与融资,甲公司项目资本金为总投资额的20%,负债资金为项目总投资的80%,与银行签订贷款协议解决。项目总投资人民币580,000万元,建设期为2年(2009.01.01-2010.12.31);建设方式为发包建设,发包标的540,000万元,预计建设期间产生财务费用10,000万元、管理费用6,000万元。政府作为回购主体,回购金额630000万元,回购期2年等额支付。
BT项目核算的主要内容必须包含4个部分:1.核算项目的融资情况;2.核算业主投资情况;3.核算工程的建筑安装情况。4.核算项目回购情况。
(1)公司本部收到集团拨付款或银行融资款,借记“银行存款”,贷记“上级拨入资金/ 内部单位借款/ 长期借款”等。
(2)公司本部支付项目贷款利息及相关融资费用等、向业主支付的项目履约保证金和项目建设投入资金、支付业主的建设管理费、勘察设计费、监理费等费用、向业主支付进入合同总价但由业主自由使用的资金等,均计入“长期应收款”,同时为了配合建设单位(发包单位)对项目财务决算的需要,可以按照原建设单位会计的核算要求,进行明细核算,如设置“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再按单项工程和单位工程进行明细核算,即清单中100~800章的费用等进行辅助核算,借:长期应收款―××高速公路―建筑安装工程投资―×标段―×路面
―待摊投资―设备购置费
贷:银行存款/ 应付账款 /长期借款
(3)项目建设期间,项目部根据业主、监理公司、项目管理公司共同审批确认的工程结算计量支付资料,按期确认合同收入、合同成本、合同毛利,借记“应收账款”科目,贷记“工程结算”、“工程施工―合同毛利”(或借)科目;同时确认营业税金及附加,借记“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贷记“应交税费”科目。
(4)项目部收到工程价款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长期应收款”科目,进行内部冲销。
(5)工程完工时,根据业主审定的建安工程费用,对合同收入、合同毛利等科目进行调整后,借记“工程结算”科目,贷记“工程施工”科目。项目部有关债权债务应核对准确,及时进行财务清算或转回公司本部统一清算。
(6)工程完工达到合同移交条件,公司本部与业主清算建设期资金利息, 确认“长期应收款”科目金额。同时,摊销“长期应收款”中的融资费用差额,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长期应收款”科目。双方在合同中约定有投资收益回报金额的,应将确认的“长期应收款”科目金额转入“持有至到期投资” 科目。借记“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贷记“长期应收款” 科目。
(7)业主退还到期项目履约保证金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 贷记“长期应收款”科目。
(8)回购期间支付的借贷款融资费用,借记“确认融资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等。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医院会计;会计改革
我国现行《医院会计制度》,是财政部、卫生部根据《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结合我国医院特点,参考国外非盈利组织财务会计制度,于1998年11月17日颁布并于1999年1月1日实施的。这次改革借鉴了企业财务会计改革的经验和国际惯例,是医院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的重大改革。它为医院适应市场经济、参与市场竞争注入了新的活力,是医院会计同国际惯例接轨、迈向医院会计现代化的又一次重大发展。现行医院会计核算制度的主要内容有:
第一,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将会计要素分为五类,即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其平衡公式为:资产=负债+净资产。现行制度改变了过去将会计科目分为资金占用和资金来源两大类的划分方法,会计要素更明确,平衡关系更加清楚,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医院的经济活动,也使中外医院会计的交流更具有实用性。
第二,明确了医院收支性质,建立了“大收入,大支出”概念。医院是不以营利为目的、承担一定福利职能的社会公益事业单位,医院的所有收入均是事业性收入,相应的支出均为事业性支出。
第三,明确了医院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范围。医院贯彻权责发生制原则,对医疗收入与药品收入分别核算。
第四,取消了奖励基金与事业发展基金的提取,规定了成本的列支范围,直接增减事业基金,使医院的资金使用更具有灵活性。第五,药品核算与管理更加科学。现行医院会计制度简化了药品出入库核算手续,将药品折扣直接打入药品进销差价,当药品售出时,折扣才算收入,避免了药品收入的虚假性。
现行《医院会计制度》自颁布实施以来,对于规范医院的财务管理、提高医院的会计核算质量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改革步伐的日益加快及中国加入wto,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在运行过程中也愈来愈显现出不足及局限性。笔者结合实际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完善措施。
第一,现行医院会计核算制度对成本的核算不够准确,管理费用分摊不合理,应考虑增设“财务费用”以及相关间接性费用的过渡性科目。管理费用所包括的范围较广,除医院管理部门的费用外,还包括为医疗、药剂、管理等部门服务的辅助部门的费用以及借款利息费用等。管理费用的大小直接影响医疗服务成本、药品销售成本和制剂产品成本,最终影响到收支节余和净资产。而现行医院会计制度简单地将管理费用按人员比例在医疗成本与药品成本中进行分摊,不能准确反映医疗成本和药品成本。笔者建议,增设反映医疗支出与药品支出的相关间接费用的过渡性科目,用于归集属于医药成本但不能直接进入医疗支出、药品支出的各种间接性费用,月末再按人员比例在医疗成本与药品成本中分摊;增设“财务费用”科目,把原在“管理费用”科目中列支的借款利息支出和在“其他收入”中核算的存款利息收入统一归集到“财务费用”一级科目中核算。
第二,增设“累计折旧”科目,避免医院资产的虚增。现行医院会计制度规定,医院应按固定资产原值计提“修购基金”作为提取折旧的一种变通方法,提取时只增加“专用基金———修购基金”和医疗支出、药品支出、再加工材料等,不冲减固定基金,直至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完毕之前,账面上固定基金和固定资产始终保持原始价值不变。笔者认为这种对固定资产、固定基金、修购基金的账务处理不合理,提取修购基金时未设置“累计折旧”会计科目,不能反映固定资产净值,会引起医院资产和净资产虚增。故建议设立“累计折旧”会计科目,计提折旧时,借记有关支出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同时登记固定资产明细账和总账,并在会计报表中分别列示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及固定资产净值,使资产负债表反映医院实际总资产及净资产,便于报表使用人正确理解有关信息。期末“固定资产”账户余额仍为原始价值,“累计折旧”账户余额为已提折旧额,在资产负债表中,累计折旧作为固定资产的备抵项目列示在固定资产项目下方,两者相抵后的余额应为固定资产净值。此方法的优点是将资产负债表中“累计折旧”项目金额、“固定资产净值”项目金额与“固定资产原价”项目金额相比较,可以获得医院整体固定资产新旧程度的信息和使用状况,便于会计报表使用人作出相关决策,也可避免医院资产和净资产的虚增。
第三,进一步完善资本性支出会计处理程序。医院发生的资本性支出,如购置房屋和设备、固定资产改良、大型维修等,按《医院会计制度》规定,均应从修购基金或事业基金中列支,不对医院的当期效益发生影响。即购置或接受固定资产时,一方面要借记“专用基金———一般修购基金”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另一方面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直到固定资产报废、毁损或盘亏时,才按原值借记“固定基金”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笔者认为,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的这种核算方法,尚存在一定的弊端。如部分中小医院特别是乡镇卫生院发生大量的资本性支出,而这些支出在修购基金和事业基金中不能完全列支时,由于《医院会计制度》中没有明确规定列支方法,只能从医疗支出或药品支出中直接列支,即发生资本性支出时,借记“固定资产”和相应的支出科目,贷记“固定基金”和“银行存款”科目。固定资产的这种核算方法,其一是不利于考核单位及负责人的业绩和经济效益。净资产的增减变化是经济效益完成情况的一个重要指标,然而因采用这一固定资产核算方法造成的净资产忽增忽减,会使考核结果出现很大的误差。其二是不利于固定资产实有价值的动态反映,容易导致单位家底不清,实力不明。其三是会导致支出的虚增,使医院当期甚至当年的收支结余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现行医院会计核算制度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医院会计可借鉴企业会计的核算方法,取消“固定基金”科目的核算内容,购入固定资产时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将固定基金的期初余额减去评估固定资产净值后转入“事业基金”科目,固定资产原值与净值之间的差额记入“累计折旧”科目。
第四,应改进坏账准备的提取方法。坏账是医院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现行《医院财务制度》规定:“年度终了,医院应按年末应收医疗款和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科目余额的3%—5%计提坏账准备。”医院的坏账损失主要发生在出院病人欠费这一环节,与“应收医疗款”相关,提取坏账准备时不能将“在院病人医药费”包括在内。笔者认为,应按应收款项账龄长短,依据不同比率计提坏账准备,对于期限超过三年、确认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应全额提取坏账准备。
参考文献:
【关键词】会计核算 餐饮企业 特点分析
一、对会计核算的认识
会计核算是指记录企业、机关、事业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织的生产经营活动或预算执行的过程与结果,以货币为主要量度,定期编制会计报表,形成一系列财务、成本、成本指标,具有连续性和系统性,据以考核经营目标或计划的完成情况,为制定经营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和资料。
对会计对象进行完整的、连续的、系统的反映和监督所应用的方法就是会计核算的方法,设置账户和账簿、复式记录、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等是常用的会计核算方法。
二、餐饮企业会计核算的特点
(一)餐饮企业的特殊性
现代餐饮企业,是集住宿、饮食、商品零售、娱乐、旅游以及交通票务等为一体的服务业,与其他行业相比,其特殊性主要变现在:(1)功能的综合性:集生产、销售、消费多种功能为一身,要满足不同客人的各种消费需求,有着兼据商务活动中心及社交中心等功能;(2)劳动密集性产业:餐饮业对服务人员的需求较多,对服务质量和水平也日益提高;(4)经营方式灵活:餐饮企业可根据自身特点及区位优势,发展灵活多变的经营方式;(4)服务过程与消费过程的统一:餐饮企业的服务过程也是顾客的消费过程,二者具有不可分割性。
(二)餐饮企业会计核算的特点
餐饮企业经营的特殊性决定其会计核算的特殊性,在会计核算时要遵循会计信息质量原则、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原则以及修正性原则,与工业企业和商品流通企业相比,其会计核算的特点主要有:
1.会计核算内容的多样性和方法的复杂性
现代餐饮企业有吃住行游购娱等多种经营项目,会计核算的内容也就具有多样性,包括的内容包括原材料、服务设施、餐具、配料、饮料等,加上餐饮企业存货种类多,进出频繁的特点,甚至有些企业采取连锁经营,经营场所较多,也就增加了管理控制和会计核算的难度。
由于餐饮业在经营过程中,集生产、零售和服务三种职能于一身,其会计核算上也无法像其他工业企业那样,按照产品逐次逐件进行完整的成本计算,一般只能对经营单位或经营种类耗用原材料的总成本,以及营业收入和各项费用支出进行核算,也就造成了核算方法的复杂性。
2.营业收入与费用分布结构的不同
一般情况下,服务业由专门从业人员运用与之相适应的设备和工具为顾客提供带有技艺性的劳动。在会计核算时,需反映出按规定收费标准所得的营业收入,服务过程中开支的各项费用以及加工过程中耗用的原材料成本。餐饮企业属于服务行业,其营业收入是企业经营取得的总成果,由于餐饮企业功能的综合性,其经营项目较多,收入结算方法也比较复杂,会计核算必须要合理确认营业收入的实现,并将已实现的劳务收入按时入账。对于企业实现的营业收入,会计核算时要按实际价款记入“营业收入”科目。其核算内容包括宾馆收入、餐馆收入、商品部收入、冷热饮收入、服务收入等以及各类企业向外转让已入账的无形资产收入。期末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3.营业成本与费用核算的不同
根据费用要素,一般将服务业的成本和费用项目划分为营业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辅助营业支出及财务费用五个科目。辅助营业支出在期末要分配摊入各项营业费用中,“营业成本”和“销售费用”两个科目被用来核算企业各营业部门成本费用开支。管理费用是核算公司管理机构的和非营业性的费用开支。财务费用则是核算企业的利息支出、汇兑损失和金融机构手续等费用开支。餐饮企业的营业成本明细项目应该包括:餐厅在经营中耗用的各种食品原材料、饮料、调料、配料等的实际成本,零售部门的商品销售成本,票务部门的票务费等。费用的明细项目包括职工工资、职工福利费、工作餐费、物料消耗、制服费、低值易耗品摊销、展览费、折旧费等,与其他企业相比,营业成本与费用核算的项目较多。
4.现金流量结算以及会计核算流程的综合性
餐饮企业的货币结算是以货币资金为主,并且具有收款点多、进货渠道品种及渠道多样化的特点,在会计核算时,要确保出纳和会计各司其职,明确分工,钱财分离,防止舞弊行为;同时还有较多的使用营业状况表、楼层房间动态表以及现金单等财务单据和表格,确保报现金结算的准确性。另外,由于目前银行卡、信用卡等结算方式的多样性,会计部门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核算方法。
5.涉外性质的餐饮企业
一些餐饮企业具有涉外性质的业务活动,在会计核算中,要按照外汇管理条例和外汇兑换券管理办法,办理外汇存入、转出和结算的业务,涉及外汇业务,应采用复币记账,反映原币和本币,计算汇兑损益和换汇成本。
三、总结
总体来讲,餐饮企业的会计核算具有内容的多样性以及方法的复杂性,营业收入与费用分布结构不同,营业成本与费用核算的不同,现金流量结算以及会计核算流程的综合性以及涉外性质的餐饮企业要按照外汇管理条例和外汇兑换券管理办法等特点。
参考文献
一、“未确认融资费用”及“未实现融资收益”账户的实质
《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第三章第11条规定了承租人融资租赁条件下在租赁开始日应进行的会计处理。在租赁开始日,承租人应当将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两者中的较低者作为租人资产的入账价值,将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长期应付款的入账价值,并将两者的差额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显然,这只是未确认融资费用产生的分录表现,即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的差额,而其实际的经济意义源于融资租赁的成立与确认。将一项租赁交易确认为融资租赁,意味着在实质上将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从出租方转移到了承租方,这时对于承租方而言,无论是从会计处理还是从经济实质上讲,都应将此项资产视同为自有资产,可以认为承租方购买了该项融资租赁资产。承租方通过一次交易而达到了既融资又融物的目的。但如果承租方不选择这种方式,而是通过资本市场向其他金融机构直接融资或借款以获得必要的资金,然后再通过商品市场购买所需资产,即通过两次交易也可以同样达到融资和融物的目的。不过采用第二种方式,承租方就必须偿还所借本金及由此产生的利息。因此,可以将未确认融资费用视为承租方必须向出租方支付的因融资而产生的利息,因为融资租赁本身就包含了融资的目的。
与之相似,新准则第四章融资租赁中出租人的会计处理第18条规定,在租赁开始日,出租人应当将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收款额与初始直接费用之和作为应收融资租赁款的入账价值,同时记录未担保余值;将最低租赁收款额、初始直接费用及未担保余值之和与其现值之和的差额作为未实现融资收益。由于与未确认融资费用相对应,笔者在此不再重复阐述其产生实质。
二、“未确认融资费用”及“未实现融资收益”账户性质的改变
原《企业会计制度》在“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部分将“未确认融资费用”作为资产类科目,但新《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指南中规定,承租人应当在资产负债表中,对“长期应付款”项目,根据“长期应付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分长期负债和1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填列。很显然,这里发生了重大转变:原企业会计制度中将“未确认融资费用”规定为资产类科目,应将其余额列示在报表的资产类项目中;而新准则规定应从“长期应付款”项目中抵减,也就是说从报表列示角度看,其应当属于负债类科目。基于此种考虑,新准则未将未确认融资费用规定为资产类科目,而是在负债科目列示。
笔者认为,这样规定的原因主要在于:(1)科目核算内容方面的原因。“未确认融资费用”账户所反映的内容是因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所发生的应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进行分摊的未实现融资费用。换角度看,可将其理解为由于融资而应承担的利息支出在租赁期内的分摊。尽管如此,对承租方而言,“未确认融资费用”既不是在未来预期可以为其带来一定经济利益流入的项目,更不是其在期初已经支付需要等到以后期间再进行摊销的待摊或者递延项目。因此笔者认为,原制度将“未确认融资费用”作为资产类科目不合理。但是从会计分录形式看,原制度首次确认“未确认融资费用”时是出现在会计分录的借方,而在后来摊销时转到了“财务费用”科目的借方,这样便使得该项费用在形式上具备了资产类科目的外在特征。(2)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体现。新准则应用指南之所以将其作为贫债类会计科目是由于该未确认融资费用是因承租人进行融资而产生的负债。因此,从实质上看,它由负债业务“衍生”出来。笔者认为该原因是“未确认融资费用”作为负债性质科目最关键的原因。
需说明的是,“未确认融资费用”账户虽然不符合传统财务会计模式配比观念下的负债类科目性质(这一点仅从会计分录形式就可以说明),但是如果把“未确认融资费用”理解为尚未支付而应预先计提的、待到以后分摊的财务费用,那么,它就具有负债(备抵)类科目的内容。从这个角度出发,也就不难理解在编制报表时对“长期应付款”项目,“应根据‘长期应付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的含义。基于同样的道理,新准则将“未实现融资收益”由原准则下的负债类科目转作为了资产类会计科目。
三、新准则关于“未确认融资费用”及“未实现融资收益”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在理念上与医院发展的新趋势不符
旧的《医院会计制度》的制定基础是以我国医院的基本特点为主要依据,对估计非营利性质机构以及企业的一些财务会计内容进行了借鉴。但是因为时代的变迁,医院在新的发展趋势下其相关的各种管理都产生了巨大的改变,特别是现在医院的发展无论是业务范围还是经营方式,都逐渐走向了经营化以及企业化,因此旧的医院会计准则便显现出越来越多的局限性,比如说适应范围不够广、不能更加准确的对资产损耗进行核算与反应、缺乏精确的资金时间价值,对医院实际盈利水平无法做法全面真实的体现,财务报告的相关制度不够完善。
(二)固定资产总量虚高
旧医院会计制度中没有体现固定资产折旧相关计提。在负债资产表所列出固定资产项目中中,所反映出来的只是资产原值,并未按照资产所产生的实际损耗进行相应的实时改变,显示在账面上的资产有可能在实际损耗中已经消失了。此时的固定资产从某种意义上来分析,已经出现了实际价值与账面价值不符的现象,无法对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形以及损耗程度进行真实的体现,无法帮助相关人员对资产进行实际了解。
(三)医院急需改革产权制度
医院会计制度的改革是逐步进行深入的,医院的创办也表现出了多种形式,投资创办医院的主体也是呈现了多元化的现象,出台了一些像《民营非营利性组织会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的核算制度。可是依旧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无法与市场经济下医院服务性质现状相适应、不能够满足创办医院的投资主体以及债权人对盈利性的需求、也不能满足社保机构中有关医保政策方面的需求。
(四)没有实现无形资产的资本化
医疗服务行业是具有技术性高、风险性高特征的服务性质的行业,所以在其总资产中无形资产占有很大的比例,比如说一些享有专利的医疗技术、一些特色医疗项目以及医院的名气等。并且,医院为适应医院现展趋势,使自身在某领域处于权威位置,必须开发可以带给医院较高经济效益的科研项目,但是应用于这些项目中的耗费较高,应该通过资本化的方式在财务账目中进行反映,不然就会使得账目出现收支结余不真实的显现,无法准确的对财务考核的实情进行反映。
二、完善新《企业会计准则》在医院会计中应用的策略
(一)对新准则中有关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与目标进行借鉴
现代医院的发展逐渐趋向于经营化,因此医院的管理模式也随之朝着企业化经营发展的方面前进,其性质也慢慢的朝着事业单位与企业兼具方向发展。对此类医院来说,则更改应用新准则,全面在医院内部核算以及规范资产、净资产与负债,以此来对医院改革产权制度进行促进。同时,还可以促使医院在经营理念模式、业务范围以及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求变,能够提供给利益相关方真实有效的财务信息。比如说,在新准则中,有关资产减值准则、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等核算方法,对于医院来说便很适用于其核算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的减值准备与折旧计提。医院还可以运用新准则进行核算负债,可以核算各项潜在的医院风险及负债。同时。对新准则中的有关资本公积以及实收资本等科目进行借鉴,医院可以核算其净资产结构状况,提供给医院决策方较为详尽的财务信息。
(二)对新准则中有关财务报告的规定进行借鉴
在新准则体系中的财务报告实现了与国际通用形式基本上趋同。在医院的财务管理中应用将能够对医院会计的损益情形作出更加真实的反映,提供给各产权方的决策依据将会更加具有可行性与科学性。修订与表述新准则中所涉及到的有关财务报告列报以及所有者权益项目等,以保证交易事项的类型因为医院的不同也能够通过通用的报表体系进行表达,使得会计信息能够实现一致的口径,基本上能够实现可以互相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