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会计的基础知识

会计的基础知识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0-10 15:58:3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会计的基础知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会计的基础知识

第1篇

一、把握新旧教学内容的转换,找到内部衔接点,保证学习高效化和技能有效掌握

中等职业学校是一所以培养学生自身素养为基础,旨在真正提升学生自身实践应用技能的重要场所。作为接近社会最前沿的教育场所,内部教学和学生参与需要真正予以重视和关注。就中等职业学校内部会计课程的编排和设置,针对现代对于社会人才的需求状况做出的新的要求和态度,《会计基础》课程内容与原先不同的是会计内部内容,比如基本的特点、职能做了一些调整和添加,内部知识点和理论内容变得详细,在知识点下框架呈现清晰,对于会计档案管理以及整理安排等一部分内容做出删减和重新编排,这样的安排和设置需要学校内部学生和教师真正重视和关注,需要教师针对课程变化及时有效地调整教学方法和技巧,学生需要对于学习内容做出有效整合和筛选,做到对于学习内容的有效了解和掌握,同时还需了解新大纲对于《会计基础》内容调整的详细,做到对于学习内容的了解和掌握。

例如,与2013年《会计基础》内容相比,新的会计课程内容呈现系统化、完整化的特点,许多内容在旧版本的基础上做出扩展,针对会计的产生发展、概念特点、职能作用尽量呈现,让学生对于学习内容有所了解和熟知,针对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基本假设、会计基础以及核算方法做出补充,真正做到原先内容的补充和完善,确保会计基础知识的真正完善和落实。对于中职学生来说,需要对于新的会计基础内容做到有效了解和掌握,对于学习实践做到有效参与和真正应用,真正有效地把握现代社会会计应用领域和学习参与的真正落实。

二、对于新革新会计内容做到真正了解和适应,确保自身学习和汲取量

会计作为现代社会不断发展和有效运行的一部分,对于现在处于市场经济下的相关企业和公司有积极的辅助作用,是现代学校内部学生从事社会实践需要拥有的基本职能和技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晋升,社会层面上对于会计技能的掌握程度和内容也在不断随之改变和提升,相应的现代学校内部教学材料和相关内容也会随之做些改变,以此来真正适应和符合社会发展和时代需求。对于中等职业学校内部的学生而言,要想真正参与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实践中,需要不断对于适时修改、完善的内容进行了解和分析,把握新旧教学内容的转换,找到内部衔接点,保证学习高效化和技能有效掌握,做到对于会计内部学习内容的有效了解,真正实现现代学校内部对于学习内容的真正汲取。

例如,针对《会计基础》内容的更新和完善,学生需要对于学习内容真正有所了解和掌握,对于会计科目账户、记账方法了解和应用、会计凭证的填制、会计账薄的登记、账户处理程序、财产清查处理以及财务会计报告等内容真正有所涉及和了解,保证学习内容真正有效汲取,对于新革新会计内容做到真正了解和适应,确保自身学习和汲取量,做到对于新体系框架下会计基础内容的有效把握,确保在此过程中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有效落实,真正有效保证学生对于会计基础内容的了解和掌握。

三、对于时展形势做到基本把握和了解,做好对于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有效准备

中职学校是一个直接与社会接轨的实践性学校,内部教育教学内容和形势需要教师结合现代社会发展形势做充分有效的编排和安排,学生需要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真正参与动手实践,把学习内容真正做到应用到实践应用过程中,对于时展形势做到基本把握和了解,做好对于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有效准备,让学生对于学习内容和动手技能做到充分了解和掌握,真正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培育。

第2篇

关键词:中职;基础会计;直观教学

《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它着重于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论述,目的在于帮助初学者理解会计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熟练运用会计的基本方法,较扎实地掌握基础会计的知识体系,培养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会计业务处理的初步能力,为后续会计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该课程专业概念对于初次接触会计课程的中职学生来说,由于会计理论知识比较抽象,晦涩难懂,对于学生的“入门”来说是一个不小的障碍。为了能让学生通俗易懂地学习并掌握这门课,除了要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外,在抽象的原理讲授中,笔者认为应努力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让学生直观、形象的接受《基础会计》的基本理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一、相关内容关联

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总结分类,把相关内容串连衔接,让学生加深理解。比如在讲授账户的结构时,学生往往难以分清不同类型的账户哪方记增、哪方记减。笔者在课堂实践中,先让学生理解:T形账户的一边记增加数,那另一边就记减少数,在这个基础上,再结合会计恒等式,帮学生加强理解。会计恒等式基本形式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把会计恒等式扩展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进而,会计等式可扩展成: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收益-成本费用,最后,会计等式可表述为:资产+成本、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收益,根据等式,左边为资产和成本、费用类,右边为所有者权益、负债及收入收益类。属于等式左边的即资产、成本费用类的账户,那么左边就记增加,其右边必然记减少,如果有余额,一般在增加数这边,即左边;凡属等式右边即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收益类的账户,那就右边记增加数,左边记减少数,如有余额,也一般在增加数那一边,即右边,而T形账户左边为借方,右边为贷方,根据会计等式,可以直观形象的得出结论:资产类、成本费用类账户借方记增,贷方记减,余额一般在借方,而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收益类贷方记增、借方记减,余额一般在贷方。这样,通过学生对会计等式的直观视觉感受,可以轻易的初步接受和理解账户的基本结构。

二、生活情景迁移法

从会计的起源和发展史来看,会计知识来源于实践,也服务于实践,在会计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引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出会计知识,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能激发学生自觉地接受学习内容。例如,在学习复式记账法时,学生对于“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念起来朗朗上口,但却难以真正理解复式记账的真正含义。笔者在讲授时,先讲述借贷记账法的含义,然后根据班上现有座位安排分成的四大组,分别指定各组为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再让学生数清每一组的人数,在黑板上记下各组的现有人数,接着让第一组后排的两个学生把桌子搬到相邻的第二组去,再问学生,第一组人数有什么变化?第二组人组人数有什么变化?然后在第一组、第二组的原有人数后分别注明“减2”“增2”,这样的游戏可以在各组做多几次,然后再根据游戏引导学生得出结论:(1)某组增加的人数,是来源于另外组的减少,假如重新统计各组人数,在登记增加某组增加人数的同时,应同时登记减少另外组的减少人数;(2)人数没变化的小组保留原数据,不用登记。 这跟复式记账法的原理是一样的:有借必有贷,正是为了反映资金的来源和去向,所以要同时登记;资金未发生运动变化的不登记,也就是说,未发生的业务不作账务处理。这时,教师也可根据课堂情况,进一步提出问题:每个学生都是班上的宝贵资源,那么,假设我们班转入了一位同学,该怎么登记?反之,有位同学转出我们班,我们又怎么登记?在转入同学时,在登记班上人数增加的同时,是否该同时登记收入?而转出同学时,在登记人数减少的同时,是否应登记损失?这样,在用小游戏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也让学生自觉的根据自身体验,理解复式记账的原理。

三、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按照学生能亲身感知的情景,让学生有如身临其境,师生就在此情此景之中进行着的一种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启发学生主动思维,激发学习兴趣。因此,“情景教学”对培养学生情感,启迪思维,发展想象,开发智力等方面确有独到之处。笔者在《基础会计》的理论教学中经常使用到这种教学方法。

在《基础会计》中,“分类”这个概念出现得较多,学生对账户要按经济内容分类很难理解。笔者在教学中,首先让大家想象自己进入了一个大超市,然后提出问题:超市里有什么?学生自然会回答说“有商品”,然后再提出问题:超市一般会有什么商品?学生回答有服装、电器、食品、家居生活用品等,笔者再问:这些商品怎么摆放?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回答说同类的商品都摆在一起,笔者再追问,这样摆放对顾客、对商场有什么好处?学生回答说,这样摆放,顾客能轻易找到要买的商品,商场也好管理。笔者再把学生的思路引回到所讲授的知识:企业的资金好比是这个超市的所有商品,为了便于管理和核算,所以也要按内容和用途进行分类,而且是先分大类再分小类,就像超市里的商品一样,比如电器类商品是一个大类,下面再分成冰箱类、音响类等,在下面再根据品牌、规格等再分小类,就像是我们学习的账户,有一级账户、二级账户、三级账户或更多,同时,列举几个账户,比如“库存商品”,结合超市的情景,给学生讲授总账和明细账的联系和区别。

总之,在《基础会计》的教学中,除了运用包括上述的教学方法外,如果能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图像、声音甚至视频进行教学,可让枯燥晦涩的会计原理课程变得生动有趣、直观具体,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思维,提高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基础会计》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东莞市电子科技学校)

参考文献:

[1]钱亚勤, 杜伟平. 提高《基础会计》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J].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

[2]林丽卿. 新会计制度下“基础会计”教学探讨[J].福建建材,1995,(4).

[3 ]陈韶君. 基础会计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与实践[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

第3篇

早在1981年,我国的一些会计理论工作者就已开始提醒我们,物价变动对我闰会计是有影响的。如有的学者认为,从长期来看,我国的个别物价是有所变动的,应该承认在我们的会计报表中,也包含了物价变动因素。因此,对会计数据应作怎样的解释,会计方法上有什么新途径,会计理论应予回答。如果对物价变动问题完全不予理睬,将会产生虚利实分的问题,从而对国民经济的安排带来严重影响。此后的几年中,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物价体制改革的开展,我国的物价波动渐趋明显,原始成本会计的一些缺点开始暴露出来,人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并提出了改革原始成本会计制度的各种主张。

有些人是从会计工作的实际需要提出改革主张的,.反映比较强烈的是要求改变固定资产的计价基础。由于固定资产使用年限较长,原始成本和现行市价相去甚远,资金平衡表上固定资产价值的经济意义丧失殆尽,再也不能用作决策的依据。因而有不少实际工作'者提出要按重置价格对固定资产进行重估价。如上海棉纺织行业鉴于固定资产重置资金的严重不足,以及在联营中由于固定资产价值不实引起经济损失等原因,要求对全行业的固定资产按重置价格进行重估,他们摸索了一套重估的办法并已得到有关领导的重视和支持。还有人撰文提出,固定资产的价低耍突破原始成本的框框,随着市场价格的浮动而浮动,以保证固定资产规模量度的复原。苻的同志还直接提出把固定资产的重置价格作为计提折旧的价格基础,并提出两条理由,一个理由认为《“按重置价格提取折旧摊入成本符合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下正确核算成本、利润、价格、国民收入等一系列指标的要求。”另一个理由认为:按重璧价格计提折旧“正好能满足承置固定资产对货币准备金的要求。”

由上述各种建议可以看到,由于我国发生的物价变动,人们已迫切地希望改变现行的会计制度对物价变动后的会计处理,人们正在从不同的方面加以认识,加以探索I并且找到了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耍冲破原始成本原则对会计计量的朿缚,把市场价格变动这个传统会计认为外在的因素纳入资产丨卜价和收益计量的范围中来。这是我们朝着物价变动会计迈出的可喜的一步。随着原始成卞会计缺点的逐渐充分暴萆,陣着问题忖抡的深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这一点。对物#变动后会计处理的深一M阐.认识是在理论方面。没有理论指导的行动往往带有肓’目性。原成本会计之所以根深蒂固,是因为它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在长期的实践中已逐渐被人们所接受,视为理所当然的。这个基础一方面来自经济理论,一方面来自它本身的实践。要冲破原始成本会计的朿缚,必须佯这两方面有所突破。近年来,我们在这方而的认识也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会计学是一门应用经济科学,它的发展受到经济理论的制约。在收益问题上,我们的理论基础是的剩余价值学说和成本补偿观点。对原始成本会计收益计量理论的突破_必须从这里开始。我国的经济理论工作者首k在这方面展开了讨论,许多人在实物补偿和无形损耗问翹上提出的主张,为会计上讨论资产计价和收益计量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我国的会计理论工作者也已在这方面跨出了有意义的一步。在政治经济学理论中确实存在着重置成本会计的理论依据,这是我们提倡重置成本会计的一个重要基础。

原始成本会计还有它本身发展中形成的理论依据,与本题有关的就是权责发生制和实现原则。重置成本会计要求在企业持有资产的期间就承认并记录这些资产的升值或减值,这往往被认为违反了原始成本会计的权责发生制和实现原则,因而受到责难。权责发生制是从现金制发展起来的,是对现金制的一个它要求对一项经济业务在它发生时予以记录而不管现金是否收到或付出。但是什么样的_典务可判断为已经发生了呢?我们的教科书上从来含糊其辞,会计辞典上也语焉不详。因为k际上并无一个明确的标准,它往往决定于会计人员的判断。市场价格的变化应否纳入计量范围,不能由权责发生制本身作出解释,而应该看纳入与否两种信息的有用性如何而确定会计上是否予以记录、反映。在我们的经济理论中,这种升值和减值是得到承认的,这种升值和减值信息的有用性已经得到了大量的证明,所以过去对权责发生制的解释或规定并不是不可更改的。将持有资产的市价变动纳入“发生”的范围,完全言之成理。以信息的有用性——正确计量企业的收益来解释权责发生制,是有利于推行重置成本会计的一个新发展。

我认为,实物补偿成本理论和权责发生制问题,是我们在理论层次上对收益问题的新认识,它们使重置成本会计有了比较牢固的理论基础。

二、我国历史上在一定范围内的一定阶段采用过重置成本概念

解放初期的1951年,中财委《关于国营企业清理资产核定资金的决定》中规记,为了实行经济核碎制,使国营企业的经营管理走上正轨,全国国营企业的固定资产和滩动资金应一律重新清理登记,并按1951年6月底的人民币价格估价。这是解放后初次用重置价格对国营企业资产进行重估价的实践。

近年来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出现了不少新的经营方式。凡是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经背权关系发生变动时,.都要对财产物资进行重估价,其估价的基础也是重置价格。

例如我国试枝股份制的企业,就要枣对财产进行重估价。如上海市财政部门对入股企业资产估价的意见是:“固定资产原值按现行重置价格计算,净值按原值扣除残值后减去已使用年限按规定应提折旧额计算。”“房屋的重置价值可根据建筑工程的设计定额标准率加上国家规定的材差费计算。通用设备的重置抑格可根据市机电工业管理局和有关主管部门核定的价格计算。专南设备的重置价格可根据都局核定的价格或比照通用设备计算。自制设格的置价格可参照同类型设备计算。”这对资产按宽置价格汛佔价的要求就比较明确而具体了。这个“意见”,在实际工作中已经执打。

此外,如联营企业、实行租赁经营的中小企业、个人承包企业等在财产所有权处置N题上都提出了类似的要求。

上述各种资产重估价的北M点足放弃/帐面的原始成本。在价格变动情况下,原始成本不能表示资产的真实价值,这不是合资、联营、股份制企业所遇到的特有问题,而是所有企业碰到的共间问题。上述各种经营方式强调按当时情况下的重置价格对资产计价,其原因一是明确经营者的财产保管责任,二是明确生产资料所存者的利益范围,这又不是合资、联营、股份制企业所遇到的特殊问题,IAJ是所有企业都碰到的兆冏问题。上述企业的资产计价以重置价格代替了原始成本,其他企业没有理山不这样做。实际上,许多企业都已提出了对资产重估价的要求。当然,接受以重置成本为基础重估价,并不等于就是实行了重置成本会计,但是实行重置成本会计首先必须接受重置成本概念。H前这些企业的做法为重置成本会计的拖行创造了有利条件。首先,是它们承认作为资产计价的基础,重置成本优于原始成本,放弃原始成本计价原则。其次,它们在资产估价中所取得的经验,对推行重置成本会计极为有用。再次,它们的做法也会影响其他企业。资产经营责任制的推行,以对资产的正确估价为前提,重置成本反映了现时情况下资产的真实价值,必能为国家和经营责任者所接受,在此茁础上推行重置成本会计,是一个极好的机会。

三、国家有关规定中隐含着采用重置成本的要求

物价变动已足我_经济生活中无"JlHl避的事实。W家财政管理机构近年来所颁发的许多规定,都已实际上承认了这个事实。其屮最明显的要数对原材料统一调价的财务处理规记。该规定指出:“屮央和各省、自治K、直辖市订价的商品物资在统一调整供应、调拨价格以后,国营工业生产企业、物资供销企业和商业企业库存的商品、物资,一律按调价前一天实际库存数量和新的订价,调整帐面价值,所发生的新老订价的差额,均作增减国家资金处理。价格调高时商品、物资库存升值部分,相应调增国家流动资金;价格调低时,商品、物资库存减值部分相应减少閨家流动资金。”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国营企业库存商品、物资调价差额的财务处理决定》)上述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的这个规定,和作者提出的重置成本会计主张极为相似。这虽然仅是一项政策性的规定,但它在无形之中已动摇了原始成本会计计镒的理论基础:资产计价不是执着于原始成本,而要随时按价格调整作出相应调整;存货增值>卜能纳入会计收益量度,而要作为基金的调整。前者放弃了原始成本计价原则,接受了现行重置成本计价原则;后者放弃了原始价值补偿观点,接受了实物补偿观点,它儿乎体现了亟置成本的全部理论基础。可见,我们H前推行的已是一种局部的重置成本会计,为什么不把它建筑在牢固的理论基础之上,使之成为一个统一的会计制度呢?

四、重置成本会计的可行性

羞置成本会计最终能汉波人们接受的关键,与其说是要在埋论上讲得通,毋宁说是要在实践中行得通。实行重罝成和会计的障碍,除了确定生产要素的重置成本这一问题(拟以另文阐述)外,主要足W个:一是原始成本会计信息仍然为人们所需要,如果重置成本会计完全丢拟/原始成会计人能拒绝议受这种制度。这就足迆求所设让的会计制度侦始成本倌息仍有迹可寻,同时夂能得|!(輋置i本鲢所有信息。二身新妞凌不植过份繁ta由于物价在变动,''若要时时对原始成本甚据作出调整,会计人员将因不胜其絷而放弃这种很有R引力的会计制度。这就要求新的会计制度能找到一个简单的方法,只在期末时作一次性的调整。能#词时克服这两个困难就成为:推行重置成本会计制度的症结所在。

我认为这样的会计制度是可以设合珙i的,下文试躭康料的调整作一萊范。为了便于说明,现假设本月有关某原料的数据如下

本月耗用的重置成本为:760X5.50=4180(元)如果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则可得本月耗用的原始成本为*200x5.00+120X5.25+280X5.40+160X5.60=4038(元)期末存货成本为丨60x5.60+180xS.70=1362(元)

将上述耗用;原料的重置成本和其他营业成本从营业收入中减去,就可得到销售该产品的重置成本收益。与此同时,还可计算出已实现的存货升值和可实现的存货升值所谓已实现的存货升值是指存货价格上升额中已通过销售收入收回的那一部分,它可以用下述简单的方法计算得到:4180元(按童置成本计算的当月耗用数)-4038元(按先进先出法原始成本计算的当月耗用数)=142元(已实现的存货升值)。

所谓可实现的存货升值是指尚未通过销售收入收回的那一部存货价格上升额,它的计算要复杂一些,兹介绍两种计算方法:

第一种方法:假定(仅为计算起见)期初存货一直持有到期末,而它的现时重置成本从期初的重置价格变动到期末的重置价格,财这一部分存货的上升值就等于持有存萆数量乘以该期间重置价格的变动。假定期初重置价格为5.15元,期末重置价格为5.75元,则200件存货的J1;值为0.60x200=120(元)。我们乂假定(仅为计算起见)期末存货比期初存货的实物:量超过额(:本例中为40件)是以本月平均价格购入的,且持有到期末,.这个存货増量的可实.现JI值就等于增加的数量乘以期末觅置价格减平均价格的差额,即:(5.57-5.50)x40=10:(元),这样可实现的茌货升值总额为120+10=130(元>。

笫二种方法:可假定期初存货从期初的5.15元持有垄平均购入价,则期末的存货就MJ假走为全部都以平均价格购入且持有至期末,而其价格也就上升至期末的现时重置价。这样存货的升值总额为:

200件期初丫/货持有至平均价格吋实现的升值:(5.50-5.15)x200=70(X)240件存货从平均价持有異期末价格时可实现的升值:(5.75-5.50)240=60(元)这样,本期可实现的存货升值总额为70+60=130(元),和第一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完全相同。

在可实现的存货升值额中减去本期已实现的部分,By为期末尚未实现的存货升值。似它们无论是否巳实现,都不是收益的组成部分,而是重置该原材料的准备金。

如果上述分析能够完全令人信服,上述计算作为一种简化的近似方法也能被人接受,问题还只解决了一半。作为一种会计模式,它必须交待清楚怎样将这些调整和帐户处理程序结合起来。而且按照原先的设想,既能使原始成本的信息有迹可寻,又能提供重置成本信息。为此,必须设立相应的调整帐户,并在月末时作出如下分录:

(1)记录本期价格上升引起的可实现升值:

借:存货计价调整130贷:可实现存货升值130(2)将期初fr:货按拟始成本转帐(先进先出法):

借:已耗原料成本 1000

贷:原料_ 1000

(3)将已耗期初存货调整至当列平均价格:〔(5.50-5.00)X200=100〕

借:已耗原料成本 100

贷:存货计价调整 100

(4)将当期购入的原料按平均价格暂时转入费)|彳帐:

借:Li耗原料成本 4400

贷:原料采鉍 4400

(5)将期末存货按先进先出原始成本转出:(180X5.7+60X5.6=1362),

借:原料 1362

贷:已耗拟料成本 1362 _

(6)将期末存货按平均价格调整:〔180'x(5.7-5.5)+60X(5.6-5.5)=42〕借:已耗原料成本 42

贷:存货计价调整 42

(7)将Li耗原料成本按平均价格转入损益帐户:(760x5.5=4180)in:承置成本收益 4180

贷:巳耗原料成本 4180

(8)将已实现的存货升值从"T实现存货升值帐户中转出:

仍:"实现V货MM2贷.已实现存货升值

上述会计分录可图示如下:

说明,

(1)期初原料存货按期初重置成本计价为1030元(200X5.15〉,它由原料帐的期初余麵1000(按原始成本计价,200X5),加上存货计价调整帐户期初数30元〔200X(5.15-5.00)〕。

(2)期末原料存货按期末重置成本计价为1380元(240X5.75〉,它由原料帐的期末余類1362(按原始成本计价:180X5.7+60X5.6)加上存货计价调螯帐户期末数18〔180x(5.75-5.7)+60X(5.75-5.6)〕.

(3〉存货计价调整帐户期初余镇和期末余额,等于可实现存货升值帐户的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颤》

(4)已实现的存货升值142元表示的是,已消耗的760件原料以原始成本(先进先出法)进入配比程序,从营业收入中得到的补偿麵为4038元,但按重置成本计算为4180元,当期的原始成本收益离估了142元(4180-4038〉。如果重置760件原料,必须将这142元加上从营业收入中得到补偿的4038元方能实现。其性质是资本权益的调整。

(5)如要还原到原始成本收益,只需将重置成本收益加上已实现的存货升值额即可。

第4篇

一、中职《基础会计》课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原因

1.教学实践中应用型教学目标被落化,导致《基础会计》就业性培养目标薄弱

目前很多中职学校仍然沿用过去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时代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统一的中职教育目标。中职这一教育层次的界限模糊、不够明确。而作为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会计》中职与大专以上层次的教学内容只有广度的不同而缺乏深度的差别,致使中职基础会计教学无法形成自身的特点。中职学生《基础会计》应偏向于实践教学,作为中职学生学完基础会计课就应具备出纳工作技能,就应成为会计的助手。中专《基础会计》教学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有职业道德素养、有理想,掌握较为科学的学习方法,身心健康,能熟悉审核和办理简单的财务收支,编制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和办理其他会计事务的初级会计人员。要将《基础会计》就业培养目标的指导思想是:以需求为动因,把小规模的经济组织和个体经济对会计人员的需要作为我们的目标市场,“生产”出能满足社会需求的产品。教师在《基础会计》教学中应突出每一章节的就业理念,不应一成不变照本宣科,在讲授每一内容时,教学目标就应突出实践是怎么做的。

2.中职学生学习现状,促使基础会计教学要改革

中职学生招生难,入学时大多数学生属典型的双差生,即学习能力差、学习主动性、课堂自控能力差。新学期头三个月是流生的高发期,而作为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新生的入门课,教学适当与否关系到学生是否继续读下去的原因之一,而我们有相当的老师在基础会计授课时普遍存着教师过度重视完成教学任务和课堂教学,以单一的“填鸭式”的课堂讲授代替教学内容的进一步讨论和深究,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学习无积极性、主动性;教学方法手段单一、原始,忽视了现代教学手段、设施的运用,课堂气氛死板、无新意,提不起学生的兴趣,且教师的劳动强度大,教学效果不理想;脱离基础会计课实务型课的特点,忽视实践性教学,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极差。学生讨厌上《基础会计》课,长久以往学生失去学所有会计课的兴趣,导致会计专业流生严重。

3.上基础会计课的教师大部分没有实践,教学内容与实际相脱离 教师不仅是学生的先生还应该是学生的师傅(教师应具备较强会计实务操作能力)。但现实是中职学校在教师考评方面仍然存在重学历和轻职称能力和业绩,真正的“双师型”人才较乏,很多老师一本书上了好几年,实践是怎么样的知之甚少,甚至这些教师有的还是会计师职称。比如基础会计中记账凭证的填制,在填制记账凭证借贷方金额栏时,有的老师告诉学生每写一组金额都应前面加上人民币符号,而实践中只是在合计时前面才加币种符号。又如很多老师不知道何时要填制银行进账单等等。

4.对学生考核方法单一,难以发挥学生学习基础会计课的主动性

在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方面,其一是考核方式单一,总是用一份从概念到概念的所谓标准化试卷进行课堂考试,然后再用百分制来评定学生的成绩。从而难以保证基础会计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中职《基础会计》教学如何改革

1.理论讲授贯穿于课程体系中,教师应有的放矢,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理论讲授,它贯穿课程体系,内容尤其重要,它突出教学重点,点破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阅读。也就是要做到三清:即把内在关系理清,把重点内容讲清,把疑难问题说清。这样就不会使学生看到书本感到无所适从。针对中职学生自觉性、主动性较差的特点,我在教学时,主要把握两个一:开课第一讲和每一单元第一课。开课第一讲是取得教学成功的关键,因为学生对这门课很陌生,往往抱着试听的心理,一方面瞧瞧老师的水平,一方面品品这门学科的内容,如果符合自己的兴趣,就认真地学,如果觉得不对格,也就放松了学习。因而,我每次与新生第一次开课第一讲都做好充分的准备,首先投入极大的热情,通过情感渲染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基础会计》第一章第一节“会计的产生与发展”这一内容时,为了激发学生学习会计的兴趣和爱国热情,介绍了我国古时期,尚无文字,人们采用“结绳记事”“刻契记事”,西周时期“官厅会计”……特别重要的是在唐宋两代创建和运用了“四柱结算法”,这是我国古代会计的杰出成就,它为我国通行多年的收付记账法奠定了理化基础。到了明、清两代,又在“四柱结算法”原理的启发下,设计了“龙门账”的会计核算方法。通过介绍从古到今的会计发展史,使学生对这门课有了较清楚的认识,激发其求知欲。而每单元第一课,即理论教学也很重要,这一课实际就是把单元理论讲清,把重点、难点、精髓挑出来,讲透彻。因而,要做到深入浅出,抓住要害,同时为了防止理论的枯燥,配合适当的实例,加上必要的提问和情感投入,营造一种愉悦、宽松的课堂气氛。

2.案例教学法应用于课堂

案例教学法是将企业会计案例应用于课堂教学,通过教师的讲授、指导,学生参与讨论及教师的总结归纳去实现会计课程的教学目的,是现代会计教学的主流方法之一。在传统教学中,课堂上限于理论知识讲授,课后布置一定量的作业练习,期中、期末通过考试检查掌握对会计知识理解的程度,其结果是学生通过死记硬背,记住了会计的有关概念、原则和计算方法,但遇到实际问题就束手无策。因此,适时采用案例教学,将会计的书面描述即案例呈现给学

生,让学生进入所描述企业会计情景现场,对案例客观事实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见解,作出判断,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为了使案例分析符合教材内容需要,我在上课之前,事先尽量搜集了有关企业经营实际工作中典型案例,针对性地穿插在理论教学中。例如《基础会计》中会计凭证一章“原始凭证的审核”学完后。为了考核学生对审核原始凭证的合理性、合法性、正确性以及财务人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布置了这样一个案例供学生思考:某公司陈××采购员出差回来报销差旅费。旅馆开出发票记载为80元,人数1人。时间为10天,金额为800元。而陈××却将单价80直接改成280元,小写金额改成2800元,将大写金额前加了一个“贰仟”,报销后贪污了金额2000元。请问:1.出纳员对此承担什么责任?2.陈××采购员应怎样进行处理?3.出纳员应如何审核这类虚假业务?案例呈现后,再让同学们根据原始凭证审核的要求,对这张发票进行审核。过了一会儿,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了,有的同学说:出纳员应负责追回损失的现金,若无法追回,出纳员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有的同学说:出纳员应首先检查原始凭证,即应检查发票有无部门领导的签字,发票金额的笔体是否一致,发现有疑点时应立即采用函询法调查住宿单位……。讨论结果大家达成共识:原始凭证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记账凭证的编制和账簿的登记的真实性。把这一节课内容通过案例说明,同学们对审核审原始凭证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领会,加深学生对某一问题的理解,从而对学生起引导作用,这样缩短了理论与实践、内容与现实的距离,学生像走进故事之中,兴趣极浓,大大增强了案例的教学效果。所以说案例教学既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启发式教学方法,也是会计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

3.多种思维的训练

从思维方式上看,目前,职业高中教学仍存在着描述型太多。以《基础会计》为例,由于许多内容是“制度加解释”,学生一开始就陷入对会计处理的具体描述之中。只知依葫芦画瓢,而不了解会计处理背后深层次的原理和概念基础,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学生毕业后很难独挡一面。因此,教学中我经常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诱导学生开阔思路,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思维方式。如在学习原始凭证这一节内容,以“什么是原始凭证?”为例,可以让学生到商场观察货款解缴过程手续怎样?人们选中商品后,先由售货员开一张一式二联的单据,由购买者到收银台收款,收款员收款后留一联,另一联让购买者凭此领取商品,那么这一张红字单据就是销售商品的最原始的凭证。对于有些比较抽象的会计理论,可以列举生活中的例子,引发学生思维。如,在讲解复式记账法是对每一项经济业务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账户中记录的一种专门方法时,学生不易理解一笔经济业务为什么不记人一个账户,而要记入两个账户。为此,可以举买大米的例子:今以13元现款买来10斤大米,现款付出了13元,不是现金减少了吗?就需要在“现金”账户登记,同时收到价值10斤的大米,粮食不是增加了吗?因此还需要在“粮食”账户登记。所以,一笔经济业务需要同时记入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以反映企业资金的来龙去脉。通过深入浅出的启发诱导,激发学生多种思维,从而形成自己的认识,或找出不解之处。

4.加强实训教学

社会对会计人员素质,不仅要求毕业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求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但是由于目前,会计教学仍存在“重理论、轻实际”的现象,造成学生毕业后不能很快胜任会计实际工作。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加强实训教学,是保证学校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就业的需要。

针对大部分学生对经济社会,对企业缺乏应有的认识,如工厂怎么样。车间怎么样,资金怎样流转等。根据教学内容和对学生素质的要求,设计若干训练项目,分室内和室外两种方式。室外实训,首先能让学生认识企业,认识经济社会,是很有必要的。比如,学习生产成本这一内容时,这是实训的一个难点,先让学生到生产车间看看,观察一下产品生产过程,结合产品成本计算过程,知道会计就是要对这些过程进行反映。室内训练,是指在进行理说教学过程中,分阶段地将学生转入基础会计模拟实验室,让学生身临其境,领会一个企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和管理活动。在动手操作之前,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选好有关模拟实习教材,贴进实际工作,在完整、系列的凭证、账页、表格等材料中让学生动手操作。首先让学生全面了解资料所列企业的生产组织、工艺流程特点、财务制度、会计核算以及涉及税金核算及明细科目的开设要求等有关情况及规定,然后,复习《基础会计》讲述的重点的两种会计基本方法的原理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学生对实务操作有一个完想的认识和清晰的脉络,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具体做法:教师有目的进行规范、有序地指导,达到先从理论到实际再从实际到理论的教学过程。例如,记账凭证是学生动手的最基础部分,所动用的会计理论知识较全面,占用时间较多,是实训的核心阶段,教师应有较详细的辅导。可充分利用《基础会计》教材“记账凭证的种类和填制要求”这一节,使学生明确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内容和填制要求,并由教师举规范的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填制为例并演示讲解,同时,可给一些填写错误或内容不够完整的会计凭证,先由学生审核、讨论,然后教师进行规范。通过实训,真刀真枪地进行基本功的训练,培养学生提高了自我分析问题、处理实务的综合能力,为学好会计打下较扎实的基础,学生毕业后能缩短适应期,尽快地学会独立胜任财会工作。

5.复习巩固

复习巩固是教学循环的最后一个环节,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同学们通过前期几个环节的学习训练之后,对教学内容已经有了自己的认识,这时进行复习巩固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布置平常练习作业:针对讲授的新知识布置相应练习题加以巩固消化。布置归纳性作业:使学生在学完每个章节的知识后能及时复习,培养学生归纳、对比、分类、系统化概括等思维能力,以更深刻地理解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目的,实现教材在头脑中的由薄到厚再由厚到薄的转变,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三、中职《基础会计》教学改革中应解决的问题及对策

1.中职会计专业教师大部分没有经历过实践,教师下企业实践困难

应建立导向教学为主的教师评价体系,奖励从事课程设计、教案创作、进行教学试验、教学创新的教师,加强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允许教师在企业界兼职以加强其职业经验训练,实行“双技术职称”制度,即会计专业课教师,既要有教师系列的职称,又要有会计系列的技术职称;教学中不应看不起《基础会计》课,学科带头人及富有实践经验的老师应主动承担基础课的教学,加大《基础会计》集体备课的范围,引入竞争机制。实践证明《基础会计》过关的学生学起其他会计课程来总是得心应手。

2.学生考核标准应改革,多方面考核学生,改变一纸化考核学生的方法

在对学生的考评方面,应彻底遗弃让学生死记硬背概念的考试方法,取而代之以德育、知识和能力为内容,学习期间应设计出一些着重测试学生能力的考试方法,如案例报告、案例讨论的课堂发言、会计模拟核算得分、财会角色模拟等,以引导和促进学生自我培养其能力,基础会计理论完全可以在平时采取提问等多种方式解决,期末可以用模拟实习的方式考查学生。让那些真正学到知识、具有一定能力的学生脱颖而出。

第5篇

中图分类号:F2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3-0177-01

摘要:注册会计师在维护经济秩序、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各种违规违法案件的发生,使得公众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信任度降低。为维护行业形象,加强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刻不容缓。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就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建设

政府、注册会计师协会等组织机构一直都在致力于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建设,但成效并不理想。银广夏巨额造假、蓝田神话、大庆联谊案、红光电子案等财务造假案件的发生使得注册会计师的形象受到极大地影响,也使得注册会计师行业出现信任危机。究其原因,固然有多方面,但是作为直接的审计人员---注册会计师难辞其咎。因此,为维护经济健康的发展,加强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刻不容缓。

一、当前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是指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品德、职业纪律、执业能力及职业责任等的总称。其基本原则包括独立、客观、公正、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关注、保密、职业行为、技术准则五个方面。

二、当前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建设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注册会计师独立性不足。

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要保持形式上和实质上的独立性,才能得出客观、公正、真实的执业结果。然而,随着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非鉴证业务的快速发展,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日显不足,甚至有少数执业人员完全丧失独立性,按照客户的意志进行审计业务、发表审计意见,致使执业行为扭曲,职业道德缺失。

2.注册会计师业务素质参差不奇、总体职业道德水平不高。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注册会计师执业能力、职业纪律、职业品德都相距甚远。注册会计师人员主要通过CPA考试获得注册会计师的称号,很多人审计经验不足,甚至有些人不具备会计专业技能,对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知之甚少,职业胜任能力明显不够。

道德缺失是我国会计职业界的一个很突出的问题。作为社会经济的警察,会计从业人员应保持廉洁、公道、正派作风,但实际中违反原则和职业道德的情况时有发生,一些注册会计师人员利用工作之便谋取个人的不正当利益。

3.缺乏有效监管机制,处罚力度比较轻。

我国可以对注册会计师行业进行监管的部门有:财政部、审计署、证监督委员会、国有资产管理局和税务部门等。《 注册会计师法》、《 会计法》和《 刑 法》等相关法律对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也做出了相关规定。但是在实际监管过程中监管力度仍不够,实施效率较低。对于很大部分违法违规案件,多以行政处分和罚款为主,就像温水煮青蛙,对注册会计师们来说不痛不痒,根本起不到警戒作用。这就导致违背职业道德的低成本,注册会计师们在巨大的收益和低成本的权衡中往往会选择前者,以致注册会计师违背职业道德的违法违规行为屡屡发生。

三、关于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几点意见

1.营造良好的执业环境。

社会环境对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有很大的影响,政府和社会各相关部门应积极为注册会计师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从而为注册会计师道德水平的提高提供积极的外部因素。首先,政府有关部门应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为会计师事务所提供一个公开、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目前,一些的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用降低收费、提供审计业务的同时赠送咨询服务业务等不正当竞争手段来招揽业务,致使会计市场竞争无序。其次,加强社会舆论监督的力度。积极利用网站、报刊、杂志等舆论监督手段,对于违法违规执业的注册会计师人员和注册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曝光,以增强注册会计师的社会责任感。

2.加强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综合素质。

注册会计师是职业道德建设的主体和核心,其自身的职业素质的提高对整个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总体执业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必须加强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综合素质,引导注册会计师树立正确的道德观、金钱观和价值观,在执业过程中将国家、社会和公众利益放在首位。在高校的会计学专业中多开设些有关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教育的课程,在注册会计师考试中也可增加些关于职业道德教育的题目,以保证注册会计师队伍吸收的是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对于在职注册会计师人员应定期开展培训班,宣讲法律法规和学习执业准则,交流执业经验和心得。

3.加强会计事务所内部的自律,发挥注册会计师协会作用。

要建设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必须加强事务所内部的自律。会计师事务所的负责人要有良好的道德素质,采取正当的竞争手段来提高本事务所的形象,加强本事务所注册会计师的思想道德建设,给注册会计师坚持独立性提供坚强的后盾。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是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自律性组织,按照《注册会计师法》的规定,统一对注册会计师行业进行管理,行使行业管理权限,在社会上和行业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力。要加强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应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协会的作用。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组织会员们认真学习职业道德规范;组织好注册会计师考试,严格把守进入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关口;积极推进行业与国际组织 、执业机构间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发达国家关于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经验。

参考文献:

[1]丁亚莉.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问题探讨 [J].宁波职业技术学报.综合,2011.8 第15卷第4期:95-98.

[2]李国军.浅议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建设 [J].中国经贸.财税广角.

[3]刘福清.浅析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 [J].财会通讯.综合,2011 第9期(上):145-146.

第6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收付实现制;权责发生制

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告诉我们: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是使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对投资者、使用者决策有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根据基本准则规定,它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其中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是会计信息的首要质量要求,是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应具备的基本质量特征,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是会计信息的次级质量要求,是对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和可比性首要质量要求的补充和完善,尤其是在对某些特殊交易或事项进行处理时,需要根据这些质量要求来把握其会计处理原则。随着我国事业单位内部环境的变化,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事业单位不仅承受着国内市场的压力,更面临着国际同行的竞争。目前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多数采用收付实现制,它已经不能够适应当前事业单位经济事项快速发展的需求,为了如实反映事业单位绩效,保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事业单位现用的会计基础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与变革,以满足各方对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要求。

那么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存在哪些局限呢?笔者以为(1)在收入实现制下,无法客观、全面地反映事业单位的资产和负债情况。事业单位所采用的收付实现制提供的信息,主要强调某一年度内的事业单位收支产生的现金流量,收付实现制是以现金支付日作为费用核销,不能综合反映实际资产和负债的情况,往往混淆经常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不仅直接导致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规模和数量信息失真,还导致对这些资产的监督和控制的失真。(2)收付实现制下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严重地阻碍了事业单位市场化体制的进程。随着国家对产业结构的逐步调整。对事业单位的投入呈逐年递减趋势,事业单位的发展已不再是依赖财政拨款,在自主创新的同时,还在寻求走投资主体多元化的道路,这就对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和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在收付实现制下很难客观反映事业单位的收益和预算执行情况。由于收付实现制以款项实际收付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基础,因此只能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一定会计期间内资金来源、使用及报告货币资金余额等信息,其实质是收入总量和支出总量的配比,并不能揭示这种配比所产生的效益以及真实的预算执行情况。

以上表现不仅导致事业单位会计信息严重失真,掩盖了事业单位潜伏的财务危机,还将误导事业单位内部决策者和外部信息使用者,具体表现在:(1)对资产的会计处理。当前事业单位资产只核算其账面价值,对已经发生的资产减值和形成的不良资产不与反映,造成资产不实。比如:事业单位的应收帐及预付款项是按照实际发生数额记账,一般不计提坏帐准备;以购买债权的形式对外投资时,在债券持有期间,不予计利息收入;实际收取时,作为其他收入;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不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单位,无形资产的摊销采用一次性摊销等。(2)对负债的会计处理。收付实现制下处理负债清偿时,只有当现金清偿时才确认支出,掩盖了应提前披露未来的承诺、担保和其他因素形成的或有负债,这些问题不能够直接在事业单位预算和财务报表中反映出来,给事业单位经济发展埋下巨大祸根。比如:事业单位借入款项,_般不予计利息支出,实际支付利息时,将其计入事业支出或经营支出。(3)对收入和支出的会计处理。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把事业单位取得的利息收入、捐赠收入作为其他收入列入事业单位当期收入,这种会计处理不符合相关性原则。一方面,事业单位捐赠收入不是自行组织的收入,另一方面又按照制度规定计入到收入中去,不仅影响当期的经费自给率指标,还会导致经费自给率虚增。对事业收入的核算,一般在实际收到款项时予以确认。事业支出也由于受资产核算方法的约束,规模过大,导致事业支出不实,严重影响事业单位收支结余和结余分配。

鉴于以上种种影响,笔者以为应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方法入手,即变换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变收付实现制为权责发生制。其根本依据是权责发生制是相对于收付实现制的会计基础,它贯穿于整个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总过程,2006年修订后,基本准则将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基础,列入总则中而不是在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规定。属于财务会计的基本问题,层次较高,统驭作用强。因此为避免由于收付实现制所带来的会计信息缺乏客观性、可比性、全面性,难以统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全过程以及不能适应事业单位管理改革需要,应采用权责发生制为宜。权责发生制在事业单位中的应用优势在于:在权责发生制下,收入和支出在交易或事项发生时的确认不以是否收到或支付现金为转移。即收入反映会计期间已实现的数额,无论是否在本期收到;支出(费用)反映会计期间已消耗的货物或服务数额,无论是否在本期内支付。权责发生制计量是在会计分期的前提下各个期间收入与支出配比的财务成果,更能够诠释成本与收益的比较,能为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层的决策提供更多、更好、更有效的会计信息,能推动事业单位持续、协调、有效的发展。

第7篇

黑龙江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69

[摘要]企业作为我国当前税收的重要来源,企业的视同销售行为不仅关系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影响着我国税收。如何做好企业的视同销售行为的会计处理工作已成为我国现代会计实务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就我国增值税视同销售行为的会计处理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

关键词 ]增值税;视同销售行为;会计处理

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里,会计处理作为我国会计实务中一项重要的工作,会计处理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利益,更影响到国家的利益。在我国当前会计准则中,虽然对企业会计在进行会计工作时就视同销售行为进行了调整,但是对增值税视同销售行为的会计处理方法没有进行明确的规定,进而造成会计实务中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对纳税基础的影响不同,严重影响到了国家的税收利益。为了保障国家税收利益,针对视同销售行为就必须明确其会计处理方法,为会计实务提供依据,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1.增值税视同销售行为的概述

视同销售行为作为当前企业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行为,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利益。企业会计在进行核算的时候不会将视同销售行为作为核算的内容,而在国家进行增值税税收计算的时候则会将企业的视同销售行为纳入到企业的经营范畴[1]。增值税作为我国一种税种,增值税是对商品在市场流通中所产生的价值的一种流转税。在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我国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企业作为我国当前税收收入的主要来源,企业增值税的征收直接关系到我国税收收入水平[2]。根据我国现行税法规定,下列行为应当视同销售。

①将货物交付他人代销;②销售代销货物;③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至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④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⑤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体经营者;⑥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用于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⑦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⑧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无偿赠送他人。

2.增值税视同销售行为的会计处理

2.1确认收入并结转成本

在我国当前增值税视同销售行为的会计处理中,确认收入并结转成本是现行会计处理中一种较为常用的方法。企业根据其自身的生产需要,生产企业发展所需要的产品,在会计准则中,按照公允值计量,将企业自产的收入计算为应交的增值税,借:在建工程,贷:主营业收入,应交增值税。

2.2不确认收入

在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企业为了更好地促进其自身的发展,往往会加大成本投入,为企业的发展自产或者购买其他的原材料,在进行会计处理工作中,按企业自产、或者购买其他原材料的成本冲减库存商品,借:在建工程,贷:库存商品,应交增值税。

例如,以某企业自产的产品用于在建工程为例,假设该产品的成本为30万元,同类商品的市场价格为35万元,该产品使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5%。

①采用第一种会计处理方法,借:在建工程425000,贷主营业务收入350000,应交增值税52500。②采用第二种会计处理方法,借:在建工程352500,贷:库存商品 300000,应交增值税52500。

通过这两种会计处理方法中可以看出,视同销售行为的会计处理方法对企业的会计信息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两种会计处理方法的利润之差在5万元,从第一种视同销售行为的会计处理中可以看出,企业的利润收入要多五万元,在其利润增加的同时,其资产成本也相对要较高,由此可见,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会对企业的资产及利润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明确视同该销售行为的会计处理方法对企业会计工作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

3.增值税视同销售行为会计处理方法的建议

视同销售行为会计处理工作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企业的会计工作质量,更关系到我国国家税收收入水平[3]。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里,为了保障视同销售行为会计处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进而为我国国家税收收入提供保障,就必须明确增值税视同销售行为的会计处理方法。

3.1协调视同销售行为的纳税义务与收入确认的矛盾

在我国当前的会计准则中,主要偏重于企业营业收入的确认、计量、记录及报告。而在增值税缴纳过计算中,侧偏向于增值税的计算、征收及管理。在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当企业在缴纳增值税时,如果税务机关征收的税与企业会计信息统计的增值额不统一的话就会造成各种矛盾存在,进而不利于保障我国税收收入。为此,在进行增值税视同销售行为会计处理工作当中,必须协调好视同销售行为的纳税义务与收入确认的矛盾[4]。首先,要处理好企业与国家质检的利益关系,在保障国家税收收入的同时,也要顾及到企业的合法利益。建立一个严谨的会计核算体系,进而保障增值税视同销售行为会计处理的公平、公正;其次,企业要完善自身的会计工作,不断提供企业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增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比性,促进企业的合法竞争。

3.2加强财务审计

财务审计作为当前会计实务中一项重要工作,它是指审计机关就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审计监督,通查阅企业会计呈现的会计报表,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进而全面了解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财务审计有助于提高企业的会计工作质量,保障国家利益。通过财务审计,可以判断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从而确保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了进一步保障企业及国家双方的利益,在进行增值税视同销售行为的会计处理工作当中,审机构不仅要加大对企业的审计监督,同时还要对企业的会计政策选择进行严格的控制,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全面的调查[5-6]。作为企业自身,更应高认识到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重要性,结合自身的发展状况,进一步完善企业信息披露制度,通过建立相应的机制来加强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监督,进而为自身的利益提供保障。

4.结语

视同销售行为的会计处理工作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利益,同时也关系到我国国家的利益。视同销售行为的发生会给企业在缴纳增值税的时候造成一定的困扰,为了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增值税视同销售行为会计处理工作中,就必须明确会计处理方法,完善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增加企业会计信息的透明度,进而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保障国家的税收收入。

参考文献

[1]孙先惠.对增值税视同销售行为的会计处理[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3,05:26-27.

[2]易玉珏.增值税视同销售行为和进项税额转出的会计处理辨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09:44-45.

[3]吴清,吴瑜,蓝欢焱.增值税视同销售行为的会计处理及理论分析——基于新企业会计准则的研究[J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01:95-97.

[4]魏晓兰.增值税视同销售货物行为的会计处理方法辨析[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1:49-52.

第8篇

关键词:新经济时代 知识型企业 人力资源会计

21世纪是新经济的时代,经济的增长,财富的创造将不再主要依靠物质资料的投入和消耗,而是主要依靠知识。知识型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力,是否具有发展前景,决定因素已不仅仅局限在其经营规模的大小,财产物质的多少,而是取决于其是否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但知识型企业由于不同于传统企业的经营模式,仅靠传统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资料是无法全面衡量的其盈利能力,迫切需要引入人力资源会计。

1 知识型企业推行人力资源会计的必要性

1.1 知识型企业管理的核心将是人力资源管理

知识型企业管理的重点是知识创新,一个知识型企业有没有知识创新能力将成为判断其管理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因而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将成为知识型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为了对人力资源进行卓有成效的管理,获得关于人力资源全面、有效、相关可靠的信息尤其是关于人力资源价值增减动态方面的信息就至关重要。因而人力资源价值会计在知识经济时代有着广阔的运用舞台。

1.2 知识型企业推行人力资源会计的有利条件

传统会计核算体系之所以排斥人力资源价值会计,很重要一点是其中很多方法的人为主观估计因素过大,取得的数据缺乏可信度。在知识型企业由于先进信息系统的引入,信息传递的迅速,许多在工业化社会视为不确定的因素,通过高速的信息传递,都变为确定因素。其次,按传统的核算方法,人力资源价值会计的许多方法工作量巨大,而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知识型企业,几乎所有的计算、统计工作都由计算机来完成。以往被视为不可能完成的有巨大工作量的工作可在瞬间完成。第三,由于知识型员工能力内隐化,工作绩效难以考核的特点,传统会计方法不能概括期的价值的全部。必须引进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甚至非数学化方法予以表达。因此,人力资源价值会计的一些方法有了用武之地。

1.3 知识型企业必须强力推行人力资源会计核算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已成为知识型企业的主要资源,人力资源信息不再是会计核算体系的补充内容,不再是旁枝末节,这就决定了人力资源会计的空间范围有了极大的拓展。首先,由于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加大,依据会计的重要性原则,它应成为企业予以核算和监督的重点。这样,必然决定其核算的复杂程度、采用的核算方法较以前有较大改变。在核算意义上,其范围有了层次上的拓宽;其次,同样依上述原因,人力资源相关信息必然被纳入管理会计领域,其预测、决策、投资效益分析、考核评价体系将被大大完善,人力资源会计范围将向横向拓宽。

2 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会计的特点

2.1 区别于传统企业的人力资源会计

由于知识型企业人的智慧和创新将成为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会计所需要提供的信息将更加全面和多样化。相比传统的人力资源会计,知识型企业的人力资源会计将发生以下几方面的重心转移,即:资产核算的重点将从有形资产向无形资产转移;投资方案效益的评价将从财务效益向全方位效益转变;对人力资源经济价值计量重点也将从投入价值计量法转向产出价值计量法。所有这些都要求人力资源会计必须紧紧围绕着知识、智力这个价值中心,反映和描绘知识型企业的生产关系和全貌,以适应知识经济发展和社会的需要。

2.2 界定人力资源的产权是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会计的前提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的最大特点就是团队性与知识运用的综合性,知识产权应该属于该创新集体,但人力资源产权从本质上看仍然属于个人,因为内含于人这个活载体的知识潜力是具有“人身依附”特点的,脱离“人”这个活载体,人力资源将毫无经济价值可言。因此知识产权与人力资源产权有时是同一的,有时又有区别,在对人力资源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时,必须首先界定人力资源的产权归属。

2.3 反映和核算人力资源权益是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会计的中心

传统人力资源会计以人力资源的成本和价值为核算中心,并不能反映知识经济时代劳动雇佣资本的知识型企业的特征,也并没有将人力资源作为可以再生性的经济资源对待,而是将其等同于一般性的经济资源。为克服这一缺陷,知识型企业的人力资源会计应该以反映和报告人力资源权益为其核心。人力资源权益之“权”是指人力资源之产权,而人力资源权益之“益”是指人力资源之所得报酬,结合起来就是人力资源之产权所有者可因其知识创新产权而获益,这就触及到了知识经济的核心和实质,因而将人力资源权益而不是其投入成本和产出价值作为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会计的核心,以反映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和知识型企业的典型特征。

3 构建适合知识型企业的人力资源会计

由于人力资源在知识型企业中的重要作用,在知识型企业推行并完善人力资源会计势在必行。应该在企业对待人力资源的观念上、企业用人机制上和人力资源会计制度设计上体现尊重人才的实质性内容。这就要求知识型企业从实际出发,研究和改进人力资源会计理论,并将其尽快付诸实施。

3.1 更新企业高层的传统观念,转变管理者的模糊意识

人力资源能否被视为一项资产,是人力资源会计能否成立的关键所在。人力资源作为会计资产,计量的工具必须使用货币。人力资源成本项目及资本化、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模式是人力资源会计的核心。而对人力资源的计价,员工会误以为对其进行明码标价,将其看成是具有价格的商品,所以很难接受。因此,会计界应该尽快对这些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彻底纠正人们的思想误区,转变管理人员传统的会计模式旧观念,树立人力资源新观念。知识型企业要把对人力资源的取得、招聘、使用、培训等成本反映为一项资产,在员工的服务期限内摊销并转化为实际费用。

3.2 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结合进行人力资源会计计量

针对人力资源会计计量问题,只有把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才能更完整地反映企业的人力资本状况。人力资本的特殊性决定了对其计量要采用货币计量和非货币计量相结合的方法,这就需要在会计报告中除了进行定量反映外,还需用必要的文字说明进行定性分析。在这一方面,一些西方会计界的学者所做的研究值得借鉴。他们采用了很多非货币计量方法,譬如采用机会成本、影子价格、模糊数学模型等。在我国,许多学者也提出自己的计量方法,其中颇具代表性和理论价值的有:徐国君的劳动者权益模式、刘仲文的生产者剩余模式中的未来价值法、李世聪的当期实现价值模式中的当期实现价值法以及谭劲松等人的智力资本会计模式中的内在价值法。这些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可以在知识型企业中推广。

3.3 更新观念,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

更新观念首先要大力推广对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和学习,使更多的知识型企业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从根本上改变企业对人力资源的传统观念。但为了使知识型企业能够摆脱传统的计量模式,更真实地反映知识型企业拥有的资源,仅仅改变观念是不够的,因为人力资源会计与传统的财务会计相比,它的计量与核算方法更为复杂、技术性更强。尤其在非货币计量上,要使结果更趋近于科学,要求会计人才不仅要有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会计理论基础,还要掌握概率论、建立数学模型、电脑模拟分析等相关知识。这就需要培育高素质的会计人才,使他们不但具有获取知识的学习技能,更要使他们具有转化知识的创新技能,并使之运用于实践,从而做好人力资源会计管理工作。

3.4 国家应完善人力资源会计法规,规范资本市场

对于企业所拥有的人力“资产”要用法律法规加以确认,对人力“资产”进行核算和披露,国家要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予以支持和规范,使企业逐步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会计核算体系,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拥有的人力资本,以对该企业的考核更趋近于真实。此外还要规范资本市场,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投资者对一些特殊的信息有越来越多的需要,因而应修改一些相应的法律法规,如规定必须把人力资源信息如实地在对外财务报表中披露等,使人们更全面地认识企业拥有的资源,对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4 小结

总之,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作为知识型企业所有创造财富的要素中最基本、最有效的生产要素,成为企业乃至整个社会最宝贵的稀缺资源,成为现代企业争夺的焦点。对人力资源进行会计核算,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是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知识型企业自身快速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梁清泉,论人力资源会计体系在我国的构建[j].广西大学学报,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