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园区土地规划

园区土地规划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0-11 10:05:0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园区土地规划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园区土地规划

第1篇

关键词:城市土地规划;资源利用;探讨

近些年,我国城市发展迅速,但是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多,城市发展进程的加快,资源利用以及环境问题也逐渐凸显,并且在城市中引发了很多的冲突出现。在我国的前期的城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因为并没有预料到城市化进程发展如此之快,所以在土地资源规划上,设计范围与现如今的城市需求不符,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的城市发展要求,导致现阶段的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率较低。所以在城市规划设计中,重新对于土地资源进行规划,已经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重点,只有确保土地利用率提高,才能使之符合城市发展需求,为城市的发展做出贡献。

1 现阶段城市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1.1 城市土地规模扩大过快

在城市人口、企业迅速增加的今天,对于居住建筑以及工业厂房建筑的需求量不断增大,由于城区内土地资源已经无从插足,所以很多新兴的建筑逐渐向着城市周边扩展,大学、工厂、产业园区以及物流园区等不断想着城市外扩张,大量的占据城市周边土地,已经占用了不少耕地区域,土地资源出现透支现象,并且在不断扩张的情况下,还是难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

1.2 城市原有土地资源利用率低

在城市原有的占地区域,对于土地的利用率并没有达到土地利用率的最高点,很多地方存在着土地资源浪费现象。很多城市中心区域都存在着废弃土地,这些闲置的土地资源甚至可以占据城市整体占地的百分之八左右,如果可以对于这些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城市土地资源压力。并且在现有的城区中心区域,商业用地以及工业建筑普遍存在土地浪费现象,增加了城市投资,并且还不能达到符合投资的产出,及浪费土地资源,也不利于城市发展。

1.3 城市土地资源分配不协调

在城市土地资源的结构分配中,商业用地以及政府用地在整个城市土地中占据了很少的部分,大部分土地是被工业生产企业所占据,已经远高于城市规划中工业产业应占有的比例。与很多发达国家对比,其工业产业占地不会超过百分之二十,但是在我国的城市中,工业产业的占地已经达到了将近百分之三十。并且在城市中人均可使用的道路以及绿地区域占整体土地利用比例太小,并不利于城市环境发展,也影响了城市的协调发展。

2 城市土地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2.1 城市土地信息管理不全面

在城市的土地规划过程中,规划人员并没有合理利用城区土地信息,只有对于城市土地信息数据进行仔细的研究,才能更好地分辨出城市土地资源的浪费点,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确保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但是在现阶段的城市土地规划过程中,很少有研究人员对于城市土地信息资源掌握完善的,大多数管理部门对于城市土地资源信息并没有进行及时的存储和更新,也就导致了土地资源信息记录存在误差,并且杂乱无章的现象,要种影响着土地资源规划的合理性,而且规划部门对于土地信息资源了解不足,必然会导致土地资源管理的不合理,不到位问题。

2.2 土地规划与城市规划不相协调,与经济发展不衔接

目前我国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中均有相应的规定,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职能分属土地管理部门和建设部门,两个规划的编制上所依据的文件、规程、技术标准不同;城市土地分类体系不同,城市土地的统计口径不同,每一轮规划编制的时间不同,规划编制的出发点也不相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强调耕地保护,而城市规划则强调城市规模。这些差异往往导致实践中城市土地的管理工作受到“多头领导”,给城市土地的开发、利用、管理带来诸多困难。同时,两个规划不能与城市的总体发展融为一体,保证城市用地规模的合理扩张。

3 城市土地规划资源利用措施

3.1 基于系统协同视角的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原则

城市作为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它由许多子系统构成,如经济子系统、教育子系统、科技子系统、人口子系统、城市用地子系统等。按照系统协同学理论,一个复杂系统只有内部各个子系统协同发展,才有可能实现系统宏观层面的有序发展。

首先,城市土地利用规划要以城市整体发展战略为总领,满足、协调各子系统的用地需求。城市系统的发展,需要各个经济、社会子系统战略的支持,如制定相应的经济、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发展战略,控制人口的增长与分布,建设城市交通系统等。其次,城市土地利用的规划要协调好用地子系统内部各类型用地之间的相互关系,保证各类用地合理布局、集约利用。

3.2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制定建议

按照促进城市系统有序发展及土地集约利用的原则,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应当由土地部门、城市规划部门共同负责编制,经济发展委员会、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等经济职能部门以及各类土地使用部门参与编制。规划的编制要遵循客观性、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原则,使规划能够真正对城市土地利用的控制起到实效。

(1)深入开展城市土地用地现状调查。客观、准确的用地信息是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基础,在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之前应当首先对城市的用地系统展开深入的调查,明确各类用地的数量、质量、分布、利用和权属状况。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完善土地信息的管理制度,建立城市土地利用信息数据库。

(2)根据城市各经济、社会子系统发展战略,制定城市土地的利用指标。针对不同的用地类型,选择适宜的指标,如人均占地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投资强度、单位面积产出、绿地率等,对土地的集约利用进行控制,使之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及需求。

(3)合理控制城市土地子系统内各类土地的使用。每个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占据的自然资源不同,因而具有不同的城市特色。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在对土地利用进行集约控制的基础上,还要根据城市的定位及其具体特点,因地制宜,突出城市的特色a业、优势产业。

4 结论

城市的存在,承载着人们正常生活所需要的一切,并且也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存在,对于整个国家的政治、文化进步都有着不可比拟的意义。并且随着城市发展的加快,对于土地进行合理利用也成为了城市发展新的需求,随着城市人口以及企业的增多,城市对于土地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所以合理的对于城市进行土地规划,可以更好的促进城市的发展,确保城市交通的顺畅,并且对于城市的长期发展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控制建设

一、我国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农村土地利用规划体系不完善

第一,重总体规划,轻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在规划的编制和执行上不具备强制性,是总体规划的补充,有利于总体规划的具体实施和落实,编制该类规划的驱动力来自于行政命令和用地调整的需要。第二,各级规划的核心职责分工不够明确。现行总体规划分为国家、省、市、县、乡(镇)五级,应该说我国土地规划体系在层次上是完整的,但每一级的控制指标和口径基本上是一样,上下级规划之间,大都是有战略到战略的简单重复。

2管理机构设置不尽完善,管理人员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

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和计划管理主要涉及县乡两级国土管理部门,在规划的编制实施等具体管理上又集中到县级规划管理相关科室,使得乡镇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和计划的编制、实施、管理存在缺陷。

3农村土地规划管理存在问题

首先,土地规划不科学。我国土地总体规划特别强调土地利用,对总体规划的重视程度较高,然而对于专项规划却只作为一种补充,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这样就会出现,在实际过程中各级规划的核心职责缺乏明确分工,导致土地规划太过于片面,缺乏战略性和协调性。在实际操作中,很容易出现“偏轨”情况,提升了农村土地规划难度。其次,机构设置不全面。农村土地利用规划主要由县、乡(镇)国土管理部门负责,而在落实上主要有县级规划管理部门进行管理,这样造成了实施过程中的诸多矛盾。在城乡土地规划利用收益上存在明显差异,特别是在欠发达地区,这种差异将更加明显。再次,规划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目前,信息技术在我国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规划管理上应用也非常广泛。但在大多农村的信息化建设水平相对滞后,信息化管理现状令人堪忧。最后,土地利用率较低。农民对拥有土地只能承包使用,不允许出让或用于非农业建设。这一模式导致土地市场配置作用无法发挥,土地资产价值得不到体现。

4土地规划部门的工作人员能力有待提高

对于农村土地规划管理来说,土地资源规划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对其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果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不强的话,那么农村土地规划管理工作自然也难做到位。目前国土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并不高,专业知识也有待加强,这是当前我国土地规划管理工作不到位的原因之一。

二、完善农村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的对策建议

1发达地区的农村土地规划管理

发达地区是土地规划管理的重点区域,这些区域的土地整治资金相对充足,应制定长远的规划目标,把农村建设用地的整治工作作为重点。其整治方向应放在农村宅基地和基础设施建设上,引导村民向中心村靠拢,形成产业园区,对建设用地布局进行合理规划,尽早实现新农村建设。

(1)迁村并点。农村宅基地占有大量土地,在整治工作中,尽量将分散居住的村庄迁移到具有一定规模和经济基础的中心村。在迁移之后还要进行复垦工作,从而保证村民的正常生活。统一的住宅布局、完善的配套设施,复垦带来了更多的耕地,为农民解决了后顾之忧。

(2)整村搬迁。对地处偏远、居住环境差的村子整体搬迁到适宜生产生活的地区。地理条件较差、不适宜生产生活的地区,不利于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配套设施较差,改造起来成本较高。然而,如果进行整村搬迁后,原地点的土地还可以整体规划,提高了耕地使用率。

(3)旧村改造。在原村地址上进行旧村改造,提高闲置空房的利用率。

(4)建立城镇化社区。将农村土地规划与城乡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部分居民生产生活方式进行城镇化转变,使居民享受与城镇居民相同的福利待遇。

2 次发达地区的农村土地规划管理

次发达地区主要以粮食生产为主,而稳定的粮食生产是国家稳定生产的基础。在农村土地规划过程中,要采取以下方式:

(1)农田改造。对较好的农田进行改造,同时健全相庆的配套设施,提高产量、质量,形成标准化农田。

(2)农田产品发展。通过农村土地的整治,给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土地的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提供平台,从而可以为地方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创造便利的条件,并且提供优质的服务。在土地整治方面,一定要与现代化农业产业形势发展相适应,符合现代化土地规划及产业化发展的具体要求,建设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化农业基地。

3 落后地区的农村土地规划管理

3.1 特色农业。为特色农业提供配套设施,基础平台。比如有的地区有丰富的光热资源和灌溉条件,这是发展特色农业的基本保障。通过土地整治,完善水利基础设施,使农作物能够得到充分的光热资源和养分,为优质农业奠定良好资源基础。

3.2 生态保护。在土地整治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所以,要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开展土地整治,在地质环境脆弱区以及城市生态隔离带等不同地区制定相应的整治规划方案,进行分类整治,从而达到保护生态的目的。

4加强规划可操作性及个性,深入规划体制改革

土地规划要高效有序与编制实施空间规划密切相关,无论从规划的定位还是规划的内容、编制程序等都有比较清晰的界定,规划数量少而精,规划之间不存在交叉重叠和矛盾,因而实施起来比较顺利,操作性提高。有效解决土地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必须改革规划体制,加强规划的衔接协调力和综合管理力,减少规划数量,严格界定各类规划的范围,建立起在市场经济发展下,以主体功能规划为基础,土地规划等专项规划为补充,各类规划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的规划体制。

5健全农村土地利用规划计划实施监管制度,落实监管责任

俗话说,“三分规划,七分实施”。编的再好的规划,如果没有严格的监管制度,强有力的实施措施,很难保证规划的有效实施。建立农村土地利用规划计划的实施监管制度,不但能对违法用地起到震慑作用,更能体现农村土地利用规划计划的严肃性。加大行政监管和社会监督力度,改进农村土地利用规划计划的试试效果,改变行政监管为主的方式,实现从行政监管为主向社会管理为主的转变。

综上所述,如何在农村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做好土地规划与管理,以实现农村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目前应当探讨的重要课题 ,“珍惜方寸土,留与子孙耕”,身为国土资源执法人员,保护好土地是我们的责任,要“忠于职守、通晓业务;秉公执法,热情服务”为搞好国土资源管理,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第3篇

引言

一般我们将与人类社会用水有密切联系而且能够不断进行更新的淡水统称为水资源,这其中也包括地表水、地下水以及土壤水。在这众多水资源中,地下水所占的比例是最大的,而且它更新的周期也是最大的,因而对于地下水资源的保护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在环境保护中的首要任务。通过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地下水资源具备两种特性,一个可再生性,另一个是不可再生性。另一方面,地下水的更新周期一般是一千四百多年,因而对其在参与现代水循环中的补给速度就比较小,而且地下水的大部分储存资源都不能进行到现代水的循环之中,所以这部分水资源就是地下水中的不可再生部分,所以我们在对地下水的利用和开发过程中就应该考虑到这一点。

在含水系统中,地下水资源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统一水力的联系,而且对于地下水资源本身来讲就具备着系统性,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整个含水系统中,地下水的任何一部分水资源的加入或是排出,所造成的影响都会涉及到整个含水系统,这也正是地下水资源系统性的体现。

1 当前我国地下水资源的现状分析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近二十年内,我国的地下水的平均开采量都是逐年增长的,与此同时,我国百分之九十城市的地下水都遭到了污染,这其中包括有毒物质的污染。地下水资源污染的状况由而向面的进行扩展,每年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也高达近百亿。近几年来,相关部门对我国的一百一十八个大中型城市进行了地下水的监测,从检测的结果来看,地下水污染情况比较严重的城市就占据了百分之六十四,而污染较轻的城市占据了百分之三十三,从区域上来看,我国地下水的三氮污染最为严重。在农村中,有近三点六亿的人已经喝不到健康的、符合标准的饮用水了。另外从我国的地质环境公报中可以看出,我国的三十一个省、自治区以及直辖市的地下水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污染,因而也存在些由于水污染而造成的疾病,由此可见,地下水污染所带来的消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随着工业化发展的推进,众多环境问题纷纷涌现出来。森林的无休止砍伐,大气污染程度的加剧,使得沙漠化,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逐渐上升为国家的政治问题。其中水污染的严重性引起了人们的恐慌,成为当下社会最热点的话题。

由于工业用水量之大,排污及处理污水的系统的不完善,商家环保意识薄弱,人们用水危机意识的淡薄,导致地下洁净的水资源越来越少。随着地下水水位的不断下降,原有的生态环境遭受到巨大的威胁。许多生态景观遭到破坏,例如闻名遐迩的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湖面几经干旱,水面大起大落,严重影响到鱼虾的繁殖,破坏了原有的自然景观。驰名中外的济南泉水,山西的晋祠泉等都因水位年年下降,最终导致泉水的枯竭。由于气候干旱,蒸发量过大,周边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使得青海的湖水水位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青海主要补给的河流出现多次断层,甚至有些小河已经干涸。这一系列自然生态景观的破坏都源于地下水资源供给的不足,导致环境不断恶化及地质灾害的频繁发生。

2 我国地下水资源稀缺恶化的原因

我国的建设的起步相对于西方国家较晚,许多专家学者称,国家的工业化发展都是要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如今我国工业的发展正进入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水资源被大量的开采,工厂的污水处理系统不能被很好的使用,导致工业污水大量排入江河湖海,最终导致水污染的产生。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节约用水的意识比较淡薄,对地下水污染的危害认识存在欠缺,没有把对地表水的保护灌输到对地下水的保护中来,这导致地下水污染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加之我国降水量分布不均,很多城市的地下水得不到及时的补给,当地人们对地下水的依赖需求不断增加,导致了地下水资源过度开采。

3 保护地下水资源的对策与措施

3.1 加快地下水资源组织结构的建设步伐,构建水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心

从我国地下水资源保护机构的建设可以分析,尚需完善的水资源组织结构在联网系统构建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方面还有所欠缺,往往生态灾难之后水资源流失问题才被发现。从避免水资源灾难性后果方面考虑,关于地下水的开采问题需要积极构建专业的国家地下水资源保护中心,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来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行管理,合理设置地下水资源动态管理网络,在不间断动态网络监控过程中实现对地下水资源的保护。从储量及水资源更新速度我们可对水资源的利用量进行合理估算,并在此基础之上加快地下水资源预警系统及地面预警系统的建设步伐,完善地下水资源的早期预警工作。此外,针对西部水资源严重匮乏地区还应采取严密的水资源监控管理制度,及时预警沿海地区的海水倒灌问题,尽可能阻止地下水资源生态灾难等严重问题的发生。

3.2 做好地表水与地下水的统筹规划工作,平衡水资源的利用率

从我国地下水资源的基本格局不难看出,南多北少的基本趋势已然决定了地下淡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状况。我国南方地区地下淡水资源的可开采量达到了1991亿立方米,这一数额占到了全国总地下淡水资源的近百分之七十,而北方地区的地下淡水资源可开采量仅仅为南方资源总量的77%,由此可见,我国地下水资源保护工作的开展还应当考虑到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统筹关系,平衡地下水资源的利用率,这对地下水资源保护工作的开展意义重大。

从我国淡水资源分布的基本状况分析,这一南多北少的格局对于淡水资源的利用有着重要影响,因此资源联合调度制度的实施是现阶段保护地下水资源的有效举措之一。通过综合管理来尽可能降低环境对水资源的破坏,控制地下水资源的开采速度,进而实现对地下水资源的有效保护。过量开采是地下水资源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出于城市工业用水与生活用水的基本需求,引水入市自然成为了缓解水资源压力的主要途径。由于北方地区雨季和旱季之间的划分极为明显,因此少雨季节地下水就难以得到及时补给,相应的这一时期地下水的供应就会减少,地表水的利用应当作出适当补充,这样不仅可以缓解地下水的供给压力,同时也可以有效防止地下水位下降带来的水环境问题 。此外,在雨季之前做好库容准备对于扩大蓄水量也有积极作用,是保护地下水资源的有效举措。

参考文献

[1]李凯,聂志平.完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水资源保护立法的路径[J].中国国情国力,2011(7).

[2]孙燕.分析我国水资源现状及水环境保护现状[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8).

[3]苏瑞红,张军海.张家口地区生态建设补偿机制探讨-以水资源保护补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36).

[4]邱秋.湖北水库水资源保护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公民与法(法学版),2010(10).

作者简介: 十报告指出,加强农村土地规划管理,切实提高新农村建设工作。一方面以国家战略目标为前提,对农村土地进行科学规划,尽早实现城乡一体化;另一方面,稳步推进城镇化,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建设目标。尽管我国在轰轰烈烈的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取得喜人的成果,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出新农村土地规划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为此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提出应对措施,以保证新农村土地规划管理工作质量实现质的飞跃。

1 农村土地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不完善

首先,对农村土地所有权没有明确定义,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在《土地管理法》中明确规定:土地是集体所有,村民没有土地处置权力。这与所有权实际上是矛盾的。在城镇化进程中,各类性质的征地屡见不鲜,在这个过程中农民始终处于弱势地位,自身的合法权益很难得到保障。其次,所有权主体不明确。《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村的集体土地可以由村委会或者集体经济组织进行管理,也可以由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管理或经营。然而,规定与实际的配套监督机制却并不匹配,导致一些道德素质低下、只顾自身利益的干部,利用职务之便,进行权钱交易,从而严重影响村民的切身利益。如发生在山东平度的征地事件,在村民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村长以权谋私,私自将村民土地出让。村民对征地严重不满,与相关方面展开对抗,结果受到伤害的总是手无寸铁的农民。最后,所有权弱化。农民普遍认为土地所有权归国家所有,这种认识导致村委会等集体土地所有权组织实际职能弱化,执行力、约束力严重不足。

1.2 农村土地规划管理存在问题

首先,土地规划不科学。我国土地总体规划特别强调土地利用,对总体规划的重视程度较高,而对于专项规划却只作为一种补充,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这样就会出现,在实际过程中各级规划的核心职责缺乏明确分工,导致土地规划太过于片面,缺乏战略性和协调性。在实际操作中,很容易出现“偏轨”情况,提升了农村土地规划难度。其次,机构设置不全面。农村土地利用规划主要由县、乡(镇)国土管理部门负责,而在落实上主要由县级规划管理部门进行管理,这样造成了实施过程中的诸多矛盾。在城乡土地利用收益上存在明显差异,特别是在欠发达地区,这种差异将更加显著。再次,规划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目前,信息技术在我国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规划管理上应用也非常广泛。但在大多农村的信息化建设水平相对滞后,信息化管理现状令人堪忧。最后,土地利用率较低。农民对拥有土地只能承包使用,不允许出让或用于非农业建设。这一模式导致土地市场配置作用无法发挥,土地资产价值得不到体现。

2 农村土地规划管理的原则

一是优先农业耕作使用。在2012年以后,我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系”。虽是如此,但我国仍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农业大国,土地仍然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农业耕作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农产品质量及产量,直接影响到社会稳定,所以保持一定的农业耕地面积是优先条件。二是节约土地原则。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希望自己所居住的生活环境是舒适的、大面积的。然而这必然会占用大量土地,所以在节约土地的原则上,应尽可能的利用劣地或者荒山做建设用地,从而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三是因地制宜的原则。不同地区经济发展不同,土地规划利用也存在差异,所以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国地制宜地进行合理规划。

3 我国农村土地规划的具体措施

3.1 发达地区的农村土地规划管理

发达地区是土地规划管理的重点区域,这些区域的土地整治资金相对充足,应制定长远的规划目标,把农村建设用地的整治工作作为重点。其整治方向应放在农村宅基地和基础设施建设上,引导村民向中心村靠拢,形成产业园区,对建设用地布局进行合理规划,尽早实现新农村建设。

(1)迁村并点。农村宅基地占有大量土地,在整治工作中,尽量将分散居住的村庄迁移到具有一定规模和经济基础的中心村。在迁移之后还要进行复垦工作,从而保证村民的正常生活。统一的住宅布局、完善的配套设施,复垦带来了更多的耕地,为农民解决了后顾之忧。

(2)整村搬迁。对地处偏远、居住环境差的村子整体搬迁到适宜生产生活的地区。地理条件较差、不适宜生产生活的地区,不利于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配套设施较差,改造起来成本较高。然而,如果进行整村搬迁后,原地点的土地还可以整体规划,提高了耕地使用率。

(3)旧村改造。在原村地址上进行旧村改造,提高闲置空房的利用率。

(4)建立城镇化社区。将农村土地规划与城乡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部分居民生产生活方式进行城镇化转变,使居民享受与城镇居民相同的福利待遇。

3.2 次发达地区的农村土地规划管理

次发达地区主要以粮食生产为主,而稳定的粮食生产是国家稳定生产的基础。在农村土地规划过程中,要采取以下方式。

(1)农田改造。对较好的农田进行改造,同时健全相庆的配套设施,提高产量、质量,形成标准化农田。

(2)农田产品发展。通过农村土地的整治,给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土地的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提供平台,从而可以为地方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创造便利的条件,并且提供优质的服务。在土地整治方面,一定要与现代化农业产业形势发展相适应,符合现代化土地规划及产 业化发展的具体要求,建设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化农业基地。

3.3 落后地区的农村土地规划管理

3.3.1 特色农业。为特色农业提供配套设施,基础平台。比如有的地区有丰富的光热资源和灌溉条件,这是发展特色农业的基本保障。通过土地整治,完善水利基础设施,使农作物能够得到充分的光热资源和养分,为优质农业奠定良好资源基础。

3.3.2 生态保护。在土地整治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所以,要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开展土地整治,在地质环境脆弱区以及城市生态隔离带等不同地区制定相应的整治规划方案,进行分类整治,从而达到保护生态的目的。

4 结束语

总之,我国土地规划利用从无到有,从不规范到科学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土地规划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我国正处在起步阶段,需要做的工作非常多,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张杰.浅谈农村住宅建设与土地规划利用的政策思考[J].城市建筑,2013(14):13.

第4篇

工业园基本情况

近年来,区坚持把工业园区作为带动项目实施、加快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和推进产业升级的重要平台,积极采取措施,注重抓基础、管长远、重实效、求发展,以产业发展为引领,以园区建设为抓手,全面启动园区筹建各项工作。

截止到2013年底,全区规模以上企业16家,规模企业总产值达到71.59亿元,其中纳入园区统计的规模以上企业13家(楚汉风、凯帝农机、湖开电器不在统计范围内),产值过亿的企业8家(红光港机、乐星红旗、凯普松电子、三峡制药、龙腾线缆、中南精密、长江铝业、环高乐器),规模企业总产值49.5亿元,园区发展初见成效。

(一)抓规划,园区筹建有序推进。坚持“统筹规划,布局合理、土地集约、产业集聚”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地对园区5.4平方公里范围进行了规划设计,先后完成了工业园产业发展规划、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环境影响评价、土地性质调规,土地利用规划申报、基础设施建设启动等各项园区发展基础性工作,园区基本具备了项目落地条件。在2012年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过程中,抢抓机遇将园区规划面积拓展到10平方公里。为解决园区用地计划紧缺问题,成功争取将园区1万亩土地纳入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土地规划,已申报15个批次2100亩工业用地,其中已审批1100亩,还有1000亩近期正在加紧办理。园区发展难题逐步破解,正步入常态化发展阶段。

(二)抓建设,园区路网已具雏形。全面启动园区三纵六横路网及其他设施规划建设。2013年止完成投资1.1亿元,开工建设了入园主干道将军路、支干道长宁路。2014年计划投资7亿元,启动白马路、团结路、双十路、天台路、桥边路等六条道路建设。

(三)抓项目,园区经济不断壮大。5年来共签约引进入园工业项目19个,总占地1000亩。其中土地已摘牌的项目5个:新型环保包装、凯帝农机、高档家俬、华泰商品砼、焦点产业园;正在挂牌的项目5个:特种汽车车轿、东方超市配送加工、桥丰工具、久安机械、医用诊断试剂;正在办理交易红线的项目5个:龙腾红旗、仪器仪表、建筑工业化、商业展示、葛洲坝建材物流;准备协调到生物产业园实施的项目4个:楚汉风生物科技、廖记食品、大山农业、金缔药业。

第5篇

(一)坚持规划引领。严格按照镇总体规划设计要求,实现建设规划、土地规划、生态规划等统筹推进,进一步加强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断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我镇于2006年委托__信达城乡规划设计院完成了镇总体规划,于2012年完成了镇工业园区的总体规划。2014年,由于__市城乡总体规划的调整,我镇再次聘请__信达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对__镇总体规划进行修编。目前,镇总体规划修编基本完成,与设计方、市建设局交换意见完毕,形成了最终修编方案,正在等待相关机构审批。依据镇总规,我镇同步推进全镇45个村制定村总体规划,目前已有11个村完成了村庄总体规划。

(二)严格建设管理。一方面是严学习。组织城建管理人员结合工作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认真学习土地管理、城乡规划等相关法律条规,不断提高综合业务素质,切实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另一方面是严执法。按照城镇建设“一书两证”要求,严格实施城镇建筑管理。初步探索村镇建设管理办公室联合土地、公安等相关职能部门共同行使职权的管理模式,做好审批发证前的初审和上报以及“限上、限下”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等工作,逐步规范城镇建筑的建设程序,确保城镇建设依法依规进行。

(三)优化发展环境。一是转变政府职能。积极协调各方面关系,全面落实“两个代办”服务企业制度,为企业发展提供服务。2014年,华旗、华远、常丰、新泰四家企业获批了“__省优质产品”荣誉称号,其中常丰线缆有限公司充分依托人才优势和科技实力,进行科技研发,连续获得6项专利。二是抓好园区建设。积极推进工业园区向西拓展至城东干渠,进一步加大园区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园区的项目承载能力。2014年新修水泥路800平方米,在园区__路段两侧栽种灌木1000余株,在园区主路两侧新栽红榉树300棵,载种西府海棠600棵。目前,园区已入驻10家企业,我们正积极争取土地指标,使签约项目尽早入驻开工。

(四)坚持产业支撑。一是抓好项目建设,着力提升我镇线缆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同时全方位发展了汽配、模具、电缆辅料等行业,实现产业链拓展。重点是力促投资1.2亿元的嘉盛图建筑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的新型铝合金模板项目早日开工、加快投资1.8亿元的__宜泽线缆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的建设进度。二是推动农业产业化。鼓励农户在政策范围内采取多种方式加快土地流转,加大农业专业合作社扶持力度,打造农业产业群,营造“村村有思路,村村有产业,村村能发展”的良好发展局面。目前,已有专业农业种植合作社38个,家庭农场3个,龙头农业养殖合作社2个(鑫丰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兴牧肉鸡养殖合作社),初步形成了以方官庄、__村为中心的瓜菜类、以西旧馆、__村为中心的果品类、以邢各庄、东良村为中心的绿化苗木类、以鑫丰养殖专业合作社、兴牧肉鸡养殖合作社为龙头的规模养殖类等四类初具产业规模的农业产业群。

第6篇

关键词:土地利用;可持续利用;生态经济规划

自从1987年开始,“可持续发展”这个词语在全世界范围内流传,并且受到各国的一致认同。“可持续发展”主要是指人类的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人类的发展应该在合理利用资源和环境保护下进行。尤其是土地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人们只能通过有效的保护措施,来保住人类这一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在我国,“可持续发展”已经被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同样,在土地利用方面也是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积极进行生态经济的规划,以期可以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一、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生态经济规划的原则

在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的生态规划中,讲究生态的适宜与经济效益的获取,同时还要兼顾人类社会的发展,将三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1.以“可持续发展”为规划指导思想的原则

在土地的生态经济规划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始终将“可持续发展”作为规划的指导思想。在此指导思想之下,工作人员所做的规划才能始终全面考虑土地的利用,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同样,还要后代人留下足够生存、发展的土地资源。这样的规划,将会形成工功能良好、布局合理的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规划布局,将真正实现土地的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真正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2. 生态适宜、经济效益获取与人类社会发展三者结合统一性原则

在进行土地利用规划时,不仅要考虑到人类的发展所需,还要重点考虑在规划过程中需要解决的生态环境的保护、经济效益的获取问题,这样,将三者综合起来考虑,才会在土地的利用规划中,合理开发、使用土地的过程中,保护环境,将生态环境作为重要的保护工作重心,同时,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使土地资源所产生的价值能达到最大化,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这样的规划原则,是人类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利益获得共同作用的结果,是符合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适合我国国家发展的土地资源利用原则。

二、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生态经济规划的策略

在进行土地资源利用的生态经济规划的时候,首先,要注意经济效益的整体性,要对土地资源进行整体规划,进而获得整体的经济效益;其次,在进行生态规划时,要注意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便可以在满足当代人需求之后,同样满足后代人的土地资源使用的需求;最后,要注意利用土地资源的同时,还要注意土地环境的保护问题,力求在利用中保护,在保护中利用的真正实现。

1. 合理建立经济开发带

在土地的利用过程中,要考虑到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所以在地区的可持续利用的生态经济规划策略中,首先应该考虑根据当地土地的具体情况,建立经济开发带,以提高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经济开发带建设:一是种养产业相结合经济开发带:这种类型要求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集约式管理,以地区发展优势,将种、养、加工、销售等统一起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二是林果专业经济带:在林果植物中,有很多可以在同一片土地生长的,比如苹果树下种植草莓,提高单位土地的利用率。

2. 科学建立综合园区

综合园区主要是指附带旅游资源的园区建设。这种土地规划的方式,也可以将土地使用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提高到最大化。结合本地区的自然生态特点与土地利用程度等因素,开发集旅游、科技、工业与农业于一体的综合园区。在此过程中,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工作的重点内容,所以在建立综合园区的过程中,应该扩大资金引进渠道、加快新型项目的建设、引进先进的技术进行综合园区的开发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同时,在科学建立综合园区过程中,不仅使土地的利用可持续化,而且在对城乡剩余劳动力问题的解决上,也可以贡献一份力量。

3. 政府加大扶持力度

地区的经济发展一环境保护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土地的可持续利用规划中,同样需要政府的支持。首先,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生态经济规划的宣传力度,帮助人们建立土地资源利用、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一体化发展的意识;其次,严格规划和基建程序,以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进行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规划,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严防违章建设、破坏建设事件的发生;最后,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防治一切不良行为所产生的破坏,杜绝各种污染的发生,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打下自然生态基础。

结束语:

在土地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应该始终将“可持续发展”作为规划、利用的指导思想,工作人员要着力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生态、经济与人类的发展三者统一起来,作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生态经济规划的重要原则,为我国的土地资源的利用,提供有利的保障。同时,在满足当代人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后,还满足了后代人对于土地资源的需求,真正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目标,真正优化“自然-空间-人类”这一可持续发展系统。

参考文献:

[1] 王海平. 浅谈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生态经济规划[J]. 科教文汇(下半月), 2006,(02) .

[2] 黄天元, 张殿发. 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生态经济规划[J]. 经济地理, 2004,(04) .

[3] 赵哲远, 吴次芳, 顾海杰, 徐再敏. 关于土地生态管理的探讨[J]. 浙江国土资源, 2003,(06) .

第7篇

随后业主与园区保安发生冲突,在网络上传的视频中,十余名保安用折叠椅追打业主,致四人受伤,血流满面。获知讯息后,更多业主赶到,他们捶打玻璃幕墙,喊着口号,双方僵持至深夜。昌平警方出动警力,方始平息事态。

北清创意园位于国家级创新基地――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下称生命园)内,土地规划用途为研发用地。2007年,北京春晖世纪置业有限公司(下称春晖公司)通过协议出让取得该地块后,建起12栋住宅楼,并将500余套房屋销售一空。

2009年,房屋竣工。生命园向北京市政府举报春晖公司私自改变土地用途,房屋竣工验收被叫停。2011年3月起,为阻止业主入住,园方在小区外以土石围起高墙,引发业主不断抗议,最终酿成冲突。

8月底,北京市副市长陈刚、市委常委赵凤桐作出批示,要求昌平区成立工作组,由生命园方面进行资格审核,不符合“科研”用途的购房人,劝其退房。

北清创意园购房人、开发商、园区三方矛盾集中爆发,揭开科研用地乱象一角。近年来,低价取得科研、工业、教育用地,立项后改变用途,以住宅形式销售,类似打“球”的行为,在北京房地产业中屡屡发生,北清创意园事件堪为其中典型案例。

科研楼变性

北清创意园位于中关村生命科学园正门东侧200米,紧邻北清路,位置优越。项目外观与园区内其他建筑迥异――孵化项目、生物企业用房多为独栋建筑,而“北清创意园”内,12栋深灰色楼房依次排开,显然按住宅样式建造。但在土地用途规划中,其本应是科研用房。

按照此前规划,北清创意园项目所占7号地块为生命园一期科研用地,应用于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研发。

2007年初,春晖公司找到生命园管理方――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下称生命园公司),要求购地、入园。为证明项目“科研”用途,春晖公司出示了其与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下称留服中心)签订的《合作共建“春晖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协议书》。

该协议称,为落实教育部“春晖计划”,双方决定共建孵化基地,留服中心负责推荐人员、项目入驻,春晖公司提供孵化基地的建设、运营和管理。协议所附合作运营方案则称,该项目将建成集高科技研发、企业孵化、科技成果转化于一体的国际化高科技园区,包括癌症诊断纳米显影剂等33个项目拟入园区。协议还称,这些均为教育部“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入围项目,也契合生命园的生物科技定位。

2007年5月9日,生命园同意将7号地块转让给春晖公司,该地块面积为3.3万平方米,生命园作为土地一级开发商,已完成征地补偿、三通一平、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春晖公司作为二级开发主体,以每建筑平方米1488元的价格,向生命园支付土地开发费,共计7440万元。春晖公司则承诺项目将严格用于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建设。

2007年11月8日,北清创意园项目正式在昌平区发改委立项。2008年3月12日,春晖公司以协议转让方式,获得7号地块的50年土地使用权,土地规划用途为研发,楼面地价每平方米360元,总价744万元,这一价格大约相当于周边挂牌出让住宅用地的十分之一。

同年4月29日,北京市规划委向北清创意园颁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6月30日,北京市建委颁发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10月22日,春晖公司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许可证明确标注商品房用途为:研发。

一路绿灯取得“五证”的同时,春晖公司开始了售房宣传。数家网站均挂出了“北清创意园买一层送一层LOFT,均价每平方米13500元”的售楼广告。“生态园区5.5米高庭,湖畔低密LOFT”的大幅广告亦在现场挂出。

据多位业主称,春晖公司在进行售楼宣传时,未隐瞒项目的“科研”性质,但同时承诺未来办理房产证时不会出问题。至2009年,北清创意园500套房屋销售一空。

据生命园方面提供的数据,458名购房人中,绝大部分均以个人名义购买,以投资和自住为主,毫无“科研”背景,仅5户房屋系以公司名义购买。

自2008年底开始,生命园多次向市区两级政府提交报告,举报春晖公司改变土地性质,违规销售住宅。随后,房屋竣工验收、产权证办理均被暂停,450余名业主至今无法入住。

在业主看来,正是因为看到北清创意园拥有齐全“五证”,他们的疑虑才被打消了。业主时宏业认为,购房人仅能信任政府文件,若开发商确有违规,园区和政府在监管上都存在失职。

实际上,在春晖公司向北京市、昌平区两级建委备案的施工图纸上,即可看出其“变性”意图。

2010年,生命园赴昌平区建委查询施工图纸后,出具了一份鉴定报告,认为春晖项目的平面布局为典型的住宅式设计,以户型为单位,每户设计有厨房、卫生间、卧室等,建筑设计选用了《北京市住宅区及住宅安全防范设计标准》,不符合研发楼设计规范要求。且在荷载标准上,不满足研发楼的设计规范要求。

“建委看到图纸后,为何要批准这个项目呢?”业主娄杰对此表示难以理解。

据生命园公司总经理郭利所述,2008年10月,见到售楼广告后,他们即上报昌平区政府。当月底,区建委责令项目停工,并要求春晖公司暂停宣传销售。但是数月后,项目却又悄然复工。

郭利表示,他曾去北京市建委市场处咨询,对方称,法律并不禁止科研用地建筑商品房,建委只负责对建筑本体的审查,审核此前的土地、规划许可证后,若无程序问题,即可发给施工许可证,难以监管房屋建成后是否真的用于科研。

真假协议谜团

从2007年拿地,至2008年获得“五证”,进而按照住宅标准施工……种种迹象表明,春晖公司从一开始就没有真正打算建设孵化基地,其所以能成功游说各方,起到关键作用的即是当年那份《合作共建“春晖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协议书》(下称《合作共建协议》)。

2007年2月,春晖公司向生命园出具上述协议副本,协议签署时间为2007年2月5日,上有留服中心副主任邵巍的签名。生命园公司办公室主任王更生表示,自2008年下半年起,生命园与春晖公司发生纠纷后,生命园方面曾数次向春晖公司要求查看协议原件,但均被拒绝。

据留服中心2011年9月16日出具的书面说明,春晖公司向生命园提交的《合作共建协议》系伪造,留服中心对此并不知情。

但留服中心投资处处长戴争鸣承认,留服中心投资处确实曾与春晖公司签订一份《共建协议书》,不过,其签订时间为2007年2月15日,并非“假协议”的2月5日,签字人也不是邵巍,而是戴争鸣本人。同时“真协议”的内容较“假协议”宽泛,仅约定留服中心推荐留学人员项目入驻孵化基地;春晖公司将搭建留学人员创新创业的平台,且孵化基地将位于海淀区。

“如果确实另有一份真协议,春晖公司何苦冒伪造文书、私刻公章的风险?”生命园公司办公室主任王更生怀疑,留服中心声称存在的“真协议”,系双方在事发后另行补签,更改签字人、日期,以及孵化基地地点,希望以此将留服中心撇清。

留服中心在情况说明中称,直到2009年5月13日,在有关部门向其核实与春晖公司签署的《合作共建协议》时,该中心才知道“假协议”的存在。但无法解释的是,2008年7月28日,留服中心投资处处长戴争鸣、项目主管汪天洁等一行六人,曾亲自前去生命园,与生命园董事长袁曙光、总经理郭利等人会面,表示中心与春晖公司合作共建“孵化基地”确有其事,土地的研发用途可以得到保证。

据了解,留服中心系教育部下属事业单位,中心下设出国处、来华处、护照处、投资处、认证中心等13个部门,经办留学、回国、档案寄存等事宜。自数年前开始,留服中心已不再接受财政拨款,自收自支,且赢利能力强大。

经教育部授权后,留服中心还独家经营境外学历学位认证、留学人员档案寄存、公派留学人员机票、签证等业务。据知情人士介绍,仅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一项,该中心一年收入即高达上千万元,留学人员档案寄存业务年收入也有2000万元,另外,其他项目也能分别带来20万元至200万元不等的收入。另外,留服中心还拥有一家嘉华世达国际教育交流有限公司,主营留学中介业务。

据知情人称,留服中心“下属每个处室都有创收任务,涉及此次事件的投资处,其原来职能是为留学归国人员创业联系投资,但一直以来效益并不好”。

上述知情者还透露,春晖公司事发后,留服中心曾向教育部递交报告,称该中心对孵化基地土地变性一事全不知情,春晖公司提交的协议,系由其自行伪造。

关键人张永宏

实际上,春晖公司、生命园与留服中心三方产生交集并非偶然,实为用心运作的结果,其中的关键人名叫张永宏。

上世纪90年代末,张永宏在北大科技园任副总,分管招商工作,而北大科技园隶属于中关村科技园,两者皆由中关村管委会规划建设处负责协调。彼时,现任的生命园总经理郭利在中关村管委会规划建设处工作,由于业务往来,张、郭二人关系熟稔。

2006年底,郭利调离中关村管委会,赴生命园公司任总经理。2007年初,旧交张永宏找到郭利,极力推荐春晖公司与留服中心合作的孵化基地项目。“这听起来是个好项目。”郭利说。此后,在郭的推荐下,项目顺利进入生命园。

而在此时,张永宏正是春晖公司的实际操盘者。据工商资料显示,春晖公司注册于2006年12月5日,法人代表为尹炎鑫,注册资金1000万元。其中,威海春晖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占股30%,其法人代表就是张永宏,另70%股份由北京市潜能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持有,该公司法人代表为尹炎鑫。

据知情人士透露,在整个孵化基地项目中,张永宏系策划和联络人,主要出资人尹炎鑫与公司班底皆来自长春,事发后已返回长春。

另一方面,张永宏与留服中心亦颇有渊源。2000年,科技部、人事部、教育部等联合发文,在全国推广建立留学创业园,为留学归国人员提供政策、土地优惠。公开资料显示,2006年-2008年期间,张永宏在威海留学创业园任主任,威海留学创业园系威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北京大学、中关村国际孵化园的共建项目。

此外,自2006年起,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开展“春晖杯”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威海留学创业园以及张永宏名下另一家公司春晖兴业投资有限公司,均为大赛合作方。张永宏名下公司为“春晖杯”大赛提供赞助,并参与入围项目评选,而其任职的威海留学创业园,则为入围项目提供落地服务。

接近留服中心的人士称,张永宏和留服中心投资处处长戴争鸣关系很近,“经常看到他们在一起”。

据郭利称,在获得生命园的土地后,张永宏就以春晖公司总经理的身份,频频和自己接触,推进项目。但不久以后,春晖公司却以资金周转不灵为由,开始拖欠土地开发费用,郭、张二人也因此关系破裂。后来,张永宏便不再露面,春晖公司派出另一负责人李臣正与生命园联络。

公开资料显示,自2009年起至今,张永宏离京前往深圳,任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副院长。

生命园土地账

作为此次事件中关键一方,中关村生命科学园2000年创立,隶属于中关村科技园,系国家级创新基地,占地254公顷,其实际运作方为生命园公司,该公司由三大国企投资成立,分别为北京中关村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北京科技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昌平兴昌高科技发展公司(昌平区属企业)、海淀科学园建设公司(海淀区属企业)。

生命园公司注册资本金4.5亿元,目前总资产超过10亿元,系经过政府授权的土地一级开发商,从事园区征地拆迁、土地平整、招商引资等业务,其主要收入来源为入园企业支付的土地开发费用。有统计显示,生命园公司近年来每年土地开发收入均在3亿元左右。目前,园区90%的土地已开发完毕。

过去数年间,北京各开发区土地价格一路飙升。2003年,生命园的土地开发费用每亩为30万-40万元,今日已涨至每亩160万元。自2007年起,北京市房产政策收紧,住宅土地供应减少,中小开发商拿地日益艰难,转而寻求政策缝隙,在工业园区内拿地,以建设商品房出售。业内人士表示,这一轮热潮后,伴随着地价一路上涨,自2009年开始,北京不少开发区逐步收紧供地,宁愿自行持有,或对外租赁,以待升值。

实际上,生命园亦有意愿回收春晖公司的项目用地。在一份向北京市政府提交的问题说明中,生命园建议统一清退目前不符合资质的购房人,购房人可春晖公司追回购房款,至于项目本身,则由生命园按照成本价回购,按研发功能的要求进行改造,继续用作研发用途。

但现实情况是,购房人买房两年来,房产已大幅升值,业主对于成本价回购均表示难以接受。

今年8月底,北京市政府表态,要求善后处理时需考虑购房人利益。

9月12日,《财经》记者看到,昌平区政府已在园区内搭建白色帐篷的临时建筑,准备进入现场办公,进行纠纷善后处理。

据了解,目前市区两级政府出具的处理意见为:园区逐个对购房人资格进行审查,不符合科研用途的仍需清退,不得保留。另外,聘请中介机构来评估房产实际价值,按市值补偿购房人,补偿金通过追回春晖公司违法所得筹集,差价部分则由生命园垫付。

郭利表示,如果春晖公司所为,被最终定性为违规改变土地用途,便可对其处以罚没土地的处罚,而春晖公司当年支付给他们的土地开发费也无需退回。

在土地价格继续飙升背景下,如果能收回春晖公司的土地,生命园或许不赔反赚。

但是业主显然并不满意这一结果:“如果真的要清退,我们500户居民这两年赔进去的时间、精力就白费了,实在付出太多了。”

科研用地乱象

实际上,改变土地用途,在科研、工业、教育用地上兴建住宅出售,北清创意园事件在北京并非孤例。

与“北清创意园”毗邻,昌平史各庄的“尚城”项目,同样是建于科研用地上的“变脸”住宅项目,2009年底经媒体曝光后,一度被叫停销售,但9月12日,《财经》记者在“尚城”内看到,部分楼的业主已经入住,并正在装修。

“尚城”项目由北京中天华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发,共有房屋1770套,其地块性质为50年产权的科研用地,按照科研办公楼立项,面向社会公开发售,与“北清创意园”一样,多以自然人购房。但两者命运却大相径庭。

知情人士表示,“尚城”占用的是昌平区属开发区土地,影响较小,且开发商与园区、昌平区政府关系顺畅,停工避过风头之后,即被偷偷放行。而生命园系国家级园区,影响重大,“被看得更严”。

即使在生命园中,类似打球的项目也不止一处。就在生命园二期,即有一处名为博雅A5的商住两用项目,一期已经竣工。博雅A5所在地块的规划用途为商业配套用地,由北大国际医院买下后,转卖给北大资源集团。北大资源集团后将地块变更了原规划用途,计划建成小户型公寓对外出售,并已在北京大学附近设立售楼处。受到北清创意园事件的影响,2010年,生命园紧急叫停了博雅A5的售楼宣传。目前,此项目处于暂停状态。

自2008年12月发生纠纷起,生命园多次向北京市建委、市规委、市政府提交报告,要求处理春晖公司。

受此影响,2009年,北京市政府在全市范围内调查发现,全市在售、在建的类似项目共14个。这些建于科研、工业、商业配套土地上的房产,以商住两用、科研工业等项目立项,但实际上违背土地用途,以住宅形式出售。“尚城”“自在香山”等均在其列。

此后,北京市政府责成市建委,将上述项目统一叫停,要求整改,另要求项目所在开发区、区县出具担保,承诺保证土地规划用途。

第8篇

省、市政府虽然对该经济开发区空间扩展规划面积进行了批复,但对开发区所处地理位置界线无明确划分。园区没有实行封闭式管理,企业分布比较分散,按行政区划分别隶属__街、__街和__街辖区,在管理范围上存在交叉。开发区主要是利用国家高新产业发展政策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服务型机构,主要履行园区经济管理职能,执行相关政策,做好园区总体规划控制、产业引导、项目开发和园区建设。园区社会管理职能主要由所在街道负责,行政职能的零散和碎片化,不利于形成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园区运营格局,导致对前期已入园不符合产业规划的企业难以全面掌控,对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企业、园区提档升级缺乏强有力的办法和措施。

2014年底,入驻该经济开发区的企业户数183户,规模企业数量28户、高新科技企业仅11户。开发区内环保节能、生物医药、IT信息等主导产业尚未形成集群,整个开发区大型龙头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较少,中小企业尽管数量较多,但与龙头企业之间专业化协作程度较低,产业结构不够优化,园区内服装加工业、图书销售等行业占比较大,附加值高的科技型企业数量较少,兼之骨干企业的产业链条连接和延伸尚不紧密。同时,开发区与区内各村级工业园之间的衔接仍不够紧密,尚未形成良好的互融发展环境。

受市场经济大环境影响,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依然存在。园区内中小企业资本、实力相对比较弱,市场知名度不高,产品结构单一。由于信用体系建设迟缓,中小企业信用度不高等原因,导致金融机构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手段依然是依靠房产、土地等抵押物,在融资方面难以获得所需资金支持。大多数情况下,企业的技术专利等尚不能用作抵押、质押资产,企业难以获得发展所需资金。

该经济开发区在对幸福垸产业园道路建设中规划12条道路,其中:游湖一路、孙家岗路两条道路已列入2011年区级城建计划,预计2013年完工,但由于占用农用地中的耕地,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办理土地转用手续需经国土资源部批准,办理程序复杂,所需时间较长。截止2014年,仅完成概算投资的90%,目前仍处于停工状态。其他几条路在规划中需占用农用耕地80余亩,另几条路目前只完成了相关前期设计及概算审批工作,现阶段正在完善相关土地规划手续,影响了整个幸福垸产业园道路进展工作。在园区道路施工中,游湖一路、孙家岗路两条道路因资金缺口导致道路停工,无法开展正常的招商引资,投资建设效益未能及时发挥。

该经济开发区人员编制仅为7人,内设党政办和园区建设科两个科室。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开发建设的扩张,开发区一方面要像其他职能部门一样,参加统一开展的各种活动,接受上级的各种检查评比;另一方面要了解园区企业的经营动态,及时准确掌握各项经济指标,为园区企业提供管理、技术创新、营销信息、法律咨询等全方位的服务,以现有的管委会的技术力量很难达到。加之现行的人事体制,影响了开发区对高素质人才的引进,规划、环保、建设等专业人才的匮乏,很大程度上也制约了开发区的发展。

要不断创新开发区建设管理体系,制定相对独立、适度超前的管理运行机制,赋予其更多的经济管理权限,切实增强发展活力,推进运营管理主体的股份化、社会化、市场化、企业化,形成有效的竞争机制和市场化运行体制。江岸经济开发区应以提供政策扶持和服务为基础, 将职能定位和工作重心放在建制度、强监督、优管理上来,着重搞好产业政策和

要素市场的培育,创造一个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着重建好服务窗口和监管、评估的软硬件设施,提高市场经济理念和依法行政水平。积极吸引、组织和协调各种实力雄厚、经验丰富的专业化机构,为经济开发区企业提供管理、技术、营销、信息、人才、金融、法律等方面的服务,使之成为开发区服务功能的有效延伸。一方面减轻政府的行政负担和管理成本,另一方面提高各项服务的市场化和国际化水平。同时,通过专业化服务体系使开发区企业与国内外生产要素市场建立紧密联系。

要抢抓时展新机遇,将经济开发区发展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机结合,与推进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深度融合。出台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的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创新创业,为全民创新创业搭好平台。加快园区产业结构的提档升级,严把入园标准,建立淘汰机制,逐步清理与开发区定位不符、投入产出效益不高、技术含量不高、带动效应不强的企业,保留具有发展前途的企业。一方面对拟入驻的企业设置较高的产业、税收、就业、环保等门槛,保证开发区内企业都符合产业发展定位;另一方面让技术持有者或中小微企业低成本进入园区,从财税金融、科研资助、保障服务、政策激励等方面对创新创业加以扶持。围绕有一定基础的创意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机电制造产业、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延伸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达到园区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和人才链深度融合,真正把开发区打造成为全民创业的集聚地和企业发展壮大的孵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