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1 10:05:1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教幼儿歌曲的方法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在学前教育专业里幼儿歌曲弹唱是这个专业的学生必备的专业能力。虽然幼儿歌曲比较简短、节奏律动不大和单一的表达情绪,但是想要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幼儿歌曲弹唱上有更熟练的技术和更过硬的专业素养,就要在幼儿歌曲弹唱教学上进行更深的实践研究探讨。
一、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歌曲弹唱教学的现状
在现在普遍的学前教育中,音乐类的学科课程形式单一,没有实用性,没有为学生的具体情况和这个专业的性质作进一步考虑。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音乐素养是为零的,如果要在三年之内学完所有音乐科目,还要掌握熟练,是不太可能的。而本身音乐的专业性就很强,在课程的开设中理论却占了大部分实践的机会却很少,学生也没有具体去幼儿园进行实践与工作,即使去幼儿园进行了实践,但是时间少任务紧,也不会体会到它的具体实用价值与意义。只有理论实际结合,让学生能更好地去进行实践,才能让学生对幼儿歌曲弹唱教学得到足够重视。才能在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歌曲弹唱的教学中更具体的去实施一些有效可行的方法。
二、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歌曲弹唱教学实践的有效方法
(一)分工明确,分清主次
在幼儿歌曲弹唱中,唱歌占主导地位其次为弹,因为我们要让孩子喜欢我们的歌唱,同时听懂。而在学前教育的教学中,有的学生只是把弹作为主体,导致弹的声音大,唱的声音小,颠倒了它们的分工,又怎么让孩子喜欢我们的音乐呢?学生不仅要知道怎么弹,也要知道怎么唱。循规蹈矩的学习,是为了更好的掌握即兴弹唱的方法而努力[1]。如《一闪一闪亮晶晶》:“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挂在天空放光明,好像千万小眼睛。”唱这首歌的时候要带入感情并洪亮的唱出,因为它是配合弹钢琴的,所以既要弹好也要唱好。这样就做到了分工明确,分清主次。
(二)对节奏的技能的掌握与运用
对于幼儿的节奏选曲一定要明确大致的方向,也要对歌曲的节奏感更熟练,常用的歌曲节奏更要熟悉,对弦音和弦外音也要处理好,对歌曲的前奏等伴奏要掌握并处理好,弹奏歌曲时要把握住感情,可以把节奏的感情弹出来。对节奏技能的更好的掌握和运用,也可以让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好的培养幼儿的节奏感[2]。如《上学歌》:“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我要上学校,天天不迟到,爱学习爱劳动,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音乐中,以四分音符定义为一个时值单位(即一拍),这首歌是四二拍,节奏很好掌握,几乎是所有幼儿园要学的第一首歌。
(三)训练艺术歌曲
幼儿歌曲弹唱的主要形式是弹唱,对老师要求很高。在幼儿园老师可以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促进他们对歌曲的掌握。只有对生活有诸多的感触,具有很好的人文素质和好的音乐理解能力与欣赏。而且幼儿歌曲弹唱不仅是教唱歌,还有教跳舞、教乐器等等一系列的活动,幼儿教师就要具备一定的音乐能力。那么我们就要掌握对艺术歌曲的训练。音乐与诗歌的组合就是艺术歌曲,它是一种音乐体裁,是最具艺术表现性的音乐种类。通过想象过程中感受,体会作者的情操、追求和意愿。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和气质[3]。如《映山红》:“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哟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若要盼得哟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岭上开遍哟映山红,岭上开遍哟映山红……”优美的旋律,深情的歌词,唱出了人们对的无比热爱和对英雄的无限崇敬。歌曲在四川等地流传广泛。我们更能深刻的体会这首歌的感情,所以训练艺术歌曲是有必要的,它可以让我们更准确的掌握歌曲感情。
(四)进行具体实践
幼儿歌曲弹唱是可以积累成量,提高成质,具体还是要进行实践的。所以在实践中不断积累,不断提高幼儿歌曲的弹唱能力。学校要帮助学生多找平台进行实践,可以进行自我展现,在实践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行不断的完善和提高自身的歌曲弹唱能力,成为幼儿歌曲弹唱需要的人才。如《两只老虎》:“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一只没有耳朵,一只没有尾巴,真奇怪!真奇怪!”用钢琴弹奏跟着节奏多试唱几遍,试着找出其中不足,或跟同学互指缺点,再把缺点进行改正。这样就在实践中完善自己、提升自己。
三、总结
我们可以运用以下这些原则,如启发性教学原则、循序渐进教学原则、巩固性教学原则、量力性原则、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等等,用这些方法来进行对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歌曲弹唱教学的实践。我们也要把自己的态度端正,才能更好的提高自己的歌曲弹唱能力。我们要让自己有更熟练的技术和更过硬的专业素养。而对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歌曲弹唱教学的实践研究,总体来说要更客观的举例一些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王莹.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歌曲弹唱能力的培养[J].高职研究,2013,(03):184.
[2]赵沧海.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歌曲弹唱教学的实践研究[J].文化教育,2015,(02):234-244.
[3]宗岩.声乐技巧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弹唱能力培养中的作用[J].教学研究,2013,(05):138.
(一)教学目标偏离。
在声乐教学中,由于过去的思维定势,我们单纯地让学生学习声乐技巧,无意识中把培养歌唱家、演员作为声乐教学的目标。
(二)教学内容脱离幼教实际。
把声乐教学视为单纯的歌唱学习,主要教唱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忽视幼儿歌曲的教学。学生由于接触的幼儿歌曲较少,对于幼儿歌曲的发声概念十分懵懂,到了幼儿园,在校所学的声乐技巧基本用不上,有些学生甚至错误地认为幼儿歌曲演唱就是用白声、真声去演唱。
(三)缺乏系统的五年一贯制声乐教学大纲。
教师上课选择歌曲的随意性偏大,五年的教学进度没有进行科学的安排。幼儿园音乐歌唱活动对师资有较高的要求。一是幼儿教师必须有良好的范唱能力,而要具备这种能力,必须要有一定的素养,包括一定的文化修养、生活感受、歌曲体验和欣赏能力等,而且要懂得儿童生活和心理。二是要求有较高的音乐综合能力,幼儿园音乐活动不仅仅是教唱儿歌,还包括欣赏、律动、音乐游戏等在内的综合活动。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要从幼儿园音乐教学的实际出发。
二、开设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声乐综合课的模式探索
五年制学前教育的基本特点是:招收初中毕业生,五年一贯学制,培养高素质实用型的专科层次人才。要根据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整体构建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体系,改变教学观念、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充分合理利用五年的学习时间,使学前教育专业的歌唱教学真正符合幼儿教师职业的需要,培养出具有幼儿歌唱活动组织能力的专门人才。
(一)初始阶段声乐综合课模式
以集体课的形式进行教学,教学内容以歌曲识谱教学为主线,在大量的歌曲识谱中解决音准、节奏问题,歌曲选择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幼师专业的学生比起以前的小教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在音乐素质方面相差很多。大部分学生在入学前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再加之现在一些中小学对音乐课不重视,学生们的识谱、音准、节奏的基础很差,有些甚至连简谱都不认识,演唱技巧就更不用提了。所以在一年级的声乐教学中,笔者觉得急需解决的是学生的识谱问题,音准节奏问题,这是学习声乐的基础。一年级的声乐集体课中,还要让学生初步建立科学的发声概念,打好声乐演唱基础。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就好比“画猫”之前要明确知道“猫”长什么样,才可以在“猫”的框架下精雕细琢。因此我们通过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将不同时期、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声乐作品和各种声乐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供学生聆听。好的声音刺激学生的耳朵,让学生在意识上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同时指导学生搜集并学唱大量的儿童歌曲包括我国各地区、各民族不同风格的儿歌,这样一方面进行儿歌积累,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学唱幼儿作品解决学生的识谱和音准节奏方面的问题。
(二)提高阶段声乐综合课模式
以分组教学的形式进行授课。通过初始阶段的歌唱基础训练,学生在歌唱的技巧、歌曲的难度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了,根据学生的情况分成提高组与基础组。在提高组和基础组的教学中,声乐作品选择、声乐技巧的解决和要求都有所不同,考试评价也个性化。结合学生平时和期末的考评情况,基础组中好的学生可调至提高组,提高组中成绩落后的学生调到基础组中学习,这样的安排将调动学生声乐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竞争意识。在教学内容上应是成人歌曲与幼儿歌曲齐头并进,进行教学。一方面通过成人作品的演唱训练,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另一方面把科学的发声技巧运用到幼儿歌曲演唱中,指导学生用自然美好的声音演唱幼儿歌曲,符合幼儿的审美要求。要让学生了解幼儿歌曲表演唱应以唱为主、动作表演为辅:即在幼儿歌曲的演唱过程中,以简单、形象的基本动作、姿态和在对歌曲理解基础上的自然表情对歌曲内容和音乐形象进行表达。教师要着重解决如何将科学的发声技巧运用到幼儿歌曲演唱当中。成人声乐作品的演唱和幼儿歌曲的演唱是有一定区别的。比如成人声乐作品演唱要求我们演唱者把人身体的共鸣器官的功能发挥到极致,对音量的要求,对音区的要求都比较高。而幼儿歌曲的音区一般比较窄,基本都在自然声区。幼儿喜欢甜美的,清新的,自然的声音,因此教师在演唱幼儿歌曲时需要一定的发声技术的支持,调整包括气息支持、声音位置、共鸣腔使用等。
(三)深化阶段声乐综合课模式
以集体课和小组课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学。集体课讲授一些儿童声乐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综合教学。内容涉及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嗓音生理特点、如何进行幼儿唱歌教学、幼儿合唱教学指导、幼儿嗓音保健、幼儿唱歌教学的方法及教学设计等系统知识。小组课主要是学生幼儿歌曲表演唱的实践教学。“唱”幼儿歌曲的能力在前三年声乐教学中已初步形成,这一阶段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幼儿歌曲的演、编、排的能力。“演”:幼儿喜欢在哼唱中模仿有趣的动作、表情和声调。因此可以让学生掌握幼儿歌曲表演唱中的一些常用动作、表情:模仿小动物动作和叫声,常见的喜、怒、哀、乐表情等。同时要训练学生“唱”和“演”的协调,不能顾此失彼,光唱不演或光演不唱都不符合幼儿歌曲表演唱的要求。“编”:幼儿园的音乐活动要能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幼儿教师要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首先自己要有这方面的能力。因此在声乐综合课中让学生对幼儿歌曲的曲式结构、题材与体裁进行分析和创编练习,从而提高他们儿歌编创的能力。“排”:现在幼儿园非常重视亲子活动,积极为幼儿提供表现的机会。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具备编排亲子的音乐游戏活动和小小音乐剧的能力。我们在大专阶段的声乐综合课上加进表演设计内容,学生自己设计自己组织表演音乐剧。
三、结语
【关键词】幼儿歌曲;钢琴即兴伴奏;四要素
0.前言
钢琴伴奏可以丰富歌曲情感,让幼儿教育活动更加富有活力。幼儿园演出、表演时,全体合唱、独唱、音乐剧等表演形式都会引用到钢琴伴奏。由此可见,钢琴伴奏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不仅在日常幼儿教育中常出现,晚会演出也总用到。
1.正确的操作方法――前提
钢琴弹奏的技巧性很强,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很难掌握其中要义。为此,即兴伴奏必须扎实掌握钢琴正确的弹奏方法,如触键方式、弹奏技术、音色音阶分析能力等。在伴奏任务中,演奏者不但要记住每个琴键对应的音色,还要详细记录该幼儿歌曲的大体乐谱。如在《小兔儿乖乖》幼儿歌曲表演中,因为这首歌曲的节奏明快,速度韵律不快不慢,所以演奏者可以根据大概的曲调变化,适当抬高、或降低整体曲调,以达到伴奏与幼儿演唱的歌曲音调相契合。如唱到“我要进来”“不开、不开”等词语时,歌词短,孩子们很难同步唱出歌词。这时,伴奏老师必须适当放慢伴奏节奏,将歌词中的每个字,落实到每个音符上。
正确的操作方法可以培养演奏者习惯性的弹奏技巧,如在表演中,有一个音符弹奏出现了错误,则演奏者可以随机改变下一个音符的弹奏方式,或调整音色,或改变音调,将前面的缺陷弥补回来,即便弹错了,也不会被观众发现,给演唱者造成影响。这种应变能力是依靠娴熟的弹奏技巧,正确的操作方式衍生出来的,如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一般即兴表演者是很难做到的。所以,即兴伴奏需演奏者具有一定的钢琴基础,并能灵活运用基础操作方法,调节歌曲节奏。
2.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
幼儿歌曲与其他歌曲相比,其乐谱结构相对简单,不会有复杂的音调变化和节奏变化。但是即便如此,为提高即兴伴奏效果,提高钢琴伴奏的艺术表现力,演奏者需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当拿到歌曲乐谱时便可预先构思出来弹奏方法和要即兴伴奏要注意的地方。如在《采蘑菇的小姑娘》幼儿歌曲表演中,歌词重复,曲调律动变化也大体相同,但是为烘托演出效果,在伴奏方面,演奏者必须改变歌曲音调,利用选配和弦,调试具体弹奏方式和操作行为。如此一来,虽然重复歌词的语意相同的,但是孩子演唱出来的效果会随着不同音调的钢琴伴奏而变得丰富起来。
在即兴表演中,因为演奏者接到的乐谱通常都是不准确的,有的甚至与现场演唱方式严重不符。在这种情况下,演奏者需凭借自身理论知识,根据记忆中歌曲的大体旋律,确定弹奏方案,虽看似简单,但理论知识不扎实的演奏者是根本无法完成这一演奏任务的。由此可见,理论知识是钢琴即兴伴奏的根本基础,是演奏者解决表演过程中所有演出障碍的重要武器。
3.恰当的伴奏音型――表现手段
钢琴是多声部乐器,所以它能够控制的音域很广,并能够细腻的表现出每个层次、每个音符、每个曲调的细微变化。在即兴伴奏中,这种演奏技巧的表现效果尤为突出,短时间内,演奏者必须通过视唱的方式,了解歌曲的调式调性、思想内容、风格、速度、结构等,确定伴奏音型。同时,演奏者也可以利用技巧优势,可以根据表演现场的情感状态、幼儿演唱情况、歌曲的内在含义,自由选择伴奏音型,力求呈现不同种类的歌曲演唱风格和效果。因为一种幼儿歌曲的配乐形式多样,所以演唱表演的丰富度,并不仅仅依靠歌曲词意本身,还受即兴伴奏表演内容的影响。如在《幸福拍手歌》、《粉刷匠》等幼儿歌曲的表演中,由于歌曲属于舞蹈性歌曲,所以演奏者可以将歌曲分解,利用跳跃式音型、情感类音型、和弦类音型、抒情类音型,增大音符的设定空间,给孩子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做动作,迎合演唱表演。这样一来,孩子在演唱幼儿歌曲时,会选择声情并茂的演出方式,尽可能的展现活泼、可爱的一面。
4.心理素质――保障
除上述基本能力、技巧、素质之外,在参与钢琴即兴伴奏演出时,演奏者必须具有高人一等的心理素质。因为即兴表演的演出场地不稳定,室外、广场、音乐教室、小型音乐厅等,周围环境也变化不定,尤其在幼儿演出中,孩子天性使然,又跑又跳,不受控制。这些噪音、外部环境影响,都会给演奏者带来心理影响。由此可见,心理素质对演奏者而言至关重要。如果演奏过程中,乐谱标记出现了错误,演奏者必须稳定情绪,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自己对歌曲的认识,选择其他演奏方式,并随机记忆,到重复演奏时,能够演奏出相同的乐器。这不仅考验演奏者的应变能力,还考察了演奏者的弹奏技巧和心理素质。如果演奏中音响失控,或演奏噪音过大,演奏者必须克服环境障碍,稳定情绪,继续演奏。正所谓“艺高人胆大”,演奏者的心理素质与其自身技巧能力有直接关系,时刻保持情绪的头脑,是顺利完成钢琴伴奏演出的不二法门。
5.结论
通过上文对幼儿歌曲钢琴即兴伴奏演出的四要素进行系统分析可知,正确的弹奏方法、扎实的理论知识、恰当的伴奏音型、强大的心理素质,是构成一儿歌曲表演的核心要素。只有拥有这四要素,演奏者才能克服舞台紧张情绪,从容应对,演唱者跑调、节奏不稳、记错反复记号、嗓音等多个突发事件。总之,歌曲钢琴即兴伴奏水平的提高,关键还是靠平时的积累与学习,每一位伴奏者的成熟均来自于艺术实践的千锤百炼。 [科]
【参考文献】
[1]查汪宏,王萍洁.基于幼儿音乐教育发展浅谈歌曲钢琴即兴伴奏[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27(03):115-116.
[2]唐宁,张德江,王选民.歌曲钢琴即兴伴奏中的四要素[J].钢琴艺术,2003,11(04):138-139.
[3]王琨.如何提高学生编配幼儿歌曲钢琴即兴伴奏的水平[J].考试周刊,2009,18(07):223-224.
一、分析学前教育专业歌曲演唱教学模式
(一)集体课教学模式
集体课教学模式是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进行歌曲演唱课程教学的主要形式。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正确的歌唱姿势、良好的歌唱发声、歌唱的咬字、吐字技巧等,使学生全面系统的了解歌唱发声课程。
(二)小组课教学模式
根据学生歌曲演唱课程的学习效果进行学习分组,按照小组共性正确选择课堂练习曲目。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小组学生各自取长补短,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小组课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培养学生歌唱的协作精神、团结合作、组织能力,提高学习质量。
(三)个别指导教学模式
相对集体课教学模式来说,个别指导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弥补集体课的不足,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率。个别指导教学模式能够促进歌曲演唱课程教学更具科学性与完整性,有效提高学生个人的歌曲演唱水平。
二、分析学前教育专业歌曲演唱教学内容
(一)艺术歌曲教学
艺术歌曲一般具有旋律优美、鲜明生动的特点,在课程教学中一般选用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作品。首先让学生充分地感受歌曲中的快乐与美好的感觉,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掌握一定程度的演唱基础后,则选用多样化的歌曲风格的歌曲进行教学,比如《红豆词》、《共和国之恋》、《西班牙女郎》等,让学生学会用不同的声音表现不同的歌曲风格。
(二)幼儿歌曲教学
幼儿歌曲能够陶冶幼儿心灵、激发幼儿想象力、培养形象思维能力、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在课程教学中一般选用的幼儿歌曲包括:《黑猫警长》、《娃哈哈》、《种太阳》、《小熊跳舞》等[1]。
三、分析学前教育专业歌曲演唱教学方法
(一)重视艺术歌曲与幼儿歌曲演唱的音色接轨和谐
学前教育专业歌曲演唱教学课程重视在演唱时达到音色接轨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先进行练习从高位置发轻声,培养良好的歌唱状态,再运用高而靠前的发声方式演唱儿歌,正确处理幼儿生理特点与成人歌唱发声。高位置的歌唱是童声的特色,比如儿童较自然的音区是从b2开始,进行下行音阶的练习;然后逐步向上移调,再倒过来顺次向下移调,使他们逐步扩展音域。同时,还要作闭口哼鸣练习,再作小嘴形,等元音的练习,在练习中去体会高位置的共鸣点。如学火车发“呜”;学小羊发“咩”等。
其次是正确处理学生演唱时的气息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指导学生运用真假声混合的方式进行,建立呼吸支持;进而从中声区开始,打好歌唱的姿势、呼吸状态等歌唱发声基础;最后发展高低声区,保证音质优美,满足演唱艺术歌曲与幼儿歌曲音色接轨和谐的要求。如在歌曲《柳树姑娘》的范唱中,前半部分在范唱时加强连音培养,用连贯舒缓的声音演唱。后半部分则注重学生跳音的处理。可以通过旋律伴奏、两段不同情绪的演唱,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想象空间。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的不同情景来加强练习:例如通过闻花的感觉来练习气息、利用打哈欠的状态来打开喉咙,利用模仿小狗喘气的方法来进行横膈膜练习等。
(二)重视学生音乐综合能力的培养
幼儿园教师除了掌握好歌曲演唱技巧之外,还要结合舞蹈,边唱边跳,指导幼儿演奏乐器,运用多种方式加深幼儿对音乐的体验与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指导学生在幼儿歌曲欣赏中练习声音、眼神、肢体语言等方式表现歌曲情感,运用以弹伴唱,以唱为主的方式教学,使学生的歌曲演唱中具有童趣,增强感染力。如音乐作品《春天》选自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是一首ABA结构的乐曲,表现了春天万物生机、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教师根据乐曲结构,设计了“种子旅行记”的游戏来帮助幼儿欣赏乐曲,通过调动多种感官来理解音乐作品的结构、体验音乐作品的形象、感知音乐作品的内容。在学前教育学生进入高年级后应弱化艺术歌曲演唱教学、强化幼儿歌曲教学,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
关键词:歌唱教学 歌唱美感 审美教育
当前对幼儿歌唱美感的培养,是现代幼儿教育中极度缺乏的。唱歌的美感是体现歌唱者能力和素养的表现。这种歌唱美感的培养,要从幼儿教育中抓起和重视。歌唱美感的不足表现在幼儿缺乏“听”的习惯与机会,发声练习缺乏针对性,歌唱指导缺乏美感层面的关注。所以教师要在歌唱活动中着重对幼儿歌唱美感进行悉心培养,然幼儿们养成听的习惯,并对歌曲的选择进行适当的挑选,让幼儿们更好的融入到歌声中。
一、影响歌唱美感的因素分析
歌唱美感是我们可以从歌唱者口中的音准,音色,节奏等进行美感的判断。歌唱美感对幼儿个体的音乐听觉和艺术体验都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幼儿能通过富有美感的歌唱中体会到快乐,享受美的艺术。因此在对幼儿教学中,我们不仅仅是培养幼儿歌唱这么简单,更关注幼儿的歌唱美感,让孩子们体验歌唱带来的乐趣。
(一)在幼儿歌唱教学中,普遍存在听觉问题
听,是音乐教学和发展的基本,幼儿唱歌缺乏美感可以从听上进一步的来分析。幼儿由于年龄过小,注意力不能完全集中在教师的示范上,所以缺乏了这种听的机会,导致幼儿歌唱美感缺乏。再之,由于长时间对幼儿进行音乐歌唱教育,促使幼儿听力疲惫,完全听不进去老师的旋律节奏,导致美感缺乏。又或,在教学活动中让幼儿们一起唱歌,导致分贝过高,听不清或听不到自己的声音等原因,出现音准缺乏,没有节奏感的问题,影响了幼儿在歌唱中的美感。
(二)对幼儿们进行适当的歌唱发声练习是也是培养歌唱美感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
教师往往会忽略对幼儿发声的练习,直接拿出一首歌曲让孩子们唱,导致幼儿的气息,音色等都不准确。教师缺乏对发声的练习,很自然的会导致部分幼儿在歌唱时候缺乏美感。
二、 培养歌唱美感的具体操作
由于幼儿具有天生喜爱没得事物的特性,作为教师更应该着手创造美去吸引幼儿听。激发幼儿对听得兴趣。所以教师要对歌曲进行课前的练习,认真的分析歌曲的内容和音调,做好充分的准备,为幼儿提供更好的示范歌唱,让幼儿更好的融入到听中。结合各种乐器的美妙发音,进行课前的练习,让孩子们更加对音乐的美妙产生兴趣,才能够为以后的讲解做出更好的铺垫。教师除了对听做好准备之外,也要对孩子的发音,音准,声调等进行教育培养,发音的练习有助于幼儿提高其音准,旋律的发声,更好更准确的对歌曲进行诠释。
歌曲的挑选也能够帮助幼儿歌唱美感的培养,歌曲挑选首先节奏上要符合儿童的发生,不能过于难,这样不但会影响幼儿们的发声,也必然会造成歌唱美感的不足。我们主要应该挑选一些,能够让幼儿理解的歌曲来进行歌唱,这样才能更有意义的进行教学。幼儿可以通过原唱的发音,旋律等进行模仿。对歌词进行大声有感情的朗读,这样可以很有效的避免在歌唱过程中的吐字不清,歌词混淆的情况发生。
三、歌唱美感培养中的注意事项
教师要合理安排幼儿的各种生活活动,教师可以把一首歌曲的演唱放到游戏当中,来更搞笑的培养幼儿的兴趣,使幼儿的个长清区高涨,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左右系的同时对幼儿的发音进行适当的纠正。歌唱活动作为幼儿活动的一种,其核心目的就在于对幼儿审美观的教育和培养。在歌唱中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和审美观点的变化。教师应当注意对歌曲的挑选。考虑到能够让幼儿便于歌唱的歌曲,旋律欢快,歌词充满欢乐和意义。让孩子们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歌曲的欢乐中,千万不要急于教学,让孩子们去唱一些旋律低沉,节奏感若的歌曲,这样会给予幼儿带来沉重感,不利于美感的发挥。所以一定要注意这些问题,来更好更全面的培养幼儿歌唱中的美感效果。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幼儿教学培养中,歌曲的演唱美感的培养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如何让幼儿真正的体会到美感,获取真正的艺术审美。教师要在活动中时刻要关注孩子们歌唱美感,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升幼儿们的歌唱美感,让孩子们更深入的走进歌曲,演绎歌曲,并从其中感受到美,感受到快乐。歌唱美感是歌唱者的歌唱技巧与审美情感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一种艺术感染力。我们可以从歌唱者的音色、速度、节奏、音准、旋律、气息、动作、表情、歌词等九个要素来欣赏或评判其歌唱的美感。歌唱美感对幼儿个体的音乐听觉和艺术体验有着重要影响。幼儿只有在富有美感的歌唱过程中才能获得真正的艺术审美体验。而且,从歌唱美感中可以体现出幼儿的歌唱能力和音乐素养。因此,在幼儿园歌唱教学活动中,我们不仅要让幼儿体验歌唱乐趣,还要关注幼儿的歌唱美感。
参考文献:
[1]吴晓是 蔡黎曼. 歌唱教学中幼儿歌唱美感的缺失与培养[J]. 教育导刊. 2012(02)
[2]龙凌冰. 论幼儿歌唱教学中的情感体验[J]. 艺术教育. 2012(02)
[3]陈宝久. 谈幼儿歌唱活动的指导[J]. 大众文艺. 2011(07)
关键词:幼儿师范 声乐教学 民族声乐 宋祖英演唱风格 儿歌演唱
幼儿教师是幼儿的启蒙老师,在幼儿进行学习的初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幼儿教师不仅要拥有广泛的知识和专业理论,还要有丰富的审美能力和全面的艺术技巧,而歌唱则在其中占据较大比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在电视和媒体上各种声乐大赛已成为大众的热门话题,更多幼师学生对新涌现出的民族歌唱家和民族声乐作品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宋祖英就是幼师学生喜爱并崇拜的一位歌唱家,她甜美的音色、醇美的演唱、柔美的风格、俊美的形象打动着每一个学生。
在幼儿师范声乐教学中民族唱法最为贴近儿歌演唱教学,就民族唱法的特点来说声音甜美、吐字清晰,音色清脆明亮,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并容易运用在儿歌演唱的教学中。宋祖英在演唱方式上积极追求创新,既避免了传统民族唱法的不足,又善于吸收西方美声唱法的精华,形成了适合中国人的民族唱法。
幼师学生在儿歌演唱的教学中会出现一些问题,如学生演唱时情绪平淡、音色暗淡无力、吐字不清等现象,从而影响其将来教唱幼儿,使得幼儿唱歌的情绪不能很好地被激发。所以,我们在平常的教学中要打破以往陈旧的的教学模式,借鉴最先进的民族演唱方法,结合幼儿园音乐教育特点,探索出科学的儿歌教唱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幼师专业学生更好地适应幼儿园儿歌演唱的教学。
一、宋祖英民族演唱风格
(一)清雅、脱俗的演唱风格
宋祖英的歌声是甜美细腻、音色清纯、动人心弦。宋祖英在演唱中会投入很多的感情,因此会增加演唱的吸引力。她在扎实的吐字归音的基础上,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与总结,渐渐解决自己在中低音音域所遇到的难题,扩展了音域的同时,还丰富了演唱的表现性。她的歌声,不仅具有中国传统民族唱法的空灵与清澈,还具有西方美声唱法的浑厚与圆润。她采用的是“全通道下支点”的演唱方法,使其不管进行高音还是低音演唱时都能达到平衡稳定,此外,她不仅熟悉此方法的使用,而且还高质量的地进行此方法的实践。
(二)“通道”与“支点”的巧妙结合
宋祖英曾师从金铁霖教授,经过科学的声乐练习,她慢慢从青涩走向成熟,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她善于改变自身缺点,能够对气息和共鸣腔进行合理的协调,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凸显自身特点。她的声音既具有中音区的圆润,又有高音区的洪亮,兼具民歌的柔美细腻与美声的穿透性。宋祖英的演唱还有一个特点,即她对不同歌曲会进行不同的演绎,根据歌曲的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处理,但是她的歌声又是始终处于和谐状态。
(三)专业的吐字归音方式
吐字归音是中国传统说唱艺术中最常提及的一种发声方法。声乐作为一门语言艺术,在遵循这种方法的同时,也要有更准确的专业方式。没有语言的音乐不能成为歌曲,而歌词往往承载着演唱者想要传达的感情,语言是演唱者与观众进行感情交流的载体,使演唱者与观众之间产生强烈的心理共鸣。因此,语言的正确表达就要求歌唱者能够准确地吐字、咬字,使歌曲的演唱顺畅、和谐。
宋祖英扎实的基础以及勤奋的日常练习和实践使她渐渐摆脱了湖南口音的限制,使观众能更真切地体会到其所要表达的感情。即使在没有字幕的情况下,观众也能听懂她所唱的,这就是她长久以来追求的目标。她对于吐字、咬字的把握非常到位,夸张字头、字韵饱满是她演唱时吐字的特点。宋祖英的不断积累与努力,从量变到质变,使她的演唱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二、幼儿歌曲演唱的特点及其对宋祖英民族演唱风格的借鉴与应用
幼儿歌曲的情绪都比较欢快且字词读起来相对简单,生僻的字词很少,加上幼儿的发声部位尚未发育完全,因此演唱要讲究自然流畅,没有过多的硬。在演唱时,头腔共鸣、口腔共鸣、胸腔共鸣三种基本的共鸣方式要相互配合,要放松喉咙,不能过于僵硬,以此达到歌曲演唱流畅自然美好的要求,这样便于幼儿的学习和模仿。
在日常的幼儿师范声乐教学中,我们可以借鉴宋祖英演唱的“声、情、字、味、表、养、象”的七字方针,要做到放松、不夸张、有轻松的感觉,符合幼儿天真烂漫的心理,不过多地运用技巧,以促进幼儿更好地进行演唱的学习。
关键词:多媒体儿歌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2-0182-01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引进,多媒体教学已经很好地融入到了幼儿歌曲教学中,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强调音乐教育应当从节奏入手,结合语言的节奏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元素。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挖掘童谣的潜在因素,让童谣在歌唱教学中起到更好的作用。从音乐要素的角度来看,我们将童谣和歌曲的内在因素和特点作一个比较,你会发现:童谣和歌曲,一样有节拍,重音和节奏,也有声音的高低,力度和节奏的变化。然而,我们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动画,让幼儿歌曲能够完美地融合在儿歌当中。本文对多媒体能够更好地在幼儿歌曲中巧妙地运用进行了很好的阐述。
1结合多媒体技术来激发孩子学习歌曲的兴趣
多媒体技术在幼儿歌曲教学中具有很好的优势,它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儿歌画面来提高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开启孩子们的智慧。兴趣是孩子早期学习的原动力。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培养学生学习童谣的兴趣,然后根据已经学会的童谣来学习歌曲,不仅有利于孩子感觉更好,更快地学习歌曲,也让孩子有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唱“我是小厨师”:在活动开始前,笔者先将歌曲歌词改编成童谣教孩子,然后教师在教授的时候,结合多媒体技术展示动画画面,利用声音让孩子们有身临其境的感受,随之跟着唱起来,孩子们顿时兴趣倍增。加上多媒体所展示的画面中有小厨师中美味的佳肴,孩子们自然联想到自己平时吃过的各种菜肴,例如“青菜、萝卜、豆腐汤”、“番茄炒鸡蛋”、“冬瓜豆腐汤”等,再次激发幼儿的兴趣。
2通过声像结合来培养孩子的节奏感
孩子喜爱童谣的因素主要是由于它充满了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这个节奏感正是歌唱教学所必不可少的,但是这样的传统教学仍然有它的弊端,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更加地完善了幼儿歌曲教学的不足,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对声像结合的模式来展示歌曲内容,每首歌都有它自己的节奏,教师编写童谣的时候,应该着重考虑如何让孩子把握这首歌曲所特有的节奏。然后通过多媒体播放含有声音的动画画面,孩子们可以看到动画,听到音乐,受到这样的熏陶,孩子们也会跟着动画中的舞蹈跳起来,更能加强孩子们的节奏感,可以让舞步随着音乐的节拍更加协调,也提高了孩子对儿歌的学习兴趣,以及能更快更好地学习儿歌。
3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来提高孩子的歌唱技巧
多媒体技术是一个很强大的教学工具,它有很多特点,在提高孩子的歌唱技巧中,起着很重要的鞭策作用,结合多媒体技术,分解音符,然后通过在屏幕上展示分解之后的音符,详细解析了音符的每一个休止符,教师在指导孩子联系休止符的时候,可以结合所展示的内容来让孩子们更加明白这些音符的含义。每个人都会唱歌,但能唱好就不简单了,尤其是年幼的儿童。在以前的歌唱教学,一节课让孩子们会唱就很不容易了,希望他们能够通过这些多媒体所展示的内容掌握一定的技巧,只有等到下课再复习。将童谣融入教学后,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4发展孩子的歌曲创编能力,让多媒体技术更好地融合进去
在这个信息化时代,现代教学要求开发儿童的创意能力。无论是韵律,跳舞或唱歌活动,要求孩子们懂得如何创新,而多媒体技术的引进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又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启发了孩子们的智慧,使孩子们能够熟练地创编童谣,加上音乐就是一首歌曲。因此,教授歌曲之前应该鼓励孩子们创编儿歌,只有创编出流畅的儿歌后,才有可能成功地续编歌曲。随着孩子们的经验,词汇的积累和会唱歌曲数量的增加,大多数孩子会产生自编自唱的冲动,这个时候,教师应该有意识地通过多媒体展示动画画面来引导和鼓励。
例如,《颠倒歌》教学里,歌词是这样的:“小小老鼠树林里面称大王,大狮子害怕那个小老鼠,蚂蚁扛大树,大象没力气。事情全颠倒,哈哈你说多可笑!小小鱼儿飞呀飞在蓝天里,小鸟儿游呀游在大海里,公鸡会生蛋,母鸡喔喔啼,事情全颠倒,哈哈,你说多可笑!”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来播放这首歌曲的视频,使动画和声音相结合,更好地培养孩子对儿歌的兴趣,积极地参与到创编歌曲的行列当中来。当然,在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同时,也需要教师的指导,运用童谣教学方法,让孩子先学会第一段歌词。在学习第二段时,可以引导孩子,看视频中的动画创编“什么动物飞呀飞在蓝天上什么动物畅游在海中”这样的句子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创编歌曲。
关键词:幼儿师范学校;音乐教育;问题;思考
在幼儿师范学校音乐教育活动中,面对教学大纲落后、教学内容陈旧、课程设置不够专业、教学方式不够灵活等问题,不仅影响教育质量,还不利于国家的幼儿基础教育。为此,幼儿师范学校音乐教育需突出童趣化色彩,紧跟时代和社会的脚步,结合幼儿教育的特点和音乐教学的特色,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制定新颖的教学方针,提升学生的音乐教学能力。
一、幼儿师范学校音乐教育实施分层教学
在幼儿师范学校音乐教育活动中,为促进整体学生对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教师应摒弃传统落后的教学理念,对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通过合理的教学手段与形式突出音乐教育的创新性。因此,幼儿师范音乐教育可采用分层教学法,根据教育对象的基础、能力和天赋等,以及音乐教育的特色,将学生分为多种类型的层次,为其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和学习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促进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以幼儿师范音乐教育声乐课教学为例,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运用分层教学法,指的是从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实际音乐水平着手,考虑他们的固有水平与潜在能力,将其依据嗓音条件与音乐素质分为多个类型的层次。教师可以从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最近发展区为切入点,针对不同层次的学习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包括理论知识传授形式、发声练习与歌曲练习等,为教育对象提供适合个人学习的内容和方式。以此调动整体学生积极参与到声乐学习活动中,发挥自身潜力,进而突破最近发展区的瓶颈,发展至下一阶段。分层教学法可有效解决师范学校中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问题,实现因材施教与有目的性的音乐教育效果。
二、幼儿师范学校音乐课程内容的幼教化
幼儿师范学校音乐教育和其他高校音乐教育相比有着明显区别,需具有异常鲜明的幼教化,学生不仅需掌握专业的音乐知识,还应掌握将知识传授给幼儿的技能和方法,为将来的就业奠定良好基础。幼儿师范学校音乐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能够做到游刃有余,扎实音乐基础与掌握传授技巧,他们在学校期间通过对音乐知识的专门学习,可以在毕业之后独立开展与组织各种类型的幼儿音乐教学活动。同时,在当前的幼儿师范音乐教育活动中,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乐器教学,大部分教师运用的仍然是师范式音乐教育形式,与幼儿教育实际工作的开展关系不大。学生并不知道自己学习这些音乐知识与未来的工作存在何种关联,而且教师几乎不去幼儿园进行观摩和考察,只是按照个人教学思路和经验传授音乐知识。为此,幼儿师范音乐教师应将教学与实际相结合,把教学内容变得幼教化,真正突出幼儿教育的专业特色,可亲自去幼儿园听音乐课,考察幼儿音乐教学活动。并在声乐课程中适当增多幼儿歌曲演唱教学的课时,讲解和传授儿歌的发声方法与特点,要求学生不仅可正确唱出幼儿歌曲,还应会指导幼儿演唱歌曲。
三、幼儿师范学校应重视儿童歌曲弹唱结合
在幼儿师范学校音乐教育实践中对儿童歌曲弹唱课不够重视,在儿童歌曲伴奏这一教学环节往往由乐器教师进行讲解和传授,但是并不注重演唱,声乐教师则只关注讲授幼儿歌曲的演唱而不注重伴奏方法的讲授。这样的教育形式除音乐基础稳固、天赋较好的学生能够进行自我整合之外,其他大部分学生不是能演唱不会弹奏,就是能弹奏不会演唱,两者之间缺乏有机统一。所以,学校应高度重视儿童歌曲的弹唱结合,将弹奏与演唱整合。比如,在幼儿师范学校钢琴教学中教师需扩大教学力度,不仅讲授儿童歌曲的弹奏特点和要求,还应和声乐教师合作与配合,由他们指导如何演唱儿童歌曲,做到弹奏和演唱课程教学的相互整合,将学生培养成全能的幼儿音乐教育人才,既能够掌握歌唱儿童歌曲的方法和技巧,还可以拥有高水平的钢琴弹奏技能。同时,钢琴教师可在课程中加入幼儿启蒙乐器教学内容,为学生讲解幼儿乐器的教学特点与方法,并适当增加一些中外幼儿歌曲的弹奏曲目,诸如:《小孔雀告诉你》、《青蛙打鼓》、《猫咪真稀奇》等。并开展体态律动与节奏训练教学,指导学生通过双脚、双手等节奏训练,提升钢琴学习的实效性。
四、幼儿师范音乐教师灵活运用教学模式
现阶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教育的普及,以及学生对笔记本电脑与智能手机的使用,在幼儿师范学校音乐教育中教师可采用新颖别致的教学模式。为此,幼儿师范音乐教师可灵活运用微课教学模式,通过对微课视频的制作,将钢琴或声乐教学中的重难点分解和记录,播放形式可使用慢动作、放大等,让学生更加直观仔细看到演奏的细节。教师也可将微课视频进行共享,传输到学生的电脑或手机上,让他们在课下自主观看与学习。同时,对于幼儿师范学校的学生来说,他们将来的工作岗位大多是幼儿教师,既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和知识,还需跟上时代的脚步,教师需运用更加完善和科学的音乐教学模式,以幼儿教育专业为切入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模式。幼儿教师将来需要来到幼儿中间,走进家长和孩子,应构建一个幼儿园、社会、家庭等一体化的音乐教育模式;在音乐教学内容方法,应及时更新教学目标,将一系列优秀的儿童音乐作品融入其中,转变曲目单调乏味的情况。另外,幼儿师范音乐教师需要开展一系列回归活动,让学生重新感悟与体验童年,从教、唱和弹儿歌着手,使其在幼儿情境中提升音乐教学的实践性。
五、总结
针对幼儿师范学校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应引起学校和教师的深入思考和认真对待,从专业的教学特色着手,不仅考虑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还以教授他们如何将知识传授给幼儿,使其在毕业之后以更好的姿态迎接工作。
作者:薛丽红 单位:吕梁学院离石师范分校
参考文献:
[1]王荣.浅谈幼儿师范学校音乐理论教学的改革策略[J].音乐时空,2013,(0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