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1 10:05:3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学习与分析就业问题
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它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同时还要求我们重视正确意识的作用。
我国现阶段的就业现状是: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这种现状在我国是客观存在的,是物质的。这种现状决定我国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党和政府要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这种现状也决定劳动者本身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即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靠自己的双手开拓新的生活,展现平凡而伟大的社会主义劳动者的风采。同时党和政府这种积极的就业政策的实施、劳动者正确劳动观念的树立,一定会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改变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
作为主观意识范畴的国家就业政策与个人的正确的就业观念始终紧扣我国的就业现状,而这些就业政策与观念又对改变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这正好体现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二、用矛盾的观点学习与分析商品的基本属性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它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 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将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有机地统一起来。
商品的基本属性是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它们既对立又统一。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统一性表现在:商品是两者的统一体,缺一不可。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如果物品没有使用价值,人们也不会愿意在上面花费人的劳动,就形成不了价值。同样,如果一件物品有使用价值,但它不是人类劳动的结果,它也不能成其为商品。两者的对立性表现在: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类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它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体现是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价值是指人类凝结在商品中无质的差别的人类劳动,它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有,作为商品的生产者与消费者不可能同时占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生产者为实现商品的价值必须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而商品的消费者要想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必须支付商品的价值。
三、用联系的观点学习与分析有关经济全球化的问题
联系是指一切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联系是客观的,它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客观现象,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也不是人们强加给事物的。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事物都是和其他事物联系着而存在的,这是一切事物的客观本质。
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各国之间的这种关系,体现了事物之间的联系。一个国家不可能不与其他国家毫无联系而孤立存在,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过去的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取代了。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我们要坚持参与经济全球化。
四、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学习与分析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
即教师带领学生通过对以前所学旧知识的回顾、复习过渡到对即将学习新知识的教学上来。由于思想政治课基本理论知识之间,特别是同一册教材内部的章、节、目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逻辑联系,因此,安排这种温故启新的导语,就能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始终保持着与旧知识的联系,而不感到突然、陌生,新旧知识之间连接得自然、顺畅。例如,在上《经济常识》中“劳动力成为商品”一节时,我们安排了这样的导语“同学们,在前一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叫商品,以及商品的二因素,说的都是普通商品、一般商品。我们已经知道了,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重属性。那么,什么叫劳动力?劳动力也能成为商品吗?如果能,那么必须具备什么条件呢?劳动力成为商品,当然也应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可是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又是什么呢'与一般商品相比,有何特点呢?……这些问题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运用这样的导语,从旧知识层层推进到新知识,学生接受、掌握的难度就小多了。
二、悬念诱思式
即教师通过先讲述故事或者列举实例,然后从中巧妙地设置一二个悬念,来激发和诱导学生的学习欲望。在教学中,学生主体积极性的调动程度,直接决定着教学的成效。因此,安排这种悬念诱思式教学导语,可以使学生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内心世界里产生跃跃欲试的强烈意识,设法破释教师设置的悬念,从而使课堂教学处于一种“愤而启之”、“徘而发之”的状态。
例如,在《哲学常识》中“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的教学时,我们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先给学生简要地讲述17世纪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在皇宫里宣讲哲学的故事,然后设置悬念“莱布尼茨提出‘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可是他又说‘世界上也没有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这两种说法不自相矛盾吗?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大家能回答吗?这就涉及到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问题。”如此一段简短的导语,可以诱导和“迫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并认真听取教师的讲解。
三、情境切入式
即教师从课前班级的某种具体情境入手,从某些学生的言谈举止、教室的布置或变化、班级刚开展过的某种后动等等,或者教师有意识地对某种情境稍作加工处理,随机应变,灵活自然地加以简要的概括、总结、点拨,然后迅速地切入该节课的教学主题。例如,在一次上《师德常识》中“个人离不开集体”一课时,刚上课,一支横卧在讲桌上的粉笔被风一吹,顺着桌面掉到地上,跌断了。我们没有忽视这个细节,觉得它是切入这节课教学主题的一个很好的情境。于是,就将摔断的粉笔从地上捡起来,又拿了一盒粉笔(纸包的),沿着刚才那支粉笔下滑跌落的路线,把它轻轻推下讲桌,拾起来让同学们仔细查看,竟无一支跌断。这时候,便说了如下一段导语“同学们,刚才的情形大家都看到了,可是你们思考过它说明了什么吗?能否给我们这样的启示个人的力量是微薄的、有限的,而由多个乃至无数个个人所组成的集体的力量则是强大的、无限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的一个方面‘个人离不开集体’一课。”这种由具体情境切入教学主题的教学导语,因势利导,生动活泼,其效果当然也比较好。
四、提问吸引式
关键词:组织行为学 连锁企业 社会责任
国内相关研究概况
从承担社会责任的基本理念来看,目前所提出的社会责任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针对究竟企业社会的标准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国内学术界很多学者都提到了SA8000标准体系,张文贤(2008)、郑启福(2008)都提出,我国应该以SA8000为蓝本,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从立法上推动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建设。张忠、刘春雷(2008)则认为,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认识要结合与企业的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特殊社会责任来进行,他们认为,特殊社会责任才是企业社会责任最为核心的部分。李秋华(2008)则赋予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以新的重大意义,认为在和谐社会建设的大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将有助于从多个不同层面上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关于社会责任的途径问题,国内一些研究学者给出了多种思路,绿色营销、慈善活动、绿色物流等都成为社会责任的具体表现内容,缪朝炜、伍晓奕(2009)更明确提出了建立科学的社会责任的评级体系,并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将对绿色物流的建设产生积极影响。张文贤(2008)认为,对社会责任的评价指标中应该包括财务指标、文化指标、公益指标和市场指标等多样化的评价指标。
连锁商业企业是一种具有特殊形态的经济实体,具有自己独特的运行模式,目前正处于高速成长期,连锁业态的出现使得商业企业和社会的结合不仅仅局限在少数大中城市,更通过不断的圈地扩张和延伸服务,直接深入到了广大农村地区,将农村和城市的消费活动、生产活动通过连锁业态紧紧地联系起来,对于广大农村的社会生活产生了一系列重大影响。同时,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视野将有助于将企业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运用行为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加以进一步的认识和明确,以进一步探讨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履行的途径等重大问题,基于此,本论文主要围绕连锁商业企业的社会责任运用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角度来进行分析研究。
连锁商业企业社会责任的界定
组织行为理论认为组织行为必须重视环境的约束条件,组织的变革与发展也离不开环境的制约和决定作用,因此,组织选择什么样的行为模式既受到组织秉持的价值观的影响,更严格受制于环境对组织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连锁商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即是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更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对于连锁商业企业的社会责任的概念,首先有必要明确关于社会责任的定义,根据卡罗尔的观点,“企业的社会责任囊括了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自由决定的责任”;我国学者对于该定义目前已经取得了比较一致的认识,一般认为,所谓社会责任“是一种广泛意义上的伦理道德规范,是指企业在谋取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在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负有的维护和增进社会利益的责任和义务”。该定义主要基于道德规范角度给出的,从组织行为研究视野来看,企业的社会责任本质上是一种企业基于某种特定环境交互结果的意识和行为反应。因此,本文尝试从组织行为学角度给出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所谓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基于对自身所担任的社会角色的角色认识和责任意识,根据所处环境的特殊性,着眼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立足于提高组织成员和社会成员的工作生活质量而引发的一系列行为反应。
(一)企业的社会角色定位
从组织行为角度看,组织的一切行为和组织自我的角色认知有很大关系。角色认知属于知觉活动中一项重要的知觉表现,它反映了知觉主体对于特定角色的基本认知状态。通常我们认为角色和责任、行为是相互关联、紧密联系的,如图1所示:从角色认知的角度看,角色在社会活动中不仅仅只是知觉主体某种身份的代表,更要求知觉主体明确这种身份所必须承担的责任,并且具备和特定的责任意识相联系的行为模式并且付诸于行动。这才是角色知觉的基本要求。因此,企业在社会活动中首先要明确自己所扮演的社会角色是什么?找准自己在社会活动中的定位,剖析社会赋予了这样的社会角色什么样的角色责任,并以此为基础来明确自己的角色行为模式。
(二) 连锁企业社会责任的特殊性
连锁企业的社会责任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主体的特殊性上,也就是连锁企业自身的特殊性。一般认为,连锁商业企业和传统的商业企业相比较而言,有以下鲜明的特点:首先是其经营模式的连锁性。这样的经营模式,决定了连锁商业企业对于社会生活的渗透的深度和广泛性。其次是连锁商业企业的统一配送体系。这样的统一配送使得物流运输的成本大大降低,在连接农村和城市、田间地头和居民餐桌这一点上缩短了运输距离,使得降低农副产品的运送周期和提高农民农业生产的效率成为可能。最后是连锁商业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这对于当前提高社会的就业率,改善中部地区的劳动力人口的吸纳能力,尤其是对于吸纳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连锁商业企业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这些特点来全方位的服务社会,履行社会责任。
(三) 连锁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价值
组织行为研究要求组织重视变革与发展,而社会责任的履行是组织变革与发展中的一项重大的影响因素,确立了正确的社会责任观,也就确立了正确的变革与发展观,及企业变革与发展的方向。确立怎样的核心价值观是衡量企业的社会责任认知的一个重要方面。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当前企业要将全面工作生活质量价值观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价值观。所谓工作生活质量价值观,最早起源于英美等国,主要是指针对改善员工和企业关系、达到提高生产率和员工满意度的指导方针和管理哲学,笔者所提出的全面工作生活质量概念是相对于前面仅仅针对员工和企业关系而言的,指在重视员工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基础上进一步将视野扩展到社会生活,也就是强调企业在发展和变革中不仅重视内部员工的满意度,更要重视企业之外社会成员的满意度,以一个负责任的社会成员角色形象去满足社会多方面的需要,提高社会的工作生活质量。由于连锁商业企业和社会生活的距离非常贴近,对社会大众的示范效应也非常明显,连锁商业企业尤其如此。笔者认为,连锁商业企业结合自身的业态特点,履行全面的工作生活质量价值观为核心的社会责任将更具有社会的现实意义。
连锁商业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内容和实施途径
连锁商业企业的社会责任实施途径,如图2所示。
(一)积极建设良好社区关系,提升企业形象
社区,不管是城市的社区,还是农村地区的居民区或者乡镇,是很多连锁企业的服务对象,也是重要的客户群体聚居区,建设良好的社区关系,开展积极的公共关系活动,有足于改善企业形象。连锁企业的超市和卖场,可以组织参加社区安全保卫、建立公益组织、扶危济困等活动,来倡导积极的社会风气和公序良俗的行为。同时还要注意的是,超市等连锁业态进驻社区,带来的不仅是质优价低的商品和服务,也会带来一些负效应。据国外一些研究机构以沃尔玛超市为例进行的相关研究表明,大型连锁超市的发展,一方面使得更方便更丰富的商品、服务进入消费者生活,但同时由于超市的挤压,导致超市周围原来倚赖出售日用百货为生的大批小型商店和居民便利店倒闭,这部分居民也成为失业人员,生活陷入困境。所以在发展社区超市时,也要关注这一现象,主动通过实施再就业等帮扶工作,使社区责任更细致和深入。
(二)发挥渠道优势,发展农产品绿色物流
连锁商业有着统一的商品配送体系,经营网点又能够深入城市农村,完全可以利用这样的渠道优势,积极发展农产品绿色物流体系,通过精密计划、集中采购,大量直接采购农产品,包括粮食、蔬菜和农副产品以及深加工农产品,将城市居民的餐桌、菜篮子和农民的田间地头联系在一起,既通过计划安排生产,保证了农产品供给的低成本、高品质,更可以改善农村农产品销售的一些信息、渠道等的瓶颈,帮助农民尽快实现销售,改善农业生产效率。
(三)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服务新农村建设
农村地区存在大量富余劳动力人口,近年来随着我国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收入差距的减小,大量农村原来流往东部的劳动力选择留在本地就业,但中西部地区的第三产业的比重普遍较低,无法向留在本地的农民工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使得这些农民工处于失业状态,形成新的就业问题,更可能影响社会稳定。
而连锁商业企业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所以,企业在向农村市场扩张过程中,注意通过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一方面提高他们的劳动力素质,使他们能够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更可以通过提供就业岗位,解决农村地区的隐性失业问题,因此,连锁超市进入农村地区,既促进了当地的商品市场的发展和繁荣,对于我国建设新农村的改革实践有重大意义。
(四)倡导环保理念,履行环保职责
不管是哪一类型的企业都要着眼于两型社会的建设来发展自己,连锁商业企业同样责无旁贷。企业在确保自身不向环境排放未经处理的“三废”之外,还可以利用自己的网点多、渗透深、接触面广等特点来向社会宣传环保理念,通过营业场所(超市或者卖场)的环境布置、垃圾分类回收、包装物的使用等方面向消费者传达绿色消费的理念和环境保护的意识,同时,积极参加社区的环境保护活动,积极主动宣传和倡导环保理念和行为。
综述所述,连锁业态的兴起,是我国作为第三产业的商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同时也带来了关于连锁企业社会责任的思考问题,笔者在本文中仅就组织行为理论的角度对连锁企业的特殊性以及建立在这一特殊性基础上的社会责任进行了论述,试图从组织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分析社会责任的重大意义,还有很多问题未曾涉及和深入的探讨,有待以后的研究进一步拓展。
参考文献
1.Carroll,A.B.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Will industry respond to cut-backs in social program funding?Vital speeches of the day,1983
2.李秋华.和谐社会语境下的企业社会责任浅议[J].学术交流,2008(12)
3.郑启福.SA8000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建设的影响与启示[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08(12)
关键词 马克思 人力资源 劳动力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9.074
Based on Marxist Theory of Human Resource Research
GAO Dongdong
(School of Management of 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081)
Abstract In Marx's classical writings, has the rich thoughts of human resources. These ideas start from Marx's explanation of the concept of "labor", and good show in Marx's labor value theory, human's all-round development theory and human's value theory, the abundant thoughts of human resources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contemporary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Key words Marx ; human resource; labor
“人力资源”是个多学科研究对象,不同的学科对人力资源的理解是不同的,一般而言“人力资源是指一定范围内的人口中所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和,是能够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具有智力和体力能力的人的总和。它是包含在人体内的一种生产能力,表现在劳动者身上并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来表现的资源。”①进入21世纪后,伴随着知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如何有效地对人力资源进行管理和开发,是一个国家制定决策和战略规划考虑的首要问题。在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人力资源思想,对其中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借鉴,不仅有助于夯实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理论基础,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实践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 马克思的“劳动力概念”与现代“人力资源概念”
20世纪中后期至21世纪初期,“人力资源”成为学术界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之一,此时对“人力资源”的理解源于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于1954年在《管理实践》一书中提出了“人力资源”的概念。彼得・德鲁克认为,尽管组织中的资源有很多种,但是人力资源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它具有其它资源所不具有的特点和功能,如果采用合适的方式加以开发和利用,会给组织带来各方面的效益和价值。在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中,人力资源思想也在很多论述中得以体现。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劳动力做了较多地研究,虽然他没有明确地提出过人力资源概念,但从人力资源的实质来看,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中对劳动力商品的阐述与当代人力资源理论存在相通之处,并能为我们所借鉴。马克思明确地指出:“我们是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肉体力和精神力的总和,它存在于他的活的人格中,他把它推动时,通常会产生一种使用价值。”②他还指出,可以将劳动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③从本质上看,彼得・德鲁克提出的人力资源概念和马克思的劳动力思想是高度一致的,都肯定了人作为一种资源存在的事实,因此可以说是马克思的劳动力概念奠定了人力资源概念的基础。彼得・德鲁克等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把对人的认识往前推进了一大步。但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别。马克思论述劳动力的目的是要说明劳动力是资本家获取价值和剩余价值的一种条件,没有劳动力就不可能有价值,它体现的是一种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而彼得・德鲁克等认为人力资源只是众多资源中的一种具体形式,在合适的条件下它可以为组织创造财富和价值,从现实的应用形态看它包括体质、智力、知识、技能四部分。相比劳动力理论将对劳动力关注的重点放在剥削与被剥削关系上,人力资源理论则将对人力资源关注的重点放在如何充分挖掘利用这种资源以便有利于组织的发展。
2 理论中的相关论述对人力资源思想的体现
2.1 劳动价值理论说明了人力资源的特殊性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指出了“劳动力”的特殊性,即劳动力具有价值但这种价值不同于普通商品的价值,这和人力资源理论中强调“人力资源”的特殊性,即人力资源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其不同于其他资源的观点是一致的。劳动价值理论进一步指出劳动力特殊性在三方面的具体表现,第一、劳动力是产生一切价值的源泉,这与人力资源理论中人是第一资源的思想不谋而合,都肯定了人的重要性。第二、劳动力的产生需要一定的生活资料,无论是“劳动力”还是“人力资源”都存在于人体之中,具有生物性,在工作中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如果没有一定的生活资料来保证“劳动力”可以延续,那么“劳动力”就不会产生和创造价值。同样,“人力资源”也需要不断地对人进行投资,如要有基本的生活保障,要可以保证人正常工作等。第三、提高劳动力需要一定的教育和训练,劳动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劳动者素质的高低决定的,经过教育和训练后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了,劳动力自然就跟着提高了。在人力资源中,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和极强的可塑性,只要不断地对其进行教育和培训,就可以不断扩大人力资源作用。况且“劳动力”和“人力资源”都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和社会性,只有不断地进行教育和培训,才能产生更大的效益。
2.2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人力资源思想的相同之处
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一方面指向人的体力、智力、才能和情趣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指向人的个性自由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个性,并按照自己交往形式的扩展,不断丰富自己的需求,达到人的全面发展。”④从人力资源理论的视角看,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观点与人力资源中的许多观点是相同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人和组织的和谐发展,而人和组织的和谐发展首先是人的全面发展。21世纪是更加以人为本的世纪,一切以人的发展为中心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必然要求,这一点从组织成员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开发环节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便可很好地体现出来。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宏观上从多个方面为人的全面发展指出了道路,现代人力资源理论认为要想使人获得全面发展,首先要为人的全面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其次要通过教育和培训,使人的素质与能力不断提高;再次要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满足人的情感需要,提升人的思想道德觉悟;最后要注重培训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合理开发人的潜能,为人的快速自我实现打通通路。以上叙述和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观点在很多方面是一致的。
2.3 人的价值学说体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终极目标
关于人的价值学说认为人能创造价值,人的价值不同于人以外的一般事物的价值,人的价值是一种能够创造价值的价值,是一切价值中最高的价值。人是价值的主体,一切价值的主体都是为了人,都是对人的生存、发展、完善的价值。现代人力资源理论同样重视人的价值,可以说,人的价值在现代人力资源理论中被提到了一个极高的地步,因为无论是社会的发展还是组织的发展都是需要人去做出贡献,没有人的贡献,所有的发展都是不可能的,而这一切都要以尊重人的价值为前提。要想获得人的价值,必须先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地开发利用,使其个人价值充分发挥出来才能产生组织价值和社会价值。马克思关于人的价值学说强调人的价值在于为人类社会做贡献,人的自我价值只有通过社会价值才可以表现出来。人力资源理论在肯定了个人价值的主体性地位的同时,认为个人在组织中的发展是要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这充分说明了人的价值学说体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终极目标。
3 理论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
3.1 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人才资源是人力资源中最核心的资源,充分发挥人才资源的作用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工作,的人才观对人力资源管理有着重要启示作用。人才观属于世界观的范畴,是世界观的一部分,深刻地体现着世界观,可以说,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才观。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对于人才及其历史作用的看法存在着根本的分歧,形成了不同的人才思想。认为,所谓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知识和某种特定才能或创造能力的现实个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只有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才能跟上世界发展的潮流,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目前,我国已营造出良好的人才资源生态环境,各种人才越来越多,特别是科学人才观的提出,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为我国当前人才队伍建设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以后要将科学人才观贯穿在人力资源工作的过程中,正确处理人才工作中各种各样的关系、矛盾,使人力资源工作在理论的指导下更加科学高效。
3.2 要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在人力资源招聘、培训、考核时应该以理论为基础,做到以人为本、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第一,要创造条件吸引人才。在人力资源招聘工作中不仅要慧眼识珠,更要设置合适的条件,把优秀人才吸引过来,甚至不拘一格,采取“一人一议”的办法,这样才能把来自四面八方的优秀人才聚集到自己的队伍之中;第二,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要注意使用柔性激励模式。在泰勒科学管理时代的管理者往往过分强调硬性管理模式,专注于规章制度,而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更多的要采用感情激励、精神激励、个性化关怀等柔性管理方式;第三,用人所长,不求完人。每个人都有优缺点,对优秀人才不能求全责备,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价值和作用,从思想感情上尊重他们,把他们当作“宝贝”和“财富”,视为组织发展和建设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第四,建立公平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为指导,注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考核环节,注重考核指标的科学合理与公平公正。
3.3 要注重人力资源质量的提升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证实了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其实,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人力资源视为是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由于我国人多,丰富的人力资源一直被认为是我们的弱势所在,亦被当做沉重的包袱,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人力资源也正是我国的优势所在,数量毕竟提供了一个前提。目前,我国在人力资源数量众多,但质量不高,过剩的劳动力资源与过度稀缺的人才资源现象并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采取相应措施,提高人力资源质量。理论中优先发展教育等与人力资源相关的理论为我们提高人力资源质量指出了方向,那就是要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利用科技和教育手段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和人力资源质量。
总之,理论中的蕴含着非常丰富的人力资源思想,深刻挖掘和认真总结其有关思想和论述,不仅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着重要启示作用,对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也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注释
① 李晓霞.新编现代企业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264.
摘要:技术和技术创新对当代的国际贸易已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一点得到了广泛的共识。各国都把技术创新作为提升本国对外贸易竞争力的最有力的武器,使本国能够从国际贸易中获得更多的利益。本文就技术创新对我国对外贸易竞争力的影响作了分析。
关键词:贸易;竞争力;因素
中国加入WTO以来,宏观经济和对外贸易都增长迅速,整体经济贸易形势继续了多年来的良好态势。但是,在普遍乐观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隐藏在这种良好态势后面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比如经济增长方式的单一,以高投入低产出为特征的经济效益低下,贸易方面的出口产品附加值偏低,对外贸易条件恶化,以及频频遭受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等都在困扰着中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竞争力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性的贸易壁垒
技术性贸易壁垒指一国或一个区域组织以维护国家或区域基本安全、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植物健康和安全、保护环境、防止欺诈行为而采取的一些强制性或自愿性的技术性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出口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对市场准入上的影响,即达不到设定的技术标准,就不能顺利的出口;另一个是对产品竞争力的影响。企业技术、环保及为改善工人劳动条件的投入都直接增加了产品成本,企业要获取相关认证的费用也相应增加了企业的成本,从而丧失了产品价格优势,削弱了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2知识产权贸易壁垒
贸易中关于知识产权的纠纷很多时候是包括在技术性贸易壁垒之中的,但是在这里我们单独把它拿出来讨论是因为与其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相比较,它有其特殊性,而且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会对中国的外贸产生非常大的影响。知识产权壁垒是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名义下,对含有知识产权的商品,如专利产品,贴有合法商标的商品,以及享有著作权的书籍、唱片、计算机软件等实行进口限制;或者凭借拥有的知识产权优势,实行“不公平贸易”。中国屡遭国外知识产权的调查,严重的影响了中国产品的出口。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中国同发达国家技术差距的不断缩小而造成的出口对其国内产业的威胁的不断扩大,另一方面是我们同发达国家真实技术差距的存在。
产品附加值通俗的讲就是指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从原材料到成品的过程中所凝结的技术、创新、人力劳动、品牌和附加服务等价值的增值。它与产品的价值增值链的长度,技术含量,创新程度,附加服务的质量和产品品牌价值等有很大的相关关系。日本经济学家关志雄先生的“附加值”理论告诉我们:在一个产品的业务链上,组装的附加值最低,研发的附加值最高;中间值的生产虽有技术含量,也会慢慢递减,而到了销售和售后服务,附加值会随之高涨起来,因为它有品牌和健全的售后服务体系。由此可见,在组装的上游,是技术、信息与知识;在组装的下游是包装、销售及服务。而在产品的中游组装阶段,是廉价劳动力在创造财富.中国的出口产品基本上集中在初加工的产品、棉纺织品和机电产品上,这些产品的技术含童低,加之中国的国际名牌少,尤其是机电产品甚至包括高新技术产品都是处于产品的中游组装阶段,这是中国利用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的结果,但是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中国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低,出现所谓的“丰产不丰收”现象。这主要是由我国技术能力低所导致的。
3贸易条件恶化
贸易条件是指一国的出口商品价格对其进口商品价格的比率.当这个概念用于两种以上商品时,它的定义则是出口商品价格相对于进口商品价格的一种指数量值,也可以解释为出口每单位商品所能购买进口商品的数量。贸易条件恶化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最早.由阿根廷著名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在1949年5月提出,他在一份题为《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及其主要问题》的报告正式提出了“贸易条件恶化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的贸易条件存在长期恶化的趋势。他指出,在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体系下形成的“中心—”体系从一开始就是不平等的,滋生了一些不利于国家初级产品贸易条件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技术进步利益的不平等分配,贸易周期运动的不平等影响,发展中国家不利的产品需求条件和世界经济中心的低进口数。
4贸易竞争优势将受到更大挑战
目前中国最大的比较竞争优势就是处于各层次的廉价的劳动力,也就是说中国不仅有廉价的简单劳动力,还有相对发达国家廉价的熟练劳动力、技术人员和高级技术人员。从本质上来讲,中国现在正是在利用这一竞争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但是,这一优势能够持续多久呢?也就是说廉价劳动力优势是否能够成为中国经贸发展的持续竞争优势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虽然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廉价劳动力还能够作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这是因为中国有着广大的农村人口,可以不断的向城市输出廉价劳动力,但是城市的资源是有限的,其人口的容纳程度也是有限的,目前已经出现了大城市综合症,而且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并不十分迅速,因此有可能农村人口的输出在一段时间之后会放缓直至停滞,在那个时候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将会不断的上升,而随着新的开放国家,比如印度加入国际分工,中国的廉价劳动力竞争优势将会逐渐削弱。
5结束语
总之,中国现今和以后还会遇到同样的问题。因此,没有技术创新就很难继续缩小同前方国家的技术差距,而后方国家则会更快的缩小同我们的差距,表现在贸易上,就是竞争优势的削弱和贸易竞争优势受到更大的挑战。我们只有技术创新,掌握有用自主专利权的技术,才能在对外贸易上取得有利地位。
参考文献:
[1]李平:《论国际贸易与技术创新的关系》,载《世界经济研究》,2002年第5期.
[2]宋健学、赵新刚、刘虎兴:《关于我国技术提升和贸易发展的思考》,载《中国软科学》,2002年第1期.
农村连锁经营发展环境主要呈现六大特点:
大市场的分散性与大连锁的集中性不对称
我国农村市场,不仅是一个很大的潜在市场,还是一个很大的现实市场。有数据显示,我国1/3的城镇人口实现了2/3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而2/3的农村人口所实现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只占1/3。国际零售巨头目前虽然已经加快了进入我国二级城市的步伐,但广大的农村市场仍然没有进入,也很难进入。对我国民族商业来说,农村是一个“防空洞”,是最不容易被外资直接占领的市场,也是我国商业很容易进入的市场。这里有三个原因:一是分散;二是差异;三是消费水平不高。这三点对以标准化和规模化为优势的外资商业来说是很难适应的。但这正是内资商业乘势发展的大好时机。
如果在农村发展连锁商业,首先要面临的是分散与集中的矛盾。连锁经营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区域市场具有一定的集中性,或者说居住人口需要一定的密度。但是,在农村这一市场中的大部分地区还不具备这一条件。因此,就局部而言,农村市场,特别是以村落为基本供应对象的连锁经营市场还不成熟。农村人口的这一特殊性,决定了农村市场具有“整体大、局部小”的特征,从而会影响商业网络的集聚,也会制约连锁经营的规模扩张。连锁经营的开拓与发展,需要充分考察“大”与“小”这组变量的关系,整体人口多是虚,具体市场容量大才是实,不能把整体的虚看作是实。因此,开拓农村市场,一方面要分析市场总量“大”的各种有利条件,评估公司的优势,以确立长远的开发战略;另一方面更要分析市场容量“小”的各种不利条件,以制定具体的实施方略。
县城以下的农村乡镇属于我国四、五级行政区域,目前的消费特点是:像刚刚睁开眼睛的婴儿,看到的新东西对他们很有吸引力,但购买力很低,平时的消费单价基本上只有20元左右。当然有些农村很富有,购买力也自然比较强。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决定了农村商业发展的不平衡。不同地区、不同行政区域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与消费习惯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经营模式一定会表现出“多元化”、“多层次”的特点。基本的发展思路应该是:在县城与县级市可以发展5000平方米或以上的百货型综合超市;在中心镇发展300-500平方米的便利超市;在乡村发展300平方米以下的农家店或销售点。
总的来说,由于局部市场不成熟,经营规模则不宜过大,单店营业面积也应与当地人口相称,甚至可以改造当地的杂货店、夫妻店,以新的加盟策略建立初级连锁店。
购买力的潜在性与连锁速度的快速性未对应
我国农村购买力呈现这样一种状态:一是农民收入连年增长,但收入的增长幅度还不高;二是农民的消费速度加快,但是消费的水平还不高。两个“增长”和两个“不高”的现象表明:不断提高的农村购买力还有相当的潜在性,这种潜在性主要体现为农民的消费还局限在较低的水平上。以下数据可说明这一特点。
198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约500元, 2006年跃升至3587元,农民收入的绝对额增量很大; 1997年至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连续7年低于5%,2005年实际增幅为6.2%,2006年实际增幅达到了7.4%,而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2005年和2006年实际增幅分别为9.6%和10.4%,两者相比,农民的收入增幅还相对较低。
2000年到2003年,农民每年增加的消费额为1000亿元,2004年增加2312亿元,2005年增加了3705亿元,显然农民的消费逐年增长; 2005年和200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为6.72万亿元和7.64万亿元,其中县和县以下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为2.21万亿元和2.49万亿元,分别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2.84%和32.54%,这组数据说明占全国人口2/3的农民,消费的商品还不到1/3,显然农民的消费水平还很低。
农民收入与购买力的不断增加,表明农村市场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巨大;同时,农民的创收水平还不高,连锁经营的开发速度与开发规模要与之相适应。这一特殊性,是连锁经营集群进入农村市场必须仔细考虑的因素。因此,发展农村连锁一定要循序渐进,既要积极探索,又不可以冒进,要稳妥发展。
摆在连锁企业集团面前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要处理好连锁经营内在的快速发展要求和农村购买力还不能适应这种快速发展的矛盾。这就要求连锁经营在进入农村市场的过程中,把发展连锁经营与增加农民收入相结合。对此,可以充分借鉴苏果超市的“双流”策略,将“工业品下乡”,“农副产品进城”有机结合。苏果的作法是,一方面把农民要卖的产品引入超市,为农副产品进入大流通打开了一条快捷的“绿色通道”,为农民增收开辟了通路;另一方面将农民要买的产品引入超市,在增收的基础上刺激农民的消费。而且,农村消费需求除了日用消费品以外,还有生产资料的需求,如果再把这两种需求结合起来,就能够创造出新的连锁业态。总之,农村连锁不能照搬城市模式,一定要从农村消费特点出发,去满足多样化的需求。
集市贸易的普遍性与连锁经营的规模性难对接
我国9.5亿农村人口,散居于4.8万个乡镇和80万个自然村落。农民的各种日用品需求,除了当地的一些夫妻店、便利店解决一小部分外,更多的是通过集市贸易的方式来获得。因此,农村的集市贸易十分盛行,三日一小市,一周一大市,遇节假日则更为红火。重要的是:这种集市是以流动的方式运作。大致相同的一群生意人,主要由做生意的农民组成,今天到这个村,明天上那个村,约定俗成,雷打不动,形成了较为固定的集市时间。这种集市样式,实际是一种区域性的、定期上村服务的贸易方式,具有较强的经济活力。这种集市贸易由来已久,适合农村人口分散的特点。连锁经营,比如目前大力推广的连锁超市要取代这种交易方式,抑或能与这种交易方式平行存在而不落下风,就必须考虑自身的竞争优势问题。如果没有优势,那么连锁经营的成功就会受到威胁。
假定集市中相对稳定的一批生意人,在一个月内赶集20场,则单个生意人的商品成本,加上交通费和场地费(有不少地方不需要缴纳)不过2000元左右,多的一般也不超过5000元,如果赶集的人平均80人,且每个人所经营的品种为10种,那么一个集市中的品种大约有800种,而一家连锁企业要在20个地方开设品种达800种的20家连锁店,则投入的成本以每店20万元计,大约要400万元。显然,后者与前者相比,在竞争中处于相对劣势。因为连锁店的规模要求在这里未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如果人口居住集中,情形就完全不同,本来要开20家连锁店的区域可能只要设1家就可以了,只不过经营面积稍大点就行。因此,向自然村落开设连锁直营超市是不合适的,因为成本是不经济的。
为避免投资成本过大且收益过低而造成亏损,连锁集团在农村经营环境中采用加盟手段发展连锁店是较为明智的选择。但是城市连锁加盟与农村连锁加盟又有明显的不同,要充分考虑到农民这一群体的特殊性而制定特殊的加盟策略与规则。比如,农民由于受自然经济的影响,自我经营的意识相对较强,容易偏离超市统一经营的宗旨;又如,在经营中农民容易受眼前利益的影响,特别是当长期利益与眼前利益矛盾时,会被眼前利益左右而背离超市集团的经营规则,甚至出现假冒伪劣品上架。针对这些现象,加强对农村加盟店的引导、培训,特别是建立有效的监控体系是极其重要的,否则不仅不能扩大经营,反而可能损坏超市集团的声誉。
与此相适应的具体的组织模式可以是:大型连锁公司+龙头企业+农户。大型连锁企业具有品牌、物流、管理等优势,但是,他们的连锁店难以渗透到“乡与村”,一般只能到达“县与镇”。为此,可以发展当地原有的商业组织(传统的供销社与新建立起来的私人企业),由他们发展乡与村这一级的店铺。原有的商业组织在整体加盟大型连锁公司后,可发展成为某一个地区的加盟商(这种方式可以称为“区域加盟”), 成为获得区域加盟权的龙头企业,并改变过去缺乏规模、品牌、管理、物流等方面的优势的现状。他们可以自己发展店铺,也可以再招募加盟者,龙头企业下面就由农户直接经营。简而言之,在广大的农村,一定要发挥农户的作用,用他们自己的力量来改善商业环境,改善生活水平,改善生活方式。一定要调动好这三个方面的积极性,才能有效地发展最基层的商业流通。当然,也不排斥连锁经营集团“直营”(公司直接投资、直接经营管理)和“直接加盟”(公司直接招募加盟者)以及“委托加盟”(公司直接投资,店铺的所有权归公司,经营权有条件地授权给加盟者)。
运输条件的滞后性与连锁配送的及时性欠协调
交通运输条件差是农村连锁经营专业配送必需要求解的难题。集中统一配送是连锁经营销量最大化和成本最低化的核心。因此,能否进行有效的配送是连锁经营成败的关键。然而,农村由于交通条件落后,特别是边远乡村、山区农村更是幅员辽阔、路途遥远,加上人口分散、购买力低、店铺经营规模小等因素,配送运输的成本很高,经营风险也就增大。显然,在城市中适用的配送模式,在交通运输落后的农村则万万不行。除非改变现行的连锁配送模式,否则连锁经营十分困难。
根据我国农村的这一客观实际,连锁经营的发展应该有选择的运行,而不能盲目地、大规模地开设。就开发战略而言,应遵循三个基本原则:一是先易后难,逐步推进。“易”是指先从县和条件较好的镇开始设置连锁店,再逐步向道路条件好、人口相对集中的村落延伸。虽然,这种逐步推进战略不能在短期内形成规模,一时也难以产生规模效益,但是却为配送创造了基本条件,这本身就是做“强”的开始。二是以开办综合超市为主。这种“综合”又具有农村市场的特殊性,需要突破城市综合性连锁经营的框架,着力于将农民生活资料与农业生产资料结合起来经营。这种“结合”模式体现在“配”与“送”两个环节上,重点要突出“配”。在以“配”为主导的配送体系中实现“多品种与少批量”、“多低挡品与少高档品”的配送。三是充分利用简易交通工具。在农村,三轮人力车、摩托车、三轮柴油车等交通工具较为普遍,可以充分利用农民加盟店的这些简易交通工具来自行运送货物,特别是对一些相对偏远的区域,这种特殊形式的运输可以极大地节约配送成本。
与此相适应的配送模式是:可以用预约订货与上门要货相结合的方式,店铺的要货可以通过网络或传真或电话等方式向总部订货,按照约定送货。同时,对销售比较频繁、周转比较快的商品,可以由总部开车巡回送货,要多少给多少。这种方式可以叫做“把库存放在轮子上”。在发展乡镇连锁店的过程中,配送率(统一配送的比率)、及时率(要货按约定时间送到)、缺货率(商品到位率)将直接关系到这些店铺的经营状况。
相应的技术模式:有条件的使用POS系统,实行单品管理,没有条件的则可以用单机操作的方式,通讯方式也可以采取多样化,最好采取网上订货,其次是传真,再次是电话。
人力资源的流动性与连锁经营的稳定性不适应
人们普遍认为,农村人力资源比城市人力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根据我们对浙江东阳王坎头村及其周边村庄的调查,发现农村劳动力存在一个有趣的现象: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富裕,另一方面劳动力又紧张。说富裕,是因为当地的不少劳力进入城市打工;说紧张,是因为当地所需要的劳动力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外省,如安徽、贵阳、河南等地。现在留守农村的主要是老人和孩子,外地劳动力反而成为了劳动主力。在东阳各村,都有对废旧塑料进行粉碎性加工的家庭作坊,雇佣的劳动力少的5、6人,多的10多人,且十有八九来自外地。可见,当地实际的富余劳动力较少。一般雇佣一个普工,男劳力一天(8小时)的价格为40元,女劳力一天是25元。这样的人力资源价格与城市连锁超市中的劳动力价格比较,并没有明显的低廉。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虽然农村劳动力的价格与城市差别不大,但是农村劳动力还是愿意往城市流动,尽管城市的生活费用要高于农村,同样的收入只能维持城市最基本的生活水平,可是城市的繁华似乎还是吸引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涌入。
农村劳动力资源的这一状况,对农村连锁经营的开发有直接的影响。比如开设一个连锁超市,就要有相应的稳定的人力资源配置,而农村人力资源的流动性和劳动力价格的非低廉性,使开发成本大大提高。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浙江供销社在开发农村连锁超市时,主要采用的方式是特许加盟连锁。尽管特许加盟连锁与直营连锁相比,会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在管理上也有诸多不便利之处,但是从劳动力成本上考虑,可能是最为合适的选择。
诚然,如果从宏观看,农村各地的劳动力状况存在不平衡现象,有的地区劳动力闲置,且价格低廉;也有的地区劳动力紧张,且价格较高;然而更多地区存在劳动力既富裕又紧张的二重特点。对此,无论是农村本土的连锁集团还是城市的连锁集团,在开发农村连锁超市时都不应忽视。因为,相对于农村的一个连锁网点来说,劳动力问题属于微观范畴,对企业成本影响很大。因此,对该地区的劳动力状况进行全面的调查了解是必要的,这样有利于选择恰当的开发方式,有利于直营经营或加盟经营策略的确定。
小农生产的零散性与连锁经营的统一性不均衡
连锁超市,是一种现代的、先进的商业零售业态,在进入农村市场过程中,会与农村人口、市场、收入、购买力、当地零售业等诸因素发生种种关系,并因此而引发各种矛盾。其中一个无可回避的新问题就是:无序的小农生产方式与现代化新型业态之间的矛盾,表现在“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方面尤为明显。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生产状态一直比较落后,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作业仍然是大多数地区的主要生产方式。因此,农产品生产不仅规模小、产量低、效益差,同时还存在标准化程度低、安全性差的情况。而连锁超市作为一种现代化新型商业零售业态,其经营本质决定了其经营方式的规模化、标准化和品牌化。如何使无序的、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上升至有序的、成规模的现代化生产,从而达到农产品的标准化、品牌化,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相对于农村独门独户的小生产而言,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方面显然应是实施连锁经营的企业集群。
关键词:工作搜寻;均衡理论;匹配模型;农民工
中图分类号:F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2)05—0096-06
引言
如何解决就业问题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它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关系到政治社会的稳定。目前我国城市劳动力市场上出现三类主要就业群体,即大学毕业生、农民工以及下岗职工。其中大学生拥有较高的学历和知识,下岗职工有一定的经验和技能,而农民工由于在这几方面都相对欠缺,因此其就业情况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中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一方面,由于低技能使得其从事的职业大多集中于劳动密集度较高,如制造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以及餐饮等行业。而随着我国产业升级的加快,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不断减少,加上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得沿海用工企业可提供的岗位数量大幅减少,直接影响了农民工的就业。另一方面,规范且系统的农民工劳动力市场中介没有完全建立使得农民工的就业渠道缺乏专业指导,从而使其搜寻工作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据《我国农民工工作“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研究》报告,21世纪前8年,农村外出劳动力数量达到1亿人左右,且农民工数量每年仍以7%的速率增长。目前,农民工就业形势依然严峻,转移难度进一步加大,制约农民工流动、就业和市民化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也日益凸显。特别是自2004年闽东南地区在我国农民工就业市场频繁出现“民工潮”与“民工荒”现象并存的现象,使得农民工就业成为我国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
工作搜寻是劳动力市场上的重要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深入研究工作搜寻与匹配问题是认知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和提高就业率的关键。在阿罗
德布鲁的古典经济学理论中,劳动力市场是理想而无摩擦的,即企业提供任何一个工资水平都能雇佣到其所需要的工人,同样,工人愿意付出什么努力水平就会得到相应满意的工资。这显然不符合真实的劳动力市场,在真实的劳动力市场上,工人和企业之间普遍存在着异质性。劳动力市场也不会像瓦尔拉斯所假设的情况运行:在集中决策、就业和工资中,工人和企业在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交点决定的市场上相见。事实上,在劳动力市场中,工人和企业在整个匹配过程中将综合考虑各自不同的偏好、技能和需求,且由于匹配过程并不是即期完成的,因此还有可能导致摩擦性失业。从我国劳动力市场看,一方面存在用工荒,即企业招不到工人;另一方面是农民工、大学生、失业者等就业难。也就是说,劳动力市场中职位空缺和就业人数没有得到高效率的配置。而20世纪80年代由Peter Diamond、DaleMortensen和Christopher Pissarides创立的以三个人姓氏的第一个字母命名的DMP模型为分析在存在摩擦的劳动力市场中,求职者的求职策略、工作搜寻强度及影响失业持续时间的因素,并且为空缺职位和就业人员之间如何形成匹配提供了理论基础。
一、搜寻理论与工作搜寻理论
搜寻作为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同时,工作搜寻理论也是在搜寻理论的基础上不断发展、逐渐完善和成熟的。Stigler首先提出固定样本搜寻理论,并应用到商品市场的搜寻过程中,他认为,搜寻过程就是某消费者在购买物品之前,先确定拟搜寻卖家的数量,最终在一定的买家中选取最低价格的卖家以完成搜寻过程。Stigler假设信息不对称且价格离散,消费者为了达到效用最大化而不断搜寻尽可能多的商品,直到搜寻的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相等为止,并从报价最低的卖家那里购买所需物品,这一搜寻过程被称为固定样本搜寻。
工作搜寻理论是在搜寻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其搜寻过程被分为固定样本搜寻和序列搜寻两种。固定样本搜寻模型有一定的局限性,在现实生活中,工作搜寻者寄希望于通过搜寻行为来改善福利,因此,搜寻者不会提前确定拟搜寻企业数量而会不断寻找工作直到满意,其持续时间取决于搜寻和被搜寻双方各自的偏好和他们所处环境的全部特征。McCall建立了序列搜寻模型,并用以分析更贴近实际的劳动力市场中的工作搜寻行为。他认为,工作搜寻者在搜寻前先确定一个保留工资,也就是工作搜寻者所能够接受的最低工资水平,并以此作为搜寻时接受或拒绝工作机会的依据。若提供的工资条件高于或等于保留工资,则接受该份工作;反之,则拒绝。序列搜寻模型中的工作搜寻过程是从信息经济学中的序列统计决策理论演化而来,主要解释了工人在离散的劳动力市场中如何搜寻工作,其核心是实现期望收益最大化,并且考虑“知晓信息”与“采取行动”之间的时滞。这一理论更加贴近真实劳动力市场,因此被广泛运用于经验估计和提供政策建议。
考虑到固定样本搜寻和序列搜寻理论的缺陷,Peter Diamond、Dale Mortensen和ChristopherPissarides从均衡搜寻理论的角度出发,引人劳动力需求方——企业的行为,将其行为内生化,进而考虑企业对搜寻者行为的影响,也为研究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效率提供了基础。以Peter Diamond、DaleMortensen和Christopher Pissarides提出的匹配搜寻理论及以他们三人姓氏第一个字母组合而命名的DMP模型即工作搜寻匹配模型,该模型对认知劳动经济学领域的失业、工资水平和工资不平等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二、工作搜寻匹配模型的发展
(一)基本工作搜寻匹配模型
工作搜寻匹配理论系统地分析了劳动力市场的均衡性以提高工作匹配率、减少失业,并很好地解释了职位空缺和失业人口并存的现象。Peter Diamond等将劳动力需求方即企业的内生化行为引入搜寻,综合考虑劳动者搜寻工作的行为、企业提供职位的行为以及搜寻者与职位之间的匹配,将劳动力供需双方、薪资决定机制纳入模型,清楚地解释了劳动力市场转换、均衡失业率、失业持续期、薪资水平的差异问题,加深了人们对摩擦性失业的认识,同时为解释自然失业率找到了微观理论基础。
Mortensen和Pissarides将工人和企业的双边搜寻引入模型,并指出匹配均衡有两个主要研究方向,第一个分支主要目的是为了解释在随机匹配和市场存在摩擦的情况下,工人和职位的流动以及失业产生的原因;第二类分支主要研究了在企业提出工资报价工人搜寻最优工资的前提下,劳动力市场摩擦对工资的影响。
Mortensen拓展了对个体劳动者求职决策的研究,将失业解释为在劳动力市场存在摩擦的情况下劳动者寻求最优工作的行为,强调了劳动者的异质性、可替代性和工作搜寻时间的长短。Burdett和Mortensen对工作搜寻和裁员失业的均衡现象进行分析,探讨了劳动者工作搜寻的强度与失业持续时间的关系并引入雇主行为,把工资形成过程视为内生机制。劳动力市场中的搜寻行为具有双面性,在劳动者寻找满意工作的同时,企业也在寻找能够够胜任该岗位的员工,因此分析雇主与雇员匹配过程的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十分重要。Pissarides>
Diamond分析了商品市场的供求关系并为工作搜寻匹配模型的建立奠定了重要基础。他认为供应商和消费者的异质性导致了商品市场的摩擦性,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完全和搜寻成本的存在,商品市场才会出现同种商品不同价格分布的现象。另外,Diamond还根据搜寻技术和讨价还价理论,分析了在一般均衡条件下,将谈判工资作为内生变量的决定机制及劳动力市场的效率问题。Blanchard和Diamond建立了一个连续时间模型来解释工作匹配过程。BD模型假设企业拥有私人信息,即掌握了工作搜寻者所能接受的最长的失业期并且按此信息对搜寻者进行排队,BD模型主要强调了雇佣方即企业的雇佣行为,讨论了雇佣率对失业期的影响。随后,Tony E.Smith和Yves Zenou在BD模型的基础上从搜寻者搜寻行为的角度进行分析,假定搜寻者可以自由选择搜寻强度,对搜寻者和工作的匹配进行分析。
(二)拓展的搜寻匹配模型
在基本的工作搜寻匹配模型中,假设工人和企业提供的工作都是同质的且不允许在职搜寻。这与真实的劳动力市场有所偏离,在实际中,需要考虑工人技能和偏好,企业的生产率和职位需求,即需要考虑搜寻双方异质性的存在。Pissarides在其模型中允许在职搜寻并将企业提供的工作岗位按劳动产出以好坏区分,另外,模型还假设只有失业工人才会与不好的工作进行匹配。Krause和Lubik以此为基础发展了动态均衡模型理论。Acemoglu建立了一种匹配机制,即企业在填补职位空缺之前先决定工作的类型,然后再在劳动力市场上寻找合适的工人进行匹配,若劳动力供给不能满足企业需求或者企业提供的高技能工作和低技能工作的生产率相当,则该企业将会提供一种类型的工作并且雇佣市场中所有的工人。Albrecht和Vroman则考虑了另一类劳动力市场,模型中考虑了不同类型企业的均衡,在该劳动力市场中工人和企业分别按照能力和所需要的职位技能进行区分,其中,工人的能力是外生的而企业对于职位的能力需求是内生的,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的生产率也要高于低技能的工作,而高技能工作则需要具有高技术水平的工人,因此该类工作的匹配成功率相对较低。
在工作搜寻匹配模型的搜寻、匹配和工资定价三个模块中,工资定价的博弈与确定也极为关键。工作搜寻匹配理论指出工资的确定不仅与劳动者之间的能力差别有关,还与企业有关,即使劳动者的能力无差别,雇主之间也可能提供不同的工资水平,从而导致工资不平等而引起的职位空缺即失业现象的产生。均衡搜寻理论有效的研究了工资定价机制,除了一般的将工资定义为纳什(Nash)均衡解之外,Mortensen、Mortensen和Pissarides还提出了丁作匹配中工资定价的其他方式,包括市场出清时的工资定价,运用集体谈判模型、内部人一局外人模型以及效率工资模型所得到的工资定价。
一般劳动力市场中,就业情况或者工资确定还取决于集体谈判协议。即通过建立工会或者实施集体谈判制度以提高劳动者的薪资水平工资和社会保障水平。在该博弈过程中,代表劳动者利益的工会与雇主或雇主集团进行劳资谈判。首先,工会先提出一个工资议价,然后,雇主或雇主集团再对其雇佣行为进行决策。Pissarides研究表明,当工会代表失业劳动群体时,其设定的匹配剩余分享份额是社会最优值,工资议价是有效的。然而,如果工会代表的仅仅是在职劳动者时,由于在职劳动者工会设定的工资水平比失业劳动者高,因此,其设定的匹配剩余分享份额就会高于社会最优值。Mortensen和Pissarides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由于集体谈判工资决定机制,欧洲比美国的失业持续时间更长和且失业发生率更低。
Lindbeck和Snower提出了“内部人一外部人”模型理论,该理论认为劳动力替换的成本是影响劳动力市场运行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劳动力替换成本的存在,使得企业不可能也不愿意频繁地替换劳动力,从而导致内部职工的工资要高于外部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的工资要求,结果是外部劳动力市场上有一些失业者愿意在较低的工资下工作但却找不到工作,这是一种非自愿的失业。当失业率增加到一定水平之后,高失业率迫使局内人接受低工资而厂商有可能以低工资雇佣局外人从而取代一部分局内人。
Shapiro和Stiglitz提出了效率工资模型理论,该理论假设员工更倾向于选择休闲而不是付出更多的努力,企业提高工资效率将提高员工被解雇的机会成本,从而激励员工更努力工作。然而,Shapiro和Stiglitz讨论了由于高工资所引起的过度的搜寻努力会对其他工作搜寻者获得劳动机会产生负面外部影响,从而引起就业不足的现象。Ramey和Watson综合分析了工作搜寻均衡模型和效率工资模型,认为当高工资和解雇威胁共同作用激励劳动者努力工作时,失业的劳动者由于较高的岗位破坏率而承担岗位破坏的成本。Tony E.Smith和Yves Zenou提出在Stackelberg模型中如何求解一个均衡的工资水平,其主要观点是将公司作为工人选择工作搜寻强度的信号,工资水平的高低与工作搜寻强度呈正相关,那么总会存在一个最优的工资水平。Hall侧重于从企业的招聘和岗位设立中寻找工资粘性的依据,并在粘性工资条件下分析失业的波动性,其研究偏离了工作搜寻匹配模型中的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假设,而从粘性工资的角度进行解释。在粘性工资的非稳态假设条件下,存在劳动力供求双方由于议价而产生的工资范畴的集合,在这个集合当中的工资都可以实现有效的劳动匹配。工资粘性会影响工作搜寻过程本身,当产出减少或投入成本上升时,雇主支付工资而带来的剩余将会减少,工作搜寻者的激励效用会降低,因而雇主提供的空缺职位随之减少,失业率上升。实证分析后也得出结论,即工资粘性既不会影响工作匹配的有效形成,也不会导致无效率的工作岗位丧失。
三、搜寻匹配理论指导农民工就业的思考
农民工是我国现代产业工人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上的特殊群体。农民工就业形式多以非正规且工资长期处于低水平。根据农民T的特点,应用搜寻匹配理论模型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不仅有助于加深对农民工就业特殊现象形成机理的认知,并且对如何提高求职率和劳动力市场均衡有更强的指导意义。
工作搜寻匹配理论可以科学诠释并有效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在运用该理论进行分析之前,首先需要明确导致农民工失业产生的原因,从供需情况看,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的主要矛盾是摩擦性失业,即求职者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而用人单位难以找到具有某种特殊技能素质的人才。民工潮与用工荒就是摩擦性失业的具体表现。其次,农民工的保留工资上升,使得其搜寻时间延长,更有部分搜寻者在一段时间的搜寻之后转而回到农村而减少外出打工的时间,从而导致了用工荒的产生。另外,企业是否能够雇佣到工人也与应聘者的能力和技能有关。Postel—Vinay和Robin将求职者区分为高技能与低技能水平的人,并以法国相关数据为基础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对于低技能岗位,劳动者的技能差异对工资差异没有影响,而市场摩擦对工资差异有着50%的解释力,表明工作搜寻强度对于低技能劳动者的失业水平有着更为显著的影响。在我国,农民工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属于低技能的求职者,如果再持有较高的工作搜寻期望,将大大增加失业率。搜寻匹配理论认为职位空缺和失业并存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建立空岗和剩余劳动力之间的有效匹配机制,工作匹配效率低。对于农民工来说,闭塞的工作搜寻渠道带来了双重的效率损失,一方面降低了均衡情况下的就业率,降低了劳动者的福利水平。另一方面提高了企业的空岗率,降低了企业的产出效率。因此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上可以考虑建立规范的劳动中介机构,加强对农民工就业的专业指导,同时提高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以减少失业率,从而提高农民工的工作匹配效率。
结合我国农民工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的诸多问题,可以利用工作搜寻模型或工作搜寻匹配模型进行一些定量分析和研究,为劳动力市场的政府宏观决策和农民工理性搜寻工作提供技术支撑。例如:工作搜寻过程是一个双边搜寻过程,可以从搜寻、匹配以及工资确定这三方面对农民工工作搜寻过程进行全面分析。首先,在考虑允许在职搜寻和退出劳动力市场行为的条件下,从劳动力供给方,即农民工的角度分析其工作搜寻的决策行为,综合考虑保留工资和搜寻强度对农民工搜寻决策的影响,得出在其搜寻过程中的最优停时。另外,可以将劳动力需求方,即企业的行为考虑在内,对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的劳动力市场进行均衡分析,以解释除了制度因素外导致用工荒和就业难并存的原因。通过分析企业与求职农民工博弈条件下的工资的形成机制,研究企业行为与农民工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双方在劳动力市场达到均衡状态时的工资报价分布、雇佣量、失业率等变量的特征。还可以结合针对该特殊群体的相关制度和政策来分析如何提高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匹配效率,降低失业率,并最终更好地实现劳动力市场均衡。因此,应用工作搜寻匹配理论能进一步研究农民工就业殊现象的形成机理,从而提出更具针对性地政策建议。
四、小结
随着就业矛盾日益凸显,就业问题逐渐成为全社会乃至世界的焦点,工作搜寻理论也备受广泛关注。本文系统总结了搜寻理论、工作搜寻理论以及均衡工作搜寻理论的国内外最新进展,同时结合我国劳动力市场殊群体——农民工中出现的农民工就业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剩余劳动力;劳动力转移;城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F32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4-0161-02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新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村经济乃至整体宏观经济的发展,也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随着国际市场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的巨大冲击,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形式更加严峻。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概念辨析
在此之前,我们要先确定一下“剩余劳动力的概念”。中国迄今的失业统计是不包括农民的,因此,农民的就业问题处于模糊状态,往往称之为“农村剩余劳动力”。什么人算剩余劳动力呢?一般认为,就是指超过农村产业需求的那部分劳动力。就是那些无田可种、外出打工的人。不过,据发改委有关研究机构的实地调查,现在专心田间务农的劳动力极少,基本上是农村老弱劳动力的兼农行为。实际上,除掉外出打工者之外,滞留在农村的劳动力才是真正的“剩余”劳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说,20世纪末长期使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指标以及估算方式,以后的意义和用处可能显示都不大。
二、和谐社会视野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功能
黑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实际上包含着许多极其重要的政策、法律信息,只有通过解析转移过程中这些信息的内涵,我们才能够了解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机制、特点,并从中发现矛盾和问题,为政府制定更加合理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利用政策提供依据。毫无疑问,目前正在进行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仅改变了全社会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同时,也影响了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黑龙江省人均占有耕地面积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业机械化程度高,但是,农业人口比重较大,按照合理的人均耕地面积计算,存在着相对剩余(季节性剩余)和绝对剩余农业劳动力。从理论与经验上来说,不论存在哪一种剩余劳动力,都会阻碍农民增收以及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因此,对于黑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助于推进黑龙江省经济结构的调整
一般来说,三大产业的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方向基本是一致的。但是,黑龙江省三大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存在较大的差异。以2004 年为例,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为11.1%,第一产业就业的劳动力比重为48.3%,两者相差37%。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9.5%,劳动力比重为21.2%,二者相差38%。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29.4%,劳动力比重 30.5%,两者相差 1%。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严重偏差,不仅说明不同产业间的劳动生产率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同时,也表明农业劳动力在各个产业之间的自由转移还存在障碍,尤其第一产业向其他产业转变更为严重。因此,设计合理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有助于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农民非农业化收入,实现黑龙江省经济结构的最优化。
2.有利于城市化的推进
新农村建设的物质载体,直接体现着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状况、农村劳动力的配置标准,转移劳动力的大背景下城市化是一个很自然的历史发展过程,是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结果。目前,黑龙江省大概有 1 611.46 万乡村人口(占黑龙江总人口的 41%)需要转移到城镇中去。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如果要达到发达工业化国家5%的水平,转移模式对于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否能够顺利安置显得尤为重要。
3.加快健全农民工权益保障体系的完善
在立法上完善农民工的权益保障,针对农民工群体的特殊性在其维权问题上的复杂性,应尽快制定、出台相应法律予以保护。规范劳动关系,加强用工手续。同时,进一步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使其能够完全享受城市职工子女相同的教育资源,是农民工解除后顾之忧,全心投入到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去。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虽带有普遍性,但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极不平衡,造成在各地区的数量分布不均衡,地区差异比较明显。在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农业劳动力的剩余率较高,有些地区高达40%以上;而东部沿海地区,由于第三产业和乡镇企业发展比较迅速,农村剩余劳动力比例较低。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截至2004年底,中部农村剩余劳动力近3 700万人,超出东部2 000万人,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5 400万人,几乎占了全国农村剩余劳动总量的2/3。
我国是“二元经济”特征显著的发展中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关系到我国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经济国际化进一步深化发展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我国是个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农业生产力迅速发展,农业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此同时,黑龙江省农业出现了富余劳动力。全省有农业劳动力943.3万人,其中,剩余劳动力446 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8%。国内生产总值中农业份额从1952年的45.77%下降到2004年的11.1%,下降了近34.7%,农业劳动力的比重同时期仅下降26%。从数字中可以看出,劳动力就业转换滞后于产业转换,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积聚,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进从而影响农业发展。
四、黑龙江省劳动力转移的创新发展之处
首部东北蓝皮书《2006年:中国东北地区发展报告》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报告指出:黑龙江省是全国著名的农业大省,同时,也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农副业产品的生产基地。为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稳步发展,保持农村社会的稳定,三年来,黑龙江省在积极落实中央各项农村政策的同时,不断帮助农村、农民加大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和步伐;积极倡导、鼓励、帮助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断拓宽农村居民增加收入的增长点,使黑龙江省农村居民生活条件逐年稳步提高。
黑龙江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土地资源相对丰富,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上在某种程度不同于其他省份,主要表现为:第一,农村剩余劳动力“不离土不离乡”、“离土不离乡”等转移方式。根据《2005 年黑龙江省农村住户调查年报》显示,在 4 200 户被调查农村住户中,有691 户为农业兼业户,有 1 195 户为非农业兼业户,二者占所调查的农村住户的 45%。由此可见,黑龙江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产业转移具有明显的流动性特征,稳定性较差。这主要是因为农村劳动力择业的盲目性较大,随意性较强。第二,城市中对农村劳动力提供的主要多集中在临时性、季节性较强的工作。因此,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普遍采取阶段性就业、兼业等形式,农忙务农,农闲务工。而这种转移模式大大降低了农村劳动力非农业就业的稳定性。另外,由于农村劳动力非农产业就业服务管理不到位,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城市生活成本较高,都影响了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针对目前这种情况,黑龙江省政府于2008年正式颁布了《黑龙江省劳动力转移办法》,其目的在于:促进和保障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劳动力素质。
1.进一步深化户籍管理制度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口城市化是一个必然趋势,传统的户籍制度已经不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发展。我国的户籍制度一直偏重于控制功能,而忽略了其服务功能,造成了我国广大农村劳动人民迁徙权的丧失。近几年,各级政府采取有力措施改善农民工户籍管理规定。暂住证、临时身份证以及农民工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的完善也标志着城市对于农民工的认可。
2.完善土地流转制度,使劳动力摆脱土地的束缚
土地流转的目的,也就是追求土地规模经营,即通过土地流转形成土地集中,充分发挥各种生产要素的能力,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大力发展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我国南方的一些省市目前开展的较为成熟。将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股权化,对入股土地实行统一规划、开发和经营或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折价参股,组建相应的股份制有限公司,参与经营。
3.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拓展农民自主创业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