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1 10:05:3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古典主义美学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建筑; 生态智慧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2-169-001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不仅彰显着精美的艺术造型和高超的建造技巧,而且体现了一种“师法自然、天人合一”的自然生态观。中国园林建筑讲究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园林建筑主张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共融共生,强调建筑对自然的尊重,建筑与环境的和谐,中国园林建筑中的生态智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筑材料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主要材料是木材,木材在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有以下原因:1.中华文明起源于长江黄河流域,受环境及气候条件的影响,木材容易采集。2.木料的采伐施工比较便利,比起开山取石,烧制砖瓦方便很多。木材还可以循环使用,不破坏自然生态;3.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材料往往取自当地盛产的天然材料,就地取材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材料搬运过程中人力物力的损耗,而且造园者对当地盛产的材料性能非常了解,运用起来得心应手,木材可以得到充分使用。4.木结构建筑可以反映人们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审美观。
二、木结构体系
园林建筑的优点之一是能防御地震。主要是因为中国古建筑采用的是木结构体系。这个体系的特点是用木材做成房屋的框架,先在地面立木柱,在柱子上横向架起梁枋,然后在这些梁枋上搭建屋顶,所有屋顶的重量都经梁枋再传到柱子上,由柱子再传导到地面,柱子之间的墙壁,只起到分隔空间的作用,却不承受房屋的重量。当遇到地震时,房屋受到猛烈的冲击,由于木结构各个构件之间都由榫卯联接,这种连接是一种软性联接,富有韧性,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允许一定程度的变形,遇到地震时可以通过变形吸收一定的地震能量,不至于发生断裂,“墙倒屋不塌”。具有抗震防震的功能。
三、粉墙
中国传统美学向来推崇淡雅,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庄子也说“五色乱目,使目不明”。江南园林中,青砖粉墙是主要的色调基础。如苏州园林就是以这两种颜色作为基本色调的。各种各样的景和物都被包围在由黑白两色构成的园林空间里,园林建筑中的其他颜色,也都融入白墙黑瓦的氛围之内。
淡雅的颜色符合人们感观上的生理要求,不至于太过强烈而产生视觉疲劳,外界物体本身发出或反射的光线,通过眼睛角膜、晶体、玻璃体,经过调节后在视网膜上成像,视网膜上的视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传导到视觉中枢,从而产生色觉。位于视网膜的中央窝锥体细胞感色功能最强。淡雅的色彩对中央窝锥体细胞来说,不会产生强烈的刺激而感觉疲倦,相反,纯静淡雅,色调和谐,给人以安静闲适的感觉,因而可以持久。
四、建筑和自然的关系
园林建筑是人工要素,它与自然要素之间似有对立的一面,但由于中国古代造园者处理得当, 使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达到和谐统一。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建筑除满足功能要求外,它对园林内的生态环境给予了极大的尊重,园林建筑与周围景物和谐统一,造型富有变化。形成了园林中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合。建筑与环境的结合首先是因地制宜,因势就形,力求建筑与所选地基的地形、地貌相结合,并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其次是建筑体量尺度小。以山水为主,建筑为辅,与大自然相比,建筑物的相对体量和绝对尺度以及在景物构成上所占的比重很小。三是园林形式多样,分为亭、台、楼、阁、厅、堂、馆、轩、榭、舫、廊,为避免大体量建筑对自然生态的妨碍,这些单体建筑均采用化整为零、自由分散组合的原则来建造,由个体再组成灵活变化的群体,组合方式采用不对称布局,使园林建筑与自然相统一而又富有变化。错落有致的建筑安排强化了建筑与自然的嵌合关系。四是园林中各类建筑都呈现出向大自然敞开的姿态。主要厅堂多采用四面厅,为了便于观景,四周往往不作封闭的墙体,而设大面积隔扇、落地长窗,并四周绕以回廊。自然风景扑面而来,直入室内,窗框变成了一个个画框。与周围开阔的环境融为一体。廊亦曲亦长,随形而弯,顺势而曲,有沿山走廊,爬山游廊、空廊、水廊、回廊等,各具特色,使建筑与自然环境最大限度的融合,又避免了日晒雨淋,体现了人文关怀。
总之,中国古人把建筑作为一种风景要素来考虑,使之与周围的山水、树木等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优美景色。园林建筑空间处处表现出与风景互相渗透的特点,使意趣盎然的自然融于怡然自乐的生活美景中,以满足古人足不出户而得山水之妙的人生理想。
五、中国园林建筑的合目的性
园林建筑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形式。一方面是现实的生活环境,要满足人们物质生活上的功能需要;另一方面反映人们的意识形态、精神面貌,要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如明人文震亨所说:“要须门庭雅洁,室庐清靓,亭台具旷士之怀,斋阁有幽人之致,又当种佳木怪箨,陈金石图书,令居之者忘老,寓之者忘归,游之者忘倦。”这也说明园林建筑可以满足一定的精神及物质生活的需求,根据居住、读书、作画、抚琴、品茶、宴请、游赏等功能,建造廊、堂、厅、轩、斋、馆、台、阁、榭、亭等不同形式的建筑,不仅是生活的场所,满足人们的衣食住,还是接待宾客,宴饮亲朋,读书,怡情悦性,消遣精神,超世独立的心理活动空间。
中国园林建筑是人类与自然富有活力的联系,而不是将他们割裂开来的隔离层。它既有物质性,又有精神性,既有合目的的实用价值,又有可供审美观照的艺术价值。是地道的生态建筑。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中所体现的绿色生态思想是智慧的中国古人经过长期的生活经验的积累,总结出可传承的经验。这种生态智慧和模式在广大群众中有深厚的基础,在漫长的社会发展中经久不衰,并被延用至今。
2015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生态美学智慧研究》(课题编号: HB15YS048)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刘学军.《中国古建筑文学意境审美》,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年
[摘要] 在主流美术史研究中有主张现代美术的开端是印象主义的,也有认为是后印象主义的,可谓模棱两可,悬而未决。确立现代美术的开端必须将开端的概念至于哲学的和历史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因此,孕育现代美术的种子,并事实上成为古典美术走向现代美术分水岭的法国新古典主义美术应该被确立为现代美术的开端。
[关键词] 新古典主义 浪漫主义 现代美术
抛开时间的划分方式,就本质而言,目前美术史对现代美术开端的表述是模棱两可的。首先,权威教科书普遍认为“自印象主义崛起,欧洲艺术的现代风采方见端倪。”原因是“从这时期起,艺术从内容到形式的变革,跳跃的幅度越来越大,革新的锋芒越来越鲜明,从而引发了20世纪对传统艺术的全面突破,出现崭新的面貌……”[1]
同时,后印象主义画家塞尚是“现代绘画之父”已经成为了常识,因为他“对物体体积感的追求和表现,为‘立体派’开启了不少思路,其独特的主观色彩大大区别于强调客观色彩感觉的大部分画家。”据此塞尚俨然成为现代主义绘画的先行者。
后印象主义与印象主义是“相左”的两种艺术潮流,因此林风眠将它翻译成“反印象主义”。这就产生了一个矛盾,现代美术有两个不同主张的开端。而且,从逻辑上讲,无论是印象主义亦或是后印象主义,都是对“传统”反叛的产物,他们所解决的问题如“艺术语言自身的独立价值”、“绘画摆脱对文学、历史的依赖”等观念几乎是所谓的西方现代美术流派如野兽派、立体派、未来派、达达派、表现派、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波普艺术等的基本任务,这也是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正在着力解决的普遍性问题。
因此,我们要问,现代美术的开端到底在哪里?谁才有资格担当这个历史的、学术的重任呢?“现代美术的开端”意味着“传统”与“现代”的冲突,是历史的拐点,是矛盾斗争的顶点,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质变的临界点。马克思认为: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从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飞跃。那么现代美术以反传统自居,其开端自然要推理到“传统”的顶点。
整个绘画史表明,美术一直处于不停的完善之中。黑格尔曾将世界艺术划分为三种类型:象征型、古典型、浪漫型。[2]尽管他的讨论是形而上的,与现实的美术流派之间没有对应,但其对三种形态的艺术的普遍理念和感性形象,即精神和形式的统一与否的探讨,为我们提供了思路。黑格尔认为“古典型艺术,是人类第一次完美的艺术,理想找到了现实的表达通道。”
美术史表明,对历史潮流采取吸收升华态度的新古典主义是“传统”在19世纪达到的巅峰。说新古典主义是“传统”的巅峰,是因为其吸收总结了过去时代人类造型经验的结晶,融合成完美的“典范”。首先,它集成了古希腊、古罗马、文艺复兴的经验,将透视、解剖、明暗、造型等绘画技法作为重要的表现手段,并将真实的“再现”当作基本目标。第二,批判继承发展了17世纪古典主义所崇尚的规则、秩序、均衡、典雅,通过大卫、热拉尔、勒布伦夫人、格罗、安格尔等多位大师的努力,实现了温克尔曼“高贵的单纯与伟大的静穆”的美学宏愿,也确立了壁垒森严的范式。
另外,新古典主义是“传统”的巅峰表明,其对传统造型的手段驾轻就熟。那种认为大卫和安格尔不重视色彩的观点是偏颇的,只要看一看他们的画就明白他们是色彩的大师。H.H.阿纳森说“虽然大卫是一个极为善于运用色彩的画家,但是……他倾向于使他的色彩服从于古典的观念。与大卫相反,安格尔把古典的明晰和浪漫的美感结合起来了,使用的是一块既辉煌又雅致的调色板。”[3]为什么后来的流派都要求解放色彩呢,其实就是反对新古典主义借助学院的威权确立的规范。所以,一直美术史教学都有一个误读,认为古典主义的色彩能力弱,殊不知安格尔和德拉克洛瓦德素描和色彩之争焦点在规则,而非方法!
既然新古典主义是集大成的流派,他能启发后面流派的“革命”吗?众所周知,现代美术就是一场大大小小的“革命”思维串联起的历史,否定之否定原理的表演场,思维原理片段化、发散化的艺术实践。“革命”的动力和示范效应就来自新古典主义,这是历史造就的。
首先是启蒙运动的冲击,在法国,由于社会、政治和教会的压迫,启蒙运动表现得极为激烈,影响也大。新思想的传播导致革命,尊重人类理性和人权几乎是一切近代哲学思想的特征,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在18世纪耳熟能详。新古典主义美术正是在这种社会形式中发展起来的。随着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向封建阶级夺权的呼声上升,他们需要一种足以鼓舞自己的高大形象来促进革命的成功,用以排除罗可可艺术所造成的萎靡胭脂味。因此,新古典主义代表着一股借复古以开今的潮流,并标志着一种新的美学观念。大卫的《荷拉斯兄弟之誓》、《苏格拉底之死》看起来是古典主义血脉的延续,其实它的精神是和阶级社会变革连在一起,是封建时代的丧钟。
1789年法国大革命以及其后的复辟和反复辟的斗争,1831年和1848年的资产阶级革命,新古典主义经历了19世纪欧洲伟大的社会变革的历练,大卫本人的命运也在反复斗争中浮沉。新古典主义美术由大卫到安格尔是一个转折,在内容上由革命的、与时代相关的事件转向了脱离现实的神话和纯艺术的表现;在形式上由严格的古典主义风格走向了带有华丽东方色彩的古典主义。同时,质疑权威、质疑规范的种子就在新古典主义操纵的学院派中滋生。1830年代,浪漫主义声名鹊起,几乎大部分浪漫派的重要的画家都出自于古典的阵营,是古典派大师的学生,几乎都没有例外的出自学院。甚至新古典主义大师安格尔晚年也倾向异域情调,并注重官能性的表现,也构成浪漫主义美术的先驱。
而浪漫主义美术产生于大革命失败以后的波旁王朝复辟时期,人们对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王国越来越感到失望,一些知识分子感到苦闷,他们反对权威、传统和古典模式。他们提倡注重艺术家的主观性和自我表现,以民族奋斗的历史事件和壮美的自然为素材,抒发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以瑰丽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塑造形象,表现激烈奔放的感情。
于是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对抗戏剧性的产生了,这为现代美术理念的产生提供了现实的和理论的温床,即解放了艺术家的个性,也在颠覆权威的演示中将艺术得以蜕变的因素一一提出。
第一个问题是理性与感性的现实矛盾。古典跟浪漫这两种概念亘古以来就存在,古典是一种追求真理的态度,是一种倾向理性的追求。但是19世纪开始认为那种永恒的真理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有当下感受到的情感是真切的,必需把它充分的发挥出来。因此,在题材选择上,一个讲究和谐与崇高感,一个偏爱冲突与争议性。具体而言,古典画家希望藉用古代已经有的某种典型来表达他们对现世的诠释。而浪漫派的画家则倾向个性的发挥与夸大情感的表达,他们偏好描绘当时的新闻事件而舍弃历史记载的叙述,以至于像船难、西奥小岛上的希腊与土耳其民族的屠杀这种骇人的新闻、七月革命等,都被积极地搬上画面。
第二个问题就是色彩与素描之争,其实就是造型观念和手段之争。新古典主义用自己的威权唤起了人们对画面本体的重视。色彩和素描所包含的造型要素被后起之秀解析。一方面,“(安格尔)的素描,作为线条的抽象性质的表现,把他的艺术和德加、毕加索的艺术联系起来。”[4]另一方面新古典主义对色彩的克制,遭到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炮轰,推动印象主义发现了“光谱式的色彩”,“他们企图摧毁存在于三度空间中的三度实体,去重新创造在有限深度以内起作用的色彩形式的固体和间隔”。[5]直至蒙德里安和康定斯基的冷热抽象。
第三个问题是画面空间表达的问题。新古典主义画家大卫对文艺复兴以来的“透视消退法”形成的画面空间尝试“严格限制”。他认为“绘画是古典浮雕的变体”,因此运用“实墙、中间色背景或不透明的阴影这一类的东西,来封住画面深度。”这种探索,H.H.阿纳森认为可能“在最终导致20世纪抽象艺术倾向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种看法是可以争论的。”[6]
结语
自新古典主义达到“传统”的巅峰,艺术的曲线在此发生转折。重温19世纪那个艺术的分水岭间隔的两端,新古典主义以及站在其对立面的浪漫主义艺术家,形式上互斥,实质上互补地共同构成了19世纪现代美术的精采开场白。“古典的一侧引出了立体主义和抽象主义;浪漫的一侧导致了象征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以及抽象表现主义。”[7]
现代美术、后现代美术的发展,诚如黑格尔所言。他认为古典型艺术的局限性是依靠外在的感性材料去表现在本质上无限的普遍性,即心,这在理论上是无法完成的。于是他让浪漫性艺术区取消了古典型艺术不可分裂的统一。但是,“感性现象就沦为没有价值的东西了”。[8]目前现代美术的发展处于一种价值迟滞迷失的状态,艺术家关心的要么是技巧、形式,要么是高韬的艺术理念。确立现代美术的开端,也就是要找到人类美术精神和内容分离分化的分水岭,追寻美术本质的原点,为美术精神的回归做理论的铺垫。
参考文献
[1] 《外国美术简史》(增订本)[M]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史教研室编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3月第一次印刷,169页。
2006年,情景喜剧《武林外传》火爆荧屏。它的巨大成功不仅在于此后几年各大卫视持续轮番重播,创造了中国情景喜剧史上的收视率奇迹;而且还表现在剧中人物的经典台词已经彻底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成为很多年轻人最为新潮的口头禅,比如,“额的神啊”“低调低调”。虽然在《武林外传》之前,中国电视荧屏上的情景喜剧已经有过一个成功的先例—《我爱我家》,但非常明显的是,无论在内容还是在风格上,它们都是截然不同的。在我看来,这种差异就在于《武林外传》在很多方面都呈现出明显的后现代美学特征。
“后现代”是一个新潮的概念,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概念,在我们常见的“后现代社会”、“后现代哲学”、“后现代文化”等不同表述中,它的意义都各有不同的侧重。但是,概而言之,“后现代”是对西方社会20世纪60年代以后出现的全方位变化的概括和描述,如果说古典主义时期把“和谐”作为最高的美学追求、现代主义时期以审丑为突出的美学特征,那么,后现代主义美学的典型形态则是荒诞。荒诞是一种无意义感,它既不像古典美学那样一本正经地去建构意义,也不像现代美学那样去痛苦地质疑意义,而是调侃、戏谑意义本身。从这个意义上,《武林外传》与“无厘头文化”、“大话文化”、“恶搞文化”一样,都具有一种后现代主义美学特征。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分析。
1、“碎片化”的结构
情景喜剧共有的一个特点就是全剧的情节不再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而是由许许多多小故事串联而成,也可以理解为“冰糖葫芦式”。这些小故事彼此相对独立,不存在对之前情节的依赖关系,打破了古典主义创作在美学上的“整体性”特征,呈现出后现代主义美学的“碎片化”特征。
这种“碎片化”的结构是符合电视剧受众的观看需要的,因为,人们观看电视剧的特点和习惯是与观看电影不同的。看电影时,观众放下一切别的活动,带着特定的心理期待主动走进电影院,在100分钟左右的时间里,全神贯注地投入影片之中以期获得审美期待的满足。观看电视剧却不是这样的,电视剧与观众之间可以称之为一种“遭遇”,在众多的观众里,只有很少一部分观众是从第一集一直看完全剧,而多数人则是不定从哪儿开始观看,又不定在哪儿漏下若干情节。情景喜剧的广受欢迎除了语言上的诙谐化、主题上的娱乐化之外,同这种结构上的碎片化也不无关系。
《武林外传》就典型地体现出这种碎片化的特点,它借鉴了中国古典小说章回体的结构安排,但其实它的上下集之间的联系要远为松散,除了人物性格和语言风格一以贯之外,每一集的情节都是完全独立的。无论我们从哪一集开始观看,都能很快地进入剧情。
2、“杂糅”的语体风格
《武林外传》的娱乐效果大多本文由收集整理来自人物的语言,而人物语言的设计也充满了后现代色彩,主要表现为语言的杂糅。杂糅是后现代主义文化和美学的突出特征,在《武林外传》中,人物的古装造型与现代语言、观念的结合本身就是一种杂糅,但更加突出的却是人物语言方面的杂糅。
首先,最明显的是各地方言的“拼盘式”呈现。方言在影视剧,甚至在文学作品里都并不鲜见,但以往创作中大都只出现一种方言,目的在于追求一种“逼真性”,突出创作的“写实性”特点。而《武林外传》更像是各地方言的大展览,剧中人物操持着全国各地的方言,显而易见的是,这些方言的同时共现,目的已不再是追求一种“逼真性”,而是在语言层面上形成一种诙谐的效果。
其次,现代语言和古代语言的杂糅。这是一种跨越时空的拼贴,与今天十分流行的穿越剧有相似的美学效果。在《武林外传》中,最明显的就是“秀才”常挂在嘴边的那句“子曾经曰过”。此外,剧中的其他人物也常常说出现代人才有的词汇.
最后是不同语体风格的杂糅,比如,文学语言与日常口语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体,具有不同的风格,但是,《武林外传》中有很多台词都将他们“强行”组合到一起,最有代表性的例子是秀才做的一首诗:“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说声拜拜。”
3、“消解”性的主题
后现代主义在思想上的特点是颠覆和消解,它总是在已经被人们习惯接受的观念中发现权力运作的痕迹,并致力于拆解这些权力关系。比如,后殖民主义、新历史主义也采用了类似的策略。因而,整体上说,后现代主义文化总是立足于弱势者和边缘者的立场,颠覆和消解一切高高在上的权威和中心。
武侠小说和由此改编的武侠影视本属于大众通俗文化的范畴,其本身在刚出现时就充满了颠覆性和消解性,它所消解的对象是经典文学和经典文化。但是,随着武侠文学的社会影响越来越大,对其肯定的声音越来越多,武侠文学俨然也具有了“经典”的地位.后现代主义文化不容许一切权威的存在,所以它的消解性是“一往无前”的,因而,“武林外传”也可以看作是“武林歪传”,比如,在经典武侠小说中叱咤风云的“衡山派”,在剧中的形象却是十分狼狈的:掌门人是一个只知道吃冰糖葫芦的小丫头,莫掌门的“比武”更是滑稽:她“意外”地赢了,而对手却在赌场上赢得了大把的银子。武林世界里不再是刀光剑影,而是充满了插科打诨。相反,在经典的武林世界中为人所不齿的“江洋大盗”却是充满了“道”,以至于“盗圣”白展堂被人人敬仰。可以说,《武林外传》把经典武林世界的价值结构来了个彻底的颠倒。
4、“荒诞”的人物语言
如前所述,荒诞是后现代主义美学的典型特征。在《武林外传》中,这种荒诞感不仅产生自情节的不合常理,而且也常常来自于人物语言的机械和重复。剧中的很多人物都有自己的经典语言,它们在不同场合多次重复出现,形成了荒诞的美学效果。如燕小六的“照顾好我三舅老爷”,佟掌柜的“我好悔啊”等等。值得分析的是,如果这些语言只出现一次,那么它所传递的就是其自身固有意义,不会产生荒诞的艺术效果,但是,当他们多次重复出现时,就会让观众忘记了这些语言实际所表达的意义,而只是将其作为夸张的、毫无意义的语言形式来理解,从而形成了荒诞的效果。
5、“随意”的表演风格
因为传统的叙事艺术以逼真性为追求,所以,传统的表演要求演员要“入戏”,也就是进入人物角色,不让观众看出任何表演的痕迹,只有这样,才能为观众营造一种真实感。后现代主义艺术则放弃了对逼真性的执着,所以我们看到,《武林外传》里的表演是随意性的,演员与角色的关系是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入乎其内”自不必说,“出乎其外”表现在,演员不是完全沉浸在角色里面,而是不时从角色里跳出来,以演员身份与观众进行直接的交流。比如,里面的刑捕头和老白就经常把手放在嘴巴上对着镜头说话、直接与观众交流。这也是后现代主义创作的一个特点,就是放弃对“逼真性”的追求,不怕观众看出我是在表演,或者明确告诉观众——我就是在表演。
关键词:门德尔松 《葬礼进行曲》 音乐创作风格
一、门德尔松与《无词歌》
菲利克斯·门德尔松·巴尔托迪是德国作曲家,1809年出生在汉堡的一个文化气氛浓厚的家庭中。门德尔松从小就接受了严格、良好的艺术教育,先后师从于柏格、海宁、彻尔特等著名的音乐家。
《无词歌》是门德尔松最广为流行的钢琴作品,共八卷,每卷六首,每首都有不同的标题。门德尔松十分擅长把艺术歌曲的抒情性渗透在这些浪漫主义的钢琴小品中如《春之歌》、《威尼斯船歌》等,手法精致而柔媚并充满创新。
二、《葬礼进行曲》的创作特征
《葬礼进行曲》是《无词歌》中的第27首作品,作于1844年,属后期的创作,受当时各种哲学、人文思想及身边变故的影响,表现了一种沉重、肃穆的情绪情感和浓厚的悲剧色彩。
(一) 结构图示
引子(4)—A[a(4)+b(4)]—B[c(8)]—连接(4)—A1[a1(4)+b1(8)]—结尾(4)
e小:VVIIV6V7VII
(二)文字分析
这是一首展开型三段式,由引子、A乐段、B乐段、连接和再现段及结尾构成,调性为e小调。
引子4个小节,由2个乐节构成。三连音的节奏音型和低沉的音调营造了一种沉重、肃穆的气氛,具有“葬礼”的特点,同时又体现了进行曲的体裁。前两小节通过主和弦强调稳定性;后两小节音区提高并加入属和弦,进一步巩固调性。引子停在属和声上,形成音乐进一步发展的期待。这种“悲剧性色彩”的基调奠定了全曲的情绪、氛围。
呈示段8个小节,为双句对比乐段。第一乐句a呈示了主题,以柱式和弦的形式结合缓慢地速度构成艰难的向上攀爬的旋律,表现一种沉重、悲伤的情绪。后以Ⅰ—Ⅱ6—K46—Ⅴ的半终止结束。第二乐句采用了不同的音调材料展开,同时低声部构成的旋律进行与高声部形成呼应。在第10小节出现短暂向G大调的离调,最后属到主的进行完满终止了整个乐段。两个乐句体现了乐思的展开与发展,调性的统一、节奏的重复、和声的属主呼应都保证了乐段的统一和完整。整个呈示段表现了一种凝重、迟缓的情绪,犹如送葬队伍沉重、缓慢的脚步。
中段8个小节,是由呈示段材料派生展开的段落结构。属和声背景表现一种不安的情绪,旋律运用主题开始的同音持续到三连音的模式层层上行模进,结合渐强的力度表现了一种不安的情绪。伴随着力度的递增、音区的递高、和声节奏的逐渐密集,音乐情绪也愈加激动亟待爆发,终于在25小节ff的力度下,这种累积、酝酿许久的情感得以短暂渲泄。但随之旋律的下行模进又将这激动的情感理智地压抑了下去,在下属和弦上结束了整个中段。由于中段内部情绪的累积、澎湃、爆发、压抑是一气呵成的情感发展过程,因此不适合再将它划分出更小的乐句结构单位。
连接从属和声开始,与中段尾部和声形成连续的功能进行。其结构特征、材料特点均与引子相同。加入了下属七和弦的连接为再现段的出现作了材料与和声上的准备,强化了再现的必然性。
再现段有较大的改变,主要在和声配置、内部结构等方面,由4+8非方整的两个乐句构成。首先第一乐句a1在呈示段a乐句的基础上加厚了和弦层次,并随之通过引进并强化向平行大调的离调,增添了几许明朗的色彩,改变了音乐的性格和情绪,表现了化哀痛为力量的情感升华过程。第二个乐句b1为综合再现,在37—38小节中,和声上出现属七和弦的连续进行,到出现a小调的和声进行时加入引子的材料使得这个乐句内部结构有较大的扩充,形成8个小节的长度。
这些变化处理,是再现段的音乐体现出动力化的功能,并具有很强的综合总结的意义。尾声4小节,与引子遥相呼应,采用主和弦分解和pp力度和延音使音乐消失,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与追思。
三、 门德尔松的音乐创作风格
(一)古典主义美学原则与浪漫主义风格的完美结合
《葬礼进行曲》的前半部分营造了一种浓厚的悲剧氛围,体现了浪漫主义时期悲观主义的情调、幽暗的色彩倾向等特征。门德尔松处于浪漫主义时期,或多或少受到时代背景的影响,而《葬礼进行曲》就深刻地体现了其浪漫主义的风格特征。由于受荻包特等人的影响,门德尔松确立了自己“纯粹”音乐的创作理念,他从古典乐派中汲取了创作的谐和、均衡而富于逻辑的思维。在《葬礼进行曲》中,传统功能和声的布局、浓淡相宜和声色彩的使用无不连续了古典主义的精神。可以说,他的作品兼有古典主义的恢弘大气和浪漫主义的温柔细腻。
(二)丰富细腻的内心情感与结构形式的完美统一
在《葬礼进行曲》中,作曲家并没有一味地沉浸于悲痛的气氛中,而是表现了一系列的情感变化过程。从悲痛到不安到压抑再到情感的升华都显示了情感与理智的均衡,也提供了门德尔松内心丰富情感的证明。而三段式的“呈示——对比——再现”的逻辑关系和结构原则就恰到好处地将这种丰富的情感变化过程展示出来,尤其是再现段的动力化处理,更是与作曲家所要表达的特定乐思相关联。通过《葬礼进行曲》可以看到,门德尔松在汹涌澎湃的浪漫潮流中形成了自己独具魅力的音乐创作风格。
参考文献:
[1]高为杰,陈丹布.曲式分析基础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关键词] 写作内核;技术类型写作;作家的本体思维
这个现象很奇怪。《诗艺》从本质上来说,是一本关于写作技巧艺术的书,却过度从西方美学角度被阐释成古典主义美学的代表。诚然,结合历史语境,贺拉斯作为罗马帝国诗人他有个承前启下的作用。但不能因为局部特征而忽略整体上的风貌。这里,也有一个悖论,即使说还原历史,但我们身处启蒙文化之后的语境,又有多少还原的可能?只能依照文本解构书中的思想,分析调理的逻辑。而《诗艺》最大的启示就是:作家如何写作?
“如何写作”这个问题在当下已经被美国高校MFA(Master of Fine Arts )和创意写作工坊制(美国战后文学系统Creative Industry)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解答。写作可教?作家该如何实现自身的写作训练?这些在《诗艺》中都有体现,而当代文论研究很少有这方面的成果,还是从传统古典主义美学肯定态度(批评态度显有)来强调《诗艺》的重要性。
笔者立足写作学原理,从作家本体论入手,尝试探索《诗艺》中作家该如何面对读者、文本、世界、思想等诸多写作技术元素。
写作内核:镜中厅堂
贺拉斯提出一个观点“你应当日日夜夜研究希腊的范例” 这个论点的提出更深一层是“模仿”。模仿自然(德谟克利特),模仿理念(柏拉图),模仿的四因基础(亚里士多德),到贺拉斯这里是模仿希腊。如果写作有公式,那么贺拉斯的"模仿希腊"是总的前提基调。王晓燕认为:“贺拉斯在鼓励年轻作家进行创作的时候,没有很好地鼓励他们充分利用自己年轻人的激情与创造力去开拓新的文学写作的疆域。而是给他们指出了一条貌似更稳妥、实际上却非常没有前途的创作之路。”王缺少客观论断,只是从单一文字来进行批评,贺拉斯的写作原理有其保守性,但不至于到“完全没有前途”的地步,若是没有前途,从一个原理学说自身的发展演变,他会被到来的时代所湮没,《诗艺》没有遭到遗忘,它还在成为学者们的研读对象,它未来的发展在笔者看来充满生机。贺拉斯在《上奥古斯都书》中书说:“我愤恨人们指摘一首诗不问精粗,不问风格之美丑, 而只说它不够古,对古人毕恭毕敬,不是取宽容态度。”选择希腊是贺拉斯的文化选择,罗马征服希腊,罗马没有自我的艺术观念。那个时期崇尚的是武力,那么在艺术创作上必须要有模仿对象。贺拉斯也自己说道,罗马文化过于理性,缺少希腊那种“天赋的智慧”和“表达能力”。作为一个文艺评论家和作家,贺拉斯具有极高的文化修养,他把文化学习对象放在古希腊上。即使现在,这是最明智的选择。模仿,不是模仿希腊的全部,而是有计划的进行筛选,他批评古代英雄诗系诗人不善于把握题材,不分巨细。他还从作品入手,否定作家自我“尊敬的荷马打瞌睡的时候,我也不能忍受” 有学者曾经做过一个统计,写作的主题大都不超过二十多种分类如欲望、爱、恨、情、失落、节奏等等,而写作的基础便是要模仿。
古希腊文化(哲学“模仿论”)
我们可以构建写作模型图。从模型图构造来看,贺拉斯的这套诗学写作理论内核是相对比较完善的。他自身已经把“写作的模仿”、“题材上的归类”、“叙述视角的把握”,甚至把写作性质主题已经陈列出来。如果单看上述“模型结构“这完全是“心灵写作”的内核。
作家的本体思维
贺拉斯《诗艺》很强调“作家意识”这个概念。在文学作品中把作家当做文学本位,甚至让作家当作“寓教于乐”的先导,引导人们思想的发展。他很注重对作家的训练,他要求作家要有自己的判断力,拒绝生活的平庸,对自己的作品要有全面的认知,甚至到了“要把稿子压上九个年头”的极端。贺拉斯把诗人(作家)的地位上身到神话谱系,作家的主体意识成为作品的主导思想。因此,贺拉斯对作品论方面是作家主体意识为主,但检验的标准来自观众。或许发现诗人地位提高,带来的是严格苛求,贺拉斯说,人类天生避免不了的就是犯错,对于一些错误需要原谅。
结语
当然出于时代局限(文体局限),他无法把写作技巧化为系统性理论研究,只能通过举例类比进行探讨,在叙述中中没有引入批评学。这是不足之处。
但更多的是积极因素:柏拉图赋予诗人只是一个交流的载体(神与人的沟通),亚里士多德解放诗人的创造力(模仿论),而贺拉斯的《诗艺》对诗人地位提高。他把作家创作思维,写作的叙事技巧融入《诗艺》当中。写作内核直露给创作者。这是首创。同时,对当下写作、创意写作有一定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诗学・诗艺》亚里士多德.贺拉斯著.郝久新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101页.
古典主义崇尚理性,推重均衡、完善、稳定、和谐的艺术形式,如对称结构的应用便是这一理念的显现。莫里哀的喜剧作品大多也采用对称的结构,往往是几条线索平行展开,人物关系两两对应,最后在一个关节点上,多条线索合而为一,人物命运皆大欢喜,达成一种为古典主义所褒扬的规范与秩序。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司卡班的诡计》,莫里哀给这出戏设计了一组对称的人物:两位父亲、两个听差分别对应在两个家庭里。阿尔冈特给自己的儿子奥克达弗订了亲,可儿子已经私自与心上人结了婚;皆隆特的儿子赖昂德爱上了吉普赛女郎赛尔比奈特,父亲也不知情。于是两个儿子都求教于司卡班。最后情人们终成眷属,父亲们得偿所愿,仆人们的整蛊作乱也无伤大雅。再比如《贵人迷》里,两对青年男女,克莱翁特和吕席耳,考维艾耳和妮考耳同时上演失恋的戏,二重唱成为四声部,再加上各自的仆人对主人话的重复,舞台表现就具有了一种舞蹈式的节奏,恰好与其他几场戏里的芭蕾片段相呼应,体现出作者在戏剧布局上的匠心。
在对待古典主义戏剧最重要的典律——“三一律”上,莫里哀基本上采取遵从的态度,他的绝大多数戏剧都是冲突集中、线索单一、结构严谨,故事在一天之内的一个场景内展开。不过,莫里哀并不教条,比如《唐璜》场景就有多番变化,“第一幕要在大殿。第二幕表现房间、海。第三幕表现树林、墓陵。第四幕表现房间、宴会。第五幕出现墓陵,要有地道口”,这无疑是对“三一律”极大的反叛。
莫里哀的戏剧发生的场景是非常简单的,他并不像他的同行们乐于对舞台布景做事无巨细的交代,他甚至不写明舞台的装置。每一场的开篇,他也只说明出场的人物,至于人物穿戴和表情,都极少涉及。如《太太学堂》这出戏,关于地点,他只说了一句:“城里一个广场。”在故事情节上,他也不是很严谨,有时还自相矛盾。这是因为在莫里哀心中,没有什么比人物更重要。据说,布瓦洛给他起了一个绰号叫“静观人”,这源于他极善观察人情,描摹世态,总能穷形尽相地刻绘出各种阶层的人物,写出他们不同的性格。提起达尔杜弗或者阿巴贡,读者可能忘记了故事的具体情节,但是他们或伪善或吝啬的神情马上会清晰地浮现在脑海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常被称为“无法模仿的莫里哀”。
更为独特的是,莫里哀塑造了那么多鲜活无比的人物,所用的手段却与别的作家大相径庭,他并不追求写出人物的复杂多面性来,或者呈露人物内心微妙的情感波澜,而是反其道而行,采取“复杂性格平面化”的策略,刻意彰显人物某一可笑可怜可叹的侧面,可谓精确制导,重点打击。比如在《太太学堂》里,阿耳诺尔弗在开场时性格是多面的,他诚实但又刻薄,对朋友慷慨大方,在家里却又自私专断。但随着剧情展开,莫里哀却将重点放在了阿耳诺尔弗对于女性教养的偏执理解上,他对于女人的偏见和荒谬的主张被夸张地呈现出来。莫里哀巧妙地让可怜的主人公把他的慷慨和嫉妒矛盾地倾注在他的情敌奥拉斯身上,使他的嫉妒懊悔他的慷慨,而他的慷慨则变成为他的嫉妒的帮凶,性格的双面由此统一为固执的单面,人物形象却并未因此显得扁平,反倒别有神采。
这种人物塑造方式贯串于莫里哀前后的创作中,也引发了很大的争议。普希金曾有过一段著名的评价:“莎士比亚创造的人物不像莫里哀那样,是某一种热情或恶行的典型,而是活生生的具有多种热情、多种恶行的人物……莫里哀的悭吝人只是悭吝而已,莎士比亚的夏洛克却是悭吝、机灵,复仇心重,热爱子女。”[1]黑格尔在对比了莎士比亚和莫里哀之后,也得出这样的结论,莫里哀的喜剧“没有阿里斯托芬的那种爽朗的谑浪笑傲的精神作为和解因素而贯串全部作品使之具有生气”,而莎士比亚的喜剧才真正符合黑格尔所谓的“喜剧和诗的本质的喜剧观点”。莫里哀在解决喜剧冲突的根本艺术观念上确实和莎士比亚不一样,他采取的是外在的方式,比如意外的重逢、国王的干涉、出人意料的发现等让冲突有一个圆满的解决。而莎士比亚则让喜剧主人公用更内在的方式,比如宽容、忏悔、退让等来化解矛盾。普希金和黑格尔就此下这个断语还是出于对欧洲艺术史上自古希腊而来的高蹈然而狭隘的醇正艺术理念的维护,喜剧的路子不是只有一种,莫里哀的意义正在于推陈出新,以他的艺术悟性结合丰富的舞台实践创出了一条喜剧类型化的新路子。他自己说过:“我没有把人物的性格全部描绘出来,因为这不是我的任务。”接着,他打了个比方,“探照灯的光线集中在一点上,一个选好的性格特征上,在这个光点之外的一切都留在阴影中”[2]。显然,这个比方是对喜剧形象塑造原则的生动总结,是莫里哀的经验之谈,对之加以责备是没有太多道理的。有意思的是,更有现代主义美学意义的柏格森在他的《笑:论滑稽的意义》中格外高标莫里哀式喜剧的意义而对莎士比的内在性却置若罔闻。
出于这种人物塑造的思路以及矛盾外在化的戏剧观,他偏爱有利于表现世态的闹剧(farce)。在莫里哀之前,闹剧不过是塞在严肃的正剧之间的“馅儿”,是草台班子的小把戏,是“低级”的喜剧形态。但在莫里哀笔下,闹剧获得了新的生命。十余年的江湖漂泊,让他的艺术之根早已深扎在民间,对民间闹剧、假面喜剧与意大利即兴喜剧的艺术实践让他深谙闹剧在喜剧气氛烘托中的功用,并进而拓展了自己的喜剧才华。
莫里哀制造闹剧时,尽管也偶尔写一点粗鄙的笑料(比如《冒牌医生》里的医生喝尿),但更强调戏谑的力量,由此,他的喜剧确实具有一些巴赫金定义的那种“狂欢性”。比如在《太太学堂》里,阿尔诺耳弗写给阿涅丝的“妇道须知”,是典型的对于经典格言的戏仿;《可笑的女才子》中,自诩尊贵的贵族们矫揉造作地把镜子说成“丰韵的顾问”,把椅子说成“谈话的舒适”,内含莫里哀反讽的冒犯;《屈打成医》里的妻子为了报复丈夫,对人谎称丈夫是个名医,但他有个怪癖就是绝不轻易承认自己是医生,只有用棍子暴打才肯承认,于是,老公被打得皮开肉绽,叫苦不迭,整个舞台上都充溢着戏谑的狂欢……莫里哀营构闹剧氛围的手法多样,而最擅长的则是利用地位颠倒和意料不到的逆转来产生夸张的喜剧效果。在他笔下,奴仆阶层获得了空前的翻身,以司卡班为代表的仆人们机智果敢,映衬得他们的老爷主子迂腐颟顸,以至于在《凡尔赛即兴》里,他公然宣称:“让侯爵成了今天喜剧的小丑。”
语言是莫里哀喜剧的又一利器。具有丰富舞台经验的他,总能恰到好处地抖出包袱,民间谚语、俗语、双关语、俏皮话、正话反说、夸大其词……种种手段,他运用娴熟,“笑”果显著。《太太学堂》里阿涅丝讲述与奥拉斯的交往时,连用了十多个“他动了我的那个”,故卖关子,让猴急的阿耳诺尔弗连连追问,窘态毕露,谐趣顿生。《逼婚》是一出嘲弄经院哲学咬文嚼字假斯文的喜剧。剧中有一幕,主人公斯嘎纳赖勒想找位硕儒问问自己的婚姻,结果找到了一位自称是“高明之士、才能之士,精通一切自然、道德与政治科学”,总之是无所不晓的亚里斯多德学派的博士庞克拉斯。这个学术高人问斯嘎纳赖勒用那一种语言向他求教,把意大利、西班牙、德意志、英吉利、拉丁、希腊、希伯来、叙利亚、土耳其、阿拉伯等各种语言问了一个遍,直让斯嘎纳赖勒抓狂,老实称自己只会法兰西语,于是学术高人说:“那么,请到这边来;因为我这只耳朵指定专听科学和外国语言,另一只耳朵专听本国语言。”接下里,未等可怜的斯嘎纳赖勒开口,伟大的博士便用一通“实体和偶然”“逻辑与科学”“范畴十种”“意图的存在”的宏论把询问者彻底侃晕,逼得他只能爆出一句脏话:“滚他妈的一边去,不肯听人讲话的学者!”在这场戏里,作者开始于以对所谓博学之士恣肆的学术话语的戏拟,收束于人物无奈的粗口,充溢着一种语言的狂欢,强化了闹剧的舞台表现。
舞台动作也是莫里哀很看重的,他与书院气浓酽的剧作家最大的区别也在于这里,丰富的舞台实践让他深知动作对于人物心灵外化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所以格外重视人物动作的设计。达尔杜弗一上场,就有个耍手帕的动作。表面上他是想用手帕盖住女人的胸脯,实际上却是高涨的情绪外显;《吝啬鬼》里,为了表现阿尔巴贡的财迷心窍,莫里哀几次写到他摸索着衣袋,动作不大但很传神。
莫里哀对这些艺术手段的推重实际上是要力图赋予喜剧一种庄严的文学品格,是对自古以来尊悲剧贬喜剧的观点的反拨和反叛,正如方家所言:“洛贝·台·维迦和莎士比亚都曾写出过造诣非凡的喜剧,但是把力量全部用在这一方面,把它的娱乐性能和战斗任务带到一种宽阔、丰盈而又尖锐的境地的,毕竟还是莫里哀。”[3]而夏多布里昂更是宣称莫里哀统治了“笑的王国”。莫里哀坚信喜剧不仅是一种无害的娱乐,而且在纠正人的恶习方面有着特殊的社会作用,至少要比一本正经地教训人的悲剧要大。在《太太学堂的批评》一剧中,他理直气壮地在为喜剧辩护,借剧中人物之口,指出:“你以为只有在严肃的诗篇才看得出才华和宏伟,喜剧是愚蠢的东西,丝毫不值得夸奖的了?”“我的意见可不是这样的,当然悲剧如果编得很好,的确是很美的,不过喜剧也有喜剧的好处,并且我认为写喜剧是和写悲剧一样困难的。”在莫里哀看来,要恰如其分地深入到人们的可笑之处,把个人的毛病轻松愉快地搬上了舞台,把正人君子逗得发笑,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莫里哀的喜剧观念其实正是对古典主义美学范畴最大的突破,在这个意义上,他被誉为“现代喜剧之父”是当之无愧的。
注释:
[1]普希金:《关于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引自《莎士比亚辞典》,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2]转引自阿勒泰莫诺夫:《十七世紀外国文学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版。
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可从三个层次来认识。
一、现代主义与其他思想一样。是以哲学思想为其根源的,是某种哲学思潮在艺术上的表现。现代主义是以尼采的唯意志论、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萨特的存在主义为其哲学基础,或者说是其哲学的艺术表达。就艺术思想而言,现代主义反映了西方社会的种种现实矛盾和异化现象。表现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不满和否定。但这种不满和否定是对社会和人类前途的危机意识和悲观绝望情绪的反映。
二、现代主义美学思想的渊源是康德的主观唯心主义美学。并深受柏格森的美学思想及弗洛伊德、莱格心理学的影响。在艺术观上强调自我,强调主观。强调直觉和潜意识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否认理性的作用,强调艺术形式本身的价值。因此,现代主义往往走向形式主义的极端。
三、现代主义的艺术方法是其哲学思想和美学简介的必然结果。正因为如此,现代主义抛弃了传统的艺术手法,创造了许多全新的艺术手法以表达其“全新”的观念。柏格森认为只有直觉才能认识真理或显示瞬间的印象和幻觉。他提出“心理时间”的概念,启发写作方法。弗洛伊德说:“艺术即做梦”。引导超现实主义有表现梦幻的潜意识。
从这三个层次来认识,我们便可发现:对整个现代主义艺术来讲,我们不能移植、不能照搬。因为作为哲学这样一种上乘建筑所赖以存在的基础,我们西方的情况截然相异。尼采、柏格森、萨特的哲学在我国并无存在的土壤,充其量只是在知识界的一定程度的影响而已。从根本上讲,现代主义在中国不可能生根,无论我们是否欢迎它。因此,对现代主义无论照搬模仿的态度还是深恶痛绝的态度都改变不了社会生活和艺术的关系这一规律。也正是这一规律决定了的现代主义在中国的命运。
那么现代主义对我们的影响又从何而来呢?
在艺术界,尤以一部分青年画家,受西方现代哲学,尤其受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欣赏现代主义的人无例外是受其表现思潮和作品所体现的思想内容的吸引,并非仅仅倾心于现代主义的艺术手法。
再有一个原因是:中国艺术功利性强调过分公式化、概念化、图解说教的倾向使人们感到厌烦,从而向往与之相反的艺术,有人称之为逆反心理:在我们没有创造出更好的艺术时,现代主义似是最现成的替代品。
最后一个原因毋庸讳言,现代主义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不承认这一点,有些事实便无法解释。
现代主义关于艺术想象、直觉及潜意识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其立论失之偏颇,但有合理因素。追求主观和认识的真实增加了艺术的动人程度。现代主义的艺术手法当然是为其内容服务的,但艺术手法本身并无阶级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为我们所借鉴。
课型:音乐鉴赏课
年级:高一年级
教材分析:
印象主义音乐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法国作曲家德彪西为代表的音乐流派。印象主义带有一种完全抽象、超越现实的色彩,它的音乐形式、织体、表现手法、基本美学观点以及所追求的艺术目的和艺术效果都与古典和浪漫有着很大的分歧和差别。印象主义并不直接描绘实际生活中的图画,而是更多地描写那些图画带给我们的感觉或印象,渲染出一种神秘朦胧、若隐若现的气氛和色调。
德彪西崇尚印象主义——瞬间交替和变幻,为了追求自由的色调对比,他套用姐妹艺术创造的先例——运用模糊不定的意境,采用变化多端的表现手法,把音乐从古典主义的逻辑功能联系中解放出来,从而获得了更为大量的和声色彩,包括他所偏爱的九和弦及其派生和弦,尤其是由全音阶中各音组成的全音和弦,德彪西正是运用了他所偏爱的全音音阶,构筑起他与众不同的“梦幻世界”。
教学理念和构思:
德彪西和他的印象主义音乐,又是一个较前面古典主义、浪漫、民族的基础上全新的派别,对于这个章节,鉴赏立足于感受,有必要采用一种个性的手段来加强学生的体验参与,一种针对这个派别作品风格更合适的感受方式,在了解自己学生的特征、熟识派别特征的基础上设计一些合理有效的教学手段。
故在这堂课的导入设计上进行了较大篇幅的构思,一改教材要求的“通过聆听《大海》和《亚麻色头发的少女》感受德彪西的创作风格,并尝试用文学语言表达音乐印象。”而是采用《水中倒影》来导入,站立于这个作品的易感度,激发涂画通感的强度,用涂画的手段,开放学生的欣赏通感,充分挖掘学生对此作品的特征感悟。在此铺垫后,引导学生比较贝多芬的《月光》与德彪西的《月光》在旋律、节奏、色彩和风格的不同。让学生尝试用色块来表达所听到的两首《月光》,亦可站立于色彩通感的角度。
对于《大海》第一乐章《海上——从黎明到中午》的欣赏,就可直接立足于印象主义特征上来赏析,作一个正面地感受印象主义作品,花时不多,一遍则可,因本课重点即在“感受”,穿插零星的文字或语言讲解,最后结束在《亚麻色头发的少女》。以德彪西“从朦胧中来,又回到朦胧中去”的美学思想,使整课堂教学设计的意境统一。故整堂课的设计似乎都是用不同手段在作单…感受,而教学目的——感悟派别特征及派别鉴赏评价在无形中融合并提升。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欣赏印象派作品时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2、认识、了解印象主义音乐以及印象派音乐家德彪西:
3、了解印象主义音乐作品和印象派美术作品的内在凶素。
教学难点与重点:
印象主义音乐是一个从传统古典音乐向现代主义音乐的过渡阶段,一个在音响、旋律、节奏、色彩等方面追求全新又承前启后的派别。本课重点再于通过各种手段的聆听体验,挖掘欣赏通感,感悟印象主义音乐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能有一定个人评价,此亦为难点。
教学音响资料:
《水中倒影》、《德彪西生平》、《印象主义派别》、《大海》第一乐章、《亚麻色头发的少女》、德彪西《月光》片段、贝多芬《月光》片段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课前每个同学发张白,纸,播放钢琴曲《水中倒影》,要求将你的聆听感受在这张纸上用你的手段展现出来。学生边听音乐,边进行涂画。
2、分析学生的画,随意的涂鸦,与学生交流中大家对这段音乐的印象,是朦胧模糊、无以名状的,一种感觉和印象。
【设计意图】用涂画手段辅助聆听《水中倒影》,不局限学生的聆听通感,任其发挥,在反馈交流时教师把握派别特征的悄然体现。从感性上接触体验印象派音乐的风格特点,引导学生用词语来描述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特点。(朦胧、感性、传统旋律节奏的淡化等)
二、介绍印象主义和代表人物德彪西
l、播放印象主义的短片,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师引用古典主义与印象主义绘画作对照。古典主义绘画是严谨理性,人物的轮廓线条清晰分明,而印象画派却是避开线条分明的轮廓,给人以模糊朦胧感。
2、音乐中的印象主义,把绘画领域的感官移植到音乐中来,听辨古典和印象两个乐派的音乐,进而比较两者在旋律、节奏以及音色上的不同。
(1)教师钢琴弹奏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片段和德彪西的《月光》片段。
(2)古典旋律清晰、音色明亮,节奏分明;印象主义旋律模糊、音色可以用飘渺这个词来形容,节奏也不容易找到规律。
3、播放德彪西视频介绍,教师介绍德彪西的创新思想为之称道,他最喜欢的音阶有六个全音而完全没有半音(如C、D、E、升F、升G、升A),所以他的旋律听起来同任何过去的音乐都不一样。
【设计意图】德彪西的生平与个性有助学生对这个派别的进一步了解。与此同时,横向结合其他艺术联系。引导学生体会印象主义音乐与印象主义美术作品、文学作品之间的共通关系。譬如引用古典主义与印象主义的绘画作对照,让学生从视觉角度发现两者的不同,一个形象具体,一个朦胧模糊。运用视觉与听觉的通感,感受到印象主义的感官效应。
三、比较两个不同风格的《月光》
1、播放贝多芬的《月光》第一乐章与德彪西的《月光》,比较这两首乐曲的旋律、节奏和色彩,进而导出两者风格的差异。
2、贝多芬《月光》第一乐章大段的旋律,规整的节奏(固定三连音伴奏),曲调进行时而悠长,时而加紧,音乐融入了丰富情感,是以内心的写照来表达情感。德彪西《月光》片段式的旋律,多变的节奏,乐句短小而充满诗意,丰富变化的和声使音乐显得朦胧而飘渺,是从外部的视觉来描绘景致。
3、让学生尝试用色块来表达所听到的两首《月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比较贝多芬的《月光》与德彪西的((月光》在旋律、节奏、色彩和风格的不同,让学生尝试用色块来表达所听到的两首《月光》,亦可站立于色彩通感的角度。通过音乐间的纵向联系,加深学生对印象主义音乐的认识。
四、欣赏《大海>第一乐章
《海上——从黎明到中午》
学生欣赏音乐的同时,结合教师配音解说。
教师解说:开始时,在竖琴的呼应和定音鼓轻声滚奏的伴随下,加弱音器的大提琴隐隐奏出一个切分型的动机。音乐缓缓地进行,宛如平静的海面。之后,引子的基本主题由加弱音器的小号和英国管奏出。音乐的色彩十分微妙,精致细腻的和声效果和富有特色的旋律进行,很好地表现出黎明前寂静的氛围。随后出现的第一段音乐,由乐队的上行乐句引出。乐句展现出了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的绝妙意境。此时木管乐器和弦乐器交替演奏,极好地绘出海浪翻滚,浪花飞溅的效果。随后音乐的第二段开始出现,大提琴分部演奏的旋律具有颂歌般的气质。随后木管乐器和弦乐器又依次轮番演奏,音乐的力度逐渐响亮,动力感也变得强烈了起来。最后,随着竖琴由琶音和滑奏奏出的音阶,音乐开始进入,呈现出一派阳光灿烂的午时景色。
【设计意图】学生在欣赏《大海》第一乐章《海上——从黎明到中午》时,结合教师配音式解说,进一步正面感受印象主义音乐风格,体验其神秘朦胧、若隐若现的特征。
五、《亚麻色头发的少女>的聆听和小结
1、播放音乐前,让一位学生上来面对大家。播放音乐时,该学生就听到的音乐做即兴随意的文字创编,即用语言表达瞬间感受。
2、小结:印象主义带有一种完全抽象、超越现实的色彩,它的音乐形式、织体、表现手法、基本美学观点以及所追求的艺术目的和艺术效果都与古典和浪漫有着很大的分歧和差别。印象主义并不直接描绘实际生活中的图画,而是更多地描写那些图画带给我们的感觉或印象,渲染出一种神秘朦胧、若隐若现的气氛和色调。
【设计意图】最后结束在《亚麻色头发的少女》的聆听和即兴随意式文字创作上,在创编的过程中体验表达瞬间感受,在清晰地了解派别特征的同时在音乐中朦胧感受地收尾。
六、拓展与实践
讨论为什么印象主义音乐是一个的乐派?(结合课本标题)
教师提示印象乐派所处的时期,即在音乐史中处于传统与现代的过渡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