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1 16:23:0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财政与税收的知识点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1.(2012·重庆文综卷·26)近年来,我国个人所得税税制改革引起了广泛讨论。根据下图,甲乙两方案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以个人为单位和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人所得税征收方案对比①甲方案有利于B家庭,有利于增加国家税收收入 ②乙方案有利于A家庭,有利于增加国家税收收入 ③甲方案有利于B家庭,有利于缩小家庭收入差距 ④乙方案有利于A家庭,有利于缩小家庭收入差距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此题以个人所得税改革为背景,巧妙地突出了个人所得税在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方面的作用。从能力的角度看,试题考查的是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解题的关键是仔细阅读图表,对图表信息进行正确的分析、整合与解读。
图表中有两个关键信息:一个是两个家庭的工作者个人收入水平与家庭收入水平的差别,二是两种方案对财政收入和家庭收入的不同影响。分析第一个关键信息:从个体工作者角度考察,A家庭的工作者月收入是B家庭工作者月收入的2倍,但从家庭总收入角度考察,B家庭的收入是A家庭的1.5倍,B家庭的人均收入和家庭富裕程度都远超过A家庭。分析第二个关键信息:从个人所得税增加财政收入的作用角度考察,甲方案的145元高于乙方案的105元,但从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角度考察,乙方案优于甲方案。对分析的结果进行整合,形成的综合性信息解读就是:甲方案有利于B家庭,有利于增加国家税收收入;乙方案有利于A家庭,有利于缩小家庭收入差距。答案为B。
启示:调节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是近几年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此题考查的知识是个人所得税的作用,但又不直接通过材料考查,而是从两个具体的家庭收入实际看两种所得税征收方案,让考生通过对信息的分析、整合以形成综合性的信息,再用个人所得税作用的知识对综合性信息进行解读,从而很好地考查了考生能力,避免了靠死记硬背知识得分的现象,有利于为高校选拔合格的新生。这就启示我们在应考复习过程中,要重视热点但又不死背热点,而是围绕着热点掌握相关知识;掌握相关知识但又不单纯死记硬背知识,而是在记忆理解的基础上学会运用知识。
2.[2012·全国文综新课标卷·38(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加。1978年我国职工工资总额为568.9亿元,2009年达到40 288.2亿元;职工平均工资由1978年的615元增加到2009年的32 736元。
在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收入分配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
2009年,我国的最低工资是我国人均GDP的25%,世界平均为58%;我国最低工资是我国平均工资的21%,世界平均为50%。
——摘编自2011年3月7日《经济观察报》根据材料概括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经济生活》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
解析:此题以社会普遍关注的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的比重过低这一热点问题为背景,以两个坐标图作为材料,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两项能力。解题的基础是能够读懂图表,准确地提取有效信息,之后再运用有关增加居民收入的知识分析信息,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如何阅读坐标图?提供一个简单的方法:不同时间看变化,不同内容看关系。就此题的图表而言,三个曲线分别代表政府、企业和居民三方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的比重,横坐标表示的是时间,因此必须看出三方所占分配比重的变化趋势;图表显示:居民所得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呈减少趋势,政府和企业所得呈增加趋势。国家、企业和居民是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三个方面,因此要看到三方相互影响的关系;图表显示,居民收入占比过低,政府收入占比高,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将图表中得到的结论与图表前的材料结合,可以知道存在的问题是: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最低工资在人均GDP中占比低,在平均工资中占比低,最低工资水平偏低。居民所得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占比呈减少趋势,政府和企业所得占比呈增加趋势,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
设问要求针对图表及材料反映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此即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生只需依据不同问题联想教材的不同知识,整理归纳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即可。思路如下:
①最低工资在人均GDP中占比低,在平均工资中占比低,最低工资水平偏低——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促进社会公平。
②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建立职工工资和居民收入的正常增长机制。
将其整理就是高考所给答案。
启示:教材第61页有“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的提法,但没有国民收入分配和初次分配、再分配的知识内容;而试题却以两个具体的分配比重坐标图显示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内容。这启示我们在应考复习中不能仅仅以本为本,还应适当扩展知识,特别是围绕着重大社会热点适当拓展知识。此外,此题中的坐标图是经济学命题中常见的材料形式,而许多文科考生对坐标图不甚了了,因而导致信息提取不全,导致相应的后续问题的答案要点不全。这是必须关注的地方。
【考情分析】
1.自主性。
反思性政治学习是一个主动自我反省的过程,只有通过学生自我反省和自学两种主要途径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2.批判性。
反思性政治学习需要学生以批判性的眼光分析和探索问题,从而使问题能够更加的完整和深刻,学生的思路也会变得更加开阔,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
3.层次性。
反思性政治学习是一个逐渐递进的过程,刚开始可能反思的层次较低,但是随着新知识的增加,反思的层次会提高,学生看待问题也会更加深刻。
4.探索性。
反思性政治学习同时具有探索性的特点,在反思的过程中会发现自身的不足和缺点,进而使自己思维变得更加成熟和深刻。
5.迁移性。
反思性政治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对学习过程和思路的简单回顾,更是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对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概括,并且形成新的知识迁移的过程。
二、开展反思性政治学习的途径和方法
1.引导学生对高中政治概念进行反思性的学习。
高中政治概念语言一般都比较准确、精炼和高度抽象,学生普遍反映记忆起来很困难,为此教师引导学生采用反思性的学习方法学习和记忆高中政治概念。比如在学习税收这一小节时,可以首先列出记忆提纲:第一,税收的主体是?第二,税收的目的是?第三,税收的手段是?第四,税收的主要内容是?第五,税收在整个国家财政收入中占据怎样的地位?通过反思性的记忆方式能够较为准确地记忆税收的概念,然后再根据税收的定义向它的外延进行延伸,进而了解了税收的特征和作用以及纳税人的相关知识点。高中政治概念之间其实是有一定的联系的,对相似的概念同时记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政治思维能力。
2.引导学生在解题教学中进行反思性学习。
解答政治题目之后的回顾也就是反思的过程,通过回顾和反思能够让自己的思维得到深化和提高,从而构建出更深层次的知识点。首先,完成一道政治题目之后不要仅在意正确的答案是什么?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理清整道题目的解题思路,学会通过分析题目的特征和条件,从不同的角度寻找思维的突破口。其次,完成一道题目之后,通过改变题目的条件或者是前提,创设出相似或者完全不同的新命题,能够培养学生用政治的思维模式去解答题目。最后,引导学生将题目从头到尾进行解析,将所有相关的知识点都剖析出来,这样不仅能够防止出现解题的漏答,而且也培养了学生分析和再创造的能力。以“环境”问题为例,近几年来环境一直是热门话题,所以在经济常识中经常会涉及环境的题目。想到环境问题不可避免地就会与经济相挂钩,然后联想到自然规律和发展的问题。我国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还有较大差距,为了尽快发展经济,前期主张快速发展经济,反而忽视了环境的问题。等到经济发展速度降下来之后环境问题则成为了需要迫切解决的难题。而从哲学的角度可以联想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事物是运动发展的过程以及唯物辩证法的知识点。综上依托环境问题展开,将所学的知识点通过横向的或者纵向的联系,就能够完整地解答出题目了。
3.善于对所学内容进行批判性反思。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这类问题“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的价值量之间成反比的关系”,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可以举出一些反例。比如粮食的价格,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提高,粮食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但是我国的粮食价格却一直没有降下去,反而提高了好几倍。还有“天价月饼”等现象好像都违背了教材中所学的价格规律内容。那到底是教材有问题呢,还是二者受其他方面的影响造成的呢?带着这类问题,学生进行反思性的学习,收集和整理资料。比如粮食涨价的问题: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可耕面积在锐减,加上城市人口的大量涌入,农民的数量在减少,饲养业以及食品加工业等快速发展,农民种植粮食的成本增加等都导致了粮食的价格“居高不下”的局面。所以虽然粮食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但是价格却没有降下来,这本身是由于其他各种因素导致的,而不能说教材中的结论是错误的。
4.引导学生对政治课堂内容进行反思性学习。
关键词:财税法 权利义务 实证分析
abstract: is following the finance and taxation law in economic rules and regulations in reliefing, the finance and taxation legal science gradually pays attention for the scholar and the government, but insisted that rights and obligations this basic clue and the auxiliary related knowledge's study is the key which the finance and taxation legal person only then raises. as a result of the traditional legal science education malpractice result, the introduction case teaching may improve the finance and taxation law teaching effectively, and unifies the empirical analysis the method, provides the essential practice opportunity guarantees the finance and taxation law professional's overall quality raise for the student.
key word: finance and taxation legal jurisdiction advantage duty empirical analysis
一、财税法学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财政税收在经济中的作用日益为人们所关注,计划经济体制下诸如行政命令等等直接干预经济的行政性手段逐渐为政府所摒弃,取而代之的是运用财税、金融等间接性手段对国家宏观经济加以调控。因此,不仅仅得到政府官方的重视,我国的国民也对其倾注了前所未有的热情,而这一热情一方面是来源于财税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另一方面是源于财税与国民生活紧密程度的增强,加之人们逐渐对于税收本质认识的加深,更是给了财税法的发展以强大的动力。
在国外,税法对于国民的影响是我们所不可想象的,正如西方的那句谚语所讲:人的一生有两件事是不可避免的,死亡和税收。因此,各个国家对于税法的教学和研究也是颇为重视,不论从开设该课程的学校数量还是开设的学时,以及所讲的内容方面等等,都是我们所不及的。诸如美国的德克萨斯州大学法学院的税法的设置位居国家众多项目之首;俄亥俄州大学要求申请法律硕士课程(master of laws programs)的申请者,必须是已经修读了联邦个人所得税等课程。欧洲的很多国家都将税法作为一门强制性的课程来设置,只是在本科生阶段和研究生阶段的侧重会有所不同。与之相比,我们财税法课程的开设在全国高等院校中(包括综合性大学和财经类、税务类院校)都是极为有限的,税法课的学时绝大多数是36学时,个别的是54学时,且讲授的内容很多的涉及到财经类等经济方面的内容,对于财税法学的研究和法学所特有的权利义务并为被其所重视。
自由、民主和法治已经理直气壮地成为当今政治生活的主题和时代的主旋律。它不仅成为社会民众的最强音,而且也成为当权者致力实现的根本愿望;它不仅以显赫的文字载入国家的根本大法,而且以崇高的精神追求占据着人们的心灵。它将不再是中国人的梦,也不再是西方人的专利品和中国人的奢侈品,而是中国政府和民众的共同理想,以及正将这一理想付诸实施的行动。[1] 随着“依法治国”思想的树立以及该思想在我国经济发展中逐渐在各个领域中不同程度的贯彻,相应的财税法治也被提上日程。因此,财税法治建设成为我国财税法发展的必然趋势,上层建筑决定于经济基础,但是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法律法规是法治建设的最基本要件,是硬性的指标,无法可依只会导致法治建设成为空中楼阁,无法从何而谈法治!我们不得不承认,法律法规的制定是人们尊中规律的基础之上,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因此,立法者的素质势必影响到整个法治的进程。这种影响是最基础的,没有权威的、有预见性、前瞻性的法律文本,法治对于经济的促进作用是不现实的。
伴随着经济法作为一门独立的法学部门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财税法在整个经济法中的地位逐渐凸现,并成为一门显学为法学家和法学研究所关注。财税法人才的培养是财税法治进程中的必备环节。而作为我们这些法学的学生而言,在本科阶段仅仅对财税法有一个比较粗浅的、单一的学习,对于今后的研究仅仅是一个薄弱的基础,因此,在研究生阶段极有必要在深度和广度方面加以拓展,才能保证今后在该领域的研究,并可能有所建树,否则都是纸上谈兵。
二、财税法学教学应以法学特有的“权利义务”角度为根本研究路径
现今全国开设税法或者财税法的课程的高等院校虽然在数量上有一比较大的提高,但是设置的课时却是极为有限的,绝大多数是36学时,个别的学校是54学时,如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长春税务学院等等。但是,我们还应该注意到,现今对于财税法或者是税法的讲授很多的时候是以财政、税务、税收以及会计知识为主的,对于法学知识的讲授却是非常有限,从财税法或者税法基础理论的探讨更是如数家珍,对于权利义务线索的把握和灌输确实不足的。财税法和财政税收等经济学等之后虽然会有交叉,但是我们不能否认这两门学科还是有本质的不同,这正是法学学生和财政、税收学学生所存在的差异,权利义务是我们学习应该遵循的最基本路径。而从笔者自身学习的过程来看,我们在本科阶段对于财税法知识的了解和接受不仅有限,而且偏离了法学特有的研究路径的把握,所以在理论根基上并不是扎实的;同时,对于一些财政、税收、会计方面知识的缺乏又使得我们在实务中不能运用自如,出现了一种极为尴尬的局面。因此,笔者以为,我们财税法课程应该遵循“权利义务”基本路径进行研究,运用法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其深入探究;其次,财税法学相对于法学的其他部门法应用方面更为频繁、综合性更强,因此,研究财税法的学生势必要辅之以一定的财务会计和税收学知识,这也是专业型人才培养。
“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权威性,其他任何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它相抵触,财税法治也必须遵循这一原则。公共财政、税收法定主义是我们所极力倡导的,随着对财政和税收研究的深入,不少学者对于财政、税收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公共财政这一服务于市场的财政,是将财政活动限定于服务市场的范围内,避免财政供给的不足或是过量,防止财政资金的浪费,财政活动的适度适时是我们财政活动的目标的;而税收作为一种侵犯国民财产的手段,更是将其定位于“债”的属性,是国民为享有国家提供的公共物品而支付的对价。纳税不是义务性的进贡,而是获得相应服务的方式,纳税人权利的意识不断浮出水面。一方面是人权在各个领域中的落实和实现,另一方面也是保护财产权的理论支持。2004年宪法修正案中明确提出:第十三条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这种种情况无不表明,对于财税的研究从法学角度进行探究,对于权力的监督,权利意识的树立意义颇为重大。因此,作为一名法学学生,在研究生阶段更是要把握这一根本的线索,这也是区别于其他税收学等方面研究的显著方面。因此,从法理学和宪法学、行政法学的角度切入,从更为广泛的背景下研究财税内容,势必会有一种全新的认识,这也是研究范式的一种转化。正如,日本学者北野弘久教授所阐述的税法并非是“征税之法”,更是纳税人据以对抗、制衡国家课税权的“权利之法”,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则是另一全新的视角,权力和权利的研究也是我们在以后学习中所应重点关注的线索。
此外,要密切加强对法律关系、法律行为以及基本价值和基本原则等基础性知识在财税法中的具体的研究,尤其是该学科所特有的内容的研究。
同时,在自己的一些实习或者是实务操作中,笔者发现,我们现有的法学知识对于研究财税法是远远不够的,财税法学这一学科本身的特点表明:必要的经济学、税收学以及会计学知识的积累,是深入研究财税法的理论问题以及实务操作中所不可或缺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理论认识的研究最终势必要运用于实践中,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正确的理论对于实践的指导作用是积极促进的,而没有任何指导意义的认识从成本收益角度看是无效的,结论正确与否要得到检验唯一的途径就是回到实践中去,特别是像财税法这样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更是如此。
我们不少研究财税法理论的学者或者以税收学位基础简单的附加法学方法对此进行研究,或者是从法学理论对此进行探究却忽视了财税法本身固有的财税经济方面的知识,总是给人以各行的感觉,因此,作为法学专业的学生,要想从专业的角度对此深入研究,势必要辅之财政、税收以及会计方面的知识,真正挖掘学科自身的特点,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诠释该学科。
财税法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综合素质的积累过程,是多领域知识兼备的人才。当然,财税法的讲授必须坚持“权利义务”、“权力权利”等法学特有的研究路径这一根本要求,相关知识的具备是该学科发展的要求,也是该专业人才培养所必备的素质,两者兼而有之,但是应该有所侧重。
三、财税法将案例教学与实务实践操作相结合
传统的教育模式,财税法课堂的教学重视基本知识的讲授,更多的是知识的介绍,尤其是在总论部分许多理论的介绍这是必要的,然而,在具体到之后许多具体内容的讲授,仍然不能脱离这样的模式,使得学生只有一种抽象、宏观的概念,对于数字、公式的机械的接受,对于以后的实践并无多大的意义,许多学生在学习过财税法课程之后,仍然对一些基本税种的征收是不知所云的,从教学方面是失误的,而就学生个人而言也是没有丝毫获益的,只是机械的或者迫于考试等压力记忆,过后就没有丝毫的印象,这是许多学生学习过后的真实体会。因此,有不少教师讲案例教学的方法引入,通过一个个切实具体的案例对具体税种进行讲授,不仅形象具体,同时真正使学生有一种学有所用的感觉,促使学生萌发了学习的兴趣,主动接受且保持持久的记忆效果。
财税法案例教学法最早起源于美国,以案例作为教材,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运用掌握的理论知识,分析、讨论案例的疑难细节,从中形成各自的解决方案,培养了学生的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真正将法学这一应用性学科体现的真真切切。财税法学当然具备这一特点,并且具有更为频繁的实践性。但是,在我们现在财税法学教学中还没有充足的案例,虽然不少的学者为搜集财税法的案例作了很大的努力,并且也是卓有成效的,使得我们案例教学成为可能。然而,笔者以为社会生活是纷繁复杂的,丰富各异的,我们面对的现实并不是完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更多的时候是出现多种冲突,和法律规定情形相差很大,教师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时候是先讲述一个结论,再为此寻求一个典型的案例,当然这一案例可以很好的印证该结论,但是这并不利于法学的研究,也不利于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应该注意现实中非典型案例的讨论,以激发学生的思考。
笔者以为,通过引入案例教学的方法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点的认识具体化,对实务性的操作能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同时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于案例所要证明的理论加以检验,这也是对知识再认识的过程,一方面加深对知识的全面深入地掌握,另一方面也是丰富案例、拓展视眼的过程,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是极为有意义的。
鉴于法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许多学校都栽在法学专业的课程中开设律师实务、毕业实习等,很多学校的法学院系还聘请资深法官、检察官、律师等实务部门的人作为兼职教授,讲授他们在司法实践中的经验,这无疑是一种值得采纳的教学方式。财税法教学也同样,可以聘请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等实践部门人员。 笔者以为,我们更重要的是给学生提供现实的实践机会,真正给学生以接触社会的机会,以保证在毕业之时能更快的融入社会当中。
根据最近几年高考文综的成绩,政治成绩所占比例普遍较高。因此,学好政治是提高综合成绩的关键。而要想学好政治,必须关注时政热点,这是由政治学科的特殊性所决定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学会根据不同的复习阶段特点恰当的嵌入时政问题,以增强教学的时效性。
一、高三一轮复习与时政问题的结合思路:由教材知识联系时政热点
从复习要求和目标来看,政治第一轮复习不仅要强化基础知识复习,还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拓宽知识面,加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整体化、系统化,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应变能力是政治复习的重要使命。因此,在第一轮复习中以掌握知识为主,但也要根据教材知识结合热点问题进行分析。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对热点问题及时了解和思考,又可以保证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提高。当然一轮复习要求对时政知识把握的程度不一定要有多深,以显性问题为主。所以,建议一轮复习方针是:知识联系热点,热点升华知识。结合热点,同时又重点突出知识,这和一轮复习的指导方针不谋而合。此做法的最大优点是能使学生迅速入门,提高学习兴趣,从而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例一:经济学者普遍认为,当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连跌三个月,即表示出现通货紧缩。通货紧缩比通货膨胀难治理的多。2012年6月CPI同比增长2.2%,创22个月新低,许多经济学家发出通货紧缩预警,9月CPI回升为重要拐点。下列有利于化解通货紧缩的措施有( )
①调整汇率 ②降低利率 ③增发国债 ④提高贷款利率
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③④
简析:此材料考查的是对通货紧缩实质及解决措施的理解,问题比较明显。通货紧缩的实质是供过于求,解决此经济问题,需刺激消费,应采取扩张性的经济政策。因此答案为B。
二、高三二轮复习与时政问题的结合思路:由时政热点联系教材知识
如果说一轮复习,主要是围绕知识点学习,通过显性问题使我们能在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中予以再认和再现,那么二轮复习则以社会重大时政热点为中心,去多角度、多层次地寻找与其相关的知识点,以便对此热点事件进行分析理解,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当然在二轮复习中,要对时政热点材料进行分析和筛选,无论在材料的难度上,还是在时政的针对性上,都要较之一轮复习由较大的提高。可以通过网络或新闻媒体找出这些热点背景材料,通过不同的角度(政治、经济、文化、哲学),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评价。
例二:“财政悬崖”,由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于2012年2月7日在国会听证会上首次提出,是指美国将在2013年1月1日同时出现税收增加与开支减少局面。如果国会两党不能在2012年这成协议规避这一局面,减支增税措施将自动生效,2013年美国将增加5320亿美元税收,同时减少1360亿美元政府开支。据此回答美国财政悬崖可能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有()
①财政悬崖的实质是紧缩型财政政策
②财政悬崖会延长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期限,将增大赤字货币化的风险
③财政悬崖会导致美国经济下行。从而加剧中国出口困境
④赤字货币化,加大中国输入性通胀压力
A.②⑧ B.③④ C.①④ D.①②
简析:本题以美国“财政悬崖”为背景,来考查学生对当今时事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要能从材料中提炼出和所学知识有关的信息,进而运用有关知识解决分析问题。无论是材料还是选项的设置都隐含着知识,但又仿若与知识无关。解决此题首先理解“财政悬崖”的实质,所谓“财政悬崖”,即美国到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因为新的开支计划和减税政策到期而可能导致的巨大财政缺口。这些政策的到期相当于增税和削减财政支出。体现了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不利于刺激美国国内需求,因而会影响到中国的外需市场和出口。但为了阻止“财政悬崖”的发生,美国会延长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期限,从而会增大赤字货币化的风险。财政赤字货币化或说政府债务货币化,指以增发国债为核心的积极财政政策导致经济体系中货币供量的增加。美元是世界货币,这样大量的美元流向世界,当然也包括中国,导致流通中的货币增加,从而增加本国的通胀压力。而就此题而言,对中国的影响只有③④。
如果说客观题的考查角度比较单一的话,那么主观题恰能弥补这一点,可以从不同的知识角度(政治、经济、文化、哲学)对同一时政材料进行淋漓尽致的考查。例三:2012新课标39材料略。
三、根据高考时政考查特点,研究具体对策
(一)要认真总结分析时政热点中出现的新概念,发现材料背后的隐性问题
时政热点都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很好的做到了与时俱进,而教材知识相对现实生活来说则不能面面俱到,且教材知识的调整具有滞后性(例:2012新课标12,传统认为纸币没有价值,没有价值尺度职能,导致好多学生因此做错)。所以要及时的总结新概念,不但提高了自己发现问题的能力,也弥补了教材知识的不足。如:例一中的“同比”,例二中的“财政悬崖”“赤字货币化”,还有“环比”、“PPI”、“GDP”“GNP”“广义货币供应量M2”“存款准备金率”等。
(二)锻炼思维,提高知识与时政热点的结合能力
无论是一轮还是二轮复习,都需要一定的知识运用能力,需要理论与材料进行恰当准确的结合。这就需要学生让自己的思维不断的在材料与答案要点之间穿梭,切忌死记硬背,要从材料中找到答案的依据,防止知识与材料两张皮现象。
(三)根据高考设问,研究复习方法
近两年高考越来越呈现出宏观把握,细微入手,注重理解的特点,例:2011新课标39(2)运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原理,说明妈祖文化为什么千余年绵延不绝,不断发展。2012新课标39(2)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分析为什么科研人员能够成功开发龙脑。这就要求学生不能简单的列举知识点,需要一定的分析结合才能得高分。也要求学生不能简单地记住知识,而道不出所以然来。
(四)基础知识,常抓不懈
不管是一轮还是二轮考查的都是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每一道题答案的得出都是材料与头脑里知识的碰撞结合,如果知识储备过少,很难提炼出时政热点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当然也就无法完整规范的答题。尤其在二轮复习的过程中切勿忽略基础知识的巩固与查漏补缺。
参考文献
《经济生活》在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历年高考命题的重点和难点所在。《经济生活》从形式来看很散,考生很难对其有一个系统的把握。因而各考点显得多、乱、散、杂等特点,复习中疑惑点也很多。因此,掌握一定的复习方法。笔者认为,把握好以下“一二三四五”,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和把握《经济生活》的“命脉”:
“一”即把握“一个核心问题”――市场。市场是商品(包括劳务)交易的场所,是各种交换关系的总和。市场是经济活动参与者(公司、政府、劳动者、消费者等)的舞台,是检验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主要指公司)能否取得成功的一块“试金石”。这就要求经济活动的参与者把握和尊重市场规律(价值规律),遵守市场秩序(市场规则、诚实守信、法律法规、道德规范),完善要素市场(商品市场、劳务市场、技术市场、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信息市场等),利用两个市场(国内市场、国际市场)。这样做的目的是要:不断完善市场机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二”即弄清“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发挥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的作用,这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市场调节(“无形的手”)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市场通过价格、供求、竞争机制来发挥调节作用,它具有及时、灵敏、准确的特点,促使商品生产者、经营者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但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而且市场调节存在固有的局限性和弊端: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这就需要国家加强宏观调控(“有形的手”),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尤其要以经济手段(具体表现有:财政、税收、价格、消费、就业、社会保障等政策,主要的经济政策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和法律手段(制定和运用经济法律法规)为主,实现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的宏观调控主要目标,确保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
“三”即挖出“三个发展动力”――科技创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生命在于创新。科技创新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科技创新关系到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利于走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2)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改革需要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内容。(3)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由于我国坚持了把“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平等互利等基本原则,这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
关键词: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教学模式 改革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考试科目之一,也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中唯一不能免考的科目。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由于该课程知识点多且难记、相关知识点容易混淆等,造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导致课程通过率较低。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毕业就等于失业。因此,如何针对课程的特点,改革教学模式,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果和考试通过率,就成为摆在高职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教学课程改革的背景
从近几年我院学生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来看,本课程通过率较低,分析原因大概如下:一是高职学生的基础差,主动学习能力不够。二是本课程的特点:枯燥、难记,而考试内容较多,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多。这就需要学生多看、多记、多读、多练,但很多学生由于缺乏毅力,不能坚持学习,导致考试失败。三是考核方式上的变化。从2013年4月起,在浙江省范围内全面实行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考试题库采用“全国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题库”。这对学生来说又是一个挑战,无纸化考试采用计算机随机抽题,每个知识点都有可能是考点,这就要求学生复习更全面、更深入。
二、转变教学观念,推进教学改革
(一)推进教材改革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院积极进行教材改革,由多位经验丰富的教师自编教材,教材内容依据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修订)的通知》(财会办[2009]10号)印发的考试大纲编写,内容分为5章,分别是会计法律制度、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财政法规制度与会计职业道德。该教材具有如下特色:(1)真题导入,针对性强。教材在每章中引入历年的浙江省真题,通过真题导入让学生更能形象地明白各个知识点的考试方式与考试题型。同时附有大量习题可供学生模拟练习。(2)重点突出,归纳性强。由于本课程涉及到的法律条文比较多,内容枯燥乏味,知识点凌乱,学生较难掌握,该教材对每章节的知识点都通过表格、图表的方式进行归纳总结,以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记忆。目前,该教材已列为我院的重点教材,并已投入使用。
(二)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
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尤为重要。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针对本课程的教学列举以下几种方法:
1.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通过生动的案例来阐述法律条文,把抽象的知识点寓于生动具体的案例之中,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与消化,往往也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改善教学效果。比如在讲授原始凭证时,笔者引用这样一个案例: 2010年10月10日,甲公司会计人员张某在办理报销工作中,收到两张乙公司开具的2张销货发票均有更改现象:其中一张发票更改了数量和用途,另一张发票更改了金额。两张发票均有乙公司的单位印章。张某全部予以报销。问题:张某将原始凭证均予以报销的做法是否正确?简要说明理由。带着任务我们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了讨论,有的说张某的做法是对的,原始凭证可以更改,但是需要加盖出具单位的公章。有的说张某的做法不对,金额错误的原始凭证不能更改,只能重开。这时候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分析,得出正确结果:原始凭证记载的内容有错误的,应当由开具单位重开或更正,更正工作须由原始凭证出具单位进行,并在更正处加盖出具单位印章。原始凭证金额出现错误的不得更正,只能由原始凭证开具单位重新开具。
对于案例的收集,笔者采取以课后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进行收集,然后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这些案例进行点评。通过典型案例的收集,一方面,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通过一个个形象生动的案例的学习,告诫学生必须要严格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养成良好的依法办事、依法经营的意识与习惯。
2.归纳法。所谓归纳法,就是对课程大量知识点进行重新整理,找出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之条理化、系统化,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掌握,达到触类旁通的作用,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和创新能力。如在讲授增值税纳税人时,笔者采用图表法和对比法进行归纳(见表1),通过归纳对比,学生能很快掌握两者的区别,也省去了去看教材的大篇内容,既节省了时间,又达到了学习效果。
3.创设情景法。创设情景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提供一个真实、完整的问题背景,并通过启发讲授,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强烈的求知欲中获得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税收法律制度是该课程比较重要而且比较难懂的一章,在讲授时,就可以采用创设情景法进行教学。笔者引入这样一个情景,如果你将来的工资为每月6 000元,那么你要不要交个人所得税?如果要交,交多少?课堂上,同学们各抒己见,有人说要交,有人说不需要。此时,教师一步步引导学生得出各个知识点,如个税的免征额、税率、计算公式等。最后,创设下一个新的情景,如果你出版小说的稿酬为6 000元,又要交多少的个税?这样通过创设一个个情景,让学生自己得出一个个正确结果,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4.网络教学法。充分利用企业教学资源,创新教学和学习方式,联合校企合作单位税友软件集团开展教学活动。课程组成员开发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电子教案、阶段性习题、章节习题以及综合性测试题,利用税友旗下浙江衡信教育集团专业的财税培训资源,为学生搭建融学习、竞赛、自测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学习平台,方便学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自主化、个性化学习;课程组教师利用校园网上的个人电子邮箱,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搭建一个互动的平台,使教师与学生之间更好的了解和沟通。
(三)进行考核方式的设计
根据教高[2006]16号文件及教职成[2011]6号中“将相关课程考试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合并进行,推动学生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和行业岗位职业能力证书”的有关规定,为提高我院会计资格证书考试通过率,结合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及数年来我院在会计资格证书考试课程《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教学、培训经验,我院对考核成绩进行重新设计。本课程的考核成绩(满分100分)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成绩占30%,此部分包括平时成绩10%、阶段性测试10%和课程期末考试10%;第二部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考试成绩占70%,此部分成绩为(《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2。这种考核方式更侧重于强调学生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让学生明白学习本课程不只是为了通过期末考试,更主要目的是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从而为将来走向社会从事相关工作奠定职业基础。
(四)推进教学团队建设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前提条件。因此,稳定教师队伍,进行教学团队建设势在必行。在本课程的教学中,我院选派既懂会计实务知识,又有法律、金融、税收等财经法律基础的教师进行授课,帮助学生加深对本课程的理解和掌握。我院本课程团队目前共有8位教师,毕业于8所不同的学校,8个专业。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1名,高级工程师1名,高级讲师1名,讲师、会计师等中级职称教师4名。我院计划,在未来三年内,进一步优化现有团队专业知识结构和学缘结构,提高高层次人才比例,逐步使75%的教师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
三、结束语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作为考证的必考课程,其重要性显而易见,但本课程的教学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改进的过程,其最终目标是不仅能帮助学生顺利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养成严格遵守各种法律法规、依法办事、依法经营的意识与习惯,提高学生会计职业道德修养,为顺利走上会计工作岗位并严格执行会计法律规范和技术规范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此文系山东大学(威海)教研基金资助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项目编号B201429。
摘要:通识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领域和发展趋势。
财政学由于自身学科特点,在开展通识教育方面存在诸多缺陷,亟需采用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教育效率,以适应通识教育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财政学 通识教育 案例教学法
一、高等院校开展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近年来,我国高校在借鉴西方国家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普遍开设了通识教育课程。综观各校通识教育课程,可以看出高校开展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1.培养具有全面素质人才的需要
开展通识教育是为了避免专业教育的缺陷,培养既具有专业技能,又拥有人文知识背景的人才。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各学科相互渗透、融合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大趋势,仅凭单一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已经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另外,在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中,如果缺乏马克思哲学这一认识世界的科学方法论,人们对各种事物的认识将是片面的。因此,在高校开展通识教育,以为统领,以国学、艺术、经济、法律等学科为辅翼,全方位开展通识教育,是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之举。
2.使学生具有健全人格的需要
教育的本义就是要培养心智健全、身体健康、视野开阔、志存高远的人才。但在现实中,大学教育日益庸俗化,高等教育已成为一部分人攫取功利的手段与工具,而不是自我净化的途径。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时代,许多大学生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却缺乏必要的价值观、道德观,他们缺少比知识更为重要的东西。通识教育是贯穿所有学生整个教育过程的教育体系,是对学生的生活、身心全面发展提供必要支撑的知识体系、学习方法及具体技能。因此,通识教育可以克服高等教育的庸俗化、功利化,使高等教育回归其本来要义。
3.使学校具有自我特色的需要
目前,我国各高校办学特色日益趋同,“千校一面”现象十分严重。这使得各校相同专业大同小异,缺乏自我特色,不利于学生的选择,也不利于学校之间的合理竞争。开展通识教育,可将富有本校特色的课程设置在通识课程之中,也可将高校所在地域传统文化灵活穿插在通识课程里。这样可为打破“千校一面”的坚冰提供一条捷径。
二、《财政学》作为通识教育课程的优劣分析
从专业教育角度来看,财政学是高等院校财经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其地位处于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属于专业基础课范畴。财政学的主要任务是揭示政府经济行为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诸方面的影响,因而可称之为国家理财学或政府理财学。财政学的研究对象是国家财政分配关系和财政分配规律。通过财政学课程教学,应使学生了解财政学的基本理论,掌握财政职能、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国家预算、预算管理体制、财政平衡、财政政策等内容。在此基础上,通过相关的专业训练,使学生提高理解宏观经济政策的能力,拓宽知识结构,培养从事经济管理的综合素质。
财政学作为一门经济类课程,其知识内容具有综合性强,涉及面广,理论体系完整、严谨的特点。它所涉及的内容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主题,因而也是每一位社会公民必须掌握的社会知识。从此而论,财政学应该作为通识课程来向所有高校学生讲授。另外,财政学课程专业性很强,内容广泛,与经济学相关学科联系十分密切。要将财政学全部内容介绍完毕,需要大量学时。而通识课往往课时有限,在极为有限的学时里要将财政学讲好、讲精,就必须做到在通识教育中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探索教学规律;突出重点,围绕专题,开展必要的实践教学,并将财政理论贯穿于实践教学全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和操作能力。
三、《财政学》通识课引入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所谓案例教学法就是利用典型事例进行教学,使学生通过对特殊的、典型的实例分析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理论中的概念和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培养高校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由于通识教育对象的广泛性与课时的有限性,在财政学通识课教学过程中,应用案例教学法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
1.案例教学法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财政学通识课如果继续采用传统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教师讲学生记,考试考笔记。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听课时常常感到枯燥乏味,对一些财政理论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经常是一知半解,学习流于形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财政学通识课学生基本上是非财经专业学生,经济学基础比较薄弱,传统教学方式更加弱化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案例教学通过讨论的方式,增加了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性。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能获得一定程度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财政学的兴趣。
2.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学生开拓视野
现实社会经济生活中,从居民的衣食住行到国家的政治经济活动都和财政密切相关,财政学的案例大多数来源于现实经济生活。学生在对案例的分析与讨论中,能极大增加对社会经济生活的了解。通过案例教学,学生不单局限于书本理论知识的学习,而是更全面系统地了解财政学;不仅在课堂上学习财政知识,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领会国家的政策。通过案例介绍、讨论及点评,学生们会从现实到理论,从家庭、企业到政府,从点到面全面理解和掌握财政学的有关内容。
3.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案例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学生可以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巩固教学效果,思维和判断能力在案例的分析和讨论中逐步得到提高,进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
4.有利于提高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目前高校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独立性较强,但是缺乏一定的团结协作能力。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有许多小组活动。通过组内的群体互动,取长补短,集思广益,才能形成较为完善的方案。在讨论过程中对于不同的意见,教师会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包容,心平气和地与他人合作,向他人学习。这对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掌握必要的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成长,无疑大有益处。
四、案例教学法在《财政学》通识课中的运用
1.选择案例
在案例教学法实践中,案例选择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财政现象,这些现象都由一定的财政规律所支配。财政学案例就应该选择这些财政现象进行编排。选择案例时,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案例应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选取的案例要符合经济实践当前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确保案例所陈述的内容是经济实践中所发生的真实事件,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甚至是有争议的事件。精选出的案例应当是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最能揭示所学的财政理论的案例。精选案例,熟练掌握财政学的理论,并通晓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例如,通过“路灯”和“公地的悲剧”等案例,可以引出公共物品特征以及公共物品的市场提供和政府提供问题。第二,案例应具有一定的广度与深度。在通识教育中,案例难度不宜过大,否则学生难以在现有知识体系内展开分析,影响其学习积极性。第三,案例应有系统性。在财政学案例教学中运用的所有案例应该相互联系,由简单到复杂,针对所讲的财政理论,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接受能力,分层次并有序地选择和编排。
2.案例呈现
财政学案例的呈现既可以放到讲授知识之前,也可以放到讲授的知识之后;既可以在讲授某一类知识时引入,也可以在讲完一个单元或一个章节之后引入。例如,在讲授转税收支出之前,就可以介绍英美国家二战之后税收支出的案例,使学生由西方国家的相关实践活动逐步了解政府税收支出的作用;在讲授税收原则时,则应先讲解理论,后呈现案例,通过案例使学生强化对税收原则的理解。呈现的财政学案例,在内容上要求有比较完整的情景过程;在形式上大多以文字描述,也可辅以适当的表格和示意图等;在呈现方式上可以给每个学生印发文字材料,也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
3.小组讨论
案例的分析讨论是财政学案例教学重要环节。教师应于学期开始初期,根据班级学生人数,将学生分成10人左右的若干小组,并选出小组长,由其负责组织和协调。案例先以课下分组讨论呈现,小组成员既要积极参与讨论,又要承担相应的任务。小组讨论结果要形成文字分析材料或PPT,在课堂发言汇报。对于同一案例,由于知识基础和看问题的角度有差别,不同学生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教师要组织好案例的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去掉案例的非本质内容,揭示其本质特征以及案例与财政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案例中的主要内容与相应的财政理论联系起来,加深对有关理论和方法的理解掌握,并在小组讨论形成文字意见或制作PPT过程中予以指导。
4.案例总结与归纳
在这一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口头总结或书面总结来点评学生的讨论,一方面要对各组讨论情况予以评价,另一方面对讨论中涉及的理论问题进行系统归纳和延伸,阐明自己的明确观点,对该理论进行更加细致的阐述。在案例教学的基础上,用传统的合乎逻辑的描述对一般知识作出抽象化概括,对案例教学起到“点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坤锦.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杨龙.公共经济学案例分析[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3]何锡辉,赵修文.试论大学通识教育的凸显及其路径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2)
[ 4 ] 刘艳平. 关于财政学教学过程优化创新的思考[ J ] . 时代金融,2013(12)
摘 要:理实一体化课程模式适应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总体目标,强调适应各种社会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改革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育理念。本文探讨如何适应职业技能型课程的特殊要求,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引入高职会计专业《纳税实务》课程的教学。
关键词 :纳税实务 理实一体化 职业技能
高职教育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目标,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职业教育,在教学设计上强调适应各种社会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针对职业技能培养目标,改革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育理念,探讨新的教学模式,注重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加强继续发展能力。近些年来高职教育日益受到重视,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理论实践一体化( 简称理实一体化) 新型课程模式,逐渐被大家认可和接受。本文探讨如何适应职业技能型课程的特殊要求,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引入高职会计专业《纳税实务》课程的教学中。
一、理实一体化概述
理实一体化,即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是一种基于工作任务、以行动为导向的综合化、系统化的新型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教育中常见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技能训练”学科化的教学框架,克服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现象,突破固定的先理后实或先实后理,而是理中有实,实中有理,根据职业培养目标设定教学任务,师生互动,教学环节相对集中,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以设定的工作过程为导向,师生共同参与,边教、边学、边做,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把培养学生职业创造能力的理论与业务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作为一个总体考虑,精心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建立职业能力整体培养目标体系,依据工作任务创设学习情境,完善各个教学环节,保证高等职业教育目标的实现,教学中理论知识强调“必需、够用、提升”,实践环节强调技能、技巧、技术训练的科学、规范、实用和后续创新。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不仅仅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内容的一体化,同时也包括课程设置的一体化、教学设计的一体化、教学场所的一体化,更是教师知识、技能、教学能力上的一体化,也是教材建设、教学考核评价等方面的一体化。整体化的教学设计课程涵盖对应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从学生技能技巧成的认知规律出发,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解决综合性的专业问题,学会如何动手,满足相应的职业能力要求及学生长期发展需求,保证工作过程要素的全面性和工作过程结构的完整性,使学生学会交流与沟通,最终形成综合职业能力。
二、《纳税实务》课程特点及教学现状
税务核算和纳税申报能力是高职会计专业学生一项重要的职业技能,《纳税实务》融税收法规制度和会计核算于一体,其前序课程是《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及《经济法》等,后续课程是《财务管理》、《审计学》等,重点培养学生的税务处理与涉税业务会计核算的综合能力,是从事会计工作岗位的必备基础技能。
1.《纳税实务》课程特点
(1)专业性、可操作性强。《纳税实务》主要内容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税种的基础知识及纳税申报相关知识,知识点体现实际工作环节,是一门操作性强、操作规范严格的专业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根据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税务登记、发票管理、账簿设置、税款计算、纳税申报和纳税筹划等工作。该课程的职业能力包括:要求学生掌握各税种纳税申报表格的填写、各种报税软件的使用方法,能独立并准确地完成企业从开办到注销过程中相关的税务登记、纳税申报、涉税处理等各项工作。
(2)教学内容随财税政策的变化而变化。现阶段,中国的市场经济正处在不断调整完善之中,税收政策不可避免的伴随国家经济政策进行调整,例如:税收征管方法的变化、流转税的调整、所得税的完善、营改增的变动、税收的减免政策变动等,《纳税实务》课程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更新速度快,对会计人员纳税处理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保证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同步,《纳税实务》课程的内容每年都会发生变化,给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
(3)课程知识点多且枯燥。《纳税实务》课程相当部分内容都是税收方面的相关理论,且很多都是国务院、国家税务总局及财政部等颁布的条款或硬性规定,枯燥抽象,难于理解,这些法律政策都是在纳税工作中要遵守的规章制度,要求纳税人员掌握对于没有走入社会、缺少实践工作经验的学生会觉得难以理解。
2.《纳税实务》教学现状
高职《纳税实务》课程教学大多沿袭本科院校中的税法或会计职称考试中的经济法部分,区别在于难度稍有降低,教学中多以税法为基本内容,系统介绍各个税种的税制要素、税额计算征收管理,理论教学内容多,通常老师在台上讲授,学生在下面听课,以教师为中心的单项式课堂讲授,任课教师在授课时容易重理论轻实践,重点放在理论知识(税收法规)的讲授上,实践环节(纳税处理)偏少,不能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及氛围,学生学习有一定难度,学生学过之后对于实际问题无所适从,针对某个企业的经济业务不知道如何运用,缺乏基本的职业判断能力,教学效果不理想。
三、《纳税实务》理实一体化课程建设
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施,不仅仅只是一种教学方式改革,还涉及到教学场地、实训软件、师资水平、教学研究、课堂管理、考核方式等各个环节。
1. 一体化教学场地建设
教学的过程同时也应该是工作的过程,《纳税实务》是操作性极强的专业课程,网上申报目前已经基本成为普遍,因此教室与实训室的教学场地一体化是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条件,授课场地应设在配备黑板,安装多媒体教学系统的实训室内,同时实训室内可以配备相应的税收申报仿真实训教学软件,比较常见的如金蝶、网中网、财刀网等。符合标准的多媒体教学场地授课,可以将抽象的税收知识直观地展现,解决实际的工作任务,例如:如何在防伪税控开票系统中开具各种发票、发票清单,如何通过网上认证增值税进项发票,如何在网上填写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纳税申报系列报表,实现网上纳税申报与银行扣款处理等,提高了教学效率,提升学生涉税职业能力。
2. 一体化授课教师培养
要想培养出具备一定理论基础和较强实践技能的学生(既要使学生能通过会计资格考试还要能学会如何去做),就必须首先要求授课教师同时具备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动手技能。所以应鼓励《纳税实务》的任课教师参加会计相应职称资格考试,利用课余或假期时间到企业、会计事务所锻炼实习,提升教师自身的业务能力,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同时可从校外引进有实际纳税经验的企业人员或者在税务机关工作的人员对在校专职教师进行培训,让他们了解到最新的一线纳税的相关知识。
3. 一体化教材建设
要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就必须找到适合的教材。目前,很多高职院校一般采用的教材都与会计职称考试的教材体系类似,区别仅在于难度有所减弱,缺少实训的环节,偏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近年来一些高职高专的规划教材,有一定的实训环节,但只是简单化地出几道业务题,填制纳税申报表,不能详细还原实际的纳税工作。因此在广泛论证、认真调研的基础上,认真、务实地编写一本与实际涉税业务相衔接的配套教材是《纳税实务》课程改革的重点任务,会为教学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教材在编写中必须要体现这样两个特点:一是强调时效性,必须及时跟踪国家税收法规的变化,介绍最新税收政策;二是强调将税收认知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每一税种在介绍时,应以案例贯穿其中,以完成任务为核心,突出纳税申报,解决实际问题。
4.一体化教学方式改革
充分利用实训室中的各种硬件条件,综合运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合理安排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时间,考虑高职学生特点,理论讲授不宜过难,重在实践,教学中可模拟财税部门,企业部门、办税人员等角色,设计实施场景教学,通过各种方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抽象的教学内容直观化,使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锻炼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我设计的能力。例如在增值税这个项目的教学设计上,以某个大型工业企业为例,学生设定角色是财务部门的办税人员,针对企业某个纳税期间发生的经济业务,在教师的指导下安排学生去完成几个任务: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一般纳税人认定;领购增值税专用发票;计算增值税应纳税额;填报增值税纳税申报主表;申报纳税。学生逐一完成任务的过程同时他也具备了增值税税务处理的能力。其他各税种也可如此设计教学方式,增加学生的纳税经验,教师要不断地同学生交流、对学生进行辅导,师生共同商讨解决存在的问题,最终的目的是完成到教学目标。
5.一体化考核方式改革
传统的考核方式通常以单一的闭卷考试形式来评定学生的成绩,一卷定成绩的考核方式不适应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应构建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以学习过程为重点的考核评价体系。可以通过阶段性过程考核和期末试卷考核综合起来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侧重考察学生的应用操作能力、对实践技能的掌握情况及创新能力。阶段性考核与期末试卷考核比例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调整,例如:50%:50%。其中阶段性考核具体可包括:学生出勤、课堂表现及项目报告,根据学生日常项目完成的情况,实行成绩评定。项目报告因单元任务难易程度不同,各部分权重也有所不同,例如在增值税这一项目的介绍中,可以考虑比重为:涉税业务核算30%,计算应纳税额40%,填制纳税申报表20%,自我评价10%。结合学生具体情况,期末考试建议采用开卷形式,不强求学生死记硬背,试卷内容主要考核学生涉税业务的熟悉及应用情况。
参考文献
[1]刘进涛,潘罡.企业纳税实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
[2]任伟峰.基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纳税实务课程教学改革思考.商业会计,2013年,01期,122-123页.
作者简介
薛 艳 女,1973年生,辽宁营口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