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1 16:23:2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少儿古典文学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面对这珍贵的历史文化,我们应继承和发扬,从中汲取精神养料。相信在古诗的陶冶下,我们的思维与生活才会更和谐。因此,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把着学生学习古诗的脉搏,不断摸索着。几年来,也有了一些感触。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孩子入学伊始,在识字阶段,就要读一首古诗《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这是孩子接触的第一首古诗,此阶段的孩子尚未形成对古诗的鉴赏能力,教师宜用抒情的音乐、精美的图片带领孩子走入古诗、走进江南。古诗描绘的是:江南水乡,正当采莲时节,采莲女们驾一叶扁舟,在高高低低、参参差差的荷叶丛中穿梭……全诗视觉效果极为鲜明,采莲姑娘、嬉戏的鱼儿、满湖的莲叶和荷花互相映衬。“莲叶何田田”则进一步把主景凸显出来。整首诗是一幅画,是一首歌,也是一段舞。基于低年级孩子的特点,我通过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表演的形式让他们体会《江南》美,激发其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村居》一诗时,要想方设法引导孩子在充分理解每一句诗意的同时,把诗句变成一幅优美的风景画,让孩子自己绘出一幅画,使他们体验创作乐趣,受到美的熏陶。在动手绘画以后,再引导孩子演一演“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让画面在孩子面前立体化起来、活起来。孩子在扮演诗中角色的时候,充分调动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诗句没有绘出而生活中有的声音、动态想象起来,极大地丰富了画面,也成功地体验了诗的意境,体会到了乡村生活的诗情画意和诗人热爱春天的情感。
二、深入意境,把握内涵
诗人往往依靠诗歌蕴积丰富的内容,寄托强烈的情感,以启发读者展开联想,去领会言外之意,并从中受到感染与熏陶。在古诗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孩子通过诗句去分析其中丰富的内容,领会诗人强烈的感情,并从中发掘出诗中的深刻含义。解决这一问题,应从分析景、物入手,让孩子进入诗的意境,在头脑中形成鲜明、完整的景象,再逐步引导孩子去品味,感受诗境中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江南春》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描写的是江南春天的绮丽景色。作者在描绘千里江南明媚可爱的春光同时,也感叹南朝的覆灭,流露出兴亡之感,寄托了讽喻之意。诗歌的前两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给我们展现了美丽的春景、繁华的场面。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后,作者紧接着写江南的楼台景色:“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诗人是想借南朝覆灭的历史,提醒当时的皇帝,一定要以史为鉴,汲取南朝灭亡的教训,只有国富民安,才能江山稳固。深入了诗句的意境,就能感悟诗人流露的忧国忧民之情。
三、反复吟诵,陶冶性情
对于处在审美能力形成阶段的少儿来说,短小精悍、形象生动的古诗正是积累审美经验的绝佳材料。反复吟诵古诗可以加强孩子对语言的理解和吸收,品尝到成功地解析和运用语言的快乐。可以提高孩子的联想、想象力,进而培养其艺术修养。的《青松》:“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诗中描写了大雪重压下青松毫不畏惧、苍翠挺拔的形象,赞颂了青松坚强高洁的品质。孩子在老师的引导下反复吟诵,通过联想、想象,自然地把青松看作是逆境中的高洁之士,将凌寒挺直理解为一个人顽强斗争精神的象征,由此受到坚强意志的教育。
四、大量诵读,润物无声
一、丰富、活化教材资源
“教师不能把教材作为‘圣经’,应把它作为课程资源的一种,与其它的课程资源一起支撑新课程。”教师要将教材看成一个活的文本,一个充满变化的学习资源,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对教材进行思考和探究,将其整合与加工,做到走进教材又大胆地超越教材。
1.必须转变“课本即教材”的陈旧教学观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材”内涵有了新的发展:它不仅包括教师手头的指导用书、挂图、生字卡片、图书、报刊等“图书教材”,也包括电影、电视、广播、VCD、录音机等“视听教材”,还有教学软件、多媒体课件等“电子教材”与“网络教材”……因此,教材应成为最丰富的课程资源中心,学生可以随时分享这些资源。试想一下,当学生学到安徒生童话《丑小鸭》时,有关安徒生及其童话,以及与他同时代的童话作家、作品的声像简介能够多样化地展现在师生面前,供师生欣赏与选择,那将大大激发学生对童话世界的憧憬和热爱,满足学生对童话世界的了解、探究的欲望。
2.必须转变“课堂即教室”的狭隘教育观
从语文课程实施的活动空间来看,教室仅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放眼四周,广播、电视、书籍、报刊、典雅美丽的校园风貌、清新秀丽的自然风光……这些无一不是我们宝贵的课堂教学资源。如教学人教版《乡村人家》一文前,根据我们当地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开展了“我们的家乡”的研究性学习。同学们通过走访、询问、翻阅乡土杂志等途径,确立了“家乡发展史”、“家乡的主要产品及特点”等一系列子课题的研究。这不仅使学生对本地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而且对新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二、开发、利用校内课程资源
农村学校比不上城市学校的环境、设施,但它仍是教学资源中最直接、最显现的资源。正因为它的方便、快捷,所以应充分挖掘,让可以利用的校内资源活起来。
1.教室——校内课程资源的中心
学生在校大部分时间是在教室里度过的,大部分知识也是在教室里学到。我们要着力把教室建成能促进学生发展的最丰富的课程资源中心。教室除了要有学校统一规范的布置外,还要有适合于本班实际的文化布置特色。如教室里的队角、特色角、抬头标语要焕然一新;图书架上要摆放着各种图书,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里博览群书、增长知识;教室里的展示角和黑板报等一起构成了室内动态知识源。
2.图书馆——小型校内课程资源库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学校图书馆藏着大量的图书,其内容涉及天文地理、医疗卫生、环境科学、少儿百科,斟称校内课程资源库。这里面也同样有和语文知识内容相关的图书。我校图书馆现存书六万多册,对每本书进行电子编号、分类存放。同时,每个班开设图书阅读课,通过图书阅读课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学校图书馆为学生全面开放,学生可凭图书借阅证到图书馆借阅图书。另外,每个班都建立了图书角,为了检测学生的阅读效果,学校定期组织各种阅读知识竞赛,如讲故事比赛、作文比赛、少儿百科知识竞赛等。
3.校园环境——课程资源中的“活教材”
校园环境也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包括显现的校园景点、设备设施,又包括隐性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那碧绿的草坪、盛开的鲜花,研究性学习版面、丰富多采的校园文化活动等都可以视为语文教学资源来开采、挖掘、利用。例如:很多学生在参与校园文体活动之后,他们便有了写作素材。以“记一次有意义的活动”为题的佳作不断,这充分说明了校园活动也能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起到一定的作用。
三、开发、运用地域资源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1.在乡土文化中开发课程资源
乡土文化朴实、生动、富有人情味儿,处处洋溢着“真善美”的气息。乡土文化包括本土的历史文化、饮食文化、曲艺文化、社交礼仪文化、婚丧庆典文化等,这些将成为丰富的课程资源。
2.在地方自然环境中开发课程资源
地方自然资源包括各个地方的植物、动物、山川、河流等资源。我们在开发自然资源时,既可以利用物产丰富和山川秀美来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又可以利用对林木的乱砍滥伐和对动物的乱捕滥杀以及废水废气废渣对环境的污染等不良现象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环保教育。
3.在游览名胜古迹中开发课程资源
重视本土文化资源的开发,并将其融入到学习资源的范畴中,是增强学习材料开放性的很好的途径。我们可以通过“游名胜,玩语文”的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
多年的教学实践让我深刻体会到语文课程必须既植根于现实,又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只有充分开发和利用好各种有用的语文课程资源,才能拓宽学生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促进学生终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教师的专业成长。
四、开发、利用网络资源
21世纪,人类全面进入了信息时代,大知识时代。网络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开发语文课程资源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如今,在许多农村学校已兴建了微机室和多媒体教室,信息技术已成为农村中小学的必修课程。我们的语文学习应充分利用网络,形成网络资源共享。
1.利用网络资源,再现课文情境
课文以语言文字为主,有一定的抽象性,需要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去想象、体会情境,而小学生以形象思维见长,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文字所描绘的形象,可以利用网络技术演示作品中的形象。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时,利用网络设备播放视频《十里长街送总理》,学生把课文描写的场景与视频中出现的景象进行比较,把文字变成了形象,这样就对理解课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利用网络资源,补充文本空白
小学课文篇幅都不是太长,大多节选自名篇名著,其中隐藏着许多空白,如作者生平、时代背景、人文典故等,教学中,利用网络资源丰富、快捷这一特点,行当进行补充,以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
(1)补充时代背景。如学习《草船借箭》一文,学生能从文本了解到的仅仅是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而对周瑜为什么为难诸葛亮以及诸葛亮怎么会到东吴等恩怨纠葛充满疑惑。因此,引导学生上网点击有关《三国演义》的网站,弄清“草船借箭”的背景,观看“草船借箭”的电视片断,对文中主要人物的个性作感性、全面的认识。这样,不但帮助了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同时也激发了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有助于他们积淀古典文学的素养。
(2)补充人文典故。《赤壁之战》一文中蕴含着不少著名的典故,如“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曹操败走华容道”,这都是学生所不知道的。从网上阅读这些典故,增强了课文的趣味性,也激发了学生阅读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兴趣。
(3)补充语言文字训练。学习《荷花》一文,在学生反复诵读“有的……有的……有的……”句式后,适时点击网上关于荷花的各种图片,引导学生用这样的句式再描述各种不同形态的荷花,网上图片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有效地进行了仿说仿写的训练。
3.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综合实践。
除了直接利用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资料外,还可以通过网络来进行知识的拓展,这种拓展可以通过开展综合实践的方式来实现。如《翠鸟》一课,课文主要从翠鸟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活动特点来介绍了翠鸟。学习这课后,可以“认识翠鸟”为主题进行探究活动。学生在完成本课的学习目标的基础上,以“翠鸟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活动特点”为单位分成三组,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合作探究活动。同时让学生以组为单位把本组探究的结果以电子作品或探究小报告的形式呈现出来,并进行交流。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开阔了
五、充分认识教师、学生、家长是最重要的“人本”资源
[关键词]粤剧 戏曲人物 敫桂英 舞台 视觉
人物是中国戏曲艺术的灵魂,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是舞台创作的核心任务和目的。这个人物来源于真实生活,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但是舞台上的人物又是经过艺术加工创造的人物,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形象。作为一名粤剧演员,一个戏曲舞台工作者,深入研究个性人物形象的塑造,在传统戏曲演绎程式中按照自己的理解,摸索出个人风格,在观众面前呈现一个创新的舞台视觉效果给人以新的震撼,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以亲自演绎的获奖角色《焚香记》中敫桂英为例,探讨粤剧戏曲传统人物形象的创新呈现。
一、遵循粤剧程式 结合情节塑造人物
中国戏曲艺术有一套完整的表演体系,其中,戏曲人物的呈现更有诸多固定程式,演员必须在遵循戏曲程式中结合情节塑造人物,这样才能做到戏中有人,人戏相融。
(一)戏曲人物有着固定程式
一出戏中,必然要有演出中的人物,而人物的演出又构成情节,为此,人物是粤剧戏曲表演体系中,完成情节的主体,必须放在第一位。
粤剧中的故事情节大多只是一个大概的线索,而且,这个线索常常是人所共知的,极其简单的。同时,粤剧戏曲的语言也极为简单,它对人物的勾勒就像中国水墨画一样,不会太细致和太实在的描写,而是追求意境,因而,表现戏曲人物的空间就在于:在固有的表现程式中,演员可融入自己对角色的个人理解,从而呈现出个性化的角色。以粤剧《焚香记》的女主角敫桂英为例,红线女老师演绎的敫桂英感情强烈,在唱腔表达上更是独树一帜;陈韵红前辈演绎的敫桂英爱憎分明;还有京剧、越剧等不同剧种演员塑造的敫桂英也展现出不同的性格特点。
众所周知,中国戏曲与古典文学的关联甚为密切,中国戏曲的分支――粤剧起初演的也多是传统历史剧目,至现代戏此次彼伏的今天,古装剧与历史人物依然在粤剧舞台上占据着重要比例。因为历史人物取材方便,所以粤剧演员也离不开对历史人物的演绎。
然而,应该承认的是,粤剧中的故事情节与历史史实、戏曲人物与真实的历史人物,一般不会完全相同,为了“戏”的需要,总要加以“升华”,使之成为一个典型的形象。同时,也正因为人物的典型化,让粤剧的人物类型化了,即观众看到的某一个粤剧角色就联想起某一类人,某一粤剧角色所说的话可以代表某一类人的思想,某一个粤剧人物的经历就是某一类人物的经历。
敫桂英是唐宋时期的一名青楼女子,原是官宦人家之女,却因家道中落而坠入风尘,其天生丽质,秀外慧中,才华横溢。因而,演绎这个人物时,笔者大多遵循闺门旦的表演程式,虽是风尘女子,举手投足却出处流露大家闺秀风范。而其知书识礼的人物铺垫,也为后来与书生王魁相好的剧情发展打下基础。
这就是演员的基础表演,要把人物背景研究透彻,把同类人物的相关描述研读清楚,再用心体会,选择不同的程式表现,才能把剧情准确深刻地表现给观者。
(二)在情节中凸显人物个性
观众看剧,是受到剧情的牵引,而剧中每一个情节的变化又最能体现人物。尤其是剧情的突变,最能刻画人物个性。因为在戏里的转折性事件和场景,对于剧中人物来说,是突如其来的,当这个事件突然降临在他/她身上时,他/她的心理上就会产生各种矛盾冲突和抉择,当他/她不得不去承受、面对和处理所处环境的变化时,内心激发的喜怒哀乐痛愤恨等各种情感流露和宣泄。在情感尽情抒发过程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人生价值取向、人格品格和道德修养等得到了充分展示,从而让观众对其形象进行判断定位,再施以感情投入选择。
《焚香记》是一部明传奇,讲述敫桂英曾救助落难书生王魁,两人在海神庙山盟海誓,不料王魁高中状元后,贪慕虚荣,入赘相府,向家中苦等爱郎归来的敫桂英寄去一纸休书和三百银元。在敫桂英接过休书一刻,就是剧情发生了“突变”之时,敫桂英与其侍婢采取的不同态度和行动,就体现了两个人的身份、位置和不同的性格特点。此时,人物形象才能在互相烘托之下,有力地独立树立起来。
剧情的突变,导致敫桂英的心理产生剧烈变化。从耐心等候情郎变成悲愤与羞辱交织,这时,演员的内心演绎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这些年的实践摸索,笔者感悟到,粤剧表演不仅是程式的遵循,更重要的是把内心的想法告诉观众,根据情节而展现的内心戏,是演员与观众沟通的桥梁。因此,笔者演绎的敫桂英在接过休书后,并没有立即表现悲伤,而是愣了数秒。这是从生活常识所得,人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往往先处于一个短暂的情感与思维真空期,犹如时空停顿的感觉。这也表达了一种难以置信的内心反应。
当敫桂英回过神来,才感到天旋地转、天崩地裂,然而,在风尘岁月多年的生活经验,又让她不可能像一般富家小姐一样马上晕过去。她必须强忍着情感,听着王魁所命之人把休书和银元的原委说清。
敫桂英人物的变化关键点,就在于休书的出现,其内心的矛盾、激愤、羞辱都在此酝酿,并终将发展成《焚香记》最著名的一场折子戏――《打神》。通过《打神》,洗尽铅华的敫桂英在突如其来的变故刺激下,激发出人性与情感的另一面,从而成就了粤剧人物演绎的多重转变,让人物角色的舞台呈现更为丰富。
二、创新传统表演 柔情女非只有悲惨
长期以来,行内外都挂在嘴边的一句说话,就是舞台人物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因此,粤剧戏曲中的人物往往都是有拔高和夸张的成分的,因为拔高和夸张,更容易体现一个类型的人物,以往戏行中人都是这样来塑造典型人物形象的。然而,当下的粤剧表演不能够再一味注重人物的夸张性,而要回归到生活本质,这样才能用最真挚与纯朴的表演打动观众,帮助观众更好地投入角色与剧情。让传统夸张定式回归自然表演,本身就是一种创新。
(一)通过创新人物行动来塑造人物性格
在现实生活中,人物性格的差异,往往导致行为模式的差异。不同性格的人,就有不同的表现行动。许多文学名著也展示了人物性格化的行动。比如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张飞性格比较暴躁鲁莽,遇到不顺心的事就会酗酒闹事。正是有这样的性格特点,才使得他在知道关羽被害的消息后有了酗酒拷打手下将士的行动,体现其发泄心中愤怒和痛苦情绪,而这样的行动,又导致其惨被部下杀害的结局。人物的行动推动着情节的发展,也不断塑造着人物的个性。
通过行动来塑造性格化人物的关键,在于把这个行动放在人物性格特色上来创造展示。以笔者演绎的粤剧《焚香记》为例,就有以下几点:
1、救助穷苦书生。
山东济宁府秀才王魁,进京考试落第,穷途潦倒,流落山东一寺庙中,并饿
得晕倒在地。莱阳名妓敫桂英遇见秀才王魁,并非绕路而行,而是上前细察,并施以援手。这样的行动,体现出敫桂英有别于一般趋炎附势、认钱不认人的。其救助贫苦的行动,表现出人物的善良、贤淑与惜才。而敫桂英的行动始终带着几分纯真,其救助书生只是出于本能的反应,笔者演绎这些行为动作时,就如日常生活般自然,无需过多思考与渲染。
2、赠予玉扇坠为定情信物。
敫桂英把王魁带回妓院后,二人过起了双双对对的夫妻生活。这样的行为在当时虽是离经叛道,但是符合敫桂英的人物角色定位的。同时,敫桂英向情郎赠予玉扇坠为定情信物,二人在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前提下,私定终身;敫桂英更用自己的积蓄供王魁读诗文,又资助其上京赴考。体现了敫桂英为了爱情不顾一切的性格特点。笔者在演绎《钟情》一折戏时,特意用盖衣服、秀荷包等等舞台动作展现敫桂英对王魁照顾的无微不至,并表现出,在妓院的三年里,敫桂英与王魁实质过着姐弟恋的生活,敫桂英是王魁的物质依靠,王魁是敫桂英的精神依托。二人互相依存,才有了相亲相爱的结果。
3、临别嘱咐珍藏玉扇坠。
《饯别》一折戏中,传统表现都是敫桂英与王魁如何依依不舍,王魁如何对
天发誓永不变心。然而,现实生活中的悲情离别往往没有那么惊天动地。因此,笔者在《饯别》中演绎的敫桂英虽然万分不舍,但没有太多拥抱、牵手等常规动作,而是突出嘱咐王魁珍藏玉扇坠这一行动,配以深情目光,以展现人物的情真意切,同时,也是其柔情与天真,为接下来的《打神》一折戏埋下伏笔。不仅展现敫桂英可怜、可悲的人物性格特点,更放大了可爱的比例,让人物呈现更清新而不落俗套。
(二)借鉴影视表演细节来展示真实的舞台人物
如果说大体行为动作可以展现类型人物与相似情节的整体特性,日常生活习惯、个人的细节动作则能够暴露出一个人的个性化心理特征。在粤剧戏曲舞台上,编剧、导演和演员也十分重视通过细节来刻画塑造人物形象。无论是动作细节还是语言细节,都能够揭示出人物心理变化和性格特征。比如性格轻浮的人经常东张西望,眼神飘忽;性格沉稳的人脚步从容稳重,语速不快不慢;个性张扬的人喜欢高声谈话,穿着夸张等等。粤剧戏曲就常通过对人物的细节来展示来刻画人物的性格化艺术形象。
以《焚香记》中《打神》的唱段为例,在这折经典的戏中,如何凭借人物细节表演做好经典的戏剧,是笔者在实践不断摸索的。通过观察与推敲,笔者发现,这折戏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其浓缩了敫桂英遇见王魁后的命运转变。因而,在吟唱该唱段时,不能一直以悲愤的心情来表现人物,更不能把《打神》的敫桂英演绎成泼妇。
于是,笔者借鉴了影视作品中,在忆述中时而平静美好时而悲愤交加的内心变化,而眼神的运用也不再悲泪盈眶,而是展现时而天真烂漫,时而可怜可悲,时而愤恨交缠。
“忆当初风雪夜……亲送他上京去求名博展翅扶摇。”一段可以理解为敫桂英人生最美好的时光,这段时光里,敫桂英与王魁真心相爱相守一起,过着如胶似漆的生活,因而唱着这一段时,敫桂英虽已是遭抛弃,但内心仍是甜蜜的,因而流露出少女般烂漫的眼神。“岂料他姓名标”的转折才逐步把情绪提高,因敫桂英认定两人缘定海神,所有盟誓都是海神为证,她一边哭诉,一边逐步陷入绝望――一个人把全部心思、精力、希望放在一个人身上,等来的却是如此残忍的结局,从而发出“我本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的哀鸣。最终进入“海神爷你怎也冷眼都不瞧。”的极度悲伤以致神智迷离状态。疯癫打神,是把内心的绝望更推进一个,这时候,人物表演已经升华到另一个阶段。
有了铺垫有了过度才有人物个性发挥的极致与戏剧情节发展的。这样的细节表演,能把观众一步步引入人物心理变化中,更能把人物形象投射进观众内心,从而让人留下深刻印象。
三、重新包装视觉 让人物类别年轻化
敫桂英无疑是一个中国式悲剧妇女人物形象,然而,在道统思想掌控的男权社会中,中国发展历史里,这样的女性人物并不少见。因而,其人物类别也成为古典文学中常见的身影。如怒沉百宝箱的杜十娘与打神告庙的敫桂英就极为相似。
由于社会的变迁,现代社会与传统中国社会的生活与思想观念已经相距甚远,如何让这类古典文学中的传统女性人物形象再次走进现代观众的内心,这是一个难题。
因此,在《焚香记》中,除了运用粤剧戏曲程式、个人实践经验与对人物、情节的理解相结合,创新地个性化地把敫桂英这一古典文学人物表现出来外,还注重舞台视觉展现的重新包装,让年轻化、时尚化的符号嫁接进粤剧舞台。焕发经典人物的全新活力与魅力。
(一)服装设计清新化与时尚化
作为戏曲艺术,粤剧的写意性与写实性是统一结合的有机体,其首先就体现在舞台表演上,其次就体现在整体舞台美术效果里。
戏剧的舞台美术包括戏曲化妆、服装、灯光、道具、布景、舞台设计等。以往,在粤剧戏曲中,人物的服装和道具都是配合唱念做打凸显个性化形象,而在现代娱乐消费时代中的粤剧戏曲里,人物的服装和道具则需要兼顾一个频繁使用的元素――舞蹈,所以,服装和道具的可舞性与时尚性都是需要考虑的,而这个必须由演员和导演与服装师、道具师共同设计,才能做出符合该版本戏曲与戏中人物的舞台美术效果。
众所周知,粤剧服装是有程式的,比如水袖、翎子、帽翅等等,代表着不同角色的基本谱式。《焚香记》中,笔者与导演、编剧、服装设计师一起,为敫桂英设计了五套新戏服。
首场《庙遇》中,敫桂英穿着淡雅的浅黄色套裙,因要凸显气温寒冷,而特意添加了斗篷,虽然她是一代名妓,但由于出身大家闺秀,因而并非庸脂俗粉,浅黄色的套裙很好地凸显了敫桂英端庄大方的气质。同时,虽然舞台上需要较夸张的装扮,但笔者始终坚持要凸显展现敫桂英的纯真、清雅、对爱情执着的性格,因而,服装设计上较以往版本的更清新。
在《钟情》中,敫桂英与王魁爱情如胶似漆,因而二者的情侣装扮也是经过精心设计与编排,配色上选择明快的色调,各人的服装也有相互呼应的地方。让人感受到一目了然的恩爱。
同时,演绎的《焚香记》在服装设计上也注重在固定程式上加入时尚元素,让“老掉牙”的题材焕发一种别样的青春活力。
(二)灯光效果层次化丰富化
除了服饰创新,在演绎《焚香记》敫桂英一角时,还注重灯光效果的编排和设计,除了开场亮灯,换场关灯外,还与舞台工作组人员一同设计出层次更为丰满的灯光效果,而这,在《打神》、《上路》、《情探》等最后几折戏中表现尤为突出。
据史料记载,灯光在戏曲舞台上运用,最早出现在明传奇《唐明皇游月宫》这个剧目上。20世纪初,灯光已经用在粤剧戏曲舞台上。不过这时候的灯光主要起照明和突出主角之用。传统粤剧舞台基本采用大白光进行舞台照明和艺术表现,当角色念唱或做手时,灯光就打到角色身上,让观众目光集中到有光的地方。
随着现代科技发展与日新月异的美学观念应用在传统粤剧戏曲上,新编历史戏、现代戏的舞台灯光因广泛借鉴、吸收西方舞台灯光创造手段和技巧,而与从前有了很大差别。
以《焚香记》为例,《打神》、《上路》、《情探》等都使用了切光、追光、闪光、色光、收光、交替光等现代灯光设计,有效补充了戏曲人物在戏曲虚拟程式中的不足,烘托出更丰富和立体、真实的人物形象,从而使得整部戏更具现代性、时尚性和丰富性。
因此,舞台美术创造对于凸显戏曲人物,尤其是吸引更多年轻观众关注古典题材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粤剧的承继与发展有着特殊贡献。
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粤剧青年演员,每演绎一个人物角色都是一次专业技能的全面提升,也是对粤剧艺术的一次重新认知。感谢广东粤剧院能给予我演出敫桂英的机会,让我在参与该戏剧创作的全过程中摸索属于自己个人演出风格的人物塑造。
参考文献:
[1]香港中文大学粤剧研究计划.粤剧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上册).中文大学出版社,1997(9789628104178),P65-80;
[2]赵锡淮.戏曲舞台创造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2014(1):P255-278;
[3]生生.李秋元:诠释“包青天”.南国红豆,2012(6):P33-35;
[4]欧阳中石,欧阳启名.中国戏曲表演体系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1):P9-11;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厌学;文言诗词
一、农村学生厌学文言诗词的客观原因
“学习文言文是我们藉以吸收祖国古典文学精华的最直接途径,也是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生活、感受古代人文精神的重要窗口。”我们这一代作为当今中学生的父辈,然而我们对文言诗词不够重视也有一定的历史原因。我们的父母几乎都是30年代末到50年代初这段时期出生,虽然也算是处于文言文尾声的时期,然而对于我们的父辈们来说能吃饱饭就已经很不错了,能上学读书的也是少之甚少,我们这一代每家兄弟姐妹五六个是正常的,即便有钱上学读书,但几乎都是哥姐要照看弟妹,有的父母见家里缺少劳动力,干脆叫孩子回家帮家里干活算了,就这样来度过自己的小学时光,怎能把书读好?再说我们的父母们也都是只识几个字或目不识丁的人,又怎会想到对我们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对我们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繁重的劳作与生活的艰辛压得他们无暇顾及我们的知识贫乏;拮据的生活也不容他们有“非分”之想——给我们多买些课外有益的读物。因此在我们小的时候只懂得帮家里喂猪喂鸡,看好弟妹,家里除了那几本课本外再没别的书。哪里知道我国古代有什么唐诗宋词,“诗仙”、“诗圣”、李清照等,更不用说去欣赏阅读他们的佳作了。只偶尔从课本中学了几句“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由于接触太少,对它们的理解就尤为困难。教我们的老师也大多都是高小毕业,有些诗词也许他们都还是一知半解的,所以教学时又怎会启发我们去理解,不知道也不会去体会它们有什么意境美,所以对诗有一种排斥心理,更别说词和文言文了。被耽误了的我们这一代就成了现在这些学生们的父母,从而就造成了这一代孩子对文言诗词的不理解,又要学来应付考试,所以就产生了厌恶的心理。
二、孩子缺少学习文言诗词的氛围
1、家庭没有营造一个学习文言诗词的氛围
如果说我们这一代对文言诗词的陌生是父辈们的责任,是历史的问题,那么我们的孩子生活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他们也一样受着他们父辈的影响:因为我们这一代做农民的对文言诗词和原来的一样陌生,不可能去引导孩子去读去欣赏,能主动帮他们买些这方面的读物就已经很优秀了,作为小孩没有人去培养他们对这方面的爱好和兴趣,他们也不会主动喜欢;我们这一代有一点知识文化的上班族,但这样的父母毕竟少数;再者就是连父母都不喜欢的就不用说了,一直把它们置于意识的角落里不去问津,作为孩子只能是重蹈覆辙,无缘“拜访”名诗佳词,读到的也只是课本中的了了几首。
2、学校没有营造学习文言诗词的氛围
学校是我们学习文化知识的摇篮,按理孩子应该在这里接触到更多的文言诗词,可是一样也很少。因为在学校学生除了课本中有的,或是上课时老师课外延伸提到些,否则也只能是书中的几首。如果学校能在校园里、教室中、走廊间写有一些文言诗词句的话,那我们的学生他们早看晚读,耳濡目染自然能熟读成诵。
3、社会上也没有营造学习文言诗词的氛围
社会对我国文言诗词的这种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不够,现在社会对某一新上市产品采用各种各样的宣传方式和渠道,让更多的人知道该产品的问市。文言诗词,只靠学校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加之学校似乎学为了考,学生本来就不怎么喜欢考试,还要通过这样的途径来学习文言诗词,很大程度上来说学生是厌烦的。如果让文言诗词走进人们的视线里,走进人们的生活中,全社会的人对它们就不再陌生。如我国著名的歌星王菲的一曲《明月几时有》就唱红了大江南北,这首有名的词也随着美妙的音乐走进了广大人民的心里。再如歌曲《新鸳鸯蝴蝶梦》中有几句“昨日像那东流水,离我远去不可留,今日乱我心多烦忧,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读过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就知道是前两句是套用诗的前两句,后两句为直接引用该诗句,然而社会上会唱这首歌的人很多,但知道歌词是引用我们的大“诗仙”的诗句的人就不多了,可见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离我们有多远。只要在社会这样的大环境里营造一种学习文言诗词的氛围,让更多的人们知道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就不遗憾了。至少让我们的孩子不是对每一首诗词都那么生疏。
三、电视节目、网络游戏等对孩子的诱惑
现在的孩子一出生就开始接触电视,各种少儿娱乐节目、动画片等应有尽有且花样不断翻新的电视,墨写的文字怎么能跟有生动画面的电视节目比。电子游戏、网络游戏等对青少年就更具诱惑力,一旦家庭教育引导不当,孩子陷进去是不能自拔的,如在2001到2002年时,那时网络刚在我们这盛行,有的学生曾花50元买一个QQ号。孩子还可以为它不回家,在网吧通宵达旦,为它“衣带渐宽终不悔”,甚至还有由于孩子长时间地熬夜而猝死网吧的现象……这就是我们新科技产物带来的恶果。对电脑把握不好,不会利用它只能是玩具甚至是“精神鸦片”。
四、不良书刊、网络小说等垃圾文化侵蚀孩子的灵魂
众所周知,幼儿的发展始终是幼儿教育最根本的问题。幼儿时期是人生心理、生理发展的关键时期,是一个人感知世界、思维启蒙、智力开发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幼儿主动性强、好奇心重,时刻渴望利用自己感官所能触及的一切事物来丰富自己。各类低幼读物在此过程中作为幼儿最密切的快乐伙伴,在给他们带来无限乐趣的同时,陶冶着孩子们的情操,丰富着孩子们的内心世界,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优秀的低幼读物,对其健康成长无疑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低幼读物,以0-6岁的儿童为阅读对象。在图书市场,低幼读物琳琅满目,体裁有儿歌、故事和古代诗词等;内容涉及民间文学、古典文学、外国文学,题材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形式有卡片、文字图书和图画书(绘本)等。由于低幼图书是服务于极少掌握或极少具备文字识读能力幼儿,因此,图书在内容上的要求较高,总的来说,就是画面活泼有趣,故事简短,情节生动,文字浅易。既要简单明了,易懂易学,又要求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多把关注的重点放在教育上,社会、家长对孩子的早期教育、智力开发也越来越重视,希望能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启蒙引导,因此,低幼类图书的市场需求很大,社会消费结构发生着较为明显变化。在北京图书大厦,低幼类图书占整体少儿图书的20%,但仍不能满足广大家长、孩子的需求,在数量上,低幼图书市场仍存在着巨大潜力。另外,现在市场上的低幼图书多以开发幼儿智力为主,培养、训练创造性思维能力等方面的比较少,在品种上还有很大的开拓空间,可以说,无论在数量还是品种上低幼图书都存在着很大的市场空间,正因为如此,众多出版社纷纷把眼光投向这一板块,低幼图书已经成为我国图书市场的一大热点。但是,在看似繁荣的背后隐藏着许多问题。由于参与者众多,使得低幼图书市场管理混乱,图书质量不能得到保证,市场上不可避免的充斥着大量质量不合格的垃圾图书,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雷同现象严重。低幼图书市场产品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不论是卡片、挂图还是手工、故事,走进书店,随便盘点一下都会看到很多在内容上、形式上非常近似的书籍。低成本运行。由于低幼市场进入门槛较低,大家都在价格、折扣上作文章,拼价格、拼折扣,商业之风蔓延,图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品牌意识差。导致雷同现象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急功近利,没有打造品牌的意识。
在这种情况下,低幼读物的创作与出版应该强调、突出精品意识,从而引导整个低幼市场的良性发展。追求精品意识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做好中长期发展规划确立发展方向和目标
有数据显示,全国580家出版社中,有近530家都参与低幼图书的出版,另外还有许多民营书商,低幼图书出版已经成为整个出版业中出版参与度最高、竞争最激烈的图书板块之一,形成纷乱复杂的市场迷局,行业整体缺乏完整的教育理念作为指导,市场权威性存在很大质疑,其状堪忧。专业出版社的低幼图书研发需求,从未像今天这样迫切。
图书精品战略问题,对于专业出版社是具有前瞻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精品图书生成机制是实施精品战略的保证,涉及出版社总体发展思路、整体设计规划以及全面管理水平和职工整体素质等问题。出版社在制定品牌战略的长远规划和目标时,首先要有意识地分析出版社的优势所在,要以出版社的专业方向、作者资源、编辑力量、出版传统和资金状况为前提,不能希望毕其功于一役,不能临时抱佛脚,同时反对浮躁和急功近利。要摒弃面面俱到的传统观念,集中优势力量做好某一类或某几门类的选题,将出书范围定位于专一市场。只有把精品图书的研发纳入到出版社的发展战略之中,在确定选题、物色作者、编辑加工、校对、装祯设计等各个环节都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以严格的管理制度、有效的资金投入、科学的流程运作以及完善的销售服务为保障,才能推动品牌产品的形成,推动图书精品战略的顺利实施,从整体上保证精品图书的形成、出版。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幼儿教育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上发生了质的变化,幼儿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在宏观层面上,其发展过程和发展趋势,体现出了幼儿教育与国际接轨的思想。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注重幼儿主体建构,以幼儿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价值取向的培养目标,已成为人们的共识。那么,遵循儿童发展的基本规律,满足幼儿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需要,正确把握幼儿发展的全面性、差异性和可持续性,实施素质启蒙教育,就成为编辑出版精品幼儿图书的理念和思想。这种先进理念、编辑思想要渗透、体现、落实在策划出版的每一本书里。如绘本童书《幼儿园里的故事》,讲述的是小朋友在幼儿园里发生的各种有趣的事,在身体、智力、情感及社会性几大方面,以讲故事、做游戏的形式引导孩子科学的处理、解决成长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开启孩子心灵与智慧的窗户。故事中穿插的小游戏、小问答能使孩子融入故事之中,让孩子充分与作品交流、沟通,教育他们明确爱憎,分清美丑,懂礼貌,爱卫生,守秩序,讲文明。古往今来,好的读物都像是阳光、空气、水分,都是无形的,润物无声。孩子的教育也是一样的,思想的影响,理念的渗透是不着痕迹的。知识固然需要,但思维与习惯的培养更重要,孩子从小建立了科学的思维方法,有了良好的习惯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就会自然而然的发挥作用,才能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另外,由于幼儿的阅读活动一般是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指导下进行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也会对教师和家长的价值观起到引领作用,形成良性互动,促进全球视野的形成。
注重原创、打造品牌
原创性是精品力作一个很重要的标志。《父母必读》杂志社与红泥巴读书俱乐部联手推出的“优秀童书排行榜”,从2005年到2008年的几年中,每年的10本优秀图书全部都是从国外引进的,直到2009年,该排行榜举行以来国产童书零上榜的记录才被《一园青菜成了精》一书打破。放眼童书市场,泛滥的外国经典童话、制作精良的引进版图书尽收眼底,而国产原创佳作难觅踪影,原创与引进严重失衡。这种现象教育界人士、出版人和家长有目共睹,忧心忡忡。有识之士指出,外国文化的“入侵”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价值观的认同。出版人肩负着挖掘、传承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优质文化理念的责任和使命。原创的幼儿读物能够让我们的孩子看到出自自己生活环境的作品,看到中国脸的童书,从熟悉的环境中学习,认同我们的文化体系,成为有自信的孩子,这是孩子们的幸福。出版社只有拥有自己的原创精品图书,才不会永远重复别人走过的路,不会永远跟在别人后面,才能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在图书市场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赢得市场,赢得读者。
与时俱进,大胆探索
精品意识是市场意识,图书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是否具有生命力,取决于它的思想能否具有时代特征,展现时代精神,图书的内容、制作、宣传、包装等是否与时俱进。
一、追寻顺应师生发展的背景文化
1.继承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悠长历史,千百年来积淀而成的深厚文化精髓,如流动在民族肌体内的血液,成为我们巨大的文学和精神财富,也是对儿童进行教育的绝佳教材。引导学生徜徉在经典的阅读之中,可以开阔其视野、陶冶其情怀、弘毅其人格。
以汉字为载体的一门独特艺术――书法,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也独放异采。书法精品内涵丰富,蕴自然的灵性、溢美的芬芳、凝智的妙趣。人们在欣赏过程中可以得到审美的享受、哲思的启迪、心灵的陶冶。
阅读与书法如双璧,在语文教学中举足轻重。我们积极引导学生投入这文化宝典之中,也成为一个“文化人”。
2.发扬地域文化
我校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处的宜南重镇――张渚。张渚古称桃溪,“春溪缭绕出无穷,两岸桃花正好风”,“芳草菲菲遍地齐,桃花脉脉自成蹊”。桃溪之名,带给人无尽的遐想:丽日温暖,惠风和畅;夹岸桃花,竞相盛开;溪流淙淙,落英缤纷……千年古镇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历来崇尚读书习字。全镇拥有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5名,市书法家协会员18名,还有一大批书法业余爱好者,被授予“江苏省书法之乡”称号。承地域之厚泽,扬家乡之文化,成为学校特色建设的指向。
3.提出“质朴灵动”的学校文化主张
张渚桃溪,水孕育之。溪水不矫饰,不深沉,朴素而清冽;无俗形,无定势,灵秀而活泼。书法艺术的真谛,在于临摹的“质朴”与创造的“灵动”;阅读之旅的愉悦,也在于沉浸的“质朴”与发现的“灵动”。我们从溪水的本质特征中提炼出了学校核心价值观――“质朴灵动”作为校训,昭示了我们将以“水之品质”涵养品行、体悟精神,以臻“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之境界。“质朴灵动”作为我校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追求,体现着我校富有特色的办学主张。文化主张不是一种“符号”,而是“行动可以做到,眼睛可以看到、潜心可以悟到”的师生生活方式。我们引导师生发现、确认、践行这一教育理想,把读书写字将成为主要路径。
4.确立“读书习字”的师生发展之本
“让孩子们快乐读书、用心习字是一种最好的教育方式,是我们师长送给孩子们的一件终身受用的礼物。”教育家的精辟论断可谓是至理名言。少年儿童时期心灵最纯洁,是记忆力最佳时期,在这时期接触最具智慧和价值的经典,会对他们幼小的心灵产生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效用,能点燃其创新思维的火花。而字的“形、神、气、韵”各方面能给学生以规范性示范,让学生品赏起来感到格外亲切。久而久之的临摹练习,会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获得心灵的净化,达到平淡宁静、怡然超越的状态。读书与写字,是为儿童的终身发展奠基的基础工程。
二、打造富有“书香氛围”的环境文化
学校文化主张提炼的过程,其实是学校精神凝聚的过程,它必须以“物化”的形式来发挥对师生的滋养和引导功能。为此,我们精心构筑了富有书香氛围的环境文化,使学校环境的形态建构主题突出,意味隽永。
走进如诗如画的校园,幽幽书香、依依墨香就会沁入心怀。最引人注目的是校园中最大的一块石碑,它是学校“书香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代表形象,取名“墨韵百书”。巨石正面雕刻了一百多个“书”字,诸体皆备,形态各异。碑石后面由节节向上的“圆竹”作为背景,意喻学校师生崇尚读书与书法之“两书”艺术,浸润“书海”之追求。
沿着通达的水泥甬道,来到校园深处,展眼四望,与“墨韵百书”遥相呼应的是一块块小小的太湖石,它们在花坛草丛中静静聆听同学们的琅琅书声,与大家一起分享七彩的童年,师生们亲切地称之“小书香石”。它们光滑圆润,上面雕刻着同学们书写的关于水的词句。俗话说,“最是书香能致远”,书韵墨香,相得益彰。课间,同学们或坐于其上遐思,或徜徉于经典诗文中,或沉醉于书香中,其乐无穷。
“桃溪长廊”是一条以古色古香的青砖为背景,以纯净雅致的白玉水云石镶壁的宣传走廊。在红木镶嵌的玻璃橱窗内,设计两个板块:大理石碑帖上篆刻着行云流水般的历代智者品水的慧言智句,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在橱窗内还张贴着各类主题教育活动的成果,展示着师生们的风采。一帧帧书画习作,见证了师生们的刻苦训练,是桃小人追寻学校特色文化的物化足迹。
学校里还悬挂着不少条幅标语,不是拿来主义,而是桃小人独特气质的外显,说的都是学校自己的故事:“科学规划,文化强内涵,彰显书香校园特色;规范管理,细节定成败,乐育一代桃溪新人”阐述的是学校的办学理念与管理风格;“清朗至真,洒脱无痕,方臻教学至上境界;沉浸专注,活泼悦纳,尽享求学本真体验”描绘的是课堂教学的品质追求;还有抒发特色教育美好憧憬的标语等,师生诵读、鉴赏着这些楹联,能充分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文化气息。
三、创新“书香校园”的课程文化
课程是学生汲取知识、增长本领的园地,既体现着办学者的思想,也表达着求学者的追求。一定的课程,反映了一定的文化构成方式。打造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校本课程,形成立体化、开放式的课程体系,是我们践行“书香校园”文化的又一广阔领域。
1.沐浴经典――“校本课程”孕育书香情怀
学校依托“江苏省书画名镇”的地域文化特点,巧借外力,积极开展书画艺术教育,成立了第一家“宜兴市书法家协会少儿书法培训基地”,自编了校本教材《写好字》。它装帧精美、内容丰富、实用性强,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写字教材,是桃小教师智慧的结晶。教师练字会用上它,观察临摹,一点一滴的进步,有它的功劳;同学练字更会用上它,规范引领,一笔一画的练习,是美的熏陶和感染。
为突出写字教学工程,我们把写字课列为校本课程,每天下午安排20分钟的写字课,由全体语文教师负责,指导校本教材上的若干汉字的书写。另外,还配备两位专职写字教师,专门对特长学生进行提优辅导。教材有保证,训练时间有保证,指导教师有保证,墨香校园初见成效。此外,学校还长年聘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为校外辅导员,定期来校为兴趣小组的学生做现场指导,在“桃溪少年宫”社团中开设了4个校级“书法兴趣小组”和多个年级“书法兴趣小组”。书法成为了学校一大特色。
“书香校园”建设的另一主题领域,是努力打造经典美文诵读工程。为了保证诵读的效果,学校秉持“让师生成为课程主体”的理念,由老师和家长指导学生在博大精深的中华古典文学作品中精心挑选,选出了最经典、最为小学生所喜闻乐见的传世佳作。学校语文教研组还针对经典诗词的多种不同版本进行认真的校对,编辑印发了校本教材――《经典诵读》。在推行校本教材的基础上,我们又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小学生诵读活动,如“对韵晨读”“年级联谊诵读”“艺术节诵读表演”“读书明理、读经做人”等,不仅给师生提供一个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继承民族智慧的平台,也丰富了学校的课余生活,实现了“用经典美文塑造人文精神”的追求。
2.踏地而行――“校本培训”滋养教师品性
(1)“一本好书”定位读书品质。相信所有的学校都有自己的图书室。书,已然成为广大师生的精神食粮。对于教师书籍,我们这样操作――个人推荐,学校购买。书到校后,先请有书写特长的老师写上“××老师推荐阅读”字样,再“走进”图书室,编号入库。推荐者享有优先阅读权。我们想,参与推荐书目的人,势必要有先期阅读的支撑和读书的愿望,这能提升推荐者的阅读面与阅读鉴赏力。而让每个人行动起来,推荐心目中的好书,所购图书内容就更丰富,读性更强,可让更多的老师爱上读书。可学校还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岗位的需要,向老师推荐阅读,仅在上学期,就向每位教师推荐了人文读本,向所有语文教师推荐了习作教学专辑。另外,学校对在业务教学比赛中获奖的老师也奖励书籍,获奖者开出书单,学校购买奖励。这样一来,个人推荐,学校买书,老师看书,介以“读书沙龙”,读书成为老师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对于学生们,“好书”更是必不可少。学校努力创设“每一个教室都有书柜,每一个孩子都有书读”的物质条件,倡导“学校是一个大书房,师生都是读书人”的读书理念,课间午后,师生共同阅读,成为教室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师生共同沉浸书海,必定能形成“桃溪小学的读书气质”,逐步形成“书浸润童年,写字伴随成长”的“读书文化”。
(2)“一本笔记”精琢写字技能。在认真抓好写字教学的同时,教师练字同步进行。学校印制了专门的教师练字本,而摘抄的过程既是在读书,又是在练字。许多教师在这个平台上,不断锤炼自己,备课笔记的字变美了,习作批改的评语书好看了,特别是那一本本渗透练字精神的师德笔记更是美的化身,成为大家练字路上的不竭动力。在含金量较高的宜兴市“山水怡和”杯硬笔书法比赛,我校老师收获满怀,10位获奖者中我校占有3席之地,还有优秀作品若干,在市内引起较大反响。
学校还同时开展“同课异构”“桃溪讲坛”“沙龙活动”和博客交流等多层次、多类型的校本培训,将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内化为教师群体的共同教育信念,使老师们的文笔渗透着淡淡墨香,胸肺饱含幽幽书香,进而拥有人性的清香。
3.拓展创新――“活动延展”香浓学生心海
(1)“桃溪少年宫”,尽展个性特长。为了更好地丰富学生们的课余生活,给语文教学带来广阔的天地,我们在“桃溪少年宫”设置了多姿多彩的活动,有音乐类的合唱、舞蹈,有美术类的儿童画、素描,有体育类的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和五子棋,有硬笔书法、软笔书法,有语文经典诵读和英语经典诵读,还有航模、名人文化研究等,每周二和周四进行全校性的活动,师 生全员参与。特别是其中的锡剧兴趣班,开设了唱念、身段、形体课程,教学采取口传心授、示范模仿、演示实践的模式,由省锡剧团专职老师担任指导,更吸引了各年级同学的积极参与。小演员们在各类文艺晚会上多次亮相,赢得好评如潮,使得我校在传承和弘扬地方剧种,打造学校特色品牌上再添亮点。
(2)“校园艺术节”,濡染人文气息。校园艺术节,是学校辐射社会的一个文化窗口,也是全体师生魅力展现的一个平台。艺术节在每年的4月8日开幕,6月1日闭幕,历时两个月的艺术节为全校师生提供施展艺术才华的机会和舞台,充分展示我们全校师生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和艺术素养。
学校还特别注重拓展学习空间,创新课程形式。结合一年一度“百灵鸟”文艺汇演的举行,我们研发了集新颖性、趣味性、艺术性、创造性于一体的校本课程――将阅读的经典篇目改编成课本剧。在各班语文老师的策划和指导下,孩子们对课内外阅读到的故事进行改编:从增删情节、设计对话到制作道具、排练演出,逐步形成了我校最具生命力和实践性的校本课程。近年来,《滥竽充数》《老鼠遇上猫》《丑小鸭》等散发着浓郁“桃溪气质”的课本剧,均获得无锡市演出金奖。课本剧创作和节目编排的过程中,涌现了更多的特长学生,也成为了我校艺术教育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3)“作品展示台”,张扬艺术魅力。学生有了书写的水平,必须通过展示的平台才能显现出来。我们开辟了多种窗口供展示,在桃溪长廊有六个橱窗专为六个年级学生的写字作品展示;在教室楼道,专门布置了师生的书法作品;走进学校书法陈列室里,仿佛走进了书法的王国。另外,我们举行多种书艺评比和展示活动,“六一书法展”“艺术节现场创作比赛”“年度书法佳作收藏”等活动的举办,使书法这一既能育德育智,又能养心健体,既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的艺术项目惠及全校师生。在历年来的各类书法比赛中,我校学生崭露头角,屡获殊荣,近三年中,省级以上赛事获奖达一百多人次。这些都极大提高了广大人学生投身书法艺术的兴趣与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