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1 16:23:2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中医基础理论基本概念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当前PBL在中医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许多中医院校已陆续将PBL教学方法引入基础理论教学中。刘晓亭等在《内经》教学,刘迎辉等在《针灸学》教学,吴晓青等在《方剂学》教学,张卫等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均引入PBL教学模式。这些院校的探索及研究均表明,PBL教学模式应用于中医教学,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增强其应用理论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进一步提高PBL教学质量,应注意以下问题。
1.问题设计要突出教学重点
问题设计是PBL教学的关键,中医理论的抽象性、思维方法的异质性以及临床病例的复杂性,为问题设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然而,《中医基础理论》课时短,内容多,PBL教学的教学目标应与传统教学模式相一致,即让学生能充分掌握中医基本概念及知识。因此,问题设计应突出教学重点,并注重中医知识的系统性。如在中医“气”这一章的教学中,教学重点是掌握“气”的概念、对机体的意义。在进行问题设计时,以“气”对人体的意义作为问题,引导学生认识中医中的“气”与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生理功能的区别,使学生能从不同角度理解“气”,加深印象。同时结合临床呼吸衰竭、呼吸困难病例分析,增强学生对“气”认识的科学性。
2.增强教师PBL教学的组织及管理能力
首先,教师在PBL教学中发挥着指导作用。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PBL对教师对中医理论的知识结构、组织及管理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一方面要具备扎实的中医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应熟悉中医教学大纲;此外还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所了解,以便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如在讲授阴寒凝滞型心痛病例时,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可将“心痛的发病机理”、“为何在夜间发作”、“为何以辛、温、行、散之品治疗该病”等作为问题。其次,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分组,如将学习能力强与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将善于表达与内向的学生分为一组,实现学习能力及性格的互补,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发言,以调动学生学习及讨论的积极性。最后,教师旁听学生的讨论并负责记录,控制课堂的节奏,对于问题偏差太大的可以加以引导。对于未弄懂的问题,留给学生作为作业,课下自行查阅书籍寻找答案。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自觉性
PBL教学的成功实施需要学生的主动配合。从资料准备、结合教学提纲及病历查阅文献、小组讨论及得出结论,学生花在前期准备的时间及精力大于传统学习模式。因此,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自觉性,还应增加学生自学、研讨的时间。首先,应减少教师课堂教授的时间,如对于基础知识比重较大的大可讲授,可系统讲授该章节的基本概念、核心知识,留给更多的时间给学生查阅书籍、资料。其次,可通过鼓励、竞赛、讨论及学生课堂总结等方式来增强学生自学积极性。最后,改变《中医基础理论》成绩考核方式,如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60%,平时课堂表现、课堂参与积极性及竞赛成绩占总成绩的40%~50%。
二、《中医基础理论》PBL教学设计及实施
以“藏象”这一章的教学为例,该章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熟练掌握中医脏腑名称,中医治疗的方法等。如讲授该章时,应让学生认识到虽然中医与西医脏器名称相同,但含义存在一定差异,可将问题设计为“中医称脾胃后天之本,缺之不可,但为何在治疗脾脏疾病时可将其摘除呢?”以此引导学生讨论,并告知学生可查血相关参考书目寻找答案。
具体实施步骤为:第一步:课时结束前10分钟,教师将下节课的内容提前告知学生,并引出设计好的问题。根据学生的性格及学习能力分组,每组5~10人。第二步:课下学生查阅相关参考书目,由小组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将讨论内容归纳、总结得出初步讨论结果。第三步:在各小组充分学习及讨论的基础上,组织全班进行课堂讨论。由各组代表汇报本组讨论结果,并提出在讨论过程中存在的分歧及未解决的问题,本组成员可随时补充,其他小组也可主动回答他人提出的问题。教师在课堂讨论过程中只充当引导者的角色,控制课堂节奏,对于问题偏差太大的可以加以引导。第四步:教师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点评,总结的重点为学生讨论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对于未弄懂的问题,留给学生作为作业,课下自行查阅书籍寻找答案。第五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考核,如小组讨论发言10分,查阅资料能力及态度5分,论文撰写质量3分,团队合作精神2分,多媒体制作2分,小组代表表述1分,共计25分,按照成绩比例计入期末考试总成绩。
三、小结
PBL教学模式应用于《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不仅能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中医理论知识的兴趣,强化对学习内容的认识深度,而且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思维能力,对中医临床各科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晓亭,白增华.PBL教学法在中医基础类课程课堂教学应用的探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5):250-251.
[2]刘迎辉,刘忠文,杜红卫.浅谈PBL教学法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0,(25):272-273.
[3]吴晓青,储真真.PBL教学法在中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7):70-71.
关键词:中医教育逻辑思维非逻辑思维
中医学作为东方科学的一部分,其思维方式具有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的双重特点,同时代表东方主要思维方式的非逻辑思维的顿悟、心悟和直觉被大多数中医学者认为在中医思维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前的中医药院校大学生是在以西方逻辑思维为主的知识体系下培养出来走入大学校园的,这造成了学生对具有逻辑与非逻辑双重思维模式的中医药理论的学习在认知上产生了障碍。当前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并没有完全认识到思维问题是中医教育的关键问题。只有从培养学生逻辑和非逻辑思维两个方面着手,使学生充分认识中医学自身的思维特点,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中医药人才。
1当前中医院校大学生思维方式存在的问题
中国已经历经百年西方文化洗礼,当代大学生更是在数学、物理、化学等西方科学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对于医学的认识大多来源于以西医为主的医院,对中国的古代传统思维在社会生活方面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古代科学技术的理论认知和建构方面,则较难理解传统的思维模式。学生进入中医药院校以后一开始学习的就是中医基础理论中的“元气”“阴阳”“五行”“命门”“三焦”等基本概念,这些基本概念在目前的解剖学并没有严格的对应物。学生在对这些基本概念的学习中仍像在中学时对于概念的认知一样,注重对其物质实体性的把握,用逻辑论证去分析,把高层次还原为低层次。但这种形式逻辑的认知方法在这里遇到了困难,因为概念是思维抽象的结果,而中医学的概念不是实质定义,而是思维到最高层次的哲学概念,即“形而上者谓之道”的思辨最高阶段,不能用形式逻辑的属加种差的方法去界定其内涵和外延。由于学生对中医基本概念的认知困惑,进而对由中医的基本概念建构起来的中医理论系统也不能完全的理解,甚至持否定的态度,有的甚至会排斥对中医的学习。中医学强调唯象联系,突出宏观整体,重视和谐平衡,与学生以前所形成的思维方式和认知习惯格格不入,不易理解难以接受,另外,中医和西医所认知的客观对象都是人体,其中有一些相同语词构成的概念,在其内涵上是不一致的,如“心”“肝”“脾”“肺”“肾”等,西医对这些概念是实体和解剖意义上的解释,中医是系统和功能的认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易造成混淆,尤其是刚入门的学生,对以后的学习造成不良的影响,甚至对专业失去信心。
2中医思维中的逻辑与非逻辑解析
造成中医院校大学生在中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医理论的思维形式与学习者的习惯的思维形式不一致。而当前的中医教育模式并没有从中医自身特点出发,而是模仿西医教育模式,这样造成一些中医药院校学生和中医研究者对于中医学产生困惑,并极大的影响着他们对中医药的学习和信任度。
中医学知识和所有的古代知识一样,以自然哲学为背景,在中国传统的求同思想的影响下结合当时的简单解剖知识和临床实践发展起来,始终没有与伦理道德、艺术、宗教、等文化分离,主张“天人合一”,在《黄帝内经》中就有“智者察同,愚者察异”的字样,求同即求得万物的整体和谐统一。其理论体系从思维的角度上看,既有逻辑思维的概念、命题、推理,又有非逻辑思维的形象、直觉、顿悟,而作为中医学最主要的特点——整体观指导下的辨证论治过程中,非逻辑思维占主要方面。
2.1逻辑思维是科学思维的最普遍、最基本的类型,它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对客观世界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过程,在现代科学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其理论体系上来看,中医学是具有完整的概念、命题、推理的理论体系,从元气——阴阳五行——藏象学说——气血津液——经络——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层层深入通过演绎和比类推理将整个人体的系统性、整体性体现出来。在其具体应用方面主要是以辨证逻辑为指导的,从对阴阳的消长平衡分析法,到五行生克制化的制约法,到治疗的本标缓急法,再到经脉脏腑的运动传变法,最后到运用自如的知常达变法。
2.2非逻辑方法包括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它们与逻辑思维相比,缺乏分析、综合、比较、分类、归纳、演绎等逻辑内涵,而是强调感性认识,以意象、联想和想象或直接领悟来揭示研究对象的本质及规律,甚至有时伴有“灵感”这一特殊的心理体验及心理过程,使认识主体的创造力达到超水平的发挥。非逻辑方法历来被认为在中医学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1]。如匡调元所说:“在传统中国医学学术思想的发展过程中主要是依靠直觉领悟与形象思维而不是靠逻辑思维[2]。”中医学中的非逻辑思维方法体现大量的形象化、类象化、比象化语言和思维的应用上,如四诊上形象话语言的应用,发热、恶风、恶寒的“翕翕发热”“蒸蒸发热”“淅淅恶风”“啬啬恶寒”等,湿邪所困的“腰重如带五千钱”等,对于脉诊“如盘走珠”与“如刀刮竹”“如循琴弦”与“如循刀刃”等;在辨析病因病理变化时,六学说用自然界风、寒、暑、湿、燥、火的特征作类比来说明病因病理,建立了致病因素与机体反应性结合的病因观念,如眩晕欲仆、手足抽搐、震颤等病症,都具有动摇的特征,与风之善动相似,故归为“风证”;在确定治则治法时,如“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温病条辨·治病法论》)。又如“增水行舟”法、“釜底抽薪”法、“提壶揭盖”法、“导龙入海”法、“引火归原”法等都是通过事物本身的形象结合个人的感悟和经验沿着取象比类的思路生发出来的。这种用心领、会意、体悟的思辨功夫,追求言外之意、象外之意[3]。这些知识来源于历代医家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和判断,基于主观的直觉、预感和洞见而深深植根于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之中。这些知识就象中医中的阴阳的概念一样含有大量非语言、非概念形式的信息,语之则不能尽意,故“圣人立象以尽意”“用意以明理”,所以历代医家总是把“医者意也”作为行医的最高境界。“医者意也”在对中医的认识中甚至可以作为中医非逻辑思维方法的代名词,它不仅体现在形象思维方面,而且与直觉、顿悟密切相连,它能激发思维主体的想象,蕴藏着极大的创造力,使认识主体的创造力达到超水平的发挥。它不需要琐碎的实验数据和指标,也不需要在此基础上的分析、推理,它保持了认识活动本身的整体性,在广阔的联系中认定疾病,能够揭示局部的、分割的方法甚至很难揭示的人体奥秘。中医这种“医者意也”心悟的能力是建立在医者的两个基础之上,一个是医者的知识结构基础,另一个是其临床实践的经验基础。所以,中医本身具有极深人文内涵的医学典籍和经验积累性决定了”医者意也”作为个人自身对健康与疾病问题所能领悟的深度,只有把对经典著作的理解与临床经验结合起来,充分运用逻辑和非逻辑思维,才能够“心悟”到人体生理和疾病的本质,才能领悟到中医诊治疾病的最高境界。
3中医教育中逻辑和非逻辑思维的交融
为了使学生对上述中医学思维方式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解决中医学习中的困惑,在中医教育中,应加强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的培养,从思维知识的渗透和中医文化氛围培养两个方面促进逻辑和非逻辑思维的交融。
3.1逻辑思维方面在教学中加强思维知识的渗透,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应该让学生从中医基本概念出发,了解中医理论体系的建构的命题和推理过程。在中医经典的教学中,应分析其中的逻辑思维方法,如以《内经》的阴阳学说为例,《内经》提供了一个辨证逻辑与形式逻辑相统一而以辨证逻辑为主,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相统一而以演绎推理为主的逻辑思维模式。将其分为6种主要模式:比类对应式、互含递进式、转化循环式、消长平衡式、揆度合参式、正反逆从式[4]”。其中最常用的是“比类对应式”即“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这种方法导源于《墨辩》的类概念和《周易》的卦辞、爻辞[5]。《内经》中所讲的“援物比类、化之冥冥”,“不引比类,是知不明也”,都是指的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在掌握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通过把两个或两种不同的事物或现象联系起来加以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相类似或共同的地方,然后把已经知道的某一事物或现象的有关知识和结论,推论到与之相类似或有共同点的现象和事物,也可能具有相同的知识和结论。这样一来万事万物都可归到阴阳五行的范畴之中。在中医诊断教学中,可以穿插中医经典当中的一些案例进行分析,将中医学的基本思维方法蕴涵其中,比如对《伤寒论》中的一些经典案例进行分析,使学生对张仲景的“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治则有更深刻的理解,还可通过中医辨证论治中“审证求因、法随证出”及中医经方分析中“以方测证”等推理分析方法为例去说明中医中逻辑思维的应用[6]。
3.2非逻辑思维方面:加强中医文化氛围培养中医学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有氛围里发展出来的,与儒、道、佛、技有着割不断文化的渊源,它的起源深受古代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的影响,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而且贯穿于中医理论体系各个方面,涉及人文学科和人文知识,如阴阳、五行、易学、哲学、道学、道德、养生等,与传统的自然科学,如天文、地理、时令、生物(药食)形体等共同构成了中医药学独特的理论体系,因而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双重属性[7]。它与当时的其他学科建立了同构系统的联系,因此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占主导地位。古代科学环境下的中医师甚至平民百姓,都能自觉地接受中医理论,不会有不理解说不清的困惑。例如,“天人相应”“五行相克”“血脉同流”“经络相通”“子午流注”等通过意象、联想和想象,甚至直觉心悟创造出来的具有中国传统文化主观直觉特点的命题,采用当前现代科学研究的生理、病理、生化等定量研究方法则很轻易的就会被否定掉,如对其传统文化的内涵有了很深的理解,认识到中医学的多元性的特点,再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探索其未来与发展,也许会找到其有效途径,所以,对于中医院校学生中医思维的非逻辑思维的培养,一个是在专业课课程的教学中,把形象思维、直觉思维这种非逻辑思维方法的优点和长处进行透彻的分析,启迪学生积极思辨。其二从文化的角度认识中医具有积极的意义。应开设有关古代哲学、古代文学等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课程或讲座,在讲授过程中应注意传统文化和中医相契合的中医文化学内容,学习和掌握有关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人文知识;在专业课讲授过程中教师授课除了传授中医的基础知识外,还应将中医的历史文化背景、哲学根源、认识论、方法论等理论特色贯穿于始终;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也应体现出其传统文化的积淀,如在辩论赛上多设计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辩题、开展校园传统文化节及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等等。让学生在掌握中医知识的同时,逐步加深对中医非逻辑思维方式的认识。
另外在中医思维中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是交织在一起的,在逻辑与非逻辑思维的培养中还应注意两者的交融,使学生学习运用正确的思维去学习中医理论,把握中医思维的精髓,把逻辑和非逻辑思维渗透到理、法、方、药的各个环节中去,成为合格的中医药人才。超级秘书网:
【参考文献】
[1]张苇航,张炜.探索中医复杂性之路[J].医古文知识,2004,21(3):10.
[2]周瀚光.传统思想与科学技术[A].匡调元.中医病理学的哲学思考[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7:131.
[3]姜莉.立象以尽意用意以求理[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4):431.
[4]匡调元.中医病理学的哲学思考[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7:129,131.
[5]卓同年,谷培恒.论中医临床思维的逻辑方法及其运用[J].新疆中医药,1999,17(2):2.
一、阴阳学说教学现状
中医护理这门课程在介绍阴阳学说时多以文字描述。对于刚刚入校的学生来说,他们缺乏医学基础知识,而课本语言抽象,这很不利于学生对于阴阳学说的理解。
二、教学中应注意的地方
(一)确立教学目标
预则立,有目标,就有了教学方向。我从知识、能力、情感三个方面确定了阴阳学说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学习之前有一个认识。阴阳学说的知识目标:熟悉阴阳学说的概念、基本内容,了解阴阳学说在中医护理中的应用;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和谐、平衡观念。
(二)确定教学内容
有位德国学者说过一句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梅英认为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应贴近学生的经验,联系现实生活,应该简约鲜活,而学生不只是停留在情境的表面,应触景生情,进入实质的领域,感受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行有效的学习。
1.引入新课
(1)提问法引入
在课堂中,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听过哪些包含阴阳的词语?大家会说出关于天气的描述,如艳阳天、阴天,医院的化验检查结果有阳性结果、阴性结果等。教师可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历引出阴阳的基本概念。
(2)图片法引入
展示韩国国旗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的颜色、猜测图片的含义。图案和中国古代的太极八卦图很像,中央是太极图案,四周配以八卦图形之乾卦、坤卦、坎卦和离卦。太极图中的红色代表阳,蓝色代表阴,四周乾卦代表天空,坤卦代表大地,坎卦是月亮和水,离卦为太阳和火。火与水、昼与夜、黑暗与光明、建设与破坏、男与女、正与负等,作为宇宙中两种强大力量,通过相互对立制约而达到和谐与平衡。
(3)古典文学著作《红楼梦》引入
《红楼梦》三十一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因麒麟伏白首双星中一段史湘云与丫头翠缕的谈话探讨了阴阳的相关问题。在课堂中,教师可先播放红楼梦87版有关阴阳的这一段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的关注点集中在阴阳的讨论上。视频画面优美、语言生动,学生乐于接受这样的教学方式,学习非常积极。
2.讲授新课
(1)图画法展示
在讲解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时,我在黑板上画出阴阳鱼,让学生思考能从阴阳鱼图中发现什么?继而向学生讲解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并据此设计了几个小问题,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2)生活实例展示法
教师可借助一年四季的变化来说明阴阳学说的对立、互根、转化、消长平衡;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身临其境,引导学生感受四季寒热、阴阳的变化。
(3)图表法展示
在阴阳学说中,教师可借助图的鲜明、直观、概括、逻辑、易记等长处,在讲解阴阳学说时声形并茂,让学生视听结合,从而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深奥的理论通俗化,复杂的问题简明化。在教学中,我借助立体图表直观展示阴阳平衡、阴阳偏盛、阴阳偏衰。
3.课堂总结、拓展
关键词:术语学,认知,中医术语
中图分类号:H059;N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578(2013)03-0025-04
引言
根据术语学的观点,一个学科术语的规范化程度直接反映一个学科的发展水平,一门科学越“科学”,术语就越完善。而中医药学因其悠久的历史,术语具有一些特性。比如形式独特且不简短,有时是字,有时又是短句,如“神”“木克土”“人生有形,不离阴阳”;而术语的意义往往较为广泛,一词多义的情况较多,如“气”;有些概念相对模糊,如“阴”“阳”,且没有明确界限;还有一些同义词,如“内风”也称“肝风内动”或“虚风内动”等。根据近现展起来的传统术语学理论来看,中医术语显然不符合术语学对理想术语提出的一系列要求和标准,如单义性、准确性、简短性、系统性、不能有同义词等,这甚至也成为各界质疑中医科学性的论据之一。
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近一二十年认知术语学的产生对传统术语学的观点提出了有力的挑战。从认知角度来看,中医术语因具有浓厚的中国古典哲学、传统文化以及古汉语特点,具有很高的认知研究价值,它反映了中华民族对生命现象的特有的认知方式和体会。
一认知术语学理论源起与发展
术语学的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20世纪30年代的萌芽阶段;70年代的确立阶段;90年代的发展阶段。也许不同术语研究者对于术语学发展阶段的划分会存在不同观点,但绝大多数术语学家都承认,今天的术语学处在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即认知术语学阶段。
20世纪90年代末,认知术语学(когнитивное терминоведение)首先产生于具有雄厚术语学研究基础的俄罗斯,是认知科学和认知语言学在术语学研究领域的新拓展。
1993年俄罗斯术语学家格里尼奥夫(СВ Гринев)在《术语学引论》一书中使用“认识论术语学”(гносеологическое терминоведение)这一术语,研究专业词汇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并指出术语在科学认知中具有记录知识、发现新知和传播知识的功能。该著作可以看作是认知术语学产生和发展的基础。1998年著名学者阿列克谢耶娃(ЛМ Алексеева)在《术语和隐喻》一书中首次提出“认知术语学”这一术语。同一时期,西方学者也开始把“社会认知术语学”作为与传统术语学相对的概念提出来。此后,“认知术语学”这一术语开始被术语研究者积极使用。
2006年,俄罗斯术语学家塔塔里诺夫(ВА Татаринов)在百科词典中收录了“认知术语学”,并指出 [1]:
在认知术语学框架下,术语被看作是人类认知活动的结果,是人类对知识进行加工和结构化的产物。术语能够记录人类获取的信息,成为认知的工具,因为它能够总结科学事实、积累知识并传播给下一代年轻学者。它的研究基础是范畴化、概念化、概念模式、隐喻化和世界图景等问题。
认知术语学从认知科学中引入隐喻、隐喻化、概念化、概念空间、范畴化、世界图景等一系列概念,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立的研究对象、范畴机制、研究方法、理论问题和发展趋向。它不仅是术语学的一个分支方向,它还是全新的观点体系,是对传统术语观的颠覆和重构,它对很多传统术语学的基本问题给予重新认识。
首先,认知术语学突破传统术语学的语言学界限,把术语看作是表达专业思想和思维的客体,是专业信息的载体和存储形式,它不仅承载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结果,而且是未来认知活动的手段,是专业领域认知和交际的单位。
其次,术语隐喻现象在传统术语学框架内被看作是术语构成的个例,是术语构成的手段之一;在认知术语学研究中则被看作是概念生成及系统构建的基本思维方式。
再次,传统术语学把术语多义现象看成是一个需要根除的“缺陷”,而从认知术语学角度来看,多义现象是通过人类认知手段由一个词的中心意义或基本意义向其他意义的延伸,是人类范畴化、概念化及隐喻思维不断发展的结果,是科学概念及相应术语发展的普遍现象。
综上所述,认知术语学对很多传统术语学中的基本问题给予重新阐释,它将为中医术语研究带来新的视角和空间。
二中医学是一门独特的科学
论据一:俄罗斯著名术语学家列依奇克(ВМ Лейчик)指出[2]:
术语系统并不仅是与概念系统相联系,而且是与其背后的科学理论相联系。客观现实的多元性和不可穷尽性以及每个理论体系的有限性,导致同一个知识领域内可能同时存在多个理论体系,每个理论体系都有自己的一套术语系统,能够覆盖它所描述的客观知识领域。
例如语言学中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功能主义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都是不同的理论体系,都有自己的一套术语,它们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语言,相辅相成,相互补充。中医学与西方现代医学对于生命现象这个研究对象完全建构了不同的理论体系,对人体和病理有自己的一套解释系统,医学实践中有很多中西医结合的例子。实践证明,它们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补充的。
论据二:“一门科学理论的术语首先是以某一自然语言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它是该语言群体对世界的认识的体现形式。”[3] 而中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由汉语建构的世界,其语言特质与汉语的文化特质相关,反映了汉民族生活现象的世界。它与西方现代生物医学的哲学基础、思维模式、认知方式都不同,术语系统的构建模式也因此不同。中医基础理论建立于阴阳、五行等基本概念之上,气血、经络等基本概念都是中医特有的,它反映的是中华民族关于生命现象的世界图景。
论据三:隐喻是人类重要的认知方式,尤其是抽象思维的工具。从认知角度看:“科学隐喻不仅有助于快速掌握研究对象,是描述科学理论的语言手段,还有助于人们探求知识、记录知识,是概念化的重要手段。”[4]从科学历史的发展轨迹来看,几乎没有任何科学理论是基于纯粹的逻辑建构。从生物学中分子的双螺旋体结构,到核物理学中的夸克,我们很难想象没有隐喻的“科学语言”。而综观中医术语的内涵,可以说隐喻无处不在。同时,相对于其他对象科学的拟人观(即以人的身体结构、功能、形象、性格等特征比拟非人类事物),中医学对人类机体的隐喻思维则是拟物观,即在中医学上,人的躯体就是缩小的世界,人与宇宙是同构的,从人体推及自然,人与万物的构成和运动规律是一致的,自然、情绪、社会生活、动物、植物、气象、兵法和等级制度等都被用于中医的认知原型。可以说,准确把握中医术语的隐喻特质是理解中医理论的重要一环。
综合以上术语学分析,中医是一门历史性和人文性高度融合的、最具中国特色的学科,其术语具有鲜明的传统文化特色。
三中医术语的特点
俄罗斯著名哲学家弗洛连斯基(ПА Флоренский)曾指出:“任何一门科学的实质就是该科学的术语系统,术语的发展史恰恰反映了这门科学的发展史。”[5]中医学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其术语因此也具有不同于其他自然科学术语的特点,朱建平教授曾撰文将中医术语的特点概括为“历史性、人文性、定性描述、用具体名词表达抽象概念”[6]。
1历史性
中医术语多为古代汉语,中医术语可以是字、词、短语,还要考虑到古今词义的演变等,如“内风”在古代指因房劳汗出,风邪乘袭的病证,今指肝风内动,即由脏腑机能失调而引起具有动摇、震颤特点之各种症状的病理变化,与肝脏关系最为密切。
2人文性
中医术语大多包涵了较多的中国传统文化,如术语“三子养亲汤”中,“三子”是指紫苏子、白芥子、萝卜子三种药材,主治老年人中气虚弱,运化不健。因其用三种果实组方,以治老人喘咳之疾,因此寓其“子以养亲”之意,蕴含了汉语言主体的民族传统文化。
3定性描述
中医术语包含大量的自然语言和生活语言,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事态来表述或比喻人的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的原理等。多为定性描述,很少定量描述,如气虚、火旺等都是一个定性的描述,无法用确定的数值来衡量。
4浓厚鲜明的古汉语特色
中医术语多为古代汉语,由于汉文字的特殊性,中医术语中的词法、句法非常灵活,极富弹性。有很多概念的术语表达不完全符合形式逻辑及现代术语学的要求。此外,中医术语往往意义广泛,一字多义。如“气”是中医中使用频率相对较高的一个术语,“有人将《黄帝内经》中的‘气’分为270多种,其概念内容很难清晰界定”[7]。
5独特的抽象思维方式
汉语言文字和民族文化与中医学科体现的抽象思维方式是互为影响的,尤其体现在隐喻思维模式上。如五行是古人在长期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对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朴素认识基础上,进行抽象而逐渐形成的理论概念,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因此医学上所说的五行并非指这五种具体物质本身,而是五种物质不同属性的抽象概括。
四中医术语的外译
201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出中医药文化建设的“十二五”规划,意味着提升中医药文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已被列为国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方面。在强调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导向下,中医术语的外译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它是推动中医走向世界以及平衡“文化逆差”的必经之路。
术语翻译不单单是完成两种语言表达手段之间的转换,还要实现学科领域内的科学概念之间的对应,不同语言相应学科领域的概念之所以能对应,其理论前提是科学的国际性和科学认识的普遍性。此外,在传递概念基础上,还应该保证所翻译的术语相互联系成一个整体,也就是保持原有的概念体系。从概念出发、从概念系统出发是术语学的一条基本原则。[8]
也就是说,不同语言间术语表达手段的转换具有不同于一般语言的突出特点,因为术语同时属于语言系统和专业知识系统。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考虑语言和非语言的综合因素。
然而由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以及中医所具有的浓厚的中国古代文化底蕴,其独特的理论概念在目标语言中没有对应词,中医术语的外译遇到了巨大的挑战。因此需要做好以下两点:
首先,中医学迄今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它的很多理论的科学性已逐渐被证实,因此在很多中医术语翻译过程中,不仅考虑双方语言特点,还应考虑中医理论体系的继承性,不要单个解决术语翻译问题,而要注意保持术语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制定统一可行的外译处理原则和方法。对基于这些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及名词的译介应保持中医固有特色,不能以西代中,也无法取代,如气血、经络、三焦等中医独有术语在西方现代医学中缺乏对应词。另外,基于不同理论体系的中、西医术语,还存在名同实异的情况,如中医的心、肝、脾、肺等概念的内涵与西方现代医学中概念有很大不同,这种情况尤其需要注意。
其次,中医术语的规范工作需要语言学家和中医学者的共同努力,进而,其外译也不应仅局限于汉语言使用者,还需要目标语国家的汉学家和中医工作者的合作。对于一些翻译原则和方法不宜过于教条,除了考虑保持我国文化传统、思维习惯和语言特色之外,目标语国家的语言习惯和认知特点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对于同一个术语外译,中国人的翻译和外国人的翻译肯定会有不同的地方,尤其对于中医这样一门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的学科。因此做好与目标语国家相关领域研究人员的协调和沟通工作,在不破坏中医理论精髓的前提下选择更为恰当和合适的表达手段,对于中医的传播和交流更有好处。
参 考 文 献
[1]Татаринов ВА Общее Терминоведение: ЭнциклопедическийСловарь / ВА Татаринов / Российское терминологическое общество РоссТерм[М]Московский Лицей, 2006:82
[2]Лейчик ВМ Терминоведение:предмет, метод, структура[М]Белосток: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Белостокского университета, 2007:100-101
[3]Романова НП Язык науки как результат и источник познания[С]//Татаринов ВА История отечественного терминоведения(ТОМ3) Москва:Московский Лицей, 2003:218
[4]Алексеева ЛМ Метафоры,которые мы выбираем (опыт описания индивидуальной концептосферы)/ЛМАлексеева[C]// любовью к языку:сбнаучтрудовМВоронеж:ИЯ РАН,Воронежгосунт, 2002: 293
[5]Алексеева ЛМ Философия термина в русской традиции[C]//Терминология и знание Материалы ⅡМеждународного симпозиумаМосква, 2010:18
[6]朱建平中医术语规范化与中医现代化国际化[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21):7
中医外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临床科学,对理论知识具有很高要求的同时,更需要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传统单一的课堂教学方法相对枯燥简单,不但不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某种程度上,还使学生养成了一种循规蹈矩、惰于思考的习性。本校自2004年起针对中医药高等教育现状,提出了建立“课堂实践同步,以学生为中心,实践为重点,提高临床动手能力为目的”的高等中医教育理念,将三年级中医专业学生为期3个月的教学实习改为1年的床边教学模式,使学生在临床教学基地随师的同时,完成临床课程或部分临床课程的学习,自始至终全方位在临床实践中接受培养[1]。针对这种始终围绕以增强学生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综合素质为目的的高等中医教育模式,结合中医外科学的自身教学特点,积极有效地探索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已显得刻不容缓。
1树立培养学生基本临床思维能力的教学观念
临床思维能力是指在临床实践中运用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基本技能,对具体临床现象进行分析和思考,最终作出科学判定的能力,是高层次医学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衡量其治疗和诊断水平高低的标准[2]。
1.1逻辑思维能力是临床思维的核心
实践证明任何科学都是逻辑思维的具体应用,而基于朴素系统论的中医学则更加强调了一种通过对于临床表象进行客观描述,运用中医理论进行推理归纳,以获取病机进而处方用药为目的的思维。正如张仲景在桂枝汤证坏病中所阐述的:“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思辨原则,当代中医学家则表述为“审证求因,审因论治”,其模型就是从纷繁的结果中去伪存真,归纳类比,推求病因,具有典型的“黑箱”特征,是中医学的核心思想,也是当代高等中医教育课程建设的指南。作为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中医外科学课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这一进行临床实践活动的基本思维能力,也是建立其他思维能力的基础。
1.2整体思维能力是现代医学进步的要求
以阴阳五行为代表的中医整体观及其建立在八纲、脏腑辨证基础之上的临床学说构成了中医学的基本框架。整体观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方法在中医学中的具体体现,是同源异构及普遍联系思维方法的具体表达,要求人们在观察、分析、认识和处理有关生命、健康和疾病等问题时,必须注重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的统一性和联系性。整体观念贯穿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法、辨证、养生、防治等各个方面,是中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的指导思想。随着人类认识水平和诊疗技术的提高,中医外科不再只是“以其痈疽、疮疡皆见于外,故以外科名之”,整体思维的具体运用不能只强调局部病灶而忽略整体。实际上整体和局部是统一的,若干个局部的综合表现恰恰反映了疾病的整体情况,从局部到整体、从整体再到局部、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理念才是现代中医整体思维的精髓,因此在制定决策时既要宏观地掌握疾病的内在原因以及对全身其他脏器的影响,又要突出人体个体差异的特点,强调扶正祛邪相结合,内治外治相结合。
2强化床边教学综合多样化教学手段
床边教学是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在老师的指导下用于临床,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改变了以往从书本到临床的旧教学模式,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由被动灌输转变为主动参与,很大程度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疾病的逻辑思维和系统分析的能力,有利于临床应用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2.1将PBL理念引入中医外科学的床边教学
通过近三年的在校课堂学习,学生已初步掌握相关医学基础知识和医学理念,具备了一定的文献检索和自学能力,思想上也趋于成熟。在此基础上,开展床边教学结合PBL模式可使学生尽早从学生式的思维模式转向医生的思维模式,能将书本知识融会贯通地运用于临床实际,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培养有较强动手能力的临床医学实用型人才。笔者发现在进行床边教学授课时,教师应事先讲授教材的总论及重点内容、基本概念作为过渡,介绍中医药在有关疾病治疗中的优势,以激发学生学习中医外科的兴趣和信心;带领学生模拟住院医生参加各级临床医疗活动,熟悉医院的正常工作程序,建立初步的感性认识;选择典型病例,如以肿块为线索确立乳腺增生病、乳腺纤维腺瘤、浆细胞性乳腺炎、导管内状瘤、男子异常发育、乳腺癌等疾病模块,由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并向学生提供预习指导和预习资料;带领学生到病床旁,结合实际病例,以问题为主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由学生代表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对照所学的理论知识,将各疾病进行对比讨论,打破现有学科界限,对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等相关知识系统回炉,结合中医的四诊和辨证施治内容做出相应的初步诊断和治疗措施,也可在疾病的进一步发展与演变过程中,通过图书馆、互联网和专业教材等途径获得最佳解决方案及了解相关最新研究动态;最后由学生进行课堂分组讨论,陈述不同观点及心得体会,在此基础上,教师做出总结,对学生的思路进行点评和修正,突出重点,从而加深学生印象,使其所学的知识真正应用于临床,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他们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2充分利用医院教学查房及专题讲座制度
结合医院三级医生查房制度,从教学角度出发,高标准、严要求,在查房中有准备有计划的体现正确的操作指导和临床分析,加深学生对“三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正确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临床思维,耐心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在言传身教下,将学生的知识循序渐进的引向深入。同时,带教老师能在查房过程中动态检查学生熟悉了解病情的程度、技能操作及临床逻辑推理、分析、判断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教学相长。坚持定期开展专题讲座,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丰富拓宽他们对新技术、新知识的学习。一般由科室高年资医师负责讲授,根据自身多年的临床经验,内容涉及中医外科的基础理论知识、最新研究进展、学科发展动态等,讲座结束后大家一起就该问题及临床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通过组织参加讲座学习,提高学生对于本专业相关基础理论知识的系统性掌握,培养其主动了解掌握本专业前沿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极大的提高了他们的理论水平。#p#分页标题#e#
2.3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性强、动静结合、视听相兼、信息量大的特点,教学过程中只要适当结合讲解,避免形式单一,就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3]。在开展床边教学模式时,可组织学生观看“中医外科特色治疗”、“体格检查”、“临床基本技能操作”等多媒体教学录像,生动、立体、逼真地向学生展示临床课程的特点,利于学生接受。同时,重视收集临床典型病例,不断积累大量丰富的图片、录像等教学素材资料,组建影像资料库,可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乃至病例讨论中加以分析运用。针对中医专业学生临床动手能力存在的劣势,在临床带教时务必做到“放手不离眼”,让学生更多地参与查体、换药、无菌操作、清创缝合、脓肿切开、药线引流等诊疗操作,锻炼学生的中医外科基本外治技能,培养实习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有力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独立参与临床工作的信心,从而为最终的毕业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把握学生心理增强床边教学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学生初次接触临床时,大多带有强烈的兴趣和激情。在床边带教过程中,学生在临床教师的指导下,带着临床问题参与真实环境的实践,体验作为一名医生的酸甜苦辣,带教老师的人格和习惯、带教的规范和质量,都会对他们生产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要以自身的模范行为和一丝不苟、勇于探索的工作作风及严谨的工作态度去教育和感染学生,要求学生从思想上、仪表上和举止上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的一言一行体现高尚的医德医风、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遵循“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原则。除此之外,学生对临床实践还存在特定的心理活动特点,如恐惧心理、畏难心理、收获心理、耕耘心理、无所谓心理等。这就要求带教老师要掌握这些心理活动的行为表现,采用不同的带教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正确引导和耐心帮助,才能尽快解除困扰,契合床边教学的初衷,往往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有恐惧心理、畏难心理的学生,带教老师可从积极配合的病例入手,帮助他们解除心理压力,树立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对有耕耘心理、收获心理的学生,老师在带教中要应从易到难,引导他们循序渐进,切忌好高骛远;对有无所谓心理的学生,带教老师则要贴近他们的生活,教育他们端正态度,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用知音、益友、严师去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关键词】 中医理论;医学研究;临床应用
中医中药在中国古老的大地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经过临床实践,证实了中国的中医中药无论是在治病上、在防病上,还是在养生上,都是确凿有效可行的。在西医未传入中国之前,我们的祖祖辈辈都用中医中药来治疗疾病,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中医理论的形成经历了春秋战国、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等朝代,追溯其渊源,相当遥远。中医理论是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上,研究人类的生活和健康及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全面的健康科学的活动。中药的现代化,因为传统医学的理论和思维去理解的偏差,中医中药的特点和优势的概念的局限性过程中不能完全实现。抛开或偏离中医理论,不仅猛烈地冲击中医的基础地位,也使得它很难得到适当的中医临床的发挥,对传统中药在国内医药市场竞争产生严重影响。
1 中医理论的研究现状
中医理论来源于对医疗经验的总结及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思想。其内容包括精气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气血津液、藏象、经络、体质、病因、发病、病机、治则、养生等。中医理论的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中国传统医学相关的理论、诊断法、治疗方法等,均可在此书中找到根源;再到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伤寒论》,以及诸多学派、各家学说盛行于金元时期直至晚清,经历了上千年的发展。从一个或多个简单、粗糙理论,发展成为一个相对成熟的理论体系,包括如:阴阳,气血,五行,八纲,六经等。在医学理论和技术的迅速发展,医学也进入了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对一些列中医理论进行不断的探索和编辑,出版和翻译了大量的珍贵古典医书,如《中药药理学》、《中医方法学》、《中医时间医学》、《中医心理学》等,使中医理论研究获得较大进展。诸多学者在利用多种方法解释中国传统医学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传统医学理论,表现出当代中医理论新的风格。在诊断方法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多成就,如脉诊和舌诊,脉诊仪或电脑绘图脉搏,研究脉冲机制等。
2 中西医学理论的差异
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是导致两种医学走向不同发展道路的基础和关键,二者无论在理论或实践各环节均存在显著差异。由于它们对疾病的认识角度和诊断治疗方法的不同,导致两种医学在临床实践中始终难于沟通与融洽。中医理论是从人对自身乃至宇宙万物的生命及其能量流动的深刻体验出发的,中医治病的原理就是调整人身的能量动态使之归于平衡的常态,中医的一切理论都是围绕这种能量状态的消长变化展开的,理法方药莫不如此。西医是随着解剖学与化学的发展产生并发展起来的,由于起点远离了直接的生命体验,导致了其认识论与方法论的机械主义倾向。中、西医是完全不同的学术体系。中、西医学在基本概念、理论等方面的差异是客观的、全面的、深刻的,二者不能混淆,也不能简单地判定其是非优劣。其根本分歧在于:它们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哲学基础上产生的医学,物质实体是西方哲学最核心的范畴;相反,中医不重物质实体,而重关联实在。
医学的发展以适应人们抵御疾病和保持健康的需求为前提,传统的中医理论创新,以解决中医临床的实际问题为目标。目前,中医药研究的基本理论往往忽略了这一点,抛弃了传统的中药和综合知识、方法,人体机能和病理外观被机械化隔离。无论怎样,未来医学的发展应该是建立在结合中国和西方医学的真正意义上的,有中西医相互学习和有益互补,发挥各自的优势。
3 中医的现代临床应用
临床研究,传统中医对一些常见的疾病,甚至一些重大疾病,都有较为满意的效果。例如心血管疾病、病毒感染、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功能紊乱等,中医疗法都具有一定的优势。中医结合传统的方法,治疗多器官功能衰竭抢救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研究证明,中医疗法在治愈疾病的同时,使许多患者免除了手术的痛苦,并大大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此外,在治疗冠心病、肾功能不全、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脑血管意外等,发挥中医中药优势,取得了不错的临床效果。
在药剂方面,近年来逐渐由片剂、水剂、糖浆、冲剂、注射剂、栓剂等取代了传统的“丸、丹、膏、散、汤”。特别是近年来各种抗感染中药静脉注射的使用和中药大型输液的出现,大大提高了中医、中药的治疗效果。
中医理论在经络和针麻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功效享誉海内外。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经络在中医学的重要性正如《扁鹊心书》所说:“学医不知经络,开口动手便错。盖经络不明,无以识病证之根源,究阴阳之传变。”在国际上,针灸在引起医学界极大兴趣,世界卫生组织的观点认为,针灸已被证实在减轻手术后疼痛、怀孕期反胃、化疗所产生的反胃和呕吐、牙齿疼痛方面是有效的且其副作用非常低。
参考文献
[1]章增加,胡依平.试论晚清以来中医理论发展缓慢的原因[J].广西中医药,1996, 19(1):39-41.
【关键词】 西医学习中医/教育; 中医儿科学; 学生,医科/教育; 教学
课堂教学是当前国内高等医学院校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学生能否获得系统的医学知识和深刻理解医学理论的内在实质,主要靠教师的课堂讲授来体现。但是,在西医院校中学生学习中医前,往往已接受了两年正规的西医教育,而中医学与西医学观察人体的手段与角度有很大不同,所以在西医院校进行中医教学不能生搬硬套中医院校的教学方法,要因地制宜,灵活而客观地重新调整教材,大胆取舍,不泥古,不离宗,使西医院校的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好中医知识,学到中医儿科的精华。
1 精心制定教学计划,引进科研新成就
西医院校的学生在学习中医前往往已具有一定的医学知识水准,而且中医学课时较少,往往要将中医院校几年的课堂讲授内容在短短的一学期内讲授完毕,又要考虑学生原来所学知识的差异等,教学困难较大。故要根据西医院校学生的特点精心制定教学计划,课程的设置既要考虑中医药理论的系统性及全面性,又要考虑突出主干课程,讲授时应深入浅出,把基本的原理和概念放在中心地位,主要阐述中医学最基本、最概括的观点,着眼于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及疑点难点,不仅要注意纵的方面,还要注意横的方面,加强章节之间的联系。如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既要阐明阴阳、五行、气、血、津液等基本概念,又要重点介绍心、肝、脾、肺、肾的生理和病理,特别要向学生说明中医脏象学说中脏腑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概念,更重要的则是概括了人体一系列的生理学和病理学概念。如肝主疏泄,主藏血,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肝与胆相表里。这里,肝与胆、筋、目构成一个肝系统。可见,中医所说的某一脏的生理功能包括着现代解剖、生理学中几个脏腑的生理功能,而现代解剖学、生理学中一个脏器的生理功能,又可分散在藏象学说的几个脏腑的生理功能之中。要使学生理解中医藏象的思维模式,并借助该模式阐述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以后学习脏腑辨证及临床工作打下基础。同时要在讲授中医课程中时常融进一些研究的新动态,及时把新知识、新观念介绍给学生,充实教学内容。现代医学的研究已进入细胞、分子、基因水平,许多学者也对中医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如沈自尹等[1]重点进行“肾本质研究”,研究发现肾阳虚证患儿尿17羟类固醇值低下,肾阳虚证主要发病环节在下丘脑,有特定的物质基础,补肾药能提高下丘脑与皮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mRNA表达水平。该研究结论可用于预防哮喘季节性发作,长期应用激素者撤除激素、减轻激素副反应等。又如在讲到“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一理论时,向学生介绍乐敏等[2]研究发现93.9%的肝炎患儿有不同程度的胃部炎症及溃疡改变,并随着病情及组织病理学变化而加重,从而认为胃黏膜和食管静脉的改变是“肝病传脾”理论的病理基础之一。这样可提高学生对学习中医的兴趣,培养他们关注科学新动向的习惯。
2 注重中医基础,突出儿科特点
学好中医,基础是关键。教学中反复强调中医的特点,让学生在阴阳五行、脏腑学说、病因病机、四诊八纲、脏腑辨证、六经辨证中了解中医、学习中医。特别强调中医的辨证施治,让学生知道中医学中整体观念、辨证施治十分重要。在教学中注意突出儿科重点,特别是中医针对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强调小儿“稚阴稚阳”与“纯阳之体”的特点,对小儿“脾常不足”“肝常有余”“易寒易热”“稚阴未长”“稚阳未充”的理论都一一阐述清楚,并且根据西医院校学生的特点,理论联系实际[3]。如小儿具有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旺盛的生理特点,故小儿感冒发病急,传变快。对于一些急重热病,还常出现“逆传心包”的现象。小儿为纯阳之体,各种邪气易从阳化热,故临床上热证多且重,引起学生对小儿高热惊厥的重视。再如讲到“脾常不足”这一理论时从中医对脾胃的认识谈到儿童特殊的生理特点,大量列举临床病例,进一步阐述由于小儿“脾常不足”,故临床上小儿多见积滞、呕吐、泄泻、厌食等证,对小儿消化系统病证中医多从脾胃治疗着手,使学生能在今后的临床中灵活运用中医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4]。
3 创立“方药结合”,融会“中西贯通”
中医院校的教学一般均先进行中药的学习,然后再逐步深入地学习方剂。笔者根据西医院校中医课时少的学习特点,创立“方药结合”的教学方法,把中药学与方剂学合为一体,讲药结合讲方,以药带方,提高学生兴趣,方便记忆,有利于实践。如在讲解桂枝时,先详细介绍其功效、适应证与用量、配伍禁忌等,再增加一些现代药理和临床研究的内容,再带出以其为君药的方剂(桂枝汤),介绍该方的组成、功效与主治,最后再介绍由桂枝汤演变而来的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的组成和功效等。通过实践证明,这样的改革学生反映较好,使得教学更加灵活。
西医院校学生有较扎实的西医理论基础,如果提高他们学习中医的兴趣,学好更多的中医知识,他们将是一批非常有用的中西医结合之才。所以在讲授中医课程时适当融进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新动态,如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儿童常存在明显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及免疫调节功能紊乱,中医辨证为肺气虚,黄芪、人参、白术等补气药既能补益肺气又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临床上常常能获得满意的疗效。又如讲授到补肾药时,从“肾主骨”这一理论展开,可使用现代生化、内分泌、分子生物学等知识从微观层次阐释“肾”这一系统与“骨”的内在联系,从而阐述补肾药不仅能补肾益精髓,而且能调整钙磷代谢等。故对佝偻病、生长发育迟缓的儿童,临床上运用中药补肾能获得可喜的效果,使学生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学以致用。
4 注意讲课的系统性与实践性
讲课的系统性与书本的系统性一样要求层次清楚、条理分明外,还特别要求重点突出,在系统讲授的基础上突出重点以及重点之间的内在联系[5]。如在讲解清热药时,重点讲授黄芩、黄连、黄柏三味药,既讲解它们的共性,又讲清它们的区别所在。在教学中笔者提倡少而精的教学原则,精选讲课内容、详略得当、以点带面,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在讲解儿童肺系疾病时,在辨证上有许多相似之处,讲解时就系统、重点讲解咳、喘、哮的中医辨证治疗。中医学是前人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理论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首先要从讲课中得到贯彻,所以在讲解到常见病证的辨证施治时常常举一些临床病例,和学生一起讨论理、法、方、药的运用,培养学生运用中医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讲解方、药时,根据西医院校的学生毕业后从事西医儿科临床工作的特点,着重介绍中医的辨证施治,讲解临床工作中中成药的辨证应用,如感冒,根据中医辨证有风寒、风热的不同,风寒患儿可用川芎茶调散,风热患儿可用感冒退热冲剂、板蓝根颗粒等,这样能使学生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得心应手地运用中成药,不会因辨证错误而用错药。
5 注意教具的多样性与讲课的艺术性
教具多样化是提高学生听课效率必不可少的一环,笔者在教学中十分注重教具的多姿多彩,挂图、投影是常用的教具,不仅能帮助语言的表达,还可更好的体现讲课的中心。在讲到舌诊时制作了大量的生理与病理舌象幻灯,放映时学生反应活跃,大部分学生能当场消化舌诊的内容;在八纲辨证与病因的教学中放映教学光盘,形象、生动、直观、鲜明,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记忆。
课堂讲授是一种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活动,讲课的语言要规范、简练、准确、生动,不能照本宣读,要注意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并注意要适当地运用生动的描述和比喻等[6]。有时在课堂中还可适当穿插讲述中医典故,如“坐堂医生”“杏林”,麻黄“发汗用茎,止汗用根”,大黄“不可轻用”,中药对联及谜语等,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提高听课效率。
总之,目前西医院校的中医儿科教学仍存较多困境。面对教育新形式和医学发展的新趋势,教师必须顺应潮流,“学无定法,教无定规”,不断积极探索、学习和掌握新的教学理念,大胆改革,锐意进取,不断提高个人能力培养,促进中医儿科教学的改革。
参考文献
[1] 沈自尹,王文健,余瑾,等.肾本质理论研究与临床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26(1):9495.
[2] 乐敏,陈建杰,赵钢.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胃黏膜的改变浅析“传脾”“实脾”在其治疗中的指导意义[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8,18(2):8890.[3] 王素梅.中医儿科教学体会[J].中医教育,1999,18(4):5961.
[4] 褚艾妮.中医儿科教学之我见[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2,5(3):119120.
情景教学产生于二战时期的美军课堂,当时作为一种语言教学方法,亦称听说法。它以语言学和心理学为基础,强调在环境中教学,利用一种强化了的学习环境,扩大学生与目的语的接触面,通过全境化教学,加强了学生接触和运用目的语的学习机会,收效良好。情景教学法是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模拟某种情景或景象的教学方法,是一种虚拟实践性培训方法,其最重要的手段是案例教学,目前已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并受到教育者的青睐,这种教学模式主要在各级学校的英语、语文、体育、生物等课程中应用。各类医学教育也在逐步尝试采用情景教学法。
中医内科学是一门搭建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之间的桥梁的课程,传统课堂讲授方式适宜于基本知识的学习,但对于拉近理论与实践的距离明显力量不足。基于这种情况,我们在中医内科学的教学中引入了情景教学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创造力、实践力、临床思维决策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收效良好。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也^认识到,情景教学法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有其特殊性,值得深入研究,现介绍如下:
1四诊合参、辨证论治是中医情景教学法的关键
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情景设置,有别于其他学科的关键一点,就在于需要体现出中医的特色。中医的特色在于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天地人是一个整体,在有限的课堂空间里如何能体现出整体观念,可以结合多媒体资料演示天时、地域等相关因素,或借助于教师的情景描述,来虚拟情景,例如可以在寒湿腰痛的病例演示过程中用多媒体播放阴雨天、潮湿的居住环境等场景,来加深学生的印象。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一个主要特点,中医学的情景教学法一定不要脱离了中医的精髓。采用案例模拟的情景教学法,可以在教室中安置诊桌、椅子、脉枕、血压计等来布置诊室的环境,由学生扮演医生,教师扮演患者,来模拟诊疗情景。各种病史、症状的询问,可以通过语言描述,动作形态、语言声息都可以通过表演或多或少的表现出来,但是虚拟病人无法把舌苔、脉象表现出来。这是中医辨证论治情景教学法面临的一个问题。有的教师直接通过语言描述告诉学生相应的舌苔、脉象,这种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问题, 但是还有欠缺。可以在教学中尝试使用智能舌象仪、脉象仪来部分弥补这种不足。
在模拟诊治患者的过程中,要使学生注重四诊合参,辨证论治。整个诊疗活动中,要引导学生学会望、闻、问、切,要望患者的神、色、形态、舌苔等,注意听患者的声息,询问患者的主诉、病史,注意切脉的动作要领等,然后就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处方用药等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这种情景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模拟医生诊治患者,给他们以真实、具体的情感感受,锻炼中医辨证论治的思维。
2丰富情景创设 提高教学效果。
情景教学的关键在于创设教学需要的情景。创设情景就是借助一定的物质媒介,运用新颖的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程序,组织课堂教学,激活课堂教学中的认知内驱力。中医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科学,其所包含的阴阳、五行、天地人统一等思想抽象难懂,对于初涉中医的学生来说,用于指导临床、治疗疾病有一定难度。因此,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应用情景教学法,就要想方设法创设丰富的情景,用直观感性的情景表达晦涩难懂的内容,以“激活”学生的悟性,从而达到教学目的。情景设置可以包括图片、多媒体资料引入、创设问题情景、虚拟环境、临床病例等多种途径,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牛彩琴等将情景教学和传统教学相结合,在中医学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方法包括:创设背景图形,激发学习兴趣;引入生活情景,化解教学难度;再现历史画面,丰富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习动力;虚拟自然环境,增强教学效果;引入临床病例,培育思维能力;引人实验情景,提高动手能力等。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地设置各种情景,以景触情,启迪学生思维。例如在“癃闭”的教学中,我们常常告诉学生朱丹溪提出了治疗癃闭的“提壶揭盖”法,就是开肺气、利小便的方法,但是学生往往还是不太明白,因此在教学中预先准备了一把紫砂壶,在紫砂壶中装上水,但是事先把壶盖和上面的小孔都用胶带封住了,这时给学生演示倒水,水并不能倒出来。把胶带撕掉,再往外倒水,水可以很顺利的流出。这就是气压的缘故。这时学生结合学过的物理知识,重温了水壶倒水的情景。人体也是如此,它和自然界很多原理是一样的,肺主气,气行则水行,开提上焦肺气,可以通利下焦膀胱,故上窍开则下窍自通。通过这种情景设置,把医学的原理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加深了印象,掌握了知识,启迪了中医学取象比类的思维,更好地达到了教学目的。
3将传统教学和情景教学相结合 沟通理论和临床
在中医内科学的教学中,传统教学和情景教学两者并重,缺一不可。传统教学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情景教学偏重临床技能的提高。以情景教学中的案例教学为例,案例教学一定要在掌握了一定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只有通过传统教学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才能在此基础上开展案例教学。如果学生尚不明白什么是水肿、淋证,什么是癃闭、关格,何谈其临床特点,如何进行下一步的诊断、鉴别诊断、辨证论治呢?因此,只有将基本概念、基本知识深入理解,才能在情景教学中进行成功的案例模拟、病例讨论,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在中医内科学的教学中,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还是以传统课堂讲授为好,临床辨证论治,适合灵活地采用情景教学法。只有将传统教学和情景教学相得益彰的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沟通理论和临床,使学生听完课,多思考,会看病。
4以学生为主角以教师为主导
在中医内科学情景教学中,学生扮演医生是案例模拟的主角,教师可以扮演患者,起到主导证候的作用。以淋证为例,患者可以说出排尿痛这种主症,但是医生能否问出病程、相关症状、既往史等,则需要看学生对这种病的掌握程度,这也可以起到一个考察学生学习情况的作用。教师扮演的患者,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生,引导出不同的证候,例如尿痛伴有尿血,就是血淋;尿痛伴有砂石,就是石淋;尿痛伴有病情反复,劳则犯病,则是劳淋。可以判断出学生对这种病各种证候的掌握情况。
教师在情景教学中的作用还包括引导学生抓主证,明诊断,掌握类证鉴别。主证是辨证论治的关键依据,它是患者感觉最痛苦的症状。主证决定了诊断、处方、用药等一系列后续工作。例如胃痛,患者感觉胃脘部疼痛就是主证,明确疼痛部位就可以做出诊断,它和心前区闷痛的心痛、两侧胁肋部疼痛的胁痛,显然不同。教师可以在情景模拟中进行引导,以使学生明确诊疗的程序。在情景教学结束时,教师需要对学生表现中的优点予以肯定、表扬,同时指出问题和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