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1 16:23:2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智慧教育在线课堂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校园文化是学校自身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已经把校园文化建设摆在了举足轻重的位置。不难发现,校园文化建设无外乎两个方面,即校园文化与其建设。前者,是学校所有成员在学校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包括学校最高目标、价值观、校风、传统习惯、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在内的精神文化,而后者则表明了校园文化的发展不是无谓的顺其自然,而应对其加以正确的引导。在不同的引导方式中,较为有效的一种方法是使其在一定程度上制度化。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就不能偏离老师这一主导,老师成长决定着一所学校的未来。“教师的职责现在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现成真理的人。”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报告中的论点。青年教师只有走专业化发展之路,才能始终站在时代的高度,把握教育的走向,不断走向成功。在实践中,我们觉得校本教研、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正是青年教师成长的有效路径。为此江苏省张家港职教中心校在老师成长日记方面作了有效探索。
1 校本教研――为教师成长提供智力支持
校本教研是指以学校为重心、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实际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主体、有理论专业人员共同参与的研究活动。它摒弃了传统的纯理论的研究方法,注重学科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有机统一,注重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和提升。校本教研的三要素:以学校为研究中心;以教师为研究者;以课堂为研究室。
我校的校本教研是以教研组(学科组)为单位,开展课题研究,让每个教师参与其中。主要通过以下一些途径:成立了语文、数学、英语、综合教研组、各专业协作组;组织各个层次的教学研讨活动,如骨干老师展示课、青年教师评优课、新教师的亮相课、一般老师试验课、备课组的“一课三研讨”活动,加大对课堂教学的研究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利用每月一次的“教育沙龙”、“教育火花”、网上主题论坛等交流活动,实践新课程、解读新课程。以校为本的教育科研为全体教师提供了有力的学习环境和智力背景,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个青年教师只有走“教、学、研”之路,开展切实有效的行动研究法,才能使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
2 个人反思――梳理成败得失的一面明镜
叶澜教授曾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是呀,中国古代就素有“三耕”之说――“目耕”(读书)、“舌耕”(教书)、“笔耕”(写作)。作为教师,如只是读书、教书,不写作、不反思、不梳理自己的成败得失,又怎么可能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呢?充其量只能当一辈子的教书匠而已。要使自己尽快成长起来,就要坚持反思。
教师可以两种形式进行自我反思:一是随笔类反思日记。可以写成故事性的随笔故事,把校园里的点滴故事写下来,写整个事件中自己是怎么处理的,有哪些收获,采取了哪些有效的方法,或者是自己的一些失败经历。当然,也可以写成工作日记型的,简短易记,条分缕析地写下每天的收获与感想,便于自己发现问题,有效地解决问题。二是围绕课堂教学中的教后小记。“教然后知困”,总结经验,研究困惑,不断改进。基于学校的集体备课活动,我们要求老师在第二次备课中,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班级实际情况,认真修改教学预案,然后把教学过程给人启迪的地方写下来,反思成功之举、失败之处、探索之路、智慧之光、学生之见,正是这看似平常却给人深省的课后小记,能使我们经常梳理自己的课堂,调整自己的教学心态,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促使自己从经验型向科研型方向发展,提高自己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3 同伴互助――在资源共享中前行
教学反思更多的是教师个体的思考。在信息社会中,同伴互助也是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方式。现代网络是获取信息的环境、学习交流的环境,也是资源共享的环境。我校在培养青年教师时,一方面采用导师制,结合集体备课、“一课三议”活动进行;另一方面,充分依托网络的教育功能,利用同伴互助型的培养方式,进行专业培训。
3.1集体备课――智慧碰撞的摇篮
近年来,我校推行了集体备课,提倡教师把功夫花在课外。学期初,有备课组长与组员共同学习新课程标准,根据学科特点,明确学期教学要求,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然后,把备课任务进行合理分解。这样,每个教师的教案中,有独立备课的部分,也有共享的部分。对共享的部分,教师必须进行第二次备课,要求体现自己的教学思想,体现班级学生特点,可以修改部分章节,也可以重新备课。采用集体备课的方式,把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结合起来,有利于老师们进行思想碰撞,萌发出新的思维,最终孕育出“智慧的果实”。
3.2“一课三议”――凸显个性的阵地
教学活动中的合作是通过“一课三议”、“三课一评”的方式进行的。所谓的“一课三议”,是指一个教学内容,由备课组内的每位老师依次试教,每次上课后,由组长组织评课、议课,修改教案,再上课……在这样一个教学流程中,对同一个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在某一环节上就会有创新点,在重点、难点的突破上就会有亮点。课堂不是静态的空间,而是动态的时间流,课堂演绎的是学生成长的故事,在这样一个气氛融洽的体现集体智慧的教研活动中,青年教师拥有了教育的热情,课堂成了一个有魅力的地方。
3.3网络交流――分享资源的天地
如果说集体备课、共同研讨为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一种氛围的话,网络交流则给教师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网络上丰富的教育资源可以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反思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学校一方面利用校园网,方便老师进行沟通交流,另一方面通过开展新教育实验,鼓励教师在“教育在线”上发帖子,写文章。如今,教师的教育故事――“小城故事多”在“教育在线”登陆,点击率一路攀升。学校还在“成长论坛”、“和风论坛”、“读者论坛”上建立了主题贴,另有十多名教师在各大网站建立了个人主题贴。网络,使教师真正走进了教育科研;网络,也帮助青年教师重新点燃了教育的激情,使他们时刻体验着成长的快乐与幸福!
4 专家引领――借力登高,登高而望远
纵观如今的科学课堂,却很难寻觅到真正有品质的对话。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反复提一些不痛不痒的、没有含金量的问题,把一个个问题像皮球一样踢给学生,大多数问题均是“是不是”“对不对”之类的,学生只需回答“是”或者“不是”, “对”或者“不对”,还有些教师专门提一些识记型的问题,让学生填填空就可以了,老师提问的频率高,学生作答的频率高,课堂上热闹非凡,笑声掌声不断,学生成了教师手中的提线木偶,他们的思维得不到锻炼,能力得不到提高。学生很少拥有主动提出问题的体会,老师也不愿意给学生提问的机会,担心学生节外生枝,导致教学任务难以完成。
更可怕的是,在许多的公开课上,教师完成了某些教学环节后,象征性问学生有没有想法或问题,我发现我们的学生大都埋着头,不敢抬起来,因为他们已经不太会提问题了。
那么,如何在科学课堂上实现高品质的对话,激活学生的思维,启迪学生的智慧,成就科学课堂的精彩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教师自身应勤练内功
美国福特公司首席专家路易斯·罗斯曾说过:“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就像鲜奶,纸盒上贴着有效日期,如果时间到了,你还不更新所拥有的知识,你的职业生涯很快就要腐蚀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保鲜期更是严重缩短了,如果教师始终守着原有的知识,就会成为时代的淘汰品,再加上手机和电脑普及,学生从互联网上获取信息非常容易,而且在某些方面,学生已远远走到了教师前面。
如果教师不清楚这一点,固守着一本课本和一本教参,满嘴唾沫地讲一些老掉牙的话题,学生会以为你out了,甚至打心眼里瞧不起你,自然不会认真听课,更别说和教师进行有效对话互动了。
因此,作为一名科学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勤练内功。当自己拥有知识的大江大河的时候,才能不断地给学生的心灵上洒上新鲜的水露。
我们可以通过学科培训和专家讲座为自己充电,但学科培训一般由上级教育部门有计划有组织开展,不是什么时候你想要接受培训,人家就会给你培训的,专家讲座更是可遇而不可求,如果你总是死死盯着学科培训和专家讲座,那就是守株待兔,太死心眼了。
任何时候,我们可别忘了书籍这位无声的朋友。我们可以征订一些教育刊物,看看那些优秀的教师是如何组织自己的课堂,把握对话的松紧与进退的。还可以阅读一些课堂教学的书籍,比如:《课堂密码》《课堂观察》《化学教学论》《天纵之教——生本教育随笔》等。为了使自己和学生的对话更有味道,科学教师还可以捧起文学作品,让自己流淌出的语言更有质感,更能激发学生的对话欲望。
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开展自主学习,到一些专业的教育论坛的科学板块去向他人学习,新教育在线综合论坛就是一个极好的去处,还可以到龙源期刊网、中国知网等期刊网上去查找有用的信息。
我曾有幸参加过宁波市科学优质课评比,第一次站在这样的平台上,心里很紧张,这种不良情绪也影响到了学生,学生的表现很拘谨。当我点燃一盏酒精灯(他们之前未见过)时,前面的几个小个子男生像见到了怪兽一般躲在了课桌下面,嘴里还嘟囔着:“哇,爆炸,爆炸……”我灵机一动,微笑着对他们说:“别害怕,老师会保护你们的!”话音一落,班级里立即响起了轻松而愉悦的笑声,那几个趴在桌字下的几个小男孩也迅速从地面上爬了起来,后面的课堂进展非常流畅。
那次比赛,我获得了宁波市优质课一等奖,事后不少老师夸我很机智。我很清楚,我并不是一个机智的人,之所以能表现出所谓的机智,离不开平时的积累和沉淀。
二、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精彩对话的基础。萧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每个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智慧,我有一个智慧,咱们彼此交换,每个人可拥有两种思想。”要实现精彩的对话,让学生张开嘴巴是第一步。
在我们的身边的课堂里,时常会有这样的情况,教师试图是引导和启发学生,可学生就是不理你,要么不敢开口,要么不屑开口,任你从头到尾唱独角戏,不敢开口的学生害怕说错了招致老师的批评,而不屑开口的学生则往往很有个性,也有些小小的才华,管你说的天花乱坠,人家根本不睬你。
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努力去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对优生不偏爱,对暂时落后的学生不歧视,让学生在你的课堂里远离恐惧,拥有足够的心理安全感,能够在科学课堂上敞开心扉,各抒已见,畅所欲言,让学生的思维在科学课堂里碰撞出真正的火花。
当然了,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仅仅依靠课堂是不够的,需要我们科学教师在课外做大量的工作,包括与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了解学生的兴趣,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辅导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等等,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情谊,触摸到教师对学生的关爱。
三、要做好充分的预设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充分的预设,难有精彩的生成。这里的预是指在走进科学课堂之前,教师要认真地备好课,仔细地钻研教材,认真地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前知识,学生的兴趣等等,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状况进行估计,为对话的展开做好铺垫。
一、混合学习内涵的深入发展
根据ASTD(美国发展与培训协会)2002年的定义,混合学习是把不同情境下的学习活动,如面授学习、在线学习、自定步调学习等相结合的学习解决方案[1]。在国内,何克抗是我国论述混合学习较早且获得较高引用率的学者。他在2004年提出:“混合式学习,即blending learning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优势结合起来,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将二者结合,使二者优势互补,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2]。十余年过去了,从本次国际会议的整体情况来看,混合学习研究领域不仅继承了原有内涵,即以优势互补为核心思想开展研究,而且在学习环境、学习形态、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等多方面还有所拓展,深化了混合学习的内涵,使其更符合时展。
1. 学习环境的混合
当前混合学习中,除了有十几年前所提及的面授与在线混合学习以外,还出现了面授与移动学习、泛在学习的混合,混合学习环境更为丰富。
以华中师范大学杨宗凯为代表的学者在此次研讨会上介绍了传统学习与在线学习环境的混合。杨宗凯提出了网络学习空间在支持教学资源共享和混合学习方面的典型模型,他认为教与学的信息化环境需要把物理空间、资源空间和社交空间相结合,并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介绍了他们在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使用方面的做法和心得。同是来自于华中师范大学的舒江波介绍了面授与在线学习相混合的学习策略。他首先分析了混合环境中在线学习平台的功能与作用,再以华中师范大学straC平台为例,构建了在线教学工具模型,并把straC平台应用于软件工程课的混合式教学设计,构建了任务驱动式的教学过程模型,详细划分了教师教学过程与学生学习过程,结果发现这种混合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教学实践效果。他认为,利用straC平台形成的混合学习模型不仅打破了时间及空间的限制,并且增加了学生获取学习资源、交流机会的程度以及拓宽学习者涉及面的广度。
以华南师范大学谢幼如为代表的研究者主要关注传统课堂与移动学习环境的结合。她介绍了小学数学课堂与电子书包相混合的学习模型,认为电子书包适于体现出翻转课堂的优势,能够为小学生数学学习提供更好的帮助。学生可以在课堂内外通过观看电子课本分析问题、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并进行不同程度的练习。而教师则可以通过电子书包提供的数据分析学生的情况,并给予相应的指导。笔者认为,利用电子书包这种移动设备,学生可随时向教师提问,教师可随时给予指导,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台湾中正大学的蔡成宇(音)为代表的学者主要介绍了传统课堂与泛在学习相混合的学习环境。该研究探讨了翻转课堂、协作学习与无缝学习的各自特色,利用MOOCs学习平台、无线放映机和多种移动终端设备,构建了高度交互的学习模型。蔡成宇认为,在这种高度交互的学习环境中,师生可在教室的任何地方展示成果,节省了师生必须走到多媒体展示台的时间,所以该模型能够有效削减复杂学习活动中的过渡时间,提升学习效率,加深翻转课堂中的交互程度。这样高度交互的学习模型使师生在课堂中可以增加时间的有效利用率,营造了便捷的学习环境。
2. 学习方式的混合
除了学习环境的混合以外,将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任务学习等学习方式相结合也是混合学习的内涵之一。例如泰国Kongkiti Phusavat介绍了学术课程学习与实践课程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即利用社会企业大学的概念,实现高中阶段学术课程与社会课程之间的混合。他的报告从泰国国情与教育现状出发,分析了融合学术课程与社会课程、锻炼学生基于项目的学习能力的必要性。通过走访曼谷市的9所高中,分析了课程融合与创新的可行性,并总结出实施这类混合学习的六个关键要素:教学法、室外教学、社会实践、课程计划、教师培训和教学评估。
以尚俊杰为代表的学者介绍了传统学习与游戏化学习的结合。他先介绍了James Paul Gee在其著作What Video Games Have to Teach Us About Learning and Literacy中的观点,归纳出了游戏的学习规则,并深入讨论了游戏是如何促进教学的。他同时提出不能过分重视游戏化学习而忽视课堂中深层学习和教学策略的作用。如今,用于教学的游戏软件数量繁多,今后的任务应是重点研究如何在课堂中合理利用游戏进行学习。
以香港大学Jeanne Lam等人为代表的学者研究了社交媒体与课堂教学的混合。Lam等人认为在混合学习中,社交软件可以支持学生在协作中进行问题学习和探索学习,并介绍了社会建构主义视角下混合学习社区调查框架,强调教学、认知和社会存在感是协作建构学习的必要元素。研究发现,将社交媒体(WhatsApp、Skype和Facebook)整合进课堂后,学生可以自主引发协作学习行为,以异步或同步模式分享和建构知识。
3. 学习进程的混合
传统教学多是线性的,先教后学再评,学习过程的记录不完整亦不方便,学习反馈很难及时,学习进程多是单向的。而以加拿大Jayshiro Tashiro为代表的学者在致力于把学习过程记录、学习过程干预、学习效果优化等多个进程进行混合,而且使学习进程变得可追溯、可干预,评价可以随时开展,反馈也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加以实现,从而完成了学习进程的混合。例如Tashiro认为混合学习的发展必须基于大量的、严格的、量化的教育数据反馈与分析,及时干预学习者与学习过程,以改进学习效果。他设计开发了MISSED系统,在北亚利桑那大学计算机科学课程中进行了应用。MISSED系统结合了个性化推送、记录学习路径、评估学习情况、更新学生模型等功能,集教学、监测、评价、反馈等多种进程于一体,使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及时发现误区并修正,起到了预警与干预的作用。
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武法提针对学习进程中的干预环节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混合学习环境下的干预模型。他认为,教学干预和指导是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学生在使用各种终端或平台进行学习后,系统应能够根据学习行为、学习情感、学习网络和认知水平等多类数据识别学生的学习情况,个性化匹配干预方法,智能地提供干预措施,如学习过程可视化、邮件提醒、个性化资源推送等,从而有效干预学生的教学过程,以改善学习效果。
来自华中师范大学的刘清堂则研究了基于蚁群算法的自适应学习系统中学生模型的动态构建。他认为,学生模型是自适应学习系统的核心,也是个性化学习与学习分析的关键。因此,可以将扩展的蚁群算法应用于系统中,使系统能够跟踪学习过程,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兴趣和个人特征,动态更新学生模型,为学习资源推送、学习过程可视化等个性化功能提供支持。
4. 学习空间的混合
混合学习还包括了不同地域以及学校联盟之间的学习空间混合。纽约州立大学是由美国纽约州64所大学组成的大学系统。来自纽约州立大学的Lorrie Clemo介绍了该大学系统在混合学习领域的发展近况及计划。她认为纽约州立大学从个性化学习体验、延伸课堂、情境学习、联通网络四个方面开展混合学习,尊重多样化的人才学习方式,完善基础设施与技术支持,构建起高校间的物理网络与社交网络。
为缩小农村与城市学校的差距,来自华中师范大学的李丽华等构建了农村与城市学校间同步交互课堂的混合学习模型。他们从教学环境混合、教师转变课堂组织形式两个问题为切入点,分析了模型的构建与作用,并在湖北咸宁市咸安区进行了实践。该区拥有49个城市学校和77所农村学校。研究者选择一节美术课进行了案例研究,分析结果显示,把城市和农村学校进行空间上的同步交互,会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课堂组织能力有更高的要求,以“1个城市学校+2个农村学校”的形式开展会取得更理想的效果。
来自清华大学的周倩(音)则利用“清华教育在线”平台构建了跨高校的开放学习空间,以实现多所高校间的联通与资源共享。在平台上,教师可将上传资源划分为私密、校内公开和校外公开三类。学生可利用平台的检索功能查看各校的海量学习资源。研究者使用卡方检验法分析了近两年的系统日志数据,从用户地域、受教育水平及学科种类三个维度深入讨论,为共享开放学习资源和空间提供了建议。
通过以上报告可知,近年来混合学习的内涵在不断深化发展,仅仅用面授加在线的方式来表现混合学习已经无法反映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深化与发展成为混合学习具有长久生命力的必然选择。
二、混合学习的创新实践
混合学习的内涵逐步深化,给混合学习的实践带来创新可能。本届会议的研讨重点之一就是混合学习的实践应用。本次会议主席、来自香港城市大学的郭琳科教授在接受笔者访谈时表示,混合学习国际会议已进行了7年,因此本次大会在邀稿和审稿时,会特别遴选出能体现创新性的实践应用、有实证数据支持的验证性研究、对学习效果有切实改善并有推广价值和可能性的混合学习领域的研究。
1. 新技术的应用
以香港城市大学叶豪盛为代表的学者把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引入混合学习者领域。他将虚拟现实学习环境(VRLE)应用于儿童心理康复实验中。他们认为,VRLE能够通过真实学习、协作学习和基于活动的学习将学生的认知、情感和心理领域进行有机整合。在设计时应考虑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教学流程,以决定VRLE的类型。该研究团队在实践中利用虚拟现实设计了帮助受虐儿童恢复心理健康的学习环境,在国际上获得高度认可。
来自江苏大学的杨洋(音)则使用了动作捕捉技术和行为模式导航图技术来测量序列――综合型学习风格。该研究在舞蹈课里使用动作捕捉技术捕捉教师的舞蹈动作,发现运动规则,找到动作间的先决关系,然后输入系统形成行为模式图。学生在系统中浏览动作视频时,系统会根据其学习序列判断出学习风格类型。研究经过实验验证显示,系统评测的学习风格与ILS问卷结果有很高的一致性,即新技术为混合学习提供了更好的情境性、适应性和灵活性。
2. 新模式的运用
以焦建利为代表的学者总结了混合学习的系列新策略。焦建利及其团队就复杂学习任务下协作学习小组的学习效果展开研究。根据前导课成绩将被试分为16个学习小组(8个同质分组,8个异质分组),以计算机课程为例开展了为期5周的协作学习。结果发现,异质分组的小组成员在整体学习效果上要胜于同质分组。前导知识水平也会影响协作学习效果。前导知识水平较低的学生,更适合在异质分组中学习,但水平较高的学生在同质和异质分组中的表现无显著差异。在此基础上,焦建利提出对于前导知识水平较低的学生最好采取异质分组的教学模式进行协作学习。同时,在协作学习和混合学习的环境下,教师可以分解总任务、增加多媒体的使用,学生可独立或小组合作解决问题,从而减少学生的外部认知负荷,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李克东则以扎根理论为基础开展了混合学习模型的研究。依托“广东省高校混合学习应用模式”研究项目,李克东及其团队成员对广东省多所高校的教师、在线教学案例进行数据收集,并把问卷、学习材料、课堂观察、教学案例、访谈、座谈等内容进行分类编码,提炼出4种典型的混合学习应用模式,包括在线案例教学+课堂面授、在线探究学习+课堂面授、在线协作学习+课堂面授和在线任务驱动学习+课堂面授。他认为,不管是以上哪种混合学习模式,都要注重教学设计、在线平台的教学资源利用、基于在线平台的师生实时交流、多样化的教学评价,以及及时收集和分析学生的反馈。
谢幼如研究了面向问题解决的电子书包学习策略。她首先提出利用电子书包开展的教学模式,并以提高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为切入点,在广东省一所小学开展了为期9周的研究。被试对象来自四年级的两个班级,共84人。结果显示,该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 新产品的研发
以日本九州大学Hiroaki Ogata为代表的学者开发了多个新产品来支持混合学习的研究。Ogata及其团队设计研发了泛在学习系统SCROLL。学习者可以使用系统中的泛在学习日志(简称“ULL”)功能随时随地上传多种媒体形式的学习笔记,具有时间和定位属性。在SCROLL系统里,随着使用数据的积累,能够详细记录学习过程,方便学习者查看、分析自己的学习情况,建立自己的学习网络,笔记与用户间的关系会逐渐可视化,系统可以帮助用户在时间和空间地图上更直观地查看学习过程,建立社会学习网络,以更好地支持学习效果。
来自香港城市大学的Joseph Fong及其团队设计开发了在安卓移动端使用的可协作批注与版本控制的电子书APP。教师首先使用该APP生成个性化电子书,将多类型的学习资源(如图片、PPT等)组合生成PDF文档并上传。学生在浏览时,可在书中插入新页,书写笔记,并将新版本重新上传。教师和其他学生均可针对新版本中的笔记进行回答和讨论,并再次更新版本。Joseph Fong认为,学生需要有丰富且易获取的学习资料辅助课程的学习,该APP在提供大量资料的同时,还能够有效积累师生在使用电子书时的协作笔记和讨论内容,留下宝贵的过程性资料,可为学习提供更为丰富和适宜的帮助。
4. 新环境的适应
以北京师范大学黄荣怀为代表的学者对于混合学习环境下的评估与调研进行了研究。带领团队开发出了中小学智慧教室评估量表(SCEQ)。该量表包含7个维度,分别是空间、陈列、周围环境、使用性、强化、协作和投入度。研究者对量表进行了验证,来自北京两所中学的236名学生参与了实验。结果显示,7个维度的信度保持在0.78~0.93之间,问卷整体信度为0.94,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同时,两所学校的智慧教室在各维度的得分上有显著差异。研究者同时提出,在智慧教室的学习环境中,除充分利用电子设备之外,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才是保障智慧教室发生作用的重要因素。
浙江大学李艳带领团队面向浙江大学教师群体进行了开放学习资源使用意愿的调查,共向360名教师发放问卷,结果显示,只有少部分教师拥有在线教学经验,但大部分教师愿意在网上分享课程和资源。多数教师认同开放学习资源的优势,但对其复杂性、适用性和可观察性持中立态度。该研究认为教师的在线教学经验能够显著提升其对开放学习资源的认知,因此鼓励更多教师加入在线教学队伍。
黄荣怀及其团队在另一个报告中主要探讨了采用混合学习模式进行成人函授教育的可行性。他们分别从教学方法、接受度、多媒体环境等方面进行调研,探讨目前我国成人函授教育的现状与瓶颈,提出将混合学习模式与成人函授教育相结合的解决方案,构建混合学习模型,并详细论述了模型中的教学过程与运行方式。
北京大学郭则调研了混合学习环境中视频的应用及学生的使用情况。研究者通过问卷采访了学生进行视频学习的感受,以及视频与纸质学习的差异。利用统计学分析及词频分析法,研究者就视频特征、视频与教学整合进行了深入探究与讨论,并提出了一种包含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四个等级的在线视频有效设计法。郭认为,视频可以展示学生行为的过程及书本等材料无法展示的隐性知识,从而增加学生学习的丰富度。
三、混合学习的发展趋势
为了更好地理解混合学习领域,笔者对2011――2015年国内外教育技术领域知名期刊中与混合学习相关的论文进行了标题分析。国内以《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开放教育研究》和《中国远程教育》4本期刊为样本,国外则以Computers & Education,British Journal of Informational Technology,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ant Learning和Educational Technology & Society4本期刊为样本,以混合学习、blending learning、blended learning和hybrid learning为关键词进行查询。结果发现,近5年来,国内外期刊中在标题里包括以上关键词的论文数量有较大差别。相比较而言,国外对混合学习的关注度更高,且研究数量更为稳定。
从研究主题来看,国内混合学习领域里包括的内容比国外要丰富很多。尤其是近两年来微课、翻转课堂、MOOC等都进入混合学习领域,而这些主题在国外研究中相对较少,结果如图2所示。这说明国内的混合学习领域更为多元,包容性更强,但主题也更为分散。
这个分析结果与本次会议中的研究主题分布情况是一致的。图3是将本次会议所有发言的标题进行关键词可视化后呈现的结果,MOOC、学习资源、移动学习、翻转课堂等都出现在本次大会中,即国内的混合学习领域主题更为分散,相比较而言,国外混合学习研究主题相对稳定专注,基本是聚焦于传统课堂与在线学习以及移动学习方面的混合。
总之,时代的进步和技术的更新会赋予混合学习更丰富的内涵和更多样的形式,会带来更高的学习效率和更好的学习效果。但无论哪种变化,混合学习都不会偏离自己的本质,即混合学习是优势互补,是差距消弭,是效率提高,是效果改善;它追求的是1加1大于2的叠加,它利用的是四两拨千斤的巧妙。因此,希望国内的混合学习能够获得更多学者的关注,保持更为专注的、更有特色的研究内涵。当然,本次会议中的优秀报告在从不同侧面诠释混合学习的同时,也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为什么新技术的出现让人应接不暇,而有效的技术应用总让人求贤若渴?如何更好地体现出混合学习的优势互补内涵?如何利用学习分析技术、大数据等量化分析手段来深化混合学习的应用,从而为实践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在混合学习的研究中,我们不必过分关注有多少人参与,成绩提高了多少,以及学生们的好评和接受度有多高等浅层数据统计,而应多用实证研究来揭示哪种混合学习更适合某个群体或某种学习类型,用实证研究来总结适合不同群体的混合学习策略,多把混合学习长期化、常态化地应用于某个情境下,得出令人信服的研究成果。这些是混合学习领域继续开展研究所需的动力,也是混合学习真正的魅力所在。明年的第九届混合学习国际会议将移师北京大学,期待能出现更多更精彩的混合学习的理论与实践成果。
[参考文献]
[1] Valiathan, P. Blended learning models[EB/OL]. Learning circuits, 2002,http:///readings/Blended-Learning- Models-2002-ASTD.pdf.
[2] 何克抗. 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 中国电化教育,2004,(3):1-6.
收稿日期:2015-08-27
定稿日期:2015-09-09
大家好!刚才汪x老师介绍了,我是最后一位上台的竞聘者,还望大家再忍耐一会儿。
熟悉我的老师知道,我喜欢看书。最近几年来,我每年在买书上的花费都在一两千元。这些书籍中,有些是与班主任工作有关的:比如魏书生老师的一套五本的文集,李镇西老师的书前前后后也买过七八本,还有像窦xx、高xx、王xx、薛xx等全国著名班主任的书。还有一些是与我任教的语文学科有关的书籍:像孙xx教授的《名作细读》、王xx教授的《听王荣生教授评课》、干xx老师的《构筑理想课堂》、熊芳芳老师的《生命语文》、王xx老师的《深度语文》、史xx老师的《不拘一格教语文》、郭xx老师的《癫狂与谨守》等等。还有就是一些人文社科方面的书籍,我希望通过这些阅读,来提高自己的班主任工作水平,提升自己的语文教学能力,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
更重要的是,我想通过自己的阅读来带动学生阅读,我想充分发挥一名文科背景的老师作为班主任的优势,我把推动阅读作为我的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我相信一位教育专家的话:“喜欢读书的孩子,一定不会变坏。” 当然仅仅是读书的最起码的好处,读书可以培养学生的静气、陶冶学生的性情、开启学生的智慧、训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实际上,在我的带动下,我带的每一届学生里都有一些小书虫、小书迷。像06届的陈x、黎x、王xx等;10届的黄x和周xx等。老师们普遍反应,这些喜欢读书的学生普遍思维活跃、眼界开阔、具有很强的后续发展力,比如同学进了华师一附中后就一直担任校学生科学院的副院长,进了大学后又顺利考进了物理实验班;而且在大学还不忘阅读,写下了大量的读书笔记。
在阅读的同时,我还喜欢记录,尽管我的文字水平不高,但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没有停止的我的记录。我在教育在线开过班级主题帖,在天涯社区建立的博客访问量已经超过70万次,我用文字记录下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思考与实践、经验与教训、喜悦与烦恼。一个意外的收获是:有一些学生和家长不知通过什么途径,知道了我的博客地址,成了我的博客的长期读者,博客成了我和学生以及家长除了学校和课堂之外的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而与此同时,我写作的一些文字也陆续被《读写月报 新教育》等杂志刊用。前不久被刊用的《一次意外解决的盗刷案》这篇文章,便是我处理班上发生的一起学生饭卡被盗刷事件后的真实记录。
我一向崇尚开放式的教育理念,充分相信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近几年来,我尝试着运用学生成长记录册的形式,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学生成长记录册的主要内容包括:每日名言、每日学习任务完成情况记载、每日小结等。其中我尤其注重学生对每日小结的填写,我把它和学生的日记结合起来,用每日小结来代替日记。一天结束,学生对自己这一天学习生活以及思想上的情况做一个梳理。通过实践,我发现,这个每日小结在九年级的作用尤其有效。因为面临升学的压力,学生在小结里面可以自我打气,可以宣泄压力。我也可以通过学生的每日小结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及学习生活方面存在的问题,以便对症下药。还记得07届有个学生柳某某,我就是在他的每日小结里面发现他有自杀的倾向,并且已经有轻微的自残行为发生。我及时找他谈话,疏导。最后他放弃了自杀的想法,后来还顺利考上了普高。而他得知自己考上普高后,立刻第一时间给我发来短信,让我一起分享他的快乐。
如果要对初中三年做一个规划的话,我觉得第一年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独立生活的能力,并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年把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上,第三年要引导学生做好自己的人生初步规划,培养学生的抗挫能力,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一、利用平台对校务工作、师生发展情况进行数字化管理
学校的数字化工作平台可根据教育部的《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来进行个性化的设计和编排,通过个性化的设置和编排对人、对工作质量进行管理,从多个角度促进办学水平的提高。
校务工作管理方面,要在充分体现人本管理的理念的前提下,依托平台开展各项工作,使教师自觉形成工作、学习从登录平台开始的习惯。教师到校后第一件事就是输入个人设置的密码打开平台签到,之后从平台界面上的导航栏―校内通知、公务安排、校务安排、教学管理、留言管理、家校联系、平台管理等版块浏览各项工作提示、信息,有序地开始自己需要完成的工作。
学生管理方面,平台上要设计和编排好相关的内容―个人信息、家庭情况、入学誓言和奋斗目标、历次考试的成绩、阅读与收获、教师和同学的评价、自己最满意的作业(文章、作品等)、取得的进步(成绩)、特长(爱好)与个性发展、受到的表彰奖励、成长日志、个性空间等。每一名学生从入学开始就在平台上建立自己成长的全方位记录簿。在设计这些信息向学生、教师、学校领导、家长开放权限的时候,一方面以充分体现对学生个人的尊重为前提,向学生说明学校平台的管理制度、方式、目的;另一方面,要向家长进行说明,征得家长的认可与支持,以增加平台的社会化网络应用程度。这样,平台就成了每一名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助手,家校联系的纽带,同学、教师、学校领导、家长同心协力助推学生发展的空间。
教师管理方面,平台上可以根据学校的规章和工作需要,设计和编排学校的规章制度、各项工作的具体规范和要求,为教师设立公共留言、阅读与展示、个性风采、名师工作室、教师档案袋、自我发展性评价、班主任工作、成绩分析、学生成长跟踪、备忘录等版块,为教师创设数字化的工作环境。在平台上让大家用智慧砥砺智慧、以思想碰撞思想,把个人成长与集体共进紧密结合起来,最终实现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快速提高。
此外,平台还可以链接诸如“朱永新新教育在线”“教师自生长社区”“中国教育报”等相关专业网站,为教师借助平台的快捷渠道开展教研、科研、多元互动提供方便。
二、发挥好平台对处室、级部的管理功能
学校工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有各处室既分工又相互密切配合,才能实现办学效果的最大化。许多实际工作的具体分工需要做到精细化,学校平台可以为各处室科学地设置部门工作内容、管理模块,设置相应的各处室(包括级部)人员的职责、分工(落实到人)―包括教务、教科研、德育、艺体卫、住宿与管理、档案建设与管理、办公、资源图书、电教与实验、总务、安保、食堂食品等学校工作的各方面事务,并配以专项和综合的规范、评价体系。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每一位教职工明确自己工作与学习的目标、具体任务、各项规范和要求;另一方面有助于将学校的各项工作形成明晰的条理、层次,让每一个职能部门都能明确自己的职责,真正做到责、权、利分明。
校委会可以依据相关的规章制度,随时调取各处室(级部)工作执行力度和工作质量的存储数据进行分析,及时对各处室(级部)工作的进程、达成度进行跟踪检查和指导,确保办学水平、办学质量始终处于有序上升的状态。
三、让平台发挥好对学校资源管理的功能
学校发展依赖的主体是教师,教师的素质直接决定学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学校应该精心培养、打造一支永葆发展强势的业务精湛、能力全面、修养良好的教师队伍。为实现这一目的,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平台的资源库功能,为教师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外部支持和帮助。所建立的资源库内容可以设置编排为:渐增式教育教学资源库、管理资源库、多媒体素材使用及学习资源库,全方位地为师生使用、交流、建设提供便捷。
教学资源库建设主要为教师提供服务,权限可以向所有教师公开,内容可囊括学科教案、优秀教案、集体备课资源、同步系统化的试题库、教学课件、课堂实录、课改集锦、科研成果等;教育资源库建设是为教师育人服务的,权限可以向所有教师公开,内容可涵盖教育软件、多媒体资源、主题活动案例、心得体会、教育案例、教育成果、经验交流等;管理资源库主要用于对学校和师生的管理,版块可分别针对教师、学生设置开放权限,内容以文档为主,包括规章制度(政府及主管部门文件、学校文件、年度校志、计划总结)、学校及个人近远期规划、学校重大活动及取得的成果记录、学校获奖及其文献、人事档案、教师成长档案(个人资料、历任和现任职务、学校对个人的考核材料、奖惩情况)、学生档案(成长与发育情况、个人成绩、师生评语、个性与特色);多媒体资源库主要用于师生的“教”与“学”,权限设置可面向全体师生,为师生全方位提供可资利用和借鉴的材料,内容主要是来自师生积累和学校统一购买的各种文字、图形、音视频、动画素材、影像资料、电子图书等。
此外,学校还可以在平台的导航区建立师生常用的各级各类网站的链接,让师生在利用平台的同时,可以随时快捷地打开需要的网站(网页)。
有了这样的资源管理,就会充分发挥学校传统资源、人力资源、计算机硬件系统资源的巨大优势,给师生的学习、工作开辟出广阔的空间,帮助师生走上理想的发展道路。
学校以“育和谐发展新人,创曙光特色文化,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办学宗旨,以“高尚、奋进、端庄、儒雅”为教师目标,以“诚信、自信、快乐、健康”为学生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原则,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突出英汉双语教育、艺体教育、环保教育三大办学特色,努力营造一种人性化的校园文化。
书香篇:打造现代化的学习组织
走进曙光学校,伴着学生动听的琅琅书声,徜徉于校园,高大的“书山有路”主题雕塑、青翠欲滴的竹林、馨香馥郁的花坛、美丽的假山池沼等自然景观融为一体,长廊里、走道内、楼梯拐角处悬挂着有关读书做人的名言、警句,学校的每一个角落似乎都弥漫着浓郁的书香气息。这不仅仅是墙壁跟版面的渲染,而是这种文化韵味已经深深地烙在学校每一位师生的心底。
近些年来,曙光学校积极开展“营造书香校园”活动,“让师生在书香的浸染中精神得到最好的滋养”成了他们不懈的追求。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学校领导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分别建立学生阅览室和教师阅览室,每年为师生订阅上百种报刊和购置大量图书,还投资成立了两个高标准的电子阅览室,让师生随时都能在书香中遨游,体味读书的乐趣。
针对教师,他们坚持“四个为主”的读书策略,即:学习内容以学习教育名著和新课程理论为主,与博览群书相结合;学习形式以自学为主,与集体学习相结合;学习时间以业余为主,与课余学习相结合;考核结果以理论指导实践为主,与检查交流读书笔记及学习内容答辩相结合。为此,他们每年都为每个老师赠送购书卡,为每个教研组、年级组配发教育报刊,并由校科研处编辑《曙光教研》,开展专业阅读讲座,让先进的阅读理念和教育理念占据老师的头脑,引领老师们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确保读书效果,学校建立了教师学习制度,把老师的读书情况纳入期末量化考核,向教师提供菜单式的读书服务项目:有基本书目和选择书目;有现代教育理论、名师实践经验,也有中外传统教育经典、哲学经典,倡导有层次、有目的、有计划、循序渐进、学以致用的专业阅读和团队学习;通过读书沙龙、读书论坛、读书交流会、读书征文等活动,促使教师培养起读书的习惯,品尝读书的乐趣,促使教师与伙伴交流学习的成果、畅谈读书感想和思考。现在的曙光学校,“立足岗位,积淀底蕴,发展自我”已成了老师们的共识,阅读已逐步成为老师们的一种生活和工作方式,阅读已经变成教师发展的一种内在需要。
在学生方面,他们提出“颂中华美文,做少年君子”“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让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能闻到书香”的理念。学校的红领巾广播站,每天都传输千古美文,经典文化……使学生不知不觉之中接受着真、善、美的阳光雨露。每天清晨,每当古典音乐响起,教室里传诵的童声诗文朗读声此起彼伏,“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一种古色古香而又朝气勃勃的“书香”气息扑面而来。在该校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经常出现千人吟诵诗文的场面,那场面着实气韵流畅,激荡人心,显示了古典文化的魅力。现如今,国学经典是该校学生早读、午读的必备内容,呈现出校园处处见国学、师生人人诵经典的生动局面。“经典诗文诵读”也使得曙光学校洋溢着“扬经典诵读之风,蕴地方人文之灵,造书香文明之校”的浓浓氛围。
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随手能拿到书,随时有书读,解决课外阅读的书源问题,学校还建立班级图书角,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外读物,让孩子们每天在阅读中快乐成长,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精神底色。
为了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成果展示的质量和品位,学校不定期开设阅读指导课,每天午间休息时还准时播放古今中外的名曲供大家欣赏;每个班级精心刊出每一期黑板报、学习园地,教室外的走廊文化更是布置得精彩纷呈,吸引了每一位观赏者驻足流连。学校每学期开展诗词诵读比赛、演讲比赛、讲故事比赛、手抄报比赛、黑板报评比、辩论赛、主持人大赛、读书笔记展评、读书之星评选等活动,不少教师还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表演课本剧,即使是低年级的小朋友也不例外。活动形式以阅读教材为载体,寓教育性、知识性、娱乐性于一体。孩子们自己策划、编导,较好地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也锻炼了他们的组织能力和实践能力。“好雨润物细无声,书香沁心益成长。”学生们在喜闻乐见的活动舞台上生动活泼地学习、争先恐后地表演、身心自由地发展,焕发了灵性,开发了潜能,智慧的火花不断迸发,创造的能力不断提高。
经过长时间努力,如今的曙光学校,课余时间,人人都有机会读好书,学生们追逐撵打的少了,写完作业自觉看书的多了。学校处处都充满了积极向上、比学赶帮的阅读氛围。
在活动开展中,学校还注重与家长、社区互动,让家长、社区共同参与读书活动。宋志红校长表示,在以学校、家庭为主体的阅读环境里,每个学生都是一颗“读书种子”,每个学校都是培养“读书种子”的苗圃。让学生的阅读来影响家长,让学校的书香向社区蔓延。
在“营造书香校园”的征途上,曙光人已经迈出了可喜的步伐,但他们并不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而是将目光瞄准了更高更远的目标。
科研篇:先做明师,后做名师
曙光学校非常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重视发挥名师的作用。该校在教师中倡导:先做明师,后做名师。就是要先明明白白做教师,做明理的教师,然后再做有名的教师,品牌教师。
2006年7月,河南安阳市曙光学校语文教师常作印应邀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专家巡回报告团;25日,《教育时报》以整版的篇幅报道了他执著而顽强的专业成长经历。常作印立足于教学一线,大胆进行教研教改,追求诗意的语文课堂,先后发表教研文章200多篇,获得全国、省级教研成果奖20多项,先后荣获河南省优质课一等奖、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全国中语“十佳教改新星”等荣誉称号,先后应邀到各地讲学60多场。2008年12月,他被《教育时报》评为“改革开放30年河南教育变革榜样力量――教改新势力的代表人物,本土教育变革的领跑者”。
像常作印老师这样的“绿林好汉”,还有很多很多。仅最近五年来,学校就先后有60余位青年教师在全国省市优质课大奖赛中荣获一等奖,占整个教师总数的30%。2009年10月,曙光学校小学部的阎敏老师作为河南省唯一代表参加了在南京举办的“七彩语文杯”首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在此次层次高、规模大、竞争激烈的大赛中,经过朗读、书写、才艺展示、做课、答辩等环节,阎敏捧杯而归。2009年11月,商红伟、邱贵霞两位老师以良好的综合素质,先进的教学理念,创新的教学设计,技压群雄,分别夺得河南省中学地理优质课比赛、中学语文优质课比赛一等奖。
在安阳市曙光学校校长宋志红的办公室里,记者看到了《曙光学校教师专业化自主发展三年计划》。宋校长告诉记者,走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发展的路子是曙光学校近年探索的有益经验。作为安阳市唯一一所九年制学校,具有全程跟踪培养的体制优势,为此,该校采取了内部岗位交流的形式,鼓励教师争当“教育学科方面的专家和心理学家”,一大批“全球通”复合型教师迅速涌现出来,教师整体专业化素质显著提高。
解开“曙光现象”并不难。从2002年起,学校将“行为研究”引入教师专业化成长体系,为每位青年教师都建立了成长手册,从教学、素质、管理三个方面对教师成长进行日常行为记录和评估,定期评议考核,并且设置了鼓励创新的特色进步奖等多种奖项,及时肯定青年教师的细节创新。学校加入了“新教育实验”。成立了“明师工作室”,为改变每一个老师的行走方式提供了基础。
打造精彩而高效的理想课堂,是曙光学校夯实新课改的重要举措。宋校长认为,新课改所体现出来的人文精神的崇高,审美情操的美好,道德价值的回归,认知能力的提高,最终要依靠课堂来落实,因而理想课堂是课改进程中一个关键问题,直接关系到新课改的细节落实质量。记者在采访中,直接感触到了曙光学校在新课改背景下,致力于理想课堂的探索,并取得了可操作性的成果。
在提高课堂效率方面,从改变传统的课堂评价机制入手,变教案为学案,变封闭为开放,变评课为议课,还原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理想课堂的细节建设方面,着眼于学科和文化的结合,着眼于师生互动的和谐,走出技术范式,使理想课堂人格化和特色化。
记者打开“新教育在线”网站,这里活跃着“三剑客”,可以说“三剑客”已经成为河南教师网络行走的标杆,而常作印和王安濮两位成员就是曙光学校的语文老师。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三剑客”完成了一百余万字的原始积累,在报刊发表文章数十篇。于梅副校长告诉记者,建立博客已经成为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工具,全校2/3的老师建立了个人教育博客,网际间的学术交流丰富了校本研修的内容,其优势正在显现。
“师生共写随笔”活动的开展,使校园文化进一步彰显人文关怀。宋校长说,现在教育难在沟通,特殊的年龄段构建的封闭期使学生本能会对学校教育产生一种防御心理。但这种坚冰正随着“师生共写随笔”活动的开展被逐渐打破。申艳霞老师的木屋个人博客,已经成为孩子们的心灵避风港。暖暖的木屋所散发出来盎然春意,让人触摸到了纯纯的温馨。一个叫王茵的女孩这样真诚地在木屋给申老师留言:“虽然仅仅两年,可我们的感情却如此深厚。我不会忘记,在我考试不好时,您拿着卷子为我一道道分析错误的原因;不会忘记在我生病时,老是把衣服给我穿的情景;‘乖,路上慢点。’‘丫头,小心点儿。’不多的话语,却难以使人忘记,在老师的身旁,我们是快乐的,幸福的。”
新教育实验给曙光学校带来的最根本的变化就是使教师享受到了完整而幸福的教育生活。商红伟深有感触地说,以前是行万里路,却忽略一日思,真正每天反思自己的班主任生涯,竟然有一种说不出的成就感。何静老师说,以前在接触新教育在线前,就是改改作业,备备课,一天也就那么过去了。现在新教育在线使她接触了很精彩的网络世界,才发现数学的世界也很奇妙,当她把这种奇妙之趣根植于数学课堂教学时,学生的枯燥也就一扫而光了。
管理篇:走快速、高效、可持续发展之路
上任伊始,宋校长想得最多的就是如何能使曙光这所年轻的学校走上高速发展、快速发展的良性轨道。她组织班子出台了《曙光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使学校的发展有了蓝本和依托。她提出,要把曙光学校建设成充满书香气息和儒雅氛围的学习化校园;师生充分、自主、全面发展的成长乐园;安阳市著名、河南省闻名、全国有名的一流学校。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强调,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前提、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走教育公平之路,这才是“以人为本”的百年大计――因为教育公平的背后就是推进社会公平,实现社会正义。现在中国的许多所谓“名校”受到市场机制的帮助而左右逢源:择校费及各种捐赠使其财源茂盛,学生趋之若鹜,使其享尽生源上的优势,一般学校难以与其竞争。所以导致基础教育学校“优势群体”和“弱势群体”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曙光学校的发展也面临一个“二元化结构”的问题,即城乡差距问题。曙光学校位于城乡结合部,不远处就是大营、小营、杏花村等贫困乡村,该校的学生2/3是附近农民和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宋校长提出,要在学校自学校实施“无差别教育”,“让每个孩子得到发展,把能力发挥到极限,这是我们教育均衡发展的宗旨。我们不会放弃那些暂时成绩不佳的学生,我们看重的不仅是学习,还有他的品德与特长。”宋志红校长如是说。每一个曙光人都牢记着宋校长的教诲,对每一个学生不抛弃、不放弃,力争让每一个学生品尝到进步和成功的喜悦。
在教育上,学校着力强调两个层次的教育,首先是成人教育,成人教育的目标是做到“两个一样”,即曙光的学生在行为规范上做到校内校外一个样,毕业前毕业后一个样。第二方面是成才教育,要使每一个学生不管以前基础差的还是基础好的,都能在他的“最近发展区”内得到成长。优秀班主任李红老师为记者讲述过这样一个故事:初一时,班里有一个特殊的学生王东东,年龄已经17岁了,在小学就对老师的批评练就了“百毒不侵”的本事,开学军训第二天就旷课不见人影,不仅自己走,还拉走了另外一个同学。面对这样一个学生,训斥和批评是不会有什么效果了。所以一方面我要防止他的不良行为习惯影响其他同学,另一方面多次和他谈话,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记得有一次,他又违反纪律,我们谈话结束时,他眼里闪着泪花,走的时候还主动跟我说“老师谢谢您”。当时我也很激动,一下子热泪盈眶。很快,在家长会上我对孩子的家长说了这个件事情并表扬了他的进步,我话音刚落,他妈妈当着全体家长的面就哭了。正如李老师所说:只要教育、教学得法,没有一个中学生是不可救药的。
在教学常规上,学校严抓不懈,坚持教学过程的全方位管理,做到日查、周评、月小结、期考核,严格执行干部双轨制、教研组活动制、集体备课制、单元把关制、考察评价制、教学评估制等,狠抓建章立制,规范教学行为,完善考评体系,引进竞争机制,使教学管理越来越科学化、制度化。
在德育的序列化上,学校根据每月份历史事件和相关话题制定了每一个月的活动主题,大主题下还有每周的小主题。如三月份的养成教育、五月的青春理想教育、九月份的尊师爱校月等。尤其是十二月份的文化艺术体育节,历时一个月,进行了包括现场书法、绘画、作业展览、理化试验、跳绳、越野赛和大型文艺演出等精彩纷呈的多项活动,使学生个性得到张扬,特长得到展示。
在家庭教育方面,学校积极采取措施,形成家校同盟。2009年暑假,学校开展了“师爱进我家”的家访活动,老师们冒着酷暑,顶着烈日,走遍了安阳市角角落落,与家长、学生进行零距离接触,使学生、家长一同进步。这一活动赢得了家长的高度赞扬。学校还编写了家教读本《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向家长传授先进的家教经验。
正是工作充分体现了创新与务实的原则,曙光学校最终达到师生整体素质提高和教学成绩上升的双丰收。教育教学成绩年年攀升,多次荣获安阳市教育教学质量优秀奖。《教育时报》曾以《曙光现象揭秘》《教师发展学校》为题进行报道。
一、注重教师培训的实效
教师的培训应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笔者认为,培训应坚持“务实、管用、求精、多样”的原则。
务实,就是培训工作要实实在在。应针对新课程实施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把培训和研究整合为一体,进行专题研讨,围绕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惑、难点与问题进行平等交流与对话,并针对教师的疑惑和困难,引领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深入地探讨,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策略。
管用,就是培训工作要从教师教学工作的实际出发,针对当前新课程实施中的重点、难点、热点的问题,开展理论性思考和实践探索,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有关案例进行培训,引导教师去剖析、研讨案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加深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
求精,就是培训工作要精益求精,要以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为培训内容,重点对新教材的具体内容及相应的教学方式进行深入探讨,解决新课程理念和实践的结合问题。
多样,就是培训工作的形式和方法要多种多样。坚持集中培训与校本研修相结合,培训与教研相结合,倡导参与式、互动式培训,促进培训者与参培者、之间的对话交流,努力提高教师培训的质量。
二、采取灵活的培训方式
教师培训一定要考虑农村教师实际情况,要满足广大教师的理论需求、实践需求和心理需求。因此,在新形势下正确地认识和分析现行农村教师培训工作现状,并对其培训方式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显得尤为重要。
1.“读书式”培训。我们教师应勤奋读书,掌握最新知识,不断充实自我,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才能不辜负祖国和人民的重托。读书要讲究博而精,博即广泛阅读,博览群书,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精则要求精选而读,要精选那些最能代表人类文化成果和现代教育研究成果的优秀书刊读,而且要深入研究。好读书,勤奋求知,不断充实自己,是教师成长必不可少的。
(1)阅读推荐书籍——《不做教书匠》。进行“每日必读必摘”读书笔记,撰写读后感。
(2)阅读学科书籍——《新课程标准2011版》与相关教育刊物。组织教师自学教学理论。由于教学理论是教学工作的指南,提高教师的素质要以教师教学理论知识的掌握为基础,如果没有一定的教学理论,就无法使实践活动得到升华。所以,校本培训应重视组织教师自学教学理论,特别是学习《新课程标准2011版》的一些新理念,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些新经验等。要求每位教师在自学时应做好读书笔记,以便于交流读书感悟与体会。
2.“观课式”培训。各级教学能手、优质课评选以及教学研讨会等公开课、示范课,应尽可能多地组织一线教师观摩学习。教师们一致认为市级以上组织的教学研究会,课堂教学水平较高,应组织一线教师前去观摩,定有获益。因为这些课给一线教师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模板和示范,给他们的课堂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只可惜这样的机会不多。
3.“专题式”培训。它是教师培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其内容应围绕新课程的理论与实施新课程中好的经验,或者针对教师实际操作中产生的困惑、出现的共性问题,授课教师做专题讲座,答疑解惑。让广大教师在授课教师启迪下,观念得到转变,业务水平得到提升。
4.“咨询式”培训。农村教师在践行新课程理念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诸多疑惑。这些问题如果无法解决,就会成为实践中的绊脚石。因此,在培训前,教师把教学的困惑与问题反映出来,交给授课教师。授课教师应根据老师们关注的问题及实际的需求来备课,力争通过培训解决一线教师心头的困惑与问题,使一线教师有所收获。同时,一线教师带着问题参加培训,才有了期待和渴望,才会专心致志,培训效果才会好。
5.“会诊式”研讨。问题会诊式培训是指利用多方面的力量,共同研究,并解决教育教学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培训部门可采用“问题会诊”的策略,聚焦教学问题,收集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各类有价值的问题,开展专题研究。因此,授课者应先亲历教育教学第一线,有的放矢地深入课堂,把握教育教学现状;多与一线的教师谈心、交流,真实而全面地了解目前教育教学及课改实验中存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积累丰富的培训素材,并将其巧妙地融合进培训课程之中,使培训内容来源于实际又高于实际,不枯燥,不单调,有可借鉴性和可操作性。让教师能进得去,带得走,用得上,这才方显培训之“真”。在培训时,把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疑惑融入课程中,提出解决办法;或者抛出共性的问题,组织参培教师分组讨论、交流,让他们在讨论中收获众家之言,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并将研究结果提供给教师。这种从一线中来又回到一线中去的培训,才最贴近教师实际,最能有效地激发他们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也才能真正做到“训”有针对性,“培”有实效性。
6.在线论坛。网络培训,主要目的是打破时空限制,让教师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交流。那么,如何让教师利用网络实施交流呢?项目组创建了以作业互动与教学论坛为载体的交流平台。每位教师都可以以发主帖或跟帖的形式发表自己的见解或参与讨论。教师不仅可以跟本地教师进行交流,还可以跟其他省市教师进行沟通,甚至可以和导师进行对话。网络以其资源丰富、学习便捷、交流及时等特点,日益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最佳方式与途径,利用远程网络学习也已经成为教师终身学习的基础和时展的需要。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a.“聊天”式交流。聊天式的交流,是最轻松的,在彼此的对话中进行交流。利用网络优势建立了自己的QQ群或UC群或聊天室,邀请全国各地自愿接受培训的老师加入,让老师们和名师面对面进行聊天。如校本研修网、新思考网,定期研讨一个专题,由群里的教师负责主持,在晚7点正式开始。到时,老师们都是早早来到群里,等待着聊天培训的开始。如何聊天,群里也制订了相应的制度,每一人在规定时间内不能聊话题以外的问题。在群成员中,有教学一线的名师,也有研究中小学教育的专家。正如群里有些老师说的,能加入到群里来,即使不说话,能“听”大家的发言,对于想成长的老师也是最好的收获。
当然,在聊天式交流中,随时可以就某个问题单独聊。在聊天中,您那充满智慧的发言,会及时得到大家的表扬,从而在聊天式的交流中,我们也能随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聊天式的交流,还有一大好处,就是所有内容都会被随时贴在公共空间,供大家再学习,再讨论。
b.“帖子”式交流。现在很多网站都设置了教育板块。如教育在线、成长在线、基础教育论坛等多家专业论坛。每天,在这些论坛上,都会集有来自五湖四海的教师,在论坛上忙着翻帖、读帖、回帖。凡是读到精彩之处,读到质疑之处,都会跟上一段属于自己的文字,要么是鼓励的言语,要么是自己的见解。对于那些想学习的老师而言,这就是在培训,是拓展视野,是和别人思维的火花碰撞,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c.“博客”式交流。博客,又叫网络日记。大凡熟悉网络的教师和教育专家,都有自己的博客。每天工作结束,都会把一天教学中、研究中的所见、所感、所思、所想,一点一滴形成文字,写成随笔,发到自己的博客上,任别人品读、批评。坚持每天写博客,有利于教师自我反思,更利于教师练笔,自然也是对老师的一种培训。在众多网络培训中,博客式交流应该是教师最好的自我学习、自我提高方式。
一些专家指出:教师集中培训无效的原因,主要是有些培训与教师的工作脱节,特别是培训中所提供的知识无法解决实际问题。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集中培训无论在内容、形式还是手段上,都需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培训部门必须及时调整自己的坐标,转变自己的功能和工作方式,坚持基于基础教育,服务于一线教师的方向,用新的理念、新的策略、新的方法和新的手段来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确保教师继续教育集中培训高效运行。
总之,培训的内容应紧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贴近实际,不断丰富;培训的形式应不断创新,真正让培训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助跑。
一、在线教育网站基本情况
根据网站运营主体来看,目前我国开办在线教育网站机构主要有传统教育机构、综合门户网站、新兴网络机构三类。
1、传统教育机构开办的在线教育网站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高校、中小学、职业培训机构等传统教育机构最早开办在线教育,涵盖了各年龄段的学习对象,开展了应试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多项内容,包含了学历和非学历教育。根据在线教育的办学主体,又可细分为两类:
(1)政府办学机构主导。政府办学机构主要是各级各类学校。代表性的在线教育机构有:国家开放大学、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北京大学网络教学平台、北京四中网校等。本文以国家开放大学、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为例进行分析:
A、国家开放大学(http://ouchn.edu.cn)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主办,主要定位为成人教育。截止到2011年6月,建有国家精品课程(网络教育)23门,广播电视大学精品课程107门,14000多学时的数字化视频资源和近750门网络课程。
B、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http://jingpinke.com)由国家精品课程资源中心主办,主要服务于全国广大高校师生。内容涵盖全国本科和高职院校各级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课程名师主讲的精品课程建设培训课程、欧美亚高等学府的4000多门开放课程、国内外知名企业优质课程。其中,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266门课1929集,2003-2010年度国家精品课程?185门课4141集,名师名课共28门课150集。
(2)民营办学机构主导
民营办学机构主要是各级各类培训学校、文化教育传播相关公司。在其综合性官网中,开辟了视频教育版块。代表性的在线教育机构有:新东方、巨人网校、沪江网校等。本文以新东方、巨人网校为例进行分析:
A、新东方视频(http://v.xdf.cn/index.php)由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主办,主要定位为各年龄段外语类考试培训。网站主要由考试解读、英语学习、小语种、出国考试、百家讲堂、公开课等部分组成。课程总数无官方统计,站内搜索关键词:搜“英语学习”970个、搜“公开课”1000个、搜“小语种”348个视频(有交叉)。
B、巨人网校(http://juren.cn)由巨人学校主办,主要面向全国中小学生。课程体系涵盖小一到高三各主干科目课程。
2、综合门户网站开办的在线教育网站
随着在线教育市场逐步扩大,各大网站普遍看好其发展前景。网易、新浪、搜狐、优酷、腾讯、百度、淘宝、奇虎360、超星等综合门户网站纷纷开办在线教育网站版块。如新浪公开课、搜狐视频教育频道、优酷教育频道、腾讯精品课、百度教育、淘宝同学、360教育在线、超星慕课。本文选择有代表性的网易、超星、淘宝门户下属网站为例进行分析:
A、网易云课堂(http://study.163.com)于2012年12月底正式上线,注重学习,是一个满足大众终身学习需要的学习平台,面向全国用户。现有超过2000门课程、9900份学习计划、28400课时、280700份笔记、19300道真题的庞大课程资源。其课程体系偏重实用技能,内容主要涵盖高等教育、IT与互联网、兴趣爱好、生活家居、外语学习、职场技能等。
B、网易公开课(http://open.163.com)于2010年11月1日推出“全球名校视频公开课项目”,提出“传播属于全人类的知识与智慧”口号,注重公开、共享,是一个单向知识传播平台,服务于全国用户。提供哈佛大学等世界级名校的公开课。其课程体系偏重人文社科,内容涵盖人文、社会、艺术、金融等领域。网站现有中国大学公开课526门、TED785门、Coursera354门、国际名校公开课355门课程。
C、超星慕课(http://mooc.chaoxing.com)含有学术视频129980集、专题及课程7839门、名师5850位、博导4320位院士285位,35万授权作者、150万本电子书。其立足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按学科分类,主要服务于全国广大高校师生。
D、淘宝同学(http://xue.taobao.com)于2013年底推出,主要是搭建交易平台,把优质的平台商、机构、教师、课程等资源聚合起来,服务于全国用户。网站主要由课程分类、限时抢购、今日直播推荐、精品课程、学习动态等部分组成。其现有课程?1436?门,内容主要为语言、职业认证、音乐文艺、生活、亲子类课程。
3、新兴网络机构开办的在线教育网站
除了互联网巨头外,众多不为大众所知的公司也纷纷进军在线教育。其代表性网站有:传课网、51talk、课程派、YY教育等。本文以传课网、51talk为例进行分析:
A、传课网(http://chuanke.com)主要是搭建交易平台,机构和个人都可以开设学校,服务于全国用户。用户可以同时拥有校长、教师、学生三重身份。该网站由传课网、传课KK、直播教室三部分组成。传课网是主体网站;直播教室是实时教育平台;传课KK是客户端,可以学习、管理课程,也可进行用户之间即时通讯交流。该网站获得了百度1000万美元B轮投资。
B、51talk(http://51talk.com)是真人外教一对一授课模式的网络英语学校,服务于全国外语学习用户。用户可选不同外教,也可固定几名外教进行一对一学习。聚焦外语口语交流能力培养,这种独特新颖的专题教育模式,可为众多致力发展大而全的在线教育机构提供不一样的发展模式。该网站获得了DCM数百万美元A轮投资。
二、在线教育网站用户体验
笔者对以上三类常用代表性网站进行深入体验,发现它们在课程布局、结构形式、特色优势等方面有着较大不同,分别简要陈述如下:
1、国家开放大学。该网站课程分六类:视频公开课、网络核心课、名师经典课、五分钟课程、国内精品课、国外公开课。因课程来源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下属分支机构、其他网站或自主开发提供,故其课程内容、结构、形式等显得不太统一。该网站特色是开通了“学分银行”,对学习者的各类学习成果进行统一的认证与核算,是具有学分认定、积累、转换等功能的新型学习制度和教育管理制度。“学分银行”是学习者获取学历文凭、职业资格证书的新渠道,自学成才的新途径;另有“五分钟课程”可提供专题性的碎片化学习。不足之处是课程章节数不全,教学内容少,知识系统性差;教学资源不全;师生交流感弱,社群关系尚未建立。
2、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该网站课程教学资源比较丰富,课程页面布局合理。每门课程由四部分组成:课程概况(课程简介、教学团队、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效果)、课程内容(教学大纲、电子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录像、教学课件、实验实践、例题习题、参考教材)、互动交流、相关课程。该网站特色是课程结构较合理,资源较丰富。不足之处是课程内容及教学资源建设完成度总体不高;师生交流感弱,社群关系尚未建立。
3、新东方视频。该网站课程内容主要是各年龄段英语考试、英语学习、小语种学习、人文社科公开课等。教学形式主要为视频教学。该网站特色是注重应试知识讲解,教学内容针对性强。不足之处是课程章节知识系统性不强,专题讲座过多,师生交流不够。目前,线上课程系统性、影响力远不及线下教育。
4、巨人网校。该网站课程内容主要为中小学各科课程。网站课程主要由课程录像、课程详情、课程大纲、评价列表几部分组成。网站提供少量免费体验课时,课程收费一般为300-500元/门。教师群体较年轻,教学气氛轻松。该网站特色是培训对象细分精准,从小一到高三,按年级按科目细分;付费课程能激励教师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不足之处是网站访问量较小,这与中小学生在线学习动机不强,付费学习习惯没建立起来有关。
5、网易云课堂。该网站是目前国内实用技能课程数据量较大的在线教育网站。课程页面有视频教学区、课程目录、笔记、问答区,返回课程首页后还能查看学习该门课程的其他人,学习该课程的人还学过其他课程列表。该网站特色是学习体验较好,查看学习进度方便,学习系统性强;学习者可将笔记公开,也可评论、收藏他人笔记;自定学习时间,系统能提醒学习;可为课程打分;能进行师生问答;用户有个人主页,可看他人感兴趣的课程和主页,同学之间可相互关注,社群关系较好;界面布局专业美观。不足之处是课程建设完成度还需增强;目前仅支持IPAD客户端。
6、网易公开课。该网站是目前国内人文社科课程数据量较大的在线教育网站。每门课程有视频教学区、章节列表区、跟帖区等,提供笔记、划词翻译、收藏等工具。该网站特色是世界级名校公开课较多,分类较细,用户跟帖评论量较大;支持各种移动客户端便于移动学习。不足之处是师生间难以开展交流。
7、超星慕课。该网站是目前国内课程数据量最大的在线教育网站。课程体系按学科、学校分类,课程主要由课程介绍区、视频教学区、章节列表区、资源下载区组成。该网站特色是课程数据总量大;依托其庞大的专业期刊、电子图书数据库,课程能引用的教学资源非常丰富;提供教学资源下载;课程信息表现形式多样,文字、图片、视频等丰富完整;教学内容充实,课程建设总体完成度教高;界面布局合理,美工精美;提供各种移动客户端下载。不足之处是学习进度管理、社群关系还有待增强;目前该网站访问量较少,与其课程建设数量、质量不成正比。
8、淘宝同学。该网站目前仅允许教育机构上传课程,限制个人。课程页面主要由视频区和目录区组成,略显简单。付费课程可免费试看5分钟,课程收费一般为1-200元/门。淘宝有优良的电商基因和庞大用户群,最有可能成为未来在线付费教育的突破点。该网站特色是聚合各中小教育培训机构,搭建在线教育交易平台;开设了白富美、高富帅特色课程;限时抢购有利于课程的商业营销;直播课程是一种新颖的学习体验,即时交流性强;开辟“互助社团”,有利于聚拢社群人气,体现“同学”共同学习特征;用户自定课程收费标准及方式。不足之处是课程建设完成度不高;学习体验感觉一般,暂不支持移动客户端;学习者人流量少。
9、传课网。该网站主要有技能、考试、中小学、生活文艺课程类型。课程页面主要由课程简介、课程目录、课程评价、学生信息、老师信息、课件、购买收藏排行区组成。
该网站特色是开创个人在线售课新途径;可同时拥有多种用户身份,符合“术业专攻、终身学习”等教育理念;传课KK客户端使用方便,学习交流、社群互动体验较好;直播课程即时交流性强;技术平台易用性好;用户自定课程收费标准及方式;支持各移动客户端便于移动学习。不足之处是课程建设总体完成度不高。
10、51talk。该网站允许师生用QQ或skype进行视频交流。教师一边语音通话指导,一边用英文打字辅导表达。教师发送课程页面链接,学生打开后可以看到教师的同步教学操作。课程有页面区和即时通讯区,有中英语言界面选项,有翻译工具提供。语音和文字对话是主要的教学方式。用户可以免费预约体验课程。课程收费约为15元/节。该网站特色是打破一位老师对多位学生的在线教学模式,每次上课保证一对一教学,针对性强,师生交流沟通更有效,学生体验更佳,学习效果更有保障。学生可体会不同老师的语言风格和口音习惯。该网站专业性强,能较好地发挥在线教育优势。不足之处是外教多为非主流英语国家的老师。
三、比较与分析
笔者用站长工具评测以上10个有代表性的三类在线教育网站,对其网站的访问量和排名参考值进行分析,综合之前的研究,得出如下数据比较表:
在网站数据方面,预估百度流量反映了每日通过关键词检索访问该网站的预估流量大小,百度权重、站长排名反映该网站关键词检索程度及访问量大小。因每日网站检索流量变化,以上数据仅能体现所测当日网站访问流量,不能作为客观准确不变的排名依据,但可作为网站访问量的当日参考依据。排名靠前的是网易公开课、新东方视频、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这与网站上线时间早、学员动机强、用户人群多等因素有着重要的关系。排名靠后的是巨人网校、超星慕课、国家开放大学,说明网站规模、课程数量并不是决定访问量的决定因素,还与网站用户定位、用户数量、用户习惯、推广方式、上线时间等因素有关。
在课程数据方面,课程门数、视频数量靠前的网站是超星慕课、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网易云课堂,靠后的是51talk、巨人网校。这说明大型学术机构、行政机构、商业门户因其经济实力强、重视程度高而建设较好,而中小培训机构因其用户群体较小,专业性强,课程数总量不高。
在学习体验方面,传课网、网易云课堂、超星慕课、51talk总体较好。传课网多用户身份、客户端、社流体验较好;网易云课堂学习过程、进度管理等学习体验好;超星慕课内容完整、资源丰富、界面美观;51talk一对一教学针对性强,师生电脑教学画面、声音、文字信息同步,学习交流体验好。其他网站相对体验一般,原因主要是内容不全,形式单一、交流不畅等。
在特色优势方面,国家开放大学的学分银行和五分钟课程较有特色,为在线学历教育、碎片化学习做了探索;淘宝同学打造在线教育交易平台;传课网也做交易平台但开创了个人销售网课先河;51talk一对一教学模式体现了外语在线教育特色优势。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网易云课堂、超星慕课的课程布局较合理、资源形式较丰富。
在开放性方面,淘宝同学、传课网对外开放程度较高,免费为机构、个人课程;超星慕课对高校课程收费;而其他网站则以自己组织课程为主。对用户收费方面,淘宝同学、传课网允许者定付费,51talk、巨人网校对用户收费,此外网站则以免费为主。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