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手术室护理常规

手术室护理常规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0-11 16:23:3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手术室护理常规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手术室护理常规

第1篇

【关键词】 手术室整体化护理; 手术室护理安全; 应用效果

doi:10.14033/ki.cfmr.2017.7.04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7-0083-03

手术室护理不同于临床常规住院或门诊护理,其具有更强的技术性,更大的工作量,更长的工作时间,同时其工作风险性也更高,因而在工作量、工作强度极大的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存在诸多隐患[1]。而手术室护理缺陷不仅会影响护理服务质量,同时可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手术安全性产生不良影响,重者可直接导致患者死亡、残疾等临床结局,因而提升手术室护理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近年来不断有研究提出多种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中,旨在提升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同时,降低护理人员工作量、工作强度[2-3]。本研究通过对3000例手术室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探讨手术室整体化护理管理在提升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价值,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6月于笔者所在医院手术室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3000例作为研究对象。男1415例,女1585例,年龄18~52岁,平均(36.8±4.2)岁,普外723例,骨科821例,妇科512例,神经外科612例,泌尿外科332例,其中传统手术2049例,微创手术951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对本研究均完全知情同意,已通过笔者所在医院伦理道德委员会审核;均接受外科手术治疗,满足手术相关指征;精神状态正常。排除标准:恶性肿瘤患者预计生存期在6个月以内;精神疾病;严重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严重免疫系统疾病;严重焦虑、抑郁患者;严重营养不良。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每组150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手术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由笔者所在医院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管理,其中女2人,男4人,年龄20~45岁,平均(30.5±4.2)岁,工作实践2~24年,平均(6.9±2.0)年,主管护师3人,护师6人,护士7人。

1.2 研究方法

为保证观察指标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由同一组医师、护理人员进行手术及手术室护理,两组手术类型、术前准备、手术方式、麻醉方式基本一致,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手术护理管理,包括术前准备、手术室卫生管理、摆放、术中配合、术后处理等;护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整体化护理管理,具体措施如下:(1)制定手术室护理流程。明确各级护理人员工作职责与工作标准,将护理工作层层分解并要求责任到人,术前完善相关仪器、器械检查,明确仪器的正常运转与使用,术前1 d对患者进行集中访视,手术当日须在手术室门口迎接、交接护士,护理人员根据工作内容进行手术配合,术后进行常规管理,手术室护理服务全过程要求进行全程质量监控。(2)手术室心理护理。术前访视及入室后需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主要介绍手术室环境、手术内容、相关基础知识、医护人员等,讲解手术目的、流程及注意事项,患者入室后进行简短交流,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边配合麻醉边用温和的语言安慰、鼓励患者,分散其注意力,耐心回答患者的疑问和顾虑。(3)入室后保温护理。患者入室后应避免在通道内长时间停留,准备恒温水毯用于术中保暖工作,术中外露部位的保暖,可采用手术巾局部包裹方式进行保暖。(4)手术室操作及监护细节。要求o理人员护理操作尽可能准确、快速、轻柔,尽可能遮蔽患者暴露躯体,保持对患者隐私的尊重;密切观察监测仪器显示指标,高度重视患者生命体征、皮肤颜色、尿量等指标的观察,局麻患者应定时询问感受;术中应严格实施六查十二对四到位制度,严格执行设备、器械、药物清点制度,实施三人三数、三不交接制度。

1.3 观察指标

手术室护理质量评估标准主要包括:手术室器械准备(100分)、护士配合技能(100分)、仪器设备管理(100分)、消毒隔离质量(100分)4个项目,分数越高表示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越高;同时基于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形象与职业素养、术中护理综合评分情况,分值均为0~10分,分数越高表示职业素养、形象及综合评价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IBM SPSS 19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室护理质量比较

护理组手术室器械准备、护士配合技能、仪器设备管理、消毒隔离质量等护理质量安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护理情况评价比较

护理组护理人员形象与职业素养评分、护理综合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无论在任何护理类型中,护理质量均作为护理工作的重点及核心,护理质量直接关系患者生命健康安全,尤其是在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手术室中,手术室护理中的纰漏可导致手术的中断、手术治疗效果的不理想及临床预后结局恶化,不仅会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患者医疗经济负担,同时也给医院、科室及个人带来严重的损失及精神压力,因而规避手术室护理风险、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一直是手术室护理中的研究热点[4-5]。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组手术室器械准备、护士配合技能、仪器设备管理、消毒隔离质量等护理质量安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组护理人员形象与职业素养评分、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通过回顾分析可知,整体化护理作为一种基于临床常规护理开展的具有前瞻性与整体性的护理方法,主要是以患者为中心,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现代护理干预模式,其在患者的手术室护理过程中更为关注整体的手术护理环节,采用整体护理管理基于正确、严谨的指导及护理,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及术后康复的顺利进行[6-7]。并且手术室整体化护理的实施,通过制定手术室护理流程、手术室心理护理、手术室综合保温等一系列全程整体化护理管理措施,明确各级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与标准,使手术室护理人员能够积极参与到患者的治疗与护理中,充分体现现代护理中的人性化护理宗旨[8]。

综上所述,手术室整体化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手术室安全质量,并可改善患者护理效果,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形象与职业素养认知及护理综合评价,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陈海涛.细节护理和常规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对比[J].吉林医学,2014,35(21):4790-4791.

[2] Pratschke K M,Ryan J,McAlinden A,et al.Pancreatic surgical biopsy in 24 dogs and 19 cats: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clinical relevance of histological findings[J].J Small Anim Pract,2015,56(1):512-516.

[3]赵连云.手术室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探讨[J].大家健康,2015,9(19):212-213.

[4]崔紫藤.手术室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8):238-239.

[5]w丽红.手术室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2015,15(93):178-179.

[6] Anna C,Rullander M,Lundstr?m M L,et al.Stress symptoms among adolescents before and after scoliosis surgery:correlations with postoperative pain[J].J Clin Nurs,2016,25(7-8):1123-1125.

[7]傅菊红,梁柳芳.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5):771-772.

第2篇

【关键词】 循证护理; 手术室整体护理; 应用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28-0129-02

循证护理是建立在循证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护理新观念,使临床护理可参考新的护理理念与护理模式,借由遵循证据而设计相应的护理计划,给予患者合理的护理[1]。本研究以分析手术室综合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为目的,对手术室2012年1-6月进行的300台手术进行分组护理,以研究循证护理在手术室综合护理中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6月手术室开展的300台手术,通过随机分组对300台手术采取不同的护理模式,其中150台手术行常规护理,设为常规组,另外150台手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循证护理,设为观察组。

1.2 方法

根据临床实践,挖掘护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结构化,同时根据挖掘到的问题做相关的医学文献检索,寻找相关的病例,谨慎、系统评估文献中的病例,对最佳证据加以利用,以协助手术室临床护理,采取有效的临床护理,以提高手术护理水平。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在经过不同的手术室护理后,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相比护理前有明显的上升,患者的满意度也有所提高,且差错发生率显著性降低,相比常规组的护理效果,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循证护理对手术室综合护理的重要意义及其发展情况

循证护理是在循证医学产生后出现的,属于循证医学在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产物[2]。近几年,临床护理的影响日益重要,然而护患纠纷、护患矛盾等问题也逐渐增多,结合护理实践所发现的操作问题以及理论问题,以探索性思维找出最合适的护理模式,并以患者病情的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科学的最终护理方案,采取全面的护理质量优化程序,通过最低成本给予患者最优护理这一理念已成为现阶段优化护理质量、改善患者满意度的最好对策[3]。

3.2 循证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3.2.1 成立循证护理专门小组 由巡回护理人员、器械护理人员以及护士长组成循证护理专门小组。一般情况下,手术室的循证护理专门小组包括有巡回护理人员3名、器械护理人员2名以及护士长1名,且循证护理专门小组的所有成员均需要进行相应的业务素质教育,此外还要进行循证护理知识的培训,通过培训掌握循证护理的有效方法,其主要体现在对给予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等方面的护理,将患者在手术中产生的心理或生理不适列为循证护理问题。

3.2.2 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查阅 结合循证护理中的问题,从文献数据库内寻找相关的文献资料,以选取最合适的资料,对其真实性、临床实用性进行评价。根据患者的病情,结合以往临床护理的经验与培训掌握的护理对策,为患者设计合理的循证护理计划。

3.2.3 循证护理的实施 加强规范性护理操作,主动关心患者并发现护理问题,同时不断巩固自身护理知识以及业务水平,尊重患者与其家属的选择。此外,还需对医院或手术科室的经济效益进行考虑。加强对手术科室护理人员的能力教育,借助不同的方式,向护理人员普及与循证护理相关的专业知识,常组织循证护理的培训工作,使护理人员通过掌握寻找与利用证据的科学方法,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护理知识、实际操作能力,在实际临床护理中更好的应用临床证据,给予患者优质的护理服务。

在手术室综合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评分与患者满意度,降低差错发生率,对优化手术室综合护理素质有明显效果。要促进手术室整体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应首先建立循证护理的意识,将护理人员素质提高,此外,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教育,使护理人员学会科学思考、探索护理中的各类问题,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欣.浅谈循证护理在护理诊断实践中的意义[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9):947.

[2]姜宪辉,叶华,刘光颖,等.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临床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2011,18(3):440-441.

第3篇

关键词:护理;全程人文关怀;手术室

手术室作为医院抢救和治疗病人的一个重要场所,其手术效果除了和操作人员操作熟练程度、医院手术室条件等有关外,还和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实施情况密切相关[1]。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社会大众对于手术要求和护理要求的提高,在手术室开展人文关怀护理服务也逐渐成为了目前医疗护理服务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2]。本文探讨了手术室患者护理中全程人文关怀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9月到院行手术治疗的76例患者。所有患者均在知情同意下愿意配合。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将76例患者平均分为病例数各38例的常规组和观察组。常规组38例患者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25~70岁,平均年龄(39.21±4.29)岁,病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3例,高中及以上25例;手术类型:胃肠道14例,四肢4例,泌尿系统11例,肝胆9例。观察组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27~68岁,平均年龄(39.17±4.31)岁,文化程度分布情况:初中及以下11例,高中及以上27例;手术类型:肝胆10例,胃肠道13例,四肢5例,泌尿系统1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规组运用常规护理,监测病情,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常规宣教等。观察组应用全程人文关怀护理,操作如下:①术前:以一对一的模式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术前到病房访视,解答患者对手术关心的问题,比如护理、手术室环境以及麻醉等,加强和患者间的沟通交流,予以支持和安慰,使患者可保持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②术中:患者进入到手术室后,亲切问好,麻醉前和其交流,并稳定患者情绪,分散其注意力。在进行麻醉时,应协助麻醉医师完成相关工作,陪伴在患者左右,和其交谈,且指导其取最佳。术中对于清醒患者,在实施任何操作时均应获得其合作以及理解,保护好患者隐私,使其感受到被尊重。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对于暴露肢体应做好保暖工作。③术后:完成手术以后,做好病人皮肤清洁工作,将各管道贴好相应的标签,并固定好。帮助患者穿好衣物,告诉其手术已经顺利完成。患者清醒后平稳将其送至病区,且和病区护士做好交接工作。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状态、术后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同时进行对比分析。运用我院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并用百分制进行评价,所获分数越高说明患者满意度也就越好。应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状态进行评估比较[3]。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专业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SPSS 20.0),其中计量资料表示方式为均数±标准差(x±s),计数资料表示方式为%;用t比较检验计量资料,用χ2比较检验计数资料,结果显示P

2 结果

常规组和观察组患者在满意度评分、焦虑评分以及抑郁评分上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在护理服务中全程人文关怀作为重要构成内容之一,可使护理工作更为个性化和完整。在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全程人文关怀,给患者提供亲人般的关怀以及照顾,可提高其治疗信心和配合度,使其获得满足感、安全感以及被尊重感[4-5]。本次研究对观察组38例行手术的患者应用了全程人文关怀护理,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抑郁评分、满意度评分以及焦虑评分均优于常规组,组间各指标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均

综上所述,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全程人文关怀,提供人文关怀护理服务给患者,有利于患者围手术期不良心理状态的改善,提高其治疗信心,便于手术顺利实施和保证手术效果,除此之外,对于医院良好形象的塑造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多育,柯雅娟,马秀苗,等.人文关怀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1,26(4):43-44.

[2]阎辉,闫玲,王运平,等.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3,8(5):486-487.

[3]张洁冰,田芬霞,郭书芹,等.人文关怀在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体现[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5):1206-1207.

第4篇

【关键词】PDCA循环法;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20..01

随着科学技术的推动,我国医疗技术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升,尤其是手术治疗技术有了明显的提升,与此同时对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也有了新的标准和要求。手术室作为医疗的重要场所,由于患者的病情复杂,且所使用的器械较多,导致护理工作的节奏比较快,很容易在手术中出现不良事件,不仅影响了手术的进行,也会威胁患者的人身安全,所以积极加强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是十分重要的。PDCA循环法是一种科学系统的护理管理模式,具有诸多的优势和特征,能够有效的实现护理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分析PDCA循环法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2],现具体报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6年4月~2017年5月接受手术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的临床对象,并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进行干预;将2017年11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5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组的临床对象,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实施PDCA循环法,所有患者均符合手术治疗的标准,且患者及家属同意参与研究。对照组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患者的年龄范围是18~76岁,平均(43.5±3.7)岁;研究组中,男性31例,女性19例,患者的年龄范围是19~78岁,平均(43.9±4.4)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患者实施PDCA循环法,具体内容如下:(1)计划阶段,护理长结合手术室护理需求以及相关的资源,成立质量控制管理小组,保证护理工作有序进行。由护士长组织成员,积极加强安全隐患的总结和记录工作,并分析其原因,研讨有效的解决措施,从而制定完善的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的内容和目标。(2)实施阶段,对质量控制小组进行分级,分为三级质量控制小组,一级质量控制小组主要负责手术室各区域的器械和物品的消毒以及维护工作,旨在营造良好的手术环境,同时也需要对医护人员的消毒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并制定完善的卫生管理制度,为患者介绍集体的手术流程;二级质量控制小组的工作主要就是针对护理计划和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若遇见问题,还需要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帮助解决问题,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三级质量控制小组主要就是针对整个手术的护理工作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并及时的发现不足予以改善和优化。

1.3观察指标

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后的临床护理质量。

1.4统计学方法

所涉及到的与护理质量相关的数据和信息,统一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总结和对比,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P值作为判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即P<0.05。

2结果

实施PDCA循环法后,研究组患者的手术室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管理的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PDCA循环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护理模式,具有科学性、严谨性的特征,是提升护理管理质量的重要手段。将其应用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第5篇

【关键词】 护理干预;门诊;手术室;满意度

门诊手术室一般接收门诊患者,流动性较大,但是是医院面向广大患者服务的一个重要窗口,直接关系到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影响医院的整体形象[1]。门诊手术室护理作为治疗手段的重要一部分,可以为患者提供生理及心理支持,对疾病的治疗具有积极作用,所以更新护理理念和提高护理服务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护理人员对门诊手术室患者进行护理干预,通过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从而评价护理干预在门诊手术室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3月~2013年6月收入本院门诊手术患者182例,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92例,男56例,女36例,年龄18~66岁,平均年龄(37.83±15.05)岁,对照组90例,男53例,女37例,年龄19~65岁,平均年龄(38.05±14.68)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手术类型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术前进行常规准备工作,术中常规配合手术医生治疗。实验组采用全程护理,具体措施如下[2]:①术前宣教,护理人员仔细查看病历,对患者进行详细评估,由此确定手术时的护理措施。同时也要积极与患者沟通,介绍手术室环境以及如何配合医务人员做好术前准备工作等,使患者对手术有一定认识,稳定患者情绪。手术室环境保证整洁无菌。②术中护理,护理人员在手术过程中保持室内安静,熟练进行手术护理操作,同时注意调节室温及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对患者进行鼓励和安慰。③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及时告知患者及家属手术成功信息,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患者心理状态,耐心解释患者的提问,使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怀,并做好健康教育工作,促进患者术后恢复,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出院时进行门诊手术室护理人员满意度的调查,包括服务态度、护理操作、手术室环境和健康宣教4项,每项5分,1~5分依次为很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十分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进行t检验分析比较两组间的差异,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出院时两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发现实验组患者在服务态度、护理操作、手术室环境和健康宣教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门诊手术室是以外科和妇科小手术为主,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护理模式的转变已成为必然,单纯的手术室护理已经不适应新的医学护理模式的需求,全程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提供术前宣教、术中护理以及术后护理等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患者[3]。

本研究发现出院时实验组患者对门诊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护理操作、手术室环境和健康宣教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这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4],说明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全程护理,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思想,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护理操作,并且全程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安慰与支持,消除紧张情绪,同时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指导,更容易与患者建立起和谐的护患关系,从而满意度大大提高。

综上所述,全程护理干预在有助于改善门诊手术室患者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

参 考 文 献

[1] 张吉芸. 门诊手术室护理投诉原因分析及对策.护理管理杂志, 2011, 11(1): 6566.

[2] 赵丽娟. 外科门诊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体会.河北医药, 2012, 34(3): 464465.

第6篇

【关键词】 优质服务理念; 手术室; 护理; 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2-0090-02

doi:10.14033/ki.cfmr.2016.2.051

随着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兴起,“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原则逐渐贯彻于临床和护理工作中。“以患者为中心”就是指在思想观念和医疗行为上,处处为患者着想,任何医疗活动都要把患者放在首位;紧紧围绕患者的合理需求,提高服务质量,控制服务成本,制定方便措施,简化工作流程,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低耗、满意、放心”的医疗服务[1]。“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就是这种原则在临床实践中的具体体现。“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是指以患者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到位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近年来这种理念已经受到了来自医学界和广大患者的关注[2-3]。本研究为了探讨优质服务理念对于提高手术室护理的应用价值,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手术室收治的手术患者120例,对比观察常规服务理念和优质服务理念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手术室收治的手术患者120例,年龄28~50岁,平均(32.5±3.2)岁,其中男30例,女90例。包括阑尾切除手术20例,骨科类手术40例,剖宫产手术60例。将这12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为阑尾切除术和骨科类手术,在进行手术治疗的同时予以常规服务理念的护理,观察组患者均为剖宫产手术,在手术治疗和常规服务理念的同时贯彻优质服务理念。排除标准:(1)年龄65岁者;(2)患者合并其他严重的系统性疾病,如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障碍或衰竭;(3)患有肿瘤正在进行治疗或已经到达晚期者;(4)患有严重的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如癫痫、抑郁或躁狂而不能配合者;(5)有手术禁忌证者,如凝血功能障碍者;(6)患者本人不同意参加研究者。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例(男性比例)、身高、体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服务理念,主要包括:饮食护理、基础护理等。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给予常规护理服务的同时,贯彻优质服务理念,具体方法如下。(1)术前护理:主要包括告知患者术前注意事项、给予一定的心理支持。术前注意事项:为防止术中出现麻醉意外或窒息,患者应在术前8~12 h开始禁食,术前4 h开始禁水,必要时可应用胃肠减压。对于阑尾切除手术,对消化道要求更高,患者应在术前1~2 d开始进食流食,必要时可酌情在术前1 d或手术当天进行灌肠清洗,并于术前2~3 d开始口服肠道制菌药物,预防术后感染。此外,由于术后患者短时间内不能下床走路,很多日常生理活动需要在床上进行,如进食、大小便等,提前告知患者术前有意识地练习一下,提早适应术后的生活,同时教会患者正确的咳嗽和咳痰方法,以免术后长期卧床发生呼吸系统感染。术前2周应该戒烟戒酒。给予心理支持:患者术前难免会有紧张不安、恐惧焦虑的负面情绪,并对手术的治疗效果和远期预后有顾虑,这时护理人员应该从专业角度出发,帮助患者客观分析病情,就手术施行的必要性。实施手术的效果、预后以及可能带来的并发症作简单明了的评估,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能够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包括手术知情同意书等各种医疗文件都应签署妥当。(2)术中护理:患者被推入手术室后,由于环境的改变等因素难免会产生紧张情绪。这时医护人员应该热情迎接并主动问候患者,打消患者的顾虑,缓慢平稳地将患者安置在手术床上,调节手术室的温度和湿度以患者感到舒适为准[4]。麻醉时可以与患者聊天以转移注意力更快达到麻醉效果;麻醉后完成后尽快行气管插管和留置导尿管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手术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发现异常立即报告麻醉师和术者,做出及时准确的处理。(3)术后护理:首先患者由于刚刚经过长时间的手术,各种途径导致的体内液体大量丢失,加上麻醉的作用,术后不能立即进食进水,故此时患者应该通过静脉补液接受足够的能量和液体直到恢复正常饮食。术后补液要注意补液量和速度,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发生肺水肿和充血性心力衰竭,增加患者的痛苦。其次,注意患者导尿管和引流管的护理。由于麻醉的作用,患者术后常规留置导尿管,要注意导尿管的清洁,防止发生泌尿系感染。对于手术部位留置的引流管,要经常检查引流管有无堵塞、扭曲或打结等,记录引流物的量和颜色,换药时注意引流管的固定,防止异物掉入阻塞等。最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每小时尿量和24 h出入水量。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感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和住院天数。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均为连续性,先做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不符合正态分布的用中位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感染发生率和住院天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手术室是体现一所医院水平的重要窗口,其医护人员的服务质量直接影响患者对医院的评价,优质服务理念应用于手术室护理时,不仅能够使患者更加积极地面对手术,同时还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率[5]。优质服务理念作为一种全新的护理理念,通过加强对患者的细节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并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6-7]。

本研究通过对比观察优质服务理念和常规服务理念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感染发生率和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于恩实.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0):153-154.

[2]高冰.浅谈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1,17(2):116-117.

[3]高红梅,张正义.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1):63-64.

[4]谢蓓蕾.人性化护理理念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6):36-37.

[5]陈萍.手术室融人人性化护理的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2):2297-2298.

[6]孙冠.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胸外科手术术后深静脉置管创优质服务的效果观察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57-58.

[7]胡艳波.心胸外科术后深静脉置管306例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6):1472.

[8]张秀英,朱国红,叶惠艳.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2):17-18.

第7篇

关键词:风险管理;手术室;护理管理

手术创伤较大,极易引起各种严重的并发症,存在许多的潜在护理风险,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需要引起重视,做到早发现、早识别及早处理[1]。护理风险是指可能会发生的护理危险,产生护理风险的原因通常包括患者本身因素、疾病自然转归因素、现有技术设备及人员认知的局限性、医疗设备等多方面,具有与护理行为相随、难以预测、难以防范及后果严重等几方面的特点[2]。护理风险管理是指医院有组织、有系统的对患者、护理工作人员及探视者可能产生的伤害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的过程[3]。我院手术室从2008年5月至至今将风险管理理论运用到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8年5月前一直实行常规管理,现比较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与方法。现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构成情况比较差异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所示,具有可比性。

1.2护理管理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具体措施为:①组织护理组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提高风险意识,减少并发症和手术室护理风险的发生,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感,真正做到责任到人;②实行人性化管理,做到手术过程中不换班,不交班的一班制,可避免差错发生,给加班的护理人员合理排班,加班时间可给予加班费或是调休;③由护理部抽派专人对护理风险管理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确保相关措施得以缺失执行。④实行手术全过程监控的管理医疗服务的过程是一个总体的过程,而医护人员的每一项操作都是一个过程,为了保证每一过程都能按质、按量完成。我们要求每个环节都必须建立管理制度和工作规范,按程序工作;另外,每个环节和每个层面制订工作差错的防范措施,不允许存在失控的漏洞。

1.3观察指标。统计手术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采用自制简易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设满意度等级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和不满意四级,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处理,护理满意度以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研究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4.62%,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69.89%,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组间比较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2结果

我院手术室自实施风险管理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护士的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有了显著增强。回访手术患者满意率达到94.62%以上。

3结论

在手术室中实施风险管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防止护理差错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获得更好的护理满意度[4]。

4讨论

手术室的护理风险管理始终贯穿在手术过程中[5],结果显示,实施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的研究组(采取建立风险管理组织、明确各人员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责任、规范关键过程管理、做好重点时段护理风险管理、加强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培训与考核、由护理部抽派专人对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确保相关措施得以缺失执行。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实施常规护理管理的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施护理管理后研究组患者总体生活质量SF-36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手术室护士自觉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各项护理操作流程,使患者安全度过手术关。可见风险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作用非常大,应该实施下去。

作者:贺媛安 单位:湖北省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张晓英,潘佩珍,冯怿霞.护理本科生护理专业思想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现代临床护理,2006,5(4):58.

[2]夏超,何红升,陆海霞.舒适护理在老年胸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3,16(4):425-427.

[3]王勇,张小康,唐小东.胸外科老年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临床观察体会[J].河北医学,2013,19(10):1534-1536.

第8篇

关键词:精细化护理;手术室

手术室工作量大,工作环节冗杂,管理严格,患者病情复杂,对护理要求颇高,如果护理不到位,极易导致差错发生,进而对患者及医护工作人员带来损害和困扰[1]。因此,加强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就变得十分重要,而精细化护理就是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措施之一[2]。近年来,笔者对手术室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举措,明显提高了护理质量,并取得了患者的认可,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7月~2016年2月在我院手术室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患者21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6例)。观察组患者男63例,女43例,年龄19~78岁,平均年龄为(43.7±6.9)岁;四肢骨折54例,脊柱病变43例,软组织伤9例。对照组患者男59例,女47例,年龄17~81岁,平均年龄为(44.6±7.2)岁;四肢骨折58例,脊柱病变40例,软组织伤8例。两组患者年龄、手术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所有受试者均详细告知研究目的和方法,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具体方法:术前接受常规询问患者,进行沟通,告知手术过程,术前患者接受全面检查、消毒等。

1.2.2观察组

采用精细化护理。具体方法如下:(1)手术室环境管理:对手术室不同区域实施精细化管理,区分不同区域的重点和职责;手术室内按时消毒,对手术相关器械在常规消毒的基础上实施术前1h再次消毒;在进行手术室清洁相关工作时均需湿式打扫[3];(2)手术室用品管理措施:手术室内物品必须由专人管理,按照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原则进行,分类存放手术器械、手术药品、手术辅助用具,禁止变质、过期、污染的药品和物品存放在手术室内;(3)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和学习:定期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并送上级医院进行学习,使他们了解新理念、新技术,不断提高护理能力;另外,要增强护理人员对手术室护理精细化护理意识的认识,严格遵守相关工作流程,不断提高护理水平;(4)考核评定:医院及手术室应该组织护理考核,并逐渐建立有成效的监督及制约机制,临床医师在日常工作中可将发现的隐患和护理中的不足反馈给手术室,以便能及时改进。

1.3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护理差错发生情况;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其中,护理依从程度判断标准:患者对护理措施同意,并且能完全配合;患者对自身行为进行约束,完全按照手术室流程管理进行。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具体内容主要包括手术前、手术中护理内容,舒适度,是否存在坠件等意外事件发生,统计总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发生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差错发生率、治疗依从性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护理差错发生率和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非常满意85例,满意17例,不满意4例,总满意率为96.2%,对照组非常满意47例,满意43例,不满意26例,总满意率为75.5%,观察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手术室是治疗外科疾病的重要场所,虽然治疗时间较短,但手术治疗过程的环节较多,要求严格,稍有不慎,易造成工作上的失误和医疗差错的发生[4]。研究表明,通过提高护理水平有助于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的提升[5]。近年来,精细化管理模式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手术室的护理管理中,并且逐渐被广大患者和手术医师所接受。精细化护理是以“细致、精确、规范、深入”为特征[6],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以手术室环境管理为基础,通过精细化环境管理,使对医护人员通道、患者通道、洁净物品供应通道;非洁净处置通道等手术室不同区域的管理更加严格,对医护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使患者体验到手术室管理流程的规范和顺畅。以手术室用品管理措施的严格实行为重要内容,按照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原则对各类手术用具和器械进行分类存放和管理,使手术过程更加顺畅,大大降低外科感染的风险[7],不但是手术医师的期望,也是广大患者的福音。以定期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和学习为主要抓手,通过培训和学习,使他们了解新理念、新技术,不断提高护理能力和精细化的护理意识。以临床定期考核评定为主要手段,通过考核评定,使护理人员认识到工作中的不足,并以此为动力加强学习,不断提高精细化护理水平。另外,精细化管理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使用,有助于建立优质护理的长效机制[8],转变手术室护士服务理念,护理服务与患者更加贴近,护患关系更加融洽,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有助于提高医护配合度,使手术治疗的成功率明显提高。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精细化护理的观察组护理差错发生率和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达96.2%,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提示,精细化护理应用手术室患者中,能明显提高护理水平,患者依从性好,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秋玲 单位:北京怀柔医院手术室

参考文献:

1李梅英,肖菊香.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临床价值.基层医学论坛,2015,19(36):5151~5152.

2袁玉霞.精细化护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的影响.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6):239~240.

3陆云,王艳.实施精细化管理提升洁净手术部质量内涵.临床护理杂志,2011,10(3):48~50.

4黄玲月.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6):23~24.

5唐红辉.手术室整体护理的现代研究与进展.吉林医学,2015,23(12):162~163.

6郑晓风.护理安全管理在老年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5):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