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1 16:23:3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统计学的前景分析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体育文化 路径 方向 前景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5(b)-0211-01
1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化发展的路径研究概述
刘鹏启、邵月在《对我国武术产业开发现状及发展对策的研究》(社会发展,2004,12)中提到开发武术产业的措施与对策:(1)建立健全法规体系;(2)开发新的运动项目,确定优先发展领域;(3)加快人才培养;(4)对外交流,扩展市场空间;(5)与媒体合作,建立信息系统。
饶远、张云钢在《发展少数民族体育产业的政策与社会环境分析》(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7)中对政府的职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提出政府要从“办体育”向“管体育”转变,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包含政策引导、规划引导、资金引导,国有体育设施采取“国退民进”的方式。还提出政府要抓好市场的培育建设,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化创造软、硬件环境;对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要与民族文化中的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结合。
杨放、何江川在《广西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市场定位与秩序对策研究》(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3)中提出产业化发展要经历阶段性的市场定位、市场营销、发展秩序和发展目标等。在《广西民族体育产业化政策研究》(体育学刊,2006,7)中对产业化投资政策的选择、产业化初期的政策选择、产业化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导向政策进行了系统论述。
对于传统体育产业化发展的路径(策略)进行研究的文章还有《论加入WTO与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龙佩林、钟海平,体育文化导刊,2001),与其它不同的是他提出了要确立战略产业的发展目标,要利用WTO贸易自由环境,由国内走向国际。龙佩林在《论民族传统体育的综合创新及产业化发展》(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中也提出了产业化发展思路,对项目开发、人才培养、运作机制、交流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张涛、张艳平在《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市场产业化研究》(辽宁体育科技,2003)中在传统体育消费市场产业化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方案。论述最为具体、最为全面的要数何江川、杨放的系列研究《民族体育商业化开发状况调查及发展思路―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发展研究》系列论文研究报告。在《之一》中提出民族传统体育商业化的历程:发掘―整理―开发―产业性经营―市场营销―刺激更大规模的需求―产业化。并从9个方面提出了民族体育产业化发展的思路。《之二》中对民族体育产业的相关产业用统计学方法对其关联度进行了分析,本文中的产业化指标体系有文化性因素、经济性因素、产业关联性因素、内部结构性因素、产业覆盖性因素、旅游业的支撑性因素、其他产业的支撑性因素、产业的可改造性因素(弹性)。《之三》中提出了民族体育资源开发与组织培育,含资金积累、市场制度的设计与安排、解放思想、人才培养,还对市场体系进行了论述。总之,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需要有规范的管理、科学的发展观、政府的引导、相关综合人才的培育、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相关行业的联手、多元化的投资主体等,借助WTO自由贸易,经济、体育全球化,旅游业大力发展,国家相关政策支持的机会进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化的发展。
2 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发展的方向研究概况
对于发展方向总体来说就是产业化、科学化、规范化、社会化、商业化、国际化。这在《广西民族体育产业化政策研究》(杨放等,体育学刊,2006)、《民族体育商业化开发状况调查及发展思路―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发展研究之一》(何江川,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等中都有体现,并提出发展的路径。
在《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文化审视》(王岗、王铁新著,2005)一书中提到:“任何一种体育,只有当其形式达到一定的规范后,才能在世界各地交流,加入国际体育的行列,得到广泛的传播。”[1]可见各方向之间是有关联的,失去任何一个方向,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将会迷失方向。只有规范化、科学化了才能社会化、国际化,只有实现了商业化才能产业化。
3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化开发利用的前景分析
在田祖国的《我国西部地区体育旅游发展研究》(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中对我国西部地区体育旅游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据世界旅游组织的统计资料显示,全世界旅游群体中,以消遣娱乐、健身康复为目的的旅游者所占比例最大。体育旅游不仅拓宽了社会体育的内涵,也将成为体育产业的重要内容。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1世纪初,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市场。体育文化产业化是以旅游业、体育旅游业为依托的,因此它也面临着广大的发展空间。
另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j将会加大体育产业的消费,使产业化成为可能。借着经济的全球化,体育的全球化,中国进入WTO自由贸易的机会,将资源丰富,人文、社会等价值巨大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加工、整理、包装使其产业化、规范化、国际化的前景是光明的。
4 结语
总之,要抓住机遇,采用正确、合理的手段和措施,发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优势,对其进行加工整理,使其朝着产业化、科学化、规范化、社会化、商业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使其成为国民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 王岗,王铁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文化审视[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章丘市中医医院药剂科,山东章丘 250200
[摘要] 随着制药技术和设备地不断革新,中药配方颗粒在近些年发展迅猛,并且让中药在国外市场的推广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相比,避免了繁琐复杂的煎煮工序,操作简单,并且药效相对于传统饮片差异不大,安全卫生。笔者就近些年来中药配方颗粒的加工工艺、药理药效研究以及质量标准等进行总结,希望对祖国医药的进一步推广和相关学者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
[
关键词 ] 中药配方颗粒;工艺;药理;药效;标准
[中图分类号] R2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3(b)-0188-02
中药配方颗粒的加工制作,是指运用现代药物加工工艺对传统中药材的关键成分进行提取、分离以及浓缩,干燥后将有效成分制成颗粒状,可供使用者直接将颗粒冲服的制作工艺。现有文献显示,最早的中药配方颗粒加工出现在1992年,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其提取和加工工艺均有长足的发展。中药配方颗粒临床应用广泛,其治疗效果逐渐被广大临床医师所认同,同时由于其冲服使用方法简单,也容易被广大患者所接受。而在国外中医、中药推广方面,中药配方颗粒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相对于传统煎煮方法的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更易被欧美西方国家所接受,其治疗效果也逐渐被认可,中药配方颗粒正逐渐与针灸、推拿等成为中医中药在国外推广的重要项目。笔者通过综合近些年的文章,对中药配方颗粒的原材料制备、加工工艺、药理药效以及质量标准等方面进行综述。
1 中药配方颗粒的原材料
由于中药材的药性受到地域差异的影响较大,因此与传统的中药材一样,用于加工生产中药配方颗粒的原材料均来自各个产地的道地药材。如山东平邑的黄芪具有悠久的历史,有研究记载其有效成分黄芪苷的含量达到22.3%,与其他地区相比,含量超出3~5个百分点[1]。中药配方颗粒在原材料选择上已经形成稳定的产业化发展路线,稳定的原材料供应进一步保证了药物药效的稳定。药材加工目前虽然已经逐步由手工转变为机械化加工,可以实现原材料的大量供应,但目前受限于机器的水平,仍难以做到与传统手工加工同等的工艺水平,因此未来进一步提高机器原材料加工水平,是中药配方颗粒发展的一个方向。
2 中药配方颗粒的加工工艺
众所周知,可以用作中药材的植物中涵盖了植物的各个部位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全草等,这些不同的部位需要不同的加工工艺;其次,药物有效成分的鉴别同样十分繁琐,但却是中药配方颗粒应该提取何种成分的重要一步。目前,主要的加工工艺主要分为四个主要部分,分别是有效成分的浸润提取、分离和浓缩、喷雾干燥、制粒包装。其中第一步浸润提取主要是根据药材中有效成分的物化性质,利用各成分不同的沸点、密度等将有效成分从中提取出来。但初步提取的药效成分中含有较多的杂质,因此需要进步一的分离,这一步也是主要依靠杂质的不同理化性质,通过各种对用的分离方法和技术,对成分内的难溶、胶状以及其他黏性物质进行分离。在对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进行分离和提纯以后,紧接着是对有效成分进行浓缩,间接增强治疗效果,目前国内研究总结可以发现,主要采用真空薄膜浓缩工艺,这一工艺关键是利用真空减压环境下,在较低温度下,通过增加有效成分的浓度,可以达到较好的浓缩效果,同时能够最大程度避免有效成分的破坏。在有效成分浓缩完毕之后,再通过喷雾干燥技术对其进行干燥处理,结合适宜的出风和进风压力和温度,缩短干燥处理的时间。最后,对有效成分进行充分干燥后,制成易容颗粒后封包,在此过程中应对药物颗粒进行有效地检验,以确保其质量和治疗效果。通过目前的工艺研究来看,主要是对单种有效成分进行提取为主[2],但从中药方剂的辨证治疗来看,多种有效成分的相互协同才是中药治疗的精髓,如有学者通过临床研究发现,生脉散(主要有人参、麦冬、五味子三味药)对冠心病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三种中药配方颗粒混合后的治疗效果[3]。因此,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对已有成方的研究仍然是中药配方颗粒首要研究方向。因此,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多种有效成分的综合提取是中药配方颗粒提取工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还有待于进一步突破。
3 中药配方颗粒的药效以及药理学研究进展
祖国医学对疾病治疗讲求整体,药物的应用也同样如此,中药配方颗粒作为一种药材单一有效成分的成品,虽然省去了繁琐的炮制煎煮过程,但其治疗效果一直受到广大中国临床医师的质疑。近些年来,随着各种实验条件的改善和实验技术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动物实验研究证实,某些中药材的中药配方颗粒在动物疾病模型身上的治疗效果同传统的中药饮片治疗效果差异不大[4],进行一定样本的实验数据对比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就表明某些中药配方颗粒在对疾病的治疗上也能起到较为满意的效果。
并且还有部分学者的研究表明,部分中药配方颗粒不仅在治疗效果上与传统中药饮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且能够更快的发挥药物的治疗效果,明显要优于传统的中药饮片[5]。尽管如此,从中医学角度看来,疾病的治疗仍需要多种药物的配合,因此含多种有效成分的中药配方颗粒是否对某种疾病的治疗优于传统中药饮片仍需要相关学者的进一步研究和证实。
4 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
随着中药配方颗粒的迅猛发展,各种新型制剂层出不穷,各种配方颗粒的治疗效果参差不齐,虽然目前已经制定了一些药物药性和制剂有效成分含量标准,但仍不能满足中药配方颗粒的标准化、规范化诉求。中药配方颗粒是祖国医学所特有的延伸,没有相关国外经验可以参考,因此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起我们特有的标准,但同时我们可以借助国外对现代医学药物进行标准化的各种方法和思路。通过查阅文献,目前常用于检测成药质量的方法和仪器有红外光度仪,液/气相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仪、重金属检测仪等[6],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实现药品中的有效成分鉴定,并能够通过与既定标准进行对比,进行有效成分的标准化。目前,中药配方颗粒的供应市场和成药质量较为混乱,一些质量较差缺乏统一标准的中药配方颗粒流入市场,不仅给患者疾病的治疗和转归带来严重的影响,而且对中药配方颗粒的健康发展造成负面效果。因此,制定统一化的质量标准是中药配方颗粒想要发展所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5 小结
中药配方颗粒经过20余年的发展虽然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化,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对于某些疾病的治疗,单味或混合中药配方颗粒的治疗效果仍需学者的进一步研究;其次,质量标准化亟待进一步规范,杜绝低劣和以次充好的配方颗粒进入到市场中,影响中药配方颗粒产业的发展;第三,原材料在选择上应严把质量关,同时成品的检验工作要落实彻底。国家也应该出台相关政策,进一步提高监管力度。综上所述,中药配方颗粒相对于传统的中药饮片,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存在的各种问题需要相关学者的进一步研究,寻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法,从而促进祖国医学的发展,使之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进一步推广。
[
参考文献]
[1] 房志玲.环境因子对三种人工种植中药材品质的影响[D].北京师范大学,2005.
[2] 王智民,叶祖光,肖诗鹰,等.对中药配方颗粒发展的几点建议和应用前景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04,29(1):1-3.
[3] 谢旻.生脉散合丹参饮加味治疗冠心病6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6(11):1357.
[4] 李进明.板蓝根酸枣仁饮片与单味中药配方颗粒对比分析[J].陕西中医,2012,33(6):737-738.
[5] 刘辰卉,朱博.我院中药配方颗粒2008-2009使用分析[J].中国药业,2011,20(16):72-73.
我国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明确了高等院校具有科学研究的职能,提出了要把高校建成“既是教学中心,又是科研中心”的目标。科学研究体现在高等中医药院校(简称“高校”)的教学中,就形成了以中药开发、实验与实训为主的教学内容。笔者以目前高校的教学背景为依据,对开展“科研与应用”教育的内容、目标与要求及其意义进行评析,旨在开发学生的潜在科研意识,提升高校教育水准,改革和创新课程建设,更好地适应当今形势的需要。
1 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背景
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历经几十年的革新,取得了长足进步与丰硕成果。但中医药教育多采用填鸭式教学方式,学生的被动记忆导致其形成墨守成规的保守思想,更抑制了其本身所具有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其原因是:对培养科研型与应用型人才的认识不足;教学质量和人才标准的评价体系不够科学;教学形式相对落后;教学与科研、实践的结合不紧密;还未形成鼓励学生从事科技开发的氛围等。
目前,开发中药新药是中药现代化的重中之重,“回归自然”正在成为一种社会潮流,而中医药学恰恰符合这一时代潮流,标本兼治、缓急有律、毒副作用低已成为中医药的代名词。因此,不论是高等中医药院校和中医研究机构,还是高等西医药院校和西医研究机构,甚至是综合性大学的科研课题,已越来越多地向中医药类倾斜。这种倾向迫切要求高校中医药教育尤其是中药学科在课程建设方面有待完善与提高,即强化在中药开发与应用方面的教学与实践。因此,为确保中药学科的科学发展与高校教学科研水准的提升,在此背景下提出开展“科研与应用”教育的主题符合社会与教育的发展趋向。
2 “科研与应用”教育涉及的内容
2.1 课程建设
虽然高校中药学科教育涵盖面较广,但其科研应是一个高度综合而完整的“有机体”。中药类专业的课程涉及多个专业学科,但中药新药开发却是各门专业的综合应用。“如何结合”的内容包括不同学科章节的交叉、互补——科研项目的选题、医药理论的分析、政策法规的学习、文献复习(项目来源)、知识产权(专利)检索与医政、药政咨询、立项论证(包括文献研究、应用前景分析与调研)、研究的可行性论证、方案设计、临床资料或实验数据的统计学分析等。
2.2 课题实践
科研重在实践,而中药的开发应用多以新产品(新药)和新技术研发课题为主。其内容涵盖新技术与新药要求的各项法定标准,如新药研究包括综述性资料的整理、药学研究(制备工艺、质量标准、质量稳定性、稳定性试验等)、药理学毒理学研究、临床研究等。其研究内容环环相扣,互补性、实践性很强。有条件的院校可以让学生更多地参与校内课题、横向课题的研究工作,营造学生进行科研实践的浓厚氛围。
3 “科研与应用”教育的目标与要求
3.1 要求学生初步掌握中药类科研课题的思路与方法
目前,中药类各专业的教学只注重基础与专业课程的讲授与实验,学生的科研无从谈起。而“科研与应用”要求学生认识医药新技术、新产品开发的涵义、掌握科研的思路与方法。在高校设立药品研发相关课程是传授药品研发知识的一种捷径。这不仅为学生开设了一门实用的技术型课程,而且使更多的学生受到了良好的新药研发教育,初步掌握了新药研发的指导原则和产品开发规范,初步具备了开发新药的思路。
3.2 要求学生初步具备较强的科研实践能力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中药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和毕业前1年左右的实习。据有关专家研究,课堂教学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贡献率仅30%。而“科研与应用”教育将丰富中药类各专业的教学内容,它要求为学生提供模拟的产、学、研环境,利用已学过的专业知识,按照研究方案完成工作。其性质不同于以往简单的实验原理和操作,不仅要求学生熟悉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而且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这是衡量科研水准的重要一环。
3.3 要求授课教师及时完善、更新知识结构
从未来社会发展对中药学水平提高的要求来说,培养出高层次、高素质的创造型人才对高校专业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到“科研与应用”,授课教师必须具备端正和一丝不苟的科研态度、较丰富的科研阅历、掌握较前沿的研究动态、熟悉中医药科研的整套研究思路与方法,才能使此项教育具有“严谨性、先进性、科学性、真实性”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具有科研前瞻性,不断学习、更新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领域,达到“广”而“博”的目标,从而使“科研与应用”的传授“游刃有余”。
3.4 初步达到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以往中药学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具有良好的作用,但对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效果欠佳。因为科研课题本身就是一个“大问题”,而“科研与应用”教育可以使学生综合所学专业知识,充分发挥科研潜意识,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正是西方国家正在兴起的“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将初步使我国高校中药教育在发扬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达到提高中药学科教育质量的目的[1]。
4 “科研与应用”教育的意义
4.1 积极引导学生思维由书本向应用过渡
接受高等中医药教育的学生不应局限于书本知识,而是应更多地改变较呆板的思维方式,逐步建立起“开发与应用”的思维模式。“科研与应用”教育的开展,将启发式地引导学生在掌握中医药专业知识的同时,逐渐具备初步的科研思维模式,朝着新产品的研制与新技术的开发等应用型方向发展,其知识结构亦由“简单枯燥式”转变为“丰富复杂式”,有利于激发学生从事科研工作的兴趣,使其创新性潜力得以充分发挥。
4.2 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
“科研与应用”教育尤其是实践方面的内容建设,将使学生意识到:只有牢牢把握“效”为中医药之魂、“新”乃中医药之魄的研发原则,才能使中医药新产品、新技术朝着“发挥最佳功效,毒副作用降至最低,更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临床,解除更多患者的疾苦”的目标研发。而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须逐渐培养扎实、严谨的科研作风,在科研思路和动手能力方面都要不断地勤奋钻研、刻苦实践。
4.3 扩充学生就业资本
高校中药学科通过开展“科研与应用”教育,不仅使学生掌握从事科研工作基本技能,而且还能促进“应用型”人才的产生,将会有更多的专利、成果产生,体现其社会价值,以此具备充足的就业资本,从而为他们择业、就业争取更大的社会空间。
4.4 为企业、研究机构提供医药研发人才
经过“科研与应用”培训后的中药专业毕业生步入新的工作岗位后,在项目开发和应用方面发挥其专长,提出有创意的思维和方法,使中药研发机构的工作更规范化,试验项目的设计与实施更完整周密化,产品或技术申报资料更详尽和标准化,最终使个人与团体达到“共赢”。
5 结语
社会的发展,科技是主导。我国中医药科学的振兴,研究与探索是其源动力,而要实现这个目标,须有一代接一代的科研中坚力量去肩负此项使命。本着“科教兴国”这一宗旨,科学的教育模式是主题之一,而“科研与应用”教育将会提升高校中药学科的教学水准,全面提高中药开发应用机构的科研水平,势必对中药技术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