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企业内网信息安全

企业内网信息安全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0-12 09:33:1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企业内网信息安全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企业内网信息安全

第1篇

 

1 企业网络信息安全的内部威胁的分析

 

1.1 随意更改IP地址

 

企业网络使用者对于计算机IP地址的更改是常见的信息安全问题,一方面更改IP地址后,可能与其他计算机产生地址冲突,造成他人无法正常使用的问题,另一方面更改IP的行为将使监控系统无法对计算机的网络使用进行追溯,不能准确掌握设备运行状况,出现异常运行等问题难以进行核查。

 

1.2 私自连接互联网

 

企业内部人员通过拨号或宽带连接的形式,将计算机接入互联网私自浏览网络信息,使企业内部网络与外界网络环境的隔离状态被打破,原有设置的防火墙等病毒防护体系不能有效发挥作用,部分木马、病毒将以接入外网的计算机为跳板,进而侵入企业网络内部的其他计算机。

 

1.3 随意接入移动存储设备

 

移动硬盘、U盘等移动存储设备的接入是当前企业内部网络信息安全的最大隐患,部分企业内部人员接入的移动存储设备已经感染了病毒,而插入计算机的时候又未能进行有效的病毒查杀,这使得病毒直接侵入企业计算机,形成企业信息数据的内外网间接地交换,造成机密数据的泄漏。

 

1.4 不良软件的安装

 

部分企业尽管投入了大量资金在内部网络建设与信息安全保护体系构建之中,但受版权意识不足、软件购置资金较少等原因的限制,一些企业在计算机上安装的是盗版、山寨软件,这些软件一方面不能保证计算机的正常使用需求,对企业内部网络的运行造成一定影响,同时这些软件还可能预装了部分插件,用于获取企业内部资料信息,这都对内网计算机形成了一定的威胁。

 

1.5 人为泄密或窃取内网数据资料

 

受管理制度不完善、监控力度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内部人员在企业内部网络中获取了这些数据信息,通过携带的移动存储设备进行下载保存,或者连接到外网进行散播,这是极为严重的企业网络信息安全的内部威胁问题。

 

2 企业网络信息安全的内部威胁成因分析

 

2.1 企业网络信息安全技术方面

 

我国计算机与网络科学技术的研究相对滞后,在计算机安全防护系统和软件方面的开发仍然无法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缺少适合网络内部和桌面电脑的信息安全产品,这使得当前企业网络内部监控与防护工作存在这漏洞,使企业管理人员不能有效应对外部入侵,同时不能对企业内部人员的操作行为进行监控管理。

 

2.2 企业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方面

 

在企业中,内部员工对于信息安全缺乏准确的认知,计算机和内部网络的使用较为随意,这给企业网络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同时,企业信息管理部门不能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完善内部数据资料管理体系,在内部网络使用上没有相应的用户认证以及权限管理,信息资料也没有进行密级划定,任何人都能随意浏览敏感信息。另外,当前企业网络信息安全的内部威胁大多产生于内部员工,企业忽视了对员工的信息安全管理,部分离职员工仍能够登录内部网络,这使得内部网络存在着极大的泄密风险。

 

3 企业网络信息安全的内部威胁解决对策

 

3.1 管控企业内部用户网络操作行为

 

对企业内部用户网络操作行为的管控是避免出现内部威胁的重要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避免企业网络资源非法使用的风险。企业网络管理部门可在内部计算机上安装桌面监控软件,为企业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构筑首层访问控制,从而实现既定用户在既定时间内通过既定计算机访问既定数据资源的控制。企业应对内部用户或用户组进行权限管理,将内部信息数据进行密级划分,将不同用户或用户组能够访问的文件和可以执行的操作进行限定。同时,在用户登录过程中应使用密码策略,提高密码复杂性,设置口令锁定服务器控制台,杜绝密码被非法修改的风险。

 

3.2 提高企业网络安全技术水平

 

首先管理部门应为企业网络构建防火墙,对计算机网络进程实施跟踪,从而判断访问网络进程的合法性,对非法访问进行拦截。同时,将企业网络IP地址与计算机MAC地址绑定,避免IP地址更改带来的网络冲,同时对各计算机的网络行为进行有效追踪,提高病毒传播与泄密问题的追溯效率。另外,可通过计算机属性安全控制的方式,降低用户对目录和文件的误删除和修改风险。最后,应对企业网络连接的计算机进行彻底的病毒查杀,杜绝病毒的内部蔓延。

 

3.3 建立信息安全内部威胁管理制度

 

企业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就是制定科学而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并将执行措施落到实处。其中,针对部分企业人员将内部机密资料带离企业的行为,在情况合理的条件下,应进行规范化的登记记录。针对企业网络文件保存,应制定规律的备份周期,将数据信息进行汇总复制加以储存。针对离职员工,应禁止其带走任何企业文件资料,同时对其内部网络登录账号进行注销,防止离职员工再次登入内部网络。

 

3.4 强化企业人员网络安全培训

 

加强安全知识培训,使每位计算机使用者掌握一定的安全知识,至少能够掌握如何备份本地的数据,保证本地数据信息的安全可靠。加大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防范计算机信息系统泄密事件的发生。加强网络知识培训,通过培训,掌握IP地址的配置、数据的共享等网络基本知识,树立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

 

4 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安全是当前企业网络应用和管理工作的要点之一,企业应严格管控企业内部用户网络操作行为,提高企业网络安全技术水平,建立信息安全内部威胁管理制度,强化企业人员网络安全培训,进而对企业网络信息安全内部威胁进行全面控制,从而提高敏感信息与机密资料的安全性。

 

作者简介

第2篇

关键词:信息安全管理;网络安全;风险评估

中图分类号:TP393.08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深入应用,企业对信息系统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绝大部分的业务从纸面迁移到信息系统当中,如何建立稳固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已经成为各企业信息管理部门甚至管理层的重要课题。本文将通过对目前国际信息安全行业发展的分析,提出企业构建稳固的信息安全管理架构,提高信息安全水平的初步构想。

1企业信息安全政策

信息安全政策作为信息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直接展现了企业的信息安全工作的思路。其应当由企业信息安全工作的使命和远景,实施准则等几部分组成。

1.1信息安全工作的使命

信息安全工作的核心意义是将企业所面临的风险管理至一个可接受的水平。

当前主流的风险控制包含以下四个步骤:通过风险评估方法来评估风险;制定安全策略来降低风险;通过监控控制恶意未授权行为;有效地审计。

1.2信息安全工作的愿景

安全的企业信息化环境可以为任何企业用户提供安全便捷的信息化服务,应用,基础设施,并保护用户的隐私。让用户有安全的身份验证;能安全便捷的使用需要的数据和应用资源;保证通讯和数据的保密性;明确自身的角色,了解角色在企业中的信息安全责任;身边出现的信息安全风险和威胁能得到迅速响应。

要达到上述目的,企业需要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一个识别风险、评估风险、降低风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权衡降低风险的成本和业务的需求,确定风险的优先级别,为管理层的决策提供有效的支持。

1.3信息安全准则

信息安全准则是风险评估和制定最优解决方案的关键,优秀的信息安全准则包括:根据企业业务目标执行风险管理;有组织的确定员工角色和责任;对用户和数据实行最小化权限管理;在应用和系统的计划和开发过程中就考虑安全防护的问题;在应用中实施逐层防护;建立高度集成的安全防护框架;将监控、审计和快速反应结合为一体。

良好信息安全准则可以让企业内外部用户了解企业信息安全理念,从而让企业信息管理部门更好地对风险进行管控。

2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主要手段

2.1网络安全

(1)保证安全的外部人员连接。在日常工作中,外部合作伙伴经常会提出联入企业内网的需求,由于这些联入内网的外部人员及其终端并不符合企业的信息安全标准,因此存在信息安全隐患。控制此类风险的手段主要有:对用户账户使用硬件KEY等强验证手段;全面管控外部单位的网络接入等。

(2)远程接入控制。随着VPN[2-3]技术的不断发展,远程接入的风险已降低到企业的可控范围,而近年来移动办公的兴起更是推动了远程接入技术的发展。企业采用USB KEY,动态口令牌等硬件认证方式的远程接入要更加的安全。

(3)网络划分。在过去,企业内部以开放式的网络为主。随着网络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成熟,非受控终端给企业内网带来的安全压力越来越大。这些不受信任的终端为攻击者提供了访问企业网络的路径。信息管理部门可以利用IPSec[4]技术有效提高企业网络安全,实现对位于公司防火墙内部终端的完全管控。

(4)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网络入侵检测系统作为防火墙的补充,主要用于监控网络传输,在检测到可疑传输行为时报警。作为企业信息安全架构的必备设备,入侵检测系统能有效防控企业外部的恶意攻击行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大安全厂商如赛门铁克,思科等均研发出来成熟的入侵检测系统产品。

(5)无线网络安全。无线网络现在已遍布企业的办公区域,给企业和用户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信息安全的隐患。要保证企业内部无线网络的安全,信息管理部门需要使用更新更安全的协议(如无线保护接入WPA或WPA2);使用VLAN划分和域提供互相隔离的无线网络;利用802.1x和EAP技术加强对无线网络的访问控制。

2.2访问控制

(1)密码策略。高强度的密码需要几年时间来破解,而脆弱的密码在一分钟内就可以被破解。提高企业用户的密码强度是访问控制的必要手段。为避免弱密码可能对公司造成的危害,企业必须制定密码策略并利用技术手段保证执行。

(2)用户权限管理。企业的员工从进入公司到离职是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要便捷有效地在这个生命周期中对员工的权限进行管理,需要企业具有完善的身份管理平台,从而实现授权流程的自动化,并实现企业内应用的单点登陆。

(3)公钥系统[5]。公钥系统是访问控制乃至信息安全架构的核心模块,无线网络访问授权,VPN接入,文件加密系统等均可以通过公钥系统提升安全水平,因此企业应当部署PKI/CA系统。

2.3监控与审计

(1)病毒扫描与补丁管理。企业需要统一的防病毒系统和终端管理系统,在终端定期更新病毒定义,进行病毒自扫描,自动更新操作系统补丁,以减少桌面终端的安全风险。此类管控手段通常需要在用户的终端上安装客户端,或对终端进行定制,在终端接入企业内网时,终端管理系统会在隔离区域对该终端进行综合评估打分,通过评估后方能接入内网。才能保证系统的安全策略被有效执行。

(2)恶意软件防控。主流的恶意软件防控体系主要由五部分构成:防病毒系统;内容过滤网关;邮件过滤网关;恶意网页过滤网关和入侵检测软件。

(3)安全事件记录和审计。企业应当配置日志审计系统,收集信息安全事件,产生审计记录,根据记录进行安全事件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4培训与宣传

提高企业管理层和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是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了解信息安全的必要性,管理层才会支持信息安全管理建设,用户才会配合信息管理部门工作。利用定期培训,宣传海报,邮件等方式定期反复对企业用户进行信息安全培训和宣传,能有效提高企业信息安全管理水平。

3总结

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把信息安全看做影响业务发展的核心因素之一,信息安全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重点。本文对信息安全政策,安全管理手段等方面进行了剖析,结合当前国际主流的信息安全解决办法,为企业做好,做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给出了一些通用性的标准,对企业构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消除信息安全隐患,避免信息安全事件造成的损失,确保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具有探索意义。

参考文献:

[1]何剑虹,白晓颖,李润玲,崔智社.基于SLA的面向服务的基础设施[J].电讯技术,2011,51(9):100-105.

[2]胡道元,阂京华.网络安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戴宗坤,唐三平.VPN与网络安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第3篇

【关键词】电力企业 内网安全 绿色防护 策略

传统网络安全,更多考虑的是如何防范外网对内网的攻击,但这种传统手段已不能应对来自内部的层出不穷的恶意攻击和病毒。但根据相关资料显示,网络内部的计算机客户端的安全威胁更为普遍,大多安全事件是由内网用户有意或无意的操作造成的,因此,内网安全不容忽视。较之于外网安全,内网安全特点更突出,主要表现在:(1)须建立更全面、更客观和更严格的信任体系和安全体系;(2)须对计算机终端、服务器、网络和使用者等各个细节进行更加具有针对性的管理。网安全是内部局域网的信息防泄密和终端安全管理,电力企业在内网安全设计时,须以提高系统的保密性为出发点,将各种安全技术和管理手段结合起来,建立起覆盖全面、经济实用、结构合理、安全可靠的内网安全防护体系。

1 内网安全绿色防护的必要性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企业管理信息化逐渐加强,信息技术给企业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信息安全隐患。网络不存在绝对的安全,稍微不留意或防护措施不当,内网很有可能受到病毒的攻击和侵害,造成重要信息的泄露,给相关企业造成严重损失。尤其是电力企业,其内部核心技术决定着自身生存和发展,一旦泄露,将会对企业造成致命的损失。因此,电力企业须加强对涉及到信息的采集、分析、加工、处理、存储、传输及检测等各个方面的网络应用的重视,建立完整、立体、多层次的企业内部网络的绿色安全防护体系。只有从绿色电力IT 理念出发,建立起安全可靠、科学可行的内网安全绿色防护系统,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保障数据存储的安全性、传输的可靠性和处理的可延展性,保障信息系统和控制系统的安全和稳定。

2 内网安全绿色防护策略

2.1 过客访问安全管理

内网安全绿色防护,过客访问安全管理是重点。对过客访问控制,能够对外来的访客进行有效定位、监控、异常阻断和报警,从而增强计算机信息终端管理能力,保障了企业的信息安全。过客访问安全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无线访问用户,应建立可靠的无线访问审查策略,为用户提供安全的无线访问接口,同时将无意义的无线访问点进行排除。2.对VPN用户,应最大限度限制访问内网的权限,隔出其访问给内网带来的巨大威胁。3.对新接入的网络终端和笔记本计算机,应经注册登记、设置访问权限和范围后才能使用。4.对外接移动存储器(U盘等),要设置其使用的内网物理范围,并设定专用的密码,保障数据移动的安全性。

2.2 虚拟边界防护

内网安全绿色防护,建立虚拟边界防护非常有必要。信息技术进步,也滋生了许多网络病毒,网络安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存在绝对安全,电力企业信息资源众多,数据庞杂,在运行管理过程中,不能保证不受到攻击。因而,应加强重视,企业实际业务情况重新定义信息系统安全级别,建立起虚拟边界。同时,应该根据企业内部具体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策略,包括实名登记、数据浏览监控、内网访问限制等,最大限度将攻击阻挡在外,保障信息资料的安全。此外,还应尽可能避免由于受到攻击而使整个网络陷入瘫痪等安全事件的发生,保障电力系统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2.3 内网终端强制性管理

内网安全绿色防护,内网终端强制性管理必不可少。通常情况下,内网终端强制性管理主要包括:桌面系统安全、病毒防护、身份鉴别、访问控制、漏洞扫描等五大方面,网终端强制性管理是建立内网安全防护体系的基础。电力企业应加强网终端强制性管理,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自动分发系统补丁,及时扫描漏洞;2.自动监控上网流量,自动断开流量超标的终端,防止蠕虫病毒传播和蔓延;3.绑定IP地址,防止人为更改和IP地址冲突,避免受到ARP的欺骗攻击;4.自动收集软硬资产,及时掌握内部网络终端资产和硬件配置变动情况。

3 小结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信息系统不断升级,大量的技术和企业机密均储存在计算机和网络中,网络安全重要性越来越突出。网络上一个小小的漏洞,都很有可能引起信息完全问题,造成重要信息的泄露,从而影响企业的发展。尤其是电力系统内部终端多,层次和构架都非常复杂,因而做好内网安全绿色防护势在必行。只有从绿色电力IT 理念出发,充分利用现代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优势,合理规划内网,构建完整的、立体的、多层次的“外防内控”网络安全防御体系,才能保障电力企业的利益,才能促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海涛,闫前进.内网的安全风险分析与保护策略[J].保密科学技术,2011(02).

[2]李孟兴,迟承哲,王海燕.电力企业信息安全趋势与防范措施[J].电力信息化,2010(12).

[3]周祥峰.基于行为的内网安全威胁检测系统在电力企业的应用[J].计算机安全,2013(03).

[4]石磊,于辰,王刚,柳旭日.企业内网终端数据防护策略的研究[J].华北电力技术,2012(11).

第4篇

关键词:内网;威胁;检测

中图分类号:TP393.1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2)05-0000-02

一、引言

大部分企业网管人员至今仍对内网威胁不重视,他们认为只要做好内外网物理隔离,或在内外网间部署好网关、防火墙等安全防护产品,网络安全就能万无一失。内网安全仅依赖管理措施,极少采用技术手段进行防护。中国国家信息安全测评认证中心的调查结果表明,信息安全问题主要来自泄密和内部人员犯罪,而非病毒和外来黑客引起。因此进一步分析企业内网威胁及防治技术,构建内网安全防护模型显得愈发重要。

二、基于行为的内网威胁分析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企业内部网络的应用越来越复杂,内网大多数的应用都是企业核心内容,需严格保密,一旦出现、破坏的事件,后果将不堪设想,内网出现问题甚至能够导致整个企业瘫痪。

企业内网威胁除了由系统缺陷引起的安全隐患,大部分是由于企业内部人员安全意识不足,基于行的内网威胁,具体表现在:

(一)移动存储介质管理的不规范:如数据拷贝不受限、违规交叉使用、单位和个人持有不区分等,特别是在与非计算机间、内部与互联网计算机间交叉使用,导致计算机或内部工作计算机感染木马病毒。

(二)服务端口过多开放:黑客一般是通过扫描端口获取信息,确定主机运行的服务,然后再寻找相关服务或程序漏洞,最后通过漏洞服务或程序的端口攻击目标主机。

(三)账号口令管理不严:黑客攻击的目的是为了非法获取系统访问权限,一旦取得账户口令,他们就可以顺利登陆到目标系统,进行犯罪活动。

(四)用户权限分配不合理:用户权限往往未被限制,即授予其所需要的最小权限。攻击者就利用用户过高的权限进行攻击。

(五)使用盗版、破解软件等:盗版软件通过破解、反编译等手段得到软件程序源代码,修改源代码往往影响到软件模块结构之间的逻辑性,导致一些软件漏洞的出现,黑客也常用一些工具来搜索存有漏洞的计算机来确定攻击目标。

(六)内部的网络攻击。有的员工为了泄私愤、或被策反成为敌方间谍,成为单位泄密者或破坏者。由于这些员工对单位内部的网络架构熟悉,可利用管理上的漏洞,侵入他人计算机进行破坏。

(七)网管人员工作量过大、专业水平不够高、工作责任心差;用户操作失误,可能会损坏网络设备如主机硬件等,误删除文件和数据、误格式化硬盘等,都将构成内网严重威胁。

三、内网威胁检测技术

内外网隔离、防火墙、IDS及其他针对外部网络的访问控制系统,能够有效防范来自网络外部的进攻。但对于企业内部的信息保密问题,却一直没有很好的防范措施:内部人员可以轻松地将计算机中的机密信息通过网络、存储介质或打印等方式泄露。当前,可通过主流技术对内网威胁进行检测:

(一)准入控制技术。目前,防范终端安全威胁可采用多种准入控制技术主动监控桌面电脑的安全状态和管理状态,将不安全的电脑隔离,进行修复。使准入控制技术与传统的网络安全技术如防火墙、防病毒技术有机结合,改变“被动的、以事件驱动”为特征的传统内网安全管理模式,变被动防御为主动防御,有效促进内网规范化建设。

(二)网络安全防范技术及监控手段的集成。可将防火墙技术、漏洞扫描技术、入侵检测技术和安全管理、安全监测和安全控制集成与融合,实现对内部网络的安全防范。网络安全监测需要监测非授权外联、非授权接入及非法入侵、非授权信息存取,对重要数据进行重点保护、重点信息进行重点监测,对可疑人物、可疑事件跟踪监测。

(三)网络安全监控。控制网络设备的运行状态,对网络安全监测事件实时响应;这样不仅能及时发现安全域内潜在的网络安全威胁,减少网络安全事故的发生,而且能做到对安全事故的及时解决。

(四)建立用户行为审计。对用户网络行为进行审计,包括:审计登录主机的用户、登录时间、退出时间等有详细记录;对重点数据操作的全过程审计;对发现可疑操作如多次尝试用户名和密码的行为,及时报警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关机等。

四、内网安全防护模型

在内网威胁检测技术的基础上,建设一个多层次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使得安全管理员能够全面掌握网络的运行状况,掌握网络的应用流量状况,掌握网络中发生的安全事件,并在网络出现异常或发生可疑事件时能够方便快捷地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实现对内部网的全方位安全监控,提高对安全事件的监控和响应处理能力。

(一)网络准入控制与终端安全防护系统。将安全策略及多种安全防护技术等结合起来,构成一个统一终端安全防护系统。包括安全策略制定与下发、桌面终端的管理与控制、认证与授权、合规与审计。实现对进入内网的控制和安全策略符合诊断控制,提高企业终端安全管理水平。

(二)威胁分析监控系统。能尽早检测出新的未知恶意软件,对数据泄漏快速响应。能通过检测网络中的破坏性应用程序和服务程序,节省带宽和资源;通过集中式管理,使威胁和事件信息管理更为容易。

(三)网络流量分析系统。通过该系统捕获并分析网络中传输的数据包,有效反映网络通讯状况,帮助网管人员快速准确定位故障点并解决网络故障,并快速排查网络故障,从而提高网络性能,规避网络安全风险,增大网络可用性价值,并确保整个网络的持续可靠运行。

(四)用户行为审计系统。及时分析用户行为日志的审计,可发现可疑的信息,并重点跟踪监测。有助于发现网络中的薄弱环节及可疑因素;有助于提高企业用户的网络安全意识,也是对网络安全破坏分子的震慑。

五、结束语

本文首先分析了基于行为的企业内网安全威胁,探讨了当前内网威胁检测技术,设计了一套对网络准入控制、终端安全防护、流量分析、用户行为审计等内网威胁检测和管理的网络安全防护模型。使得企业可以全面了解网络的运行状况以及安全事件信息,为安全管理中心和安全事件审计提供信息和证据。

参考文献:

[1]陈广山.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J].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第5篇

(1)内网网络结构不健全。

现阶段,我国的供电企业内网网络结构不够健全,未能达成建立在供电企业内部网络信息化的理想状态。中部市、县级供电公司因为条件有限,信息安全工作相对投入较少,安全隐患较大,各种安全保障措施较为薄弱,未能建立一个健全的内网网络系统。但随着各类信息系统不断上线投运,财务、营销、生产各专业都有相关的信息系统投入应用,相对薄弱的网络系统必将成为整个信息管理模式的最短板。

(2)存在于网络信息化机构漏洞较多。

目前在我国供电企业中,网络信息化管理并未建立一个完整系统的体系,供电网络的各类系统对于关键流程流转、数据存储等都非常的重要,不能出现丝毫的问题,但是所承载网络平台的可靠性却不高,安全管理漏洞也较多,使得信息管理发展极不平衡。信息化作为一项系统的工程,未能有专门的部门来负责执行和管理。网络信息安全作为我国供电企业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现今我国供电企业网络安全管理的现状来看,计算机病毒,黑客攻击造成的关键保密数据外泄是目前最具威胁性的网络安全隐患。各种计算机准入技术,可移动存储介质加密技术的应用,给企业信息网络安全带来了一定的保障。但是目前供电企业信息管理工作不可回避的事实是:操作系统正版化程度严重不足。随着在企业内被广泛使用的XP操作系统停止更新,针对操作系统的攻击将变得更加频繁。一旦有计算机网络病毒的出现,就会对企业内部计算机进行大规模的传播,给目前相对公开化的网络一个有机可乘的机会,对计算机系统进行恶意破坏,导致计算机系统崩溃。不法分力趁机窃取国家供电企业的相关文件,篡改供电系统相关数据,对国家供电系统进行毁灭性的攻击,甚至致使整个供电系统出现大面积瘫痪。

(3)职工安全防范意识不够。

想要保证我国网络信息的安全,就必须要提高供电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目前国内供电企业职员的安全防范意识不强,水平参差不齐,多数为年轻职员,实际操作的能力较低,缺少应对突发事件应对措施知识的积累。且多数老龄职工难以对网络信息完全掌握,跟不上信息化更新状态,与新型网络技术相脱轨。

2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在供电企业中的应用

造成供电企业的信息安全的威胁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国家供电企业本身设备上的信息安全威胁,另一方面就是外界网络恶意的攻击其中以外界攻击的方式存在的较多。现阶段我国供电企业的相关部门都在使用计算机对网络安全进行监督和管理,难以保证所有计算机完全处在安全状态。一般情况下某台计算机泄露重要文件或者遭到黑客的恶意攻击都是很难察觉的,这就需要加强我国供电企业进行安全的管理,建立病毒防护体系,及时更新网络防病毒软件,针对性地引进远程协助设备,提高警报设备的水平。供电企业的信息系统一个较为庞大且繁杂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存在信息安全风险也是必然的。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最大程度地降低存在的风险,对经历的风险进行剖析,制定针对性的风险评估政策,确立供电企业信息系统安全是以制定针对性风险评估政策为前提的,根据信息安全工作的紧迫需求做好全面的风险评估至关重要。“掌握核心技术”不只是一句简单的广告词语,还是国家和各个企业都应该一直贯彻落实的方针政策。为了避免外界对我国供电企业信息技术的操控,国家相关部门就必须实行自主研发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有效地运用高科技网络技术促使安全策略、安全服务和安全机制的相结合,大力开发信息网络,促进科技管理水平的快速提高,以保证我国供电信息管理的安全。

3结语

第6篇

企业面临多种安全风险

目前,U盘 是黑客对企业用户发动攻击的常用媒介。由于很多企业都会对内网系统进行隔离保护:有的是在网络层隔离,有的则干脆进行物理隔离。对于这种与世隔绝的网络,U盘就成为了一个很好的木马载体。除了U盘病毒外,针对办公软件发动攻击的宏病毒和利用局域网系统传播的ARP病毒,也是对企业用户威胁较大的病毒。

某些企业简单的通过内外网的隔离来进行安全防护,却可能导致其内网用户的电脑系统无法在第一时间安装漏洞补丁,安全软件也不能实现及时有效的安全更新,客观上反而使内网系统处于一种更加不安全的状态,一旦遭遇木马病毒的入侵,就可能造成严重的系统破坏。

与个人电脑安全不同,企业安全属于一种集体安全问题。一般来说,联入内网系统的电脑中,只要有一台电脑被黑客攻破,那么就有可能造成内网安全体系的崩溃和商业机密的泄漏。也就是说,安全性最差的一台电脑实际上就决定了整个企业内网系统的安全级别,这就是企业安全问题中的“木桶效应”。

9成中小企业存在集体安全隐患

根据360安全中心2012年的抽样调查统计,国内企业普遍存在用免费的个人版安全软件代替企业版安全软件的情况。在接受调查企业中,国有大中型企业使用企业版安全软件的比例较高,达到78%;而中小企业的情况则让人担忧。配备企业版安全软件的比例不足5%,约94%的中小企业仅为员工电脑安装个人版安全软件,还有1%左右的企业根本不使用任何安全软件。

对于拥有大量商业机密并且对信息安全保护要求较高的企业来说,仅仅使用个人版安全软件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缺乏统一管理容易形成木桶效应

如前所述,安全性最差的一台电脑实际上就决定了内网系统的整体安全级别。而对于使用个人版安全软件的企业来说,很难掌握员工的电脑安全水平,也很难对企业内网安全状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和监控。安全维护只能依赖于员工个人的职业技能和安全素养。另外,一旦有员工电脑被感染或是企业内网被入侵,网络管理员也很难及时的发现和解决问题。

内部软件或网址易遭安全软件误报

很多企业都会使用一些内部专用的软件。由于这些软件并未公开发行,也没有接受过安全公司的检测,并且某些敏感的操作可能和病毒木马比较接近,因此很有可能被安全软件误判为恶意软件。也有一些企业需要用一些远程控制软件管理网络或者终端,某些远程控制软件甚至与木马功能类似,因此也很有可能被个人版安全软件当做木马病毒或可疑程序予以禁止或删除。

每台电脑独立升级占用企业上网带宽

个人版安全软件一般都是各自独立进行升级、打补丁等操作。而对于企业用户来说,如果每个员工电脑都要独立的联网升级,就会占用大量的网络带宽,影响正常的上网速度。这对于那些租用固定网络带宽,同时员工数量又比较多的企业来说,影响尤为明显。

企业级安全服务期待免费化

第7篇

网络安全是一个较为系统的概念,网络安全解决方案的可靠性是建立在集成网络安全技术的基础之上,由于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而对众多供电企业的网络安全构成威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电网安全生产系统、电力调度监控系统以及用电营销系统等已广泛应用于供电企业中。应用信息网络安全技术可确保各应用系统稳定可靠运行,有效提高各系统数据传输的效率,实现数据集中和数据资源共享[1]。但是,网络信息中仍然存在较多安全问题,需要对其给予重视,提高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性并加强防护对供电企业的正常运行以及发展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地级市供电企业信息网络存在的安全问题

1.1内网网络结构不健全

现今,地级市供电企业的内网结构未能达到企业内网网络信息化的良好状态,其结构还不够健全。地级市供电企业由于条件有限,对信息安全工作的投入并不多,使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加上各项安全保障措施不到位,使得内网网络缺乏健全性。但是,随着营销、生产、财务等各个专业的信息系统的上线投运,使得整个信息管理模式中较为薄弱的网络安全系统成为最短板。

1.2职工安全防范意识不够

要使网络信息安全得到保障,就要提高地级市供电企业的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目前,地级市供电企业的工作人员具有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缺乏安全防范意识的特点。年轻职员的操作能力不够高,对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等相关知识没有足够的积累;而老龄职工又难以完全掌握网络信息安全,跟不上信息化的更新脚步,对新型网络技术的了解不全面等[2]。这也是地级市供电企业信息网络安全中存在的问题,应当给予重视。

1.3网络信息化机构漏洞较多

当前地级市供电企业的网络信息化管理还不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中各类系统的数据存储、关键流程流转等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不能出现任何问题,但由于安全管理的漏洞较多,所承载的网络平台的安全性也较低,使信息管理的发展不具平衡性。针对现状来看,计算机病毒、黑客攻击等所导致的关键保密数据外泄是对地级市供电企业最具威胁性的安全隐患。虽然应用各种计算机准入技术和可移动存储介质的加密技术可保障企业信息网络安全,但是还存在操作系统正版化程度严重不足的情况[3]。由于被广泛使用的XP操作系统在企业内已停止更新,导致操作系统的针对性攻击越来越频繁。一旦出现计算机网络病毒,就会在企业内部的计算机中进行大规模传播,从而为相对公开化的网络提供了机会,导致计算机系统遭到恶意破坏,甚至系统崩溃。不法分子就会趁机盗取企业的机密文件,对供电系统的相关数据进行篡改,毁灭性地攻击供电系统,严重时还会导致整个供电系统的大面积瘫痪。

2对地级市供电企业信息网络安全的防范措施

2.1加强对网络设备的管理

采用内外网物理隔离,在内网边界设置入侵监测系统;在内外网边界同时设置千兆硬件防火墙。对VLAN装置进行优化,对局域网合理分割安全区域;对于VLAN之间的信息交换进行严格规划,访问控制列表须详细规划,对VLAN的合法访问给予授权,对非法访问则进行隔离,同时还要运用VACL优化访问控制列表,使其安全性得到保障。入侵监测系统的配置可对利用常用端口的漏洞所实施的攻击以及病毒进行防范。

2.2加强对服务器的管理

专用业务服务器的访问权限较严格,其访问精度须达到“终端级别”;采用VACL隔离无需相互访问的服务器。仔细认真地整理和统计服务器中应用系统的使用对象及需开放的服务端口,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逐一匹配IDS到开通的服务端口中,并对同一源地址、目的地址的连接次数进行限制,控制数据包的大小,监控对主机提供服务的端口,如果发现有攻击行为就会自动连接到防火墙模块。

2.3加强对终端设备的管理

设置北信源内网安全管理系统可对终端设备管理进行强化,从而保护内部资源与网络的安全。这个系统是由移动存储管理、文件保密管理、补丁管理和终端管理构成,终端管理系统可使桌面行为监管、准入控制、外设与接口管理、终端资产管理等功能得以实现。补丁管理系统是分析系统漏洞以及对流量进行控制,而文件保密管理和移动存储管理是对文件、目录、U盘、磁盘盒等进行保密管理。

2.4防火墙的拦截

防火墙被称为控制逾出两个方向通信的门槛,是对计算机网络安全进行保护的一种技术措施,也是对网络中的黑客入侵进行阻止的有力屏障。在电力系统杀毒软件的基础上再对防火墙软件系统进行配置是安全性较高的措施,并且可以预防黑客或不法分子的入侵,对计算机网络信息和系统的备份都具有重要意义,另外还可定期检查备份,使其有效性得到保证[4]。防火墙系统由过滤防火墙、防火墙和双穴防火墙组成。过滤防火墙是设置于网络层的,它能够实现路由器上的过滤。防火墙又称应用层网管级防火墙,由服务器和过滤路由器组成,是目前最流行的防火墙。双穴防火墙主要是对一个网路的数据进行搜集,并选择性地将数据发送至另一个网络中。在电力系统中合理、科学地配置防火墙可保障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安全性,同时对网络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也具有重要意义。

2.5使用正版化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并及时升级

使用正版化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具有专业有效的售后服务支持,可随时请专业人员对电脑所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另外,随着人们对软件功能要求和硬件升级的不断提高,使用正版化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可随时获得安全升级,避免盗版软件所带来的安全隐患,有效防范企业隐私信息外泄。因此,地级市供电企业应使用正版化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并及时进行升级,以使信息网络的安全性得到提高。

2.6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

地级市供电企业应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知识水平和技术水平,提高其计算机网络信息窃密泄密的防护水平以及综合能力。严禁将泄密的计算机和互联网或其他公共信息网进行连接,在非泄密计算机或者互联网中对机密文件进行处理,落实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保密责任制,提高员工对网络安全的认识[5]。还可设立安全保密管理系统,签署保密协议,对供电企业的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管理与监督进行加强,定期对其安全性进行检查。做好文件的登记、存档和销毁工作,对系统中的网络信息安全隐患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从而保证地级市供电企业网络信息的安全。另外,企业也应严格遵循相关的信息保密工作文件要求,防止外部侵害和网络化所造成的机密泄露。

3结束语

第8篇

关键词:SEP;SOC;内网信息安全

中图分类号:TP393.1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办公自动化和信息化,提高了办公效率,创造了更多经济效益,但随之而来的是计算机信息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现在公司有7000多台设备使用内部网络IP地址,网络设备众多,访问方式多样化,经常出现终端主机遭受病毒入侵,内部主机非法访问未经过授权的集团主机,终端主机用户使用拨号、快带等方式非法外联,内网用户私自未经允许在终端上接入移动设备,误用,滥用、恶用内网资源等危害公司信息安全的事件。

1 数据处理及设计原则

企业终端用户由于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安全技能的匮乏,导致企业安全政策不能真正得到很好的落实,开放的网络给企业的信息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为了实现对内网信息管控,通过采集SEP防病毒,集团SOC系统,内网安全管控系统及办公流程及管理界面的数据到集中管控系统数据库,通过后台脚本进行发送三层交换或手机短信告警处理实现内网信息安全集中管控,通过对IP地址资料库的管理,实现对信息安全威胁的信息处理功能。通过IP地址分配和回收的流程化,使内网的IP地址管理效率和准确性得到很大的提升。整个系统数据处理过程见图1。

图1

由于病毒和入侵的不确定性和随时性,因此数据处理要能够实现全天候监控集团SOC、SEP防病毒系统和内网管控平台,能够及时接受处理流程接口及WEB管理输入的数据。按照规则定义数据处理频次,提取济南公司管辖的出现病毒终端、入侵事件和不经允许的安全事件,进行预警短信发送和按照规则选择性的对出现安全事件的主机进行封堵。

2 结构模块功能

按照各数据处理流程,内网信息安全集中管控系统采用根据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分为七个功能模块,每个模块处理不同的数据,完成相应的功能,通过后台脚本按照自定义规则处理集中管控数据库相应的数据。如图2。

图2

3 模块功能

3.1 SEP防病毒采集模块。通过SEP管理端统计病毒与风险摘要报告,按照一定频率通过web抓取受感染和有风险的计算机的报告,包括已安装SEP客户端的主机信息,包括IP地址,sep状态,sep安装,登录时间等,收集周期内防病毒软件防止微机感染病毒次数,病毒类型,并将这些信息分拣入集中管控数据库。

3.2 集团SOC监控系统采集模块。通过集团SOC平台,按照一定的频率筛选并记录济南市所辖范围内IP的可疑网络攻击事件、利用漏洞类攻击以及拒绝服务的DOS攻击等入侵攻击事件,并将这些信息分拣入集中管控数据库。

3.3 内网安全管控采集模块。通过内网安全管控系统收集信息入集中管控数据库,采集的信息包括终端用户属于哪个策略组,策略组的权限,以及实现的用户终端外联控制,远程维护,外设控制(U盘,光驱,软驱等移动设备),补丁管理,软件控制等安全策略。

3.4 OA流程系统接口模块。通过办公网OA统一流程中的“济南办公网IP地址申请和变更”,员工可以进行自助IP地址操作。可以申请新IP地址并回收旧IP地址。OA流程中提供的数据包括新办公地点的网关,公务手机号,办公位置,MAC等等信息,通过与办公流程数据库的接口导入集中管控系统数据库中的IP地址资料信息表,实施对数据库资料的更改。

3.5 WEB管理界面。采用IIS WEB服务对无法安装杀毒软件的终端以及出现病毒不能进行封堵的服务器实施白名单等级管理,提供IP地址临时使用管理、对该系统的用户权限等管理、创建后台脚本处理处理的各项规则、根据三层交换机loopback地址确定各区县分公司三层交换机各自管理的IP地址段等WEB管理录入界面。

3.6 WEB页面查询。WEB页面提供根据各种条件的查询功能以及自动工单生成处理状态的自助界面,使系统管理界面自助化。通过页面查询,可以查看哪些IP地址可以使用,系统对IP地址做了哪些处理,IP地址使用人,IP登录情况,杀毒软件安装等等信息资料。

3.7 后台脚本处理模块。作为系统的核心模块,对收集的病毒事件、入侵事件以及不符合要求的管控事件,按照已定义的规则及白名单原则进行短信通知,严重的利用IP地址与MAC地址的绑定技术,直接进行交换机IP封堵。针对不同厂家,不同批次的三层交换机采用不同的工单生成模块。对流程申请的,按流程要求进行,成功的直接发短信通知用户。对从交换机采集的IP/MAC地址信息表跟集中数据库的IP地址资料信息表进行比对,以集中数据库中资料记录为准,防止出现直接通过更改交换机资料导致信息不准的现象。对于出现异常情况,则通过查询页面转人工处理。上述所有操作均有日志记录动作,并更新IP地址资料库。系统可以统计全网设备上的IP地址网段和MAC地址信息并提供WEB页面供管理员进行查询,统计等操作。

通过对WEB页面的抓取提供了一种解决无接口外联系统数据处理的思路,以模拟阅览器操作的方式获取外联系统的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拣记录与处理。通过对以上模块的开发实现了终端设备的管理控制,全面的网络准入控制,以及定制各种策略的,实现多重的安全防护。以程序取代人工来操作网络设备,进行对IP地址的自动化操作。通过与流程系统的集成,让员工可以进行自助IP地址申请。以程序取代人工自动定期采集SEP防病毒系统、集团SOC监控系统和内网管控系统的数据,发现有问题的主机,及时通过短信通知使用人,严重的及时进行封堵IP地址。为了防止避免封堵重要系统的服务器,影响业务,采取白名单制,实现只提醒不封堵策略。

4 结束语

该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是从网络维护实际问题出发,通过引入自动化手段解决问题,提高了内网维护的效率和质量,提高了企业信息化安全集中管控的管理水平。实现网络进行集中化、全方位的监控响应。由于系统全面实行程序自动执行,处理效率和质量的提高,将员工从重复性劳动中解脱出来,使之有更多的精力进行其他方面的工作。

参考文献:

[1]杜朦朦.基于网络设备的企业内网安全设计[D].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2011.

[2]唐新亭,宋丽华.企业局域网防病毒体系的研究[D].烟台师范学院,2006.

[3]王学华,张彬彬.内网安全技术研究[J].软件导刊,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