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经济形势不景气

经济形势不景气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0-12 09:33:1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经济形势不景气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经济形势不景气

第1篇

【关键词】房地产;外部性;治理

中图分类号: F293.3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近年来,由于城市房地产开发行业的不断壮大,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的外部性及其治理途径的问题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虽然我国在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改进,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新时期,加强房地产开发经营的外部性及其治理途径的研究,对我国城市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外部性”的理论渊源

在经济学文献中,外部性有着许多不尽相同的表述,也可称之为外部影响、外在性或邻近效应,指的是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不一致的现象。最早由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提出的“无形的手”的瑕疵的观点,被看作是外部性理论的渊源,而此后众多学者对这个问题进行的研究使之有了更多不同的解释。较为简明清晰的解释是庇古在福利经济学中提出的观点,他认为:“某甲在为某乙提供一些服务的过程中(这种服务是有报酬的),附带的也给其他人(不是同类服务的生产者)提供服务或带来损害,这种服务得不到受益方支付的报酬,也不能使受害方的利益得到补偿。”庇古把这种现象归结为社会净产品与私人净产品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是正的,也可能是负的,因此外部性又可区分为“外部不经济”(一项经济活动在提供私人净产品的同时也提供了社会净产品,如果在提供社会净产品的同时要求社会或第三者承担额外的成本或代价,那么,这项经济活动就给社会或第三者带来了消极的外部影响,称之为外部不经济)与“外部经济”。

三、房地产外部性分类及其影响

1、房地产外部性分类

以外部影响的性质和作用分,房地产外部性可分为房地产正外部性和房地产负外部性。房地产正外部性是指房地产经济活动给其他人无偿带来了好处,也称外部经济。与此相反,凡是因房地产经济活动受损而又无补偿的外部影响被称为房地产负外部性,也称外部不经济。

按经济活动主体划分,房地产外部性分为房地产开发的外部性和房地产消费的外部性。无论是房地产的开发还是房地产的消费,均存在正效应与负效应。

2、房地产外部性的影响

房地产开发的正外部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城市化及经济的有益促进。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进程和客观规律,而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建设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微观组成部分。二是对其他房地产开发商或其他生产者的有利影响。房地产开发项目往往会完成附近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为其他房地产商在相邻区域开发各类物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三是给消费者带来了投资价值。城市房地产的良性发展会提升城市房地产价值,给投资者带来财富效应。

四、房地产开发经营中外部性的产生原因

1、地理区位上的邻近

房地产项目在推广中大力宣传周边基础设施的完备与景观的优美,这就是因为该项目与周边相关设施如学校、购物广场、城市绿地等毗邻,使得这个房地产项目可以不付出额外代价便可享受相关便利,从而在区位上占有优势,而购物广场也因为毗邻该房地产项目,可以吸纳到更多的购物人群与客流量,从而有更大的发展潜力。

2、产权不明晰

外部性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制于产权的不明晰,即对经济资源缺少明确的产权保护。例如,如果政府可以就房地产项目因周边公共绿地的存在而获得更好的空气质量而收取费用,那么,该房地产项目要承担一定的经济成本方能得到绿地给它带来的好处,而其它远离绿地的房地产项目未得到空气质量更佳的好处也不需支付费用,从而毗邻绿地的项目便不能从政府建造绿地中得到比其它远离绿地的项目更多的好处。在这种情况下,外部经济就会消除,反之,外部性就会产生。上面所述,就是因为对公共绿地这种经济资源缺乏明确的产权归属而产生了外部性。

3、市场交易成本过高

交易成本过高会使得市场交易难以进行,或者使得物品产权无法进行有效的交易。一个房地产项目由于选址不当,影响了临近楼房的采光及通风,被影响楼房里的居民,理论上可以去向房地产项目开发商请求补偿。

4、品牌价值的偏好

通过外部力量的作用改变消费者与生产者的偏好也会产生外部性。其实,从经济学角度而言,好的房地产开发公司的品牌对于购房者偏好的诱导是一种外部影响现象。比如,万科公司作为房地产业界的知名企业,开发出的楼盘项目消费者认可率高,往往出现万科开发的楼盘项目要排队争购的局面,万科在房地产市场竞争中有着显著的品牌优势。

5、地产不可移动性造成的自然垄断

房地产产品是一种特殊的产品,因为土地是不可移动的,建筑在其上的建筑物也就不可移动,房地产项目在物理特征上具有固定性,它要占据一定的位置和空间,在同一位置不可能共存。另外,还附带着采光、通风和地基稳固等衍生权利。因此,房地产商品不像其它普通商品一样可以在市场上互补有无,达到整体市场的均衡,形成了事实上的稀缺性。

五、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中外部性的治理途径

1、灵活运用价格协调机制转化外部性

在某种程度上,外部性可以通过价格机制加以协调转化。这就使得注重让房地产项目产品创造更多外部经济的开发商获得鼓励,存在外部经济的房地产项目得到经济补偿,而让不注重社会效益的开发商出局,外部不经济的项目难以在市场立足。另外,如果无需交易成本或成本很低,那么双方当事人在市场上的谈判有助于减少外部性的影响。

2、通过综合改造促使外部性的内部化

外部性是相对于一定的范围内而言的,小范围内的外部性在范围扩大后就变成了“内部”的了,如相互竞争的企业的合并,这就是“外部性的内部化”。在城市旧区中,位于旧区中的地块或楼盘,由于房地产价格不仅取决于自身的状况,也取决于监近物业及房地产状况,自然很少有开发商愿意去开发或重新翻修。因此旧区的存在对旧区内部的地块造成了外部的不经济,即使旧区内部的项目质量上乘,但考虑到景观效应、社会地位的需求,一些潜在顾客也会放弃购买,开发商显而也会顾及这一点,而放弃开发。而综合成片开发,使得旧城区老化这个外部性问题内部化了,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3、实行征税或补贴强制性纠正外部性

税收和补贴是政府强制性纠正外部性的一种重要经济手段。对于外部经济的房地产项目,政府给予补贴,,这样就使得更多的房地产开发商愿意投入资金到这种房地产项目的开发中去。对房地产开发过程中的外部不经济,如对占地面积多、环境好的别墅征收较高的固定资产调节税或临时税,这样就会抑制别墅的修建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矫正房地产商品供给结构中高档房过多的不良状况。

4、加强产权界定弥补外部性

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产权不明是产生外部性的根源,因此界定产权是弥补外部性的最重要途径,这一工作在我国现阶段得到重视。应加快房地产法制建设,从立法上为各项房地产权利做出明确规定,并严格保护、执行。另外,政府应组织、协调各部门编制好城市规划并严格执行,明确规定房地产开发利用者的行动空间,从而间接地决定产权的归属问题,并进而减少或消除房地产开发经营利用中的外部不经济。

5、采取政策管制规范开发商的行为

房地产外部性现象的产生与房地产开发商有很大的关系,政府应制定一定的政策和法规来规范开发商的行为。目前政府采取的主要管制措施有土地供应计划调控、金融杠杆的调节等。另外在公司的注册、开发项目的准入、建设项目的资金融通、土地的使用限制等微观层面上也有着多种管制。此外,政府对房地产企业应实施严格的准入制度,将那些专业水平差、道德品行低、社会责任感不强、信誉度和顾客满意度低的企业或开发商拒之门外

六、房地产开发经营的外部性治理建议

除了控制好以上因素外,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外部性的治理还要考虑到环境因素。环境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又一大支撑。一方面,环境是资源的载体,维护环境就是为持续发展提供了持续利用资源的可能;另一方面,环境又是人们共同的居所,发展生产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其中环境质量是现代衡量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质量的关键性指标。因此,我们在加快城市经济发展、进行城市房地产开发和再开发的同时,必须注意保护治理好我们的环境,坚持走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七、结束语

通过对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的外部性及其治理途径的问题分析,进一步明确了外部性的有效治理途径在城市房地产开发工程中的重要性。因此在城市房地产开发工程的后续发展中,要加强外部性治理途径技术的提高,确保城市房地产开发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骆汉宾 房地产开发中的若干问题及对策 城市开发 2010年

第2篇

关键词:圈地运动;农业革命;工业化;城市化

中图分类号:F1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10)12―0011-08

圈地运动是英国经济发展史上引人注目的重大事件。关于这场运动,广为流传和认同的观点是由马克思提出的,并经后世许多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们不断强调和修饰。这种观点认为,圈地运动是一个剥夺农民土地、践踏农民合法权利的过程,是农村中的统治阶级使用暴力掠夺和欺诈性的方法剥夺农民土地、驱逐农民离开农村的过程。圈地运动“为资本主义农业夺得了地盘,使土地和资本合并,为城市工业造成了不受法律保护的无产阶级的必要供给”,“对农村居民断断续续的、一再重复的剥夺和驱逐,不断地为城市工业提供大批完全处于行会关系之外的无产者”,“暴力和欺诈是圈地运动的特色”。这一观点虽然揭示了圈地运动的某些方面,但是远远不是事实的全部,也不是其主要方面。事实上,长期以来,圈地运动的消极后果经常被过度夸大了,而其积极作用往往不为人们所重视。本文试图通过对圈地运动史实的考察,揭示圈地运动的本来面貌,并从经济学的视角解释圈地运动兴起的原因及其在英国农业发展和工业化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一、圈地运动的本来面貌

在英国,圈地早在11世纪就有发生,但被称之为“圈地运动”的主要是指从15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这一段时期。其中,从15世纪末至18世纪初为早期圈地运动,从18世纪到19世纪中叶为晚期圈地运动。圈地一般包括三种不同的活动(约翰・克拉潘,1980),一是圈围广大敞田,二是圈围正规的公地,三是侵占森林地、沼泽地以及其他荒地。

早期的圈地运动伴有把耕地转化为牧地的现象,这一现象遭到了许多同时代人和后来的许多同情乡村劳动者的作家的强烈谴责。他们认为这一现象导致农村人口衰减和大量村舍被拆毁。托马斯・莫尔用“羊吃人”来描述圈地运动的恶果,他写道“你们的羊,一向是那么驯服、那么容易喂饱,据说现在变得很贪婪,很凶蛮,以至于吃人,并把你们的田地,家园和城市蹂躏成废墟”。但是,我们不能无条件地相信这些人对圈地的批评,这种认为圈地造成人口减少和耕地荒废成为英国农村中普遍现象的观点,是没有充分证据的。事实上,早期的圈地运动不但范围有限,而且规模很小。早期圈地运动主要集中在英国中部平原地区,据统计,1455年至1607年,英格兰被圈占的土地大约有50万英亩,不到全国土地总面积的3%。年敕命委员会的调查表明,1485年至1517年,在调查的任何地区中,农民被驱逐的情况都为数极少,在诺福克所调查的一大片地区中,只有76所房屋和一个小村庄曾被拆毁,此外再也没有了。

在早期的圈地运动中,除了圈占大片土地作牧场外,还有一种形式的圈地是为了更有效地耕作而对小块土地的圈占。在后一种圈地运动的进程中,农民扮演了重要角色,特别是自耕农表现得尤为积极。早期圈地运动中,有大量的土地是农民出于,更好地耕作而进行的,通过这种对小块土地的圈占,农民拥有的土地规模平均起来有显著增长。在14世纪,有四分之一的农民拥有多达30英亩的土地,到17世纪,拥有40英亩以上土地的农民则占有更大的比例。伊曼纽尔・沃勒斯坦(1998)的研究表明,在那个渴求土地的年代,没有人对土地的渴求比自耕农更贪婪。自耕农是擅自圈占少量土地的最活跃分子,他们热衷于圈占少量的、但价值很高的荒地和沼泽地。在16至17世纪,经过这种对小块土地的圈占,自耕农所拥有的耕地面积一般在30英亩至200英亩之间(约翰・克拉潘,1980)。自耕农作为土地的蚕食者,由于其圈地主要是为了耕作而不是用于牧羊业,他们没有毁坏任何农家房屋,却增加了食物的供给量,因此他们没有受到反对圈地运动的作家的批评。

早期圈地运动确实存在使用暴力驱逐农民的现象,但并非像反对圈地的作家们所说的那样普遍。实际上,这一时期的许多圈地活动是在一种平静的气氛下采用协商方式和平进行的。英国学者比尔斯福德把早期的圈地运动称为“协议圈地”时期。这一时期采用协议圈地并不只是一种局部的、个别的现象,而是在英国各地广泛存在。例如,1589年在约克郡布雷德福荒原进行的圈地时,所有的佃户都聚集在荒原上,他们一致同意达成了一项圈地协议。1608年利瑟姆庄园的32个居民同庄园领主达成协议,领主同意让他的佃户拥有与持有地同等面积的公有荒地,并另外再加100英亩,使租户接受圈地。在威斯特摩兰郡,从1640年至1750年共进行了55次协议圈地,到1750年,该郡85%的土地都是以协议圈地的形式完成圈占的。又如,在伊丽莎白王朝(1558-1603年)末期,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在获得诺福克一个庄园的佃户们同意后,以领主的身份圈进了一些公地,每个佃户也得到了一份他应得的公地。131287

在整个圈地运动的进程中,一个显著的变化是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地主和农民都纷纷向荒地进军,大量的荒地被开垦出来,农业用地显著增加。在16世纪,英国大部分地区都存在被灌木丛和杂草覆盖的广阔的荒地以及大片的长满芦苇的沼泽地,在英国的最北部150英里内全部是一片荒芜,看不到一块耕地。到16世纪末,英国仍有相当数量的土地没有得到开发或使用率极低。据统计,1700年英格兰和威尔士未开发或使用率甚低的土地仍占全部土地的四分之一。然而,到18世纪后半期,有300多万英亩曾经的荒地和沼泽地被圈占用作耕地,农业用地大大扩张了。到1830年,在英国曾经被称作荒地的土地已不复存在了。

圈地运动受到众多责难的一个原因是,圈地造成大量的农民背井离乡流向城市,成为英国工业革命所需劳动力的主要来源。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圈地运动并未造成农村人口绝对数字的减少,反而增加了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圈地运动最严重的地区实际上居民人口增加幅度最大,从1750年至1830年,英国农业县居民人数翻了一番(戴维・兰迪斯,2002)。圈地并没有减少劳动机会而迫使农民离开土地,圈地本身就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据统计,1750年英国农业就业人口大约为135万人,1801年为170万人,到1851年达到210万人。英国学者布朗在1794年谈圈地对人口的影响时说:“那些从圈地使人口减少的概念出发,力陈圈地失策的人们,必定是根据很表面的理由处理这件事的……由于在圈围的土地上取得丰产收益,增加的资本得到它的利润,因而需要更多的人手”。[12162-63工业革命后备劳动力的产生主要不是剥夺农民和圈地运动的结果(费尔南・布罗代尔,1993),的自然增长才是工业革命劳动力的主要来源(悉尼・波拉德,2004)。㈣据统计,在1750年至1851年,

英国非农业工人人口增长了560万人,农业劳动力流出数为110万人,只有大约1/5的非农业的追加劳动力直接来源于农业劳动力转移。

始于18世纪晚期的圈地运动是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法律框架内,以议会通过圈地法令进行圈地的。议会圈地经历了私法圈地和一般圈地法圈地两个阶段。1151144-1z~私法圈地总体上是公正细致的,但在立法程序和实施过程中往往符合大地主的意愿而损害部分农民的利益。从19世纪初开始,议会圈地改为通过一般圈地法案进行圈地,议会颁布了程序更为公正、实施更为科学的全国通用的圈地条例,同时还赋予了那些自认为在圈地中遭受损害的人可以向郡法庭上诉的权利。一般圈地法为圈地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法律支持和保障,使这一时期的圈地运动能在一种平和的气氛下从容而不断地开展。晚期圈地运动的规模很大,据特纳(Turner,1980)估计,从1760年开始,议会通过了5000多个圈地法案,圈占的土地占英格兰土地总面积的20.9%。与前期圈地运动不同,晚期圈地运动主要是为了取消敞田及使用率极低的公地,变共耕的公地为大块相连的农场,以采用新的比较科学的耕作制度进行规模化经营。在这一时期,一百英亩以下的农场显著减少,而三百英亩以上的农场则显著增加,1740年至1788年,农场数目减少了四万个以上。圈地运动为英国农业飞跃发展和工业化奠定了基础,一个新的时代即将来临。

二、圈地运动兴起的原因

圈地运动引起了英国农村土地制度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这一运动的兴起是一系列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1)相对要素价格的变化,提供了改变土地所有权的激励;(2)敞田制存在着现实和潜在的不适应性,因而有进行制度改进的必要性和机会;(3)英国农村社会中积累起来的企业家精神为这一运动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供给。

相对要素价格的变化是制度变迁的主要来源(North and Thomas,1973),相对价格的变化使拥有谈判优势的个人或利益集团预期能改善自己的状况,他们便投入资源去重构更高层面的规则(诺思,2008)。[181115-119早期的圈地运动是由羊毛需求的刺激所诱导的。16世纪,英国国内外市场对呢绒品需求的不断增加刺激了毛纺业的迅猛发展,羊毛价格持续攀升。从16世纪20年代到17世纪20年代,一个世纪中英国羊毛的平均价格上涨了319%,生产谷物不如生产羊毛有利可图,许多地主和自耕农纷纷圈地养羊。17世纪20年代以后,羊毛相对价格没能继续上升,因而将耕地转化为牧地的刺激下降了。进入17世纪后,人口持续增长成为英国一个重要的经济现象。17世纪英国人口增长了25%(North and Thomas,1973),到了18世纪人口进一步暴涨。据费尔南・布罗代尔(1993)的估计,英国人口在1700年为583.5万,1730年略高于600万,1760,年达666.5万,1790年为821.6万,到1820年为1200万,1850年接近1800万。克拉潘(1980)的估计与布罗代尔略有不同,他认为1700年英国人口应在500万至550万之间,1750年约为650万,1821年为1200万。但总的情况是,从1750年至1820年英国人口增加了一倍。人口暴涨导致新增劳动的边际收益递减,土地价值相对于劳动工资上升了,农产品需求日益增加,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据统计,从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初,小麦价格平均上涨70%以上,大麦价格从1780-1794年至1795-1814年上涨了45%-48%,其他粮食价格也有类似变化。肉类的价格从1750年至1840年,平均上涨了约76%,奶制品的价格在1780年至1849年平均上涨达80%以上。农产品价格上涨提高了土地的相对价值,促使地主和农民把公地围圈起来,用为耕作种植,以获取更高的利润。

敞田制的低效率和不适应性为圈地运动兴起提供了另一来源。在敞田制下,田地混杂不堪,星罗密布,每个农人必须按照共同的惯例就何时犁地、栽种和收获以及种植何种作物进行协作耕耘,大多数田地都耕种得很坏,“耕地虽有休耕年,但被同类的庄稼无变化的轮种所耗竭了;几乎任其自流的牧场则长满了灌木和金雀花”。1730年以后,经农业理论家和实践者所倡导和实验的作物轮种、选育优良家畜品种、更好地排水和施肥以及更为集约地耕作等农业改良方法在英国广为传播,这一切大大刺激了地主和农民对农业投资的积极性,采用新的改良方法进行耕作成为当时的一种潮流。然而,这些新的方法必须在宽敞不受限制的土地上才能进行。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这种个人分散占有土地的散在式农业已经成为了提高作物产量和改进喂养家畜的绊脚石。政府也注意到了敞田制的低效率及其不适应性,并加大了立法圈地的力度。1797年颁布的《土地法令》中写道“开阔的和公有的土地和公有草地分布得如此零散和混杂,以致不能方便地和有效地加以利用;再者,这些土地和草地以及所述的公有地、沼泽地、荒地、未开垦地,以及公有的森林、田地和场地,采取围圈就能获得很大的改良”。敞田制下的散在式农业由于阻碍了农业技术改良,使农业增产面临极大困难,在人口增长和物价上涨所反映的与日俱增的农产品需求压力下,散在式农业逐渐向圈地式农业转化,圈地运动蓬勃开展起来。

英国农村中积累起来的企业家精神是从供给方面推动圈地这一重大社会变革的重要源泉。英国农村很早就成为国内市场的一部分,市场经济和商业精神支配着整个英国农村社会,农业同工商业有着相互渗透、密切往来的亲缘关系。结果是,英国农业表现出旺盛的企业家精神,具有强大的赚钱和创新的动力。农村中的大地主和农场主是圈地运动的主角,他们是对农村中根植于土地制度框架内的激励作出反应的企业家。速水佑次郎和弗农・拉坦(2000)的诱导性制度变迁理论认为,制度变革除了需求方面之外,还有供给方面,文化禀赋对制度创新的供给具有很强的影响,它能降低制度变革的成本。速水佑次郎和拉坦的制度变迁供给模型比较适用于对圈地运动的分析。英国农村中的大地主和农场主都是以真正的企业家身份而出现的,大地主主要经营非农产业,他们往往把土地租给农场主经营,自己兼任工厂主或矿产主;农场主则把农业视之为企业,他们精确地计算其成本和利润,并按照市场需求和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农业,把农场变成生产农产品的工厂。农业中的企业家精神减少了动员圈地的阻滞成本,促使土地制度的供给曲线从散在式农业向右移至圈地式农业,小农家庭式农场逐渐被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大规模经营式农场所取代。

三、圈地运动的历史作用

圈地运动为英国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城市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它是推动英国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化的催化剂和加速器,是历史的进步。圈地运动为英国农业革命扫清了道路,促进了农业飞跃发展,由圈地运动引起的农业进步推动了工业革命和城市化。

(一)圈地运动导致了英国农业革命

圈地运动为农业组织革新和农业技术改良创造了条件,伴随着敞田的围圈、小块土地的合并以及

大农场的建立,从18世纪初开始,一场令人欣喜的“农业革命”在英国悄然兴起,这一革命彻底改变了英国农业和农村的面貌。

1.农业组织方式革命。圈地运动引起的土地制度变革,促进了土地的流转和集中。伴随着敞田的围圈和公地的瓜分,土地日益向大地产集中,小地产因其经济效益低和适应能力差,纷纷被大地产所吞并,小地产日渐没落。摆在小地产所有者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不是购进地产得以生存下去,就是出卖土地以谋求别的出路。在18世纪下半期,英国农场的数目大大减少了,1740年至1788年有四万个以上的小农场被大农场所兼并。土地集中的例子不胜枚举,多塞特郡的某一村庄,在1780年还有30个左右的小农场,到1795年这个村庄被掌握在两个大农场主手里;在哈福德郡的某一教区里,三个地主把24个小农场兼并在自己手里。小农场合并为大农场的过程,引起了农业组织方式的革命,大农场在经营性质和劳动力使用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英国农业走上了以规模经营为基础,以市场供求为导向,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以企业组织方式优化配置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管理等各种生产要素进行农业生产的资本主义农场化经营道路。

2.农业技术革命。圈地运动废除了敞田制,为技术改良铺平了道路。从18世纪初开始,一场农业技术革命在英国农村广泛开展起来。马代替了牛作牵引的动力,使用马耕地的生产率比牛提高了25%-50%;土地不再休耕,人们普遍用轮耕法种植大麦、小麦、芜菁、三叶草等作物,芜菁和三叶草都能反肥入土,还能用作家畜的冬季饲料,牲畜粪便则用于施肥,必要时还在土地中加放泥灰土以提高土壤肥力;牛羊的选种使它们的重量增加了一倍以上;传统农具得到改进并引进了新农具,犁的样式和结构得到改进并增加了铁的使用,长柄镰刀代替了短把镰刀,播种机代替了散播。这些革新都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率。

圈地运动引起的农业革命使农业产量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增长,农业劳动生产率大为提高。18世纪,英国的农业实际产出增长了大约43%,1870年英国农业的粮食产量比1700年高出300%,而在土地上劳作的农民的数量只增长了14%。琼斯(Jones,1981)的研究表明,1700年英国一英亩地能养活0.18人,一个农业生产者可养活1.7人。到1800年,一英亩地能养活0.26人,一个从事农业的人可养活2.5人。一个世纪中,劳动生产率提高了47%。这一时期,土地生产率也出现了空前的提高。据统计,从13世纪至16世纪中叶,英国小麦单位面积产量一直在平均每英亩6蒲式耳的水平上徘徊,进入16世纪中叶以后,小麦单位面积产量开始直线上升,到17世纪中叶达到12蒲式耳,一个世纪中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翻了一番。㈣到17世纪末,小麦每英亩产量平均已达到18蒲式耳,18世纪末达到24蒲式耳,19世纪中叶达到27蒲式耳,从17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英国小麦单位面积产量又提高了50%。马克思虽然强烈地批评了圈地运动,但他也肯定了圈地运动的积极作用,他在论述农业革命对工业的反作用时说,“虽然种地的人减少了,但土地提供的产品和过去一样多,或者比过去更多,因为伴随土地所有权关系革命而来的,是耕作方法的改进,协作的扩大,生产资料的积聚等等”。

(二)圈地运动推动了工业化和城市化

1.圈地运动引起的农业革命为工业化提供了必要的粮食供给。农业革命促进了农业生产率前所未有的提高,农业生产的巨大进步为工业化进程中迅速增长的城市人口提供了充足的食物。1750至1820年间英国人口增加了一倍,而粮食产量也增加了近一倍,跃进的农业走在工业化的前面,为工业的扩张创造了条件。

2.圈地运动引起的农业革命为工业化创造出了必要的劳动力供给。虽然圈地运动本身没有导致农业人口绝对的减少,但是18世纪中叶以后,在由圈地运动导致的农业革命的作用下,英国的劳动力就业结构开始发生重大变化,新增的劳动力中越来越多的人流向工业。1750年以后,英国农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例急剧下降了。工业革命前英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5%,1801年下降为35%,1851年下降到只有16%。18世纪中期后,农业人口开始大规模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转移,这一不可逆转的社会变革为英国现代经济增长创造了活动的舞台。伴随工业革命而来的是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英格兰和威尔士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在1751年为22.7%,1851年上升到54%,1901年进一步上升到78%。1750年后,英国人口重心开始向城市移动,这一时期涌现出许多大的工业城市。1901年,英国人口在十万人以上的城市总共有29个,其中有3个是五十万以上人口,14个是二十万以上人口。曼彻斯特是大工业城市兴起的典型,1727年它的人口不超过1万人,1790年有5万人,1801年扩展到9.5万人,到1901年迅速增长到54.4万人。

3.圈地运动引起的农业革命为工业化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农业进步使英国农村对工业品的需求不断增长,跃进的农业不但成功地养活了城市居民,而且还为扩张中的工业提供了广阔的销售市场。纱、麻布、粗毛织品这些原来由农民家庭生产加工以供自己消费的生活资料,现在成了工业的产品,农村地区正是这些东西的天然销售场地。圈地运动引起的农业革命使农业成为炼铁工业的最佳主顾,农具的改进和新农具的引进以及大量使用马匹和为马打铁掌,这些使农业对铁的需求量相当大。据估计,农业革命期间,农业用铁占铁的总需求的30%-50%,1780年有人估计英国每年在生产农具方面消耗的铁多达二、三十万吨(费尔南-布罗代尔,1993)。伴随圈地运动而来的农业发展导致对工业品需求的增长,为工业革命的兴起提供了重要的刺激。

圈地运动使英国农业先于工业实现了健康发展,跃进的农业提高了农业生产率,使农业生产率大于维持生存所需的最低口粮标准,生产相同数量的粮食只需投入更少的劳动力,农业产生了足够的剩余,这为工业部门的扩张创造了条件。正是由于圈地运动,英国才成功避免了李嘉图陷阱。

四、结论和启示

本文通过对圈地运动史实的重新考察和分析表明,圈地运动并非完全像马克思所说的那样,是用残酷无情的野蛮手段,通过对农民进行残暴的掠夺和驱逐而完成的。早期圈地运动范围有限,规模较小,并且许多是以协议圈地的方式进行的,对农民的影响程度较小;晚期圈地运动主要是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为了取消旧土地制度残余而进行的土地集中。整个圈地运动并未突然地、迅猛地驱逐农民离开农村,农业人口真正的大规模转移发生在19世纪下半叶及圈地运动结束以后。

圈地运动是一系列经济因素变化的结果,它为英国农业革命扫清了道路,促进了农业的飞跃发展。由圈地运动而引起的农业进步使农业能够产生出充足的剩余以支持工业扩张,而充足的农业剩余正是工业化成功进行的最基本前提。因此,可以说没有圈地运动英国农业革命就不可能那么容易实现,工业化也不可能那么顺利地完成。总之,圈地运动不是英国遭受的诅咒,而是使它得到了拯救,如果没有圈地运动,英国也许就不能那么容易轻松地避开李嘉图陷阱。圈地运动是英国农业现代化、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的进步。

圈地运动对怎样看待我国现阶段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的土地流转及补偿以及与农民的土地矛盾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

第一,一国在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必然会付出代价。圈地运动在促进英国农业现代化、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伴随圈地运动而出现的农民失地、失业现象是英国社会转型这一历史大潮中的小浪,不能因为圈地运动造成了部分农民的失地、失业,就全面否定圈地运动的历史作用。我国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也必然要付出代价。现阶段在农地非农化过程中出现的征地纠纷和与农民的土地矛盾等问题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飞速发展的副产品,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农业和农民在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中付出了代价,需要进一步的解决。但是不能因为存在这些问题就停止工业化、城市化的步伐。

第二,一国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有不同的模式,成功的模式能以较小的成本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圈地运动是在市场驱动力和政府顺势推动力的共同作用下进行的土地制度变革。早期圈地运动许多是由私人之间的自愿交易完成的,晚期圈地运动是以议会立法的方式进行的,在整个圈地运动过程中,政府并不直接参与土地交易,这大大减小了农民与政府的冲突。我国现阶段在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的农地征用主要是由政府独家垄断土地征用权,以行政命令代替市场交易来实现土地的转让,农民在农地非农化进程中没有土地转让权,由此造成了征地权力滥用、征地补偿不合理、侵害农民的土地权益等问题。圈地运动对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征地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具有重要启示,我国下一步征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应该是赋予农民完整的土地转让权,进一步发育土地市场,让市场价格机制来合理配置土地资源。

第三,一国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离不开农业的健康发展,农业的飞跃发展是一国成功完成工业化、城市化的基本前提之一。圈地运动引起的农业进步为英国工业化铺平了道路。我国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农业的发展,以牺牲和剥夺农业的方式来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不能成功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阿・莱・莫尔顿,人民的英国史[M],中译本,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6,   [3]约翰‘克拉潘,简明不列颠经济史:从最早时期到1750年[M],中译本,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   [4]托马斯・莫尔,乌托邦[M],中译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5]卡洛・奇波拉,欧洲经济史:十六和十七世纪[M],中译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6]约瑟夫・库利舍尔,欧洲近代经济史[M],中译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7]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第1卷):16世纪的资本主义农业与欧洲世界经济体的起源[J],中译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8]沈汉,英国土地制度史[J],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

[9]考特,简明英国经济史:1750年至1939年[M],中译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10]戴维・兰迪斯,1750-1914年间西欧的技术变迁与工业发展[A],戴倒桥欧洲经济史(第六卷)[C],中译本,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11]彼得・马赛厄斯,波斯坦,剑桥欧洲经济史(第七卷)[M],中译本,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12]道格拉斯,英国历史文献(第11卷)[A],载于世界史资料丛刊:1689-1815年的英国[C],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第3篇

目前,我国面临整体经济下行的形势,筹资问题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而目前我国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仍然处于发展阶段,金融资源未能得到合理高效配置。加强筹资模式和风险控制的研究,有助于企业拓展筹资渠道,降低财务风险,直面经济新常态下市场竞争所带来的压力。

二、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企业筹资现状

企业筹资是指企业通过一定的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获取生产经营所需要的资金。筹资渠道分为内部渠道和外部渠道,筹资方式包括银行借款、发行股票、发行债券、商业信用、融资租赁、吸收直接投资等。一直以来,以银行业为主导的金融体系在企业筹资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间接融资成为大多数公司的主要资金来源,大小项目的建设资金主要依靠银行贷款,单一的渠道不仅使企业经营风险增大,造成中小企业贷款难,也给银行资金运转埋下风险隐患。经济新常态下,企业经营环境恶化,一些企业为解资金渴求,采取过度负债、过度融资来进行扩张,导致杠杆过大,财务成本过高,给企业带来沉重的压力。可见,优化筹资模式已是企业的必然选择。

三、金融市场多元化发展给企业带来的机遇

当前,金融市场的多元化发展为企业筹资提供了更多渠道与方式,网络金融正以一股燎原之势迅猛发展,此举无疑拓宽了公司筹资渠道。民间借贷规范化之后,将成为企业筹资的又一种选择。同时,金融市场的产品创新受到了企业的欢迎,金融市场与企业实现了双向互动的新发展。金融市场的多元化加速了资本市场发展,资本市场政策及时调整,国债融资市场日益健全,债券发行规模逐步扩大,产权交易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已形成了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科创板等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企业面临众多的筹资选择,赢得了新的发展机遇。金融市场的多元化也推动了金融市场的发展,货币市场的重要地位被重新定位,同业拆借市场交易环境日益规范,同时加大了抵押担保拆借比重,促进了金融市场的深入发展,使得企业筹资能力大幅度提高。

四、新的经济形势下不同企业的筹资模式选择

1.不同规模企业的筹资模式选择

首先,大型企业经营规模较大、生产能力较强,一般需要大量资金,且资金需求期限都较长,所以选择筹资模式时应当更多地考虑股票、债券等长期筹资方式,亦或借助其良好的社会影响、知名度和信誉度,通过信用借贷、银行保理等进行资金的筹集。其次,中小型企业生产规模小、资金借贷量少且常用于短期投入,应当首选流动性较强的短期借贷,例如银行借款、租赁筹资等,应尽量避免门槛高、标准高的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另外,对于金融市场上一些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新金融产品,应当给予更多关注,以尽可能减少筹资成本,实现效率高、成本低的筹资目标。

2.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筹资模式选择

企业可以选择权益性筹资或债务性筹资,前者筹集的资金归属于企业的资本,后者筹集的资金归属于企业的负债,两种资金的比重就是资本结构。对于发展不稳定的公司,即处于“生命周期”中的初创期或上升期的公司,负债还款压力将是这类公司面临的现实问题,故在此时应当更多倾向选择权益性筹资,即内部筹资或发行股票等,把还款转化为分红形式,以缓解负债带来的巨大资金偿还压力。对于发展较稳定的公司,其资本结构就可以偏向于负债化,诸如借款、发行债券等,以充分利用财务杠杆,实现其核心竞争力强、市场保有率高等愿景,以求在维护金融市场债权人利益的同时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

3.不同风险承受力企业的筹资模式选择

首先,保守型企业可以选择保守型筹资策略,即企业筹集的长期资金不仅要满足长期资产管理需要,还要满足部分短期资产的资金需求,这种选择能够有效降低筹资风险,避免了筹资短期资金所带来的巨大还款压力。不过,长期资金的成本相对较高,将增加企业筹资成本。其次,稳定型企业可以选择将长期与短期筹资方式相结合的筹资方式,一方面选择市场上较为成熟的筹资渠道,借以实现长期资产管理;另一方面将临时的、应急性的短期借款用于满足短期资产需求,这样既可以满足筹资需求,又能够避免长期资金闲置。另外,针对激进型企业,通常激进型筹资组合较为大胆,与保守型截然相反,企业筹集的短期资金既用于企业需要的短期资产,又用以满足一部分长期资产的需要。所以这种模式大大降低了资本成本,但同时所要承担的风险也将倍增。

第4篇

【关键词】十二指肠球部;黏膜隆起;内镜;病理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13-1952-02 中图分类号:R6 文献标识码:A

本文观察108例十二指肠球部隆起性病变的内镜及黏膜活检标本的病理组织学表现,探讨十二指肠隆起性病变的内镜表现及病理改变。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病例取自2005年8月~2007年8月间门诊及住院患者,共108例,男76例,女32例,年龄4~82岁,平均43岁。患者因上腹不适、腹痛、食欲不佳或恶心、呕吐、反酸等消化不良症状而就诊,病程4周~10年。

1.2 方法:日本Olympus XQ-240电子胃镜、MTN-BF系列无菌一次性内窥镜活体取样钳、PENTAX MODEL CGI-4 000型高频电发生器及ACUSNARE ASH-1型圈套器;内镜检查发现十二指肠黏膜单个或多个广基息肉状隆起,均在隆起部位钳取黏膜1~4块或高频电切后送病理检查。活检标本均为10%甲醛固定,石蜡包埋,连续切片,常规HE 染色,光镜下观察。筛除黏膜下隆起和十二指肠浸润、转移癌。

1.3 结果

1.3.1 内镜诊断:黏膜呈圆形或半球形广基息肉状隆起,直径0.2~1.5 cm不等,≤1.0 cm共106例,>1.0 cm 2例。无蒂共107例,有蒂1例。多个隆起86例(79.63%),单个(2~4) 隆起16例(14.81%),簇状小颗粒样隆起6例(5.56%)。

1.3.2 病理诊断:见表1。

2 讨论

一般认为十二指肠恶性肿瘤很少见,良性的上皮或间叶来源的肿瘤也不多见,临床最常见的是因慢性十二指肠炎所致的黏膜表面上皮或腺体增生而形成的局部黏膜隆起的息肉样(增生性) 病变[1] 。这类病变目前尚无可靠的内镜学特征来区别其良、恶性,只能依靠病理活检诊断。杨秀萍等认为[2]内镜所见的十二指肠黏膜直径1.0 cm的隆起可用高频电切除或动态观察,如内镜下治疗有困难则可考虑手术切除。Brunner腺是十二指肠的黏液腺,长期受胃酸刺激可出现增生,Brunner腺增生一般不引起临床症状,大多数学者认为不需进行治疗[3]。本文中此病最多,占超过一半,其中1/3为多发。但增生进一步发展可形成腺瘤,形成腺瘤时则可考虑内镜下治疗。十二指肠黏膜胃上皮化生与胃酸分泌过高有关,而胃样上皮小岛的出现和扩大,为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创造了合适的环境,在炎症的刺激下成为十二指肠溃疡发生的基础[3,4]。胃镜镜检查时,对疑有胃黏膜异位者,肉眼观察不明显时可采用黏膜染色法,如3%刚果红溶液染色使异位胃黏膜转变成暗红色而与十二指肠黏膜形成显著区别。根据其组织学特点,异位的胃黏膜也可成为十二指肠溃疡发生的基础。所以在治疗十二指肠黏膜胃上皮化生时应积极抑制胃酸分泌和根治Hp。十二指肠腺瘤肉属十二指肠良性肿瘤的上皮型肿瘤,以十二指肠第一段为多,以后减少,以单发为主,多发罕见。本病无遗传性,与癌的关系不确定,一般不认为是一种癌前病变。

总之,十二指肠隆起病变大多直径不超过1.0 cm,且病变多呈良性。对于一些界线清楚,表面光滑的可不作活检,但仍要随访,定期复查。国外报道其半年复发率达28%。对于直径超过1.0 cm的病变必须活检,而且需要超声检查,以判断病变的部位,防止误诊[5]。

参考文献:

[1] 徐少勇,于皆平,王小虎,等.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内镜杂志,2000,6(5):37.

[2] 杨秀萍,侯晓华.十二指肠隆起性病变的内镜及组织学观察[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0,17:23.

[3] 夏华向.幽门螺杆菌感染- 基础与临床[J].第一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96.

[4] 籍中苏,张文田,周杰,等. 十二指肠球部胃黏膜异位的诊断(附11例报告)[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98,5:45.

第5篇

一、全方位的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教育宣传是基础

在企业提起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大家并不陌生,但问其目的和任务以及当前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与发展生产力的关系等问题,一部分干部职工仍然缺乏应有的认识,一些人认为这些活动只是走走形式,解决不了大问题;在一些单位也是老生常谈,没有新意。如何使广大青工能广泛了解认识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使更多的人参与到竞赛活动中来呢?

1、宣传发动,营造职工踊跃参与的良好氛围

空洞的说教往往会给实际的工作带来虚假的后果,为使广大职工深刻认识和理解活动在生产中起到实际作用,我们采取了“三教”法,使职工自然溶入到了活动的参与中。

(1)说教:以工会小组学习及日常生产分析会为形式,定期点评每月活动中的成绩与不足,表扬在活动涌现出的优秀职工,使职工切身感受到竞赛活动的严肃性和实效性,同时无形中激发职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帮教:以“导师带徒”、“手拉手共创先进班组”活动为内容,定期签订师徒合同,激励帮助新工在竞赛中尽早升级达标,增强每个生产班组成员的责任心和集体观念,达到个人与个人、小组与小组竞赛的目的。

(3)带教:每年举办各工种操作技术观摩表演活动,组织技术尖子进行现场操作表演,使广大青工能在技术操作上受到启发和教育,从而带动更多的青工在竞赛活动中进步。

2、定期培训,引导职工积极投入到生产竞赛活动中

多年来,我们坚持每年不定期组织对青工进行轮训,采取培训、实践、考评同步走的形式,有效的促进了青工在文化知识、职业道德、生产理论、业务技术水平等方面的不断提高,培训率达到95%。结合公司开展的“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使职工学习热情逐步上升。

二、效益型的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科学组织是保证

只有把提高产品质量,强化操作技能,开发新品种,节能降耗不断提高劳动生产作为重点才能实现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其真正的意义,我们的作法是:

1、竞赛活动全员化。围绕企业生产指标长年坚持一个主题,贯穿一主线,唱响劳动竞赛主旋律。如持续多年在重点工序开展以“万米无疵布,十万米无漏验”为内容的“万米质量无疵先进个人赛“活动中,涉及公司16个工种,形成了各工序纵向与横向的竞赛网络,自然带动了上下工序间的竞赛指标,调动了职工在本岗学技术、练操作、严把关、比成绩的劳动热情。

2、质量攻关重点化。多年来,我们围绕以质量上水平创佳绩为内容,以企业创名牌为目标,在重点品种、重点指标、重大疵点,关键问题上开展活动。如公司开展的“重点品种质量攻关赛”活动中,工会接到公司生产技术部门反馈的质量信息后,在各分厂重要岗位上成立了6个攻关小组,拟定出针对性的攻关课题,先后开展了“原丝成型不良攻关”、“捻织白坯布断径攻关”、“浸胶帘子布卷姿不良攻关”等攻关项目,各分厂活动小组开展了相应性攻关配套赛,如“设备维修完好率赛”、“红旗车位赛”等。引导广大职工立足本岗,认真工作,切实做到“心中装用户,手中出质量”。

3、合理化建议群众化。合理化建议活动是充分发挥职工聪明才智的行之有效的手段,几年来工会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开展了“我为产品质量献一计”等一系列群众性合理化建议活动,这些群众性合理化建议活动的开展,有效的解决了生产中的实际难题。各基层工会围绕产品质量、设备维修、节能降耗等工作组织职工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从而,促进了技术革新、小改小革活动的开展。

三、创新发展的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拓变是必然

一是在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中我们注重三个转变:一是由单纯完成产值竞赛向提高经济效益和实现综合目标转变。不单纯以产值多少论英雄,而是采取以产值、质量、安全、效益、现场管理等综合目标评价比高低,以次促进活动全面上水平。

二是由只抓生产过程,向产品开发设计、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的全过程转变,使竞赛活动渗透到企业的各个层次。近几年,我们陆续把竞赛范围由生产领域拓宽到服务领域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向管理领域拓展,先后把炊事员、消防员、叉车司机、安全员、质管员、财务人员作为公司赛工种进行了业务技能大赛,真正做到全员参与。

第6篇

关键词:审计模式 环境审计 SCP 系统—行为—绩效导向

1. 关于审计模式

1.1关于审计模式

审计模式是审计与实践中为实现一定的审计目标所采取的审计导向性(Oriented)的目标、范围、策略和等要素的总和。

审计模式属于审计理论范畴,反映人们的审计思想,即审计目标取向、审计目标对策等理论问题;同时审计模式又属于审计实践范畴,它约定了审计行为的方式和方法,包括审计目标的实现方式、审计工作全过程的设计、各项审计工作的具体等。

审计模式同时也属于一种管理和范畴,随着的变迁而不断地变化,在审计的历史长河中,审计模式的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在财务审计的发展历史上,审计模式经历了账项基础审计、系统基础审计和风险基础审计等模式,这些审计模式在具体不同的审计项目中也有不同的具体表现形式。

1.2 关于管理审计模式

随着企业委托关系从原来的财务责任转向管理责任,企业的审计也由原来的审计逐步发展为管理审计,因此,管理审计在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因此,其审计模式的发展也越来迅速,其以管理绩效为基础的审计模式是审计发展的必然归宿,也是审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动因所在。然而这种模式在不同具体内容的管理审计中体现出不同的具体模式来。由于管理审计的发展还不够深入,因此,对管理审计模式的较少,吕文基在“论企业效益审计模式”一文中提出了4种模式:制度导向审计模式、报表导向审计模式、问题导向审计模式和业务导向审计模式。

1.3 审计模式的选择

审计活动总是为完成一定的审计目标而设计的,审计模式的发展与审计目标的变化相适应。随着经济的发展,审计目的在不断变化,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在不断变化,因而审计模式也在不断发展。因此,审计活动中存在着不同的审计项目、不同的审计目标和不同的审计内容下的审计模式选择问题的研究问题。特别是针对管理审计这样有着丰富的审计内容的审计类别更是如此。很多的时候,还可以根据审计的需要进行审计模式的组合使用。

本文就企业内部环境审计这一特别的审计项目进行审计模式的探讨。

2 企业环境审计是国家环境审计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环境审计,也称为环境、健康和安全审计,是审计学科在可持续发展目标下开拓的一个审计新领域,是国家环境管理系统(EMS)中的一部分。在我国,环境审计被定义为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和民间审计组织,依法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环境管理系统以及在经济活动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和环境责任进行监督、评价和鉴证。并且揭示环境和资源保护中存在的违法行为,促进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加强环境管理。

发达国家开展环境审计的实践经验表明,环境审计是控制和防范污染的有效管理措施之一。因此,建立一个完整的环境审计系统对于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有重要意义。由于环境问题存在于社会、经济及人们生活的所有环节之中,对于环境的审计应该体系在各个审计层面上,所以环境审计系统包括政府环境审计、内部环境审计和民间环境审计三个部分。

企业内部的环境审计应该是对企业在执行国家的环境保护法规、在生产经营过程的同时不破坏与社会环境方面的行为和成效的评价。是国家环境管理系统(EMS)中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企业内部审计体系的重要内容。正如美国环保局就环境审计作过的如下定义中所阐述的那样:“环境审计就是由事务所或其他法定机构对适用于环境要求的有关业务经营及活动进行系统的,有证据的,定期的,客观的检查。”

企业内部环境审计是对企业履行受托环境保护责任的监督与评价过程。企业的环境责任,是指企业对于治理环境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所应该承担的责任。

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看,企业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其主要目标是通过向社会提供物质性产品或服务来获得利润。由于企业活动的目标是追求最大的利润,至于生产什么样的产品以及生产多少主要取决于它能从市场上得到利润的多少。但是,无论企业的性质如何不同,在它们的生产过程中,都必须要向自然界索取自然资源,并将其作为原材料投入生产活动中,同时排放出一定数量的污染物。企业的生产活动,特别是企业的生产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极大。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导致了环境污染,企业就应该承担环境污染的治理责任。环境审计,对企业履行环境责任情况进行客观的审计,以整体或金社会的利益为基础,监督和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确定以至解除企业的环境责任,使其贴近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健康稳定地发展。因此,评审企业的环境责任,既是一种社会的关注、政府的行为,也是企业寻求自勇发展壮大的客观要求。

由此可见,审计企业的环境审计、特别是以自律为出发点的内部环境审计是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内部需要设计一种监督与评价措施来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对环境保护项目进行相应的管理,这就是企业内部的环境审计,它既属于国家环境管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属于企业管理审计的内容。

3 基于行为导向的企业内部环境审计模式设计

审计模式是审计制度、审计出发点和审计方式的综合,由于环境审计系统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其模式的形成还没有定论,学者共提出了问题导向审计模式、制度导向审计等命题,这些命题各自有不同的出发点。而本文作者认为,企业的环境保护应该是在企业环境保护制度(系统)的指导下进行的工作,同时企业对环境的破坏更多的是人们行为及主观能动的产物,为此,本文特提出以系统S(System)——市场行为(Conduct)——绩效P(performance)导向的企业内部环境审计模式。

3.1 “ S—C—P”模式

由哈佛学派创立的SCP范式是一种经典的产业经济学研究方法。它把产业分解成特定的市场,按结构、行为、绩效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构造了一个既能深入具体环节,又具有系统逻辑体系的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Performance)的分析框架,简称SCP范式。在这里,结构、行为、绩效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即市场结构决定企业在市场中的行为,而企业行为又决定市场运行的经济绩效。

3.2 基于SCP范式的企业内部环境审计模式设计

本文中将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Performance)的分析框架为基础,将该分析模式进行改进并运用于企业的内部环境审计之中,设计出新的企业内部环境审计以行为导向的SCP模式:“企业环境管理系统(System Audit)企业环境行为评价(Conduct Audit)企业环境绩效评价(Performance Audit)”的企业内部环境审计模式。该模式最重要的特点是突出了企业环境管理中的行为导向性,这条符合环境管理的特点。在环境管理实践中,企业的环境管理系统设计指导着人们的环境保护实践,同时只有人们随时有环保意识并付诸于具体的行动,环境保护的目的是一定能达到,环境保护效果才能实现。4.基于S-C-P范式的内部环境审计

4.1 企业环境管理系统结构评价

4.1.1 环境管理系统(EMS)

环境管理体系(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EMS)是指一个组织为了达到或使其行为保持与既定目标一致,控制环境风险,并适应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而形成的组织结构和措施。设计环境管理系统的目的是保证企业的性行为符合环境法规的要求;制定并公布达到企业的环境目标所需要的内部政策和程序;确定并控制企业面临的环境风险,使环境风险最小化。

环境管理系统包括以下的四个关键构成要素:

① 环境政策:环境管理系统的第一关键要素是确定企业的环境政策,它确定了企业所希望的环境表现水平,因此是企业环境管理的宗旨和核心。

② 组织机构:如果可能,企业最好是在公司层次中设立一个环境委员会或环境管理代表,负责将环境管理职责划分与监督,完成环境管理方案的任务向最高管理层汇报环境管理系统的运行情况,提出改进建议,为最高管理层评审、改进环境管理系统提供依据。

③ 环境管理计划:环境计划规定了企业所要达到的环境目标和所要运用的工作指令与控制,以实现环境政策的承诺。对具体项目的环境计划应包括:工作指令、检查程序、事故和紧急状况的处理程序、表现指标、奖惩标准以及员工的培训计划等。

④ 检查系统:检查系统是对以确保环境管理系统有效性的确保环节。其监控措施一般有:基层部门日常自查,环境管理委员会和内部审计部门的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等多种手段。

4.1.2环境管理系统审计(EMS Audit)

企业环境管理系统审计(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Audit)的目的是对被审计单位环境管理系统的健全性;环境管理、手段和措施的合法性、合规性和有效性进行、判断和评价,借以确认或解除被审计单位环境管理责任。

企业环境管理系统审计的基本主要表现在为提高环境管理工作绩效和环境质量所采取的系统、措施、步骤、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具体包括:

(1) 企业环境管理系统健全性审计

该项审计主要包括组织机构系统、环境管理政策系统、政策程序系统健全性的审计。

① 环境管理组织系统健全性审计

评价企业是否根据环境管理的需要,组建了专门的环境管理组织机构——环境管理委员会或专设了环境管理代表,负责对企业内部环境管理的政策的具体制定、监督,环境管理的上情下达等职能工作。

② 环境管理政策审计

主要是了解和评价企业管理当局对环境管理的政策导向、环境保护方针的制定、环境管理方针与企业整体战略的一致性、全体员工对企业环境管理方针的认知度、接受度和和执行度等内容。并对照IS014000的标准,从计划、实施与运用、监督与纠正措施、经理阶层的评估诸方面进行评估。

③ 环境管理模式系统评价

该项评估主要是对企业的环境管理制度及模式的构建进行健全性评价。

(2)环境管理系统合规性审计

合规性环境审计是对被审计者的生产经营活动、产品或服务的环境问题迸行检查,这种检查既包括质的检查也包括量的检查。由于环境管理系统强调持续改进,因此,对环境管理系统的合规性审计也应该是定期或不定期地重复进行。

④ 环境管理系统有效性审计

EMS的有效性审计是保证持续控制一切不利于环境的活动和一贯支持公司的环境政策及程序的实现。此外,环境管理系统有效性的审计内容还应随环境需要的变化而变化。

4.2 企业环境行为评价(Conduct Audit)

企业经营活动过程中的环境行为是环境的直接动作,而环境的污染与破坏是人们无意识不良行为的直接后果。这些影响行为主要表现在对环境管理系统的实施行动、企业与外界的经济交易活动、产品设计制造与销售活动以及在环境污染治理的应急系统行为等。因此,对于环境行为的评价与审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① 企业产品设计与制造活动中的环境行为评价

企业应该根据地区环境的特点,从产品与服务的设计开始,与环境为友,即要求对产品的设计采用绿色设计、制造环节实行清洁生产与零排放,尽可能节约资源和能源。因此,该阶段的审计主要是确认产品设计或制造过程是否符合法律和公司环境政策目标,保证对环境无害,并确定其是否符合相应的化学限制等。

② 采购、贮存、处置和清理机构行为审计(TSD审计)

设备、原材料、能源等采购应保持“绿色采购”理念。因此,该项目审计应关注供应商的环境保护状况,不从对环境保护不利的供应商处购买原材料、能源,迫使供应商采取措施改变环保状况,以避免这些生产资料的污染。

原材料的储备环保审计则主要针对原材料的保管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审计,包括危险原材料的保管与处置等。

③ 交易与运输活动审计

交易活动审计即为财产转让审计,是指财产购买者和租赁机构在取得某项不动产之前对与该项财产转让交易有关的环境风险和负债进行的评估,同时要求在运输与销售环节打破环境壁垒,实行绿色营销。交易审计的第一步是进行实地观察和所有权名誉调查,确认是否存在一个可能污染环境的所有者拥有过该项财产,如果有,第二步便是彻底调查以确认污染的程度和治理成本。

④ 污染物防止审计

建立有效的回收渠道和措施,对报废的产品实施回收、再利用、再资源化或最终处置。该项审计旨在寻求减少废弃物的机会,挖掘降低或消除废弃物的潜在领域,由于制造业污染物大多可以污染土地、海洋和空气质量,从而导致大笔的罚金,所以制造业应对其特别关注。

4.3 企业环境绩效审计(Performance Audit)

对企业而言,环境保护的效益表现为两种形式:效益和经济效益,该项审计是指企业进行资源开发与利用、环境保护与治理所取得的有形收益和无形收益。因此,该项目的审计是企业环境管理的综合审计,其指标既有财务的、又有非财务的;既有综合的、又有具体的指标。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 环保投资审计:环保投资审计主要是对企业自己投入环保设施及重要资产上资金的真实性、投资行为的持续性的审查核实,以促使有关单位与部门保证环保资金的落实与到位。

② 环境成本费用审计:该项目审计主要评价企业在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投入到环境管理中的成本与费用指标;

③ 环境损害费用审计

该项审计主要是评价和审查企业由于对环境产生了破坏而受到的惩罚支出,该项目的金额越大,表现出企业对环境管理的水平越低;

④ 环境管理经济收益审计

评价与审查企业由于产品的绿色化、产生的环保产品、“三废”再生品,资源代用品等带来的经济效益;或者企业因为加强了环境带来的环境损失的减少等内容。

⑤ 环境管理综合效益审计

对企业而言来讲,综合效益的评价、特别是社会效益的评价是该地区企业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这里包括了对治理污染使空清新、水质变好、减少环境的再污染程度等的评价。5

[1] 袁广达. 环境审计有关. 《》. 2002.1

[2] 张雪芬. 关于企业环境审计的几个问题. 《审计研究》. 2001.5

[3] 白英防等. 中国的企业环境审计及其运作模式. 《湖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4] 孟凡利. 环境:亟待开发的会计新领域. 《会计研究》. 1997.1

[5] 崔兆磊. 试论我国环境审计的与发展设想. 《师》. 2003.7

[6] 马瑜. 对建立我国环境审计系统的探讨. 《湖南商学院学报》. 2003.4

[7] 徐泓等. 环境会计计量的基本与. 《财务与会计》. 1999.2

[8] 孟凡利. 环境会计的概念与本质. 《会计研究》. 1997.12

[9] 杨公扑. 产业经济学教程.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3

[10] 陈思维 环境审计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1998.3

[11] CICA (1994)“Reporting on Environment Performance ” Canadian Institute of Chartered Acctountants,Toronto

[12] Jasch, Christen(2000) “Environment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Indicators ”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8P79--88

Research on System-Conduct- Performance oriented Mode of Interior Environment Audit of Enterprises

Abstract: Environment audit reviews and analyzes the connection and aftereffect of any commercial manufacture and management activity on their surroundings. Enterprises interior environment audit is the key point and foundation of the environment audit system. This paper put forward the viewpoint that the environment problem is the result of the enterprises’activity. This paper also put forward the viewpoint of conduct-oriented mode of interior environment audit of enterprises based on SCP model.

Keywords:

Mode of Audit, environment audit, SCP, system-conduct- performance oriented mode

References:

[1] Guangda yuan. Study on Enterprise Environmental Auditing .China Development.2002.1

[2] Xuefen zhang . Some Problems on Enterprises Environmental Audit. Research on Audit.2001.5

[3] Yingfang bai .Environmental Audit in China’s Enterprise and Its Operating Mode Research. Journal of Hunan Industry Polytechnic.2003.3

[4] Fanli meng . Environment Accounting: A New Field of Modern Accounting That Need Us Explore. Research on Accounting.1977.1

[5] zhaolei meng. Comment on Content and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Audit in Our Country. Jingjishin. 2003.7

[6] yu ma. Discuss on Establish Environment Audit in Our Country. Journal of Hunan Business College.2003.4

[7] hong xu .Basic Theory and Method on Measurement of Environment Audit . Finance and Accounting.1999.2

[9] fanli meng . Concept and Essence of Environment Audit . Research on Accounting.1997.12

[10] gongpu yang . Tutorial of Industry Economy . Publication Hous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University in Shanghai.2003

第7篇

激励机制是电力企业整理管理工作的重要方面,直接关系到企业各项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历来是检验电力企业整体工作质量优劣的主要依据。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员工群体的多元化,因循守旧的激励机制工作思路远远不适应形势的需要了,只有加大改革的力度来不断创新,建立新型的激励机制工作思路,推动和促进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才能发挥电力企业在“稳增长、保民生、显特色”的特殊作用。同时,创新是时代的需要,是经济建设的需要,也是激励机制工作的必由之路,值得我们电力企业激励机制工作者不断深入研究,推陈出新。

二、电力企业激励机制工作创新中遇到的问题

(一)激励机制工作内容陈旧,管理效率低下

我国电力企业体制改革进行了若干年,去行政化的步伐一路蹒跚,仍然不能摆脱传统的编制束缚,企业管理机构的设置仍然在沿袭着计划经济时期的框架,虽有小改小革也是只伤皮毛,未动筋骨。这样,就形成了一成不变的企业管理模式,还处于一种下级服从上级的被动状态,激励机制工作还没有从单纯的行政管理中解放出来,激励机制工作理念还处于类似人事管理的粗放阶段。电力企业激励机制本身是动态的,如果用行政管理手段来进行管理,大致相同的条条框框,多年不变的规章制度,整齐划一的内容设置,陈旧滞后的管理内容都和当前电力企业改革的大趋势相悖,无法发挥激励机制工作应有的积极介入、有序推进、做好服务、多方保障的作用。尤其在具体实施中,脱离现实、过于教条等弊端使激励机制工作者高高在上,不接地气,使得处于电力企业重要地位的激励机制工作相形见绌。激励机制工作偏离了为职工为中心的工作服务的本来性质,大有喧宾夺主的味道,这种本末倒置的现状无疑使激励机制工作效率低下,或者作用有限。

(二)激励机制工作手段单一,忽视人的主体地位

由于我国电力企业激励机制工作管理改革的滞后和不彻底,导致旧的不能完全地革除,新的无法真正建立起来。激励机制工作过分地强调规范和正统,过分强调制度与刚性,不能结合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在电力企业激励机制工作中忽视了激励机制工作内容的人本原则,主要以强制手段为主,不能关心人、尊重人,没有树立人的主体地位,发挥人的主观积极性出发来实施人性化管理,缺乏应有的民主意识,阻碍了激励机制工作者和工作对象的实时沟通,也就无法满足企业事业发展对激励机制工作的期望。

(三)激励机制工作缺乏科学性

电力企业的企业改革不断深入,管理模式不断更新,激励机制工作的传统方式已经极不适应为促进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提升,服务企业发展的现实情况。电力企业的激励机制工作还在僵化机械的管理中徘徊,还不能真正理解人性化管理和为企业发展服务的深刻含义,在实施中依然我行我素,以我为主。这样,无论拥有多少管理制度,管理的范围和空间有多大,如果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只能是无用功。创新激励机制工作管理关键在于要拥有一支过硬的管理团队和管理干部,具有科学管理的头脑,才能走出激励机制工作管理水平不高,效率低下的困境。

三、电力企业激励机制改进途径分析

(一)创新激励机制理念

电力企业激励机制工作的创新关键是旧观念的改变和新意识的增强,树立起开拓进取,敢为人先的胆略和勇气。在此思想指导下,电力企业激励机制工作应该彻底破除旧有管理模式的弊端和缺陷,根据新形势下企业对激励机制工作的要求来制定激励机制工作规划。在此基础上,激励机制工作理念要从单一性性、固化态、模式化向人本化、多元化和针对性的方向转变。激励机制理念的创新就是尊重人、肯定人,激发主人翁精神,科学推进工作方向的转移,把单纯的物化强制管理转变为柔性的人文管理。其中,要十分关注激励机制工作对象不同的个性追求,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激励机制工作的目的不是使氛围僵化、窒息,而是积极地引导、协商、交流、沟通和服务,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从内在的角度来解决问题。这样就可以营造出一个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管理环境,使激励机制工作不再居高临下,从而使员工可以充分地张扬自己的个性。同时,激励机制应该具有与之相适应的丰富内涵,激励机制工作目的和激励机制工作目标就要相应改变,使之更适应电力企业的需求和经济建设的需要,激励机制工作规模、内容设置、激励机制工作模式也要随之调整,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激励机制工作要及时跟上,与之紧密地结合起来。

(二)完善激励机制工作体系

激励机制工作创新的基础就是工作体系创新,管理体制一成不变,机构设置依旧如前,也就无法前行。电力企业激励机制工作高度集中的直线管理模式已显疲态,多数情况下力不从心。创新的方法就是分级、分权。分级,就是按照企业结构确定几个管理层级;分权,就是各个级层都有独立的管理权限。在激励机制上,集中精力加强激励团队的管理和考核,绩效管理,优胜劣汰;创新激励工作体系,把个人需要和形势发展紧密结合,培养综合性、高素质、高质量、企业急需的优秀员工做出贡献。

在激励机制体系创新方面,应该追寻几个原则:一是发挥激励工作优势,扩展学习空间。在发挥各激励工作自身优势的前提下,根据员工不同的爱好和特长实行多样化的激励机制教育方式,充分满足员工对于自身综合水平提高的要求。二是,建立多样化的培训模式,创新培养机制。根据社会需求、企业规划和员工的意愿来确定培养的方法和模式,员工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自主地选择发展方向。既有系统化的整体教育,也有针对性极强的“私人定制”,两者结合起来,推进激励机制的创新。三是,激励机制手段的创新,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来实施管理是必由之路,这对于管理手段的丰富和管理质量的提高功不可没。四是强化激励中的人文关怀。具体而言,就是要完善两级介入工作体系。

(三)创新激励文化实施渠道

定期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对于特殊时期要加大宣传的密度,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利用传统的板报、内刊、讲座等形式造声势,用微博、QQ群等扩展宣传的形式,增强员工的吸纳度;同时,管理者要对企业的状况进行调研,利用科学手段对员工思想进行评估和判断,为问题的解决提供第一手资料。把满足员工个人发展与企业效益的提升结合起来,这是两方面的工作内容。

第8篇

现将劳动部、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关于颁布〈劳动就业服务企业实行股份合作制规定〉的通知》〔劳部发(1994)419号〕(以下简称《规定》)转发给你们,根据《规定》的有关精神,结合我市情况,做如下补充,请各单位一并遵照执行。

一、劳动就业服务企业(以下简称劳服企业),作为以承担就业安置任务为主的特殊企业群体,曾为稳定我市城镇就业形势做出过重要贡献,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劳服企业也必须适应“两个根本性转变”,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企业发展机制。根据《规定》的有关要求,在劳服企业推行股份合作制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会议有关精神和新形势下劳服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劳服企业实行股份合作制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市劳动局、市体改委、市地税局、市国有资产管理局等有关单位应加强对我市劳服企业实行股份合作制工作的领导,帮助和指导劳服企业健康有序的开展实行股份合作制的工作。通过实行股份合作制把劳服企业提高到一个新的发展水平,使其在实施再就业工程中,更好的承担就业安置任务。

二、劳服企业改制为股份合作制时,应遵照《北京市股份合作制企业暂行办法》〔市政府(1994)14号令〕和劳动部等四部委局关于《劳动就业服务企业实行股份合作制规定》一并执行。劳服企业改制为股份合作制企业时股权设置一般为职工个人股、集体共有股、法人股。股权设置比例由企业自定。但职工个人股和集体共有股应占企业总股本的51%以上。在职工个人股比例设置中提倡企业的负责人、生产经营骨干的股权多于一般职工。

三、劳服企业改建股份合作制须对企业资产进行产权界定和资产评估。进行产权界定时,按照市劳动局、市国有资产管理局、市地税局《关于转发劳动部、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颁布劳动就业服务企业产权界定规定的通知〉的通知》〔京劳服发(1997)208号〕有关产权界定政策规定和工作程序执行。资产评估应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劳服企业产权界定结果,涉及国有资产的,应由同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核准登记;涉及集体、个人及其他投资者所有的,由地方税务部门进行资产核实,由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核准登记,并报有关部门备案。全民所有制性质劳服企业改制工作,按《北京市政府办公厅转发市体改委、市经委关于进一步加快本市国有小企业改革若干意见的通知》〔京政办发(1997)50号〕文件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四、界定为国有资产的净资产,在征得出资主体和同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同意后,可比照京政办发〔1997〕50号文,鼓励劳服企业职工出资购买转为职工个人股。对因净资产数额较大,一次性买断有困难的本企业职工,允许在不超过五年的期限内分期付款,但首期付款额不得低于全部购买款的30%。对未付款部分不享有所有权。还可根据企业要求留给企业有偿使用并以不高于银行同期贷款利率标准收取资产占用费。

五、界定为劳动者集体共同共有的资产,可折股形成集体共有股,对集体共有股分得的股利一般可按下述方法进行分配:一部分(约30%-40%)分配给现职职工;一部分(约30%-40%)分配给原企业离退休人员;一部分(约20%-30%)作为企业劳动分红。集体共有股股利的分配由职工(股东)大会决定。调离本企业的职工不再享有分红权。

六、按照《规定》的有关精神,原有劳服企业改建股份合作制企业时,在做好上述前期准备工作的前提下,按下列程序办理实行股份合作制的审批手续:

(一)根据《规定》的有关具体审批手续,凡原劳服企业改建为股份合作制的,由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后,按管理权限分别报市或区、县劳动服务管理中心审核;

(二)经市或区、县劳动服务管理中心审核签署意见后,按照北京市人民政府〔1994〕第14号令《北京市股份合作制企业暂行办法》、京政办发〔1997〕50号文件的有关规定,再到同级委、办、局履行改制的审批手续;

(三)经同级委、办、局批准后,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改制的工商注册登记手续;

(四)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改制注册登记后,按隶属关系将改制情况报市劳动服务管理中心备案。

七、新办的股份合作制企业,凡经劳动部门认定并发给《劳动就业服务企业证书》的,并达到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字(94)001号〕规定安置比例的,经当地地税部门批准,可享受减免税优惠政策。

八、原劳服企业改建为股份合作制时,凡在享受减免税期内并继续承担就业安置任务、符合安置规定比例的,可继续享受减免税优惠政策,至减免税期满时止。

凡被劳动部确定的本市实行股份合作制改造试点的劳服企业,自转制之日起视同新办企业,凡达到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财税字〔94〕001号文件规定安置比例的,可从转制的当年算起享受劳服企业的减免税政策。

附件:劳动部、国家体改委、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关于颁布《劳动就业服务企业实行股份合作制规定》的通知(劳部发〔1994〕419号)

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劳动人事)厅(局)、体改委(办)、税务局、国有资产管理局,国务院有关部门:

劳动部、国家体改委、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制定了《劳动就业服务企业实行股份合作制规定》,现予颁发,请遵照执行。

劳动就业服务企业实行股份合作制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深化劳动就业服务企业改革,进一步发挥劳动就业服务企业(以下简称劳服企业)促进就业、平抑失业率和保障社会稳定的作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是借鉴股份制的做法,实行劳动合作与资本合作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

第三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应遵循下列原则:

(一)全员入股,股权平等,同股同利,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二)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

(三)实行民主管理;

(四)实行按劳分配与按股分红相结合。

第四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凡继续承担安置城镇失业人员任务的,仍享受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财税字(94)001号文件中规定的对劳服企业的优惠政策。

第五条  各级地方劳动部门应安排一定比例的就业经费、生产扶持资金和失业保险金扶持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对参加了失业保险的劳服企业,可用适量失业保险金作为向银行贷款的贴息。

第六条  各级地方劳动部门就业服务机构和行业部门劳服企业管理机构应依照《劳动就业服务企业管理规定》,加强对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的管理、指导、协调、监督和服务。

第七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应与主办或扶持单位签定协议,建立新型的合作关系。经双方协议商定,劳服企业可有条件地为主办单位承担一定比例的职工子女和富余职工的安置任务。

第八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应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实行成本工资与税后利润按股分红和劳动分红的分配办法。并根据地方政府确定的工资指导线和企业经济效益、劳动生产率、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指数等因素自主决定企业的工资水平。

第九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应实行社会保险制度,依照规定标准为企业职工缴纳养老、失业、工伤、医疗、生育保险费。

第十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依法自主决定用人形式,通过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

第十一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职工及其他投资者以其所认购股份对企业承担有限责任,企业以其全部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第十二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依法取得法人资格后,其财产和正常经营活动受国家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和非法干涉。

第十三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应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开展党的活动。

第二章  企业的设立

第十四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采取原有企业改制和组建新企业两种方式设立。

新组建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应由三名以上作为发起人,并有20名以上个人股东;原有企业改为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应经原企业职工大会通过,有外来投资的,应征得投资者的同意。上述两种方式均需报地方劳动部门就业服务机构审查同意后,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登记并领取营业执照,由税务机关办理税收减免手续。

第十五条  劳服企业实行股份合作制,应向当地劳动部门就业服务机构提供下列文件:

(一)申请报告;

(二)实施方案;

(三)企业章程;

(四)职工(代表)大会通过的决议,或新组建企业发起人协议书;

(五)企业财产验资确认书;

(六)企业资产所有者及投资者意见;

(七)劳服企业认定证书;

(八)审批机关要求的其它文件。

第十六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章程必须载明下列事项:

(一)企业的名称及场所;

(二)企业的宗旨、经营范围和经营方式;

(三)企业设立方式、股金来源和股权设置;

(四)收益分配及亏损分担办法;

(五)股份管理办法;

(六)股东(职工)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职权和议事规则;

(七)企业法定代表人的产生程序及其职权;

(八)股东的权利和义务;

(九)企业组织机构及其职权;

(十)企业章程修订程序;

(十一)企业承担安置城镇失业人员任务的措施和办法;

(十二)其它需要明确的事项。

第三章  产权界定

第十七条  劳服企业改制为股份合作制,应在劳动部门就业服务机构、国有资产管理、税务等有关部门组织指导下进行,并吸收投资者参加,成立清产核资小组,清理原有企业债权、债务,核实企业全部资产,界定企业的净资产产权,明确债权、债务的责任。

第十八条  清产核资和产权界定的结果,应提交职工(代表)大会审议,报政府授权部门确认,并发给资产确认书。涉及国有资产的应报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确认。

第十九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按下列原则进行产权界定:

(一)企业开办初期和企业发展过程中,全民单位为解决职工子女就业拨给的闲置设备等实物,界定为劳服企业集体资产。扶持的资金及非闲置设备等资产(折合资金),有协议的按协议处理,无协议的按照国家为解决主办单位职工子女就业的有关政策有偿使用。经双方签订协议,这部分资产可作为劳服企业改组为股份合作制时主办单位国有法人投资,或作为继续安置主办单位职工子女和富余职工的扶持条件。

(二)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所享受的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所形成的资产,归企业集体所有,并依照国家规定,列为企业集体资本金。

(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使用银行贷款、国家借款等借贷资金形成的积累,归企业集体所有;全民单位提供担保并履行了连带责任的,全民单位应予以追索清偿。

(四)企业生产经营场地,其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可继续有偿使用。并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缴纳土地使用占用费。

(五)企业享受国家税前还贷和以税还贷等特殊优惠政策而形成的资产,属于扶持性国有资产,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列入企业公积金,单独列帐反映,国家保留对这部分资产处置权,不参与管理和收益。资产可用于企业发展和安置就业。

(六)投资主体不清的资产,以及接受无偿资助和捐赠所形成的资产,其产权归企业劳动者集体共同共有。

(七)企业自筹资金,投资收益形成的资产,其产权归企业劳动者集体共同共有。

(八)企业职工个人出资及其投资收益形成的资产,其产权归职工个人所有。

(九)其他社会法人投资及其投资收益形成的资产,其产权归投资的法人所有。

第二十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职工奖金、工资储备基金等,其产权归职工个人所有。

第四章  股权设置

第二十一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的股东,可以用货币投资,也可以用建筑物、厂房、机器设备等有形资产、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折价入股。以无形资产作价折成股份,其金额不得超过企业注册资产的20%。

第二十二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根据资产来源和归属设置股权。其股份按投资主体分为:职工个人股、职工集体股、法人股。

(一)职工个人股,是指本企业职工个人出资及当年新安置的城镇失业人员带资入厂或以技术、实物、财产等投资入股的股金所形成的股份,其股权为职工个人所有。

(二)职工集体股,是指在原有企业界定产权时,划归劳动者集体共同共有的资产构成的股份,其股权为本企业全体职工集体所有。

(三)法人股,是指企业法人以其合法可支配的资产投入到劳服企业的股份,或扶持单位、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其合法可支配的资产投入所形成的股份,其股权为法人所有。法人股为优先股。企业章程应对优先股作出具体规定。

第二十三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的职工应按照企业章程认购所规定的限量数额股份。新组建的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职工个人股在本企业股本总额中应占主体。改制为股份合作制的劳服企业,职工个人股和职工集体股的股本总额应在企业股本总额中占主体。

第二十四条  职工个人股不得退股,但遇职工死亡、退休、调离、辞职或被企业辞退、除名、开除等,企业可根据情况购买职工持有的股份。当出现企业章程规定的特殊情况时,经股东大会同意,可由企业负责收购部分个人股份。企业收购的股份,可出售给企业其他职工或新参加企业的职工。

第二十五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不发行股票,只出具出资证明书,作为资产证明和分红依据。

第五章  收益分配

第二十六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按照国家对劳服企业有关税收政策规定,依法缴纳所得税。

第二十七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缴纳所得税后的利润,除国家另有规定外,按照下列顺序分配:

(一)弥补前年企业亏损,不足弥补的亏损额,以企业公积金弥补,仍不足的由股本金抵补。

(二)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

(三)提取公益金。

(四)支付劳动分红。

(五)支付优先股股利。

(六)支付普通股股利。

第二十八条  个人股东的股份收入应按国家有关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第二十九条  职工集体股分得的股利,可拿出一定比例分配给在册离退休职工和现职职工。具体分配比例及标准由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决定。现职职工分配,可采取两种办法:一是直接分配给职工;二是将分配的股利记入职工个人帐户,由企业有偿使用,企业扩股时可转增职工个人股股本。职工集体股分得的股利给职工分配后的剩余部分,可单独列帐,企业扩股时,转增职工集体股股本。

第三十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当年无利润时,不得分配股利。

第三十一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公积金应用于弥补企业亏损,扩大企业生产经营或转增股本。

第三十二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公益金应用于企业的职工集体福利支出。

第三十三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应严格执行国家财务会计制度,加强财务管理,接受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审计。

第六章  管理体制

第三十四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可实行股东大会和职工大会合一制度。股东(职工)大会是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股东会议可实行一人一票制。股东(职工)大会应定期召开,听取董事会、监事会工作报告,表决企业议案。股东(职工)大会行使下列权利:

(一)选举或罢免董事会和监事会成员;

(二)决定企业的设立、合并、终止和清算;

(三)批准企业安置城镇失业人员的方案;

(四)修改企业章程;

(五)批准企业年度预决算方案和利润分配方案;

(六)对企业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作出决定;

(七)决定企业发行债券;

(八)对其它重要事项作出决定。

第三十五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可设立董事会。董事会为企业的决策机构,向股东(职工)大会负责。

第三十六条  董事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审定企业年度生产经营计划和企业发展规划;

(二)审定企业年度财务预算和决算方案;

(三)决定召开股东(职工)大会,并向大会报告工作;

(四)执行股东(职工)大会决议;

(五)制定企业增减注册资本方案;

(六)制定发行企业债券的方案;

(七)审定企业安置失业人员的方案;

(八)制定企业设立、合并、终止方案;

(九)制定企业章程修改方案;

(十)选聘企业经理(厂长)及有关管理人员并决定其报酬标准和支付办法;

(十一)企业章程规定的其它职权。

第三十七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可设监事会。监事会是企业活动的监督机构,由三名以上单数监事组成。其活动方式依照企业章程规定。监事的任期每届不得超过四年,但可连任。监事不得兼任董事、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职务。监事会议决议由三分之二以上监事表决同意,方可实行。监事行使下列职权:

(一)监事会的主席或监事代表列席董事会会议;

(二)对董事和经理(厂长)履行职权进行监督;

(三)查阅企业财务帐簿和其它会计资料,要求董事会和经理就相关的问题作出书面报告;

(四)审核企业年度决算和清算的表册,并就审核的结果制作意见书,向股东(职工)大会报告;

(五)必要时召集股东(职工)临时会议;

(六)对董事会和经理违反法律、法规、公司章程或股东会议行为进行制止,必要时向股东(职工)大会报告。

第三十八条  监事会行使职权时,聘请律师、注册会计师等专业人员的费用由企业承担。

第三十九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因其规模限制不设立董事会和监事会的,其有关职责由股东(职工)大会确定专门人员负责。

第四十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法定代表人的产生,由企业章程作出规定。经理由董事会聘任或由股东(职工)大会选举产生,行使下列职权:

(一)组织和实施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二)实施股东(职工)大会或董事会通过的决议;

(三)提出企业发展规划、生产经营计划和企业规章制度草案;

(四)提出职工收益分配方案;

(五)提出企业年度预决算方案和利润分配方案;

(六)决定企业管理机构的设置,任免副经理和其他管理人员;决定副经理以下职工的奖励和处分;

(七)提出安置失业人员就业的方案;

(八)定期向股东(职工)会议和董事会报告工作,并听取意见,接受监督;

(九)行使企业章程规定的其它职权。

第四十一条  各级劳动部门就业服务机构和税务部门,对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承担安置城镇失业人员情况及享受减免税政策落实情况,进行年度检查。

第七章  变更与清算

第四十二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合并分为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企业合并应由各方签定协议,处理好债权、债务等遗留问题,妥善安置好企业人员。合并各方未清偿的债务由合并后的企业承担。

第四十三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分立时应由分立各方签定协议。分立协议中应明确划分分立各方的财产、债权、债务。对企业债权的承担,应事先作出决定,以书面形式通知债权人,并签定清偿债务的协议。经双方协商达不成协议的不得分立。

第四十四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合并与分立,应报当地劳动部门就业服务机构批准,依照规定向原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第四十五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因宣告破产、撤销或其他原因而终止,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成立清算组织,限定日期做好企业财产清算工作和各种债务偿还工作。

第四十六条  破产的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其财产拨付清算费用后,按照下列顺序清偿债务:

(一)应付未付的职工工资;

(二)应缴未缴的社会保险费;

(三)应缴未缴国家的税款;

(四)尚未偿付的债务。

不足清偿同一顺序债务的按照比例清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