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2 09:33:2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线上精品课程建设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精品资源共享课;资源建设;共享平台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8-0117-02
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开放共享是当今信息时代的发展潮流与趋势。精品资源共享课是以高校教师和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学习者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等各类网络的共享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对于提高学校整体的课程教学质量、推进学校的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作用。高等院校对于精品课程的建设,不仅能够促进本校专业课程教学向更深层次的方向进行改革和发展,也推动相关课程的整体建设水平的向前,从而提升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同时,对高等院校的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目标体系的促成有着重要作用。
东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并实现教育部、辽宁省、沈阳市重点共建。学校设有66个本科专业,截至2011年,共建设国家级精品课程15门,辽宁省精品课程50门。2011年10月,在教育部公布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意见之初,东北大学教务处即开始投入15门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工作,并积极号召和推动所有课程的资源共享建设。文章将对东北大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应用以及课程维护情况进行总结,以达到与其他高校交流课程建设经验的同时,为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还在起步的高校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
一、东北大学精品资源共享课总体建设情况
东北大学历经四年的积极努力,国家精品课转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改革及升级基本完成。同时,校级、省级的资源共享课建设也顺利实施并取得全面丰收。目前,我校已完成6个批次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校级及以上资源共享课共88门,其中,国家级15门,省级50门,校级88门。4年来,学校在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方面的直接资金投入达248万元,间接投入达200万元;为课程建设给予足够的资金支持,提供最好的建设条件。
二、课程资源建设
1.基本资源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重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建设。因此,我们在项目实施中,首先完善和进行课程资源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中的课程资源含基本资源及拓展资源。基本资源是指能满足任务型自主学习模式的教学资源,其目的是获取新知识、建构新知识体系,包括课程介绍、课程标准、教学进程、教案、教学课件、教学重点难点、课后练习题库、考试题库、教材及参考书目录,以及全程教学录像等教学活动的必备资源。
为了完善全程教学录像等教学活动的必备资源,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满足网络学习的需要,校教务处为资源共享课建设建立专门录播教室1间,聘请及配备的专门录播人员10人。授课视频采用多机位高清录制,现场导播,充分保证视频质量,讲授内容与声音同步,质量优良视频原始素材视频分辨率为1920*1080,为便于网络传输,视频压缩格式为MPEG4,视频分辨率为1024*576。每门资源共享课建设学校除为课程提供专门录播以外,还会为课程提供建设费用,其中:校级课程每门2万元,省级课程每门4万元,国家级课程每门6万元,学校全方位地支持,激发每门课程教学组高度的积极性和热情,课程组精心准备,要求每一位视频授课教师思维清晰,条理清楚,主次分明;仪态端庄、举止从容;语调适宜,语言生动,充满感染力,使用普通话教学;要求每一位授课老师的教学方法要富于变化,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经过以上的要求及精心准备,最终,每门建设课程均建立了完整的视频教学资源。
精品课程与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区别主要在于:前者比较重视教学内容的建设,如课程定位、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等项目的建设;后者强调课程资源的建设,如基本资源、拓展资源、呈现方式、资源运用等项目的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是精品课程的升级版本,主要是要加强课程资源的共享性、交互性和实用性,使更多的学习者真正受益。
东北大学为使建设的资源共享课程具有更好的共享性、交互性和应用性,使更多的学习者真正受益,在我校计算中心专门设立资源共享课上线、应用及维护中心。目前,我校建设的88门资源共享课程已全部上线,实现课程线上共享,每门课程线上资源均包括课程介绍、课程标准、教学进程、教案、教学课件、教学重点难点、课后练习题库、考试题库、教材及参考书目录,以及全程教学录像等教学活动的必备资源。这将使更多的学习者真正受益!此外,88门课程还建立了课程网络平台,满足了学习者线上学习的同时,实现了学习者线上留言、答疑等功能和愿望。
2.拓展资源建设。拓展资源主要是指反映课程特点,应用于各个教学或学习环节,支持课程教学或学习过程的辅助资源。它适合并满足探究型自主学习、检验型自主学习及交流共享型自主学习模式,包括实验操作演示视频、实验仿真软件等。其中课程全程教学录像以及模拟、仿真实验软件,是精品资源共享课中重点建设的资源,也是精品课程的薄弱环节。
对于课程拓展资源的建设,校教务处拿出充足的资金,支持课程实验操作演示视频制作、实验仿真软件开发等,积极鼓励并支持各专业虚拟仿真实验中心的建设,从各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与保驾护航。
3.行业、企业人员的参与。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特别注重课程资源建设过程中行业或企业人员的参与程度。东北大学教务处严格要求每门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课程资源的开发要一直重视行业或企业人员的参与程度,规定每年邀请行业或企业的专家参与课程的建设、目标的制定、重点知识的讲解等等,并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行业或企业的专家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充分体现课程资源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三、课程资源应用及维护
东北大学资源共享课网络中心,负责所有申报和建设资源共享课程主讲教师的课程录播、制作、上线培训工作,以及所有以上线课程的维护及日常答疑工作,该中心还分别开辟了校级、省级及国家级资源共享课程QQ群,每天为所有课程答疑、解惑,QQ群的建立不仅解决了各课程的日常疑问,也为资源共享课程更好地建设提供了开放的平台,使得好的经验和思路在群中分享,让每一门课程都能受益。目前,我中心除承担本校88门资源共享课程的上线、应用及维护外,还承担了辽宁省全部资源共享课的上线、维护及课程建设培训工作。2013―2014年为辽宁省承办20场培训建设工作,走访省内10家院校,参加人次达3千人,为辽宁省资源共享课建设做出突出贡献。
四、结语
教育改革、教育创新是时代进步的体现,历时近10年的精品课程建设暂告一段落,取而代之的是在现有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成果基础上,开展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全国各大学正在积极地进行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申报和建设。东北大学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工作起步较早,在学校主管部门及课程教学团队的共同努力下相关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均为下一步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无穷的动力。
文章中的相关建设经验希望能为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还在起步阶段的高校提供一些成熟的建设思路,同时也愿意与各兄弟院校进行经验交流。
参考文献:
[1]袁志坚,何文涓.精品课程与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之比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36):62-64.
[2]张仲雯.课程建设与精品课程项目建设的实践研究[J].赤子,2015,(10):149.
[3]孙新波,嘶.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研究综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2):162-165.
[关键词] 精品课程; 精品资源共享课; 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王娟(1979—),女,江苏泗洪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现代远程教育及开放课程的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2001年,以麻省理工学院开放课件项目(MIT OCW)正式启动为标志,拉开了全球范围内开放教育资源运动(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 Movement,OER)的序幕。2003年教育部启动了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该项目和OER项目具有相同的核心理念:“开放”、“免费”、“共享”,是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及教育信息化进程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开展的一项重大的教育教学改革工程。[1]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于2010年结束,历时八年,涉及面广,在三级共享课程体系建设、共享课程门数和共享资源数量、参与学校和覆盖学科专业领域、引起的社会影响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的成绩。[2]
2011年,教育部决定在“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将组织高校建设5000门精品资源共享课。[3] 精品资源共享课(以下简称共享课)是以政府主导,高等学校自主建设,专家、高校师生和社会力量参与评价遴选为建设模式,以原国家精品课程为基础,优化结构、转型升级、多级联动、共建共享,通过逐级遴选,形成国家、省、校多级,本科、高职和网络教育多层次、多类型的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体系。[4] 共享课作为精品课程的延续和拓展,其建设路径、实施模式和精品课程有相似之处。因此,借鉴精品课程建设的经验教训建设共享课是当下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
二、调查概述
(一)研究目的
精品课程的传播过程本质上是教育者借助教育媒体与受教育者进行教育信息的传递和交互的动态过程。[5]对精品课程的传播效果进行调研分析,旨在探讨其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对“十二五”期间共享课的建设提供策略和建议。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是高校教师,主要采用网络调研、电子邮件、同事和现场发放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教师问卷171份。从调查结果看,男教师89人、占52%,女教师82人、占48%,男女教师基本均衡;参与或主持精品课程的教师63人、占36.8%,没有参与的108人、占63.2%;具有博士学位的25人、占14.6%,硕士学位的92人、占53.8%,学士学位的45人、占26.3%,具有硕士学位的较多;30岁及以下的教师57人、占33.3%,31~40岁的81人、占47.4%,41~50岁的27人、占15.8%,50岁以上6人、占3.5%,31~40岁的居多;五年及以下教龄的72人、占42.1%,6~10年的50人、占29.2%,11~15年的25人、占14.6%,15年以上的24人、占14%,六年以下教龄的居多;初级职称的教师30人、占17.5%,中级77人、占45.0%,副高39人、占22.8%,正高11人、占6.4%,中级职称的居多。
(三)研究的信效度
在广泛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和开放式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为保证研究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初始问卷形成后,请部分高校教师、博士生对问卷的维度与题项的代表性、适切性进行评定。问卷主要对华东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及江苏师范大学的部分教师进行试调查,并根据调研结果修改得出定稿,保证了研究的效度。问卷共32题,大部分试题采用了 Likert5级量表,将定性指标分成 1~5个档次(完全同意、比较同意、一般、不太同意、完全不同意),分别赋值为 5、4、3、2、1五等。另经SPSS17.0软件对调查数据的可靠性进行验证,问卷的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859>0.80,说明本问卷各题间的一致性或同质性很好,符合问卷的信度检验标准,本次调查具有较高的信度。
(四)研究内容及数据处理方法
本调研基于传播理论,主要围绕四方面展开:(1)对精品课程的认识和了解;(2)精品课程的使用现状;(3)影响精品课程使用的因素;(4)精品课程的未来发展。研究对收集到的有效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涉及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等方法。
三、数据统计及分析
(一)精品课程的传播渠道
贝罗于1960年提出了SMCR模式,他认为信源、信息、通道及受传者构成了完整的传播过程,信息传播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和渠道进行。[6]调查显示,教师获知精品课程的渠道为:上网偶然发现(占42.1%),教育部门或学校公告通知(占49.1%),同学朋友告知(占28.7%),个人需要专门搜索(占48%),报纸、杂志、电视等离线媒体(占5.8%),其他(占9.4%)。可见,教育部门或学校公告通知是教师获知精品课程的主要渠道。
(二)精品课程的传播理念
调查可知,精品课程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教育优质资源的开发与共享(占73.1%),促进高校专业和学科建设(占66.7%),促进教学成果和教材的推广(占50.3%),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占48%),部分院校为提高教师知名度(占32.2%),获得荣誉称号,提高学校知名度(占29.2%),受国外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影响(占25.7%),其他(占4.7%)。可见,精品课程实现优质资源共享的传播理念已深入人心。
(三)精品课程的传播者
1. 是否需要把关
传播者是传播行为的引发者,即以发出信息的方式主动作用于他人的人,传播者决定着信息内容的质量、数量、流量、流向和传播内容的影响作用。[7]精品课程传播者主要负责采集、加工、制作、传播信息、处理反馈信息。分析获知,57.9%的教师认为精品课程建设需要相关人员层层把关。利用回归分析得知,教师年龄越轻,越认为精品课程需要把关,年龄越大则反之。
2. 建设环节的耗时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资源的设计、开发和应用。[8]即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条件及学习者学习需求进行分析,确定教学大纲、教学队伍,制定课程开发计划等整体规划环节;网络教学流程设计(即教学系统架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策略选择、教学媒体与教学活动设计、教学评价及教学资源设计等的网络教学系统设计环节;根据总体规划和设计,进行网页资源制作、管理和维护等。
分析可知,教师普遍认为精品课程建设耗时最多的环节依次为:整体规划(占45%),网络教学系统设计(占41.5%),网站建设(占11.1%)。研究验证了性别、学位、年龄、教龄、职称、是否参与主持精品课程建设与建设环节耗时都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四)精品课程的受众
1. 受众需求
受众是信息传播的目的地,是信息传播链条上重要的环节,是传播效果的显示器。[9]精品课程受众指使用精品课程的信息接受者。分析可知,教师使用精品课程的目的是:备课参考(占65.5%),了解本专业精品课程建设情况(占49.1%),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占46.8%),查看设计理念、以便开发网络课程(占33.9%),满足自身兴趣爱好(占18.1%),随意浏览(占4.1%),没用过的占14.6%。可见,备课参考是教师使用精品课程的主要目的。
2. 受众的心理特征
分析获知,不论教师是否参与或主持精品课程建设,都愿意使用精品课程来支持教学(占78.9%)、愿意投入精力建设一门精品课程(占72%)、愿意和他人分享好的精品课程(占71.3%)。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获知,教师在这三个问题的认识上与性别、学位、教龄、职称无显著性相关(P值均大于0.05)。此外,53.4%的教师认为精品课程对工作和学习有帮助,67.2%的教师认为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意义重大。研究验证了性别、年龄、教龄、职称与精品课程对学习是否有帮助不存在显著的相关(P值均大于0.05)。
表1 主持参与精品课程建设教师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表1显示,精品课程工程建设意义对应的概率P值为0.592>0.05,说明教师主持、参与精品课程建设对是否认定精品课程建设有重大意义上没有显著影响。同理经过Levene法检验,性别、学位、教龄、职称与精品课程建设是否有重大意义上也不存在显著相关性。
3. 对受众的影响
教师作为精品课程的使用者和传播者,使用精品课程前后是否有明显变化呢?分析获知,精品课程对教师的影响主要是:丰富了专业知识(占58.5%),提高了教学水平和能力(占50.3%),开始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占28.7),形成了良好的网络学习方法(占28.1%),拓展了交流范围(占24.6%),是评职称的优先条件,教师申报积极性很高(占21.6),满足了兴趣爱好(占17.5%),没什么影响(占18.1%),其他(占1.2%)。可见,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及教学能力的提高是精品课程对教师的主要影响。
(五)精品课程的传播内容
精品课程借助网络平台传递信息,应对其资源的呈现形式和内容进行精心设计;这涉及教学大纲、教学资料、视频资源、网络课程、试题库等基本资源,涉及案例库、专题讲座库、素材资源库,学科专业知识检索系统、演示/虚拟/仿真实验实训(实习)系统、试题库系统、作业系统、在线自测/考试系统,课程教学、互动交流工具、支持性软件、学习记录及信息搜素等学习工具及网络课程等拓展资源。[10]
传播过程中,受众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使用不同的语言符号系统,只有将信息转换为可以接受的符号模式,在共通的“意义空间”中,受众才能准确理解信息的意义。分析可知,精品课程内容的吸引力(占60.7%)、网站资源的可获取性(占58.9%)、课程网站存在大量无用信息(占50.3%)、课程网站的流畅性(占49.1%)、课程内容的教学设计(占44.8%)、课程网站的页面设计(占42.4%)等影响精品课程的使用。
(六)精品课程的传播效果
1. 使用频率
由图1可知,精品课程的使用频率不高,每周使用3次以上的教师仅占4.1%,使用1~2次的教师占9.9%,35.7%的教师偶尔使用,没用过的教师占14.6%。
图1 精品课程的使用频率
2. 使用效果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自实施以来效果如何呢?调查可知,仅39.8%的教师认为已建的精品课程(含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在教学中实用性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通过单因素分析可知,精品课程主持教师与课程是否达到预期效果之间无显著性相关(P>0.05)。
3. 在国内同行中的共享、重用和复用率
图2 精品课程在国内同行中的共享、重用和复用率低
图2显示,61.4%的教师认为精品课程的共享、重用和复用率较低,精品课程国内同行共享、重用和复用率在总体上呈正态分布,教师的态度均值为3.71,标准偏差为0.892。
(七)精品课程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及因子分析
影响因素研究是针对精品课程建设和使用问题,进而提出针对性对策的前提和基础。因子分析最初是在1904年由英国心理学家C.Spearman提出的,是用少数几个因子来描述许多指标或因素之间的联系,以较少几个因子反映原来资料的大部分信息的统计学方法。[11]分析可知精品课程共享利用率不高,那么,哪些因素影响了精品课程共享呢?研究综合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座谈法,在对现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整理形成了精品课程使用的影响因素,详见表2。
在进行因子分析前,应检验所有变量之间的相关性。通过所有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及检验获知,大部分的相关系数都较高(大于0.3,单边检验值小于0.05),各变量呈现出较高的线性关系,说明原始变量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关性,能够从中提取公共因子,适合进行因子分析。此外,通过KMO检验统计量与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KMO统计量为0.818>0.5,Bartlett球形检验的P值为0.000
表3 KMO and Bartlett’s Test
研究进行了公因子分析,给出了被提取的每一公共因子解释掉的总方差列在因子负荷量的平方和(S■■■a■■,j=1,2,…,n)的Total之下,此栏的值实际为各个公共因子的值。表示第j个公共因子对于所有原始可测变量的总的影响程度,即它是衡量公共因子对于原始变量相对重要的指标。[12]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了四个公共因子,累积解释方差为72.881%。
图3给出了影响因子的碎石图,图中横坐标为因子的序号,纵坐标为相应特征根的值。从图中看出,第一个因子的特征值最高,对解释所有变量的贡献最大;第四个以后的因子特征值都较小,对解释原有变量的贡献很小;[13]第四个因子之前的特征根普遍较高(大于1),连接形成了陡峭的折线,而第四个因子之后的特征根普遍较低,形成了平缓的折线,这说明提取四个因子是比较合适的。
图3 精品课程应用影响因素的碎石图
从因子载荷矩阵和建立的因子模型可知,各因子的典型代表变量(除个别变量外) 并不突出,不能对因子作出很好的解释,因此有必要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旋转,见表4。
表4 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注:提取方法为主成分分析法;
旋转法为具有 Kaiser 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
通过因子分析,从影响精品课程使用的14个因素中提取出四个主成分,并给这四个主成分重新分类。由表4可知,第一个主要因子由网站资源的可获取性、课程内容本身的吸引力、网站流畅性、课程内容的教学设计、课程网站的页面设计决定,它们在主因子上的载荷分别为0.710、0.690、0.649、0.763及0.642,可以概括为课程资源因子(传播内容)。第二个主要因子由课程网站的宣传推广、课程网站平台多样、课程网站存在大量无用信息、网站缺少适当休闲娱乐信息,它们在主因子上的载荷分别为0.763、0.649、0.686和0.639,可以概括为课程环境因子(传播环境)。第三子主要因子是个人学习习惯、个人学习动力和兴趣及个人计算机技术能力,它们在主因子上的载荷分别为0.812、0.827及0.668,可以概括为课程学习者因子(受众)。第四个主要因子课程主持教师的影响力、课程所属学校的知名度及同事都在使用,它们在主因子上的载荷分别为0.776、0.665及0.799,可以概括为课程实施者因子(传播者)。
提取的四个公因子中,第一个因子(课程资源因子)的累积方差较大,说明第一个因子影响最大。此外,在四个因子的协方差矩阵中四个因子两两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说明经因子分析提取后的四个因子之间没有相关性,实现了因子分析的设计目标。根据美国著名的课程理论专家施瓦布的观点:教师、学生、教材或内容、环境构成了课程的四要素,这四个要素持续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实践性课程的基本内涵。[14] 国家精品课程是高等教育领域开展的教育资源开放共享的实践,因此其建设应考虑师、生、内容和环境的关联性。
四、研究结论
(一)精品课程的传播渠道单一
通过教育部门或学校公告通知是教师获知精品课程的主要渠道(占49.1%),通过报纸、杂志、电视等离线媒体及其他渠道获知的极少。51.6%的教师认为宣传推广影响了精品课程的使用,多数学校的门户网站没有直接的精品课程链接,或是将其放在二级学院网站,广大学习者不能在第一时间获知课程。教育管理部门和相关高校宣传推广不力,使得学习者没有了解精品课程的内涵和用途,没有使它真正成为学习者学习生活的一部分。
(二)精品课程建设需要传播者把关
精品课程采用教育部统筹规划并行政性文件的方式展开,对课程如何建设、建设多少、建设标准、如何评价、评价标准、经费投入、版权机制等均有相关的文件规定和说明。分析获知,教师年龄越轻,越认为精品课程建设需要层层把关,尤其是整体规划及网络教学系统设计等环节更需要多层面把关。
(三)精品课程的传播效果不理想
精品课程的使用频率不高,在教学中实用性较差,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国内的共享、重用和复用率也较低。分析获知影响精品课程传播效果的主要因子是:课程资源因子(传播内容)、课程环境因子(传播环境)、课程学习者因子(受众)及课程实施者因子(传播者),其中课程资源因子影响最大。
(四)传播内容的设计影响精品课程的使用
课程内容的吸引力、网站资源的可获取性、流畅性及是否存在干扰信息、课程内容的教学设计、课程网站的页面设计等影响学习者使用精品课程。
(五)受众的心理和需求影响精品课程的使用
学习者的学习动力、兴趣、学习习惯及计算机能力影响精品课程的使用。教师愿意使用精品课程来支持教和学,愿意投入精力建设精品课程,看到好的精品课程愿意和他人分享。
五、建议与对策
“十二五”期间,教育部支持建设5000门共享课。其中2012年和2013年重点开展原国家精品课程的转型升级,2013年将采取招标建设和遴选准入方式建设新课程。[15]精品课程是由教育部主导,高校作为参与主体,逐级遴选进行的项目;是实施社会控制的一种中介,国家的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的需要和意识形态的控制往往渗透其中。[16]分析可知,精品课程从申报、评审、公示、批准到管理的整个操作过程,基本上是一个在陈旧管理思想和开放的管理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中艰难跋涉的过程,这反映了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共享课应汲取精品课程建设的经验和教训,需要统一规划,实现共享。
(一)传播者统筹规划
1. 课程设置合理化
既往的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消弱了学校及教师的权利和积极性,也降低了课程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17]因此,共享课建设需要合理规划,体现在课程涉及的专业、学科、课程性质、所属地域等方面,尤其是在985高校、211高校及其他高校,东部高校、中西部高校及沿海与内地高校之间应适度均衡、合理配置资源,对西部地区及普通院校适当倾斜,缩小地域数字资源鸿沟。分析可知,59.6%的教师认为需要对不同高校相同或相近专业的精品课程进行统一规划。此外,教师应积极营造课程传播共享的氛围,并使用课程网站来支持教和学(占67.3%),加大课程的宣传推广力度。
2. 提供专家和政府的支持
共享课建设是政府行为,为了更好地促进其建设和发展,应提供以下支持:提供课程设计与制作标准(占46.8%)、提供课程设计与制作标准培训(占44.4%)、提供技术培训(占38.6%)、提供课程设计模板(占27.5%)、提供课程设计样例(占44.4%)、提供资金支持(占57.9%)、提供统一的资源共享平台(占57.9%)、提供版权保护机制(占30.4%)、其他(占2.3%)。可见,共享课建设应在资金、统一共享平台、课程设计与制作标准、课程设计样例等方面提供专家和政府的支持。
3. 课程开发以学习者为中心
目前精品课程在实践中存在重视学校需求、课程发展需求,相对忽视学生需求、共享应用需求的状况。调研可知,80.1%的教师认为课程开发应考虑学习者需求。实际上,教师创设的资源只有经过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重构,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因此,共享课应以良好的结构方式来组织课程资源,应提供丰富的信息量,给学习者足够的探索空间,资源应具有多样性、可重用性,重视交互和支持服务,在学习活动组织上应采用多种方式。[18]此外,由于学习者的个性特征、学习习惯及学习兴趣不同,还应提供一些如学术论文、专家讲座、研究工具及相关网站链接等拓展资源。
(二)完善传播内容的设计
1. 完善课程结构设计
共享课应根据教学大纲,科学合理地选择、组织教学内容。第一,课程内容应模块化,模块化的资源容量较小,易于重构和整合,便于无缝学习;以知识点或教学单元为依据,有利于实现学习内容碎片化,打通不同知识点间的壁垒,满足学习者碎片化学习的需求,建立多重学习通道和立体化学习空间。第二,教学单元需完整化,一个教学单元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练习题、测试题、参考的教学资源、学习进度和学习方法说明等。第三,重要知识应多元化,对于重点和难点要提供多种形式和多层次的学习内容,根据不同的学习层次设置不同的知识单元体系结构。第四,课程结构需开放化,课程结构应尽量开放、可扩充,应为动态层次结构,确保学习者在使用过程中根据需要跳转。[19]
调研可知,79.5%的教师认为需完善精品课程的课程结构,认为精品课程不可缺少的模块是:课程案例(占70.2%)、课程大纲(占69%)、课程录像(占62%)、课程讲义(占59.6%)、素材资源库(占52.6%)、课程讨论及互动(占52%)、参考资料(占46.8%)、课程作业(占41.5%)、课程评价(占39.8%)、在线自测/考试系统(占38.6%)、学习支持工具(占35.1%)、演示/虚拟/仿真实验实训系统(占33.3%)、知识检索系统(占31.6%)、其他(占6.4%)。可见,课程案例、课程大纲、课程录像、素材资源库、课程互动讨论等是最不可或缺的模块。
2. 教学设计形式多元化
共享课的资源呈现形式应符合学习者的学习习惯,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及特点,学习内容应满足学习者自主学习及课程教学的要求,应以知识点为单元进行模块化设计,建构网络环境下新型的教学设计形式。通过分析和梳理形成以下几种典型的设计样式:以“案例专题为主”(占69%)、以“问题探究为主”(占62.6%)、以“情景模拟为主”(占51.5%)、以“技能训练为主”(占51.5%)、以“虚拟实验为主”(占24.6%)、以“理论导学为主”(占22.8%)、其他(占7.6%)。
3. 媒体呈现形式多样化
信息时代,人们的思维方式已从传统的文字阅读转化为图案、色彩和影像的思考方式。因此,精品课程的媒体呈现方式应由单一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展示,向互联网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综合化、全方面展示过渡。调查可知,希望共享课媒体呈现形式多元化的教师占80.1%,希望课程采用的媒体呈现形式为:以“视频”为主(占74.3%)、以“文字”为主(占50.3%)、以“图片”为主(占45%)、以“动画”为主(占35.7%)、以“音频”为主(占32.2%)。同时62.6%的教师认为应增加课程视频录像的比重,这也符合当下“视频”为王的理念。
4. 学习辅助工具实用化
精品课程的学习者借助网络媒介学习,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着孤独、困惑、学习技能差、缺少与教师和同学的沟通和交流,这就要求教育者应通过各方面的督促、激励、帮助,为学习者提供多方面的学习支持,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精品课程的使用效果。调研可知,教师希望共享课提供的学习支持工具包括:交流互动工具(如在线论坛)(占60.2%)、支持性软件(如视频播放插件)(占57.3%)、案例库(占56.7%)、学习记录工具(如记事本)(占51.5%)、信息搜索工具(如baidu)(占35.1%)、题库(占47.4%)、在线作业提交批改(占45.6%)、实验库(占20.5%)、词汇库(占16.4%)、其他(占1.4%)。可知,精品课程应提供交流互动工具、支持性软件、案例库、学习记录工具及信息搜素工具等。
5. 互动交流功能增强化
精品课程的交互对吸引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引导学习指南、调节学习进程、控制学习深度等方面影响较大。精品课程的交互应具有开放性、多样性、自主性和延迟性等特征,应能为学习者提供同步和异步、适时与非适时的交互功能。但目前部分精品课程的互动教学形式流于形式,如答疑、小组讨论、网上论坛,影响了精品课程的使用效果。分析可知,希望增强答疑和互动交流功能的教师占79%,应加强共享课互动功能的创设和完善。
6. 导航功能合理化
精品课程的信息量大,内部信息之间的关系可能异常复杂,导航设计非常重要。导航设计目的是帮助浏览者快速、正确地找到他们所需要的信息,让学习者明确自己需要学习的内容。导航设计要求清晰、明确、方便、简单,符合学习者的认知心理,否则学习者容易迷航,可采用超媒体的形式进行信息的组织,以促进学习者发散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应围绕学习需求进行设计,全面支持和优化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过程。调研可知,希望增强导航功能的教师占80.7%。
(三)传播环境氛围化
1. 加大课程的宣传和推广力度
国家精品课程自建设以来,其最终目的是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全面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如何更好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推广和共享应用,使优质资源惠及更多的高校和学习者,已成为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重心。精品课程没有得到很好利用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学习者对精品课程了解甚少,许多学习者甚至根本不知道精品课程为何物。究其原因是相关部门对精品课程的宣传有限,没有使学习者真正了解精品课程的内涵和用途,没有使它真正成为学习者学习生活的一部分。[20]
分析可知,67%的教师希望加大共享课的宣传推广力度。因此,相关高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大项目宣传推广力度,定期举办课程建设、推广研讨会,为学生提供相关讲座,开展校内、校际、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之间的合作;[21]高校也可通过专题网站、工作简报等形式宣传本校的共享课,帮助师生了解其建设的政策、实施计划及部署。教育部应建设统一的共享服务平台,与国内教育、商业门户网站合作同步展示,借助智能手机等移动媒体、电视专栏、报刊杂志及网络等线上和线下等媒体开展多层次、全方位、多领域的宣传,扩大课程的传播渠道,使课程普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各类人群;并适时参与国际教育合作,让世界了解并参与中国的精品课程建设工程,最大限度地参与并受益于精品课程项目。
2. 教师使用网站来支持教和学
分析可知,希望教师使用网站来支持教和学的占67.3%。很多任课教师不知道、不了解精品课程,即使每个学期的多次集体备课、研讨,也很少有人提及精品课程,更不会用这些资源来支持教学。因此,学校层面要采取一些措施告知相关教师,学科教师要对自己的学科有系统的把握,要有深厚的学科背景和知识,并利用精品课程来支持教和学,这样才能提高课程的传播效果。
3. 评价机制合理化
精品课程是政府行为,管理机制是层级制;精品课程的评审,国家提出了“五个一流”的建设和遴选质量标准,采取“后置式”资金投入和授予荣誉称号等保障和激励机制;评审指标分为教学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等一级指标及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多项二级指标。[22]但这种以自上而下为主的评价方式,不利于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国家精品课程自2003年起,每年评审一次,对于通过评审的课程,由教育部授予“国家精品课程”荣誉称号,并通过精品课程网站进行公布。但目前部分精品课程在公布周期内存在质量问题,使得学习者在使用过程中遇到过多的障碍而不愿意再去使用。此外,国家精品课程在荣誉称号有效期满后的后续建设和维护费用没有相应规定,部分课程更新率低、不能顺利访问,影响了其传播共享的效果。
教育部要求的评审主体是专家库专家、校内同事、校外专家及学生,表面看来评价主体是多元的、合理的,但实际上为数不多的专家评价并不能确切反应课程的真实情况。多数课程仅提供了静态的习题和测验等,学习者难以获得及时的学习评价结果;部分课程提供了在线测试平台,但缺乏对学习者学习行为及反思的评价。分析可知,21.6%的教师申报精品课程是为了评职称,为了获得荣誉称号的占29.2%,为提高个人知名度的占32.2%。78.9%的教师认为应转变共享课的评价方式,81.3%的教师认为应完善课程的激励与评价机制。
4. 课程管理生态化
生态资源观强调资源的生命周期是一个由资源生成期、发展期、鼎盛期、衰退期和再生期等阶段组成的循环过程。[23]精品课程的后续建设、管理状况,包括内容的更新情况、网站的运行质量,直接影响精品课程共享使用的现状。目前,精品课程在时效性方面存在很多不足,应在其生命周期内及时更新课程内容、丰富课程资源。分析可知,88.9%的教师认为应加快共享课内容的更新频率。因此,有关部门应从思想认识上高度重视课程建设工作,加强管理、监控,促进最大程度的共享优质资源,保证资源建设的可持续性,不断运用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对网络学习资源进行重组、修改、整合、再创造,积极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资源,延长资源的生命周期。
(四)受众需求的满足
精品课程借助网络媒介传播信息,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但精品课程传播的信息量大,使用者是一个信息体,受到来自各种渠道信息的作用,且信息不等于知识,使用者对这些信息的接收程度如何,对接收到的信息能否进行加工处理,能否转化为自身的知识与能力,这要求使用者在生理、心理及智能结构上具备一定的素质。[24]因此,应理解受众接受信息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行为,找到受众接受信息后释放能量、采取行动的模式和过程,以指导传播者和媒介将讯息内容用恰当的形式传播出去,从而满足受众的需要,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1] 丁兴富等.北京市精品课程网上资源运行情况专题调研及主要结论[J].中国大学教学, 2006,(5): 22~25.
[2] 王龙,周效凰. 中国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模式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0,(4):31~37.
[3] 教高[2011]6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Z].
[4] 教高[2011]8号.“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Z].
[5] [6] [24] 南国农,李运林. 教育传播学(第二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7] [9] 邵培仁. 传播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8] [18] 黄荣怀,陈庚,张进宝.网络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10] [15] 教高[2012] 2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 ”[Z].
[11] 陈胜可. SPSS统计分析从入门到精通[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12] 王娟.信息传播视角下高校精品视频公开课应用现状的调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12):87~93.
[13] 朱建平,殷瑞飞. SPSS在统计分析中的应用[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14] 张华. 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16] 周艳,马勇.教师重构课程的社会学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3,(1):80~82.
[17] 王娟,孔亮.精品课程研究主题衍变及其对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启示[J].现代教育技术,2013,(8):95~99.
[19] 张一春.精品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M].江苏: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0] 刘丽翠.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与共享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9.
[21] 李敏.创新扩散理论框架下的精品课程共建与共享[J]. 现代教育管理,2011,(8):86~89.
关键词:网络公开课;精品课程;建设形式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19-0004-04
网络视频公开课已成为当下最流行的教育技术应用范例之一,它是开放教育资源的一类,是基于资源共享原则,利用网络无远近、交叉串连的功能,在开放大学团队的主导下,通过计算机虚拟空间营造的网络公开视频形式。网络视频公开课正以一种教育资源共享的全新面貌影响着人们。
对很多学生来说,网络视频公开课的最大魅力在于不是满堂灌,而是引人思考。对于那些求知欲很强的人而言,这些各路名校的网络公开课,如同一个丰盛的精神盛宴。但是与国外视频公开课尤其是欧美名校视频公开课逾10年的发展历程相比,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才刚刚起步,这就难免存在诸多不足,急需完善。
一、网络视频公开课建设的理想:从共享走向互动
1.基于教育资源共享理念的精品课工程
2003年我国在开放教育资源理念的影响下,开始了国家精品课程的建设。我国建设精品课程,是期望通过精品课程的建设达成优秀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国内整体教学质量,从整体上推动高等教育的教学改革。在国家政策和经费的支持下,针对高职高专、专科、本科、研究生等不同层次学习者,我国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大高等院校迅速开展了“国家—省级—校级”三级精品课程体系的建设,2003~2010年之间,教育部通过国家精品课程评选活动,相继评选出国家级精品课程3694门、省市级精品课程共7879门,共计11573门课程。
精品课程的建设改变了我国高校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满足了学生对知识的扩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高校的教育方式:学习者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教学变成了主动学习,学习范围扩大,学习者可以挑选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来充实自己;教师上传的课堂教学视频,帮助教师摆脱重复教学的困扰,使得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科研项目和学科领域的探索之中。
随着教育教学要求的提高,精品课程推广过程中也存在不足,很多普通高校学生不知道有精品课程或者知道精品课程却不知道从哪儿打开。通过高校学生精品课程的使用率可以看出,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在整个学习体系结构中居于份量较轻的位置;同时精品课程内容陈旧与上课方式的一成不变造成了学习者对使用精品课程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降低。[1]
目前,精品课程建设还存在以下的不足:
(1)无法实现有效交流和分享造成资源低水平地重复性开发,部分热门课程被反复录制,而一些专业课程被冷落,也因为网络平台的使用技术不一样,对信息交流造成了影响,资源不能被有效利用,闲置浪费。
(2)网络教学平台技术缺乏,许多网页内容无法浏览、链接与内容不符等原因降低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3)网络课程与素材资源脱节,学生在学习该视频课程的过程中没有辅助材料,造成学习困难。
(4)缺乏师生与生生互动,没有交流的教学想要继续前进,效果一定是会大打折扣。
(5)针对教师团队师资的研究缺乏,很多高校某一专业课由一两个教师全权负责,很难形成教师队伍,使得教学方法的探讨受到了限制。[2]
2.基于互动交流理念的视频公开课项目
我国的网络视频公开课项目被提出以后,大家迅速从精品课程的研究中抽身而出,纷纷呐喊“精品课程已经是过时的东西,本来就没有收益的东西本就应该被抛弃”,并迅速把网络公开课作为研究热点,展开热烈的讨论和研究。看过国外大学视频公开课的人会发现,国外大学视频公开课几乎全部都是课堂实录,而“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的部分课程却有些不同,课堂更像是讲座,上课更像是演讲。真实的大学课堂应该是有讲课、有交流和有互动,而不仅仅是听一堂讲座。无论是实际中的课堂教学还是网络教学,人与人、人与内容之间的互动交流已经成为教学成功的重要基石之一。因而,视频公开课的兴起与发展从本质上讲是人们对教学过程中互动交流行为需求增加的结果。
结合互动交流的需求目的,当前视频公开课的建设与发展要努力实现以下两点:
(1)线下互动反馈活动的加强。许多课程的讨论留言板块会显现出两种类型的学习态度,一种是“非常热情”和“非常冷漠”, 某些学习者将讨论区当作感情抒发园地,讨论的重点偏离教学主题,而另一些学习者因缺乏网络交流经验而不知如何切入讨论,也担心因为自己的知识背景不够而提不出对该课程更好的见解,这些现象造成了教师和学习者不能达成双向互动。[3]在线下的互动过程中,教师及助教可以担任讨论交流的示范代表,通过对较为沉默的学习者鼓励和支持、对较为积极的学习者进行人际互动引导;对讨论问题进行分析和指引;让学习者产生信任感。在后期的课程学习中,学习者之间相互逐渐熟悉并了解更多,便能够引起他们之间的交流互动,同时也能减轻教师对课程问题直接回复的负担。
(2)线上互动教学活动的建立与展示。线下的交互形式给了学习者和教师更多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时间,但这种非实时的交互形式容易造成学习者学习兴趣降低,学习效率低等问题,对线上实时互动的迫切愿望就在此时得以展现。课程教师或该课程组织人员可以通过YY语音、QQ等即时交流工具建立有关群组,定期开展与课程相关的学术交流会,通过在线的课程问题答疑或者讨论会来巩固学习者对该课程内容的学习效果,以使学习者对该课程以及该学科的其他相关课程保持持续关注度和积极性。[4]将实时讨论的整个过程记录下来,展示到视频学习的网站上,学习者可以在后期通过此次在线互动内容的学习解决许多课程相关问题,也避免了学习者重复向教师提同样或类似问题现象的发生。
二、网络视频公开课建设的现实:互动教学过程的实施
1.加强技术支持
我国大多数教学平台由于后期管理及维护技术的落后,很多网站不能承载较多人数的同时点击,也有一些网站有时会产生打不开或者链接错误等现象,这些现象必然会影响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而且,一个视频效果能否有效实现,与其拍摄技术也有很大的关系,我国在对网络视频公开课课程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的关注外,应该也要注意加强技术的支持,以能够保证网络平台上课程的正常运行。
(1)网站承载能力的维护。我国视频公开课的对象从在校大学生扩展到社会大众,也就是说视频公开课推广以后,会有成千上万甚至更多的人使用这个网站。为了避免因为大量点击同时进行导致的网站崩溃,在技术上我们应该要保证服务器和数据库的配置能够承受并反应大量的点击信号,并做好服务器的维护,保证网站的正常运行。
(2)网站界面管理。有研究者在对国外开放教育资源的比较中发现,国外名校的开放教育资源的网站上都有清晰的导航系统和明确的定位标记以及明显易辨的链接,这些最基本的界面要求能够满足人们在视觉上的需求,并能够帮助使用者有效地使用网站的链接。[5]此外,针对整个网站的内容可以建设关于学校为一级目录的分级目录表,或者是关于学科的分级目录,方便使用者对学校或学科的选择。
(3)视频课程摄录编的技术支持。对视频来说,摄像师的拍摄角度、构图、色度的使用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视频最终所要表达的效果,这样的理论同样也适用于我们的精品公开课的拍摄过程。很多学校花了很多经费对课程进行拍摄,在剪辑后观看会发现教师的课讲得很好,但是视频拍摄的效果总是有意无意地影响观看效果以至于影响整段视频的学习效果。针对这样的问题,建议学校建立一支专门负责视频公开课拍摄的团队,并定期组织对国内外其他高校视频公开课进行学习分析,保证视频公开课的拍摄效果能够有效地促进这门课程上线后的教学效果。
(4)课件效果实现技术。尽管我国对很多教师都进行过多媒体课件制作方面的培训,但教师们还是很难花大量时间去制作高技术含量的课件,渐渐地多媒体课件就成了一种仅仅是信息呈现的工具,失去了知识的组织与扩散、交互等特点。学校可以组织一个课件制作团队,帮助教师实现课件需要实现的技术,减轻教师在课件制作方面的压力,以增加课件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5)开发基于各系统平台的学习形式。移动学习已经渐渐成为一种社会学习趋势,我们的视频公开课的形式也可以从最初的网络形式逐步向移动学习平台发展,开发基于Android、Apple等市场主流的系统平台上,增加视频公开课的影响力。[6]
2.教师队伍建设形式
在进行视频公开课建设时,可以借鉴国际各高校的教学方法或模式,针对自己学校以及我国学习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整理和修改。联合学科相关教师进行学术与教学交流,将课堂的有效性扩展达最大化。教师队伍的建设形式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进行:
(1)校内各学科教师集体学习。尽管各学科的教师教学方法有区别,但是都基于相同的教育理念,学科教师之间相互学习,除了对合适的教学方式进行探讨外,还可针对本校学生学习特征策划教学策略。通过这种方式建设具有学校特色的教师队伍,在教学过程中展现学校魅力。
(2)校际教师相互交流。针对我国负责某门专业课教师少的情况,可以采取校际教师交流合作的形式。与其他高校中相同专业的负责教师组建一个学习小组,相互讨论,共同学习,形成这门学科或专业的师资队伍。
3.教学方式
当前国内教师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较深,虽然近几年教师们都已经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但是真正能将技术融进教育的教师还比较少,大多媒体工具都只是流于形式地被使用,没有发挥具体的效用。同时,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将教学者与学习者的界限划得太过清晰,没有融进学习者群体,造成了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对知识接受能力差,并时常抱怨上课没意思等现象发生。为了让视频公开课取得较好的成果,对教师教学方法的要求与建议也是必不可少的。
(1)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在学习了国外名校的视频公开课后,很多人注意到一些名师的课堂没有用到多媒体工具,讲授的知识内容一样深入人心,于是,有人就开始提出在课堂教学中并没有必要强调多媒体工具的使用。虽然在课程建设中并不一定强制教师必须使用多媒体工具辅助教学,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一个优秀的课件能够促进我们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工具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一种不一样的学习氛围。人们之所以认为多媒体对教学的促进效果一般是因为我国很多教师对多媒体的认识局限在信息呈现这一单方面用途上,没有发挥多媒体的效用。在成立了单独的课件技术实现团队后,他们可以帮助教师完成课件期望实现的效果,增加课件的有效性,辅助教师组织课堂,以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
(2)授课形式多样化。国内课堂授课形式大多都是一个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听,在授课过程中参与互动。笔者在对国外视频公开课的学习过程中发现,国外公开课所用的课程形式多样化,有讨论会、讲座等多种形式,面对的学习者也不仅仅局限于学生这一类人群。例如纽约大学的视频公开课“GOOGLE vs. APPLE, who will win?”的课程形式是一种媒体小组讨论会,直接参与讨论会的人员共有6人,他们有不同的职务背景,如学院院长、移动设备公司开发部职员,手机媒体服务公司创始人、移动广告公司董事长等;在讨论过程中,每个人就问题表述了自己的观点,也对其他参与者的观点进行讨论。整段视频形式新颖,氛围轻松,参与人员对该问题的社会态度和观点经由这种讨论形式深入人心,让人受益匪浅。在国内,这种针对于一个社会热点问题的小型讨论会形式比较少见,这样的方式对国内学习者也一定会带来不一样的学习感受。
(3)教学方法多样化。在哈佛大学“公平与正义”这门公开课,教师运用了很多与现实生活接近的问题来引导学习者,在逐步解决问题并提出新问题的这个过程中,学生对知识进行学习及思辨。我国教师可以在课前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精细策划,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讨论教学、项目问题解决、主题探究等等,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以酿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4.教学内容
我国视频公开课的教学内容设计应该考虑到“大众化”、“多样化”、“特色鲜明”等视频公开课特点。我国的网络视频公开课以大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大众免费开放,由此,视频公开课的建设成效不仅仅体现在大学生这个群体上,也跟社会大众对视频公开课的学习与支持程度有关,社会大众也将在学习者中占很大比例。因此在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时,要考虑到社会大众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将社会关注的热点以及社会知识融入教学之中,在展现大学课堂教学魅力的同时,推动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从“大众化”向“普及化”的转变[7]。
5.师生、生生互动及反馈形式
建议专门建立与网络视频公开课相关的社区、论坛或视频聊天室,并针对每一门课程创建独立的讨论区。通过视频聊天室也可以实现教师和学习者的实时交流与在线答疑,在这个讨论区当中,学习者可以共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学习日记,同别的学习者探讨该门课程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与教师交流,实现教师与学习者、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同时教师在讨论区可以得到自己这门课程的反馈信息,通过学习者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对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以及教学方法进行改进。
三、结束语
在我国网络视频公开课的建设过程中,应该着手开发具有自己文化特色的课程,在学习国外视频公开课建设经验及教学模式的同时还应避免“复制版”课程的出现,展现我国优秀教师的教学特色和高等教育文化的魅力;在教育形式的逐步发展中探寻我国高等教育的新着眼点,避开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误区,构建基于我国教育现状的课程发展形式,通过这一次的网络视频公开课建设,大幅度地提升我国教育知名度和学习者知识水平。?
参考文献:
[1]王佑镁.高校精品课程网络资源教学有效性的缺失与对策[J].中国电化教育,2010(8).
[2]黄德群.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研究特点、问题与趋势[J].中国电化教育,2010(5).
[3]林甘敏,陈年兴.网络大学学习问题探讨[J].信息管理研究,2002.
[4]岳修平.网络开放学习环境之教学策略与互动研究[J].隔空教育论丛,2001.
[5]叶冬连,焦建利.国外开放教育资源的比较及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10(10).
[6]刘羽.量化标准可逐层落实[J].中国教育网络,2011(7).
[7]周妍.网络公开课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3).
[8]宫天然.美国名校网络公开课的启示与借鉴[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1(6).
[9]李令群.网易公开课:猛虎来袭?[J].中国远程教育,2011(1).
[10]锁志海.通过网络公开课传承本土文化[J].中国教育网络,2011(7).
关键词:高校;网络课程;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11-0047-02
精品网络课程共享平台建设以网络技术为支撑体系,具有先进的功能模块及模块布局等自定义功能,拥有无限的容量,可以实现远程教学、网络办公、全民媒体个性化数字图书馆等功能,为高校建设了一座既虚拟又真实的学校社区平台。精品网络课程共享平台是一个教育资源共享、教师教学、学生展示的平台;学生还可根据自身工作或爱好需求,开展自主性、合作式、探究性学习。并且,空间也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平等地展示自我的平台、终生学习的平台等[1]。
应用型本科主要培养面向基层和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其课程具有工程实用性强、内容复杂、难度大的特点,由于学制、学时、知识更新迅速等原因,同其他工科专业一样,它存在教育滞后于现实需要的问题。精品网络课程共享平台的建设正好提供了一个创新网络课程,促进课程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开发、应用和共享优质教育信息资源的平台,为计算机类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因此,基于精品网络课程共享平台建设的研究具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网络课程建设围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网络课程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建设内涵,形成依托精品网络课程共享平台建设新模式[2],研究以程序设计开发类课程网站为纽带的学生学习方式;从教师和学生的实际应用体验出发,研究高校网络课程建设的应用效果,为提升专业的整体水平奠定基础,为应用型本科课程建设探索新途径。
一、网络空间课程建设的意义
网络空间课程是传统的课程在网络信息环境下的重新建设,是教师、学习者、媒体教材和网络环境相互作用的内容和过程的总和,对推动教育改革和促进远程教育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3]。
1.现代网络教育应用发展的普及促使网络课程推
广网络教育。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教育成为一种速度更快、空间更大的新的教育形式。
空间课程作为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中最为核心的部分,是网络教育发展的必然需求。
2.建设网络空间课程可以推动素质教育。网络空间课程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能够提高网络教学质量。网络课程建设拓宽了教学的空间,促进了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学手段的改革以及教学方法的改革,从而提升了教学质量。
4.推动网络课程教育信息化。网络课程建设有利于共享优质教学资源,解决了高等教育大众化下教学资源紧缺的问题,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
5.国家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的发展需要相关理论技术的支持和普及,而网路课程具有方便快捷高效的优势。
探索开放、共享、应用和互动的网络课程建设方法和教学应用模式,探索以世界大学城云空间为平台的工科专业课程建设与教学新方式,课程与信息化结合,提高教学与学习效果,探究高校网络课程教学应用的策略,将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课程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应用于高校网络课程,为高校网络课程的教学应用模式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二、网络课程建设现状
国外的网络课程建设源自199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提出的“知识分享”计划,2001 年MIT 开放课程运动正式启动,将所有课程的教学资料公布于网上,供全世界求知者免费使用。其开放共享理念、运作模式被各国诸多高校及组织机构所认同和效仿,并以各种形式展开研究。网络视频课程是开放课程运动中的新兴力量,美国高校网络视频课程资源建设在众多国外高校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其在全世界范围内免费公开自己的教学资源,包括讲义、作业、课件和课堂视频等。美国高校在网络视频课程资源构建方面意识较敏锐、实践经验丰富,有很好的示范作用[4]。
中国开放教育资源协会在2003年将这一理念带入国内,部分高校在网络视频课程资源建设中积极尝试,力求突破。2011 年 3 月,复旦大学 《执拗的低音》讲座亮相网易,成为国内首个在门户网站上推出公开课的大学。5 月份西安交通大学在其校园网主页上消息“西安交通大学网络公开课开通”。6 月份,浙江大学推出中国首个由大学独立设置的公益性课程开放平台:开放课程网站和移动互联网平台,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其后各 “985 工程”高校积极参与教育部组织的 “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项目,身居象牙塔的大学课程 “免费”走向社会大众成为一种时尚、一种姿态、一种服务。国家级或省级精品课程、专业资源库建设、校园网应用和优质核心课程建设与使用应运而生,尽管精品课程、资源库、优质核心课程在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且理念先进,内容系统全面,但是由于缺少更新和交流互动,好看而不实用,没有活起来,教师和学生使用不便,资源的应用效果不理想,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精品课程和资源库重视申报建设,不重视后续使用、完善补充,重视理念创新,不重视应用交互,取得的成果不多。本科院校在网络课程的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其在提高本科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方面的效果并不显著,严重制约了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三、开放式网络课程建设的路径
(一)开放式网络课程建设的路径
1.构建基于web3.0的主题学习模式。通过学习者参与主题群组活动,能够构建具有共同学习兴趣和需求的网络学习共同体。
2.构建基于web3.0的自组织学习模式。提高教学资源建设的效率,丰富了教学资源的内容,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兴趣。
3.构建基于web3.0的开放教学模式。借助网络环
境,在教师的组织帮助和引导下,学生充分利用原有的认知结构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主动解决问题,有效实现对所学知识意义的构建,充分体现“双主体”作用。
(二)开放式网络课程建设的实践
主题开放式网络课程主要是研究采用线上和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以提高教育质量。在主题开放式网络课程学习模式下,传统教室将成为学习的会所,集体做作业、答疑;教室在云端,学校在云端;教师成为会所的辅导员,与学生直接交谈的时间增加;教师以研究为主,优秀教师可能成为自由职业者;学习内容以学生自选为主,考试针对学生自主选择;课程体量小,分知识点学习,讲课精,可重复学;大班授课转变为小组讨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互为师生;学习过程可在任何地方,学习方式灵活;数字教材辅助材料充分;在线作业、在线考试。
1.线上分为教师端与学生端两大功能板块。教师端:教师通过教师端上传、制作微教学视频,分享学习资源,梳理知识体系与公布对应学习进程,进行主题课程问答交流,通过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资源,提高教学知名度。
学生端:通过学生端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了解、选择自己喜爱的教师的课程,与同课程学生进行在线PK,分享课程笔记,异地直播互动学习交流,利用题库巩固知识,了解职业并可进行职业规划。
2.线下分为课程学习与学习交流两大部分。通过线上了解教师在校课程安排,可利用课余时间上相应教师的课程,与教师线下交流,弥补线上交流的缺陷,增进师生感情。
通过线上认识在校学生,线下建立学习小组,进行学习讨论、学习经验分享与学习督促,并可参与各大高校的学习交流活动。
3.主要对象为大学生,针对大学课程安排开设各种主题课程学习板块,通过微课教学,用最简单的方式了解一门好课程,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让教、学、评、测、练、小组、社交、职业规划完美结合。
4.充分利用在校资源,将教师的线下课堂利用互联网优势上线,有效解决学校教师网络教学视频方面有很大空白的问题,让学生足不出户享受优秀的教育资源,同时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5.建设空间网络课程,进行课程资源的积累、教学方式的改革,包括空间资源积累、课程重构、教学方式、交流互动、课程考核、实践教学、虚拟仿真、学习方式等内容。
依托虚拟云平台和世界大学城云平台,借鉴国内外院校网络课程建设的先进经验,以网络课程建设为载体,以教师、学生为主体,按照边研究、边实践、边完善的思路,探讨网络课程建设的新理念,通过实践验证,改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既有理论研究视角的创新,又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卢川英.基于慕课的网络互联课程混合式学习教学模式 研究[J].软件工程,2016,(1).
[2]陈小燕.浅析在线开放式教育新模式――MOOC[J].计算 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3).
关键词:专业建设;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一、湖南大学本科专业建设的实践
学校确立了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定位,提出“专业建设始终要与国家、社会、区域、行业的需要相结合,专业建设始终要与学科发展相促进,专业建设始终要与人才培养相统一”的指导思想。要采取“打造品牌专业、发展优势专业、提升传统专业、扶植新建专业”等措施进行专业建设和发展。
第一,依托研究型大学学科优势,提升本科专业改革与建设的平台。我校十分注重挖掘和发挥学科专业门类比较齐全的优势,积极引导传统和基础学科专业向应用领域渗透,促进和加强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和协调发展,建设形成了一批新型应用型学科专业。如加强经济学专业与应用数学专业的交流和合作,成立数学与计量经济学院,孕育产生了数量经济学学科,并获博士学位授予权;促进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专业的交叉渗透和互补协作,获得了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加强艺术类学科专业如工业设计、艺术设计与计算机、机械、建筑学科专业协作和结合,获得了设计艺术学博士学位授予权,并在此基础上增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以先进的大学文化为导向,立足电视“湘军”的崛起,以学校的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为平台,创办新闻、广告学等文科专业以及表演、播音与主持专业和广播电视编导等艺术类专业,既丰富了综合性大学的内涵,又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目前,我校57个招生专业均有硕士点或博士学位点作为依托和支撑。
第二,以培养方案的制(修)订为抓手,推进和深化专业体系改革。根据教育改革的新要求和教学实践的新发展,2004年学校制订的培养方案改变了以学科中心论思想制订组织教学、编写教材的教育模式,将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分开制定,按照顶层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在宽厚的平台上设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结构,构建了全校公共通识教育平台――学科通识教育平台――专业大类教育平台――专业课平台四级平台课程体系,体现了“厚基础、宽口径”的思想。值得一提的是培养方案还从我校课程建设的实际出发将岳麓书院优秀的教育与文化传统融入现代教育,构建了具有湖南大学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程体系,并列入全校公共通识教育平台课程。
为全面推进弹性学制下学分制在我校的实施,在保持2004培养方案基本框架的原则下,2006指导性教学计划从优化学分结构和课程结构入手,按文理两大类设置全校通识教育阶段课程,并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校内教学与校外教学的有机结合,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为学生个性发展和自主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第三,系统修订和编制课程教学大纲和实验教学大纲,加强专业建设基础。课程教学大纲和实验教学大纲不仅是教师组织教学的基本依据,而且是学校进行质量评估、开展课程建设的主要依据,制订课程和实验教学大纲也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落实。因此,学校要求各院(系)在组织大纲编写的过程中,要按新的培养方案课程性质和学时(学分)规定,吸收近年来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所取得的成果和经验,特别是要将我校近年来教学改革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固化到教学中去。按照“科学、规范、拓宽”精神,在保证与全国同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意见的协调与接轨以及根据学校整体的定位和办学思路,突出体现我校人才培养的特色和专业办学优势的基础上,外理好宏观与微观、经典与现代、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根据课程的特点确定知识单元和实验项目,注意课程纵向深度的递进和横向知识的联系,增加教学信息量,坚决防止“因人设课”、“无人不设课”的情况出现。为了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学习,学校汇编了通识教育平台课程教学大纲,各院(系)汇编了专业大类教育平台和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并分别在网上公布。
第四,加快实践教学改革和建设步伐,适应专业创新培养人才的要求。一是出台了《湖南大学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暂行管理办法》,保护了教师投身于实验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同时,学校鼓励研究生协助从事实验室开放工作,有效缓解了因实验室开放而带来的实验室教学人员暂时短缺的问题,以保证我校实验室开放时间长,开放范围和内容广,开放效果好。二是设置1学分(16学时)的开放实验课程,要求学生必须选修大学物理4个(或经济数据)演示实验项目和重要学科实验室开放的4个演示实验项目,学生完成以上两方面8个实验项目,即可取得1个开放性实验学分。三是创立并实施大学生创新计划(SIT)和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倡导探究式自主学习方式,营造了课内课外、学习与研究并进的良好学习氛围。
第五,加强重点课程建设,着力打造精品课程。课程是专业建设的载体,为此,学校按照“重基础、顾全局,发扬优势、保持特色,重点扶持、普遍鼓励,与名师培养相结合”的原则,加强重点课程建设,着力打造精品课程。在湖南省开展的一次精品课程评选中,我校有11门课程入选省精品课程;在国家已开展的精品课程评选中,我校已获得“思想概论”等9门国家级精品课程。为推进课程建设,学校还建立了相配套的激励和评价机制,如面向校级以上的精品课程、重点课程,量大面广的平台课及特色明显的系列课程,国家级(工科)教学基地等设置了课程教学岗位;建立教学附加津贴制度,对部分承担大量平台课程教学的院系教师发放教学附加津贴;对从事基础课教学(含实验教学)的教师在职称评定时实行“指标单列、集中评审”的政策等。
第六,以研究型大学的先进文化为引导,加强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等多元大学文化的整合,提升专业建设氛围。首先,在通识教育平台课程中开设100余门由人文、艺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类组成的相对稳定的文化素质教育平台课程,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修读课程。通过第一课堂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其次,在继承与发展“中国文化论坛”的基础上,开设“艺术与人生论坛”和“科学与创新论坛”,以讲座的形式分别从文学、历史、哲学,音乐、舞蹈、戏剧,自然科学等角度聘请校内外知名专家给学生做讲座,使学生通过与大家面对面的交流、碰撞,从中获得启迪,继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另外学校举办《去安源》、《郑培民》、《张思德》、《太行山上》、《鲁迅》等优秀影片全国大学生首映式活动,以影片所展现的历史人物高尚的精神鼓舞、塑造当代大学生,培育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七,以研究型大学一流的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
为专业建设提供保障。教师是本科教育教学的实施者,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败与否、成效大小的决定性要素。学校严格执行《湖南大学关于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的有关规定》,并将它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一项基本制度和对教师教学考核的一项基本要求;对在本科教学第一线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进行表彰,对未承担本科课程讲授和教学效果不好的教授和副教授,学校不再聘任其担任教学职务。
学院的柳礼泉教授20多年来,矢志不渝地坚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这块阵地,始终把爱国与爱校、爱岗与敬业紧密结合起来,把教马列、信马列、懂马列作为自己的事业追求,不断推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提出和实施并总结的“五结合”教学法通过教育部的专题简报,在全国产生了很好的影响,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004年又主持建成了“思想概论”国家精品课程,2006年又获得第二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二、专业建设特色明显,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近年来,通过实现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探索与实践,学校在专业建设、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等领域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第一,专业布局结构合理,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增设新专业、改造传统专业、加强专业建设,专业结构得到优化,专业布局更加合理,形成了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搭建了本科教育教学的宽阔平台。到2006年6月,我校共设置了59个本科专业,涵盖哲学、法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教育学等九大学科门类,形成了多学科人才培养体系。
第二,通过2004年和2006年两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制(修)订工作,构建了“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尊重了学科特点,加强了分类指导,注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素质教育,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与空间。
关键词:MOOC;网络工程;教学;整合;改革
0.引言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MOOC已经成为时下最火爆的教学方式之一。与传统教学相比,MOOC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开放性。无论电脑、手机还是平板电脑,只要拥有一台能连入网络的电子设备,便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随时随地进行学习。MOOC全是免费的,可以大大降低学习成本;没有年龄和规模限制,只要有学习兴趣,就随时可以加入其中,按照自己的规划和安排展开教学活动。此外,与视频公开课相比,MOOC具有更高的交流性和学习方式的多样性。MOOC摆脱视频教学的局限性,通过社交网络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学生可以随时提出疑问,也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为课程做出自己的贡献。与开放式课程相比,MOOC更注重范围和社交性。开放式课程注重一门或几门相关学科,MOOC的范围则广泛得多;开放式课程多为大学课堂录像、相关课件等资源型内容,而MOOC更多面向网络学习者,单节课程短小精悍,学习过程中可以与教师进行互动和咨询,吸引更多的用户。在MOOC的推动下,网络工程教学也进行了相关改革。如何推进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和灵活学习,实现线上线下双向学习和巩固以及灵活的教学与实验相结合,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有力保障,成为新时代高等教育下网络工程教学改革的新方向,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提出新的要求。
1.教学形式改革
混合式教学(blended teaching)是在网络教学大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新型教育方法。它既是一种策略,又是一种形式。在教学活动中,教育者使用网络技术,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有机融合,实现知识的多元获取,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充分自主性和目标性。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下,教育者在按照自己的安排传授知识,学生只能按照教师的进度和方法被动接受。长此以往,学生的积极性被不断打消,学习兴趣不高,效果不佳,掉队后又无法尽快赶上进度,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在MOOC背景下,教育者可以实现多种教学环境的有机结合。线上提供教学资源,开放答疑与讨论功能,一方面供学员自主学习。按照实际情况管理自己的学习方式,另一方面根据学员答疑和讨论情况,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反馈和进度;线下根据反馈灵活调整教学安排,争取最大限度地适应学员的学习进度和学习能力。线上线下相结合,通过教学环境的调整,改变教育者和学员的角色关系,学生从学习的“被动者”变为课堂的“主动者”,学习兴趣大大提升,学习效果显著提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线下课堂教学为主,时间固定,内容单一。MOOC背景下,教育者可以实现线上与线下教学方式相结合,学员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时间。传统的教学资源主要以教学者课件为主,在覆盖教学要点上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但视野有限,延展性差,无法实现良好的本领提升。在MOOC背景下,教学中加入了许多延展阅读材料:对于需要巩固知识点的学员,延展材料可以提供多种应用方法,令学员通过知识点的应用巩固其掌握;对于需要提高能力的学员,延展材料可以拓宽其视野,使其接触到更多的实践方式,提高未来的应用能力。
2.教学内容改革
MOOC的社交性与多元性特点决定其教学内容的特殊性。为了适应其灵活高效的教学目标,在课程安排上,需要做到短小精悍,用零散的时间达到最大化的学习效益。然而,随着MOOC的发展,教学内容的安排会遇到如下问题。
1)课程完成率不高。
课程完成率不高始终是网络课程的通病。网络课程的自主化和个性化同样降低了监督性。数据显示,在各类网络课程中注册的学习者能够坚持完成的比例一般不超过10%,甚至有很多人仅仅注册账号却没有开始学习。学员不能坚持完成学习主要是因为缺乏必要的背景知识、足够的学习动力和自制力等,其中缺乏学习动力和自制力被认为是影响完成率的最主要因素。
针对缺乏必要的背景知识,一般而言,院校在开设相关学科前均已完成前置教学内容。考虑到学有余力和需要提前学习其他学科的优秀学员,教学者可以在MOOC上提供必要的前置课程或相关的学习资料,通过学习资料完善学员的学习背景,从而达到学科的学习要求。然而,如何安排前置课程又是一项很重要的问题,前置课程安排不合理将直接导致学科体系的崩塌,内容安排过多又将导致冗余,降低学习效率。此外,如何提高前置课程的完成率又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难点。
针对学员缺乏足够的学习动力和自制力,教学者一方面可以将实际教学内容与网络课程内容穿插,安排考勤、检测等机制对学员学习进行监督;另一方面可以改善网络课程的安排,缩短课时,浓缩知识,提高每一秒的学习价值。与此同时,教学者可以采取以学带赛、竞赛驱动等方法,利用竞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课程缺乏个性化。
MOOC的低成本、易普及、高效率等核心优势导致学员的规模大,学员的大规模化又导致课程缺乏个性化。教师面对大量学员,不可能与每一个人进行交流。即使在社交网络中,这种交流也很难办到。交流的缺乏使得教学者很难得到完整的学员反馈,从而导致教学内容更新的停滞,教学者无法根据学员的实际情况安排进度。
针对课程缺乏个性化的问题,教学者可以利用线下交流的机会得到学员反馈,根据反馈调整线上进度,形成反馈环。此外,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到MOOC教学中,对于推动在线学习的个性化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学员行为的搜集、统计和分析,可以尝试实现有针对『生的教学。
3)学习缺乏体验。
学员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习不只是对事实和结果的直接获取,更应该是在主体实践中的体验和感受。MOOC虽然在教学形式和技术方法上有一定的创新,但是本质上依旧是对传统真实课堂的模拟。由于科技水平和其他因素限制,这种模拟缺乏必要的人际交流,依旧具有很大的不完整性。此外,MOOC的视频教学依然是知识的直接传授,对于主体的体验没有一定的安排,缺乏对知识的实践。对于网络工程尤其是物联网,实践能力培养更是学科培养的主要部分。因此,安排足够的实践体验尤为重要。
针对缺乏交流的问题,教学者可以将论坛等社交网络引入教学内容中,通过相关交流实现答疑和意见反馈。使用社交网络模拟现实交流的同时,可以将交流作为考核的一部分,鼓励学员多学习、多思考、多提问、多反馈,提高交流性和学习效果。
针对缺乏实践的问题,教学者可以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增加实践课时。教学者可以对学员开放实验室,随时提供实验条件,在实践中巩固课程内容知识。在实践课时安排上,教学者可以根据学员的不同知识和能力情况,开放不同的实验环境和课题,实现有层次、有针对性的实践补充。
3.MOOC教学实践
大连理工大学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网络工程系在促进教学体系发展、提高软件教学水平、响应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联盟号召的背景下,提出一门面向国内的MOOC课程――物联网感知、识别与控制技术课程。该课程适用于网络工程物联网专业本科生,包括课程讲授和上机实践两部分。此外,辅助的实践教学还有物联网课程设计和本科生毕业设计环节。
为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风格的多样性,该课程配备优质教师进行讲授。物联网感知与识别技术课程团队由教授2名、讲师1名和实践工程师2名共5人组成,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2名,在职博士2名。该教学团队是一支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队伍互通,教学、科研、技术兼容,核心骨干相对稳定,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团队教师授课经验比较丰富,曾主讲过智能仪器设计技术、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应用、嵌入式综合理论设计与应用、嵌入式电路设计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等课程,其中2门课程获得教育部和辽宁省精品课程称号。团队教师近年来在国家级出版社编写近10本相关内容的统编教材且多部教材获得奖励。此外,授课教师一直从事物联网、嵌入式系统设计、网络技术和智能设备开发与应用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会议上发表了几十篇相关领域研究论文,其中被SCI、EI检索的有10多篇。团队的建设过程中,实行青年教师“一带一”的导师责任制,缩短青年教师授课初始的磨合期。在授课的过程中,利用每周教研活动时间,进行青年教师讲课训练,通过课程教研活动、交流检查教案和课件、跟班听课、课后交流等形式,帮助青年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使青年教师在教学上尽快成长,迅速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同时,不定期地邀请专家作讲座,及时了解学科的前沿动态,拓宽教师视野,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在教学内容上,物联网感知、识别与控制技术课程是针对物联网体系中感知识别层次而开设的。据了解,国内有的院校只是开设了物联网概论和无线射频身份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课程,其内容覆盖面只是该层次的一部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开设完全针对物联网结构中感知、识别与控制层的课程,因此根据物联网工程架构体系及社会需要,开设物联网感知、识别和控制层方面的专业课程十分必要;同时精心选择授课内容,可选用《物联网感知与控制技术》教材,该教材目前已被国内几十所院校物联网专业所应用。该课程可以作为国内大专院校物联网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或其他专业的选修课,也可以作为硕士研究生的选修课程。课程采用“三步式”教学安排,即理论教学32学时+实验操作24学时+课程设计48学时。第一步,扩充理论基础知识,优化课程内容结构;第二步,提供多层次实验案例,提升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第三步,提供综合理论知识,使学生具备系统设计与工程应用能力。课程的培养目标包括5点:①学习物联网感知与识别层次的软硬件方面相关知识,具备实践应用的能力;②掌握通用的设计原理、方法和设计等的一般规律,具有硬件系统设计的基本能力;③掌握基本硬件系统的创新方法,培养学生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④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学习能力,使学生掌握典型硬件电路的实验方法,获得基本的实验技能,具有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⑤了解物联网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前沿和最新发展动向。
在实践安排上,教师团队在2013年研发具有知识产权的“物联网工程综合实训平台”。该实训平台硬件部分包括以国内最先进的嵌入式多核处理器(ARM Contex-A9)为核心的网关及显示与控制平台,以及基于SOC(片上系统)CC2530的多种固定式和移动式无线节点两部分。在该实训平台上,能够完成物联网感知识别、网络传输和综合服务应用3个层次所涉及关键技术的操作。学生通过在该平台的具体应用和操作,能够掌握贯穿物联网3个结构层次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在物联网应用方面的实践能力。
实训平台针对物联网感知、识别与控制层的实践教学需要,设计了无线单节点的感知、识别与控制模块的应用实例以及无线传感节点问通信、组网应用与实例内容,两大部分共计2l项应用实例。该部分实例可分为必做、选做、创新提高3个层次,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实验环节部分安排12学时。
针对网络层教学的需要,教学团队设计了基于Linux环境下物联网网关平台的构建与应用,共计7项应用实例,另外还完成基于Android环境下物联网网关平台的构建与应用,共计4项应用实例;针对综合应用层次的实践教学需要开发了基于物联网智能家居和环境监测2项综合应用实例。以上这些实例主要配合理论课程的教学需要,实验环节操作共安排12学时。
通过以上两步的学习,学生能够具备本课程的基本运用能力。为了让学生尽快地与工程实际项目接轨,针对整个课程体系中高年级的学生,课程团队实行“请进来、走出去”的方针,加强学生与工业界的直接联系。“请进来”就是定期请业界的相关人员作技术、管理前沿的讲座,聘请业界精英直接参与制订和联合指导学生课程设计环节(48学时),从而使学生从思想上与校外业界的发展保持一致,了解最新的技术发展动态;“走出去”就是利用业界专家这一渠道与企业建立友好而密切的关系,在业界现场建立毕业实习基地,安排青年教工和学生进入公司实习。此外,鼓励学生选择适当的企业界专家担任校外毕业设计指导教师。
学校还可以建设设施先进的集实验、实习、实训和实践环节为一体的课外学生综合实践教学基地,依托基地开展高水平的教育活动和进行训练;激励大学生进入课外综合教育基地进行科研活动,为学生课外活动提供充分的硬件和软件支持;建立宽松的教育环境和平台,提倡和鼓励学生参加国内外各种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竞赛。团队成员从2011年至今,指导本科学生参加国内科技竞赛,荣获2012年第八届博创恩智浦杯全国大学生嵌入式物联网设计大赛全国一等奖、辽宁省一等奖,201 1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二等奖、辽宁省特等奖,2012年首届TI杯辽宁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2013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辽宁省二等奖,2014年全国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全国二等奖。这些丰硕的获奖成果体现了教学的成功。
在政策方面,我们的MOOC被选入学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大连理工大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在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课程资源建设以及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完成从以教师为服务对象到以高校学生与教师为服务对象并兼顾社会学习者的转变。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在大连理工大学近几年开展的课程体系改革和建设基础上,完善课程资源系统,选择适合的课程进行网络公开传播共享并能保证课程高效使用和可持续建设与更新。此外,学校还设立专项经费以支持精品课程建设,对立项建设的每门课程给予1万元建设经费,对已获得省级、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课程分别给予1:1的经费配套,同时提供5-10万元的奖励和建设经费;制作专门的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网页,优良的校园网络环境和精品课程专用服务器为学校的各级精品课程资源系统完善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和运行保障;学校还对在建精品资习兴趣,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多数学生意识到软件类课程并没有他们起初想象的那么难学,看似枯燥的代码和技术其实都是对实践生动的总结。学生对课程有了信心,出勤率提高了,课堂气氛也活跃了。尤其是以学生为主体的项目成果展示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教师授课时不是空洞地讲理论,而是有例可举、有理可依,学生对课程感兴趣,教学互动很容易开展,学生评教结果满意度提高。
关键词:知识+技能;双系统;数字化课程;立体化教材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一、序言
我国高职教育进入内涵发展阶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关于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要求,并提出应加强校企合作,创新教育内容和教学模式,推动职业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汽车产销量迅猛增长,汽车类专业人才严重短缺,汽车维修人才被列为全国四大紧缺型技能人才之一,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迫切需要深入开展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作为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重点专业,教学团队针对“知识+技能”双系统的数字化课程建设全面开展了研究与实践。
二、建设主要内容
学院针对高职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定位要求,依托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专业实践,提出了“基于知识+技能双系统的数字化课程开发与实践”建设新理念,构建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知识+技能双系统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了10多门专业数字化课程,入库数字化资源总量超过2GB,公开出版专业立体化教材8本,获得两项国家级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项目立项,主编3本教材获批“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教师参加教学能力大赛荣获全国一等奖,培养的学生质量明显提升,获得国家级技能大赛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省级技能大赛一等奖一项,立项湖北省及武汉市品牌专业一个,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
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知识+技能双系统人才培养方案是在联合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实施专业调研的基础上,构建了1968个知识点和979个技能点,明确了岗位人才培养规格,实现知识和技能双系统人才培养,拓展了学习的空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有利于行动导向教学的实施,并且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的需要。
三、解决主要问题
(一)建设数字化课程资源,实现线上线下随时学习,解决教育教学模式单一问题
依托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建设任务,有效整合多方教育资源,推进优质资源的开放与共享,为网络教育和终身学习提供资源支持。服务于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进而服务于学习型社会。
建成共享型汽车专业教学资源库,秉承“人无我有、突出重点,参与分享”的原则,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按照汽车维修企业的工作流程,将教学情境和工作情景对接,课程设置与岗位任务对接,建设基于职业化、面向岗位任务的数字化课程资源。目前我们建成了国家级数字化资源《汽车电气设备检修》《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
(二)知识+技能双系统建设,解决了工作技能掌握不够的难题
双系统是指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系统融通,其基本要求为素质优先、对接行业及结构合理。课题组构建了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以横向拓宽课程内容,纵向深化知识结构,螺旋拔高专业技能为主线,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方案,将课程改革为理实一体化,成功地导入了知识和技能双系统(见表1)。
其中以《汽车电气设备检修》课程为例,其构成见图1。
(三)利用校企双师教学团队提升实践技能
注重现场教学、训练及考核,实践技能内容主要由企业专家讲授,使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实际高度吻合。通过教师企业深度顶岗和企业专家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等措施,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对课程进行理实一体化改革,理论和实训课同时上,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教师的实践能力得到提升。
(四)通过立体化教材建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以传统纸质教材为基础,以课程为中心,以多媒介、多形态、多用途、多层次的教学资源和多种教学服务为内容。通过主教材、教师参考书、学习指导书、试题库为课程提供一种教学资源的整体解决方案,形成纸介质教科书、音像制品、电子网络出版物等多种表现形式。目前已经建设的立体化教材有8本。
(五)以技能竞赛为抓手,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师生素质共提升
改变以往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创新的引入专业竞赛,把行业企业的最新要求转化为教学目标。目前教学成果组的成员已经取得了全国空调大赛一等奖及二等奖、湖北省汽车维修技能大赛一等奖及中锐杯汽车营销技能大赛高职组一等奖。
四、形成特色成果
(一)构建“知识+技能”双系统人才培养方案,提炼全覆盖的知识点和技能点
通过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改革、本专科衔接和单招等多项措施,使教师和学生注重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并通过结合专业教育的科技活动、组织与参与部、省大赛来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创新精神。目前已参与全国空调大赛和湖北省汽车维修比赛。以企业工作需求为实景,以学科竞赛、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为导向,构建多层次、多模块实践教育基地实训内容体系。
(二)依托互联网+汽车建设数字化学习资源,实现线上线下泛在式学习
面对高等教育数字化带来的高职学生学习兴趣的转变,需要体现学生个性化培养的要求并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不同要求。现在已经获批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资源、1门省级精品课程资源。数字化资源建设采用企业和多校教师讲授等形式,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知识。
(三)整合资源满足学习需求打造立体化教材,提供整体的教学学习解决方案
针对互联网的运用,编写3本国家规划教材及1本行业教材。通过微客、电子教案、音像、多媒体课件、实习实训配套教材等形式来建设。根据实训内容要求,选择教学水平高的教师、有工程经验企业工程人员作为学生实践教学的导师,完善考评制度,明确激励措施。
五、结语
数字化课程是一个较新的研究内容,在本项目研究的基础上可以有更多深入的实践和研究。我们将对基于知识技能双系统的数字化课程建设不断进行探索与实践,将取得的经验积极推广到其他专业和兄弟院校,推进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曾鑫,李蓉.开放教育汽车专业易趣教学模式探讨[J].继续教育,2016(10).
1.注册登录
本系统用户角色分为三类:系统管理员、教师、学生。系统管理员用户可以进行用户管理、文章审核及公告模块、课件模块、交流吧模块等子模块的管理,教师用户可以进行教学资源的维护与、批改作业、与学生互动交流等。学生用户可以查看和下载教学资源、在线考试、与教师互动交流等。所有用户无需注册均可以浏览网站的主页,但是系统管理员、教师、学生只有登录后才能拥有自己的权限对系统进行进一步的操作。
2.教学资源维护与
教学资源的核心内容是授课教案与教学视频。教师首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准备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根据需要按章、节、知识点的层次组织成树型结构,教师可以任意添加需要的栏目,比如:课程简介、教学大纲、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等。内容支持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各种媒体,教师可以按需要使用和组合它们。教师还可以在适当的章节配备习题,习题可以是应用题或论述题,布置给学生线下完成,也可以是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等,学生可以在线完成,线上习题配有标准答案,系统当场批改并给出正确答案。
3.学生在线学习
学生可以浏览所有的教学资源,按教师准备好的授课教案在线学习。授课内容是按照章、节、知识点的层次组织成树型结构的,学生可以自主选择需要的章节开始学习。各章节、知识点之间,按知识点联系设置超文本链接,学生可以回顾和参考这些相关知识点。章节若配备有在线习题,学生可以自己测试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学生还可以选择系统监督,即要做完线上习题并且成绩达到合格才算完成这个章节的学习,将此章节标记为“通过”,否则标记为“未通过”。对于教学视频、教学课件,学生还可以下载到本机,随时进行学习。
4.在线考试
在线考试模块可以方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和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也可以方便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内容,或者给学生针对性辅导,加强对学生的督促。在线考试模块设置了试题库,教师可以按题型上传各种试题到试题库。每套试卷是直接从试题库中随机抽题,并且可以任意设置题型、题量、分数,还可以设置考试时间。学生进行在线考试时,选择已出的试卷进入考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试题并提交。教师批改试卷时,客观题由系统自动批改,主观题由教师填上分数,再由系统得出最终成绩。学生可以查询自己的成绩,系统不但显示分数,还要列表显示题号、学生答案、标准答案、答案解释及该题所涉及的知识点。
5.在线互动交流
学生可以就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向教师提出疑问,然后由教师进行回答。学生还可以就学习中遇到疑难问题发起一个话题,与教师或其他同学进行在线讨论,交流学习体会。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与改进。教师辅导答疑,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6.医学素材库
根据医学专业的特点设置了医学素材库,此库是跨课程共享的。素材库按照医学专业分为若干个栏目,也可以按照文件类型分为文档、图片、视频、flash等,管理员和教师可以上传素材,教师也可以从素材库搜素需要的素材进行下载。这样可以达到资源共享、丰富教学内容的目的。
二、技术特点
本文利用工具,应用,等技术,用SQLServer2005数据库为网站提供后台数据支持,采用C#语言为编程语言,运用面向对象编程方法,按照软件工程开发流程,实现一个B/S结构的精品课程网站。下面分别介绍网站开发中用到的技术及其特点。是微软公司开发的一项web开发技术,是一种使嵌入网页中的脚本可由因特网服务器执行的服务器端脚本技术,它具有如下优点:简单易用,可以便捷地编写网页和应用程序,它使执行任务变得容易,从简单的窗体提交到客户端身份验证到部署和站点配置;具有灵活性,是基于公共语言运行库的,而且与语言无关,可以选择最适合应用程序的语言或跨多种语言分割应用程序;具有可管理性,它采用的是基于文本的分层配置系统,简化了将设置应用于服务器环境和Web应用程序,配置信息是以纯文本形式存储的,因此可在没有本地管理工具的帮助下应用新设置;提供更多的功能和扩展性能,如预编译、可配置的缓存等功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等等。
是与数据源交互的.NET技术。它使用了更好的封装,更容易实现数据共享;支持XML,提高了标准化程序;提供强大的输入环境,可编程性增强;对断开的记录集进行自动处理,性能大大提高。C#是一种面向对象的语言,采用的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具有代码维护方便、可扩展性强、支持代码重用等优点。SQLServer2005是微软公司推出的一个是一个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相对MySQLOracle、SybaseDB2,SQLServer性价比最好;和.net集成比较好,很合适用于Windows应用的后台数据库;SQLServer2005扩展性、可靠性、安全性得到了很大增强;管理和开发入手都比较方便。
B/S结构即浏览器和服务器结构。它的优势在于:统一了客户端,WEB浏览器是客户端最主要的应用软件,而将系统功能实现的核心部分集中到服务器上,简化了系统的开发、维护和使用;维护和升级等工作都集中在服务器端;B/S具有异地浏览和信息采集的灵活性,不论何时何地,只要可以使用浏览器就可以访问系统。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