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小学德育课程建设

小学德育课程建设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0-12 09:33:2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小学德育课程建设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小学德育课程建设

第1篇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程建设;差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3-256-02

一、理县通化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英语学科课程发展水平及特色估计

1、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现状分析。我校地处理县通化乡,位于国道317线,距理县县城33千米。学生主要来源于边远的村寨,95%的学生属于羌族,是典型的少数民族学校。由于受地域环境、经济差异和教师教学理念的影响,小学英语教学一直比较薄弱。但是,本地区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家长培养学生的愿望较高。地处羌族居住区,历史人文景观和旅游文化资源丰富,羌族丰富的民俗文化,能歌善舞,热情大方,个性鲜明、活泼张扬。这一特点又为学校英语课堂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资源平台。

2、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26个字母的认读与书写方面容易与汉语拼音混淆,同时对英语书写体和印刷体相混;单词发音不准,用汉语拼音代替;课时较少,课后基础知识的练习较少,课堂教学设计形式较单一,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产生厌学情绪,甚至放弃学习;教师和家长的指导与监督力度不够,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较差,缺少接触外语的环境,口语表达能力较弱,课堂学习中注意力不集中,没有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不会使用工具书,不主动向老师和同学请教,没有良好的学习计划。没有阅读课外读物的习惯。中差生比例由所增加,导致学生学习兴趣减弱,影响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

二、通九小学英语学科课程构建的主题

英语作为当今世界的通用语言,交流的工具,在国际一体化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习英语,能够更好促进国际交往、文化理解和交流。英语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性质。

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同时,形成跨文化意识,增进国际理解,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英语学科建设的核心主题:“让学生快乐学习英语”

内涵:“回归语言本色”、个性化的语言学习

“创设情境(Situation)――角色扮演(Role-play)――任务活动(Task)”(SRT)实施差异教学,注重以学定教,因学施导,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课堂中获得最大的收获。这是我们英语团队正在努力尝试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的追求,是回归“情境英语”,让老师们领着孩子在特定的场景中专心地学习,痛快地游玩。在学中玩,在玩中学。不断提高他们学习英语兴趣。

三、英语学科课程构建的基本思路

聚集于学生口语表达和乐趣、学生思维发展,创设各种活动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在真实的语境中,创设生活化的语言情景,让学生在尽量真实的语境中取理解语言、运用语言,最后达到习得语言的目的。

1、课程设置思路:

尊重差异:开设丰富多彩的英语课程,让每个生命都精彩,使每位学生都能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以及培养他们善交际、会思维、。

2、课堂建设思路:

(1)、差异教学:差异教学又译为“分化性教学”。美国教育学者Carol Ann Tomlinsom指出:差异教学是教师主动关注学生的教学,它以学生为中心,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与学习之间的匹配程度进行动态的监控,对教学进行调控。它是教与学的有机结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随时监控学生与学习任务之间的匹配程度。差异教学的精髓在于“面向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它的关键在于,诊断学生的学习需求;给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和多元性的学习活动,设计分化式的学习任务,使用弹性分组教学。美国学者尼克森也指出:未来的教学技术应当朝着促进和推广”教学个别化“的方向前进,任何期望所有学生以同样的速度学习,同等程度的掌握特定的材料,具有同一的兴趣型式,处于同步的动机水平变化状态,这都是毫无道理的。我们开展差异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更要通过长善救失,帮助学生不断完善自我达到自己最佳的发展水平。①学生分层:研究学情分析,我们主要通过日常观察,与家长交流沟通,与学生进行访谈交流、兴趣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有效的分层学习;②课堂实施:在课堂教学前,根据具体情况写教案,我们会设置分层的学习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合理开发课程资源,提供差异化的学习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科学的设计分层学习活动。我们注重采取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保持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有兴趣。在课后,我们设置有差异的分层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最终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最大化的发展。

(2)、情境教学,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创设――启发――引导――链接这样一系列的环节来组织教学,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感知――领悟――创设――迁移,进而获得自己真正所能掌握的语言知识。

3、教与学方式的转变――以视听为主导的教学

丰富学生的视觉信息源。(视觉输入)

创设视觉化的信息环境。例如:班级中英语文化布置。

视觉化学习资料的大量呈现。例如:借助Ipad等多媒体手段提供丰富的视听一体化资源。

激发学生的视觉思考。(信息内化)

类比联想、感知领悟

鼓励学生的视觉表达(语言输出)

视觉化笔记(思维导图:本课的、单元的知识点梳理)

绘画。(制作英语小报、编一些简短的小故事、图片词典等)

语言交流本身的乐趣--口语交际最真实、最自然、最本真的状态。生动的语言场景,活泼的语言交流。

四、英语学科课程内容的设计

以《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PEP)(三年级起点)》教材为主。该教材的主要特点:体现了交际教学思想,注重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教材在整体构思、内容安排、活动设计和教学方法选用等方面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贯彻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和语言应用的基本原则,把知识和技能目标融合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之中,从而体现了把“话题-功能-结构-任务”结合起来的总思路。本套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起始阶段采用“全部动作反应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简称TPR),让学生在有节奏的歌谣中体验语言,在活泼优美的旋律中感受语言,在轻松愉快的语言活动中输入语言,让他们在做中学,在唱中学,在玩中学,从而为培养他们用英语进行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支持材料基本齐全,除了教师用书和学生用书以外,还有MP3/磁带:包括所有听力活动和悦耳的歌曲歌谣;视频导引,从而为学生提供地道英语环境。

五、成效

第2篇

【中图分类号】 G423.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21―0033―01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国家教育方针的指导下,为落实学校特色,发展学生特长和教师特点而自主确定的课程,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重要补充。农村小学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农村地区推进和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实选择和必然要求,是农村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但是受到农村小学办学规模、资源条件、师资队伍、教学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课程开发负担比较重,校本课程开发进度缓慢,因此,需要加强探索农村小学校本课程的建设,依据实际的发展情况,制订切实有效的课程目标,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在困境中不断探索,为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建设提供全新的发展思路。

一、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建设所面临的问题

1. 学生学习兴趣减退。与城市学生相比较,由于农村教学环境的落后,资源的缺乏,课程的单一,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学习热情造成影响,小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对学习产生厌倦的心理,逐渐在课程实施中丧失主动权,形成厌学情绪。

2. 校本课程建设负担过大。通常情况下,农村小学需要从全局出发考虑,需要开足开齐各类课程,导致农村小学校本课程负担比较大。比如,大部分农村地区缺少美术、音乐等专业教师,教师身兼数职,这些教师不仅缺乏专业的知识,并且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不容乐观,如此一来则无法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另外,还有部分农村教师教学负担比较重,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显得力不从心,甚至会从网络上下载资料应付了事,缺乏自己的观点与思路,导致课程内容平淡。

二、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建设的思路与方法

1. 积极提高农村小学教师校本课程建设的意识。首先,需要提高校长校本课程建设的意识。校长是课程改革的第一负责人,是整个小学的灵魂,只有校长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才能提高小学教师校本课程建设的意识。另外,上级领导部门还需要加强对小学校长的考核,并在培训与教育中让小学校长能够形成正确的理念,或者定期组织相关专家对校本改革出谋划策,加强开发与交流,在取长补短中得到创新发展。其次,要提高农村小学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的意识。一是要加强宣传与教育,提高小学教师对校本课程建设的认识,学校可以定期开展相关的培训,将新课程理念贯穿其中,并在工作重点上将校本课程建设工作反复强调。二是以点带面,学校可以事先做一个校本课程建设开发的案例,并且通过培训的方式让教师能够积极参与到校本课程建设之中,让教师获得理性上的认识。三是同步培训,小学需要对典型校本课程开发进行跟踪与调研,并及时总结经验与教训,或者召开相关的经验交流会,针对每一个阶段的校本课程建设进行再培训。

第3篇

关键词:课堂预设;自主生成;动态生成;问题生成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6-031-2

余文森教授说过:“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而没有生成的课堂则是不精彩的课堂。”预设是教学的前提,是对教学目的、任务和过程的科学设计。生成往往是以预设为基础,但不是预设的按部就班,是依据学情对预设的调节、拓展和丰富,是学习自主建构过程,所以预设与生成和谐统一,缺一不可。

一、预设开放性学习任务,在合作学习中走向自主生成

课前一周准备:将班级分成若干个小组,各组分别调查“沙钢集团”、“张家港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并对每个调查主题提出调查内容。调查目的是通过自主调查学习理解两种不同的工业联系。

调查题1:(1)沙钢集团的炼钢过程有哪些工厂?(2)以沙钢产品为原料的附近企业有哪些?(3)上述工厂存在怎样的联系?

调查题2:(1)张家港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主导产业有哪些?哪些是著名代表企业工厂?(2)开发区内有哪些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服务设施?(3)上述开发区内的企业工厂存在怎样的联系?

对张家港人来说沙钢集团可谓家喻户晓,所以本校学生对预设题1比较熟悉,通过在沙钢工作的家长、网上、实地考察多途径收集信息。

学生1:我爸爸在沙钢工作,我了解到了沙钢主要有这些工厂:沙钢烧结厂、沙钢焦化厂、华盛炼铁厂、宏发炼铁厂等。炼钢工序:铁矿石进入烧结厂去除杂质的烧结物和经焦化厂生产的焦炭进行炼铁厂铸钢,然后进入轧钢厂生产线材、钢材等产品。

学生2:以沙钢为依托,延伸冶金产业链,注重产业链的融入循环经济理念。世高金属(韩国SK投资),利用沙钢原材料进行热卷板、宽厚板深加工;美国新力金属主要生产汽车刹车片,它将沙钢生产的高速线材加工成摩擦粉;奥地利富利美科也是利用沙钢线材生产金属纤维建筑材料。还有沙钢的钢渣处理、除尘设备、煤焦油深加工等相关企业。

学生3:沙钢集团的相关工厂存在着上一家工厂的产品是下一家工厂的原料,所以是产品与原料的联系。

教师:前一道工序与下一道工序之间的联系,地理专业的角度形成什么样的工业联系?

学生讨论得出: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

教师:接下来请第二小组来展示他们的调查情况。

学生4:(小组PPT展示主导产业规划图和代表企业的照片)

学生5:张家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企业共同利用基础设施有土地、供水、供电、供热、供气、通信、道路。生活、生产服务设施有开发区服务大楼、教育(张家港市职教中心校、张家港外国语学校、梁丰幼儿园、初中、高中,小初高教育完善)等配套完善齐全。

学生6:综合上述,我们小组认为张家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企业形成了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

学生7:老师,我们在调查学习中了解到工厂的计算机网络联系算不算工业联系呢?

面对突如其来的教学意外,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先表扬再让学生讨论。讨论出的结论绝大部分都认为是工业联系,因为工厂可以通过网络交流信息,还可以获取市场信息,提品信息等,信息联系对市场化、国际化的工厂企业发展越来越重要。

我补充道:“同学们的讨论非常好,这应该属于工业联系的信息联系,你们完成了教学内容又超越了教学内容,非常了不起!”

二、预设乡土案例教学,在教师有效追问下动态生成

教学中直接分析教材提供的案例“珠江三角洲音响生产的工业集聚”,学生相对比较陌生,只是为了案例而学习案例,不能达到深刻理解地理知识的学习效果。为了贴近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预设学生已经亲自调查学习的案例作铺垫。首先分析案例1沙钢集团的工业集聚,然后再分析课本案例加深理解。

【案例1】 沙钢集团的工业集聚

沙钢集团是江苏省重点企业集团、国家特大型工业企业,全国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集团总部位于江苏省张家港市。沙钢是1975年靠45万元自筹资金创办的钢铁企业。改革开放20多年来持续、高速、高效发展。沙钢拥有集烧结、焦化、炼铁、炼钢、连铸、连轧及相应配套公辅设施于一体的650万吨钢板生产线一条,国际先进水平的100吨、90吨、75吨超高功率电炉炼钢、连铸生产线五条,平立交替、无扭控冷全连续高速线材生产线五条,全连续切分轧制带肋钢筋生产线六条,以及同韩国浦项合资的冷轧不锈钢生产线二条和热镀锌钢板生产线一条。具有年生产铁1000万吨、钢1500万吨、材1500万吨、不锈钢薄板40万吨、镀锌板15万吨的生产能力。

追问1:沙钢工业区内有烧结厂、焦化厂、炼铁厂、炼钢厂、铸造厂、轧钢厂等,它们存在工业联系从而近距离地聚在一起是什么现象?有什么好处?

学生1:工业集聚现象。好处有可以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费和能耗,进而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

学生2:老师,工业集聚有很多好处,但我们小组调查中也发现工业集聚有很多弊端,随着企业工厂的增多,交通越来越拥挤,环境也开始变差,可利用的土地越来越少。

第4篇

一、课程资源概述

作为实施条件的课程资源,对建设开放的语文课程起十分重要的作用,课程资源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课程资源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课程资源主要指广义的课程资源,即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与实施课程必要而直接的条件。

语文课程资源的分类多种多样。总的来说包括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两大类。校内课程资源在课程资源中占主导地位,而校外课程资源更多的起到一种辅助的作用。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开放的小学语文课程需要有丰富的课程资源作支撑,生活中的语文课程资源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只要有利于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发展的语文课程资源,都应积极地开发和利用。

(一)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原则

基于课程资源的基本特点和多样的类型,一般认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遵循如下的原则:

1.适应性原则。2.优先性原则。3.开放性原则。4.经济性原则。5.个性化原则。

(二)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方法

1.研读教材,形成以教材为中心的课程资源

教材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载体是教师教的重要依据也是学生学的重要依据。因此教师应立足教材,引导学生直面教材,研读教材,再从教材出发,关注课本外学习资源,让教材成为链接其它课程资源的纽带。

首先,课前搜索感知教材。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学生对教师介绍的背景知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其次,课上生成解读教材。只有将学过的知识与学生的实际联系起来,才能达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的目的。

2.鉴别利用校外课程资源

校外课程资源包括自然与人文环境,各种机构,各种生产和服务行业的专门人才等资源。鉴别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应开展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

3.实现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的整合

新课标十分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因此我们要以更广阔的视野来理解课程资源。既要重视课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要保证课内课程资源的深度挖掘,并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课内与课外课程资源的比重,做到课内与课外资源的整合。

(三)课程资源的创新

课程资源是不断更新的,课程资源的创新是在旧的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上进行的。大语文指出:“学校、家庭、社会、语文教育是一个大系统只有相互配合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三、如何建设开放的小学语文课程

教师和学生是课程资源的两大主体,建设开放的小学语文课程教师和学生是必不可少的资源,以下主要通过学生资源及教师资源两方面浅谈如何建设开放的小学语文课程。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1.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充分利用校园环境资源。

其次,亲近自然环境,进行校内外沟通。

再次,让学生走进社会实践。

2.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1)在教学中,老师由情入手,用自己飞扬的激情引发学生的感情,在老师的感染下,学生切己体察感同身受,进入课文情境。

(2)合作学习认为,学习是满足个体内部需要的过程,并且强调只有愿意学习才能学的好,在课堂上使学生趣味盎然,快乐无比,并产生对知识的渴求,学习的自觉性就自然而然的表现出来。

(3)从课外走进课内运用研讨会这一课程资源,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使学生真正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体验学习的全过程。学生主动性提高,自己用方法解决问题,实现了语文课程的开放性。

(二)教师角色的转变及能力的培养

在语文课程资源中教师是不可或缺的语文课程资源。

1.教师角色的转化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影响十分重要。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关注的,学生潜意识里将教师视为权威,因此教师必须为学生做好榜样。

(1)开放教学观念、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具体做法列举以下几点:

第一,课堂上需要讲解的知识在上课之前让同学自己预习,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运用自己喜欢的课程资源如运用研讨会、辩论会、图片等学习课文,找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课堂上师生共同讨论完成课文。课程讲解中出现的与生活有关的问题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实践。

第二,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将知识融汇到一起。学生在学习时有串联性,并对文中出现的场景虚拟、练习,结合多种课程资源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要创设开放的课堂就要有开放式的活动。课堂活动是教学开放的标志,又体现在学生作为全员全过程参与。

(2)在教学中提倡师生平等。

好的语文教学应充满激情,传播美好的人文精神,启迪学生的精神良知,富于学生自尊,以促进学生主动性、创造性和民主平等。在教学中情感是师生关系的桥梁。教师对学生和蔼仁慈,学生对教师态度发生变化,师生之间不再是敌对的,而是融洽相处,更有利于学生语文学习。

2.教师能力的培养

建设开放的小学语文课程教师仅仅转换角色是不够的,教师还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能力及素养。教师需要提升的能力主要有三方面:教学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

(1)教学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分析教材的能力。

第二,设计教学过程的能力。

第三,教学口语表达能力。

(2)创新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自身的创新潜能,创新是对教师的一种挑战,只有将自己职业知识掌握的十分熟练才能有所创新。教师如何创新方法如下:

第一,不断学习完善自己。

第二,探究新知识,变革旧有模式。

第三,思想先进,引进现代化教学。

(3)合作能力

第5篇

一、课程理念

我校积极探索构建特色课程体系,立足“规范+特色”,秉承“双轨并行促规范,两翼齐飞创特色”的发展战略,以“铸牢文化基础知识,全面挖掘学生潜能,着力发展学生特长”为目标,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要求,合理设置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为学校走向卓越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艺术教育课程设置的原则

1.均衡设置原则

根据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程,各门课程比例适当,并可按照地方、学校实际和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适当调整,保证学生和谐、全面发展。

2.立足校本原则

艺术教育课程是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在学校本土生成的,体现学校的办学宗旨,因此要求所有校本课程立足本校资源、教师、场地、社区等进行开发设计。

3.发展性原则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课程,以促进学生最优化发展。

三、艺术教育课程的具体实施

1.加强管理,科学设置各类课程

严格执行新课程设置方案,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指令性内容按要求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在课程管理上转变管理思想,研究管理办法,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校在课程改革实验中的主体作用,保证足够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和开发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的时间和空间。

2.明确艺术教育课程开发步骤

在艺术教育课程开发的实践中,我校的开发程序、实施程序、课程设置,以及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或家长自主开发课程、课程纲要审议制度、课程教学责任制等,都是对中小学艺术教育课程开发研究的新促进和新突破。在艺术教育课程开发理论上,我们初步形成了以学生需求为核心的课程理论体系。而且,在艺术教育课程的形成途径上,我们探索出了“自上而下”的演绎模式和“自下而上”的归纳模式有机结合的途径。

目前,我校开设了健体、尚美、怡情、育品、培智、养慧等六大领域20门活动课程。这些课程,给学生提供了发展、完善自我的平台,唤醒他们心目中的自信与自尊,不断从成功走向成功,获得生命的快乐。特色课程设置分必修课和选修课。

四、评价机制

对于教师评价的结果,根据《特色课程评价方案》分工作量和工作质分别计入教师积分卡和全方位目标考核方案。对于学生评价的结果,分过程中和阶段性评价等级分别计入学生个人成长档案和操性评价手册。

对于在特色课程开发和特色活动中表现突出的老师和学生,优先推荐参加高层次的展示评比活动。

五、彰显艺术教育成果

1.学校艺术教育特色已经形成

自2004年我校提出以“艺术教育”为办学特色至今,短短十年时间,学校先后开设了六大领域20多种特色社团,学生参与率达100%,师生整体艺术素质得以明显提高。在教师的悉心指导和精心辅导下,学校艺术教育结出了累累硕果:学生小提琴乐团多次登台献艺,学生个人画展成功举办,书画作品、音乐节目在国家、省、市级比赛中屡屡获奖。

2.学生得以和谐发展

学校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营造了和谐、愉快、富有朝气的艺术教育氛围,为学生建构了施展艺术才华的殿堂,学生在学习中不仅掌握了一门艺术技能或专长,而且培养了意志,提高了文明程度,学生从小具有良好的艺术修养,将使他们终身有益。

3.教师素质得以提高

第6篇

[摘要]目前,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课程改革。我校通过对“市场营销学”课程建设的实际操作,明确了课程建设的内涵,进行了课程分析和定位,确定了能力培养视角下,以突出技能为主的教学内容,找到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的教学模式,完善了课程的评价标准,将“市场营销学”课程建设成精品课程。

[

关键词 ]能力培养 市场营销学 课程建设

[作者简介]苏日娜(1972-),女,内蒙古通辽人,内蒙古财经大学商务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营销管理。(内蒙古通辽 028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4年度内蒙古财经大学教育教学项目“基于动态环境的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优化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JXC1311)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21-0096-02

课程建设的目的是使课程的内涵更加丰富,历久弥新,能更好地实现专业目标。高校的课程建设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市场营销学”课程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一门建立在经济学、行为科学、现代管理理论基础上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是发展较快的管理学科之一。为了使“市场营销学”课程适应不断更新的、急剧变化的市场环境,使学习者能够胜任未来竞争激烈的市场营销岗位,本文认为学校要从培养学习者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出发,有针对性地设计课程的内容、教学模式及实施过程,增强课程的教育教学效果。

一、开展调查研究,分析课程建设的基本问题

1.课程建设的内涵。所谓课程建设,就是教育课程从无到有、从不完善到内容丰富、体系合理、具有发展后劲的过程。从课程内容的获得、实施到学生获得学习体验、能力提高,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历程。从课程的内容建构来看,应当包含具体的岗位任务,以及所需要的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学习和工作的态度、意志品质等方面。课程建设对内容的选择要侧重于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经验,与未来职业岗位相联系,注重综合性及均衡发展。对评价方式的选择要侧重于有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的功能,不要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高等教育课程的最终成功不是单纯地以学生的考试分数作为考核标准,更多的是以学生能否胜任未来的工作岗位以及在这样的工作岗位上的发展潜力来衡量。这样一来,课程的核心环节是处理好工作与课程的关系,通过课程的实施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所以,高等教育课程开发要有来自任课教师、行业企业专家、市场研究者等的多方参与,这样才能促进专业目标的实现,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2.“市场营销学”课程分析。市场营销专业面向各级工商企业、管理部门、各类营销机构,学校要培养具备市场营销知识和技能、有开拓创新精神、能适应21世纪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同时还要能为企业实践与市场运作提供理论基础和决策参考,要求学生系统学习营销理论、形成良好的职业能力。“市场营销学”课程是本专业的主干课程,是核心基础课。课程重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的传授,重视在买方市场条件下的卖方营销能力培养,重视学生积极、健康的市场观建构。该课程的建设工作,对专业教育目标的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及后续课程的开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基于能力培养的课程设计思路。根据课程的整体要求和实施情况,依据调研的理论构想,确定课程的建设思路:以培养学生市场营销的综合能力为出发点,根据专业标准和行业要求,分析整理市场营销人员、物流管理人员的岗位要求、相关知识技能,以“扎实、系统、创新”为基本点,整合教学内容。增加实践教学学时,结合岗位标准,设计市场营销的实训内容,注重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工作,建构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采取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突出能力培养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课程评价方法,改变单纯的以理论考试评定成绩的方法,建构能力本位的课程评价体系。

二、“市场营销学”课程建设创新实践

1.明确课程建设理念,做好课程定位。课程建设理念指导课程建设工作的思路,课程定位指导课程建设实施过程中不偏离专业的方向。“市场营销学”课程主要培养企业需要的具有专业营销理论基础和营销实践应用能力的高级应用型营销管理人才,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秉承基于工作导向、突出实践能力、突出学生主体、强化自主学习的建设理念,将之放在专业基础核心课的位置,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基础理论的前提下,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实现专业教育教学目标,为下一步学习物流管理等课程打好基础。

2.以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载体,整合“市场营销学”教学内容。为了提高课程的效率,培养学生能力,在内容整合过程中,一要以工作任务为载体,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围绕市场需求这一中心问题,精心设计工作任务,将基本的知识融于其中;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或通过听讲解,或通过自主学习,或通过小组讨论,掌握基本知识,同时完成工作任务,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要对教材内容有取舍,现行教材浩如烟海,教材内容细如花针,教师在教学中要有选择地为学生整合有效的、利于均衡发展的学习内容,并在教学中持之以恒地贯彻下去。市场营销管理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等内容要讲好、讲透,要求学生扎实掌握,并能灵活运用;广告学、企业战略规划等边缘学科知识要介绍给学生,鼓励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等学习方式,开阔视野,拓展知识范围。教师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自己学,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取舍要能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三要用发展的眼光来整合教学内容。营销市场是变化的,理论的学习和探索要跟上市场变化的脚步,不断推陈出新。此外,课程建设本身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内容、模式、实施都要在变化中求发展,要在发展中求得建设成果。

3.探索基于能力培养的、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热情的教学模式。能力的培养贯穿于课程实施全过程,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充分体现这一要求,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模式以有效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并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是本门课程建设过程中要努力做好的一项工作。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教师讲解基本的市场营销环境、企业战略规划、市场营销信息系统和决策、产品和价格等基本知识,让学生理解、识记、背诵。而“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探讨的是企业在营销活动中的实际问题,学生由于缺乏感性的认识和实践的经验,往往不知其所云。为了避免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现在的课堂教学要注意采取案例教学、小组讨论教学等方式,通过案例的分析,让学生针对具体问题开展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既习得知识,也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课堂设计活动,以工作任务引领学生在模拟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实战演习。总之,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模式,要遵从“认知一思辨一明理一导行一反思”的原则,让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中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品质,并迁移到今后的工作中。

4.以能力为导向,建构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为了培养学生综合全面的素质,学校要不断完善课程评价体系,通过科学、客观、积极的评价,为学生指明努力的方向。首先要完善课程评价的内容。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所以在课程评价中就要有相当一部分内容充分体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试卷答得漂亮、分数高等不是评价学生的全部标准,还要加入操作技能评价、合作精神评价、创新精神评价等内容。其次要采用多种评价方式。任课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与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评价、自我评价相结合,做到多元化、多视角评价,全面反映课程的实施效果。

第7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学前教育 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8-0069-02

在有关高等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相关资料的收集过程中,一些学者运用实证法对高等职业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如庞云凤、张宗业在他们的研究中针对高职三年制的课程结构体系提出了在以实践为首的基础上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方面,不同的学者将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分成不同的模块,并提出了相应的具体实施措施。金建生将其分成五大领域:通识领域、学科专长领域、学科专业领域、教师教育领域、技能和实践领域。妍容则将其分成四大类:通识课程、专业教育课程、技能教育课程、实践教育课程。步社民将其划分为三大类:通识课程、师范性课程、专业课程,其中最重要的专业课程又可划分为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主干课程又可划分为专业理论课程、专业应用课程、专业实践课程。

Christopher pierce Brown对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和课程设置进行了研究,他在2005年选取了9个学前教育专业的在校生,让他们分别叙述在校教育经历以及对教师角色、课程设置的理解,以此研究得出学生的所学与实践之间脱节的结论,并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结构中的理论课程与实践安排提出了很多建议。

学前教育专业旨在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掌握学前教育专业必备知识,具备编制和实施具体教育方案的初步能力,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良好的英语听说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及组织管理能力;了解现代学前教育思想观念和发展趋势等专业能力;具有较强的应用创新能力,能够在各级各类幼儿园、各种早教机构、培训学校等从事保教和研究工作的教师、学前教育行政人员以及其他有关机构的技术技能人才。

幼儿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包括:思想素质: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职业素质:具有良好的行为规范,热爱本行业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身心素质:具有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军事训练标准,具有健康的体魄,对不断变化的技术与社会环境,具有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

幼儿教师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包括:科学文化知识:掌握一定的政治、经济、英语、计算机、地理、历史和生物等知识;社会生活知识:热爱生活,具有法律法规观念,掌握社会生活基本知识和人际交往常识;专业知识: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国家和地方学前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动态,掌握学前教育的工作规范。

幼儿教师应具备的能力结构包括:学习能力:学会学习,具备综合利用各种手段查阅资料、获取所需信息和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应合作与竞争;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沟通和表达能力;专业能力:具有较高的各项综合

――――――――――――――――――――――――

*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院级教改课题研究成果(编号:WZJY201513),课题组其他成员:李永明、汪梅、王鸽子、高琴

能力素质,懂理论、精实践、强素质,专业化、技能化,能胜任各级各类幼儿园、早教机构以及培训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努力成为“能教、能管、能教研、能创新、能协调,会沟通”的“五能一会”的幼儿教师,具体包括“两种观念”(先进的幼儿教育观念、高尚的职业道德观念),“三种能力”(保育能力、教育能力、保教反思能力),“六项技能”(弹、唱、跳、说、画、做)。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在幼儿园、亲子园、早教机构、培训学校等婴幼儿教育单位从事保育、教育等工作。初始岗位为保育员、幼儿教师、班长等。发展岗位为教学园长、园长等。

保育员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是严格按卫生消毒制度做好茶杯、毛巾、玩具等的清洁消毒工作;每天做好室内外包干地区的清洁工作;做好班级幼儿养护工作;熟悉业务,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加强安全操作,节约用水、用电;幼儿厕所保持无臭味;定点、定放工具,如有损坏及时修理,遗失要及时报损,专物专用;协助教师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和课后整理工作。

保育员岗位的典型职业能力是爱岗敬业、全心全意为家长服务的能力;讲文明、讲礼貌、以身示范的能力;精通业务操作的能力等。

幼儿教师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是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结合本班幼儿特点,制订工作计划,并做好期末总结;每天认真做好晨检工作,做到一摸、二看、三问、四查;观察、记录、评估每个幼儿的发展情况,并做好相应记录,以促使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有所发展;热情接待家长,做好家园共育工作;主动参加教研活动,积极发表意见;主配班教师之间要相互尊重、关心、团结、合作,勤于沟通,育方式、方法等。

幼儿教师岗位的典型职业能力是爱岗敬业、全心全意为家长服务的能力;讲文明、讲礼貌、以身示范的能力;团队分享与合作能力;教研、科研能力;勤俭节约、废物利用能力;践行、执行能力;负责、担当能力;遵守、变通能力;安全掌控能力;善于学习的能力等。

班长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是负责本班成员的工作安排;制订班务工作计划;带领本班教师做好家长工作;团结班级成员努力完成教养任务,协调班级工作,为班级创设宽松、和谐、愉快的工作氛围;做好班级财产物品登记、保管、清理工作,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经常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处理,确保班级财产安全;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介绍本班教育教学计划及活动安排,组织家访,做好家访及家园联系记录。

班长岗位的典型职业能力是全身心融入幼儿园工作的能力;分工与合作的领导能力;团队协调的工作能力;负责、担当能力;家园合作共建能力;安全、掌控能力;组织能力等。

教学园长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是负责全园的教育教学工作;完成园长交办的各项任务;领导制订幼儿园的学期教学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检查和总结;协助园长组织领导德育工作;指导全园科研工作,组织课题组正常开展研究活动;组织和指导家长工作,办好家长学校;建立健全教师业务档案,为教师职称、晋升及各种奖励提供切实可靠的资料;领导、组织好教学人员的考勤、考绩工作。

教学园长岗位的典型职业能力是教学组织与管理能力;安全教育领导能力;团队协调分工能力;教研、科研能力;总结、反思能力;计划、执行能力;负责、担当能力;承上启下协调领导能力;教师培训能力;家长工作能力等。

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是在对幼儿园、亲子园、早教机构、培训学校等调研分析的基础上,依据保育员、教师、班长、教学园长、园长的任职要求,从幼儿园一线保育员岗位任务分析和岗位能力分析入手,参照国家颁布的幼儿教师职业标准,与合作幼儿园、订单幼儿园合作构建的基于幼儿园保教工作的专业课程体系。按照“社会人”“职业人”的通用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和专业基本技能培养、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和职业岗位能力培养设置课程,完成从学生到幼儿园合格员工的身份转化。

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

公共必修课: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大学英语、大学体育、计算机基础及应用、军事课、大学语文。

专业理论课: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政策法规、应用文写作、学前卫生学、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文学、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普通话与教师口语、写字。

专业技能课:幼儿园环境创设、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幼儿游戏理论与实践、舞蹈、美工、声乐、乐理视唱练耳、钢琴、即兴伴奏。

第8篇

关键词:隐性课程;高校德育;高校学生公寓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4-0253-02

德育是有意识、有目的地实现社会思想道德的个性化和个体思想品德的社会化过程。近年来,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校的各项后勤工作日益出现社会化的趋势,高校学生公寓园区纷纷兴起。各高校积极组建后勤服务企业,实行企业化经营、社会化运作,创造了“托管”、“合管”、“社会参与”等多种方式,广泛引进社会资金,给高校后勤的社会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它在明显改善大学生的住宿生活条件的同时,也给学生在日常生活、思想道德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而使高校学生生活园区的德育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认为,社会化的高校学生公寓园区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它也必将成为高校德育工作者探讨和研究的新课题。

总的看来,高校大学生入住公寓以后,在地域上以及相应的文化氛围上都远离了大学教学区,其生活的空间更为广阔自由。一方面,这为培养学生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提供了机会和空间,有利于学生逐步养成面对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这种与社会的近距离接触,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对主观世界进行锤炼和改造,有利于认识上的飞跃。另一方面,目前在读的大学生大多都是90年左右的独生子女,是在长辈的多重呵护和无微不至的关爱中成长起来,他们的自制能力相对较差;在这样一个相对独立、缺乏约束的学生公寓环境中,他们很有可能犹如无缰之马、放任自流,结果往往思想道德滑坡,学习成绩下降。

具体地说,本文认为,社会化的公寓园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文化氛围不浓,周边环境令人担忧。在大学里,学生有了充足的自由支配时间,而高校后勤社会化过程中园区的相关配套设施并不完善,这其中的空档使得某些片面追逐经济利益的个人及团体有机可乘。加之大学生自身自律能力还不完善,且多为在外求学,远离了家庭和父母的约束,因此极容易受到各种各样的诱惑。

鉴于社会化的公寓园区带给大学生生活与思想上的冲击,本文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成因分析:

1.历史原因。各高校的后勤社会化以学生公寓建设为突破口,虽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中国高校后勤原有设施老化,第三产业水平相对较低,且处于后勤社会化的起步阶段,加之学生公寓的出现对学校和开发商来说,都是初次涉足根本无经验可谈。因此,双方在考虑、规划公寓整体结构、房间布局、配套服务设施(文体、安全保卫、医疗卫生、邮电等)、入住率、物业管理员的素质等问题,缺乏长期统一的规划,从而给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以及管理层面带来许多问题。

2.现实原因。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高等学校的后勤服务和学校捆在一起,是行政式的后勤管理,被动地接受行政指令为教学、科研、学生服务,而现在是经营(当然这种经营性具有极大的公益性),主动地为教学、科研、学生服务。这就牵涉到投资开发建设高校学生公寓园及相关配套的文体、医疗、保卫、电信、超市等设施的完善问题,而这需要有实力的开发商来解决,但事实上,社会上真正有实力投资大学生公寓园建设的房地产公司、银行都不十分乐意投资于资金回收周期长的高校学生公寓园开发。与此同时,物业管理方为了经济效益,必然极力降低成本,服务质量和周边环境自然不尽如人意。加之处于开发的前中期,相关的配套设施仍在设想或建设中,所以带来管理和学生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的许多问题。

3.认识上的误区。高校学生公寓园区实质上指的是在校外建设的社会化运作管理的学生生活中心,但很多人常常误以为高校后勤社会化就是将高校后勤全部推向社会,将学校后勤完全当做负担,从而在实践层面上,造成其管理机制和运转模式上完全与学校脱钩的趋势,这必然不利于高校学生的德育工作的开展。

参考和借鉴19世纪末至20世纪40年代的“进步教育运动”的理论,将道德教育工作的侧重点转向强调经验、重视行动和追求实用上来。具体说来,道德教育的过程应该具有社会性,道德教育的途径应该具有广泛性,道德教育应该具有活动性。由此,高校应该注重德育隐性课程的建设,从园区文化建设、物质化建设和制度化建设等方面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开展有效的公寓园区德育化工作。

众所周知,美国教育社会学研究者杰克逊(P.W.Jackson)1968年,在《班级生活》(Life in classroom)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的概念,隐性课程就其内涵而言,是非学术的,一般不在课程的规划中反映,它更多的属于非实体性的精神文化,是一种潜在的文化要素,是一种特殊的教育现象,具有以下特征[1]:

第一,潜隐性。与显性教育不同,隐性教育主要是以间接、内隐和渗透的方式来影响学生,经常将教育目的潜隐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利用学生无意识、易受暗示等心理特征把有关道德内容渗透到具体的人、事、物和活动中,对人的思想发挥着浸润功能。如细雨一般,悄无声息的渗入,淡化显性课程所体现的强制性、外显性[2];隐性课程常常借助于显性课程的形式或其他方式,学生接受其影响常常是无意识的,但隐性课程所包含的教育因素附着或内隐于事物之中的“制度性”、“关系性”、“环境性”、“媒介性”、“行为性”,大都是能够被人眼观、耳听、手触和身受的。第二,累积性。隐性课程产生效果是一个逐渐量变的过程,只有经过一定量的积累,才能产生质的变化。只有通过对隐性课程所附着的事物与现象的感知,才引发主体复杂的思维活动,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领悟到隐性课程的内容和真谛。第三,稳定性和持久性。隐性课程如学校价值观念、行为方式、语言习惯、制度体系、指示符号、建筑群体及风格等等。由于其固有的时空性,所以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不断提高学生认识水平和完善其知识结构,促进其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方式和自我教育能力。

在隐性课程这些特点的基础之上,高校管理者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展开:

1.合理规划,注重园区物质性教育。一所好的学校连墙壁也会说话。园区的物质文化载体,主要包括园区建筑、园区文化设施和美化物态。园区主体建设指门面、路径、学生公寓、食堂等,园区文化设施主要指体育场(馆)、图书馆、文艺馆、展览厅以及相关的设备、器物。园区美化物态指草坪、花坛、亭台、假山、纪念碑等。客观物体本来是没有生命和情感的,经过教育建设者按照预期教育目标和精心的设计和创造,使这些“无声”的教育资源,适应学生成长的需要,并体现教育者的价值取向,使学生获得熏陶和感染,深刻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方式与生活方式的选择。

2.完善制度,实现园区制度性教育。园区文化中的制度文化作为一种外在的规范,具有很大的强制性,对于园区正常的教学生活起到良好的制度保障作用,从而具有强大的规范功能。制度教育是学校通过规章制度和纪律条令的宣传、学习、贯彻、监督,使学生树立法律观念,自觉地约束和端正个体行为,以保障合理有序的环境。实行依规管理,教育者的作用无疑是显著的。但是如果换位考虑,针对学生而言,如果学生自主的选择和利用法律法规、校纪校规来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从而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目标,就很明显地成为制度性教育。中国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不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过:“智育注重自学,体育注重自强,德育注重自治。”[3]因此加强学校制度建设,健全和完整各种教育制度,对学生规范自己、约束自己、发展自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积极引导,加强园区行为性教育。公寓园区的行为文化载体主要包括主体行为形象、科技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交际行为。主体行为形象主要指园区领导作风和领导风格,教师的品行人格和气质、仪表、学习风气及学生的饮食用餐等生活习惯。科技文化活动载体指在园区创设条件而开展的开创性教研学术活动、学生为主体的科技文体活动等等,“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思想政治、学术科技、文娱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使大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4];社会实践活动载体指园区结合社区与校本部开展的青年志愿者走向社会、服务社会的实践活动;交际行为载体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异型之间交往以及校纪交往活动。在上述的工作和生活交往中,园区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依据已理解的生存原则、道德准则,制约并指导着自己的行为,从而影响他人的思想和行为。

总之,高校学生公寓园区面对环境的变迁,探索切实可行的德育途径已成为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重中之中。挑战中必然蕴藏着机遇,新时期、新形势要求高校管理部门充分利用地区优势,深入挖掘各类主、客观因素,化消极为积极,化被动为主动,在加强高校学生公寓园区内部德育课程管理的同时,寻找新的德育着力点,充分发挥各种隐性课程的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冀学锋.当代高校德育基础[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

[2]于大海.李春花.论隐性教育的特点及其功能[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