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2 09:33:2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八年级音乐教学反思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人教版八年级(下)Unit9 Have you ever been to an amusement park·Section A Period 2
2 设计思想
指导思想:新课程标准强调课程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单元Unit9 Have you ever been to an amusement park· Section A Period 2(听说课)本单元围绕现在完成时谈论过去的经历。而本节课是本单元的基础知识铺垫课,即现在完成时的引入,以曾经去过什么地方为话题学习Have you ever been to…·及其肯定和否定回答,在回答时运用Me too 和Me Neither。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在学习了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过去将来时等的基础上在本单元学习现在完成时,他们对以前所学各种时态基本上了解其结构、意义、每种时态的陈述句 否定句及一般疑问句结构。因此学习本节课Have you ever been to…·有了一定量的句子结构知识储备。另外对本节课对话要求替换的地点名词如:park, zoo,aquarium 等在以前都已经学习过。学生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美好的向往和憧憬,对各国的城市与名胜具有好奇心理。
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习单词:amusement park, water park, space museum
(2)掌握句子:Have you ever been to …·
Yes, I have. / No, I haven''t.
Me too.(Me Neither.)
情感与评价:
情感:①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如何去谈论过去的经历,增强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②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强烈兴趣,乐于参加各种活动的积极情感。
4 教学难点
Me,too./Me neither.的准确运用。
5 教学过程
Step1复习和导入:(5分钟)播放迪斯尼音乐Let''s play.用已学过的句型进行口语热身练习。创设英语氛围,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习积极性。
Step 2新句型呈现(5分钟):用旧词汇图片
用同样的句型替换词汇zoo, amusement park, water park, space museum。加强对该对话的认识。
Teacher: Have you ever been to Sydney·
Students:No. What about you·
Teacher:Me neither..
Step3句型练习:(15分钟)学生看图片分小组练习对话,然后再按洋葱圈方法练习(五分钟)。练习完之后学生分组及按洋葱圈顺序展示对话。(5分钟)
然后学生一起听听力材料并作相关练习题。(5分钟)
Step4任务应用:(8分钟):让学生接受当记者采访他人的任务,利用所学句型对话访谈。
StudentA:Have you ever been to…·
StudentB:Yes,I have.(No,I haven''t.)What about you·
StudentA:Me ,too.(Me neither.)
Step5小结:(1分钟)师生共同总结所学句型与新词。并以练习题的形式巩固小结内容。
Step6书写练习(5分钟):让每位同学写出一段对话,完成语言输出书写的任务。让两位学生在黑板上书写,其他学生在笔记本上写,在教师走动给学生提供指导并给予评价。
Step7作业布置(1分钟)为了巩固课堂上所学知识,并为了和下一节迪斯尼乐园的简介一文衔接,给学生布置两个作业:1.Describe a place where you have been.
2.Search the information about Disneyland.
最近,我一改以往的教学过程,把学习音乐知识放在课堂教学的初始阶段,发现课堂教学进行得非常顺利。课一开始,老师走进教室,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老师身上,他们用好奇的眼睛注视着老师,我趁势抛出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再用学习的结果指导歌曲的学唱,这样学生课前学习的音乐知识在本节课里得到运用,学习过程非常轻松,知识掌握得也较牢靠。以四年级上册歌曲《愉快的梦》一课为例,我采用了这种方式教学,取得了较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上课伊始,我让学生合上课本,听老师弹奏乐曲(《愉快的梦》),并用手轻轻打拍子,听完后告诉老师是几拍子。当我弹完,学生纷纷发言:“三拍子。”我肯定了学生的回答后说:“我们刚刚听到的乐曲是‘两组’三拍子构成的,即六拍子。”我及时在黑板上板书了拍号“”,并告诉学生,它的强弱规律基本上是三拍子的重复,只是把第四拍变成了“次强”成为“强、弱、弱、次强、弱、弱”。接着让学生轻拍身体来感受这个强弱规律,并合着音乐拍一次。然后我问学生:“‘’这个拍号你们还有什么不懂的?”学生举手回答:“‘8’是什么意思?”我板书之前学过的拍号“”、“”问:“这里的‘4’是什么?”学生:“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我接着提示学生:“以此类推‘8’是什么意思?”学生恍然大悟:“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我抓住时机板书出《愉快的梦》前两个小节的旋律“3 3 321│5・ 5・ │”请学生演唱,教室里立刻活跃起来,孩子们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很快有几个学生就把这句唱准确了,我让这些孩子当小老师教全班同学唱。接着又板书曲谱“5 5 542 │1・1・ │”,学生根据刚才的经验,很快唱好了这两小节。我在最后一小节的两个“1・ ”处加上连线,告诉学生现在这两个“1・ ”只能唱第一个,但要唱够六拍。我顺势提问:“那么这条线起什么作用呢?”学生回答:“连接作用。”我又把连线画在“542”上,接着问道:“那这几个音又要怎么唱呢?”学生发现,加不加连线对这几个音来说没变化,那么为什么又要加上连线呢?我在这两小节下面加上歌词“轻轻荡漾”,学生很快就发现,“荡”字是用三个音来完成的,所以加上了连线。我将知识点一语道破:“这个连线在这里表示连接,一字多音时就要用它表示。”至此,本节课新学的音乐知识便已水到渠成。我把剩下的简谱让学生自己学唱,学生学习积极性非常高,而且学得非常快。
下课后我开始反思,以前的教学问题出在哪呢?
1.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新课标在处理好各种关系中要求,既要启发学生又要有适当的讲授。如果直接告诉学生,这里是什么知识,所以要怎么样唱,学生就成了被动接受的工具,他们的积极性也不高。正如一句话总结的:说给我听,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也会忘记,让我自己去做,我会永远记住。
2.没有做到以学生为本。老师在学生唱歌的过程中随意打断学生,让学生的演唱被迫中断,这与打断别人说话是一个道理,是一种不尊重学生的表现。也难怪学生这时都不愿听老师讲解知识。
3.没有做到以音乐为本。音乐课不同于语文、数学等课以传授知识为主,而是以丰富学生情感为主。如果在学生学唱歌曲时,不时地停下来传授音乐知识,不仅会明显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使情绪低落下来,老师的教学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在这样的情绪影响下,唱出的歌就必然会失去了它原来的味道。所以老师要做的,就是运用一切尽可能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调动学生的情绪,使其始终能积极地参与老师设计的一切活动――包括音乐知识的学习。
4.音乐知识的讲解没有做到连贯性和系统性。没有复习巩固、启发引导和层层剥笋的过程,学生见到的只是一片树叶,而非枝繁叶茂的大树,更别说一片森林了――正所谓“一叶障目,不见森林”。也正是因为学生学到的知识是零散的,难于理解消化,所以总是容易忘记。老师在讲解音乐知识时要有宏观的架构,注重前后知识点的衔接,从而达到让学生理解和记忆的教学目的。
蹇菊华 四川省苍溪县陵江小学
书 讯
《名优教师设计音乐课教案与评析》
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
由音乐教育家曹理主编的《名优教师设计音乐课教案与评析》系列丛书现已由人民音乐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丛书依照人民音乐出版社2012新版初中音乐教科书编写而成。教科书中的每个单元,编者都分别请两至三位名优教师设计出三至七篇教案,并附上点评文章。每篇教案及点评均以有效指导实际教学为目标,因此该丛书的实用性强、参考价值高,欢迎各位教师选购。具体书目如下:
名 称 定 价 开 本 备 注
《名优教师设计音乐课教案与评析》七年级上 28.00 A4 已出版
《名优教师设计音乐课教案与评析》七年级下 28.00 A4 已出版
《名优教师设计音乐课教案与评析》八年级上 29.00 A4 已出版
《名优教师设计音乐课教案与评析》八年级下 29.00 A4 已出版
《名优教师设计音乐课教案与评析》九年级上 暂无 A4 2014年7月出版
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本学期,我校以新课程改革为重点,突出学科建设,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模式,既保证教师队伍自身的提高和发展,又以学生良好习惯为出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圆满完成了本学期的工作任务。毕业班"一测",我校完成市教育局下达目标任务的113%,在市区,完成目标人数连续三年排名第一,
七、八年级期末成绩比去年同一时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为学校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为总结过去,开创更美好的明天,特将本学期工作给同志们汇报如下:
一、加强硬件建设,改善办学条件
近年来,在校长的努力下,学校的基础建设得到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除建起了崭新的教学楼,配备了理化生实验室,修了四个标准的篮球场,更换了学生的新桌凳外,今年暑假,学校对南教学楼修缮一新,教室里里外外粉刷一遍,教室外走廊和上下楼梯贴上了瓷片。本学期学校又筹措资金硬化了后操场东侧学生活动场地,为学生身体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今年又新增图书3万多册,理化生新配仪器药品40多万元。12月份,校长又多方协调,几经努力,极力争取,为我校23个教室安装了高质量的多媒体,目前,多媒体已在部分年级的部分学科投入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进一步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保障。
二、教学方面
(1)常规教学
①继续推行周工作例制,每周日出示下周的工作,加强工作的计划性,使教师入校后就明了本周工作,提高了教师工作效率;
②进一步推进学科教研工作。本学年,我校专门腾出6个办公室作为学校的集体备课室,并且统一协调安排了各学科的教研时间,力保让各学科教研有计划开展,备课组长统一安排了上学期教研的内容、主备人,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内容,避免了教研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③实行例会分级制。本学期,为提高工作效率,学校对例会进行了调整,三个年级分开召开每周例会,这样各级说各级的事,使会议内容更具有针对性,有事多讲,无事少说,压缩了会议时间,提高了会议效率;
④继续推行公开课制。本学期,我校安排不同学科近40名教师上了公开课,这些课大多反映了我校当前课堂教学水平,通过观课、议课使我校除重视平时的课堂教学外,也能从其它教师的公开课中学习别人的方法,发现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扬长避短,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⑤加强对教案作业的检查、反馈。本学期,学校安排各学科备课组长参与学校教案、作业的检查工作,参与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使反馈的信息更具权威性,这样好的作法有利于在学科组推广,存在的问题也有利于相互协商,互相补充。每次检查,备课组长都会写出检查结果,并对教学提出自己的建议,对教学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⑥继续强力推行"周周清"制,尤其是
七、八年级基础学科和九年级各学科,都能根据学生,对每一周或每一章节、单元知识掌握的情况,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帮助,应该说,在这项工作中,老师们的付出换来的是学生的成长与进步,尽管我校各学科在推行周周清上有差异,但取得的成效比较好,深得家长的好评。
⑦做好评教评学活动。学生评价教师最能体现师生关系,反映的是教师整体素质,能被学生评为最喜欢的教师是教师最大的荣誉。本学期我们评出了近40位学生最喜欢的教师,并且在郑州市第四届校本教研推进会上展示,在校园内展示,在校门口展示,社会反响较好;
⑧做好段考和质量分析工作。上学期,学校三次月考,一次期中考试和最后的期末考试,每次考试老师们都能积极准备,严肃考试纪律,认真批阅试卷,并能针对自己所教学科成绩,进行质量分析和总结反思。目前,七年级的三主科出现较好的成绩,令人期待,八年级保持稳定,九年级进步很大,教学质量呈良性发展局面。这些成绩的取得也得益于我们各学科目前正在推行的课堂教学改革,得益于我们正在逐步完善的新课下,以学生为学习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2)本学期工作的重点
1.改变教学观念,课堂模式融入新理念。
探索新课程下的教学模式是我校教学工作的重点工作。本学期为了克服满堂讲,满堂灌这种陈旧的,不适应现代教学需求的教学方法,倡导少讲多练,相信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的教学思路,我们在各学科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上,广泛开展了一场教学变革,一次教育的革命。在实施少讲精讲,重视学生练习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曾有过顾虑,有困惑,有不适应,但最终在课堂带给我们的惊喜中,我们容纳了它,并坚定了这一教法的信心。这其中离不开备课组长的组织协调,离不开同组教师的团结协作,分工合作,尽管我们仍有带着镣铐跳舞的感觉,但我们从学生的变化中,从成绩的提高中看到了希望。11月份,备课组长参加了郑州58中举办的洋思中学教学模式展示会,使我们近距离接触课堂,触摸到了教学模式的雏形,形成了我校课堂教学模式,10月份全校英语教师去郑州七中学习英语教学的先进经验,他们的单词突破,重点词组、句型的课堂训练,作业的反馈等都给我们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尤其是他们不计报酬、乐于奉献的精神才是这所名校立于不败之地的精髓所在。12月份部分教师还去郑州人民会堂参加全国首届初中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聆听大师教诲,感悟教学实践,增强了我们课改的信心。每次学习都会被新课改中课堂的变化带来巨大的震憾,带给我们思考,带来我们的转变。目前,我校数学组的"三环七步"教学法、历史组的"三环六步"教学法已逐步完善,每个步骤,每个环节,每份教案,每张学案,周周清试题,单元清试卷等等,无不凝聚了老师们的汗水和智慧,其它学科也相应出台了各自的课堂教学模式,相信学生,依靠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我们所要做的是通过某一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学习会习,培养学生自学习惯通过合作交流,借助探究实现"教"与"学"的优化组合,实现教师观念的彻底转变,学生自学能力的彻底攀升。现在回想起来,在我的学时代,高二学会了开简谱(音乐上的简谱),那是我花了三个月的早读的最后十分钟练出来的,高中不上音乐课,没有一位音乐教师,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教师的作用便在于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新的教学模式把更多的权利,更多的时间还给了学生,学生被无形中调动了起来。在此,衷心感谢一学期来全体一线教师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各级探索,感谢各位备课组长的付出,感谢全本教师的团结协作,不甘人后的无私奉献,新课改能发展到今天,是我们全体教师共同努力的结果,希望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在正确的道路上能挖得更深,走的更远。
2.依托校本教研,助推课堂模式
12月8日、9日,郑州市第四届校本教研推进会在我市隆重召开,我校作为分会场之一,承办了数学、历史两个学科的教学教研活动,数学组在陈校长、付支书和董新坤教师的带领下,历史组在宋银玲教师的组织协调下,全组教师集思广益,合作交流,献计献策,重新审视课堂教学模式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细节。在课标演读、目标设计上反复推敲,在程序设置,习题选用上精益求精;在教学评价,确定议题上反思总结,为深化课堂教学模式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张小芹老师和秦瑞红老师的两节展示课及课后的评课议课活动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参与就是最大的提升,不仅教师受益,受益的还有学生,最终提升的是学生成绩,毕业班"一测"我校数学成绩在全市排名第一,语文、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在市区排名第一,英语排名第二,课堂教学模式极大的推动了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另外,为迎接"推进会",老师重新整理个人成绩档案,盘点近三年来在教育教学中的点滴收获,学校还将老师们在近三年书写的优秀反思、随笔、案例、教学设计汇集成册,出了三册优秀反思集,二册优秀教学设计集,二册优秀论文集,二册学生作文集,一册校本教材,包括部分优秀班主任的班务笔记和精心准备的通知书,在展区展出,与会教师相互传阅,得到了好评。校本教研今年的主题是"抓学科建设,提高学科能力"从面上看它是一种形式,从质上说它更象一个平台,老师们可以借助学校搭建的平台,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提高自己教学能力,提升自己的育人品味。对于新课改,我们才刚刚起步,我们还需要不断学习、反思、不断实践。
老师们:法国著名思想家狄德罗说过:"人不再阅读之日,就是他的思维停止之时。"读书少的人心理就不开放,心胸就不开阔,就会偏执,这是做老师最大的不幸,作为一名教师,一个知识分子。一开口说话,对一个话题的议论就看出你读书了没有,读书的档次如何,读没读过教育专著,读没读过最新的教育类书籍。无论从事哪个行业都需要扎本,都需要专业,工资再低也要一年买一至二本书看看,做为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的教师,如果我们家中的书柜里没有自己专业书籍,没有当今最流行的书籍,怎能称起专业技术人才,怎能对起教师的称号。寒假即将来临,学校衷心希望老师们在休息、娱乐之余,在走亲访友之余,每天抽出1个小时看看书,充充电,丰富丰富自己,对自己的孩子也是一种引领,也会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让我们家真正飘出书的香味,成为书香门第。
三、政教工作:
1、开学初,政教处就对中午播放音乐、教室内板报主题、国旗下演讲主题做了全学期的统一安排,并形成了文字印发到各班,使各项工作更加合理、系统、全面,七级分别确定了管理学生的工作重点及管理班务的基本工作思路(守、守住、坚持守)
2、校门口是学校的最前沿,是一面镜子,环境秩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社会及老百姓对学校的看法和评价,学校普通班学生早上等候入校期间,各年级的站位,秩序都做了明确的要求,周五下午放学离校时对家长接送学生的车辆停放及上下都有严格的要求。
3、开学很长时间以来,南北教学楼从后窗向下抛洒垃圾现象时有发生,虽然也下了一番功夫,但效果不佳,工作中我们体会到,无论什么事情只有让学生亲身参与管理才能有所触动,才可能发生变化。南教学楼采取分班按周清扫后楼道,北教学楼实行班级垂直地面区域共同责任制,情况大有好转,借鉴外校经验,针对小卖部门前卫生脏,治理难度大,规定了学生原地拆包进食,杜绝边吃边走现象。
4、"校园广播"在探索中发展、坚持,她是宣传班级、教师、学生的平台,敬业的老师、勤奋的学生,师生中感人的故事,班主任老师富有特色的文化建设,有效的学习方法经验介绍,以及其他值得传扬歌颂的人或事,都是本栏目的追求。
5、政教处人员实行周例会制度,任务明确,责任到人,对各项工作既有分工布置,更有督促落实。
6、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前后制作了"迎奥运""神七升天""改革开放三十年"等系列专题宣传板面。更是把安全教育放在了突出位置,校园里张贴各种安全标识,介绍安全常识,分期举办了"饮食卫生""传染病预防""心理健康教育""防火防冻防一氧化碳中毒"等栏目。
7、对学生进行行为安全教育,配合后勤处对学生进行现场灭火演练,紧急突发事件发生时的自救逃生演练,并完善制订了各种预案和紧急疏散流程图,建立了符合上级要求的安全台帐,班主任老师手把手教会了学生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8、在全体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校园卫生面貌有了较大的改观;学生的行为习惯有所改良;打架骂人的现象有所减少;破坏公物现象有所扼制;校门通秩序、治安秩序有所好转;班主任老师在班级建设中,具有特色的管理思路方法、措施不断呈现;部分优秀班主任的个性管理模式已基本形成,总之,我们的校园"自觉"意识在觉醒,"向上"精神在弘扬。七年级良好的习惯在形成,八年级差生的危害在减小,九年级自觉学习的热情在高涨。
《走向自主》,是科教版《思品》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二框题,重要内容是引导学生准确了解从众生理的缘故原由及制止悲观从众的方法或途径。作为第六课第二框题的内容,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从众征象已有准确的了解,本框题承接前面的内容,并深入到探究从众生理的缘故原由与制止悲观从众的方法或途径上;同时,本框题为背面讨论“偶像与自我”的话题做足了的铺垫,本框题承先启后,处于比较重要的职位地方。
二、说学情
青春期的中学生开始向往和追求独立自主,交往重心开始转向同学和朋友,会面临合群众的盲从、独立与自主、崇拜与自我等问题,确立自我、寻找真正的自主这些主题构成了处于青春期的八年级学生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八年级的学生正处在个体认识、个性、情绪调控能力、意志自制力与坚持性等心理品质迅速发展的时期,这个阶段的中学生,求知欲旺盛,模仿能力强,但辨别是非的能力相对较差,因此引导他们正确认识从众显得尤为重要。
三、说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坚决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做到自主选择,用于负责。
(三)知识目标:懂得怎样避免盲目从众,直到克服消极从众的方法。
四、说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发展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做到自主选择,用于负责。
(二)教学难点:克服消极从众,做到自主选择,用于负责。
五、说教学过程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音乐(轻音乐)
(一)导入新课(2--3分钟)
第一步,多媒体展示《爱的故事》(壁虎的爱),请学生谈谈看完这个故事后的感想。
第二步,老师引导:质疑故事的真实性,怀疑它在煽情。一只壁虎正常的寿命可以有10年吗?即使有10年,一只健康的壁虎自己生活尚经常出现困难,还要十年如一日地养活另一只壁虎,而且那只被钉住尾巴的壁虎,光吃不动,一活就是10年?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壁虎是能自我断掉尾巴的,这只壁虎的尾巴为什么没有断掉,难道这只壁虎的尾巴不可以再生?壁虎的尾巴果真能被钉住吗?为什么有人只会感动、惊叹而不去发问呢?盲目从众是非常有害的,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对此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么怎样在生活中避免盲目从众呢?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走向自主。(任何事情都有产生的原因,从众心理也不例外,我们要真正做到自主,就必须知道从众产生的原因,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讲授新课(35分钟)
1.从众的原因
第一步,多媒体展示故事《苏格拉底的苹果》
第二步,将全班分为3大组,请每组讨论如下问题,并将讨论结果写在大白纸上(问题:最后那位没举手的学生左右看了看,慌忙也举起了手。这反映他的一种什么心理?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产生这样的心理呢?)
第三步,每组派出一名“发言人”与全班交流本组的讨论结果,老师适时引导与总结。
第四步,请学生回忆自己在生活、学习中是否有类似的经历和体验,举出一个具体的从众现象,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第五步,全班交流,老师小结与过渡: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导致从众的原因很多,缺乏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社会群体的压力和影响是导致从众的两个重要原因。针对这些原因,我们应采取什么办法去克服盲目从众心理,使自己走向自主呢?
2.克服消极从众
(1)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学会明辨是非
第一步,用多媒体展示《农夫与驴》的故事。
第二步,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农夫为什么会落得如此下场。
第三步,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58页的故事《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
第四步,请学生4人一组,交流“如果你是故事中做作业的小朋友,你应该怎么办”
第五步,全班交流,老师给予积极引导。
第六步,请学生就对以上两个故事的启发各抒己见。
第七步,老师小结:无论是故事中的农夫还是教材中的小朋友,他们都面临消极从众心理的影响,而要克服这些消极影响,就要求他们凡是有自己的主见,能明辨是非,不盲从别人。以上两个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问题,分辨是非,决定自己的行动,而不呢个你盲目地随波逐流。对于自己确信的目标要敢于去实现、去争取,不要怕别人议论,总之,要学会明辨是非,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此时板书:独立思考、明辨是非)
(2)自主选择,勇于负责
第一步,请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第60页的故事《对自己的过失负责》。
第二步,请学生谈谈这个故事给大家的启发。
第三步,请学生4人一组,讨论“在生活中面临很多选择时,如何处理”。
第四步,全班交流,老师给予积极引导。
第五步,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62页《善于拒绝》和第63页《梨无主,我心有主》的内容,并请学生4人一组完成教材63页“反思”中的内容。
第六步,全班交流,老师小结:心中有规则,我们就能够根据自己的思考和意愿行动,而不是轻信他人。其实抵制外部不良诱惑的方法有很多,用心中的规则时常约束自己,自觉抵制来自多数人的不合理的意见,自主做出并坚持正确的选择,那么,盲目从众的现象就会从我们身上消失。
3.自我独立我来测
第一步,多媒体展示《自我独立测量表》,请学生按照测量要求,进行自评。(学生自己掌握自己的测量结果,不需要交流。)
第二步,请学生结合测量结果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表格《自我剖析》。
自我剖析
呈现自我(存在的不足)
完善自我(解决办法)
第三步,全班交流,老师适时引导,并归纳总结独立型的培养方法。
(三)总结升华(2—3分钟)
第一步,结合板书,引导学生梳理知识,形成网络,并及时巩固知识。
通过本课的讨论,了解了导致从众的多种原因。我们要克服消极从众,就应当: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学会明辨是非;要自主选择,勇于承担责任。
第二步,课后作业:“生活教育化,教育生活化”是我教学的落脚点,因此我设计的作业要求学生学以致用。请学生在,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结合所学知识,从自己最容易从众的某些行为(如:起哄、模仿时尚等)入手,有意识地锻炼自己抵挡不合理压力和抵御外部不良诱惑的能力。
板书:
走向自主
(一)从众的原因(两个重要原因:社会群体的压力和影响)
(二)克服消极从众(独立思考、明辨是非,自主选择、勇于承担)
总之,对讲堂的计划,我始终贯彻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以学法为中央,放手让学生自主去探索知识,只管即便做到两个突破:
去年5月下旬,我们语文组的李春青老师上了七年级语文下册中的《荷》专题。(为了便于我们组的调研,我们的老师作课都是借班作课)。在这节课上,李老师通过多种途径创设教学情景,充分发挥了其基本功扎实的特点,运用表演、绘画、音乐,朗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课堂气氛很话跃。
课后我们组进行了交流。大家首先肯定了李老师这节课的优点,然后每个教师又谈了各自不同的看法。其中一位教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语文课该怎样上,教给学生们什么?是绘画,音乐,还是表演?李老师当时没有问答出来。大家也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研讨,觉得这节课师生的表演占用了不少时间,过分注重了外在的形式,从而忽略了语文学门的某些本质的东西。
于是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提出了许多解决的方法。李老师激动的说:“我再上一遍。”
过了两天,李老师又上了一遍《荷》专题,在这一节课上,第一遍出现的问题,这节课己经解抉了。课后的交流和反思,大家普遍认为课堂上重点,难点的把握恰如其分,和上节课比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是我们的校长这时提出了一个问题,这节课学生的朗读增多了,如《咏荷》的诗歌,《颂荷》的文章读的不少。但过于浮于表面,还缺乏深度。在朗读时教师有时把自己的感受强加给学生,使其被动接受。然而真正的课堂耍求是,教师要善于引导启发学生的情感和思维,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领会文本中所蕴含的情感,去感受文本中的语言关、音乐美、意境美。一石激起干层浪,大家对这个问题产生了共鸣。于是 ,如何引导学生在朗读中表现自己的情感体验,形成了我们组本学期的一个教研专题。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组的同事们进行了多次反思和交流。虽然这个问题提了出来,真正的解决办法是什么?我们为了找到更好的解决途径和万法,多次邀请其它组的同事进行交流和讨论,并且主动聘请市教研室的教研员来指导工作。
七年级的教师提出要给学生一定的阅读空间和时间,只有这样才能使问题达到解决。八年级教师提出要在创设情景的情况下指导朗读,使学生置身情景中感悟文章的内涵。人在画中,身临其境。九年级的教师则认为要给与评价和激励,引导学生用心去品味,用情去朗读。这次不同年级,不同组别对同一个问题进行了多次的反思和交流。在这反思交流的过程中,我们的收获是前所未有的。
10月份李老师又上了七年级上册《夏》一课,这节课她努力地体现着大家研究的方法和策略。然而在课后交流研究时,问题虽然得到了解决,但学生在朗读课文时情感还是不到位,也许是学生的阅历浅,生活经验少,或者对劳动人民的了解不太深刻,所以在朗读收麦片断时没能体现出农民那种对夏日收获时艰辛和欢快的情景。于是我们对原有的设计进行了修改。李老师在全校展示课上,又增设了一个劳动人民收麦扬场的画面。通过增设这个画面,学生仿佛直身于场景中,体验到了那种既艰辛又欢快的情景,朗读起来恰到好处,便我们的预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德育渗透;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在教学学科进行德育渗透教育已经势在必行。而作为德育教育主阵地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更是应该发挥德育课应有的功能。因此,每一个初中品德教师都要认真思考如何将德育教化与思想品德课有效地结合的策略。
一、以生为本,针对学生的实际进行思想品德渗透教育
1.以生为本,确定思想品德课的思想教育渗透任务
初中生正是长身体,思维活跃,自主意识强,但是人生观、世界观还尚未真正形成的时期。因此,思想品德课堂要建立“大德育”的观念,充分利用教材,针对学生的思想现状,进行各种教育活动。首先需要教师做的,就是通过各种活动以及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切实掌握学生的思想现状,针对学生的现状制定相应的德育任务,并努力通过思想品德课堂进行有效渗透。
2.坚持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导向功能,融德育教育于日常教学中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是帮助学生解决生活烦恼,学生的成长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并要在学生成长中成为导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以及人生观。因此,教师要结合思想品德课堂,注重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各种活动,加深学生的内在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与课堂、与文本、与教师的讲解产生强烈的共鸣,这样的课堂才真正能够感染学生。教师要指导学生在思想品德课堂敞开心扉,真正获得灵魂的升华。
二、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
1.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要和学生的生活情境紧密相关,教师要寻找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教学内容之间的结合点,实现高效课堂。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引入课堂,让学生在相应的教学情境中得到情感的激荡,得到感情的共鸣。如在苏教版初中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克服逆反心理》的教案中,教师首先采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视频《成长的烦恼》,视频中小明的行为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共鸣。在这种情境下,教师请同学们一起分析逆反心理的明显特征和危害,让学生反思自己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逆反心理,并通过合作交流,掌握调试逆反心理的方法和技巧。学生通过案例分析,结合自身的行为,更好地把握了逆反心理的危害,能够自觉调试逆反心理,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具有很大的帮助。
2.课堂巧妙提问,曲径通幽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紧紧抓住课堂教学与学生思想的连接点,采用巧妙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自觉敞开心扉,并通过机智、幽默的语言构建精彩的课堂教学,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在课堂上巧妙提问,缩短教学材料和学生认知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能够在这个过程中,通过生动的视频、美妙的音乐以及教师的循循善诱,变被动接受到主动认可,从而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进行情感渗透
1.紧抓教材,寻找合适的教学资源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是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主阵地,教师要认真备课,积极思考,采用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寻找合适的教学资源,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如苏教版初中政治思想品德八年级《孝敬父母长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结合孝道让学生感知到反哺父母的爱,是每一个青少年应尽的责任,另一方面结合《妈妈,洗脚》的广告让学生明白“权利和义务”的重要性,从而在心底敬爱长辈。
2.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世界观形成的教育
初中德育教育要紧紧依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课堂,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如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时事政治是考试的组成部分之一,这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关心国内外重大时事,进而引发学生深入的思考,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四、开辟第二课堂,升华学生的道德情感
开辟第二课堂,初中生正是处于情感多变的时期,紧靠课上的引导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要善于开辟第二课堂,通过课外活动帮助下学生将所感悟到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内在情感,延伸德育教育。如教师可以开辟专题调查、主题演讲活动等进行德育教育。如苏教版初中思想品德八年级《孝敬父母长辈》教学完成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母爱似海,常驻我心”的专题演讲,进一步感悟父母之爱,懂得孝敬长辈。
总之,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思想状态,采用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方式进行德育渗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知识的构建过程,更要关注学生发展智能、感悟人生、健全人格的过程。另外,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教师要有效把握教学时机,进行有组织地引导和调控,确保学生能够自主进行思想品德的完善。
【参考文献】
[1]刘柱刚.多媒体在思想品德课堂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年12期
[2]宋淑红.有效地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作用[J].新课程学习(上).2011年05期
一.借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一)导入新课
初中生的原有知识水平、社会阅历等十分有限,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不太强,对比较深奥和心灵感悟的知识的理解则更加困难。直观教学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往往能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借用多媒体导入,引人入胜。
如:学习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的《宇宙里有些什么》时,导入部分笔者是这样处理的:神州十号成功发射,表明了我国航天事业有了新的突破。航天员主讲的太空课堂吸引了全国的中小学生,所有的人都为之惊叹和喝彩。那么,茫茫宇宙里有些什么呢?想不想知道?然后,播放介绍银河系的记录片。学生被记录片深深吸引,探究宇宙奥秘的兴趣激发出来。在此基础上,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和合作探究学习。
(二)创设情境
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所描写的环境与当今学生的生活环境有天壤之别,容易造成教学点与学生兴趣点的脱节。借助多媒体,将两者和谐地衔接起来。
如: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的《社戏》描绘了江南水乡令人神往的月夜美景:起伏的连山,朦胧的月色,含香的水气,婉转悠扬的笛声,还有一大帮顽皮无私友好的农村儿童一起煮豆的经历,读来令人回味无穷。但学习这一课时,如今的那些衣食无忧、娱乐生活十分丰富的孩子怎能体会到“偷罗汉豆、煮罗汉豆”的乐趣,怎能理解看社戏是多么的令人盼望。
为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笔者利用多媒体播放了表现江浙一带的风土人情的图片和有关鲁迅童年生活的影片。学生了解了时代背景,兴趣油然而生,自觉把思维的触角伸向那迷人的水乡和亦真亦幻的月夜,和那些孩子一道去品味豆子的清香了。
二.巧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语文教学
(一)突破教学难点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常常会遇到理解上的困惑。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技术,在图片动化处理方面具有高超的功能,利用这一功能,把抽象变具体,把静态变动态,降低了学习难度,使教学难点得以顺利突破。
如:学习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的《核舟记》时,学生对微雕技术不太熟悉。核舟上雕刻着五个人,还有茶炉,船桨,佛珠,手卷等物品。人和物雕刻十分精巧,细致,人物表情栩栩如生。况且这些都建立在这“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的核舟上的。通过多媒体让学生看看核舟的体积,观赏核舟雕刻的艺术,实在令人叹为观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二)实现自主学习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学生随时可轻松地调出自己所需的信息,不受时间、地点、场合的限制,为自主学习提供了先决条件;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如果你不选择学习,没有人会将知识灌输给你,如果你不主动、不积极学习,很可能什么新知识都学不到。常此以往,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改变交流方式。学生交流不再局限于学生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发展到学生与任何在网上交流的陌生人之间。
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已成为首要任务之一。把课堂时空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创新思维的感性材料和空间,唤起学生的兴趣,萌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以促进学生的思维积极地开展,产生创新的火花。
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唤起学生情感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有许多是情感丰富的作品,由于学生缺乏必要的生活经历,无法体验作家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
播放音乐是一种渲染情感的重要手段。把音乐语言与文字语言结合起来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如:学习《紫藤萝瀑布》时,笔者一边范读课文,一边播放班德瑞的轻音乐,让那潺潺流水和清脆悦耳的鸟鸣来松弛学生的身心,给他们一种回归大自然的感觉。学生会情不自禁地感受紫藤萝瀑布所蕴含的丰富情感。
展示画面是另一种渲染情感的手段。如通过展示茫茫草地、皑皑白雪、湍急大渡河、摇摇晃晃的泸定铁索等画面,学生知道了的艰难,再读《七律・》,就能体会到“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背后蕴含的真实情感。在时间许可的情况下,我们有时也会通过播放视频来帮助学生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情感因素。
四.教育现代化设备要合理使用
一、设计思路
(1)本着以学生的体验为主的原则,出于营造气氛的目的,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准备了大量的视频、图片。
(2)在整节课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开展阅读、交流、合作活动。
(3)紧密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课堂中安排了本学期孩子们阅读的课外读物――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的相关情节和语言作为内容上的补充;结合学生的妈妈给他们准备的文字材料和相关视频深化其对真实的母爱情感的体验。
二、课堂环节
(1)课前播放音乐《天之大》,营造氛围。
(2)正式上课前播放“孩子观察父母,学会给长辈洗脚”的公益视频,全班齐背诵《游子吟》并顺势导入新课。
(3)明确学习目标,重点通过品析语言的方式达到“体会母亲真挚的爱”这一目标。
(4)常规环节:检查预习,积累词语。
(5)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对课文中体现母亲对“我”的关爱的几个小故事进行总结归纳,小组长对本组讨论的内容进行总结。
(6)结合本学期我们初二语文组的推荐书目《亲爱的安德烈》中富有哲理性的名句,由学生来谈自己对“母爱”的认识。教师列举一组排比句,如“母爱是一块蜜糖,即使你心头苦涩,可能够甜到你的心窝里去” 等,让学生按照这个句式进行仿句练习。
(7)在本节课的结尾,给学生一个“意外小惊喜”,那就是播放之前让学生家长给孩子写的小文章和录制好的小视频,从真实的生活中真实地体验妈妈给自己带来的母爱。面对这个环节,很多学生都比较激动,他们以及来听课的老师们都感动得纷纷落泪。
(8)在结束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后,播放了一首《爸妈谢谢你》的歌曲,学生们伴随着音乐哼唱,结束了这次与“母爱”的对话。
三、课后反思
首先,针对前面的营造氛围,创设情境方面所用的时间过长。学生对“母爱”话题都比较熟,耗费时间略多,就增加了“秀”的痕迹,有一点“过犹不及”的感觉。通过这次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的尝试,我以后会注意对创设情境中“度”的把握,控制好时间,精选素材,不求多,但求精。
其次,课程中安排的那个“小惊喜”并没有使每个学生都有所触动。由于我在准备的过程中是和本班的两位家长做的沟通,所以搜集到的素材具有片面性,对其他孩子的情感需求有所忽略。下次再处理类似问题的时候可以扩大范围,让所有学生的情感体验都得以满足。
再次,在学生的情感达到一定程度而大声哭泣的时候,教师不应该立即安抚,应该让他们自由地进行情感的流露。
最后,我想对课程的结尾多做一点说明。课程的结尾我设计的是用《爸妈谢谢你》这样一首歌曲结束,这样设计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德育或者干脆说是出于课堂手段的新奇多样的角度而定的。这样做突出了德育的痕迹,但换个角度,它与我尝试本节课的初衷――德育与学科教学的融合是相违背的。基于此,上述n程的结尾略有不当。
以上只是本人对德育与学科教学相融合的一次粗浅尝试,对于相关方面的深入研究也已有一定成果,但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应该在教材、教参以外多多学习这些理论资料和尝试的案例,以丰富自己的课堂,从而在德育方面给予学生以“润物细无声”的熏陶和影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