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2 16:10:4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知识产权服务管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惠普企业集团技术支持服务事业部服务产品管理创新部总经理张彬
惠普企业集团技术支持服务事业部服务产品管理创新部总经理张彬在2015中国通信产业大会暨第十届中国通信技术年会上,针对新形势下的数据中心IT架构发展与运维管理提出:“面向IT新型态的数据中心应该是集中实现资源虚拟化、业务可视化、管理一体化、运维智能化、操作自动化、流程标准化的一体的高效运营的数据中心。”
张彬表示,这样的数据中心就要求从基础设施、IT管理转型、业务及应用等多个方面全面转型。首先在IT基础设施方面,都在面向融合或者弹性技术架构转型。
“融合化”打造基础设施资源的全新服务能力。张彬表示,新服务的提供要完善计算、存储、网络“三位一体”的基础设施,追求“即时供应”与“动态”能力。其中,“即时供应”能力的实现体现为计算能力、存储供应、覆盖网络和物理网络的功能转向虚拟化;“动态”的实现则需要计算与存储面向高可扩展性和可编程,同时对外API模型和开放的SDN生态系统促进网络的可编程。
IT基础设施更多地在支撑客户需求、提高客户黏合度、缩短销售周期、提升业务价值、提升业务利润率等方面发挥价值。这样,通过IT带动业务发展,引领业务和服务创新。
在基础设施转型的基础上,IT不断体现管理与业务驱动的能力,数据中心的运营模式也从传统基于高可用运维向敏捷运维过渡。张彬表示,IT管理从最初始以技术为中心,做好基础设施管理,发展到以服务为中心,构建围绕核心服务为主的IT流程管理体系,以及到现在业务管理,关注如何更多地加载业务,更好驱动业务发展。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知识产权强县为宗旨,以构建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为基础,以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和提高大众知识产权素养为中心,以加强知识产权工作与科技、经济工作的结合,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群和产业群为主攻目标,促进全市知识产权能力的全面提升,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建设创新型提供有力保障。
二、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加强政府对知识产权工作的政策指导,确立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在我市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构建完善、高效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和协调机制;积极引导、鼓励、支持企事业单位开展技术创新和发明创造,促进自主知识产权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围绕创新体系建设,加快知识产权的产业化进程,着力培育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自主知识产权;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制化、规范化水平,建立和完善执法协作机制,增强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力争通过三年的建设,使我市“知识产权强县”工程建设位居市首位,进入全省“十强县市,争取纳入全国“知识产权强县”工程建设提名。
(二)具体目标
1.不断完善知识产权发展扶持政策。认真贯彻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省知识产权强县工程实施方案》,紧紧围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设创新型”主题,积极开展基层调研工作,在已制定的《市关于加强专利工作促进知识产权保护的若干意见》的基础上,研究出台关于加强乡镇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有关意见,强化乡镇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绩效考评,以此推动全市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全面发展。
2.不断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能力。-2012年,全市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年均递增20%,其中发明专利递增30%以上,国外专利申请有明显增长;每10万人专利申请数和授权数分别达到60件和50件以上。
3.不断推动知识产权产业化建设。积极引导、推动、扶持一批专利技术产业化的企业,不断提高企业专利技术转化率,重点支持电力与电子、光机电一体化、精密机械、钢铁制造、石油化工、生物制药、船舶修造等7项领域的专利技术产业化项目;重点扶持5-6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依靠专利技术实现产品产值上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重点培育国家、省、知识产权示范(试点)企业15家,新增各级示范(试点)企业10家以上,其中新增省级示范企业2家以上。知识产权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不断提升。
4.不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依法积极主动开展知识产权执法工作,及时调处知识产权纠纷,查处假冒知识产权违法行为,净化本区域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依法维护和保障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使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明显加大,侵权盗版等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5.不断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积极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报道和培训教育,提高社会公众的知识产权意识,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知识产权文化氛围,开展“知识产权进企业、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活动;利用各类媒体,加大知识产权工作的宣传力度。
6.不断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建立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加强知识产权中介服务管理,积极筹建一个集知识产权申报、注册、咨询、转让、法律、信息等服务于一体的知识产权综合服务中心;建立行业知识产权联盟,支持和引导行业开展维权活动;建立知识产权保护预警机制,增强企业保护知识产权的能力。
三、工作重点
(一)健全知识产权组织管理机构
1.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工作领导机构。调整充实市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知识产权工作的管理和协调;加强乡(镇)知识产权建设,在条件成熟的乡(镇),以科委、工商、文化等部门为主要力量,创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协调机构,配备工作人员,形成有利于经济、科技发展的知识产权工作体系。
2.加强中介服务机构建设。鼓励和发展知识产权(专利)、评估、咨询等中介服务机构,加强对中介服务机构的管理和指导。全市新增1家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争取市知识产权局的支持,筹建市知识产权综合服务中心。
3.加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建设。借助市知识产权局挂牌成立的有利时机,构建知识产权工作机制,指导各级专利示范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重点行业骨干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建设。
(二)完善知识产权激励机制
1.强化政策引导。积极研究、制定和完善在科技、经贸、教育、人事等领域鼓励发明创造、保护自主知识产权的规范性文件和政策措施,将知识产权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战略框架,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在全市政策体系中的比重,建立完善《市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奖励实施办法》。
2.完善激励机制。按照《专利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企业要制定和落实有利于专利奖酬兑现和专利参与收益分配的激励措施,把发明创造与职工晋级、职称评定相挂钩。政府要引导和指导企业做好对发明创新完成人的奖励工作,激发企业职工技术创新活力。
(三)推动知识产权产业化建设
1.加大知识产权示范(试点)培育力度。按照国家、省、市和我市有关管理办法,引导企业将知识产权工作纳入技术开发、产品研发、技术改造、市场开拓以及企业经营战略与决策的各个环节;指导企业运用专利与商标、标准相结合的知识产权立体保护战略,形成一批以企业自主专利技术为核心的行业和国家标准。在灿坤实业、欣宇科技、多棱集团、三实电器、福贞制罐、贝特利生物等基础较好的规模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中,建立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从而逐步引导全市企事业单位运用知识产权制度,促进技术开发和产业化。
2.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知识产权化。充分利用国家、省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鼓励支持企业拥有国外知识产权,增强企业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和技术的出口创汇能力。
3.设立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资金。设立专项资金,扶持重点专利项目建设,积极培育优秀专利的成果转化,推动专利技术实施与产业化。
(四)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1.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工作力度。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工作,建立健全行政执法机构和制度,严厉打击各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行为,及时调处知识产权纠纷案件,维护权利人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2.加强重点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推行知识产权重大案件、典型案件报告制度;支持和指导电力、电子、光机电一体化、钢铁制造、石油化工、精密机械、船舶修造、食品加工等高新产业以及高优农业、优良社科行业协会开展多种形式的知识产权法律咨询、保护等活动,积极引导行业协会建立和完善行业内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打击侵犯核心关键技术专利权和重复性、群体性专利侵权行为的专利执法专项行动;开展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在推进行政部门使用正版软件基础上,促进企事业单位广泛使用正版软件工作,遏制侵权盗版行为,逐步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的社会化管理水平。
3.加强重要环节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快速通道,加强科技、工商、文化、质监和外经贸等部门的合作,严厉打击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加强出口加工企业的监管,帮助企业加强自律和完善内部管理,增强对侵权活动的防范能力。
(五)强化知识产权宣传培训工作
1.加强普法工作。将《专利法》、《商标法》、《著权法》等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列入全市普法内容,抓好“4•26世界知识产权日”、“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和“科技、人才宣传周”、“科普宣传日”等重要活动,利用各种科普载体,开展知识产权宣传教育活动,全面增强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的知识产权意识和保护能力,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
2.积极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加强对行政机关干部和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知识产权培训工作,把知识产权知识纳入各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列入市委党校教学内容,列入公务员培训的学习内容,列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内容。
3.加大媒体宣传力度。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开展知识产权知识普及教育工作。利用电视台、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开设知识产权知识宣传专栏或专题节目。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调整充实市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分管领导为领导小组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科技局,负责有关日常工作。公安、文化、工商、质监等相关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相互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二)定期开展考核。将知识产权工作列为自主创新工作的重点,市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将实施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责任部门、乡(镇),定期进行考核。将知识产权工作列入对乡(镇)经济发展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对专题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和检查,对实施工作成绩显著的单位、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的予以通报批评。
(三)完善科学决策。针对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现状以及示范创建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组织开展专题调研,提出对策措施,总结推广经验,促进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
关键词:知识产权;金融证券化;科技服务机构;广东省科技型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30-0075-06
一、广东省科技型企业知识产权金融证券化的研究背景
(一)广东省科技型企业的总体发展状况
近年来,广东省科技型企业数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由图1可知,2013年,广东省的科技型企业数量已达7 432家,总产值25 750亿元,这一数值较十年前均增长了2倍。而民营科技企业的数量则更多,亿万元规模以上的有2 166家,千万元规模以上的有6 233家,百万元以上的8 233家。
(二)广东省科技型企业融资状况和政府支持力度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对广东省上市的84家科技型企业的融资比例分析,内源融资的比例达30%,外源融资中的权益融资为60%左右、长期贷款和应付债券各5%(见下页表1)。尽管广东省政府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力度逐年上升,但上升幅度较小,所占的财政支出的比例也较小,不及同年上海的5.69%和北京的5.62%。2000―2008年,广东省科技活动经费总额逐年上升,但这一数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仍然不高,九年间均在3% 以下(见下页图2)。尤其是随着科技企业数量的增长,政府在科技活动方面的专项支出越来越难以满足企业的需求,特别在创新基金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资助方面,资金规模较小,多数在300万元以内。
(三)广东省科技型企业知识产权专利情况
广东的综合科技进步水平评价指数居于各省排名前列。自2005年伊始(见下页图3),广东省的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稳步上升,2014年的专利申请量达到238 751件,授权量179 953件,较2005年分别增加280%和380%,且两者的数量多年来均占全国总量的11%~15%。科技型企业是广东省的创新主体,在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上,均占50%以上,拥有足够的知识产权构建基础资产池。同时,知识产权证券化也有助于企业进行新的技术研究,获得更多专利,再一步进行知识产权证券化的良性循环,有助于促进整个社会的科技发展。
二、知识产权金融证券化与科技服务机构发展的中外借鉴
(一)知识产权金融证券化的交易流程及特点
正如同志指出的:“世界未来的竞争就是知识产权的竞争。”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应运而生为中小型科技企业的融资难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式,必将在未来成为知识产权商业化的重要应用。
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标的通常是未来能产生预期现金收益的各种基础资产(产权和权益)。知识产权所有者(发起人)通过将这些资产转移给特设机构的融资方式,通过特设机构在市场上发行可流通的权利凭证,据以融资。具体而言,其交易流程及操作过程(见图4)。
知识产权证券化以知识产权的信用为担保,将知识资本与金融资本有效结合,具有基础资产多元性、结构性融资、资产隔离和信用支撑来源于知识产权等优势特征。
(二)科技服务机构发展的国外经验借鉴
相较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政府对科技服务业的重视程度要高出许多,尤其在资金投入上更具优势。他们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引入、立法保障、人才培养、风投担保等机制和措施,建立了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科技服务体系。其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对于正处于发展时期的中国科技服务业来说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1.完善法律保障制度。发达国家的政府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创立科学的制度体系,为科技服务业的发展构建优良的制度环境,以推动科技服务业的整体发展。如美国政府先后出台了《专利和商标法修正案》《联邦技术移转法》和《贝尔―多尔法案》等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涉及科技服务业全部运行环节。日本自1995年颁布《科学技术基本法》伊始,开始逐步建立完善的政策、投入和法规保障体系,明确强调政府和各机构、组织等要在科技中介机构建设方面加大资金投入,旨以国家立法的形式在为科技服务业发展提供政策鼓励,形成制度保障。
2.建立专业化和网络化的科技服务机构。发达国家在政府引导和支持下形成了一批分工明确、专业化程度高、运行规范的服务机构,成为科技服务业体系(见图5)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美国的小企业发展中心,主要为小企业提供融资、技术与管理援助和政策扶持,已成为美国科技服务业发展体系的核心主体机构,该中心服务网络遍及全国,共有1 000多个分支服务机构。德国的技术转移中心不仅向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信息查询服务,还会帮助中小企业申请经费补助和税收减免,并借助平台资源、寻找欧盟范围内的可合作伙伴。
3.建立健全风险投资担保机制。在风险投资担保机制方面,发达国家率先采取多动联动措施,建立风险投资机构、设立风险投资基金、发起贷款担保、实施信用及风险担保等,完善风险投资担保机制,为初创和小微型科技企业融资探寻解决渠道。如美国政府设立的美国小企业管理局(SBA),以2/3的出资比例为限从债券市场募集资金,另外的1/3资金比例来自私人,再以项目形式成立小企业投资公司(SBIC),为其提供风险投资。如项目成功,SBIC向SBA支付利润,如项目失败,SBA和SBIC共同承担损失,当SBIC获得收益时,SBA虽然支付了2/3的资金,但仅得利润的10%,而SBIC仅出1/3的资本就可获得90%的利润。这种运作方式能够积极鼓励私人资本参与风险投资,从而提高社会资本的总体运行效率。
4.注重科技服务人才的引培和激励。各国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和激励制度、完善聘用和派遣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等方式,为科技服务业发展网络优秀人才。如日本政府根据《人才派遣法》,设立了许多人才派遣公司,汇集了众多领域的优秀人才,可根据中小企业的需要,及时派出相应的专业人才为企业服务。为弥补企业研发力量不足问题,日本政府还专门出台了《大学等技术转让促进法》,鼓励科研机构实施技术创新并向初创和中小企业转让。此外,日本还采用“临时租借”“中途录用”“企业间交流”和“产学官合作”等不同措施,提供企业发展的各类人才需求。
三、广东科技型企业知识产权证券化与科技服务机构的互动机制
截至2015年末,广东省424家上市公司通过证券市场共筹集资金3 192.02亿元,这一数值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88.9%;证券公司25家,合计全年营业收入1 697.75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40.7%;证券营业部1 106家,股票交易额78.18万亿元,增长250.9%;基金公司28家,共管理1 008只公募基金,累计净值28 793.07亿元,增长103.5%。期货公司21家,全年交易额228.29万亿元,营业收入40.53亿元,分别增长127.2%和41.5%。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在广东科技型企业知识产权金融证券化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银行、信贷、保险、担保、服务等业务领域起到联系、支撑和保障服务的功能。科技中介机构充分利用“风险池”的资金汇集优势,完善“风险池”资金运作模式,为创业期、成长型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支持,拓展资金来源,逐步加大民间资本占比,加快广东省技术成果转化。
广东省拥有较好的经济环境,除拥有我国两个证券交易所之一的深圳交易所,广东深圳市还诞生了我国第一家无形资产评估事务所。随着投资银行、评级机构、评估机构和法律、会计服务机构等中介机构的数量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广东省较好的经济发展形势及机遇也吸引了国外有经验的投资银行和评估、评级机构的入驻,这些资质优良的公司、企业将与国内的金融机构展开合作,在知识产权证券化业务领域进一步深耕细作。总体而言,中外金融中介机构在我国的繁荣发展,以及逐步形成的顺应市场需求的知识产权评价体系,将进一步助高新技术企业在广东省知识产权证券化业务的平稳开展。
以广州市番禺区为例,2012年番禺区成立中国银行番禺天安科技支行,成为全省首家科技支行,旗下开发“科技通宝”等融资产品,进一步拓宽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解决渠道。同时,通过银行系统,科技型企业申请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和联合科技贷款风险准备金抵押贷款,相关贷款额度已超过2亿元。
广州市番禺区还积极参与到政府引导基金为基础的创新投资基金建设中,先后成立了广州红土科信、广东中科白云、番禺创投等创业投资基金,基金管理规模达到125.8亿元。番禺区以科技金融为主线,引导投资资本倾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文化传媒、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医药和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重点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基金投资,投向初创和成长期的中小型科技型企业,推动科技创新企业在本省的优先发展。
为更好地辅助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科学发展,由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主导组建广东华南资本研究院,利用技术平台优势,集成各类中介机构,为广东省省内中小型科技企业提供行研、策划、咨询和人才培训等服务,辅助企业在资本市场科学发展。
位于番禺区天安科技园的广东现代服务交易中心,立足广州,辐射全国,构建起一个“中心+平台”“线上+线下”“总部+分部”的“精品服务超市”,为企业发展提供一站式服务,业务涉及金融、管理、科技、物流等十大领域。2011年12月,科技金融促进会在广州市番禺区正式成立,重点打造政府支持、企业参与、行业自律、机构自觉的科技金融服务产业链条。众多科技中介机构服务平台的组建和运作,推动了广东省科技型企业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深入实践。
四、发展科技服务机构、完善科技创新金融支持体系的政策建议
(一)搭建科技服务融资平台,推动积聚发展
2012年4月,广东省首家科技支行――中国银行番禹天安科技支行在广州市番禺区正式成立,旗下联合开发的“科技通宝”等授信产品,为广东省内科技创新型企业提供“减低贷款门槛、提高授信额度、简化贷款流程”的专业融资服务,着力解决科技企业融资难问题。广州市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链条,设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金、科技贷款风险准备金、科技保险保费补贴等专项基金,扶持市内符合产业政策导向、技术含量高、成长性好的科技型中小型企业,为其提供资金保障和支持。
此外,广东省省、市、区各级联合推动科技服务平台和机构建设,推动广东现代服务业交易中心在省内落户,设立华南科技资本研究院,重点针对科技企业,实现金融、管理、服务等环节的协同联动发展,形成科技研发、创业孵化、企业发展、高新技术成果转发等多层次、全方位的科技金融体系,提升科技创新资源的综合效益。
(二)培育科技服务中介机构,完善科技中介服务能力
在科技与金融融合的过程中,融资渠道的狭窄、低效,缺乏有效的投资退出渠道等,导致科技企业的融资难题长期存在。科技成果转化难,科技创新项目悬停和后续资金难以支持等一系列现实问题,使得科技与金融的联动机制难以实现。所以,针对广东科技型企业知识产权金融证券化,创立并培育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完善科技中介服务能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初创或小型科技企业缺乏可以抵押的信用资产,作为企业无形资产的知识产权以质押方式融资对科技企业的重要性便不言而喻。广州市于2010年试行《广州市专利权质押贷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确定了政府帮助科技型企业分担风险,促进融资支持力度,引导机构融资的政策导向。但是,目前由于知识产权质押并不完善,缺乏健全的知识产权评估以及转化机制,金融机构、担保机构也就无法准确地对企业的知识产权做出价值判断。以上原因导致知识产权金融证券化贷款方式的推进进程缓慢,因此在这种状况下,应引进优秀的具有权威性的知识产权评评估机构。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建议政策性担保机构加强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担保业务,还可以考虑组建信用再担保机构,对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给予再担保;建立风险补偿金,保证信用担保出现损失的后备补偿。
政府财政金融部门应联合科技企业,共同出资设立科技企业担保基金,并提供相关税收优惠、奖励政策和资金贴补,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长期信贷、进出口信贷和短缺信贷担保等,着力对有技术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型企业提供担保支持和奖励政策。同时,应鼓励企业联合设立担保机构,发挥联保作用,鼓励运作规范、资金充足的担保机构开展风险投资业务,充分实现担保体系的完善。
中介机构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作用举足轻重,不仅能够为中小企业提技术、信息、管理咨询等方面的全方位服务,为中小企业寻找技术合作伙伴、担任产品研发顾问、提供企业经营管理指导,还可以在职工的教育方面提供帮助,对员工进行知识的更新培训。政府部门可以建立带有政策性质的中介服务组织,为企业创新提供间接的支持,成立产权交易中心、高新技术孵化平台,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的项目开发、贷中、贷后进行管理,有条不紊地推进票据融资,及时总结推行经验,探索更为有效的方式。此外,应积极利用资本市场,推进中小企业板创新,改善高新技术企业的上市环境,引导中小企业板上市向高新技术企业倾斜;同时推进启动创业板,满足企业多样化的融资需求。
(三)培育知识产权中介市场,服务科技型企业知识产权金融证券化
中介机构发展的总体水平和服务质量直接影响了知识产权成果参与科技型企业的创新发展程度,是企业创新能力与发展动力的重要影响因素。而广东省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如中介机构与产权多产区域存在空间错配、服务机构没有形成统一的商业化运作流程、缺少具有专业经验和国际视野的行业引领标杆等,这些问题极大地限制了知识产权产业化和商业化的顺利实施。总体而言,广东省中介机构的数量、人员从业量和服务水平与知识产权专利数量、市场需求总量及省内经济发展水平极不相符,制约了知识产权事业的健康发展。
综上,培育健康的知识产权中介服务市场环境,建立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服务管理体系,稳步推进中介服务机构的产业化和商业化流程,对知识产权的成果转化以及中小型科技企业的稳步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广东省应以政府为引导,完善知识产权的专利申请与保护体系,鼓励中介服务机构的兴办,重点培植和扶植有经验和规模、综合实力强、有国际战略视野的中介服务机构,形成行业标杆效应,以点带面,鼓励行业发展。广东省的科技园区、创业产业园和服务创新中心成立至今,已取得系列性成果,在总结相关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广和构建企业、行业平台,推动构建覆盖全省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将有助于发挥中介机构在经济发展中的联动作用。
(四)加强区域与国际交流,引导多方合作推动科技服务机构发展
推动科技服务机构和平台的发展离不开行业内成功经验和模式的借鉴。广东省靠海临江、毗邻港澳、坐拥便利的地域优势,加之经济发展繁荣,政府政策有多方优惠支持,可吸引到省外和国外资本的流入和先进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入驻。广东省应引导政府、社会、企业和各级机构、平台的多方合作,促进区域与国际层面对推动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和交流,深入参与到知识产权成果的创造、保护和商业化运作的各级环节中。
在中介服务机构提权和诉讼服务领域,重点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学习成熟的商业运作模式,通过完善多层次、宽领域的制度和法律法规、加大优秀人才的交流和培育力度、积极建设风险、信用担保机制等保护措施,形成科学合理的科技服务业体系。
同时,发挥粤港澳联动创新机制,以政府牵头,市场引入的方式投资建立综合性科技服务园区或科技服务中心,帮助科技型企业提高创新能力,提供发展动力,鼓励科技服务业形成“产学研”结合、多平台互动、多机制联动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趋势。
五、总结
知识经济时代到来,为以知识产权直接创造财富的发展方式提供了广阔空间。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知识产权金融证券化的融资方式有助于缓解社会经济的融资困境,降低金融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满足资金供需双方的需求。为自有资本存在着先天不足,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经营特征的科技型企业提供了高效率、低成本的融资渠道,从而扩展了科技型企业的融资能力。
新时期,电子信息工程在较多领域实现了广泛应用,深入渗透至人们日常生活以及生产作业之中。因此,本文就电子信息工程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展开探讨,希望对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7-0395-01
一、电子信息工程简介
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学科,是集现代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于一体的专业。通过对电子信息工程的学习,主要是为了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能够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而其主要是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
二、电子信息工程发展现状
1、专业技术人员的缺失
专业技术人才是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是推动电子信息技术进步的关键。我国电子信息技术起步比较晚,所以在人才培养上起步也比较晚,高水准的人才极其匮乏。专业人才的缺乏直接影响我们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对电子产业也造成一定的影响,人才的缺乏直接影响企业电子信息化的程度,这样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企业的发展速度。
2、核心技术和创新意识的缺失
由于我国由于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起步比较晚,专业技术人才又比较匮乏,所以一些先进的技术不得不花高价从国外购买,但是购买的确也是别的国家已经下线的技术。这样我们没有专业人才和高新技术可供研究,致使我国自己的技术发展体系很难发展起来,缺乏核心技术和创新的意识,就无法为自己的国家、企业创立自己具备影响力的品牌和产品,在国际竞争中就无法占据有利地位。
3、产业结构不合理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起步于上世纪20年代,到了21世纪,电子信息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中的支柱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所创造的产值逐年增加,电子信息产品也朝着高附件值方向发展。然而,由于电子信息产业是一项新兴的高科技产业,因其本身的复杂性以及涉及领域比较广泛,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结构矛盾也日益凸显。即我国缺少一个属于自己的电子信息工程和技术的发展体系,这就使得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在国际上处于被动低位,而无创新性可言。这样就会导致很多问题的发生,譬如信息服务业与软件比重不平衡、数据库产业规模小及集成电路产业在发展速度与经济效益方面要远远低于国外企业。
4、市场环境不适合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
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需要具备良好的市场环境,而目前我国电子信息市场环境在这种假冒伪劣电子产品的氛围中存在着,各种侵犯知识产权、盗版商品等现象一直存在的,一直无法被清除。知识产权专利无法得到保护,这样直接影响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在国际市场同行业中的竞争力。
5、技术不过关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同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由于起步相对较晚,因此令电子信息技术综合水平仍然有待进一步提升。为此,一些企业通过扩充电子信息各类产品技术含量,吸引西方国家现代化先进技术、强化资金投入。而这一措施的实施令电子信息机构面临了更大的经济负担,虽然同发达地区技术水平差异实现了逐步缩减,然而却令我国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始终无法在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崭露头角,而是始终处在被动状态,对产业的全面自主创新形成了不利影响,并对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制约作用。
三、优化电子信息工程发展的措施
1、加大投资投入力度
要想使现代化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更好的发展,就应该加大支持力度,以促进信息化项目建设的发展。应该加大投资力度,不断的拓宽投资和融资渠道,并建立电子信息工程基金,以保证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国家应引导移动通信产业跨越式发展、数字电视、电影推广、互联网的应用及软件信息服务等工程的开发,以促进产业自主创新及技术改造项目的顺利进行。
2、注重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为推进电子信息工程的持续科学发展,应秉承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培养建设出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电子信息工程领域人才。应打造技术带头人以及自主创新发展团队的人力资源组织结构模式。企业应联合政府单位扩充人才建设培养经费投入力度,注重信息技术综合人才、管理应用复合人才的聘用引进,开创完善的分配管理制度以及激励人才对策,打造一支全方位、高技能、高素养的新时期人才团队。 自主创新发展为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持久动力。为此,我们应基于知识产权管理保护体制,强化执法管控力度,激励技术人才开拓创新的实践热情,健全电子信息技术产业持续拓展的知识产权体系战略。
3、创造良好市场环境
良好的电子信息市场环境,对电子信息的产业是极为重要的。为此,政府要加大对电子信息产业的扶持力度,管理好电子信息市场,为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铺平道路。同时要优化产业结构,不断促进服务创新。另外,要制定科学的、行之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大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完善电子信息工程科技发展的知识产权战略,激发技术人才研究新技术的工作热情,保护企业的合法效益。
4、实施技术创新
为推进电子信息工程的持续优质发展,应积极落实相关政策,应响应中央号召,持续完善三网融合,强化电子信息领域科技管理制度的分析,在政府部门的引领下,实现技术创新,令市场竞争更加合理规范,推进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健康良好发展。 应继续深化新型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投入,实现系统改革,令投资结构更加完善优质。同时,积极开展自主创新,制定目标战略,捕捉国际领域产业技术相关标准的更新发展动向。应大力支持电子信息企业借助重要项目工程引领并组建利益共享管理机制,形成技术创新的机构联盟,国家级的服务管理平台。应面向电子信息工程产业供给有利的技术支撑,优化服务管理。企业则应加快推进技术更新改造项目,提升整体技术水平,强化产业核心竞争力。
5、扩大网络平台交流
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多姿多彩的网络世界,有利于人们网络交流。网上交友,工作、学习、生活越来越方便,加强了人们之间的沟通、充分发挥了科技工程信息作用。让世人进入网络世界。
结语:伴随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电子信息工程技术领域实现了迅猛增值。当然其仍旧包含一些不足问题,为此我们只有完善资源环境、实施技术改造、注重人才培养、树立创新意识,方能加快信息化进程,推进电子信息工程实现产业化、持续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浩悦.试析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现状及保证措施[J].科技资讯,2013(3).
[2] 陈敏.我国电子信息工程现状及改革措施[J].中国新通信,2013(9).
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
转变政府职能,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任务。要坚决破除制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体制机制弊端,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强和完善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职能,调整优化政府机构职能,全面提高政府效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一)合理配置宏观管理部门职能。科学设定宏观管理部门职责和权限,强化制定国家发展战略、统一规划体系的职能,更好发挥国家战略、规划导向作用。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创新调控方式,构建发展规划、财政、金融等政策协调和工作协同机制。强化经济监测预测预警能力,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增强宏观调控前瞻性、针对性、协同性。加强和优化政府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职能,打破行政性垄断,防止市场垄断,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加强和优化政府法治职能,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加强和优化政府财税职能,进一步理顺统一税制和分级财政的关系,夯实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础。加强和优化金融管理职能,增强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金融监管协调性,优化金融监管力量,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加强、优化、转变政府科技管理和服务职能,完善科技创新制度和组织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和优化政府“三农”工作职能,扎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构建统一高效审计监督体系,实现全覆盖。加强和优化政府对外经济、出入境人员服务管理工作职能,推动落实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行业信息化
创新产品奖
云华软件致力于企业管理软件与物联网应用系统的研发与推广,在物联网及其产业链电子商务等领域打造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系统,致力于应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智能建模等新技术,推进中国企业信息化的升级改造,促进新兴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链整合。
科技兴农早已经深入人心,农业信息化的建设和应用则成为现代农业的核心理念。针对国内新兴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域,北京云华软件有限公司(简称云华软件)推出了云华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系统,其自主研发的创新应用软件产品,以“管理规范化、作业标准化、社务透明化、操作简单化”作为产品规划定位。
云华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系统包括成员管理、农资购销管理、农产品销售管理、生产作业管理、专业化服务管理、资产管理、分配管理等模块,能够很好地满足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化、标准化、制度化、精细化管理等要求,帮助专业合作社快速稳定地发展,适应现代农民专业合作社不同地区、组织形式等多种业务模式的管理。
云华软件致力于企业管理软件与物联网应用系统的研发与推广,在物联网及其产业链电子商务等领域打造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系统,致力于应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智能建模等新技术,推进中国企业信息化的升级改造,促进新兴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链整合。同时,云华软件还积极整合国内外主流IT产品资源,为客户提供IT规划和信息系统实施服务,取得了ERP、Apusic中间件等多家软硬件公司核心伙伴资格。
云华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系统构建在自主技术平台之上,具有极强的灵活性,可实现模块、功能、单据、流程、报表、应用场景和集成应用等环节的灵活配置,帮助不同发展阶段的客户实现个性化的部署。同时,云华软件还与第三方软件RFID农业物联网系统等紧密集成,支持系统灵活的扩展和升级。
云华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系统的应用价值体现为:加强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是完善国家宏观调控手段,防止农产品供求关系剧烈波动、价格大涨大跌的有力举措;加强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的必然要求;加强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是促进专业合作社自身发展,不断提升市场竞争能力,提高内部规范化管理水平和成员素质的客观需要;能够满足和加强专业合作社组织自身内容标准化管理的需要。
一、申报范围
区行政区域内注册并生产经营的法人企业。
二、申报时间
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认定工作常年受理。
三、申报材料
符合《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的企业,需提交以下材料:
1.《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认定申请表》(见附件);
2.企业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复印件(加盖企业公章);
3.企业管理章程;
4.经审计的上年度企业财务报表;
5.企业工作场所证明复印件(企业房屋产权证或房屋租赁合同);
6.相关资质证书(例如:开发能力成熟度模型CMM、开发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CMMI、IT服务管理ISO20000、信息安全管理ISO27001、服务提供商环境安全、ISO质量体系、人力资源能力P-CMM以及其它认证证书);
7.企业上年度技术先进型服务业务收入以及离岸外包收入表,企业上年度销售/服务合同、合作开发合同、委托开发协议书等材料,其中离岸外包业务需提供银行结汇或外汇收入核销等外汇收入证明(需提供总额占企业当年总收入50%以上的票据)、在岸外包业务需提供销售或服务发票(需提供与外汇收入核销证明总额之和占企业当年总收入70%以上的票据);
8.企业员工花名册(注明员工学历结构、从事离岸服务外包人员情况),企业就业人员社会保险缴费单复印件(加盖企业公章),企业前5位高管简历;
9.其它佐证材料。如:企业采用先进技术或研发能力佐证材料、企业或产品的获奖证书、知识产权证书、客户评价证明等。
四、申报要求
1、企业登录“科技信息网”,按要求填写《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认定申请表》,加盖公章并提供相关附件。
(安徽师范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摘 要:服务外包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得到了快速发展。芜湖市作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双核”之一,已将服务外包业被列入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工作内容中。为了解芜湖服务外包业发展情况,对芜湖服务外包现状、优势、劣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芜湖市;服务外包;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F71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7-0257-02
收稿日期:2015-02-18
基金项目:芜湖市科技计划项目(2012rkx04)
作者简介:何建华(1977-),男,安徽安庆人,副教授,研究方向:电子商务、创业管理。
服务外包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在近些年得到了快速发展。2015年1月,国务院了《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这将有利于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为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创造更为优越的环境。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其非核心的业务外包出去,利用外部专业化团队来承接其业务,从而使其专注核心业务,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管理模式。芜湖市作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双核”之一,已确定了服务外包业为该市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五大重点产业之一。并且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服务外包业在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战略决策和企业的自身努力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然而由于其起步较晚,芜湖服务外包业在规模、深度及竞争力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一、芜湖服务外包发展现状
(一)服务外包发展迅速
近年来芜湖积极推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不断加大载体建设力度,努力争创全国服务示范城市,全市现有省级服务外包产业园两个,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2014年1到6月份全市服务外包收入突破4亿美元,超过2013年全年收入,实现大幅增长。据统计,2014年上半年全市服务外包新增就业人数3722人,服务外包企业签订合同金额4.77亿美元,同比增长87%;执行金额4.29亿美元,同比增长180%,其中离岸外包执行金额3095.07万美元,同比增长895%。
(二)载体集聚效应明显
以高新区为基地,以服务外包产业园为中心的服务外包产业,发挥了明显的集聚带动作用。服务外包产业园已建成面积68.8万平方米的办公区,总投资13亿元。近3年来,高新区服务外包出口增长率保持在50%以上。入园企业包括全国知名企业中软、兆尹科技、辉天盛世、寰智信息科技、国图信息等。截至2014年6月,弋江区共计签约入驻服务外包企业141家,已认定服务外包企业92家,其中2014年新认定服务外包企业9家。截至目前,园区新增加就业人数为2083人,从业人员95%为大专以上学历。实现营业收入8.4亿元,其中离岸外包收入1407.65万美元企业集群日渐庞大,产业集聚初步形成。
(三)产业发展环境得到提升
芜湖着力营造“产业特色突出,商务成本较低,办事规范高效,服务成龙配套,人居环境良好的投资环境”。为发展服务外包产业,芜湖市在“三产兴市”战略中专门出台了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相关政策,并为服务外包企业提供周到的服务:实行一本通(亲商手册),代为办理企业落户相关手续;实行项目领导负责制,每个项目明确联系领导、责任人,由区领导亲自负责协调企业在建设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帮助企业招工、引进人才,组织员工培训;积极帮助企业争取上级补助、奖励政策;协助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产品和高新技术企业;替园区内企业融资担保贷款,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困难。作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双核”之一,发展服务外包产业被列入芜湖市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工作内容中。为发展服务外包产业,芜湖市在“三产兴市”战略中专门出台了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为服务外包企业提供周到的服务。
二、芜湖发展服务外包业的形势分析
(一)优势
1.人员供给和成本优势。服务外包园区毗邻高校园区和职教园区,高校园区内有安徽师范大学、皖南医学院、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等7所大专院校,近8万名师生,作为中部城市,芜湖的人力成本及生活成本远远低于发达城市,根据国家公布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职工平均工资显示,芜湖的人力成本及生活成本远远低于北京、上海、大连的50%。除此之外,芜湖的房租费、水电费、通讯费等成本在我国中部城市中也具有比较优势。
2.良好的产业基础。改革开放以来,芜湖始终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进调整,加快发展,工业经济呈现出发展速度快、经济效益好、产业结构优的良好局面,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都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近十年来,通过狠抓招商引资,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实现了工业经济总量、规模、效益、结构上的大跨越,形成了材料、汽车及零部件、电子电器三大支柱产业,船舶制造、机械装备、纺织服装、电力、制药等产业也得以提升和壮大,已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3.精神保障。在“崇尚创新、宽容失败、支持冒险、鼓励冒尖”的创新文化影响下,芜湖人敢于向旧体制、旧模式的“雷池”跃进,打破条条框框,有效整合各种资源。在这种创新精神的指导下,奇瑞量子汽车、韩国浦项制铁、西班牙银峰铸造等一批大项目落户。作为一种新兴产业,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和创新能力息息相关。在调研中发现,越来越多的服务外包企业开始重视技术能力和研发方面的投入,这种创新氛围将为芜湖发展服务外包带来无法替代的竞争优势。
4.政策支持。更为重要的是,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得到国家和芜湖市政府的大力支持:芜湖着力营造“产业特色突出,商务成本较低,办事规范高效,服务成龙配套,人居环境良好的投资环境”。该市确定了服务外包业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五大重点产业之一,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力支持服务外包产业成长为经济发展的“绿色引擎”:实行一本通(亲商手册),代为办理企业落户相关手续;实行项目领导负责制,每个项目明确联系领导、责任人,由区领导亲自负责协调企业在建设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帮助企业招工、引进人才,组织员工培训;积极帮助企业争取上级补助、奖励政策;协助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产品和高新技术企业;替园区内企业融资担保贷款,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困难。
(二)劣势
1.产业结构不合理。服务业和服务外包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给服务外包打下坚持的产业基础,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而服务外包的增长反过来又会促进服务业的有效增长。芜湖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偏低,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行业发展不平衡,服务业结构不合理,传统服务业占据主体地位。现代服务业虽然发展较快,但基数低,生产业发育不全,这些都不利于服务外包业的快速发展。
2.企业的竞争力较弱。主要表现在中高端服务外包人才比较稀缺,既缺少熟悉外语、精通软件技术的初级、中级工程技术人员,更缺少通晓国际商务惯例、具备跨国外包经验、能够拿到订单的项目经理级人才和领军企业家。同时,缺乏较大规模服务供应商以及国际客户资源。
3.产业外向度低。公共服务网站没有建立,基于缺乏承接国际服务外包项目研发、测试、信息传导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省内市内服务外包企业、国内国外服务外包发包企业、相关部门与机构不能及时准确地和获得信息,较少直接承接国际服务外包。
三、芜湖发展服务外包业的对策建议
(一)继续完善服务外包扶持政策。一是各行业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要加强现有政策的宣传推广并及时听取企业意见,加强制定服务外包扶持政策的针对性。二是要加快推进专项扶持政策的出台。三是调整现有优惠政策适用范围,使之能覆盖服务外包企业。目前芜湖已有的各类财税优惠政策要最大范围地适用于服务外包企业,整合各种资源推动服务外包企业快速发展。
(二)大力实施人才兴业战略。把服务外包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环节抓紧抓好,为服务外包产业的蓬勃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在大力引进服务外包专业人才的同时,不断优化服务外包人才的创业、居住环境,使人才能引得来、留得住、有作为。
(三)加大政策落实力度,促进软件外包又好又快发展。协调有关部门制定相关的发包规范和服务供应商提供服务的技术标准,建立服务外包企业服务评价制度机制,让服务外包企业更多的参与国内企业外包和政府服务外包业务,促进我省服务外包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四)加强企业的质量认证工作。在跨国公司对芜湖企业不甚了解的情况下,如果企业没有适当的符合国际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作为保证,承接服务外包的可能性几乎是不存在的。因此,芜湖企业应积极参与国际认证,包括对开发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CMMI)、人力资源成熟度模型(PCMM)、安全管理(IS027001/BS7799)、IT服务管理(IS020000)、服务提供商环境安全性(SAS70)等专项认证。
(五)优化市场环境。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诚信体系建设,可以学习借鉴昆山制定《昆山市软件服务外包知识产权保护的若干意见》的办法,知道服务外包企业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与保密制度,鼓励企业申请只是产权,帮助企业规避只是产权风险。政府建立知识产权举报投诉服务点,受理服务外包知识产权侵权的举报投诉,已发规范市场经营秩序,打击各类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为服务外包企业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
(六)优化投资硬环境。重点是建设直通上海国际数据传输宽带,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增强数据传输能力,优化数据流向,进一步提高互联网服务的质量。目前,中国只有北京、上海、广东有国际互联网数据传输端口,芜湖为发展离岸外包,应将传输网融入上海,通过光缆直通海外。
(七)加快服务外包四大平台建设。一是打造服务外包集聚平台,吸引有实力的外包企业入驻;二是完善服务外包招商平台,要积极利用国内国外各种资源和信息,动员海外华侨、留学生吸引国外先进服务业的龙头企业来芜投资,继续办大办好每年的服务外包大会,举办特色鲜明、层次较高的专业会展、洽谈和配套活动;三是打造供求网络信息平台,江苏服务外包企业接包能力信息,同时,也为国内国际发包商发包信息。四是打造技术服务平台,为服务外包企业提供专业化和精细化技术支持服务。
(八)致力于开拓企业规模,积极推进国际服务外包的品牌建设。大力支持服务外包企业扩大规模,打造出一批有规模、有影响力的区域性国际服务外包龙头企业和服务外包品牌,从地区品牌逐步发展成为在国际市场中有影响力的中国服务外包品牌。加快建设服务外包集聚区,提倡差异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以产业园区模式发展服务外包产业,能够发挥区域各种资源要素的整合能力及其协同效应,追求适合于区域具体特征的区域发展道路。重点支持离岸开发中心的建设,成立服务贸易产品的研发中心,积极组建本市国际软件交易平台,扶持国家软件出口基地海外设立接包中心。
参考文献:
[1] 张文进,李用俊,杜亚敏.安徽省服务外包发展对策研究[J].宿
州学院学报,2013,(8):26-40.
[2] 邢学杰.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研究[J].企业经济,2014,(1):
119-122.
[3] 王晓政.完善安徽服务产业政策促进体系的几点建议[J].集体
经济,2011( 22):24-25
[4] 黄毅.成都市服务外包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J].西南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