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高中语文经典阅读理解

高中语文经典阅读理解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0-12 16:10:4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高中语文经典阅读理解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高中语文经典阅读理解

第1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语文教学 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5-0101-01

凡是有文字的地方就有阅读,作为学习最基础的方法,良好的阅读能力不仅对语文学习有很大帮助,对于其他学科的理解也有益处。如何提高高中生的阅读能力,改善高中生阅读质量成为了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 高中生阅读存在的问题

根据笔者对高中生阅读习惯以及阅读内容的调查,总结出了目前高中生在阅读时存在的几个问题。首先是阅读的功利性比较明显。高中生语文阅读的主要素材是作文选之类的应试书籍。按照爱因斯坦的理论,这类技术性的书籍属于专业教育范畴,在爱因斯坦看来只能让学生成为机器人,而不能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阅读的目的不单单停留在技术性的层面上,更应该使人从书本中得到有益身心的教诲。其次,中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不浓,中学生阅读的书籍主要集中在一些校园小说、时尚杂志或者漫画书上,这些快餐式的读物对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往往具有一定的消极作用;大部头的文学作品由于其内容与实际生活贴合不紧密,中学生无法切身感受其中的精彩,因此对于中学生的吸引力不大。快餐读物无法让学生感受到悲天悯人和崇高人格的深刻内涵,久而久之甚至对于正常的语言发展会产生不好的影响。最后,中学生阅读的方式有待改进,中学生阅读的习惯是精读少、泛读多,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要逐句感受才能体会其中的深意,匆匆略过留下的记忆很少,浮躁的阅读方式不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二 提高中学生阅读的对策建议

1.建立立体式的阅读模式

对于高中语文来说,阅读是提升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由于高中生的阅读面较窄,阅读材料不够全面,所以建立立体化阅读模式的重点在于如何拓宽高中生的课外阅读的层面,从而有效地实现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的延伸和过渡。笔者针对这种情况总结出两个解决办法:第一,开展阅读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高中生每天都要面对繁重的作业和学习任务,很少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的延伸。教师应该利用高中生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感兴趣等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开展“读好书,多读书”为主题的读写活动,针对每位学生不同的阅读层次进行规划具体的读书数量和篇目,鼓励学生互相传阅优秀的书籍,同时推荐一些优秀的名著、文学读物,培养学生们广泛阅读的兴趣,进而提高语文的阅读水平。第二,进行专题训练,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水平的高低是影响语文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进行阅读扩展的过程中,语文老师应注意语文阅读解题能力的训练,如开展专题研究修辞手法特色在语文阅读中的运用、组织学生进行感情朗读训练、解题能力的强化训练等等。提高学生对文章的阅读理解与分析能力,对症下药,在扩展语文阅读层面的同时提高阅读理解的解题能力。

2.采取多元化的阅读手段

阅读呈现方式有很多种,如影视播放、歌剧话剧、听说书、朗读等等。对于中学生而言,要想集中精力地去读完一本冗长的名著是极其困难的。笔者认为,在吸引学生兴趣的前提上,可以将名著中一些经典的片段通过课本剧、话剧以及朗读的方式呈现出来,表演完成后再请学生进行点评欣赏,这样不仅可以调动起学生对于原著的阅读兴趣而且在观赏、点评的过程中学生们也会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无形之中加深了学生对于名著内涵的理解,并锻炼了学生独立分析事物思考事情的能力。再者,老师还可以采用组织学生进行开课前5分钟演讲的活动,在每节语文课开课前,让学生进行一段简短的读书心得演讲,并长期坚持下去,让每位学生都有演讲的机会,对于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创办一个读书角,广泛征集图书,形成一个流动的图书馆,学生们在传阅图书的过程中的那种期待和欣喜、收获与感动都是不可多得的意外收获。

3.改进评价考核机制

针对高中生阅读的功利化情况,在教学评价考核中语文老师应针对不同学生的阅读层次和基础进行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评估,对于阅读基础较好的学生,老师应对其采取适当的表扬措施并鼓励其再接再励不断提升自我的文学修养;对于阅读基础较差的学生,老师应该以鼓励为主,适当地降低评价的门槛和要求,以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为主要引导方向,在考核试卷的设计中对于阅读方面的要求作出适当的调整,增加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形成积极的引导作用。

三 结束语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我国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力度日益加重。语文教育作为提升中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理应担负起我国中学生素质发展的重任。相关的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开展一些提高阅读水平的活动,不断创新形式和手段,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最终达到提高中学生阅读水平和语文成绩的目的。

参考文献

第2篇

1.诵读教学法对学生学习语文的作用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通过诵读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对阅读经典、背诵古诗的兴趣,发展和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表达能力、鉴赏能力、阅读能力等。通过诵读教学法可以使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综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日常的语文早读时,学生可以将要求背诵的课文背诵转变为朗诵,形成良好的氛围,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运用诵读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古诗词背诵方面取得明显的进步,并且可以让学生养成写读书笔记、记录读书心得的好习惯,使学生的语感有所加强,在阅读理解和写作方面得到较大的提升,从整体上提升语文学习能力和成绩。

2.诵读教学法对老师语文教学的作用

诵读教学法可以使学生对还没学习过的课文事先有初步的了解,对正在学习的课文通过诵读有更深刻的理解,对学习过的课文起到复习的作用,有利于教师语文课堂教学的开展。在诵读过程中学生可以对自己的思维进行整理,提高语文表达能力,发挥出诵读教学的有效性,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

二、诵读教学法的类型

1.朗读

朗读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是一种将文字转化成语言的过程。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朗读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是阅读的起点,是语文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朗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想感情,发展学生的智力,传递学生的情感。

2.朗诵

朗诵是以感情为基础,通过运用语调、语速、停顿再辅以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的配合,将朗读艺术化的一种方式,是一种较高层次的诵读形式,朗诵更加侧重于体会文章的内在韵味、形象的表达方式,也更加讲求语调,是一种对文章更加深入的情感体验。

三、诵读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1.教师要树立诵读教学意识

树立诵读教育意识不仅涉及意识层面,还受经济条件制约,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意识,将诵读教育与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在现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开展适量、适度的诵读教学。诵读教学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来说,一方面意味着教学方式的改变,另一方面意味着新的教学理念。

2.诵读教学的开展要讲求技巧

首先,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有诵读的兴趣,学生会主动大量地进行课文的诵读,渐渐地将诵读作为语文学习的习惯。其次,教师要巧设情境。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文章有很多都与现实紧密相连,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设备,适当地加入图片、视频、动画等情境,让学生感觉置身于课文中,加深学生的印象。最后,在诵读教学中教师还需要巧设问题,应根据课文和教学需要巧设问题,使学生更全面地掌握课文中蕴含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科学认识诵读教学

第3篇

一、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目标过于死板,不讲究创新性。教学目标通常流于表面,意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教学的目标,但有的老师对这些目标缺乏“质”的认识,流于表面,对目标的结果过分看重,过于死板,使得教学任务模糊化,教师无法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导致教师设计的课程无法遵循学生的想法。有些老师为了做到教学效果,刻意模仿名师讲课,矫揉造作效果却不大。因此,教师需要针对本学校的学生对症下药,设计出符合学生自身特点的教学模式才能创造出高的课堂效率。

(二)教学节奏松散凌乱,缺乏条理性。在语文课堂上,重点讲究的是领悟,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自己的想法。有些学生天马行空,教师上课又随意,很容易造成教学氛围松松垮垮,看则随意,实际杂乱无章。语文不比别的学科如数学,有正确的答案和解析思路,语文比拼的是文采,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思想的深度。

(三)课堂氛围缺乏主动性,课堂“死气沉沉”。在课堂上,老师负责在讲台前授课,课程要求改变以往的死记硬背现象,但不意味着老师需要放弃原先的模拟训练。有的老师缺乏对学生基本功的培养,无法做出有效的指引,课堂的提问经常是老师自问自答,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死气沉沉,学生因此会失去阅读的活力和思考的效率[1]。

(四)课后作业流于表面,无法有效挖掘学生潜力。教师培养学生重点靠死记硬背和机械式的训练,教学形式上缺乏模拟训练,作业流于表面的抄写,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对于有潜力的学生,缺少了基本技能的培养和有效的思考习惯,无法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有些作业流于表面形式的小组讨论,实则只有几个人在说话,凑热闹,变成形式主义,效率较低。

二、有效进行语文教学策略的方法和建议

(一)教学实施方法多样化。语文的教学围绕着经典和古文展开,特别是古典诗词,只有在古典诗词的鉴赏方面进行突破,才有可能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受到传统文化、人文精神、道德修养、文化品位的熏陶和感染,从中体味到语文的乐趣[2]。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多给学生讲述一些课本之外的历史故事,引经据典,深入其中。在阅读方面,引领学生多多朗读文言文,在语境的环境下去体悟其中的含义,能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古人的意思。在课后,多促使学生看一些经典著作,包括散文、戏剧和小说等,只有引出学生的兴趣才能制定更有效的教学策略。

(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挖掘有潜力的学生。语文离不开阅读理解和写作。写作部分作为高中语文的重头戏,常常是令老师和学生头疼的部分。如何写好作文,和日常的积累分不开。在教学目标的引领下,教师应将作文与学生的人格构建、实际生活、阅读、口语交际等联系起来,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作文教学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在写作时指导学生“乐于书面表达”,“构建自信心”,“更好地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他人交流”。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使学生在写作时处于主体地位,写其所思所想而非作业任务,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写作潜力,引导学生体味生活,感悟生活,观察生活,拓展积累素材的途径。

第4篇

关键词:国学经典;古诗文阅读;积极作用

无论是哪个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古代诗文的内容都占据半壁江山而不止。古诗文是母语长河的源头,是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窗口,特别是现在“一点四面”在高考育人功能方面的深化,使得古诗文的地位更加稳固而不可撼动。可以说,古诗文教育无论是素质教育的宏观方面还是应试教育的微观方面,其重要性日益突出。

同时,不可否认,进入高中,古诗文的学习让学生望而生畏。使得古诗文教学举步维艰。究其原因,无外乎是由于古诗文产生的背景和原因对学生来说太过于陌生。学生既没有文化底蕴,也没有知识基础,面对费解如天书一般的古诗文阅读,学生没有了学习的兴趣,

另外,在教学方式上,由于缺乏对学生古诗文阅读心理的研究,“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仍充斥在文言文教学的课堂中,因而文言文教学低效是可想而知的。面对此种现象,语文教师们应努力改变传统的古诗文阅读教学的观念和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探索研究出一些古诗文阅读的教学新方法,既适应新课程的标准,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这对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和语文课程改革的实施都具有实践意义。

国学经典的知识性可以增加古诗文阅读的底蕴,国学经典的趣味性可以增加古诗文阅读的理解基础。国学经典的长期诵读既增强了语感,又能提供孜孜不息的能力源泉。

我们应该明确,“古诗文阅读”这个概念是基于高考试卷中包括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和名句名篇默写在内的共35分的考试内容的总体提法。它所占分值,在高考试卷中几次与作文。那么怎么学好这部分内容,下面我们谈谈国学经典在其中能起到的作用。

一、国学经典之于文言文――润物细无声

任何一个教师和考生都知道2015年试卷中开始出现了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的考试内容。2017年新修订的考试大纲更是很正常地明确了文学文化常识的“合法地位”。面对这部分内容,学生不可能大量背诵,而国学经典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真正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巨大作用。比如,国学知识讲座中提到的“弄璋”之喜,学生就可以很好的在文言文翻译中,把它理解成一个家庭喜得贵子,随便也能积累到,“弄瓦”之喜指的是生了个女儿的喜事。文学文化常识在不知不觉中就得到了很好的学习,学生能联系现实生活很接地气的学习,而不是死记硬背,况且还学会了举一反三。

另外,长期诵读国学经典篇目,其中语言形式,停顿规律,常用虚词的位置等会让学生形成很好的语感,这样语感很好地应用到了文言文考试内容的断句部分。断句固然有规律,但是,规律如果来源于学生自己亲身所得,效果一定更好。

二、国学经典之于古诗词――也无风雨也无情

国学经典无论是《论语》的智慧,还是《菜根谭》的豁达,抑或《道德经》的博大等等,其中无不蕴含着古人先贤的处世思想。而理解古代诗歌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就是“知人论世”。只有知道了古人的思想轨迹,我们就不难理解《锦瑟》中李商隐的生命的纠结和痛苦。也更能理解李白和杜甫同是诗歌的先贤,同时有济世为民的追求,李白能洒脱如道家的无为,而杜甫却苦寒交迫,生活潦倒。

另外,国学经典大多数是文质兼美的古诗,其或句子错落,或语言整齐,或典故生动,或故事丰富,这本身就是难得的教材,我们可以因信手拈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t殆”,这可以让学生自然接受了很严格的平仄的规律。也可以因牢记《菜根谭》中的“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而明确了如何潇洒大度的过一生。

三、国学经典之于名句默写――只缘身在此山中

国学很丰富,国学经典很集中地出现在了初高中的课本中,学习经典本身,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上下句,现在的考查也是理解性的默写,所以,有了国学经典中的名句的理解,更能很好地把握古人的文化思维,让学生顺理成章地去体会出出题者的出题意图,而不至于在答题时张冠李戴。

为了能让国学经典在古诗文阅读教学中发挥它的作用,作为教师我们在教学中有哪些好的方法呢?

1.灵活生动的课前演讲

课前演讲活动主要形式是”我解名言”,也就是说,让学生通过课余时间广泛阅读自己喜欢的国学经典名著。例如《论语》、《道德经》、《菜根谭》《庄子》等,这其中有许多名言,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们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从中找出对自己影响大,感悟深的句子,在语文课开始之前,先把名言写在黑板上,演讲者先解释名言的大意,然后讲解名言的适用场景和自己对名言的解读。积极进取的儒家,洒脱无为的道家,与世无争的佛学,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丰富了学生的视野,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教学实践活动的成果来看,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这些知识的热情,而且进行了很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的教育

2.形式多样的假期阅读

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我提倡学生假期阅读《古文观止》,这不仅仅是对古诗文的一次深入探究,也是学生们培养对文言文的认知度,让枯燥的文言文成为“陌生的熟悉人”。为了推动这项活动的成效,在开学初,我组织学生进行读书交流活动,交流能互补缺漏,交流能增长智慧,交流也能让学生更自信更积极的投身到下一步的学习中去。

3.妙趣横生的竞赛活动

有竞争才有压力,为了推进国学经典与高中古诗文的学习进程,教师可以精心编排了一些试题,既体现高考的命题特点也结合国学知识中的经典。一是精心搜集一些有历史内涵的成语,如,破釜沉舟、东施效颦、草木皆兵、指鹿为马,共挽鹿车等成语,然后组织了一场成语大赛,效果特别好。二是,教师可以精心筹备古诗文默写大赛,大赛可分为几个阶段初赛和决赛,让学生在比赛中找到学习的乐趣。

4.雅俗共赏的讲座辅导

结合学校培养自主招生人才的需要,我举办了国学知识讲座,把国学知识一点点的渗透到少年学生的心中,让学生为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而感到骄傲。让学生从心灵深处加深国学经典学习的价值。

第5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 文言文 教学方法

高中语文课程中文言文部分的教学,既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又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难点,更是高中语文教师争论的焦点。然而即使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文言文教学效率低下仍是不争的事实,大致可用“累、慢、闷、差”四个字来形容: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慢,教师教学进程慢,学生形成积累慢;闷,课堂气氛沉闷,差,教学效果差。一句话,投入与产出严重失衡。如何使文言文的教学更有效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抓好背诵

文言文教学非常适合运用诵读法来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诵读是达成对话的一种有效途径,诵读者在诵读中自创情境与文本言语碰撞、交流、融会,这种交流、对话是诵读者渴望得到的,也是教师希望看到的,所以在教每一课文言文时,我着意突出对学生诵读的指导,留给学生诵读的时间,让学生亲近文体感知作品语言的魅力,从而更好的理解内容,进而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记忆直至成诵。

宋学家陆九渊曾说过:“涵泳工夫兴味长”,文言文语言凝练,能给人留下很大的回味空间。

在文言文教学中,指导学生诵读并形成习惯,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诵读的形成灵活多样,诵读教学必须循序渐进地有梯度地进行。

第一、通过诵读,借助于注释、字典、扫清字词读音障碍,并初步理解字词的含义及有关文言知识点。

第二、通过诵读,正确断句,把握文章的朗读节奏并体味文句意蕴。

第三、通过诵读粗略了解文章大意,把握文章基本内容。

第四、通过诵读逐步理解和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把握文章的内在韵律,并初步鉴赏文章的艺术特色。

第五、通过反复诵读,学生把文章内容与主旨化为自己的知识储备在反复熟读的前提下让学生进行背诵,这时学生可以品出文中感情意境甚至陶醉其中,在此基础上再品味课文,那就驾车就熟了。

二、要注重点拨

所谓点拨,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思维障碍,用画龙点睛和排除障碍的方法,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自己思考与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以达到掌握知识并发展能力的目的。所谓‘点’,就是点中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这种点拨,是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及其活动规律,适应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需要,启发思维,排除疑难,教给方法,发展能力。

在学生诵读的基础上,教师应注重引导性点拨文中重要的文言知识点,包括重点实词、虚词、词性实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文言句式、文句翻译、重点内容、核心段落、精彩语句及学生难懂或容易误解的问题。紧密联系上下文,在课文特定的语境中开启学生思路,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文章所创设的情感氛围或审美意境中,准确深刻的理解文章主旨,真切地感悟作者的情感起伏。这样通过自我主动、师生互动的审美活动,让学生在美的感染熏陶中巩固知识加深理解就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提升学生整体的文言文阅读水平。

三、要重视归纳

文言词语的整理、归纳,是在语文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基于一定目标,按照合理的体例,对高中语文文言课文中的词语进行梳理、归类、总结的自主学习活动。它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有控制、有指导的过程。

在文言文教学中,归纳总结十分重要,每在学完一课后,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及时归纳总结典型句式及重点词语,在分析比较中找出规律,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归纳的过程其实就是分类比较的过程,也是巩固深化的过程,它可使看似杂乱繁多的句式字词通过归类变得浅显明了,易于掌握,进一步通俗化、简单化、规律化,对重点字词而言,归纳是比较中的分类,可以使词类的义项变迁进一步明确化、细致化、系统化,从而便于学生牢固记忆。

四、要注意积累

如果我们在日常的文言文教学中能大量加入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理念、风俗习惯和日常行为等方面知识的积累,我相信我们的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应该会有比较明显的提高。文言文学习中,积累越丰富相应的阅读分析能力也就越强,对学生而言,学好文言文可以提高写作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有着其它文体不能代替之处。如:行文简洁,遣词造句考究,意境优美等特点,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影响深远。

五、要强调拓展

新课标强调要努力扩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因此,在课堂以外教师要积极向学生推荐精炼短小的经典文言文,并鼓励学生在交流讨论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最高境界就是能够运用已掌握的文言文知识,已形成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来解读老师未教的文言文,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所说“教是为了不教”文言文教学无论是教师的讲解还是学生的练习,切忌囿于书本而要以课本为基础,链接相关知识,对课文重点内容和学生关心热点问题进行有效地拓展延伸,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而且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另外,必要的知识拓展延伸,也是教师个性张扬的体现。

第6篇

一、阐释学的理论

阐释学(hermeneutik),有称为“解经学”或“注释学”。其实解经学在中国不乏传统,比如我们的注经传统,这就是一种阐释学的研究方式。但阐释学从理论建构上来讲,还是来自于西方的哲学理论。其理论资源来源有三,即古代的巫师占卜圆梦、基督教牧师讲经布道以及学者对远古典籍的注疏。19世纪,德国神学家和哲学家弗里德利希施莱尔马赫把语义学和《圣经》注疏的局部规则结合起来,建立起总体的阐释学。施莱尔马赫从具体文字的诠释技巧出发,首先研究如何把阐释过程各个方面统一起来这一核心问题。他认为,关键是避免误解。文字的字面的意思不一定能够完全表达文字的原意,因为时间的流逝,阅读语境的变化造成了今人对过去的文字的理解可能有误解,甚至已不能理解,因此需要通过一套设释技巧,利用科学方法重建当时的历史环境,才能把隐没的意义再现出来。

施莱尔马赫之后,德国哲学家狄尔泰受当时实证主义的影响,进一步发展了诠释学。狄尔泰一直力图将历史科学改造成如同自然科学那样的确凿知识。在他看来,人类生活留下的诸多痕迹和符号,是后人借以与前人建立跨时空联系的桥梁。通过阐释认识前人,由此认识当时的生活,最终认识到历史。最具超越时空意义的符号是文字著述,是文学、艺术、哲学等精神文化的创造。所以,狄尔泰也把文字的理解和诠释看成最基本的阐释活动。

结合现象学之后,现代阐释学有了更重要的发展和理论突破,其代表人物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和加德默尔。现代阐释学认为,历史是过去、现在和将来之间一种活的对话,应尽力清除实现这种对话的障碍。阐释学倾向于对过去的作品进行集中性研究,认为批评的主要作用即在于认识经典的作用。在文学批评实践中,阐释学对作品原意的兴趣非常浓厚,并尝试寻找作者意向与这种原意之间的联系,这就超出了文字诠释的范围。海德格尔从哲学的角度,对“阐释的循环”进行了重新评价,他认为,对任何东西的理解,都不是用空白的头脑去被动接受的,而是以头脑里预先准备好的思想内容为基础的,这就是所谓的“先结构”,这使理解和解释总带着解释者自己的历史时代的色彩。所以,阐释的循环不可避免,认识过程本身就是螺旋式上升的。一方面恪守传统的阐释学者认为批评都是创作的附庸,另一面,现代阐释学在某种意义上又赞成批评作为一种创作的合理性意义。

阐释学在文艺批评方面,虽然遭致了多方批评和争论,但是对于我们理解文学作品,其指导意义却也非同一般。中学生的阅读本身也是一种阐释活动,因此,我们如何借助阐释学的理论资源,在日常教学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这就是中学语文教学一个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

二、阐释学方法对高中语文阅读的作用

高中语文涵括了古今中外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对于不同文学作品的解读是考验中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方式。不论是日常阅读需要还是在考试中达到应试的目的,对文学作品意思的把握和阐释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借鉴阐释学的方法对高中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训练,是从理论上对其系统培训的重要手段。

就阐释学理论来讲,一个方面是要忠实于原意,一个方面是要有带有读者自身历史时代色彩的阐释。这两个方面也是我们阅读文学作品最重要的能力训练手段。

比如,我们读苏洵的《过秦论》,从忠实于原意的角度来讲,还要分两个层次,一是战国历史的实际情况,一是苏洵写作的本意。就历史情况而言,可以借助相关的历史材料对六国灭亡和秦国统一天下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更重要的是,必须了解分析苏洵所处的北宋时代,看看苏洵写这篇文章到底想告诉世人、特别是当政者什么思想。这就是从原意的角度来分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时候老师们都简单地通过一点时代背景介绍就一笔带过,并不真正从当时的历史境遇中还原作品的本意,这就造成对作品的讲解失去了真正的根基。比如我们现在很多人不喜欢鲁迅的文章,特别是他的杂文了,原因就在于,我们真正从还原历史本真状态这个角度去理解作品本身的意思,也就更难以理解其价值和意义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通过阐释学方法,对作品原意的理解,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方面。

第7篇

一、鼓励学生多读

阅读包含“阅”和“读”两个词,其实就是读。也就是说阅读这一教学本身就要求学生多读。在多阅多读的基础上,获得丰富的读的经验,实现阅读的积累,这样才能够有效地进行相关的阅读教学。因此,阅读教学的第一步就是要鼓励学生多阅读,其方式方法也有很多。

首先,就是对课本的内容多读。因为高中语文教材中选取的篇目大都是现当代中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精品,这些优秀的作品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以最快捷的方式找到阅读的切入点,进而更好地帮助学生获得提高,取得进步。高中语文课本中选录的《荷塘月色》、《故乡》、《陈奂生上城》、《装在套子里的人》、《林黛玉进贾府》等篇目都是非常优秀的作品,这些作品蕴涵的人生的哲理,对社会的投射,对人性的反思等各方面都非常独到精彩。通过对这些经典篇目的阅读能有效地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文学发展的脉络有一个清晰的掌握,进而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增加学生的人文知识,强化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其次,就是根据课文作者的创作进行延伸拓展阅读。这样的方式需要教师给学生推荐相关的篇目,学生能借助作家其他的文学作品来加深对课本内容的理解,还能有效地拓宽阅读面,丰富阅读量。如学完鲁迅的《祝福》这篇小说后,教师可以推荐鲁迅的《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等其他小说给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因为鲁迅的小说都带有非常强的社会意义,学生在一开始接触时较难把握住这些作品的思想主旨。但是借助鲁迅其他短篇小说的阅读,就能有效地让学生感受到鲁迅国民性批判下的人性关怀。这样的方式比在课堂上听教师讲解更能获得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再者,鼓励学生随意阅读。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外的闲暇时光随便找出自己想要看的书目进行随意性阅读。这种阅读看似随意,其实是在培养学生的语言感觉,增强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从而在这样一个不断坚持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享受到阅读的乐趣和摸索到属于自己的阅读方法。

这样三种阅读形式的运用不仅能够有效地实现多阅读的目标,同时也能很好地将学生的自主阅读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既凸显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又有效地提升了课堂阅读教学的效率。

二、鼓励学生多谈

高中阶段的学生对很多事物已经具有了自己的判断和认识,所以,在进行了大量的阅读之后学生肯定会有很多的话要说。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应该充分给学生说的自由、谈的自由,鼓励学生“多谈”。

多谈其实就是将自己的阅读转化为理解,借助语言表达的方式来实现。通过谈,教师能够较快地掌握学生的阅读情况,同时学生在谈自己的阅读体会和听别人谈阅读体会的过程中,会不断迸发出新的阅读火花。这样就能够不断地活跃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增强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探究的有效性。如在学习了鲁迅的《祝福》这部小说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学生一:祝福这部小说虽然篇幅短小,但是作者在其中为我们塑造了各色的社会人物,作为地主代表的鲁四老爷,他尊崇礼教和孔孟之道,自觉维护食古不化的礼教制度,为人虚伪冷酷。还塑造了小市民的代表――柳妈,这是一个受到礼教毒害的小市民,她本身是一个不带攻击性的人物,但她在无意中伤害了祥林嫂,最后导致了祥林嫂在绝望中死去。当然,小说塑造的最为成功的人物肯定是祥林嫂,祥林嫂这个朴实勤劳的妇女,在那样的一个没有人性关怀的社会里被践踏、迫害、蹂躏,直至死亡,这一切都充满了悲剧性的色彩,同时透过祥林嫂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个礼教社会的可恶嘴脸。

学生二:我觉得鲁迅是一个非常用心的作家,在这篇小说中,小说的题目叫做《祝福》,但是小说的整体基调是悲剧性的。作家为了让这种悲剧性达到最大化,反衬出社会的可悲和祥林嫂的悲剧性,在小说中多处都展现了“祝福”的热闹场景,同时也借助祝福的热闹繁忙来反衬出祥林嫂的悲剧性命运。由此,也更能够感受到“祝福”更深层次的含义。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的思维就能够得到充分地释放,学生的理解能力也会不断获得提高,对相关事物的认识也能够获得一个飞跃。所以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大胆谈自己的想法”。

三、鼓励学生多写

阅读是一项读的教学,但是读也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过程。所以,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多写。在阅读完某一个篇目后,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感想和疑惑写下来。借助这样的方式,学生就能在写的同时加深认识,更可以在写的过程中借助阅读思考将自己的语言锤炼到一个新的高度,进而提升阅读和写作水平。

所以鼓励学生多写,其实就是将阅读和写作这两个环节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进而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在写的过程中提升学生全方位的能力。

第8篇

关键词:阅读教学;高考;传统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求教师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广泛进行课外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领会语言规律,提高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目前,课堂上又出现了回归自然的阅读和随意多元的解读,甚至有人抨击高考的阅读检测干扰了正常的阅读教学。训练被渐渐淡化,教师的主导地位慢慢弱化,阅读能力的培养,学生个性的阅读也就逐渐虚化。如何破解这一难题?高中阶段阅读教学到底应该如何指导?笔者在多年执教过程中,略有一些粗浅的想法。

一、法古之学,不足以制今

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主要利用一套僵化的概念系统“套解”文本。马克吐温曾说“从历史上看,死抱住僵化的观点不放是绝对无法砸断或解放人类灵魂的。”教师的僵化阅读教学是“房檐滴水,年年照旧”,大量灌输应考策略,试图以不变应万变。长此以往,如此备考教学模式只会导致学生平时的阅读缺乏自主性和主体意识,高考答卷中出现大面积的“画虎不成反类犬”现象。

而现在的高考题越来越趋向于开放性阅读,如2010年北京卷《海棠花》一题中“第⑧段‘故乡和祖国虽然远在天边,但是现在它们却近在眼前。我离开它们的时间愈远,它们却离我愈近’一句传达了作者对于‘距离’的怎样的体验?试结合你的成长记忆或读过的文学作品谈谈自己对这一距离体验的感受。”这些题目不但要求考生深入到文本的字里行间去挖掘文本主旨,而且要有自己的个性化理解,去谈文本给自己的启发,自己的新发现、新感受、新领悟,读出学生个性化的自己。

根据《2012年全国新课标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考核目标与要求,高考不单注重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与概括”等基本阅读能力,更要求学生能“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情感”。如此看来,语文试题没有固定的公式可供选择,以往的法古之学,不足以制今日之开放性试题。

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传统的阅读教学内容控制在极有限的篇目里,通过教师分析讲解,学生被动接受,这样学生视野狭窄,思维封被,教师讲到哪里,学生就学到哪里。尽管有课外的语文读本,但是认真读的学生并不多。这样很难提高阅读鉴赏能力。我们的阅读教学应该实行开放式教学。教学要在课本和语文读本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利用图书、刊物、报纸来增加阅读量,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分析能力。

笔者每周给学生开设1—2节无功利性阅读课,这种课主要在高一、高二完成,让学生在不带任何心理负担的情况下去阅读。无功利性阅读课的开设和长期坚持,能使学生的文学素养、心灵、和人格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也让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久而久之,学生对文本阅读有了初步的审美意识和鉴赏能力。

为了避免阅读的盲目性,可以开出供学生参考的阅读书目。高一重点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名著,从简短的经典名著读起,注重基础阅读。当然也要考虑到学生的阅读视野的高低层次,教师对一些阅读量少、基础差的学生要给与鼓励和引导。高二可以提供一些哲学书籍和散文供学生参考阅读,在阅读中逐步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为个性化阅读提供理论基础。

此外,还可以在月末开设文学作品自由评论课或读书交流会,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心得体会。说说看了什么书,最喜欢哪一本,其中让自己印象深刻的人或事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触……在讨论过程,尤其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注重学生之间的互相启发,让学生在互相讨论中做出对作品内容理解深度和思想方向的适当调整。这样做既能从侧面了解学生的整体阅读水平,也能让学生能互补长短,为实现个性化阅读打下牢固的基础。这样既巩固了学生的阅读理解力,也锻炼了表达能力,而且不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收到的效果也较为理想。

三、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一切审美体验,都根植于情感,没有情感也就没有美。朱光潜先生曾说“一切艺术都是抒情的,都必须表现一种心灵上的感触”,而我们在对文学艺术作品进行审视的过程,就一个打通了读者与文本之间的情感通道过程。如何实现心有灵犀,笔者认为“移情”是阅读的必要环节之一,无论是课外自主性阅读还是课堂上的阅读课训练,都要实现“移情”才能读到作品的灵魂。

首先,在高一、高二的文学作品阅读中,让学生联系所读的作品,结合自己的体会,对一些戏剧和优秀作品进行自我组织表演。像《项链》、《雷雨》等,让学生自编自导,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能加深他们对作品的理解。

其次,让学生在课堂产生灵感和问题意识,是任何阅读教学环节都不能替代的。阅读文本,重在获得思想和灵感,语文不是科学意义上的学科课程。笔者在执教之初,担心学生不能理解课文,所以给予了学生较多的时间自由朗读、体会文本。后来让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语句,谈谈自己的感触。没想到学生们不单能较好的理解文本,而且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踊跃发言,有的讲到动情处竟哽咽不已。

体验作品的感情,其实就是探究作品的意蕴或作者的写作意图。新课标对学生情感能力的要求多以探究文本意蕴的题型出现在高考阅读题中。如2010年江苏卷“本文写了驼队飞渡峡谷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作品的意蕴指的就是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情感等方面的内容,解答这类题,就要求考生能够立足自我,体验和感悟文本。

总之,阅读教学任重而道远。我们不单要让学生把握阅读方法,在高考中占领先机,更要努力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能自己去读多种多样的书文,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王荣生.语文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