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2 16:10:5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高校科技成果管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 二级学院 科研成果 管理工作
当今社会科研水平对学校的整体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随着高校科研实力的增强,科研成果越来越多,如何进行规范化管理成了必须面对的问题。科研成果管理作为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对科研工作者在科研实践过程中经创造性劳动所获得的各种科研论文(包括已经发表的论文、译文)、著作(包括已经出版的专著、译著、教材、工具书、编著等)或新技术等智力成果进行统计、分析和存档的活动。二级学院是高等学校的基本组成单位,其科研成果的管理既关系教师切身利益、学院长远发展,又与学校的科研管理密不可分。
1.加强二级学院科研管理的重要意义
1.1为学院科研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科研成果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对科研成果进行统计、分析、归档。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能够直观反映学院的科研实力,做好科研成果管理工作,及时、准确提供学院教师在课题立项、、出版专著译著、编写教材、所获专利等方面的统计数据,可以清楚呈现学院在科学研究上的整体实力与水平,发现尚存在的不足之处,有利于从学院层面制定科研制度,能够充分发挥学院的人才优势,为学院制订近期及长远期科研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能为年度科研总结的撰写提供详细数据,促进科研管理工作质量与效率的提升。以学院或学科为单位申报的项目、学位点的申报、研究机构的申请通常也需要提供科研成果的汇总表或照片作为支撑材料。
1.2促进特色学科的发展
研究特色能够影响到学科建设、奖项评比等方面,对学院的学术声望起到重要作用,在某一方面做大做强能够有效提升在该领域的声誉。目前相当一部分教师对同事的近期研究并不了解,通过对科研成果的归纳管理可以提供有时效性、针对性的信息,反映科研动态和特点,可以看出学院教师近年来的研究方向,能够为教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避免重复劳动;可以组建学术团队,形成合力,凝练出优势特色学科,产生具有创新性、独特性的科研成果,既有助于教师个人学术视野的扩展,又有助于团队整体实力的增强和特色学科的发展。
1.3提升学院科研管理工作水平
学院科研管理工作包括科研成果管理、科研人员管理、科研经费管理、科研机构管理等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的组成部分。科研成果管理在整个科研管理阶段处于重要地位,对科研人员的考核、科研项目的研究是否能顺利开展、科研机构组织构成都会产生很大影响。规范的科研成果管理对处理好管理人员与科研人员的关系、科研经费的预算编制与使用、科研机构的有序运转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而推动科研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
1.4为各类奖励提供一定参考
专任教师的主要工作包括教学与科研两方面,其中科研水平的主要评价依据是科研成果的数量与质量。科研成果是科研工作者通过智力劳动所得,目前很多校级以上荣誉称号和奖项的评比主要由二级学院推荐,科研水平在其中也占有一定比重。对教师科研成果的鉴定可以为相关奖项的评选提供客观依据,同时能够激发学院教师的学术积极性,促进学院科研持续健康发展。
2.当前科研成果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科研成果管理缺乏制度保障
目前,各二级学院一般尚未设置专门的科研管理部门,而且缺乏相应制度保障。科研成果管理是一项长期且非常繁琐的工作,通常会涉及几十位甚至上百位教师的名目繁多的科研成果。实际工作中因为管理制度尚不健全,对科研成果提交时间、提交方式、建档时间、登记方法、建档后的管理等都缺少与之对应的管理制度。有些已经形成的制度也会因为未跟上政策的变化、无法适应当前的形势而难以开展,无法落实。因为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就容易形成监管力度缺乏、科研成果管理不规范的现象。
2.2科研成果管理手段单一
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当前很多高校都已建立了科研管理信息系统,能够通过数字化手段对科研成果进行系统管理,教师的立项名称、论文名称及发表刊物级别、著作题目及类别等均可由科研管理工作人员查询,教师的在研项目进程也能同步显示,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工作时间。对于二级学院而言,虽然科研成果管理人员可以直接通过该系统查阅本部门教师的科研成果,但经过汇总、分类后的成果往往缺乏便捷、畅通的公布渠道,尚未通过网络平台及时共享,仅仅在学院领导、学科带头人等范围内传阅,科研管理工作人员的劳动付出不能得到全面体现,教师也不能及时了解学院的科学研究现状,其通过获得相关资源从而拓宽学术视野、整合优质资源、提高研究针对性的诉求也就得不到满足。
2.3科研成果管理队伍建设需要加强
二级学院目前从事科研成果管理基础性工作的主要是科研秘书。科研秘书是连接学校科研管理部门与学院科研人员的纽带,需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但因受编制等客观因素影响,科研秘书往往身兼数职,工作量大,加上相当一部分科研秘书并非档案专业或管理专业出身,接受专业的管理培训的机会较少,任职初期并不能全面了解科研成果管理的具体流程、管理方法、相关要求等,平时也很少有时间和机会学习参观,交流经验,参加集中培训。长此以往,科研成果的管理过程中会出现管理思想比较落后、管理方法难以创新等现象,导致管理工作出现瓶颈,影响学院科研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2.4科研成果登记不及时
在实际工作中,个别教师因为承担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未能及时向科研管理部门登记科研成果,或者不了解科研成果的登记范围,有些成果没有上报,这就容易造成科研成果登记不及时、遗漏登记等现象。部分教师因各种客观原因,课题申报成功后没能按照预期目标开展研究工作,可能会出现逾期难以结项,无法按时登记的情况。科研成果的汇总往往在学期末进行,工作量较大,时间紧迫,人力资源有限,也会出现归档不及时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科研成果管理工作的滞后。
3.加强科研成果管理的对策
3.1健全科研成果管理制度
当前高校科研工作的开展主要由校级科研部门(如科研处)组织,学校也通常会制定《科研工作纲要》等制度保障科研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强化对学院教师科研活动的管理是提升学院科研水平的重要手段,就学校下属的二级学院而言,科研成果管理工作的开展还缺乏相关制度保障。因此,应进一步明确管理人员职责,强化科研管理职能,制定学院层面的科研管理工作纲要,以规范性文件的形式建立科研管理制度,形成二级学院科研管理活动的申报机制、登记机制、归档机制、查阅机制、奖励机制等,促进教师科研活动规范、有序,科研管理活动科学化、常态化,并根据实际工作的开展不断健全科研成果管理制度。鼓励科研工作者主动、及时提交应该登记和归档的科研成果,科研秘书在从事科研成果管理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循相关规章制度。
3.2实现科研成果管理方式多样化
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科研成果管理提供了便利。如前文所述,有条件的二级学院可以借助学校的科研管理系统迅速收集科研人员已经登记的信息,但同时需要以学院为平台及时科研信息,共享学术资源,公开学术成果。鉴于各个二级学院均建有官方网站,可以借助学院官网设立相关栏目,以科研立项(具体又可分为国家级科研立项、省部级科研立项、教育厅教委课题立项、校级课题立项等)、(可分为CSSCI来源刊、中文核心期刊等)、出版著作(可以出版教材、专著、译著、编著、工具书等分类)等分别公布学院教师的科研成果,既可对外宣传学院学术成果,又方便教师查询。另外,微信平台等新媒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其迅速便捷的推送方式也为科研信息的共享提供了新的可能,科研管理人员可以借助微信平台传达学校、学院关于科研成果管理的相关信息,便于教师及时掌握信息,实现更为高效的交流与沟通。
3.3加强科研成果管理队伍建设
科研成果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工作能力直接关系到管理工作的成效。服务是管理工作的根本所在,科研成果管理人员应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充分体现服务意识,热心宣传科研成果归档的重要性,通过良好的沟通与协调为学院、学校的科研工作服务。科研成果管理工作者还要充分意识到科研成果管理的重要意义,主动学习该领域的基本知识,熟练使用现代办公技术,及时掌握最新动态,不断提高管理能力和组织、协调、沟通能力,提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文字水平,体现“以人为本”的科研管理理念,优化知识结构,使管理工作更为规范和专业。科研管理部门也应注重科研成果管理人员能力的提升,为其提供学习与培训的平台,召开经验交流会、座谈会,组织培训与调研等,通过校内外的学习交流取长补短,鼓励管理人员申报或参与课题,进一步了解科学研究的流程,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效率。
3.4加强对教师科研的引导与激励
教师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对科研成果数量与质量有直接影响,因此要注重对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可召开科研工作者专题会议,邀请已经取得丰硕科研成果的教师介绍经验,促进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举办学术讲座,邀请校内外专家探讨学术前沿问题,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同时可以到兄弟院系或其他高校调研,通过实地走访达到学习借鉴科研经验的目的。应重视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立项的重要性,鼓励教师积极申报课题,以召开申报课题动员会等形式对教师申报课题给予一定指导,针对申报课题成功的教师及时召开开题论证会、中期论证会等,关注项目进展,督促结项时间将到的教师按时完成项目,避免出现逾期难以结项的现象。教师在取得科研成果后也应及时登记成果信息,便于科研成果管理人员的统计与归档,从而全面准确地反映学院的科研成果情况。二级学院还可启动科研成果激励机制,对积极从事科研活动、科研水平较高的教师予以奖励,如评选优秀科研成果奖、科研进步奖、科研先进个人等,激发教师的科研热情。
二级学院科研成果的管理涉及面广,工作繁琐,意义重大,需要科研管理工作者和教师、校级科研部门等方面的共同努力。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科研成果管理也会获得新机遇,迎接新挑战,科研成果管理工作者应与时俱进,展开进一步思考与探索,不断优化工作方式,提高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促进学院科研实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关键词:EMBA教育;管理经济学;教学;效率
EMBA是英文Executive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的缩写,特指针对企业中高层高级经理人员的工商管理硕士教育[1],当今世界上几乎所有EMBA项目均十分重视“管理经济学”教学,普遍将“管理经济学”设置为一门不可或缺的核心必修课程。新近,全国工商管理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对EMBA毕业学员的调查显示:“管理经济学”是EMBA毕业生认为最有帮助和最应该开设的课程之一,排名第五[2]。然而,多年来“管理经济学”实际教学中,EMBA学员普遍反映这门课程是最难学的,同时任课教师们也普遍感觉教学难度较大。事实上,“管理经济学”是以西方经济学中的微观经济理论为基础,结合决策科学中的某些工具和方法,指导企业经理人员进行决策的一门应用经济学,它涵盖和整合了经济理论、优化方法和管理决策三大部分内容[3]。而如此广泛、艰深的内容目前却限定在4天EMBA教学活动中加以展开,教学效果与教学效率时常并不理想。那么,在4天教授一门课程的现有教学体制下,如何提高EMBA“管理经济学”教学效果与效率呢?
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国内外大学教学研究中探讨EMBA教学的文献尚十分稀少,即使是相关文献也完全忽视了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例如,学者王英虽然专门探讨了怎样提高MBA“管理经济学”案例教学效果[4],但并没有触及EMBA教学;又如,刘延平、郭雪萌和郭婧娟等三位学者虽然提出并系统论述了EMBA课程整合式教学模式[5],但这一模式并非针对“管理经济学”教学;再如,李国津教授虽然较早就系统地论述了MBA“管理经济学”教学改革,明确提出要正确定位、合理选择内容、提高教学效率与效果等等[3],但尚未建立一个理论框架更深入地剖析EMBA“管理经济学”教学实质;谭宏和唐朝莉等学者虽然正确指出知识转移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核心,提出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知识转移的研究框架[6],但是这一框架也未触及EMBA教学。
本文试图以EMBA的管理经济学为例,专门探讨EMBA教学效果和效率提高问题,从而为现有大学教学研究中尚显薄弱的EMBA教学文献做出一些补充和拓展:第一,利用校企知识转移这一新的理论视角,剖析EMBA 管理经济学教学实质,构建一个提高EMBA的管理经济学教学效果与效率的概念框架;第二,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EMBA的管理经济学教学效果的四种基本策略及具体措施。
一、EMBA“管理经济学”教学的实质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校企间高效知识转移
什么是EMBA“管理经济学”教学的实质?现有的研究并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相关的研究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展开讨论。宏观层面主要是探讨EMBA教育的实质,有代表性的观点有:EMBA是针对已经担任中层以上管理工作、具备承担更多管理责任的企业中高层经理人员的工商管理教育[1];EMBA教育是商学院如何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优秀企业家[7];EMBA教育在于向企业高级行政人员提供管理的基本知识与技巧,以增进学员的分析力与判断力来适应全球竞争时代的要求[8]。微观层面主要是从EMBA课程教学的不同侧面透析教学的实质,有代表性的观点有:EMBA课程教学是一个由模块化知识体系、递进式案例分析、对立式情境模拟、独立式专题讲座和组团式师资队伍等多种教学元素系统集成的整合式教学模式[5];EMBA课程教学活动是由教师和学生双主体所构成的“师生契合”教学模式,具体视不同教学情境可采用灌输式、咨询式、启发式和参与式等教学方式[9]。
仔细阅读以上文献,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对EMBA教育教学探讨主要是基于高等教育学的分析。不同于这些传统分析,本文采用知识管理学中校企知识转移理论这一新的理论透镜,以“管理经济学”为例,重新审视和探讨了EMBA课程教学的本质属性和具体的教学策略。我们认为,EMBA“管理经济学”教学的实质是以高校教师为代表的知识发送者通过各种知识转移渠道、在一定的情境下向以企业高管人员为代表的知识接受者转移管理经济学科学知识体系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校企间高效知识转移活动,其最终目的是提高企业高管人员的个人竞争力和企业整体的自主创新能力。
我们提出以上论点的论据是:首先,现有EMBA教育教学文献已经提出了诸如“向企业高级行政人员提供管理的基本知识”、“模块化知识体系”、“由教师和学生双主体所构成”、“视不同教学情境”、“培养出创新型优秀企业家”等EMBA关键教学要素,我们的论点继承、发展和整合了这些关键要素;其次,按照校企知识转移理论,校企知识转移是一个由知识发送方高校、知识接受方企业、知识转移渠道、知识转移情境和要转移的知识构成的一个有机系统,是企业通过与大学的互动获得所需要的知识并加以判断、吸收、应用与创新的过程,是高校所创造的知识、技术、成果转移到社会与商业上,完成高校知识的流动与应用并实现其市场价值[10][11]。我们的论点正是建立在这些科学的理论之上;再次,目前国内外学术界主要集中研讨校企间技术转移及其效率提升问题 [12],认为高校通过技术许可、合作研究、人员交换、技术咨询关系、技术创业等校企合作形式和渠道向企业转移技术知识[11]。显然,校企合作除了技术创新以外更常见的是合作教育,而合作教育中的知识转移已开始被我国学者探析[6]。我们认为,EMBA教育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校企合作,“管理经济学”教学实际上不是高校技术创新成果转移而是经济学科学知识及其分析思维方法的转移。正如清华大学管理学院院长、著名经济学家钱颖一教授所言:“在我的(EMBA)课程中……你们将学到的是一种思维方式——获取对中国当前问题及未来挑战的认识,运用现代经济学的视角和方法思考中国!” [13]。最后,校企知识转移的关键与核心是知识转移效果与效率提升[10][11][14][15],我国现有EMBA的4天一门课程教学体制是比MBA教学更短的研究生学位教育,而MBA“管理经济学”特别要求提高教学效果与效率[3],由此EMBA管理经济学课程教学必须是更加有效的和高效率的;另外,我国EMBA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提高现有企业家的素质与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素质的企业家[7],EMBA学员作为我国新一代企业家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核心和灵魂。我们的观点涵盖了这两个反映我国EMBA教育现实国情特点。
如果说EMBA管理经济学教学的实质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校企间高效知识转移,那么,提高其效果与效率的概念框架应该是怎样的呢?按照组织间知识转移效果和效率理论框架[16]:(1)高效知识转移包括四个维度:理解程度、有用性、速度和经济性,其中,理解程度指知识接受方理解被转移的知识的程度;有用性是指转移的知识对知识接收方工作的重要性和相关性;速度是指转移知识的快慢程度;经济性是指因转移知识所耗费的资源较少、成本较低。(2)知识转移效果和知识转移效率是两个不同的专业术语,知识转移效果(Knowledge Transfer Effectiveness )是指知识转移实现转移目的的程度,包括两个维度:理解程度和有用性;知识转移效率(Knowledge Transfer Efficiency)是指知识转移过程的投入与产出之比,也包括两个维度:速度和经济性。我们认为,既然EMBA管理经济学教学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校企间高效知识转移,属于组织间知识转移,理应满足以上知识转移效果和效率的理论框架。结合本文前面提到的“校企知识转移是一个由知识发送方高校、知识接受方企业、知识转移渠道、知识转移情境和要转移的知识构成的一个有机系统”的构架,我们提出了一个提高EMBA“管理经济学”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的概念框架,见图1。
图1 提高EMBA“管理经济学”教学效果与教学效率的概念框架
图1的概念框架突破了传统大学教学的传统框架,抓住了EMBA“管理经济学”教学活动限定在4天完成这个根本特点,凸现了单位时间内最大限度转移“管理经济学”系统知识的客观要求。图1深化了以往EMBA教学对教师、学生、师生教学关系的研讨[9],集中并明确地反映了本文的新观点:EMBA“管理经济学”教学的实质是高效转移经济科学知识体系,提高EMBA“管理经济学”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就是高效转移知识,高效与否是通过转移知识的被理解程度、转移知识的有用性、知识转移的速度、知识转移的经济性等四个维度加以衡量,这四个方面同时也构成了提高EMBA“管理经济学”教学效果和教学效果的四种基本策略,而实现每一种基本策略的着力点应该是组成知识转移系统的五个基本要素:教师(知识发送者)、学员(知识接受者)、要转移的知识、知识转移渠道和知识转移的具体情境。我们提出的这一框架,不仅为解决现实中教学效果与教学效率时常并不理想的问题提供了一个概念框架,而且也能从更一般的视角和层面提炼出提高EMBA“管理经济学”教学效果与教学效率的基本策略及其具体措施。
二、提高EMBA管理经济学教学效果与效率的四种基本策略及其具体措施
依据图1的概念框架,借鉴和继承学者们的相关学术观点,以及结合我们多年EMBA“管理经济学”的实际教学成功经验,我们在此提出提高EMBA“管理经济学”教学效果与效率的四种基本策略及其具体措施,具体如下:
1.提高管理经济学知识被理解程度的策略
按照图1,提高EMBA“管理经济学”教学效果就是努力提高知识转移效果,其中提高管理经济学知识被EMBA学员理解的程度是一种基本策略。针对目前EMBA教学时数太少、教学内容太多、学员背景差异较大的现状下学员普遍对管理经济学知识理解不全、不深和不透等突出问题,我们特提出如下主要措施与建议:(1)任课教师首先应受过严格的经济学专业训练并具有优秀的教学素质,熟悉管理学院(商学院)教学体系、教学风格和教学要求,在管理经济学知识体系的讲授中能够做到居高临下、游刃有余、深入浅出和通俗易懂。(2)要正确定位管理经济学的知识体系。教师在课程第1讲中就应明确提出“管理经济学”是专门针对管理学院开设的一门应用微观经济学[3],明确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员们系统学习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分析方法和思维方式去辅助分析求解企业面临的各种管理问题,并按企业运行过程将管理经济学知识体系明确划分为需求、生产、成本、市场结构、政府管制(含政府与企业关系)等基本理论,使得EMBA学员在课程一开始就对管理经济学的知识体系有一个很好地整体理解与把握。(3)要给每位EMBA学员配备世界上著名的管理经济学教材(国内市场上已有很多流行版本),以及其他等文字、影像等的配套教参材料,便于EMBA学员能够在课前、课中和课后反复学习和正确理解这些显性知识(也称编码知识,是可以通过语言、书籍、文字、数据库等编码方式传播并容易被人们学习的知识)。至于管理经济学隐性知识(指那种我们知道但难以言述的知识),学员可以通过问题求解、案例分析、情境模拟等“干中学”的方式获得认知、理解和掌握(如经济分析工具在管理决策问题上的运用技巧)。(4)在教学组织上要指定课程组长、构建教师教学团队,同时在课堂中组建学员讨论小组。教师教学团队可以按同校、跨校两种方式组建,如组建由理论主讲教师、案例引导教师、专题讲座教师构成的师资团队[5],实现讲授知识体系的互补、深化与扩展。学员通过课堂小组讨论、教师点评可以加深知识理解。(5)在EMBA学员较为繁忙的现实情况下,应严格学员课堂考勤,不断增强学员的知识学习意愿和知识吸收能力,可将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点融入课程考试题,可以将最后一天的课程考试改为课后大作业,让学员课后通过通读教材、阅览报刊、查阅资料和小组研讨来完成这份大作业,不但能节约出最后一个下午的时间,而且能帮助学员更加深入地理解、更加全面地掌握管理经济学知识。(6)采用模块化的课程知识体系设计[5],将管理经济学知识体系分成需求理论及其应用、生产与成本理论及其应用、市场结构理论及其应用、政府管制理论及其应用等四大知识模块分别布置在四天的课程教学活动中,每一天的完成一个知识模块,每个模块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教学单元。(7)依据不同教学内容和要求,分别选用最适用的知识转移渠道。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每天上午师生精神饱满,宜采用灌输教学方式着力教授各模块的基本理论与分析工具;而当天下午师生较为困乏,宜安排案例讨论、情境模拟、教师点评来复习、加深上午所学的理论,提高学员运用经济分析工具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教师理论讲授应做到概念准确、层次分明、逻辑清晰和理论联系实际。反之,教师全天“唱独角戏”、满足于灌输教育,学员过度疲乏和困惑,都会严重影响知识理解和教学效果。(8)鉴于目前EMBA教学普遍使用学校、宾馆的多媒体教室或会议室,要努力营造有利于知识学习与理解的氛围,应避免发生幻灯片模糊、白板上字迹太小看不清楚、音响时断时续、教室灯光昏暗等问题。鉴于近年EMBA“全英文教学”中学员普遍存在理解障碍、教学效果差,今后应慎用“全英文教学”。
2.提高管理经济学知识有用性的策略
按照图1,提高EMBA“管理经济学”教学效果的另一种基本策略就是提高转移知识的有用性。针对目前EMBA学员往往感觉管理经济学理论高深、难学、缺乏实用性等常见问题,我们特提出如下主要措施与建议:(1)对于教师,应该将管理经济学教学与微观经济学教学加以区别对待,时刻牢记EMBA学员学习管理经济学是为了运用经济学的视角和方法思考中国现实、能够利用经济学理论及其分析工具解决实际管理问题、不断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教师应该注重所教授的知识对学员现实需求的满足,一方面,课堂讲授应集中在管理经济学的核心知识上,不应将有限的时间耗费在与课程无关无用的知识上,诸如名人趣事、社会杂谈等;另一方面,也要避免过于理论化的讲授而导致曲高和寡。每次教学,应该给学员提供经济学原理对应的最新经济管理新闻报道材料,使学员理解经济学原理与现实之间的紧密关联。(2)对于学员,应该带着管理问题上课,在学习各种管理经济学基本理论及其分析工具的同时不断寻求和尝试求解手头上困扰自己的实际管理难题,并且在求解中亲身体验经济分析的有用性,明白其局限性。(3)要对管理经济学知识进行合理筛选,突出那些对EMBA学员最有用的管理经济学基础知识。例如,课堂上集中教授需求、生产、成本、市场结构、产品定价、政府管制等主要理论要点,对于需求函数估计、生产函数估计、成本函数分析、线性规划等统计和最优化定量分析技术仅用Excel加以演示、点到为止即可,不必花时间阐述需求法则背后的效用理论(无差异曲线分析);又如,更多引入一些当前中国转轨经济条件下的热点问题及其经济分析,诸如公司治理问题、食品安全问题、房地产价格走势问题、人民币升值与企业进出口销售问题、欧美经济衰退对中国企业影响问题、中国通胀下企业管理问题等等;再如,应不断拓展传统管理经济学理论知识边界,可以穿插介绍时下新兴的“新管理经济学”中一些前沿理论成果,诸如组织经济学、行为经济学、人事经济学、企业伦理、公司社会绩效、制度经济学等方面的有用知识[17]。(4)要善于组合各种知识转移渠道与方式更有成效地转移管理经济学有用知识,实实在在展示经济理论有用性,提高学员满意度。例如,在教授供求决定价格的理论时,可以首先放映中国房地产价格调控的新闻报道材料、引发学员的思考,接着采用灌输方式讲解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决定理论,然后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员分组对中国房地产价格调控案例(文字资料)展开讨论、从供求两个方面找出影响房地产价格水平的各种因素、预测未来几个月房地产价格走势,利用咨询式教学引导学员给出房地产价格调控难题的解决方案,最后通过幻灯片展示中央政府历次出台的房地产调控“国十一条”、“新国十条”、“新国八条”背后存在一个共同的框架——供求决定价格理论,解开中国房地产价格之“谜”。(5)教师可以有意营造一种增强管理经济学知识有用性的教学情境。例如,首先选取新近发生的双汇集团“瘦肉精”危机作为分析案例,然后让学员分组分别扮演双汇“瘦肉精”危机中各个利益相关组织对案例文字资料展开情境模拟讨论,引导学员对中国转型时期企业目标的探究,最后通过学员分组汇报、教师介绍厂商目标理论、总结等教学过程,促使学员眼见为实地了解到转型经济下猪肉产业链上养殖户、猪贩子、屠宰企业、大型肉制品企业、商场、检疫部门、地方政府等组织的现实目标,帮助学员切身体会到厂商利润最大化目标理论在分析中国当前食品安全问题上的理论作用和实用价值。
3.提高管理经济学知识转移速度的策略
按照图1,高效知识转移是知识转移效果与效率的统一体,在不断提高EMBA“管理经济学”教学效果的同时,也要持续提高EMBA管理经济学教学效率。按我们的观点就是首先要努力实现单位时间最大数量地转移管理经济学有用的科学知识,由此一种基本策略就是提高知识转移速度。针对目前EMBA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拖堂、教师言它而偏离了管理经济学知识传授、教学时间利用效率不够高等问题,我们特提出如下主要措施与建议:(1)教师应精心而周详地安排讲课进度、讲课内容和其他教学活动,设计详细的教学活动时间表,在课前详细编写并打印出课程教学讲义、对应的幻灯片、案例及其讨论方案、影视文字材料、课外读物、考试试题及其参考答案等,在课前就应该把学员分组并组织起来,将全部相关教学材料提前分发给每一位学员,课堂教学活动应遵循教学计划,控制各项教学活动的进度、节奏与时间(特别是讨论及其发言时间),避免“跑题”与“脱轨”。(2)EMBA学员应该提前预习上课的教学材料,按时到课并积极参与各项课堂教学活动,认真进行小组讨论,撰写言简意赅的发言稿,控制发言时间。(3)尽量将管理经济学分析方面的隐性知识显性化,提高知识的可传播性。因为,显性知识便于师生相互交流,可以缩短知识转移时间。例如,聘请领域专家学者、政府官员等来课堂上开展专题讲座,请他们对中国当代热点管理经济问题进行专业剖析与独特解读,促使他们原本高度个人化的经济分析隐性知识,诸如分析问题的经验、视角与观念、洞察力、分析等,通过学术交流而最大限度地转化成显性知识而被EMBA学员学习吸收。(4)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节省教学时间,加速知识转移。例如,把管理经济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特别是各种图形、表格和公式,做成PowerPoint幻灯片,不但能够提高教学效果还能大量节约在板书、画图和说明上花费的时间[3];又如,运用Excel软件编写管理经济学模型,展示与说明决策问题求解过程与动态模拟结果[3];再如,通过剪辑电视新闻、专题经济报道、著名经济报刊网站上文章,制作文字和视频教学材料,让学员能够迅速了解中国新近经济热点问题分析、把握经济大势。(5)讲究管理经济学知识交流的时效性,避免因高校与企业文化差异而产生的冲突,建立师生双方在教学活动中互相学习、真诚互动的伙伴关系,创造知识共享、加速知识相互交流的文化氛围。
4. 提高管理经济学知识转移经济性的策略
按照图1,提高EMBA“管理经济学”教学效率另一种基本策略就是提高知识转移经济性,即在保证转移知识容易吸收理解、有用性高和转移速度高的前提下,要适当减低知识转移所耗费的各种相关资源的耗费。鉴于此方面目前尚缺乏学术探讨而教学实践上又很重要,我们特提出如下主要措施与建议:(1)根据学校EMBA学费收费的水平及其增长状况,不断优化教师教学团队。在选择国内外、校内外专家学者授课时,在同等教学水平和质量下,可以少聘请国外学者和校外专家,搭建以国内教师为主、本校教师为主的教学团队。当然,如果本校教师教学阵容超强,也可以完全由本校教师构成教学团队。(2)对于学员学习,在众多国内外著名的管理经济学主流教材中,应该选择那些质量上乘而又价格不贵的教材[18] [19] [20]。(3)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基础设施与资源。在同等条件下,尽量利用本校教室、会议厅开展教学活动,可以聘请恰好正在本校访问交流的经济学者为学员专题讲座,也可以聘请那些为本校博士生授课的海内外校外著名经济学学者在教学规定课时之外为EMBA“管理经济学”授课。(4)在一些特定的情境和条件下(比如开展班级间集体交流活动),可以考虑并班上课。但一定要确保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教学服务满意度。(5)要树立高效转移管理经济学科学知识、分析思维方法的理念,处处讲究费用节约,并将节约的费用全部用于不断改善教学条件和教学设施上,持续提高EMBA管理经济学教学水平和服务质量,实现教学资源最佳配置。
参考文献:
[1]钱小军, 赵纯均. 美国EMBA教育概况及其借鉴意义[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10) :7-10.
[2]李国津. 管理经济学课程教学研究[R].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公司,2011.
[3]李国津. MBA核心课程管理经济学教学改革探索[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2-3) :50-53.
[4]王英. 提高MBA案例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以管理经济学课程为例[J].当代教育论坛,2011(1):56-57.
[5]刘延平,郭雪萌,郭婧娟. EMBA课程整合式教学模式探讨[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6) :25-29.
[6]谭宏,唐朝莉.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知识转移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 2010(22): 196-199.
[7]李燕萍,吴绍棠. MBA/EMBA教育与我国企业家的培养[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6) :22-27.
[8]杨金丽. 香港中文大学的EMBA教育[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6(4) :67-69.
[9]张建卫. “师—生契合”教学模式的理论内涵与应用艺术: 基于EMBA教学实践[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3) :56-60.
[10]邹波. 面向企业自主创新的校企知识转移研究[D].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9.
[11]吴洁. 高校知识转移的机理及效率研究[D].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
[12]廖述梅,徐升华. 我国校企技术转移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11): 52-56
[13]清华EMBA教你如何思考中国:钱颖一、李稻葵两大经济学家开讲清华EMBA2010春季课程[J]. 经理人,2010(6): 67
[14]徐升华, 廖述梅. 我国校企知识转移研究定位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9, 26(3):143-145
[15]吴洁, 施琴芬, 张运华, 姜苗. 基于知识供应链的高校知识转移效率研究[J].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23(2): 163-167.
[16]Liliana Pérez-Nordtvedt, Ben L. Kedia, Deepak K. Datta and Abdul A. Rasheed. Effectiveness and efficiency of cross-border knowledge transfer: 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2008, 45(4): 714-744
[17]Paul H. Rubina, Antony W. Dnes. Managerial economics: A forward looking assessment[J]. Managerial and Decision Economics, 2010, 31(2): 497-501
[18]迈克尔·R. 贝叶. 管理经济学(第6版)[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19]詹姆斯·麦圭根等. 管理经济学(第11版)[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关键词] 理工科院校 科技成果 产业化 模式
一、引言
当前,国家之间、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在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争上。高等学校作为高科技人才的聚集地,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方面军,具有人才、知识、技术等方面的优势,特别是理工科院校更是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主力军,其科技成果的成功产业化对推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为此,国家有关部门于90年代初就开始制订有关政策,实行产学研相结合,建立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工程技术中心,以加速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保持科学研究的可持续发展。但是从目前现状与运转情况看,理工科院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与学校所承担、完成的科研任务相比,尚有明显差距。从多数高校来看,许多科研选题与国家经济发展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结合不紧密,科研成果产业化程度较低,前期研究与产业化开发脱节严重,这既造成了知识存量的闲置,又将影响创新型国家整体科技水平的提高。可见,如何促进理工科院校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成为当前需要解决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如何促进理工科院校科技成果的转化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二、理工科院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分析
1.理工科院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现状分析
由于缺乏相应的激励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机制,当前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普遍存在科技成果多、产业化转化少和转化后经济效益不好的现象,据2005年统计数据,目前高校科技产业的产值大约为全国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的2%左右;现有的科技成果中,科学理论成果仍占绝大多数,目前高校的科技成果约有60%~70%左右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但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不到15%,转化率相对较低。影响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转化率低的因素主要有:一是现有的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科技成果的产业化。由于学校教职工对科技成果转化与学校发展的关系重要性认识不足,在科技管理体制与经济管理体制之间,缺乏一个强有力的统一的管理机构来协调科技与经济工作,导致一些部门为了局部利益,采取了一定的保护主义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技术成果的转化。二是科技成果产业化内容未能列入高校评估体系,因为职称评聘、工资晋升等方面的政策导向,导致高校教师、科研人员重论文、重评奖、重成果鉴定,而忽视成果的市场价值。三是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不足,缺乏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动力。要进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就必须拥有雄厚的资金,由于高校的科技成果大都处于应用研究阶段或经初步孵化阶段,许多企业不愿投资,致使高校的许多高新技术成果失去了转化和产业化的时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科学技术的开发力度。
2.理工科院校科技成果产业化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当前理工科院校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理工科院校的管理体制和观念落后。从总体上看,我国高校在科技管理体制上仍然存在条块分割的现象,管理体制改革仍然滞后于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高校中科技与经济之间的脱节现象尚未根本转变,从而导致科技成果与经济建设的需求接不上轨,制约了成果的转化。另外,当前理工科院校科研人才创业意识普遍不够强,缺乏对企业和市场的认识,在观念上还要进一步更新。另一方面,理工科院校的科研成果产业化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科技资源优化配置不合理。一些高校对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认识不足,缺乏风险防范机制,不少企业因此蒙受重大损失,从而对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风险普遍存在恐惧心理,导致大多数企业倾向于短平快的项目开发,对于一些有产业化前景的重大科技成果极少问津,使理工科院校的大多科技成果缺乏相应的资金支持。此外,目前有的高校为了平衡学科或部门间的发展,对有限的科技资源分割性地分配给各研究领域,从而削弱了项目初期的潜在技术成果转化的作用。同时,由于部门的自身利益驱使,重复建设现象严重,造成科技资源的极大浪费。
三、理工科院校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模式
针对当前我国理工科院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发展模式来促进高校科技成果的成功转化。
1.改革高校的科技管理体制
目前,高校产业改制正在试点中。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要在校办产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明晰产权,明确学校的身份和定位及其相应的权利与义务,在学校事业和企业之间建立一道“防火墙”,形成高校的投资退出机制,更好地实施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工作。为此,要确保高校与所办企业的产权明晰,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责权分明,学校承担有限责任,并将注意力放到如何更好实现学校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上,形成一种良性的发展模式。改制之后的高校采取产权明晰,责权分明,校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管理体制,正确处理好学校、企业和个人的关系问题,确保科技成果的成功产业化。此外,高校及其主管部门也还要根据国内的具体情况,制定有效的创业激励机制,如建立面向高校高科技产业的高科技风险投资基金,成立高校上市公司,面向社会筹集资源,促进高校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同时针对理工科院校缺乏科技产业知识人才的问题,要打破资历、职级、职称等的限制,不拘一格地任用德才兼备、事业心强的能人、强人,才能更好地确保理工科院校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2.创建高校科技中介机构
针对我国理工科院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科技中介服务体系薄弱的主要问题,可以采取创建高校科技中介机构的办法加以改进。高校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已成为加速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及技术转移的一条有效途径。高校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不同于一般意义的中介机构,它依托高等学校,但又不是高校的附属物,必须确保高校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法人身份和地位。高校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创建有利于体现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有利于发挥高校科技资源综合优势,加强高校科技创新;是增强高校办学活力的重要途径。现阶段高校科技中介机构存在的形式有:大学科技园、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生产力促进中心。理工科院校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和当地经济的发展情况,选择合适的科技中介机构形式,把科技中介机构作为连接高校和市场的纽带,以准确把握市场的需求强度及需求层次,促进理工科院校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三、结语
理工科院校作为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主力军,其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当前我国理工科院校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低、转化后的经济效益不好。为此,迫切需要改革理工科院校的科技管理机制,组建高校科技中介机构,以促进理工科院校科技成果的顺利产业化,充分发挥理工科院校的人才、知识和技术优势,并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参考文献:
[1]刘洪民:创建高校科技中介机构:促进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有效途径[J].科技与管理.2004,1:121~123
[2]李卓梅: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影响因素及发展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2006,7:144~146
[3]桂玫玫.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发展现状分析[J].科教文汇.2006,10:5~6
[4]王 英: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策略转变及实践[J].社会科学版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5,27(3):413~415
[5]吕伟斌: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问题的思考[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7(1):101~104
[6]袁木棋:从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探讨我国科技管理体制改革[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1):93~99
【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信息资源;整合策略
高校作为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高校是科技成果的重要发源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技术依托。从目前形势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已经普遍受到关注,但是高校科技成果与区域经济对接的状况还是不容乐观,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高校大部分科研成果被搁在实验室里,停留在论文或报告上,不能取得实际的经济效益。
高校应如何整合已有信息资源,坚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以科技成果为基础、以资本为纽带、以市场为依托的发展模式,加大风投、基金及银行资本介入的力度,提升高校适应市场需求研发高新技术成果的创新能力,增强高校为省内产业集群服务的能力,是高校科技转化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
高科技成果的发展是决定一个地区和经济竞争力的关键之一,作为高校科技成果研发项目首居前列。由于科研和生产部门之间相互脱节,缺乏沟通与合作,科技成果转化存在一定困难,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为15%~20% ,部分研究的成果与人类文化发展脱节,更谈不上转化应用,同时也容易造成人力物力浪费。众所周知,有了先进的科技成果,有了新的发明创造,不等于就能自然地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只有实现了科技与经济、科技与生产相结合,才能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才能把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落到实处。
二、影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因素分析
影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的因素很多。问题的症结在于“基础理论研究、工程研究、产业化运作实施”三者严重脱节,没有以市场导向、共同的利益为驱动,造成高校科研成果束之高阁。
高校科研转化出现问题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三方面:①目标不一致。研究人员追求先进性,开发人员考虑如何获得开发经费,如何结题,报奖,并不真正关心成果的应用。企业关心高效产品,但是却难以得到适合市场发展的产品;②信息不通畅。现在的科技成果与企业的结合基本上是个别科研人员和企业领导个人努力的结果。有的企业希望投资,却找不到投资方向,有的科研人员有好的成果,却找不到资金进行产品转换。即使最终实现结合,也不一定是应用完善的最佳产品,或者由于没有跟进而失去市场商机;③没有利益驱动机制。产学研三者的利益脱节,没有构成闭合回路,形成不了良性循环的长效机制。
三、科技成果转化的信息资源整合策略
科技成果是科研工作的最终落脚点,也是根本出发点。下面从科技成果的产生的三个阶段(项目立项、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分析入手,整合科研成果各环节中的“人、财、物”资源,促进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
1.市场需求的信息资源整合
以市场为导向,确定科研工作的研发目标和技术标准,确保科技成果具有前瞻性、可行性、市场性。
在现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科研选题应该在充分做好市场分析的情况下,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以往的科学研究立项时,科研人员习惯于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出发,重理论轻应用,把研究论文当作科学研究的最终成果。实际上,如何将高校科技成果应用到生产实践中,以实现科学技术解决生产环节中的实际问题,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完成。
2.科研环节中的信息资源整合
明确科研需求,指定科研目标后,应尽快组织人、财、物等资源,开展科研工作。随着科技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交叉学科、多学科问题,在科研工作中已不可避免。在具体科研环节过程中,高校应整合不同的学科、方向以及不同的科研团队,发挥各自研究的特点,改变科研工作“孤军作战”的尴尬局面,整合研究队伍,凝聚研究方向,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共同完成既定科研目标。同时,在科研环节中,高校的人事、财务、设备管理等相关职能部门,也应积极配合科研人员,整合相关科研基础条件,真正实现科研环节中信息资源的有机整合,有效运行。
3.科技成果转化人才的信息资源整合
科技成果转化人才,既是技术、工艺、管理等各类知识的载体,也是科技成果转化的稀缺资源,更是转化组织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科技成果转化离不开具有高素质、专业型的技术经纪人。高校中的教学科研人员大多缺乏市场营销经验和公关能力,因此需要组建一支掌握科技、经济、法律、管理、外语和信息等多学科知识和专业技术的高素质的科技转化队伍。首先主管部门要重视针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各环节,进行人力分配和相应债权利制度,明确其攻克方向。
4.转化信息服务平台的资源整合
高校应根据所拥有科技成果的特点,主动参与服务平台的建设和管理,以全面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为目标,以建立共享机制为核心,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国内外科技成果资源,针对性地整合各个平台的资源信息,并进行归纳、分类处理,及时、有效地向高校科研人员提供信息服务,从而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四、结语
总之,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涉及的信息资源众多,权重投资人、成果发明人和高等学校的利益分配机制,加大落实各项政策的力度、建立成果转化基金、完善信息化网络服务功能,力争用二到三年的时间,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科技创新要素与金融资本共同推进的辽宁高校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平台,完善运营机制,提高辽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水平,实现产学研有机结合,使更多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辽宁社会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很多高校科研成果对经济社会贡献度不高,生产企业却因缺乏技术创新,市场核心竞争力不强,究其原因,主要是具有开发价值的成果供需失衡。
1、高校科研导向偏离,影响成果转化水平。发达国家的崛起和壮大,无不得益于科技推动和成果转化。科技成果转化既是我国高校科技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更是“痛点”,科技投入体制和科研管理体制条块分割,科研激励政策制度、科技评价体系标准和教师选题现实需求,立项选题不以企业需求为目标,结题成果不以商业转化的目的,单纯地为了公开、出版专著、申报评奖等,造成课题结题、职称评聘到位之时,即是束之高阁之日。行政教育部门、高校及专家评价科研成果往往是根据课题档次和论文期刊级别,或领导签字及采纳证明,并非是成果转化的商业应用价值和实际社会效益。
2、高校缺乏开发经费,限制成果转化进程。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功能的发挥,很大程度取决于科技创新推动,从实验室或“样机”转向企业批量生产需要较多资金投入。根据发达国家经验,研究开发、中试、成果商品化的资金投入比例为1:10:100,而我国投入比例约为1:1.1:1.5,况且政府经费的投入大多集中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科技成果转化风险大、见效慢、时间长,造成“实验型”成果积累过度、“生产型”成果严重缺乏的局面。
3、高校常常“单兵作战”,科研团队缺乏凝聚力。高校课题团队需要较强科研能力和凝聚力,但课题组有时形同虚设,负责人像“个体户”单兵作战,其他成员只是陪衬并非实际承担任务。通常主持人只有一个,论文第一作者只有一人,大多为学术造诣深厚的教授,在课题成果荣誉排名、科研经费分配中,常常会影响其他成员的积极性和团队的凝聚力。加上科研成员受“宁当鸡头、不做凤尾”观念影响,也喜欢“单门独户”,特别是地方性高校和高职院校教师,往往闭关自守、急功近利,形成“小打小闹”、“短、频、快”的局面。
4、成果转化缺乏平台,科技中介成熟度不高。科技创新中介机构是联系科技和经济的纽带,是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技术交流的平台,是实现科技产业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在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开发、资源配置和科技评估、创新决策和咨询服务等活动中,需要成熟的科技成果市场。由于科技成果市场发育尚不成熟,有的地方政府组织区域性推介会或构建科技网络平台来推动,如浙江省举办的校企科技成果洽谈会,宁波市连续多年举办的“百校千企”洽谈会,效益显著但成本高昂,缺乏长效的激励机制。发达国家高校专门设立咨询公司、大学专利公司、办事处及综合服务机构,而我国的高校缺少成果转化对外联络交流机构和人员。因此,要呼唤高校重视课题前期调研、科研后程管理和应用推广工作,让科研管理机构和产学合作部门积极承担科技成果转化的职能,校内科研机构对接校外企业客户,通过科技成果转化效益,提升学校服务经济社会能力,创建教育科技品牌。
二、借鉴商业模式加强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
利用商业模式管理工具,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提出“一个创新、二个核心、三个保障”的管理思路。
1、以商业模式为指导,营造成果转化环境。科技成果产业化是科研开发和技术创新的终极目标,科技只有与产业相结合才能带来核心价值。我国在技术创新大会后,相继颁发相关鼓励政策,把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纳入创新型国家建设规划。在《浙江省科技成果转化奖励办法》(浙政办发[2009]120号)第九条中,明确“省科技成果转化奖由省政府颁发证书及资金,奖金全部发放给个人,并免征个人所得税”,近期又出台《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若干意见》,提出以商业模式理论为指导,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和方法;针对商业模式创新中的核心问题和核心价值,加强课题前期调研和后程管理;建立和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人才、经费和制度等保障机制。根据意见,我们构建图1。
2、以需求市场为导向,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遵循建构逻辑而非分析逻辑,通过外部环境和顾客价值分析来寻找市场空隙,所以,商业模式创新是以企业外部顾客源头和根基,而不是基于企业的既有资源和能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要以外部企业和顾客为根基,分析核心价值环节寻找科研项目的商业空隙,并非完全基于专业或学科优势。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标准,是企业顾客的市场需求,而非成果的学术价值和荣誉。在企业转型产业升级中,市场竞争的“鲶鱼效应”迫使企业采用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新服务,以增强盈利能力。高校科技项目要根据客户所需设计产品、改进工艺,进行品牌创新和营销创新,解决科技团队、资金筹措、商业模式创新等现实问题。高校科技管理部门要对现实市场和潜在市场深入调查,瞄准企业真实需求,选择具有科技优势和市场前景的项目。通过专业化的中介服务机构,如大学科技园、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组织,共同搭建科技转化互动平台。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建立类似于“项目自选超市”模式的科技成果应用平台,提供给高校和企业研发人员选择。
3、以价值创造为目标,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商业模式创新从价值链视角分析,主要体现在与生产或销售的相关活动,即一个产品或一项流程的创新,或分销渠道流程创新,都以实现价值创造和提升为目标,最终成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高校强调新颖性、创造性和学术性,企业强调应用型、实用性和技术稳定。企业客户期盼获得成熟的技术成果,而高校往往无法提供直接满足用户需要的科技成果。为了解决科技成果供需矛盾,许多高校与企业联合开发,组建产学研联盟,构建科技攻关队伍,明确合作目标,遵循行为规范、合理分配收益、共同承担风险。高校以价值创造为主要目标但形式可以多样,有的高校创办科技型企业,创造条件实现成果转化,如北大方正、清华同方、南开戈德等;有的建立校际联盟整合科研能力;有的利用国家扶持政策,校政联合建立大学科技园;他们的核心功能是孵化而非直接运作高科技企业。
4、校企合作组建团队,构建人才保障机制。根据商业模式创新阻力分析,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阻力:一是认知阻力,高校科研制度和“学术价值”观念,影响着成果转化效益;二是组织结构阻力,高校缺少科技应用推广的内设机制和人员;三是资源配置阻力,高校科研管理条块分割,科技交易市场发育不成熟;四是外部环境阻力,国家法律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社会成员对新产品使用心存疑虑等。高校要构建人才保障机制,形成高校、研究院所和企业共同参与的科研团队,提升成果转化凝聚力和战斗力。科技成果转化具有客观规律和阶段性特征,第一是通过市场预测来确定科研目标阶段;第二是科技成果产生阶段,从项目开始到初步的产品雏形;第三是科技成果转化阶段,包括中间试验和工业化试验,是从产品雏形到小批量生产的阶段;第四是科技成果使用阶段,批量生产开拓市场。高校和企业各具优势,必须按照阶段特征和各自优势合理配置科研力量。如高校擅长单元技术开发,企业更需集成开发和创新;高校成果大多为“原型”和“样机”,企业开发要从中试实验再到产业化;高校拥有技术开发能力,企业更需经营管理能力;高校主要考虑成本,企业主要看重利润。我们在构建校企科研团队时考虑各自长处,促进高校成果向企业转移。
5、创新资金筹划渠道,形成经费保障机制。高校是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阵地,应该积极争取国家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也要申报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如科技成果催熟基金,资助科技成果二次开发,使之产业化和商业化。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筹措,主要通过校企合作和科技市场交易。如科技协作型,即各自保持独立的法人地位,高校负责科技转化的智力、企业承担开发的经费,双方明确产业化后的收益分配。技术入股型,高校及科技人员将成果作股折价,与企业联合进行中试和产业化,成功后按股份比例分享收益。技术承包型,高校通过技术承包来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企业产品得到改进。科技成果转让型,即通过技术市场转让,企业得到开发的新产品,高校及科技成员得到经济收益。通过技术市场和职业经纪人队伍,促进科技中介发展,保证科技成果转化渠道的畅通,解决信息不对称、知识成果保护不力等问题。
Abstract:for University in the convers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ransformation of intermediaries linking the universities, enterprises and markets a bridge and link, to promote interaction between technology and economy, speed up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to the market, has an important role in industrialization. Improve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ermediary mechanism of the transformati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structures to communicat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latform to promot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nto Chinese universities is important.
关键词:科技中介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纽带
Key words:technology intermediary University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link
作者简介:徐鹏杰(1976-),男,山东苍山人,聊城大学商学院讲师,经济学硕士,在读博士,主要从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农村扶贫开发研究。
一、 科技中介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作用
科技转化中介机构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对促进科技与经济的互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样,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及体系的建立过程中,科技中介机构的作用也不容忽视。科技中介机构是联系商业界、产业界与高校学术界的一座桥梁和纽带,促进它们相互渗透、共同发展。
首先,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供知识和技能服务。科技中介机构的工作人员具有科技服务和科技成果转化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供重要的支撑,弥补了高校科研人员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和技能的不足,有效降低了转化中存在的风险、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进程,提高了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其次,为高校科研提供信息。许多高校的科研缺少市场的引导,使得科技成果的转化比较难。而科技中介机构则可以利用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研究和掌握企业界的市场需求,发现产学研的结合点,引导高校科研适应企业界和市场的需求,从而促进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
最后,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吸引资金投入。高校有了科技成果,但大都存在转化资金不足的情况。而科技中介机构可以引导商业界和产业界对高校科技成果进行投资,从而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二、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服务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服务机制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第一、高校对科技中介服务工作重视不够。目前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对科研项目申报立项、监督管理、验收鉴定和报奖工作比较重视,管理已经形成规范化、制度化,而对科技成果的推广、转化和产业化工作重视不够,导致科技中介工作严重缺位。
第二、科技中介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不完善。目前我国有关科技中介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缺乏对科技中介机构的有效管理和规范,导致科技中介市场运行不规范,存在无序竞争和不正当竞争,使中介机构的发展不能实现优胜劣汰。相当多的中介机构是从政府部门分离出来的,有的则就是某些政府部门的下属事业单位,与政府部门都有着利益的联系,这类中介机构可以毫不费力地得到一部分资源,甚至控制某一行业的市场配置,致使在一个系统内亲疏关系差别很大;而大多数地方的或民营的中介机构要从部门或行业争得委托项目是相当难的,我国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在改制和生产经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中介服务,也同样是因为这些企业往往也是归属于某些政府部门或地方政府的管辖,业务一般很难公开、公平地在中介机构中得到平等的竞争。科技中介机构的法律地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尚未得到明确,非营利性机构的新型制度尚未真正实施,在政策扶持方面尤其是税收上缺乏有力的措施。
第三、科技中介工作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流网络平台。科技中介机构的一个重要服务内容是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相关及时的信息,高校科技信息交流多为区域内流通、系统内循环,而与企业的信息交流还不顺畅。许多高校科技中介机构仅仅立足于本校,未成为严格意义上的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信息服务机构,这些机构的服务功能、服务意识、服务水平都非常欠缺,且改革的紧迫感不强。一方面高校科技中介机构在信息技术服务中功能较弱,尚不具有沟通与协调功能。另一方面高校科技中介机构发展不平衡,自身发育不健全,信息资源不能综合利用,不能开展一系列如技术评估、可行性研究、专家咨询、成果包装、投资策划的增值服务等。
第四、各高校科技中介服务专业化程度不强,缺乏协作机制。一是中介服务的专业化人力资源不足。科技中介服务的性质决定其从业人员应有较高的业务水平,既懂管理、懂专业又懂技术和法律的复合型人才。但就目前高校从事科技中介的人员来说,大部分是从科技管理部门转化来的,虽然中介入员的学历、技术层次较高,但专门的咨询知识、技能及创造性还不够。再加上现有的中介人才交流不足,中介业务培训不够,导致合格的中介专门人才缺乏。二是条件较差。科技中介主要是为社会提供智力服务,一些必要的设备条件和技术手段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许多科技中介机构效益不好,依附母体支持,工作条件较差,不仅没有对外的形象,甚至有的没有必要的交通和通信设备,搞咨询的没有数据库,没有相应的知识积累和案例积累,搞服务的没有社会专家网络储备和相关的网络联系,如此等等。在这样的条件下,科技中介难以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目前,各高校的科技管理部门、高校科技中介机构与社会上的科技中介机构及技术经纪入之间的联系和合作比较少,缺少协助机制。导致其服务内容单一,市场开拓能力差,培育和孵化科技企业的能力有限,不能提供全方位服务。
三、完善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服务机制的对策
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可以在当前高校与企业关系严重脱节的情况下充当科技成果转化的剂,科技中介机构能够提供一个信息、科技、资金三位一体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高校能够找准自己应用研究的研究方向,企业能够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科研成果,风险投资能够利用民间闲散资金,真正投入到风险小、回报大的企业活动中,可以说是一举多得,但真正利用中介机构的能力促进高校科技成果向市场转化,还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为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机构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科技管理部门应该尽快解决目前存在的高校之间、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公共信息不畅、信息供应严重不足的问题,整合政府部门、高校、企业、信息研究分析机构、风险投资等实体之间的信息资源,开发建设专业化数据库平台,建立公共信息平台,并鼓励各方进一步向科技中介机构开放科技成果、技术研究信息库、专利知识产权库、国际技术标准库等资源。政府科技管理部门除了需要鼓励科技中介机构加大对中小型高新企业进行专业化服务外,还需要进一步帮助中介机构建立与科技成果活动相关的专业化或综合性的区域市场,以方便科技中介机构更有效地通过专业化服务,促进资金和科技成果的有序科学流动。除了积极探索对科技中介机构有效分类管理,提供科学化服务,还需要创造公平发展的社会环境。目前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来,各地的科技中介机构均由政府下的科技管理部门兼任,这样会导致科技中介机构的市场化程度不高,造成事实上的业务垄断,国外的中介机构无法进入,发展受限。应该对科技中介的支持一视同仁,鼓励国外科技中介机构的进入,在符合国家法律政策的基础上,允许他们获得合理的回报,以帮助科技成果转化发展,并鼓励成立合资、股份制专业科技中介组织。
第二、要加强中介机构行业协会的建设。由于科技中介机构为新兴事物,为促进科技中介机构的规范、健康发展,要组建各类科技中介行业协会,明确科技中介服务的行业规范和服务标准。经常组织开展同业交流、跨行业协作和市场开拓活动。当地的科技管理部门应为行业协会的发展提供政策和环境支持,及时处理科技中介行业协会的意见和建议,成为科技中介机构与企业和高校联系的重要渠道。为了规范科技中介机构的运作与管理,应依托行业协会,建立信誉评价和查询制度,推动科技中介机构的社会化和透明化。通过市场竞争、法律约束、行业自律共同制约,保证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守信誉、重质量、规范运作。对取得较高信誉等级的科技中介机构,科技管理部门在重大科技决策、科技计划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等工作中,可以考虑邀请他们参与,以发挥其更大的带动和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魏斌,汪应洛.高校与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联盟机制―合作对策分析叨[J].管理工程学报,2001(1).
关键词: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对策研究;途径
中图分类号: TP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5(c)0000-00
0 引言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是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才能更好地实现科技成果的真正价值,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与引领作用[1],[2]。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问题就显得越来越重要。所以在产学研结合的高校办学模式下,探讨如何发挥农业高校优势,尽快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使之能够切实为“三农”服务,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3]。
1农业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
新时期国家赋予了高等学校四项基本职能,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社会服务,充分彰显了国家对大学给予的厚望[4]。作为农业院校,所培养的人才、研究出的科技成果、要服务的对象无不与农业、农村、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就我国农业领域而言,每年通过技术鉴定、审定的农业科技成果有6000多项[5],而能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科技成果不足40%,这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70%左右的水平相比有相当大的差距[6],我国农业高校中这种“高产出、低转化”的现象,应该引起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2农业院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受计划经济的长期影响,政府每年只是按照预定计划下达对农业的投入,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研经费投入[7]。但很少管理科研成果的产出以及产出后如何使之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缺乏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资源配置、缺乏一条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
2.2高校赋予科研人员的职能限制。受教师与科研人员切身利益的影响,很大程度上搞科研就是片面的追求获奖等级、晋升职称、提高待遇,缺乏知识产权管理和成果转化意识。所以学校产出的科研成果得不到进一步的技术转让、成果推广和科技开发,就被“闲置”在实验室里或者档案馆里;另外,由于后续科研经费不足,绝大多数科研成果只是个半成品,很多农业科技成果在过程中“夭折”[8]。
2.3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受到农民自身因素的影响。农民学习能力、接受能力、科技运用能力较差。但是随着农村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大量文化程度相对高的农民都转入了二三产业领域,但留下来的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偏低,思想观念陈旧,缺乏科技意识,对农业新技术、新成果反映迟钝,缺乏接纳、消化、吸收的能力,严重阻碍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步伐。
3 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与建议
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实现科技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重要支撑作用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何更好地进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用何种途径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促使农业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尽快应用于农业生产,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9],[10]。
3.1. 探索一条转化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途径。鉴于我国农业院校科研院所每年的科技成果高产出,政府应该依据我国国情,根据不同区域的产业结构,选定一批能够带动各个地区“三农”发展的科技成果,由政府实行买单,无偿给予农民使用。通过政府配套服务资金的启动、资金补助促动、奖励引导推动,同时,政府还应鼓励社会组建各类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向社会集资。金融部门应兑现在科技开发贷款上的优惠政策。对采用新技术、新品种和新科技成果的农民给予适当补贴,减少采用新技术新品种带来的风险。
3.2制定相应政策,激励农业科研人员深入推广一线。教育部、高等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或者制度,将科研人员分类管理、分类考评。抽调一批热衷于科技推广的科研人员,品种、专利发明人,科技成果获得者深入农村、田间地头,面对面、手把手指导农民的生产实践,来实现科技成果的真正转化。
3.3加强技术培训、强化农民教育。农民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主体,他们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决定着科技成果被接受和应用的程度。所以,加强技术培训是农业科技成果实现成功转化的前提和基础。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为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4 结语
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是提高农业生产中科技含量的重要途径,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最终要使农民从中得到实惠,为农民增收做出贡献。因此,必须把农民增收作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才会有强有力的生命力。所以,无论是政府还是农业高等院校都要认真学习、细心思考,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为实现的“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孙进群.农业科研院校科技成果转化若干问题对策探讨[J].农业科技管理,2009(4):71- 73.
[2] 岳福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问题和对策建议[J].农业科技管理,2011,30 (5):55-58.
[3] 裴翠娟,董志强,贾秀领.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农业科技管理,2010,29 (5):83-85.
[4] 刘细发.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9):53-55.
[5] 王树进,李彩霞.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障碍分析与对策[J]. 科技与经济. 2005,18(1): 27-29.
[6] 苑新,冯元璋,吴建忠.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不足与建议[J].科技与管理,2007, (1):19- 20.
[7] 苏俊宏, 于小宁, 李高宏, 彭渝丽.西部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评价体系及方法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0, 31 (7):408-411.
[8] 谭 进, 朱明君.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及对策[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6,27(1):32-34.
[9] 彭义杰张开春王文娟戚元勇徐秋红农业科研单位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农业科技管理,2013,32 (5):85-87.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科技成果;转化
基金项目:本课题受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资助
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
根据国家科技部提供的资料表明,目前全国5,100家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每年完成的科研成果3万项,但其中能够转化并批量生产的仅有20%左右,形成产业规模的仅有5%。根据教育部门公布的统计数字表明,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还不到20%、专利实施率不到15%,而发达国家高达70%、80%。一方面有大量的科技成果束之高阁,另一方面却有投资资金难以找到合适的项目和创业人员,主要缺乏的是能使两者有机结合的转化和工作机制。我国科技成果的低转化率实际上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巨大的空间,成为学生创业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
一、大学生科技创业转化高校科技成果优势分析
1、大学生科技创业转化科技成果具有“先天”优势。大学生及其所在高校本身就是科技成果的创造者,是第一知情人,相对于社会其他组织(如企业),对科技成果的了解要更早、更及时,对科技成果的研发细节等也更为清楚。因此,大学生科技创业转化高校科技成果,所耗时间短,转化迅速。
2、高校能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向产业转化是一项复杂而漫长的工作。尤其是技术含量比较高的科技成果,它与社会、企业现有技术水平之间的落差比较大,有相当多的开发研究工作需要开展。相对而言,高校拥有尖端的科技设备和雄厚的科研实力,有能力解决在转化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同时,由大学生创业转化科技成果,可能会有更多参与科技成果创造的人也加入到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从而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更多的背景资料和可衔接的知识,加大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的可能性。
3、有利于科技成果的后续开发。任何一个高科技产品之所以被称之为高科技,都具有时间性,都需要再开发。由于大学生本身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所依托的高校本身的科研力量更加强大,如果科技成果的转化在高人力资源系统内进行,有可能进行再开发,开发成功的可能性也较大。而且,如果科研产品的开发、转化和再开发都在同一组织系统内进行,科研人员和生产人员之间的交流相对密切,人员之间的利益相互协同,各方面的人员就更有可能相互合作,从而有利于产品再开发。
4、大学生创业转化高校科技成果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交易成本是市场行为的最大障碍。在市场中,交易双方往往是信息不对称的,成果受让方对科技成果的价值存在着疑虑,开发能否成功本身也存在着风险;成果转让方担心成果转让后,受让方违反协议而利益受损。双方的担忧都有可能导致合作失败。而大学生创业进行转化交易成本就被大大降低,甚至不存在交易成本问题。
5、大学生创业转化自身科技成果所取得的成功也增强了社会对高校科研成果的认同,从而增强市场对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热情和积极性,形成良性循环。
二、大学生科技创业转化高校科技成果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情况看,大学生科技创业活动并未发挥其应有作用,究其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1、高校创业文化与创业教育体系不完善。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获取创业知识的渠道较少,主要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性创业教育。具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无法从这种教育中有效获得创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创业活动的开展。相比之下,欧美等国家高校创业知识来源渠道较为宽泛,主要有创业者讲座、创业大赛等。这些来源渠道能为学生提供更具有针对性的创业技能,有利于解决大学生创业者遇到的实际问题。同时,由于我国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创业课程的设置、师资的配合以及教材的应用等方面都不尽合理,尚未建立起一个有效的创业教育体系。
2、大学生创业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能力不足。从上海市高校总体情况看,绝大部分高校对科技成果转化的管理不够规范。一个学校经常有不同的单位和部门代表学校对外进行技术转移工作,但又缺少核心部门系统承担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并对其进行规范管理。此外,现有的高校科技成果转移机构人才设置不尽合理,适应市场发展需要、懂技术、知法律、善管理的技术转移型人才非常缺乏。这是造成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途径单一,对各种途径开发利用不足的原因。另外,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构职能缺失,科技成果包装与信息披露功能尚未落实到位,没有建立起大学生创业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对接平台,使很多有意愿、有能力进行创业的大学生无法找到合适的项目。
3、高校现行的人事、科技、财务体制制约。现行的高校管理体制和政策统得过死,缺少适应科技经济发展、灵活办学的主动权。教师职称评定也主要依据论文和课题数量,而教师的科技成果能否得到应用则对职称评定影响不大。这就造成我国高校重立项轻结项、重基础轻应用、重纵向轻横向、重论文专著和鉴定轻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推广的现象依然十分严重。同时,高校现行的财务体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利用高校科技成果进行科技创业。总体上看,各高校有很多课题经费结余,但是现行的财务制度,使其仅是“账面数字”,无法成为大学生创业的孵化基金。高校缺少相应的利益协调机制,使得高校、科技成果所有者和创业大学生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无法制度化、明晰化,在相当程度上阻碍了高校科技成果的顺利转化以及大学生科技创业的发展。
4、高校科技创新与市场脱节。高校科研活动独立于社会经济活动之外,研发与市场信息不对称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难题的又一大原因。一些科研项目从申报、立项到最后的结题、专家论证、转化投产,往往需要很长时间,并且一些项目本身并不处于科技前沿,所以最后的科研成果投产的社会经济价值难以达到当初立项时的设想。现在高校在科研选题上主要采用行政运作方式,缺少市场方面人员的参与,市场需求因素考虑较少,造成成果过剩和成果短缺并存。高校每年申报大量的成果,但适销对路的成果少。长期以来,因为缺乏对市场信息的充分了解,致使大量科技成果在研究、开发、产生之前就没有明确的应用对象和形成产业化的条件,产生的成果缺乏实用性,很难适应市场的需求。因此,造成部分科研成果脱离企业和市场的实际需要,无法转化成生产力。
5、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有效投入不足,缺少资金支持。相对于高校的科技研发投入而言,高校投入的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相差甚远,转化科技成果杯水车薪。一项成熟的或成功的新技术成果应用于社会生产生活,需通过实验室成果、中间应用放大试验、工业化或产业化3个阶段,资金投入比例大致为1∶10∶100,而我国仅为1∶0.7∶100,显然,用于技术应用开发的资金明显不足,而这一点又恰恰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的关键。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来源渠道少,缺乏市场急需的风险投资;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的人员、硬件等资源投入很有限。
三、大学生科技创业转化高校科技成果对策建议
1、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建设创业教育保障体系。在创业教育的师资方面,应理论与实践并重。目前,创业师资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学术型的专业教授;另一种是具有实务经验的业界教师。这两种师资在创业课程中扮演不同的功能与角色,前者强调以引导创新思考与基础知识为主的教学,后者则提供实际创业经验与商业模式的指导。在优化高校现有师资力量的同时,还应加强对外部力量的应用,以更好地达到创业教育的目标。
在创业课程与教材方面,应专业与实用兼顾。创业课程更多的是强调经验基础的学习,因此在教材的设计方面,除了专业的教材编写外,亦需搭配多元的实务个案分析、专家演讲、创业家访谈、创业计划书等教学模式,以帮助学生了解真实的创业活动状况。
在学生构成方面,应多元化学生来源。创业是一门跨领域的学科,在商管学院内的课程强调整合各种与企业经营相关的知识,并以具有创新、创意的创业机会发掘为核心价值。然而实际上,许多技术的创新与专利研发多是来自于理工学院,因此在学生的来源部分,应更强调多元性,使商管与理工学生的知识与专长能够互补,更好地实现大学生科技创业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对接。
2、搭建技术转移服务平台,实现“供需”对接。促进大学生科技创业带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设立技术转移服务平台,对内整合资源,对外交流联络,链接科技成果发明者、所有者、技术市场和需求者,服务于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和大学生科技创业活动。
设立技术转移服务平台是一个系统、长久的工作。首先,必须要始终围绕促进科研成果转化这个中心任务,不断优化科技成果转化与大学生创业环境,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方式与大学生创业模式,鼓励科技成果转化和大学生创业行为,着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其次,必须要始终坚持科技资源配置的市场导向,服务企业技术需求、服务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以利益为纽带、以共赢为目标,促进产学研战略联盟的形成;再次,必须要始终围绕国家、地区重点产业发展,聚焦关键共性技术、高端技术、前瞻性技术的研究、攻关和转化,提升重点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3、建立完善相关制度,加大高校科技创业政策支持。明晰知识产权,建立合理的利益共享机制。必要的激励机制和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是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保障。明确知识产权,不仅可以充分调动科研人员从事科技开发和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也是保护个人利益、学校利益、企业利益的重要途径。合理的利益共享机制将调动起科研人员从事科研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也可以促进学校和企业进一步的深入合作。对于技术人员,应建立适合科研人员充分施展个人才能的企业管理机制,除了要保障其能够获得与个人贡献相当的个人收益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承认和保障他们个人创造知识性资产的所有权,保证其职务研究开发成果由个人与企业共同拥有。对于贡献巨大的研发人员,应考虑给予分配一定的期权或干股。这既是保障研究开发人员获得与个人贡献相当的个人收益的基础,也是体现个人贡献差异的一个公正尺度。
完善高校教师业绩评价体系,使之有利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目前,全国大部分高校现行的教师业绩评价体系以及职称晋升体系存在一定的弊端,使高校教师的科研注重基础研究但不注重应用。应逐步对二者进行完善,使科技成果的成功转化在业绩中得以体现,进一步发挥业绩与职称的指挥棒作用。
4、建立多元资金来源,保障科技创业有效投入
(1)政府的资金支持。政府的资金支持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政府的专项资金支持,其主要表现为创业基金,可分为“孵化基金”和“创业基金”两类。“孵化基金”主要以投入少量无偿资金投入的方式,对大学生科技创业进行短期孵化;“创业基金”主要以无偿或有偿投资资助方式,支持大学生依托自主技术成果创办企业;另一方面国家地方政府还要优化资金管理,并做好资金支持后的一系列咨询服务工作,确保创业基金能够帮助大学生科技创业企业迅速成长,并最终引来风险资金等其他融资。
(2)社会的资金支持。社会的资金支持主要来自风险投资和银行贷款。在金融市场发达的美国,企业容易得到风险投资资本和个人投资家等的资助。我国的风险投资市场还不成熟,对于多数创业企业,尤其是大学生创业者来说,很难得到风险投资者的青睐。另外,就传统的银行贷款渠道而言,其担保条件比较苛刻,对正处在创业期的小企业来说,缺乏资产等条件作为抵押,因此仍需要政府帮助社会投融资机构对大学生创业企业进行融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