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健康教育评估方法

健康教育评估方法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0-12 16:10:5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健康教育评估方法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健康教育评估方法

第1篇

关键词: 初中生情绪管理 团体辅导 辅导策略

团体辅导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大多以班级为单位,以游戏活动的形式开展,有既定的目标和主题,对授课教师的专业标准要求不高,比较适合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水平。《课程标准》在团体辅导活动内容“包括自我成长、人际关系、学习管理、情绪管理、生涯规划(中学)”五个方面,突出了团体辅导过程中活动的主渠道地位。北师大版中小学《心理与健康》教育读本学科设计把活动与实践作为心理健康教学的主要内容,设计“活动区”和“实践园”等栏目予以落实。下面从三个方面就初中生情绪管理团体辅导做探索。

一、初中生情绪管理团体辅导的主要形式

根据北师大版中小学《心理与健康》教育读本学科设计的特点,结合学校团体心理辅导的实际,初中生情绪管理辅导主要是游戏活动和心理剧。

初级中学《心理与健康》教育读本各学段每单元都设计了与心理游戏相关的内容,这些游戏集系统化、逻辑化和形象化于一体,在具体的课题教学中有效开展这些游戏,一定能达到改变不良心理状态、塑造健全人格、促进少年儿童健康发展的目的。在团体辅导方面,由于这些游戏具有较强的趣味性、灵活性和可操作性,能有效辅助和弥补学校对初中学生团体心理辅导不足的作用。因此,这些游戏的设计颇具匠心,有效实施意义深远。

具体形式有团体行动、小组合作、纸笔卡牌、棋盘竞赛等,这些心理游戏大都利用游戏本身所具有的“有形化无形”的特点和优势,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便于指导实践,学生易于灵活处理,大多能够制订一个合理、恰当的结局和解决方案,达到消除学生心理障碍的教学和辅导目的。游戏颇有趣味性,能有效消除学生戒备和隐瞒心理,营造轻松愉快的环境与氛围,使他们能够积极有效地调动全身各感官参与活动,寻找发泄点,释放不良情绪,缓解压力,放松心神。

心理剧作为一种团体心理辅导方式,恰当地运用这些技术,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克服自我面临的心理问题,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二、初中生情绪管理团体辅导的策略

情绪管理不是要去除或压抑情绪,而是在察觉情绪后,调节情绪的表达方式,使情绪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表情行为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学会以适当的方式在适当的情境中表达适当的情绪。

毫无疑问,学校学生情绪管理的组织者是心理辅导教师。在学生团体心理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心理辅导教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需要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还需要随时关注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在开展学生团体心理活动时,心理辅导教师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

1.倾听与摘要。通过全身心专注地、耐心地倾听、判断和了解学生表达的真正意思,掌握真实信息,归纳整理并向学生及时反馈,制订切实可行并且行之有效的方案。在促进学生学习提高的同时,尊重并给予学生宣泄的机会,营造关注信任的良好氛围。

2.发问与开启。教师使用开放式语句,有意识地探寻学生的感受、经验和行为,引导学生对自己行为的内涵与成因做探索。当活动开启或陷于停滞时,教师以口语或飞口语的形式带动学生团体进入互动交流的情景中,使每个人都有参与感,进而提高团体辅导的效率。

3.通情与表露。教师站在学生的立场体会他们的感受、需求、经验和想法,不加主观见解,可以用建设性的口吻响应,避免鹦鹉学舌,从而获得共鸣,建立信任、关怀的互动关系。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自我表露,让学生分享个人类似的感受、经验和看法。

4.反馈与评估。通过对学生行为的观察和了解,适时表达反映,增强学生的自我察觉能力,达到“开放”自我的辅导目的。当然,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团体成员的反映是否满意,组长的工作方法与技巧使用是否欠妥当,团体内成员的合作是否充分,今后组织同类团体心理咨询可以做哪些改进,这些都需要进行评估,都是团体评估的重要内容。一般而言,团体评估包括过程与结果评估、团体互动情况与个别成员评估,所采用的评估方法或工具及预订评估的时间,等等。了解和掌握团体心理咨询评估方法是团体领导者必备的领导技能,对团体评估方法的选择一定要在方案中体现,因为评估有时要涉及团体活动前的状况测量。

5.非语言。教师的眼神、表情、距离、动作及姿态等非语言行为显示对学生的暗示和关怀,加强了学生的示范学习和自我开放。

6.隐私保护。教师要营造安全的学生情绪管理团体辅导氛围,随时察觉团体中的各种危机,采取必要的安全性反应,使学生免于受到不必要的心理伤害或攻击。

参考文献: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

[2]刘视湘,滕秀杰编著.中学生团体心理辅导――心理游戏与心理剧.开明出版社.

第2篇

关键词:军事院校心理健康课程开设

研究表示,现代人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军事院校不同于其他高校,高强度的训练以及严格的纪律等多种因素使得军事院校学员同比其他院校学员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概率更加高。然而高等军事院校对于学员的心理健康素质要求远远高于其他院校,所以在高等军事院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势在必行的。

一、高等军事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的现状

心理健康教育在各大院校目前都存在着许多发展的阻碍,下面根据高等军事院校的特殊性,列举几项妨碍高等军事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发展的原因:

1、缺乏课程资源

目前高等军事院校的课程安排已经十分紧凑,要求军人拥有高水平的学习能力。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需要院校提供健全的教学环境,以及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现在高等军事院校由于对于该课程的不重视,所以即使开设了此项课程也没有加强宣传力度。因为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概念的不理解,所以许多军人对此课程产生抵触情绪,忽略自身的心理问题甚至否认自己需要心理健康教育,使得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无法正常运作。

2、课程质量较低

因为目前并没有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列入专业计划中,所以课程的质量也参差不齐。大部分军事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质量是较低的,缺乏系统并科学的教材,课程设置也有单一性、片面性、随意性等特点,没有形成系统的体系,直接导致心理健康课程无法起到其应有的作用。

3、缺乏师资力量

由于军事学院的特殊性,所以并没有大量引进心理学专业的教师。而社会上大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也都是偏向于对于普通院校的学生心理研究,军事学院军人的特殊性,使得此方向的专业教师人员较少。

二、高等军事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存在的问题

下面以具体某高等军事院校为例,通过对其中调查而得出的结论,具体分析高等军事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所存在的问题。

1、教材不统一

教材的选用,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很重要的一点。因心理健康教育的盛行,市面上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材也层出不穷,军队出版社近些年也出版了许多关于针对军事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但因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较晚,教材编写人员也是根据国外的经验以及自身实践编制的,其侧重性以及全面性都不够完善。高等军事院校所采用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应当是符合中国军事院校特点,具有全面的辅导性,概括性,系统性,以及专业性的科学教材。根据某高等军事院校实例,现使用的教材研究显示此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更侧重心理行为训练。因为目前没有专门的标准,所以出现了许多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不符合的情况。

2、教师水平偏低

因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性,所以许多教师并非专科出身,有的是从其他专业转到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也有自学成才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需要教师长期系统的进修,只有优秀的教师水平,才能够保证军人的心理健康。在研究中发现,大部分军人会因教师的专业性不够,对于许多问题无法给与专业科学的解答,从而影响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积极性。而教师水平的良莠不齐,也是现今高等军事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存在的极大的问题之一。

3、评估不全面

对于军人的心理健康情况的正确评估,是能体现一个军人心理素质的重要方面。然而调查显示,在军事院校进行心理健康情况评估时,多数仅采取了单一的问卷调查式评估方法,这样评估方法是存在很多弊端的。第一,学员作答时的认真性不能保证,许多学员因为有意识地回避心理健康问题,所以不如实回答问卷,使得问卷的准确性受到影响。第二,心理健康评估测试的测试题目并不科学完善,许多方面都没有涉及到,使得得出的结论也缺少全面性。

三、高等军事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的目的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是为了能够在紧张的军事学习中,保证军人的心理素质。中国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现代军人需具备综合的智力能力,拥有合格的身体素质,专业素质以及心理素质。心理素质问题不断地被提上台面,由此可见对于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性已经越来越强,为培养高质量的军事人才,高等军事院校必须要为军人提供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

1、提高情绪管理能力

许多心理问题都与不良的情绪有直接关系。通过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培养军人管理情绪的能力,使得学员了解情绪成熟的标准以及自身情绪变化特点,从而学会掌握情绪的方法,有助于建立乐观良好的心境。学会如何控制不良情绪,调动自身积极情绪,是每个军人都应具备的素质。

2、提高抗挫折能力

提高学员的抗挫折能力,通过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能够正确而客观的分析挫折原因,寻求解决方法,能够勇敢的面对挫折并且能够走出困境。

3、提高环境适应能力

环境适应能力是生存与发展的基本素质。通过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能够快速适应不同的环境,并保持自己的最佳状态,是当代军人应有的水平。学员在学习中,培养对于现实的正确认识,不盲目幻想,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才能为日后不同的情况提前做好准备。

4、提高人际关系交往能力

在任何情况之下,拥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都是一项受用终身的技能。通过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培养自身优秀的品格,学会如何与他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尊重与平等,学会沟通与合作,无论是在亲人,朋友,同学或是教官之间,都优秀的人际交往能力都会使学员受益无穷。

总结:

面对高强度的学习,高等军事院校的学员的心理健康不容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在全球掀起了热潮,高等军事院校应当与时俱进,才不会落在时代的后面。学员的心理健康直接关系着学员的身体健康以及学习能力,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军事院校应当分清主次,充分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学员带来切身的好处。虽然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有许多不足,但是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一定会变得更专业,更全面,更完善。

参考文献:

[1] 阳艳美.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成人教育,2013(1).

第3篇

[关键词]健康与幸福;本土化;评估

一、问题提出

目前,不论在国内还是在世界范围内,健康与幸福教育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1)呼吁:“学校不仅是学生学习的中心,也是提供基本健康教育和服务的地方。” 我国著名教育先驱者黄炎培早在100多年前就为当时的上海闵行区浦江一小提出了“学做人”的中小学教育三字方针。

过去几十年里,中国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已经获得极大改善,但同时,在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环境健康方面又出现了新的挑战。幼儿园到高中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个体道德和性格教育已经成为政府教育政策、家长和社会关注的首要重点。特别是在2011年,教育部颁发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和“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另外,教育部于2012年12月颁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修订版)》, 2013年6月18日颁发了《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

在国内和国际越来越关注健康与幸福的背景下,上海市闵行区教育管理者把健康与幸福放在了闵行教育愿景的中心位置(见图1)。闵行区健康与幸福试点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实验,因为此项目包括课程、指导和评估,是一个系统的教育项目。

为了实现让闵行的孩子健康与幸福的目标,闵行教育局在2012-2013学年开始在部分学校试用《健康与幸福》教材(中译本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和麦格劳-希尔教育联合出版)。健康与幸福课程为从幼儿园到高中12年级的学生提供了综合性的健康与幸福的知识和生活技能。健康与幸福课程教给学生关于生理、心理、情绪和社会实践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包括十项基本生活技能的实践活动,不同年级有不同的知识深度。闵行区试用健康与幸福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探索如何把美国教材本土化,以及如何把健康与幸福课程的内容与学校已有的体育、品德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闵行区健康与幸福试点项目的实践过程

闵行区健康与幸福试点项目是一个多方协调性项目,包括健康与幸福课程、体育教育、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学校幸福教育活动、家长及社区的参与,见图2。在这一学年中,闵行区健康与幸福项目组重点把握了以下三方面内容。

一是从教育转型的教育价值取向角度,思考为什么要引进《健康与幸福》,从而确定区、校两级课程实施方案,理清目标、内容、实施主体、实施途径方法、管理及效能评估。

二是从理解国际教育趋势和把握现实可能的角度,思考如何“立基点于本土,求视野于世界”,始终保持事业的“开放性”,与国内外有关出版社、有关教育研究机构进行了互动,加强了国外资料的翻译,中美教学的比较和引入国际教育机构进行效能评估等。

三是从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的目标出发,思考如何“引方向于区域,生智慧在学校”,始终保持实践的“校本化”,进行了如下工作:一是围绕校本问题的研讨培训;二是基于校情的课程整合;三是立足于经验分享的校际伙伴合作;四是基于学校案例的成效表达。

健康与幸福课程从十个有关健康的方面进行组织,即心理和情绪健康,家庭和社交健康,生长和发育,营养,个人健康和运动健身,个人安全,酒精、烟草和其他药品,慢性病和传染病,消费者和社区健康,环境健康。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中三年级(中文版),每册书内容均涉及这十个主题。在每个模块中,都要教授活动和批判性思维技能,并实践健康学习的十项基本生活技能,即实践健康行为,设定健康目标,管理压力,运用沟通技能,做负责任的决定,分析影响健康的因素,解决冲突,运用拒绝技能,获取健康的信息、产品和服务,做一名健康倡导者。

在《健康与幸福》课程本土化试点过程中,闵行区采取了7项校本化、本土化措施。即课程实施标准的研制及课程核心内容的梳理;本土化内容适切点的遴选及相关人员的培训;闵行区教研联合体的校际互动研讨31次;原版教材三年级、六年级两册《教学指导用书》的翻译工作;80多节教学案例的征集评比和25节课堂实录的网上交流;学科渗透、课题研究及家庭社区结合等多形态实施途径的探索;12份课程实施前测调研报告及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效能评估。

三、 健康与幸福课程项目评估方案设计与过程

为了探索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创新,上海闵行教育学院与美国麦格希教育测评中心合作对试点学校的国际课程教育进行了健康与幸福知识的测评, 并对学生的行为和态度的变化和学校教师的变化进行了系统评价。测评健康与幸福能够帮助教育决策人更好地理解在哪些方面能引起学生、家长和教师的共鸣,并为教育者、父母和政策制定者提供新的优先顺序,以便在孩子最宝贵时光中支持他们身心健康的全面成长。

测评分为两部分,一方面是对学生健康与幸福课程知识和技能的评估,另一方面是对学生行为、态度、价值观的调查。

1.健康与幸福课程知识和技能评估设计

此次测评是为了提供以下健康教育实验证据,即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有助于其健康的行为;教学方式和学习策略有助于学生根据健康教育标准不断进步。

健康与幸福课程知识测评与传统考试有三点不同。第一,评估题目是根据国际健康教育标准而制定的,这样,测试结果就能很容易根据课程标准进行解释。评估报告可以证明,学生有能力掌握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个人健康和幸福。第二,评估结果表明了学生学习国际健康教育标准以及课本中十项生活技能的情况。这为教师、学生、家长提供了必要的信息,激励学生不断进步。第三,评估的目的不是为了排名并将学生分类,而是了解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策略方面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设计评估方案时我们参照了三个相关文件,一是美国州际学校督学会(CCSSO)学生健康教育评估计划概念文件,二是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健康教育课程分析工具, 三是美国国家健康教育项目评估标准。

美国《国家健康教育标准》(NHES)共有8条,每一条标准都对应一系列性能指标(包括幼儿园到12年级,每一个年级都对应若干指标)。在为闵行健康与幸福课程试点项目设计知识测评题目时,我们把健康与幸福课程内容与美国《国家健康教育标准》、联合国教科文健康与幸福教育框架、中国三个课程标准进行了匹配研究。根据匹配研究的结果,我们提出了一个评估框架,包括健康与幸福教育的3个综合性标准,即身体和情绪健康知识(标准A)、实践健康行为和减少患病和自然风险的能力(标准B)、社交及沟通技能以及提高健康与幸福的能力(标准C)。这三个标准在评估报告中的简化名称为“健康知识” 、“个人健康技能”和“生活/社会实践能力”。针对每一条标准,我们都从健康与幸福课本中找出相对应的内容。

2.行为、态度、价值观调查以及健康与幸福测评模型

闵行区健康与幸福课程试点项目的总目标是为本区学生提供全面的健康与幸福教育,让他们对生活拥有正确的知识、技能、价值观、态度和行为,做一个有健康幸福能力的公民。因而,闵行区健康与幸福试点项目评估另一个目的是,测评健康与幸福课程对学生态度、行为的影响。为了保证测评的有效性,我们参考2013年国际经合组织幸福感测量指南,以及来自健康测量文献中的跨理论模型。这两个文献为如何测量行为和态度的变化和测评工具的开发以及如何解读数据提供了理论依据。

我们为闵行区健康与幸福课程实施制作了针对学生的4个方面的测评:知识、态度、行为和价值观以及两种评价工具:考试卷和调查问卷。学生知识和技能测评主要是运用国际健康教育标准和指标,开发试题。为了测评学生在2012-2013学年健康与幸福课程试点期间的行为变化,我们为每个年级设计了学生调查问卷、教师调查问卷以及家长调查问卷。这些调查问题反映了和健康与幸福课程内容及十项生活技能相关的学生行为、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变化。问卷题目必须注重紧密结合健康与幸福课程实施内容以及学生的日常生活内容。此次测评除学生试卷及调查问卷外,我们设置了相应的教师和家长问卷,从多方面采集数据来了解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掌握的健康知识和行为、态度、价值观上的变化。

普罗查斯卡(Prochaska)的跨理论模型(Trans Theoretical Model ,TTM)已经广泛应用于行为研究以及生活方式改变的研究中。普罗查斯卡提出了行为改变的5个阶段,适用于多种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行为态度变化的研究。他认为,通常一种行为的改变开始于无意图阶段(没有准备)、意图阶段(正在做准备)、准备阶段(做好了准备)、行动阶段(行为改变)、维持阶段(能保持持续行为改变和具有自我效能感)。

从跨理论模型中,我们可以看到,行为的改变是一个过程,而且在行为改变过程中还会发生“回流”现象。这个理论模型不但能帮助我们设计行为及态度变化的调查问卷,而且它也为我们利用教师、家长问卷的回答来分析、确认学生的回答提供了依据。应该注意的是,跨理论模型同样适用于分析教育管理者、教师、家长对健康与幸福的理解变化和支持。课程评估可以了解学生、教师、教育管理者在实施健康与幸福课程的哪一阶段:有实施的愿望,准备实施,开始实施,持续性习惯性的健康与幸福实践。总之,跨理论模型为教师和学校课程管理的评估提供了相关的理论依据。

3.评估方法

此次评估的实验组来自9所小学1597名三年级学生和3所中学332名六年级学生,对照组来自9所小学1510名三年级学生和3所中学311名六年级学生。

健康与幸福项目实施效能评估的目的是了解每所试点学校项目实施的具体效果,主要采用了以下四种评估方法。

方法一:学年末用学生试卷来检测学生对健康与幸福课程所教授的知识和十大生活技能的掌握情况。

方法二:通过学生问卷调查来评估学生在健康行为和态度方面的转变。

方法三:通过教师和家长问卷调查来核实和评估学生在行为和态度方面的转变,及家长和教师对课程的满意度,教师教学情况和可改进的地方。

方法四:通过校长访谈来评估学校的管理和健康与幸福课程本土化的实施情况。

四、 结论

通过测评,我们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三年级实验组健康知识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成绩。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比对照组学生回答更积极,实验组学生在健康行为变化和态度变化方面比对照组同学有显著的积极选择和答复。六年级实验组和对照组只有一对学校在健康知识成绩方面有统计显著性差异。 96%的三年级实验组学生和87%的六年级实验组同学认为健康与幸福课程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帮助很大。

第二, 家长调查问卷结果表明,三、六年级家长对孩子们的行为、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变化给予肯定。 三年级和六年级家长对学校实施健康与幸福课程给予高度评价。95%以上的家长对学校教授健康与幸福课程很满意。

第三, 教师调查问卷结果发现,96%的教师认为,健康与幸福课程的实施使得他们更多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85%的教师认为,他们会更多地鼓励学生积极与人沟通。70%以上的教师认为,对学生个人学习、生活能力与家长的关系更加关注。

第四,通过校长访谈发现,健康与幸福课程的实施能够满足建立健康幸福校园的长期战略目标的需求。实验学校校长计划通过学科整合、加大教师培训力度等措施对健康与幸福课程进行完善。所有实验学校都计划在2014学年继续进行健康与幸福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并逐年在更多年级和课程中渗透推广。

第五,整体来说,健康与幸福课程对学生健康知识的掌握、健康行为和态度的变化方面有积极影响。评估报告的结果对健康与幸福课程试点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有效性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UNESCO, 2010. Module 8: Health Education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for a Sustainable Future.

[2]The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2007. National Health Education Standards, Second Edition, Achieving Excellence.

第4篇

关键词:情境教学环境;角色扮演法;疼痛健康教育

疼痛是最常见的肿瘤相关症状之一,现已成为第五大生命体征。加强癌痛患者的疼痛评估,疼痛预防及止痛后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应对,指导癌痛患者正确面对疼痛,肿瘤患者疼痛健康教育直接影响到其生活质量。有效进行健康教育,提高生存质量成为肿瘤科护理的首要工作。护士的症状评估在护理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指导见习护生在肿瘤科见习期间学习和了解肿瘤疼痛健康教育相关知识,对见习护生提高专科技能至关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11级三年制见习护生50人为研究对象,均为女生,入学成绩、年龄经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将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0人,采用情境教学环境下角色扮演法的教学,对照组20人,采用常规见习带教模式教学。①11级大专护理见习护生在肿瘤科分为小组制见习,共5组,每组10人,时间为7d。研究组为第1、3、5组。对照组为第2、4组;②见习第1d指导所有护生熟悉病区环境及带教老师,了解相关工作流程。课后查找和准备资料,了解疼痛的定义,三阶梯止痛疗法;第2d,跟随老师参与疼痛患者的护理查房,查看护理病历,深入体会疼痛患者的评估,治疗。给所有护生讲解疼痛的评估量表,了解如何描绘疼痛;第3d,了解治疗疼痛的方法,了解药物止痛的常见副反应及相关预防和处理;第4d,带教老师设定一例疼痛患者的基本情境,指导研究组见习护生完成作业;对照组在病房观察巡视,不做讲解;第5d,研究组两人搭配,1人扮演护士,1人扮演疼痛患者,进行疼痛的评估,练习后角色互换;第6d,跟随带教老师,对病区内疼痛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并进行健康宣教,由带教老师打分;第7d,见习护生完成疼痛健康教育测试,教师评阅。

2 结果

2.1教师评阅见习护生疼痛健康教育测试成绩比较情况 见表1。

表1显示,实验组的见习护生疼痛健康教育测试成绩优于对照组。

2.2护生对疼痛健康教育学习调查问卷 见表2。

3 讨论

见习护生初次步入临床一线,面对陌生的工作环境,往往热情高涨,但却手足无措,加之不能动手参与实践操作,自身专业知识未能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不能很快从学生角色转变为护士角色,心里有一定压力,甚至有为难情绪,直接影响见习期学习[1]。董萍华[2]认为情境教学因设"境"而发生"教"的活动,因"情"的参与而导致"学"的产生。关注于主体的情境经历与所获得的相应认识和情感,同时,诠释着主体从体验中认知与情感的升华。过程凸显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地位,同时也尊重了学生作为人所具有的情感属性。袁葵,李爱夏[3]研究表明,角色扮演教学法能增强护生职业认同感、团队协作能力,提高护生健康教育水平,使护生健康教育能力训练落到实处。表1显示,护理情境教学环境下的角色扮演法实的见习护生疼痛健康教育测试成绩优于传统模式的见习教学方法。教师将带教内容与要求具体化,目标化,提高见习护生的综合能力[4]。表2可见,情境教学中扮演患者,可使见习护生主动复习和查阅相关资料,掌握疼痛的定义、性质和分类,并结合疼痛护理查房中患者的主诉、临床表现、护理措施深入体会癌症疼痛患者的疾苦;体会疼痛在不同性质、不同程度时的描述,加强对疼痛定义及分析的理解;增加对患者的同情心,激发护生的爱伤观念,增加护理职业的认同感和使命感。扮演护士,模拟护患沟通的场景,让熟悉的同学间相互配合,可减少在陌生环境下与陌生人沟通的障碍感。加强见习护生的沟通力和自信心,很好的完成见习期护士角色的转变。让护生从护士的专业角度及专业知识分析,深入观察和体会临床老师对患者的评估方法和沟通方式,结合病历及护理查房的相关知识,两人配合收集资料并讨论完成。见习小组成员间对情景角色扮演进行集体讨论,互帮互助,也弥补了见习期间临床带教老师不能一对一教学的不足。情境教学中角色扮演极大地加深了护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见习护生通过培训,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这一情境教学环境下角色扮演法有利于见习护生在肿瘤科见习期间对疼痛患者评估的应用,适合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谭丽萍,蒋银芬,张娜. 情景领导理论在见习期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09,9(9):47-48.

[2]董萍华.情境教学在高职护理教学中的运用初探[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2(5):58-60.

第5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目标;教学效果评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9-0149-03

一、前言

目前,上海新生本高校陆续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该课程旨在通过课程的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提高大学生的适应能力,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然而,通过了解发现,上海各大新升本高校很少有教育者探查大学生的内在需求,通常,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材是专家编写的教材,有的教材编写年份较长且全国通用;上课内容、上课方式等也都有教育者来决定。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需求越来越突出,大学生独特的心理特点需要我们从“学生出发”,从学生内在的需求着手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此,本研究通过自编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需求调查表》对上海新生本高校本科生进行调查,分析上海新生本高校学生需求与老牌高校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需求上的差异,从课程总体设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评估等方法设计出适合上海新生本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本研究采用被试间设计,共计发放问卷800份,其中,上海新生本高校学生400份,老本高校学生400份。其中,问卷回收774份,有效问卷723份。新生本高校回收问卷370份,老本高校回收问卷353份。问卷发放时考虑性别、年级、专业文类(文理工)的差异,对其三个因素进行平衡。

2.研究方法。采用自编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需求调查表》,调查表从课程总体设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评估几个方面开展调查。

三、结果与分析

1.新生本高校学生与老牌高校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需求上的差异分析。调查研究表明,无论是新生本高校学生还是老牌高校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需求都很高(64.3%,62.7%),两类学校学生在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需求上无显著性差异。可见,当前大学生普遍认为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非常有必要且有需求的。在“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的”上,两类学校学生也无显著性差异,学生普遍认为,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主要是为了“了解自己和他人”,“调节心态,优化心理素质”。从课程的总体需求设置、教学目标上来说,两类高校学生在需求上均无显著性差异。

两类高校学生在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需求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您经常会遇到哪些心理问题?”“您希望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获得哪些方面的信息?”上,老牌高校学生对“挫折应对”、“个性发展”、“职业规划”、“学习心理”选择的比例明显高于新生本高校,表明老牌高校学生在校压力较大;同时,由于该类高校学生大多为各地优秀学生,对未来的要求和规划考虑比较多,对“职业规划”“学习心理”的需求也更高。而新生本高校学生在“认识自我”“能力发展”选择的比例明显高于新生本高校,表明新生本高校学生认识的到未来就业的压力,无论从学习品牌和学习能力上来说,很难与老牌高校学生相比,因此他们更注重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而在“人际交往”、“情绪管理”、“婚恋心理”几项内容上均无显著性差异,表明这三项内容为当代大学生普遍关注和需求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因此,在新生本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选择上,应更多关注该类学生的需求,而不应该“一刀切”,或是简单模仿老牌高校在教学内容上的设置。

在教学效果评估上,两类高校学生在“选修心理健康课程对自己产生的影响”上也有显著性差异,老牌高校学生更多的将所学知识加以运用,而新生本高校学生则表明选修该课程对自己所产生的效果没有那么显著。猜测,可能老牌高校学生自觉性更高,更多的进行学以致用,再者,新生本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很大一部分有辅导员来承担,教师专业素质的差异也可能导致在教学效果上的显著差异。

2.上海新生本高校学生在课程总体设置上的需求分析。调查研究表明,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有很多,但是最有效的方式依次为:心理素质训练(31.2%)、心理咨询(17.1%)、开设心理健康课程(15.3%)、自助心理调适(10.3%)、学生活动(9.3%)、心理救助热线或网站(4.2%)、心理危机干预(3.8%),由此可见,大学生最喜爱的提高心理健康的途径为心理素质训练、心理咨询、开设心理健康课程。

关于是否有必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学生学生的观点是一致的,即认为很有必要开设(71.3%),由此可见,大学生对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持积极态度,但是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程属性上,有60.1%的大学生选择公共选修课,32.2%的大学生选择公共必修课,看来绝大多数都赞同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成公共课程。多数同学表示,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成公共选修课,会有较大的选择自由度。主要表现为:可以相对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老师;可以更多的体验上课过程,无须过多考虑考试压力。因此,在大学需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成公共选修课是比较符合学生需求的。调查表明,最佳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年级为大学一年级(78.2%),可能的原因有:大学一年级新生对新环境感到陌生,倾向于寻求各种帮助;大学一年级新生对大学生活有更多的期待,希望各方面获取信息,帮助其顺利、完满的度过大学生活。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在大学一年级比较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至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几年比较合适,调查结果发现,有39.1%的学生建议开设1年,32.1%的学生建议开设2年,5.2%的学生建议开设3年,4.1%的学生建议开设4年。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素质训练和开展心理咨询的同时,高校还应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视,通过多种途径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新生本高校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目标上的需求分析。大多数大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首先应该是了解自己和他人(85.3%),调节心态,优化心理素质(71.4%)和提高未来生活质量(74.5%),其次是掌握心理健康知识(67.5%)、学习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技巧(66.3%)和预防心理疾病(45.3%)。可见,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要求是综合性的,既有发展性要求也有预防性要求。

4.新生本高校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内容上的需求分析。课程内容的选取是落实课程目标、实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与基础。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目前各新生本高校的做法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讲基础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还有的讲情绪管理、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学习指导、生涯辅导等;有的做专题讲座,也有以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心理健康节或周或月等宣传活动作为教学内容。本研究调查显示,大学生喜欢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健康心理学类的内容最受欢迎(21.3%),其次为人格心理学类(15.5%)、社会心理学类(12.9%)和心理咨询类(10.5%),对其他的课程内容如人生哲学(9.4%)、心理治疗(8.6%)、基础心理(7.3%)、心理病理学(5.5%)、发展心理学(4.4%)等,学生的喜爱程度较低。学生最需要讲授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依次为:情绪管理(21.1%)、人际关系(21.3%)、自我认识(18.0%)、婚恋心理(17.3%)压力应对(14.0%)、职业生涯规划(8.7%)、人格心理(8.5%)、生命教育(5.3%)、学习心理(5.2%)、与社会需要相关的知识(3.6%)、与个人需要相关的知识(3.0%)。可见,不同的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需求不尽相同,但是诸如情绪管理、人际关系、自我认识、婚恋心理、压力应对等专题的内容是大学生普遍需求的教学内容。我们对不同年级学生在教学内容上的需求进行了分析,分析了在大学时,不同年级对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需求是不同的,大学一年级学生在“人际关系”“自我认识”两项内容上明显高于其他年级学生;大学二、三年级学生在“婚恋心理”“学习心理”“情绪管理”上明显高于其他各年级,大学四年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压力应对”方面高于其他各年级。由此可以看出,大学不同阶段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内容的需求是有差别的,应根据不同年级学生心理的特殊性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从调查结果看,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大学生们的看法比较分散,每一方面的内容都有人喜欢和需要。这表明:(1)凡是能够起到调节学生心态、优化心理品质作用的内容都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内容;(2)大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需求因人而异,各有侧重,在教学内容选取上应注重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只是,心理健康教育合适的教学内容到底是由哪些方面的内容构成,这些内容之间是什么关系,如何将它们有机地组合成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内容体系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5.上海新生本高校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法上的需求分析。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法的需求分析上,大学生的看法较为一致,学生普遍喜欢活动,游戏,行为训练(70.2%)、案例、生活事例教学(45.7%),对设专题,学生讨论(18.3%)讲授该领域的最新动态(12.1%)的兴趣度明显不高。可以看出,学生普遍喜欢参与度较高和互动性较强的教学方式。吴晓艳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过程不可能采取单一的教学方法,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与形式,如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行为训练法、演讲法、讨论法、辩论法等,都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中可以采取的方法。这也与学生普遍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体验和操作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的观点相吻合。这也提醒我们教育者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时应灵活应用多种方法,而不是单一的讲授法。

6.上海新生本高校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评估上的需求分析。调查数据表明,大学生认为能有效评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的方法有心理测验(34.1%)、日常行为观察(25.4%)、学生自我评价(18.4%)、同伴评价(16.5%),而教师或家长评价(4.3%)、作品分析(2.6%)评价的有效性较低。一直以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效果评估标准较为单一,教育者最喜欢也最简单的评估方法即为考试,而姜道春、薛德根曾提出,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现的转变之一,就是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实现由考察内省材料、参与表现、受教育前后的心理行为变化多方面相结合代替单一的考察知识。孙福兵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是面对学生心灵的一门课程,其考核方式和其他课程一定要有所区别,它不应只是知识考查,更应注重学生的行为表现和心灵感悟。这意味着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效果评估是一个多维度、多指标、动态性评估体系。

四、结语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手段,应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立足于发展模式,而不是防治模式。另外,应依据上海新生本高校学生特点和需求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形成“以发展性为主,障碍性治疗为辅”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应紧扣学生的心理问题,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形式应多样,突出灵活性和实践性;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估应采用一个多维度、多指标、动态性评估体系。

参考文献:

[1]吕斐宜.关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6,(8).

[2]甘映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探讨[J].高教论坛,2009,(2).

第6篇

1 成都中医药大学 四川省成都市 610075 2 成都市锦江区妇幼保健院 四川省成都市 610075

【摘 要】目的:探讨系统化产前健康教育对产后抑郁倾向的影响。方法:观察组进行系统化产前健康教育,对照组行常规产前教育,并分别于产前建卡时、产后42 天进行资料收集。结果:产后抑郁的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化产前健康教育可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率。

关键词 系统化健康教育;产后抑郁

产后抑郁症多见于初产妇,是一种常见的情感性精神障碍性疾病,以产妇心境低落、思维迟缓和意志行为减少为主要特征,伴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的改变,部分患者有幻觉、妄想精神症状,严重者可有自杀念头、呈现抑郁性木僵行为,危害产妇及婴儿健康,影响家庭、婚姻和社会。因此本研究针对系统化健康教育对产后抑郁的相关性开展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自2014 年1 月-2015 年1 月,在本院建卡定期产前检查,符合入选条件、无精神病史及人格障碍、无明显不良社会影响、排除脑部疾病,愿意配合本研究的初孕妇300 例,其中观察组198 例,对照组102 例。

1.2 方法

1.2.1 系统化产前教育方法及内容

观察组采取系统化产前健康教育,注重孕产妇的心理因素、生活观念、性格趋向、个人情绪、社会支持、母亲角色适应等可改变因素;在常规产前教育基础上增加了针对于孕产妇及其家属的综合、全面、个性化的孕产期相关知识的培训教育,如婴幼儿照护及喂养、母儿疾病预防控制、心理健康、缓解焦虑情绪方法、拉玛泽分娩法、角色转换与定位等。在产前教育过程中通过基础调查、问卷反馈等方式,制定针对性、个性化的干预方案。出院后专业人士家庭随访至产后3 月,收集反馈信息,观察研究对象对干预方案的反应。

对照组采用常规产前健康教育,主要内容包括孕期及产后生理变化、孕期营养保健指导、产前检查与胎动监测、临产准备、分娩方式及放松技巧、新生儿照护与母乳喂养、产后保健知识等。

1.2.2 抑郁状况评估方法与标准

观察组与对照组孕妇均于产前建卡时填写一般情况调查表、ZUNG 氏抑郁自评量表(SDS)[1] 并随时记录孕妇的心理状况及有无产科并发症、合并症;产后42 天来院复诊时使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量表)[2] 及SDS 量表让产妇进行自评。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 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卡方检验,T 检验,Logistic 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SDS 评分比较

采用t 检验分析两组SDS 评分比较无差异,产后42 天SDS 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产后抑郁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产后42 天产后抑郁症发生率5.56% 明显低于对照组17.6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产后抑郁影响因素的分析

经统计学分析,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家庭收入、性格倾向、分娩方式、胎儿性别、母亲角色适应、社会支持系统不在Logistic回归方程中,不是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

夫妻关系、婆媳关系、孕期知识掌握程度是产后抑郁的危险因素,孕期并发症越少患产后抑郁的可能性越小。

2.4 国内外相关研究比较

有研究[3] 指出,全世界产后抑郁发生率为0.5%-60.8%。颜君等[4] 调查显示其发生率为30.43%,廖珍等[5] 报道其发生率约21.22%。

3 讨论

产后抑郁症是多种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研究通过综合、全面的产前教育,推广与加强生理- 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指导的系统化产前健康教育;结合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夫妻关系、婆媳关系、孕期知识掌握程度是产后抑郁发病的危险因素。在本研究中,进行了家属培训,增加了孕产期保健常识、分娩及喂养知识、疾病预防等知识的针对性教育,减少产后抑郁症相关危险因素的发生,促进孕产妇身心健康。

根据我国国情,结合目前产前教育现状,系统化与常规产前教育比较,建议产前教育时重点突出以下方面:全面、综合、个性化,健康心理及调适,家属培训,拉玛泽分娩训练,医患沟通与交流,熟悉分娩环境,孕产期常见疾病预防;从而减少不良诱发因素,增进良性情绪,是能够降低产后抑郁症发生率的。

(通讯作者:罗晓红)

参考文献

[1]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94-196.

[2]Shelton NJ,Herrick KG.Comparison ofscoring methods and thresholds ofthe General Health Questionnaire-12w ith the 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 in English women[J].Public Health,2009,123:789-793.

[ 3 ]HalbreichU,KarkunS.Cross-cultural and social diversityo f prevalenceof post partumde pression and depressivesymptoms[J].Journal of AffectiveDisorders,2006,9l(2):97-111.

[4] 颜君,杨巧红,何红.广州市某社区初产妇产后抑郁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09,25(7):497.

[5] 廖珍, 陈光松, 欧桂珍. 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发病因素的研究[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10):1463-1465.

第7篇

【关键词】 手术 疼痛 护理干预

术后疼痛是人体对组织损伤和修复过程的一种复杂的心理和生理反应。持续疼痛能引起一系列的生理、心理变化,与疾病的转轨有着非常密切关系。术后疼痛往往发生在麻醉清醒后,一般持续24-72小时,患者感到不适,会焦虑不安,影响休息和睡眠。疼痛若控制不佳,可导致呼吸和心血管系统并发症,不利于术后康复。鉴于疼痛对患者造成的多方面危害,疼痛已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四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5生命体征。解除术后疼痛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护理人员需加强对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以有效的缓解术后疼痛,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0年1月~2011年1月选择胃肠道择期手术患者80例,其中胃癌根治术16例,胃十二指肠手术17例,肠梗阻手术21例,结肠癌手术12例,直肠癌手术6例。随即分两组,对照组40例,其中男24例,女16例。平均年龄56岁;干预组40例,其中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龄58岁。对照组常规术后疼痛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有效的评估疼痛、完善健康教育、加强心理支持、提供舒适的治疗休息环境、合理应用止痛药物等)。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情程度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有可比性。

1.2 护理干预的方法

1.2.1术前教育认知干预:加强健康宣教,护士以解剖学、生理学医学知识为基础,对每位手术患者在手术前一天进行相应教育,让患者了解有关手术方面的情况,如麻醉方式、手术医师、手术前的准备、手术的方法、术后疼痛产生的原因、时间、程度以及止痛措施。使患者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及术后疼痛对机体产生的不良影响,对术后镇痛有进一步的认识。对吸烟的患者要劝其戒烟,防止术后因痰多咳嗽而加重疼痛。

1.2.2心理干预 患者的负性心理,可加重术后疼痛[1],因此,加强与患者沟通,做好安慰及解释工作,生活上关心、照顾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正确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针对不同心理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术前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患者对术后疼痛有控制感;术后及时止痛,以消除患者对疼痛的恐惧、焦虑和无助感,提高术后患者对疼痛控制的满意度。

1.2.3术前胃肠道准备的护理干预 术前充分的胃肠道准备,也是减轻胃肠道术后疼痛的重要环节。术前3日,要口服抗生素抑制肠道细菌;术前1d~2d根据医嘱服缓泻剂,排空肠腔内积粪。术前1日嘱患者进食全流食,术前12h禁食,6h禁饮。术前晚和术日晨用2%温肥皂水给患者清洁灌肠,直到排清水无粪渣为止。术晨给患者下胃管和留置导尿管。以上均为减少手术并发症和术后疼痛的重要措施。

1.2.4疼痛的干预

1.2.4.1术后的干预 术后病情稳定后,可取半卧位,减少切口的张力,改善呼吸循环,促进局部血供,减轻疼痛。任何卧位都要使病人感到舒适,舒适可有效地减轻患者的不适。

1.2.4.2创造减轻疼痛的环境 保持病房环境安静,严格控制探访人数和时间。注意调整病房的湿度、温度,防止光线直射患者脸部。

1.2.4.3音乐疗法。根据患者的喜好选择适当的音乐,使患者心情放松,可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减轻患者的疼痛感[2]。

1.2.4.4触摸。这是人际沟通时最亲密的动作,是非语言交流的特殊表现形式[1],如与患者交流时可适时抚摸患者的手或头。

1.2.4.5按摩疗法。对皮肤和皮下组织施以不同程度的按压,以松弛肌肉改善循环。通过按摩疗法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循环加快,促进致痛物质的吸收,提高局部组痛阈。指导患者全身循序渐进放松,平静呼吸,解除躯体和全身肌肉紧张。

1.2.4.6协助家属建立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统,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统能帮助患者保持心情愉快,提高痛阈值

[3]。

1.2.4.7药物干预 患者有疼痛反应时要及时处理,不能让患者忍受疼痛,以免引起血压和心率的异常波动。术患者术后切口疼痛多在麻醉作用消失后,感觉开始恢复,切口疼痛逐渐加剧,尤以手术当天下午和晚间疼痛最剧烈,次日减轻[3]。当患者主诉疼痛时,护士要针对患者手术情况作相应解释并细心检查,排除加剧切口疼痛的其他原因,及时通知医生做好处理。遵医嘱及时给予止痛药物,减轻患者的疼痛感觉。

1.3评估方法

采用的评估方法是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测定疼痛,把疼痛强度用0~10级数字表示,并将其制成一个10cm的线形标尺。0为无痛,1~3cm为轻度疼痛,可耐受;4~6cm为中度疼痛,如跳痛、压痛等;7~10cm为重度疼痛,妨碍正常活动。并以0~4级评分, 评分高,疼痛明显。向病人说明评估尺的用途及用法,告诉病人准确评估自己的疼痛是帮助医务人员了解其疼痛的程度,并采取相应措施以消除或减轻疼痛,在术后由护士询问和记录每位病人的疼痛程度、分别在术后12、24、72小时评估记录疼痛的程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疼痛情况比较( 例%)

2.2病人满意度评估(例/%)

3 讨论

疼痛不是单纯的生理现象,而是心理、生理、社会环境和文化素质等多种因素影响的独特主观感受。胃肠道手术腹部切口较长,张力大,距离横膈近,持续的呼吸运动可引起伤口疼痛,尤其是翻身、深呼吸、咳嗽时,伤口疼痛加剧,患者因此而出现恐惧,害怕翻身和深呼吸,所以选择正确的可减轻切口张力,调节呼吸运动而减轻疼痛。护士为患者翻身时动作要轻柔,并要让患者了解翻身及深呼吸的重要性,同时解释引起疼痛的原因,疼痛持续时间及消失时间,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增强治疗信心,并要求家属积极参与,给患者以心理上的支持,心理疏导及自我情绪调节是护士根据患者的心理反应与情绪加强引导,让患者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在围术期维持心理平衡。良好的沟通技巧能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保持良好的心态,从而减轻对疼痛的敏感性。音乐疗法和放松技巧,能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同时改善患者的心境,提高对疼痛的应激性。优美的旋律可以刺激脑垂体释放内啡肽而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并可调节神经系统,提高对疼痛的耐受力,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参 考 文 献

[1] 苏冬梅,范娇娥,刘广萍,等.实用疼痛护理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65-101.

第8篇

【关键词】 健康教育 女性精神分裂症 康复治疗 依从性 影响

中国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号: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10-220-02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患病率、复发率、致残率均较高的疾病,该病的患病率占总人口的2%~5%,50%~80%的患者因复发而再次入院。精神分裂症目前还不能完全治愈,是引起生活质量降低的使人虚弱的疾病之一。控制症状降低复发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抗精神病药物的应用。由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意识清楚、自知力缺乏、病情反复发作、反复住院、社会和职业功能受损明显、自杀倾向、治疗时间长等特点,因此,精神分裂症治疗的依从性非常差。精神分裂症病人中药物治疗依从性不良者75%复发,在服药病人中也有20%复发[2],如能提高病人的治疗依从性,复发率可大为降低。为了探讨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笔者在2008年1月―2010年1月,针对我院女病区住院的120例康复期女病人,对其进行了系统的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对改善精神症状、恢复自知力、改善持久的认知和心理社会功能缺陷,增加服药依从性以及降低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以期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样本选自2008年01月-2010年01月,在我院女病区住院治疗的部分女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共 120例,两组各60例,年龄在18~60岁,平均年龄39岁,文化程度;初中及初中以下88例,高中及高中以上32例,病程3月~5年,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排除有智能障碍及有认知功能缺陷者,精神症状已基本控制。病情均处于精神分裂症恢复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以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行常药物规治疗+系统健康教育。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在年龄、婚姻、文化程度、病程、住院次数等方面经均衡性检验(P>0.05) 无显著性差异。

1.2评估方法

收集患者的病史,在病区与患者交流的方式,研究组采用小剂量药物维持治疗加系统健康教育、生活治疗和心理治疗、生活行为训练、代币制管理、行为治疗主要集中在社交技巧训练、职业康复训练;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从4个方面评估患者康复治疗的依从性:①对自身疾病的认知程度;②对精神科保健知识的掌握;③服药的主动性;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能否安心住院。从四个方面进行评估,根据系统教育内容,根据病人不同情况,分别制定不同的等级标准,尤易到难组织实施,对达标、超标给予奖励,对恢复好的病人组织进行社交技巧训练和职业康复训练。由住院医师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患者所做笔记来评定,并进行健康教育前后的对比。改善患者认知,增强患者兴趣,改善焦虑抑郁负性情绪,增进病人的社交技巧、提高竞争性就业机会、激发她们的活力,增进她们的自信心、自身存在感和现实的体验能力,以便更好地自理生活、促进社会功能的恢复。

1.3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1.3.1健康教育方法。由4名医师任教员,分两个教育组,并在学历水平、技术职称、交流技术上无显著性差异,评定前进行统一训练。健康教育形式以小组宣教为主,个别辅导为辅,每周2次,每次40-60分钟,共12周。

1.3.2健康教育的内容。①根据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特点如拒绝住院,否认有病,紧张恐惧,自卑感,对前途失望,心情复杂,因害怕发胖,影响体形,不愿坚持服药,而出现藏药、拒服药,导致患者恢复期甚至出院后服药的依从性下降,复发率增高,等进行心理干预,使之能够安心住院;②由于阳性症状的持续存在可能会给患者和家属带来不良的后果,他们可能会对心理社会功能产生不良影响,促进耻辱感。增加疾病复发风险,向其介绍精神科疾病的有关知识,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的病态表现,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治疗、预防及康复,启发患者认识疾病,提高对幻觉、妄想等症状辨别力,增强对治疗的依从性,降低复发率;③针对病因与药物治疗的作用、坚持服药的意义等,进行集体教育与个体教育相结合,引导患者将病情好转与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联系起来,领悟药物治疗的效果,增强服药的依从性,增强患者对精神分裂症的认识;④康复期回归社会的指导,生活技能的训练、社交技巧训练、职业康复训练的指导;⑤对家属进行心理教育家庭治疗。向家属解释各种可能的病因和可能进行的各种治疗,帮助家属成员认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避免不良情绪的影响;⑥针对患者个体的情况、结合家庭情况和社交方式进行指导[1];⑦出院指导、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及健康教育资料。

1.4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进行Mann-Whitney检验、χ2检验。

2 结果

2.1健康教育对患者精神症状、相关知识、社交技能的影响

2.3结果

通过上表可以得出,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患者对精神科疾病的知识等内容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了解,因此能够认识到治疗的重要性,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明显提高。两者结果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两组自知力改善情况虽不显著,但研究组服药依从性却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健康教育能明显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反应。自知力与依从性的关系较为复杂,一般认为自知力有助于依从性,但有自知力者并不一定服从治疗,而没有自知力者仍然可以接受治疗并受益[3]。

3 讨论

恢复期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基本消失,自知力逐渐恢复,然而随着自知力的恢复,患者对自己的现实状况及周围环境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分析能力。患者担心自己的前途,怕被人耻笑,怕被家庭及恋人遗弃,故存在抑郁、焦虑等心理压力。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因素很多,如疾病严重程度、环境、药物副反应、医疗机构、病前性格、社会功能等,都对治疗依从性有明显影响,其中药物副反应及对自身疾病治疗方案缺乏了解是引起治疗不依从的重要因素[2],药物副反应是治疗不依从的首要因素,我们在进行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既要实事求是地告知药物副反应,又不能过分渲染,以免引起患者的恐惧,造成治疗不依从。在告知药物副反应时还要告诉患者怎样观察及发现副反应,一旦发生,应如何应对,使患者做到心中有数,避免心理压力。主要对精神疾病知识不了解,不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特别是女性患者家属对其期望值更大因害怕发胖,影响体形,不愿坚持服药,而出现藏药、拒服药,导致患者恢复期甚至出院后服药的依从性下降,复发率增高[3]。

通过对恢复期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目的是帮助患者正确分析、判断自己的疾病、症状、副反应、诱发因素以及预后等,使患者进一步改善自知力,增强患者兴趣,改善情感淡漠,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减轻心理压力,提高个人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功能,提高服药依从性,从而使其能长期配合治疗,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巩固疗效,防止复发[1]。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患者提高自知力,认识到康复期服药的重要性,从而尽可能减少复发的机会。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还可以帮助他们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按时服用药物改变不良习惯,避免不良刺激,增加人际交往,有利于患者重归社会。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使他们更详细了解整个疾病的发展规律和自身的长期治疗方案,增加其自尊心及对疾病的认识,提高治疗的主动性,改善其治疗依从性。健康教育可直接影响患者的健康信念的模式,正确的健康信念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有利于病情的稳定,通过健康教育获得健康知识,促进身心健康,是药物治疗手段以外的、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措施。因此,应重视患者的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刘明媛、刘捷、卢山、姜忠东,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康复的影响,护理杂志 2000年第4期第17卷 论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