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2 16:11:0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德育因材施教原则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因材施教;英语教学;辅导答疑;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1-0088-01
如何恰当地组织教学,使各个层次的学生积极性都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是目前中小学英语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师如果在课堂教学、辅导答疑、作业布置、第二课堂活动等方面,灵活运用因材施教的原则,就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分层次教学
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组织课堂教学,总体上应当面向多数,鼓励优生,兼顾差生。在具体做法上,应当抓好“学生层次”与“教学内容层次”的有机结合。首先,教师应当对所教班级学生的学习基础、接受能力、特长爱好等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并大致分为好、中、差三个层次。同时通过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把教学内容划分为“一定掌握部分”“基本掌握部分”和“深化拓展部分”三个层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求中等生学好前两部分内容,优等生要把三个部分的内容全部学好,差等生要学好“一定掌握部分”的全部内容和“基本掌握部分”的大部分内容。对于各类学生“一定要掌握”的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着力讲透,使每个学生都能清楚明白,不留疑问;对于“基本掌握”的内容,只要求中等以上的学生掌握好,差生基本掌握就可以了;对于“深化拓展部分”的内容,只要求中上等生掌握,对差生不做要求。此外,教师还应注意授课中的信息反馈,及时了解各类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教师可根据学生反馈及时调整授课进度和教学方法。对于必须掌握的内容,教师若发现较多的学生没有听懂,就不能轻易放过,而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或改变思考问题的角度,或进行必要的重复,或增加适量的练习等,使教学达到目标要求。对于深化拓展内容,教师在课堂上应以较快的速度讲授,即使发现有部分差生没有学懂,也不必多费功夫,可课后进行辅导。
二、在辅导答疑中因势利导
课后辅导答疑,是因材施教的重要环节。辅导答疑多是对单个学生进行的,需要对学生的情况了解得更加深入,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在这方面,教师要坚持“指点、引导、补纠”为主。程度好的学生,提出的问题多是综合性、技巧性、灵活性比较强的,他们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强,因此,在答疑过程中,教师应弄清问题的要害,以指点为主,指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点出问题的关键,余下的问题留给学生自己解决。中等程度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课堂上讲过的内容,一般能够理解,他们提出的问题,较之课堂内容有一定的深度和综合性,在辅导过程中,教师应以引导为主,将问题与课堂内容联系起来,带领学生一起思考。基础差的学生,学习往往处于被动状态,在课堂上无力把课程内容全弄明白,课下忙于作业,他们所提出的问题,多数离不开课后作业的范围,而问题的根子,又往往出于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上,因此,在辅导答疑时,教师应以补纠为主,通过个别讲解,将差生在课堂上没能听懂的部分加以补充,纠正他们对知识理解上的错误和偏差,并给予鼓励,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技巧,促使他们提高学习成绩。
三、在作业布置中分类要求
教师布置作业要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要求大多数学生做完必做题,对优等生则要求在做完必做题的基础上,尽量做完选做题。这样,多数学生能达到教师的要求,优等生能得到进一步提高,差生也能通过努力巩固所学知识,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批改作业,是师生之间的一次书面对话和交流。教师通过批改作业可进一步了解学生情况,学生可以从教师的批改中获得教益。因此,教师批改作业应细致认真,不仅要标明对错,而且应标明错误所在,该写批语的一定要写好批语,好的做题方法,要及时提供给学生。对个别差的作业,教师要尽可能面批,当面指出问题所在,进行细致讲解,直到学生弄懂为止。对布置的作业要严格要求,要有作业批改记录,对作业不及时交或作业马虎的学生,要查明原因,绝不迁就放过。此外,要重视作业讲评,对作业中出现的普遍性问题进行集体纠正,用较短的时间解决面上的问题。对特殊性问题则课后单独帮学生解决,要介绍作业中好的典型,使之得到推广和发扬。
四、在第二课堂活动中深化教学内容
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是因材施教的另一条重要途径。教师要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组成课外学习兴趣小组,因人施教,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爱好和特长。有时要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把课堂内容运用到课外,从而深化教学内容,扩大教学效果;有时组织讨论英语问题,探索解决英语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有时进行学习方法指导,举办读书讲座,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J识能力。实践证明,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
五、结束语
因材施教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原则,它的运用会随着教育教学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只要教师立足实际,踏踏实实地根据这一原则去不断探索,就一定会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才。
参考文献:
【关键词】 经典;尊重差异;激励
一、因材施教这一经典教学原则有着厚重的历史根基
小学语文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理解、分析、写作等综合能力的课程,是奠定各种文化学习的最基础学科。因此语文教学要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其中“因材施教”就是语文教学中既行之有效,又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是春秋时期孔子在教育实践中创立的,在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它又不断地被历代教育家发展充实完善,有着厚重的历史根基。从孔子的《论语》《学记》,孟子的“教亦多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概括的“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到我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教学做合一”无不体现和倡导“因材施教”这一原则。时至今日,因材施教所彰显的“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教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并且焕发出更蓬勃的生命力。
二、因材施教是《新课标标准》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对我们的教育对象做到“了如指掌”,而且要对教材做到“心中有数”,能做到“融会贯通”,从而做到全方位的因材施教。
1.了解差异、承认差异、尊重差异
因为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他们的心理特点和智力发展都存在一定的普遍性,但是又存在着特殊性,所以老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承认学生间的差异、了解差异、尊重差异,这样才能因材施教,让学生得到应有的发展。教师可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学生:家访、与任课教师交谈、与学生座谈、课内外活动中观察;通过对学生作业、练习的完成情况进行分析等全方位地了解学生,弄清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学习态度、知识基础、健康状况以及家庭、社会背景等,分析影响学生个性差异的因素。充分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的基础上实施因材施教,这样才能让不同的学生得到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
2.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1)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因材施教
学生存在个性差异,他们的个性、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各具特点的。因材施教要求分层递进培养,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我在教学《两只小狮子》时,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后,请同学自主读课文,圈出生字多读几遍。然后学习检查生字、词语。接着让学习能力强的同学将这些词语分类、仿写、两人一组练习说话,有疑问的及时问老师(滚、扑、撕、咬动作词,懒洋洋、慢吞吞是ABB式重叠词),而对那些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同学,继续采用同桌轮读,或四人小组开火车读,扩词,进一步巩固生字、词语。学习课文时,提出“整天”:勤勤劳会在什么时候练习呢?早上、中午、下午。朗读加动作:(三位学生扮演勤勤劳朗读)对学习能力强的同学要求展开想象,用准确的动词说出勤勤练的本领高强:“勤勤看见草丛中有只小动物,它猛……美美地吃了起来。”这种“快者快学,慢者慢学”的因材施教思想为学生的课堂学习创设了宽松的环境。
(2)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方法因材施教
对于班上主动学习的学生,教学以导为主,放手探索,培养其开放的思维;对于被动学习学生,教师的提问、引导、辅导等需要根据学生及教学内容的不同,灵活多样的开展教学活动。尤其是一些叛逆心理明显的学生,需要以更多耐心、细心地良性引导, 培养其健康的心理和人格。比如我在中途接班的邓帅同学,非常的贪玩,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要么说废话,要么搞小动作,还常把文具盒弄到地上摔得叮当响;几乎天天不完成作业,二年级了几乎连字都还不会写。刚开始,上课前,我教他一年级教材上的一个拼音,两个汉字,上课就让他工工整整的抄写、读记,并时常去询问、检查,慢慢地,他认识了拼音,还能拼读,也认识了不少字词,还能读通短小的课文。我想这就是因材施教使他们有了这些难能可贵的点滴进步。
(3)采取激励原则,让学生享受到尊重
1. 德育教育内容要贴切
在德育教育中,德育活动材料的选取是德育教育的重点。我认为应以德育《读本》为德育教育的载体,利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主要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世界观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观点教育、纪律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 在选材上应遵循“小、近、实”的原则。即选题要贴近身边发生的事,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所学知识。做到大小、远近、知行的统一。
2. 选择恰当的方法和途径、因材施教
为了完成德育任务,在确定了正确的内容之后,还必须通过有效的途径,采取恰当的方法。因为方法和途径是实现德育目标的凭借。德育方法主要有说服教育、榜样示范、情感陶冶、自我教育、实际段炼、品德评价等。教育途径有课堂教学、主题班会、团队活动、社会实践等。我们不仅要掌握过硬的理论知识,还要因材施教。
3. 利用国旗下的讲话进行德育教育
班主任还可以利用学校的升旗仪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利用升旗仪式中的国旗下讲话,让每个学生都懂得尊重国旗、热爱国旗,并让他们了解国旗的有关知识。升、降旗仪式上,通过介绍英雄人物、先进人物事迹,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崇敬英雄、热爱祖国等教育。国旗下的讲话,还可以讲述叔叔每天早晨在天安门升旗时的情景;奥运会上,运动员大哥哥、大姐姐夺冠后,在比赛场上升国旗的庄严场面等,从而使学生懂得国旗是国家尊严的标志,增强学生热爱国旗、热爱祖国的感情。
4. 利用主题班会进行教育
班队活动是开展德育教育的有效载体,因此,班主任要针对本班学生实际,制定长期、近期的德育活动目标。如:每月可以搞一次大的活动,两项小活动。如:举行“祖国,我爱你”诗歌朗诵、举办“家乡变化真大”、“家园,我为你骄傲”、“小树苗,我们比高”、“我是安全宣传员”等主题活动,使学生在动手、动脑中深受教育。还可以开展“珍爱生命,远离”、“我们反对搞''”等活动,使学生形成明辨是非的能力。
一、着眼全局,加强德育工作的计划性
班主任德育工作是育人的工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当你接到一个班后,一定要结合该班学生实际情况,根据《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制订出适合本班实情的德育计划,计划应包含班风、班纪、班规。每学年、每学期、每月的德育重点应有所区别。“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果见子打子,为追求短期效应、追求荣誉而盲目地跟随上级指示走,德育工作必然会显得被动。有了科学的育人计划,班主任德育工作才会有序、有效,才可能培养出面向未来的人才。
二、勤看勤说,加强德育工作的深入性
“明者睹未萌”,一个高明的班主任,不能只呆在教室、办公室,应当深入学生当中,常到教室看看,常找学生谈谈,常陪学生玩玩,并通过日记、周记、家访等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需求、理想追求,做到对每个学生了如指掌。只有这样,你才能在德育工作中因材施教,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三、因材施教,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作为班主任,当你对本班学生有了深入了解之后,在贯彻落实德育措施时,还应做到有针对性。育人不比育苗,不能笼而统之、大而化之,德育也应因材施教。树林里什么鸟都有,必须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对于行为习惯好、表现优秀的学生,应当多鼓励,使之自然发展;对于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学生,应当耐心说服教育,防微杜渐,使之纠正缺点错误;对于思想素质差、品行恶劣的学生,如果说服教育不起作用,可以发挥班集体、家长的作用,必要时可以采取一定的惩戒措施,使之痛改前非。德育工作也不能盲目否定惩戒措施。因为学生也会走向社会,所以应当让他们懂得法制的威严。同时,同样的事情,但对不同性格的学生,也应施以不同的方法。对于自尊心强的学生和脸皮厚的学生,德育方法自然不能一样,否则就可能适得其反。班主任对待有缺点的同学,好比医生对待病人,有的只需心理暗示,有的需要吃药,有的需要打针,有的则需要你果断地拿起解剖刀,割掉其思想上的毒瘤。另外,每个学生都有要求进步的愿望,每个学生都有丰富的潜能,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智能优势。多增加几把评价的尺子,就会有更多的学生因受到鼓励而树立自信,走向成功。
四、环境育人,加强德育工作的人文性
班主任工作是育人的工作,当然应当具有人文性。人文性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上。通过在教室张贴名言警句、名人画像,办主题专栏、办专题黑板报,为学生创设人文环境,即建芝兰之室熏高尚情趣;通过订阅健康报刊,向学生传输人文精神;通过举办环保等专题班会,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文精神。而更多的是找学生谈心,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解除学生的忧虑,解决学生的困难,以人文精神感染学生,从而增强其向心力。一声问候,可能开启你通向他内心的门户;一个微笑,便搭建起了思想交流的桥梁。
五、 创新方式,加强德育工作的丰富性
要让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光是板着脸说教是不行的。中小学时代正是学生活泼的年龄阶段,班主任如果枯燥地布道,必然乏味,不但达不到效果,久而久之还会引起学生反感。对一些敏感的问题,如“****是科学还是”“上网聊天弊大还是利大”“学生与法”等问题,可以采用演讲赛、辩论会、竞猜、看展览等形式,让学生从活动中明辨是非。爱国、环保等公德教育可结合春游、秋游、形象设计、写调查报告等丰富的实践活动进行。学生的需求是多样的,德育教育的形式也应创新,应生动而又丰富多彩。
六、 尊重学生,加强德育工作的民主性
时代在发展,教育在进步。班主任要想让德育工作顺利进行,就要懂得尊重学生,充分发扬民主,不要总是把自己的权威性放在第一。在开展一些活动、落实一些措施时,应充分征求学生意见,学生才可能按照你的要求去做。每当举办重要活动或制订德育计划之前,都应当召开班干部会和学生代表会,听听学生的意见,采纳合理化建议,让学生有兴趣、有积极性按你规定的去做,以免德育工作空对空。
七、坚持原则,加强德育工作的公正性
学生不喜欢冷面孔的班主任,但不等于不喜欢坚持原则的班主任。通过调查,学生更不喜欢软弱无能、毫无原则性的班主任。在德育教育过程中,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坚持原则,在班上扶正气,压邪气。当班干部正确的管理得不到理解时,班主任要坚决支持班干部;当好人好事受到讥讽时,班主任要伸张正义;当歪风邪气嚣张时,班主任要果断制止。“公生正,廉生威”。要让学生信服,班主任处理事情一定要公正合理,千万不能感情用事。不可歧视差生,偏袒优生。批评或表扬学生,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因某同学学习成绩好就一俊遮百丑,某同学平时表现差就做好事也无名。对于犯错误的学生,不能因学生的家庭背景不同而采取轻重不同的处理方式。学高为师,身正是范,班主任应不求名不求利不求权求真求善求美,还学校教育一片净土,不能让世俗气污染了德育教育这块阵地。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树立正气,坚持正义。中国的未来才有希望。
八、宽容理解,加强德育工作的包容性
论文摘要:所谓主体性原则,在高校德育的意义上,就是指要以大学生为主体开展德育工作,发挥大学生的主体功能。在高校德育工作中贯彻这一原则,就必须把德育充分建立在大学生的道德需要上;根据大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品德教育;注重大学生自律意识的培养。
马克思说:“人是主体,客体是自然”,“人始终是主体”。所谓主体性原则,在高校德育的意义上,就是指要以大学生为主体开展德育工作,发挥大学生的主体功能。在高校德育工作中贯彻和运用主体性原则是现代德育发展的趋势,也是德育工作富有成效进行的重要保障。那么,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应如何贯彻主体性原则呢?下面笔者拟就这个问题发表一点粗浅的看法。
在高校德育工作中贯彻和运用主体性原则,就必须把德育充分地建立在大学生的道德需要上。
首先,这是由大学生的道德需要在其品德结构中所处的地位决定的。大学生的品德结构,从形式上来看,包括道德认识和道德态度两个子系统。大学生的道德认识是大学生对客观存在的道德现象及其规律的一种反映,它以道德这种客体对象之必然的或现实的形式呈现,也就是说,它是体现道德客体尺度的一种意识形式。大学生的道德态度是大学生对具有道德意义的客观事实、现象是否符合其需要和利益的一种反映。这种反映所包含的内容不是客观事实、现象本身“是什么”、“怎么样”,而是主体自身与这种客观事实、现象之问“要不要”、“该不该”的关系。大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态度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大学生的道德认识是形成其道德态度的前提条件,没有一定的道德认识,没有对客观道德事实的一定了解,就不可能有任何的道德态度;大学生的道德态度则对其道德认识的发展具有定向和动力作用,大学生对某种道德知识的接受,往往要经过已形成的道德态度的过滤、筛选和折射。另一方面,这两个子系统又是相互独立,不可相互取代的。大学生的道德认识虽然是形成其道德态度的一个前提条件,但又不是充分条件,认识不能直接转化为态度。反过来,态度也不能取代认识。在大学生道德认识的发展中,虽有态度的参与,但其道德认识具有自身形成和发展的规律。
然而,不管是大学生的道德认识还是道德态度,都离不开大学生的道德需要这个更为根本性的东西。因为大学生的道德需要是大学生道德认识的出发点和归宿。这可从两个方面来理解:(1)大学生的道德认识的形成是建立在其已有的道德需要的基础之上的。因为具有相应的对象是需要的基本特征之一。在大学生道德认识形成的过程中,只有当有关的道德要求成为其需要对象的情况下,他才可能对“要求”进行认知。在这里,需要成为认知活动的动力,使大学生积极地认识道德教育要求并理解其意义。大学生的道德认识乃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过程。这种学习的实质,就是建立新知识与大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知识经验的联系。为此,它要求大学生具备对道德原则、规范和要求的学习心向,与新知识相适应的知识经验,以及促进新旧知识相互作用、获得新的道德认识的积极主动性。这三种心理条件,便是大学生已有道德需要在道德认知方面的动力系统。以学习向来说,当外界的道德教育要求向受教育者提出时,它则表现为接受学习的心理倾向性,没有它,学习将成为不可能。然而,有了学习心向,如果缺少与道德要求相适应的知识经验,上述新旧知识的实质性的联系也无从建立,因而具备与要求相适应的知识经验,就成为形成新的道德认识的重要的内在心理依据。(2)大学生的道德需要是大学生的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转化的中介。大学生的道德需要是大学生道德行为的源泉和内在动力。大学生已经形成的道德认识和相关的道德价值观念能否最终落实到其道德行为上,关键看其是否转化为其道德需要。
同时,大学生的道德需要还是其道德态度的核心。“道德态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信仰以及道德理想等等都属于道德态度的范畴。”大学生的道德态度是大学生完整品德结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大学生即使对道德原则、规范和要求已经了如指掌,但如果还没有把这些原则、规范和要求作为一种内在尺度、一种内在的道德需要时,他将仍然不会自觉地去遵循这些道德原则、规范和要求。在大学生道德态度这个复杂系统中,大学生的道德需要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因为上述不同层次道德态度的形成与培养,归根到底是大学生道德需要的发展。大学生的道德情感是对客观的道德事实、现象是否符合其道德需要的一种情绪体验。当大学生的认识和行为符合其道德需要时,便会产生肯定的情感体验,感到道德上的满足;反之,就会产生否定的体验,感到遗憾或后悔。大学生的道德意志则是大学生将其道德需要、愿望综合为道德目的的一种心理表现。大学生的道德信念、信仰则是大学生对某种道德现实、观念持有深刻信任感的精神状态,它所揭示的内容总是同受教育者所应持的态度等等有关,而且也总是产生于对信仰对象的需要、情感、意志、追求等等的心理过程之中;大学生的道德理想是大学生以一定的道德需要为基础的道德目标体系。
其次,大学生的道德需要是大学生道德活动发生的主体动力。大学生的道德行为是由其道德动机驱动的,而其道德动机是在其道德需要心理与客观的社会道德情境因素相互作用的情况下激发出来的。当大学生面临并受到可能使自己的道德需要得到满足或部分满足的客观的道德情境或对象条件的作用时,就会产生满足自己道德需要的愿望。这种愿望在大学生其他心理活动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会得到进一步强化和发展,从而转变成为大学生发动和维持满足自己道德需要的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着一定目标进行的道德动机,从而对大学生的道德行为活动起着引发或抑制、强化或转化的作用,驱使大学生的道德行为活动朝着一定的目的、目标努力。
传统德育所以难以取得实效,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忽视了‘大学生的道德需要,而一味地强调灌输,把大学生置于被动的、无条件服从的地位。在这种状况下.大学生不是带着积极自觉的态度去理解、选择、追求道德原则、规范和要求,也不是以高度的责任感去审视、分析、评价道德现象,而只是消极地接受和被动地服从。结果.无论他的言谈举止多么符合道德原则、规范和要求,充其量也只不过是一个处在他律水平的被动服从者。事实上,人是道德的主体,道德是人自身的创造物。人类发生史的考察表明,道德最初并不是一部分人发明出来控制另一部分人的工具。道德是为适应处理人的需要或利益的个体性和整体性的相互关系这一人类社会生活的必然要求而产生的。道德包含着人的追求活动,而且,道德规范本身也是反映和体现人的发展需要和意向的东西。人们创造道德并不仅仅是为了约束和限制自己,而是为了确证、肯定和发展自己。道德虽然具有约束性,但重要的是它具有激励作用。它不是某种纯粹外部的、抑制人的枷锁,不是社会用来对付个人、反对个人的工具,不是同人的自由自觉的生命本质相对立的异己力量,而是人的需要和生命活动的一种特殊表现,是人探索、确证、完善自己的一种重要方式。它在本质上与人的创造精神、自我实现、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是一致的。因此,在德育工作中,片面地强调道德原则、规范和要求的强制性和约束性而忘iET大学生内心的道德需要,是难以收到预期效果的。
要纠正传统德育中存在的弊病,走出“灌输模式”的误区,就必须转变观念,实现由客体德育向主体德育的转化,把德育充分建立在大学生的道德需要上。德育活动作为一种对象化活动,本质上就是一个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的有机统一过程。客体主体化,实质上指客体的内容转化为主体性的要求。它是实践客体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对实践主体所产生的一种反向性作用和影响,是客体在主体身上映现自身、确证自身和实现自身的过程。主体客体化,实质上指实践主体通过各种积极形式作用、影响和改造客体。在主体客体化的过程中,主体将自身的本质力量和要求渗透、融合到客体中去,使客体成为一种属人的存在,成为主体的“化身”和“投影”;使客体确证和体现着主体的本质,成为主体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德育活动中,大学生和道德原则、规范要求等道德文化信息处于双向转化之中。这种双向转化就是大学生对道德原则、规范和要求的选择和接受的过程,即大学生出自道德需要对道德文化信息反映与选取、理解与解释、整合与内化以及外化践行的求善过程。客体的主体化可使大学生的需要受到道德原则、规范和要求的改造,成为道德的需要;主体的客体化可使冷冰冰的道德原则、规范和要求通过大学生的选择而化为人性的内在要素。德育活动的这一双向转化,目的在于把代表社会要求的道德原则、规范转化为大学生的道德需要。所以,德育工作必须注重培养大学生的道德需要。要看到大学生的道德积极性总是在满足自身迫切和内在的道德需要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在德育工作中,如果我们对大学生的道德需要茫然无知,对其精神世界无所洞察,仅凭着一腔热情和想当然的品德教育,难免有“空言托钵”之嫌,大学生是很难产生认同感和有效回应的。“从道德上讲,任何道德原则都要求社会本身尊重个人的自律和自由。一般地说,道德要求社会公正地对待个人,并且不要忘记,道德的产生是有助于个人的好生活,而不是对个人进行不必要的干预。道德是为了人而产生,但不能说人是为了体现道德而生存德育工作惟有着眼于大学生道德需要的培养,才能使大学生把对各种道德原则、规范和要求的遵从逐渐从他律转变为自律;使他们不是把各种道德原则、规范和要求视为约束和限制,而当作自我确证、肯定和发展的需要;使他们不是把道德视为一种异己的、外在的力量,而把它看成自身的主动追求,是一种与自身不断完善化、理想化相一致的力量。
在德育工作贯彻和运用主体性原则,也必须因材施教,即根据大学生的个性差异来开展品德教育。据《论语·先进》记载,当子路问“闻斯行诸?”时,孔子说:“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当冉有问“闻斯行诸?”时,孔子说:“闻斯行之。”对此,公西华感到迷惑,于是,便道:“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日‘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日‘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孔子解释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这就是说,冉求做事胆小畏缩,而仲由胆大、冒进、好胜,因此,对冉求要教育他敢于前进,不要畏首畏尾,抓住时机立即行动,而对仲由则要教育他先退一步,不要冒失行事,等请示父母同意后再行动,以免做错。明朝时期的思想家王守仁说:“吾辈致知,只是各随分限所及。今日良知见在如此,只随今日所知扩充到底;明日良知又有开悟,便从明日所知扩充到底,如此方是精一工夫。”这就是说,教人“致知”,要根据学生的觉悟程度而循序渐进,不能“躐等”。就像栽培树木一样,要根据树木的生长程度灌溉适量的水,“若些小萌芽,有一桶水在,尽要倾上,便浸坏了他”。]同时,教育还需如治病一样,要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他说,良医治病,初无一定之方,而是“随其疾之虚实强弱,寒热内外,而斟酌加减,调理补泄之,要在去病而已,……君子养心之学,亦何以异于是?”孔子和王守仁在这里所讲的都是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对我们如何在德育工作中贯彻主体性原则,做到因材施教有着非常重要的启发意义。那么,我们在德育工作中究竟应如何做因材施教呢?在德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至少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要考虑大学生的需要和心理。例如,为他们提供的榜样应切合他们的实际,具有可学性,即榜样的行为不要太复杂、太神秘、太崇高,一般人只要通过一定的努力就能模仿到,就能仿效他;具有典型性,即榜样具有可辨别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特征,能吸引道德主体的注意,产生学习、效仿的愿望;具有可信性,即所树榜样的痕迹不能太重,缺乏人之常情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缺乏真实感和感召力;具有贴近性,即贴近道德主体的生活、志趣、专业、气质甚至年龄等。
还应当考虑他们的情绪体验。所谓情绪体验,这里是指大学生在多种刺激下所产生的复杂感受。大学生的情绪体验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的情绪体验能把大学生的情绪中枢与理性中枢连接起来,使其智能得以有效发挥,从而推动着大学生的道德接受活动有效地进行,而消极的情绪体验会抑制大脑皮层的高级心智活动,使人的意识范围狭窄,大脑的判断力减弱,从而对大学生的道德接受活动产生阻碍作用。所以,重视大学生的情绪体验对德育工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教育者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受教育者在接受道德信息的同时,也获得情绪体验方面的积极感受,以提高道德接受的效果。
其次,要考虑大学生的年龄特征。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受教育者所接受的社会环境和参与的实践活动是不断变化和深入的,受教育者的道德品质发展水平也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的。因此,德育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大学生的年龄特征,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大学生一般都处在18-23岁之间,这个时期被称作青年后期,著名的心理学家贺林渥斯称为“心理上的断乳期”。随着年龄的增大、文化的增长、社会道德的介入和影响,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显著增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见解和评判能力,能够认同和理解各种道德规范,然而在认知结构上,还缺乏内省力和自觉性。道德的主观分析判断表征占主导地位,其分析判断带有明显的理性思维和哲学思考的成分。针对这个时期个体的特点,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帮助其理性地分析、梳理、判断、选择道德理念和道德行为上,在手段上则以启发自觉为主。
再次,要考虑大学生的道德接受能力。所谓道德接受能力,主要指大学生在道德接受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对外来道德信息进行反应、理解、辨析、推理和选择的能力。实践证明,道德接受能力的高低程度如何,往往从根本上决定着外在的道德要求、信息向个体道德需要转化的程度,一般来说,道德接受能力越强,对外在道德信息的接受水平就高,反之,接受水平就低。如在观察学习中,榜样在何种程度上能为个体所观察和仿效,往往取决于个体的道德接受能力。道德接受能力高的个体往往能较深刻地理解榜样,并有效地模仿榜样,并通过这种有效的模仿,使相应的社会道德要求成为他们自己的内在需要。
最后,考虑大学生的结构和条件。“个体的需要(包括道德需要)并不是由他人的主观意识所决定的,而是根源于不同个体的结构与条件的特殊规定性。”一个个体自身有什么样的结构与条件,就会对客体产生什么样的道德需要,建立什么样的道德关系。只要个体的结构和条件不改变,别人就无法用其他的需要去代替他的需要。所以,品德教育,就不能单凭说理、说教甚至强制的方法来进行,而应当重视大学生自身结构和条件的变化,如让缺乏社会实践的大学生适当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以培养其献身社会的道德需要;让大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集体活动,以培养其为他人、为集体服务的道德需要;等等。当然,个体结构与条件的改变是一个综合工程,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协同努力才能得到充分实现。
在德育工作中贯彻和运用主体性原则,还必须注重大学生自律意识的培养。所谓自律,就是指道德主体借助于对自然和社会规律的认识,借助于对现实生活条件的认识,自愿地认同社会道德规范,并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践行道德规范,从而把被动的服从变为主动的律己,把外部的道德要求变为自己内在良心自主的行动。
关键词:爱生;孔子;全纳;平等
笔者尝试从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出发,结合我校建设爱生学校过程中的感悟来解读爱生学校的理念。
一、有教无类和“全纳与平等”
孔子提倡“有教无类”。春秋以前是贵族之学,有资格接受教育的是王公贵族的胄子。作为平民是没有资格入学接受教育的。孔子创办私学后,首先在招生对象上进行了相应的革命,实行“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这也是孔子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提出并全力实践有教无类,真正打破了统治阶层对教育的垄断,真正实现了教育的全纳与平等。今天,我们大力践行的爱生学校的理念,就是要让每一个适龄的青少年纳入教育当中,让他们走进校园接受教育,不受性别、民族、年龄、居住地域的限制,更不受性格差异、社会阶层、城乡差别、家庭财富的限制,每一个人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权利,甚至为帮助有困难的学生上学,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付出更多,学校教职工也会付出更多。这是对教育先哲孔子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最好传承与发扬。
二、因材施教和“有效地教与学”
孔子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因材施教的方法,并作为一个教育原则,贯穿于日常的教育工作中。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运用因材施教者,因材施教也是他在教育上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因材施教”的命题不是孔子提出来的,南宋朱熹的《论语集注》云:“孔子教人,各因其材”)。
所谓因材施教,就是要根据不同对象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实施教育。施行因材施教的前提是承认学生间的个别差异,准确把握学生的个性特征。孔子的学生很多,但他对学生却下了不少工夫去了解,不仅知其长,而且知其短。
因材施教也是现代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有针对性地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材施教对于教师、家长、学校以及教育公平的实现都具有重要意义。
孔子用因材施教保证了教育教学的高效,使他的每一个弟子尤其是72贤者各有所长,人尽其才。今天我们大力践行爱生学校的教学改革,追求有效的教学也必然要追随孔圣人,在因材施教上下足功夫,谁对学生的个性心理、兴趣爱好、生活经历、学习水平等了解得够细够全,对学习因素分析把握得够准,设计的学案采用的教法才有可能是最有效的;对人格成长分析把握得够准,对学生的思想情操教育才有可能产生深远而深刻的影响。否则,教师苦心孤诣费尽心神,唱念做打全套演练,却因对牛弹琴而收效甚微,也确实可悲可叹。
三、六书六艺与“有效地教与学”
“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志道和弘道的志士和君子;“学而优则仕”,孔子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是培养官员。根据《论语》,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概括孔子的教学内容:一曰:“子以四教:文、行、忠、信。”以文学、品行、忠诚和信实教育学生,是指教学内容包括四个基本方面;二曰: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是指孔子教学的主要科目;三曰:《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书”,是奴隶主的文化典籍,是孔子所使用的基本教材。由此可见,孔子教学最重社会人事。他的教材都属于社会、历史、政治伦理方面的文化知识,注重的是现实的人事。其次偏重文事。他虽要求从政人才文武兼备,但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仍是偏重文事,有关军事知识技能的教学居于次要地位。其三,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他所要培养的是从政人才,不是从事农工的劳动者,所以他从根本上反对弟子学习生产劳动技术,弟子樊迟要学种田、种菜,他当面拒绝。
与孔子思想同根同源的是,当代教育高举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大旗,以德育为首,可见衡量教学之有效与否首先要考虑是否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产生了积极正面的影响,是否有助于学生健康坚韧人格的形成,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完成这一艰巨的使命单纯依靠课本内容是远远不够的。孔子是用事实来教育人,是用社会来熔铸人,是用历史来提高人,教育内容的广泛与鲜活保证了教学的可信与可行,这样的教育才会是有效的教育。德育不能脱离社会,更不能脱离历史。
四、周游列国和“参与与和谐”
孔子周游列国,是从鲁国出发,大致走了卫国、宋国、齐国、郑国、晋国、陈国、蔡国、楚国等地。从55岁到68岁,孔子带着他的若干亲近弟子,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在鲁国周边游历,历尽艰辛,但终以失败告终,没有一个国家肯给孔子一个机会和舞台。为什么孔子怀揣“天下为公、大同社会”的美好理想,与门下三千弟子同心协力却无法救世?史书记载,公元前497年,正值春秋末期“礼崩乐坏”的变革时代。孔子因和当时鲁国国君政见不合、郁不得志而离开鲁国。在卫国,孔子跟在卫灵公与宠姬南子的车后;郑人形容孔子“累累然如丧家之狗”;宋人伐树驱赶孔子;在陈国,孔子断粮险些饿死。从这些历史记载中不难发现,别说各国诸侯了,连普通的百姓都驱逐他、鄙视他,他的思想再先进,他的理想再美好,又说与何人听?没有群众基础应该是孔子周游列国失败而回的主要原因。争取到诸侯的理解与支持是孔子成功的关键,争取到民众的理解与支持是孔子成功的基础。
在爱生学校的建设中,争取全社会的理解与支持是基础,合学校、社区、家庭之力是关键。教师、学生、家长,要参与学校的管理,学校、家长和社区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上形成合力,靠广泛的参与实现学校的民主管理,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打造和谐的育人氛围,最大限度地促进学校和学生的发展。为了孩子的一切,我们应该动员一切社会力量,尽一切所能为实现学生科学发展和全面发展搭建优质的教育平台。
五、其他
关键词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高校德育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7.04.028
On the Improvement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Moral Education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Moral Cognitive Development
WEI Pengfei
(School of Marxism, Wenzhou University, Wenzhou, Zhejiang 325035)
Abstract Kolberg's theory of moral cognitive development is one of the most prestigious schools of contemporary western moral theory, his moral theory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 and moral education mode in the process of moral educ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ul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moral education, respect students' subjectivity, teaching, innovation method, optimize the environment,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team, with strong the significance of enhanc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mor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China.
Key words moral cognitive development theory; college moral education; effectiveness
1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1.1 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科尔伯格认为,道德认知的发展是一个递进发展的过程,是一个“道德判断的认知结构的变化发展的过程。”①随着年龄的变化,处于不同阶段的个体对于同一个道德问题的判断和解答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的区别。据此,科尔伯格将个体的道德认知发展划分为“三水平六阶段”。包括前因循水平、因循水平、后因循水平三个水平和他律道德阶段,个人主义、工具性目的和交易阶段,相互性的人际期望、人际关系与人际协调阶段,社会制度和良心阶段,社会契约或功利和个人权利阶段,普遍的伦理原则阶段等六个阶段。
1.2 科尔伯格学校德育的两种模式
(1)新苏格拉底模式。该模式得名于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式的教学原理,采用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这一模式要求教育者设置一个道德两难性环境,以道德两难问题使学生产生道德认知冲突,从而令其积极思考以发展其道德判断能力,这样学生的道德水平就可以发展到更高的阶段。但是,如果一个群体缺乏民主和公正,学生会对道德两难问题产生伪善性的认知。因此,学生道德认知水平的提高只能间接地促进道德行为的发生。基于这一原因,他把研究重点转移到道德行为上,创立了新柏拉图模式。
(2)新柏拉图模式。科尔伯格借鉴涂尔干和杜威的思想对新苏格拉底模式进行改造,充分发挥团体公正在个体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这一模式因为类似于柏拉图“理想国”的主张而被称为“新柏拉图模式”。该模式采用公正团体法,把学生置于一个民主、平等、友好、协作的全体成员共同管理的集体中,在民主管理的道德氛围中,通过参与处理集体中的各种事务来促进学生个体的道德发展。这一模式是对新苏格拉底模式的改进和提高,提高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道德水平。公正团体法在学校道德教育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充分发挥了学校和教师在德育中的重要作用。
2当前我国高校德育的现状
(1)大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出现明显的脱节现象。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已经达到了因循水平向后因循水平过渡的阶段,道德思维水平已经从经验型思维上升到理论型思维,已经可以进行正确的道德判断。然而,大学生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还存在脱节的现象,既有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的大学生,也有存在严重道德问题甚至违法犯罪的大学生。大学生道德问题知行不一并非个别现象,而是在高校中普遍存在。
(2)高校德育片面强调社会功能,忽视个体差异。在我国高校中,德育的主要阵地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思想政治理课。课堂集体授课的形式使得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难以得到落实。受我国的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影响,教学内容更多涉及到集体层面的内容,强调道德教育要的社会功能,对学生的个性需求很少关注,这样就难以满足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个体需求。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道德认知发展水平都是不相同的,采取统一的教育模式,高校德育工作难以收到实效。
(3)高校德育过分突出显性教育,隐性教育地位相对较弱。我国高校德育工作主要通过显性的德育课程和隐性的道德教育两种途径来开展。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显性的课程教育普遍受到重视,而隐性德育明显不受关注。过程性评价的缺失,使得隐性的道德教育途径难以在实际的道德教育中得到落实。同时,家庭社会氛围、校园文化以及教师个人魅力等隐性道德教育的因素在高校德育中的作用也相当有限。
(4)我国部分大学生受“道德价值相对主义”的影响。道德相对主义的根本特征是坚持道德的相对性、易变性,否定其绝对性,否认道德判断有一个普遍而永恒的标准,否认各种道德观之间的等级差别和对之进行评价的可能性。②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流碰撞,大学生的道德认知也日趋多元化。道德价值相对主义被一部分大学生所接受。这样就难以使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内化为大学生自身遵循的一种道德标准。高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就难以得到保证。
3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提升我国高校德育实效性的启示
3.1 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对我国高校德育的启示
(1)高校德育工作要符合大学生道德认知发展的规律。道德发展有其客观的内在规律性,道德教育不能凭教育者的主观愿望随意跳跃。③教育者在设置德育目标时,必须要注重学生的道德认知发展水平,要把握住大学生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依据大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制订高校德育的培养目标、要求和实施方法,引导大学生逐步走向成熟。目前我国高校在德育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在制订目标和要求时忽视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自身需求的问题,导致德育的内容“假大空”,直接影响了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因此,高校在开展德育活动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到大学生道德认知发展的客观规律,使德育目标符合大学生的道德认知特征。
(2)高校德育要融入日常生活,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科尔伯格在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研究中非常重视从实践中开展研究,而这正是我国高校德育所欠缺的。我国高校德育工作更重视道德知识的灌输工作,而忽视了对道德认知成果的实践检验。脱离了生活的德育工作对于解决现实中的道德冲突等问题并不能起到太大的作用。因此,要提升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就必须将德育工作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通过生活实践来使学生的道德认识得到发展。不然,学生学到的就只能是书本上枯燥的文字,无法使自身掌握的道德知识与生活中的道德行为相联系,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同时,在德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以把学生当作主体来看待、来尊重,以发挥、提高学生学习、参与活动的主动性为主要任务。④我国高校德育工作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片面强调灌输的方法,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如果大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不能得到有效的调动,德育的实效性就很难得到保证。因此,在高校德育过程中必须时刻注意以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倡师生间的双向互动、平等对话,实现大学生道德实践的开展和道德知识的有效内化,保证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3)高校德育必须做到因材施教,突出大学生的个性化。在开展高校德育工作时,教育者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特征和道德认知发展水平,努力做到因材施教。教育者必须深入调查,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所处的阶段。在现有的教育条件下,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要在满足大多数学生道德认知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尊重不同学生之间的道德认知水平的差异。要针对道德认知发展水平发展不平衡的现实特征,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个性差异,进行有效的个性化教育。这是保证实现高校德育实效性的必然要求。
3.2 科尔伯格的道德教育模式对提升我国高校德育实效性的启示
(1)创新德育方法,实现“灌输”与“认知发展”两种方法的互补。灌输的方法是我国高校德育的传统方法,在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方面起着独一无二的作用。但是灌输的方法片面的强调社会和集体的地位,忽视了个体的价值,很难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道德认知发展的方法,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强调道德认知的发展必须由学生自己进行探索和发现,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起到的是引导作用。这种开放式的教育模式使得学生更容易接受德育的内容。但是,道德认知发展的方法在实际操作中目标性针对性相对较差。所以,要实现高校德育实效性的提升,必须要创新德育的方法,将传统的灌输方法与道德认知发展方法相结合,以满足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的需求。
(2)优化高校德育环境,重视隐性德育的作用。我高校德育工作必须要注意优化德育环境,充分发挥良好的环境在人的道德认识的形成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隐性德育是一种无意识道德的教育,它在不被学生察觉的情况下,潜移默化中使他们的道德认知水平得到提高。高校要重视隐性德育活动的价值,主动开发隐性德育的课程,有效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开展隐性德育还应注意构建一个立体的网络,包括校园文化设施、校规校纪、校训校歌、校风学风等一系列构成要素。通过这一网络对学生展开全方位的隐性德育,要比单纯的显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更加具有感染力。为了提升我国高校德育的实效性,教育者必须重视隐性德育的重要作用,善于在德育工作中使用这一方法。
(3)加强德育教师队伍建设,为提升高校德育实效性提供人才保障。在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发展的过程中,教师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教育者必须要帮助学生发现他们道德认知过程中的不足,解决他们在道德认知中面对的矛盾和冲突,使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向更高的阶段发展。要提升我国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就要求我国高校的德育老师主动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学习多个学科的知识,扩充自身知识储备并内化,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质。
注释
① 郭本禹.柯尔伯格道德发展的心理学思想述评[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68.
② 韩亚丹.促进道德认知发展 增强大学德育实效[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4):29.
一、农村中学因材施教的现状
随着社会的进步,农村已开始发生变化,很多农民离开自己的家园,开始往城市发展,他们留下自己的儿女在家里,或是交给爷爷奶奶,或是寄在亲戚家,以至于农村的留守儿童空前增加,给教育也带来很大的影响。而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更是对传统的教育方式带来很大的冲击,因此新旧撞击之下,就产生出一些教育问题。在平常的深入课堂听课以及与老师们的交流中,总结农村中学因材施教的现状主要问题如下:
①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昏昏欲睡。
教师一言堂,从上课伊始就开始讲,自我陶醉在课堂中,自演自练,从未与学生进行交流,而对初中生来说,这种填鸭式的讲课要融入其中谈何容易,结果只能是不知所云,恹恹欲睡。
②照本宣科,“二道贩子”式的教学。
教师在课堂上总是按照教参的思路和要点循规蹈矩地控制着课堂,学生的观点若有和这些内容不一致,有自己的不同观点,教师也不敢进行探讨、有效地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不敢越雷池一步,教师成了参考书和学生的中介,索然无味。
③课堂结构单一,不敢创新。
很多老师已经习惯自己的教学方式,一进课堂就是开始其三部曲的结构,要么读读讲讲,要么先练再讲再练,每节课都是重复其已根深蒂固的模板,学生在如死水般的课堂里,失去了生机和活力了。
二、农村中学因材施教的策略
针对上述现状,以及农村中学的实际,我校不断进行探索,在教学中不断实践总结,立足学生实际情况,要求教师在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以及作业布置都必须体现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和教学策略,也就是要实施因材施教。
1.尊重学生,面向全体,体现个性。
(1)让学校全体教师树立以生为本的意识,在《教师法》的范围里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对学生必须一视同仁,热爱学生,不让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因为其学习成绩的好坏而受到伤害。俗话说“龙生九种,各有不同”,一个班的学生,他们各有自己的特点。因此,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使每位学生能健康成长。尤其是对班主任,我们更是要求其要根据不同的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促进多样化人才健康成长。
(2)学校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有特长的学生能尽展其才。学校每学年都有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让有一技之长的学生都能参与其中,体现他们的光彩;还有通过社团活动,让有爱好、兴趣的学生能发挥自己,有自己的事情可做。每个孩子都是潜在的天才少年,教师有责任帮助他找到合适的地方,在那里他可以施展才干,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3)通过家访了解学生的情况,力求做到“一个都不能少”。家访是了解学生的有效方法之一,俗话说“知子莫如父,知女莫如母”是很有道理的。父母对子女的评价虽然有偏心的成分,但毕竟对孩子了解,与家长交流能够获得许多学生的情况,家访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学生。正如唐朝文学家韩愈的《马说》里指出的“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我们确不能因为对学生的不了解,而使学生的才华被埋没。
我校在每年的新生入学时,要求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必须对每个学生都建立个人档案库,跟踪学生的思想学习表现,一直到毕业;同时要求做好家校互动交流表,能够和家长做到信息互通,及时了解到学生的动态变化,“重视家庭教育”,我们一直坚持学校的教育只有在和家长充分互动起来,才能顺利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学生也才能更好地展现自己。
2.转变方式,承认差异,智慧教学。
让优等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后进生“吃得了”,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这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必须发挥课堂的主阵地作用,以学生为主体,看到学生间的差距,实施分层次教学。
(1)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教学中,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需要,“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更能发挥学生参与意识、主动意识。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课堂上积极参与,课后及时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学生有差异,在差异中推进教学过程。学生的差异,我们可以从学生的基础、情感、心理、兴趣入手分析,在一个班级里,学生参差不齐,他们各有自己的个性,我们不能要求都一致。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考虑班级学生的差异,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充分体现这些差异。能够根据学生的差异进行分类教学,不会因为是优等生而宠爱,抑或因为是后进生而冷落,不管是哪一层级的学生,我们都应给予公平的爱,充分展现他们的个性。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认识到学生的差异,并以此为依据去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工作,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3)因生而异,智慧教学。新课程提倡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学生的个性、潜力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教学中,我们要能因势利导,创设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张扬自己个性的学习环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发展,使得在同一学习时间内,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基础上做到“跳一跳可以摘到果子”的效果。我校大力开展“智慧课堂”的课题研究,发动全校师生围绕“智慧课堂,有效教学”的主题去研究实践,充分发挥课堂的实践性,让学生能更好融入其中。
课前,要求教师要做好“三备”,特别是备学生这一环节。只有教师们做到心中有学生,他们才能更好的与学生融为一体,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以及差异,分层定好教学目标,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做到因材施教。
课中,要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任务做,分层提问题。这就要求老师们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层次的特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会因为问题的难度而无从下手,也不会因为问题的简单而毫无讨论价值。
课后,必须让学生对课堂能再延伸、深化,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事做。因此,老师们布置的作业必须让学生有可选项,不能“一刀切”,同时能让学生与生活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