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2-08 03:40:2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资助贫困大学生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高校 贫困大学生 资助体系 实效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虽日益提升,但仍有部分人群处于贫困的生活状态,而在于高校当中此类人群也仍然存在,这也给来自家庭经济贫困的大学生增加了很大的经济压力,因此,我国根据贫困生相关情况出台了一系列资助贫困大学生的相关政策和实行方案,各高校也逐步将资助育人工作融入到整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使之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从而加强对大学生尤其是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培养,以全面提升学生资助工作的水平为目标,继续贯彻全国资助工作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紧紧围绕全国资助中心任务和重点工作,增强服务意识,加强受助学生管理,深化诚信感恩教育,强化贷后管理,全面关注贫困学生,虽然已有了相应的助学系统体系,但这套体系在实践运用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足,这也体现了资助体系的仍有不完善之处,对此不足如何更好的发挥资助体系的实效性成为了我们所关注和分析的重点。
一、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w系
资助体系指的是“资”和“助”两种为主体的帮扶形式。其中有两层含义:一是物质上的帮助,二是指精神上的支援,是慈善理念的体现。我国高校资助工作主要在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中开展的,为符合家庭经济困难、学习成绩优异、思想品德端正等相应条件的学生,提供帮扶、无偿的经济援助或奖励,鼓励学生,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的工作。做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首先要具有明确清晰的工作思路,这是做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关键。在平时日常工作中,我们常常面对这样两个问题:学生资助工作的目的是什么?做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基本标准在哪里?在一般人看来,学生资助工作不过是帮家庭困难的学生贷贷款、发放一些困难补助,组织他们开展奖助学金评定及勤工助学活动而已。实则不然。通过反复学习国家相关资助政策和资助工作有关文件精神,反复讨论、思考,我们逐渐有了清楚的认识,那就是,学生资助工作不仅仅是对贫困学生在经济上给予救助,更重要的是要使他们在精神上更加富足;不仅要教会他们如何应对困难和挫折,而且更要帮助他们形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和自信、自立、自强的顽强精神,培养他们学会感恩,学会承担责任,自觉形成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等。认识统一后,思想上就达成共识:加强贫困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成才,无疑是资助工作成败的关键,也是资助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的作用
奖学金,主要奖励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起到成才导向和励志榜样的示范作用。当前我国的奖学金主要分为三种分别是,国家层面、学校层面,社会层面。国家层面为中央财政出资设立的奖学金,包括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学校层面为学校用办学资金设立的奖学金。助学金,主要是无偿性的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助学贷款,是利用金融手段完善我国普通高校资助政策体系,加大对普通{校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主要分为:国家助学贷款、生源地信用贷款、一般商业贷款等。勤工助学,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兼职的形式通过自身劳动获得的报酬,改善自身的生活条件的行为。学费减免,是针对在困难的基础上部分特殊学生群体,因家庭经济困难或家庭背景因素,给予降低、甚至免收学费的政策。
(二)高校贫困大学生的认定
在工作实践中,做好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的基础上,继续完善奖、贷、勤资助体系。高校每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规范办学、从事业收入中足额提取5%的经费用来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坚持规范、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保证专款专用,合理使用,并帮助困难学生从各种渠道获得经济资助,满足其大学生活的基本需要。这也给高校贫困大学生认定提出了准则和规范,高校应制定相应的办法根据学生的相关情况对其进行认定,明确资助对象、把握资助标准、完善申请程序,公正、公平的开展贫困生认定工作,对此也初拟了以下相关贫困生认定办法:
1.申请特困生补助确认的步骤
(1)申请特困生补助的学生,提交《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当地有关部门所开的相关证明材料及学生个人家庭经济情况说明。前两个证明材料须加盖“三级部门”所盖的鲜章;城镇户口而言,三级部门指社区,街道办事处民政专有章,县(区)级民政局;农村户口而言,三级部门指村委、乡(镇)、县(区)级民政局;
(2)年级辅导员除认真审核必需具备的证明材料外,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表现,平时消费情况也是特困生评定的依据之一,在进行评定时要确保公平、公正、公开;
(3)孤残学生、烈士子女、优抚家庭子女未主动申报;
(4)各院(系)在评定时要按困难的程度排序并研究确定特困等级,在公示五天无异议后由院(系)主管学生工作的领导签定意见,再报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2.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申请临时特困补助。
(1)自身遇到意外伤害或因患严重疾病等造成生活困难的;
(2)在校期间突然受伤或父母丧失劳动能力的;
(3)因家庭发生突然变故或自然灾害造成经济困难的;
(4)有其它特殊情况的。
3.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学校可以取消其受助资格,并给予相应纪律处分。
(1)触犯国家法律、法规或违反校规校纪受到学校纪律处分的;
(2)在申请困难补助过程中弄虚作假的;
(3)生活不节俭,有高消费行为的;
(4)休学、退学或保留入学资格的;
(5)有其它情况的。
二、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的实效分析
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在政策落实的情况下还要将学生资助工作的信息以数字化形式加以整理、归纳、运用和共享真正起到体系实效的作用。也就是说将贫困学生的个人基本信息建档立卡,实行资助实效的网上申请、受理、审核以及审批等实行动态管理、统计分析并。
(一)资助宣传的广泛性实效性
1.多方位宣传高校资助政策
通过校园媒体和网络传播大力宣传高校的资助政策,以受助学生成长典型为例弘扬励志成才典范,通过宣传让每一位学生家长能够了解国家的资助政策,能够让更多的群体关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支持学生资助工作,这也是促进教育公平和稳定社会秩序的重要意义。
2.广泛宣传资助政策,有助育人工作
广泛宣传资助政策也是资助助育人工作的重要途径,能够使贫困大学生全面的了解国家高校资助政策,鼓励贫困大学生,全身全意心地投入到专业学习和生活中,通过资助让学生更好成长是高校的共同目标。
(二)心理健康,感恩方式有待加强
全国高校将资助作为重点工作,但对于贫困生心理的关注涉及甚少。从资助的体系上分析,要将资助工作完善并真正的落到实处,必须将资助工作与心理健康相结合。针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变化特征,高校可以专门开设针对贫困生自卑心态的心理咨询,这些咨询应当更多的从励志成才的角度向学生灌输思想,使得学生真正的领会自强、自立。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一特殊学生群体,在巨大的经济压力面前,很容易产生自卑、攀比心理,容易产生严重的思想压力,甚至诱发心理障碍、违法违纪行为。因此,我们在创造条件解决他们的经济困难时,要高度重视、密切关怀他们的心理健康,做好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经济帮困是目标,精神解困才是最终目的。要教育经济困难学生树立自尊、自强、自信、自立的意识,自觉克服自卑意识;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注重经济困难学生挫折调节能力的培养;教育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教育他们树立诚信意识,要诚实做事、诚信为人,做到诚信生活、诚信学习、诚信就业;加强关爱教育,感恩教育。个人能力有大有小,但都可以尽力而为,培养他们良好的情操,善良的人性,高尚的道德品质,滴水之恩,涌泉回报,从个人抓起,使他们养成关爱弱者,助人为乐的品质。提高学生勤俭节约意识贫困大学生应当将感恩融入到自身的奉献和付出思想中。让其正确面对自身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懂得集体还是他人给予的帮助,都应对其心怀感恩。资助工作绝对不是一种简单的给予,而是一种感恩形式的传播,是一种精神力量的传递。
(三)资助鼓励模式共同开启
虽然近几年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大部分的家庭已经走向富裕,但仍有一部分家庭或因病或因意外等原因,造成了家庭经济困难,他们的子女在学习之余还要为上学的费用担忧,在学习、生活、心理上都面临巨大的压力。关注他们的生活、学习、心理健康,对他们进行经济上资助、心理上扶持、培养他们自尊、自立、自强的精神,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应对生活、学习的困难并最终顺利完成学业,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高校应从资助和鼓励模式共同开启,贫困学生从经济上给予扶持外,从思想上也要给予他们以支持和帮助。心态上使他们能够充实平衡,缓解心理压力。同时通过多元化的激励使他们提高组织、沟通、协调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通过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在心态和精神层面给他们以引导,激发他们的信心和潜能。
三、完善高校大学生资助体系的实效作用
(一)开拓创新,助学筑梦
当前高校学生中的重要群体是家庭困难学生,因此,社会发展角度而言还是高校人才培养,都必须建立良好的资助和育人功能。从多个方面提出了一个整体的生资助创新体系,高校应该鼓励他们锐意进取,帮助他们安心学习、顺利完成学业,让特贫困学生工作有条可依,有章可循,步入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高校要在助学筑梦的道路上为其给予帮助,在内容和形式上开拓创新。
(二)完善制度,公平公正
加强建章立制,规范按章管理是高校所行使资助程序的必须基础,随着教育不断深化改革和贫困生的群体不断矿大,高校必须完善资助体系下所含有的一系列的资助制度,使高校资助工作透明化、全面化、制度化,绝对保障资助体系的公平公正,例如在评审的过程中一定要具有公示过程,在审核过程中要具有院(系)认真了解每位贫困学生的报告,真正的解决有困难的学生,着力的为其解决实际的经济困难。
(三)加强鼓励形式,丰富资助育人
加强高校网站建设,及时资助信息和国家最新资助政策,定期召开学生资助工作会议,具体安排部署学生资助工作,确保落到实处,不断促进贫困生资助工作的顺利推进,完善贫困学生育人工作,以鼓励模式激励贫困生在走出经济困难的同时能够更好的奋斗学习,以优秀的典型事迹激发贫困生思想,让其懂得依靠自身的知识力量可达目标的精神,在自尊心上给予强大的支撑,通过鼓励形式最终使贫困学生达到学习和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是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重要目的。
(四)以资助方式促就业发展
由于高校学生对现行的就业趋势了解不够产生迷茫,这其中也包括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从而就业质量不高,生活压力过大,对自身职业规划不清晰等问题。因此,高校仍需加大对国家资助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并c就业工作紧密结合,加强对贫困生职业规划的教育,同等条件下优秀推荐就业单位,提高就业质量,为其解决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王俐,张霞,陈溢诗.对新时期做好高校资助宣传工作的探讨[J].高教论坛,2014,(03).
[2]巴达日呼.高校家庭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创新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2).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资助,成才
一、案例简介
王某:女,1992年3月生,四川乐山犍为人,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涉外护理10-11班班长。王某读小学时父母离异,王某判给父亲;父亲腿有残疾,生存能力差,靠低保生活,对王某基本没有经济援助。从初中、高中,王某就一直在政府和学校的关照下,完成学业,最终考入我校。王某入学报到所交费用是利用高考后打工和向亲朋好友筹借来的,交完后就几乎没有生活费。了解到她的情况后辅导员及时向学校反映,为她申请了国家助学金和乐山市企业资助金。但当她得知另外一个班有同学同样很困难的时候,就毅然把企业准备资助她的2000元助学金的名额让了出来,在同学间产生了很大影响。
二、案列分析处理
王某是一位典型的贫困生。2010-2011学年我担任她们班的辅导员工作。王某入学报到时是只身一人来报到的,我接待了她:人较高,1.70m左右,面色不红润,但很有精神,大方,有礼貌。军训和上课初期都很积极主动为同学服务,反映情况,协助解决同学问题,与同学和谐友好,没有什么异样,但就是面色少血色。她引起了我的关注。向同学了解,反映经常吃得很素,很节约;我有事与她联系,发现很多时候她都没开手机。进一步了解她的情况,原来父母离异早,母亲再婚,她跟父亲生活;父亲腿有残疾,靠低保生活,但常不在家;她很早就自己照顾自己,有较强的独立生活能力;从初中到高中,基本上都是学校提供资助,解决她的学习和生活问题,完成学业。高考后,她打了近三个月的工攒下了5000多元,又向亲朋好友借了一些,交齐了学校的费用,生活费所剩无几。
贫困生是高校的一重大学生群体,他们在思想、生活、学习上的稳定,直接影响了学校的和谐稳定。他们是学校学生工作的第一评判者。关心、帮助贫困生,疏导心理障碍,尽力解决后顾之忧,促进融入学校、健康成才,是我们辅导员的责任。
我经常找她询问,主动给她介绍学校新生入学的“绿色通道”和国家的助学贷款政策,关心她的学习、生活,观察、了解她的思想变化,开导她、做好做细她的心理疏导工作,随时为她提供帮助;鼓励她自强不息,凭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同时又叮咛同寝室的同学随时关注、帮助她,及时与老师联系,不要让她因经济影响学业;找高年级的学生干部给她介绍课后兼职的经验和信息,协助她走出困境。
根据学院贫困生的资助政策,我们给她评了三等助学金(最高级)。借此机会,我们在班上举办了“成才、感恩”的主题班会,通过感谢父母、同学、社会、学校、国家,表达立志成才的决心和毅力:贫困不贫志,人穷志不穷,用我们共同的努力,改变我们自己,也改变我们国家。
后来我们又把她的情况向学校反映,学校为她申请了乐山市企业资助金2000元,但没想到当她得知其他兄弟班级有人与她情况相似时,竟毅然将自己的名额让了出来。她说:别人有困难,她就应该帮助;她受到别人的帮助,她就应该帮助别人,人要懂得感恩。
王某不向贫困低头,勇敢向命运挑战,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工作热情主动,责任心强,以身作则,严格管理,用最好的精神状态和工作态度来感恩学校、感恩社会,影响了班上很多同学,带动了班级形成积极进取、好学向上的良好班风。所在班级学风、文化建设和常规管理都名列所在校区前茅,荣获得学院2010-2011学年优秀班集体。
三、工作思考和建议
高校贫困生是一种经济、社会现象。当前我校在校生规模逐渐增大,贫困生的数量也越来越多,需要的资助资源也越来越大。就我所带过班级的贫困生数量统计:贫困生已超过学生人数的40%,而全国各高校贫困生的比例也在20%左右。因此,探讨如何解决高校贫困生——尤其是大学新生的实际问题,对于营造一个和谐稳定、协调发展的校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助推学生健康成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许多高校逐步建立了学生资助工作的初步体系, 即以“奖、勤、助、贷、减、免”为主的基本模式。但就我校来说,这方面的力度明显不足。我校属于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实行2+1模式,新生没有奖学金,学校也没有多少能力“减、免”学费,给贫困生的助学岗位几乎没有,外出兼职又无安全保障。像王某这类几乎无法从家庭得到学费和生活费,所有一切都需要靠自己打拼的学生,其学业的艰难可想而知。“助学贷款”好像是一条出路,但宣传到位情况,当地金融部门办理情况又存在很多未知数,想办而不一定办得了。建议:
1、完善贫困生的认定工作
我校目前对贫困生的认定条件是:提供“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个人申请”、“评议小组评分”、“班主任或辅导员审核”、“校内公示”。环节没问题,但贫困证明材料的人为因素太多,真正有说服力的证明材料又很少;评议小组的评分缺乏具体明确的标准,每个班级掌握的尺度不一样,使不同班级评议的分数、结果、人数差距大,导致分到班级的指标受影响。对于大一新生来说,刚入学不久就要进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很多同学之间还不太熟悉,不能准确评定困难等级,容易使认定的真实性大打折扣。
2、搞好助学贷款宣传、优化助学贷款
学生对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认知程度较低。国家助学贷款并未真正成为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主要渠道,应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让学生明白,懂得怎么操作。现在助学贷款都由录取高校负责,容易出现宣传延误或不到位的情况,影响贫困学生及时贷款和就学;建议将助学贷款的宣传工作前移在高中进行,由所在高中学校负责。国家相关部门应优化助学贷款条件,统一助学贷款流程模式,使助学贷款的好政策能覆盖所有贫困学生。对于目前的助学贷款制度,有过助学贷款申请经历的学生普遍反映“申报材料繁琐、手续繁杂”,流程不清,“贷款条件限制太多”,有些地方“办理贷款都是凭关系”等,影响了助学贷款的效力。
3、完善勤工助学机制
首先,学校应健全勤工助学部门职能,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库和勤工助学信息库,做好勤工助学的宣传工作,使更多贫困学生有机会在课余时间勇敢地走向社会,开展勤工助学活动。其次,要定期校内和校外勤工助学岗位信息。一方面将信息公布在学校勤工助学网站以便学生查询;另一方面通过辅导员——班级的信息传达渠道通知到各班。这样可以使贫困学生及时了解相关岗位信息,并保证信息的真实性,防止社会虚假信息对学生造成欺诈。再次,要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充分利用学生知识、智能优势,促进勤工助学向高层次发展。
4、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辅导与咨询服务
贫困生资助工作不单单要从物质上给予帮助, 同时也要注意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建立心理援助体系, 帮助学生树立自尊、自主、自立的意识, 从而健康成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部门及辅导员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要进行适时适度的干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部门可以通过开设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和心理咨询热线等信息交流平台,科学指导学生进行心理调适,缓解生活、学习造成的心理压力,为其身心健康成长、顺利成才提供有效保障。辅导员在日常管理教育中要注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励志教育,通过定期座谈会、主题班会、优秀特困学生事迹报告会、个别谈心等多种方式鼓励他们在逆境中立志成才,结合有意义的社会活动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会感恩、学会爱自己、爱他人,帮助他们树立健康向上的心态,增强其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 号).
关键词:高校;贫困大学生;经济资助;心理资助
Abstract: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Opinion on Constructing & Integrating the System of Financing and Assisting Impoverished Students in Universities, Colleges and Vocational Schools, the problem of students' absence from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ue to financial difficulties has been solved on the whole, however, there also exist some trends that are worth attention. The paper discusses problems such as the identification of impoverished students, the ways of financial aid, the risk compensation of national student loan and the psychological instruction, so that they can get rid of poverty both financially and mentally.
Key words: university; impoverished student; financial aid; psychological aid
自我国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战略以来,高校在校生规模不断扩大,大学生中经济困难的人数随之不断增加。“特困生”问题日益成为高校和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引起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2007年5月国务院专门就此下发文件《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了“加大财政投入,落实各项助学政策,扩大受助学生比例,提高资助水平,从制度上基本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同时,进一步优化教育结构,维护教育公平,促进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目标。笔者结合实践,对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一、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
《意见》颁布实施一年多来,由于措施具体、贯彻有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得到了根本性解决。表现
如下:
(一)财政专项资金落实到位
2007年6月,在北京“后义务教育财政问题高层研讨会暨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财政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教育部、财政部有关官员向与会的中外学者透露:2007年末全国普通本科、高职院校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将约达到2 700万人,中央与地方财政专项资助困难学生的预算为154亿元,其中仅国家助学金一项,中央财政就安排了95亿元。(注:资料来源:江苏省教育厅财务处。)
从落实情况看,2007年江苏省属高校(含高职)共发放国家奖学金近1 800万元,有近2 200人获奖;发放国家励志奖学金17 000多万元,有近35 000人获得奖励资助;发放国家助学金近39 000万元,共有19万多人获得资助。奖励、资助金额共计近58 000万元,受助人数近23万人,奖励、资助面约20%。
2008年,江苏省属高校(含高职)共发放国家奖学金1800多万元,有近2 300人获奖;发放国家励志奖学金近20 000万元,有近4万人获得奖励资助;发放国家助学金42 000多万元,共有21多万人获得资助。奖励、资助金额共约64 000万元,受助人数25万多人。①
(二)高校专项资金通过有效监督得到保障
自恢复高考招生以来,高校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工作从来没有中断过。学校财务部门一直设有“助学金”科目,专门用于预算和核算资助学生的支出。“从学费收入中提取足额10%的经费”,“用于学费减免、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勤工助学、校内无息借款、校内奖助学金和特殊困难补助等”政策一直被高校视为己任。实行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支付后,高校资助经济困难学生专项资金安排与实际支出像玻璃一样透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的监督变得更为实时、有效。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第8卷 第4期
2008年 总第32期卢玄玄:贫困大学生资助方式探讨
(三)社会资助逐年增加
每年经过新闻媒体的大力宣传,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对高校特困生的资助日益增多。除“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新长城助学项目”等全国性公益慈善机构外,许多企事业、社会团体和个人都在有关高校设立奖助学金,或直接对特困生个人进行定向资助。规模更大、知名度更高的综合性大学接受社会捐助的资金则更多。
(四)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得到进一步完善和落实
从2004年实行“政府招标、财政贴息、风险补偿”政策并建立“贷款学生诚信系统”以来,国家助学贷款在多数地区和高校开展得比较顺利。在我校,凡提出申请的学生基本上都能得到工商银行发放的国家助学贷款资助。为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江苏省在2002年率先试行“农村信用社生源地贷款”。2007年,财政部、教育部和国家开发银行联合发文,将“生源地贷款”扩大到江苏、湖北、重庆、陕西、甘肃等五省市试点。试行“生源地贷款”后,一方面减轻了高校向经办银行申请授信的压力、办理过程中的工作量和学生毕业后催还贷款的压力及工作量,另一方面也减轻并分摊了有关商业银行的工作压力和贷款风险。
(五)效果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统计口径不一,各方说法不一。虽然有人认为在西部地区可能高达50%,但各高校建档比例一般都控制在20%~30%。根据建档比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构建以来,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学费和住宿费通过国家助学贷款渠道基本可以得到解决;日常生活费开支通过国家奖、助学金至少有在校生总数20%的人得到或部分得到解决,再加上学校按规定从事业收入中提取的4%~6%(或学费中提取的10%)和从社会各界获得的捐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问题应当全部能得到解决。
二、实践层面的不足倾向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构建后,贫困生的学费可通过国家助学贷款渠道解决,在学校的日常开支可通过“奖、勤、补、助”得到根本性解决。然而在实践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值得注意的倾向性问题。
(一)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准确认定有困难
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无偿的奖、助学金资助,首先必须对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进行调查、认定。根据江苏省规定,各高校都参照学校所在地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来确定本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并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和认定实施办法。从表象上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应当无懈可击,但现实中仍然存在漏洞。学校认定的依据之一是《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和《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其中前一张表由生源所在地乡镇民政部门盖章证明,后一张表由学生本人填写。实际上,不少地方出具的证明水分很大,相反,一些家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贫困农民却不一定能开出证明。对刚入学的新生来说,由于学校不知底细,仅凭本人申请和地方证明进行认定,难免不出差错。
同时,虽然各校都将在校生的家庭人均收入、日常消费及影响学生家庭经济状的特殊因素等都纳入到认定依据,但由于办学规模普遍很大,学工人员工作量极大,但要做到准确无误很难。同学之间虽说相互了解,但要撕破脸皮揭发需要一定勇气。
(二)国家助学金的负面影响
设立国家助学金对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无疑具有重大意义。但由于数额很大,且只要是“家庭经济困难、生活简朴”就可以申请,也容易产生负面影响。
首先,对于家庭经济真正困难而获得了国家助学金资助的学生来说,可能被部分人视之为天上掉落的馅饼,取之心安,受之理得。既没在学业上起到激励,也没在劳动上有所付出,更难说在心灵上有所感恩。
其次,家庭经济条件从最富有到最贫困之间应当是没有级次、没有台阶的直线,人为的分档定级会使因名额受限而未能享受国家助学金资助的那部分学生心理失衡。
再次,与高校“三好学生”、“三好学生标兵”、“优秀学生干部”等传统荣誉称号的奖励发生冲突。“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一直是高校用以激励学生“德、智、体、美、劳”等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行之有效的措施,过去一直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建立国家奖、助学金制度后,国家助学金最高额度为3 000元、最低额度为1 000元,远远高于各种荣誉称号的奖励,无形中冲淡了传统的各项评优,使不少学生产生“自身再努力,不如弄个证明,当贫困生实在”的想法。
此外,《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从事业收入中提取的4%~6%是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校的各项评优奖励经费的来源成了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三)国家助学贷款出现的政策偏差
一是从2004年实行“政府招标、财政贴息、风险补偿”政策以来,有的经办银行获得的风险补偿金并未按规定进入“坏账准备金”,而是作为当年利润上缴。当年出现的贷款逾期仍让高校另外承担。有的高校为了继续获取国家助学贷款的资助,不得已而接受银行这一要求。于是一年中得支付两笔风险补偿金,一笔上交教育主管部门,一笔直接支付给银行。
二是承办生源地贷款的某些邮政储蓄银行为了增加本单位的储蓄额,不是按规定将发放的国家助学贷款打入学校提供的银行账号,而是以种种理由存入学生本人的邮政储蓄卡,让学生异地取现而获得额外的手续费。其结果一是增加了贫困生的经济负担,二是如果学生心理不成熟,可能将卡上的贷款取出自己零花而欠着学费不交。
(四)心理助学不容忽视
在实际工作中笔者感受到,高校贫困生大多来自偏远贫困地区,家境贫寒。面对贫困,其心态有以下几种形式:(1)积极进取型。 这类学生能够正视贫困,藐视贫困,不怨天尤人,不自暴自弃;相反,他们能够视贫困为一种挑战而奋发努力,成为各方面的佼佼者,每年学校表彰的“三好学生标兵”、“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名单中不乏他们的代表。
(2)心态平和型。这类学生占贫困生的绝大多数,他们心态平和,自立、自强观念较强,能正确对待学校的各项资助措施,积极参加勤工助学等活动。但经济上的压力使他们不得不花费比别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挣取生活费。
(3)极端型。由于受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长期承受来自经济和心理上的双重压力,极少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对待和调节心理压力,陷入了思想认识和心理上的误区。
自卑是高校贫困生中较突出的心理问题和最重要的心理特征。由于其原有的教育条件相对薄弱以及受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他们发觉自己在经济、知识技能等许多方面与其他同学相比悬殊较大;中学的文化环境、生活环境和学习条件相对落后,使他们视野狭窄,在信息量、知识面、业余爱好及特长等方面与其他同学存在很大差距,自信心严重受挫。而另一方面,由于家庭、社会环境的刺激,他们又具有争强好胜、不甘落后的心态。他们特别渴望别人的尊重,想方设法改变贫困的现状,希望能出人头地,自尊心相对更强。
少数学生进入大学后,面对巨大的环境反差,与周围同学存在很大差距。同学们聚餐,因囊中羞涩而避之一旁;参加社团活动,又苦于没有任何特长而退缩。久而久之,就脱离了集体,疏远了同学,把自己封闭在自我的小圈子里。形成性格上敏感孤僻、沉默寡言等严重缺陷。
一些学生由于原来的基础差,进入大学后又要为解决生活问题而参加勤工助学,致使学习成绩不好,由此产生强烈的焦虑。
极个别学生在上大学前长期受到社会各界的帮助而形成依赖心理,他们将“贫困”作为一种资本,不愿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困难的办法,而是消极等待。更有甚者将自己的贫困归罪于社会不公,受到资助是天经地义的,没有一点感恩之心。
三、应对问题的切实措施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举措,是一项每年惠及数百万家庭的浩大工程。如何将党和国家的雨露甘霖一滴不漏地撒向真正需要资助的困难生身上、渗进他们的心田,使之化作回报社会、报效祖国的思想动力?笔者认为,需要进一步完善以下措施。
(一)从初中开始建立“家庭经济情况档案”
“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对高校来说是一项量大、繁难而又细致的工作。高校规模都在一万以上,学生来自全国各地,要想走访每一个学生家庭、真实考察其经济状况是不可能的。对刚入学的新生只能依据本人申请和地方政府出具的困难证明进行认定。如果本人申报和困难证明不实,国家助学金就可能旁落他人。来自边远山区的真正贫困生如果不能提供困难证明则有可能失去资助。对在校生来说,由于高校周边餐馆林立,学生食堂的消费并不能反映全貌;同学之间应当是最了解情况的,但碍于情面,一般也不会刻意举报。这些原因都会导致认定偏差。结果是:如果真正的困难生得不到资助,心理就会失衡;如果被假困难生骗取,会引起更多的负面效应。因此地方证明是进行家庭经济困难认定时最重要的第一手资料。
为确保第一手资料的真实性,笔者认为应当从初一开始建立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档案。因为中学阶段特别是初中阶段学生的家庭住地距学校较近,班主任一般都会进行家访,对学生家庭的经济状况了解比较清楚。进入大学后,有前面六年的档案证明,高校便能准确、快捷地掌握新生的家庭经济情况,确保国家助学金落到真正需要资助的困难生手中。
(二)改变国家助学金的发放方式
笔者以为,1 000、2 000、3 000元分档,级差显大。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从最富有到特困,其实是一条没有折点、没有台阶的直线。级差太大,对经济条件相近而因名额所限未取得上一档资助的困难生有失公平,也会给其心理带来影响。所以最好是只规定标准范围,人数及级差由高校根据本校的实际自定。
变“无偿”资助为“有偿”资助。高额助学金的无偿性,获得者不一定全都感恩,未获得者可能心理失衡。如果将其转化为有偿的,即让受助学生参加一定的公益劳动或勤工助学方式给予资助效果可能更好。这就要求高校大幅拓展校内勤工助学岗位(比如将校园环境卫生和绿化养护纳入勤工助学岗位范畴)、提高单位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比如16~20元/小时)、控制每月参加勤工助学的时间(比如每月不超过20小时)。由于勤工助学毕竟要付出一部分劳动,家境不困难的学生大多不愿参与。
(三)相应提高学校各项评优的奖金额度
由于现在学校的财务预算纳入到政府的部门预算且全额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所以应允许学校从事业收入提取4%~6%(或学费收入提取10%),划出一定比例用于学校的各项评优。其中“三好学生标兵”的奖励金额至少要高于国家助学金的最高档,“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的奖励金额至少应与国家助学金的平均数相当,才能平衡学生心理,激励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向社会输出高素质的教育“产品”。
(四)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
由于国家助学贷款的渠道真正打开没有几年,贷款的风险高峰尚未到来,一些经办银行便将政府和高校拨付的风险补偿金作为当年利润上交,某些银行甚至将当年逾期的贷款让高校另外补偿。其后果是当高风险到来时,那些受冲击较大的银行很可能不再参与投标,银校在这方面的合作中止。为使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源远流长,最好是政府将风险补偿金划拨给高校,连同高校按规定提取的风险金一并设立专项基金、由高校管理。高校每年按实际风险额划拨给经办银行。
对于“生源地贷款”出现的新情况,国家可以政策明令邮政储蓄银行必须将学生的助学贷款全额汇入高校提供的银行账号,不得截留,不得上学生个人的储蓄卡,更不得收取学生异地取款手续费。一经举报查实,没收手续费并处以罚款。
(五)关注“心理助学”
困难生中的绝大多数心理健康、积极向上,但也有极少部分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因此对高校贫困大学生的资助不能仅局限于经济方面,还应在心理、知识、能力上给予帮助、教育与锻炼,进行全方位的资助。可以采取以下:
(1)建立辅导员、班主任、班干部三级体系,切实从学习、生活等方面关心他们、亲近他们。使他们对身边的同学、老师建立信任感、亲切感,愿意将自己的真实感受和困难说出来。再针对性地做好心理疏导并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方面的问题。
(2)加强心理教育。通过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咨询、国家助学贷款签字仪式等各种方式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和看待“贫困”,使他们在心理上不断提高自我调节力和对困难挫折的承受力,达到良好的心理适应力。
(3)自办助学报刊。为加强“心理助学”,大学生资助中心可以主办《助学指导报》,定期出版。借助报纸宣传一些古今中外和身边贫困生如何面对贫困、战胜困难的典型事例,借以激发学生在逆境中坚定信念、自强不息的信心。
(4)开展各种有益活动,摆脱自卑阴影。可以开设校园文明岗、校园食堂岗和报亭,特别是助学报亭,贫困生们在老师指导下,自己进货、管理、销售,在经营能力、管理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等多方面都能得到锻炼,在其中找回自信,调整心理。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加强贫困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建立真挚的友谊,让贫困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化解孤独、抑郁等不良情绪,找回自信与自尊。
参考文献
[1]刘昆,于敏.假贫困生现象暴露高校助学政策漏洞发人深省[N].光明日报,2007-11-20(5).
[2]万福绪.大学生思想与政治教育——实践与探索[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从2003年开始,董淑贞先后在江西、贵州、福建、上海、甘肃等14个省市开展捐助困难学生的活动,每年给每位学生500元至1000元不等的资助,迄今为止已在全国资助近900名学生,总金额达数千万元,被人称为慈善大使“董妈妈”。2012年,她开始资助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岚安乡、德威乡的50名优秀贫困学生。不仅如此,她还每年在海外举办海峡两岸青年联谊活动,把来自港澳台及大陆的留学生们组织起来开展游船、春节联欢等活动。董淑贞说:“将两岸青少年团结凝聚起来,既是推动两岸和平统一的重要力量,也能向世界展示中国人团结友善、热爱和平的良好形象。”
董淑贞常常挂在嘴边的话是“施比受更有福”、“来到这个世界上要懂得回馈,因为我们从社会得到了许多资源,就应该有义务还给我们的社会。”
董淑贞了解到这些贫困孩童的家庭环境是如此之差,心里很痛。这些贫困孩童都住在深山村庄里,而这些孩童又被称为“手电筒孩童”,因为他们每天早上5点多起床,需要走一个多小时山路到学校上课,下午3点多放学后还要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才能到家,尤其在冬天天黑得早,董淑贞很担心孩子们在放学路上的安全。
“中国的强盛和进步离不开教育,这是我开展捐助活动的初衷。希望将来孩子们记住的不是我的捐赠,而是助人的精神。”董淑贞用他自己的“董氏传奇”给孩子们上了一堂活灵活现的人生教育课程。她告诉孩子们,“如果一个人够勤快,不给自己找借口,百分之百都会成功”。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自强精神;资助体系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5-0007-02
一、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现状
由于各种观念的原因,大多数高校助学帮困工作偏重于日常事务操作和如何增加对贫困生的经济资助,而对于如何解决贫困大学生的精神贫困、精神救助、心理问题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造成助学帮困工作一些盲点问题严重制约着资助效果的发挥。因此从人的整体发展角度出发,如何做好贫困生的自强精神的培养教育,从而促进这部分经济暂时贫困的大学生“精神脱贫”是高校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现实的理论实践课题。
二、高校贫困生自强精神培养的必要性
(一)从社会现状看,高校助力贫困生“精神脱贫”刻不容缓
随着高校人数的不断增加,高校贫困生的数量也在不断呈现上升趋势。对于这样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各级政府和高校都十分重视,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决不让一名贫困生因经济困难而失学。建立了“绿色通道”,不断加大贫困生经济资助力度。但由于贫困生总量的激增,加上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及其他因素所引起的贫困社会成因较为复杂,因此贫困生资助体系在沉重的资助任务面前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如高校存在着“重经济扶贫、轻教育扶持”的现象;对于如何解决贫困生的精神贫困或心理问题则关注较少。而贫困生由于经济生活的长期贫困,致使他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形成定式,造成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敏感、对社会的不满情绪等人格和价值观的形成。同时由于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冲击,一些经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他们渴望金钱、追求时尚,内心矛盾、焦虑和自卑感加重,也使他们在人格方面的弱点突显出来:丧失感恩与回报之心,缺乏自强、自立精神;“等”、“靠”、“要”的思想严重。
(二)从学生的角度来讲,贫困生自强精神培养势在必行
马斯洛认为:饥饿是极度利己主义的,它唯一的满足方式就是满足自己;需要越高级,必定越减少自私。高校贫困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由于承受着经济生活长期贫困的压力,使得他们更容易出现一系列个性特征和心理上的变化:脆弱、敏感、自卑、拘谨、压抑是贫困生最普遍的心态。他们因贫困而自卑,但又有极强的自尊心,人际关系上趋于封闭。他们渴望融入集体,被他人接纳和认可;但又逃避离群,不愿接受别人的同情和帮助。他们承载着家庭和自己对改变命运较高的期望,在求学过程中,在心理极端脆弱的状态下容易采取极端方式对待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因此如何在经济资助的同时,使贫困生从观念上摆脱等待救助,学会用平等、积极、主动的心态对待贫困,树立自立自强精神,立志成才显得尤为迫切。
(三)从教育的层面来看,高校贫困生自强精神教育至关重要
罗杰斯和马斯洛作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他们一贯强调: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懂得尊重和重视学生的情感、意愿和观念,相信学生有能力教育自己,发展自己,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引导。而贫困生的成长成才教育工作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整合所有有利的主体资源,积极营造良好的、适宜贫困生发展的教育和人文环境。从教育的层面来看,高校在开展贫困资助工作时要保护受助者的自尊心,注意帮助贫困学生树立自信,培养阳光思维,正确处理经济困难与精神追求之间的关系,让每一位贫困生能够在一个平等、和谐的环境下,健康自信成长至关重要。
三、构建贫困生自强品质塑造的高等学校精神教育体系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作为一所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生1.3万余人。笔者以福州外语外贸学院作为调研对象,在对我校贫困生的学习、心理、就业等情况调查问卷分析的基础上,积极构建基于贫困大学生自强精神培养的“济困―扶志―强能”三维并进的贫困生精神教育体系,将“扶贫”与“扶志、扶能”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探索一条对我校贫困生切实可行的“砺志强能”助学育人的新路子。
(一)济困
规范程序,提高资助效率,丰富资助内涵。每年年初,我校就对全校学生进行普查,全面了解全校学生的家庭状况,准确筛选出经济贫困学生,并对这些资料数据进行认真研究分析,建立信息档案,进行动态跟踪管理。
在贫困生认定程序上严格遵照我校2007年出台的《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通过座谈会、走访等对每个建档的学生进行深入了解,在审核过程中加强各个环节的管理和监控,减少主观和人为因素,保证资助工作的公开公正公平、科学规范。
按照“他助、自助、助人”的“砺志强能”为目标的助学、帮困、育人资助体系,不断完善以国家资助为主要渠道奖、贷、助、补的制度,并开设“绿色通道”,及时解决贫困生入学“进得来”问题;根据每一个贫困生具体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每个贫困生的四年助学、帮困、育人资助计划,以实现对贫困生的全方位资助;通过定期召开贫困学生座谈会和个别谈心交心等形式,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和想法,有针对性地根据贫困生的不同困难和问题及时加以解决;同时以合理的不伤害贫困生心理的方式来表彰和弘扬社会各界献爱心的精神。
(二)扶志
“扶贫先扶志,助学重在育人。”经济资助只能解决贫困生暂时的困难,而精神扶贫才具有长远的效果。因此我们积极改变助学帮困工作思路,变单向的经济脱贫转变为经济、精神双脱贫,积极主动采取多方面措施进行精神扶贫教育。注重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责任意识,让每一个受资助学生明白:每一分资助资金都来之不易,都是一份沉甸甸的爱心,你所得到的资助也许是一个比你更贫困的人的让渡,因此你无权挥霍,更无权颓废。激励学子面对资助,要饮水思源,心怀感恩,立志奉献,回报社会。强化贫困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德意识,帮助贫困学生明白国家资助政策的作用与意义;教导他们“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鼓励他们人穷志不穷;让贫困生懂得“未曾清贫难成人”的道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克服自卑和消极厌世的不良情绪,塑造自强自立的品格,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引导和教育他们正确认识和对待贫困,告诉贫困学生“物质上的贫困并不代表精神上的贫困,更不代表个人尊严和价值的缺失。社会可以接受你的贫困,却无法原谅你的落后!”帮助贫困生把握好贫困与成长成才的辩证关系,引导贫困学生树立“知识改变命运,助学完美人生”的意识;透过和谐的校园环境启发贫困生学习知识、追求理想的动力和热情,让他们认识到只有心理脱贫,才能使贫困生真正脱贫。鼓励他们在宽松的校园氛围中广泛开拓人生和交际圈子,不断充实其精神世界,促进人格的完善,成为生活的强者。
(三)强能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经济资助和精神扶贫,只是暂时缓解他们的困难处境,只有将“物质救济型”资助向“励志强能型”资助转变,才能彻底解决长期的经济困难和继发的心理困难所导致的困境。因此我校在切实提高帮困助学工作中立足长远、标本兼治,既“授之以鱼”,也“授之以渔”,教育引导贫困生正确认识到:生活上的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能力差距。勇于克服内心的“魔咒”,突破自我,重塑自我。帮助贫困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个性特点并形成正确发展倾向与事业目标,合理做好四年大学的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做到全方位塑造和提高困难学生的实践能力、适应能力等综合素质;积极开展好勤工助学工作,把“输血资助式”勤工助学转变为“造血助人式”勤工助学,将劳务型勤工助学岗位与创业型勤工助学岗位相结合,鼓励贫困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并在第二课堂实践中加强专业知识的渗透和运用,帮助贫困学生提升学习、工作、人际交往能力,为实现自强成才提供多种机会,进而让其增长知识才干,增加社会阅历,提高综合素质,并体会到自立自强后的成就感和价值感,增强自信心和行动自主性。
四、结束语
贫困生问题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社会结构性问题,十分复杂艰巨。建立健全一套适合高校基于大学生自强精神的培养体系,科学构筑“济困、扶志、强能”三维立体型励志强能的教育模式,帮助贫困学生进行深度的自我探索、自我定位,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对待贫困,自我救助、自我教育、自强不息,科学地规划自己的生活和未来,使贫困生在健康、和谐、平等的人文环境中成人成才。
参考文献:
[1]欧阳胜权.高校贫困生就业指导中积极自我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3,(11).
[2]刘冬梅.论新时期高校贫困生育人体系的构建[J].学理论,201l,(30).
[3]徐峰.关于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的若干思考[J].内江科技,2008,(1).
[4]杨周复.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心理特征;资助方式;选择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3-0070-02
中国高校扩招始于1999年,意味着原本精英化的高等教育转变为大众化的国民教育。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得以进入“象牙塔”学习深造,而与此同时,高校贫困生现象也因此而变得日益突出。数据显示,在全国高等院校中,贫困大学生的比例约为20%~30%。[1]尽管在国家、社会、高校层面上对于贫困大学生都有诸多资助,以期帮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但仍然存在资助体系不完善、资助力度不足等问题。同时,经济困难带来的心理压力,导致部分贫困大学生出现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严重影响了贫困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基于此,必须开展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分析及资助方式选择的研究,为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优化贫困大学生的资助方式,实现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夯实基础。
一、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分析
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由于自小在艰苦的环境中成长,贫困大学生与家庭富足的大学生相比较而言,具有吃苦耐劳、勤奋刻苦、不屈不挠、坚强勇敢的心理特征。然而,进入高等院校学习之后,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使一部分贫困大学生无法负担学费、生活费,物质生活水准与一些富足的大学生存在明显差异,部分贫困生背负着经济、心理上的双重压力,以至于出现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影响他们学业的完成甚至健全人格的形成,亟需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
1.自尊与自卑相互交织。表面上强烈的自尊心与内心深处极度的自卑感相互交织的情况是贫困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特征。一方面,由于家庭经济困难,部分贫困大学生在高校学习生活中,物质生活状况无法得到满足,衣食住行、生活消费上经常出现捉襟见肘的情况,引发贫困大学生的自卑心理,因担心自身经济困难而得不到同学的尊重,经常表现出遇事不积极、生活态度过分悲观、不乐于与同学交往的消极负面情绪。[2]另一方面,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贫困大学生又表现出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习惯于用强烈的自尊心来掩盖极度的自卑感,经常表现出爱面子、争强好胜、不甘落后的心理情绪,这与其所担负的来自家庭、社会的期望有关。
2.自立自强与自我消沉两极分化。由于人与人之间在成长环境、生活境遇、性格特点上的不同,致使在面对同样的经济压力时,所体现出来的反应存在差异。对于多数贫困大学生而言,源于其从小便知晓生活艰辛,能获得高等院校学习的机会不易,他们会倍感珍惜,并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方法,保持积极向上的平和心态。[3]当然,也存在部分贫困大学生,在面对经济压力时选择了自暴自弃、自我消沉,在困难面前,勇气不足,行动失位,缺乏一种迎战生活、学习的决心和信心,本该主动解决经济问题,最后却成为被动救助,极大地影响其健康成长。
3.自我封闭与渴望交流相互冲突。除完成学业、实现职业能力成长之外,大学生还需要学会怎样与人相处、为人处世,提高人际沟通能力,积极参加高校内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然而,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征中,表现出明显的自我封闭与渴望交流的冲突情形。一方面,希望通过交往来获得同学的肯定、赞赏,所以他们积极参加诸如体育比赛、公益活动、社团活动等社会实践,以实现自我的成长。然而,在交往中,他们又时常表现出害怕歧视、自我孤立、沉默寡言的心理特点,这与他们的经济状况密切相关。贫困大学生的此种心理特征,给他们带来心理上的压抑和焦虑,长此以往,必定影响其人格健康成长。
二、当前贫困大学生资助方式的现状与问题
针对当代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压力而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国家、社会、高校各层面均采取积极措施,从“奖、贷、助、补、减、免”等方面入手,构建起帮扶贫困大学生走出经济困境的扶持体系,然从整体上而言,助学体系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1.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本身的不足。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是有效帮扶贫困大学生解决学费、生活费及其他费用难题的基本制度。然而,在资助体系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缺乏统一的贫困大学生认定的标准,以至于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多由辅导员掌握决定权,具有较大的主观性、随意性,使得一些本身不是贫困生的学生也拿到了资助资金,导致资助资金不能得到充分利用。[4]此外,在学生申请助学贷款时,还存在贫困大学生个人相关隐私难以得到保护,高校难以确切掌握贫困大学生的家庭困难情况,贫困大学生毕业之后贷款追回难度大等问题。同时,在一些奖助学金资助项目上,存在恶性竞争的情况,弱化了各种奖助学金机制作用的发挥。
2.对贫困大学生资助力度不足。在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运行中,存在着“僧多粥少”的局面,即需要资助的贫困大学生数量远远大于高校奖助学金能提供的名额。资料显示,获取助学贷款资助的大学生仅占目前贫困大学生的35%。当前,高校贫困大学生在高校在校生中所占比例巨大,这些人只有在获得奖助学金的前提下,才能安心完成学业,规避经济压力,缓解精神负担,然而,由于资助资金的不足,使其不得不在高校学习生活中经常性参加社会兼职,并节衣缩食,而这又极大地影响了其学业的完成。
3.对贫困大学生资助方法不当。对贫困大学生实施资助,是社会保障的范畴,是彰显社会主义社会保障事业和公益事业发展的重要制度。对此,资助方法的妥善、完备与否直接决定着资助制度实施的效果。从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方法来看,存在着一些不当之处:第一,经济资助的评审方式问题。一般而言,评审主要经过申请、评比、审查、公示、批准几个步骤,但在这些步骤实施时,需要贫困大学生参与并陈述自己的家庭状况和经济困难,然而,不幸的家庭各自有各的不幸,有些事情是难言之隐,可是贫困生为了得到资助,又不得不说,不仅隐私没能得到保护,自尊心可能也因此受挫。第二,社会上一些资助高校贫困生的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不能考虑贫困生的心理压力,过分注重宣传,无意中加重了贫困生的心理压力。
三、构建多维、规范的贫困大学生资助方式
分析得出,当前贫困大学生心理特征上存在自尊与自卑相互交织、自立自强与自我消沉两极分化、自我封闭与渴望交流相互冲突的情形,而国家、社会、高校在执行对贫困大学生资助的过程中,又存在资助体系不完善、资助力度不足、资助方法不当等问题。对此,必须从“以人为本”的视角出发,坚持经济资助和建设资助的双维结合,以促进他们健康心理和健康人格的形成。
1.以经济资助为基础,不断进行优化和改进。经济资助是解决贫困大学生“顺利入学、安心学习、正常生活”的基础环节,是“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的教育民生底线思维,是缓解大学生经济压力的“解压阀”。对此,在经济资助的过程中,必须本着“只有更好,没有更少”的原则,积极完善贫困大学生奖助学申请的相关程序,加大资金投入,尤其是要加大“奖、贷、助”的资金资助力度,以高额奖学金的方式给予那些成绩优异的贫困大学生鼓励,利用经济手段增强贫困大学生的学习动力,帮助其克服内心自卑的心理,增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优势。[5]同时,不断改进贫困大学生资助的工作方式,围绕如何保护他们的隐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开展工作,避免工作方式的失当给贫困大学生带来心里梗阻,实行贫困大学生奖助学金申请保密化原则,以非公开评审的方式进行。不断优化助学贷款的发放渠道,实施生源地贷款政策,一方面可以有效保护贫困大学生的家庭隐私,另一方面则保证了贷款追索的便捷性。此外,高校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为贫困大学生争取更多的奖助学金项目,不断做大奖助学金“蛋糕”,为更多的贫困大学生提供获取奖助学金的机会。
2.以精神资助为保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辅导。黑格尔认为:“意念一旦进入人的心灵,就很难拔除。”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压力而导致的自卑、封闭、抑郁而又无奈等心理意念,一旦从“习惯”变成“自然”,必然会对大学生成长成才产生恶劣的影响。对此,必须不断完善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通过辅导员或班主任与贫困大学生单向联系的方式,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辅导,不断增强贫困大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力。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要着力于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文化氛围,积极鼓励贫困大学生参与到校园文化活动中来,体验校园文化活动的乐趣,感受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快乐。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线效能,对贫困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就业观的引导,使其能正确看待心理压力,积极应对生活的挑战,树立乐观向上、积极有为的认识态度。
参考文献:
[1]付金风.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调查分析及矫正机制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18-21.
[2]赵曼,王希文,曹军会.贫困大学生心理状况透视与资助体系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129-132.
[3]孙英梅.贫困大学生心理特征分析及对策探讨[J].健康研究,2009,(1):67-69.
关键词:地方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12YB029)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地方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调查及对策分析——以江西某高校为例
收录日期:2014年1月23日
随着地方高校的发展和收费制度的改革,地方高校贫困生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贫困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现有的资助管理体制已不能满足需要,需进一步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切实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促进教育公平,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和谐。本文以江西省某高校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该校贫困资助工作的有关情况,以此分析我国高校贫困资助体系问题所在,为进一步优化资助体系提供实证依据。
一、江西省某高校调查报告
(一)调查概况。本文调查选取的高校地处江西省九江市,是一所国有公办全日制地方性本科院校,现有在校学生约3.8万人,其中65%来自农村或经济落后地区,该校拥有一套较为完善的贫困生资助体系,2012年度该校学生奖助情况如表1所示。这次调查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法,先将问卷发放到该校各学院、各年级填写后全部收集,再抽调出填写为贫困生的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基本情况、消费观念、资助来源、政策评价等方面。(表1)
(二)调查结果分析
1、贫困生大多数来自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主要来自于“老、少、边、山”地区,致贫原因主要是经济水平较低,收入来源单一。调查结果显示,在所有调查对象中有贫困生244人,女生97名,男生147。其中,家庭月收入平均水平低于1,500元有178人(74.3%),来自农村的有177人(78%),来自中小城镇者36人(14.8%),来自大城市者27人,仅占8.6%。这充分说明大部分贫困生来自于农村地区,家庭收入微薄。
2、助学贷款的覆盖面较低。教育费用的支付来源主要靠家庭,助学金只能解决一部分学费,助学贷款的覆盖面较低。根据统计结果发现,通过助学贷款来解决费用问题的学生仅有8个,主要途径还是助学金,学校内部勤工助学岗位不能满足需求。超过半数学生认为学校提供的助学岗位太少;其次,贫困生获取奖学金的比率相对较低,学习成绩中等及以下占63.6%,这说明贫困生比非贫困生学习成绩偏低,究其原因,除了勤工俭学导致学习时间不足外,还有心理方面的因素。
3、贫困生的精神压力普遍比较大。调查结果显示,有186人认为他们的主要压力来源于经济问题和心理问题,认为学校同样重视物质资助和心理资助的有46人(19.7%),认为“重视,但物质帮助不够”的有78人(33.6%),认为“重视,但心理资助不够”的有80人(35.2%)。
4、受助人数及金额偏低。统计结果显示,进入大学后,从未接受其他资助方式的人有207人占(87.9%),获得100元以下的帮助有16人(5.7%),收到过1,000~4,000元资助的有7人(2.86%),获得过5,000~8,000元资助的有6人。调查对象中仅有2人分别获得过价值1,000元和2,000元的其他形式的奖励和资助。
二、地方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现状与不足
(一)贫困生认定办法不完善。根据该校贫困生认定办法规定,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分为特别困难、困难和一般困难三个档次。其中,特别困难学生不得超过学生总数的5%,困难学生不超过10%,一般困难学生根据各班级实际情况认定。为保证贫困生认定工作的顺利开展,该高校采取标准认定的办法,从学生基本生活费、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学生家庭成员状况等方面对贫困生进行认定。在此办法中,对贫困生的资助原则之一是采取学生主动申请,即需要资助的学生应主动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然而,从实践来看,因自卑、不好意思等心理不愿申请贫困认定和不了解资助政策而错失被资助机会的困难学生群体不乏有之,这一类情况的发生会影响了贫困生认定工作的完整性和合理性。其次,该高校实行差异性资助原则,对家庭经济困难程度不同的学生的资助体现出梯度差异:根据家庭经济困难程度的不同,原则上特别困难的学生每学年资助额度不超过4,000元,困难学生每学年资助额度不超过3,000元,一般困难学生每学年资助额度不超过2,000元。该原则的实施,能够较大程度地解决家庭特殊困难学生的生活问题,但由于对一般困难学生的认定没有标准的上限范围,导致在一般困难学生的资金资助问题上,可能出现申请人数多,而他们的家庭经济困难差异小,从而无法做到全面兼顾。
(二)贫困生思想教育欠缺。贫困生认定后,加强对被资助贫困生的后续监督管理,是助学金发挥应有作用的重要保证。在后期工作中,高校常常忽略对被资助贫困生感恩社会的思想教育,使部分被资助贫困生对资助政策受之坦然,缺乏感激之情。贫困生助学金资助体系是国家为促进贫困生健康成长,顺利成才推出的一项重要福利政策,充分体现出社会的关爱和谐。知恩图报是每个大学生的必备品德,被资助贫困学生更应该对国家和社会心怀感恩,积极参加社会的各项公益活动,以回报国家服务社会为己任。因此,加强对受助贫困生感恩心教育,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不容忽视。
(三)贫困生资助经费来源单一,勤工助学岗位和报酬有限。地方性高校贫困生资助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奖、贷、助、补、减、免”下拨的专项贫困生资助经费和高校学费总额的10%,只有少部分来源于社会资助。这些经费金额与贫困生的实际数量和需求相比差距较大,难以有效地解决贫困生资助的突出问题。因此应不断拓展资金来源,形成多元化的筹资渠道。其次,各高校推出的勤工助学岗位,也是解决贫困生经费的有力途径,参加勤工助学的学生大部分是家庭经济相对困难的学生,他们可以利用空余时间通过劳动获取一定报酬,以缓解经济压力。但是,仅仅通过现阶段学校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难以满足贫困生的需求。从表1可看出,该校勤工助学的分配资金占比较低,2012年度平均分配到各个学生头上的资金不足200元,这样就无法发挥勤工助学的优势。
(四)生源地助学贷款作用有限。2007年8月,国家新出台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以下简称“生源地贷款”)政策,成为了贫困生资助体系的主体,使得家庭积极困难的学生可以通过当地政府的认定,向银行申请助学贷款,完成学业。然而,从表1看出,该校2012年成功申请生源地贷款的学生人数约占总人数的23%,这说明在实际工作中,生源地贷款政策的实施与国家预期设想的不太一致。根据实际调查,主要原因有:申请程序较为繁琐,申请难度大;贫困生认定的可信度受到质疑,生源地限制多;普及力度不够,政府缺乏重视等。
三、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对策
基于对列举的地方性高校实际调查和当前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的不足,积极探索对策,优化现行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已成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
(一)加强管理贫困生认定办法。目前,各高校的贫困生认定流程从逻辑上分析,这一流程是比较合理的,但在初次认定和班级民主评议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首先,高校必须对贫困资助工作投入足够的关注,成立负责贫困资助工作的专门机构,在资助工作中做到权责明确,对申请资助的学生进行严格的审核,一旦认定必须做好公示,加强对全程的跟踪与监管,确保贫困生认定的公平性;其次,在具体的操作上,准确了解贫困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对提出贫困申请的学生的生活状况进行了解,包括通过同学去了解这些学生的消费状况。辅导员要认真听取班干部的反映,深入到广大学生当中,对贫困生的信息进行及时的补充;最后,高校必须建立严格的惩罚机制,对于提供虚假信息,伪贫困的学生给予严肃的处理,保证认定工作的公平和公正。
(二)积极开展贫困生心理教育。考虑到贫困生敏感、心理负担重的特点,要引导学生积极乐观、自信向上、自强不息、不逃避现实,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辛勤劳动来摆脱困境,要让他们知道贫困不完全会产生压力,还是一种向上的动力。虽然贫困是一种不幸,但同时也是人生中的一笔财富,因为它能磨炼意志,有助于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应教育贫困生在得到学校和社会资助时,激励自己刻苦学习,将来以实际行动和成绩回报学校和社会;其次,高校可以不定期举办一些针对贫困生的思想教育讲座,宣传贫困生资助体系的相关知识,提高贫困生的思想觉悟和素质品德;还可成立贫困生志愿服务队,组织贫困生进行义务劳动,使他们时刻牢记国家和社会的关怀,服务校园,回报社会。
(三)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构成。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教育成本越来越多地由家庭个体承担,这也是一个国际趋势。助学贷款是国家完善我国高校资助体系的重要方式之一,这种资助体现着政府有偿资助,不仅能减轻财政负担,还能够培养贫困生的能力,做一个有责任的人,在其大学毕业通过工作取得收入后,再将贷款归还。针对学生信用问题,可以通过建立覆盖全社会的个人信用评价系统消除银行对贷款学生的信用风险顾虑。另外,还应完善高校勤工俭学岗位的设置。高校在设置扶贫岗位时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特长,提高勤工俭学的水平,使助学岗位向“智力型”转变。“智力型”勤工助学,应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照顾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能发挥其专业优势,树立大学生的人才意识,提高就业能力。对于勤工助学影响学业问题,可以建立学生自主选课制、弹性学分制,使学生一方面完成应修学分,另一方面也有时间参加勤工助学活动。经济状况特别困难的,可以申请休学、保留学籍,参加社会工作一年后再复学,让部分优秀贫困学生甚至可以提前毕业,以缓解家庭经济困难的状况。
(四)拓展助困资金渠道。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应该得到整个社会、国家、学校、慈善团体、金融机构,甚至是企业及个人给予的物质和精神资助。虽然国家与学校仍然是扶助的主力军,但仅靠国家和学校的关注及支持是不够的。在国内诸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一些名牌大学都建立了相关的高校募捐队伍,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今慈善捐赠资助贫困生入学也已成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引领风尚,热衷公益的企业家,爱国华侨和一些对母校有着深厚感情的校友也越来越多,他们愿意对贫困大学生伸出援助之手。因此,各高校可以开辟一条属于本校的社会捐赠渠道。要建立一支合格的高校募捐队伍,同时需建立一套规范的资金管理系统,要严控资金来龙去脉,并接受全社会的监督,这样才能赢得社会的信任,公众才愿意慷慨解囊。
加强和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是高校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共同参与,相关部门应给予大力支持。只有联合多方力量,才能使贫困生彻底走出困境,保证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顺利完成大学学业。
主要参考文献:
[1]唐钰,李海峰.新时期高校贫困生教育的几点思考[J].江南周刊论坛,2010.3.
一、社会关注方式不当加大了贫困生的精神压力
贫困大学生是我国高校中普遍存在的特殊群体,社会各界十分关注,想方设法帮助贫困生摆脱困境、顺利完成学业是他们的共同愿望。关注与资助贫困大学生,人们的本意无疑出自仁爱和关怀之心,但是,由于方方面面的因素,贫困大学生也强烈感受到刻意聚焦、过度关注给他们造成的沉重心理压力,甚至是自尊的伤害,以致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1.大张旗鼓的资助活动挫伤了贫困生的情感资助贫困生,究竟是“秘密”资助还是大张旗鼓的资助?无论是“秘密”资助还是大张旗鼓的资助,都会对贫困学生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由于每个贫困生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和内心感受不同,自然受资助的想法也不一样。但是社会上一些没有经历过贫困的人,很难真正体会到贫困生内心的感受,自然就难以做到换位思考、感同身受。因此,人们往往从强势的角度,以自己认为美好的方式表达关注,然而这种方式可能恰恰是贫困生不喜欢甚至不能接受的。例如,某些高校在助学帮困的过程中,请企业、请媒体,热衷于大张旗鼓地开展资助活动,让贫困生表决心谈感恩,多么多么地关心帮助贫困生。此类活动确实也起到一定的教育意义和宣传效果,但很少有人从弱势群体的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岂不知那些公开的资助宣传活动带给贫困生的是更大的精神压力和情感的伤害。因此,出现一些令人遗憾和心痛的后果,即贫困大学生虽然物质上得到了经济资助,困境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情感上却遭受了挫伤。
2.以点带面的心理问题加重了贫困生的心理压力贫困生占高校学生中的10%-20%,出现自卑敏感、焦虑抑郁、封闭多疑等心理问题是极个别的现象。但是,人们仅凭对自己所接触过的个别贫困生的心理表象来评论和判断整个群体,把个别化的问题引申为群体性的问题,从而以点带面、以偏概全,引发媒体过度炒作,社会过度关注与讨论。贫困生的生活本来就很艰难,遇到的困难也更多,他们渴望得到更多的理解和支持。经济上的贫困使贫困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如何应对贫困,如何释放压力是他们必须面对和亟需解决的问题。但社会、学校的不适当的讨论,媒体过度炒作,无形在学生群体中产生了不良影响,甚至有些人针对个别贫困生不尽如人意的行为,对贫困生群体做出消极的道德判断。这样有的贫困生心理会产生愤世,也有的往往会“对号入座”。久而久之,部分贫困生采取了不恰当的应对方式,使自己在人际关系上趋于封闭,很少与人交流,不常参加集体活动,消极地看待生活中的一切。同时他们又有强烈的自尊,对涉及自己的事情容易引起强烈的情感波动。当自身能力与外界需求相冲突时,贫困学生容易出现心理失衡,出现否定自我的倾向。身心皆陷于孤立,心里有话不愿讲,严重影响了心理健康。
二、贫困生群体的生活状况与内心世界
生活在贫困线上的这些大学生,一般生活都十分简朴,他们在衣、食、住等方面较之其他同学差距很大,处处显得窘迫,生活上的压力极大地影响了他们在校的正常学习;而经济上的拮据也影响了他们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其综合素质;摆脱经济上的困难使他们不得不将一部分的精力放在打工挣钱上,他们心理的压力可想而知,内心世界复杂而多样。
1.经济窘迫、生活节俭是贫困生的共同生活状况贫困生的界定虽然没有统一的标准,但一般认为,其家庭在经济上无力支付或不能完全支付大学生的学费、住宿费及生活费,不能保证完成学业,即属于贫困生。可见,经济窘迫和拮据是贫困大学生的共同特征。虽然近年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完善助学贷款制度以及通过各种途径对贫困生进行经济资助,但相对于庞大的救助需求数量,这些只能算杯水车薪,远远不能满足所有贫困生的实际需求。那些得不到资助或资助不足以摆脱现有困境的贫困生,通常的做法是在生活费中寻求节俭。贫困生每月日常生活支出200元左右,甚至更低,这对正处于身体发育期的青年大学生来讲,远不能满足其营养标准,从而造成贫困生营养不良,并进一步引起机体免疫力的缺陷以及疾患的发生,身体素质明显下降。身体健康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贫困生无心学习、对生活没信心。
2.打工挣钱,缓解经济压力是贫困生的共同想法贫困大学生承受着比一般大学生更大的经济压力。以广东省普通高等院校教育费用为例,每生每年的学费及其他费用平均要8000-10000元,才能维持正常的学习生活。对贫困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有形的巨大的经济压力,他们常常是靠举债借款、贷款来缴纳学费,其他费用靠自己挣钱以维系生活。因此,他们在校期间总是千方百计寻求机会去打工挣钱,但同时又总是拼命学习,以期在挣得工钱之外,再得到学校奖学金来为自己解困。然而打工挣钱是要以耽误学业为代价的,这使他们经常处在一种想打工又怕耽误学习,想学习又需要打工挣钱的矛盾冲突之中。特别是在因打工经常逃课,使学习成绩下降,拿不到奖学金的贫困生,心理的矛盾冲突更为激烈。由于经济窘迫,打工占用时间,贫困生不敢或不愿参与学校、班级的集体活动。久而久之,自然而然与同学隔离开了,很多话题无法与同学聊,许多话憋在心里,渴望向同学倾诉,但又不付出行动,渐渐地什么也不想说,什么也不想做,就感觉孤独了。大多数人会逐渐把自己封闭起来,或者仅仅把自己的交友范围局限在几个同样贫困的人当中,社会交往能力普遍较低。
3.贫困生群体的内心世界复杂而多样贫困生群体的内心世界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从事多年的学生工作,接触相当一部分的贫困生群体,也送走了一批贫困毕业生,深有体会与感触。我认为,作为多元社会的一分子,贫困生群体的生活和心态也像万花筒,复杂而多样。对于大多数贫困生而言,除了因经济贫困可能遭遇暂时的困难外,他们和普通的大学生一样,也经历着大学生活的阳光和雨露,感悟着成长的青涩和喜悦。并不是人们所想像的贫困生都有自卑敏感、焦虑抑郁、封闭多疑等心理问题。例如,我校的贫困生群体当中,有的通过专心读书年年获得奖学金;有的积极投身实践摸爬滚打,缓解经济压力;也有的采摘爱情花朵,这些不都是普通大学生常态生活的缩影吗?他们的生活轨迹,折射出一种自尊而自然的心态:坦然面对物质上的贫困,并不因此感到心灵和精神上的贫困,更无个人尊严和价值的缺失;乐观向上的学习、努力奋斗的意志和平静淡定的态度是他们的价值追求和心灵归宿。因此,他们在生活中表现得豁达、自然而淡定。生活中大多数贫困生都具有这样的心态,他们过着常态的大学生活。当然,也有贫困生的内心是压抑的,认为物质贫困让自己变成了“乞丐”,会遭到人们的歧视,贫困就像一座不可逾越的大山,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也有的认为虽然物质的贫困并不代表精神的贫乏,但却影响到做人的价值和尊严。因此,个别贫困生会带着一些忍辱负重的心情默默做事,努力补偿因贫困造成的价值和尊严的缺失。
三、贫困大学生的经济援助与健康教育的人本思考
针对贫困生目前的生活状况与内心感受。那么,社会对多样心态的贫困生如何给予适度关注?贫困生又该如何自我调适自己的心态,才能顺利完成学业,健康成长呢?我认为应从社会、学校和贫困生自身三方面来共同努力,让贫困生切切实实摆脱经济贫困和心理贫困。
1.社会资助应当遵循以人为本原则,不宜公开大肆渲染社会无论是“秘密”资助还是大张旗鼓的资助,都会对贫困学生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资助贫困生,没有必要瞒着任何人,出于对学生本身意愿的尊重,为他们保密是可以理解的,但也不是值得公开大肆渲染的事情。现在有些社会媒体、学校为了宣传贫困生工作的成果,往往大张旗鼓搞资助活动,让全校师生都知道谁是贫困生,并倡议人人都伸出仁爱之手,帮助贫困生完成学业等等。对贫困大学生的救助,应当遵循以人为本原则,尊重学生本身意愿。不要处处把他们的贫困生活状态公之于众,甚至拿来炒作,其实有时候是伤害了贫困学生的自尊心。因此,社会学校要营造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应该以一种比较平常、自然的方式资助更好。尊重学生个人的想法,既让他们认识到接受帮助是一种很正常的、应该的行为,又没有抵触心理。不但可以减轻学生本来就有的心理负担,而且能够增强社会责任感。同时加大助学贷款和奖学金的力度,提供勤工助学的岗位,让贫困学生通过劳动来获得经济来源,让他们会觉得活得有信心,有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