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2 16:11:1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科技创新特点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浙江
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发展,浙江省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雏形基本形成,已经具备了提升水平和完善的条件。
1.1 创新网络初步构成
这个网络最突出的特点是已经初步形成了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主体,以农业企业科技研发中心和农业科技企业为纽带,以一批具有区域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农业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为载体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1.2 农业科技发展开始出现“四大转变”
即研究方向和重点从主要追求农产品产量增长向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提高转变;从主要突破传统种养技术向全面开发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和生态环境技术转变;从主要从事单向技术研究向着力推进综合集成创新转变;从主要重视农业科技研发机构的作用向促进产学研合作与农科教结合的转变。这虽然还只是开端,但它是一个很好的演变态势。
1.3 创新的地域性和特色性
浙江的农业科技创新基本上是围绕本省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导产业项目来推进技术提升的。例如,嘉兴市的水稻育种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品种在浙江省的覆盖率较高,同时辐射到上海、江苏、安徽、湖北等省市。水产养殖、林特产业、农产品加工等技术开发都取得了显著进展。
由于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及产业化能力明显增强,提高了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据测算,浙江省农产品良种覆盖率达到85%,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0%,高于全国48%的增长率,处于全国较为领先水平。事实证明,农业科技进步过去是、将来仍然是浙江农业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源泉。
2 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浙江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取得了不少成效,也做了不少改革与创新,但与市场经济和现代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对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要求相比,仍面临很多新的困难与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农业科技创新的体制和机制供给障碍
2.1.1 现有科技人员结构和素质与推进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的要求不相适应
从农业科技人员结构和学科结构来看,农业科研、教学单位呈现出学科结构、专业设置不尽合理,重产中,轻产后;重生产,轻经营的特征。绝大多数科研人员集中在农学领域,这是导致技术供求不平衡的重要原因。表现为种植业技术供给充足,其他技术供给少:大宗农产品和常规技术供过于求,而特色农业技术和高新技术供给不足。以浙江大学与农业相关的学院师资结构看,从事种植业教学与科研的占55%,从事养殖业的占20%,从事环境资源的占20%,从事食品营养与加工的仅占5%。在浙江全省1.89万名农业科技人员中,高级占18.10%,中级37.28%、初级39.56%,其他5.06%,三档职称中种养业专业占86%。这样的队伍结构,很难适应今后农业结构多样化变化的要求。农业科技人员流失较多。2004年,全省国有企事业单位有农业科技人员18954人,比2000年减少229人。从全省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素质看,也存在知识老化、整体素质不高等问题。省市县三级农技推广人员中,高级和副高级以上人员只占11%,中级职称占40%,初级职称占49%;乡(镇)级农技人员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只占到37.40%,51岁以上的农技人员占25.69%。青年农技人员不愿意从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工作,想方设法跳出农业行业。
浙江省虽已建立起了一个包括省、市、县三级的较完整的农业科研体系,但也同样存在基础研究比重大,而应用研究比重小的情况。致使农业技术储备不足,在农业生态环境、农产品安全、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增收中缺乏关键实用技术。而美国农业科研力量的70%集中在产后阶段。这说明在浙江,无论是农产品的增值、升值,还是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农业技术创新的支撑,科研与生产、技术与市场发生了脱节现象。
2.1.2 农业科技机构基本按行政区划分,不是按照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农业区划来划分
现代农业的高新技术,是以生物技术为核心的综合性技术,具有很强的共融性和协调性,对研发人员的密集性和互补性要求很高。而纵向隶属的农业科技管理体制,恰恰割裂了创新主体间的横向联系和协调,导致研究力量分散,科研设施的重复建设,科研项目低层次重复,单项成果多,突破性成果少,科技资源综合效果差。仅有的农业科技资源浪费比较多。
2.1.3 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单一,农业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不突出
我国从事农业技术创新的主体主要是政府举办的各级各类农业高等院校和农业科研机构。作为国家事业单位,其资金来源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主要任务是完成国家下达的科研课题,获取奖励及其,并作为调资、晋职的依据,他们的研究成果往往缺乏市场化、商品化、产业化导向,重论文轻应用、重研究轻开发、重成果轻转化,往往存在为科研而科研的学术化倾向,大多研究成果并没有变成现实的生产力。科研人员缺乏自主创新的动力和活力,科技创新形成了“立项―研究―成果―再立项”的模式。这种单一的模式,往往只重视理论上所谓的成果,忽视了成果的应用性和适用性,致使产学研、农科教相分离,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两层皮”,造成了目前我国农业先进适用的科研成果明显不足,国家大量科技投入到无效成果中的怪现象,也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少农业科技企业发育缓慢、企业规模小、经济实力差、科技人力资源少、技术创新能力薄弱。浙江省2004年企业农业技术人员仅有1396人,占全省农技人员总数的4.00%,拥有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188人,初级职称777人,短期内难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不能满足农业企业发展的需要。
2.1.4服务于产业发展的集成创新不足,农业科技创新主体没有形成合力
现代农业科学研究具有交叉融合的特性。一项大的、有突破性的创新需要多学科、多专业的交叉融合,因此,不同专业领域的人协同工作对创新的成败具有决定性作用。尤其在一些农业重大战略性研究
领域,综合化、集成化的重要性更为明显。集成创新的特征在于能打破空间和层次界限,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开放式地解决创新问题,获得外部规模效应。而目前,由于体制限制,在各地的农业科研单位之间联合攻关,服务于产业发展的集成创新明显缺乏。科技资源布局分散,按行政区域配置,使地区间的科技资源流动不够,退缩在行政区域体系中,造成重复建设,地区协调不够。
2.2农业科技投入严重不足
农业科技进步必须以稳定的农业科技投入增长为前提。尽管浙江省近年来对农业的科技投入逐年提高,但农业科技投入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只占农业GDP的0.3%。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的若干意见》(浙委(2001)21号文)中明确指出,省和各市县要在科技经费中要有1 /3的经费专项用于农业科技研发。据调研统计,60%的市、县(市、区)根本没有达到这个要求。嘉兴市“十五”期间农业科技投入5377万元,占市级科技经费投入的25.2%,在全省11个地市中算比较好的,但仍低于省里规定的1 /3的要求。有的县(市)为应付目标责任制考核,在年度预算时可以达到三分之一的比例,但在实际使用时移用到其他领域。农业科技创新投入的严重不足,造成目前的基本状况是有钱养兵,无钱打仗。科技经费主要用于保持科技队伍稳定,难以集中经费出大成果,突破性农业科技成果的数量明显减少,成果的数量少而小。同时,造成农业科技装备整体水平只有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农业科技竞争力整体上是处于劣势。农业科技推广同样也存在着资金投入不足、推广体系不够完善的问题。仅以长三角地区比较,农业科技投入水平略高于江苏,低于上海。
2.3 农业科技服务业的发展滞后
经过近几年的改革,浙江省已经初步形成了以政府推广体系为主,各类民间技术推广和服务组织共存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但还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与农民对科技的强烈需求不相适应。浙江省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为45%,远低于发达国家的70%~80%的水平。农业科技贡献率是50%,低于江苏省的55%、上海市的56%。可见,与上海和江苏相比,浙江省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水平还有很大差距,还存在很多问题。
2.3.1 农业科技服务能力很弱
农业科技、农业生产本身的特征和我国农业生产千家万户经营规模极小的现实决定了政府在农业科研和推广中应发挥重要的作用。由于农技推广服务体系长期以来资金投入较少,乡里的农技部门大多是“只有人头费,没有工作经费”,更难解决农技服务体系的运转经费问题。由此造成了服务设施严重流失、老化,服务手段十分落后,势必制约了服务能力的提升,不能为农民提供适应农业现代化、产业化、信息化的优质服务。
2.3.2 忽视推广模式的创新
在推广指导思想上,过分强调年年推新技术,过分强调推广数量,忽视对科技资源的整合,忽视农业科研与推广的有效衔接,忽视推广模式的创新,头重脚轻现象比较明显。成果转化者和推广者多以自身的经济利益为核心,以满足农民利益的公益意识和新的管理机制尚未形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的最后一公里瓶颈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2.4 对民间农业科技力量扶持不足
浙江有一大批“农民发明家”,他们从本地区和本人从事农业生产和经营的实际体验出发,创造了适应本地土壤和气候的品种、栽培和饲养技术与农艺,成为农业科技进步的生力军。这支民间科技力量是全省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发、推广和普及农业适用技术的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农业科技与其它的领域不一样,地域性特别强,“农民发明家”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作用特别大,要给予特别的关注。而目前大多数农业科技能入搞新品种开发及推广都是自筹经费,制约了品种开发及推广能力的提升,亟需政府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扶持,要研究对“农民发明家”的激励政策。
3 构建浙江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议
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与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在核心功能上是有差异的。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除了在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领域为国家农业创新体系建设服务外,其主要任务是服务于区域内农业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决定了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核心功能在于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则依赖于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
3.1 对“创新主体”要有共识
一般来说,科技创新的主体是企业。但是农业科技创新有其特殊性,一是农业科技成果的见效时间长,引进的品种和技术有个适应的过程;二是农户的分散性,在我国,农业是由千家万户来经营的,规模很小,既使是一些农业龙头企业的研究力量也很薄弱,很难承担起科技创新主体的作用;三是农业的脆弱性,其本身的发展需要国家的扶持,在发达国家也是如此,他们的农业科技创新主体也不是大农场。这就决定了不能寄希望于农业龙头企业成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的主体,农业科技自主创新的主体仍然是农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以及国家扶持的农业技术开发中心和示范基地。它们的研究与开发基本上是属于公共产品,国家对这些研究和试验基地的投入是义不容辞。对这个“科技创新主体”的理念要有共识。
3.2 农业科技体制的再创新
创新农业科技体制首先要创新农业科研体制。从攻克关键技术,解决重大难题,提升创新能力三个层面,加快农业科研机构的重组与转制。
3.2.1 重构农业科技管理体制
要通过市场引导和政府调控,调整现有农业科研机构。形成以省、市两级为重点的全省性农业科研体系。省级层次科研机构要重点支持以省农业科学院为主体的农业科研机构群体;地方层次应根据农业发展需要以及自然、经济区划,以市级农业科学研究所为重点,给予重点扶持,逐步发展成具有地方特色和区位优势的区域性农业研究中心。
3.2.2 统筹农业科技资源布局
要突出重点,创建一批具有特色的省级农产品专项自主创新基地。可在全省范围内通过评估认定,筛选出具有较好研究基础和自主创新能力并具有较大辐射力和影响力的农业专项研究基地,给予重点支持。而不应仅仅局限在省级研究机构和高校这一层次。如在嘉兴建立全省水稻研究基地,在杭州建立茶产业研究基地、湖州建立淡水产品研究基地、舟山建立海水产品研究基地等。
3.2.3建立稳定支持与适度竞争相结合的分类发展的激励机制
政府必须对各种农业科技按“公益性”程度分类,确定哪些产品技术创新由政府的有关部门承担,哪些技术创新由非政府部门的企业、公司和民间组织来承担并推向市场。不分农业科技类型而一概强调把农业科学技术“推向市场”,不但最终达不到激励农业科技创新的目的,而且一旦国家的农业科技创新系统受到破坏,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因
此,要建立稳定支持与适度竞争相结合的分类发展的激励机制。
(1)政府对公益性重大成果实行政府采购
鉴于农业技术大多具有易扩散性、公益性等特点,为保护研究人员的合理利益,鼓励科研人员创新,政府对重大公益性农业科研成果应实行政府采购制度。政府(包括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承担公益性的研究领域,不仅从事基础性的研究,而且研究成果定期向社会公布。
(2)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尽管农业技术具有公共产品属性,而且有些成果具有一定的保护难度,但也应通过完善知识产权成果保护制度,鼓励私人和农业企业通过市场需求决定农业科技创新的方向。而政府主要是涉足私人资本和农业企业不愿意进入的农业基础研究领域,而这些领域对农业科技创新又是必须的。
(3)发挥省级政府农业科技立项、奖励的导向作用
多年来,由于科研力量和科研条件的限制,大多数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所得的省级科研经费及成果奖励较少。这一方面是由于成果水平限制,另一方面也是导向问题。事实上,地方科研机构因其面向农业生产第一线,承担着自主创新、引进之后再创新、再推广的重任,其研究成果大多数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辐射力,对农业生产发展的作用更直接。地方农业科研机构同样是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体系不可忽视的主体。因此,省级政府农业科技立项、奖励应向地方倾斜。
3.3 创新农业科技体系的投融资体制
3.3.1 创新农业科研投入政策
农业的弱质性和高风险性决定了短时期内涉农企业还不能成为我国区域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政府应成为农业科研经费投入主体,致力于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及农业技术结构调整,在重大基础性研究及高新技术研究上组织力量协同攻关,并通过各种扶持与激励措施,鼓励农业经营主体从事农业科研。
3.3.2 建立多元化的投入体系
政府建立规范的政策体系,就会引导非政府公共投资的介入。我国农业生产规模小、农业企业实力较弱,但通过建立多元化的机制和鼓励性政策体系,非政府公共投资会进入很多利润丰厚的农业领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此外,在农业科技的推广领域,同样要创立市场化、多元化的投资机制。
3.4 大力推进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首先,可将各种农业技术按“公益性”程度,按科研成果能否物化、以及其在市场上知识产权保护程度大小,分为“公益性”技术和“私人性”技术。“公益性”农业技术的推广由政府的农技推广部门承担,“私人性”农业技术的推广可以市场化,由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承担,进行有偿服务。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课型特点;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7-0004-02
高中阶段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信息技术学科由于其在信息化社会中对于个体以及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功能与课程价值而成为普通高中新课程领域之一——技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高中课程方案。《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技术的本质在于创造,技术课程是一门以创造为核心的课程。它通过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和交流,通过技术的设计、制作和评价,通过技术思想和方法的应用及实际问题的解决,为学生展示创造力提供广阔的舞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而要真正发挥“载体”和“途径”的功能,实现以创造为核心的课程价值,就必须聚焦课堂,研究课堂教学。
目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根据教学涉及的内容属性,大体可分为三种课型,即理论课、技能课和作品制作课。教师应以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为本,根据学生心智水平、教学目标、课型特点进行针对性教学设计,捕捉教学时机,从不同的角度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打好理论课基础
信息技术课中的理论课,是指以基础性知识、工作原理或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的一种课型。理论课在信息技术课中所占比例相对较小,且由于其内容略显抽象和枯燥,加上教师本身对这部分内容往往不够重视,缺乏对其内容的挖掘和教学策略的探索,使得理论课教学成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一大软肋。理论课的教学应当予以重视,因为从课程内容体系上讲,它是其他课型内容的基础和支撑;从创新能力培养的角度看,信息技术是信息技术科学发明的物化,是有关思想方法的载体,体现着信息技术的科学原理。例如,图形用户界面技术更好地实现了人机交互,体现了信息技术人性化、大众化的发展趋势;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则是人类解决问题过程的映射,我们也可以用程序设计的思想来安排自己的工作、生活和学习;非线性方式组织多媒体信息,信息技术作为话语系统更好地结构化表达信息和思想(如超级链接的表达方式)……技术的概念和原理是技术思想和方法的抽象概括,是技术革新、发明与创造的思想方法和思想依据。《美国国家技术教育标准——技术学习的内容》中有这样的表述:“技术在以非凡的速度发展着,新技术层出不穷,现有技术也不断得到改进和扩展。所有这些使得人们理解并自如地把握现代技术的概念和作用显得格外重要。”故而教师应重视理论课教学,并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1)关注概念、原理或理论的产生及形成过程。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适度拓展学科领域,剥开概念、原理或理论看似生硬、枯燥的外壳儿,使它变得通俗易懂、有趣、容易让人接近,在此过程中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追本溯源的思维习惯。(2)关注技术文化的传播。任何技术都携带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体现着一定的人文特征。例如,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计算机病毒及防治等等,这些也都可以归结为理论课的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尝试通过活动设计,以学生的自我反思、自主建构替代说教,用技术所蕴藏的艺术感、文化性和道德责任打动学生的心灵,使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的技术观,奠定终身发展的基础。
二、结合实际,培养、提升学生技能
技能课,是一种以计算机操作技能和应用软件的基本操作为主要教学内容的课型。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和提升学生使用计算机及操作各类应用软件的能力。能熟练的使用常用信息技术工具是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信息采集、存储和管理,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方式呈现信息、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解决实际问题的前提,是信息技术课中的常见课型。技能课的主要任务是技能训练,即在反复的练习中熟练操作,进而掌握技巧、总结规律并形成能力迁移。信息技术课程是以技术为本的学科课程,自然带有技术的痕迹,但值得注意的是,信息技术课中的技能课不应当是机械的、为了操作而操作的软件训练,因为技术应用的过程与方法不是在机械的、亦步亦趋的模仿操作中习得的,否则将置学生于单调、枯燥之中,将会扼杀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力。技能课要强调基于生活化的教学,即教师应结合高中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设计问题,让学生在真实的活动过程中掌握技术。因为在源于生活、工作、学习实际的真实情境中进行的技能训练,学生所遇到的问题是真实的,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方法、策略是有针对性的、有意义的,从而学生所获取的经验是可以内化的,获得的知识、技能是能够形成迁移能力的。不仅如此,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对技术的认识和把握也会相对系统、完整而且辩证。总之,通过“生活化”的技术课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操作技能,更能体验技术思想与方法、体验信息技术的魅力,同时对技术的优势、局限性与不足能够形成较为客观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现有技术成果和发明过程产生初步的或较为深入的思考,使学生探索、革新、创造成为可能。对学生形成批判性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乳品加工企业;科技创新;模糊综合评判;德尔菲法;拟合运算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17-3887-04
Assessment on Dairy Product Processing Enterpris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Ability
LIN Lia,ZHANG Run-qingb,ZHANG Yan-fengb,LI Yan-ningb
(a.College of Commerce;b.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Frade,Hebe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Baoding 071000,Hebei,China)
Abstract:The basic concept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dairy processing enterprises, type of dai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and new features of innovation in dairy processing were analyzed. Based on it,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ystem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ability in dairy processing enterprises was established, using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Dairy processing enterprise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was divided into four levels in the model, using the Delphi method and the statistical evaluation system to get the data, and carried on the fitting operation to the data, and finally arrived at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level of the dairy processing enterprises. After the analysis of external environment dairy processing enterprises facing, combined with the effects factors, recommendations for improving the ability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dairy product processing enterprises were made.
Key words: dairy processing enterpris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Delphi method; fitting operations
1 乳品加工科技创新相关概念
1.1 乳品加工科技创新的概念
从企业来说,乳品加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科技创新能力能够有效打造企业品牌的内核,是品牌成功的重要基础。乳品科技创新能力关键就在于生产和研发具有特色的乳制品的核心科技上。从整个行业来说,乳品加工科技创新是指有关乳制品的生产加工的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新配方、新工艺的产生、扩散及应用,使得乳制品生产加工的产出效率提高,质量得到保障的过程[1]。乳品加工科技创新的主体包括政府及其资助的公共研究部门、大学、推广机构,也包括协会组织、非营利性组织和乳品加工企业。
1.2 乳品加工科技创新类型
第一,产品品种创新。根据消费者对乳品不同风味、功能的需求,实现产品种类的创新;第二,包装的创新。包括包装材料和外观设计创新;第三,采购和销售渠道的创新。包括奶屋入社区和非店面营销;第四,技术创新。在乳品加工业中应用生物工程行业的膜分离技术、微生物技术、酶工程技术,实现技术方面的创新。第五,设备创新,引用一些国外更先进的生产设备,或自主研发和应用新设备[2]。
关键词:企业创新;科技信息;信息服务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4-0231-01
近年来,我国科技信息事业为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改革创新实践发挥着“助推器”和“加速器”的作用,为推动科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面对国家赋予科技创新伟大而重要的使命,科技信息要成为贯彻实施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先行官。新时期加强科技信息工作,既是支撑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更是科技信息服务机构主动适应行业发展新特点、新趋势、新要求的必然之举。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它的科技创新能力决定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成败和得失,因此,新时期下如果进一步做好企业的科技信息服务工作,至关重要。
1 企业科技信息服务概述
1.1 科技信息服务的种类
当前,很多企业都存在着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技术;主导产业大多处于产业链低端,存在着规模小、水平低等问题;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基础薄弱,没有自己的研发机构,研发投入严重不足,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因此,企业亟需各种科技信息支撑创新发展,科技信息服务产业应运而生。目前,企业需求的科技信息服务的种类主要包括科技成果、科技人才、科学仪器设备、科技文献等在内的科技资源信息服务、科技金融信息服务、科技政策服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科技相关标准信息服务等。
1.2 提供科技信息服务的单位
目前,为企业提供科技信息服务的单位主要有政府相关部门,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提供科技信息或科技咨询服务的平台及企业,地方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共建的各类技术转移中心、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技术研究院等载体。
2 企业科技信息服务的现状
目前,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各市县区科技局(委)、科技情报研究所、生产力促进中心、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等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主要通过建立科技信息服务平台、搭建政产学研用合作网络、组建科技服务队伍、开展专题对接活动等方式,为企业提供包括科技成果、科技人才、科学仪器设备、科技文献等科技资源信息服务;通过向企业大力宣传科技政策,加大各级各类科技政策落实力度,提高企业开展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搭建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的桥梁,推动资金向有科技创新需求的企业转移,为企业减轻创新压力,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科研院所主要通过建立公共服务平台、与政府或企业建立科技创新载体、组织或参加各类科技洽谈及对接活动、对外开展科技文献服务、组织科技服务人员深入企业“望、闻、问、切”等方式为企业提供科技信息服务。各级各类中介机构及科技信息平台等多采取根据企业自身需求,提供知识产权、技术成果转移转化等相关方面的信息服务。
近年来,科技信息服务工作的推动对于促进企业创新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技术创新周期缩短,市场瞬息万变,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企业对科技信息的需求愈来愈强烈,因此,科技信息服务的数量和质量都亟需进一步提高。政府部门和各类中介机构等尚未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在投入引导、沟通协调、信息传播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科技信息服务的质和量跟不上,就不能跟上企业创新需求的步伐。目前,企业科技信息服务还需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升和完善:一是科技信息服务的针对性和及时性有待进一步增强,过期或者无用的科技信息可能为企业的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二是科技信息服务的覆盖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对很多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创新需求旺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服务还未到位;三是科技信息服务的类别和栏目还需进一步细化,科技信息服务产业还需进一步加大发展的马力。
3 促M科技信息服务企业创新的几点建议
3.1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作用,强化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尤其是科技部门的引导和桥梁作用
一是建议设立专项引导资金,引导和推动科技信息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二是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智库和外脑作用,激励高层次人才服务地方企业,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三是搭建信息桥梁。通过建设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成果展示中心等载体、搭建网络科技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举办科技对接洽谈活动、组建科技辅导员、科技特派员等人才队伍,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信息服务中介机构等之间加强沟通交流提供了基础。四是加强对科技信息服务工作的考核,建立长效机制。将科技信息服务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状,并将此项工作的开展情况作为部门和个人评先评优的重要指标。
3.2 加快推动科技信息服务业发展
注重引导、鼓励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向科技信息服务业,为形成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良好局面提供基础。合理规划、布局信息服务产业发展。信息服务业涉及科技、经济、管理、金融、法律等各个领域,应合理分工,统一布局,互相支持,整体优化,全面发展。重点支持建设一批高水平、规范化的科技信息服务及科技咨询骨干平台或机构。科技信息服务机构要加强自身建设,建立全面、完善的信息数据库以满足企业创新需求;完善数据库检索途径,通过信息数据的分析处理,为企业创新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
3.3 推进服务手段现代化
传统的科技信息服务的载体主要是纸质书籍、文件、档案等。随着经济社会和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的传播已经进入虚拟信息化时代。企业需要与创新有关的信息,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将信息通过网络渠道传达到位,同时还可以建立网络信息数据库。通过将网络信息数据库将所有的信息分类储存,为企业提供进入数据库的方式,让企业自己完成信息的检索和利用,这样不仅可以让企业更快的收到信息,同时也可以通过数据库功能的完善,为其提供更加全面周到的服务。
本文首先分析了知识经济的内涵和特点,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从六个方面应对知识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即加大科技投入,实行科技兴贸;加快适应网络贸易,大力拓展国际市场;发展服务贸易,拓展服务贸易的人力资本要素;营造环境,培育本土跨国企业;加快贸易法律建设,协调国际经贸关系;加大教育力度,重视人才培养。以期对有关方面进行决策提供依据。
知识经济的内涵及特点
(一)知识经济的内涵
1962年,美国经济学家费里茨·马克卢普根据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社会发展和产业机构调整的背景,提出了“知识产业”的概念。1996年,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国际组织文件中第一次正式使用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knowledge-BasedEconomy)这个新概念。如今,知识经济与国际贸易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它们之间关系主要体现在:一方面知识经济体现了一个国家科技进步的水平,决定了所在国的国际贸易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国际贸易对科技进步的促进与推动作用上。知识经济已对国际贸易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并对这一概念的内涵作了界定;知识经济就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资源近乎耗竭、环境危机日益加剧的时代,它发展的指导思想是科学、合理、综合、高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同时开发尚未利用的自然资源来取代已近耗竭的稀缺自然资源。
(二)知识经济时代我国国际贸易的新特点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不断融合与发展,国际贸易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这种新特点与发展趋势无不与知识经济的特征有着内在的互动关系。作为全球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我国国际贸易发展也呈现出自身的特点。纵观我国2005年以来的贸易额不难看出,我国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一定全球影响力的贸易大国,是继美国、德国后的第三大贸易国。但是,要真正从贸易大国转变为贸易强国,还需要很大一段路要走。产品附加值低、抵抗危机能力差、出口商品竞争力弱等问题无不显露出我国国际贸易缺乏竞争力的弊端。
贸易摩擦升级成为过去几年国际贸易出现的新特点。我国在过去几年里很好的履行了加入世贸的各项约定条款,按约定逐步开放各行业。但自我国加入WTO以来,贸易摩擦不但没有减低或减少,反而还有所增加或升级的态势。贸易结构单一化,主要出口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成本低,产品附加值低,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产品的技术门槛低,技术含量少,进而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许多进口国对我国的反倾销诉讼。反倾销诉讼实际上是目前我国面临的贸易摩擦的最主要形式。同样,对于我国出口那些附加值高的电器类来说,由于缺乏必要的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导致无法从中获得预期的高收益,这又从一方面暴露出我国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弱点。
知识产权的保护又成为知识时代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当然,这与我国实际国情息息相关。我国的知识产权制度起步较晚,真正意义上开始建立并实行是在改革开放政策以后。当前,国内知名商标在国外被抢注屡见报端。因此,我国必须加强知识产权执法体系,强化我国知识产权的行政审批、宣传培训及学术研究,完善我国知识产权工作体系。除此之外,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将成为我国提高国家竞争力和国际贸易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事实上,科技创新的长足进步将会促进国家创新能力的全面提高与提升。
国际贸易应对知识经济的影响应采取的对策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除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之外,也带来了无限的机遇。如何迎接挑战,抓住机遇,以促进国际贸易、国内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我们必须立足本国实际,认清我国国际贸易在知识经济发展中呈现出的新特点和新趋势,并采取相应措施,努力发展本国的国际贸易,进而推动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持续、健康的发展,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及国际地位。
(一)加大科技投入,实行科技兴贸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和技术为基础的经济活动,核心是知识的生产与创新。同时,知识的生产与创新又与科学技术的进步息息相关。在科技投入方面,我国目前的现状集中表现在科技投资严重不足,缺乏科技投入的长效机制,缺乏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政策导向力,这些都极大地阻碍了我国知识经济的发展。当务之急是要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树立广大科技工作的创新意识,建立发掘、培养、保护高级人才的长效机制,促进产学研的结合,推动科研院校进入企业或实行企业合作经营。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进步成为决定竞争能力高低的根本性因素,也是我国外贸能否制胜的关键。我们必须牢牢树立起创新意识、积极创造条件培养高技术人才,加强校企合作框架下的“产、学、研”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培养和激发高技术人才的创新能力,进而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加快传统产业的更新换代,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升级与优化,从而提高国际竞争力。
(二)加快适应网络贸易,大力拓展国际市场
网络贸易必将成为未来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加强对电子商务及网络贸易的宣传,提高人们对网络贸易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将是未来几年政府部门的工作重点,同时也应加强对网络贸易的规划和管理,科学、合理、有序的引导网络贸易的转型。这需要各级政府采取如下措施:首先,应加大投资,改善电信及网络设施等硬件环境,加速信息产业的建设力度,有序引导“产、学、研”向进出口企业的倾斜,促使基于网络贸易的信息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其次,应加快我国国际电子商务网络的建设步伐及适应为网络时代的高技能人才的力度,加快我国对外贸易的信息技术与国际间的企业贸易接轨。最后,还应制定适合未来网络时展的相关法律、法规,从制度层面促使网络贸易科学、合理、有序的发展。
(三)发展服务贸易,拓展服务贸易的人力资本要素
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对于国家的未来繁荣具有战略性的地位,我们应认识到加快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决定着国民经济现代化能否实现全面、健康的发展,具有提高经济国际竞争力及维护国际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地位。另外,发展服务贸易的同时,也应注重拓展服务贸易的人力资本。这要求我们应从教育投入和人力资源的开发两个方面入手。从本质上来说,决定一国服务贸易优势的根本性因素在于该国的人力资本状况。现代服务业属人力资本密集型产业,发展服务业不仅能够吸纳大量闲散的剩余劳动力,创造经济效益,而且能够促使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从以上可以明显看出,人力资本和服务业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有机的联系。我们只有抓住服务业国际化所提供的历史机遇,进一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创造必要的环境来推进人力基础设施的完善。
(四)营造环境,培育本土跨国企业
我国目前的现状是跨国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国际地位偏低。我们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推动企业的重组和优化,培育和组建一批中国式的跨国公司,实施“走出去”的战略,进而实现分享国际分工利益,带动和实现我国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国际贸易主要是以跨国公司为主体,并且随着国际市场分工与协作趋势的加剧,国际竞争也主要在跨国公司之间展开。因而,一国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高低,实际主要体现在该国跨国公司的竞争力的强弱上。通过营造环境,实施“走出去”的战略节能型跨国公司经营,组建中国式的跨国公司,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及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也是参与国际竞争的大环境。通过营造环境,鼓励和支持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企业实行跨国经营直至成立跨国公司,也可通过采取合资、兼并等多种形式开展资源开发、即时经济合作及贸易加工等跨国经营。
(五)加快贸易法律建设,协调国际经贸关系
知识经济时代的国际贸易竞争将日益激烈,由此而来的纠纷与矛盾也将随之增多。近年来,我国虽然已出台了一些涉及国际贸易领域的重要法律和法规,但面对国际环境的日益复杂化,有些法律和法规也越来越凸显出落后、缺乏时效性、可操作性差甚至欠缺等弊端。加快外贸法律的建设速度,加大涉及国际贸易领域的立法,强化现有贸易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应是当前当务之急。这些措施将会为我国对外贸易营造良好的环境,促使对外贸易健康稳定的发展。当然,在解决与纠纷过程中也要积极参与国际经贸关系的协调。如经济参与和推动地区、区域经济合作,参与和推进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建设,进而促进国际经济协调机制的完善。
(六)加大教育力度,重视人才培养
科技是知识的内化,高素质人力资本是贸易发展的重要要素。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实际上是知识的竞争,而知识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世界各国都在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以求得在国际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根据资料显示,知识的扩展速度和影响领域已明显影响到国际贸易的速度和成败。发展中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度及资金投入力度方面都不如发达国家,这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如何在未来的发展中,加大教育力度,重视人才培养应该成为我国各级政府深思熟虑的关键性问题。
作为企业档案管理的重要部分,它的形成具有一定规律,是人们在科技活动中有意识的形成,从属且受科技活动逻辑的制约,围绕特定的对象形成,伴随着科技活动的进行形成相应的文件,而科技工作的逻辑性也决定了科技档案的系统性和连续性。科技档案本身涵盖了自身科学价值的意义、实际工作基础意义和嘴科技创新的启迪意义。
第一,科学属性价值。
科技档案全面记录了科技生产、管理活动的行为轨迹,严谨、全面记录了科学研究的发展历程。一方面科技档案的系统记录是科学研究发展的真实历史,为新的科学研究建设提供了丰富有价值的历史资料,从而提供借鉴的依据;另一方面科技档案作为科学研究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涵盖了科研人员的在研究过程中的智慧和创新结晶,将新的思路和新的经验能有效、完整的记录保存并得以传承,才真正的将科技档案的新时代科技意义发挥至尽。
第二,科研工作的基石。
科技档案的存在对科研工作的顺利展开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基础载体作用。档案是所有工作细节中最严谨、理性的成分角色,全面、真实的记录着科研人员在研究过程中的思想、行为,因此也真是记载了科研建设的历史、知识和管理经验。这样系统、真实的记录为各个领域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料背景和重要依据,成为科技研究工作延伸、发展,进一步创新提高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总之,科技档案的发展和管理是科研工作更进一步重要载体,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更是开展新的的科研工作的重要前期基石,是科研成果、技术发明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
第三,启迪科技创新。
新思路的土壤。科技档案全面记录了科研工作的活动历史和行为经验,所以,后人在档案中可以借鉴到之前的工作成果和技术核心精华,从而在规律中找到新的灵感和思路,加之前人工作过程的经验和行为因循,三位一体,基础、经验加创新,从而就产生了科技研究新成果。
科研创新的决策依据。一项新的科研成果要公诸于世且应用到各行各业的生产、管理中,要经历严格、系统的检测和验证。科技档案记录的数据和客观行为经验,都经过严整的论证和整理,所以,档案的历史信息具有很重要的检测依据意义,对照前车之鉴以及发展的规律因循,有效避开创新成果的弊端,将创新科技有效、高值的应用到个行业的生产、管理,从而提高整体的国民经济效益。
知识转换的有效借鉴。科技创新的最终结果,就是要把科研成果从知识静态有效转换为生产力动态,这样才算是真正实现了科技创新。而这个转换过程的发生需要有效的监督和借鉴依据,此时,科技档案的时代意义又被发挥出来,全面客观的行为、经验记录,也囊括了失败的行为记录和经验总结,以此,对知识转换过程中会面临的技术难题和危险线错误都能有效避免,从而,实现科研成果的知识转换。
二、科技档案的管理
第一,概念。
科技档案管理市场经济、科技创新发展的时代产物。档案的形态跨越纸质媒介,其管理工作也由后勤部门跨越到技术部门,通过程序化的制度来规范、完善科技档案的管理工作。
第二,管理办法。
加强基础建设。科技档案的基础建设是科研工作发展、创新的重要前提。一方面在资料的收集、整理、汇编方面,要全面、系统和及时,以此可以做到日后的转却查找和借鉴;另一方面,在汇编、文献方面要注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有参考、利用价值的文献资料及有创意潜能的资料记载特别记录和标注,以备日后科研人员的在进行科技创新时便于查找和使用。
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科技档案的存在和运用要切合实际情况,为各个领域的实际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做解决依据。因此,科技档案不能将功能只局限于简单的文书资料查找,还要应对各行各业的复杂性瓶颈,如信息综合多元化,共享一体化,能使各行业及时获取现代的科学技术,从而高效率的完成社会主义生产建设。
加强科学管理。科技档案的科学管理是为科技研究工作的顺利展开所做的重要前期基础。其管理工作和科研工作的进行密不可分,且要有效结合,才能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科研工作的顺利发挥悬哦有玩好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系统的资料整理记录。1987年,国务院就进一步明确了“科研档案工作是科研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所以,也严格要求我们将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与课题项目管理、科研成果管理的有效结合起来,紧跟市场经济步伐,在资料的整理、汇编过程中灵活的赋予市场经济属性,以及中国市场经济的特有情况,以便我们能及时面对各种新问题、新情况。
关键词:新常态;产业结构;科技创新;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4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8-0049-04
一、江苏省科技创新资源的现状
江苏省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区域创新能力连续6年保持全国第一。截至2014年,全省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9.0%,全年授予专利20万件,其中发明专利2万件;专利授予量在15年间从6 000多件猛增到了20万件。江苏省现在也在鼓励企业申请专利,全省企业共申请专利26.1万件。科研投入比重提升,全社会研究与发展活动经费1 630亿,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2.5%。全省从事科技活动人员118.89万人,其中研究与发展人员68.96万。可见,政府与企业目前对专利的重视程度,江苏省逐步从制造大省迈进了科技强省。
高新技术产业较快发展,组织实施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151项,省资助资金投入11.8亿,新增总投入105亿。截至2015年,江苏省共有13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有23家,国家级高新区数量位居全国首位。
从2005―2014年,江苏省的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尤其是苏北、苏中增长了12倍、30倍。苏北基量小,增长速度较快,随着政府不断对苏北实施政策支持,使得苏北高新技术产值成倍增长。徐州市作为战略要地,经济发展可谓苏北最好,高新技术产值也是苏北最高。苏中由于南通地理位置相对于扬泰要突出,产值也相对两城要高;但从增长幅度看,扬泰增长率超过南通市。苏南的高新技术产值占据着江苏省的绝对优势地位,苏州市作为江苏省经济排头兵,高新技术可谓是一枝独秀。
虽然江苏省近几年科技投入比较大,但取得成果较小,特别是科技与经济结合还不够紧密的问题尤为突出。从科技政策机制分析,支持科技创新投入强度还不够、导向还不明显。政府科技投入虽然总量较大,但是占GDP比重不高,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发展程度不匹配。随着各级政府部门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程度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显著。但传统模式的惯性还比较大,许多地方仍然把固定资产投资、工业用电量、重大项目开工率等作为领导干部考核指标,创新考核力度和导向效应不强,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
二、江苏省产业结构与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协调发展实证分析
(一)数据模型选择
1.产业结构熵数指标:以分析江苏省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
公式:,et为t期产业结构熵数值,wij为t期第i产业所占比重,n为产业部门个数。
et的优点是能够较好地表示出产业结构的质变关系。et值越大,表明产业结构的发展形态越趋向于多元化,即各产业的结构比愈趋向于均等;反之,趋向于专业化,即各产业的结构比趋向不均等。
由表1数据可得,农业值是逐渐变小的,可见农业是逐渐趋于专业化的,资源的分配更具选择性。从另外一个方面也可以看出,产业越趋于专业化,各部门之间的差异也就越大,资源的配置也就越趋于不平衡。而从15年来的工业发展规模来看,值先小幅下降,后小幅上升,可见,工业的发展规模总体是趋于专业化的,对于资源的配置也是占据着主导地位的。服务业的发展变动幅度相对较缓,科技资源在服务业中投入不足,资源的导向性从目前来说,对服务业还是存在着较大的歧视。
2.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模型:以分析出科技创新资源的配置状况
变量Xi(i=1,…,m)代表产业结构各指标,Yj(j=1,…,n)代表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综合水平的各指标,在计算之前,我们先把数据进行了无量纲化处理,即:
[当Xi为越大越好时][当Xi为越小越好时] (1)
[当Yj为越大越好时][当Yj为越小越好时] (2)
式中,αi、βi分别为Xi的上、下限值,χi、δi分别为Yj的上、下限值。则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综合水平f(X)与产业结构(Y)的综合评价模型分别为:
(3)
式中,ai,bj分别为各指标的权重,且。对于权重ai,由于我们选取了三大产业对江苏省GDP增长的贡献率来确定各产业所占权重,综合下来第一、二、三产业对应的权重分别为0.261、0.3266、0.4124。
bj的确定采用变异系数法确定指标层的权重,权重由表2可得。
协调发展度是度量各系统之间协调发展状况程度的重要指标,它可以用于定量评价产业结构与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交互作用的和谐程度。我们构建了产业结构与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协调发展度模型,以评判近些年江苏省产业结构与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交互作用和协调发展的水平。
计算公式为:
T=αf(X)+βg(Y) (4)
C= (5)
D=, (6)
C为产业结构与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协调度,f(X)为产业结构的综合评价值、g(Y)为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水平的综合评价值,T为产业结构与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综合评价指数,D为产业结构与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协调发展度,反映产业结构与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整体协调效应,其取值为[0,1],值越大,表示二者的协调发展状况越好。k为调节系数,一般k≥2。
(二)数据计算及分析
我们选取了2002―2013年江苏省各项指标数据,从表3数据可以看出,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与产业结构综合评价指数的数据可以看出,数据从2001年的0.5398先是升高到顶峰0.6525,即从2006年开始综合评价指数连年下降,2013年下降到了0.253,可见在这十几年间,虽然科技创新资源的投入不断提高,但是综合评价指数却是大幅度下降。可见,科技投入的行业倾向化比较严重,资金的使用率没有配置完全。
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度先上升了4年,之后出现了大幅下降;协调类型从初级协调发展类型先是发展到了中级协调发展类型,而在2008年之后,由中级协调发展类型下滑到了2013年的濒临失调衰退类型。可见,江苏省产业结构与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出现了瓶颈,资源的配置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
三、结论与对策
(一)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
利用科技创新资源促进产业由高耗能向高效率、低耗能和低污染的转变,由粗加工向产品深加工转变,由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转变,做强第二产业。走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之路,全面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以此促进第三产业更好更快的发展。随着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逐渐提高,加快石化、染漆、钢铁等重污染行业进行转移,摆脱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在江苏目前的经济发展中至关重要。
(二)高起点建设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
把苏南创新示范区打造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高地、产业高地、人才高地,辐射带动苏中、苏北地区加快发展的创新示范区。深化南京国家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建设,建立高校院所科技人员定期为企业开展科技咨询服务的制度。加强创新型园区建设,更大力度吸引省内外高校院所、高层次科技人才进入高新区,引导支持经济开发区等各类园区加快向创新型园区转型。
(三)建立科技创新投资基金
随着2015年“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亚投行的相继提出,企业应该抓住发展的契机,顺应时代的发展,努力朝着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相靠拢。建立科技创新投资基金,对投资于农业、服务业的创新科技进行资金贷款免息、半息等政策性资金扶持。减少对于过剩产业的资金扶持,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资金、政策、人力资源的支持,从源头促进产业结构的重新调整,加快服务业产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对于金融、餐饮、互联网企业的资金贷款扶持以及农业现代化生产的技术、资金扶持。
[关键词]转型发展;供给侧改革;创新驱动;环境治理
中图分类号:F719;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4-0188-01
对于2015年的中国来说,“转型”是其重要的关键词之一。于2014年5月第一次提出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其“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结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动力――“创新驱动取代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在“新常态”下,中国将如何实现经济转型发展呢?[1]
由于之前的投资驱动模式,近年来经济增速放缓,出现了产能过剩,在钢铁行业中表现的尤为明显,钢铁产能利用率自2010年的82%下降到2015年的70%。此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必然,改革进行了“三去”“一降”和“一补”,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改革的重点放在生产领域上,提高供给质量,减少无效供给,适度扩大总需求。除供给侧改革外,国有企业改革也是这一时期我国进行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推动央企重组,提升资源整合效率。同时,随着创新创业的比重不断加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被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政府不断出台相应文件支持鼓励引导创新创业,由此创新成为新时期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动力的趋势尤为明显。通过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可以看出,我国经济正在寻找新的增长方式,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正在加大,力图克服转型期的困难,实现经济转型发展。
1.转型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
我国是一个转型大国,在进入转型发展的新阶段时,出现了一些新趋势、新特点。经济转型的新趋势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的转型、城镇化结构的转型、消费结构的转型和开放结构的转型四个方面:(1)对于产业结构来说,服务业所占比重逐年上升,预计2020年将取代工业成为主导产业;(2)对于城镇化结构来说,城镇化过程中,人口城镇化将取代结构城镇化,预计2020年城镇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占比将分别达到60%和50%;(3)对于消费结构来说,从过去的物质型消费转向现在的服务型消费,服务型消费贡献率预计2020年将达到65%左右,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4)对于开放结构来说,预计2020年,服务贸易占贸易总额比重达将20%,成为对外贸易的重点,改变现在的货物贸易为主的对外开放格局。同时,经济转型发展也出现了新的特点:(1)增长与转型相辅相成,经济转型决定了经济增长;(2)经济转型牵动转型发展全局;(3)这一时期的经济转型受技术影响较为明显,后者的进步推动前者的发展;(4)国内经济形势与国际经济格局的改变,双向影响着经济转型。总的来说我们必须要对经济转型发展有着深刻的认识,积极采取各项措施,以供给侧改革为重点,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发展。
2.美欧发达国家发展经验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发展面临着许多问题,如人口红利的消失、资源环境承载力已达极限等,因此,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并实现转型发展,是当前我国发展的重要课题。
2.1 美国经济转型发展
在全球分工体系中,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占据了价值链市场和研发两端,处于中间环节、附加值较低的制造业被转移出去,2010年,美国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的地位已被中国取代。因为美国经济从制造I向知识产权和服务业转移,使得美国实体经济开始萎缩,金融服务业得到大力发展。
2.2 欧洲经济转型发展
上世纪70年代,欧洲国家进行了工业结构调整,转变了由依靠资本、劳动力和资源综合驱动的经济增长方式,以此来应对由当时发生的第二次石油危机造成的经济滞涨、货币混乱、国际收支恶化等问题。英90年代末,欧洲国家的产业结构得到优化,但与此同时经济增速放缓,与美国的经济差距逐渐拉大,人均GDP只有美国的70%左右。欧盟于2000年提出的里斯本议程,是这一改革过程中的重要指导,将从以下方面全面推动经济改革:(1)创造欧洲信息社会;(2)建立一个欧洲的创新、研究和发展区;(3)采取自由化措施,完成单一市场,推行国家援助和竞争政策;(4)在电信、公用设施和交通方面建立网络工业。
从国际上来看,美欧发达国家都经历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经济转型,由于不同时期,政府采取不同的宏观调控政策,或对经济实行严格的管制,或实行宽松的自由政策,这些都对经济转型发展起了一定作用。所以,政府应综合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加强政府在经济转型发展中的支持引导作用。
3.我国的经济转型发展
未来几年是我国转型发展的关键期,是否可以转型好,释放增长动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美国和欧洲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变革措施的一些分析,为我国实现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了一些经验启示:
3.1 积极调整相关政策,增强体制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性
过去形成的经济增长方式与新阶段的经济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甚至在某些方面形成了掣肘,因此,为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对一些不符合现行发展要求的政策做出相应调整。
3.2 把握转折点,推动结构性改革
针对经济转型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破解,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必然。面对消费结构的转变和升级,原有供给结构已不能满足多样化、高端化的消费需求,而且还产生了产能过剩与供给不足的矛盾局面,面对这样的结构性矛盾,不仅需要结构性调整,结构性改革也成为必然,其中供给侧改革更是解决供需矛盾的重大选择。
3.3 政府有效干预,发挥市场主体作用
在推进产业升级上,政府应在培育新兴产业上,政府应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力度,推动新兴服务业的发展,加强对新材料、新科技、新能源、新医药和生物的政策扶持;在政策制定上,进一步完善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等相关的法律法规,淘汰落后产业。
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提升,实现经济转型发展不仅对于我国至关重要,对于其他国家来说也有重大影响,如中德已经进入工业4.0合作的新时代。总的来说,我国经济转型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要客观把握转型的大趋势。
参考文献
[1] 于平.以新常态为引领,实现中国经济提速增效升级.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5(2):13-16.
[2] 迟福林.“十三五”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趋势与挑战.浙江经济,2015(18):10-12.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