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社区规划的作用

社区规划的作用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0-12 16:11:1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社区规划的作用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社区规划的作用

第1篇

【关键词】高速公路 花溪区 经济社会 推动

一、高速公路建设与经济发展理论

高速公路经济论表明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快慢不仅取决于社会分工协作的程度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而且还取决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当这两个条件都处于比较成熟状态时,该国就会逐步走上国民经济现代化轨道。 高速公路建设对工业发展,具有整合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促进产业转移和升级的巨大作用,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新型工业化的强大推进器。

二、绕城高速西南环线的建设对花溪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

(一)绕城高速西南环线的建设改善了花溪区经济运行环境。

高速公路的建设过程成为经济中心形成的过程,高速公路的形成过程成为经济走廊的发展过程,可以说,高速公路延伸到哪里,经济技术开发就跟进到哪里。高速公路建设促进了对内、对外开放,使引进和利用内资、外资明显增多。同时,每亿元高速公路的建设投资,能直接带动社会总产出近三亿元。自2009年来,花溪区的经济发展明显加快。2010年经济总量达到80亿元,同比增长14.6%,总量指标超计划目标9.2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3.62万元,同比增长31.8%,完成计划目标。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产值55.62亿元,同比增长13.4%。由此可见,花溪区2010年经济的发展明显要快于往年。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绕城高速西南环线公路的建成通车。

(二)绕城高速西南环线的建设大大提升了现代工业。

高速公路沿线往往成为工业升级和产业集聚发展的黄金地段。长距离、远辐射和快捷、舒适、方便的交通环境,有力促进和推动了沿线工业产业的发展。特别是那些对汽车运输依赖性强、时限要求高的企业得到超常规的迅猛发展,高速公路建设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高速公路建设带来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发展,相应促进了工业布局的战略调整,带动了传统产业改造、经济结构优化和整个工业的提档升级。花溪区2010年建设的几个大项目无一不是依托绕城高速西南环线的通车,如小孟工业园、燕楼循环经济工业示范园、黔峰生物科技园、花溪大学科技创业园、金石石材产业园。这些园区的开工建设,今后将成为花溪区的支柱产业,这不仅大大提高了花溪区经济发展的速度,而且对花溪区现代工业的成型奠定了基础。

(三)绕城高速西南环线的建设促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

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农产品的储运时间大大的缩短了,加速了农产品的流通和农业信息的交流。农村经济结构也逐渐向产业化、集约型发展。高速公路的发展,使得果菜种植、畜产、水产和蛋禽养殖业等近郊农业的范围不断的扩大。近郊农业主要是以城市为消费地,其产品一般都有保质期和保鲜期并且市场价格也时有波动。而高度公路的发展为近郊农业提供的便捷的交通和灵通的市场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也为农业生产向专门化发展提供了条件。花溪区依托绕城高速西南环线,正在加快贵阳地利农产品物流园、羊艾农产品加工基地、特驱希望花溪区畜禽养殖基地、龙井生态农业观光园、久安古茶综合开发、万亩生态林、党武大型辣椒综合批发市场等重点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同时,组建或引进特色农产品加工公司,加快农产品加工产业化,提高农产品包装水平,重点抓好党武辣椒、青岩盐菜、青岩鸡辣角、青岩玫瑰糖、青岩猪脚、羊艾茶叶、赵司贡茶、久安古茶、湖潮鸡蛋、高坡红米、高坡黑毛猪等一批精品农产品以及民族服饰、银饰、挑花刺绣等特色民族商品、旅游小商品的就地加工转化,提升整体包装上市的规模和品质,推进精品农产品的包装上市。这些农副产品将来无疑都要通过高速公路快速运送,才能产生其应有的价值。

(四)绕城高速西南环线的建设促进花溪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高速公路极大便利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同时高速公路还促进了运输结构的优化。完善、快捷的高速公路运输网,大大缩短了产销地的时空距离,降低了商品交换的运输费用,推动了商贸物流业的发展。花溪区政府工作目标中,其中一项就是围绕南环线、重点产业和园区建设,加快南客车站、孟关汽贸城、改貌集装箱物流中心、穗黔物流中心、贵阳地利农产品物流园、恒通物流中心、贵州国际汽车城工程机械物流园等项目建设。因此,绕城高速西南环线是花溪区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基础。

(五)绕城高速西南环线的建设进一步推动了花溪区旅游业的兴盛。

花溪区旅游资源类型全、品位高、特色优势突出,高速公路建设把贵阳市区与花溪众多的山水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景观联通起来,使花溪区真正意义上成为了贵阳市的后花园。同时,依靠西南环绕给带来的巨大人流,使花溪区将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成为现实。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极大地方便了游客,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和繁荣。

(六)绕城高速西南环线的建设加速了花溪区城镇化进程。

高速公路网络化建设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与周边城市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改变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格局。高速公路成为调整区域经济结构特别是推动城镇建设发展的重要依托。自西南环线建成通车后,大大加强了花溪与主城区的联系,花溪区至金阳新区仅需要20分钟的时间,花溪区依托绕城高速加大布局产业集群,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进一步提高了花溪区的城镇化水平,为花溪区成为贵阳市的一个城区奠定了基础。

三、结语

根据高速公路经济理论,我们发现贵阳绕城高速西南环线的通行大大地拉近了花溪区与市区的距离,进一步提高了降低了商品及各种农产品的运输成本,同时,不能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效率,带动了沿线相关产业的布局和快速集聚,为人口的城镇化提供了物质基础,有力推得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花溪区,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2012.

第2篇

关键词:新农村 社区规划 农村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1-134-02

作为我国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农村社区发展关系到乡村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而科学合理的新农村社区规划则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为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乡村合理布局具有深远的意义。

然而,由于我国新农村建设缺少必要的规划意识、科学观念,再加之建设资金短缺、建设力量薄弱等因素的影响,结果导致新农村其普遍存在着建设无序、公共设施建设滞后、建筑质量存在安全隐患、土地资源浪费等问题。这些现象严重影响到了农村的生产、生活和生态,影响到了乡村产业发展,也不利于乡村可持续发展。因此,进行新农村社区规划,必须从地域文化、社会伦理、环境友好、产业发展、农地利用、资源节约等多角度分析,以乡村的可持续发展为基点,以促进乡村社会经济发展为目标,以乡村的主人――农民的眼前及长远需求为核心,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只有当乡村的主人――农民成为实际受益者时,新农村社区规划才算做到位,后续的设施完善配套,地域文化传承、地方特色经济发展才有了民众基础。

一、依据农村区域的现状,分析促使其发展的因素,带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

作为新农村社区规划者,应该首先弄清楚农村社区的固有传统、已有特点,充分了解农村地域的“生产、生活、生态”特征,要尽量使农村社区未来的发展方向与本地域及县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保持一致。只有与地域社会经济发展方向一致,才能较好地发挥农村社区的已有优势并推动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

通过制定新农村村域规划(即社区规划),可以促进新农村社区与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可以整合农村社区的区位、资源、环境、交通等优势条件,同时,也有利于统筹规划农村地域的基础设施建设。

新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它与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密切相关,绝不仅仅是建设乡村房舍与乡村道路,而是影响到乡村向哪里发展的大事。新农村社区规划关系到农村否能稳定发展,关系到构建的新社区未来的经济活力与经济价值。尤其是在那些移动搬迁的村落中,由于已经从根本上打破了村庄原先存在的既有生产和生活格局,因而在重新规划时务必要考虑周详,要保障未来的新农村社区在生产和生活上相互协协调。

通过实施新农村社区规划,要为农民提供新的就业机会,要考虑到农民生产环境、生活环境的改善,还要考虑到农业经营的便利性和农民就近就业等问题。只有为农村生产提了供便利条件,才能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二、新农村社区规划要与新农村产业发展相协调

农村产业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尤为重要。在做新农村社区空间规划之前,需要先分析当地(或本区域)的产业发展前景,包括第一产业(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前景、第二产业(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业和传统手工技艺加工业)的发展前景和第三产业(交通、物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前景。

通过制定新农村社区规划,要实现全面带动农村产业发展的目标,这是规划根本目标。一方面,要在确定县域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来制定新农村社区规划,这样就可以为农村产业发展确定大方向,并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在新农村住宅设计规划中,应该要考虑到农户家庭经营如何与新农村产业发展相结合的问题。如果这两者协调的好,就可以带动农村产业发展,并促进农户实现增收。

在我国大力倡导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背景下,在设计农村住宅时,就可以通过适当增加农户的住宅面积,来满足农户家庭未来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需求。如果能预留出休闲农业发展用房的空间,就能增加农村庭院的产业发展功能,未来就能更好地带动农户以家庭为经营单位发展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

规划人员在制定新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时,必须考虑到农村产业发展的走向,比如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的发展,比如由于土地转包而产生的土地规模经营,比如乡村传统手工业的发展等。必须要使乡村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传统手艺的传承、乡土文化活动的开展等所需要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比如乡村要预留出开展公共活动的空间、土地规模经营以后农业机械的放置场所、开展农业技术指导和农民培训的会议场所等。另外,为了保障乡村产业的长远发展,农村基础设施的修建标准要适当提高,以保障未来发展一段时间以后基础设施不需要重新修建而只需要适度扩建。

三、新农村社区规划要以农村土地集约利用为基本宗旨

集约利用农村土地就要考虑到农村社区的土地价值。在新村社区规划中,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土地之间存在的质量差异,要促使农村土地合理利用,并尽量提高土地的价值和土地利用率。

对于农民宅基地的占地问题,要充分考虑到农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尽量实现集约有效的利用农村已有宅基地,不宜盲目扩大农村宅基地的占地规模。要调整农村土地功能的,尽可能提高农村已有土地的价值。通过调整乡村土地的空间布局,实现乡村土地更加科学与合理地利用。“迁村并点”就是农村社区土地空间布局调整的路径之一。通过这种农村社区土地空间布局的调整,实现居住集中化,这有利于乡村生活设施(供水、供电、污水处理等)的基础条件的改善,也能提高生活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

比如,通过提高生活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可以减少民居用地,这有利于集中建设农村产业园,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可以集中建设休闲农业设施和相关商业设施,大力发展乡村休闲产业,以提高农村社区的经济发展程度,促进农业综合经营水平的提高。同时,对于新农村社区的规划用地,也要区分不同的土地质量和特点分别进行不同的规划利用。

四、新农村社区规划要保留原有的乡村地域特色,尊重村庄原有的伦理结构

在新农村社区规划中,要保留村庄原有的建筑文化和建筑特色,要使原有的地方建筑特色和乡村风貌得以传承,要使自然山水环境与新农村社区融为一体,要使具有悠久历史的古民宅、老建筑、古村落相映成辉,同时,还要有利于当地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的开展。

现在,我国不同城市之间的建筑风格已经日益趋向于大同小异,这种发展不利于城市保留各地独特的传统文化,这是前车之鉴。因此,在制定新农村社区规划时,务必要突出地域特色和村庄既有的特点。乡村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发源地,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经历了几千年。因此,在新农村社区规划中要尊重乡村传统文化,要把新农村社区作为乡村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

在制定新农村社区规划前,应详细查阅村庄的历史资料,并对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乡土文化做仔细研究,并将这些传统文化要素落实到新农村社区的规划之中,使之体现在空间布局中、生活场所中、生产场所中、乡村民居建筑风格中。要使新农村社区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机结合,同时,也要促使地域乡土文化能够不断传承。

新农村社区规划应保持传统村落原有的自然特色和地域特色。在新农村社区建设中,如果一定搬迁村庄,那一定要选定一个历史最悠久、文化底蕴最丰厚的村庄为建设基础,要保留这个村庄在原址不动,并保留其完整性,而迁移其他村庄靠近这个村庄。当其他几个村庄迁入这个村庄时,在新农村社区规划中要尊重原来村落的完整性,要尊重村庄原有的伦理结构。同时,要让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加以整体完善。

规划要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相结合,要有利于保持农户之间的日常联系与交往。比如,当地农户如果大多都从事果树种植,那么就可以通过合理配置树种和合理布局果园,让这些果树种在发挥其生产功能的同时也起美化乡村的作用,同时还可以通过休闲农业设计,使这些果园更加便于人们来赏花和采摘果实。如果当地保留有某项传统文化活动(比如庙会、秧歌赛等),那就要留出足够的空间来促进传统文化活动的开展,比如在开展传统文化活动的季节,要为外来的游客提供参与传统文化活动的空间和便利。

乡村传统产业的经营和传统文化活动的开展,在增加乡村经济活力的同时,也为村民拓展了新的收入来源;在增加乡村文化自信和乡村凝聚力的同时,也促进了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吸引城市居民前来休闲娱乐的同时,也宣传了乡土特色和传统文化,更促进了城乡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五、新农村社区规划要与农村生产活动相结合

农村生产发展是农村保持经济活力的基础。新农村社区建设应该与农民的生产活动紧密结合。规划建设的新农村社区,既是乡村农户的生活场所,也是乡村发展农业类生产经营活动的场所。因此,新农村社区规划必须与乡村农户的生产经营活动相结合,必须适应“生产发展”的需求。

第一,对于那些以农业生产经营为主的村落,在制定规划时,应该考虑到新农村的地理位置与村庄耕地之间的距离,要保证两者之间以步行为主的交通方式的可行性。同时,还要合理配置新农村的产业发展空间。特别要注意到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共享性问题,农村各类资源之间的有效循环利用问题等。

第二,由于农村的社区人口规模有限,在制定规划时,就应充分考虑到为农户提供较为充足的生产活动空间,并提供较多的混合空间。这里所说的混合空间,是指那些可以有多种用途综合空间。比如,传统上乡村农民的居住空间与生产活动空间就是混合在一起的,这可以变现为作物种植空间与生活居住空间混合在一起,生产经营空间与休闲农业发展的空间的混合在一起等。

第三,在交通规划中,应该考虑到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时对交通运输的需求,要考虑农业规模经营以后的农业机械的存放场所和空间,要做到既便于农机具的使用,也便于农机具的保养与存放,还不应与农户的日常生活有所冲突。另外,随着乡村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新农村社区规划中也应该考虑到农户家用汽车的发展需求。在乡村宅基地规划设计中,要考虑到农户家庭生活与庭院经营功能的结合,要考虑到家庭生活生产用房舍与经营活动开展的便利性等方面的需求。

六、新农村社区规划要注重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

新农村社区规划应尊重自然和文化传统,要保护生态环境,要倡导与自然和谐共处。在社区选址时,要考虑到建筑密度、容积率、日照间距系数等,社区建筑规划与布局要讲究科学,并在新农村社区建设中选用新技术和新材料。另外,还要注重社区建设中的资源节约问题以及环境友好问题,要发展太阳能的乡村利用技术、秸秆气化燃料利用技术、农村沼气燃气利用技术等,要实现乡村能源的因地制宜多样化发展。

要以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为宗旨,来提高社区建设的效率和社区运营的效率。在农村社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中,要考虑到降低碳排放的问题,要考虑节能减排的问题,要考虑农村社区的环境承载力问题,要实现以最小的资源代价获得尽可能高的社会经济效益。同时,在制定新农村社区规划时要科学选址,尽量避免在自然灾害频发的地方选址。在选择地形方面,应当注意避免选择极端地形,要尽量减少村庄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在新农村社区规划中,要合理地规划乡村居住地,构建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保存乡村的人文与自然风貌,使规划设计更加符合乡村的生活习惯与乡村住宅的传统风格。在设计新农村住宅时,不能按照城市居民的高层建筑进行设计,应该站在乡村的主体――农民的角度,满足他们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体现乡村地域的独特景观与文化,满足当地农民对新住宅多方面需求(生活需求、生产需求、发展休闲农业的需求等)。还要通过采用新型建筑技术手段与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农民的生活成本支出,以达到改善农民生活的目的。

总之,对新农村社区进行全面的规划,是建设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我国建设乡村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相关规划设计时,一定要从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要立足于长远,设计出农村老百姓认同的实用、便利、节约的满意工程。规划者要充分考虑到乡村的经济发展需求、农民致富需求、乡村传统文化发展需求、村容整洁和环境友好需求、乡村社会和谐发展需求等,努力为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打好基础、把握好方向。

参考文献:

[1] 陈韶英.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庄规划问题探讨[D].河北师范大学,2007

[2] 崔功豪,魏清泉,刘科伟.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侯立白,李新然.农村发展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4] 贾安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庄建设规划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8

[5] 李晓,林正雨,何鹏等.区域现代农业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0(,3)

[6] 帅文波.区域生态农业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

[7] 徐涞.新农村建设规划模式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

[8] 周灿芳.我国区域农业规划研究进展[J].广东农业科学,2010(06)

[9] 朱朝枝主编.农村发展规划[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10] 周广生,渠丽萍.农村区域规划与设计[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11] 方明.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多角度思考.建设科技,2006(11)

第3篇

当前在我国居住区建设过程中,由于市场经济的引导,各种各样的规划理念、处理手法层出不穷,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然而,在规划与设计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价值取向的偏差,如不尊重基地原有的场地精神,破坏原有的山地、沼泽、湖泊等丰富的地形、地貌;根据纯形式美的法则建造注重平面构图,审美趣味低俗,与自然、人文毫无关系的景观。人们更多地将注意力放到了豪华奢侈的材料上,追求视觉的刺激,甚至纯粹以视觉的“美”与“丑”作为评定景观规划与设计的主要标准。因此,如何准确把握与定位居住区规划的审美价值取向,处理好人与自然、历史、人文、经济、政治、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成为了影响居住区规划的重要因素。西方现代社区规划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其审美价值观已趋于成熟。笔者以美国德克萨斯州的林地社区为例,对居住区规划的审美价值取向进行分析与探索,旨在为国内居住区的规划建设与评价提供参考。

2、项目简介

林地社区(TheWoodlands)是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美国新建的一系列社区中的代表,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顿以北45km的森林中。该社区占地面积为10927km2,是美国第一批总体规划型社区之一。从1964年开始,米切尔能源公司主席、开发商乔治·米切尔用11年的时间,经过300多次的交易,直到1974年才购得如此大规模的土地。该项目由最先将生态学思想引入到景观设计的生态学规划大师伊恩·麦克哈格规划设计。在总体规划设计过程中,规划师对场地的敏感程度是规划成功与否的关键。麦克哈格在社区规划中非常关注当地的景观特征、视野、排水状况及用地规划。

林地社区的总体规划包括7个已经建成的村和1个正在开发的村—格根磨房村(Grogan’sMill)、科卡恩十字路口村(Cochran’sCross-ing)、纯正山脊村(SterlingRidge)、印第安春天村(IndianSprings)、奥尔登桥梁村(AldenBridge)、黑豹小溪村(PantherCreek)、学院公园村(CollegePark)和卡尔顿森林村(CarltonWoods),村与村之间由商业及社区服务建筑和广阔的开放绿化空间分隔开来,每个村都有供精力充沛的年轻人选择的各种类型的住宅和郊野公共设施(图1)。

3、方案介绍及评析

3.1尊重场地特征

休斯顿的郊野地区是大面积的草原,地势平坦,有微小的起伏,基地上覆盖着大面积的浓密的松树林和橡树林。伊恩·麦克哈格规划组的成员认为,规划应该与该地区的原有地形特征和森林环境相结合,因为无论是从景观视觉角度还是从生态角度来说,森林环境对平坦的草原地带都具有极其重要的自然景观价值和人文价值,规划的目的应该是尽量减少人的活动对自然的破坏,在森林中营造现代居住空间,以解决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中高收入阶层在追求郊野生活过程中所引发的郊野生态问题与环境问题(图2)。

3.1.1保持以林地景观为特色的社区环境

社区规划中将1/4的土地作为森林保留地带、公园、高尔夫球场及其他类型的开放空间,并且鼓励居民沿着排水道和主要公路在所有居民区内保护和恢复当地的植被系统(图3);保持林地社区以森林景观为特色的场地精神,在密林中营造人类现代聚居环境,实现规划初期就定下来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规划目标。这一做法使规划能够成功营造出完全不同于其他社区的独特的生活空间。

3.1.2道路网络顺应自然地形

道路设计避开了人工硬质地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将主干道设置在远离泄水区的脊线上,使主干道附近和交叉路口的开发密度最高,敏感地带的开发密度有所降低。因此,开发密度高的地带主要在土壤渗透性差的区域。社区内的街道被设计成与场地斜坡垂直的步道,以留出大面积的原生态的渗透性土壤。总体规划结构中没有运用几何线形,如轴线、环路或者其他对称结构,而是基于场地的自然肌理,形成契合自然的道路网络体系。

3.2尊重人类生活与居住行为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的中高收入家庭开始追求郊区社区的行为反映了人类对优美自然环境的向往。然而,社区作为人类聚居生活的一种载体,除了要具有优美的户外环境之外,还需要有一个复杂的、能辅助人们生活的网络系统,以满足人们对教育、休闲、娱乐、工作、消费的需求。林地社区的投资者米切尔在麦克哈格的总体规划的框架上,精心设置了一个复杂的社区的各个组分—各种类型的住宅(包括独户住宅、联排住宅、住房、公寓、短期合租房等)、娱乐设施、文化设施、休闲场所、零售店、商业建筑和公共建筑。

3.2.1合理布置消费娱乐设施

在社区的框架内,每一个村都有一系列的消费娱乐设施,居民步行或者开车都可以很快到达。整个林地社区的市镇中心设在场地的东部区域。规划将市镇中心定位为能够提供零售、餐饮、娱乐和社区活动的多功能中心(图4)。一条平直的大道贯穿整个市镇中心,成为社区连接其他几个未来城镇的主通道。

3.2.2在社区内解决居民就业问题

米切尔认为,一个适合居住的社区应该能够为居民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米切尔在社区内确立了一系列商业区域,希望通过合理的商业布局,使社区的家庭数量与工作岗位的比例在近期达到1:1,远期达到1:5。林地社区市镇中心项目占地167km2(图5,图6),将成为可容纳四万名工作人员的商业空间,这样,林地社区的家庭数量与工作岗位的比例将达到1:1。米切尔相信,社区高品位的环境质量与吸引人的生活方式可以形成对高层次人才的强大的凝聚力,吸引并留住这些人才,形成高品位的人文居住社区。最近对林地社区的调查显示,25岁以上的人群中获得学士学位及其以上学历的人占总人口的55.7%,获得硕士学位及其以上学历的人占总人口的18.8%,失业人口仅占2.7%。这表明米切尔的规划理想得到了很好的实现。

3.2.3营造以家庭为中心的融洽的邻里氛围

林地社区规划对一些新近开发的邻里,作了更为人性化的考虑,更多地关注以家庭为中心的生活,社区内采用以步行为主的交通方式,建筑沿着蜿蜒曲折、被植物覆盖的尽端式小路两旁布置,以增强邻里归属感。规划通过对社区内公共活动空间的设计,促进邻里间的交往,增进邻里间的感情。此外,社区开发商通过市场调查,还专门为大龄单身群体设计了社区。

3.3尊重社区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麦克哈格在林地社区规划中较早地引入了生态规划的思想,在总体规划型社区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整个规划充分考虑了场地的所有生物因素,重点是保证动植物的生存与繁殖,维持自然原生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规划在初期就定下了7个目标:将对地表及次地表的水文生态的破坏减至最小,保护好场地原有的森林系统,建立一个自然的排水系统,保护场地的植被层,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和活动走廊,将社区的开发成本降至最低。

在林地社区后来二十多年的建设过程中,这些目标的制定对保护林地自然生态系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3.3.1减少人类开发活动对地下水位的影响

麦克哈格认为,通常的人类开发方式会减少基地内地下水的补充,加大地表水的流失程度,导致城市地下水位的下降,引发河流下游的洪灾。麦克哈格主张利用环境覆盖制约因素系统地确定最合适的土地开发原则。建筑物的保护层能够对地下水位进行最大限度的补充,保护渗透性土壤,维持地下水位,减少水土流失,防止淤积与冲刷,保护自然植被与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

3.3.2采用天然排水系统,减少地表水的流失

格根磨房村的第一阶段的开发规划,抛弃了过去常采取的用井栏、雨水道、水泥管道、地下通道将雨水直接排入河流的做法,而主要利用天然的排水系统(如长有植被的洼地、沟渠、堤坎)收集雨水。这种天然排水系统被广泛地运用到社区的建筑环境、公共活动场所和娱乐场所中。

3.3.3尽量保持原生态的自然结构

基于场地的特殊性,林地社区规划的一个构想就是保持原生态的自然结构,降低社区建成后的人工维护成本。因此,投资者在居民入住之前,鼓励居民保留院中的落叶层,建议其不要自行修建较大的草地。

4、林地社区规划中的审美价值取向

4.1追求规划与地域环境的和谐

完全顺应自然、不加任何干涉的设计是没有的。但是,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形成了共识:设计,特别是大尺度的设计,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对自然过程进行管理,设计应该遵循自然,将创作作为自然演进的一个部分,保持区域的自然特征。在林地社区规划中,道路、建筑等所有的人工构筑设施,都是与该地区以森林为主要特征的场地要素相结合来考虑的,强化了场地的地形特征,保护了原有场地的自然景观与乡村景观,将自然引入现代社区的规划中,形成了富于场地精神的特色居住空间,达到了人与自然的高度融合。

4.2追求社区中人与人之间的协调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家庭,离不开社区中的家庭生活,离不开与之相应的住区景观环境。社区的规划建设是人类生活空间的重要载体,是生活品质的重要体现。因此,社区规划的基本目标应该是营造以家庭为基本单元的社区生活环境。而规划是否适合人的尺度,是否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成为了人性化社区规划的关键。

林地社区的规划者在建造社区的过程中,希望通过设置大面积的林地保留地带、公园、高尔夫球场及其他类型的开放空间,形成幽静而舒适的特色户外空间,鼓励居民走出建筑;在室外休闲、散步、娱乐、购物过程中促成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社区内形成一种无形的归属感与邻里融洽感。社区同时为居民提供了足够的工作岗位和消费设施,使居民可以愉快地生活、工作和交流。

4.3追求规划与经济利益的协调

在美国开发的众多总体型社区的规划中,许多房地产开发商因没有处理好场地投资开发与经济承受能力之间的协调关系而破产。这就要求社区规划者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掌握大量的市场信息,能够在专业知识、经济利益及大众需求之间寻找平衡点。林地社区的总体规划通过利用自然排水系统,减少排水设施的建设,为投资者节约了数百万美元的投资,在景观视觉、生态效应与投资收益之间取得了较好的平衡;在规划先期建设过程中,减小对基础设施的投入,等到有一定销售收入之后,再进行大量基础设施建设,保证了销售收入大于先期投资。由于林地社区建成后清理落叶层将会增加成本,规划者认为可以保留落叶层,形成动物天然栖息地。

5、结语

对于国内居住区建设中出现的一些审美偏差,许多学者就如何形成正确的审美价值取向作了一些探索与反思。实际上,许多规划设计师仍然寄希望于通过自己的作品传承优秀历史文化来解决这些问题。然而,林地社区规划给了我们一些新的启示。其实,我们不应该局限于仅从历史中寻找答案,而应该回归到对时代、现实的理解与尊重上。林地社区规划更多地关注自然大地的地形特征及环境因素,以当代人在当代条件下对生活的需求为出发点,从时代、社会与自然中寻找规划与设计的方向,营造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与融洽的生活居住环境,是一个成功的现代社区规划。我们相信,居住区规划不是追逐流行与时尚、豪华与奢侈的意识的产物,一个以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为指导、朴素而和谐的居住区规划才能够经受住历史的考验。

[参考文献]

[1]美国城市土地利用学会著,杨旭华,等译.世界优秀社区规划[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

[2]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3]王向荣.地域特征与景观形式[J].中国园林,2005,(6).

[4]AnnForsyth.EvolutionofanEcoburb[J].Land-scapeArchitecture,2005,(7).

[5]JenniferPresley.TheWoodlandsBalancesNa-tureandProgress[J].CountryStyle,TXMAGA-ZINE,2004,(1).

第4篇

关键词:节约资源;新农村社区;生态技术

一.节约资源和生态技术下建设新农村社区的原则

新农村社区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农民、市场及规划人员共同参与,在坚持节约资源和生态的科学发展理念、强化规划引领、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在新农村社区建设中必须贯彻科学的发展观,应坚持以下原则

(1)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指的是一个社会,一个生态系统或任何一个不断发展的的系统在永久的将来都能持续有效地发挥其正确的功能作用,而不会收到某些关键性的资源的耗尽或过负荷的强迫而衰退,现代化的新农村社区建设要走可持续道路。

(2)政府主导,公众参与原则,发挥优势

(3)坚持生态原则和节约资源

我国的生态形式已经不容乐观,在大面积的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应运生态技术,实现人与自然环境友好共生。新农村社区建设必须坚持生态原则和节约资源,还应倡导节地、节能、节水和节材的“四节”方针,促进农村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利用。

二.新农村社区规划节约资源生态技术措施

1.社区规划选址

好的社区选址不仅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为居民提供方便.卫生.安静和而优美的环境,而且也是社区节约资源的基础,对于优化环境、可持续发展、提高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社区选址应考虑自然条件,包括:

1)地址条件良好:基址尽量平衡,适宜建设,从而减少规划建设土方量及技术难度,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2)良好的日照:人类生存、身心健康、卫生.营养、工作效率与日照有着密切的关系。更多更长的日照可使采暖建筑增加热补充,减少能源的消耗。争取最好的日照条件,是社区规划建设中建筑与空间布局的重要原则。

3)避免恶劣自然条件影响:采暖建筑不宜布置在山谷、洼地、沟底等凹地里,以避免因冬季冷气流在凹地里形成对建筑物的“霜洞”效应所造成的位于凹地的底层或半地下层建筑保持所需的室内温度相应增加所耗能耗。

2 容积率、建筑密度及日照间距系数规划技术指标

容积率是总建筑面积与社区总用地面积比值。建筑密度是各类建筑基底总建筑面积与社区用地面积的比率。日照间距系数是由日照标准确定的房间距与遮到房屋檐高的比值。

容积率、建筑密度直接反映社区建设土地资源的利用程度。较小的容积率、建筑密度可以实现较好的居住环境,但土地资源相对浪费。较高的容积率、建筑密度可以大大提高土地利用率,但居住环境相对拥挤。日照间距系数因各地地理纬度不同而异,应该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执行,避免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3 社区建筑的规划布局

1)要合理的理由社区建筑的布局特点,优化微气候环境,建立气候保护单位,有利于社区节能。气候维护单元的建立,应充分结合特定地点的自然环境因素、气候特点、建筑物的功能、人的行为活动,也就是建立一个小型组团的自然――人工生态系统。如对严寒地区和寒冷地区,可利用单元组合是布局形成气候防护单元,充分利用争取日照,避免季风的干扰,组织气流,组织内部小气候,并且利用建筑外间面的反射辐射,形成冬季有利的防护措施。而对于夏热冬暖地区,应该布置成开敞式的有利通风的环境,从而排除室内的高温,营造舒适的环境。

2)通过适当的布置建筑物,降低风速,可减少建筑物和场地外表面的冬季热损失,节约热能。利用较高建筑的背向遮挡冬季寒流风向,可以减少寒风对中、低层建筑和庭院的影响。另外,也可以采取设置防风墙、板、防风林等抵挡寒风的影响。

4 社区规划建设的新技术

(1)水资源循环可持续利用技术

1) 雨水收集利用技术:采用地下储雨池或地上储雨罐的方式收集小区屋面、庭院和地面的雨水,所收集的雨水用于冲厕、洗车、绿化用水、景观用水和消防用水,可以大大的节约水资源,达到了节水的目的。

2)中水技术:利用中水系统将生活废水经处理成为中水,可用于居民冲厕、洗拖布、物业公司洗车、浇灌植物、冲洗小区道路、消防及景观用水。中水技术使得水资源得以循环利用,大大提高了水的利用率,充分利用了水资源。也避免了生活废水对社区生态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

(2)新型能源开发利用的技术

1)风能发电技术:适用于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建设集中式的风能发电站,为生活提供电力,达到了节约资源的目的。

2)利用太阳能技术:包括可以采用太阳能采暖技术、供热技术、光电转化技术。对于太阳能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在社区建筑向阳的面上采用太阳能技术,进行采暖、供热,同时利用太阳能光电板,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可直接用于电网。还可以利用太阳能沼气池,

下图所示太阳能沼气池,它与普通沼气池不同之处是利用太阳能空气集热器“4”加热空气,用风机“6”送入卵石储热床“5”,将热储存起来,使发酵温度保持较高,从而维持较高的

产气量,尤其是在冬季最为明显

3) 生物质气技术:利用稻壳、稻草、秸秆、薪材、木材的废料,通过控制其反应的条件,使其在秸秆气化的装置中发生热化学反应进行能量的交换,产生一氧化碳、氢气、甲烷等可燃气体。从而以低品位的固体生物能源产生高品优质的燃气,集中储存,在用管道送入每户。用于取暖、炊事、发电等。

4)利用地热能:利用地下潜在能源。目前国外已大面积推广使用的是埋管式地源热泵技术。和传统的能源相比,地源热泵是一种清洁能源,它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排放量,分别比传统能源减少68%、93%、73%,从而改善城市大气污染,缓解热岛效应。同时,由于地源热泵系统的换热器埋于地下,可以保证运行50年,期间不需任何维护,因此安装后可以节省大笔维护费用。

(5)垃圾的处理、水处理的生态工程设计及绿地生态设计手法

1)垃圾生态工程设计:目前我国城市垃圾处理以卫生填埋技术为主,其优点是投入少,消纳量大。然而村镇垃圾大多是堆放,污染大气,恶化生态环境。

2)污水处理生态工程设计:利用天热的芦苇床土地处理系统处理污水,因为这类系统不需要能量输入,而且建设费用也比传统的集中处理建设费用低。

3)绿地生态设计手法:在沿村镇上风种植常绿林来抵到冬季西北风,利用荒山、荒坡、洼地种植耐旱的植被,可调节村镇水文特点和大气质量,增加了休闲的绿化空间,创造了美好的视觉效果。

三.小结

新农村社区的建设是农村社区的发展目标,提高农村居住生态环境质量,建设农村节约资源型已成为新农村社区规划设计的新任务。节约资源和生态技术作为一种新的理念形式,强调通过合理的采用生态技术措施,合理引导建设节约型新农村社区,达到节能的目的,并完善农村基础服务设施,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最终促进农村社区更好的发展。在此基础下,对新农村社区规划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李卫红著.建筑节能技术在村镇住宅建筑中的应用研究.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

方明 董艳芳编著 新农村社区规划设计研究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第5篇

公路城市入口空间地处城市边缘地带,往往既有城市的功能,又具有非城市的功能。在这样一个过渡空间,城乡二元管理体制常常带来诸如盲目占地、土地浪费、用地结构不合理、环境污染严重等土地利用问题。[2]伴随着土地管理的混乱,用地功能的复杂性接踵而至,城市工业、城市居住、城市商业、城市交通枢纽、农村居住、自然生态用地等等都可能在公路城市入口空间汇集。一方面是复杂的功能需求,另一方面是突出的管理矛盾,导致公路城市入口空间环境的不堪入目。开发商的圈地运动、农民自发的建设行为、泛滥的违章搭建等等使得区域的建成要素杂乱无章,严重影响了公路入口地段居民的生活质量以及城市的形象面貌。好在近年来许多城市逐渐认识到了城市入口空间的重要性,并开始探索提高这一地段环境质量的方法。下面以舞钢市武功社区规划设计为例,浅析公路城市入口地段的空间设计策略。

2武功社区规划设计解析

2.1项目概况

舞钢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地区,总体规划定位为“集山、水、林、城为一体的现代化工业和生态旅游城市”。武功社区地处舞钢市东北角,属于舞钢市朱兰片区与武功乡交接的城乡结合部。两条省道在用地内交汇,由此西至舞钢市城区,北达漯河市,东通西平县,南至驻马店,四通八达的交通条件使武功社区成为舞钢市东北城市入口的重点地段(图1)。武功社区规划面积约71hm2,用地地势平坦,西侧滨水。根据上位规划的要求,该地块的用地性质主要为居住,现状用地大部分为耕地,公路两边零星分布着一些工业厂房与民居,用地显得支离破碎(图2)。针对武功社区的区位条件,规划构思不仅要考虑社区本身的使用功能,还要进一步谋划其作为城市门户所要担当的责任。概括起来,武功社区规划设计主要由空间利用、空间序列和空间界面这三方面的内容构成。

2.2空间利用

公路城市入口的特征之一是空间的易演变性,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入口都处于城乡结合部区域内,这一区域是城市化过程中最敏感,变化最迅速的地区[3]。土地使用性质不稳定带来的是空间功能定位的善变。在武功社区设计中,针对社区的区位环境以及使用主体,规划制定了以居住为主,休闲、商贸为辅的复合开发策略。通过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不仅有利于解决失地农民的生计问题,同时也能将城市入口空间引入健康有序的轨道。武功社区用地规划为以下几个板块:居住区、核心商业区、物流区、滨水商业区、行政管理区以及教育科研区(图3)。各板块互相咬合,在整个用地的空间布局上,居住和商业这两个板块最为突出。居住板块分为安置房与商品房两个部分,安置房主要位于地块中部,在居住板块中所占比重相对较高。商品房则集中于西侧滨水地块内,主要为主城居民服务,政府可以利用商品房所得的收益补偿安置房社区建设所需的部分资金,在经济上便于规划的实现。核心商业区位于省道交叉口周边,依托城市门户便捷的交通条件以及可观的往来人流,利用门户地段的外向型商业空间发展大型专业市场、酒店等项目,形成与舞钢市中心区商业的错位竞争。滨水商业区沿用地西侧设置,与滨水景观紧密结合。休闲产业将滨水空间转化成经济效益,一方面为社区居民增加就业机会和经济来源,另一方面契合舞钢城市总体规划所制定的“生态旅游”城市的主题。在居住和商业板块的深化过程中,并没有将使用功能完全分开,而是采用了混合用地的概念(图4)。核心商业区内包含了高层住宅,而居住板块内,沿街也布置了连续的底层商业。这样做一方面使土地利用更集约化,另一方面能够提升街道的活力,从而避免了社区的冷漠。有活力的街道对于社区内居民的安全以及公共生活的意义是重大的,很大程度上会决定一个社区的精神面貌。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中谈到城市形象与物质形式相关的五类要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以及标志物。[4]从整体来看,合理定位空间功能奠定了“区域”这一要素,但是根据凯文•林奇的调研统计,大多数受试者认为道路是具有统治性的意象要素。因此,为了塑造城市入口空间的意象特征,必须在设计过程中对以省道为主线的入口空间序列进行整合。

2.3空间序列

序列性是公路城市入口空间的另一个特征,该特征与公路形成的线形廊道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这个视觉走廊空间中,串联了不同意象特征的空间,随着观察者的运动而不断交替。以武功社区为例,自省道从东北角进入地块开始,到省道从地块西侧穿出,规划将1.4km长的道路范围作为城市入口的主体空间序列(图5),并将其设计为四个连续的空间区域:序幕空间,过渡空间,空间,尾声空间。序幕空间从地块外开始到地块内行政管理区止。这一阶段由地块外的自然环境进入到地块内的人工环境,为了让环境转换不至于突兀,在东北角的居住地块上布置了多层的退台式住宅,控制靠近地块边缘的住宅层数不超过四层。同时由于省道在这一空间区域内由东北向转换为南北向,规划将行政管理区和商业公寓布置于道路转折处,以突出的建筑形象与广场绿化形成具有吸引力的空间节点。过渡空间由行政管理区开始到物流区止,这一空间区域旨在引导观察者进入序列的精华部分,所以空间的导向性非常重要。设计中对省道两边的空间界面和建筑高度进行了控制,省道东侧布置多层住宅带底商,西侧则是物流区的多层仓储建筑。省道在这一区域走向平直,两侧又都是连续稳定的建筑界面,所以能平稳地将视线引入下一个空间区域。空间位于省道十字交叉口处,这一空间区域是序列的精华所在,经过了前两个空间阶段的酝酿,城市入口空间形象在这一区域内得到强化(图6)。交叉口的周边安排了一些形象较为突出,体量和高度又相互呼应的建筑,如酒店商业综合体,职校教研大楼,建材专业市场,带商业裙房的高层住宅等。这些建筑围绕道路交叉口退让出城市绿地,在这一空间的中心布置作为旅游城市象征的马踏飞燕雕塑,形成序列的第二个空间节点。尾声空间由酒店开始到地块西侧的滨水出口结束,这一空间区域的主要功能是让空间序列从阶段逐渐回复平静,省道在交叉口处折而向西,两侧建筑的类型逐步趋于一致,均为居住建筑带底层商业的模式,建筑层高控制在小幅度起落的层面上,不似交叉口处的建筑高低对比强烈。地块西侧以小河为界,干道出口将滨水商业转角裙房和滨水绿地设计为第三个空间节点,让整个入口空间序列留有余音。正如凯文•林奇所指出的那样,各类构成要素事实上不是孤立存在的,区域由节点构成,受边界的限定,道路贯穿其中,标志散布在内。城市入口空间序列设计的手法虽因场地条件的差异而有分别,但都是各种空间要素的组合。武功社区规划结合了地块内省道的走势和周边地块的功能性质,对主序列的空间要素进行整合,基本完成了城市入口空间形象的框架(图7)。

2.4空间界面

城市空间界面指能对城市空间起到限定与划分作用的元素,比如建筑立面、地面、街道、植被、景观小品等。[5]凯文•林奇对边界的定义是:不作为道路或不视为道路的线性要素,是两个面的界限。这一定义强调了边沿的线性要素。由此可见,有序的城市空间界面才能够形成边界,武功社区的规划对空间界面进行了以下几个层面的思考。

2.4.1保障空间界面的统一性

为了使武功社区空间界面有条不紊,规划针对地块各部分空间类型对整体风貌进行了划分。基地西侧滨水商业带定位为:休闲、优美,规划建筑体量小巧,立面色彩淡雅。省道交叉口周边定位为:大气、时尚,规划建筑体量较大,立面色彩明快。居住区定位为:舒适、宜居,住宅体量高低搭配,立面尺度较小,色彩以暖色为主色调。这三个区域的风貌因使用功能的区别而各有侧重点,但形象上又相互契合,形成和而不同的空间界面。

2.4.2加强空间界面的丰富性

丰富性有两层含义:一是空间界面元素的多样化:武功社区的规划将建筑与景观统筹打造,整合居住区的组团绿地与用地现有的滨水绿地以及省道两侧预留的城市绿地形成景观系统。建筑界面与景观界面相互渗透,催生多样化的空间界面元素;二是空间界面元素自身的变化:以建筑高度的变化为例,武功社区的规划以核心区域高,逐渐向四周降低为基本原则,对视线敏感地带如河流沿线、组团绿地边缘等考虑建筑层数的前后变化,旨在形成错落有致的地块天际线(图8)。

2.4.3突出空间界面的地域性

首先考虑的是色彩表达,根据同济规划研究院对舞钢市城市色彩的调查取样,规划应用了基调色明度较高的色彩,辅助以暖色系的红橙黄,综合表达舞钢市的地域色彩。其次考虑的是建筑材质表达,在重要节点建筑立面上,采用了一些类似金属材质的建筑构件以表达舞钢市的钢铁冶炼文化。最后考虑的是景观表达,在武功社区的绿地系统内,不仅广泛采用本地植物进行城市绿化,而且在沿主体空间序列的城市绿地内采用微地形造景、雕塑等做法,抽象表达舞钢的山水人文意象。

3结语

第6篇

[关键词] 工程移民 规划建设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C9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623(2015)03-0072-0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301013);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13YJA790150);陕西省社科联项目(2013Z065)。

[作者简介] 张静晓(1981 ―),河南南阳人,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13~2015年度陕西省委组织部博士服务团挂职安康市城乡建设规划局副局长,研究方向:建筑经济与管理;石昌林(1962 ― ),陕西安康人,安康城乡建设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田曙安(1966 ― ),陕西安康人,安康市城乡建设规划局总规划师、党组成员。

陕南避灾扶贫搬迁移民工程是我国近60年来最大的移民工程,是陕南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着力点。安康作为避灾移民搬迁工作的发源地、决策地和推进地,加强对安康移民搬迁规划建设工作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有利于促进安康避灾扶贫搬迁安置工作规范有序开展,对陕南高质高效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案例价值。已有研究对陕南移民搬迁的资金来源、社会排斥、生计等问题进行系统视角、制度经济学、社会学等视角的研究,但对陕南移民搬迁规划建设过程缺乏基于建设规划和工程建设方面的实践分析和理论总结。毫无疑问,特别是陕南移民搬迁安置社区建设规划和工程质量控制的科学和规范开展,是该项工程健康有序推进的根本,也是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的“安居”命题的核心所在。陕南三市地理风貌相近,移民搬迁工程同步推进。为此,本研究以安康为例,从规划建设角度,以安置规划编制、规划审查与项目审批、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为重点环节,透析陕南移民搬迁规划建设过程的现实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一、移民搬迁工程规划建设现状

陕南避灾移民搬迁工程的规划布局和社区建设需要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地质灾害及其他潜在的自然灾害威胁,科学确定搬迁安置区域的功能及布局,有效配置资源,在一定条件下改善搬迁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以安康为例,目前,其社区布局、规划审查和建设情况如下:

1. 移民安置社区布局情况。根据《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置总体规划(2011-2020年)》及《安康市移民搬迁安置总体规划(2011-2020年)》的要求,到2020年,安康全面完成总体规划的22.6万户88万人移民搬迁安置任务。2011年5月安康正式启动避灾移民搬迁工程,已如期完成了年度搬迁安置任务,农村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搬迁安置了7.5万户28.6万人,约占10年搬迁总任务的34%,直接投资超过100亿元,最大限度减少了暴雨山洪泥石流灾害威胁,农民生存安全有了保障,生活环境发生了根本改变,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2. 移民安置点规划审查情况。移民安置社区规划方案实行分级技术审查:安置户数100户以下的移民搬迁安置社区376个,通过县区技术审查225个,技术评审率为60%;安置户数100~400户的安置社区228 个,通过市级技术审查32个,审查率为14.04%;安置户数400户以上的移民安置社区67个,通过省住建厅技术审查 15 个,审查率为11.94% 。

目前,陕南避灾扶贫移民搬迁工程已经采取一系列措施强化工程质量监管。通过明确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图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工程质量监督单位五方责任,规范了基本建设程序,强化了对工程项目建设过程的监督管理,400户以上的安置社区建设基本满足工程质量监管的规范化要求。以安康为例,部分县区以奖代补,解决避灾扶贫安置规划编制资金短缺问题,即规划方案获县区政府批准后,经县区住建、扶贫、发改部门联合验收合格,将规划编制资金补助到位。

二、移民搬迁工程存在的

主要问题

陕西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是以推进人的城镇化为核心,陕南避灾移民搬迁要与新型城镇建设紧密结合,须以人为本,不仅要实现搬迁农民空间上的流动,更要重视搬迁群众社会身份和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特别是在移民安置点规划编制中,提高规划参与度,完善功能设计,做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做好配套规划和建设工作。不容忽视的是,陕南移民搬迁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安康避灾扶贫搬迁安置社区规划建设普遍存在安置社区的规划编制和审批工作滞后于项目建设,规划成果未达到修建性详细规划的规范和要求,部分施工现场存在一些安全隐患等问题。

规划编制方面。一是县域避灾扶贫移民搬迁安置社区布局规划未全面完成,系统规划编制缺失。1/3的县区完成规划并通过了省市两级的技术审查,1/3的县区完成了方案初稿,1/3的县区仅仅完成设计委托。移民搬迁布局规划和安置规划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的衔接与协调存在很大缺失。二是相当部分安置社区规划缺乏严谨的地质灾害评估和防洪成果,对规划编制的前置要件和运用不够规范。三是部分安置社区的设计单位无规划资质,或规划成果没有加盖资质证章,没有法定效力。四是部分安置社区规划编制不规范、标准低,规划设计内容缺项多,深度不够。如部分县区项目文本资料基本完整率不足20%;部分安置社区规划水平低,不能满足国家强制性规范安全间距要求,住宅楼建筑间间距仅4米。五是部分安置社区存在重大调整并重新修编的问题。如某些社区规划,从低层规划调整到多层和小高层建筑布局,规模发生重大变化,原约350户,增加到920户,增长163%,几乎是新做规划。

规划审查方面。一是大部分社区的规划审查和审批手续不完善,个别县存在没有一个报市技术审查安置规划项目现象。二是大部分社区的项目建设程序不规范。移民搬迁安置社区项目招投标工作不规范,部分县邀请招标太多,具有招标手续的不超过15%;个别县相当部分安置社区无《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然而却持有《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严重违反了建设项目报建程序。

在质量安全方面。质量安全隐患大,“9县1区”安置社区建设绝大部分未通过招投标,各县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部门未将这些项目施工纳入安全监管范畴。大多数工程项目均由不具备建筑施工资质的农民施工队承建,普遍存在外架搭设不规范,临边、洞口、楼梯等部位安全防护不到位,施工用电不符合要求,施工现场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搅拌机和葫芦吊,施工人员高空作业未系安全带和戴安全帽,大于30公分的预留洞口未做预制过梁等共性问题。

三、提升移民搬迁工程规划建设水平对策

陕南移民搬迁的规划建设问题,主要在于是否强化规划编制的系统性、规划审核的及时性、规划执行的刚性与工程监管的介入性等,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解决对策:

一是高质高效地编制移民搬迁系列规划。陕南避灾扶贫移民搬迁规划必须从系统角度进行系列编制,确保各种规划的协同实施。大规模移民搬迁需要“规划先行”,把移民搬迁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结合起来,将安置点尽量布局在县城、集镇、园区周边,同步考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实现移民搬迁与推进城镇化相互促进;鼓励搬迁农民自愿流转山林、土地经营权,实现移民搬迁与农业产业化相互促进。通过编制高质量科学的移民搬迁系列规划,使移民搬迁与国家区域发展规划、陕南循环发展战略同步实施,以有利于加快城镇化、新农村建设步伐,有利于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地方政府应酬严格按照《城乡规划法》、《安康市移民搬迁建设规划技术规定(试行)》和《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公共设施建设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规划编制。

二是强化规划审批和主动管理意识。地方政府应加强技术审查“一站式”服务,将安置社区地质灾害评估和防洪防灾作为规划编制和审定的前置条件。加强对安置社区布局规划和安置社区建设规划的技术评审与报审工作,对安置社区建设项目按法律规定发放项目“一书两证”,做到项目规划实施方案、批复文件、开工报告、审计报告、施工记录、经济责任合同等资料齐全,达到县乡有档、村有册、户有表,切实发挥安置规划的引领作用。

三是加强生态保护,关注土地与人口承载力,加大跨区搬迁。在移民搬迁进程中,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人口集聚与环境承载、生产生活与产业支撑、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要注意基本农田和林地资源保护,开山改河要慎之又慎;要解决好安置点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排放和环境美化问题,提高城镇化质量及品质。安康市比较开阔的平地只有安康城区、汉阴县城和平利县城,其他县城则建在坡上或者山沟里。在耕地红线不动摇、项目用地逐年增、产业用地需求多等多重压力下,安康移民工程的土地瓶颈制约更加凸显。部分山区群众尽管已经住进移民新区,但一些地方的移民安置点因规划土地有限,难以开发致富产业。此外,如果移民工程规划不到位、实施不当,可能造成灾害转移或搬家,产生新的生态、环境、灾害问题,要积极探索新安置方式,持续推进“飞地经济”园区等跨地区移民搬迁。

四是强化规划动作刚性到位。首先要严格基本建设程序和技术审查程序,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布局规划在审批前,应由市级建设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技术审查,规划在批准后30日内,报省住建厅备案。安置户数在100户以下的建设规划,由各县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技术审查。安置户数在100户以上400户以下的建设规划,由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技术审查。安置户数在400户以上的建设规划应以县为单位,报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初审后,报送省住建厅进行技术审查。其次,刚性落实经省市县技术审查的移民搬迁规划。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布局规划和建设规划有严格的规划编制标准,布局规划要对县区范围内移民搬迁的人数、户数、类型等进行分类,每个移民搬迁安置点的用地面积、建筑面积、安置人口、户数、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投资估算、建设时序等均应按照报批规划刚性执行。

五是以合同为中心规范招投标过程,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合同制、监理制,确保避灾扶贫移民搬迁工程质量。要围绕工程质量低劣问题,解剖典型案件,查找当前工程质量监管的薄弱环节和漏洞,落实完善工程安全质量保障机制。同时,应加大建筑安全的介入工作,强化工程质量安全属地管理意识,或抽调专业人员成立机构,增加质量监管队伍力量,专门负责避灾扶贫搬迁安置社区建设中的质量安全管理,确保避灾移民安置社区质量监管全覆盖。采用网格化工程质量管理,建立实行县、乡、村三级包抓责任制,分解量化任务,层层落实责任进行全过程监督检查,有搬迁任务的村选派群众代表为质量监督员,协助监督工程质量,移民搬迁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负其责,对工程质量严格把关。

四、结 语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高质高效科学的移民社区规划建设是陕南移民搬迁工程的基石,是陕南移民搬迁工程政策实现的前置要件。本文以安康为例,从规划建设角度深入分析陕南移民搬迁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具体的对策,对陕南三市来说,具有一定的普适性。陕南移民搬迁要“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解决移民的安居乐业。从更深层次的角度讲,陕南移民搬迁是中国传统村落解体再聚合的过程,需要运用社会学原理对陕南移民搬迁工程问题进行调查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梁福庆. 三峡工程移民补偿政策发展和创新研究[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02):11-15.

[2] 王应政. 基于复杂系统科学的水工程移民生存与发展关键问题研究[D]. 武汉理工大学, 2012.

[3] 吴国新,陈智慧,李宇航. 陕南移民搬迁开启秦巴山区百姓生产生活的新时代[N]. 陕西日报.

[4] 鄢闻, 何得桂. 可持续生计视角下山区避灾型移民搬迁问题研究[J]. 前沿, 2014(Z1):117-119.

[5] 刘洁, 何彦锋, 杨丰顺. 基于突变理论的水利水电工程移民生活水平评价[J]. 人民长江, 2013(13):113-115.

[6] 李文正, 刘国航, 叶艾艾等. 陕南丹凤县移民搬迁绩效评估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 2013(12):144-147.

[7] 何得桂, 党国英. 陕南避灾移民搬迁中的社会排斥机制研究[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2(06):84-88.

[8] 冯明放,彭杰. 陕南大规模移民搬迁的系统分析[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4(2):10-12.

第7篇

关键词:农村社会发展;社会变迁;农村社区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A

1.背景研究

中国自古是农耕社会,农村孕育着中华民族的“根”。在中国历史不断发展的长河中,农民通过种植粮食,饲养家畜,农桑并举,耕织结合而形成了土地上精耕细作,生产上厉行节约,经济上富国足民、文化上天地人和的优良传统。长期以来,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发展不均衡,农村社会发展一直被忽视和被遗忘,农村居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半数,这些人口已经逐渐成为弱势群体。现如今,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着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社会事业滞后,公共服务设施缺乏,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等一系列的突出矛盾[1]。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城乡二元结构”逐渐瓦解,应当打破“城、乡”的对立,把“城、乡”看作两个不同的居住、生活、就业空间,应当引导城乡资源合理配置,实现两类空间在居住环境、就业空间、设施水平等方面的均衡化,实现城乡利益综合平衡。

2.陕西关中地区农村初探

2.1陕西关中地区农村现状

关中地处陕西中部,包括西安、铜川、宝鸡、咸阳、渭南五个省辖地级市。“城郊村”是指村庄位于城市近郊地带,在地理空间上城市与村庄距离较近,城市与村庄关系紧密,村庄受城市辐射影响较大。这类村庄保留了较为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乡土气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完善,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由于与大城市良好的互动,在产业方面与城市形成了良好的互补,二者保持着物质交换,如城市为农村提供就业岗位、农具、家电等,农村为城市提供粮食、瓜果、肉禽、乳品、花卉等农贸物资,城市与农村相互支持,相互发展。由于在关中地区,西安特大城市的影响,将“城”分为大城市边缘地带型与小城镇边缘地带型。

大城市边缘型地带的村庄,这类村庄依托城市发展态势明显,由于大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经济的增长逐步向农村地区蔓延,位于大城市边缘地区的农村发展潜力巨大,并且有多种发展优势,处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活跃地带。村庄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城市经济强有力的辐射下,大城市边缘地带的农村正面临着高速发展与转型,包括村庄产业发展模式转型,有的村庄甚至需要搬迁,转型的农村内部复杂的社会矛盾也将予以关注。

小城镇边缘地带的农村,他们依托城镇的发展,但是由于城镇经济水平的限制,并不能够为这些农村提供足够多的像大城市那样的就业岗位以及经济带动作用,但这类村庄仍然具有经济的发展潜力,但是需要发展时机。

本文将研究西安市周边农村地区社区规划,受大城市辐射影响较大,正是属于大城市周边的村庄。

2.2陕西关中农村社会变迁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陕西关中地区农村社会也发生一系列变迁。非农化与城镇化变迁:在农村引入非农产业,建立交通网络,使得城镇化深入广大农村地区。生产方式变迁:由过去人力畜力的小农经济,逐渐向农业机械化发展。并且小规模的庭院经济已不能适应要求,人畜干扰十分严重。生活方式变迁:机械化所带来的生产力提高,解放了大量劳动力,生活不再被生产所束缚。大量的农民从土地上分离出来,转移至非农产业。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趋势逐渐增强。农村家庭人口规模进一步缩小,以核心家庭成为主。

通过以上变迁,现阶段关中地区农村面临着一些问题:包括城乡差距逐渐减小,根据对关中农村社会的调查研究,如今的社会发展,“城乡二元结构”已经在逐渐打破。越来越多的人进城务工。因此就出现了“空心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非稳态”的农村社会。农村服务及基础设施配置水平低,居民对于医疗、教育等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农村无法提供,因此促使人们进入城市寻求更好的公共服务,但城市生活成本很高,这就形成了一些矛盾。此外耕地大规模流转,土地要聚集,而农民宅基地分散,分散的宅基地散落在农村耕地之中,规模大,布局散乱,这严重影响了耕地的规模,很难使土地聚集,发挥出规模效应。以聚集为组织方式的农村新型社区可以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市场、技术、经济等方面的服务。土地流转带来的土地规模集中,也为农村社区规模化集中化的发展趋势奠定基础。

3.陕西关中地区农村社区规划设计研究

3.1就地城镇化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面临着从传统的工业社会走向知识社会、信息社会的变迁,而知识化、信息化、生态化、人性化已成为现时代不可阻挡的发展潮流。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与世界各国的城市发展步伐仍有相当的差距,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想实现城镇化,绝不能走传统低度和过度城镇化的老路,应重新审时度势以抵消的城镇发展为重点,以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思想为指导,实行城乡统筹方便农民就业创收,这样才是符合我国人口众多的国情所需的新型城镇化。这种新型城镇化不是表面上的农村人口集中城市,而是通过居住模式,生活方式,公共服务及设施水平等一系列精神及生活上的提高达到城镇的生活水平,即为农村“就地城镇化”。

现实的情况中,农民已逐渐脱离了土地,其身份以及从事的产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单纯依靠土地维持生计的日子已经过去,城镇的发展辐射到农村。有越来越多的农民也依靠从事二、三产业来谋生。这种从事产业的变化并不会导致其居住地的变更,相反,由于工作的不稳定性促使农民更倾向于在离家近的地方就业,以降低生活开支。此外,对于以土地作为根本的农民来说,大多还没有被纳入城镇的社会保障,土地是最后的生活保障。城镇生活的成本相对农村较高,高消费需要稳定的收入来支撑,这些因素都阻碍了农民进入城市居住的步伐。农民在现实中,往往是选择距离居住地较近的地方工作。

根据关中地区的区位条件以及社会发展概况,要想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农村真正发展,同时考虑农民需求与自身条件限制,我们引出“就地城镇化”的概念。所谓农村“就地城镇化”,就是农村居民不向城市迁移,而是就地在原有的居住地,通过生产来达到经济发展,增加收入,完善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提高自身的素质,改变原有生活方式,享受跟城市居民一样的生活。就地在原有的居住地通过合并村庄的方式组成新社区[2]。

就地城镇化不仅是学术研究的成果,也是政府引导城镇化的策略,更是主要利益相关的农村居民的认同。但就地城镇化并非常规的城镇化路径,应当具备相应的条件才能实施,归纳总结以下:

(1)城市周边:所处的地区在城市的周边,能够感受到城市化所带来的便利,这类地区农村居民受到城市影响较大。

(2)工作周边:所处地区在就业机会或者潜在就业机会较多的地区,这类地区村民无需长途跋涉进城务工,并且可以照顾家庭生活。

(3)家庭周边:所处地区距离家庭较近,包括方便照顾家庭成员,方便打理自家耕地,有一种离土不离乡的感觉,这样使村民没有过大的生活上的心理负担和生活压力。

3.2陕西关中农村社区规划模式初探

在关中地区通过发展农村经济来实现,最重要的一点是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生活有保障,其次在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发展农村的社会事业,增强农民生活保障。通过实现这些问题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同时应当发展环境优美的社区环境,防止“城市病”[3]。

前文分析了关中农村地区现阶段面临的问题,通过这些问题,可以得出。农村地区城镇化路径为就地城镇化:首先在城市周边,可以感受城市化所带来的便利。其次所处地区就业机会较多,无需进城工作,因为进城工作生活成本较高。最后所处地区离家近,离土不离乡在生活上没有过大的压力。政策方面,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将宅基地进行整合,住宅集中布置,统一规划面积,将过大的宅基地缩减,用地指标置换到城市周边,依照级差地租理论,拍卖宅基地结余的土地指标,用土地拍卖得到的收益来建设农村新型社区。保证耕地不减少。社区规模:由自然村合并成组团,再由组团形成社区。考虑4―5个行政村合并,规模效应可以带动基础设施配置。选址服务半径一般掌握在2公里左右,农民接近自己的耕地。住宅设计:通过分析当下农村生活,住宅更趋于城市住宅空间模式,房间更加合理的布局,一些细节方面,例如餐厅满足4人就餐即可,节庆时,可与客厅连接可容纳20-30人就餐,将厕所、楼梯布置在住宅内部,设计露台、取消住宅后的巷道等。居住在向城市转型的同时也兼顾农村现阶段生活。街巷空间设计方面:突出变化,营造出更加丰富的空间层次。

4.结论

(1)社区规模

农村社区规模的确定要结合公共服务设施的半径、农民耕作的半径、以及农村环境容量等,要按照地域相近、规模适度的原则。

(2)空间布局

农村社区在总体上形成一种小村并大村的模式,在区域内,形成以公共服务为中心的聚集行政村模式,形成一个个以服务设施为重心的社区。社区是以自然村合并组团,聚集成为社区的空间布局结构。

(3)交通组织

规划步行、非机动车、机动车共享的道路,通过道路宽度的不同,营造出以步行、非机动车优先的道路环境。

(4)社区风貌

社区营造一种关中传统农村风貌,强调地域性与乡土性的传承。在社区中心规划公共广场,组团内部有街头广场,住宅有院落。构成“公共――半公共――私密”的交往空间。街巷也采用D/H在1.5――2.1范围的舒适空间,而且这样的空间相互交错,使得街巷更加丰富。

(5)住宅空间

在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不能适应当前需要的时候,新住宅空间对使用有了新的要求。例如取消前院来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车库空间的多功能用途,露台空间的利用,室内室外进出入的流线等。都表现了现代住宅对于适应农村生活的细节,既能适应农村生活方式的变化,又能集约土地,使社区成规模化。

本文从以上几个方面,结合研究目的,通过分析农民诉求,解决农村社区发展问题。突破自然经济和家庭经济,创新制度和组织。通过对关中地区农村社会的发展研究,分析发展变迁,得出一条解决农村社区发展的途径,找寻一种适应关中地区大部分农村社区建设的模式。此外,农村社区规划是解决农村就地城镇化的一种方式,农村就地城镇化需要一定条件才能实现,文章通过研究关中地区农村分布,将此种模式适用于“城郊型”农村。①、“城郊型”农村所处城市周边,城市对农村影响辐射大;②、处在城市周边,就业机会多,农民打工成本低;③、所处地区离自家耕地近,在土地流转的过渡期,可以照看耕地。

文章通过社会学分析,重点分析当今社会农民诉求,从农民诉求出发,具体解决实际问题,再与社区规划相结合,从规划的角度解决农民现实问题。从生活、生产等方面解决了农民现实问题,并且通过规划,使得农民的生活水平、精神文明方面等有了极大的提升。在今后的关中地区农村社区建设方面,具有可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陶阳.关中新农村规划设计模式研究一一“大石头”模式篇[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

2.杨世松.中国城市化期刊杂志电子版的[EB/OL]

第8篇

调控“雾里看花”

至今,上海没有推出相应的地方配套规定,反而率先放松了“三套房贷”,一度被寄予厚望的“物业税”征收试点也未见下文。

“新国十条”出台后一个月,舆论盛传上海将与重庆等城市成为首批试点推出物业税。

《上海证券报》称,上海将按户型从小到大累进增加税收:持户型较小住房者缴纳之税收也较少,大户型商品房持有者将缴纳较高额税收。

上海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回应说,物业税问题讨论多年,“如果有关部门正在做一些研究也是完全正常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官员也相继表示,对所谓“上海物业税试点征收方案获批”并不知情。

经过一轮热炒后,上海物业税试点征收未见下文。据知情者称,上海确曾递交一份试点方案,但未能在中央层面获批,原因在于方案过于保守,征税力度不足。

上海房管局以“目前不方便接受采访”为由,婉拒了《财经》记者的询问。这一说法亦未能从其他渠道获得证实。

“物业税”之外,上海土地“零闲置”同样引人注目。近日,有媒体披露了国土部1457宗闲置土地“黑名单”,令人吃惊的是,上海竟无一在列。

另一方面,中国房地产信息集团(下称中房信)7月26日的研究报告却显示,截至7月,上海2009年6月以来出让的33幅地块中只有3幅地块部分或全部开工,其余30幅地块目前尚在未开工阶段,开工率不到一成。截至今年1月,上海的闲置土地约300幅,涉及建筑面积近4000万平方米。

上海世博期间部分区域限制开工,是部分“地王”未获建设许可的理由,但在更多情况下,只是被开发商借用的“挡建牌”。《第一财经日报》引用上海市金山区规划和土地管理局用地科科长奚敏的话称,根据上海市统一要求,所有区县都必须在8月底之前完成对全区全部登记在册的闲置土地的调查、取证、认定工作,目前期限未至。

中房信分析师薛建雄表示,上海限期8月底完成闲置土地登记,或有“拖延时间”之嫌。但他分析指出,今年1月,上海曾要求开发商登记并上报闲置理由,此后不少开发商都主动去拿了施工许可证,也可能正是因此逃过“黑名单”。

“要开工也很容易,奠个基,打个桩,然后慢慢做,能一天做的我做一个礼拜,效果也是一样的。所以现在很多新地拍出去都会约定,到什么时候要建设到什么程度。”薛建雄补充说。

高调保障房

7月27日,上海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结束。据列席的上海运高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上海市政协委员曹耘透露,上海对于住房问题的态度,并未与“新国十条”出台前发生太大变化,即不在市场层面干预打压,而是集中精力推进保障房建设。

在当天的会议上,上海市市长韩正谈及住房问题时,主要强调了四项措施:旧区改造、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公共租赁房。韩正指出,上海首先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有关房地产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其次则是“结合大城市的实际,建立起科学调控需求的有关政策”。

两天后,上海规划和国土资源网悄然公示了八处大型居住社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草案)》,共占地4448.7783公顷。在今年5月举行的大型居住社区土地储备工作推进会上,有关部门曾透露,上海今年将规划选址浦东航头等23个大型居住社区基地,并于明年10月底前完成土地储备工作。

这八份规划,有四个大型居住社区披露了规划建筑面积及新增住宅比例。以浦东新区民乐大型居住社区为例,该社区规划住宅建筑约454万平方米(新增住宅建筑约407万平方米),新增住宅中动迁房农民动迁房建筑总量约56万平方米,普通商品房约100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约 251万平方米。

这四个社区规划中,农民动迁安置房共223.2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及配套商品房共651.5万平方米,普通商品房约343.6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和商品房比例约为2∶1。

薛建雄认为,此类大型居住社区的建设,必将拉低周边其他普通商品住宅价格。他指出,目前上海规划的大型居住社区主要在地铁沿线,交通便利,若能迅速大量供应,有望平抑同一区块内的房价。但这种大型居住社区多位于远郊,政府的大力建设会带动各种商业配套的跟进,从这个角度看,反而也可能会对区域房地产市场起到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