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策略探究

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策略探究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0-12 16:11:1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策略探究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策略探究

第1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地理;教学方法

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下,高中地理学科也不断改革和完善,而传统的一味强调地理知识灌输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也逐渐被淘汰。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直接影响到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因此,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引导者,在教实践中,顺应教育事业的发展形势,运用创新、先进的教学方法,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努力打造高效课堂,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为高中地理教师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任务。

一、明确师生的课堂地位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强调教师的课堂作用,让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消极的学习状态,使得教师的工作陷入固定、僵硬的形式,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需要依据新的教学理念,有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努力构建一个师生良性互动的课堂学习环境,以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1】。高中地理教师需要彻底转变以往的教育理念,积极学习现代化教学手段,努力丰富自己的知识,及时关注社会特点问题,根据教学需求和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引入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注意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以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山地的形成》时,很多学生不能准确地掌握地形倒置的原因,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可以运用分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一起分析问题,讨论影响地形的几个因素,以活跃课堂气氛,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

二、重视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在以往的地理课堂上,主要是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形式,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只需要按照教师的进度进行学习就可以了。而在新课程改革下,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构建良性的师生关系,及时听取学生的反馈情况,可以确保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2】。例如,在讲解“农业的区位选择”时,高中地理教师可以引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句诗,让学生思考荔枝的保鲜时间很短,为了让杨贵妃能够吃到新鲜的荔枝,唐玄宗会让人从遥远的南方驰运荔枝,为什么不直接在华清宫周围种植荔枝呢?引导学生结合荔枝的生活习性和生长环境分析地形、气候对于不同地区的影响和作用,促使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地理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三、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在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现象,这种现象,导致学生自主探究意识薄弱,创新能力不强,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地理教师应该努力改变这种现象,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地理学习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实现高效的教学效果。在平时的教学中,高中地理教师可以提前设计课堂提问,适当设置一些具有启发性、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从而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3】。例如,在探究“煤城焦作出路何在”时,高中地理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焦作市兴起、衰落的原因,煤矿资源枯竭之前焦作市的转型策略等,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进行发言和提问,以提高学生对地理课程的学习兴趣。而且,地理教师可以适当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具体的情境中,思考、探究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四、适当引入现代化教学技术

一些抽象、复杂的地理知识,会给学生的理解和学习造成干扰,所以,在课堂教学中,高中地理教师可以根据知识点的难易程度,适当引入现代化技术,简化教学内容,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加快课堂教学进度。例如,在讲解“热力环流”时,一些学生很容易混淆热力环流方向,不能准确掌握近地面热冷变化对气压的影响,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以flas的形式,演示热气环流的流动方向以及冷热变化与气压之间的关系,及时指出容易出错的地方,并且通过提问的形式,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五、合理组织实践教学活动

地理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适当组织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自实践,验证课堂理论知识,促使学生能够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起来,可以充分体现出地理教学的实用性。例如,在讲解地球上的大气时,高中地理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郊区实践,让学生探究市区气温与郊区气温之间的区别,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技术、书籍等找到相关的理论支持和实际案例,亩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4】。同时,在教学中,高中地理教师可以充分挖掘地理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学习内容,获取地理知识。例如,高中地理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公园等,要求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去分析所见到的事物、形象,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认识和热爱。

总结:总而言之,传统的地理教学方法不仅会降低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甚至会制约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地理教师应该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努力营造出一个宽松、自由的地理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身心投入地学习地理知识、探究地理现象,从而掌握地理规律,具有较强的地理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谢上可.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方法的创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0:194.

[2]宋成城.研究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方法的创新[J].中国校外教育,,:1.

第2篇

关键词: 高中地理教学 有效课堂 内涵 构建策略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渠道,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追求。摒弃无效教学,改善低效教学,进行有效教学,保证新课程目标的实现,是教育实践问题的挑战,也是国际教育比较的启示,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育发展的必然取向。有效性教学理念已深入人心,有效性教学是当前地理课程改革的热点。

一、高中地理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内涵

1.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可以说是教学永恒的主题,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果的唯一标准。有效教学的关键是关注学生发展的自主性、主动性,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强调学生发展中的体验与交往过程,使他们成为发展与变化的主体,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个性发展。

2.有效课堂教学。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使每一位学生都不断地获得新的知识,培养新的能力。然而同一内容,不同的教师施教,效果可能截然不同,关键在于教学的有效性。有效课堂教学缺失的现状表现在:僵化套用一种课堂教学模式,致使不同学生学习机会差异悬殊;对教学方法的选择盲目崇尚新异;学生缺乏主体意识,学习效率低下,浅于学、苦于学、倦于学、厌于学的现象普遍存在。有效教学是一种现代教学理念,强调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教学的有效性,注重教与学的统一,提倡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因此,开展有效课堂教学就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让课堂教学有效优质,探索在有限课堂教学时间内,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

二、构建地理高效课堂的策略

基于《中学地理课程标准》对中学地理教学的要求,中学地理教师必须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究式教学,从而构建地理教学的高效课堂。

1.教师应当转变教学行为。

教师应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把教学看成学生通过探究性活动主动建构学习的过程。改变教师单向传递知识的教学行为,树立以活动促发展的教学观念。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支配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与学生成绩的评判者,而是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指导者,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注意培养学生自觉、自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倡导合作探究,改变学习方式。

探究式学习是目前我国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的,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学习方式。地理学科具有自然科学特点,许多地理问题可以设计为探究式的课堂教学形式。地理探究学习的课题往往具有学科交叉的特点,没有现成的答案,一个学生的知识结构很难满足其要求,因此更需要合作研究。例如,在上“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一课时,可以这样设计具体步骤:(1)展示课件;(2)结合平时观察、收集事实依据;(3)得出结论与解释;(4)反思评价;(5)报告与交流。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互动过程,在合作游戏中,学生学有趣味;在合作读图中,学生学有所能;在合作收集中,学生学有所获;在合作调查中,学生学中悟理;在合作探究中,学生学中有问。同时,生生之间,既要倡导学习竞赛,更要倡导合作互助,从而形成高远的志向、健全的人格。

3.培养学生掌握思维方法。

打破定势思维,引导反向思维,让学生发现问题。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习惯性思维模式中跳出来,打破思维定势,试着进行反向思维,引导学生用质疑的态度学习,从中发现问题。

(1)创设情境,发散思维,启发学生梳理问题。创设情境,广开言路,多向思维,使学生在发散的思维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创设情境时,一定要设计具有开放性的问题,从而引起学生兴趣,帮助学生进一步拓宽思路。

(2)挖掘难点,探究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在新课程改革下地理探究式的学习中,教师要善于捕捉疑难点,引导学生作探究性学习,让学生自己发现和探究疑难、突破疑难,然后解决问题,从而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教学评价中增加学生创新性学习的比重。

教师评价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塑造有很大作用。提倡探究性学习方式,在教学评价中,突出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最大限度地增加学生创新性学习的比重。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品尝到探究性学习的甜头,从而达到创新性学习的目标。

5.合理运用教学手段,效益优先。

在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中,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不仅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思维深度,为学生开展高水平的认知活动提供有效的帮助,而且,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最深刻影响在于能提高学生收集、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地理知识尤其是自然地理部分,抽象性强,对学生的空间思维要求高,而多媒体技术正好能综合处理语言、文字、动画、音乐等信息,且可以动态模拟地球转动、大气运动、海陆变迁、岩浆喷发等,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达到化难为易的效果,使教学活动高效率地展开。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现代信息技术进课堂,使得教学内容与方法变得新颖、多样和有趣,利于学生应用知识。多媒体课件都是课前设计好的固定内容,无法完全符合不断变化的课堂教学情况。所以,不论计算机技术如何完善,它们都不可能完全替代传统的地理教学,尤其是地理讲授教学。教师在课件设计时,要明确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多媒体为辅助的方针,注意将多媒体技术和传统教学法有机结合。设计的课件,应具有可调控性和可修改性,并能根据教学实践,对课件进行修改、完善,效益优先。

总之,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要不断探索,大胆创新,在实践中探索适合自己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5.

第3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有效教学;策略改革

一、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现状研究

本次的调查问卷总数为400份,经过筛选,选出来有效问卷388份,其中男生193人,女生195人,基本实现性别平衡比例。

1.高中生学习地理的主动性不强

由调查的数据可知,能较主动地学习社会生活中与地理有关的现象和问题的学生所占比例为34%,一般是在教师的敦促之下学习地理知识的学生所占比例为44%,不喜欢学习地理知识的学生所占比例为22%。由此可见,高中生学习地理的主动性不强。大部分学生虽然有意向,但不能将地理知识与现实问题相联系,学生的积极程度整体不是很高。

2.高中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有待提升

由调查高中生实践应用能力方面的数据可知,28%的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地理知识,20%的学生认为地理课学到的知识有益于自己的生活,但是还不能解决实际问题,52%的学生认为自己不能够将所学的地理知识应用到社会生活中。由此可见,地理生活化教学没有切实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但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地理生活化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同时,关于教教学模式方面,如今的课堂,仍有74%是以教师讲课为主,而以学生参与为主的课堂和师生互动的课堂只占26%。大部分学生很想参与到课堂之中,喜欢与教师互动、与同学合作的教学模式。56%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模式比较死板,方法不灵活,课堂没有吸引力。52%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枯燥无味,不能真正应用到社会生活中,学习没有意义。

二、打造高中地理生本课堂的教学策略探析

1.以生活现象为切入点,实现地理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在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应当以生活现象为切入点,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并从中引出学习课题,使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的生活意义和价值,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和动力。

同时,为了使学生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有效建构,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事实证据,灵活导入,将生活现象引入地理教学,并将地理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为学生建构知识提供有力的支撑。例如,在学习高中地理必修一《全球气候变化》的“大气环流”部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最近的气候变化情况,利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各地气候类型,以及形成此类气候变化的原因。

2.以互动合作为落脚点,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

互动合作,能够激发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思维、修养的全面提升,实现知识技能与人文修养的高度融合。首先,教师要利用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形成提问的习惯。其次,要引导学生学会合作搜集信息,提高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思维,逐步培养问题意识。要让学生学会提问,就要改变传统的教法。在预习中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在实践中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

3.以学生的发展为根基,面向全体学生的成长

所有的教学策略,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整个过程都必须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终身发展的能力,使全体学生都能成长为不同类型、不同领域的专业人才。

4.以灵活激励为主线,构建师生互动机制

首先,教师应该及时学习先进的理论知识,努力更新教育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从讲台上走下来,融入学生中,运用情感策略,与学生建立双向沟通的合作关系,激励学生不断进取,促进学生发展。

其次,教师应该改善知识结构,掌握新的技能与方法,转变工作方式。积极参与课题研究,着力提升自己的思悟能力。只有用先进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才能丰富教学方式,重构课堂教学。

笔者在高中地理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通过深刻的反思与总结,提出了当前解决高中地理教学问题的一些途径,希望更多的学者和教师能够关注高中地理教学,使更多的智慧投向高中地理的教学改革。笔者相信通过无数教育实践者的不断努力,高中地理教学研究的实践水平一定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邵志豪.高中地理课程中活动的设计与教学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第4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策略

高中地理教学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特点,要想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将地理学科传统课堂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在地理学科教育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设计出灵活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其将所学知识准确、灵活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其巩固所学知识,也能够进一步锻炼和提升学生的观察、创新以及合作探究等方面的能力。

一、优化高中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的策略分析

1.提升教师综合素养,增强实践意识

加强教师综合素养的提升,主要是因为教师专业素养的高低对地理活动的设计、开展能够否顺利、高效也进行有着直接影响,为此,教师首先就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其中涉及地理观察、实践调查,以及熟练、准确使用地理教具等多方面的能力。同时,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织者与引导者,要想让学生轻松、快速地掌握所学知识,就必须要准确把握教学模式,突破传统教学思维的束缚,与时俱进,积极设计出新颖、多样化的综合实践活动,并通过实施科学有效的设计策略来不断提升活动质量,从而不断提升高中地理教学水平。

2.结合教材设计实践活动,注重应用巩固

教材是教学及设计实践活动的重要基础,因此,在设计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应重视教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并围绕教材内容,设计出内容新颖、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如,地理实验、调查、实地考察等,让学生通过参与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把知识理解得更透彻,对相关技能有更灵活的掌握,促进其地理素养的不断提升。比如,在讲解完交通运输布局、地形和气候等方面的知识后,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计“我爱画地图”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手绘来向大家展示自己喜欢的地图,如,世界地形图、中国铁路干线图、气候分布图等。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相关地理知识,也能够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提高其综合学习能力。

3.结合环境问题组织综合实践活动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重要职责,所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不能一味地注重知识的传授,还要加强思想、德育方面的教育,并将传授知识、德育、智能教育与锻炼进行科学整合,促进三维教学目标的落实。其中环保教育内容对渗透德育教学有着重要作用,而环保意识的培养与提升又与地理学科有着紧密联系,如。“水圈与水循环”知识的讲解,就能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到节约、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应重视起环境活动的设计与开展。比如,旅游环境问题。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外出旅游也逐渐成为人们放松身心的首要选择。但是在旅游中,乱刻乱画、随地扔垃圾的一些不文明现象也是层出不穷,给旅游地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对此,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结合本地实际开展关于生态旅游的专题讨论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针对“何为生态旅游”“生态旅游为什么会有益于环保”“若你是旅游者,会选择怎样保护环境”等问题,让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还可以结合其他学科开展更生动、有趣、多样化的实践活动。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与探究能力,也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更丰富的知识。

4.强化活动方案设计,避免形式化

要想高质量、高效率地开展地理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就必须要对活动方案进行精心设计。比如:在开展“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实验课程时,为了让学生对海陆间的温度差异,以及季风形成的原因,教师就可以利用沙子与水的热力性质差异的实验来对相关知识进行模拟,从而让学生对地理知识间的密切联系有进一步的了解,获得举一反三的效果。同时,这个实验活动的开展,往往需要学生逐渐地默契配合,这样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氛围,增强教学效果,也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

二、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中应注意的几点

1.应紧紧围绕课程改革与时展趋势

进行时展需要的是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而新课程理念也强调教师要积极探索新颖、科学的教学模式,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使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可以得到更全面的锻炼与提升。而高中地理教学则可以作为良好的切入点,教师应通过整合地理知识,通过采取科学、新颖的设计策略,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具有充分趣味性、实践性、创新性的地理综合教学活动,进而促进学生思维、认知和操作技能的协调发展。

2.应充分考虑乡土地理内容

每个区域都具有自身不同的地理特征,要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关于高中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策略的分析叶先流(福建省大田县第一中学)摘要:新课程理念强调高中地理教师在设计和组织相关教学活动时,不能一味地追求知识的新颖、丰富,还应重视学生实践与发展也必然要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所以,在设计综合实践活动时,教师应充分结合本区域的地理特征,设计切合乡土实际的综合活动,从而全面锻炼和培养学生严谨务实以及积极探索、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同时,作为学生综合性学习的重要载体,乡土地理也能够为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供重要的研究平台。

3.应兼顾学生、学校的具体情况

对于高中地理教学来讲,为了确保相关综合实践活动顺利、高效地开展,在设计活动时,教师应全面了解和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结合其认知特点与规律,设计出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以此来确保学生都能够得到全面锻炼与实践。同时,针对活动的开展还要充分考虑到学校的实际情况,充分整合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如,学校的各种活动、图书馆、校园网、地理园等,进而为各种综合实践活动的高效开展提供有力保障,也通过不断开发和利用教育资源来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总之,高中地理教师应认识到加强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对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培养和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性。在日常教学中,应深入钻研教学内容,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实际需求,结合乡土实际,设计出新颖、多样化的综合实践活动,从而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能够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实践、创新能力,增强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王艳花.高中地理环境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探究[J].学周刊:A,2011(12):62-63.

[2]吴国财.高中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地理实践研究[J].新校园:中旬刊,2014(9):187-188.

第5篇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高中地理;有效课堂

一.前言

近些年,高中的地理教学越来越多的应用了信息化技术,这既能有效的提高高中地理的教学效果,同时也符合信息时代的发展需求。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化技术需要及时的采集信息,并通过这些技术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加工,从而达到传递信息的目的。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来搭建高效的教育平台,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信息化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有效拓宽学习资源,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

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于信息化的技术,为学生展示与地理相关的知识,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通过现代化的网络技术,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更为直观的认识地理图像,让学生在更加真实的环境中去感受地理事物以及地理现象,将课本中较为抽象的文字知识以具体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这样做既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帮助学生增长地理见闻。

(二)帮助学生更加真实的理解地理知识

信息化技术能够形象化的将地理过程展示给学生,让他们能够更加真实的理解和领悟地理知识以及地理规律。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能够将在时间以及空间方面跨度较大的地理事物以完整的形式展示出来,例如地壳的运用情况、潮汐情况、以及地球上事物的具体演变过程等等。通过观察这些事物的动态的变化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现象的规律[1]。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这些内容进行反复播放,并及时对学生进行点拨,引导学生系统化得掌握相关知识点。

(三)运用信息化技术,有效活跃课堂气氛

高中的地理知识,有些知识点比较复杂,教师的讲解有时很难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透彻的理解,而运用信息化技术就能很好的简化相关的知识,帮助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地理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知识点展示给学生,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三.以信息化技术打造高中地理有效课堂的策略

(一)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能够有效的创设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地理环境情境。例如,在讲解欧洲西部这一部分内容时,为了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教师可以在课前给学生播放世界名曲《蓝色多瑙河》,让他们再轻松的氛围中欣赏一些欧洲的美丽风光,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提出学习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在高效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相关的问题情境,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同时注意这些问题的难易程度。此外,教师还要根据教学内容搜集一些配套的地形图、气候图等,科学的设计幻灯片,让学生借助于这些幻灯片资料进行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教师要及时的表扬积极发言的学生,以此来促使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在探讨中发现新知识并掌握新知识。

(三)提供与地理有关的事实信息,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高中地理教师在课堂上在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展示地理信息时,要多医用图形、数据图表以及动画视频等等,积极的再现地理环境,让学生在较为真实的环境中去感受地理事实,获取学习地理的方法,科学解读地理信息,从而理解地理知识,提高自身分析地理的能力[2]。例如在讲解气候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展示一些不同气候带的植被以及地理环境,通过展示这些真实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列举现实中的地理事例,拓宽学生的视野

由于我们身边时刻都会产生一些地理事件,高中地理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的技术为学生列举与所学地理知识相关的现实地理材料,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现实有机相连,以此来拓宽学生的地理视野,并更好的理解地理知识。例如,在学习到“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这一节内容,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播放雅安地震发生后的救灾录像以及图片,让学生列举救援的措施,然后教师结合教材内容给学生总结如何在自然灾害发生后及时的进行救援。

四.结语

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应该信息化技术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简化教学内容,以形象化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展示需要学习的内容,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地理知识,并最终提高实际教学效果。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要广泛的应用信息化技术,以此来构建高效的课堂。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地理教学;小高考;课时紧张;有效教学

地理新课程提出“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学习“对学生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重视学生的探究活动,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注重基础知识,强化基础技能。地理学业水平测试重在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应用,必须得到地理教学课时的充分保障。

现今的高中教学“以语数外为主,以六小科为副”,课时安排偏重语数外,教师普遍反映学业水平测试科目课时紧张,尤其是地理。基础知识不扎实。混淆不清、一做就错,阻碍了小高考的有效复习。

一、地理教学课时紧张1地理教学课时安排少

目前很多学校挤压六小科课时,全力保障语、数、外的教学时间。江苏省地理学业水平测试范围包括“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三大模块,必修一至少安排36个课时,必修二需34个课时,必修三也要30课时。而学校只安排地理一周2节课,远远满足不了考试说明对教学时间的要求,势必造成课时紧张。课堂刻意缩短教学过程,该省的省,不该省的一带而过。

2地理初高中衔接断链

目前中考虽考地理,但分值比较小,有的地区满分只有10分。这一指挥棒无疑让社会、学校、家长、学生的学习重心偏移,突出语数外,地理成了名副其实的副科。初中地理课的开设并不理想,初一开设,初二中考。一周只有2节课,教师多半是非本专业教师兼职,短时间内依靠高强度死记硬背的方式强制应付地理中考。地理初高中衔接断链,学生缺少必备的地理知识储备。脱节的相关内容交由高中课堂补充,课时明显不够。教学内容的扩充必然增加教学时间,使原本课时不多的高中地理教学“雪上加霜”。

3考试说明把握不准确

新课程推行“一纲多本”的模式,一改一套教材一统天下的“教师教教材,学生学教材,考试考教材”局面,提倡教师灵活地“用教材”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考试说明的要求是宏观的,课堂教学的目标是具体的,讲什么,讲到什么程度,理解上有偏差。受多年教学经验的影响,加之备课不充分,无意识地提高教学要求,无形当中增加教学时间。具体概括为:没充分备学生,高要求高标准,教材版本差异。

4探究活动过于学术化

心理学研究表明,“高中学生对各门课程感兴趣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对学科价值的认识”。新课程突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理念,重视地理探究活动。鲁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三,探究活动冗而繁多,有些过于学术化,学生无法理解。不知所措,无从下手,只能依赖教师。教师课堂上引领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又得占据大量教学时间。

二、高效教学掌控课时备课不充分、教材版本多、课时安排少等诸多原因造成了课时紧张,“解铃还须系铃人”。积极探讨缓解课时紧张的应对策略,以期在小高考中争创佳绩。

首先,重在“备学生”,切实精心备课。其次,依据考试说明,合理实施教学。具体化为:深入钻研,抓住核心。研究真题,统筹复习。整合教材,灵活取舍。再次,整合多种方法,机灵驾驭课堂。高中地理小高考牵涉面广,内容多而且分散,整合多种方法,或图解法、或比较法、或图文综合法……灵活驾驭课堂。如图形串联讲解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和成因、洋流分布、自然带的分布等,探讨逻辑性强的地理规律,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采用比较法分析气旋与反气旋、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锋面系统、地球自转和公转等知识的异同。最后,关注时事热点,突出地理应用。从历年地理小高考试题看,许多题目都关注时事热点,突出应用地理,具有时代感和创新性。地理复习应注重以时事热点为背景材料,引出相关地理问题,考查学生应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做到学以致用。平常注意收集相关热点素材,编制地理应用试题,印发给学生训练,考前再做一个热点时事专题,尽量节省教学时间,打有准备之仗。课时紧张已是地理小高考不争的事实,但只要教师肯从多方面去努力,诸如充实备课,整合教材,灵活取舍,研究真题等,节省教学时间,就能从容应对课时紧张。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翻转课堂;应用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现代教育教学过程中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现代化教学模式,可使传统教学模式得以改变,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现代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应当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加强认识,并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对其进行合理应用,从而使教学质量及水平得以提升,对学生进行更好培养,促进高中地理教学能够得以更好发展,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得以更好发展。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行性及优势

就当前实际情况而言,在各个阶段教育教学过程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均已经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并且取得较好成果。就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际应用情况而言,其在理科学科教学中应用相对而言比较广泛,这主要是由于理科学科的教学内容通常情况下均具有比较清楚的系统脉络,并且知识点也都比较明确,在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相关视频较好展示出教学内容。然而,对于文科学科而言,其大多数教学内容都偏向于感性,需要教师与学生在思想情感方面进行沟通交流。然而,对于高中地理而言,虽然其属于文科范畴,然而其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理论性,并且具有较强抽象性,所涉及概念、原理以及规律相对比较广泛。在传统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都是单纯展示给学生知识点, 并未能够引导学生对地理事物及地理现象本质进行探究, 导致学生对这些知识未能够进行较好应用。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改变以往教学模式,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应用十分必要。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通过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于比较抽象及比较复杂的一些地理知识,教师可将其制作成相关视频, 从而使教学内容主动性及趣味性能够得以增强, 学生在对地理知识进行学习过程中可依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观看,从而使学习目的性及针对性得以增强。对于比较难理解且比较难掌握的一些知识点, 学生可反复进行观看,使理解及记忆能够得以强化;对于存在疑惑的一些问题,可通过课堂讨论方式将其解决。在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性可得以明显体现,对学生学习主动性及积极性提升十分有利。另外,通过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协作及相互探讨等方式,学生之间可加强互动及交流,可使学生协作能力及探究能力得以提升, 对师生关系转变及良好师生关系形成十分有利。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应遵循的原则

首先,应当遵循以学生为本原则。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树立以学生为本理念,应当对教学加强研究,对学生学习进行引导。对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而言,其目的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使师生共同对问题进行探讨,依据不同学生不同问题,教师在最大程度上给予其指导,从而使学生学习效果得以提升。因此,教师必须要注意遵循以学生为本原则,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在教学设计及课堂互动中积极主动参与,从而使其对地理知识更好了解及掌握。

其次,应当遵循互动有效性原则。课堂互动所指的就是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语言信息及非语言信息进行合理利用,有效激发学生思想,使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可形成相互作用。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但要使学生对地理现象充分了解,更重要的一点是应当使学生探究地理现象本质,因此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过程中应当注重互动有效性。

第三,应当遵循培养学生能力原则。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传授学生地理知识之外,更加重要的一个方面为应当对学生学习能力进行培养, 为能够终身学习奠定理想基础。所以,在应用翻转n堂教学模式过程中,在实行教学设计过程中, 应当对问题解读思路及方法方面的设计加强重视, 从而为学生更好进行自主学习及探究奠定更好基础。

三、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

3.1合理制作教学视频

对于高中地理课程而言,其所涉及知识面范围比较广泛,并且难度相对而言也比较大,内容也比较枯燥,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属于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及任务。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为能够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得以较好应用,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应当进行较好准备,对学生知识水平及知识接受能力应当全面了解,与学生自身特点进行有效结合,对于地理教材应当深入仔细进行钻研,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在此基础上制作与学生实际需求相符合的教学视频,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另外,教师应当合理设计相关问题,并且要鼓励学生对这些问题积极进行小组讨论,从而使良好学习氛围得以形成。比如,在对“遥感技术及其应用”这一内容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对教材中整体内容进行充分把握,在对教学视频进行制作过程中可融入一些实例,也可加入一些相关图片,从而使视频内容能够更加丰富,使其画面感能够得以增强。在视频之后教师可设计一些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对这些题目进行回答,从而可较好巩固学习内容,使课堂教学能够得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3.2合理开展课堂教学互动

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 为能够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得以更好实现, 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就是应当合理进行课堂互动, 在这一方面可对交互式白板教学方法进行运用。对交互式白板教学方法而言,其就是将传统板书模式和现代多媒体技术及投影技术进行有效融合, 属于比较高效的一种教学方法,可使课堂教学效果得以较大程度提升,使教学目的得以更好实现。该教学方法选择交互式软件,可使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互动性得以有效增强, 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及学生之间可有效进行交流, 使学生积极性能够得以有效提升,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中较快融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对于该教学方法而言,其比较明显的优点就是比较直观、形象,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该教学方法的运用,可使课堂实现较好翻转,使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最终可使学生更好掌握地理知识,使其地理知识水平得以提升。

3.3通过合作讨论方式使学生问题解决

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为能够使教学目标得以较好实现,首先应当对知识内化过程加强关注,这在教学目标完成方面也属于十分重要的内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能够使课堂教学问题得以较好解决,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应当加强课堂讨论,这一点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也属于十分重要的内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对这一点充分认识,与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结合,具体进行分析,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思考,加强讨论及交流,从而使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得以增强,使学生更好进行地理知识学习,最终可课堂教学效果能够得以有效提升。

四、结语

在现代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对学生能力进行培养属于十分重要的内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应用。作为高中地理教师,应当在充分认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优势基础上,把握翻转课堂设计原则,通过有效方法及策略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有效应用,从而使课堂教学效果得以提升,对学生能力更好进行培养。

【参考文献】

[1]詹秋香.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地理翻转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J]. 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5)

第8篇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高中地理教学迎来了全面改革,无论是观念还是教法都要接受严峻的考验,这无疑给教学带来很大挑战。在这一背景下,如何提高教学有效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课堂主导,教学活动的设计者,教师要打破传统,创新引导,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其在良好的环境下积极探究、主动思考。将结合实际具体阐述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具体运用,以此探索优化策略。

关键词:高中地理;比较法;策略

作者:赵加兰(云南省腾冲市第五中学,云南腾冲)

新课标要求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及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基于这一目标,教师就要运用比较法引导,以此促进对比,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完善认知,更加全面地掌握内容。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比较法的优势,以此激发学生,让其在兴趣驱动下主动探究、积极思考,以此得出结论,加深知识理解,提高课堂效率。

一、发挥优势,灵活运用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习惯讲解知识,将知识直接传递给学生,以此促进学生的理解、记忆。这种方法虽然有效,但是机械、单一,难以发散学生的思维,阻碍了其综合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借助比较法引导,打破传统,激活思维,在改善课堂的同时促进学生的认知。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涉及内容广泛,具有明显的逻辑性、区域性特点。进入高中以后,学习难度明显增加,学生要掌握的内容更多,无形中给其增加了很多压力。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就要加强引导,在原有基础上引入比较法,带领学生梳理知识,构建体系,以此提高效率,让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在这一过程中,不同学生对比较法会表现出不同的理解,因而在运用时会产生差异。对此,要包容接纳、理性看待,将知识简单明了地呈现给学生,让其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从而提高分析、理解能力。比较法强调将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课堂,以此调动学生的认知,让其在熟悉的情境下认知,以此拓宽知识面,提高学科素养。长此以往,不仅能改善学生的学习,还能增强其学科探究兴趣,进而推动教学,达到预期目标,以此促进综合能力的发展。

这样的设计不仅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让其在运用比较法的同时加深理解,还能调动其学习兴趣,继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及时点拨,在关键处启发,充分发挥比较法的作用。

二、调动课堂,完善认知

比较法并不是单一的一种方法,而是有很多种,像类比、借比、纵比、横比等,教师在教学时要结合内容灵活选择、综合运用,以此调动课堂气氛,将学生从传统单一的知识讲解中解脱出来,实现学习效率的提升,以此获得突破性发展。

在以往的教学中,对历史学科,大多数教师会选择讲解,虽然有效,但是形式单一,时间一长就会让学生觉得枯燥,影响课堂效率。为了避免这一问题的出现,就要运用比较法,适当增加其他方法,以此活化教学,提高课堂趣味性。在讲解“水圈和水循环”内容时,教师就可借助比较法辅助讲解,以此促进学生对洋流及其地理意义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引入世界四大渔场的分布,引导学生总结影响,加深知识记忆。具体实施时,可呈现四大渔场所在的地理场所,借助图片展示对比分析北海渔场、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以及秘鲁渔场,其位置分别在东格陵兰寒流和北大西洋暖流交汇处、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交汇处、拉布拉多寒流和墨西哥湾暖流交汇处以及秘鲁寒流的上升补偿流处。这样一来,学生就能直观地比较出四大渔场的共性,进而总结其分布特征和洋流的关系,最后得出洋流对海洋产业的影响规律,高效达成教学目标。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法,先让其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之后在班级讨论,以此展开针对性探究,提高课堂效率。这时,教师要在教室巡视,密切关注学生,及时提供帮助,以此激发其学习能动性,有效落实课堂目标。

三、延伸思考,提升素养

高中生自主意识强,对问题都有自己的判断能力,思维处于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意识到这一点,教师就要加强教学设计,结合学生认知特点开展教学,将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展示给学生,让其灵活比较、深入思考,有效提高课堂效率,让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

在课堂上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我选择运用比较法,在学生掌握的基础上适当延伸,以此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其在思考中培养能力,加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讲解“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时,单一地讲解学生难以掌握内容,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对此,我就引入对比,首先借助多媒体展示我国不同地区的环境破坏程度,一幕幕画面触目惊心。人们却没有意识到这样做的严重后果,环保意识有待加强。之后,由城市切换到农村,相比城市,学生发现农村学生环保意识更差,存在很多破坏现象,像乱砍滥伐、河流污染、土地资源荒废等。对此,我借助具体的数据直观呈现,将破坏前后的影响展示给学生。与此同时,开展小组学习,给其提供探究、交流的平台,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其在不断认知中拓宽知识面,实现学科素养的提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难度的调控,准确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面向全体,让每个学生都获得相应的发展。

充分运用对比展开引导,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其在具体情境中思考,之后在交流中得出结论,提升学习效率。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加强对学困生的关注,及时提供帮助,促进问题的解决,以此增强其探究的信心。

总之,对比法的运用是促进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途径,不仅能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活跃课堂,调动思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其在不断深入中发散思维,培养能力,培养学科素养,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