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

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0-12 16:11:1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

第1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许昌市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8.020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8-00-03

信息化建设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变革的技术手段和基础性工程。《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逐步建立以会计信息化为基础的企业综合报告统一平台,全面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加快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步伐。许昌市地处中原腹地,具有承东启西、四面辐射的独特区位优势,2015年年全市生产总值2 170.6亿元,全市中小企业发展数量达到29 673个,存在着经济增速放缓、服务业发展较慢、信息化程度不高等问题。通过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可以使业务高度集中化、信息共享,为企业的决策和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主要选取许昌市符合我国中小企业划分标准的100多家企业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是会计信息化实务工作相关人群。该问卷的调查目标主要是更好地了解许昌市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现状以及信息化进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许昌市的会计行业发展。问卷一共包含24个问题,对企业基本信息、会计信息化硬件、软件条件、会计人才培养及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全方面的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问卷129份,其中企业涉及制造业、商业流通、批发或零售业、交通运输和邮政业、服务业、建筑业六大行业,分布于许昌市的“五县一区”,包括魏都区、许昌县、禹州市、长葛市、鄢陵县。

1.2 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的形式,问卷的设计主要根据财政部2014年起实施的《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第三章对于企业会计信息化的相关规定,分别从会计信息化的应用现状和会计信息化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两个方面了解当前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推进、会计信息化工作目标的达成和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的执行情况。

2 许昌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现状分析

2.1 许昌中小企业已经达到了基础的会计信息化水平

从调查来看,许昌中小企业基本已经达到了基础的会计信息化水平。有100%的部门都备有计算机,其中70%的公司人手一台,经常使用计算机的企业占89%,有68%的企业要求会计从业人员需要精通计算机技能。目前在许昌市中小企业中计算机的业务操作已经相当普及,大部门的从业人员已经能够适应信息化建设中计算机的使用,业务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也得到很大的提高。调查的企业85%购置了会计专业软件进行账务处理,65%的企业设置了专门机构或岗位负责会计信息化工作。

2.2 大多数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水平不高

虽然调查的企业都已完成了前期的会计信息化工作,但是可以发现,这些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化水平还比较低。大多数企业都选择购买市面上的通用会计软件,其中有50家企业使用的是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用友畅捷通和金蝶KIS,31家企业购买了用友U8、金蝶EAS等适合于大中型企业的软件,10家企业选择在线的会计记账平台,只有18家企业选择开发ERP系y。40%的企业尚未筹建信息备份管理制度,只有23%的企业建立财务信息平台,中小企业在信息公开、信息共享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2.3 高学历会计人才少

在许昌的中小企业中,有90%的中小企业会计人才数量都在6人以下,其中3人以下的企业占到了63%。会计从业人员平均年龄在20~39岁之间,其中58%介于30~39岁之间,23%介于20~29岁之间。41%拥有本科学历,40%为大专学历,研究生以上学历不到1%。

2.4 会计系统模块偏向财务核算

通过调查,在许昌中小企业使用的会计信息系统模块中,使用最多的分别是总账管理系统(67%)、现金管理系统(54%)、收入费用管理(38%)和出纳管理系统(33%),这些都是企业会计账务处理最基本的模块,而企业管理会计相关的模块,如成本管理系统(19%)、预算管理系统(9%)、预测分析系统(4%)和决策分析系统(1%)的应用非常少,有49%的企业日常工作中不包含财务分析工作。由此可以看出,中小企业在管理会计的信息化建设方面还比较薄弱,对于企业财务管理和财务决策的贡献还比较少。

图1 会计信息系统模块

2.5 会计信息不共享,系y之间集成效果差

调查的企业中,有42%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为独立应用模式,无法与供应链、税务、银行、生产制造等系统进行集成,实现信息流的统一,只有15%的企业将会计信息系统作为企业信息化整体(如ERP)中的一部分集成应用。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不顺畅,削弱了部门之间的协同作用,影响了企业的管理和决策效率。

2.6 会计信息化工作领域了解不足

虽然大多数企业了解会计信息化,但是对于会计信息化的工作领域的认识程度不深。有68%的受访者没有听说过云会计,有57.85%的受访者没有听说过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有32%受访者没有听说过ERP,有超过一半的受访者并不了解《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更不用说按照规范的要求制定公司的会计信息化规范。

3 许昌市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程度不高的原因

3.1 管理层对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调查发现,共有46家企业认为管理层对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不够重视。许多中小企业的管理层对于会计信息化的概念模糊,主要还停留在“会计电算化”的阶段,误以为只要购买了会计软件进行会计核算就是实现会计信息化,认为会计信息化的作用就是减轻会计员工的工作压力,对于会计信息化能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认识还不足,重软件而轻信息。许多中高层领导对信息化建设持保守态度,不愿意投入资金进行信息化建设,直接影响到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推进。

3.2 缺乏有力的财力支撑

调查发现,在许昌市的中小企业中会计信息化投入普遍较少。有60%的企业会计信息化年投入小于1万元,有33%的企业会计信息化投入在1万~5万元,5%的企业投入在5万~10万元,只有2%的企业的投入在10万元以上。许昌的中小企业存在着盈利能力低、资信状况差导致融资能力难的问题。虽说国家这几年已经出台很多中小企业融资优惠政策,仍然是僧多粥少。企业基本的营运资金本身就比较拮据,通常会投入到生产、营销和业务推广等方面,投入到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资金就更少了。调查显示,有近34%的中小企业认为资金不足是信息化建设中的主要障碍。开展信息化不但要购买硬件软件,还要进行系统维护和人员培训等后续支出,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中小企业的信息化进程只能望而却步。

3.3 管理不够规范,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中小企业的管理观念落后,管理方式老旧,业务流程不规范使会计信息系统在中小企业的实施效果不大。中小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普遍缺乏针对性与整体规划性,由于各部门之间不能很好协调,系统集成性差,对信息化建设造成了较大阻力。信息在企业内部部门之间没有形成共享通道,而对外又不能跟客户、供应商及时沟通,继而出现“信息孤岛”,导致信息质量下降,无法为企业决策和管理服务。

3.4 会计从业人员的信息化水平低

缺乏高素质的人才也是会计信息化普及程度不高的一个主要问题。中小企业聘用的会计从业人员多为低层次财务人员,他们懂得基础的会计软件操作,但是对于信息系统的了解较少,而企业对于会计从业人员的信息化培训又少之又少。调查发现49%的企业经常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信息化培训,37%的企业只培训过一两次,还有14%的企业没有培训过,最终导致信息化建设进行缓慢,有近53%的中小企业认为人员培训不到位是信息化建设中的主要障碍。

3.5 会计软件产品不成熟

目前的会计软件选择范围较多,除了用友、金蝶等老牌会计软件公司外,还有新中大、金算盘、博科等也都受到中小企业的广泛认可,但是存在功能设置杂糅,操作过程复杂的问题。中小企业通常购买的会计软件功能比较单一,如用友畅捷通、金蝶KIS,所涵盖的模块主要为基础会计核算,如总账、现金管理和报表管理等模块,已无法满足中小企业的现代化需求。而ERP虽说可以使企业进行资源优化,信息集成,但是价格相对较高,建设周期也较长,通常只有大型企业才会考虑使用。

3.6 信息的安全保障程度不高

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中,所有的会计信息都以电子形式集中存储在计算机数据库系统中,而网络的安全隐患很多,会计信息有可能遭到电脑黑客和网络病毒的恶意攻击,也可以被其他相关操作者泄露。会计信息被企业视为最高机密,一旦丢失或损坏将会造成巨大的损失。所以许多企业不愿意将财务数据、客户资料等重要信息通过网络传输或者放在网络终端,也阻碍了信息的共享。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不可避免成为企业会计信息化的阻力。

4 许昌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模式研究

发展许昌市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建设,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职能、企业的主体地位和软件供应商的技术力量。

4.1 从政府层面,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化服务体系

4.1.1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政府部门要为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加强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宏观指导,加快出台会计信息化的标准和法规,包括会计资料产权问题、电子资料备份制度、XBRL(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标准等。建立健全会计安全管理制度,完善会计信息系统的监督体系,防范一切网络犯罪,通过法律法规促进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健康发展。

4.1.2 加大网络基础设施的投入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离不开网络、通讯等通信技术的支持,政府应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增加网络信号覆盖范围,增加网络带宽,提高网速,降低上网资费,方便用户进行在线登录。

4.1.3 加大对中小企业信息化宣传

政府应该在各种研讨会上加大会计信息化的宣传和推广,对企业管理层进行相应的培训,通过具体的案例,使企业管理者了解信息化建设给企业带来的切身利益和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必要时可以让企业到软件开发商进行实地考察,免费试用。有研究表明,企业管理者的认知程度将直接影响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周期,只有管理层对于会计信息化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有了充分的认识,才能加快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建设进程。

4.1.4 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信息化能力培养

人才是会计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放在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首位。提高中小企业的会计从业人员信息化水平,可以从会计职称资格考试改革入手,将会计信息化相关能力纳入会计职称的考核当中,将有助于会计从业人员主动学习,提高从业人员信息化整体水平。

4.2 从企业角度,制定会计信息化建设实施规划

结合自身条件和经营需要制定会计信息化建设实施规划。

4.2.1 提高管理层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

中国统计在线的调查显示,87%的中小企业老板表示除非能看到实际效益非常大的时候才会考虑会计信息化。所以,要推进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就应该提高管理层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开拓管理层的创新思维,使其认识到开展企业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4.2.2 信息化建设监理完整的规划

企业需要对信息化建设有一个科学完整的规划,将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的规范和科学的基础管理相结合,有计划地进行实施。建立信息化管理团队,负责项目整体安排,包括如何对业务流程进行改造、组织架构的调整、资源的整合、人员的配备及决策机制等问题进行全面部署,协调各个部门的信息共享渠道,保证企业的物流、人流、财流、信息流畅通无阻,以适应信息化的转变。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由财务部门和信息系统部门双重合作,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信息化安全制度,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4.2.3 结合自身条件和经营需要选择匹配的会计信息系统

要立足于企业整体,对自身现状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选择与自身发展战略相一致的信息化配备,对信息系统供应商进行实地考察,从功能性、稳定性、可扩展性等方面合理选择符合企业经营业务和发展的软件系统。不要盲目选择,避免过度浪费。在经济条件欠缺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租赁在线软件,即SaaS模式进行信息化配备。随着企业的发展和业务量的增加,适当地进行系统升级,增加新的功能模块,分阶段、分层次进行。时常关注信息化动态,结合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虚拟仿真等技术的发展,将新的成果应用到企业中,最大范围增加企业管理的效率。

4.2.4 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信息化素养

会计信息化工作是一项系统全面的工作,推进会计信息化的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的培养。中小企业应增加对系统开发人员的培训与系统使用人员的培养,提高企业员工的信息化素养,适当的时候可以和高校合作,加大产学研合作培养力度,着力培养具有会计信息化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4.3 加大软件供应商对会计软件的研发力度,开发出适合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的会计软件

4.3.1 针对中小企业开发出新的功能模块

会计软件供应商应结合中小企业的经营特点改进会计软件,在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增加管理会计功能,如报表分析、预算管理、财务决策等模块,从核算型逐步向管理型、决策型转变,满足中小企业的发展需求,并且简化操作步骤,美化操作界面,使操作更方便,更易学。

4.3.2 发展国内自主研发云计算平台

大多数国内中小企业更愿意选择经过市场考验的、历史较长的国内服务运营商提供的平台及服务,目前国内的云会计研发还处于初级阶段,市场很少有厂商能够达到要求。因此,应该加快基于云计算的会计信息系统设计与研发,不断完善业务处理功能,提高服务质量,来吸引更多的中小企业使用。

4.3.3 会计信息安全防范措施

为了解决中小企业对于信息安全的顾虑,软件供应商应加强会计信息的安全保护,一方面采取防火墙技术,采用积极的防病毒技术,对数据库应做到两层加密;另一方面,建立多重备份机制,建立工作日志防止意外情况导致的信息破坏或者丢失。此外,还应加强软件的安全控制,严格控制访问权限,防止系统关联方的非法活动。

主要参考文献

[1]解春苓,刘斌.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策略分析[J].财会通讯,2011(3).

[2]麦海娟,麦海燕.基于SaaS视角的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应用研究[J].会计之友,2010(11).

[3]汤长胜.大数据时代会计信息化水平提升研究[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2).

[4]祁广亚.会计信息化若干问题的思考[J].会计之友,2009(14).

第2篇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re the mainstay of expanding employment, provide society 75% of new job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upgrading the competitiveness as an important weapon has been confirmed. But,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informationization is still facing many problems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the process of information.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analyzes problems of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the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proposes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 hoping to provide some suggestions for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关键词: 中小企业;信息化;资金;人才;管理模式

Key words: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informatization;capital;talent;management mode

中图分类号:TP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7-0150-02

0引言

最近几年,随着中国中小企业的迅猛发展,中小企业数量已达到4200多万,根据著名咨询公司艾瑞咨询的分析,未来中国的中小企业将连续扩张,中小企业数量每年将保持7%~8%的增长速度,预计2012年中小企业总数将达到5000万家。中小企业是扩大社会就业的主力军,为全社会提供了75%的新增就业机会。然而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了国内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国内中小企业原有的市场空间缩减,运转资金紧缺,粗放的管理模式受到挑战。信息化技术作为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一个重要武器已得到普遍验证。党和政府也高度重视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并在中小企业政策指导文件中多次强调加强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转变发展方式。长期以来,通信、金融和IT各个行业都为中小企业信息化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各自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中小企业信息化仍面临着不少问题,阻碍了中小企业信息化的进程。

1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

中小企业信息化是指中小企业在作业、管理、经营各个环节、各个层次利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提高作业、经营、管理和决策能力,从而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利润水平。

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有了一定成效,特别是利用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已达到新的广度和深度。计算机在企业的应用已经从单项应用向综合化和网络化发展,重点行业的大中型企业已经基本实现了生产过程自动化,但企业信息化整体水平仍处于较低的阶段,尤其是中小企业,企业信息化建设成功的项目所占比重不多,企业信息化过程中重大信息工程推广应用相对滞后。

根据调查表明,当前大多数中小企业已程度不同地拥有了信息通信技术装备,但将已有信息化能力应用于各项业务的比例不高。在互联网应用方面,80%左右的中小企业具有了互联网接人能力,但以此支持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业务应用的比例不高。此外,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表明:中小企业信息化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外部的社会化服务。因此,加快中小企业信息化社会服务体系的建设,是推进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

2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中小企业迎接机遇与挑战第一步就是要实行产业重整,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因此对企业的管理创新、业务模式创新、技术创新、数据集中和知识管理正在提出新的、更高水平的需求。信息化的重要性不仅在于能够提升企业应用信息资源的水平,更重要的是通过信息化,企业可以在转型中贯彻国际上主流的、且适合国情、适合自身的管理模式和业务模式,再用IT的手段把这些模式和流程“固化”下来,最终提高核心竞争力。在国内企业信息系统建设已经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其中中小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存在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2.1 信息观念、信息意识落后我国中小企业规模小,经营机制灵活,在市场竞争中具有较大活力,尚未认识到信息化建设能给中小企业带来的有利机遇,因此企业领导没有建立起信息管理不可缺少的观念,对信息化的建设不够重视,企业员工对信息认识不够深刻,这些落后的信息观念和信息意识阻碍了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发展,影响了企业决策的科学性。还有很多中小企业对信息化的认识为两头重、中间轻。两头重表现在,一是初级业务应用,例如电算化、网站展示等,另一头就是比较空的谈了一下信息化对于企业长远发展的意义和时代潮流等。中间轻表现在,信息化对于企业管理控制、计划决策、市场开拓等的实际作用往往认识不多,而这些问题往往正是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2.2 信息化投入资金不足中小企业规模小、资金缺乏、市场份额小、销售收入低,信息化投入所需的大量资金将成为信息化建设的瓶颈因素。再加上中小企业出于对投资回报的担心,多数企业在信息化上行动谨慎,投资力度普遍不大。据统计,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用于信息化建设的费用远远达不到国家规定的占销售收入1%的水平,而国际上先进国家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投入的比例通常是占销售收入的2%~3%。而且,在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重硬轻软”的现象,即硬件投资所占比例偏高,而忽视软件和服务的投入,从而制约了信息化设备的价值发挥。

2.3 信息化建设人才缺乏从专业技能上讲,中小企业很难找到一批IT业的高级人才,专职的IT人员薪水较高,且往往需要更大的空间学习、交流应用,中小企业本身提供的环境可能留不住这些人才,目前,信息技术人才的匮乏已成为信息化建设的瓶颈,既懂生产管理又能熟练计算机操作的高素质信息人才较少,加之企业不善于合理利用人才也导致“招进来留不住”的现象,使得企业信息化举步维艰。

2.4 管理模式问题从管理的角度来看,信息技术的应用应该是用来满足管理的需要,信息技术也将提高管理水平;从技术角度看,管理要纳入信息系统的规范运作,先进的管理思想要不断融入信息系统中。但是,中小企业管理仍未定型,随着企业的高速成长,变动也很大,而应用软件在企业应用的前提是管理程序化,这二者间形成了一对矛盾不易解决。如果企业制定的制度根本没有贯彻执行,即使利用再先进的技术也难以实现。实际上,企业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考虑技术外,还要充分考虑到信息源的组织与开发,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以及信息化对企业管理、运作模式的深刻影响。这种影响在管理信息化方面表现得最为充分因此,信息化的实现必须伴随观念、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根本变革方能实现。

3针对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五个建议

针对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现提出如下建议:

3.1 对企业信息化要形成一个正确、全面的认识对于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来说,转变观念理念,深化认识企业信息化的实质与意义是首当其冲要解决的问题。要改变对信息化的片面理解,认识到信息化的真正含义是什么,信息化能为企业的运营和管理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同时,要制定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战略规划,做到方向明确、目标具体,在此基础上,选择最适合的规模、成本进行信息化建设,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实力。

3.2 合理使用有限资金中小企业信息化一定要坚持“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不能盲目追求新技术,要通过制定企业的信息化发展规划,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自身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选择适宜的实施路线,科学、合理地安排实施计划。中小企业一定要摆脱以硬件设备为主的投资方式,要硬件设施、软件系统以及网络产品同时并重。由于中小企业涉及行业广泛、企业内部管理方式以及业务流程多变,在系统选型时要坚持“好用、够用、实用”的原则。

3.3 重视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企业的信息化首先是人的信息化,一个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非常需要懂管理又有技术的人才为信息化进程保驾护航。系统建成之后,仍需维护、升级、改造,管理过程中还要依靠企业自己的力量,这就要求加强对信息从业人员的培训和储备,并设立企业最高信息主管,强化对信息从业人员的管理和培养。在整个信息化实施过程中,无论采用哪种开发方式,企业必须培养出一支自己的系统管理队伍,清楚整个开发过程,并具备维护该系统的能力。同时,企业还要注意留住有用的人才,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充分发挥技术人才的专长。重视人才,用好人才只有这样才能留住适合企业的复合型专业人才,也才能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的加入,真正发挥信息系统的作用。

3.4 变革中小企业自身的管理体制和组织结构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不是将原始的手工操作移植到计算机上,将落后的管理模式照搬上网络。在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中必须正确把握管理是基础,技术是手段的原则。要以流程再造的思想指导信息系统的开发,同时创造性地以信息系统为载体,推动企业流程再造的实施,使企业在成本、质量及顾客服务上更具竞争力。另外,信息化使得面向流程管理的组织结构成为一种扁平化的网状结构,传统组织中负责信息上传下达的中间层将由于信息的公开化而失去作用,而决策分权化和信息交互化将成为信息时代组织结构的基本原则。因此,在进行信息化之前,企业有必要实施流程再造对企业的流程进行分析,并调整企业的组织结构,使之与企业的信息化进程相适应。

3.5 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要循序渐进地逐步提高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庞大又耗时的工程,牵涉到企业整体布局和运作,企业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进行整体的和长远的规划。在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因为企业的发展和企业管理的进步,会使需求不断发生变化,所以分阶段地逐步推进管理信息化,可以减少投资风险,提高成功率,从而使得管理信息化建设和企业的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4结论

解决好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提升中小企业内部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将大大提高其管理水平,同时通过网络上中小企业的业务往来,将有利于降低中小企业的经营成本,缩短其各个业务流程的时间,提升其自身盈利能力,对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分析了中小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希望对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建设提供一些建议。

参考文献:

[1]易成刚,陈晓莉.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及对策[J].科技创业月刊,2009,(12):104-106.

[2]张庆华.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障碍及对策[J].科技管理研究,2008,28(6):208-210.

第3篇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 信息化 风险管理

1.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

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相比,主要特征是在其企业规模小、经营决策权高度集中、灵活性较强,并在近10年来,中小企业不断地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越来越大,但2008年受到全球金融风暴影响,全国各地的中小企业特别是珠三角及长三角地区的中小企业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经过这场生死灾难后,也渐渐地意识到实现企业信息化是中小企业生存发展和提高竞争力的内在要求,也是企业生存及发展的唯一出路。但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也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1意识不足,麻木投入严重。自从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后,大部分的中小企业都意识到要大力发展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比例持续上升。但由于领导的意识过于肤浅,认为企业信息化只是聘请几个计算机技术人员,为自己的企业制作一个网站,或建立自己企业的局域网,甚至大规模购买计算机硬件软件等,而没有意识到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工程,也没有充分考虑到自己企业内在员工的整体素质。因此,大部分的企业在实施信息化建设都以失败告终或信息化建设得不到应有的效果。

1.2信息化技术应用简单。大部分中小企业信息化技术仅处于初级阶段,主要停留在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办公软件及财务软件等简单办公自动化,而没有真正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企业生产智能控制、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及电子协同商务、企业智能决策与管理等高级阶段。

1.3信息化建设难度大。中小企业在建设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企业领导层的阻碍,即企业领导层的重视和支持度不够,使得企业信息建设困难重重。另外中小企业高素质技术管理型的复合人才缺乏,再加上企业投入的资金严重不足,这些都使得中小企业建设企业信息化难度增大。

2.中小企业信息化风险分析

2.1信息化实施风险

目前,很多中小企业受到全球经济发展、现代网络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现代电子商务等影响,几乎都知道企业信息化对企业的影响。因此,大部分中小企业都不断地建设企业信息化。但由于存在各种主客观的原因,使得在企业建设企业信息化的过程带各种风险。如企业在引入信息化建设时,对企业信息化的认知度不够,从而对企业信息化的重视及支持不够,或领导的麻木投入,引入与自己企业实际不相符的商业软件,或是只重视技术的引入不重视企业内部环境、制度建立、人员培训等,这些都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毁灭性的风险。

2.2企业业务重组的风险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否成功,其中关键的问题之一,就是必须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重组。而企业的业务流程又与企业的组织结构密不可分,如业务重组往往会涉及到企业的组织机构及权力机构调整、人员的调动,甚至很多人员及岗位、权力都可能被流程取而代之,这些在中小企业中,往往又是阻碍又是致命的,因此,如果企业的领导层不能很好地进行企业业务重组,为企业信息建设建立良好的环境,那必定会给企业带来不可预测的巨大风险。

2.3信息安全风险

由于中小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的原因,如中小企业领导层对信息化下的风险认知度不够、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员工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普通偏低等,使得中小企业难于应对网络黑客攻击、计算机病毒、移动存储器和网络共享泄密等能力,甚至由于企业管理制度的不完善、风险意识不够等原因,也可能使得企业的电子资料很容易地泄露商业核心秘密,这些很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风险。

3.中小企业信息化风险应对策略

3.1提高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管理,建立完善的制度

企业建立信息化全过程,如何降低信息化风险,最重要的就是提高企业领导层的风险意识,引进成熟有效的风险管理,加快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只有企业管理层意识到了信息化风险,在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下,才能提高整个企业的员工风险意识。同时还可以建立企业的信息化风险控制及应急预案,从而使得企业更灵活地应对突如其来的风险,最终将信息化风险降到最低。

3.2加强员工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培养复合型技术管理人才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不断加大,成功率也不断上升,但我国中小企业的员工对于现代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普通较低,可以说大部分中小企业的员工只能用计算机进行一般的操作,而熟练使用计算机又熟练掌握企业信息化操作却很少,至于既懂现代信息技术又懂管理复合人才就更为稀缺。因此,对于实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中小企业来说,应加大投入对本企业员工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信息化风险及管理知识等全方面的培训,同时加速与高等院校进行深度合作,加快培养复合型技术管理人才。

4.结束语

在全球经济化环境下,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中小企业发展过程唯一选择,但中小企业在建设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如何降低中小企业信息化风险,又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大问题。

参考文献:

[1]章文光,蔡翔.中国企业信息化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0.3

[2]于嘉.企业信息化风险的防范[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9(2):48-50

[3]刘福来,金志芳.企业信息化风险防范探讨[J].企业经济,2003,(8):49-50

[4]田中玉.浅议企业信息化风险及其规避[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7,(11):92-94

第4篇

论文关键词:中小企业信息化金融危机

论文摘要:当前,金融风暴愈演愈烈,虚拟经济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日渐严重,许多企业大遭其难。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有限、资本积累少、技术力量薄弱,应对危机的能力相对欠缺,因此面临着更大的生存压力。对于中小企业而言,通过信息化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和创新能力,绝对是应对危机的良策之一。文章阐述了金融危机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分析了当前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机遇与困难,并就中小企业如何运用信息化策略应对金融危机进行了探讨。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十五”期间,国民经济年均增长9.5%,而规模以上中小T业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8%左右,远高于GDP的增长速度。目前中国中小企业已经超过4200万户,占全部企业数的99%,实现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企业总产值的67.7%,上缴税收占国家税收总额的58.7%,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

在金融危机的凶猛席卷下,它们迎来了近几年来最严峻的挑战。

1金融危机对中小企业产生的影响

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统计结果显示,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上半年全国约10分之1的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率接近30%,较2007年同比减少15%;2008年上半年全国有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被解雇员工超过2000万人;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代表的纺织行业中小企业倒闭超过l万多家,有2/3的纺织企业面临重整。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也显示出企业信心的下降,2008年三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23.8,分别比二季度和2007年同期回落11.0和19.2点。据统计,在2008年第三季度,大型、中型和小型企业的企业家信心指数分别为133.3、117.5和112.0,比第二季度回落16.6点、7.8点和6.0点。

2金融危机中倒下的中小企业的特点

2.1没有核心技术,缺乏竞争优势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能源及原材料消耗高,产品技术含量低,代加工为主要收入来源。利润率和资产评估价值比较低,产品附加值不高,抗风险能力低下。一旦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市场需求锐减,便面临生死考验。

2.2没有专有营销渠道。资金流转不畅中小企业大多与产业链关系紧密,产品较单一,销售覆盖面窄。在金融危机中,产业链发生较大波动,造成企业库存积压,资金回笼缓慢,濒临困境在所难免。

2.3信息化程度不高。经营管理水平落后目前国内的中小企业大多尚未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信息化建设处于起步甚至空白阶段,成本控制、市场预警、网络营销、生产自动化、人员结构优化等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

3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概念及现状分析

3.1概念

企业信息化就是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其核心就是降低成本和改善管理水平。

3.2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

中同首次中小企业信息化抽样调查结果显示(CECA罔家信息化测评中心数据),80%左右的中小企业具有互联网接人能力,其中有44.2%的企业将接入互联网用于企业信息化建设。但是,只有24.5%的企业具有会计电算化应用,8.9%的企业具有生产过程自动化应用,9.9%的企业具有进销存管理系统应用,6.0%的企业具有供应链管理应用,5.6%的企业具有渠道管理/分销管理应用,86.2%的企业没有ERP,已经应用ERP的企业不足5%,只有9%if~企业开展了电子商务。而在美国,企业已有近70%的业务行为是在互联网上完成的,欧洲的企业也有近50%的业务行为在网上完成。在业务应用方面,我国与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3.3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机遇

过去20余年,台湾地区制造业飞速发展,成为全球制造中心,其中重要的经验就是通过信息化来规范整个制造生产流程,从而实现对产品品质及成本的有效控制。这对全国的经济发展是个良好的借鉴,中小企业最好的出路是“原地来改良”,早日利用信息化策略,以实现产业升级。多部委决策都把发展中小企业放在重要位置,尤其看好两大_二角地区经济,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两地区发达的信息化进程与经济发展已形成了较好的良性循环。目前,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发展信息经济正当时。首先,全球金融海啸为中国信息经济发展提供了低成本的外部环境,也是中国信息经济迎头赶上的大好机会;其次,政府为促进内需保增长,投入的大量资金为企业的信息化创造了机会;第三,产业升级的过程中运营商的作用也凸显出来,企业降本、产业升级压力的加大,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综合信息服务的需求。

4制约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因素

4.1人才

中小企业本身提供的环境很难留住IT业的高级人才。而对于素质一般的IT人员来说,信息化带来的严格管理制度会让他们无所适从。中小企业亟需建立一支具备运删现代信息技术本领与能力的骨干队伍。

4.2管理思想

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进程往往直接来源于企业管理者管理思想的变化。一个企业最初强调的是资金管理、销售与市场,接下来是质量和成本的管理,进入平稳阶段开始关注客户份额或者客户满意度。而这一系列管理思想的变化将直接导致诸如财务与业务系统、ERP系统、成本或者项目管理系统、CRM系统等等系统的部署,因此,一个企业管理者管理思想的变化就是信息化的指挥棒。中小企业的经营往往在成长初期依赖于企业管理者的个人魅力,但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会越来越不适应。管理思想滞后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4.3标准化建设

进入到工业化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快速发展阶段后,更多的标准化要求让粗放惯了的中小企业开始关注现场、看板、服务水平等各方面的管理,相对应的信息系统或者技术也就成为强有力的辅助手段,自动化生产线监控、制造执行、服务水平监控等系统或者技术能有效地帮助企业进行标准化的艰难转变。

5进行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应对金融危机

5.1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模式

5.1.1市场型模式

以市场为导向,通过网上展示企业形象、展示优质和特色产品及服务等企业的有形无形资产来吸引客户,争取巩固已有的市场并努力争取扩大市场份额。一些企业在已具有稳定的传统市场渠道和商品市场份额的基础上,为保住客户不流失,进一步扩大新产品市场,依靠网络这一新的渠道为客户提供网上服务。商务、电子数据交换(EDI)是这种模式的显著代表。

5.1.2效率型模式

通过各种信息技术手段提高企业生产与经营效率,加强和生产管理,降低成本。同时,通过网络带来的廉价通讯平台为企业提供信息传输渠道,提高企业内部和企业与外部环境的信息交流效率。如生产自动化系统(包括CAD、CAM、CAPP、CIMS等)、企业内部结算系统、网上办公自动化系统(OA)等。5.1_3服务型模式

通过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增加客户满意度,提高服务质量。中小企业可以通过网络服务信息并为客户提供网上技术服务。建立了客户信息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对客户群的细分,进一步了解客户的行为模式和对服务的期望以提高客户满意度。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是这种模式的典型应用。

5.1.4关系型模式

通过各种信息技术手段使中小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相互连接依托,使之成为或维持在某一链条的某一节点,以此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业务关系、提高效率,增加上下游企业的满意度,协助完成整个链条的信息化建设,如连锁店型企业网上供销存管理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SCM)等。

5.2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建议措施

5.2.1引入财务软件

财务软件在我国发展较早,现在大多完成了从“核算型”向“管理型”的发展过程,目前我国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正处于大规模开发和运用“管理型”财务软件的阶段。所以在中小企业推广财务管理系统基本没有风险,它的应用将有助于企业对生产经营成本进行有效控制。

5.2.2引入供应链管理系统(SCM)

中小企业必须优化供应链网络结构和供应链各级库存,降低供应链的物流成本、提高供应链的运作效率、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和降低库存积压,以实现企业供应链的规范、优化、透明管理。通过渠道管理优化,可以构建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销售渠道,增强终端管控能力,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5.2.3引入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

CRM的核心是客户的资源价值管理,通过对用户信息资源的整合来达到企业内部的资源共享,从而为客户提供更快速周到的优质服务;通过对业务流程的优化设计,更有效地管理客户关系,降低企业成本。为企业的决策提供科学、量化的指导,全面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

5.2.4引人企业制造资源计划系统(MRPⅡ)

MRP11即交易自动生成方式,入账、过账均由计算机完成,保证资金流和物流的同步进行。信息流内涵的表现是物流及资金流的状态体现,对企业起着驱动和控制作用。通过企业内部信息共享,使资源达到合理化配置,提高利用率达、降低损耗率,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5.2.5引入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ERP

系统是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集成化的主要表现,资金流是传统性的经济活动,已经比较成熟和定(上接第43页)仅B类项次不合格数大于2hm,属较严重不合格。注:每台样机每个检验项目为一个项次。

②产品标识判定。当所检两台样机所有B类标识检验项目中有不多于2个项次不合格,判定产品标识检验合格,否则判定产品标识检验不合格。当产品存在2个以上B类项次不合格时,属于严重不合格。其中标牌内容、其他标识这两项检验项目,仅作为检查项目,不划分重要程度,不参与产品质量判定。

③产品检验结果综合判定。经检验,所检两台样机的实物质量判定和标识判定项全部合格时,综合判定检验结果合格;反之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当产品存在4个及以上A类项次不合格,或因产品质量问题导致定子绕组击穿或电机烧毁,属于严重不合格;当产品存在4个以下A类项次不合格或仅B类项次不合格数大于2个时,属于较严重不合格。

④产品检验结果综合判定异议处理复检。对判定不型。引入ERP不仅可用于生产企业的管理还可在各类型企业中进行资源计划和管理。企业在这方面的竞争会不断加剧和复杂化。

5.2.6引入办公自动化系统(OA)

第5篇

一、我国中小企业中会计信息化发展的现状

(一)社会因素

中小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目前,我国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占全部企业的99%,已成为拉动经济的新的增长点。在缓解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稳定上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全国工业就业职工中,中小企业职工占总数的70%左右。这些企业大多数从事第三产业,贴近消费市场和消费者,具有很强的活力。深化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建设具有重大作用。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建设还处于较低的层次,会计信息化的应用更是得不到普及.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应用在总体上还是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即“会计电算化阶段”。现阶段,中小企业作为我国经济信息化发展的一股新生力量,如果多数中小企业无法找到一条适合本企业的会计信息化途径,无法真正的在网络经济环境下提高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那么整个国家的经济信息化的发展进程就会受到相当程度的制约。因此,有必要对中小企业在会计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以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化的实现。

(二)中小企业内部问题

会计信息化需要以整个社会环境的基础提供支撑保障。我国多数企业盈利情况一般,而融资渠道又非常缺乏,资金得不富余使得中小企业投入信息化建设的资金相当有限。中小企业的规模小,使得他们往往无法在企业内部完成人员的培训、技术开发等方面的活动,需要从企业外部获得这方面的服务。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社会化服务的网络或体系尚不健全,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也有待完善。我国目前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服务的数据库信息资料几乎没有,中小企业要想得到全面、及时、准确的国内外信息十分的不容易。另外以中小企业信息化的专门处理机构太少,导致质量无法保证。

现实中,大多数企业仅重视账务功能,忽略了管理功能,使得会计部门不能与企业内部其他管理子系统集成融为一体,削弱了信息化的功效。例如实行电算化后,会计数据的输入、处理、输出完全可以由一个人独立完成,有的企业忽视了会计岗位之间的监督功能,内控不严,会计数据存在安全性问题,因此,会计电算化普及以来公司员工利用职务之便侵入公司内部财务系统,通过篡改输入前或输入后的数据(如修改业务数据,删除业务数据),移动单位资金到指定的个人账户等手段侵吞公款的案件屡见不鲜。不仅如此,存储会计档案的磁盘和会计资料未能及时归档,已经归档的内容又不完整,有的会计数据盘的备份和清理不规范,企业没有及时制定相应的会计电算化档案保管人员职责,从而造成会计档案被人为破坏和自然损坏,乃至单位会计信息泄密的现象也并不少见。一些企业对会计数据备份管理未形成制度,随意性大,一旦会计电算化系统出现故障,会计数据将无法恢复。

二、对未来发展以及对策的思考

(一)会计信息化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全面推进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是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改善宏观调控与微观管理的有力支撑。 在新的形势下,全方位的会计改革与发展要求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会计信息化建设本身也属于会计改革的重要内容,应当顺时应势、抓住机遇,全面推进会计信息化尤其是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为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要求的会计体系,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同时,在会计信息化标准化方面加强研究、丰富知识、储备人才、积累经验,充分发挥中国在会计信息化标准方面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成果并大力推进自主创新,积极促进我国会计信息化领域的标准成为国际标准。

作为会计电算化更为高级的一个阶段,会计信息化在不同时代所依托的信息技术迥异而使其各自应用的外延和内涵产生了较大的区别,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其在会计领域应用深度和范围的不同而在认识上产生了飞跃。没有完备的信息技术体系的企业已经落伍了,在年轻的生力军面前是不堪一击的;在压力面前经营会很困难;因为在新一代创业者内部的竞争就会异常的残酷。在未来的市场上,年轻的将领们真正的对手是一起成长的同代企业家,谁掌握了高科技谁就是胜利者。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是社会大环境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二)应用对策

1.在社会层面

(1)完善中小企业社会服务体系

目前市场上缺少真正适用于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化产品方案。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找到一个适合自己使用的会计信息化产品十分必要却又并非易事。因此,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可以大力兴办中小企业社会服务机构,增加信息服务品质,提高信息服务质量,增强针对性。逐渐形成一个不断顺应时代化发展需要,贴合现代电子商务数据处理需求的发展氛围。

有市场就会有竞争,当一个好的产品制作出来并被看好,市场份额不断增大后,必定会吸引更多的信息化人才进入这个领域。这对于会计信息化软件的发展也是十分有利的,从而与企业发展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

当会计信息的使用者由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利用网络获取,会计信息由定期获得变成不定期甚至“随机”和“随时”获得之后,会计信息化可以给企业管理带来巨大的效率,提高企业应变能力。

(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在会计信息化作为一项我国乃至世界会计领域发展的新兴产物,仍有一些问题处于不断探索、实践、修改中。会计信息化不是简单的会计电算化在技术上的延续,更是在当代信息环境中不断发展变化以生成适宜发展需要的系统。所以,面临着建立与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建设的的问题。以当前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发展情况来看,仍有很多问题需要加快立法规范,尤其面临网络开放化、管理信息化的特殊背景,都需要加快保障措施的制定步伐,以符合时代需要。只有加快会计信息系统的标准化,才能在此基础上实现社会经济信息化。因此,我国应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以实际国情及中小企业发展状况为出发点,出台相关政策、法律及标准体系,以促进会计信息化的规范发展。

2.在企业内部层面

(1)充分认识企业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

首先,加强中小企业领导者与会计人员对会计信息化的正确认识,并以点带面,带动整个企业会计信息化进程的加快。现代企业会计信息化程度的高低与企业管理者的责任和素质是密不可分的。企业领导应该从长远利益着想,树立提高企业会计信息化水平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与提高企业信用水平的重要保障的观念,支持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

其次,加强管理的规范性,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形成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健康发展。面对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实施所面临的外部和内部侵害,企业应建立严格的计算机设备管理制度、岗位职责和操作规程、会计电子档案管理制度、系统安全管理制度,积极采用防火墙技术、信息加密存储技术、身份识别技术等安全措施来保证会计信息的安全。

最后,中小企业应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信息化革命,不断探索创新,借鉴成功企业经验,建立与本企业发展状况相符的会计信息系统,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全面推进企业管理的科学化。

(2)加快中小企业信息化人才的后续培养

企业信息化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管理问题。在推进企业信息化过程中最根本的是人,不仅需要一批优秀的信息技术、管理人才,而且需要一大批信息化素质较高的执行层人员,培养企业自己的多层次的信息化人才是企业信息化成功的基础。

定期考察和自测企业会计信息的对决策信息的影响程度。并针对考察结果,相应的提高员工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通过信息化的教育与培训,培养既能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又能掌握现代会计知识和管理理论与实务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实施会计信息化建设的继续教育工作,实现人才培养教育工作的连续化、规范化、制度化,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和能力。

(3)正确并且充分利用会计信息化信息带来的优势

正确的决策是企业谋求长久生命力的保证,会计信息是决策的基础,基础数据的真实性是企业提高决策水平的重要因素。会计信息化系统是开放的、动态的、具有反馈控制的系统,可避免传统会计信息系统中确认不真、计量不实、人为歪曲、信息丢失等问题的发生,从而更好地满足不同决策的需要,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通过会计信息化,关键业务数据的自动采集、传递由计算机来做,确保了数据传递的准确性、及时性。现代企业管理决策主要依靠的是信息,而会计核算是信息的源头,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核心已成为明智的选择。

信息资源已成为与物质资源同等重要的资源,其重要作用正在与日俱增。会计信息化是会计适应现代社会经济信息化发展这个全球性大趋势的结果,是会计电算化的深入发展。会计信息化的本质是会计与信息技术相融合的发展过程,体现的是对传统会计理论的全面创新、变革与发展,站在整个企业的高度来认识信息化工作,必然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新的市场机遇和潜在的投资风险,快速做出反应;迅速发现和掌握市场变化,对市场需求做出反应;便于中小企业领导层做出快速、正确的决策。只有会计信息化建设达到科学、有序的程度,才能逐步提升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尤其是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从而提高中小企业的决策水平。

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面临的外部环境尚待完善,这需要由政府有关方面加强相关法律规范,出台具体法规和制度规范会计信息化领域,为实施会计信息化提供健全的法规环境;政府还要不断加强我国信息网络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企业信息化的宏观环境。中小企业也应从思想观念、自身管理、内部控制以及人员培训入手,积极改善建设会计信息化的内部条件,争取早日实现完善的会计信息化系统。

我国加入WTO后的今天,中小企业无可避免的参与到激烈的国内、国际竞争中,在这种形势下,会计信息化水平低下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竞争力,中小企业要想继续生存、发展并保持优势,就必须要进行会计信息化建设。对于我国现阶段中小企业会计而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会计信息化程度离所需要的经济发展要求还差得很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条路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需要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扶持,中小企业也应自我反思。从各个角度各个层面努力,最后形成一个完善且高效的中小企业信息化体系,而中小企业也将成为最终的最大受益者。

参考文献:

[1]会计信息化建设助推会计改革与发展.比特网中国会计报.2011(11).

[2]关于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问题的思考..会计之友.2009(3).

第6篇

    ASP在国外迅速发展的同时,国内市场也开始热闹起来,然后又很快沉寂。是什么造成了昙花一现的局面?

在十九世纪中期,美国西部逐渐兴起淘金热,大批的淘金者涌入西部荒原,去实现他们一夜暴富的梦想。可在这荒无人烟的大地上,许多人还没找到黄金就已经饿死渴死,于是有聪明的人想出了更好的主意:卖水!还真的赚了很多钱。这个故事虽然简单却含义深刻:卖水比淘金赚钱更多!在当今的信息化社会,互联网就是淘金的,应用服务提供商自然就是卖水的。

看来ASP市场是个赚钱的市场,能赚钱当然诱人。让我们去国际和国内市场看个究竟,看看这个市场到底有多诱人。同时市场也是一面镜子,能折射出在市场背后我们所看不到的东西。

火热的全球市场

据IDC对ASP市场的划分,其估算2000年全球ASP市场的总销售额是9.86亿美元。在2001年和2002年,由于受美国ASP市场的带动,全球ASP市场的增长率超过100%。此后虽然增长会有所减缓,但到2005年,仍将保持59%的增长速度,预计届时ASP市场的总额将达到239亿美元。

ASP发展至今,有越来越多的竞争者进入,现在的ASP市场参与者主要有以下几类:独立的软件公司,如PeopleSoft、Great Plains、Oracle等,其目的是获取收益,增强自身软件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平台供应商,如Sun和微软,其目的是确保自己的标准在市场中立足;硬件供应商,如Sun、戴尔和惠普,他们与ASP和主机托管商合作;ISP等其他网络供应商,如AT&T、Qwest和Concentric,其目的是扩大自身网络的使用率。

ASP最初的目标客户集中于中小型企业,随着全球IT服务市场的发展与壮大,大型企业也体现出对于ASP的需求。以ASP最发达的北美为例,中小型企业仍是ASP市场的主体客户,2003年中小型企业占ASP整体市场的92%。

ASP利用Internet提供应用软件及增值服务,以服务对象来区分,与其他电子商务一样可以分为B2C与B2B两种市场。就B2C而言,在线上以使用次数计费,提供个人信息工具,如日程计划、通讯录、个人理财软件、游戏软件、MP3、电子贺卡等。不过,目前的ASP服务主要是以B2B市场为主流,其中又以三种业务最受重视:提供构建电子商务网站的软件与服务、提供企业与企业间交易的软件和服务以及提供企业内部作业用软件与服务。

国内尚未形成规模

2000年,中国(包括中国大陆地区、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中国台湾)ASP市场的总销售额是3300万美元,约占全球总销售额的0.3%。IDC估算,2000年到2004年大中国区ASP市场的年平均增长率是64%,到2004年,大中国区ASP市场的容量将达到2.43亿美元。

由于尚无专门机构调查中国大陆ASP市场的现状,目前中国大陆到底有多少ASP并不清楚。据初略统计,中国大陆宣称自己是ASP或提供ASP服务或推出ASP战略的企业大约在50家左右,包括ChinaASP.com、用友、世纪互联、新网、安易、中软、瑞星、金蝶、中国网通、首都在线、中关村科技等等。

有趣的是,好几家公司都宣称自己是国内第一家ASP。这些ASP大多是从原公司全部或部分转型过来的,他们大致可分为三类:ISP,如世纪互联、中国网通、首都在线、中国联通,他们已开通或正在建设数据中心,为其他ISP或ASP提供网络基础设施服务;ISV,如用友(伟库网)、深圳金蝶等,他们提供应用软件租赁服务,但大多只租赁本公司的产品;.com公司,这类ASP最多,如盛唐网络、上海寰亚、上海富鑫等,提供与网站建设、网页设计、内容提供、域名注册、虚拟主机、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等业务相关的服务。

由于国内ASP大多采用Sun、戴尔和思科等国际知名品牌的服务器和网络设施,使得国内硬件厂商(如联想、同方、长城)在ASP市场介入余地不大,因此国内硬件提供商在ASP市场尚无实质动作。电信公司是带宽提供者,他们已经开始介入ASP市场,如北京电信为用友伟库网提供数据中心,中国联通已开通自己的数据中心。由于中国电信基本上垄断了带宽,没有它的积极参与,ASP的运营将十分困难。

走出摇篮

“以史为鉴,可以察事理”,参照国外ASP市场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看出,中国ASP市场从2000年年初时开始萌芽,到现在仍然是一个初期市场。主要表现在:首先,从市场容量来看,中国ASP市场规模只占全球市场的2%;其次,从市场参与者来看,缺乏IT大厂商(硬件、电信业)的积极参与,只有为数不少的中小型以应用服务为主的公司,主要是那些传统的独立软件开发商、系统集成商和.com公司,这些公司在本身提供服务的能力和公司规模上都不具备太大的竞争力;最后,从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来看,产品单一,新兴.com公司服务范围过于集中,缺乏特色鲜明的服务提供商。

但不成熟不代表没有前途,在目前形势下,断言ASP在中国没有出路无疑过于武断。毕竟,省事省钱省人、随时随地随设的应用对任何企业都是一种诱惑,而这正是ASP服务提供模式固有的优势。目前,企业级应用市场正稳步发展,占整个IT行业产值的80%以上,企业级应用市场和以后的企业间电子商务市场将成为IT产业的支柱。综合正反两方面因素,对ASP服务模式,国内业界持有的正确态度应该是热情但不失理性。

参考国外ASP市场的发展轨迹,中小企业从一开始就是ASP的主要客户群体。中小企业信息化的ASP模式,正在成为一个国际性的潮流。中国ASP要走出摇篮,迈向成熟,中小企业信息化无疑是一个好的突破口。

从需求方来说,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有302万家,占国内全部企业数的99%以上、国内生产总值的50%、出口总量的60%和税收的43%,主要分布在高科技和第三产业。他们的信息化现状不容乐观,而且绝大部分信息化程度偏低,无法享受信息化对管理和销售带来的优越性。以北京为例,目前只有50%左右的中小企业实现了单机版的会计电算化,10%的中小企业实施了C/S架构下的进、销、存管理,实施ERP和开展电子商务的中小企业比例就更低。

国内中小企业信息化的主要困难有三点:第一,缺乏专业的信息化知识和经验,中小企业应用信息化手段的基础比较薄弱,在知识和经验方面都明显不足;第二,缺乏资金,多数中小企业更愿意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市场或研发上,而目前信息化所需的硬件、软件和服务成本较高,他们往往难以承受,信息化的风险较高;第三,缺乏专业的IT人员,保持高素质的IT人员成本高昂,中小企业一般很难吸引并留住他们。可以看出,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起点很低,所以不能照搬大企业“高投入、长周期”的信息化模式,也不能走国外企业“先建局域网,后上互联网”的老路。鉴于ASP省时省力省钱的优势,现在ASP倒是建设国内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有效途径。

第7篇

[关键词] 企业信息化;有色金属行业;ASP

[中图分类号] F416.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7)10-0093-03

[基金项目] 江西省社科规划课题“江西省支柱产业ASP公共服务平台构建策略研究”(批准号:05YJ255);江西省社科规划课题“江西省工业园区企业信息化发展模式研究”(批准号:05YJ82)

[作者简介] 孙剑斌,赣南师范学院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信息管理、电子商务;

刘福来,赣南师范学院数计学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企业信息化、计算机信息管理理论与应用、工作流管理技术。

(江西 赣州 341000)

一、企业信息化与ASP模式

1.企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以业务流程重组(或优化)为基础,在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上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控制和集成化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所有信息,及时地为企业的“三层决策”系统(战术层、战略层、决策层)提供准确而有效的数据信息,以便对需求作出迅速的反应,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其本质是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人机合一的有层次的系统工程,包括企业领导和员工理念的信息化;企业决策、组织管理信息化;企业经营手段信息化;设计、加工、生产信息化。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1)单元信息化,如:设计部门的CAD、CAE的应用,生产管理部门的MRPⅡ、财务部门的财务管理系统等。

(2)技术部门集成,通过产品数据管理(PDM)、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对CAD、CAE、CAPP、CAM等系统的数据进行集成,实现技术部门的数据共享。

(3)业务管理部门集成,通过企业应用集成(EAI)技术将生产管理、销售管理、采购管理、财务管理和人事管理等部门的应用系统进行集成,实现业务管理部门的数据共享。目前大部分商品化的ERP系统就不同程度地包含以上各部门的相应管理系统。

(4)动态联盟集成,通过电子商务交换平台技术、客户关系管理(CRM)技术、供应链管理(SCM)技术、协同商务(CPC)等技术,实现企业间的信息共享。

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主要有两条主线,其中一条是技术主线,主要关注企业产品设计的深度,如CAD、CAE、CAM、CAPP和数控技术等;另一条是信息主线,主要是实现企业内、外部信息在企业中准确、快捷的流动,为决策提供依据,其关键就是实现设计信息、生产信息、管理信息的有效整合。

2.ASP模式。ASP(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应用服务提供商)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应用模式是指供应商融软件、硬件、网络和技术为一体,以互联网为媒介,以门户网站为切入点,为客户提供配置、租赁和管理等各种应用解决方案。

ASP将所有企业应用软件安装在数据中心或服务器集群上,通过网络将应用软件的功能服务或基于这些功能的服务有偿提供给客户使用,由ASP动态地管理、维护和更新服务产品,并通过软件、硬件、网络和专业技术的合理配置,为客户提供更优质、更完善的服务。用户通过互联网连上ASP服务平台的服务器,即可使用其所需的应用软件,无需购买应用技术和软件,无需再去管理运行计算机平台,而将数据备份、运行管理、软件及硬件升级换代等统统交给ASP处理。

ASP通过互联网提供应用服务,使得客户服务由现场方式转变为在线服务方式,实现“软件变服务,服务走网络”的变革,具有诸多优势:

(1)无需昂贵的硬件和软件投入,只需建设简单的计算机环境,以相对较低的租赁费用和维护成本,享受所需的应用软件服务;

(2)短期内即可承接租赁试用、应用,系统安全、维护和升级等由ASP完成,弥补了中小企业信息化过程中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的问题;

(3)避免了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复投资,同时降低了单一企业的信息化投资风险;

(4)可与其他服务平台对接,不仅本身为大中小企业提供了信息化服务,而且可以促进社会资源的整合利用。

对于那些想实施企业信息化建设但资金不足、人才缺乏的中小企业来说,统一标准、集中管理和一对多的ASP服务方式带来更简单、更经济、更加可行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模式。

事物是渐进的、发展的,同样,企业将自身的信息化建设交给ASP,也有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从技术而言,相对于客户/服务器(Client/Server)技术,基于网络与互联网的计算机技术会使应用变得更加容易。但对客户而言,会有诸多顾虑,安全性就是引起关注的一个问题,现在可以通过类似于数据加密、IP隧道技术或其他网上安全技术来予以解决。这样使ASP可以提供企业资源计划(ERP)、供应链管理(SCM)、协同商务(CPC)或其他很多复杂的、资源要求较高的应用。对于企业和ASP运营商来说,比较可行的方法是分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可以是那些与企业核心业务关联较小的应用,比如电子邮件系统(E-Mail)、人事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

第二阶段可以是电子商务、部门的业务管理系统等;

第三阶段可以考虑涉及企业的核心业务,如全面的ERP系统、SCM(供应链管理系统)等。这样企业既可以有时间去体会ASP模式带来的好处,又不会因为磨合问题影响企业核心业务。

当前关于怎样采用ASP模式的理论正在不断发展,ASP的积极作用会在更加广阔的领域逐渐显现出来。毕竟对于一般企业来说,这种新的软件租用模式使得他们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投资成本下降、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增加,并且需要对应用系统升级或完善时,变得更加快速、容易。

二、江西省有色金属行业企业信息化现状

江西省有色金属行业内企业信息化整体水平不高,而且企业之间发展也极不平衡。少数大中型企业信息化的高水平和广大中小型企业信息化的低水平形成鲜明对照。行业内企业信息化不仅投入不足,而且投资效益不高。有的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然而并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得到相应的回报;有的企业由于种种原因企业信息化建设进展不顺,已实施的信息化项目不仅未给企业带来收益,反而成为了企业的负担。另外,企业信息化所需人力资源缺乏,信息化基础管理工作薄弱,制约了企业信息化的发展。

对于众多的有色金属行业中小型企业而言,生存是第一位的,由于企业规模不大,人员较少,因此信息化的定位就是解决某些具体管理环节的实际问题,如财务管理、客户管理、产品库存管理、生产管理和企业供应链管理问题等,并尽可能减少投入,坚持实用为主。随着ASP理论和技术的不断成熟,完全可以考虑使用ASP模式,以减少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投入。

目前我国不少行业都采用了ASP模式来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如四川省制造业信息网络服务平台(),该平台主要针对汽车制造企业,提供了协同商务、协同设计和资源配置等产业链服务模式的ASP服务;杭州的中国服装信息化共享平台(WWW.ECHOASP. COM),该ASP平台主要包括网上服装展示系统、CAD数据转换软件租赁、产品资源数据库三大部分,平台上资源丰富,有服装款式6000多种,现已有1000多家企业用户。但同时也有不少ASP平台建设陷入了困境,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其中既有ASP平台本身的原因,也有外部环境因素的原因,现将ASP平台建设主要存在的问题分析如下:

1.平台建设缺少信用体系和相应法律法规的支撑。美国的ASP业发展迅速,应该看到他们多年积累的信用体系其实是ASP发展的关键动力。然而,反观国内的企业,普遍缺乏信用观念,这极大地增加了ASP用户的交易成本和投资风险。在ASP服务商与各企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进行合作交易,不可避免会产生各种纠纷,而这种纠纷有其独特性,如果没有一个规范的、统一的法律法规进行仲裁,纠纷就不可能很好地解决。

另外,由于企业用的所有业务数据均放置在ASP服务平台中,其安全风险将是非常大的,若无相应的法律法规来保证,企业用户在选择ASP服务平台时其对安全方面的担忧是难以去除的。

2.ASP平台建设存在认识误区。ASP在我国发展时间还不长,企业对ASP接触较少,自然对ASP的认识会存在一定的不足。企业开展信息化建设一般有以下几种模式:全部购置商品软件、全部开发应用软件、部分购置与部分开发并举、软件租用模式(即ASP模式)。目前绝大多数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都是采用前三种模式,第四种模式使用的相当少,因而ASP模式可借鉴的事例较少,企业认识ASP也就存在一定的难度。

3.服务水平欠缺,不能很好地为企业出谋划策,解决企业实际问题。ASP模式是一种商业模式,而不是纯技术的网络平台,有些ASP平台在宣传和推广时,只是一味强调平台的技术如何先进,却并不能针对具体企业提供一整套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并不能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因此,ASP平台不仅要有较强的技术力量,更要具有咨询顾问这一类角色的作用。

4.通用性和个性化需求之间的矛盾处理不当。一般来说,ASP服务平台所提供的应用系统多是通用系统,如此才能实现规模效益,但企业随着信息化进程,会有越来越多的个性化需求,若ASP平台不能较好解决这一矛盾,将影响ASP平台的进一步发展。

三、江西有色金属行业ASP平台建设的对策

ASP平台运作涉及到信息基础设施、物流配送网络、金融网络,根据其他行业发展ASP的经验,为更好地发展江西省有色金属行业ASP平台,特提出以下几点具体措施:

1.政府应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工作,努力提高网络传输速度,降低网络通信成本。江西省信息基础设施分布不均,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较好,但农村、偏远山区和城乡结合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较差。而江西省不少有色金属企业均处在偏远地区,信息基础设施落后,传输速度慢,使用费用高,致使许多网络应用无法开展,直接阻碍了企业信息化的进程。因此,应充分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加快这些地区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扩大网络覆盖范围,加快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2.政府应发挥信息化建设相关职能部门的作用,使之真正对信息化建设起到促进作用。在2003年,国家科技部批准了全国14个城市进行ASP服务平台试点示范工程,这些示范工程大多数是通过生产力促进中心这一机构来推广实施的。目前,除南昌市生产力促进中心搭建了南昌市制造业网络服务平台之外,江西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各级机构尚未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加强中心的建设和管理,使它们在ASP服务平台建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加快信用体系的建设,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信用体系对ASP平台的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政府在当前市场环境信用缺失的情况下,应当加快信用体系的建设。目前虽有一些行业型的信用认证系统,如金融信用认证系统和税务信用认证系统等,但这些信用认证系统只对本行业开放,信用信息也尚不完整,政府部门应当肩负重任,将已有的信用认证系统进行整合,并加快某些行业的信用认证系统的建设,最终建立全方位的信用体系。

法律法规是ASP平台推广过程中的安全保证,缺少法律法规的保驾护航,ASP平台的推广将遇到很大的障碍。我国目前虽已颁布了一些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如《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电信网间互联管理暂行规定》、《电子商务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数字签名法》等等,一些地方政府也制定了一些相关法律和法规,如广东省的《广东省电子商务交易管理条例》、北京市的《网上经营行为登记备案通知》、上海市的《上海市电子商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等等,但还远远不能满足ASP发展的需要。因此,江西省政府部门应根据江西省ASP服务平台发展的需要来制定一些相应的法律法规,如此对ASP服务平台的发展将起到重要的安全保证作用。

4.制定相关的扶持政策、加强宣传推广工作。政府利用政策制定权,出台相关的政策,以优惠的政策来推动ASP平台的建设以及吸引企业来使用ASP平台。另外,政府利用其权威性,对ASP服务平台进行宣传,这在ASP平台推广应用时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在四川制造业网络服务平台成立之初,通过四川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大力宣传,让企业免费使用、免费培训,通过这种推广工作,使得该网络平台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了数量众多的企业用户。

5.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建立物料编码体系标准对于有色金属企业实现内部管理信息化,尤其是企业间实现电子商务和供应链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要想制定行业统一的物料编码体系标准,不是某一个企业或某些企业的力量所能为的,因此要发挥有色金属行业协会的作用,将有关企业、贸易商以及相关科研院所组织起来,制定一套行业物料编码体系,为有色金属行业最终实现信息流无缝集成打下坚实基础。

6.加强ASP服务平台知识的培训。由于ASP在我国发展时间不长,江西省不少有色金属企业对其认识存在不足,因此有必要对企业的相关人员进行ASP相关知识的培训,通过培训,使大家认识ASP,认识ASP的优势及其缺陷,认识ASP的应用价值以及其应用对象,认识ASP应用过程中的安全防范措施。只有企业真正认识了ASP,企业才有可能选择ASP服务;也只有企业真正认识了ASP,才能减少在ASP服务平台推广过程中来自企业的阻力。

参考文献:

[1]季金奎.加快建设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J].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5,(5).

[2]唐铁强.绍兴纺织业ASP公共服务平台开通[J].江苏纺织,2004,(11).

第8篇

关键词:云计算;中小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化

中小企业的发展,会直接受到信息化的推动作用,但是因为诸多制约因素的存在,如管理不够规范、资源比较分散等,发展速度较慢。财务信息化是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基础,主要是因为财务数据标准化工作开展难度较低,且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财务管理。在云计算环境下,通过运用SaaS平台,IT投资成本能够得到有效节约,在云端服务器储存企业内部信息,企业只需要缴纳一定的费用即可,具有较大的优势。

1、中小企业财务信息化现状

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速度相对比较的缓慢,主要是受到了资金、人才等因素的限制作用,那么就可以从财务信息化方面着手,以便促进企业整体信息化。

1.1、软件外购

企业将成本以及自身状况和需求等因素给纳入考虑范围后,会向供应商购买ERP软件相应的财务模块,因为厂商的软件有着不同的层次,不同规模企业需求都能够得到满足,那么中小企业就可以对比较成熟的产品给运用过来,企业成本也可以得到有效降低。但是这种产品模块是标准的,不同行业的中小企业发展需求不能够得到全部满足,且无法实现个性化。并且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逐渐扩大规模,需要升级管理软件,没有较好的可扩展性。

1.2、财务软件内包

部分中小企业为了促使财务软件能够与自身企业的具体情况所符合,会投入较高的成本来自主研发,或者是定制一些软件。但是中小企业没有较大的业务量,只有很少的部门涉及到财务信息化,只有简单的业务流程,并且自我开发需要较高的成本,因此,本种模式不建议中小企业选择,企业需要综合考虑信息化的投入和产出,将最优方案给运用过来。

1.3、财务外包

部分中小企业的专业财会人员比较缺乏,因此,会向专门的记账公司外包财务功能,财务外包通过向专门机构委托复杂的会计业务事项,这样中小企业的人才短缺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以便在生产经营与市场开拓等方面集中精力,此外,企业资本性支出与费用成本也可以得到降低。还有诸多风险存在于财务外包中,如中介机构没有全面的了解企业业务需求,没有及时反馈财务信息等。

2、云计算及其特点

云计算在是互联网上开展的计算模式,也就是在云平台上集中个人电脑、移动电话上的信息和处理器资源,共同工作。云计算在分布式计算机中分布计算,企业数据中心将会采用与互联网类似的运行模式。这样企业向需要的应用上切换资源,结合需求,来对计算机和存储系统进行访问,硬件购置成本得到了避免,只需要租赁即可。云计算的实施,只需要对云端的服务计算资源进行租用,采取按需付费的模式,企业IT方面的投资成本得到了大大的节约,且云计算的数据中心更加的安全和可靠,不会丢失数据。用户远程访问很容易实现,只需要采用终端设备,就能够对云应用和云计算服务随时随地的使用。

3、云计算财务信息化应用模式

3.1、SaaS模式

在本种模式下,用户只需要对软件进行租赁,就可以在线体验软件,结合业务需求,来对相应的功能模块进行定制,结合用户需求和使用功能来付费,在软件使用过程中,软件的安装、升级和维护问题都是不需要考虑的,SaaS提供商来完成这些工作。现阶段,我国SaaS企业应用中大多都是财务模块,对于中小企业来讲,网上记账平台、在线会计服务是非常不错的。这种模式相当于创新了财务外包,外包的内容为软硬件和维护,自己管理着账户,这样就不会泄露财务核心数据。通过应用本种模式,企业的初始投资成本以及升级维护成本都可以得到有效节约,促进了企业发展;同时,可以对企业的财务数据实时查看,能够更加便捷的同步和共享信息;即使财务会计人员是异地办公,也能够对公司账务实时处理,时空因素等不会对其产生限制作用。

3.2、PaaS模式

本种模式主要是出租网络应用程序,本种模式进一步延伸了SaaS,它向软件开发人员等出租开发平台环境或者服务器平台,以便让更多的人在此平台上开发SaaS软件,这样SaaS的市场和功能又得到了有效拓展。借助于本平台,BTO与在线交付流程可以轻松实现。借助于本开发平台,用户不需要编程,就可以对企业管理软件进行开发,并且其在线运行不受软件开发工具的限制作用。可以说,这种模式了革新了管理软件开发领域,企业可以在管理软件中快速的应用业务流程和各种想法,工作效率和执行力得到了提升。PaaS对中小企业来讲,则是有机结合了软件外包和内包,外包指的是企业对提供商的开发平台和运行环境进行租用,而财务内包则体现为企业借助于云计算平台来对财务软件自主开发。中小企业财务信息化的实施,非常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借助于本平台来自主开发财务软件。其不需要较高的投资成本,并且在云平台上测试完成开发的财务软件,这样财务软件开发和网络环境部署成本能够得到有效的减少。不需要较高的实施成本,因为业务人员对企业需求最为熟悉,那么其自主开发出来的财务软件,可以促使企业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在本平台上开发软件,对开发技术人员也没有较高的要求,那么中小企业技术人员短缺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此外,在本模式下,也可以有效实现协同商务,开发人员可以在线合作,效率得到提高。

4、结语

综上所述,中小企业在财务信息化实施过程中,会受到资金、人才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作用,而云计算的出现,则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非常重要的两个应用模式为SaaS和PaaS,实践研究表明,具有一系列的优势,人才短缺问题得到了解决,资金成本得到了节约,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姚玉英.基于云计算的中小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化问题及策略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5,4(10):123-125.

[2]梁慧.基于云计算的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会计信息化探讨[J].财经界,2015,6(17):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