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3 09:37:5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山东城乡一体化;路径;政策
[中图分类号]F2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8091(2016)01-0027-04
党的十将“三农”问题作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关键内容,强调要把推动城乡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充分显示出我们党和政府在治理理念上的与时俱进。城市与乡村,原本属于具有独特内涵的两个区域空间,二者相互依存并相互促进。消除城乡在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活方式上的差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城乡融合,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山东城乡一体化目标的实现,只有在科学探究最佳推动路径的基础上,找准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效对策,才能使山东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步入快车道。
一、城乡一体化概述
(一)城乡一体化的目标
城乡一体化是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更是城乡空间、经济、社会发展演变的综合体现,这其中不但包含着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内涵,而且展现出了区域经济、文化、社会协调发展的深邃思想。从宏观上来说,城乡一体化主要体现在城乡之间的经济、社会动态平衡发展,各种生产要素能够在城乡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组合,使城乡之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逐渐缩小,联系越来越紧密,最终实现城乡同发展、共进步,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1]。
(二)城乡一体化的主要内容
城乡一体化是一个极为复杂而广泛的区域演变过程,涉及到的管理要素众多,影响范围较广,且不同地区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所表现出来的一体化形式也不尽相同。就总体上而言,城乡一体化包含城乡空间结构、经济结构、人口结构、社会结构、生态环境结构等诸多方面,因而人们习惯上会将城乡一体化划分为城乡空间一体化、城乡经济一体化、城乡人口一体化、城乡社会一体化、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五大方面。其中,空间一体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经济一体化是促进城乡均衡发展的基础,人口一体化是发展城乡关系的依托,社会一体化和生态环境一体化是城乡和谐、健康、有序发展的根本保障[2]。
二、当前山东城乡一体化发展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山东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始终把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不断促进城乡经济社会融合,使城市和农村的经济社会面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前,虽然山东城乡一体化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与中央关于城乡一体化的标准和要求相比,仍存有一定的差距,这主要表现在:
(一)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有差异,县域经济相对落后
除以烟台、威海、青岛、东营、日照等市组成的山东半岛城市圈,由于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等,城市化进程较高,经济水平、居民生活、生态环境和城市建设各方面发展比较好之外,山东省内的其他部分内陆地区,仍然处于由农业大市向工业强市的经济结构转变之中,工业主要以资源加工和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为主,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慢、总量小、占比低,第三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少西部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二)城乡公共服务发展不均衡,农村社会事业相对滞后
近年来,山东省城市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而农村交通、通信、水利设施建设仍相对落后。城乡教育、卫生资源配置不很合理,大量优质资源向城市集中,农村教育教学条件远远落后于城市,农村卫生技术力量薄弱,特别是村级医疗保健设施简陋,农村保障体系不健全,法制化程度不高,社会治安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呈扩大趋势
由于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发展格局的惯性作用,加之城市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导致在全省范围内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城乡收入差平均值从2000年的2933元扩大到2013年的8097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00年的2.24:1扩大到2013年的2.71:1,与城乡一体化低于2:1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加之农民收入中的很大一部分还要用于购买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而且如果加上国家对城市居民在养老、医疗和住房等方面的补贴,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差距更加明显。
(四)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
“三农”问题一直是阻碍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因素。当前我国大部分农民在经济资源和公共资源配置中仍处于不利地位,导致农业发展缺乏现代生产要素和现代生产方式的有力支撑,城市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进入农村的力度不够,加之农村的教育卫生、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远远不足以满足广大农村居民的生活需要,导致农民难以平等分享工业化、城镇化的成果,而资源从农村向城市单向流动的格局并未得到改观,因而未能形成城乡统筹,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3]。
三、山东城乡一体化的实现路径探究
通过对山东地区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各个地区受地理和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城乡一体化实际发展态势不尽相同。因此,在规划山东城乡一体化发展路径时,要充分结合各地区的实际水平和发展现状,各有侧重,从而为城乡统筹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统筹空间布局,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
城市与农村相比,具有巨大的发展优势,往往可以依靠自身的快速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而城市的周边地区,特别是比较偏远的农村地区,其发展则相对较为被动。目前,山东地区城市化整体水平,与先进省份相比,仍然偏低,有鉴于此,各中心城市可充分依靠空间范围内的不断扩张,产业链条逐渐向农村延伸,实现城乡协调发展。首先,在空间方面,可利用大中城市的发展,加快城市周边的城镇化发展速度。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使城乡土地“增减挂钩”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其次,在产业结构方面,可建立城乡互助的产业发展模式,推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从城市向农村转移,突出抓好产业培植和项目建设,实现城市和农村产业的合理对接,科学推进产业园区建设,不断寻找新的经济发展增长点,从而促进城乡经济统筹发展。
(二)统筹城乡建设,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就是在城乡统筹发展的基础上,以城市发展作为先导,循序渐进完成新农村建设,最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因此,加快新农村建设,就是要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整体目标,扩大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合作范围,建立城乡资源共享机制。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决定着农村居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品质。因此,要抓住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吸收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来,切实解决农村的生产性基础设施落后、生活性基础服务设施不足、农村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善等现实问题。毫无疑问,统一城乡邮电通讯、道路交通、燃气管网、供水管网等基础设施要求,对于镇改街、村改社区,都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当然,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山东各地区应在统一规划的原则下,因地制宜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不可“一刀切”。
(三)统筹资金运作,推进城乡公共财政一体化
资金是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关键因素,健全公共财政政策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按照公平的原则科学配置财政资源,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一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积极拓宽公共财政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的公共产品供给体系;二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向农村公共服务领域的倾斜,重点做好重要公共服务项目建设;三是加大公共财政监管力度,提高公共财政的使用效率;四是提升政府财政资金的示范导向功能,着力形成以惠民政府、优质服务、优良环境为重点的“洼地”效应,鼓励社会和民间资金向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点建设领域发展,形成“政府引导、项目补贴、社会参与”的资金投入机制,为推动城乡一体化提供保障[4]。
(四)统筹生态管理,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生态文明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体现,统筹生态管理,要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导向,公平配置公共服务资源,科学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制度对接,逐步缩小城乡差距。要突出抓好配套设施和环境整治,实行城乡垃圾整治同一标准。要着力构建城乡统一的绿化和环卫基础设施体系,按照“谁受益,谁负责、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统筹划分城乡环卫建设、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责任,建立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补偿机制[5]。对城乡污染防治实行统一规划和治理,对农村垃圾实行村收、镇运、市处理的办法,杜绝城市污染企业、废水、垃圾等向农村转移。总之,要通过环境管理模式的不断改革和创新,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不断提升城乡生态文明程度。
四、推动山东城乡一体化的对策建议
基于对山东城乡一体化实现途径的探讨,本文就推动山东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提出以下的建议。
(一)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政府行政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服务型政府,就是在维护社会民主稳定的基本条件下,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人民和社会利益为根本,依照法定程序,以公民的意志力为基础而组建起来的,履行服务职能且承担服务责任的政府。因此,推动山东城乡一体化发展,首先要理顺政府与市场间的关系,明确政府的基本职责,利用自身独有的组织协调优势及政策导向作用,承担起政府作为城乡一体化设计者、组织者、领导者的责任,切实做好各项规划工作;同时,政府要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突出市场机制的地位和作用,让市场有效地配置资源,进而加快经济发展速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减少行政手段对市场的直接干预,适当采取经济手段,保障城乡一体化稳定发展。
(二)深化城乡各项管理改革
一是加快城乡户籍制度改革。传统的城乡户籍分离管理制度严重影响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程,因此,要努力打破城乡户籍制度的二元结构,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解放,使城乡居民真正享有自由选择居住地的权利;在劳动力转移方面,应科学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向城市转移,在加快城市发展的同时,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速度。二是加快管理体制改革。通过政府职能的转变,建立与当前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政府管理模式,解决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中存在的政企不分、条块分割、城乡分割的政体体制问题[6]。要明确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实现部门联动机制,建立统一的城乡管理考核指标体系,进而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三是创新城乡土地管理改革,完善农村征地制度,在严格执行城乡土地“增减挂”的前提下,推动土地合理流转,让农民真正从土地中解放出来。
(三)完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一方面,应切实完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要按照公平的原则,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把保障农民发展权放在首位,加强对农村居民合法权益的保护,健全相关政策法规,合理解决农民失地后的生活权益问题。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城乡统筹的劳动就业、财产保险、医疗卫生等保障制度。依照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及要求,建立并完善与山东地区相适应的、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从而使广大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一同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这不仅是城乡一体化实现的必要条件,更是保障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要确保城乡所有居民都能参加城乡统筹医保和退休养老保险,以真正享受到统一的社会保障。再一方面,政府应通过转变财政支出格局,促进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切实建立覆盖整个城乡地区的、城乡居民平等的、科学合理的社会保障体系。
(四)保障和维护农民的基本权利
保障和维护农民的基本权利,首先,是要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投资力度。彻底消除过去城乡二元体制导致的不适应当前发展需要的教育、劳动、社会福利待遇等方面的社会管制行为,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管理,通过城乡优质师资统一交流,确保农民工子女能够享受到平等的教育机会,使农民工和城市居民真正享受同等待遇。其次,是加大对农村科技推广方面的投入,鼓励农村基础科研项目的开展,大力推广科技成果,不断普及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及时开展农民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提升科技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再次,要完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逐步调整和改善农村卫生专项转移支付制度,卫生部门应将更多地财力向农村公共卫生方面倾斜,各个部门明确目标和职责,合理分配相关资源,做到公平、高效。
(五)加强城乡统一市场建设
当前,我国的市场在很多方面仍处于分离的状态,尚未形成联系密切、运行协调、城乡统一的市场机制,这不仅限制了城乡之间的市场融合,还严重阻碍了各要素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合理配置。因此,要培育和发展城乡市场体系,将市场作为连接城乡发展的纽带,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一方面,要科学建立城乡发展的经济网络,使其不仅有利于城乡之间的经济协作发展,更有利于加大城市对周边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进而促进城乡之间的商品、资金、劳动力和信息技术的合理流动,加强城乡良性互动,最终实现城乡融合。另一方面,要科学培育和发展城乡市场体系,要以市场为突破口,不断推动城乡经济的相互渗透,促进各种生产和生活要素在城乡范围内科学地流动和优化。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经济社会动态系统,我们只有对其进行综合、全面、系统的探析,才能够更好地把握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科学规律。山东未来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只有在充分立足本省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本着系统、科学、多元化的发展理念,才能推动山东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步入科学发展的快车道。
参考文献:
[1]王艳.广义城乡一体化的内涵界定与评价分析———以郑州为例[J].区域经济,2011,(01).
[2]于淑俐.山东半岛实现城乡一体化路径选择与政策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4:141-144.
[3]敖日格勒.从社会学角度论城乡一体化的实现路径[J].东方企业文化•百家论坛,2011,(09).
[4]王婷.浙江省城乡统筹与经济发展关系实证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8,(03).
[5]陶勇.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民负担———“三农”研究系列[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39-42.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城镇化;规划;制度
随着三次工业革命的相继发生,现代工业迅速发展,城市这一便于各种工业生产要素分配的空间组合形态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城市由于可以提供更高的收入、更好的生活环境和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了周边区域的人们大量涌入,结果导致环境、治安、失业和犯罪等问题,与此同时,乡村地区由于资本和人力缺乏,处于相对欠发展状态,因此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开始凸显。城市经济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市场空间逐渐饱和,产业之间及产业内部竞争渐趋激烈,导致发展受限,增长速度减缓,与此同时,农村地区发展滞后,由于农民的购买力较弱,农村与城市之间的产业互补不但无法形成良性循环,还会因为城乡差距太大导致社会公平问题的出现,因此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资源共享、产业协作、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抉择。
随着近30年来的快速城市化,我国城乡之间发展差距过大的矛盾已经逐步显现出来,并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一大障碍。建国后,由于我国工业基础薄弱,为了尽快发展工业体系,国家实行农业支援工业的政策,农村创造的大量财富无偿地支持了城市工业建设,长期积累,造成了目前的城乡二元结构。为应对这种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党的十七大和十均重点强调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目前,我国正处于从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转变过程中,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并总结国内城乡一体化建设先进地区的经验,对于积极稳妥的推进这一转变过程,有重要的意义。
1.国外城乡一体化实践经验
1.1美国的“三步走”模式
美国的城乡一体化战略可以分为三步走:首先制定跨行政区的大都市区规划,以统一协调整个规划区的土地利用和经济发展;其次进行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建设,并通过税收等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在城市郊区或农村地区进行投资;最后,推动大型农场式的农业现代化发展,为农业人口创造就业机会。美国的城乡一体化过程可归纳为城市化―城郊化―城乡交融一体化,是由城市开始逐渐向外拓展的一体化方式。
1.2 英国的“大伦敦计划”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老伦敦市区造成了严重破坏,战争结束后,伦敦地区亟需重建,但由于房屋损坏严重,城市人口数量大,住房需求量大,再加上战后失业率高、环境质量差、犯罪率高,整个伦敦地区城乡矛盾相当尖锐。英国为解决这些问题,制定了“大伦敦计划”。其基本思路围绕伦敦市区,选择地价相对较低的农业区建立卫星城,吸引城市人口向新建卫星城转移,据此建成“一主多卫”的城乡一体化城市分布格局,有效解决了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1.3 法国的“大巴黎”建设
法国巴黎的城乡一体化模式与英国相似,但有所区别。巴黎是法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随着全国各地人口涌入巴黎,虽然促进了巴黎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但也造成老城区人口密度过高,城市环境不堪重负。而与此同时,巴黎郊区社会经济发展与市区的差距越拉越大,进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为了缓减城乡矛盾及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1965年,政府制定了“巴黎地区整治和城市规划方案”,该方案的提出的主要措施是在巴黎郊区建立卫星城,通过快速交通线路,包括公路和铁路,与中心城区联结在一起,从而形成新的城市网络,中心城区带动周边农村地区快速城市化,农村地区化解了中心城区存在的各种社会环境问题,最终实现了“大巴黎”的城乡一体化目标。
1.4 日本的国家综合开发规划
日本的城乡一体化进程同样与快速工业化导致的城市人口过分集聚有关,二战后日本实现了快速的工业化,由此导致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失业、犯罪、环境问题等城市病渐趋严重,而乡村则地广人稀,发展滞后,城乡差距不断拉大,为了统一协调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日本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以及行动计划。日本在1969年公布的“新全国综合开发规划(新全综)”中开始强调要发展落后地区,疏导城市人口向农村转移。在1977年的“第三次全国综合开发规划(三全综)”中,提出要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着重建设中小城镇,提高农村地区的生活水平,尽快缩小城乡差距。经过前面两次开发规划的摸索,到了1987年的“第四次全国综合开发规划(四全综)”,从城乡空间一体化的角度,明确提出了建设一体化生活区的策略,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之间的交流,进一步缩小城乡之间的生活、环境差距,以实现城乡一体融合的目标。在国家综合开发规划的原则指导下,从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和为农民提供社会保障两个角度着手,日本政府配套制定了一系列扶持农村地区发展的法律法规,前者如《国土利用法》、《山区振兴法》和《向农村地区引入工业促进法》等,后者如《失业保险法》、《生活保护法》、《职业安定法》等,这些法律法规有效地缩小了城乡差距,使农村地区的人口稀疏、基础设施和产业落后等问题得到了解决,促进了城乡协调发展。
2.国内城乡一体化实践经验
2.1 珠三角地区――城镇群模式
珠三角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改革开放之初,随着招商引资规模的快速扩大,工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因此改革开放初到90年代初期,珠三角地区的城乡一体化表现为城市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就业条件。之后随着城市建设用地越来越少,部分工业门类开始向城市周边的农村转移,在这一阶段,农村的工业化推动了农村的城市化进程。2010年,随着《珠江三角洲城乡规划一体化规划(2009- 2020年)》的推出,珠江三角洲地区开始按照现代城市体系的要求,构建以广州、深圳为两大中心的区域城镇群体系。
2.2 苏南地区――苏南模式
苏南模式已经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一种典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典型特征是建设工业园区和发展乡镇企业,从城乡一体化的角度,乡镇企业通过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的方式,积极推动了苏南地区农村人口就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其它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乡镇企业的发展,促使城乡之间大量的小城镇快速发展起来,成为联结城乡的纽带,加快了当地的城市化进程。
2.3 上海――规划先行模式
上海市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是以统筹规划城乡建设为前提的,在制定城乡经济发展战略时,提高城乡经济整体效益和综合劳动生产率是主要的考虑方面,以此为基础去统筹规划处理市区和郊区的关系、市区与经济区诸县市农村的关系,通过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及城乡产业结构的调整去促进当地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同时推动城乡各项社会事业的共同发展。
3.国内外实践比较及借鉴意义
3.1 国内外城乡一体化实践比较
第一,从整体的角度,美国、日本、英国和法国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由于起步比我国要早,经济发展水平高,目前已经基本实现了城乡一体化,城乡之间已经不存在明显差距,而我国尚处于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初期,现阶段只有经济较发达的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有效推进了城乡一体化建设,其余地区城乡一体化的步伐受限于经济发展水平,推进速度较慢。
第二,从制度建设的角度,国外的城乡一体化有完善的总领性规划纲领,并据此配套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保证规划的有效执行,如美国的大都市区规划和日本的全国综合开发规划等全国性规划,以及伦敦和巴黎的区
域性规划。城乡一体化涉及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除了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扩散和协作,农村人口的就业、医疗、教育、养老等社会保障问题需要配套法律法规的保证,发达国家的实践给了我们很好的借鉴。国内一些省市近年来制定了各自的城乡一体化规划,相关工作在根据当地实际积极推进,重点在产业向乡村扩散,以及相应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相关工作也在逐步推进,但还缺乏系统的制度保障。
第三,从制度创新的角度,国外的城乡一体化是根据各自的社会经济历史条件和区域空间形态制定规划和相关制度,一体化进程各具特色。美国地广人稀,只需要围绕城市,向城郊适度扩散即可实现促使社会经济良性循环的城乡一体化,因此其发展模式为城郊化为指导的“三步走”模式;日本国土面积小,人口稠密,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综合规划,统筹城乡之间的土地利用,尽量使每一寸土地物尽其用,因此在全国性综合规划的基础上,建立法律法规保障体系,促使规划有效执行;伦敦和巴黎根据自身的城市特征,通过卫星城的建设缓减中心城区的各种矛盾,建成功能互补、社会和谐、生态高效的城镇体系。国内的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根据各自所处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行政区划特征,制定了相应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策略,在城镇体系建设中取得了很大进展。珠三角地区是中心城带动的中小城镇发展模式,而长三角是乡镇企业带动的遍地开花式城镇化发展模式,从发展历程来看,无论珠三角地区还是长三角地区,规划的作用其实更多是服务于或者依从于经济的客观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前瞻性并不足,这一点近年来在逐步改进,如2010年广东省公布的《珠江三角洲城乡规划一体化规划(2009-2020年)》,就对珠三角地区的城镇群体系建设做出了明确的规划。社会保障方面,近年来也逐步得到了国家的重视,但为城乡一体化建设配套的保障政策尚显滞后。
第四,从实践过程的角度,城乡一体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开始制定规划,到规划实行,配套法律法规等保障制度的建立,以及根据新情况对规划的不断修订,政策的改进,国外的城乡一体化建设至少需要30年的时间。我国由于长期以来造成的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城乡差距大,城乡一体化建设所需时间很可能更长,并且由于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所面对的问题可能更复杂。
3.2 借鉴意义
发达国家及国内部分发达地区的城乡一体化实践经验,对我国今后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有多方面的借鉴意义。
第一,推进城乡一体化,规划要先行。从国外的成功经验看,制定基于本国或本地客观条件的总领性规划,对于城乡一体化的顺利推进是必要的前提。
第二,基础设施建设是城乡一体化的基本保障。从美、英、法、日的实践看,基础设施建设无一例外是城乡一体化首先要进行的工作。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建设,可以有效促进城乡之间的相互交流,促进资本、人力、信息的双向流动,为城乡融合打好基础。
第三,城乡一体化需要完善的制度保障。促进乡村发展、农民就业和对其提供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必要制度保障。
第四,鉴于我国国土面积大,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城乡之间差距大,我国的城乡一体化规划应在中央统一协调下,主要以省为单位进行,并分区域分步骤推进。
第五,各地要充分依据当地实际进行制度创新,不拘一格,制定适合本地的城乡一体化规划和辅法律法规体系。
参考文献:
[1]戴慎志.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2]崔功豪. 魏清泉, 陈宗兴. 区域分析与规划.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3]刘兴昌. 市政工程规划.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4]朱建达, 苏群. 村镇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8.
[关键词]民生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11 ― 0090 ― 02
[收稿日期]2014 ― 09 ― 20
[基金项目]齐齐哈尔市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决策咨询项目《城乡一体化条件背景下齐齐哈尔社会生态与民生保障建设研究》阶段研究成果(编号:QSX2013―03ZD)。
[作者简介]韩智伟(1990―),男,吉林前郭人。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一、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与民生建设
民生问题是关乎人民群众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是时展所要求的特定内涵。近年来,国家决策和社会群体高度重视城乡一体化的建设,试图通过以这种理念的创新和实际行动来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问题,以此转变传统城乡之间相对的二元结构发展模式,促使城乡之间在规划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上实现一体化的发展态势,消除城乡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由此所产生的与之相关的民生问题,为加快民生建设步伐提供充足的保障。
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过程,这种模式的设计目标在于解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所产生的民生问题,减少城乡之间在相互融合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摩擦和碰撞。其主要概念表述为通过结合城乡之间内在和外在的相互联系,在共同地域范围内相互统筹和综合规划,重新分配整体的经济利益和公共资源配置,促进各自地域内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及经济利益和公共资源得以平等地共享,从而进行自身优势上的互为补充,使得城乡发展能够有机集合,共同促进城乡之间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以此来推进国民经济社会的向前发展。
这种设计理念对民生建设来讲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通过以城乡一体化建设为载体,使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切实有效地解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进程中所反映的比较突出的民生问题,体现了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的重要性。从设计的内涵上来讲,针对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内部建设和外部环境进行了深刻地改造,这种改造对于城乡整体建设的发展思路、观念创新、生产方式等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并将其反映在民生建设的方面上,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乡在不同领域上真正地实现一体化的模式,提高了城乡居民的物质文化需求。从设计的价值上来讲,城乡一体化建设充分地体现出公平元素的价值理念,这种价值原则地深入体现并贯彻始终,使城乡居民能够切身实际地感受到公平的理念,使其参与主体能够处于平等的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充分地实现了城乡之间在政策上以及待遇上的无差别对待,有效地解决了当前民生问题中关于城乡居民如何做到同等对待的重点难题。
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地提出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在国家结构的内在组成部分中由于失衡所引起的民生问题,作为民生建设的重要载体,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主要表现在城乡之间打破原有封闭的地域结构以及对立的经济局面,逐步实现城乡之间的全面结合,缩小彼此之间存在的严重差距,重新整合城乡之间自身的经济利益,合理分配彼此之间的资源和利益划分,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强生态环境的共同保护,从根本上真正实现城乡建设在发展模式上的一体化,加快了民生建设的步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利的保障和支撑。
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对民生建设的重要性
随着政府决策和社会媒介对民生建设的高度关注,使得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显著地提高,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完善提供了充足地保障。因此,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城乡之间由于差别对待所产生的矛盾与摩擦,客观上推动了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有效地解决了当前我国社会民生中所产生地比较突出的民生问题。
从近些年来的统计数据上来看,通过分析得出城乡一体化的总体水平正在逐年地增高,不同地域之间的城乡联系十分地密切,城乡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加强了城乡之间的联系程度,有效地解决当前社会比较突出的民生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社会矛盾激化与对立的现象。例如,在产业布局的规划上,在大部分地区经济运作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对农村经济的扶持程度,甚至在公共资源的分配比率上也在不断地向农村经济倾斜,农村的经济结构不在由以往传统的单一的农业为主,而是逐步发展工业领域和服务行业,促使产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合理的分配和布局,扭转了当前农村经济社会落后的局面,有效地解决了当前农村经济水平落后的民生问题。
由于充分发挥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的合理规划和布局的作用,使得城乡之间的融合在不断地有所改进,加之政府决策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倾斜程度较之以往逐年增多,使得很多领域的开发和研究项目逐渐地完善,且针对农村的公共资源比重投入的程度明显增多,使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覆盖程度明显地扩大,减少了城乡之间经济基础的差别对待,并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发展态势过多的呈现两极融合的现象,这对于民生建设来讲有着极其显著的成效。
此外,转变了以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不足,有效地解决了民生问题中关于生态环境的矛盾。由于以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不足,使得在以往的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很少关注对生态环境领域的保护,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生态环境的不同程度地破坏,甚至一些地区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过分利用生态资源,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致使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严重阻碍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脚步,也使民生问题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现如今,更多的社会主体开始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缓解了民生方面在此问题上的冲突,同时减少了以往过多以粗放的形式来追求当前利益的产业布局和利用手段,使我们的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程度逐渐的加大,因此生态环境保护对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社会民生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从城市发展的角度上来看,生态环境与城市之间这两种因素的融合是城市未来发展的主流方向,也是社会民生需要噬待解决这两者之间相互冲突的重点问题。要使当前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能够得以更好地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之下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居住方式的合理规划,必须慎重考虑针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从客观上改善城市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必然关系,从而才能更加有效地稳步推动城乡之间协调可持续地发展,加快民生建设的步伐。
三、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与当前社会所产生的民生问题
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和作用,这项国策能够进一步地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目标,缩小城乡之间在经济总量上的差距,消除当前我国社会中反响比较突出的民生问题。因此,要想加快民生建设的步伐,必须从根本上充分发挥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所产生地积极作用,才能更好地解决当前阻碍社会进程中所出现的各项民生问题。
(一)完善公共资源的公平分配机制
加快促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能够充分地发挥资源的有效配置作用,从根本上完善公共资源的分配机制,合理地利用城乡地域空间的布局,整合双方自身的优势,有效地进行彼此之间的相互融合和互为补充,使之最大限度地实现城乡之间在发展与合作上的公平对待。因此,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是解决城乡之间协调发展最为有效的措施,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我国社会由于城乡之间差别对待所产生的民生问题,从而改变以往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的不合理的规定,并从根本上做到统筹全局,实现城乡之间地良性互动。
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能够促使分配机制在政策领域内实现平等对待,这在整体上表现了城乡之间整体性的发展脉络,有效地解决了制度无力乏术的问题,使得城乡一体化建设能够互为补充全面发展。尤其在利益配置和资源分享上,使得城乡之间的在划分上能够平等的对待,消除以往城乡之间在居住、就业、社保、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差别对待,从根本上为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提供制度性的保障,以及有效地从总体上密切加强了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国计民生问题中比较突出的矛盾,有效地减少了城乡之间在 差别对待中所引起的各项摩擦,从而更好地加快了当前社会的民生建设。
(二)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转移农村的剩余劳动力
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打破了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得到了政府决策的高度关注和社会的广泛支持,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城乡之间不协调的发展态势,农村经济的增长幅度逐渐地走向正常的发展态势,稳步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向前发展的步伐。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不仅从根本上调节了农村的产业结构,使得农村的产业结构呈现出合理布局的局面,而且从根本上加强了农村的基础产业建设,扭转了当前农村基础产业薄弱的环节,使得农村的产业布局和经济结构从根本上得以很好的转型并走上正轨,从而更加有效地推进了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
此外,由于人口结构分布的不合理,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比重过多,致使农村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过渡的进程比较缓慢,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俨然成为当下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些劳动力无法发挥自身的价值,投入到当前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当中去,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负担。因此,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从根本上有效地扭转当前农村社会剩余劳动力比重过多的局面,转移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增强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前景,解决了当前民生问题中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从而更加有效地加快了民生建设步伐。
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能够有效地解决当前我国社会进程中所产生的民生问题,减少了社会进程中比较突出的矛盾,有利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向前发展。此外,在客观环境下,能够促进城乡之间的相互融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形态,这对城乡之间的发展格局是一场至关重要的变革,对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意义深远的影响。同时,也有利于加快我国当前民生建设的步伐,从而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 考 文 献〕
〔1〕孙刚印,刘志琰.城乡一体化的本质内涵及其政策建构〔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0,(03).
〔2〕汪波.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几点思考〔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9,(02).
〔3〕崔传义.城市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切入点〔J〕.中国城市经济,2009,(04).
关键词:城乡规划;经济社会;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A
进入21世纪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城乡关系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五个统筹”的战略思想,“统筹城乡”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并首次明确提出了“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 2007年十七大“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明确提出;再到2012年党十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标志着我国城乡关系已进入了国家战略主导下的“以城带乡”阶段。国家在战略上对城乡关系的认识由“城乡分治”、“大力推进城市化”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发展一体化阶段。城乡关系转变为阜阳市城镇化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为了更好地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解决好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必须加快推进阜阳市城乡规划编制工作,加强规划的龙头作用,从引领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一、阜阳市城乡规划建设的总体情况
1.城乡规划编制、修编情况
城乡规划是城乡建设和发展的蓝图,是政府指导和调控城乡建设与发展的基本手段,是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的重要工作。随着阜阳市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各级领导越来越重视城乡规划工作,阜阳市城市规划工作逐步走上了正规化、系统化的轨道。在城市规划区内现已形成以城市总体规划为纲,各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相辅相成的较为完善的规划编制成果体系。临泉县、颍上、阜南已率先完成新一轮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已经上级人民政府批准实施;太和县、界首新一轮总体规划的编制正在进行中。小城镇规划工作进一步深化。在阜阳市城镇体系规划的指导下,市域交通沿线90%以上的集镇编制完成集镇总体规划,各个县市区新编制完成30个中心村的建设规划。
2.城乡规划的监督管理情况
阜阳市人民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安徽省实施办法》的要求,制定了《阜阳市城市规划管理办法》,先后出台了《阜阳市拆除违法建设暂行规定》、《阜阳市私人建房审批办法》、《小街巷建设项目审批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使阜阳市的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逐步走上了依法治市的道路。
3.城乡规划的实施成效
在城乡各类规划指导下,阜阳市城镇化水平、城市规模、人居环境显著提高和区域中心城市地位初步显现;颍上、临泉、阜南、太和及界首市等4县1市城乡面貌显著改善。
二、城乡规划建设一体化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尽管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受长期以来城乡分割传统体制等因素的影响,工农差别、城乡差别扩大的趋势仍未得到根本扭转。
城乡经济发展上的差距。由于受体制、机制的约束,城市、农村在资源配置和收益分配上不平等。城市聚集了各类城乡资源要素,并取得了较好的收益。而农村只是廉价提供土地、农产品和劳动力等基础性资源,大量的收益最终落在了城市,从而导致城市和农村发展不平衡,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特征还很明显。
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差距。由于资金投入上的“城市偏向”和缺乏统一规划,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着明显的二元化现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越来越快,而农村道路、交通、通讯、水利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农村集中供水、排污、垃圾集中处理等设施配套性和共享性差,环境脏乱差问题严重。
三、推进我市城乡规划建设工作全面发展
1.构建政策支撑体系,有序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对于我市城乡规划重视的差距和乡村规划滞后的问题。政府要抓紧出台“关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文件”,切实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推进城乡产业布局一体化、推进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一体化、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推进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一体化、推进城乡政策措施一体化等“六个一体化”,改变旧的城乡关系,将城市和乡村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通过城乡一体化市场的建立和基础设施网络化的建设,赋予城市和乡村同等的发展机会。
2.制定科学规划,努力实现城乡规划满覆盖
一是建立与城乡一体化相适应的规划管理体制。为了充分发挥城乡规划的战略引导、综合调控和资源配置作用。建议切实加强规划管理机构建设,以推进城乡规划建设一体化建设。组建阜阳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规划信息技术中心等部门,形成 “统一规划、属地管理、分级审查、强化监督”的城乡规划管理体制。二是努力实现规划满覆盖。开展农村地区规划研究,形成城、镇、村构成的城乡一体的规划体系,开展阜阳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形成城乡一体的空间格局,以抓社会主义美好农村规划为重点,努力实现城乡规划满覆盖。三是提高规划的质量和水平。为保证空间布局、资源调控、工业集中发展与保护环境相协调,形成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三规合一”。
3.坚持区域中心城市、中等城市、中心镇和中心村建设并举,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优化城镇规模结构,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加快发展中小城市,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4.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城乡均衡的社会事业发展机制。一是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二是推进就业制度改革,建立城乡一体的就业体系。三是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四是推进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大力推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着力构建城乡一体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推动农产品特色产业科技示范等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四、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途径
1.加强中心城镇的建设与发展,把阜阳建设成为皖北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强大的中心城镇是带动阜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是提升阜阳区域竞争力的核心。中心城市是市域经济活动的核心。完善中心城市的经济功能,构建城乡经济中枢、技术支撑点及文化创新高地,对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有着决定性意义。
2.加快加强工业发展,壮大第二产业,为城镇化提供经济支持。工业化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发动机,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阶段。工业化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也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坚持实施“工业立市、工业强市、科教兴市”发展战略,按照总量快速增长、结构优化升级、优势行业突出、产业集群带动、区域协调推进、发展模式转型的战略要求,主攻外向,激活内源,紧紧抓住煤炭开发的机遇,着力培育新的优势产业,不断壮大工业经济总量,提升运行质量。依靠科技进步,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以产业信息化和现代物流业为促进手段,重点围绕煤电、煤化工、机电、生物医药、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林产品加工等支柱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做大做强产业集群。
3.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和中小城镇经济,抓住产业转移有利时机,促进特色产业、优势项目向县城和重点镇工业聚集区集聚,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吸纳农村人口加快向小城镇集中,使之成为有效转化剩余劳动力的基地。完善加快小城镇发展的财税、投融资等配套政策,安排年度土地利用计划要支持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
4.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一是围绕社会主义美好新村建设,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以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为统领,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为主要任务,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和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为关键,以完善带动农户的组织制度和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以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为基础。二是着力推进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围绕区域功能定位,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进一步调整优化城乡产业布局,引导工业企业向园区聚集,农业龙头向基地和农户辐射,服务业向生产生活靠拢,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在城乡间优化配置、合理流动,加快构筑布局合理、特色鲜明、深度融合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三是加强要职业培训,积极促进劳务输出,努力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民务工技能培训,整合培训资源,规范培训工作,增强农民科学种田和就业创业能力。
5.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繁荣城乡经济。城镇人口的扩张需要有第三产业的充分发展,只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才能够吸收大量的劳动力,从而加快城镇化进程。阜阳市第三产业发展的战略是:着眼于苏鲁豫皖边际地区10万平方公里,5000万人口的大城镇围空区,充分利用阜阳市区位居中和综合交通枢纽优势,实施大商贸战略,形成大区域商贸中心城镇。
6.通过制度创新,支持城镇化进程
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城镇化进程;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引导生产要素向城镇集中;推进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一体化;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一体化。
一、溱潼镇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做法和成效
一是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着重在古镇、新城区、村庄布局规划方面统筹城乡规划,建立健全了一整套规划审批、论证、公示制度,进一步简化和规范规划审批程序。
加强对影响城乡长远发展和经济建设的规划调控,围绕事关全局的重点项目,探索以规划手段推动全镇建设发展的办法和措施。同时,将村庄布局规划放到溱潼镇总体规划中通盘考虑。
二是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坚持旅游兴镇、工业强镇的发展道路,以园区为载体,以产业为支撑,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抓手,引导产业布局,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具体措施上突出四个“着重”:根据镇东部紧临戴南镇的地理优势,着重在镇东工业园区发展不锈钢产业;结合企业转型升级需求,着重在西工业园区发展船舶附件产业;按照打造绿色生态走廊建设和旅游观光带的要求,着重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充分放大“溱湖八鲜”及溱湖绿色有机食品品牌效应,着重发展溱湖八鲜特色产业,建设旅游商品一条街。
目前,溱潼镇工业已形成以不锈钢、船舶附件为主的两大产业。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超过80%,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43个。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26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040元,同比分别增长14.8%和15.81%。
三是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对城乡道路、供电、供水、通信等公共服务设施进行统一规划,每年实施10个事关民生的工程,城乡建设整体空间布局日趋合理。2013年实施的项目有:加快实施饮用长江水二期工程,启动汽车站搬迁,打通新城大道与会船大道的连接线,完成湖镇大道以及府前路西入口景观绿化工程 ,建成镇政法综治工作中心、镇宣传文化中心,新建、改建水冲式公厕6座等。同时,全力推进镇村环境综合整治。
目前,溱潼镇10个村中,1个村已通过省级村庄环境整治试点村初验,2个村已创建省三星级康居示范村,其余7个村均已通过二星或一星级验收。
四是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实现了村村通网络、通有线电视、通公路,农村公交村开通率80%。整合村卫生室资源,做到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村庄全覆盖。整合教育资源,2011年投资800万元新建的溱潼中心小学幼儿园及溱小食堂已投入使用,充分发挥镇中心幼儿园优质园的示范辐射作用,将中心幼儿园分园延伸至3个村幼儿园。全面实施饮长江水工程,确保全镇人民喝上“放心水”。
五是城乡就业社保一体化。着重从三方面推进:首先,全力推进镇村级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在全镇10个行政村均设立劳动保障服务站,每村配备1名劳动保障专管员,站长由村党支书或村主任兼任,劳动保障专管员从高校毕业生、转业军人以及热心劳动保障事业的社会人员中择优录用。目前,镇社会保障服务所、村社会保障服务站均统一配备了电脑、打印机、LED电子显示屏、触摸屏等现代化设备,为实现劳动保障服务信息“市、镇、村”的三级互联共享,提供了有力的硬件支撑。其次,全力推进服务规范化建设。 全镇统一制定了服务流程、工作人员行为准则、网络管理等管理制度,完善了用工信息、创业技能培训、富余劳动力转移输出、就业困难人员帮扶等台账,确保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平台服务管理规范有序。再次,全力推进服务手段信息化。狠抓劳动保障信息网络建设,并通过电视、触摸屏向群众相关信息,使城乡劳动者足不出村就能全面及时掌握全市的就业服务信息,有效降低了求职务工成本。同时,组织开发基层劳动保障平台专用软件,各平台通过劳动保障数据库,查询了解所属镇村每一位服务对象的相关信息,上传下载相关信息和资料,有效提高了平台服务质量和效率。
六是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为统揽,深入开展平安、法治建设,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体系更加健全,虚拟社会管控有力,“六五”普法全面展开,成功创建江苏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镇。安全监管得到加强,应急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得到增强。深化政务公开和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监察、审计监督力度加大,经济发展软环境集中整治取得初步成效,行政效能进一步提升。
二、溱潼镇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资金投入情况
城乡一体化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实践中,溱潼镇通过预算内安排、上级补助、举借债务等途径,积极筹措城乡一体化建设所需资金。
从2012年溱潼镇资金投入情况看,城乡发展一体化建设资金共计投入6095.23万元。其中:本级财政预算内财力安排3261.93万元,上级补助200.3万元,借款2633万元。资金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城乡产业发展、城乡公共服务、城乡就业社保、城乡社会管理、工业园区建设等方面。
未来5年, 溱潼镇将进一步完善小城市建设的规划体系,突出旅游重点,强化产业支撑,增强城市经营理念,加快实施项目建设,以富民强镇为目标,全力推动溱潼城乡发展一体化。重点构筑大通道、实施大配套、改善大环境等三个方面。进行学校建设、路桥工程、长江水管网改造工程、敬老院、环卫设施建设等城乡一体化建设项目。
三、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建议
一是部门与镇政府之间存在权力分割。主要是机构设置条块分割,镇政府职能不健全。目前,除镇党委、政府内设机构外,还有区(市)直部门在镇的派出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大部分派出机构人财物管理权限都在区(市)直部门,他们实际控制着小城市建设的各种要素资源,掌握着各种调控权力和执法手段。镇政府在推进工作、处理具体事务时,会受其权力和手段的制约,降低了政府有效、灵活、独立地处理行政事务的能力,城乡发展一体化推进工作有体制障碍。
土地整理是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措施,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解决土地利用问题的必然选择。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必然要求。目前,武义县正处在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转变的关键时期。实施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对建设用地的需求不断增加,在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下,用地矛盾日益突出。每年建设用地实际需求量在4000亩左右,而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从1996年到20__年的14年间只有4100亩,光靠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已满足不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要。如何在保护耕地和加快建设用地供给的两难中求平衡求发展,我们通过土地整理来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进行了积极的偿试。
一、土地用途管制与经济建设用地的矛盾转换。
1、“吃饭”与“建设”矛盾是一对长期的矛盾,保护耕地与保证建设用地供应是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新《土地管理法》实施后,我国土地管理进入用途管制制度时代。保护耕地,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成为我国土地管理工作的重大战略和艰巨任务。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一个新的战略目标,事关子孙后代和长远利益。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必须要求我们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统筹考虑“吃饭”与“建设”的需要,在切实保护耕地的前提下,进行各项建设,发展各项事业。
2、开展土地整理是解决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保障经济建设用地这对矛盾的双刃剑。
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一条明确规定:“国家鼓励土地整理,县、乡镇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田、水、路、林村综合治理,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通过开展土地整理新增有效耕地面积的72%可以用来换取建设用地折抵指标,保障城乡一体化建设对用地的需求。这就在理论和政策上保证了土地整理一方面保证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另一方面又解决了建设用地不足的矛盾。所以,经济要发展,耕地要保护,土地整理是条出路。
二、土地整理对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现实作用
土地整理是指为提高已利用土地的利用率和产生率,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和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缓解建设用地指标严重不足的问题。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动用工程建设措施,对农村配置不当、利用不合理,以及分散、闲置、未充分利用的农村居民点用地和农地实施调整、开发、利用的行为。
(一)积极开展土地整理,为建设用地需求提供资源储备。
近年来,我们为保证建设用地供应,积极开展土地整理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我县有耕地面积23.81万亩,省、市下达我县建设标准农田任务12万亩。自1997年开始开展土地整理工作以来,先后完成了郭浦朱、县良种场、王宅镇横路畈等项目35个,整理总面积为68780亩,建成标准农田58674亩,新增有效耕地9425.23亩,取得建设用地折抵指标6786亩。20__年,县委县府下达全县土地整理任务3万亩,建成标准农田2.5万亩,实际完成土地整理面积43518.78亩,建成标准农田37241亩,新增有效耕地5974.23亩,可换取建设用地折抵指标4301亩。在开展土地整理工作中:一是实行土地置换政策,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允许工矿等建设用地复垦以后等面积置换到城郊周围,作为城市发展用地。二是实行基本农田异地代保。通过规划定界,为义乌市有偿代保基本农田1.2万亩,争取资金1200万元,一方面促进了土地整理工作,另一方面又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了资金补充。三是继续加大土地整理力度。力争在20__年基本完成我县12万亩土地整理工作,以此获取建设用地指标;并加大迁村并址和村庄整理的力度,引导自然村和区域规模小、群众有要求的行政村向中心镇、中心村集聚,对旧村用地进行复垦,争取建设用地置换指标,支援城乡一体化建设。
(二)土地整理工作推进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1、土地整理推进了县城的城市化水平。近年来,武义城市建设是新区扩展和老区改造同步进行。在1998年规划时,到2020年城区面积1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12万人。短短几年,城区面积已扩展到12平方公里,去年一年新增城区面积4平方公里,城区人口已达10万人。城市的拓展和基本设施的不断完善,提高了武义温泉之城的城市品位。
2、土地整理推进了小城镇建设。小城镇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小城镇的发展是区域经济在空间上的综合体现,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坚持小城镇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战略,因此制宜地、科学地选择区域小城镇发展模式和用地横式,使全县小城镇建设迈开了脚步。到20__年10月31日止,全县8个建制镇建城区面积已达5.557平方公里,城乡一体化格局已初显雏型。
3、土地整理推进了工业化进程。城市要拓展,拓展的基础是工业园区和旅游度假区。由于保障了建设用地需求,使工业园区得到了蓬勃发展。到目前为止,全县已有百花山、桐琴凤凰山等大小工业园区11家,其中省级园区2家,已建成园区总面积达5.918平方公里。
4、土地整理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对现有土地进行田、水、路、林综合整治,把土地建设成“田成方、渠成网、树成行、路相连”的标准化农田。创造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为效益农业的发展和实现规模经营成为现实。通过土地整理后,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粮经比例进一步提高,产业化经营规模进一步扩大。
5、土地整理推动了基础设施现代化进程。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紧紧抓住建设与浙中城市群相连接的出县通道,认真实施“三年三线”工程,用三年时间建设100公里的高等级
公路。目前,总投资1.1亿元,长23.1公里的44省道武义段二期改建工程路面浇筑已全面完工。至此,我县已形成国道、省道、县道、乡道总长达760.447公里的交通网络,一个能适应武义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公路网已初步形成。
三、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对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现实意义
推进城乡一体化,就是要以规划为龙头,以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和人口集聚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突出加快发展县城,积极培育中心镇、中心村,全面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努力推进工业园区化、农业产业化、农民非农化、农村城镇化,为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夯实基础。推进城乡一体化对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必然要求。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走“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是保持武义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就是加快实现农村的现代化。所以,越是欠发达地区,越要推进城乡一体化。
2、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可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对中心镇、中心村进行规划建设,有利于合理配置人口、资本等生产要素,减少和避免资源的不必要浪费,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有利于打破城乡分割,缩小城乡差别,加快实现农村现代化;有利于加快农村人口向中心镇、中心村集聚,逐步树立现代市民意识,推进人的现代化。
3、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更有利于更好地实施“工业强县、开放兴县、生态立县”的三大战略。三大战略是提升工业化,加快城市化,推动武义县经济社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在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到特定阶段,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必然要求。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有利于“工业强县、开放兴县、生态立县”的三大战略的顺利实施。实施三大战略的过程,也就是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过程。
土地整理是立足我国土地国情,实现土地集约利用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是贯彻实施新《土地管理法》的关键措施。只有积极推进土地整理工作,才能解决我国“吃饭”与“建设”的用地矛盾,做到在保证经济建设必须用地的同时,实现耕地的总量动态平衡,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松林主编,土地市场与城市化,中国大地出版社。
2、鹿心社,谈我国当前开展土地整理的重要意义等文章。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指标体系;综合评价
Abstract:Currently, evaluation on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has become a new study hotspot in our academia. Providing a review of existing relevant research results, this paper defines the urban-rural integration’s connotation and clarifies such integration’s several principal features. According to the related principles, it builds an index system on the evaluation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spatial, population, economic, social and living environmental dimensions. Here also describes major methods and basic processes of index weighting, data standardization as well as general evaluation in detail.
Key words:urban-rural integration;indicator system;general evaluation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3)-05-16(7)
党的十以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成为一项重大国策。近年来,国内学界的城乡一体化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许多学者不再局限于城乡之间应然关系的论争(例如城乡孰为本末问题),而开始转入对如何认识并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技术性讨论。目前,对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的测度与评价已成为国内学界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对这类研究来说,如何选取和构建测度城乡一体化水平的指标体系是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1 城乡一体化评价的研究进展
从既有研究来看,对城乡一体化测量指标的选取方法基本分为两类。一类是将城乡一体化看作城镇与乡村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空间等多领域、多层次的相互融合并趋于一体的过程,为准确地测度城乡一体化水平,需要对各领域进行指标设计并构建比较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中杨荣南(1997)的研究较早且具有代表性,他从经济、人口、社会、生活、环境生态等五个维度,选取了24个二级指标进行测评。顾益康等(2004)以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度、差异度和协调度为一级指标,以42个二级指标构成城乡一体化评估指标体系。任平等(2006)从空间联系和功能联系两个方面来评价要素在城乡之间流动情况,进而对城乡一体化程度作出判断,其中空间联系分为自然基础、城镇体系、基础设施等3个子系统和9个因子,功能联系分为经济发展、社会联系、环境条件等3个子系统和13个因子。陈国生等(2009)选取区域内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小城镇建设水平、社会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等为一级指标,地区GDP与全市GDP之比、经济密度、农村恩格尔系数等19个二级指标构成城乡一体化指数评估体系。曹志刚等(2009)将一级指标分为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产业结构、城市空间发展、政策制度发展、城乡发展、生态发展、文化发展等,再选取20个二级指标测评城乡一体化水平。采用此类方法构建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比较多,学者们选取的一级和二级指标往往存在较大差异。
另一思路认为,测评城乡一体化水平的大部分指标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或交叉关系,因此可以“精选”具有概括性与解释力的若干指标来进行测量。岳丽萍等(2006)以人均GDP、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以及工农业劳动生产率比值等四项指标对城乡一体化水平进行判断。孙小素(2007)选择城乡收入比、城乡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比、城乡生活消费支出额比、城乡人均住房面积比、城乡百户居民电视机拥有量比、城乡恩格尔系数比、城市人口比重7个指标测评城乡一体化进程。魏亚蕊等(2008)利用城市化水平、二元对比系数、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的差异度四个指标对中原城市群城乡一体化程度进行测算。
可以看出,以上两类选取指标的方法各有利弊,第一类方法的优势是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程度,并有助于发现城乡差异的具体成因。但是由于所选指标多,容易造成互相交叉,有可能影响结果的合理性。此外,由于学者们选取的指标往往存在较大差异,对于结果难以进行横向比较研究。第二类做法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且较为常用的指标,能够满足考察区域城乡一体化水平的需要,同时数据可得性高,处理简便,便于对不同区域的城乡一体化水平进行横向比较研究,但是因为指标较少,难以详细反映城乡一体化的具体状况。总而言之,国内学界对城乡一体化水平的测评研究取得了比较丰富的成果,但相关研究成果之间缺少交流、批判和合理借鉴,尤其是大多数研究中构建的指标体系都不尽相同,远未形成统一的评价体系和计算方法,直接影响到相关研究成果难以形成有效积累和深层讨论,所以可以说目前关于城乡一体化评价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2 城乡一体化的内涵界定
城乡一体化是在国内城乡二元对立的现实格局下提出的重要概念,尽管国外相关研究中缺少与城乡一体化直接对应的概念,但国外学界针对产业革命后出现的城乡分化问题进行研究并创立了城乡互动和城乡融合等诸多理论,例如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赖特的广亩城理论、城乡边缘区理论以及的城乡关系理论等,这些理论对国内城乡一体化研究具有参考价值。近年来,国内学者们借鉴国外相关理论资源,并依据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思路与城乡建设实践,对城乡一体化的内涵不断进行完善。在总结既有研究成果基础上,我们认为城乡一体化是指城、镇、乡之间通过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双向自由流动与合理配置,相互协作,优势互补,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实现城、镇、乡之间在空间、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上持续协调发展的过程。为准确理解城乡一体化内涵以构建较为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应把握以下方面关系:
第一,城乡一体化的内在联系。城乡一体化涉及空间规划、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生态环境、生活水平等诸多方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杨重光(2008)认为,城乡一体化包括规划建设、产业发展、交通信息、市场结构、政策措施、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等的一体化过程。单纯某个或几个方面的城乡互动不能实现城乡一体化,在理论探讨和实践发展中必须把城乡一体化看作一个整体,提倡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和多部门的统筹谋划,推动城乡全面协调发展。
第二,城、镇、乡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城乡一体化的“城”包括城和镇,所以城乡一体化必然意味着城、镇、乡的一体化,强调镇的地位重要性是因为镇是沟通城乡的必要环节和纽带,要实现城市与乡村的一体化首先要推动城镇与乡村的一体化,任何越过城镇的“蛙跳式”城乡联系都是难以持续的,只有发挥建制镇和集镇的辐射和带动功能,才能逐渐缩小乡村与城镇的差距,最终实现城乡的一体化目标。另一方面,城、镇、乡应该互为发展空间与重要依托,在既有城镇体系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城镇的空间扩散和均衡布局,完善与新农村建设内在相关的城镇“点-网”式结构,围绕中心城镇形成增长极,打通城乡资源双向交流的通道,扩展承接容纳城乡资源的结节性空间,促成城-城、城-镇、镇-乡之间的有机联系,特别应注意避免陷入城乡低水平均衡发展和资源分散化配置的泥沼,力促城乡共同的协调发展,重建城乡共生的和谐关系。
第三,城乡一体化与城镇化的关系。城乡一体化必须在加快城镇化发展的基础上,利用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功能,把城市和乡村转变为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统一体。但是城乡一体化不是单纯的乡村城镇化,也绝非完全取消城乡差别的城乡“一样化”,而是推动城乡之间互相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从而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理想状态。就是说,乡村与城镇相比并非完全处于劣势,应看到乡村地区的优势所在,这种优势是与城镇的比较优势,需要认真甄别和客观对待。例如,乡村地区与城镇相比,在基础设施、经济发达程度、社会生活发展水平等方面相对落后,但在居住面积、生态环境、矿产资源以及乡土文化等方面则可能优于城镇或独具特色,对此在选取评价指标时应加以考虑。
3 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
评价区域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必须构建一个明确合理的量化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应准确反映城乡一体化的内涵,同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综合性原则。针对城乡一体化的系统性特点,所选取的指标应涵盖经济、社会、人口、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从而比较全面地反映城乡关系的总体状况,并且在对城乡一体化测评时必须从多角度进行综合判断。
第二,针对性原则。首先,城乡一体化反映的是城乡关系的现实状况和客观水平,因此在选取评价指标时应该主要从城乡关系角度来考虑。在选择指标时,应尽可能选择能够直接反映城乡关系的相对指标,而应避免选择那些只能单方面反映城市或农村发展状况的指标,避免选择那些只反映区域内平均水平而掩盖城乡差异的指标。其次,所选取的指标应能合理反映当前我国城乡发展现状,体现城乡各自发展特色,特别应避免忽视农村优势的“城市倾向”导致指标选取不当。
第三,独立性原则。所选取的指标之间应相互独立,不能互相替代和互为解释。同时,独立性原则还要求每一项所选取的指标都能够反映城乡关系的某一方面特性,不能含糊不清或容易产生歧义。同时,某一方面特性,尽可能用少而精的指标来反映。当然,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联系要求所选取的指标保持独立性的同时也要互为补充,构成一个完整的指标体系,多角度反映城乡一体化水平。
第四,可比性原则。可比性是对指标体系合理性的一项基本要求,所构建的指标体系不仅能够对某一个特定区域内城乡一体化水平进行纵向比较,还可以用于不同区域城乡关系的横向比较。因此,指标和资料的口径和范围应尽量与常用的指标体系相一致。此外,这些指标不能太“大”,否则要么无法获得相关数值,要么无法准确反映城乡关系。这些指标也不能太“小”,否则过于琐细从而增加不必要的研究难度,并降低结果的可比性。同时,因为城乡一体化水平往往因地因时而不同,所选取的指标及赋予的权重等都应尽量适应这种动态变化,在一定的时间段内保持相对稳定。
第五,可行性原则。所选取的指标应该是可以度量的,数据具有可得性,获取途径主要有来自各地统计公报和统计年鉴等权威部门的相关数据,在缺乏统计数据时可获取相关的调查数据。一般来说,数据的可得性和权威性越高,评价指标体系的可比性和可行性也越强。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简释
依照城乡一体化的内涵以及建立指标体系的指导原则,参照国内学界的相关研究成果,再结合有关专家意见,我们将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为五类一级指标和30个二级指标,见表1。
3.2.1 空间一体化
空间一体化既是城乡融合的外在地域表现,也是城乡融合的重要基础和必要条件。空间一体化水平是指城乡在地理空间上的关系状态和交融程度,理想的城乡一体化表现为城乡两个地域实体融合成为多(城镇)节点的网络型区域连续统(Regional Continuum)。包括以下指标:
本文构建的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仍然是一种客观评价体系,全面考察城乡一体化还应该将城乡居民对本区域城乡关系的主观心理认知纳入评价范围,因此还需要从主观层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来对城乡一体化进行更加完整的评价和认识。但是对城乡一体化水平的主观评价往往存在着明显制约,如调研难度大、区域文化差异影响主观认知、调查结果缺少可比性等,难以进行不同区域的横向比较。此外,受时代变迁与心理变动等因素限制,很难对同一区域不同时期的城乡一体化状况进行纵向比较。考虑到诸种局限,本文未对主观评价指标进行讨论。我们认为如何克服主观评价过程中的诸多困难,将主观与客观评价结合起来,构建更为科学的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将是今后的一项重要研究任务。
参考文献:
[1] 杨荣南.城乡一体化及其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城市研究,1997,(2).
[2] 顾益康,许勇军.城乡一体化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04,(6).
[3] 任平,周介铭,张果.成都市区域城乡一体化进程评价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6).
[4] 陈国生,陈威.关于城乡一体化的评估体系探讨――以重庆市为例[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2).
[5] 曹志刚,吴国玺,隋晓丽.河南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评价及对策研究[J].晋中学院学报,2009,(8).
[6] 岳丽萍,白永秀.陕西城乡一体化水平判断与城乡协调发展对策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7] 孙小素.城乡一体化进程的统计监测方法探讨[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7,(4).
[8] 魏亚蕊,高建华.中原城市群城乡一体化程度测算与建设途径[J].中国集体经济,2008,(8).
[9] 杨重光.城乡一体:中国城市化的重要特色[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10] 杜栋,庞庆华,吴炎.现代综合评价方法与案例精选[J].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一体化改革是对城乡电力营销服务体制进行改革时,在传统的营销一部三中心外,引入配网运行中心。逐渐实现城乡电力营销工作的配网运行管理一体化、营销服务平台一体化、计量负控管理一体化、电费电价管理一体化,进而提升电力营销工作质量和效益,为城乡居民和用户提供一致的电能和服务。
(一)配网运行管理一体化
配网运行管理一体化是指实现配网运行管理的一致,供电局采用一致标准,依靠调配一体化,构建配网调度平台。配电线路完全由配电工区管理,三十五千伏以上变电站全部实现统一调度,实现客户输变电设施和电网体系化管理。提高对农村供电基础设施的投入,输电网、配电网应符合“n-1”准则,尽量使城乡供电设施水平一致,并缩小供电半径,逐步缩小城乡供电稳定性差距[1]。
(二)营销服务平台一体化
首先,营销服务平台一体化要求实现城乡电力营销服务的一致,实现相同标准和相同质量服务。应当从SG186服务平台出发,达到信息的一致,构建营业所信息高速通道,通过光缆将城乡营业网点和供电所连接起来,实现用电MIS系统共享,并做到银电联网,逐步实现客户可在企业所在区域的城乡营业网点和银行代收缴费。其次,营销服务平台一体化还应做到用电业务的一致,在全供电区域,应依照一致的时限和标准进行用电业务办理;还应做到统一抢修指挥,实现95598客服人员对各县抢修中心和供电所的直接控制,实现电力故障的快速维修;此外因检修供电设施而采取停电措施时,应对社会公众进行统一的告知;最后还要实现监督管理的统一,24小时受理全部客户投诉举报,并对相关投诉进行统一处理。
(三)计量管理负控管理一体化
实现计量管理负控管理一体化要求全局计量统一归口计量中心,农电内部撤销计量中心。统一的计量中心校验贸易结算和关口计量装置;并据此成立电能计量检验中心,开展校验计量装置服务,统一管理电能计量,有效降低计量监督风险[2]。
(四)电费管理一体化
电费管理一体化要求县农电撤销内部核算中心,实行全局统一核算,全局电费由电费管理中心进行抄、核、收。实行全局统一核算具体包括:第一,对全局电费管理应用系统(包括电费应收核算发行管理系统、卡表系统、网络表系统、电量充值系统、集抄系统、载波抄表系统、远程采集系统、负控采集系统)的开发、整合、升级建设和运行进行管理和维护。第二,管理全局电费应收账务的分类统计;监管和控制稽核处理等质量工作。第三,对全局电费回收率统计进行统计,并提出相应建议。
(五)提高营销队伍素质
城乡一体化供电企业营销服务体制的改革应提升营销队伍的素质。电力营销的竞争本质上是人的竞争,特别是营销人员。因此,电力企业应对营销队伍进行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对营销人员的营销能力和职业素养进行重点培养,营销能力决定着营销工作的成效,而职业素养则决定着营销人员的工作态度。同时应当加强营销人员关于一体化改革后工作内容的培训,使其符合一体化改革的需要,为广大电力用户特别是农村用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最后应设立相应的奖惩制度,有效提升营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更好的为城乡一体化供电企业营销服务体制改革服务。
二、城乡电力营销服务一体化建设的意义
城乡电力营销管理一体化建设能够有效强化电力营销服务,促进电业企业的健康发展,并有效推动电力行业迈入新的发展阶段,让广大电力用户享受更加优质的电力服务。具体意义包括:第一,城乡电力营销管理一体化建设,能够建立健全电力营销体制。通过城乡电力营销的一体化建设,推动电力营销管理体制的完善和健全,业扩报装、电费电价一口管理;去除多余的中间管理关节,实现科学、高效管理,实现增效减人的目标,为实现电力营销的集约化和专业化打好基础,为建立新型营销机制提供组织保证。第二,加强城乡电力营销管理一体化建设,能够有效拓展电力市场。在进行城乡电力营销管理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能够集中人力,发挥整体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满足客户需求为中心,达到增供扩销。第三,加强城乡电力营销管理一体化建设,能够减小城乡差异,进而提升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加快和谐社会的建设[3]。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