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3 09:38:0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非遗文化现状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化
[中图分类号]G25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09)16-0061-03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特点、范围及保护意义
根据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解释,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持续的认同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特点是口耳相传,诉诸视听而疏于记录和固态化,因而常常是转瞬即逝、不可再生的。一旦消亡或流失,在落后的记录手段和技术条件下,基本无法恢复或再生。这就意味着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丰富,但也很脆弱。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以及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含戏曲、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分为民间文学类、民间音乐类、民间舞蹈类、传统戏剧类、曲艺类、杂技与竞技类、民间美术类、传统手工技艺类、传统医药类、民俗类10个类别。
我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经济、文化、风俗等各方面相互影响和渗透,形成了民族多元化的文化生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许多种类为世界独有或位居世界第一。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原本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遭受着猛烈的冲击,现代生活方式对它的消解以及灾害性破坏、建设性破坏,发掘整理和保护行动落后于它的消亡速度,都对其存在形态构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使得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消失或者濒临灭亡,成为无人能解的千古之谜,给世人留下了无法弥补的遗憾。因此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迫在眉睫。
为了保护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和条例。2005年3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2005]18号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正式以政府的名义启动了这项工程,同时也正式把名称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要建立国家级和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2005年12月,国务院又颁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二、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与分布
甘肃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拥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第一批公布的85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包括天祝土族《格萨尔》等在内的民间文学7项,花儿、唢呐艺术等民间音乐8项,兰州太平鼓等民间舞蹈13项,环县道情、皮影等传统戏剧8项,兰州鼓子等曲艺8项,民间杂技与竞技2项,民间美术8项,兰州刻葫芦、天水雕漆等传统手工技艺13项,民俗类有夏河县香浪节、天水太昊伏羲祭典等16项。第二批共计10类、88项,包括环县陇东民歌等民间音乐9项,庆阳庆城徒手秧歌等民间舞蹈17项,正宁县木偶戏等传统戏剧在内的7项,兰州太平歌等曲艺6项,平凉崆峒派武术2项,西峰泥塑等民间美术10项,平凉纸织画工艺灯传统手工技艺18项,传统医药1项,兰州清汤牛肉面等民俗15项。
上述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内容丰富,遍布全省各地。
三、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
由于抢救、保护工作起步晚,时间短,投入不足,力度不够等诸多因素,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还存在较多的问题。
(一)家底不清
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些为全国独有,但由于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地和传承人在偏远山区,鲜为人知;而文化部门对具体的种类、数量包括传承人的情况又了解不够,所以许多传统技艺陷入了濒临消失的境地,甚至出现人亡艺绝的现象。
(二)缺少必要的法律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还缺乏法律保护依据及相关政策法规、保护制度和保护标准,而现有的法律法规已不能适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如对古代的科技、工艺、音乐、舞蹈、民族文物、民间文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没有科学的界定和权威的说明,也未能纳入文物保护法。
(三)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正确的认识,保护意识淡薄
大多数人对文物兴趣很大,幻想通过所谓的“收藏”能在一夜之间暴富,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模糊,认识不足。当代的年轻人中有一部分对网络游戏和国外的生活方式充满激情,却越来越远离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学、大学的课程中几乎未提及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内容,教育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严重脱节。与物质文化遗产相比,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够独立存在,其无形性使得在对它进行保护、传承和延续方面都有一定困难。而且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僵死不变的,它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演变,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因为我们保护不当而不能延续和传承。
(四)抢救、保护经费缺乏,人才断档
从甘肃省文物局了解到,由于财政困难,用于抢救、保护的经费严重缺乏,所以相当一部分地方因为经费不足无法进行普查、建档等工作。有的地县至今没有专门从事保护工作的人员,保护力量明显不足,工作无法正常开展。此外,不少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也不能适应保护工作的需要。现有的传承人普遍年龄偏大,有的体弱多病。许多传统技艺难度高、强度大、耗时多、收入低,很少有人愿意学;不少民间艺术大师面临无弟子或弟子太少的尴尬境地,加上绝大多数传承人是土生土长的民间艺人,长期以来,他们的艺术创造得不到社会应有的承认与回报,生活困难,条件艰苦。如果政府不能给予有力的扶持和资助,仅靠他们的满腔热情维系的创作活动肯定难以长久,最终将会导致传承渠道中断。
四、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应当采取一系列相应的保护措施。
(一)全面摸清家底,普查是保护的前提和基础
抢救甘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应当搞好普查,以便能全面了解和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目前,甘肃省政府已经充分意识到了搞好普查的重要性,于2006年了《甘肃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精神,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坚持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切实做好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在普查的基础上,运用录音、录像及亲笔记录等方式,获取真实可靠的图像、实物、文本记录及其它第一手资料,再整理分类,编建档案,进而利用多媒体、数字化等高科技手段,建立资料库和数据库等,以便永久保存,并逐步做到资源共享。将搜集到的资料整理编辑成文本,出版相关书籍。将稀少而又珍贵的实物和物质载体,如民间美术中的绘画、雕塑、手工艺品,民间戏曲中的剧本曲谱、乐器、面具等进行分类收藏、展示和研究,成立专题性博物馆等。只有做好普查,才能确定需要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才能有组织、有次序、分步骤地对甘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更好的保护。
(二)用法律手段进行保护
从甘肃的实际出发,尽快制定更加完备的抢救和保护的法律、政策,科学、全面、系统地抢救和保护现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体做法是:以宪法为依据,参考其他省市的做法,制定《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尽快成立鉴定和评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查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分阶段制定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长远规划,传承保护本民族代表性的文化资源。倡导公民自觉、自主地去保护、传承、发展本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教育下一代时加强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认识,培养他们的保护意识。只有在法制条件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才能做到有法可依,确保保护工作紧张有序地进行。
(三)利用新闻媒体,切实做好宣传工作
目前,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遇到的最大困难是民众对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明白,更不用说去保护它了,特别是年轻人认为这些都是没有用的、过时的东西。因此,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就显得非常迫切和至关重要。我们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方位宣传报道。如通过开设专题、专栏等方式,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保护知识,大力宣传保护文化遗产的先进典型,及时曝光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违法行为及事件,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在全社会形成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借助每年的“文化遗产日”,举办一系列活动,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各级各类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要经常举办展示、论坛、讲座等活动,使公众更多地了解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教育部门要将优秀文化遗产内容和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纳入教学计划,编入教材,组织参观学习活动。在中小学开设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的课程,“从娃娃抓起”,培养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激发青少年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还可以组织民俗学专家编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小册子,用通俗的语言告诉大家到底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人们熟悉了解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历史价值,形成保护它们的共识,促进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抢救。
(四)加大对传承人的保护和后备人才的培养,充分发挥博物馆和高校的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特征是不可再生性,它的精华是与传承人联结在一起的,以口传身授为延续方式,以声音、语言、技艺为表现形式,只有这些传承人以不同方式复述、表演或制作时,人们才会感受到非物质文化的存在。目前甘肃各地县的博物馆和文化馆已对珍贵、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资料进行了征集、收藏和保存,但还应扩大征集范围。西北民族大学等高校拥有一批长期从事民间文学、民俗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博物馆和高校的优势,同时与相关的机构联系合作,聘请专家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注重科研成果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提供支持和理论依据,这样才能在短期内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步入正轨。另外,还应该积极发动群众,征集民间的影像资料,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才。将民间艺术列入大学艺术教育。在相应的高校增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招收学生,其中包括本科生、代培生、进修生等。因为只有拥有一大批具有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的从业人员,保护工作才能落到实处。
(五)借鉴国外的经验
经过长期的探索、实践与积累,国外有不少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逐步形成颇具特色的模式,尤其是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保护机制相对完备。无论是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还是保护经验,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在这些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项社会公益事业,保护资金的来源主要是政府、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慈善机构和个人(志愿者)多方参与的运作机制。其中,政府起主导作用。在美国,保护经费每年由联邦政府拨发,同时鼓励社会各界投资。由国家和地方政府提供的财政专项拨款和贷款,是英国保护资金最重要的来源。除此而外,非政府组织的捐赠和志愿者个人的捐款,志愿者的义务劳动、无偿提供房产和固定资产,也可纳入资助范围。日本是世界上最早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国家。早在1950年,政府就颁布了《文化财保护法》,并且以法律形式规定了无形文化财(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和保护办法。近年来,逐步形成了以国家投资带动地方政府资金相结合,并辅以社会团体、慈善机构及个人的多方合作。国家和地方资金分担的份额,由保护对象及重要程度决定。而对那些造诣很深、身怀绝技、被称为“人间国宝”的艺人和工匠,经严格遴选确认后由国家保护起来,每年发给他们200万日元(合人民币14万元)的特别扶助金,用以磨练技艺、培养传人。“文化遗产日”是法国人的首创,它大大推动和促进了欧洲和世界其他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另外,不少国家在民间成立了相应的保护组织
【关键词】幼儿园 非物质文化遗产 教育现状 问题 对策
随着世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加快,外来文化对本民族文化的冲击越来越明显。目前,就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来看,教育界的专家们已经意识到充分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可利用资源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的价值,并已开始着手这一领域的研究,但由于这一领域尚属探索阶段,对于理论的研究以及理论的实际应用还不成熟。鉴于此,我们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试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启蒙教育的现状、问题以及解决相关问题的对策。
一、幼儿园非物质文化遗产启蒙教育现状
本次调查小组分为3个组,分别对济南市济钢幼儿园、营市街幼儿园等10余所幼儿园进行了调研,对各个幼儿园的大、中、小班分别进行调查,并与家长通过问卷、访谈等进行沟通交流。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10份,收回103份,其中有效问卷100份。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幼儿园非物质文化遗产启蒙教育现状及其问题。调查方法主要是在济南市5个区内进行随机抽样,每区选择1―3所样本园。各区样本量占总样本量的比例分别为:历下区占20%、市中区占10%、槐荫区占30%、天桥区占20%,历城区占20%、调查对象为幼儿教师。
(一)公办幼儿园开展现状
根据调查5个区的幼儿园总体现状,目前,80%的幼儿园班级都开设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程,有20%的班级、幼儿园未开设过。
通过数据我们可以看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启蒙教育在幼儿园中已经得到了一定的重视,多数幼儿园都有选择或开设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启蒙教育的课程经历,开设过的课程主要集中于剪纸、民间舞蹈、民谣、秧歌等。但也有一定数量的幼儿园完全未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启蒙教育课程,由此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启蒙教育的受重视程度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等传统课程相比有很大差距,有些幼儿园并没有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启蒙教育对幼儿成长的积极意义。
根据调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有明确认识的幼儿教师占29%,而71%的教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具备明确的认识。通过数据可以看出,2/3的幼儿教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全面明确的认识,幼儿教师缺乏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启蒙教育在幼儿园的顺利开展:教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启蒙教育缺乏正确认识,不可避免地就会缺乏相关专业素质,课程开设自然会面临相当大的阻力。而且,幼儿教师的相关专业素质不高,即使已经开设了此类课程,其授课质量也值得怀疑,很难较好地完成既定的教育目标,获得较好的教育成果。
(二)私办幼儿园开展现状
根据调查,20%的教师认为自己已经具备对幼儿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启蒙教育的能力,45%的教师模棱两可,35%的教师认为自己不能胜任。
此组数据中,只有20%的幼儿教师明确认为自己具备对幼儿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启蒙教育的能力,剩下80%的幼儿教师则认为自己不能胜任或模棱两可。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认识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启蒙教育对幼儿成长的积极意义,能够担负起非物质文化遗产启蒙教育课程教授任务的教师也寥寥可数。幼儿教师缺乏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启蒙教育课程教授的能力,非物质文化遗产启蒙教育课程的开设阻力重重。通过调查分析幼儿园非物质文化遗产启蒙教育开展不力的情况,36%的教师认为政府应该负主要责任,25%的教师认为幼儿园负主要责任,21%的教师认为教师应负主要责任,14%的教师认为家长负主要责任,而认为是其他因素的教师占4%。
通过调查还发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在幼儿开设遇阻的责任问题,政府、幼儿园、幼儿教师及家长均应对此负一定的责任。政府对幼儿园非物质文化启蒙教育课程的提倡力度不够,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力度也不够。幼儿园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启蒙教育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认识不到位,幼儿教师不具备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启蒙教育的素养及家长未能进行有效配合等问题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在幼儿园开设过程中遇阻的原因。
幼儿园非物质文化遗产启蒙教育课程开设受阻的现状,并非凭一己之力就能有所改善,政府、幼儿园、教师以及家长都应对其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社会内的受重视程度不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启蒙教育的开展现状不容乐观。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启蒙教育在幼儿园的开展,处于一种浅尝辄止、流于表面的尴尬境地。
二、幼儿园非物质文化遗产启蒙教育的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启蒙教育之间的联系在现今仍旧属于探索和研究阶段。非物质文化遗产启蒙教育活动虽然在大部分幼儿园中已经开展,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使得现今的幼儿园非物质文化遗产启蒙教育仍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身缺失
幼儿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启蒙教育,是文化的传承,国家软实力的加强,人类文明的进步。但是,在现今的幼儿园非物质文化遗产启蒙教育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是深刻的,内容是丰富的,特点是鲜明的。而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特殊性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性,以及内容“无形”的特点是其主要影响因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性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广泛性和非普遍性,有其浓厚的地方特色。我国颁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带有地方名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占有极大的比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这种地域性,在幼儿园进行课程选择时就形成了一定难度,一个地区对外来文化多少有点排斥,其不自觉的排外性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幼儿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的选择。
(二)教育的缺失
根据调查显示,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包含的内容的选择中,只有少数教师能够准确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他的内容区别开来。更多的幼儿园教师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以及内容的认定较为模糊,完全凭借自己已有的经验加上主观感觉来进行判断。因此,选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内容不够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的丰富性是无可置疑的,通过对济南市部分幼儿园的非物质文化启蒙教育的现状调查可知,在现今的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无论是公办的幼儿园还是民办的幼儿园,都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启蒙教育内容较为贫乏、单薄的问题。
三、幼儿园非物质文化遗产启蒙教育的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可以看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启蒙教育在幼儿园的开设,需要政府、幼儿园、幼儿教师和家长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一)政府的责任
非物质文化遗产启蒙教育进幼儿园、进课堂,政府的政策指导十分重要,只有政府重视了,才能保证其顺利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包罗万象,其蕴藏的精神力量是对幼儿身心健康成长起积极作用的巨大宝藏。正因如此,政府教育部门应该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幼儿成长的积极作用,应该积极主动采取一系列相应的措施。
首先,出台相关政策。政府需要营造良好的幼儿园非物质文化启蒙教育的舆论氛围。政府可以充分利用电影、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宣传,以生动鲜活的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全社会领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价值和历史意义及对幼儿成长的积极作用。加大相应的资金投入,可以设立专项财政资金用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抢救、保护、开发。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幼儿园等教育机构得以有效传承和发展。
其次,设置相关课程。政府应对幼儿园开展民族戏剧、民族舞蹈、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课程给予鼓励和支持,转变幼儿教师、家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的偏见,使其得到与其他课程同等的重视。同时,在相关课程编制的过程中,要注意科学性,考虑幼儿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制定如下类似的课程:
再次,编写相关教材。有了教材作为媒介,不仅从一定程度上克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无形”,而且通过幼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从而起到向幼儿家长以及周边人群的宣传教育作用,进而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普及。教材的编写为幼儿园非物质文化遗产启蒙教育提供了材料支撑,使得幼儿园非物质文化遗产启蒙教育有“本”可依,使其有系统而科学的教育内容。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启蒙教育文化基础设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启蒙教育文化基础设施更便捷地走近幼儿。政府需要督促出版社、报社等传媒部门,出版发行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启蒙教育课程的光碟、书籍、报纸、画册,用简单易懂的方式向幼儿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
(二)幼儿园的义务
重视并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启蒙教育课程。要充分挖掘幼儿园非物质文化遗产启蒙教育中可利用的幼儿教育资源,来充实幼儿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启蒙教育课程,是幼儿园非物质文化遗产启蒙教育的当务之急。另外,还要加强对幼儿教师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培训。因为受现实制约,不可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启蒙教育课程配备专业教师,所以在聘请专业教师或邀请专业人士入园为幼儿教授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同时,要加强对幼儿教师非物质文化遗产启蒙教育知识的培训。
广泛引进园外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幼儿园缺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较深了解的师资力量,这需要引进园外社区以及社会资源进行弥补。幼儿园需要注意加强与幼儿家长、社区的联系交流,重视“小手牵大手”的效应,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渗透到幼儿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不经意间对幼儿产生积极影响。
(三)家长的配合
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的价值。家庭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延伸与拓展。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和幼儿一起浏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网站,观看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电影、电视节目,带领幼儿参观博物馆、展览馆及少年宫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机构,在生活中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对幼儿的影响。使得在幼儿园之外的生活中,幼儿能够对幼儿园所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进行更细致的了解和升华。
具备主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启蒙教育家园合作意识。家长应该有与幼儿园合作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启蒙教育的意识,如果幼儿在幼儿园学习了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家长不予以强化教育,这样的学习效果是薄弱的。孩子与家长的交流,相较与老师的交流来说,显得更加日常性和生活化,在这种情况下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启蒙教育会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综上所述,以济南10余所幼儿园为例进行的调查研究显示,目前我国的幼儿园非物质文化遗产启蒙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呈现出许多问题。根据这些问题,本文分析原因并提出对策,希望能够对幼儿园非物质文化遗产启蒙教育有所启示。
(注:本文为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山东省特等奖)
参考文献:
[1]缪仁贤,赵霞.幼儿启蒙艺术[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
[2]陈国嵋.幼儿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布卢姆,等.教育评价[M].邱渊,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作者张悦系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学前教育2008级本科生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族文化 法律保护
作者简介:郭婧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近些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受到破坏,甚至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不仅仅是文化遗产的消失,更是国家文化的一大损失。另外,还有很多不法分子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恶意造假、仿造等来给自身带来利益,严重威胁到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已无法满足当今文化遗产的保护趋势,应打破传统法律法规的约束,不断的完善相关的法律保护,对此,本文主要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现状及突破进行分析。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述以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颁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为:被团体、群体、个人等视为文化遗产的表演、实践、知识、表现形式、技能等以及相关的工艺品、实物、工具等。主要范围包括:表演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口头传说与表述;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实践及相关知识;社会礼仪、风俗、节庆等;一些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
(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诸多,是先辈们劳动的成果、精神的传承,能够充分体现出民族文化风俗、历史传统文化等,是国家以及民族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库。另外,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能够将民族情感、民族精神、民族气质、民族历史等充分的体现出来,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法律保护,就是对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而且,通过弘扬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现状分析
(一)利益分配不均的现状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经过加工包装之后,可以给人们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从现阶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益分配情况来看,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者的开发观念较弱,为了给自身带来一定的利益,与其他企业进行合作,而在合作过程中拥有者往往会处在被动的状态,到最后拥有者所获得的经济利益也不高,大多数的利益都被企业所占有,利益分配不均的现象较为严重,不仅对非物质文化异常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制约性,甚至对拥有者的个人利益也会造成一定的损害。
(二)权利主体模糊的现状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之一,属于思想体系的文化传播。但是,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流传时间较长,很难确定其主体,没有主体很难对其实施法律保护,就造成相关的义务却没人履行,更没有人去承担其责任,从而消弱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有效性。另外,现阶段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都是以政府为主体的,但是,由于政府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中受到很多的局限性,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利主体存在模糊的现状,不利于法律保护工作的开展,更不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
(三)使用不合理的现状
通过以上的分析以及实践中能够了解到,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给人们带来一定的利益。但是,当今由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再加上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薄弱等原因,使得一些为了给自身营造一定利益的人员,恶意仿造、改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买卖,直接损害的权利主体的根本利益,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使用不合理的现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以及法律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都产生一定的制约。
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突破的优化措施
通过以上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现状分析了解到,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并不完善,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造假、仿造的现象较为严重,再加上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薄弱的现状,致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遇到极大的困难。
(一)对利益分配的方式进行合理调整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进行包装的过程中,由于利益分配出现不均的问题,使得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很难得到长期的发展,法律保护欠缺,对此,应采取有效的优化措施。首先,应完善利益分享的制度,应将实际的权利主体与其他的使用者共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益,能够确保为拥有者带来一定的利益,这样对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发展也能起到极大的作用,当然,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等同于知识产权,因此,知识产权的利益共享不能应用在这里。其次,对利益分配方式进行合理调整,同时完善国家立法的规范,尤其是在拥有者与企业之间合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包装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利益分配不均的现象,为了避免和降低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者利益受损的现象发生,应通过国家立法的途径对其进行合理规范,例如,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拥有者和开发者所承担的义务和权利,并且,要做好两者之间的矛盾协调,确保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破坏的基础上,尽量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有人的根本利益,尤其是对拥有者的权益保护,必须重视起来。通过对利益分配方式的合理调整以及立法的完善,有效的提高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效果,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作用。
关键词:城乡居民 文化消费 差异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1-041-03
文化消费是民众生活消费的重要内容,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文化消费数量和质量问题。完全可以说,一个社会文化消费的如何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民众生活消费的质量如何,也深刻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进步程度。由于我国长期存在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得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行为具有明显差异性,并呈现出各自显著的特点。为全面了解山西省城乡居民文化消费状况,现以问卷调查为基础,对现阶段山西省城乡居民文化消费的总体情况和城乡差别进行比较和分析。
一、山西省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差异现状
本文调查采取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调查范围为全省11个地级市,再由各地市根据调查要求选择市区和乡村,分别针对城乡居民进行调研,户内研究对象的选择采用“Kish选择法”进行。根据研究需要和调查能力,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各200份,采取现场问答的方式,故问卷全部收回,回收有效率为100%。全部问卷使用SPSS19.0社会统计软件进行了计算机数据统计分析。根据调查结果,山西省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主要形式差异上来看城乡居民文化消费。近些年来,山西省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在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下得到迅速提升,文化消费形式从基础型开始向发展型过渡,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良好发展势头。但对文化消费的需求,城乡居民差异明显。
由于便利的消费环境,山西省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调查结果显示,山西省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的主要形式是看电视(91%)、上网(70%)和KTV(70%)。有30%以上的居民选择书报刊、逛公园、看电影、短途或近郊旅行这四项文化消费项目;有接近20%的居民喜好运动健身、收藏古玩、看展览;还有8%的居民参加艺术培训;选择进酒吧、听广播、欣赏艺术演出的居民较少。可见,山西省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相对比较集中。相比之下,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形式就略显单一。看电视、打麻将、打牌是闲暇时间投入最多的文化娱乐活动,占67%,另有42%的人把上网当作主要文化娱乐方式之一。最近几年,虽然农村居民拥有具有传媒载体功能的家用电器,并且在总量上有所增长,但是与城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2.从消费花费差异上来看城乡居民文化。文化花费是进行文化消费研究的重要考量指标之一,居民文化费额度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居民的文化消费水平。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在文化、教育、娱乐领域的消费正在迅速增加。但由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消费结构存在一定差异。在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上,由于城镇居民对自身以及子女的教育发展需求持续升温,城镇居民的教育支出占据主导地位,实际支出一直居高不下。2013年,山西省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费用为2563.3元,仅次于食品和交通通信支出;其中,人均教育支出为1342.36元,占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的52.4%。而农村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偏低,其消费支出主要集中在食品、居住、医疗、交通通信上,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人均仅为512元,仅为城镇居民的20%。其中人均教育支出为305元,占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的59.6%。城乡居民教育消费差距依然较大。
3.从时间构成差异上来看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本次问卷,通过区分工作日与休息日(包含周末与节假日)来获取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时间占有量的数据。
(1)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的时间构成。在工作日,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时间占有量很少,上班占用很大一部分时间;休息日,城镇居民进行文化消费时间占有量有所提升,超过5小时文化消费时间的比例明显增加,有相对较多的时间进行休闲。充裕的文化消费时间有助于城镇居民选择多样的文化消费方式和扩展文化消费空间范围。
问卷调查显示:在工作日,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时间少于1小时的占24%,1~3小时的占52%,3小时以上的占24%;在休息日,文化消费时间少于1小时的占10.5%,1~3小时的占46.5%,3小时以上的占43%。工作日与休息日相比,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时间少于1小时的比例由工作日的24%下降为休息日的10.5%,1~3小时的比例由工作日的52%下降为休息日的46.5%,大于5小时的比例由7%上升为17%,这主要与城镇居民大多具有稳定工作需按时上班有关。
(2)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时间构成。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时间在工作日与休息日占有量没有明显差距,且总体偏少,这可能主要是因为大多数农村居民人口具有流动性、工作不稳定所致。但相较农闲时节,乡村人口文化消费时间较多。
调查数据显示:在工作日,农村居民文化消费时间少于1小时的占26.5%,1~3小时的占40.8%,3小时以上的占32.7%;在休息日,农村居民文化消费时间少于1小时的占35.8%,1~3小时的占43.7%,3小时以上的占20.5%。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现状调查
为了完成湖南省教育厅社会科学“湘西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课题,笔者于2014年7月对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和凤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进行了为期半月的实地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两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引起当地相关部门的重视。
一、两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之现状
1.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级代表性项目名录情况
截止到2013年,龙山县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6项,分别是土家梯玛歌、土家打溜子、土家咚咚喹、土家摆手舞、土家毛古斯舞、土家织锦技艺,其中4项为第一批国家级项目,2项为第二批国家级项目。省级非遗12项,州级50项,县级116项。凤凰县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6项,分别是土家织锦、苗族鼓舞、苗族银饰锻制技艺、凤凰纸扎、蓝印花布印染技艺、苗医药,其中3项为第一批国家级项目,2项为第二批,1项为第三批。凤凰县省级非遗项目4项,州级16项,县级49项,具体详见表1。
2.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学术研究及展演情况
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学术研究方面,两县每年都会举行1-2次研讨会。龙山县已出版《汉语土家语辞典》、《武陵四言八句》等书籍10本,凤凰县有三套集成出版。两县都发表了科研论文,龙山县5篇,凤凰县20篇。龙山县平均每年参加3-4次国内“非遗”展演,1-2次国际展演。凤凰县平均每年参加10次左右国内“非遗”展演,1-2次国际展演。表2是两县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研究及展演情况。
3.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名录情况
截止到2013年,龙山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6名,省级8名,州级42名,县级148名。凤凰县截止到2013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6名,省级4名,州级15名,县级79名。
4.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的保护与培养情况
两县政府对已评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都会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除此之外,县里还会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出外演出或是在县里举办“非遗”传习活动,以此来鼓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为了培养新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面向全体大众公开招收学徒,通过家庭、社区、学校、传习所这几种形式培养新一代传承人。
5.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与保护的情况
两县都注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与保护。在职业学校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相关专业、设置了“非遗”的相关课程。中小学校通过“非遗进校园”活动进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教育传承。龙山县还成立专家委员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行教育指导,而凤凰县偏向于鼓励社区创办社区剧团和家庭作坊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两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之问题
两县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方面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可仍有不少问题:
1.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投入与需求不匹配
湘西自治州是一个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区,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很多珍贵的“非遗”濒临消失,需要保护的“非遗”繁多,而投入保护的人力,财力还远远不够,只能选择那些比较重要、比较有代表性的项目优先保护。笔者调查发现,两县省级以上的代表性传承人的资金补助较多,州级以下的代表性传承人资金补助较少,龙山县级代表性传承人资金补助每年200元,凤凰县级代表性传承人无资金补助。
2.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代表性项目传承人老年化
由于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是以年长者且从业时间长的为先,导致代表性传承人的人才队伍年龄偏大。省级以上代表性传承人最年轻的也有47岁了,83.3%省级以上代表性传承人年龄已过60,70.8%州级以上代表性传承人年龄已过60,“非遗”传承人显老年化趋势,详见表3。
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校教育传承不深入
龙山县与凤凰县教育局都要求中小学校积极实施“非遗进校园”活动,两县中小学有的把传承人请进课堂,有的在课间活动学生同跳摆手舞或进行苗族民歌擂台赛,有的将非遗编进教材……。笔者调查发现,两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限于搞几个“非遗进校园”活动,缺乏明确的非遗教育目标。另外,在非遗课程开发上由于缺乏统一的理论指导,非遗课程缺乏层次化、体系化,没有建立非遗教育长效机制。
三、两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之对策
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资金投入多元化
为了更好地搞好非遗传承与保护工作,两县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经筹措资金,使“非遗”资金投入多元化。首先,通过减免税收等方式吸引企业或个人投资开发非遗产品。其次,成立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专项基金会,吸引广大民众投入资金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群众力量筹集资金。第三,加大公共财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的投入。
2.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培养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离不开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播的代表性传承人。因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培养。首先,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开办家庭作坊或传习所,招收学员,组织传习活动,让“非遗”薪火相传;其次,开展“非遗”知识进校园活动;第三,在村落、社区成立展演剧团、建立技艺传习基地,培养“非遗”传承人[1]。
3.深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校教育传承
“社会公众特别是年轻一代参与保护的程度从根本上决定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未来命运。因此,要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进一步增进社会公众,特别是年轻一代自觉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文化自觉。”[2]为此,县教育部门首先应组织人员制定各年龄非遗教育目标,以各年龄阶段目标为依据编制非遗教育教材,形成非遗教育课程体系,对各年龄阶段儿童实施循序渐进的一体化非遗知识教育。其次,教育部门应致力于培训非遗师资队伍。要对在职教师非遗知识培训或对具有非遗知识的传承人进行教育教学相关知识培训。最后,学校应配备非遗知识习得与技能获得的相关设备,完善各校非遗教育的制度建设和持续保障机制,以真正把学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刘霞.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教育策略[J].岱宗学刊.2009.6,13(2).
[2]王文章.增强非遗保护的文化自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09-14(1).
【关键词】 艺术市场 艺术管理 当代
随着我国在国际政治上地位的日益突出和经济上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艺术品市场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历程。全国各地的艺术品市场均迅猛发展,而作为地处中国西北的甘肃省,其艺术品市场却在以一种本土化的态势低调而缓慢的发展着。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笔者认为,应该依托“一带一路”构想和甘肃建设文化大省主题思路的崛起与拓展以及华夏文明创新区建设的平台,使甘肃艺术品市场日益形成相应的渗透力和辐射力。结合本省不断提升的审美需求和不断积淀的人文认知,对当代艺术品的关注、品鉴以及收藏也会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与热情,也必将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与探讨。
一、甘肃省当代艺术品市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甘肃省当代艺术品市场发展真可谓是举步维艰,尤其是当代绘画作品市场发展相对滞后,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以下几点可能是症结所在。
1、甘肃省当代艺术品市场发育尚不成熟
从美术家群体力量来看,甘肃省进入中国美术家协会的人数为12人,远超过上海等直辖市及其他东部省份,甚至远超过我们的邻居――文化大省陕西省。但是,问题在于我们的当代艺术品市场是否有同步的进展与提升?事实上,仅保利一家,在2011年的拍卖成交额就达到了121亿元,甚至与兰州紧邻的西安,单场文物艺术品的拍卖成交额也突破“亿元”。而笔者了解到的情况是:在甘肃省,多年来坚持做艺术品拍卖的仅有几家,其中,四方拍卖公司的单场拍卖成交额也不过千万元,文物艺术品拍卖的整体水准与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相比差距非常明显,而且也与甘肃省文化艺术总体发展态势相去甚远。
问题的症结到底在哪呢?资深收藏家刘建新先生认为,组织一场规范的艺术品拍卖会投入较大,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支持,而属地性拍卖公司需要有经济实力,同时也需要市场环境和不断提升的文化环境。这可能是制约甘肃艺术品拍卖市场规模的主要原因。
2、总体文化影响力孱弱
实际上,发展的根本不是简单的一场拍卖会就可见一斑的,艺术品市场之所以进展缓慢甚至滞后,除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外,主要还是文化影响力不足。目前甘肃省当代艺术品市场并不缺精品,也不缺资金和信心。近几年,甘肃省总体文化层次提升还是有比较可喜的进展的,但总体文化影响力相对孱弱,会暴露出很多问题。
收藏家徐胜表示,现在社会整体比较浮躁,这种浮躁造成大家不关注艺术品内在的文化价值,更多在琢磨它到底值多少钱,“不挖掘实际的文化内涵就没有收藏的意义,卖文物艺术品跟卖白菜没区别,这种现象应该引起各界重视。”
3、艺术品拍卖市场对当代书画名家的信息拓展和定价引导作用发挥有限
甘肃本土文化底蕴深厚,更不乏有实力和个性的当代书画名家,但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本省书画名家的整体市场宣传力度不足,导致全国乃至国际市场应有的关注度不是很理想。因此,我们所需要做的不仅是要提升拍卖质量,更是要整合本省艺术家资源,通过积极的态度和途径开拓甘肃省整体的文化影响力。
二、甘肃省当代艺术品市场的新常态
通过一段时期的研究,联系到甘肃本土近几年经济与文化发展的关节点,我们从不同角度进行定性与定量的分析,这样或许更有助于我们横向与纵向的观察和探讨。
首先,国内总体艺术品市场出现新的审美要求。
对于艺术品市场的终端――投资者和收藏家来说,他们中的中坚力量正在把目光放到更多70后、80后中轻年艺术家的艺术创作上,如2012年中国嘉德秋拍推出“油画雕塑”专场,青年艺术家作品占21席,成交15件,吴成伟作品《思念》以218.5万元位居本板块首位。北京华辰也专门设立“新视界――青年艺术家新锐作品专场”展出51件青年艺术家作品,成交26件,成交总额为222.76万元。
不难看出,一方面这些艺术家自身的本土化,使得他们的艺术表达带有极鲜明的本土DNA与地域特质;另一方面,这一阶段艺术家的作品基本都在本土市场流通,没有形成诸如前辈艺术家作品70%~80%集中于馆藏或者学术的局面,这样的艺术品存量与其后的持续创作,有助于当代艺术购藏者从整体上把控其作品的品质、层次与流向,其可行性也更有潜力。
2014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会再次推出一系列来自尤伦斯夫妇私人珍藏的当代中国艺术品,涵盖著名艺术家如方力钧、曾梵志、张晓刚等的早期作品。此次上拍的37件拍品均是首现拍场,总估价为1亿1150万港元。尤伦斯方面也因此再三强调:其多次出售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实为收藏的调整,基金会在过去30年间一直专注于支持年轻艺术家。香港苏富比当代艺术负责人表示,尤伦斯现在是处于作品调整阶段,目前整个方向是以年轻艺术家为收藏重心。
作为中国当代艺术最大藏家,尤伦斯夫妇的每一次出货都能引起国内艺术品市场庞大的连锁反应,而这次更是引来海啸般深层的审视和考量:抛售还是洗牌?笔者是认为,假如这些首次现身拍场的作品真的如业界所议论的,是尤伦斯夫妇作为“抛售”的筹码,那么中国当代艺术板块将面临大整合,新晋艺术家和收藏家的关注点和投资或将决定未来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行情走势。
三、促进甘肃省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的策略
1、当代重要的艺术家群体力量尚未充分发挥,其市场空间不容小觑
国画大师赵望云先生之子、陕西著名画家赵振陆对于甘肃的艺术品市场,曾有过很中肯的评价:甘肃的艺术品拍卖可以盯有名望的地方老书画家,也可以盯有个性的中青年书画家,因为他们的作品增值潜力不小。
2013年6月16日在宁卧庄宾馆举行的未来四方集团兰州第32期文物艺术品拍卖会上,就已隆重推出了“杜元、魏翰邦、郑虎林三人书画”及“李伟、张兴国、王万成三人书画”两个当代书画作品专场,受到现场300多收藏人士热情追捧,所有作品悉数成交,总成交额近150万元。不难看出,这是很重要的尝试和探讨,也为当代陇上书画力作的市场推广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以打造“敦煌画派”为基点,推进当代艺术品市场的拓展
众所周知,为助推“一带一路”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甘肃省正在依托敦煌莫高窟美术遗存等丰富的资源,全力打造“敦煌画派”。“敦煌画派”的主体定位也正是以敦煌壁画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表现敦煌历史、敦煌壁画内容及现实生活的,具有甘肃地域特点的美术群体。随着打造“敦煌画派”工作的深入,一批甘肃省优秀中青年画家的潜力将会不断凸显,其作品在甘肃省艺术品市场的需求量也将水涨船高。
未来四方集团艺术品部部长晋学英说,“敦煌画派”作品总体风格是厚重大气、华彩典雅,富有西部文化个性和视觉冲击力、感染力,具备这样风格的作品在全国艺术品市场一定能够占有重要一席。
3、建立“当代艺术家―经纪人―策展人―评论家―拍卖公司―收藏者”的艺术品市场有机生态链
作为艺术品市场运行的必然结果,艺术品价格将会集中体现这个市场中的参与者――艺术家、经纪人、策展人、评论家、投资者和收藏家以及拍卖行的所有行为和信息。如果能建立完善和有效运作的艺术品市场有机生态链,将会对本省艺术创作―艺术收藏―艺术推广,乃至文化强省产生无形的庞大推力。
现在的问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目前我们艺术品市场高速发展,而相应的人才培养却没有跟上。从业人员更是缺乏系统化的知识储备和系统培训。
艺术品市场发展靠的是人才,其中包括了专业的拍卖、鉴定、艺术管理和咨询等诸多的相关领域。甘肃省文博单位、艺术院校等机构应该重视这样的问题和契机,加强艺术市场专业人才的培养,为艺术市场的良性发展壮大储备力量。
其二,应普及本省整体艺术素养,提高投资者和收藏者的文化艺术知识储备,正确引导其科学、理性地进行艺术品的投资,有益于推动文化艺术产业的可持续、良性发展。
近些年以来,甘肃省先后建立了各类综合性或专门性的艺术场馆,甚至还不断涌现民办美术馆、博物馆,甘肃省的文化艺术事业得以持续稳步的提升,也对甘肃省深层的艺术培养产生了强大的推力。基本艺术常识的普及已难以满足消费者不断提升的艺术需求,我们需要建立本省艺术品市场的学术支持体系,在学术探讨与艺术市场之间建立互动关系,为艺术市场建立价值评价体系,同时也为收藏家和投资者的审美趣味与收藏方向提供强有力的学术引导,促使学术价值与市场价值逐渐合一的趋势。
4、制订艺术品市场准入标准,加强行业自律
目前,甘肃省艺术品经营企业的准入门槛较低,有的企业因为前几年艺术品市场的火爆而盲目上马,规模小、操作不规范等问题更是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影响了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甘肃省必须提高艺术品市场的准入门槛。首先,制定行业资格标准,对申请的企业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其次,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使整个行业在协会的领导下,制定行为准则,对各企业经营进行监督,加强行业自律,营造一个规范、有序的艺术市场经营环境。
当代艺术品市场是一个高层次、高要求的市场,其间的艺术创作领域、艺术流通领域、艺术消费领域、艺术市场环境四部分密切相连。甘肃的当代艺术品市场正处于发展的攻坚阶段,运行机制尚不完善,参与各方对市场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对现存于甘肃本省当代艺术品市场各环节中的主要问题,笔者提出了几点解决方案,其中的关键在于:引导甘肃省艺术创作者们在艺术市场化环境中建立健康良好的创作心态;帮助甘肃省现有的艺术中介认清市场发展趋势并加快实现自身完善;改善甘肃省艺术市场文化提升大环境,以求甘肃省当代艺术品市场各环节的运行更加顺畅。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能力 现状调查 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基本概念
1.1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与文化关系的研究是研究跨文化交际的最重要的基础理论,也是跨文化交际理论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萨丕尔认为,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语言对文化有着重要作用,没有语言,也就没有文化。另一方面,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王振亚指出,文化是学习语言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1.2 跨文化交际能力
美国著名社会语言学家、人类学家海默斯最早提出“交际能力”这一概念。他认为“交际能力”就是“什么时候该说话,什么时候不该说话,对谁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谈什么内容”的能力。Canale 和Swain认为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社会语言能力、篇章能力和策略能力。跨文化交际指的是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的交际,也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
2 研究方法
研究者对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了一次文化测试,目的是测试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水平,了解他们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在统计分析上,研究者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对回收的测试卷进行数据分析,统计学生答题的错误率。
测试题参照的是我国著名学者王振亚的社会文化测试卷,分为三个部分,一共60道题目。前两部分是关于普通文化测试,即日常社会习俗的内容,分为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两个部分。后一部分是关于正式文化测试,即政治、地理、历史、文学、宗教等内容。普通文化测试部分是得体和非得体的判断题型,正式文化测试部分是选择题型。
受试者为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012级的286位非英语专业学生,涉及的专业有汽车电子,多媒体,物流管理,物业管理,设施园艺、园艺技术等。所有受试者均未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研究者一共发放了286份测试卷,回收率是100%。
3 结果与分析
研究者对所有测试卷进行了批阅和统计,286份试卷,一共17160个答案,其中6422个答案正确,10738个答案错误,错误率为63%。在所有的错误答案中,第一部分错误率为54%,第二部分为64%,第三部分为71%。这说明学生跨文化的意识比较薄弱,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比较差。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1)高职院校在英语教学中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轻视文化知识的渗透。文化知识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传统的英语教学以语法教学为主,只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而忽视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2)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也有待提高。要让学生在课堂上了解和掌握文化知识,增强跨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教师首先应该有深厚的文化修养和很强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但是由于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条件等的局限性,很多教师没有机会接受足够的相关培训,这也限制了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文化知识的导入。
(3)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都比较单一,课堂上和课堂外都没有相应的语言环境让学生了解掌握文化知识,学生也很难体会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因此要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就很难了。
(4)我国对于英语教学的评价就是考试,这也使得教师和学生都围绕着考试转。这也限制了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4 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1)完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文化教育教学的体系。首先是完善教学大纲,在教学大纲中,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应该是同等重要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大纲中除了对语言教学的各项知识和技能,即词汇、语法、听、说、读、写、译等有相应的要求以外,系统的文化教学的内容也应该列入教学大纲。其次是选编合适的教材,在选编教材时应该把文化知识作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内容列入教材中,应该把文化知识和语言知识作为一个整体并有机的结合起来。最后是改革考试形式和内容,为了促进英语教师和学生对文化教学的重视,应该在英语能力考试中增加测试文化知识的内容。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增强教师的跨文化知识。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多给英语教师提供以提高教师文化素养为目的的培训或进修的机会,比如说:可以到国外进修学习,亲身感受英美国家的文化,这都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增加教师的跨文化知识。
(3)实施适合文化教学的方法和技巧。这也有助于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增强跨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结合教材介绍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可以把英语国家文化和中国文化进行对比,注重分析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可以组织一些课堂活动,比如说:角色扮演等;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观看经典的英文电影;可以开展多种课外活动等。
5 结语
总而言之,本次调查显示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比较差,这也说明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迫切需要改革。因此,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应该不断的进行探索和实践,采取一些有效的积极的措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2] 王振亚.语言与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 赵春漫,木艳,王丽芬.高职院校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教育与职业,2011.
[关键词]丝绸之路申遗;跨文化交际;文化对话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18-0046-03
一、丝绸之路申遗背景
古老的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丝路”),东起长安、西达罗马,作为亚欧大陆的一个重要桥梁,自西汉时期就对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98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启动了作为“文化发展十年计划”组成部分的“对话之路:丝绸之路整体性研究”项目,其目的是关注东西方交往的起源,促进东西方的交流和对话。在这一项目实施的10年里,通过组织国际性科考和会议等活动,古老的丝绸之路重新引起各国政府、学者的关注和重视。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规则发生了改变,丝绸之路沿线遗产点可以作为整体进行一次性申报的消息引起了相关国家对丝路申遗的极大兴趣。
2005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召开了的中亚地区研讨会,讨论“2003年中亚地区世界遗产阶段性报告”的后续行动计划,会上中亚地区的成员国会议代表一致通过了将丝绸之路中亚段作为线性遗产申报的计划。2006年8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国家文物局联合在新疆吐鲁番召开了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国际协商会议,来自中亚国家、中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50名与会代表进一步肯定了该计划,丝绸之路联合申遗进入了实质性准备阶段。2006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召开会议,具体讨论丝绸之路中亚段的申报问题,会上形成了丝绸之路概念文件,标志着丝绸之路申遗工作实质性行动的开始。2007年10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中国国家文物局在西安举办了“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国际学术研讨会”,进一步确定了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理念。2008年6月初,世界遗产中心与中国国家文物局在西安召开了第四轮中国和中亚国家协商会,与会专家学者及相关国家代表就确认申遗需符合的标准、评估真实性和完整性的条件等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丝绸之路申遗的各国预备名单。
2009年11月,“丝绸之路系列申遗协调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西安召开。中国与中亚四国与会代表介绍了本国申遗预备清单的准备情况。2011年5月,丝绸之路系列申遗协调委员会在土库曼斯坦阿什哈巴德举行第二次会议,提出按照地理、气候、文化等方面的特点和联系,以“廊道”的概念将丝绸之路遗产点重新划分为若干段落,并以此作为申报的主体,形成《丝绸之路主题研究报告》。2011年12月,在乌鲁木齐召开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哈、吉三国代表出席的丝绸之路跨国系列申遗协商会。会议就三国丝绸之路跨国系列申遗廊道的名称、时空范围等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并由各国代表草签了三国申遗备忘录,明确提出三国跨国系列申遗的项目名称为“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2012年4月16日,中国国家文物局发出通知,根据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两国代表草签的《丝绸之路跨国申遗工作备忘录》,中、哈、吉三国将于2013年2月1日前联合提交丝绸之路申遗文本,力争在2014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自此,历时24年的丝路申遗终于迎来了曙光。
毫无疑问,丝绸之路申遗经历如此漫长的过程是由该项目跨时空、跨国界的特殊性质所决定的。纵观丝路申遗项目自提出、准备到实施,涉及的国际组织和国家几十个,直接参与的来自不同语言国家的专家数百名,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来看,我们有理由认为,丝路申遗绝不仅仅只是涉及到文物保护问题,可以说,它是人类历史新时期一项庞大的跨文化交际工程,是对各参与国政府、各个领域的学者专家开展文化对话、进行国际协作的一次重大考验。除了考古学、历史学领域之外,丝路申遗还涉及跨文化交际学、语言学、人类学等诸学科。本文,笔者拟从跨文化交际角度出发,谈谈丝路申遗带给我们的一些有关文化对话问题的思考。
二、必须重视俄语和汉语作为丝绸之路沿线跨文化交际语言的地位和作用
丝路申遗作为一项跨文化交际工程,是亚欧大陆各民族间一场空前深入的文化对话。我们知道,任何对话从来都是以语言为基础的,语言是文化对话的手段,是了解其他民族意识、文化及其特征的重要途径。因此,作为文化现象和人意识的产物,语言在文化对话中的作用是难以估量的,这也是我们从跨文化交际学的角度审视文化对话的一个重要理由。从跨文化交际学的角度来看,外语教师和翻译工作者在文化对话中的作用相当重要,他们对语言的谨慎态度和对语言在交际中性质和作用的理解能够帮助人们预防民族间文化冲突的产生,为文化对话的顺利进行提供必要保障。
众所周知,世界遗产申报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框架下进行的。英语作为联合国工作语言和当前的国际通用语,在丝路申遗过程的各种交流场合被广泛使用。但是,我们认为,在丝路申遗工作中,只有英语作为主要工作语言远远不够,应该充分考虑到俄语和汉语作为丝绸之路沿线跨文化交际语言的地位和作用,重视俄语人才在中国和汉语人才在中亚的培养。这一要求是丝绸之路第一阶段申遗的主要参与国——中国和中亚国家的语言使用现状所决定的。
中亚五国,即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地理位置特殊,是历史上各种文明、宗教和种族的交汇之地。19世纪60~80年代,沙俄通过一系列的领土扩张将中亚兼并到俄罗斯帝国。直到前苏联统治的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由于强制推行使用俄语,中亚国家尤其是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等教育发达地区居民的俄语水平普遍较好。独立后的20年间,中亚各国表现出了“去俄罗斯化”心理,尤其以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为甚,中亚国家力图通过语言政策使俄语地位“边缘化”,但是自沙俄时期就与俄罗斯建立起的千丝万缕、难以割断的联系,使得俄语至今仍在中亚国家普通民众中广泛使用,尤其在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俄语依然是其功能上的国家象征。再者,由于历史发展和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亚各国家的民族语言在本国尚处于普及状态,而其他国家掌握其民族语言的专业人士则更少,因此,它们尚不能承担起国际间交流的作用。
根据2011年12月乌鲁木齐会议精神,首批丝路遗产将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联合跨国申报,而目前俄语在以上两国的状况说明,今后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它都将作为我国与中亚国家开展国际交流的通用语言。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重视俄语作为丝绸之路沿线跨文化交际语言的地位和作用,重视俄语语言人才的培养。中国的俄语教育起步早,起伏多。自清朝同文馆开办我国最早的外语班,它已经走过了150多年的历史。在经历了自20世纪60年代中苏断交后长时间低迷徘徊之后,目前中国的俄语教育终于走上了较为科学的发展道路。由于英语的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俄语的地位和它在跨文化、跨地区交往中的作用常常被削弱和忽视,实际上这种做法完全无益于我国与中亚等俄语国家的交往。从长远来看,无论是丝路申遗,还是丝路申遗成功后的国际间协作,以及近年来正在实施的建设欧亚大陆桥的“新丝绸之路”计划,俄语人才都将是这一项跨文化交际工程的主要参与者和承担者。没有良好的语言沟通,绝不可能有成功的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从来都是双向行为,因此在强调俄语作用的同时,我们也应重视汉语在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跨文化交际中的地位。尽管汉语教育在中亚地区起步较晚,但近年来由于上海合作组织区域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以及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进入中亚市场,加之丝路申遗的升温和申遗成功之后可能带来的巨大就业潜力,汉语已经成为中亚各国居民热衷学习的一门外语。目前,中亚国家汉语教育主要有以下教学形式:中亚各国大学开办的汉语专业或汉语培训班,我国在这些国家开办的孔子学院等。但是,由于受到该地区汉语教育发展历史和国家经济状况等客观因素的影响,目前,中亚国家在本土汉语师资、本土化汉语教材、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丝路申遗过程中文化对话的原则与态度
文化对话是一个复杂多维的综合现象,丝路申遗作为一个庞大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它既包括一个国家内部相关部门的对话与协同,还包括申遗参与国之间的对话与合作,同时还有所有申遗国作为一个整体与联合国国际组织之间的对话与协调,因此,仅从这一点来看,我们就不难想象丝路申遗的困难程度。丝路申遗跨文化交际活动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参与人在这一空前多民族文化对话中采取怎样的原则与态度。
俄罗斯著名的文化学家卡岗曾经指出,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而正是这些差别体现了一个文化本身的独特性质。他将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按原则分为两种类型:即主体—客体型(独白式)和主体—主体型(对话式)。第一种类型所代表的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以实利主义为原则,即一种文化被当作物质材料为另一种文化所使用。这种关系表现形式就是强势文化的一家独白;与之相反,第二种类型体现的是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平等关系。卡岗认为,文化之间只有这样的关系才能称为对话。只有在对话式文化关系中文化主体和文化本身才具有平等的权利,对话参与者才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而且一个声音不会被另一个声音盖过 。所以,我们认为,异质文化之间进行对话首先应该遵循“平等”原则,抛弃或忽略平等原则只能导致主体—客体型文化关系的出现,使“对话”再次变为“独白”,出现强势文化的霸权状态。
人类活动的经验表明,东西方异质文化做到真正平等的对话并不容易。从本质上讲,人们并没有按照平等原则主动与其他文化进行对话的愿望。也正因如此,在坚持平等对话原则的基础上我们还需强调对待文化对话应持有的态度。
李英男教授在《文化对话:理解与包容》一文中曾提出,文化对话需要采取建设性的态度。所谓建设性的态度就是包容和理解。第一步是包容,然后在包容基础上加强理解。包容,意味着允许、容忍异己的存在,认同世界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理解,就是努力正确解读对方的文化符号体系,正确理解他族言行的内容及动因,学会换位思考,尊重和体谅对方,以期逐步缩小差异,真正进入到全方位的文化对话。
我们认为,丝路申遗过程中应该提倡上述这样一种文化对话态度。因为文化对话只有在一定条件、情况才能成为可能,即我们不仅要认识异质文化的事实,甚至能以实利主义的态度将它应用到我们的日常行为中,而且把它作为与自己文化相区别,但又与本民族文化相接近的一种文化接受,这就需要以包容的心态对待异质文化。同时,文化对话需要理解,理解意味着要认清异质文化现象背后的关系,认清具体现象在异质文化中的地位,只有这样才能真切感知现象的实质,进而对它予以接受。
对话中的理解总是双向过程。无论人与人之间的对话,还是文化对话,交际参与人准备理解和接受另一方永远都是对话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如果文化关系是以对话为原则的,那么不同文化代表就一定要做到相互理解。在相互理解中,交际各方不仅不应失去自己特有的文化标记,而且还应保存并丰富自己的文化,理解和接受他文化只可能在喜欢、理解和接受本民族文化的前提下发生。俄罗斯文化符号学家巴赫金曾经指出,对话是文化相互作用的一种形式,在对话过程每一种文化都将得到丰富,与此同时,其自身的独特性也一定要得到保留。只有这样,对话各方才能获得共赢。
总而言之,理性的跨文化交际一定是一种对话式的交际,是任何一方都不被忽视,而又互相肯定,互相尊重的动态交流方式。丝路申遗作为跨文化交际活动,申遗成员国各方应以相互包容、相互理解的态度对待彼此间的文化对话,这也是丝路申遗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