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3 09:38:0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道路运输管理体系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1、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缺乏对信息他建设的系统认识
误以为信息化就是一人一台电脑,把“上网”等同于信息化;将信息化当作是信息部门或技术部门的事情,与己关系不大。这些错误呈现出资源不能共享、信息化建设综合优势发挥不出来的局面。
不注重转变管理思想与理念,对信息技术存在过分的依赖性,认为高科技无所不能,花巨资购建的计算机系统,能够轻而易举地解决各种业务问题,因而在信息化建没过程中,忽视业务基础和规范化管理工作,缺乏按信息技术要求重新优化组合运管业务流程的现代化管理意识,把传统手工作业搬上计算机平台后,不愿在业务基础建设方面多下功夫,仍存在着征管工作不规范、征管资料不全、资料传递不到位、配套基础措施不完善等现象,这些问题都影响了技术手段的有效应用。
1.2缺乏统一规划、统一规范、统一标准
在实施环节上急功近利未建立起规范化、制度化的信息管理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缺乏全省信息资源规划,信息资源开发分散,综合利用和共享程度低;信息系统使用率不高。
1.3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本质上就是信息化人才的建设
人才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也是最痛心的浪费。一方面我们在大声疾呼,管理极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另一方面我们又在毫不珍惜地浪费人才,甚至是贱踏人才,对已有的人才视而不见,对需要培养的人才置若罔闻,对于要跳槽的人才毫不挽留。虽然大部分企事业单位都已设置了信息中心.但却缺乏真正意义上的CIO(首席信息官)。普遍荐在重技术轻管理,缺乏CIO专业管理经验的现象,专业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1.4资金短缺、投入不足,用选择工具软件的思路来选择信息化系统
信息化建设绝不是像购买工具软件那么简单,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投资大,涉及面广,应用环节多,在选择集成与开发商时应重点考察其对管理、对业务、对需求的把握能力和所采用计算机技术的先进性,而不单单是价格越低越好。从软件开发商的角度分析,由于不熟悉道路货运企业的业务模式,与企业业务人员在沟通和理解上存在障碍,也是造成信息系统缺乏实用性的原因之一。
2、加快信息化建设的应对措施
2.1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量力而行、务求实效
管理信息化建设要充分考虑公路发展战略的要求,在硬件和软件选用、网络建设等信息化基础设施上既要满足公路行业现实需要,又要有较好的扩展性和兼容性,避免今后升级发展时增加投资负担,在管理信息化建设上要从公路实际需求和能力出发,在软、硬件选用上坚持“先进、适用“的原则,避免盲目攀比落入“IT陷阱”,要始终明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目的不是追时尚、赶潮流,而是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改善管理、提升核心竞争力。
2.2加强应用系统开发,统一规范标准
以规范运管业务为基础推进软硬件建设。在机构调整的基础上整合业务需求,以优化组织机构为前提,优化业务设置,使各项工作流程适应计算机处理的要求,进一步规范数据采集、存储、传输等各方面的业务操作;要做好软硬件的计划配置,提高软硬件建设的针对性,注重各环节各岗位的业务衔接,协调配合,高效运行;要加快软硬件更新升级,软件的设计开发必须不断适应运管行业发展的需要。以完善的代码标准、数据标准、接口标准为基础,以严格的项目管理体制为保证,按照平台统一、一次录入、数据一致、信息共享、综合利用的原则,分步实施,实现软件平台的标准化;按照统一组织管理的原则,统一数据采集的口径,规范业务流程,提高数据信息共享度和有效使用率,实现数据的标准化。
2.3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安全保障
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建设信息网络系统时,同步建立安全保密体系,坚持内网外网分离,利用数据备份与恢复、身份认证、实时检测与监拄、访问控制、病毒防护等手段确保信息网络的安全,要加紧制定相应的技术规范来保障网络安全,要通过定期培训、教育等方式强化工作人员的安全保密和安全防护意识,杜绝安全隐患,保证公路信息网络运行安全和信息安全。
2.4建立信息化考核和信息主管制度
不断完善运管业务考核办法,科学设置指标和评估口径,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实现考核的自动化建立严密的岗责体系。随着信息技术在运管工作中的广泛应用,各项业务通过计算机得以全方位的监控,按这种新的工作方式的要求建立一种不同于传统手工的征管方式的岗责体系,实现人机的和谐,运转的顺畅,工作的高效。
2.5造就一支高素质的队伍.提供人才保证
要加大公路信息类专门人才的培养力度,特别注意培养既懂运管业务、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同时,有计划地通过各种渠道,引进一批高水平的信息技术专门人才,井建立相应的人才激励机制。
2.6兼顾内部建设与外部建设
一、健全高效的教育培训管理制度
道路运输主管部门建立教育培训管理体系可持续改进其有效性和效率,形成管理制度并加以实施,以确保道路运输主管部门或企业可更高效地利用资源、提高职业人才的专业水平、提升职业人才的综合素养。
1.构建“培训激励”管理制度。为使各道路运输企业对职业人才的教育培训工作给予足够重视,可制定具有激励作用的相关措施和规定。比如,道路运输主管部门可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纳入企业的管理工作中,与各企业签订责任书,并作为年度考核的一部分;也可将职业人才的教育培训情况作为提拔任用、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重要参考内容;还可依据教育培训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对成绩突出的企业和个人进行表彰,调动管理者做好干部培训工作的积极性。
2.构建“培训参与”管理制度。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加强对培训过程的管理,采取由上级主管部门或培训单位派出一名参与者跟班培训,近距离熟悉职业人才的培训需求和培训满意度,完成培训调查和服务。培训结束后,参与者要及时对培训班开展情况和职业人才培训表现情况进行评估并形成总结报告。
二、探索科学的教育培训考核评价体系
实施动态管理,探索完善科学的教育培训考核评价体系,有利于客观地评价道路运输类职业人才。
1.探索教育培训的立体化考核方法。要采取多种手段,着力拉大对道路运输类职业人才考察的时空跨度。要运用多种渠道、通过不同的视角,积极拓展教育培训的广度和深度。发放征求意见表,多方面采集道路运输主管部门、企业、职业人才的意见,形成立体化、多效性的考核方法。
2.健全教育培训的考核指标体系。健全道路运输类职业人才教育培训的责任制,细化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岗位要求的考核评价标准,完善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要反映道路运输类职业人才通过教育培训在工作业绩、职业素养上的提升。
三、建立以高职院校为依托的教育培训管理运行机制
一直以来,道路运输企业举办的教育培训都存在着一些普遍的问题。如职业人才的情况和知识层次参差不齐,针对性较差,难以满足学习者的需要;各企业参与培训人数太少,造成培训成本升高。如果道路运输企业能利用以高职院校为依托的行业职业人才培训体系,联合起来构造一个培训目的明确、人才层次基本相同的教育培训阵地,就有利于人力资源整合,提升培训效果,并能为更多的道路运输企业服务,真正建立起以高职院校为依托的道路运输类职业人才教育培训的管理运行机制。
1.发挥高职院校和培训机构对教育培训的重要作用。抓好道路运输类职业人才的教育培训质量是建立依托高职院校的教育培训管理体系的前提和基础。道路运输行业要重点抓好职业人才的职业技能培训,充分发挥道路运输职业资格制度建设对职业人才综合素质提升的促进作用,鼓励各类交通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积极承担道路运输类职业人才的职业培训任务。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3007701
1深化现代企业体制改革
(1)加快公司组织机构改革。信息公司要发展,必须拥有改革的魄力和智慧,无论如何要发展必须改革先行,如无法摆脱现阶段“政企不分、权责不分”的管理现状,发展只能是空谈。对企业现有内设机构按照业务开展需要进行适度调整,并根据新网通科技信息公司服务和经营职能分离的要求对部门职责进行清晰的划分,同时对现有工作流程、项目管理过程以及技术创新的组织等几个方面实施由企业高层全面参与的改革,实现内部管理体系的高效运行。
(2)完善经营管理制度。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严格分离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在确保企业资产保值增值和合理利润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放开企业自主经营权力;改革企业管理体系。通过完善制度、执行制度、优化制度的实质性部署,迅速规范职工行为,保证企业融合运转的良好秩序,有效提升管理水平。一是完善公司制度。新网通科技信息公司根据新的生产经营体系修订《薪金管理办法》、《考勤管理办法》、《档案管理规定》等制度,对各个业务流程进行全面对比、梳理,确保公司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二是加强制度执行。新网通科技信息公司着重检查单位的制度执行情况,推行总经理负责制下的周计划、月考核、年评定工作流程,不定期指导项目及工作协调,有效解决工作运转中存在的政令不通、效率不高等问题。并通过内控质量管理措施监督生产经营过程。三是优化制度管理。为充分发挥制度的功能,通过对制度间的联系和对接深入研究,对制度进行整合。将流程体系、内控体系、标准体系中相互独立,又有联系的规定相结合。形成以收入分配体系为核心,考核、奖励和日常管理体系相互支持、配合的基础管理体系,大大加强制度的合力,提升现代企业管理水平。
2提升道路运输信息化服务水平
新网通科技信息公司要严格按照国家、部省及行业相关标准管理项目建设。以项目流程管理为中心,从项目需求调研、编制技术规范、框架结构,设计建设方案、组织管理信息网络系统硬件集成和部分软件的安装调试,并针对不同用户进行现场技术指导等各环节实行文档化管理,对技术目标和实现方式、进度和质量的要求均以文档的形式加以明确,项目参与人员均可以此为参照,迅速定位并开展技术工作,公司还应对项目进度、质量能够实行内控,以此避免以人为中心管理所造成的效率低下和质量难以控制的情况。新网通科技信息公司要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积极主动的开展道路运输行业信息化技术支持工作。一是对已有的信息化项目进行完善、跟踪服务;二是配合甘肃省交通运输部门及相关单位完成信息化课题的研究和编制;三是完成对道路运输系统人员信息化操作系统的培训。提升道路运输信息化服务水平,才能更好的巩固交通运输业领域的客户。
3积极开拓市场,加大项目开发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构
接到市运管局下发的关于做好道路运输车辆档案管理迎检工作的通知后,我所领导高度重视,办公室第一时间转发了相关文件,所业务股为此次活动制定了方案,专门成立了县道路运输车辆档案管理检查领导小组,由所长任组长,分管维修工作的副所长任副组长,具体实施开展次项工作。
二、宣传到位,企业自查阶段
在7月上旬,我所把全县各客货运输企业、维修企业、检测中心的负责人,车辆技术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召集到运管所,向他们宣贯此次活动的内容和要求,并下发了车辆技术档案管理自查表,进行自查自纠,对本企业所涉及的营运车辆按照“一车一档”和档案规范化内容的要求,进行整理完善,确保档案资料完备性。
三、集中力量,监督检查及整改阶段
关键词:公路养护管理; 绩效评价体系;建立
中图分类号: U41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how to speed up the our country highway maintenance management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pace, improve the quality of highway maintenance management has become China's highway maintenance department facing important issues. So to complete and correct measure highway maintenance management performance, relevant departments must be reasonable and scientific choice many and enterprise to adapt the performance indicators, such ability form a complete highway maintenance management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This paper is the key link of highway maintenance-highway maintenance management,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from the aspects, the hope can give highway maintenance manager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Keywords: highway maintenance management;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establish
公路养护管理绩效评价是一个技术水平和政策方面的宏观探究。完整和正确的衡量公路养护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就必须科学、合理地选择各种性能指标,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公路养护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绩效评价指标是“一个量化的过程,给一个程序,项目或其他活动的运行指定一个数量”,它反映了一个机构,项目,项目,或功能如何工作和运行的重要指标,可以使不确定因素、活动、产品,结果等性对绩效评价具有重要量化意义[ 1]。科学的指标体系不仅包括定性指标,也包括定量指标,它将为公路养护管理绩效的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衡量,它不仅可以统筹全局,还可以重点突出[2]。
一、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绩效管理体系的分析
各等级公路涉及我国的关键是发展道路运输企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公路养护是推动交通发展,确保公路运输的重要工作,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快速,方便和安全,平坦的公路运输基础。加强公路养护管理体系是延长公路使用寿命,减少投资,减少资源消耗的重要工作,关键是降低运输成本,它对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为良好的各等级公路养护公路安全奠定基础,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公路的使用效率。加强各等级公路的养护和管理,目前在中国发展的关键是道路运输产业,是现代公路养护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一流的公路养护需要相关的管理部门,企业要以科学的管理体系,科学的管理架构为基础,通过科学、完善的公路养护管理系统,提高公路的养护质量。因此,现代公路养护管理必须建立和完善公路养护管理系统,这样才能在公路养护中开展管理工作。
二、公路养护管理体系的探讨
1、建立科学的各等级公路养护管体系
现代公路养护需要更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建立科学的组织结构,构建科学的公路养护管理基础,实施各等级公路的养护管理体系系统。该组织框架的成立,需要相应的维护管理部门或公路维护管理企业根据自己的管辖权,自己管理工作的流程为基础惊进行公路的养护管理,科学分析,组织管理框架。参考其他组织结构的管理体系过程中,特别要重视公路维护技术管理部门的组成和人员培训系统的构建。通过提高公路维护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公路养护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奠定公路养护管理的基础,各等级公路的养护管理系统要完善。公路养护企业应不断提高公路养护管理制度,通过明确的规则和条例,懂得开发公路养护管工作,使公路养护管理工作逐步的上升。
2、整合资源,提高公路养护管理的水平
公路养护管理中技术的管理系统的基本保障是公路养护的质量,成本管理系统是公路养护成本控制,资金使用的关键,人才管理系统是各等级公路养护企业管理和维持高水平的关键,公路养护管企业要实现上述三系统在公路养护管理中的重要性,通过整合技术管理系统,成本管理体系和人才管理制度,构建科学完善的公路养护管理系统。作为一个各等级公路养护的一个重要部分,公路养护管理公路在于工程机械道路的维护质量和维修成本,施工进度等,都对公路养护管理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公路养护管理中就是资源整合优化的过程,要加强公路建设管理设备。随着以现代设备维修管理为基础,完善公路养护管理为重点,保障公路养护设备处于良好状态。避免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不到位影响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发展。
3、根据现代公路养护发展趋势建设公路预防性养护系统
公路预防性养护管理技术是现代各等级公路养护管理的发展的主要方向,通过对公路地区的气候和环境,公路利用效率,各等级公路的建设质量,公路周围的植被状况的综合分析,制定合理的公路管理养护计划,并减少降低公路养护管理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并实施各种措施降低公路养护管理的成本。基于公路预防性养护理念,现代各等级公路养护企业必须紧跟时展的需要,建立和完善公路养护体制的过程中,要及时的引入公路预防性养护技术及理念,以公路预防性养护理念和技术维护系统为中心工作,围绕公路预防性养护实施公路养护管理工作。
4、建立和完善各等级公路养护管理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确保有效实施各等级公路养护管理系统的实施。现代公路养护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实施需要相关公路养护企业必须有一个高水平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工作是离不开人的之一重要元素元素。因此,各等级公路公路的养护企业必须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体系,促进公路养护管理制度的建立。同时科学的养护系统不能只停留在建立制度的地步,更要应该注意养护管理系统的实现,并注重实施公路养护管理系统的建立。专业的技术人员和专业的管理人才是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体制体系建立和实施的关键环节,企业必须通过明确各自的工作责任,奖酬福利的数额和利益,建立稳健的绩效管理体系,完善企业职工培训和给公路管理部门的员工提供充足的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而减少人员流动以保证公路管理中正常的养护管理体系。减少和降低人才流动对公路管理绩效的影响工作。
三、公路养护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现代公路养护管理的最根本的目的是扩大和改善服务的公路质量,提高公路的运输使用寿命。因此,建立系统统一的公路养护管理体系应着重对公路养护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加强公路养护管理绩效评价体系中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与优化。引进新的技术养护措施,奠定预防性公路养护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基础。同时在公路养护管理中要提高技术管理与技术创新的元素,按照和执行公路维护管理的基本规律,创新公路养护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概念,提高公路养护管理的技术水平。在公路养护的质量管理,注重技术和材料的影,加强公路养护管理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以先进的技术,科学的施工管理,为提高公路养护管理的质量奠定基础。
四、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现代各等级公路养护管理绩效评价体系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需要相关的企业要以优秀人才的需要为基础,以科学的理念为指导,以现代公路养护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发展趋势为建设目标,合理科学的组建现代公路养护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系统的构建。要和企业成本管理体制系统,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系统,设备管理体制系统集成和整合优化。公路养护管理绩效评价体系要科学的开展工作。要以现代化的公路养护管理绩效评价体系为基础,科学的开展和实施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为我国道路运输企业奠定基础,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凯,主编.政府绩效评估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王成,北京市公路养护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构成的探讨[J],《公路》2007.
[3]范柏乃,朱文斌.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指标的理论遴选与实证分析[J].科研管理,2003.
[4]卓越,主编.公共部门绩效评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范柏乃.政府绩效评估理论与实务[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6]卢纹岱.SPss for windows统计分析[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7]王信文,何巧龄.影响网路购物行为之关键因素分析[J].经营管理论丛,2006,(1).
[8]范柏乃,朱华.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际测度[J].政治学研究,2005,(1).
[9]赵博洋.高等级公路养护体系的建立与实施[J].中国公路,2009,7.
[10]刘立伟.现代公路养护企业各项管理工作整合与优化[J].中国交通科技,2009,5.
关键词:货运;超载车辆;治理方案;研究
中图分类号:D922.29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1-0142-02
引言
超载是指汽车装载货物时超过汽车额定载重量,对超载的核定,主要关注的是汽车性能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行车安全性。而超限是指汽车装载超过公路对其的限值,主要研究的是车辆装载与公路的关系,特别关注的是公路的正常使用。本文以汽车性能和行车安全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货运超载车辆治理方案研究。
原有超载行为治理措施:拆、卸、罚、记、赔、拘。“拆”(对非法改装、拼装车辆强行恢复和拆解)、“卸”(卸载超限超载货物)、“罚”(处罚超限超载违法行为)、“记”(对违法驾驶人给予记分)、“赔”(收取道路赔偿费、补偿费)、“拘”(拘留违法行为当事人)。对原有措施中合理的进行更新改进,不合理的进行摈弃。
一、法制方面
在道路运输市场竞争机制运输不灵,市场调节无效,社会和其他群体利益受到侵害的情况下,通过设置有效的规章制度,建立健康、规范、公平、有序的道路运输市场。
1.加快立法步伐,健全运输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的法律法规是治理超载的关键,尽快建构道路交通管理的法律体系框架,采取积极、公平、严格、渐进的原则,尽快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交通运输法规体系,提升现有道路交通运输管理规范的法律层次,明确国家、地方、各级交通管理及行政管理部门、企业及个人在法律中所具有的职责及承担的义务,法律规范力求详尽,避免漏洞和扯皮现象发生。使道路交通参与各方和政府各部门都有章可循。
2.使管理体系建设规范化、法制化。解决交通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可能仅仅依赖于资金投入数量、道路里程等级、执法人员或是法官、工程技术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和教育培训人员等的无限增加,更重要的是改善组织机构和行政管理体制,优化计划与规则,使整个管理体系发挥更大的效能。改革中国现有的道路交通管理体制,对各部门的行政管理职责进行科学、详尽的划分,形成职责分明、相互制衡、相互依存,相互配合的一个有机整体,政策制定、行政管理、交通执法与交通司法分离,解决职责不清、权限不明、相互脱节的问题,使公共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政府效能得以有效发挥。
3.建立交通法院或交通法庭,确保执法行为落到实处。每年在中国发生的道路建设使用、运输管理、运营、安全事故等案件在逐年上升,仅靠公安、交通等部门去处理显然力不从心,加之多年存在的执法难等社会问题,造成矛盾纠纷不断,一定程度影响了社会安全稳定。解决这些问题,探索逐步建立专业化的执法机构,完善交通运输行为裁决程序,可借鉴发达国家做法,设立专门负责交通事务的法院,或在现有法院内部设置交通法庭,申理交通违章案件,如经济处罚及较轻的违法案件等。
4.对货车实行扣分制。对超载车辆不仅仅要进行金钱上的罚款,也要加强对超载车辆处理,就如酒后驾车扣12分一样,对货运车辆进行单车设置分数,超载车辆也进行扣分制处罚,比如发现车辆超载一次就扣12分,不允许在规定时间内再次上路行驶。
二、经济方面
超载最本质原因在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在从事货物运输中,为了多赢得运费,自然要装载的多。所以,经济治理是治超的根本。
1.从源头入手,切断利益驱使渠道。在治理超载时,遵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努力为司机们创造一个宽松的运输空间,保障他们的利益,他们一定会按规章合法运输,这样也就从源头上减少超载车辆上路,发挥出公路运输大通道的作用必定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动员各方面的力量进行广泛宣传教育,如电视、广播、报刊、执法和管理过程中。用超载带来的危害教育、警示、感化大众,以此赢得社会和群众的拥护、车主和司机的理解。
2.采取经济手段,调节利益关系。加强罚款力度,重额罚款要超过超载利润所得,发现超载严重车辆可以实行扣除其驾驶执照,使其在一定时间内禁止上路;超载运输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收益,采取经济手段使违法经营者承受经济风险和付出的代价高于所得的经济收益,这是防止违法行为发生的有效措施。交通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对通行费和公路养路费的收费标准和征收方式进行调整,适当降低车辆通行费征收标准,并对多轴大型车辆给予收费优惠,以降低运输成本,取消不符合规定的收费项目,降低偏高的收费标准。
3.实行“一超三罚”。即罚货主、罚运输企业、罚司机,查出为超载车辆开发相关票据或超标准配装煤碳的单位以及当事人的责任,并给予相应的处罚。
三、管理方面
对货物运输的人(驾驶员、货主、运输企业)、车(货车)、环境进行管理,是超载治理必不可少的环节。
1.驾驶员的管理。驾驶员是道路交通运输过程中的主体因素,加强对驾乘人员的管理力度是治理超载的重要方面。一是要加强驾驶员的职业道德和基本素质教育,提高他们的守法遵章自觉性。从驾驶员培训环节除进行交通规则培训外,还要让他们了解国家治理超载运输政策措施,了解超载运输所造成的危害及相关处罚规定,树立和强化他们的超载是违章违法的思想意识。二是要建立驾驶员从业档案,对驾驶员从业经历进行过程监管,对其违章行为进行记录,制定详细的处罚规则,对违章行为实施相应的处罚。对多次违章、恶意违章及造成严重后果者,加大处罚力度,直至终身禁驾,追究其法律责任。
2.扩大运输车辆营运监管范围。随着社会机动车保有量大幅增加,很多货车不受处罚措施限制,处于受控之外,是造成黑车参与道路营业性运输,扰乱运输市场秩序的主要原因。因此,参照国外车辆的管理模式,建议扩大对营运证的管理力度,对所有货车辆全部采取营运证管理,对违法参与营性运输的车辆,一经查实,要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对于企业性的车辆除对车辆进行相应经济处罚外,并对所属企业进行处罚,追究其连带责任。通过营运证管理,保证所有参与运输的车辆全部处在受控范围,未取得营运证的车辆不得从事公路运输,从而保证所有路上行驶车辆按照正常是运输装载规定进行运输业务。
3.车辆涉及生产改装管理。“大吨小标”是生产改装车辆厂家为迎合车主获取非法利益,其最终结果是偷逃了国家税费,损害了路产路权和人民生产财产安全,进而获得非法收益。“大吨小标”严重扰乱了正常的道路运输市场秩序,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坚决杜绝。
4.整治道路运输市场秩序。要整顿道路运输市场秩序,优化运输结构,鼓励厢式货车、专用罐体货车的发展与更新,提高营运性运输车辆的市场准入条件;要规范货运行为,发展现代物流,减少运输中间环节,提高运输业主的效益;规范运输行为,促进公平竞争;要建立货运经营企业和营运性货运驾驶员信誉档案,实行规章行为的登记、抄告和公告制度。凡同一车辆违章公告超过两次,同一运输企业违章公告车辆超过车辆总数5%的,取消违法驾驶员的营运性运输从业资格,降低该企业的资质等级。通过采取上述综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平竞争的道路运输市场新秩序。
结论
超载运输现象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也会出现新的问题,因此治理工作需要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李晓峰,等.公路超限超载治理的宏微观经济学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5,(4).
[2]梁海澄.浅议超载运输的危害及治理对策[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05,(1).
[3]王文龙,路成章.公路超限超载运输的治理要及时适时地转入长效治理阶段[J].公路交通科技,2005,(3).
[4]陆宁.车辆超限超载运输的危害与治理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4).
[5]高敏,杜桢.汽车超载控制[J].华东公路,2007,(1).
[6]张鸥.车辆超载的治理对策[J].道路交通与安全,2002,(5).
Goods Conveyance Overload Format Reasons Analysis and Government Plan Research
JIANG Qing
(The Traffic Engineering Department of 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uaian 223001,China)
1 什么是PDCA循环
PDCA循环是有四个阶段组成。由“计划一实施—检查—处理”四个文字英语的词头组成的PDCA循环,是一种基本运转形式的质量保证体系,同时也是开展管理质量活动的一种科学的程序管理。PDCA循环是应用于平安任务的一种顺序,目的就在于建立安全工作保证体系,提高安全系数,利用零碎的定义和方法,改革须要的机构组织,利用安全管理活动把各部门、各环节再密切地组织起来,建立成一个有明确目的、相互配合的、共同进步的安全管理无机体系。
PDCA循环的描述:P:严格按照组织具体方针和目标,去实现目标与控制风险、提高绩效有关指标。D:执行具体的措施和方法,并且去实施和运作。C:根据措施和目标来评估业绩,然后向负责人进行结果汇报。A:总结某一段时期内的业绩过程,把它制度化,并明确指出下一阶段的目标。
这4个步骤形成一个闭口的环状,并通过这个环状的不断进行运转,让管理质量的绩效螺旋上升。效劳和运营进程必须全面进行的系统化处理,工作服务的质量用最大限度去办到,企业之间的经济效益需要不断提高。片面质量管理的PDCA循环被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引用为ISO9000品质管理和品质证体系系列标准的通用管理模式,也是职业卫生安全管理体系中所采取的管理模式[1]。
2 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管理安全的队伍人员分工不健全、文化素质不高、职责分不清楚。旅客运输企业管理是技术性较强的工作,须要的人才大多都是具备较高素质的专门从事客运管理工作的人员。但就目前看来,管理人员多数是非专业人员,而且道路旅客运输企业的任职条件要求十分宽松,一般由驾驶员兼任,中小型企业十分常见。此外,安全生产管理者或是单独的安全生管理生产机构对于有些公司都是沒有按经营模式配备,有些管理者是因为对自身的职责范围不清楚或者不能完全履行自己的职责;这些都会导致企业在运输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监督和管理不足,给旅客运输埋下严重的安全隐患。
第二,PDCA循环中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管理存在问题。系统的教育培训计划对于少数的道路旅客运输企业来说没有制定,一部分企业有教育培训方案,可是落实方法力度不够,方案大多停留在纸面上,完全是为了应酬上级的安全查看,没有真正地落实上来。如今,培训对象不全是路途旅客运输企业在平安宣传教育与培训方面存在的主要表现。无视安全治理人员、机务人员的再培训,只注重驾驶员的岗前培训和再培训的情况仍然普遍。大部分企业欠转岗培训,经历欠缺。这些欠缺会招致安全管理者和机务者没有办法在生产过程中及时具体、精确无误地看出企业存在的隐患;同时,还会招致一些驾驶员交通安全和法制知识缺乏,尔后形成超速行驶、疲劳驾驶等结果。
第三,车辆的技术管理不好。现代道路交通得以实现的主要因素是车辆,道路交通的安全被车况的好坏、车辆的性能等直接影响现代道路交通的发展。交通事故的发生因素大多都是车辆的性能不好、机件失效或者是少数部件的损坏等造成的。多数道路旅客运输企业的车辆技术安全管理基于方式,按期检测和爱护只按主管部门的要求进行。日常治理中,在车辆发车前,没有进行严厉的例检,然后发车,因而驾驶员没有严格对车辆进行三检作业检查,所以不能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同时没有加强对报废车辆的技术管理,让存在问题的车辆在路上行驶,导致交通[2]。
3 解决改企业安全管理现状的对策
第一,完善安全管理模式中的PDCA循环。P(策划)、D(实施)、C(检查)、A(改进)4个阶段是PDCA循环进行安全管理的过程。通过有序的进行,持续渐进,然后组成一个进行管理安全的闭环。PDCA循环可以企业安全管理体系进行策划、建立、实施运行,要明确目标,逐步完善然后达到先进的安全管理水平。
第二,维持车辆技术的良好状况,改善车辆技术管理。设立管理车辆技术的机构,并装备专业车辆技术管理者是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必做之事。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对于车辆管理机构必须制订车辆技术维修制度,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技术规范以及企业的相关规定进行维修。加强车辆日常安全检查。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对车辆安全技术状况实行检测。特别是报废车辆要重点检查,确保车辆符合安全技术条件[3]。
第三,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安全管理者的任职条件,严格进行从业资格审查,录用满足条件的安全管理者,形成有效的责任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考核机制,制定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制度对于企业来说必须落实。然后根据考核结果来做奖惩处理[4]。
总而言之,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在PDCA循环的安全管理过程中,要重视内涵建设而不单单只关注形式,要根据工作的实际情况来修改和完善考评指标体系,要促进在这项工作中各业内部管理和行业管理之间的相互衔接,最后进行全面完善,使道路旅客运输企业的安全管理得到真正升级。
【参考文献】
[1]黄里锋.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管理对策研究[J].大科技,2015(2):131-132.
[2]梁奇.PDCA循环下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12):53-54.
[3]邢士伟.试析道路旅客运输安全管理的重点[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8):00084-00084.
关键词:公路;运输;发展;优化;完善
0引言
建设交通运输强国,既是交通运输行业的庄严使命,也是人民群众对交通运输发展的殷切希望。交通运输行业将牢牢把握新的战略机遇,准确研判交通运输发展新形势新任务。交通运输系统需要进一步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加快推进交通运输强国建设。总体思路是围绕推进交通运输现代化这条主线,坚持两步走战略,突出交通运输基础性、先导性和服务性作用,加快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建设,实现交通运输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1加强公路运输的重要性
交通运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自古以来都是大国崛起的重要支撑,在实现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承担着重要使命。据数据统计,2015年1-8月,全国公路完成货运量224.5亿吨,同比增长6.1%,完成货物周转量40588亿吨公里,同比增长6.1%。全国公路完成客运量127.5亿人,同比下降0.6%,完成旅客周转量8324亿吨/公里,同比增长2.3%。8月份,全国公路完成货运量31.3亿吨,同比增长5.8%,完成货物周转量5586亿吨/公里,同比增长5.2%。全国公路完成客运量16.3亿人,同比下降0.9%,完成旅客周转量1091亿吨公里,同比增长0.9%。
2我国公路运输发展
2.1制度上完善
深刻认识深化道路运输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创新思路、勇于担当,积极稳妥推进道路运输体制深化改革。相关部门要紧密结合实际,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细化完善道路运输体制改革方案,明确改革的思路、目标、任务、重点和举措,处理好尊重历史与依法依规的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个人行为与组织化的关系、权责利的关系、统筹兼顾与属地责任的关系、积极与稳妥的关系、共性和特性的关系,盘活存量、优化增量,促进资源的合理化配置,提高道路运输企业的组织化程度,不断完善配套法律法规,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确保改革的科学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
2.2加强施工和检测
加大在建项目实施力度,集中开工一批项目,启动一批项目的前期工作;要全力以赴确保村村通客车。严格考核,要精心准备迎接每次检。加大责任落实,冲刺“国检”大考;要积极稳妥推进交通行业改革。推进综合交通运输试点改革,研究出租车行业管理改革,探索交通投融资体制改革,依法强化高速公路行业监管,要持之以恒加强安全生产工作。
2.3联网系统
加快智能交通和信息化建设,将驾培车、出租车、公交车全部纳入交通运输管理监控系统进行监管。建成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危险品运输车辆、国际道路运输车辆、三类以上的班线和旅游客运车辆、应急保障车队车辆的卫星定位系统安装率达到100%,重型载货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安装率稳步提升;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安全监管进一步强化,源头安全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二级及以上公路客运站危险品安全检测仪配置率达到100%,货运源头治超体系基本建立;企业安全生产评估与考核体系全面建立,道路运输营运车辆万车公里事故件数和死亡人数年均下降3%,群死群伤、重特大恶性事故得到遏制,覆盖全国的道路应急运输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建成功能完备、信息互通的应急指挥平台和专兼结合、保障有力的应急运输保障队伍。
2.4超限严查
货车应悬挂准运标牌照。准运标牌照为集成块制作而成,分内部信息和表面信息,内部信息储存记载着车辆的基本信息,即车辆的出厂商、型号、长度、宽度、准载数量、车牌号等。准运牌表面显示车辆的吨位数,准运牌通过智能电子感应器就能将准运牌内部信息完全读取。准运牌的制作新车由厂商提供,现行车辆由车管部门协调制作。将超限车辆拒之路外,让超限车辆不能上路,上不了路。在各主要路段入口处设置超限检查站(点),检查站配有物品管理场(室),用于堆放管理卸载物品;入口处安装红外线扫描仪、电子感应称、智能电子传输系统、准运牌读卡系统、智能栏杆,爆胎装置。车辆通过检验区时,智能电子传输系统就能根据准载标牌提供的信息对车辆运载状况做出评判,在准载范围内,栏杆和爆胎设备就自行升起放行,在准载范围外的栏杆和爆胎装置处于栏护状态。从而消除执法过程中的人情关系,避免在执法过程中相互纠缠。
2.5强化应急管理
通过安装卫星定位终端,强化营运车辆安全生产动态监控。加强对长途客车和危货车辆凌晨2时至5时停车休息制度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开展运输液体危险货物罐式货车加装紧急切断装置工作,对于一些危险罐车年内全部完成改装。强化工程质量监督,工程监督率和工程交、竣工质量合格率均达到100%。推进基层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加强交通运输反恐安保和行业稳定工作。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公路运输发展中,我们要认识到已经取得的成绩,同时加强创新和完善,不断的推动公路运输的发展,通过科技水平的完善和综合提升,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交通奠定良好的基础。努力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建成交通运输强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好服务保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重要支撑。
参考文献:
[1]李勉.我国公路运输可持续发展研究[D].长安大学,2003.
[2]景劲松.我国公路交通运输系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评价[D].河南农业大学,2001.
[3]李群.促进我国公路运输低碳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