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3 09:38:0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搞笑配音技巧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亲情 简练概括 癫狂式幽默 天真可爱
一、亲情主题表现为主,恶搞与惊喜贯穿其中
影片主题方面融合了爱情、友情和亲情元素。对爱情的追求、对友情的珍惜、对亲情的保护在影片中淋漓尽致地展现。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看,人有被爱、尊重和认同的需求,它属人类情感的共性部分。影片爱情元素的展现主要以描写大象女儿与异性的约会、剑齿虎对雪柔(老虎)的爱慕为主;友情的元素主要是通过大象女儿与刺猬的朋友关系处理来表现的,亲情主要是通过大象对自己的家庭的爱和树懒对自己奶奶的爱所展现的。大象的女儿从一开始的叛逆到最后得到父亲的认同这一成长变化也属亲情范围。多元素主题的运用使每个观众都可以在影片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部分。儿童可见幽默,青年可见爱情、友情,成年可见亲情,同样,每位观众几乎都能在影片角色中找到属于自己年龄阶段的影子。虽然影片对这三类感情都有所涉及,但影片最重要的主题还是大象父亲与失散家人团聚的这一亲情主题,它是推动整个故事发展的主线,爱情与友情是在寻找失散亲人这一故事主线发展时穿插其中的副线。
在剧情设置上,导演努力地为观众创造笑料,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忘记恶搞。当剧情发展到极为紧张的时候,总能出现恶搞情节,这种恶搞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观众的紧张,一收一放、张弛有度,让人钦佩影片导演异乎寻常的想象力和剧情把控力。影片从头至尾没有几个角色逃过被恶搞的命运,而导演肆无忌惮的恶搞反而赢得了观众的认同。如逃亡时大象妈妈被提问的尴尬问题、树懒奶奶对剑齿虎的调侃、海盗船长被会产生幻想的鱼引诱……原本单调紧张的气氛被突然出现的搞笑情节打破,不但没有妨碍剧情的发展,反而成为吸引观众的重要元素。
该影片另一大亮点是:导演总会不断地给观众创造惊喜,一种充满丰富想象力的惊喜。这种惊喜的营造在一定程度上要依靠创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它是吸引观众的又一重要因素。如,树懒奶奶的宠物在紧要关头出现,居然是一只巨大的鲸鱼,鲸鱼的出现解救了主角,它给观众带来了巨大的惊喜;海盗船长的旗帜居然是一个把自己挂在旗杆上的动物;板块漂移、金字塔景观的形成是因为松鼠在追逐松果的过程中引发的地质变化……
二、角色设定中的造型处理以精练夸张为主
角色造型设定是服务于角色性格的,它可以体现角色的内在气质和精神状态,角色内在性格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角色造型和角色动作的呈现。在角色造型设定方面,影片以简练概括为主,个别角色造型较为细腻。例如剑齿虎的面部造型多由简练概括的几何体组成,这不仅展现了剑齿虎硬朗有力的外形美,同时也表现出剑齿虎冷静果断的性格特征。剑齿虎在片中是理性的象征,它的严肃、理性、沉稳给人一种安全感和依赖感。因此,它在较多情况下充当了团队中守护者的角色。相比之下,因为角色毛发较多的缘故,大象的造型则较为细腻。但总的来说,美国三维动画中角色造型多走精练概括的非写实路线。片中大象角色造型线条流畅、毛发质地柔软,如毛绒玩具一样,与写实动物差距甚大。然而,这种造型不但没有影响观者的观感,反而为动画角色衍生产品――角色玩具的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一部动画的关键在于故事讲述是否精彩而非物象写实。如果是写实造型,角色动作就需写实,这样动作的表演就会有所局限,结果使角色失去了动画应有的生机与活力,这与美式三维动画角色动作流畅灵活、造型精练夸张的传统路线相背。所以,为了更好地表现幽默情节,为角色动作的表演和发挥提供足够自由度,在人物设定上倾向于概括、夸张。影片中树懒的造型简单概括,灵活性也就更大,导演赋予了其幽默、乐观、无厘头的性格,这种性格正好可以担负起影片的笑料部分并成为影片的亮点。为了使树懒的造型设计更具喜感――设计者突出夸张了它的小眼睛、外露的两颗大门牙,夸张的动作设计,加上咬舌的配音使树懒的性格特征立刻鲜明起来。
角色动作与表情的夸张表演得益于角色造型的提炼概括。表情、动作、声音是角色的灵魂,片中对角色表情的细腻刻画和动作的夸张表演赋予角色以鲜活的生命,配音演员对角色配音的演绎也使得生动的形象更加传神。
三、故事情节中的“癫狂式幽默”与“可爱萌”①
《冰河世纪》故事源于一只执著的松鼠对松子的狂热追逐,意外失误使得地球格局发生变化。它不仅用癫狂的幽默方式解释了地球板块运动学说,还解释了人们一直被困扰的世界未解之谜――金字塔的形成,更为重要的是它是整个影片开端的引子。松鼠对松子的过分执著导致了板块运动、大陆飘移和冰川断裂,导致了动物界亲人失散。为了重新与家人团聚,大象、树懒、剑齿虎结伴踏上了寻亲之路,途中遇到海盗船长(反派角色),双方矛盾激化,把故事情节推至。最后,海盗船长受到惩罚,大象与家人团聚,为影片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癫狂式幽默主要体现在故事情节的快节奏转变上,具体体现在对传统故事情节发展的颠覆上。例如,顽皮的树懒奶奶在太阳底下拿出放大镜对着自己孙子的尾巴聚光,一只鹿从山崖上滑下本想跳进泥池子结果却跳到了池子外面,或许导演觉得这还不够搞笑,于是当鹿硬撑着爬起来对大伙说自己没事时,它的角又全碎了。如在片中一直与其他角色都没有太多关系,却与影片有密切联系的松鼠,始终都是个倒霉角色,导演已将它恶搞到癫狂的地步。只要松鼠出现必然会被导演恶搞,它没有一句台词却让观众笑得前仰后合。它学着小土拨鼠的样子,坐着叶子从冰山上滑下,去追海里的松子,结果却被海风重重地摔在冰山上。此外,片中有一群造型、表情、动作、声音皆天真可爱的土拨鼠,它们的一举一动,都让观众能从心底由衷地喜欢。影片中导演安排它们与故事主角们相遇,恶搞一段树懒与小土拨鼠肢体语言的交流。机灵的小土拨鼠还借助叶子的滑翔在天空中与海盗船长战斗,可爱的造型、声音、表情、动作瞬间让很多观众对其着迷。
总的来说,影片以多元素主题融合故事,丰富的想象力创造惊喜、夸张的表演演绎幽默。除此之外,片中还有许多值得国内动画人借鉴、思考的地方。例如影片中3D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色调明快、色彩绚丽的画面处理、镜头的使用技巧、声效元素的运用等。国产动画要想走出困境必须敢于面对当前低迷形势,敢于从优秀动画中借鉴学习,在学习中逐渐结合本土元素,最终创造出与之匹敌的国产动画。
注释:
关键词:节目制作 声音 传递情感 主题
为什么说巧用“声音”而不是“音乐”呢?因为音乐只是声音中的一种,而想要编制出一个生动丰富有内涵的节目要灵活运用各类声音。
一、声音的分类及作用
(一)通常的分类及作用
声音有三种:第一种是天籁之音,也就是大自然的声音,比如小鸟清脆的鸣叫,潺潺的流水声,松涛声,雨声,风声等等;第二种是人所创造的或者说是生活的声音,我称之为人簌之音,比如影院里的窃窃私语,深山里的劈柴声,石板路上板车轧过的声音,再如汽鸣声,工厂机器的嘈杂声,大声呐喊的声音等等;第三种是艺术的声音也就是音乐(乐声),包括乐器的声音和唱歌的声音两种。而在节目中怎么灵活运用这些声音非常重要,不仅使节目更加丰富多采,也增加了节目的感染力和现场感。
先举几个常见的例子。在编制歌舞节目的时候,在播音员清澈明朗的播音声中,添加一点小小的现场歌舞的声音,(不要太大而掩盖了播音的声音)不仅使观众有现场带入感,在更清楚的理解播音员所解说的内容的同时也欣赏了当时美妙的歌舞,使观众在观赏节目的同时也享受了美感。再比如编制到一处感人的情节或画面时,人物流出了或激动或伤感或高兴的泪水,这时候根据当时的气氛加入伤感或激奋人心的音乐,从小到大渐渐的出来,在泪水流出的一瞬间达到最大值,再渐小引入或播音员的解说(点评),或引入回忆的画面来诠释他流泪的原因,一方面引人入胜,把观众带入回忆或者沉思;另一方面烘托了气氛,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时甚至可以用无声加一些震憾类的黑白画面来强调突出或留出观众自己的思考空间,此时无声比有声更能震憾人心。
(二)特定的分类及作用
在节目制作中我们又可以把声音分成三类:同期声,效果音和后期音乐。 同期声是指拍摄画面的时候一起录入的现场的声音,反映的是现场的真实声音,它比后期的配音要自然、逼真。效果音可分为自然界的声音,及人为创造的声音两大类。自然音包括了风、雨、流水、鸟鸣声等;而人为创造的则是像电铃、汽车、马达声。这是因为有些声音现场做不出来,或是现场录音状况不好,所以要事后由音效师配音。后期加入的音乐是根据情节的需要适当加入的音乐,可以助长气氛的酝酿。除了能加强喜、怒、哀、乐的衬托外,还可以对情节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深化主题。
同期声虽然现实逼真,但相对其它两类难免嘈杂不清晰。后期加入的效果声,即要还原现实真实感,也要根据声音艺术效果。从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当时的时间、地点及环境了,比如汽笛声让人联想的就是到车站了。还有突出效果的效果音,最常见的就是在节目的时候加入观众的鼓掌声和在搞笑的时候加入笑声了,对情节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节目制作中还有一类相对特殊的音乐,那就是为节目量身定作的片头片花片尾音乐,注重于节目本身的配合与协调,要求音乐与节目的风格要求完全相同,与画面一起表现出(引入)这是哪一类型的节目。最熟悉的莫过于中央台的新闻联播的片头音乐了,不论走在哪听到这个声音第一反映就是新闻联播开始放了,时间是七点整了。
二、各类声音的特点及运用
不论是同期声或是后期加入的音乐,适到好处的运用,对于一些特定情绪的表达,或是给人带来的冲击力,有时候比画面更加的强烈。不难想象,没有配声的画面单调枯燥,缺乏生动感。音乐有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于传递表达情感,特别是许多语言难以传达的情感,使节目中洋溢出情感的流动,深化了主题。
同期声和效果声偏重于表现客观环境和真实存在,而音乐偏重与表达情感。同期声在摄像现场同期录制,效果音在后期用素材或模拟效果声配音,既要还原现实真实感,又要根据声音艺术效果。配乐如若运用得当,胜过千言万语。不仅可以抒发内心情感,渲染背景气氛,延伸听众情绪,而且可以深化内容主题,加重节目深度。
视觉的“画”与听觉的“声”结合相融的实体,会让观众插上想象的翅膀。背景音乐的恰当使用能揭示深化主题,刻划美与真。
当音乐与素材画面长度不一致时,可以将使于淡入淡出节取部分音乐或将一首乐曲中相同部分删去再重编辑,但要保持连贯性,可使长于画面音乐缩短。将一首乐曲相同部分或整段乐同重复使用,或使用两首曲调相同的音乐,可使短于画面音乐延长。
当然怎么运用各类声音,除了这些声音本身的特点之外,也要看编制人员自身对其的理解与感觉了。不同的人对音乐的感觉与理解也是不一样的,黑格尔曾说:“音乐是精神,是灵魂,它直接为自身发出声音,引起自身注意,从中感到满足……音乐是灵魂的语言,灵魂借声音抒发自身深邃的喜悦与悲哀,在抒发中取得慰藉,超越于自然感情之上,音乐把内心深处感情世界所特有的激动化为自我倾听的自由自在的,使心灵免于压抑和痛苦……”。(引自《李斯特论柏辽兹与舒曼》
三、音乐的大众性魅力
音乐是大众性的,不论你是文学家,科学家,教授,还是普通小职员,学生,甚至小学生,婴儿,更甚是乞丐,都可以欣赏音乐并且有自己独特的感受,都可以说自己听得懂。而且不论是钢琴曲还是通俗歌曲,大众都有自己的理解与体会。而不同与美术,一幅艺术画(抽象画),大部分人都说看不懂。而影视文化也是大众文化,面向各层次各领域的人,使大家都乐于观看欣赏。
所以,在节目编制的时候合理而又巧妙地运用各种声音(包括音乐)不仅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也深化了主题,升华了情感。是艺术性与大众性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匈)李斯特,李斯特论柏辽兹与舒曼.人民音乐出版社.第1版,2005年7月1日
一、前期准备
1准备好解说词。除非有“脱口秀”的本事,否则还是老老实实按照影片的主题、画面情节和转场来准备好解说词。当然,写解说词与写文章不一样,因为影片是用画面来承上启下,解说词只是起到补充画面的不足或者提供一些信息的作用,不能跟画面争夺观众的注意力,所以不能长篇大论,不要用长句,每段间也不需要有必然的联系。解说词要跟画面配合,以补充画面没有或者不能表达的信息,如数据、历史资料等,或者一些生动的描述,让画面更加动人,起到深化和升华画面的作用。
2选择好合适的背景音乐。添加背景音乐可以抵消只有拍摄时的现场声音和录制的解说词所带来枯燥无味的听觉效果,还可以通过背景音乐的节奏变化、音调高低去渲染情绪、烘托主题、强化节奏、描绘意境,以唤起人们的共鸣,所以有必要根据情节的需要加入一些背景音乐。
在配乐的选择上,首先要明确片中什么地方需要配乐,运用何种音乐,配乐的作用是衬底、转场、强化气势还是兼而有之,明确目的后才能选择合适的音乐。比如作衬底和转场时,可选择旋律舒缓、风格朴素的乐曲,表现愉悦气氛时,应选用节奏欢快明朗的乐曲。其次要注意格调的和谐性和衔接的流畅性,古典与现代、西洋与民乐在格调和风格上有很大不同,使用时要区别对待。在同一影片中,音乐的风格不宜太多。
3掌握好录音技巧。首先要注意录音环境,越安静越好,最好没有明显的回音和其它杂音,录音时要关闭门窗,尽量避免外来噪声的干扰。其次在硬件方面,最好配置独立声卡,如果使用集成声卡,要检查一下有没有明显的噪音。话筒是确保录音质量的关键,要选用指向性强、频率范围宽、灵敏度高且能有效过滤喷气造成的杂音的话筒,像铁三角、森海塞尔这一类卡拉OK话筒完全可以用来在电脑上录音。而十来块钱的耳麦的录音效果会非常的差,不仅声音干涩,还会引入很多噪音,千万不能使用。第三,录音时吐字要清晰,语速不要太快,嘴巴不要太靠近话筒,以免录入说话时的呼吸声。
二、在会声会影10中进行后期配音
1解说词的录制
录制解说词可以用视频编辑软件也可以用专门的音频处理软件,在视频编辑软件中录制的好处是能够看着影片画面进行解说,节奏语调都好掌握,但音频处理能力较弱。而像Cool Edit Pro这样的专业音频软件,不仅能够录音,还能利用强大的插件,进行消除噪声、混响等音频处理编辑,其不便之处就是无法对着影片画面进行解说。
运行会声会影10,点击“时间轴视图”进入时间轴编辑模式,在编辑区点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插入视频”,导入要配音的视频素材。点击上方的“音频”功能按钮,将播放控制线拖放到要配音的位置,点击“音乐和声音”页面上的“录制声音”,会弹出“调整音量”的信息框,提示用Windows混音器来监视和设置录音的音量。我们可以双击系统托盘中的喇叭图标,在弹出的“音量控制”界面中调整好音量,然后点击信息框中的“开始”按钮,就可以进行解说词的录音了(见图1),结束时按“停止”即可。录制的解说词会以WAV格式自动添加到相应视频片段下面的“声音轨”上。
如果是在别的音频处理软件中录制并编辑好的解说词文件,可在会声会影编辑区的右键菜单中选择“插入音频到声音轨”,将其拖放到相应的视频画面下方即可。
2添加背景音乐
在编辑区的右键菜单中选择“插入音频到音乐轨”,将存放在硬盘中的音乐文件导入到音乐轨上,并将其拖放到相应的视频画面下方。如果是CD光盘上的音乐,可点击“音频”功能,在“音乐和声音”页面点击“从音频CD导入”,弹出“转存CD音频”窗口,用鼠标点击来选择需要的音乐曲目,确定好输出路径,勾选“转存后添加到项目”,然后点击“转存”按钮,待软件从CD光盘上将音乐文件转存到硬盘后会自动添加到音频素材库中(见图2),将其拖放到音乐轨上相应位置即可。
添加解说词和背景音乐后,加上视频中原有的声音,共有三种音频,需要根据画面情景分别对它们进行调整,关键是控制好各自的音量,使它们能够很好地搭配,比如有的段落不要解说,背景音乐的音量可以大一些,或者使用视频的原配音频,这种调整没有固定的模式和要求,可以根据自己的感觉和喜好而定。
点击“音频视图”进入音频编辑模式,可以看到视频轨、声音轨和音乐轨上素材的显示形式发生了变化,在素材的中间多了一条横线,下方也出现了波形。这条横线就是音量控制线,通过它可以调整某一点或某一段音量的高低。方法是:将鼠标移到横线上要调整的起始位置,待指针由十字状变成向上的箭头“”时,点击鼠标左键,就会在横线上添加一个方块状的关键帧标记,鼠标指针变成手指状时,就可以按住进行上下左右拖动,往下为降低音量,往上则升高音量。
调整音量通常需要3个以上的关键帧,比如我们经常要消除视频原声中的某一段声音,要先在这段声音的前一点的位置上添加一个关键帧1,紧接着后面再添加另一个关键帧2,然后在这段声音的最后添加关键帧3,再接着添加关键帧4,分别按住关键帧2和3拖拉到底部(音量最低)即可(见图3)。关键帧1和2以及关键帧3和4之间的距离可以适当分开,以形成逐渐降低和逐渐升高的过渡效果。设定关键帧时可点击放大镜图标,将时间轴线放大,便于精确确定位置。
由于背景音乐大多是找现成的,其长度不会那么巧正好符合需要,需要裁切和调整。点击要调整的音乐文件,在预览窗口中拖动“飞梭栏”到起始位置,点击开始标记“【”,然后再将“飞梭栏”到结束位置,点击结束标记“】”,即可对音频素材进行裁切。如果要控制好其长度,可将鼠标移到起始或结束位置,待指针由十字状变成“”或“”时,按住左键往前或往后拖拉,即可调整其长度使其与视频素材对齐。这样调整后,最好在“属性”页面点击“”和“”图标,使音乐实现淡入淡出(见图4),听起来就不会有唐突的感觉。
三、几种特殊的配音效果
1变速
点击音频文件,在右键菜单中选择“回放速度”,在弹出的“回放速度”窗口中将滑块由“正常”向左边“慢”方向拖拉(速度小于100),会使音速变慢,而向右边“快”的方向拖动(速度大于100),会使音速变快,如图5。声音变速仅用于搞笑等特殊情景下,不宜乱用。
2双声道
双声道是视频制作中经常要用到的功能,可以将声音轨和音乐轨上的音频分别设置成左或右单声道,便于在播放时临时屏蔽某一声道的声音,也可用来制作自己的MTV卡拉OK作品。在会声会影10中实现双声道要先安装一个“Pan.aft”插件(下载地址:/),将其复制到安装目录的插件文件夹中(\Program Files\Ulead Systems\Ulead VideoStudio 10\aft_plug),然后重新运行会声会影,在时间轴视图中选中“声音轨”上的音频,点击“音频滤镜”按钮,在“可用滤镜”项选中“左右移动”,点击“选项”,在弹出的“左右移动”设置框中,将左声道的“开始”和“结束”项都设为100%,而右声道的“开始”和“结束”项都设为0%,然后点击“添加”将其添加到右侧的“已用滤镜”项中按“确定”返回。同理,对“音乐轨”上的音频使用“左右移动”滤镜,只是将将左声道全部设为0%,而右声道全部设为1000%即可,如图6。
如果要将视频中的原声与背景音乐配置成双声道,需要先将视频原声分离出来。在视频素材上点击右键,在菜单中选择“分割音频”,素材中的音频会自动添加到“声音轨”上,注意此时声音轨上不能有其它音频文件,再按上述方法处理即可。
3环绕混音
逗比导演遇“犯二”女生
今年29岁的李姝洁,是太原人,毕业于陕西科技大学设计学院动画系。与大多数80后一样,她也是从小看美国、日本动画片长大的。
李姝洁有种天然的喜感,一开口就能把人逗笑。她说这全拜爱讲笑话的老爸所赐,并自称小学三年级以前是“二次元花痴女”,“天天梦想着嫁给星矢、擎天柱”。后来,李姝洁喜欢上画画、音乐、表演和导演,最后发现,把所有这些爱好结合起来的最完美方式就是做动画导演。
大三暑假时,李姝洁做了一部很牛的短片。当时飘飘然的她感觉自己需要更广阔的平台,于是就投了好多简历。没想到,一下被成都中华轩动画公司录用。2006年6月20日,不满21岁的她抱着自己最值钱的家当――电脑机箱,去报到。
动画导演卢恒宇负责接待,他上下打量了美女一番,拍了拍机箱,笑嘻嘻地调侃着说:“妹子这副架势,看来,是不打算走了呀?”李姝洁点点头,回答说:“机箱在哪,家就在哪!”卢恒宇乐了。由于穿着拖鞋,一脸胡子,看着又沧桑,女孩还以为他已结婚生娃,其实,卢恒宇仅仅大她一岁!
两人接触不久,卢恒宇就发现这丫头性格活泼,甚至有点犯二,她随便幽默一下就能把人逗得喷饭。比如讲到大学里的迨拢她说,一次给班主任请假发短信,想说“老师我今天生日了,请一天假”,结果因为马虎却发成:“老师我今天生了,请一天假”,班主任当时很紧张,马上给她回信息说:“请一天假够吗?”
李姝洁也为卢恒宇的电影、艺术积淀所折服。那段时间,她每天像吸血鬼一样,疯狂吸收他的精神养分。很快,李姝洁在公司参与制作了一部动画短片,在这部片子里,她这个新人却担当了“万金油”的角色,从配音到导演、从音效合成到音乐,锻炼了一身技能。卢恒宇很惊讶她的悟性,更被小丫头的梦想震撼到了。李姝洁的目标是,“让所有人排着队、买票看我的电影。”小伙子立马对她刮目相看!
也正是这句话,一下触动了卢恒宇。原来,他内心也有一个电影梦。由于父亲是电影放映员,他从小是看各类电影长大的。所以,后来才报考了中央美术学院动画专业,打算走原创动画电影的路。
对于卢恒宇来说,他职业生涯的第一个起伏点发生在闪客年代。刚进入大学不久,他就从闪吧和闪客帝国的论坛里找到所谓能挣到钱的“活儿”,随便一条横幅广告就能挣到500块钱。小卢第一次觉得可以靠做动画维持生计了。接着他遇到了北京一家很有实力的动画公司,老板曾承诺提供他做原创动画片的机会,可前提却是先帮对方完成一个政府文明建设的动画项目。结果,卢恒宇抱着“做完就能做自己”的心态,打了一年的黑工,交了活之后才发现,承诺早就没影儿了。那段被人欺骗利用的晦暗经历,令卢恒宇很伤心。大学毕业后,他就回到老家成都选择了“中华轩”,打算继续走原创动画电影的路。
然而因收入菲薄到连自己都难以养活,相恋多年的女友离开了他。卢恒宇曾痛苦得无数次问自己,这份坚持是不是错了?直到得知李姝洁有相似的梦想,他才精神为之一振。
不久,卢恒宇给她发去短信:“美女,约吗?春熙路?我尽地主之谊,带你看夜景!”李姝洁觉得这人有点太直接了,刚好那两天因为水土不服。于是,她蹲在厕所里,颤抖着回复:“不约,我在拉稀……”卢恒宇看到这几个字,惊得手机都快掉了:这女孩是实诚啊,还是缺心眼儿!因为他们有共同爱好和性格,又都是宅一族资深会员,随着不断“暧昧”,后来成为情侣也就顺理成章了。
夫妻恶搞
《十万个冷笑话》走红网络
就在两人向着梦想进军时,2009年初,中华轩动画公司忽然宣布倒闭。当时这对一头乱麻的年轻小情侣,只能窝到电影院里排遣郁结,梦想在哪儿,谁都不知道。
一个月后,卢恒宇重新找了一家更大的动画公司做后期。工作之余,两人夜以继日地一起画漫画,做原创动画。这年6月,他们合作动画系列短片《象牙之城》,李姝洁任导演,卢恒宇担当监制和编剧。做动画很烧钱,两人的产出远远抵不住投入。为了维系原创,两人开始拼命接商业片,挣钱后再投入到原创动画中。后来这部系列片挂在了网上,虽然反响不大,但好歹有了自己的原创作品。
几年间,他们一直过着窘迫的生活。“最穷的时候,出去吃饭都会有压力,必须自己买菜做饭。”李姝洁说,自己不仅不吃零食,有时干脆馒头咸菜稀饭。但因为有爱有梦想,心里反而感到很甜蜜。
2012年春天,机会来了。常年混迹网络发表作品的卢恒宇和李姝洁,与一家名为有妖气原创漫画梦工厂的“神经病”公司搭上了线。当时,“有妖气”上连载着由寒舞创作的人气极高的漫画作品《十万个冷笑话》。这部漫画作品受到日本动漫《搞笑漫画日和》影响,极具无厘头和吐槽风。公司创始人董志凌,便请同样也在“有妖气”发表过漫画的卢恒宇、李姝洁,来担任《十万个冷笑话》网剧版的导演。
朋友提醒,将《十万个冷笑话》制作成动画,一旦做不好,那将面临众多粉丝的口诛笔伐!可对于这对“犯二”的导演来说,这又有何难?那么多苦日子都逗比地过来了,那么多逗比的网友在给他们加油。此后,穷人卢恒宇和李姝洁一边拿着很低的导演费,一边热情洋溢地做着《十万个冷笑话》的动画,一边忧心着它到底靠什么挣钱。
于是在《十万个冷笑话》网剧版第一次配音的时候,卢恒宇曾经深沉而又忧伤地问老板,“你到底想清楚了没有?做动画很烧钱的,你到底靠什么挣钱啊?”董志凌当时的心态很乐观,“其实很多互联网公司也不知道钱是怎么来的,但是他知道市场对这个是有需求的,你把好的产品做出来,天使啊种子啊这些风投就会来了。”
网剧版迄今有两季,每季12集,平均每集10分钟。短小精悍的时间长度,外加每集都在用生命吐槽的精神,让《十万个冷笑话》迅速蹿升为网络热剧。其颠覆传统故事的福禄娃篇、哪吒篇,原创的世界末日篇等系列故事,也让李靖哪吒父子、蛇精与小金刚夫妇、黄师傅霍师傅、匹诺曹和白雪公主这些“经典的历史人物”,变成了“新经典历史人物”。除此之外,擅长自黑的创作者们也为网剧增加了一丝可爱,比如原作者寒舞,都客串了一集番外还一直隐瞒自己性别,没事儿还以匕首插脑门的宅男形象在动漫里充当路人打酱油。再比如这对85后情侣导演,10分钟一集的动画硬是磨洋工以月为单位出新番。
在魔鬼加卡哇伊的神经病节拍下,第一季《十万个冷笑话》网络版2012年7月上线后,引起各界“无节操人士”的强烈反响。令人疯狂的是,收视率高达17亿次,平均单集点击9000万次。一夜之间,《十万个冷笑话》成为了国内最具人气的动漫品牌,在青年群体中拥有超高人气,还带热了无数网络流行语。后来周杰伦点名自荐要给“太2真人”做声优,邓超的《分手大师》、郑恺的《江湖论剑实录》也都在上映前来《十冷》客串片头为自己做宣传。
2012年底,为了更好地做原创,卢恒宇和李姝聚拢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日子依旧是苦,但两个人的生活却在“逗比”中越来越精彩纷呈。
2013年3月8日是李姝洁的生日。当时他们正好在上海,卢恒宇说要请她看电影,他通过朋友订了一个电影院专场。李姝洁就去了,电影开场,是被卢恒宇奉为祖师爷的迪士尼动画的片头。然而,随着开场音乐的结束,屏幕上竟然慢慢变调成了生日快乐的背景音乐。接着,卢恒宇出现在了屏幕上,他深情地唱自己为李姝洁写的生日快乐歌。在这部三分钟的短片中,李姝洁的家人、大学同学,同事,好朋友纷纷出镜送上祝福。短片结束,灯光亮起,李姝洁才发现,电影院四周坐着的,都是她和卢恒宇的同事、好友。这部卢恒宇为她拍的生日电影,令向来嘻嘻哈哈的李姝洁,一下就感动得哭了!
2B+吐槽
做出中国首部“互联网电影”
对于一个好的导演来说,生活中随处都是好玩的段子。2013年5月的一天,卢恒宇和李姝洁从地铁里出来,李姝洁把手一挥:“扶着哀家。”卢恒宇也对她伸出了手:“牵着寡人。”俩人哈哈大笑,各走各的了。事后,李姝洁将这件事发到微博,带动粉丝进行话题讨论,结果得到了很多神回复。从那以后,她经常把自己和卢恒宇之间遇到的好玩的问题,发在微博上或者发起讨论,从而得到了有趣而真实的答案,再化用到自己的作品中去。这年,他们出品了《尸兄》等原创动漫作品,在网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之后,两人又受邀打造《十万个冷笑话》电影版。在做之前,有周围的朋友警示他,“这片子低于多少片酬,你就别接。”“你管我呢,我喜欢做,我饿不死我就做”,卢恒宇气不过反击。李姝洁说他俩做所有事情的前提都是,自己组建的团队有没有提升,对整个工作室品牌的打造有没有价值。小两口自嘲穷惯了,也被人画过饼受过骗,喜欢把自己放平一点。
最逗的是,卢恒宇和李姝洁挂在嘴上的梦想就是:拿奥斯卡动画奖。为此,他们经常被小伙伴嘲笑吹牛,在一次饭局上,卢恒宇再次被同行吐槽,他气不过,跟人冲撞,“不被嘲笑的梦想就不叫梦想。”李姝洁说,那瞬间,她感觉卢恒宇全身散发着光芒!
此后,依旧是夜以继日,昏天黑地,也依旧是“逗比”高涨,卢恒宇忙得连理发的时间都没有,吃面时把胡子吃到了嘴里,实在“忍无可忍”,他只得去把胡子剪了,怕李姝洁认不出自己,他在微博上@她,留言:“你男朋友换人了。”李姝洁也还以颜色,在电视上看见一只屎壳郎,她兴奋地拉过男友:“快看,快看,这就是你。”卢恒宇点了点头,又推了推她:“嘿,两只!”有这样的日子,所有的辛苦都不值得一提。
在做《十万个冷笑话》电影时,卢恒宇和李姝洁几乎包办了导演、编剧、剪辑、音效、合成等多个环节。不但配音不在话下,唱主题曲也是分分钟信手拈来。对于这对情侣导演的“多功能”,制片人颇感慨:“所有成功的、作品能够被大家看到的人,你永远不会知道他们在成长经历中做了多少准备!”但他俩却戏谑:“啥都做,因为没钱呗!”
电影《十万个冷笑话》,讲述了一群不靠谱的怪咖携手共同拯救地球的故事。为了让网剧中不同篇章的角色能自然地相聚于同一个时空,卢恒宇和李姝洁向漫画原作者寒舞提议:“不如加入一个时光机吧。”寒舞的“误听”,竟创造出了一个全新角色:时光鸡。谁能想到,“新人”时光鸡竟然成为电影内测后观众最喜欢的角色。
因为是喜剧,片中笑点的设置自然很重要。虽然自称“天生是逗比”,但第一回拍电影,卢恒宇和李姝洁对于笑点的把握多少有些不自信。他俩很喜欢《泰濉罚甚至为了学习技巧,专门研究《泰濉返南簿缏肥,拿着表计算它的笑点数量及节奏。
最后,经过一对“犯二”导演的“恶搞和瞎鼓捣”,很难解释这部电影到底是一种什么类型的东西,它集合了周星驰的无厘头、宅男腐女们的恶趣味、中二青年的小宇宙、网络时代的吐槽文化,以及80、90后的成长回忆录、古代寓言故事、中学英语课本、中国神话人物、日式萌妹子、四大名著、平行世界、民族英雄、圣斗士星矢等等各类元素,总之,凡是能在青年一代中引起共鸣的东西,都被它收了。李姝洁得意地说,如果非要给这种类型下一个定义的话,那只能用“2B吐槽动画”一词来概括。
吐槽、自黑、犯二、恶搞,一不小心竟然划时代了!2015年元旦,国产动画喜剧片《十万个冷笑话》在全国各大院线上映后,仅仅10天,这个起步资金只有100万、没有名导和名角撑场面的纯粹小成本电影票房就达到1.1亿,一跃成为国内原创动漫的一个里程碑!
首映那天,卢恒宇和李姝洁作为观众去看了自己的这部杰作,听到观众一波接一波开心的笑声,他们也觉得开心。电影结束出来,一群年轻人在路上说着电影里的台词,一边疯玩大闹。他们俩停下脚步,看了半天。李姝洁顿时流泪了,转头看卢恒宇,发现他也双眼晶莹。卢恒宇开怀地说:“我们的目标实现了!”
[关键词]调查报告 影视欣赏 现状 建议
自2011年5月《幼高专选修课〈电影欣赏〉教学研究》课题立项以来,我们遵循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等既定方案,认真学习、研读了电影欣赏及教学的相关理论,初步明确了幼高专电影欣赏课教学与本科院校电影教育教学的区别和幼高专电影欣赏选修课与作为其他学科辅助教学的电影欣赏课的区别,初步确立了高专电影欣赏选修课的课程定位和教学内容,并从电影接受美学理论角度出发,结合本校《电影与电影欣赏》选修课的教学,制定了本校电影欣赏选修课互动共生的教学模式。为了检验我们的思辨结果正确与否,我们对泉州市区高职高专院校影视欣赏课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下是我们的调查结果和分析报告。
一、调研时间、范围、内容及方法
1、调研时间:本次调查问卷时间是2012年3月,统计分析时间为2012年4月。
2、调研范围:本调查针对泉州地面4所高职高专院校进行。这4所学校分别为: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黎明职业大学、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其中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与泉州经贸学院未曾开设影视欣赏类课程,故本调查的对象主要为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黎明职业大学的在校大专生,其中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调查对象主要为:学前教育系学前与早教方向五年专08级与07级学生、艺术系五年专10级学生、学前教育系学前专业10级三专学生,共计100人接受调查;黎明大学的主要调查对象为:人文社科系10级学生和工商管理系11级学生与经济管理系09级学生,也是100人接受调查。
3、调研内容:本次调查问卷由“课程地位、师资队伍、教学内容与方法、课程资源、课程特色”等模块组成。
4、研究方法:本次调查研究的主要方法有:问卷法、分析法、访谈法。
5、问卷的编制:本问卷为结构型问卷,由15个题目组成,问题形式包括“问答式”与“选择式”。问卷设计完成后,经课题组成员讨论、论证。在大范围的使用问卷进行调查之前,对20位同学进行了试测,以确保问卷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经测试,问卷的形式、内容均能被试测同学理解与接收,顺利作答。
6、调查过程:(1)由调研者详细说明调查的目的和填表方法,统一发放有关问卷,并现场收集。现场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2份,回收率96%。(2)回收问卷后,课余进行个别学生访谈,收集有效信息35条。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第一部分:课程地位调查
1、您知道贵校有开展《电影欣赏》方面的课程吗?
图表 1
2、贵校《电影欣赏》课的类型是:
图表 2
3、您选择过此门课程吗?
图表 3
4、您选择此门课程的原因是:
图表 4
5、能否顺利选上此门课程?
图表 5
6、您希望从《电影欣赏》课中学到什么?
图表 6
7、你觉得学习《电影欣赏》课有意义吗?
图表 7
从表1、表3、表5得知,89%的同学知道本校有开设电影欣赏类课程,且有42%的同学目前正在选修这门课程,36%的同学曾经选上过此门课程,65%的同学认为选课过程比较顺利。但仍有11%的同学不知道本校开设过此类课程。经走访发现,这类同学聚焦于选择与所学专业相关的选修课程。由于师资队伍、教学设施和课程规模等限制,有35%的同学感觉选课名额紧张,不能很顺利地选上本课程。从表2可以看出,两所学校开设的电影欣赏课程均属于公共选修类课程,其中黎明大学开设的《电影鉴赏》,主要面向大一与大二的学生,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开设的《电影欣赏》,主要针对三专二年级或五专三年级学生,故有7%的同学因专业不符合选课要求而未能选修。表4提示我们,学生选修此门课程的原因如下:20%的同学因为喜欢看电影而选择;27%的同学因为想系统地学习电影方面的知识而选择;17%的同学因为想接受艺术熏陶而选择;18%的同学认为自己是随便选的,因为这门课考核简单,比较容易通过;7%的同学是为了凑学分而选择该门课程的。从表6可以得知,学生通过影视欣赏课想学什么。4%的同学表示只想看看热片,42%的同学想多看几部经典电影或大片,另有20%的同学想了解电影的相关知识,如电影史、电影鉴赏的方法、电影的画面语言等,8%的同学希望指导自己今后的拍摄活动,7%的同学想学习模拟影视配音,9%的同学希望学习拍摄与制作小电影。表7告诉我们,对开设电影欣赏课有无意义的问题,只有56%的同学选择“有”,剩余的同学选择“没有”、“无所谓”、“可有可有”。由此可见,仍有大部分同学对于选修电影欣赏课抱着盲目、随意的态度,有的带有一定的功利性,对电影欣赏课的审美性认识不足,认为只需要看几部电影,写几篇影评,就能拿到相应的学分,对此类素质教育课程轻视乃至忽视,故而消极参与课程;不少同学并不期望通过电影欣赏课提高自我的艺术鉴赏水平——学生的懈怠直接影响了素质教育的进程[1]。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与方式调查
8、《电影欣赏》课的教学内容有:
图表 8
被父亲“逼”成著名笑星
今年56岁的潘长江出生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东宁县,父亲潘林生、母亲王晶平都是县评剧团的演员。潘林生艺名“小悦来”,在当地艺术圈颇有名气。
潘长江在5岁那年患上了尿崩症,医生断言他最多活不过25岁。父母如遭五雷轰顶,心都要碎了。他们带着潘长江到全国各大医院求医,花光了家产,却收效甚微。
6岁时,有一次潘长江病情发作忽然昏倒,从自家楼梯上重重地摔了下来,顿时休克过去。父母赶紧抱着他去医院抢救,才使潘长江醒过来。之后,父母继续带着儿子四处求医。最后,他们找到铁岭一位老中医为潘长江进行针灸,才使他的怪病渐渐地好了起来。几年后,潘长江的病竟然奇迹般痊愈了。
因为得病影响了发育,已长大的潘长江身高只有159厘米,而他的几个兄弟都长得人高马大。潘林生对此很着急,他不止一次地跟妻子说:“这孩子必须学会一样技能,否则以后没法生活下去。”一天,潘林生问潘长江愿不愿意学戏。潘长江急忙说:“我想学演戏,长大后跟你一样。”
考虑到儿子做演员身体条件先天不足,潘林生费尽心思,为潘长江指明了一条适合他发展的艺术道路——演丑角小花脸。潘林生心里明白,演丑角最需要基本功,唱、念、做、打,样样都要精通。于是,他严格训练儿子,希望他能扬长避短,刻苦练功。此后,每天早晨天不亮,潘林生就督促儿子起床,教他吊嗓子、踢腿、下腰。潘长江学起来非常认真,凡是父亲要求的,他都不松懈。一次学翻跟头,他一不小心把头碰破了,鲜血直流。当时,潘林生心疼地拉着儿子直掉眼泪……潘长江却一滴泪也没掉,伤口好了之后继续刻苦练习。
经过数年苦练,潘长江已做到唱、念、做、打四功俱佳。1979年,他考入铁岭县评剧团,成了一名在当地小有影响的丑角演员。1981年,潘长江与漂亮、大方的评剧演员杨云结为夫妻,并在两年后有了女儿潘阳。看着儿子工作、家庭双丰收,潘林生终于露出了笑脸。
随着文艺形式的多样化,评剧在东北的市场日益萎缩。后来,潘长江转行攻起了二人转,并在当地一炮打响,成为二人转红星。潘长江很得意,常在父亲面前显摆。潘林生却不买儿子的账,一句话噎得潘长江说不出话来:“总在东北这地方演地方剧,能有多大出息?你能闹到全中国去,那才是本事!”
父亲的“瞧不起”激起了潘长江的斗志。1984年,铁岭县评剧团更名为铁岭市民间艺术团,潘长江受命出演的二人转节目《猪八戒拱地》大获成功。1985年,他与巩汉林一起演出的节目引起轰动,他因此被誉为“东北丑王”。1989年,在日本参加第三届国际青年戏剧节时,潘长江又凭借《猪八戒拱地》获得“个人表演金奖”。
载誉归来时,全团人都到车站敲锣打鼓迎接潘长江一行,父亲潘林生却依然一脸严肃。事后,妻子王晶平问他:“儿子拿了国际大奖,你不高兴咋地?”潘林生说:“那时候,你要给他个笑脸,他还不得蹿起来呀!响鼓必须用重槌……”
后来,见小品市场比二人转广阔,潘林生就要求潘长江演小品,并激励他说:“陈佩斯不比你长得好看多少,他能靠小品走红,你怎么就不行呢?”可是,潘长江不肯放弃二人转事业,他总说事情太多没时间学。为了逼儿子就范,潘林生想出了一个狠招:过55岁生日时,他关着门不让孩子们进家,说除非潘长江答应他改行演小品,他再开门。拗不过父亲,潘长江只好咬牙答应。
由于唱惯了二人转,潘长江刚学小品时总是不得章法,一开口就是二人转的腔调。父亲又总在身旁“督战”, 潘长江说,那时他被折磨得苦不堪言。
潘林生不光“折腾”儿子,自己也没少琢磨。他对潘长江说:“二人转也是谐趣的东西,你可以试着把它和小品糅合在一起。”一语惊醒梦中人,潘长江开始在小品中加入二人转元素。1996年,他携经典小品《过河》登上春晚舞台,一夜之间红遍全国。
让老爷子过把影视瘾
看着“小不点儿”成了名,潘林生由衷的高兴。一天,他对妻子王晶平说:“别看长江在生理上是个矮子,可在艺术上却是个小巨人,浓缩的就是精华嘛!”这话被在一边的潘长江听到后,他心里美滋滋的。
1998年,41岁的潘长江调到二炮文工团工作,团里还给他分了三室一厅的住房。房子一装修完,他就立即将父母接到北京同住。潘长江的岳母在去世前的13年里,也一直跟着女儿女婿生活,一家老小尽享天伦之乐。
拼成小品界大腕后,潘长江仍不满足,他又在影视界开创了另一片天地。1999年第一次“触电”,他就凭借在电影《明天我爱你》中的出色表演,夺得了第23届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此后,他又参演了多部影视剧,并凭借真实、幽默、亲切的表演风格赢得了广泛好评。然而,当多才多艺的儿子走红全国后,父亲潘林生的内心却有些落寞。
有一天,潘长江从外地演出回来,经过文工团家属楼下那座露天戏台时,看见父亲一个人站在台子中央。他没有打扰父亲,悄悄地躲在一旁观看。只见父亲凝神聚气,迈着正步在戏台上走动,抬腿、踢脚、捋须,一举一动有板有眼,仿佛在进行着一场正式的演出,一声叫板“天啊”声如裂帛。潘长江忍不住喊了声:“好!”潘林生闻声忙停了下来。潘长江笑着说:“爸,宝刀不老啊!”潘林生摇摇头,说:“不行,老了,再也登不了台了。即使登台,也没人喜欢听了,这就是命啊!”看着父亲脸上无奈的苦笑,潘长江心里很不是滋味。
渐渐地,潘长江发现父亲对自己拍的影视剧很感兴趣。每当他在家构思剧本和做案头准备工作时,父亲就会问这问那,偶尔还发表一点儿评论。潘长江笑着说:“行啊!爸,您这是无师自通啊!”潘林生得意地说:“那是。我是没赶上好时候。要不,我演这玩意儿不比你差!”潘长江听得出,父亲这是话里有话;但到底所指什么,他还摸不透。
终于有一天,潘长江发现了父亲的秘密:只见他在地上画了许多线,放上几把椅子,拿着家用DV从不同角度进行拍摄。潘长江立刻明白了,老爷子是在练习走位,琢磨如何才能不走出摄像机镜头。怪不得父亲常常叹息自己命运不济,错过了演戏的黄金时代,原来他心里一直梦想着还有展现自身才艺的时刻啊!想到当年父亲教自己学戏时的执著,想到他对事业的热情追求,潘长江感慨万端,不禁流下了眼泪……他知道,凭父亲的演技,如果有一方影视天地让他施展,他绝非凡角,只是时代没有给他机会。空有绝技而无法在银幕上施展,对一位视艺术为生命的老人来说,该是多么大的折磨啊!可他又不好意思把这些想法告诉儿子,只能自己暗地里比划比划。想到这里,潘长江决定帮父亲搭个场子让他当一回影视演员,圆了他的荧屏梦。
一天,潘长江找到父亲说:“爸,咱俩一起拍电影吧,让您也过一把电影演员瘾咋样?”潘林生一听,立刻两眼放光,连忙说:“真的?我行吗?”“您当然行了!您的徒弟我都能演,而且还获了大奖,您更不在话下。”老爷子当场乐得一拍大腿,说:“好!那我就试试。”
2002年,潘长江投资兴办了北京长江映画文化艺术传播中心,很快就开始筹备拍摄电影《今年夏天我们在一起》,主演正是他的父亲。虽然潘林生有40多年的舞台表演经验,但影视毕竟不同于舞台剧,练习时他的表演痕迹常常过于明显。潘长江便小声地提醒他:“老爸,这不是舞台演出,动作不能太夸张,得讲究真实。”碰上一个动作连续做多次不合格,潘林生就会着急。潘长江则不厌其烦地安慰他:“您别着急,也别上火,慢慢来。”爷儿俩俨然回到了潘长江小时候学艺的情景,只是互换了角色。
经过儿子的一番陪练后,潘林生基本掌握了拍电影的技巧。2006年5月,剧本完成了。潘长江又拉着父亲一起研讨剧本,商量哪些地方要做改动。为了减轻父亲的压力,潘长江不让老爷子背台词,说反正最后要配音。但潘林生不干,他认为这是自己的处女作,一定不能马虎。因此,一闲下来,他就大声背台词给周围人听。即使有的句子十分拗口,他也不轻易让人改动。潘长江动情地说:“老爸,有您这股认真劲儿,这电影一定能拍好。”
2006年7月28日,电影《今年夏天我们在一起》在河南栾川重渡沟景区隆重开拍。开机仪式上,潘长江满怀深情地说:“我是冲我老父亲才来拍这部电影的。老父亲这么大岁数了,真不容易,唱了一辈子评剧,有那么多真功夫,还没有我这个儿子红。为了却我和父亲多年来的心愿,不论花多少钱,我都会尽最大努力把它拍好。”迎着频频闪亮的镁光灯,潘林生的眼睛湿润了,他对记者说:“是儿子的孝心促使我第一次‘触电’,也算是圆了我心中的艺术梦。”
影视父子兵在艺术道路上圆梦
令潘林生喜出望外的是,《今年夏天我们在一起》刚拍摄完,孙女潘阳又把他介绍给了电视剧《天梯》剧组。潘阳在这部电视剧里扮演一名前台接待,爷爷则在剧中扮演一名清洁工。见老父亲和宝贝女儿都参演了这部片子,潘长江也为了支持这一老一少,主动请缨加盟该剧,在剧中扮演了一个反面人物。这是潘家祖孙三代第一次在剧中合作。每天回家后,三人还会不停地“对戏”,乐得潘母呵呵直笑。
更有趣的是,潘长江在家乡拍摄《清凌凌的水蓝莹莹的天》第一部之后,见反响良好,又马不停蹄地独立执导了第二部。而这部戏的拍摄,更成了一次大规模的“全家总动员”:一看见舞台就迈不动步的潘林生在剧中扮演七爷,戏份比第一部还多,足足让他过了一把戏瘾;先给潘长江当经纪人、后被哥哥“调教”成制片人的潘长江的弟弟潘长甬当起了总监,全剧组的吃喝拉撒、大事小情都得他管;而一心唱歌的潘阳也被老爸“逼”进了剧组,并由配角升为主角,成了全剧组的开心果;潘母虽未出演角色,但她却跑到剧组来给一家人开起了小灶。
2008年该剧杀青后,潘林生请全家人吃了一顿梭边鱼火锅。一家人围着火锅边吃边聊,父亲由衷地赞叹说:“长江的表演有突破……”闻听此言,潘长江刚想得意,可接下来父亲却说:“不过,也有局限……你的影视路才刚刚开始。”潘长江心里明白,父亲这是在提醒自己,在荣誉面前不要骄傲。
2009年2月,潘长江双喜临门:2月1日,他独立执导的《清凌凌的水蓝莹莹的天》第二部在央视拔得了开年贺岁剧头筹;2月8日,他获得了中国伦理学会颁发的第三届中国演艺界“十大孝子”奖,组委会给潘长江的评语是:“他用拳拳孝心帮助父亲圆了荧屏之梦,用感恩的心给父母带来欢乐,他更用言传身教的方式传播孝道……”
这以后,潘长江对父亲更是孝敬。他给父亲买了一辆摩托车,让他没戏可拍的时候围着北京闲转。自从有了“坐骑”,潘父每天就像上班一样,围着北京城四处转悠。每每看到有人在公园和广场上献唱,他心里就痒痒。
这让潘长江瞅准了老父的“软肋”,他明白父亲离不开舞台。一有机会,他就把二老推到前台,不是上电视做节目,就是登台演出。潘林生、王晶平老两口身子骨硬朗,表演欲又强,他们巴不得每天都有演出任务。于是,从《夕阳红》到《周末喜相逢》,从《家庭故事会》到《明星会客厅》,他们每次亮相做节目,都表演得十分出彩。
2011年除夕夜,为了让父母高兴,潘长江别出心裁地搞了一场“家庭春晚”。潘家人都聚在潘长江家中过大年。潘长江又当导演又做主持,其他人也各显神通。他的妻子杨云把自己打扮得古里古怪不说,还在牙上贴了两块黑,随潘长江扮起了丑角;潘阳也不示弱,居然把一个大猪头扣到了头上,扮起了鬼脸;潘林生最搞笑,他不但画了三角眼,还戴上了长长的魔鬼发套;王晶平一如以前登台那样,一身正儿八经的戏装……那天晚上,潘家人有说有笑、有唱有跳,乐翻了天……
关键词:中国动漫;动漫产业;启发
动漫作为影视艺术之一,在文化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日本动漫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世界动漫领域独占鳌头。本文结合日本动漫产业现状、产业特性进行分析,探讨中国动漫的发展现状和滞后根源,同时对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深度的思考,寻求可行性发展道路。
一、日本动漫产业发展特性
1、日本动漫现状
二十世纪,漫画与由漫画发展而来的动画片成为日本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以宫崎骏的《千与千寻》荣获“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和“金熊奖”为标志,日本己跻身“世界一流”动漫强国。据日本三菱研究所调查,84%的人拥有与动漫人物形象相关的物品,87%的日本人喜欢动漫,成百数千的动漫俱乐部。每年,日本漫画销售量占到出版物销售量的 50%以上,电影院年上映动漫大片 80 余部,拥有 430 多家动漫制作会社和不计其数的自由动漫制作人,电视台年播出动漫 4000 多部集,日本动漫已成为他们家庭,或者生活的一部分,和自己共同成长,遭遇挫折,并老去。
2、日本动漫产业的文化特性、艺术特性、传播特性
日本动漫文化具有开放性、教育性、普世性。开放性与日本独特的地理位置有关,四周环海,使日本人有一种危机意识,这也促使他们不断通过吸收外来文化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使其文化更加丰富多彩。日本缺乏文化积淀,从而在选择吸收上显得更加自由。日本动漫文化蕴含着广泛的教育性,注重培育受众积极向上的人性。日本动漫注重普世的价值观念,全面考虑到不同年龄受众的接受程度,不仅取悦低龄儿童。日本动漫具有语言、视觉、听觉艺术性。日本动漫侧重情节本身,以故事情节打动观众,而不是靠形象动作的夸张搞笑来吸引受众目光。画面给人强有力的视觉艺术,人物、画面构、背景等都成为作者首先考虑的要素,画面本身就可成为艺术。日本动漫在声音制作上下的功夫很大,配音配乐也优秀,才是一部完整的作品。日本动漫具有较强的传播性。数据显示,全球播放的动画节目约有 60%是日本制作的,动漫已成为日本的第二大经济支柱。
二、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现状
1、中国动漫产业发展历程
20 年代中国的动画先驱万氏兄弟开始研究动画制作,1926 年他们创作了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1935 年,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骆驼献舞》问世。60 年代,每年能制作出十多部动画片,代表作《大闹天宫》达到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获第13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 “短片特别奖”。十年时期,文化艺术各方面都受到限制,没有一部动画片制作出来。改革开放初期,动画产量开始复苏,中国动漫发展缓慢。进入21 世纪,国家和政府认识到动漫的巨大商业效应及其对年轻人的影响力,加大力度对国产动漫进行扶植,向国际动漫界学习,加速发展。
2、中国动漫产业滞后原因
中国动漫业的落后最根本的原因是观念问题,长期以来,动画片就是小孩子看的玩意儿,漫画书就是小人书的观念根深蒂固的存在于人们心中,直接导致中国动漫的“低幼化”,即低龄读物,内容幼稚。其次,缺人才。创作、创意人才严重不足,在创作中反映出来就是,绘画技法一流,对剧本认识二流,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则为三流。艺术和技术复合型人才缺乏,国内现有创作人员大多是技术和艺术不能兼备,要么是“技工”要么是“画匠”。再次,动漫产业市场不健全。国内动漫目前缺少竞争力,缺少一个成熟的产业链条。国内动漫厂商产品单一,无法辐射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环节。就利润空间而言,动漫市场本身约占 1/3,衍生产品市场利润约占 2/3,市场运作的不规范是动漫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三、汲取日本动漫产业发展精华,推动中国动漫产业发展
1、改进观念、打造中国原创品牌
改进观念,正确认识动漫,不把动漫只看成是娱乐手段或是幼儿教化的工具,要注重趣味性和生动性。题材要扩宽,中国五千年的文化资源提供给我们丰富的故事和人物,是可以利用的资源宝库。日本动漫中就有很多形象来源于中国,仅仅孙悟空就有无数个日本版本的故事。其次,受众定位应多样化。动漫受众的多样决定原创动漫不能只做一种类型的动漫作品,只面向一个受众群,因此受众的定位应多样化。再次,要有本土特色,不能一味模仿。国产动漫的出路是创新,创出具有民族价值的品牌形象,才能带出相关产品的开发,一个没有生命力的形象,即使开发出衍生品也不会有市场。
2、动漫制作中本土特色与先进技术相结合
在动漫制作中,中国对本土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处于初步阶段,同时,对先进的制作手法与技术还有必要进一步学习和“补课”。因为新技术对于动漫产业的影响极为深入和彻底,几乎改变了动漫作品创作、生产、传播、经营等各个环节,所以,在动漫事业全球化、时尚化的大趋势下,中国动漫需要大力发展本土特色和借鉴使用先进技术,提高动漫的本土化水平和技术化含量。
3、以资助培养漫画人才作为产业发展的动力
漫画人才是发展原创动漫产业的关键。目前,中国漫画从业者的水平偏低,缺乏专业训练,在设计思想及技巧等方面显得稚嫩,动漫所涉及到的服装、美学、历史、宗教、哲学、建筑艺术等知识素养几乎没有。由于国内漫画产业的不成熟,本土漫画人发展前景不明朗,很多作者放弃理想改行。为此,必须建立规范的动漫人才培养机制,培养一批专业的漫画人才,培养机制应该是全方位的,从普通的漫画培训学校,到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从提高漫画稿费,到开办漫画大赛,发掘原创人才,甚至设立专项基金资助有才能的漫画人。只有保证有一大批有素质的原创漫画作者,中国动漫发展才有不竭的动力。
4、整合资源,完善市场机制,发挥产业链整体优势
目前,各地纷纷上马动漫项目,国家应采取宏观调控措施,通过政策推动,项目予以整合,将资源集中,发挥整体优势,形成产业链。要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应鼓励对动漫产业的风险投资。加强市场监管和知识产权的保护,严厉打击各种走私、侵权和盗版动漫产品的行为,为动漫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才能保证动漫产业链发挥出较强优势。当年日本以中国的盗版日本漫画占领了国内市场,如今也基于自身利益,要求中国严厉打击对日本动漫的盗版行为。对于刚起步的中国动漫来说,能够具有市场影响力的动漫作品和动漫形象本就凤毛麟角,这些仅有的小果实一旦被盗版商盯上,正版产品的市场将受到严重威胁,不仅影响动漫企业收回成本盈利,继而再创作,甚至影响整个行业的正常运营。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参考文献:
[1] 赵冬梅.2013.从池大雅作品看江户时代日本文人画的特征[J]. 安徽文学,2013年第10期,
[2] 张雪.2008. 日本动漫的文化特征及其对中国动漫的发展启示[D]. 吉林大学,2008年
[3] 赵冬梅.2013.日本气象厅(JMA)百年沿革[J]. 黑龙江史志,2013年第24期
[4] 赵冬梅.2014. 从“大小”看日本人的审美意识[J]. 文学教育,2014年第10期
[5] 赵冬梅.2014.论室町喜剧狂言的艺术风格[J].安徽文学,2014年第5期
[6] 贺丹.2007. 日本动漫全球传播对中国动漫的启示[D]. 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赵冬梅.2014.论柳田国男与周作人的鬼怪思想[J]. 文学教育,2014年第4期
[8] 赵冬梅.2013. 《甄传》和《大奥》中的女性人物对比分析[J]. 电影文学,2013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