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模块化课程建设

模块化课程建设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0-13 09:38:0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模块化课程建设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模块化课程建设

第1篇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at product style design specialty adheres to the education concept of combination of learning with working in Wuhan Institute of Shipbuilding Technology, through long-term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they constructed "6+1" modularization curriculum system based on the working process of the complete and professional core ability training. The curriculum system broke the traditional subject system, the actual working process is closely blended with the education teaching process, and it strives to develop skilled design talents who are "good at technology, art and market".

关键词:产品造型;模块化;课程体系

Key words: product style;modularization;curriculum system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0-0250-02

0 引言

课程体系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关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与难点。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的最终目的在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目前高职产品造型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与市场需求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而导致这种差距的关键原因就是课程体系。结合当今职业教育特点与我院多年来的办学经验,借鉴国内外职教界先进的教学模式,我们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打破传统教学的学科体系,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6+1”模块化课程新体系,推进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 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内涵

模块化课程体系是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课程的教育教学、管理功能为基础,充分考虑课程编排与实施的要求,将课程内容按职业能力、知识与素质的要求分解为合理的课程模块。模块化课程体系将针对职业或岗位群所需的知识、能力与素质,建立科学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实施计划,以能力为主线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与优化,将学生需要掌握的学习内容编排为若干个既相互独立又关联的课程模块。

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应遵循的原则是:①理论教学“必须、够用”原则,打破原有学科体系,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理论为实践服务,提高技术应用能力为目的。②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原则,坚持“三面向一提高”的要求,即面向社会需求、面向学生基础、面向教育规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③人本性原则,符合初学者认知规律与专业方向的选择性学习,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能灵活组合与衔接,并且都具有明确的目标与要求,随着市场需求易于更新。④模块是基于工作过程的,以就业为导向。模块的教学内容应与职业岗位的实际工作内容相符,应按照实际工作过程来实施,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2 模块化课程体系开发思路

基于完整工作过程、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与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开发思路,我们首先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国内首部《工业产品造型设计师职业标准》已由上海市职业鉴定中心开发问世),主要采用了实地访谈、问卷、研讨等方式,调查区域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状况,重点走访了校企合作单位与应往届毕业生的就业单位,调查并分析企业的工作流程、部门和岗位设置情况。在企业与学校召开专题研讨会,邀请企业负责人、设计人员、课程专家、专业教师等课程开发人员深入分析产品造型设计专业面向的典型岗位及主要工作任务、相关工作过程的核心职业能力。根据市场需求进一步明确专业定位,归纳对应的职业行动能力、确定典型的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确定典型的企业工作流程。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职业等级一般由低到高分为三级:助理设计师、设计师、高级设计师。工业设计类职业人员主要从事工业产品,如汽车、家电、医疗器械、家具、服装、首饰、旅游纪念品等外观造型、新产品开发设计等创意活动。通过造型、色彩、表面装饰和材料的运用而赋予产品以新的形态和新的品质,并能从事与产品相关广告、包装、环境设计与市场策划等活动,实现工程技术与美学艺术和谐统一。其工作范畴虽然广泛,但无论何种产品,在设计过程中仍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因此,尽管不同的设计内容具有不同的解决方式,不同产品的主要设计过程却都具有大致相同的工作流程(如图1)。一般来说,产品设计工作流程主要分以下四个阶段:设计准备阶段、概念设计阶段、深入设计与完善阶段、设计方案评估与实施阶段。

根据调研结果,课程开发团队针对典型岗位的工作任务进行分解,列举出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人员需具备的专业能力、知识与素质。最后提炼出六大职业核心能力,分别为产品创意设计、设计表达、2D/3D软件应用、商品设计、美学素养、技术与实务。确定了职业核心能力模块及该模块应具备的专业技能和知识。进一步确定该模块应开设的主干课程,确定课程的开设顺序,确定核心能力模块所对应的职业能力和职业资格证书。将相关课程进行整合,强调素质、技能和核心能力的培养,构建基于完整工作过程的“6+1”模块化主干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坚持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理念,将企业的设计过程与教育教学过程紧密融合在一起,从一定程度上有效避免了培养目标和市场需求的脱节。

3 “6+1”模块化主干课程体系

通过能力结构分析,明晰了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与素质。在满足学生基本素质、通用能力、职业基础能力与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需求前提下,我们构建了“6+1”模块化主干课程体系。

3.1 “6+1”中的“6”——即六项职业核心能力模块 六项职业核心能力分别为:产品创意设计、设计表达、2D/3D软件应用、商品设计、美学素养、技术与实务。这六项核心能力模块既相互融合,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六项核心能力的融合是基于完整工作过程的,有利于培养市场所需的综合性、多元化的产品设计人才。而相对独立的每一个核心能力模块又能够使学生在由低到高的每个学习阶段都能获得一项社会生产活动中所需要的单项职业技能,增强学生的就业信心,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六项核心能力中2D/3D软件应用模块处于较特殊的地位,它本属于设计表达方式之一,在这里单独列举出来是由于软件应用技术水平长期以来是用人单位对从事产品造型工作的高职毕业生的首要要求。同时通过2D/3D软件应用模块的深入学习,不仅可以培养专门的设计绘图人员与3D虚拟数字建模师,而且作为重要的设计表达方式,2D/3D软件应用模块还与其他五项核心能力模块的课程群进行了融合,共同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动手能力强的“擅艺术、懂技术、重市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2D/3D软件应用模块主要包括Photoshop、coreldraw、Illustrator二维软件课程,以及Rhino、Pro/e等三维软件课程.

产品创意设计模块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是六项核心能力中最为关键的,也是企业挑选优秀毕业生时最重视的职业核心能力,通过模块的学习学生能够针对明确的市场目标提出设计定位,确定设计理念;能从用户(或特殊用户)角度对现有产品进行使用性分析,以确定现有产品存在的问题或发掘新的需求;能运用以人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分析并将创新理念整合于设计之中。模块课程群主要包括: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人机工程学、消费电子产品设计、创意商品设计、家具设计等课程。其中,消费电子产品设计、创意商品设计与家具设计课程为工学结合课程,学生可根据个人的兴趣与发展方向自主选择学习。

设计表达能力模块主要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视觉表达与沟通交流的能力,其中还包括语言表达、文字表达、图形表达、手工制作四方面技能,模块课程群包括创新设计思维与快速表达、创意图形设计、模型制作、专业英语等课程。

美学素养能力模块主要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形象思维能力与美感直觉,具有相应的文化素质、美学鉴赏能力和人文理念。主要包括:设计素描、专业水粉、造型基础、色彩设计、工业设计史等课程。

技术与实务能力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的设计执行与会实施能力,使学生了解产品基本的生产流程,能够对工艺进行可行性分析,能与相关技术人员协调实施设计方案,体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主要包括:设计材料与加工工艺、塑料模技术、机加工实训、毕业设计、顶岗实习等课程。这项模块教学的最大特点在于是采用两名教师同时进行教学的方式,如设计材料与加工艺、塑料模技术课程的教学主要由制造类实训教师与艺术设计教师结合项目同时教学,顶岗实习则由校内指导教师与企业实践师傅共同负责。

商品设计能力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的商业思维,要求学生具备敏锐的商品意识。重视调查市场与研究需求,在设计后期能够完成产品包装与展示的整套商品设计,实现设计作品—产品—商品—用品的完整过程。模块主要包括消费者心理学、市场营销与策划、品牌设计、版式设计、包装设计与展示设计等课程。

3.2 “6+1”中的“1”——即一项工学结合的单项职业技能培训 针对每一项核心能力模块都搭配有一项工学结合的单项职业技能培训,培训主要是通过工学结合的形式,可以视实际情况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现场教学,也可以在校内一体化教学接受企业委托或者直接参与社会投标。培训不仅能够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积累宝贵的实务经验与设计成果。还可以快速衔接与整合模块内的课程内容,逐步形成与之对应的专项职业技能。6个单项技能培训与6项核心能力模块一一对应,单项技能培训项目之间也是可融合的,具有基于工作过程的完整性,可以构成一项整体的综合培训。同时它也具有相对独立性,即每项单项技能培训结束,学生亦能够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使学生能产生一种成就感。例如:学生在2D/3D软件应用能力模块学习结束,通过软件应用专项职业技能强化培训,基本能够胜任制图员工作。再如当产品创意设计模块学习结束,通过产品外观专项职业技能的综合培训,学生也能够从容应对产品外观设计相关工作。

参考文献:

[1]蒋洁.高职以就业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08.

第2篇

一、当前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模块设计存在的问题

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和学生对语文教育的期待,《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将高中语文课程设置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其中选修课程设计为五个系列: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运用、文化论著研读。并指出:“学校应按照各个系列的课程目标根据本校的课程资源和学生需求,有选择地设计模块,开设选修课。对于模块内容组合以及模块与模块之间顺序编排,各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实施。”[1]然而,这种理念上的初衷只是“看上去很美”。现实当中,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模块设计可谓问题丛生,具体表现如下。

1.选修模块多样有余而科学不足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设置了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运用、文化论著研读等五个系列。围绕这五个系列,各个学校集思广益,结合实际开发出了各种各样的选修模块,如“论语选读”、“中国小说欣赏”、“外国小说欣赏”、“影视名作欣赏”、“中国民俗文化”等等,不一而足。然而总体来看,这些选修模块在表面的“热闹”下却掩盖不了存在的缺陷。首先,选修模块大多限于语文学科领域内的“自娱自乐”,缺乏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糅合,少有的一些交叉内容却也仅限于简单的移植。显然,选修模块的狭窄视野必然带来学生学习视野的狭窄。其次,选修课程模块对学生发展关照不够。我国普通高中需要完成两个层次的教育任务,“第一层次的教育任务是,按照国家对高中学生提出的全面发展、具有个性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对全体学生进行基本的全面素质教育,使之达到高中毕业的标准。第二层次的教育任务,是按照高三学生对于升学和就业的不同选择而分别进行升学教育与择业就业教育”[2]。而从现实来看,大多学校语文选修课程模块只是关照到第一层次教育任务以及第二层次教育任务的升学教育目标,而择业就业教育的目标却极少体现。这与西方发达国家选修课程相比,是有很大出入的。再次,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模块的地方特色、民族特色以及校本特色凸显不够。一些学校选用了某一版本的必修课教材后,接着就选用该版本的选修模块教材,这样,校本、地方特色的语文选修模块开设空间就显得非常狭小了。最后,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实施时间保障不足。大多数学校往往在高二学年集中实施选修课程,以致学校无论如何加快速度,最多只能开设三个或四个选修模块。而《课标》建议:“从五个系列的选修课程中任意选修四个模块。对于语文学习兴趣浓厚并希望进一步深造的学生,建议在此基础上,再从这五个系列里任意选修三个模块。”[1]显然,时间的保障不足可能带来选修模块的“走马观花”以及学生学习的“消化不良”,并且给学校的师资、场地条件带来巨大的压力。

2.选修模块限制有余而自由不足

区别于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与拓展,其主旨在于关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志向,关照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自由与选择是选修课程的最大特征,这也是落实选修课程目标的关键所在。然而,囿于传统认识、教学设施、教学任务、教师水平和时间精力等因素的限制,许多中学在语文选修课程模块的开设上作了很多限制。这些限制可以概况为三种:一种是完全以高考为“指挥棒”,明确要求只开设与高考内容相关的几个选修模块,并且要求全体学生都选这几个模块,如此导致选修课程“名存实亡”,湮灭了选修课程的本真含义和价值。一种是由于学校师资、教学设施限制,或没有更多的教师来开设选修课,或没有更多的教学场地提供给学生走班、自由选课,因此,学生只能“看菜吃饭”,统一时间、室、师指定选修课程。第三种情况是由于必修课程任务繁重,高三升学压力较大,许多学校干脆大量挤占和压缩选修课程的时间,使选修课程仅仅停留在静态的课程设计层面。

3.选修模块功利有余而功效不足

《课标》要求“选修课与必修课的教学存在一定的差距”,“不能把选修课上成必修课的补习课和应考的辅导课,也不能照搬大学里的选修课”[1]。然而,当前大多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实施状况却正应验了这种担心。这种情况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将选修课上成必修课。教师在选修课教学时,照常按照惯性思维大肆训练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至于新课程要求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关注历史与现实的意识等等或无从顾及或视而不见。二是将选修课上成高考专题辅导课。如开设“诗歌与散文”模块时,许多教师就选择古代诗歌、文言散文或诗词散文阅读专题训练;开设“小说与戏剧”甚至“文化论著研读”模块时,也是把相关的文章作为阅读专项训练的宝贵题材。三是简单照搬大学选修课教学模式,教师单纯从自身的知识储备和教学喜好出发决定教学内容,从而导致教学漫无计划,凌乱随意,效果甚微。

二、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模块设计的优化思路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模块优化是指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语文选修课程模块的限制性与灵活性之间的调控以及各选修模块之间最优化的组联方式。科学设计语文选修课程模块是一项系统且复杂的工程,涉及诸多要素。要有机整合各种要素,就要求学校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围绕学生的语文基础、语文兴趣、语文能力,在语文必修课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提高,凸现课程的选择性,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要有效优化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模块设计,可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课程结构入手。

1.宏观结构——探索“双轨并行+同步穿插”的选修模块实施模式

基于新课程理念而言,“走班制”应当是选修课程实施的最佳方式。然而,考虑到高中教育需要保障相对稳定而有序的教学秩序以及学校的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等软硬条件限制,高中选修课程实施要完全实现从传统的行政班授课制转到理想化的“走班制”,在当前多少是不可实现的。因此,实行“双轨并行”应当是高中选修课程实施的可行路径。所谓“双轨并行”是指把选修课程模块分为两轨,且两轨平行进行。其中,限定选修模块(即每个学生必选的课程模块)为一轨,任意选修模块(学生可真正自主选择的课程模块)为一轨。限定选修模块由学校统一组织安排,并在原有行政班基础上统一实施。而任意选修模块则由学生根据兴趣自主选择课程,并打乱E有行政班格局真正实行“走班教学”。学校可以每周确定一个固定时间,全部安排任意选修课程。这种开设组织形式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学生自主选课的需求,也缓解了大规模走班上课所引发的教学秩序混乱和教学设备不配套的矛盾。

在选修课程模块开设时间安排上,许多中学基本上是先上完必修课程后,再集中开设选修课程。这种安排的弊端在于必修课上得太匆忙而没落到实处,而选修课过于集中导致学生身心疲劳,学习效率低下。因此,选修课程的开设可以实行“同步穿插”的方式进行,即在时间上适当同步,在内容上必修与选修相互搭配,交叉安排,协调推进。具体而言,学校可以拉长选修模块的学习时间。在高中12个学段内(将以往的学期制改革为学段制,一学年分为4个学段,每个学段10周,其中9周学习,1周考试),第3~5学段开始设置趣味性的任意选修模块,第6~8学段集中开设限定选修模块,第9学段开设偏向文理升学方向和就业方向的选修模块。必修与选修同步穿插的课程实施模式,会给学生从学习内容到学习方式上带来新鲜感,有利于学生科学的学习方式养成,有利于提高学生全面的语文素养。

2.中观结构——构建“统一集中+自主选择”的选修模块组联模式

高中阶段,“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和提高”,必修课程是主要和核心,选修课程只能是“锦上添花”,这一性质决定了语文选修课是在约束性下的选择性修习。因此,在高中12个学段的划分范畴内,学校在第1~2学段可只开设必修课程,原因有二:一是高中第一学期学生大多来自不同学校和地区,语文基础参差不齐,语文习惯各不相同,有必要对语文常规、语文基础、学习习惯进行统一的教学;二是以行政班为单位的必修学习有利于班级凝聚力、团队意识的培养。第3~5学段可以开设趣味性的任意选修模块,原因有二:一是这一学段学生的语文基础还不够扎实,不能开设具有一定难度的、专题性的选修模块,以防挫伤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二是趣味性的任意选修模块有益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第6~8学段集中开设限定选修模块,一是因为这一学段学生经过前面的学习,有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在必修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提升有了可能;二是必修任务大多已完成,有充裕时间集中选修,为学生的专业方向的发展和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奠定基础。最后,学校可在第9学段开设偏向文理升学方向和就业方向的选修模块,主要解决高三学生分流,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以上选修课程模块组联模式,通过兴趣选修模块进入限定选修模块,再到专业提升和择业就业准备选修模块,模块切换频度适中,基本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既注重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更注意关照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

3.微观结构——施行“有机整合+遴选优化”的模块内容选择模式

“高中阶段的教育,仍然是基础教育,选修课程在整个高中课程结构中不应该占据主导地位,适当控制选修课所占的比例是非常必要的。”[3]可见,各个学校有必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语文选修课程的内容进行整合和遴选。

第3篇

[关键词]:《国际贸易业务分类和资质管理》 应用型本科 “模块化”课程体系

一、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与精英教育偏重学术型人才培养不同,大众教育则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这就要求高校的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也应按照应用型体系来进行建设或设置。

GB/T 28158-2011《国际贸易业务的职业分类和资质管理》推荐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中将国际贸易业务人员职业类别分为国际贸易业务运营类、单证类、财会类和翻译类四种,并对各职业类别规定了相应的职业资质要求和管理机制。该“标准”不仅为国贸专业的人才培养指引了方向,也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设计提供了指导依据。应用型本科是将新型的本科教育和新层次的高职教育有效结合的教学培养模式,与传统的普通本科教育相比,它更注重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培养,而相比高职教育,它培养的人才又有更高的学历层次。“模块化”教学是教学模式的一种有效形式,已成为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趋势。本文基于“标准”构建了国贸专业应用型本科“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二、应用型本科国贸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按照“标准”中职业资质对业务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应用型本科国贸专业的培养方向应具备专业化、实践性与应用型的特征。在学科课程体系建设与设计中应注重学生的基础能力、职业能力和专业能力三种能力的培养。“模块化”课程体系以课程模块为基本单元,通过建立科学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来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该课程体系内容包括以下4个模块。

1.基础能力模块

基础能力模块主要以素质教育为主,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主要培养以下能力和素质:

(1)职业道德与政治思想素质。使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与法律基础知识应用能力,设置的课程主要有:思修、毛邓、形势与政策等。

(2)身体素质与运动技能。以运动和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对学生机体进行科学的培育,包括的课程主要有:大学体育等。

(3)心理素质与自律能力。培养心理素质和抗压、受挫能力,课程主要有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等。

(4)语言及人际能力。培养学生人际沟通和交流能力,课程或活动主要有:大学英语、各种讲座及社团活动等。

(5)安全与环保意识。培养学生拥有高度的安全与环保意识。设置的课程或活动主要有:消防演练、环保讲座等。

(6)计算机应用能力及经济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熟练应用计算机,具备将经济问题量化为数学的能力,包括的课程主要有:计算机应用、经济学、经济数学等。

2.职业能力模块

职业能力模块以基础职业能力培养为主,兼顾岗位专业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能力有:

(1)商务沟通能力。使学生具备现代商务信息的获取、与客户及对手有效沟通、商务谈判、理解国际商务文化、现代商务礼仪、化解矛盾与危机的能力,课程主要有商务礼仪、国际商务谈判等。

(2)外贸英语应用能力。使学生具备利用外贸英语函电建立业务关系、获取订单、进行交易磋商的能力,课程主要有商务英语读写、商务英语口语、外贸函电等。

3.专业技能模块

专业技能模块以职业专业能力的培养为主,主要目标是力求符合“标准”国际贸易职业资质管理中的岗位要求,为学生“零距离”就业打下基础。

(1)国际贸易单证操作能力。使学生具备交易磋商、订立外贸合同、信用证及外贸单证阅读翻译与缮制能力,课程主要有:国际贸易单证实务、国际贸易单证实训等。

(2)办理国际货物运输、报关报检及物流管理能力。使学生具备为进出口货物选择合理运输方式、签订运输合同的能力,货物运输的能力,为进出口货物合理投保的能力,报关报检能力,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理论与方法、精通国际物流业务、具有国际物流运作组织能力,包括的课程主要有:国际运输与保险、国际海运运输实务、国际空运运输实务、现代物流概论、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报关与报检实务等。

(3)国际(外贸)结算能力。使学生具备对国际贸易业务进行核算、分析、预测和控制的能力,具备出口退税及相关核算的能力,包括的课程主要有:金融学、国际金融学、国际结算、会计学、外贸会计等。

(4)外贸跟单能力。使学生具备根据外贸订单对货物从生产到出运进行全程跟踪的能力,包括寻找客户、设定目标、传播信息、推销产品、提供服务、收集信息、分配产品及承担各类单证的运转,包括的课程主要有:外贸跟单理论与实务等。

(5)营销策划及管理能力。使学生具备从事市场调研和分析的能力,营销策划、市场开拓、直接销售的能力及客户管理等能力,包括的课程主要有:应用统计学、市场调查与分析、国际市场营销等。

(6)电子商务能力。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电子商务的业务流程及运营特点,具备维护电子商务网站、网络营销、网络运营及电子商务创业的能力,包括的课程主要有电子商务、跨境电商工作实战等。

(7)专业综合能力。使学生具备寻找客户、贸易磋商、签订合同的能力,组织履约、报关报检、制单装运、核销退税、处理争议,办理进出口实务操作和管理全过程的综合性工作的能力,包括的课程有国际贸易流程模拟等。

4.专业提升及拓展模块

由于应用型本科教育在知识结构上具有知识面较宽、基础较扎实、应用型较强的特点,因而需要精简理论课程,突出理论教学的应用性,改革传统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向应用型培养模式转变。可探索性的对传统的、偏重理论的本科课程(如中国对外贸易、国际经济合作、国际服务贸易、国际投资等)进行“改革试水”,根据培养目标和职业要求适当精简教学内容,缩减教学课时,并转换教学方式,如采取讲座、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写论文等形式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验。部分核心课程如国际贸易实务等可根据学生的意愿及英语水平,开设双语选修课。此外,还可通过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或设计等环节,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完成上岗前的训练,最终形成“零距离”就业的能力,从而真正体现应用型本科教育重视应用、重视实践的特点。

三、结语

教育部在2014年度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要引导一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高校转型。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基于《国际贸易业务分类和资质管理》标准的国贸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案,体现了新形势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对应用型本科的教学改革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郑建仁.以就业为导向创新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创新,2013,(5).

[2]罗明.衔接国贸资质管理国家标准的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探索.大学教育,2013,(10).

第4篇

【关键词】艺术院校 大学英语 课程建设 思考

目前,世界的发展注重全球文化的交流与互动,以及加快进行全球经济一体化建设。而中国要想发展,就必须尽早融入到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建设中,这对艺术院校大学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为了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国际文化和经济形势,艺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必须从纯粹的知识教育逐渐向素质教育转变。英语作为世界通用性语言,艺术院校大学生要给予高度重视。熟练掌握英语的基本知识,并尽将其应用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之中,已经成为艺术院校大学英语课程建设所必须考虑的问题。艺术院校一定要从根本上摒弃传统应试教育的观念,对素质教育给予正确的认识和关注。首先要认识到需要培养何种人才的问题,然后再考虑怎样培养的问题。唯有此,才可以为社会培养出一批综合素质过硬的优秀人才,以更好地适应时展需求,满足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将艺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一、艺术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现状

就我国目前的现状而言,艺术类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偏低。在艺术院校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都是以学生的专业课为主,从而忽略了对学生的英语教学,再加之在艺术类专业招生时,文化课的要求就比专业课要低,因此导致了艺术类院校英语整体教学水平不高。学生在进入大学学习后,也没有对英语学习有足够的重视。由于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诸如表演、美术等艺术类的专业与英语并无太大关系,因此英语学习的好坏并不会对学生专业课造成多大影响。相反,如果专业课学习成绩不好,就会影响到学生的就业问题。这种认识是极其错误的,它直接导致了我国艺术类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水平偏低的状况,而且高校对于英语教学的忽略也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产生极大影响。

二、艺术院校大学英语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

(一)重视英语课程体系模块化的构成特点

完整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一般具有层次化、模块化、系列化和网络化的特点。基本上,所有课程内容的设计都可以进行灵活选择、组合,以便于艺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特点来对组合进行灵活选取。模块化构造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基本可以满足不同水平的学习需求,因为同一个内容可以根据需求设计出不同难度的模块和层次。总的来说,包括简单模块、提升模块、高级模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合理选择,有效安排学习目标和任务,保证学习的成效。模块化构造还可以提高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对自身学习水平有清楚的认知,提高自主性与选择性。

(二)重视基础英语教学,探索专业英语教学

我国高校大学英语课程一般可以包括三个类别,即普通英语/通用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通识教育类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Education)和ESP教学/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大部分专家认为,高校普通英语教学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被取消,因为有很多学生英语语言知识有限,日常英语交际的综合运用能力相对比较薄弱。因此艺术院校在进行大学英语课程建设时,需要设置基础英语教学,然后循序渐进地增加难度。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艺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整体水平。

通常情况下,艺术专业学生往往将更多的时间用于艺术专业课程上,而对英语缺乏系统的学习。此时,艺术院校不能完全照搬一些综合性大学的英语教学方法,需要根据时展的需求和学生特点来进行大学英语课程建设,同时对本校已有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改革和完善。近些年,一些艺术院校结合本校学生、教师和社会的需求开展了大学英语教学的分析,对课程和教材进行了适当的改革和完善。其中,《艺术学院大学英语基础教程》是对专业英语教学的有效尝试和实践。另外,一些高校教师也对艺术院校的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很多大学生都希望对大学英语课程进行适当改革,将专业知识融入到大学英语教学中,以更好地提高自身的专业英语水平。

(三)进一步推进艺术院校专业英语教学研究与实践

艺术院校大学对专业英语的教学研究还有待进一步的提升。在进行英语课程建设时,有条件的学校要注重与学科专业相结合,并将其尽早提上日程。为了更好地激发艺术院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需要在专业学习和英语教学之间建立良好的衔接,从而更好地体现英语教学的实用性,并将其顺利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实际上,全世界很多艺术院校都将大学英语课程建设的重点放在专业英语课程上,并设有本校的英语课程建设和研发中心。在亚洲,中国台湾和日本等艺术院校也进行了专业英语教学。中国香港地区的一些艺术院校,非英语专业教学都开展了专业英语教学。而我国内地艺术院校也积极、努力地进行艺术院校大学英语课程建设,主要是为了满足国际对艺术专业综合人才的需求。但是,基于艺术院校师资力量和英语水平的实际情况,可以先从艺术院校英语水平较好的学生开始进行专业英语教学,然后逐渐扩展到所有学生,以更好地满足我国对该方面人才的需求。

结语

综上所述,艺术院校在进行大学英语课程建设时,需要根据艺术专业大学生的特点和专业背景来开展。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还能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国际化发展,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进而推动我国艺术行业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苹苹.艺术院校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10).

[2]兰岚.试论新课程观下艺术院校大学英语的教改之路[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12).

[3]吴莉.对艺术院校大学英语课程的思考[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3 (10).

第5篇

首先,根据社会需求,确定计算机专业培养目标与特色明显的培养模式

依据学校的计量特色,结合计算机专业快速发展的特点,形成以人才市场为导向,以观念转变为前提,努力探索具有计算机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以嵌入式系统技术、数据库与网络技术和软件工程与设计训练三大模块教育为特色的专业培养模式。学生在高年级时,可以结合自己的专业兴趣和就业出路,有针对性地选择专业方向。依照模块化教学思路,相应调整教学计划,探讨并进行了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并付诸行动。从目前专业教学效果和就业形势看,已取得较好成绩。针对专业模块化教学改革做出的调整,分别在2002年7月和2004年1月两次邀请校内外专家对教学计划调整可行性进行论证。征求专家意见后调整了相应的专业教学计划,突出了专业的特色培养,收效显著。在确定专业特色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后,在教学计划中明确规定学生在校期间分三个阶段进行学习:

第一阶段(一、二、三学期),以理论教学为主的公共基础知识学习阶段,重点是夯实基础;

第二阶段(四、五学期),宽口径的专业技术基础知识学习阶段,注重专业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使学生掌握专业技术基础理论和基本的实践动手能力;

第三阶段(六、七、八学期),采用模块化教学手段,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毕业设计训练,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个性发展,创新意识与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前五个学期完成计算机专业本科主干课程学习,从第六学期开始进入专业的三个模块化方向的特色教学。同时,在最后一年里,和有实力IT企业合作办学,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扩大学生就业面。

其次,紧紧围绕专业课程设置的三大模块,开展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工作

高年级专业模块教学分以下三个方向,它们各有特点:

(一)嵌入式系统模块方向:要求学生进一步掌握嵌入式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和应用,培养有较强计算机软硬件知识的嵌入式系统开发人才,发挥我校的计量测试特色,加强在嵌入式测量仪器等领域的技术应用。

(二)数据库与网络应用技术模块方向:侧重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的学习与实践,使学生掌握现代网络应用与数据库系统平台与开发工具,掌握网络和数据库的分布式应用软件开发方法与技术,为学生从事计算机网络与数据库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软件工程与设计训练模块方向:探索“校企合作”合作模式,进行专门的“项目实战”培训,为企业培养既有厚实基础,又经过专门训练的应用型人才。

围绕上述三大模块,开展以下一系列的教学建设和改革工作:

(一)重视课程建设;《数据库原理及其应用技术》2006年被评为浙江省精品建设课程,《嵌入式系统原理》等5门课程被评为校重点建设课程,《数据结构》等3门课程被评为信息工程学院重点建设课程,众多的重点课程建设为良好的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重视实验室建设;近四年,成功申请到两个浙江省财政厅各资助100万的实验室(《嵌入式系统实验室》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室》),实验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使得加强和提高实践能力有了保障,各项措施能够落到实处。

(三)重视教材建设;近几年,由计算机系教师主编或参编的正式出版教材和实验指导书有9部。如潘巨龙、姚伏天和道克刚等编著的《ARM9嵌入式Linux系统构建与应用》一书,2006年7月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出版;陆慧娟主编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该书是面向21世纪高等院校计算机系列规划教材,2006年1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众多教材建设提高了一大批青年教师的理论和教学水平。在重视教材建设的同时也重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四)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设有《嵌入式系统学生竞赛基地》、《程序设计竞赛基地》和《多媒体学生竞赛基地》,创造条件使部分优秀学生的创新能力有了用武之地,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近三年,获“博创杯”全国大学生嵌入式系统应用设计竞赛二等奖一次,浙江省首届手机软件应用大赛二等奖一次,省程序设计大赛优秀组织奖一次和7个个人三等奖。

有了这些优秀学生的模范带头作用,学习风气有了较大改善。围绕模块化教学和最后一年的校企合作办学,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培训和加强,缩短了企业对应届毕业生期望距离。我专业毕业生受到长三角地区IT企业的欢迎。几年来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一次就业签约率均达到95%以上,处于我校前列,就业情况良好。

第三,积极申报科研项目,做好科研促进教学工作

第6篇

关键词:职业发展教育;课程体系;就业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5-0024-02

一、职业发展教育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探究

目前,尽管许多高校已开设职业发展教育课程,为学生择业就业提供不少指导,但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课程在我国的高校职业指导中仍处于起步阶段,在师资队伍专业化和课程内容设置等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①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②课程教学安排不科学,内容缺乏系统性。③课程教学模式单一。

二、职业发展教育课程中的社会需求和学生需求调研

在校学生是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课程的授课对象,社会企业是检查职业发展教育成果的“检验员”。针对上述职业发展教育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本文选择所在学院的招聘用人单位和在读学生作为调研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课程建设中的社会需求和学生需求分别进行调研。通过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抽取工程学院大一至大四学生共计400名,抽取不同类型企业共计30家,发出问卷430张,回收417张,回收率为97%,有效问卷率100%。针对调查问卷涉及的授课主体、课程结构内容、课程规划和教学模式四个方面的内容,统计如下。

1.关于授课主体。调查问卷显示,关于“如何丰富和完善职业发展教育课程体系”的问题,90%的企业和70%的学生建议高校建立专业师资队伍,引进企业人员授课;关于课程由谁讲授最合适的问题(多选),选择辅导员的学生为总数的26.92%,选择校内专职教师的占50%,选择校内兼职教师的占20.19%,选择校外人员的占42.31%。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和企业认为,在职业发展教育课程建设中,建设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显得尤其重要。

2.关于课程结构内容。职业发展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关于哪些是就业竞争力最为重要的问题,各企业依次进行排序,通过相关模型进行分析,按照重要性依次如下:①专业素质方面: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复合型知识结构、数据分析能力和外语水平。②综合素质方面:良好的身心素质与就业观、较强的学习创新能力、良好的道德品质、吃苦耐劳及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实践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组织领导能力、人际交往和公关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发现,企业和学生看重的就业竞争力多种多样。这对课程内容与结构的设计提出较高的要求。如何将诸多能力的培养融入课程内容中,并把它设计成一个科学系统的整体,既层次分明,又相辅相成,是职业发展教育课程建设的重点,也是难点。

3.关于课程规划。在“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课程怎样安排最为合理”的问题上,75%的学生认为大学四年应全程均匀安排进行课程学习。针对企业的调查中,超过一半的企业认为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课程应从一年级开始设置较为合适。在针对学生的“对自己未来的就业意向和职业生涯发展了解情况”的问题中,非常清楚的学生占总人数的13.46%,比较清楚的占50.96%,一般的占25%,不太清楚的占9.62%,完全不清楚的占0.96%。选择清楚的学生中,大部分为高年级学生,而不太清楚的学生中,绝大部分为低年级学生。可见,大部分学生和企业认为,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课程规划应从大一开始,且应贯穿大学四年始终。

4.关于教学模式。在调查中,关于职业发展教育课程教学模式的问题,62.5%的学生认为应实现授课方式的多样化,增加课程实践环节;61.54%的学生认为应加强有关求职技巧的模拟训练。在“职业发展教育课程的教学形式最感兴趣的方式”的选择中,得票数最多的教学方式依次是情境模拟、课外实习、小组讨论、调查走访、心理测评、团体活动、专家讲座、课堂讲授、个别咨询和角色扮演。在选择“影响职业发展教育课程效果的最关键因素”的问题中,课程的实践性和互动性一项得票最多,占总数的81.5%。由此可见,学生需要的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课程不应仅局限于课堂讲授形式,应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同时增加充分的实践教学环节。

三、职业发展教育课程体系全员化、模块化、全程化、多元化建设分析

1.全员化――全员参与,合理分工,职业发展教育理念深入人心。所谓全员化,是指从专兼职辅导员到包括班主任在内的专业课教师,再到来自校外的职场人士都参与到课程中来,形成一种人人关心就业的氛围,使职业发展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工程学院建立了一支专兼职和校内外结合的师资队伍。党团委教师等专职辅导员主要承担职业发展教育知识体系中理论环节的讲授,兼职辅导员通过组织小型讨论会以及一对一辅导的形式,因材施教,提供更为针对性的指导。专业课教师主要承担向学生介绍本专业、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及可从事的工作类型等任务,让学生对本专业和自己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形成初步的了解,这样的就业指导更为明确,具有说服力。来自企事业单位的校外职场人士,包括行业知名企业家、人力资源部HR经理、学院毕业的优秀校友等,则主要承担职场世界探索、职业发展方向等内容的讲授任务。

2.模块化――模块结构,分层设计,职业发展教育体系由繁至简。模块化是指从课程结构内容的角度考虑,将课程整体上分为自我探索与学业规划模块、生涯规划与职业探索模块、求职指导与创业教育模块、职业适应与发展模块。职业发展教育课程体系是由各模块的课程有机整合起来的,不能缺少任何一个模块的参与和支撑,按照模块进行教学团队划分,使得整体课程体系更为稳固。自我探索与学业规划模块的课程在大一年级进行实施,由班主任、辅导员和相关专业教师负责。生涯规划与职业探索模块主要在大一年级和大二年级实施,负责团队为党团委教师和专业教师。求职指导与创业教育模块主要在大二年级和大三年级实施,负责团队为辅导员、专业教师和校友导师等校外职场人士。在求职指导方面,不仅引导学生培养专业技能,还要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求职应聘的方法与技巧等。在创业教育方面,通过开展创业计划大赛等,培养学生创业意识与创业精神,提高创业素质与能力。[1]职业适应与发展模块主要在大四学年进行,负责团队为辅导员和校友导师等校外职场人士。

3.全程化――全程规划,贯穿始终,职业发展教育效能充分发挥。所谓全程化,就是从大学一年级开始直到大学四年生活的结束,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将课程指导贯穿于大学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在求职竞争中脱颖而出,职业发展教育效能得到充分发挥。工程学院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年级为轴线”的体系,进行全程化课程建设。四个年级课程的侧重点分别为:一年级建立职业意识和生涯规划、二年级提升职业素养和创业教育、三年级进行求职过程指导、四年级进行职业适应。

4.多元化――多元模式,重在实践,职业发展教育资源科学配置。多元化是指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不应局限于课堂讲授的教学模式,而应结合课程目标,灵活使用案例式教学、分组式教学、模拟式教学、讲座式教学、网络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方式应做到“四个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讲授与模拟训练相结合、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等特点。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课程是突出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素质教育类课程群。课程应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积极参与,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2]。工程学院积极探索适合于工科专业背景学生的教学方法,运用多种形式教育和培养学生。在教学模式上,从内到外分成四个层次进行:第一个层次,以学院党团委教师等专职教师授课为主,学院尝试团队辅导、模拟训练、角色扮演等分组式教学和体验式教学法,第二个层次是学院邀请校友导师等校外职场人士来院举办优秀校友讲坛等讲座式教学形式;第三个层次是让学生从第一课堂走进第二课堂,积极参与校内外各种社会实践,深入学院实习实训基地,开展职业相关的社会调查实践、就业市场调研及实习实训等;第四个层次是依托学院大学生职业发展协会等学生社团,在第二课堂中开展简历设计大赛、模拟招聘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活动[3],进一步提高教育的实用性和有效性,积极探索实践教学。

四、构建课程评价与动态反馈机制

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是大学生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重要保障,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不应仅局限在大学四年对学生的辅导和教育,还应帮助毕业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后也能较好地适应工作。因此,在职业发展教育课程体系中,应建立课程评价与动态反馈机制,对完成课程学习的学生进行学后追踪调查,了解其工作状态、工作待遇等情况。同时,要对毕业生入职后的适应性和胜任力等方面进行追踪调查。这不仅可以为其提供后续的就业指导,同时还能总结学生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反馈到课程中来,学院依据调查反馈结果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和优化。这样会使职业发展教育课程体系与社会实际需求相匹配,从而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力,顺利就业,提高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进而促进高校的长远发展以及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吕平,方治海,军.高校职业发展教育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经济师,2011(2)

第7篇

关键词:护理?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岗位职业能力分析?课程建设

课?题:本文系清远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资助项目 “护理现代学徒制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探索与实践”(编号:JG14001)的研究成果。

一、课程建设

1.课程建设总体设计思路

课程开发的主要原则:以岗位工作任务为基础,以适应双导师在岗培养、学徒岗位成才为目标,以基于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为手段。具体操作方法:针对基层医院临床护理职业岗位群,以工作任务为导向,通过分析典型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和能力要求,设置专业课程和相应的实训内容,构建出模块化的课程体系。课程模块主要分职业素质基础模块、专业技术技能基础模块、岗位技术技能课程模块及拓展课程模块。

2.课程建设的具体过程

(1)基层医院护理岗位职业能力分析。2014年3月到5月,清远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组织11家医疗单位包括2家三甲医院,3家二甲医院和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25位临床护理专家(参加护理工作10年以上,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护士长及以上职务)及包含“双师型”资格的教师在内的全体护理学院专职教师分组讨论基层医院典型护理岗位,并对典型护理岗位进行任务分解,讨论各典型护理岗位包含的主要工作任务,及完成任务所需的能力、知识、素质要求。

(2)课程转换。组织多位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专业教师与丰富临床护理经验的临床导师共同针对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分析学习领域,将涉及的知识、技能、素养要求进行重组、简化,从而得到相应的课程设置,最后双方按照四个课程模块(职业素质基础模块、专业技术技能基础模块、岗位技术技能课程模块及拓展课程模块)共同开发出相应的职业课程。这些课程根据基层医院临床护理实际工作制定,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和针对性,能挖掘学生学习潜能。

二、基于岗位职业能力分析的课程体系建设的作用及意义

1.适应“现代学徒制”的双导师在岗培养

学校、医院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岗位工作任务,双方共同开发课程群,课程内容基于临床护理工作内容。学校“理论导师”与医院“技能导师”共同施教。理论导师负责岗位工作涉及的专业技术技能基础传授,技能导师负责岗位技能传授,适应“现代学徒制”的双导师在岗培养。

2.有益于学徒工学交替、岗位成才

课程学习采取弹性制度,兼顾学习和工作。每月集中2~3天进行理论授课,解答临床护理岗位工作中遇到的理论问题,其余时间岗位培养,形成以工作岗位培养为主的半工半读、工学交替的教学方式,直接在岗位中学习技能课程,利于岗位成才。

3.能有效解决学校育人与医院用人的脱节问题

课程体系根据基层医院对护理岗位人才的要求设置,课程内容“量身定做”,适合医院用人需求,实现学校教育和临床工作的无缝对接,有效解决学校育人与医院用人的脱节问题。

4.能有效解决教学内容滞后于临床需求问题

目前护理院校的课程设置多与护理岗位任务不对接,课程与岗位工作关联不紧,护理学专业课程多按临床医学分科或按系统划分,岗位工作任务不能有机地融入到课程内容中,仍是“炒剩饭”“穿新鞋走老路”,而社会学、礼仪、人际沟通等人文教育方面未被足够重视,强调了教育的“高等性”,却弱化了“职业性”,导致教学内涵相对滞后,教学与临床工作脱节、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清职院护理专业“现代学徒制”紧贴临床护理工作,针对基层医院护理岗位群,通过分析典型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和能力要求,重构课程内容,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提高职业素养和职业核心能力,可有效解决教学内容滞后于临床需求问题。

参考文献:

[1]石伟平,徐国庆.世界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比较研究[J].职教论坛,2004(1).

第8篇

关键词:制导课程;建设;研究;实践

1 引言

国际形势风云变幻,随着军事改革的不断深入,能否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已经成为各国为之努力的一个重点。远距离精确打击是武器装备的一个发展方向,为了紧贴岗位,紧贴装备,对新型的制导课程的建设已经提到日程上来。

新型的制导课程整合了原理和实践,是依托于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专业教学内容。在以往的课程中课程原理抽象,课程内容复杂,难以组织,教学效果不明显。通过两轮的教学实践,课题组成员发现:课程内容偏多不容易讲清,重难点不突出不容易记得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课题组进一步依托课程标准,理顺课程内容体系,摸索出了一条“以三维模型说明构造、以动画理解原理、以微课、视频理解使用,以慕课加深维修”的课程建设新思路。

2 课程建设内容

课程是服务于专业的抓手,课程建设的内容是重中之重。

2.1 创新建设思路,科学分析,把握建设重点

在对本专业的教学实践中,经过课前预习,调研分析了教学对象的基本情况。初中和高中毕业的知识背景造成了他们知识结构差异很大。在入校学习之前,他们有的服务于机关,有的来自于基层,对制导相关的理论及实践的认知程度相差很大。为了建设好课程,提出“按照四个逐渐,面向岗位需求”作为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即构造、原理、使用、维修的四个层次逐渐形成能力,重点面向岗位需求。并广泛征求不同学科资深教授的意见和建议,将教学重点确定在基本原理、基本操作上,突出实践性,适当淡化繁琐的公式推导。

2.2 精心编排内容,注重知识系统性

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按照不同的模块和单元,精心编排制导原理课程的知识体系。按照先概述,再原理,后技术,最后实践的顺序进行编排,引出典型制导方式以点带面,避免重原理,轻实践的不足。适当增加实验环节,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还有,教学课时如果太少,更不能对对教材每章内容的讲授面面俱到,否则容易让学生在课堂上失去兴趣点,学习效果不佳。所以,如何将最重要、最必需的知识进行传授将是课题组面临的一大问题。经过调研与分析,我们将课堂讲授内容分为两种基本制导体制,通过讲解应用来介绍概念,并进行及时的演示。我们还在教材之外有针对性地引入外军在相关领域的技术进展,帮助学生掌握最新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实践证明,这种模式激发出了学员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办法。

2.3 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增大模型、微课的制作

随着慕课、微课的兴起,很多原理性的课程都可以借助三维模型。只有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应用好教学条件,才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由于现在的制导原理涉及到的各种导弹、精确制导弹药部件多、构造太过复杂。比如导弹飞行过程中各矢量在不同坐标系的转换关系,概念抽象又难于记忆,实际计算过程很容易出现错误。一般的讲授方法都是结合平面图示进行,就算辅以简单动画仍然难以给学员解释清楚。针对诸如此类问题,我们将三维动画和虚拟现实技术引入到课程教学中辅助教学。利用3DVIA软件改造模型生成构造动画和原理动画,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利用微课的制作将重点问题零散化,借助名校网络平台资源,可进行课下的自主辅导与学习。

2.4 积极开展模块化教学,增强教学互动

在制导原理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实施模块化教学,设置若干模块,每个模块之间都有一定的辑关系。实际上,这是一条形成能力过程中的逻辑链条,它每个大的模块就是形成能力的每一个步骤。在模块中设置单元,按照不同的专题进行设置。

注重教学管理,提升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管理,注重全过程教学互动。可以因材施教,适当培养2-3名“学习苗子”,通过他们的模范作用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可以通过其他多方面设计来提升教学效果,强化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在修改课程标准时要及时对教学内容的编排和相关内容的表述进行优化调整,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形式。

2.6 建立良好机制,大力培养名师

对于一个学院来说,名师是不可或缺的。对于名师来说,一门课的影响是深远的。建立科学合理的奖励机制,选出名师培养对象,经过“给任务、压担子、送一程”,集中全力进行培养。

3 结束语

为适应未来我国的国家安全需求,打牢基础,增强自我学习能力,注重素质教育,使学生在面对岗位时能够冲得上,坐得稳。结合制导原理课程自身特点,结合课题组整理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经验,努力探寻课程建设方法和建设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