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保险型风险管理

保险型风险管理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0-13 16:07:5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保险型风险管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保险型风险管理

第1篇

摘 要:结合国外担保行业风险管理的经验,提出了其值得借鉴的地方。

关键词:国外;担保行业;经验;借鉴

1 美国担保行业风险管理的现状及经验

美国联邦政府对小企业贷款担保进行管理的职能由美国小企业管理局(Small Business Administration),集中体现了美国国家小企业融资担保制度。小企业管理局在全美为小企业提供包括融资服务、技术援助、政府投资项目承包和宣传与维护权益等服务。其中融资服务分为贷款担保和风险投资两大部分。在贷款担保方面,最初由小企业管理局向中小企业直接发放贷款,但是由于放款~度受政府预算拨款的限制,小企业管理局在审查企业、监管管理等方面能力也有限,难以控制放款的风险,为此,小企业管理局将直接放贷改为贷款担保。近年来,小企业管理局还制定和实施了“债券担保计划”、“担保开发公司计划”、“微型贷款计划”等多种资金援助计划,小企业得到了资金上的支持,但按正常渠道是无法获得贷款的。

三套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一是由美国小企业管理局直接操作的全国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二是由地方政府操作的区域性专业担保体系;三是社区担保体系。美国的信用保证体系有以下特点:一是信用评级制度构成美国信用保证体系的主体,信用评级结果的准确性很高。二是对服务于国家经济政策的担保业务,政府指定或成立专门的机构来操作,如美国进出口银行、美国小企业局等。三是其他商业化担保机构主要从事美国等发达国家投资者到发展中国家投资的政治风险担保业务,如世界银行多边投资担保机构、美洲国际集团等。美国担保机构强调零风险原则,担保机构提供的担保是建立在优良资产进行超值抵押的基础上的,抵押资产是风险的第一承担者,担保只是为了提高信用强度。

2 印度担保行业风险管理的现状及经验

印度在企业企业融资担保制度的建立受美国影响较大,在1970年制定了《中小企业专门化和系列化纲要》,1975年制定了《中小企业系列化促进法》,这两部法律的出台和实施,极大的鼓励了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1976年,印度政府依据《信用保证基金法》成立了信用保证基金,以解决中小企业信用不足问题。技术信用保证基金在1987年设立,对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企业提供贷款支持。印度信用保证基金明确规定为每个企业提供担保的贷款余额,但为了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印度政府从信用保证基金中拆分出专门的技术信用保证基金,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贷款担保。信用保证基金的资金来源是政府出资、金融机构出捐和利润累积。凡是在印度注册的银行须按照贷款余额的0.2%向基金出捐,这种强制金融机构出捐的做法比印度金融机构自愿出捐的做法更能确保信用保证基金的资金来源。印度设计信用保证基金的风险分担机制,并设立了印度信用保证基金联合会,为各地信用保证基金担保的微小企业贷款实施再担保。印度信用保证基金还出资组建了投资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投资公司和租赁公司与担保公司相辅相成,不仅提供了多种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政策,还掌控了企业风险,更有利于担保风险管理进行有效分析。

3 国外担保行业风险管理的经验借鉴

印度所建立的完善的科学的保障系统,完全是为了保障信用保证制度正常发挥作用,这也是社会基础的体现,在印度的担保行业,信用保证是一个行业立足于商场的跟本。在印度整体担保行业可以概述为三大支柱、一项基础。三大支柱当中就是由损失准备金制度、融资基金制度、信用保证保险制度组成。一项基础即基本财产制度。也就是说在担保行业当中首先要准备“预计损失”资金即我国的保障后备资金,其次完善融资基金,保障担保公司有良好的资金运转补偿机制,最后要完善的便是信用保障制度,用此作为无形的社会形象资产担保。而美国的担保制度与印度又有所不同,其担保体制有以下特点:整个社会的担保公司都是由信用评级制度构成,也就是说信用评级制度是担保行业的重要前提;在美国,涉及国家经济的专业业务的信用评级制度非常高,并且一般的担保公司不能进行担保,是由美国政府指定的政府担保机构进行担保,比如小企业局、进出口银行等;美国的担保行业一般并不进行对本土行业的担保,而是担保一些有实力的公司到发展中国家进行建设,这就从经济担保过度成了政治担保,比如美洲国际集团、世界银行多边投资担保机构等;美国的本土风险担保所提出的口号是“零风险”,也就是说,以被担保对象的优良资产进行超值抵押,被担保对象的抵押才是第一风险承担者,而美国的担保公司确是信誉担保着,这样对担保公司来说,就完全的做到了“经济零风险”。

综上所述,印度的担保体系是建立在信用的基础之上,而美国的担保体系是将信用作为担保策略,而我国的担保却是“真金白银”的经济担保,这也充分的说明了法律保障的不同以及担保风险管理体制的不同,从反方向证明,我国的担保体制还停留在单一的原始时期,所以针对这一点,我国的担保行业体制的变革方向应当从基础的经济担保过度到充满法制文明的信用担保,解放最大资金利用效率,如此才能提升整体行业的发展水平。

相互比较来看,我国企业贷款融资担保行业存在着信用评级意识缺乏、信用评级机构体系不完善、缺乏科学的评级指标和方法等问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强和完善社会信用评级工作日显重要。

参考文献

[1]滕海川.国外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立的实践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7,(1).

[2]张品.印度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对我国的借鉴及启示[J].当代经济,2010,(2).

[3]David P. Ely. Kenneth J. Robinson. Consolid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changing structure of bank's small business lending[J]. Economic and Financial Review. 2004.

[4]Peter Vanrooij. SME finance for job creation[J].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Forum for SME Development,2001.

第2篇

信用卡业务是各银行增加利润来源的重要中间业务,在银行利润结构中信用卡业务的收益占据重要比重,已经成为我国银行业的重要业务品种之一。我国自1985年中国银行推出第一张信用卡以来,在度过了十多年的低迷期后,近几年信用卡业务得到飞速发展,信用卡发行量不断增加。截至2009年底,我国银行累计发行银行卡206594.37万张,同比增长14.8%,增速降低5.2%。其中,借记卡188038.81万张,占银行卡发行量的91.0%,同比增长13.4%,增速回落4.2%;信用卡发卡量为18555.56万张,同比增长30.4%,增速回落27.3%。截止至2009年,银行卡发卡数量增速放缓,信用卡占银行卡比例进一步增加。2009年底,我国银行借记卡发卡量与信用卡发卡量的比例约为10.13:1。

信用卡发卡量快速上升的背后是个人金融服务要求的全面增加,居民结算观念发生巨大变化,人们逐渐接受了从现金结算到信用卡结算这一支付方式的转变。信用卡已经深深的影响着中国人民的生活,在我国居民生活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好伴侣。越来越多的市民愿意成为持卡消费一族,持卡消费在生活中也变得越来越普遍。

在信用卡行业高速增长的同时,是全行业普遍亏损的局面,只有招商银行等少数发卡行目前实现了盈利。据2009年中国上市银行中报提供的数据分析可知,披露了信用卡不良贷款数据的四家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和深发银行的信用卡不良贷款分别占到总不良贷款的11.1%、6.7%、2.7%和3.8%,并大致呈现出信用卡发卡量越大,信用卡不良贷款率越高的趋势。韩国信用卡危机和由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金融危机的教训还历历在目。我国银行业在信用卡业务飞速发展的现状下更应该引以为鉴,对信用卡风险成因及防范对策研究,以求防范于未然,避免重蹈覆辙。并且加强对信用卡风险的管理,无论对社会、对银行业还是对持卡人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本文主要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中存在的风险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概括总结,提出信用卡风险管理的相关策略,以求为信用卡行业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本课题在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一、国内信用卡风险管理研究

1、吴洪涛[1]的著作《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分析信用卡业务的发展,将消费理论、银行信贷理论、货币进化论结合在一起,分析了防范信用卡业务风险的普遍模式。参考了Bierman和Hass,Yawitz的研究成果,对中外信用卡业务的发展进行了比较研究。

2、周宏亮、穆文全[2]编著的《信用卡风险管理》介绍了美国信用卡发展简史和信用政策,信用卡风险管理的理念及相关法律。并且在分析技术方面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提出了数据挖掘、数据仓库、遗传算法、神经网络、决策树等最新的信息技术成果。该著作不同于以往信用卡风险管理以理论分析为主的惯例,而采取不同的思路为风险分析提供技术基础。

3、中国工商银行课题组[3]分析研究指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收益较低,盈利困难,并研究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盈利能力低下的原因和应对策率。

4、王红、李松[4]在《信用卡风险管理研究》中认为我国信用卡风险管理中存在风险防范意识不强、风险管理法制不完善、风险管理协调沟通机制有待加强等问题,并从做好风险防范建设,建立内控长效机制方面提出措施。

5、李慧妍[5]在《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盈利性分析》一文中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盈利性。她指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盈利性较低的主要原因,并且证明了影响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盈利性的关键因素是信用卡的透支余额。

6、闫天兵、沈丽[6]在《我国信用卡信用风险管理研究》中认为信用卡业务是一项高收益与高风险并重的业务,在《我国信用卡信用风险管理研究》一文中首先对对信用卡的盈利结构进行分析,针对信用卡信用风险问题进行识别,并采用信用评分模型进行衡量,借以从获取客户,管理现有客户问题和催收欠款三个方面提出有效的信用卡信用风险管理方法。

7、吴镝、蒋鹏[7]在《论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卡风险管理》中介绍了信用卡欺诈风险的来源:商家、持卡人、商业银行和第三方。具体分行了欺诈风险的表现形式及其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加强信用卡风险管理的对策,应该着力于个人征信体系的建立,社会防范力量的统一以及法律支持体系的完备。

8、陆立锋[8]在《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与利润增进问题》中论述了信用卡风险管理与利润增进之间的关系,指出我国信用卡行业的新机会在于我国信用卡风险管理一定要与银行企业文化、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要能够为银行创造价值,取得利润。而信用卡利润增进的关键在于风险管理能否进一步贴近市场,提供以人为本的增值服务。他认为中国信用卡产业未来十年内将进入“井喷式”的爆发性增长阶段,发卡规模和信用卡业务利润将急剧增加。

9、黄素梅[9]在《给予生命周期的信用卡风险管理体系构建》一文中把信用卡生命周期中分为四个阶段——考察期、形成期、稳定期和衰退期,认为考察期要加强营销管理,筛选客户质量直接影响到后期信用卡风险管理的难易;形成期主要是进行审批管理和授信管理;稳定期要灵活调整策略以控制风险、挖掘收益、巩固客户忠诚度、增强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对特约商户行为进行监管,以期实现更好的账户管理效益;衰退期,银行应合理制定催收策略,极力挽救客户,减少坏账损失。

10、王立枫[10]在《信用卡风险成因及防范对策》中分别对银行、持卡人和特约商户在信用卡业务中面临的风险全面详细地进行分析,指出风险形成的原因,并提供了相对的风险控制措施。文中除了关心银行面临的信用卡业务风险,还增加了对持卡人和特约商户的关注,特别是近些年来新发现的信用卡犯罪形式大大加大了持卡人和特约商户在信用卡业务中面临的风险。

11、赵杰[11]指出我国信用卡发卡行信用风险在不断积聚,逐渐进入业务发展的拐点期,现如今急需建立信用卡风险防范机制,建立合理的授信政策,从源头上控制风险。

12、刘明芳和油晓峰[12]在《我国信用卡风险与管理研究》中详细分析了美国信用卡市场的发展、韩国信用卡危机和台湾信用卡危机。分析指出美国的个人信用评估体系和美国信用卡产业的法律法规体系相互弥补、相互制约、相辅相成利益共享,很好的完善了个人信用卡体系。同时韩国和台湾的信用卡危机的经验教训对我国信用卡行业来说是一个警示。他们在文中建立了个人信用评分模型。

二、国外信用卡风险管理研究

1、Stighz和Weiss[13]在《不完全信息市场中的信贷配给》一文中,提出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借款人会产生改变起初申请贷款时的用途转而从事高收益、高风险的项目的动机,这就导致银行的预期收益降低而风险增高,从而使得银行面临“道德风险”。商业银行面对借款人的道德风险,可以采用的措施之一就是提高透支利率,用提高利率增加的利息收入来补偿可能出现的坏账损失,同时也带来不利后果。首先,面对高利率,那些能按时偿还的安全客户会主动退出这一高价信贷市场,但危险客户由于从事高收益高风险项目,无论成功与否都敢于贷款。其次,借款人为了支付高利率会选择把贷款用于高风险的投资项目上,以博取高收益,银行收不回贷款的风险就更大,这就是“逆向选择”现象。道德风险发生在借款人透支之后,由于银行对于借款人透支使用情况监管不严格,借款人为追求高回报,将贷款用于高风险的投资项目,往往造成高违约率,从而产生“道德风险”。“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的共同作用导致信用卡信用风险要远高于其他贷款。

2、Donatoct AI[14]以信用卡资料为例,试着利用资料勘探的技术预测信用卡持有人的信用破产时机。

3、Elizabeth Langwith[15]的研究指出信用风险的部分成因是还贷利率过高所致,他通过大量信用卡使用者的调查发现要降低信用卡风险,发卡银行必须管理好银行内部操作风险,并应酌情降低还款利率,另外可以借助专业的催帐公司处理呆账。

 

参考文献:

[1]吴洪涛.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10)

[2]周宏亮,穆文全.信用卡风险管理[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3中国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课题组.加速信用卡收益结构的转型[J].中国信用卡,2006(1)

    [4]王红,李松.信用卡风险管理中的问题与措施[J].中国信用卡,2007(10)

    [5]李慧妍.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盈利性分析[D],苏州大学,2007

    [6]闫天兵,沈丽.我国信用卡信用风险管理研究.济南金融,2008(8)

    [7]吴镝,蒋鹏.论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卡风险管理[J].现代商贸工业,2008(7)

[8]陆立锋.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与利润增进问题[J].新西部(下半月),2008(4)

[9]黄素梅.基于生命周期的信用卡风险管理体系构建[J].金融经济(理论版),2009(12)

[10]王立枫.信用卡风险成因及方案对策[J].内蒙古金融研究,2011(9)

[11]赵杰.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11(2)

[12]刘明芳,油晓峰.我国信用卡风险控制与管理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

[13]Stiglitz, and Weiss. Credit Rationingin Markets with I m-perfect Informa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1

[14]Warmer, John T. and Saul Pleeter. The personal Discount Rate:Evidence from Military Downsizing Program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1(1)

[15]Greenspan, Remarks at the Financial Markets Conference of the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Atlanta, 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 Washington,D.C.Alan,1996

 

 

 

第3篇

【关键词】银行业 信息科技外包 外包风险

一、银行业信息科技外包

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信息科技外包服务以合同方式委托信息技术服务供应商提供所需的信息技术服务,银行业信息科技外包类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类说明如下:

银行业信息科技外包:研发咨询类外包:科技管理及科技治理等咨询设计外包,规划、需求、系统开发、测试外包。系统运行维护类外包:包括数据中心(灾备中心)、机房配套设施、网络、系统的运维外包,自助设备、POS机等远程终端及办公设备的运维外包。业务外包中的信息科技活动:市场拓展、业务操作、企业管理、资产设置等外包中的系统开发、运行维护和数据处理活动。

二、信息科技外包风险

银行业金融机构得益于信息科技外包服务,科技水平显著提高,凭借着外包供应商优质的软硬件环境最大化了金融机构的竞争优势,在得到极大优势的同时必然要面临相应的风险。

(一)跨境外包风险

金融机构购买某一国家服务供应商的信息产品、系统等相关外包服务,在合同期间该国家的经济、政治、社会事件产生了国家级别的风险,从而导致该合作供应商不能正常经营,致使对金融机构造成重大影响。

(二)集中度风险

金融机构将信息科技外包服务集中交由少量服务供应商承接,在合同期间,该服务商或者其供应链上某公司出现无法正常运营的情况,导致金融机构出现集中性的服务中断、一系列的安全事件。

(三)信息安全风险

首先服务供应商或者其供应链上某公司是额外增加的不可控的信息安全风险环节,其次服务供应商内部控制有出现漏洞的可能,致使金融机构遭受黑客攻击、银行客户信息和资产被窃取等事件的发生,导致包含客户信息在内的金融机构非公开数据被服务商、黑客等非法获得。

(四)科技能力丧失风险

金融机构长期购买某些服务供应商的服务,熟悉供应商所提供的产品,形成了对供应商及其所提供的外部资源过渡依赖,导致金融机构失去科技控制力及创新能力,影响业务创新,掣肘机构发展。

(五)业务中断风险

金融机构由于更换服务供应商、供应商更新或停止某项服务等原因造成无法持续享有外包服务,导致金融机构某项业务中断。

(六)服务水平下降风险

供应商的服务能力有限,技术水平、研发能力不足,行业声誉下降,内外部协作效率低下,不能迅速跟进技术应用、对产品及时升级改造,导致外包服务质量达不到合约预期目标,供应商对金融机构的科技服务质量下降。

三、信息科技外包风险管理

(一)建立信息科技外包服务管理机构

要π畔⒖萍纪獍实施全面有效的管理,必须首先建立外包服务管理机构。目前,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外包过程中,仅当外包商选择或发生了法律纠纷时,才成立临时性机构来处理相关外包事务,管理机构的缺失给外包服务的管理和监督带来不便,无法充分保障外包服务的质量。

信息科技外包服务管理机构应该建立健全外包服务管理相关制度,做到对外包服务相关事务的处理有制度可依循,防范在外包立项、审批、采购、实施、服务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风险。

信息科技外包服务管理机构应做好外包服务商准入控制。控制外包服务项目预算经费;核查外包服务项目与金融机构发展趋势、信息科技外包战略是否一致;在筛选服务供应商时,国产供应商优先,禁止与监管部门风险预警的外包服务商合作,避免与提供外包服务不满三年的供应商合作,避免与已签订其他外包项目的供应商合作;对重要的服务供应商开展尽职调查,必要时为保证公允,可聘请第三方机构协助调查,调查应关注供应商技术经验、行业声誉、内部控制力、企业管理能力、持续经营状况等。

(二)规范信息科技外包服务合同

在购买外包服务前,金融机构应与外包服务供应商签订合同,合同应根据外包服务需求、尽职调查结果确定详细程度和重点。

合同应合规,遵从法律法规及金融机构内部管理制度的要求;合同应明确服务范围、内容、方式、时限、责任分配等事宜;合同应明确供应商在安全和保密方面的责任,禁止使用、泄露金融机构非公开信息,明确加强安全保密的具体措施;合同应满足服务连续性要求,具有完善的灾难恢复设施和应急管理体系,若供应商由于其自身原因造成的服务中断可能时,需提前向金融机构提出事务应急方案,做好应急处理,做好过渡安排,保障业务连续性;合同应包括争端解决机制、违约及赔偿条款,明确信息安全、服务质量、知识产权等违约情况下的赔偿及解决办法;合同应包括报告条款,明确常规报告内容、频度、突发事件的报告流程、方式、时限要求等。

(三)落实信息科技风险评估

金融机构应定期开展信息科技外包风险评估,由牵头部门组织,信息科技部门技术配合开展系统、全面的信息科技外包风险评估工作。

信息科技外包风险评估应涵盖信息科技外包战略执行情况、外包信息安全、机构集中度、服务连续行、服务质量、政策及市场变化等因素。

定期对重要的外包服务供应商进行风险评估,评估应涵盖供应商合规情况、服务的执行效果、供应商企业内部控制力等因素。

完成风险评估后应及时提交评估报告,并针对评估发现的问题立即整改,评估及整改情况宜留存信息科技外包服务管理机构,用于核定供应商续约等事务。

第4篇

【关键词】 担保 融资 风险

一、当前担保公司存在的主要问题

1、监管不到位,融资担保乱象频出

近年来,与担保公司数量和业务快速增长相比,政府监管资源严重不足,日常监管不到位,加上有些担保公司诚信缺失,利用政府监管的空白点违规经营,导致融资担保乱象频出。目前有些担保公司出现的违规经营,大部分不是由于担保业务出了事,而是这些公司在担保之外做了其他不该做的事情。在利益驱动下,这些公司超越其风险控制能力和代偿能力盲目扩张业务,明显缺乏承担保证责任的意识。由于业务偏向“异化”,违规经营增多,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违规挪用或占用客户保证金和客户贷款的风险;资本金不实,股东直接或变相抽走资本金,或担保公司违规运用资本金,偏离担保主业从事高风险投资的风险;实际控制人和关联交易的风险;非法集资、高息发放贷款以及以委托贷款等形式掩盖代偿风险。近期陆续爆发出问题的担保公司,有的涉及金额高达数十亿元,严重破坏了担保公司的成立之本和社会声誉,如果再不进行有效监管,将会威胁担保行业的安全防线。

2、担保公司规模偏小,担保放大倍数低

担保行业是高风险的行业,公司的规模及经济实力直接影响到公司的抗风险能力。我国担保公司的规模大都偏小,据统计,全国担保公司目前的户均资本金还不到3000万元。有的担保公司的注册资金仅几百万元,由于规模小,担保收益非常有限,一旦发生一笔代偿,需要几十笔担保收入才能弥补损失。

此外,部分地区审批设立的融资性担保机构数量过多,加剧了担保市场的过度竞争和乱象,而担保放大倍数又难以提高,不利于担保机构的可持续发展。担保机构是从事风险经营的机构,其所承担的风险相当大。作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桥梁,担保公司在中小企业担保贷款中承担了连带还款责任,银行在风险转嫁,或者说通过第三方介入风险把关的基础上降低贷款风险后,中小企业取得融资。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担保的放大倍数为5―10倍,但实际上我国担保机构的平均放大倍数只有2.5倍左右,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由于信用杠杆作用不能得到有效发挥,造成了担保资源的浪费。根据初步测算,正常情况下,担保公司放大倍数在3倍的,利润率在5%左右;放大倍数在5倍的,利润率大致在10%左右。总体上看,担保公司的经营即使不出现风险,利润还是非常微薄的。

3、缺乏必要的风险分担机制

根据国际惯例,担保公司承担责任的比例一般为70%左右,其余部分由合作银行承担。我国的担保业虽然起步较晚,至今只有十多年的时间,但发展速度非常快,社会效益很明显。担保公司与各银行的合作关系日趋紧密,但在与银行的合作中还是处于弱势地位,缺乏必要的风险分担机制,大部分银行不愿意与担保公司分担风险比例,不少担保公司被迫承担100%的信贷风险。如果按照目前多数担保机构的运作模式,由担保机构承担中小企业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甚至银行的信贷风险,将严重制约担保机构的发展和担保业务的开展。不仅如此,银行为了控制贷款风险,往往要求担保公司按照担保额的一定比例交存担保责任保证金,以便在发生损失时可以得到有效补偿。交存担保责任保证金的比例一般为10%,甚至个别的需要交20%的保证金,且有的保证金存款没有利息,造成担保公司成本过高。

4、缺乏有效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至今为止,我国缺乏集中统一的征信系统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担保公司查询担保客户的信用信息非常难。通过查询各部门的信用信息是担保公司掌握担保对象信用状况的有效途径,但由于各部门的信息大多不对担保公司开放,各担保公司只能采取各自的方法收集客户的信息,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效果也不太明显。人民银行于2004年建立了全国集中统一的企业和个人基础数据库,将企业和个人的信贷等信息纳入数据库,公安、税务、工商、环保等各部门也建立完善了各自的信息系统,但除少数实现共享外,由于缺乏统一的接口标准,各部门基本未实现信息共享。由于统一的社会信用体系尚未完全建立,有关中小企业经济行为的基础信用资料不规范,信息不完整、不真实,担保公司无法全面掌握和监督企业、个人的真实资信状况,担保风险加大。

5、缺乏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

内部管理是担保公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担保公司生存之本。随着越来越多担保公司的成立和发展壮大,担保公司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与此同时,担保公司中许多内部管理方面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在风险管理方面,担保公司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缺乏全面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和法律意识,风险管理不到位。二是尚未建立完整独立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严谨的内部治理机构及科学有效的担保风险评价体系。三是缺乏必要的风险预警和监督机制。四是缺乏识别和控制风险能力的专业人才,担保行业从业人员良莠不齐,流动性大。

二、加强担保公司风险管理的对策

1、制订和完善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相配套的法律法规

由于担保公司在性质上带有较强的中小企业的扶持责任,在经营上呈现出高风险、低回报的特点,因此政府有必要制订和完善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相配套的法律法规,通过立法形式对担保机构的准入与退出制度、业务范围和种类、担保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人员从业资格、财务内控制度、风险防范与损失分担机制、扶持政策、行业监管与自律等方面做出明确的规定。通过立法,可以从法律法规方面加强对担保市场的监督管理,防范风险的发生。

2、建立风险共担或风险转移机制

担保公司不是承担风险的最终载体,也不应完全担此重任。在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这一链条中,以下各个主体均获得了利益:担保公司及再担保公司收取了保费,贷款银行赚取了利息收入,贷款企业获得了资金支持,政府取得了税收和稳定了市场经济。既然各个主体均获得了利益,就应当相承相应风险。建立风险共担或风险转移机制,可以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实行担保代偿共担机制。担保公司、银行应该建立风险共担、互利共赢的长效机制,扩大担保公司担保贷款的份额,通过信用担保模式创新提升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对于担保公司提供担保的贷款利息不上浮或少上浮。二是全面建立不同层次的再担保体系。由政府牵头在全国范围内设立省级、市级再担保机构,依靠再担保体系来分散风险,降低单笔担保损失的实际代偿率。三是建立信用担保机构的资金补偿机制。按照各国的同行做法,政府每年都从预算中安排一部分的风险补偿基金作为资本金注入担保机构,用于弥补风险损失。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大对担保机构的支持力度,如免税、补助、贴息、贴保费等。

3、建立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

如何构建一个良好的信用环境,对促进担保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一是建立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并授予担保公司一定的权限,在完善一定手续的前提下,只要录入担保对象的资料就可以提供担保对象在工商行政、税务、环保、公检法等方面的信息,依法实现互为查询、互为共享,实现行业内的全国联网和数据集中。二是人民银行应完善征信系统建设,征信系统应增加担保代偿信息,并向担保公司开放,简化担保公司查询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的手续,鼓励担保公司合法合规查询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三是推进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建设。对于信用记录良好,信誉高的市场主体,在行政监管、银行信贷、税收方面给予一定倾斜,而对于信用记录不好的市场主体,采取一定的惩戒措施。

4、规范担保公司的风险管理

担保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风险管理能力,担保公司要提升管理风险的能力,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大力气,形成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

(1)坚持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规范操作行为。担保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坚持完善的风险控制制度,规范操作行为举足轻重。为此,在担保公司内部要树立全员风险意识,将风险防范意识贯穿于公司的整个工作流程中,增强识别、控制、化解风险的能力。在拓展业务过程中,业务人员要对项目实行认真调查、分析、筛选,坚持双角色调查制度、初复审制度、集体决策制度、双人保后监管制度等,力求为每一个环节建立牢固的“防火墙”,杜绝风险的发生。

(2)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价体系。在担保公司的经营宗旨中,追求平稳运作一直是第一位的,在风险与稳定发展这一矛盾中,担保公司就是要寻找一个平衡点,因而风险评价体系的建立对担保公司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对申保客户的风险进行量化评价,不依靠项目人员的主观判断,减少人为的误差。对客户的信用风险评价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健康的日常货币资金持有量水平;二是第一还款来源有保证;三是适度第二还款能力补充。在考核企业货币资金持有量方面,首先根据客户的行业情况、业务特点和经营规模等要素,测算出企业合理日常货币资金持有量水平,然后与反映客户现金活动的账户、银行账单等相关资料分析出企业的实际现金持有量,从而判断出企业货币资金持有量的充足程度及贷款动机合理性。在考核第一还款来源方面,主要是对企业提供的资料进行书面核实及现场核实,对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资产质量、资金结构、未来发展潜力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选择出合适的目标客户。第二还款能力为前两者的补充,主要包括客户的反担保财产、有代偿能力的企业和自然人承担连带责任的反担保。

(3)形成完善的内控机制与业务制衡机制。公司建立制衡的内控机制,通过集体智慧、集体廉洁来防范风险的发生。担保岗位的设置做到分工合理、职责明确,岗位之间能够相互配合、相互制约,从而有效地控制信用担保经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制度风险和道德风险。

(4)完善法律手续,重视法律问题。为了从法律上保障公司的权益,主要应做到了以下几点:一是注意客户资料的完整性,包括基本资料、法律文件、反担保物的权属凭证。二是加强合同及法律文件的管理。三是充分、及时了解最新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的规定,防止业务中的法律漏洞。

(5)依法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风险准备金。担保公司应该严格按照《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风险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风险准备金,比例分别是:按当年担保费的50%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按不超过当年年末担保责任余额的1%提取风险准备金。

【参考文献】

第5篇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趋势下,世界经济不断发展,企业之间以降低成本、提高企业之间的核心竞争力为管理战略,这就促进了我国近年来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发展。面对激烈的企业竞争,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在竞争的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所面临的风险也在日益加深。本文就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中存在的风险以及如何采取正确有效的防范对策解决风险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风险;防范对策;解决;企业

[中图分类号]F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46-0070-02

目前,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服务业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而飞速发展,在激烈的竞争模式下企业外包服务的机构数目也在不断增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风险是由于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对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没有进行准确细致的估量,对外界影响的判断失误,造成与预期计划相悖的结果,从而有可能使整个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战略失败。作为一个企业管理者,应时刻预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要面临的风险,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风险进行识别与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对外包风险进行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1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风险的产生原因

在企业发展中,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活动的进行是在内部和外部环境共同作用下由企业与外包商一起完成的。企业自身的内部因素是风险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企业对外包准备的不充分,仅仅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在外包实施过程中忽视沟通的重要性,缺少与员工的有效沟通,使得企业对基层建设缺少足够的认识,更缺少对外包商的监督、激励,不能及时、客观地评价外包商的工作绩效,从而影响到企业自身发展。然而企业在开展外包工作时,如要更加全面的了解企业中各类信息往往会使企业的成本增加,外包服务的费用也会相对提升,因此大多数企业对外包的理论知识及外包合同缺乏清晰明确的认识,这也促成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风险的产生。随着资源管理理论经验的加深,新技术、新办法的日益更新,适合企业的管理方法也会逐渐增加,企业应逐渐摆脱不公平合同的束缚,改变外包的方式方法,增加企业管理的灵活度,促进自身企业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需要外包商深入了解整个企业运行机制,但是一些缺乏责任感的外包商往往选择节约成本,对企业未进行深入调查,综合分析,甚至为了自身利益隐藏相关调查信息。一些中小型外包商通常在信息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接收过多的业务,而造成其精力涣散,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多变,这也会增加企业风险产生的概率。与此同时,我国在企业外包市场中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度不足,单依靠企业自身能力,很难应对外包商单一的人力管理模式,并对外包商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与约束。因此在企业实行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时,应挑选具有高资质、高效管理模式的外包企业,减少风险的形成。由于企业的外部环境基本上是不可实际掌控的,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时时刻刻存在着隐性的风险,更由于目前企业外包发展的不成熟性,市场的不稳定性、多变性等特征,仅依靠不完善的市场机制,不健全的市场自主调节功能,一旦发生情况,当市场的应对机制错失时机,那么势必会对企业以及外包商造成巨大的损失。由于这些突发的外部情形是很难提前发现并做出预防的,因此企业应加大对市场的调查分析,时刻关注市场变化,制定有效的策略应对随时可能到来的危机。

2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风险进行的有效识别

为实现企业自身的健康发展,企业应对风险采取有效的识别方式,以确保能够及时分析可能形成的危机,在识别过程中,我们应采取全面而完整有效的方式,进一步加强企业防范能力。在科技同步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不断更新,因此我们也要采取有效的识别技术来探测风险。全面而完整的方式,是指在识别风险的过程中往往会存在相对独立的风险,然而不能忽视风险之间的相互关联性,在识别过程中实现局部与整体的统一,采集详尽的信息,注重风险识别的全面性,风险体系的完整性。因此,在识别过程中应实行制度化规范,安排专门的机构和技术人员来预测识别风险的存在。

21风险的分类

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风险进行识别之前,首先要了解风险的主要类别,才能有针对性地对风险进行逐个识别。人力资源管理外包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包括外包活动准备初期、外包商选择、外包商管理等,按照这些阶段,将这些风险细分为准备初期风险、选择风险、管理风险、绩效风险、终止合同风险等五大类。

22科学的分析方式

面对风险,我们应采取科学全面的分析方式。如环境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对企业所面临的内外部情况进行系统的分析,判断目前的处境从而推测自身现状中潜伏的风险;分解分析是一种对整体进行合理拆分,对拆分下的个体来进行识别,将风险尽可能简单化的分析模式;专家调查,指的是运用专家的智慧能力去判断分析问题,依据专家自身的经验常识,用独特的视野、精准的见解来对整个状况做出合理判断。识别风险的方法多种多样,但重要的是我们应认识到识别风险重要性,维护企业自身利益。

3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风险的防范控制

企业在对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后,应对所识别出的风险采取相应的具有针对性的措施,防范潜在风险转化为企业危机,危害企业利益。企业的领导阶层应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风险的防范控制措施,在实行人力资源管理时对各个项目进行利益再分配,确立明确的外包目标,对外包的各个项目进行系统的资源评价,对比收入与支出的效益,积极与内部员工进行交流沟通,及时了解企业外包实行情况。

31谨慎选择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服务商

慎重的对外包服务机构进行选择,在选择的过程中不仅要对服务的价格进行评估,还需对外包服务商的实力、公司背景、客户群体、服务体系等相关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了解,结合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综合全面考虑外包的模式内容,选择信誉度高并且专业的外包服务商。企业的高层领导项目负责人应对服务机构进行全面且透彻的调查研究,在考虑服务价格是否合理的同时,选择经验丰富且具有实力的外包商。比如企业可通过与服务商合作过的客户进行沟通交流,来获知服务商的业务情况水平、资质情况、外包服务体系等。

32外包动机要明确,对外包内容的进行科学选择

每个企业在进行经营活动之前,首先要明确企业外包活动的目的,不仅要对企业的资源进行全面的分析评估,还要确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程度及具体实施方法,考虑实际操作中的风险性,随之与自身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来确定是全部外包或是部分外包。其次我们的企业还要考虑外部环境的影响来评估企业的自身条件,对实际操作中的成本、收益进行透彻分析,这样不但使企业的外包计划正常有效进行,也使企业避免了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所产生的各种运营风险。此外,企业在慎重的选择外包商的同时,还应该综合考虑到外包商是否能够与企业自身文化相互融洽的问题,只有外包商与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过程中默契配合,才能实现双赢的目的。

33对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商进行有效监控

双方在进行外包活动的过程当中,实际需要企业采用具有法律效力的外包合同来对外包商进行有效的约束。在签订外包合同的同时,不仅应将外包职能进行具体明确的细分,并且应明确规定每一阶段的活动细节和成本的初步预算,以实现企业自身利益不受损害及企业健康稳固发展。

34对信息风险的有效防范

企业在人力资源外包的过程当中,不符合实际的信息或者重要信息的泄露都可能产生风险,这就要求企业在外包中不仅应主动让服务商获知所需的真实信息,反映出企业人力资源活动的实际情况,而且还应让服务商明确他们所要达到的业绩。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对企业和服务商双方来说,是一种双赢的合作,因此在业务流程、管理的机构设置以及经营体系上必须能够达成共识,在双方互相信任的基础上,才能够建立起良好且长久的合作关系,最终顺利地实现外包的预期目标与效果。

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活动的发展,是现代企业经营模式的转变。然而在外包活动过程中,一系列的风险性问题也会随之而来,企业既然选择人力资源管理外包这种新型的经营管理模式,企业的内部负责人员就应重视对潜在或浮现的风险问题进行全面、准确、客观地评估,以便企业能够及时地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其危险性,保证外包活动的实际操作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实现企业的盈利目的,良好稳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吕建中外包——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手段[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2,17(6).

[2]黄翌方人事外包: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趋势[J].现代管理科学,2002(7).

[3]韩红人力资源外包(HRO)J风险规避策略研究[J].交通企业管理,2005(5).

[4]孙泽厚,黄文富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风险管理[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3(12).

[5]刘艳梅人力资源管理的业务外包[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3(6).

[6]皇甫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风险评价及控制策略研究[J].经管空间,2012(7).

[7]马广文,马广武如何培育企业人才成长发展环境[J].中国市场,2013(18).

第6篇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以下简称担保机构)是指政府出资(含政府与其他出资人共同出资)设立的以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的融资担保机构。

第三条、设立担保机构需依照法律及有关规定办理注册。担保机构经注册后方可开展业务。

第四条、担保机构应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组织结构。鼓励担保机构采取公司形式。目前难以采用公司形式的担保机构,应按照上述要求逐步规范,在条件成熟时改组为公司。

第五条、担保机构应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依照规定程序对担保项目自主进行评估和做出决策。担保机构有权不接受各级行政管理机关为具体项目提供担保的指令。

第六条、担保机构应为受托运作的担保基金设立专门账户,并将担保基金业务与担保机构自身业务分开管理、核算。

第七条、担保机构收取担保费可根据担保项目的风险程度实行浮动费率,为减轻中小企业负担,一般控制在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50%以内。

第八条、担保机构对单个企业提供的担保责任金额最高不得超过担保机构自身实收资本的10%;担保机构担保责任余额一般不超过担保机构自身实收资本的5倍,最高不得超过10倍。

第九条、担保机构的业务范围主要是:对中小企业向金融机构贷款、票据贴现、融资租赁等融资方式提供担保和再担保,以及经主管财政部门批准的其他担保和资金运用业务。担保机构不得从事存、贷款金融业务及财政信用业务。

第十条、担保机构要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与贷款金融机构建立业务合作关系,对贷款实行比例担保。担保机构应与贷款金融机构密切协作,及时交换和通报投保企业的有关信息,加强对投保企业的监督,共同维护双方的权益。

第十一条、担保机构应建立严格的担保评估制度,配备或聘请经济、法律、技术等方面的相关专业人才,采用先进的项目评价系统,提高评估能力,加强对担保项目的风险评估审查;注重建立长期、稳定的客户群,积累完整、详实的客户资料,为项目评估建立可靠的信息基础;严格执行科学的决策程序,切实防止盲目决策;加强对担保项目的跟踪,完善对投保企业的事前评估、事中监控、事后追偿与处置机制;强化内部监控,防范道德风险,保证合规经营。

第十二条、担保机构应积极采取反担保措施,可要求投保企业以其合法的财产(包括股权)抵押或质押,提供反担保。

第十三条、担保机构应按当年担保费的50%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按不超过当年年末担保责任余额1%的比例以及所得税后利润的一定比例提取风险准备金,用于担保赔付。风险准备金累计达到担保责任余额的10%后,实行差额提取。

第十四条、担保机构必须遵循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原则运用资金。担保机构设立后应当按照其注册资本的10%提取保证金,存入主管财政部门指定的银行,除担保机构清算时用于清偿债务外,任何机构一律不得动用。担保机构提取的风险准备金必须存入银行专户。其他货币资金,不低于80%的部分可用于银行存款,以及买卖国债、金融债券及国家重点企业债券;不高于20%的部分,经主管财政部门批准,可用于买卖证券投资基金等其他形式。

第十五条、各级财政部门对按照本办法规范运作的担保机构,可给予适当的支持。

第十六条、各级财政部门应积极会同有关部门为担保机构落实反担保提供支持。

第十七条、各级财政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对担保机构的业务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对发现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处理,重大问题应报告当地政府和上级财政部门。

第十八条、建立对担保机构资信的定期评级制度。担保机构定期聘请经财政部门认可的资信评级机构进行资信评级,并向社会公布评级结果。

第十九条、各级财政部门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逐步建立健全对以财政性资金出资设立的担保机构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应综合考虑担保机构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业务规模、代偿损失、资产结构及其社会和经济效益而确定。

第二十条、担保机构定期向主管财政部门报送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以及其他报表和资料,于每月底前将上月的营业统计报表报送主管财政部门;于每一会计年度终了后3个月内,将上一年度的营业报告、财务会计报告及其他有关报表报送主管财政部门。各级财政部门应认真做好对担保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分析工作,并定期向有关金融机构,必要时可向担保机构的注册机关通报情况。

第二十一条、对已经设立的担保机构,由各级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按照本办法的要求进行规范。

第7篇

关键词:LNG液化厂 隔爆型电气设备 风险管理 要点

中图分类号:F4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11(b)-0071-02

近年来,LNG作为新能源得到了广泛应用。而随着LNG液化厂的迅速扩展,越来越多的隔爆型电气设备也得到了应用。但就目前来看,这类设备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多,以至于给企业的安全管理带来了威胁。因此,还应加强设备风险管理要点分析,以便更好地实现企业的安全管理。

1 LNG液化厂隔爆型电气设备的防爆原理及应用

按照《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规定,可以将防爆电气设备划分为多种类型,即隔爆型、本质安全型、气密型和增安型等。其中,隔爆型电气设备就是能够承受进入外壳内部的可燃性混合物在内部爆炸的电气设备。该种设备即便内部发生爆炸,也不会损坏,还能够通过外壳上任何结合面或结构孔形成电气设备外壳,该种结构不会引燃气体和形成外部爆炸性环境。目前,在LNG液化厂中常用的隔爆型电气设备包含防爆断路器、配电箱、起动器、灯、电机和按钮等。而能否做好这类电气设备的风险管理,将直接关系到设备的应用效果。因为在实际应用隔爆型电气设备时,选用有缺陷的产品、一孔多线、接地线不合格、堵头为塑料材质、无封堵盲板、压紧螺母未紧固、结合面间隙宽度过大、壳体腐蚀严重等多种问题的存在都将导致设备出现失效问题。只有加强设备的失效原因分析,然后对设备风险进行有效识别分析,才能够制定科学的设备管理方法。所以对于LNG液化厂电气设备管理人员来讲,想要较好地进行设备的应用,还要做好隔爆型电气设备的风险管理。

2 LNG液化厂隔爆型电气设备的风险管理要点

2.1 做好设备的风险分析

在开展隔爆型电气设备的风险管理工作时,还要做好设备的风险分析,以便制定合理的措施进行不同设备的风险管理。为此,还要建立定量的指标体系对隔爆型电气设备展开失效分析,同时也需要利用专家打分法展开定性分析,从而完成危险度大且概率小的因素的筛选,继而实现电气设备失效风险的全面管理。在实际建立风险分析体系时,还要建立隔爆型电气设备失效故障树,并根据现场检查统计结果进行失效分析指标的量化。在该体系中,隔离型电气设备失效应为顶事件。通过逐步深入分析,则能够得到选用有缺陷产品、接地线不合格、堵头为塑料材质、结合面间隙宽度过大、壳体腐蚀严重等多个基本事件。在计算基本事件产生概率时,可以根据统计得到的现场检查数据和“问题出现频率=问题数/总设备数量”的公式进行计算。为对设备基本事件的危险度展开全面分析,还要根据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实践经验、专家打分和历史数据确定事件危险度,然后将危险度等级划分为四级[1]。从以往的分析经验来看,在LNG液化厂隔爆型电气设备风险管理上,先天存在缺陷、第三方破坏和非防爆产品等基本事件都属于小概率事件,但是具有较高的危险度,需要坚决杜绝。而冗余口未封堵、线圈老化、接地问题、螺栓紧固和一孔多线等问题都属于大概率问题,需要对其进行重点管理,从而使隔爆型电气设备的安全性得到提高。

2.2 制定各阶段风险管理措施

实际上,LNG液化厂在管理隔爆型电气设备时,还要根据设备所处阶段制定不同的管理措施。因为,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电气设备出现各种问题的概率并不相同,所以还应该按照设备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计划。具体来讲,就是应该将设备管理阶段划分为设计、加工制造、采购、安装、运行维护和报废这6个阶段。通过分析各阶段的设备风险,则能够了解哪个阶段出现的问题最多。就目前来看,隔爆型电气设备在安装阶段较容易出现接地线不合格、未封堵、堵头为塑料材质、一孔多线、用防爆胶泥封堵、无填料函、压紧螺母未紧固、第三方破坏等问题,所以还应该重点加强设备安装阶段的风险管理工作。其次,在设备使用维护阶段,则容易出现密封胶圈老化、结合面锈蚀严重、壳体腐蚀严重、紧固螺栓未拧紧或锈蚀严重等问题,还应该针对这些问题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2]。此外,在采购设备时,还应该加强设备防爆等级与使用环境不匹配和产品为非防爆产品等问题的控制管理。而在不同的阶段制定有效的隔爆型电气设备的风险管理措施,并且较好地完成各项管理工作,则能够使隔爆型设备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得到增加。

2.3 优化设备风险管理制度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LNG液化厂使用的隔爆型防爆电气设备较多,同时设备的失效途径也较多,需要做好每个环节的风险管控工作。为达成这一目标,LNG液化厂还应该实现设备风险管理制度的优化,以便从设备管理的各个环节入手完成相应管理制度的建立,继而使设备的管理工作能够得到全面落实。为此,LNG液化厂还应该根据企业设备特点和人员结构对隔爆型电气设备的管理问题展开分析,然后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制度。为实现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需要建立各级从业人员的培训管理制度,从而使设备管理人员在设备选型、安装和使用维护等方面的水平得到提升。在防爆气设备供应商选取方面,LNG液化厂应该做好承包商的资质审查工作,确保承包商拥有合格的设备安装资质。针对采购来的设备,LNG液化厂还应该安排验收人员做好设备的验收管理,以免引入有缺陷的设备[3]。针对不合格产品,则需要及时更换为符合防爆标准规定且经过认证的防爆产品。在隔离型电气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方面,需要制定完善的维护流程,并且要求设备管理维护人员严格按照流程实现设备的维护保养,以确保经过维修的设备能够达到防爆标准状态。

2.4 制定设备应急管理流程

在实际进行隔爆型电气设备管理时,可能会出现一些需要得到应急管理的异常情况。为做好设备的风险管理,还要制定设备应急管理流程。首先,针对设备异常情况,应制定“一单化”报送制度,确保异常情况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上报。而为确保现场人员能够完成异常情况的清楚描述,还要按照固定格式进行报送单的填写,即完成具体设备、损毁程度(着火、泄漏、破裂、穿孔)、周围环境情况、异常发生时间、设备运行压力等信息的填写。其次,针对现场异常,需要先处理后汇报。具体来讲,就是中控人员和工作人员应该立即采取泄压、切断电源或气源等措施,从而有效降低设备的运行风险。再者,针对隔爆型电气设备可能出现的各种失效问题,都应该完成应急处理程序的预先编制。此外,在应急处理的过程中,还应该安排现场负责人进行关键环节的确认,以确保设备异常情况能够得到有序处置。

3 结语

在LNG液化厂中,使用了较多的隔爆型电气设备。加强这些设备的风险管理,才能够为LNG液化厂的安全运营提供保障。为达成这一目标,LNG液化厂设备管理人员还应该做好设备风险分析,并且制定不同阶段的风险管理措施。而LNG液化厂本身也应该实现设备管理制度的优化,并制定设备应急管理流程,从而使隔爆型电气设备的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陈功焱,宋峰彬,姚远,等.LNG接收站设备检修维护的安全措施与管理[J].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2(1):60-63.

第8篇

关键词 复用段保护;双节点;桥接

中图分类号TN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0)33-0225-02

0引言

随着SDH传输设备运用到传输网络中,SDH传输网络的环倒换保护优势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目前的SDH传输网络主要采用通道保护和SDH复用段共享保护来实现自愈。虽然SDH自愈环保护的运用很好的解决了原有传输网络的脆弱性,但同时也偶尔会出现SDH传输环路不能够成功进行环倒换保护的问题。笔者对曾经经历的一次SDH自愈环保护倒换失效的案例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求在今后的传输网络维护工作中能够加强设备的维护,预防此类故障的发生。

1案例发生情况

某日,中国电信秦皇岛分公司传输网络郊县GF2488-01B型传输骨干环出现一起较为复杂的传输故障。具体故障现象为:E节点交叉盘有MS-bridge桥接告警,E向2.5G光盘出现R-LOS告警,光分支槽位L1出现SPI-LOS、DP-AIS告警;D节点出现脱管;C节点同时出现振荡型MS_SD告警(前期没有此告警);其他网元没有异常告警。相应的D、E、F、a、b节点的业务全部中断;1、2、3、4、5、6、7节点的C网业务中断,其他业务正常。具体传输组网结构如图1:其中STM-1通道保护环2为双节点保护方式。

2 故障处理初步定位

由于E节点至D节点、E节点至a节点的光路存在同缆现象,虽然网管不能监控D节点的情况,但根据传输网管上E节点告警信息,则可以分析出该段光缆出现故障。由于正常情况下,这两处断缆,不应该存在业务中断的问题,传输环路中一定还存在其他的隐性故障。

带着这一疑问,对中断业务的电路时隙进行了查询,发现正常情况下,D、E、F节点的电路从按顺时针方向在中心局1、2落地;a、b节点的G网电路时隙通过E节点,再按逆时针方向到达A节点,在中心局1落地;a、b节点的C网电路时隙通过D节点,再按顺时针方向到达B节点,在中心局2落地;F节点所带的155M通道保护环内7个节点的C网电路同过F节点按顺时针方向到达B节点,在中心局2落地;c、d、e、f、g、i、j节点的所有电路均通过E节点,按逆时针方向到达中心局1、2落地。

结合C节点西向光盘出现振荡型MS_SD告警,分析、对比中断业务的电路时隙,查找中断业务时隙的共同点,发现所有故障的电路时隙均同过D节点,进一步将故障定位到D节点或者C节点的西向光盘,光缆故障后存在的隐性故障,致使骨干环倒换不正常,引起业务中断。

3 故障处理过程

1)根据网管告警现象,初步判断在D和E之间光路中断的情况下,D节点传输设备故障或者C节点W向光盘存在隐性故障从而导致该骨干环环保护倒换失效。通过传输网管关闭C节点西向光盘激光器以及利用网管强制复用段倒换操作,试图通过人工进行强制倒换恢复D、E、F节点及STM-1通道保护环的业务,均未成功;

2)维护抢修人员到达最近的C节点机房,将C节点的W向光盘的光纤拔掉,传输设备没有产生复用段倒换告警,拔插该2.5G光盘后,C节点高阶交叉盘产生MS-BRIDGE桥接告警,但业务仍未恢复。定位出隐性故障点不在C节点,而在D节点;

3)另外一组维护抢修人员到达E节点,将E节点的东向光盘进行拔插,E节点的MS-BRIDGE告警重新刷新,F节点所带的STM-1接入环中断的C网业务和E、F本站业务恢复正常;

4)维护抢修人员到达D节点,拔插本站E向光盘,本站及a、b节点的业务未能恢复,更换D节点的东向光盘后,本站及a、b节点的业务恢复正常,环路处于正常的倒收状态;

5)线路代维人员对挖断的光缆进行重新熔接,传输系统全部恢复正常。

4 故障事后分析

由于D和E节点之间的光路中断,D节点的东向光盘存在隐性故障,C节点的西向光盘随之产生振荡型MS_SD告警,造成D节点脱管。这种情况导致触发APS桥接的K1、K2字节状态异常,进而C节点没有触发复用段保护倒换,同时C节点向其他节点发送的K1、K2字节信号也出现异常,造成整个APS系统的倒换状态不正常。网管上进行强制复用段倒换同样是基于K1、K2字节来触发桥接,因而也不能够强制触发桥接。

拔掉C节点西向光盘后,W向群路接收的信号完全失效,C节点高阶交叉盘被动进行桥接。由于E节点此前从告警上看已经桥接,但是从盘内部查询工作状态不正常,导致E节点光盘的K1、K2命令出现软故障,发送错误的K1、K2字节指令,导致桥接失效。业务仍然中断。

对E节点的东向光盘插拔后,等效于对E节点的东向光盘K1、K2字节指令重新复位,卢龙的交叉盘收到正确的指令字节,又重新进行桥接,此时F节点带的STM-1接入环业务恢复正常。但由于D节点的E向光盘故障,且西向光路仍旧中断及a、b节点仍处于开环,所以D和E节点共同下挂的a、b节点业务仍不能恢复。

更换D节点的东向光盘后,D节点和C节点之间的通路恢复正常,之后两个节点之间的桥接恢复,D节点以及D节点和F节点共同下挂的a、b节点业务恢复正常,环路处于正常的倒收状态。

5结论

此次传输网络故障的原因在于D节点存在隐性故障,在D节点和F节点光路中断的情况下,由于D节点的隐性原因造成复用段倒换指令字节K1、K2传送的信息不正常,从而引起保护倒换失效,造成大量业务的中断。

为了避免再次出现类似故障,建议在传输网络的日常维护工作中,尽量增加SDH环倒换测试,及时的发现,并排出故障隐患。

另外,在传输故障处理的过程中,一定要留心每一个告警信息,从中断业务的共同性着手进行分析、定位故障;故障处理一定要沉着、冷静,每一步操作必需心理有数,不要扩大故障范围。故障处理本着“先抢通,后详细分析”的原则。

参考文献

[1]肖萍萍,吴建学,等.SDH原理与技术.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