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对古典文化的理解

对古典文化的理解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0-13 16:07:5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对古典文化的理解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对古典文化的理解

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古典音乐接受

古典音乐是音乐艺术文化体系中的重要构成元素,引导大学生加强对古典音乐的学习,增强大学生对古典音乐的接受意识,能够促进学生音乐艺术素养的培养,为大学生深入学习音乐文化知识奠定基础。因此在高校开展古典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应该针对古典音乐进行系统的分析,并结合大学生的特点和古典音乐教育需求以及教育现状等制定更加科学的教学指导方案,有效提高学生对古典音乐的接受意识,增强古典音乐教育教学实际效果。

一.古典音乐

古典音乐广义上就是已经进行长时间传承和传播具有持久价值的音乐艺术形式,其主要是相对通俗音乐和轻音乐提出的。一般情况下对古典音乐的内涵进行解读,发现其是一种高度关注音乐艺术价值取向和人生意义的音乐形式。在古典音乐的发展过程中其更追求音乐艺术的语言表现形式、艺术表现手法以及音乐技巧方面的创新,在具体音乐艺术的呈现形态方面具有复杂性和技术性的特征,不仅要求听众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可以形成对音乐艺术的良好感知,还希望听众能够具备敏锐的感受能力,能在欣赏过程中获得相应的审美经验。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由于一般没有接受过系统的音乐艺术教育,造成大学生对音乐艺术的理解不够深刻,在欣赏古典音乐时也难以感受到其艺术美感,因此对古典音乐的接受度偏低,甚至部分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学习存在抵触心理。所以要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和古典音乐艺术的发展需求开展古典音乐艺术教学,有效促进大学生古典音乐艺术的接受程度得到明显的提高。

二.大学生对古典音乐艺术的接受现状

针对我国当代大学生对古典音乐艺术的接受情况进行了适当的研究,发现大学生接受古典音乐艺术的程度存在普遍偏低的问题,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产生了相应的不良影响。结合相关调查数据看大学生对古典音乐艺术的接受现状,发现集中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

(一)大学生接受古典音乐的程度不平衡

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不同专业的高校大学生对古典音乐艺术的接受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文科学生一般接受程度偏高,理科生对古典音乐艺术的认同感则有所不足[1]。主要原因是学生在欣赏古典音乐时无法理解古典音乐,也不能产生良好的艺术审美感受,造成学生的欣赏体验感严重不足,打消了学生学习和接受古典音乐知识的积极性。

(二)大学生接受古典音乐的主动性不足

一般情况下如果学生喜欢古典音乐并愿意接受古典音乐,就会自觉搜集一些古典音乐加以欣赏,并有意识的从多渠道获取相关音乐素材,尽量创造更多学习古典音乐的机会。但是由于大学生对古典音乐的认同感偏低,对古典音乐学习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大学生一般不会主动获取古典音乐方面的知识和素材,学习古典音乐的过程中出现了被动学习和被动接受的情况,会影响古典音乐接受效果。

(三)大学生接受古典音乐的目的不够明确

科学合理的设置学习目标是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关键,但是综合分析当前大学生学习和接受古典音乐的情况,发现存在的明显问题是教师没有为学生设置明确的目标,学生学习和接受古典音乐的目的不够明确,甚至部分学生学习古典音乐主要是为了附庸风雅、随波逐流,亦或是为了完成学业,学习古典音乐的目标引导性严重不足,会制约大学生学习古典音乐过程中对古典音乐艺术的认同感,不利于大学生对古典音乐接受程度的逐步提升[2]。

三.有效提高大学生对古典音乐接受程度的建议

在明确分析当前我国大学生古典音乐接受现状的情况下,为了能够促进古典音乐教育作用的发挥,奠定大学生培养工作的基础,新时期在指导大学生学习古典音乐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对大学生实施有效的教育指导,改善大学生对古典音乐的认识情况,使大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古典音乐方面的知识,为古典音乐教育的落实和大学生广泛接受古典音乐创造良好的条件。具体分析,在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要想循序渐进的提高大学生对古典音乐的接受程度,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进行系统的解读。

(一)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音乐审美观念

从当前大学生古典音乐接受情况的调查研究能够看出,目前大学生不喜欢古典音乐主要是由于大学生无法对古典音乐艺术形成深入的理解,大部分学生表示他们“听不懂”古典音乐,也难以感受到古典音乐的艺术美感[3]。针对这一情况,部分教育研究人员提出古典音乐教学应该转变传统教育中存在的文学化和美术画的倾向,避免使用语言文字的方式向学生呈现古典音乐的内容。换言之,音乐教师应该明确认识到,对古典音乐的理解不能将使用语言文字表述音乐作为标准,而是应该认识到音乐艺术所塑造的形象本身具有不确定性,在教育实践中要求学生“听懂”古典音乐并使用语言文字表述出来的做法是错误的。所以,在高校教师指导大学生欣赏古典音乐的过程中,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音乐审美观念,在欣赏音乐时能够体悟和感受到古典音乐旋律的形式美,在高低起伏的音乐中获得情感共鸣,进而增强学生的音乐欣赏体验感。如此,学生在欣赏古典音乐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古典音乐的艺术美感,学生对古典音乐的认同感必然会明显的增强,其接受古典音乐的程度也会有所提升。

(二)开设专门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

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是提升学生文化艺术接受能力的重要课程,高校针对学生古典音乐接受程度偏低的情况,应该有针对性的开设专门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对学生实施相应的公共艺术教育指导,并为学生提供参与艺术选修课程的机会,有效对学生的文学艺术修养加以强化。在开设专门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后,为了保障课程教学作用的系统发挥,还应该注意加强对课程的管理,从课程教学目标的设置、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到课程考核评价,都应该按照人才培养工作的实际需求制定相应的管理规范,并且积极选择业务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音乐教师对学生实施古典音乐教育,增强古典音乐教育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基于公共艺术教育相关课程的学习主动参与到古典音乐课程的学习方面,增强对古典音乐的接受程度,为学生音乐艺术修养的培养奠定基础[4]。

(三)积极组件丰富多彩的学生艺术社团

在学生艺术社团中宣传古典音乐并组织学生加强对古典音乐的学习和接受也是提高学生接受程度的重要方法。在高校针对本校学生开展音乐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古典音乐接受需求适当的开设管弦乐团、合唱乐团等,并将古典音乐艺术作为核心组织学生参与排练和演出活动,借助古典音乐艺术活动对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加以丰富,有效提升大学生的人文艺术修养[5]。同时,在艺术社团中,结合教师的指导也可以有意识的让社团中的学生加强对古典音乐的学习和了解,并适当的组织学生结合现代音乐艺术理念对古典音乐进行合理的应用,创编新的音乐艺术形式。如此,高校大学生就能够形成对古典音乐文化的深入认识和理解,拉近学生与古典音乐艺术的距离,增强学生自主接受和自主学习古典音乐方面知识的意识。

(四)积极营造轻松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会发挥出文化熏陶和环境影响的作用,增强学生对古典音乐文化艺术的认同感,促进大学生古典音乐文化艺术的接受程度得到明显的提升。在具体将古典音乐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学校可以积极组织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并且长期将古今中外的古典音乐艺术引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并适当的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学生以古典音乐艺术为核心进行适当的沟通和交流,有效加深学生对古典音乐艺术的认识和理解,逐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6]。此外,在将古典音乐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学校可以适当的邀请相关专家和学者到学校中开展讲座活动和表演活动,让学生能够与古典音乐艺术文化进行直接接触,在和谐的校园音乐艺术文化氛围中接受相应的熏陶,进而改善学生对古典音乐的认识情况,促进学生对古典音乐艺术文化的学习,进而真正发挥出古典音乐艺术文化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的作用,为将高校大学生打造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综上所述,古典音乐是人类音乐艺术文化体系发展过程中得以良好传承的精髓和经典内容,在高校大学生人才培养工作中,加强对古典音乐的重视,提升大学生的音乐审美品味,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的人文艺术修养,为大学生的未来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结合当前大学生古典音乐接受现状,应该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让大学生在学习和探索过程中能够真正感受到古典音乐的艺术魅力,进而增强大学生对古典音乐的认同感,有效增强古典音乐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戚昭君,姜力宾.当代大学生对古典音乐接受现状的探析[J].黄河之声,2017(19):60-60.

[2]胡爽.浅谈西方古典音乐与幼儿多元发展[J].北方音乐,2016,36(9):132-132.

[3]张乐心.贝多芬在中国--西方古典音乐接受问题个案研究[J].音乐传播,2016(3):123-123.

[4]王樱朴.浅谈电视文艺晚会中古典音乐的“流行化”改编--以《最忆是杭州--G20杭州峰会文艺晚会》为例[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12):81-82.

第2篇

大学生对古典诗歌学习缺乏兴趣,教师在教学中程式化地去教,造成了古典诗歌艺术价值的贬值。其原因是多样的,主要有:大学生觉得古典诗歌意境不明晰,古诗词艰涩难懂,理解困难。第二,现代人们的性格浮躁,缺少深沉的品味和审美,而古典诗歌需静下心来慢慢品味,细细领悟而后内化为思想。显然,现代社会的文化环境和氛围不利于古典诗歌的成长和发展。第三,我们学习的目的往往急功近利,缺乏人文知识的累积。综上所述,多方面的不足与缺失,造成了在大学语文中古典诗歌不被重视,大学生学习古典诗歌兴趣淡薄。所以,我们需要研究大学语文的古典诗歌教学,激发大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兴趣,使古典诗歌的精髓得以继承和发展。

二、大学语文古典诗歌教学策略研究

学习古典诗歌是为了发展美、感受美、鉴赏美,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感悟风花雪月、人情世故,是为了陶冶情操,提升修养。但很多大学生无法了解学习古典诗歌的真正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教师的督促下,学生也只能把学习古典诗歌当作苦差事,无奈地去做。因此,首先要让学生对学习古典诗歌有兴趣。因此,我们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结合大学生的心理,激发他们学习古典诗歌的兴趣,在精神美与文化美的层面上去教,将古典诗歌的教学提升一个品位层次。

(一)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兴趣

在古典诗歌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到学习主体———学生,应该让学生带着兴趣去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前,应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预习、准备,让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包括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简介。这个活动可分组进行,以小组模式去搜集,人人参与,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性与积极性,使其在搜集过程中加深印象。把这些搜集的资料整理到一个固定的本子上,当学到同一个诗人或同类型诗歌时,有助于比较学习,还可以随时复习。在课上,教师更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愿意去学,乐意去学。在讲解时,可运用多媒体,包括相关歌曲或图片。比如,讲到李煜的《虞美人》时,可以放邓丽君演唱的《虞美人》作导入,讲到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可以放一些图片,让学生感受一下境界之美。为了活跃气氛,教师可以让学生们玩诗歌接龙游戏等等。课后要巩固复习,鼓励学生自由创作、学以致用、大胆创新。鼓励学生以诗歌形式写日记或周记,然后评比优秀作品,贴于教室,以此互相学习和激励。

(二)讲解过程中学习诗歌文化

古典诗歌文化博大精深,它具有独特的体裁样式,非凡的文字内涵,含蓄的情感韵味。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还要熟悉诗人的不同风格。既要学习诗歌的文字内涵,又要体味诗人的情感流露。此外,还要领悟诗歌的奇妙构思、夸张想象、优美诗句及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表达方式等。

1.结合写作背景,反复吟诵。作为教师,在课前要有充分的准备,在讲解古典诗歌时,首先要解说诗歌的写作背景及诗人的生平。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回答或分组回答,运用他们收集的资料,教师予以点拨、补充和总结。古典诗歌需要反复吟诵,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朗读教学中,要体会诗歌的音乐美和韵律美,根据所含不同情感而选择不同的音调,用心去感受。如用愉悦、轻快的语调去读《钱塘湖春行》,感受西湖美景及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读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则要用感伤、低沉的语调,诗人吊古伤今,对人生苦难、生不逢时、理想破灭的愤懑之情一泻而出。

2.教师精讲与学生自学相结合。古典诗歌的教学中还可以选定作品精讲,同类型或易理解的诗歌可略讲或交给学生自己交流学习。这样既可以节约时间也可以锻炼学生。我国古典诗歌类型多样,但按内容主要分为:写景咏物诗、赠友送别诗、羁旅思乡诗、边塞诗、咏物怀古诗等。比如李商隐的《锦瑟》就需要教师详解。因为这首诗歧义多解,可以让学生讨论,自由发表见解,最后点明多以“悼亡诗”“身世诗”为其主旨。但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在了解诗歌背景后,便可意会其为一首赠友送别诗,学生易理解。有些诗歌内容易理解,重点讲其艺术特色即可。比如柳永的《雨霖铃》,熟读后我们了解了这是一首离别诗,诉说了依依惜别的离愁别绪。但这首词,上阕为实景,写眼前的离别,下阕为虚景,写设想的离别后的场景,虚实相生,而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还用了点染手法。“点”表意语,“染”表情语,第一句为“点”,第二句为“染”,先点后染,情意更浓。在学习古典诗歌过程中,较容易或相似的古诗词让学生分析,可培养其自主分析作品的能力和鉴赏能力。例如,王昌龄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其中所写四种景物很容易被找出,“大漠、长河、孤烟、落日”,从字面也可以理解所写的北方荒漠的旷远荒凉之景。但深入思考一下“孤烟“”落日”的特点是什么?这个特点又说明了什么?“孤烟直”说明无风“,落日圆”更衬托了大漠的孤寂与荒凉。学生深入学习,也不难解。

3.比较中彰显诗歌多样文化。古典诗歌类型种类繁多,风格迥然不同,意旨也丰富多彩。这与诗人所生活的历史时期、思想信仰、气质性格、生活实践等有重大联系。古典诗歌按主题划分主要有:忧国忧民、感怀身世、寄情山水、淡泊世俗、离愁别绪等等。

(1)在诗歌教学中可以将同种题材或主题的诗歌放在一起讲解。比如,同样写愁,李白的“举杯消愁愁更愁”使愁成了再生资源;秦观的“无边丝雨细如愁”使愁细化;“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形象地描写了多愁,将其量化。

(2)可以把同一诗人不同时期的诗歌拿出来对比学习。比如,苏轼属于豪放派还是婉约派,可以让学生查阅资料,交流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热情。“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可以读出他的激昂澎湃,可谓豪放洒脱;而“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又可见其柔情温婉;“一蓑烟雨任平生”又可体现其超然物外的旷达虚无。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苏轼在现存诗词中,多为婉约清丽的婉约词。

(3)还可将生活于同一历史时期而风格迥异的诗人放在一起比较。李清照、岳飞、辛弃疾都生活在金兵入侵的时期,都激愤难平,愁绪万分,但词作风格却不同。李清照感情温婉;岳飞则“怒发冲冠”“仰天长啸,壮怀激烈”感情一泻而出;辛弃疾的《摸鱼儿》“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将激愤回荡在字里行间。

第3篇

关于古典诗词,人们常说的就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作”。没有人会否认,“腹有诗书气自华”。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古典诗词浸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国文人的心灵,滋养着他们的精神。他们通过诗词的创作,或言志,或叙事,或写情,或描景……又不断给它注入新的内容,使之更加丰富。

自清末民初之后,古典诗词的创作随着白话文的崛起而逐渐消退。由于教育制度的变迁,古典诗词随着古文一起,被白话文所写的现代诗所取代。然而,古典诗词的地位仍不可取代。在陶冶性情等方面,与今天的我们仍然有着难以言喻的亲近感。

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一股解读古典诗词热在书市悄悄兴起。名不见经传的80后女子安意如凭着自己对古诗词的理解写出了《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思无邪》、《陌上花开迟迟归》。这些书本本畅销,多次在卓越销售排行榜名列前茅。按照发行方北京华文天下图书有限公司总经理辛继平的说法,“安意如的书有这么大的销量,确实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后来我们分析,这是因为社会很浮躁,所以读者需要追求内心的平静。而安意如解读古典诗词的文字又很优美,恰好适应了这种审美需求。”

之后,媒体爆出了安意如涉嫌抄袭网友江湖夜雨的负面消息,安意如在博客上向江湖夜雨表示了歉意,同时否认抄袭。因为安意如的走红,江湖夜雨也签约最早出版安意如三部著作的公司,近日推出了解读《全唐诗》的《长安月下红袖香――盛世浮华下的女子背影》。

对比安意如和江湖夜雨的著作可以发现,两人文风确有不同。有读者评论称,“听江湖夜雨谈诗词,如坐山中松下听高士论道,剪烛论心,天苍苍野茫茫,自知‘人间正道是沧桑’;听安意如说诗词,如听恋爱中的小女儿说情话,执子之手,情切切意绵绵,只愿‘人生若只如初见’。”而一部分对古诗词毫无兴趣的读者则表示,通过江湖夜雨和安意如的解读、品味,感觉理解了诗词的意境,江湖夜雨所讲述的那些诗词背后的故事和引述,不仅能加深读者对于诗词的理解,还融汇了很多古代社会、文化的知识。

第4篇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古典诗词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无可替代的瑰宝。如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需要认真思考。

首先,古典诗词有着形式美。古诗尤其是隋唐以后的诗词具有建筑美和音乐美,特别讲究对仗对偶,句式整齐,如,律诗、绝句等。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美不胜收。

其次,具有生活美。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引导学生联想,春天的景象,播种的季节,万物复苏,暖风细雨,春雨下得多么及时,满足了农民的渴望,自然就领会当春发生的好雨,知时节更知人心。

最后,创设情境,含英咀华,引导学生欣赏古典诗词的意境美。意境是艺术境界,是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的完美统一。如,《山居秋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写秋天景象淋漓尽致,刚下完秋雨的山林清新自然,月辉朗照山林,清泉响动,产生动态美感。生活中的景象触手可及,激发想象,引起兴趣,享受美感,熏陶情感,净化心灵。

二、领悟精髓,感受祖国文化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诗经到楚辞,从唐诗到宋词其内涵极其丰富,其语言含蓄而精练。教师要引领学生读懂读透,一起把玩、赏读古诗词。方法有很多,如,诵读、赏析等。我国古诗词遣词造句十分精妙,讲究“炼”字“锤”词,许多诗词语言往往因一字或一词而境界全出,读来令人荡气回肠,思及万里。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古诗词,咀嚼其无限滋味,认真揣摩赏析,捕捉画龙点睛的诗词语句中蕴含的文化精髓。

好的诗词都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赏析诗歌时,对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深邃的文化精髓,需发挥想象、联想、类比等方式让学生加以领会,才能更加透彻地理解,从而达到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含英咀华,领悟吸收民族文化精髓,感受祖国文化的无尽魅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爱国主义感情,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三、挖掘内涵,追求人文素养

教学中要挖掘古诗词的丰富内涵,重视其熏陶感染作用,注意其价值取向,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挖掘古典诗词丰富内涵,传承其所包含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人文精神,要让古诗词课堂成为语文教学中最美的、最有文化内涵的课堂。要引领学生感受古诗词之韵律美,也就是古诗词的节奏、押韵和平仄等。要挖掘其语言美。要让学生与诗人对话,走进诗人内心世界,触摸到诗的灵魂。要挖掘体会意境美。教学中要抓住意象,品味意象中所寄寓的感情,体会意境,挖掘古诗词的丰富内涵,传承其所包含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人文精神。

四、积累感悟,引感共鸣

现代语文课堂需要学生大量的古典诗词积累,内化为学生的传统文化财富,引发中国文化的情感共鸣,从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古典诗词是承载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但与今天时空相隔,一些词义的理解有异,加之工业文明对生活观念的冲击,学生的接受理解会遇到一些困难,教师要循循善诱,用美丽灿烂的古典诗词去滋润学生的心田。要积极引导学生善于积累。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理解古典诗词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积累。量变会引起质变,积累多了,感悟丰富了,诗意在流淌,文化在不断积淀,就会引发学生心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共鸣。

第5篇

【关键词】古诗词 诵读 目标 创新

在中国历史传统文化中,古典诗词历经了几千年岁月淘洗流传下来,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是华夏文明的核心,是传统文化中的奇丽瑰宝。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包蕴厚重,意存高远,能够感化人,启发人,教育人,团结人。它如璀璨的明珠照耀着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教育,德育即根,只有培根固本,民族之树才能枝繁叶茂,勃发生机。

幼儿诵读古诗词,从而认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文化精英,了解先辈的心境;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加强人文修养,陶冶他们的情操,增强民族自豪感,增强爱国主义思想教育。这是幼儿园语言领域的目标要求:“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幼儿应“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收人类优秀文化营养!”然而,幼儿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和感情体验,对传统文化知识接触不多,要想让他们喜欢古诗词、热爱古诗词,需要教师花一番功夫。我们从美国心理学家托兰斯所提倡的创新性阅读中得到启示,以培养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为终极目标,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了以下几种古诗词诵读教学方式。

一、诗中掘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孩子不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便不会有创造性思维产生。为了让孩子在积极的思维中对古典诗词产生探究感,教师常常向孩子激疑。如教《春晓》时,教师问“花落知多少”句中的“知多少”是“知”还是“不知”?在这看似无疑处设疑,能引发孩子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有的孩子说,“知”就是不知,一觉醒来不知掉了多少花朵;有的说,“知”就是知道,因为“夜来风雨声”,诗人一夜没睡好觉,所以诗人知道花落了很多;还有的说,“知”既是知道又是不知道,因为诗人听到了风雨声,所以知道花落了很多,但究竟落多少却不知道,也无从知道。各种理解拓宽了孩子的思路,丰寓了诗的意境,对幼儿创新思维的发展有很大促进作用。

二、诗词比读

比较是认识事物异同的方式,是启迪思维、深化理解的途径。阅读古典诗词时,教师应让孩子对诗词进行思路、中心、语言、意境比较等,在比较中读出异同、优劣。我们把《别董大》《赠汪伦》这二首诗教给孩子后,并让他们比较二首都写离别的诗在意境上有什么区别。幼儿通过品味、理解和体会,师生一起找出《别董大》以悲景写豪情,“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奋发精神尽显其中;《赠汪伦》却是叙事体,“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感激、依恋全在诗句之中。再如教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体会“登高才能望远”的人生哲理,孩子的眼界开阔了,创造性思维也得以发散。

三、实景赏诗

观察是思维的知觉。结合古典诗词教学恰当地开展一些走进大自然的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李白的《独坐敬亭山》和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时,体会李白是怎样与山融为一体,或者是在自然界中寻找知音与伴侣的。“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同时缺少伴侣和朋友的孤独。学习“西江月”时,我提议家长在夏夜的晚上带孩子去看月亮,听鸟惊、蝉鸣、蛙噪这些校外夏夜特有的音响,以及夏天天气变化的突然和夜行乡间的轻松和有趣。分享作者对丰收所怀有的喜悦之情以及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孩子的心畅游在浩瀚的苍穹,古人与我们竟是如此地接近!家乡中的一草一木,一水一石都是我们教学古典诗词的源泉,四季更替,山水日月更是我们教学古典诗词的天然道具。熟悉的画面,暗合的诗意,使孩子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四、描摩诗境

古典诗词是最袖珍、最精炼的文学样式,它往往借助意象来渲染气氛,借助跳跃的诗行来表达一种意境。课堂上教师要求有幼儿发挥想象,用描述的方式将这些诗词转化成一幅幅鲜活生动的画面。这不仅有助于幼儿读懂原诗,而且也使他们读出画面,读透意境。如:教学《宿新市徐公店》一诗时,在公园里享受春天的色彩。回到教室引导幼儿把诗句变成一幅优美的风景画,让他们自己动手绘出一幅彩画,使他们在体验创作乐趣的同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在孩子动手绘图以后,我们再演一演“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让画面在幼儿面前立体化、活起来;在扮演诗中角色的时候,充分调动了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把诗句没有绘出的而生活中有声动态的想象出来,极大地丰富了画面,也成功体验了诗的意境。学习完这首古诗后,教师采用以诗引诗的方法,把学过的《江南好》,学一学、画一画,在似曾相识的诗句中,再次体会到了乡村生活的诗情画意和诗人热爱春天的情感。

五、活用古诗

在孩子背诵积累了相当量的古诗词以后,教师鼓励孩子学以致用,把古诗词名句与口语结合在一起。当让孩子描述春天的时候用“碧绿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和“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描述夏天或观赏荷花时自然而然地引用“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进而想到“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蜒立上头”,称赞荷花的“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有一次,一位家长告诉我他们一家秋游,在山下停车在民族园吃饭,他三岁多的儿子,眼看大山,顺口说出:“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当时不但家长很是吃惊,就连周围的旅客也很惊奇。家长一直在夸奖我们经典诵读教学开展得好。虽然孩子在运用诗句不一定很成熟,不是很恰当,但至少说明诗句进入了他们的生活,激活了他们的情趣,达到了积累与生命体验相结合,为以后丰富自己的气质和品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六、品味审美

美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心理引导和情感陶冶,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逐步培养其热爱生活,崇尚美好事物的精神境界,所以,在古诗文诵读教学中,不只是引导幼儿感知美、感悟美,同时还要逐步培养幼儿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幼儿诗词教学中,要引导孩子认真体会和领悟诗歌的内涵,同时要注重对美好事物的理解,培养其鉴赏美的能力,通过对诗歌描写的人、物、情、景的分析。知道为何美?美在何处。对美形成一定的判断和鉴别能力。如在教学《墨梅》这首题画诗时,孩子通过朗读,观看梅花视频和国画,想象意境,体会感情。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说出这首诗为什么美?美在那里?在思考问题的同时提高了审美能力,潜移默化地达到了审美教育的目的。可以说,有了教师的创新教学,才有幼儿的创新学习。古典诗词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让古典诗词教学插上创新的翅膀,让孩子的创新能力与之一起高高飞翔,批判地吸收和创造性地继承,是我们幼儿教师责无旁贷的义务。

第6篇

一、现今我国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的现状探析

面对现今高速发展的教学思想而言,如若我国的中学古典诗歌教学不对自身诗歌的教学现状进行系统性的分析与研究,势必会严重影响整个中学诗歌教学的未来发展。为此,笔者在这里对我国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探讨。

1.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的指导思想仍处于不明确的发展阶段

自从我国在1976年文化革命结束之后,我国的中学教育就开始不断地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引入中国的古典诗歌文学,借以来不断让中学生能够更为顺利的继承古典文化。但是由于其每年的中学大纲都会发生变化,使得我国的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的内容与课程一时陷入了僵局。再加上,我们的中学古典文学的大纲对诗歌的指导思想不明确,使得我国的中学古典诗歌教学一时陷入了僵局。如在2000年的教学大纲中对我国中学古典诗歌教学要求“诵读古代诗歌和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这种模糊不清、指导思想不明确,使我国中学古典诗歌教学陷入了僵局。

2.中学古典诗歌教学中的教学定位问题

对于该问题而言,其主要的产生原因是现今的中学古典诗歌教学往往是一些无据可依的文章,虽说其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但由于现今的中学古典诗歌在教学中的大多数文章都是没有特有的思想文化背景与现实的历史年代性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势必会造成中学古典诗歌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很大的随意性。这种随意性,使得中学古典诗歌在教学的过程中出现教学定位困难以及教育误区的现象发生。如在教学《论语》的过程中,只是在教学中简单地解释论语的每一句意思之后,要学生进行背诵,这种降低古典文学素养的古典诗歌学习不仅不能为学生增加任何的思想提升,还会让学生对其产生深深的厌恶。这种教学目的与目标的简单化,使得许多学生认为学习古文的目的只是简单性的增加一些文学底蕴,让学生只能感觉到现今学习古典诗歌只是为了应付高考,背诵就可以了,完全不把握诗歌的意境,如不把握李商隐《无题》中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真正意境,降低诗歌的欣赏性。另外,再加上现今世人对古诗育人要求狭隘地理解为政治思想教育,更使得中学古典诗歌教学长期以来承担思想道德教育功能之一,这种单一性的传播方式,使得诗歌教学带上太多政治色彩,窒息了学生的美感体验。

3.现今古典诗歌的教学方法仍欠新意

该问题主要是由于现今的教学方式仍是以老师言传身教为主,使得整个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的方式过于陈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觉得整个文学课堂死气沉沉,没有任何的活力。这种教法单一、死气沉沉以及学生没有任何主体性的教学方式,使得整个中学古典诗歌的教学方法与理念方式严重分离,从而在本质上影响了中学古典诗歌的教学。

二、提高我国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的解决对策探析

面对我国的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现状,我国的教育管理者以及大纲的编写者势必要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与改变,让我国古典诗歌可以得到顺利的传承。因此,笔者在这里为提高我国中学古典诗歌教学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措施,以期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我国中学古典诗歌教学。

1.要最大限度的提高我国中学教学的综合素质水平

对于现今中学古典诗歌教学而言,中学教师必须具有丰厚的古典教学底蕴,不能让没有教过古典教学的教师去传授古典诗歌的思想,从而使得整个中学古典诗歌教学存在漏洞与不足。因此,教师要尽自己最大努力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教师自身要对我国的古典诗歌教学要有浓厚的兴趣,如若自身都没有任何的兴趣,势必会导致整个课堂死气沉沉,影响教学质量;其次,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古典文学素养,借以来降低教学中出现的错误的发生;再次,教师要具有较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式,从而使得较沉闷的教学课堂变得“灵活”起来;最后,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还要不断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增加整个中学古典诗歌课堂的气氛。

2.教学大纲要不断完善

该措施主要是针对现今中学教学大纲的模糊不清而言的,只有不断完善中学的教学大纲,才能在本质上彻底的为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提供真正的启明灯作用,才能最大程度地让教师抓住教学的重点以及让学生能充分的了解古典诗歌的真正意义。

3.教师在教学古典诗歌时要不断探索新的方法

对教学中教师的方法,其不仅仅是影响学生完成教学目标以及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还是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是对于较难理解、较沉闷的中学古典诗歌而言,一个好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还能更好地改善课堂的教学氛围。因此,教学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来提高中学古典诗歌教学质量。

第一,巧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该方法是充分利用了学生的好奇心,来加强课堂的氛围,从而让学生爱上古典诗歌课堂教学。

第二,扩展课文内容,开阔学生视野。该方法主要是利用文章的历史背景,使枯燥乏味的古典诗歌课堂教学能具有更高的故事性,从而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期做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益的作用。

第三,注重迁移,立足于今。其主要是通过现今与古代互相联的方法,让学生能充分理解文章的意义,让学生觉得古典诗歌离我们并不远。

第7篇

因此,如何使借用“它山之石”,却不会“跑味”、“窜味”,则是每个古典舞人应该思考和积极实践。故而,本文将以优秀的双人舞《萋萋长亭》为例,分析古典舞双人舞在编导上如何通过舞蹈的节奏、基本动律,双人舞的配合以及人物形象,使舞蹈贯注了古典舞独特的意蕴,而演员如何通过舞蹈动作的完成,细节的戏剧表演以及内心情感的外露,使整个节目韵味悠长,并得以使中国古典舞的双人舞在参考、借鉴其他优秀舞种的艺术成果的同时,传承、延续中国古典舞的艺术传统。

关键词:古典舞;双人舞;《萋萋・长亭》

中图分类号:J7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11-0149-01

一、从舞蹈作品角度看《萋萋长亭》双人舞

《萋萋长亭》取中国古典诗词中“长亭送晚”的意韵,例如《古诗十九首》中就有类似的“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上马加餐饭,下马长相忆”的诗句,民国李叔同也有“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歌词。编导梁群、刘琦是对中国古典舞有着深刻理解的编导,他们以华彦钧的传世之作《二泉映月》作为感情基奠,同时还借用了芭蕾舞双人舞、现代舞双人舞的一些编排技巧和技法,表现了一对男女在送别时,依依不舍,相互挽留,哀而不伤,幽而不怨。

作品的结构可分为A-B-A结构,第一部分主要是男女主人公的送别,以及女子对男子的惜别之情,结束于两人回望过去双宿双栖的时光,第二部分主要是男女回望过去双宿双栖的时光,第三部分则是回到现实,兰舟催发,男女执手“相看泪眼”,女子忽然转身看向男子离别的方向,在结尾“别”的当口,女演员以突发转体前倾的定势结束,心之所向仍是“难别”长亭那边的“他”……

二、从表演的角度看《萋萋长亭》

《萋萋长亭》的两位演员山与汪洌都是北京舞蹈学院古典舞系的优秀毕业生,因此作品分别荣获“荷花奖”表演金奖和表演铜奖。面对一个如此情感纯粹而内心活动丰富,同时人物形象抽象的作品,两位竟然不落“概念化”、“面具式”的窠臼,使舞蹈的情感真实动人,不仅需要扎实的舞蹈功底,同时还需要有大量的舞台艺术实践的积累和较高的艺术文化修养。

就《萋萋长亭》而言,表演的难度在于作品情节简单,在情感基调统一的情况下,表现出人物内心细致丰富,一叹三咏的状态,这要求演员表演“入境”,从细节入手,以情带气,以气导形,以形显韵,使舞蹈从演员内心深处外化于形态之上。

三、从《萋萋长亭》到对古典意韵的当代传承的思考

对演员而言,要求自身的表演“入境”,即是演员进入作品描述的那个舞台氛围,舞台情景,真实贴切的表现那一情景、氛围下人物的性格、情感状态。在动作形态表演上从细节入手,以情带气,以气导形,以形显韵,使舞蹈从演员内心深处外化于形态之上。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演员自身具备良好的专业水平,其中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古典舞动作技巧掌握娴熟且得心应手。在具体表演中,演员是难以顾及到自己的动作还是不是标准的中国古典舞动作,要对作品中的音乐的缓急顿挫,剧目中表演的难点,如呼吸、动作技巧等方面的掌握应达到得心应手的地步。二是演员要深刻理解角色及角色背后所蕴含的中国古典精神,或者说演员并非呈现编导意图的工具,演员自身对角色的理解,对中国古典精神的理解,往往更附予角色独特而层次丰富的艺术内涵。在舞蹈表演中于细节出发,例如呼吸、节奏、动作的连接、造型等,体现人物情感的变化,才可能在表演具体的人物角色的基础上,表达中国古典精神。

四、结论

第8篇

[关键词] 历时性阐释;跨文化阐释;宇文所安;还原;文赋

【中图分类号】 I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2-001-4

很多人都注意到了刘若愚(James J.Y. Liu)与宇文所安(Stephen Owen)之间有趣的对比:美籍华裔学者刘若愚所著的《中国文学理论》(Chinese Theories of Literature)完全是按照西方的理论思维来诠释中国古典文论的,但是作为真正美国人的宇文所安,在编选《中国文学理论读本》(Readings in Chinese Literary Thought,中译书名为《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的时候却表现出了这样一种努力——试图探求中国古典文论的本来面目。人们自然可以找到很多理由,比如他对中国文学中的初唐、盛唐诗歌史的细致考察,对韩孟诗歌的深入研究,对中国古代“回忆”文学的研究等等,显示他有足够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素养去实现他的这一努力。不过就他自身方面的主观姿态来说,一种更为开放、达观的文化气度使他相信,即使“理解”并不只是“还原”,但“理解”却不能离开“还原”,就像他在论及《文赋》时所认为的:“不注意《文赋》的独特用词,就无法理解《文赋》,而要理解其用词,就需要追溯其绵长的注疏传统。”值得一提的是,人们对刘若愚以西式理论框架盛装中国古典文论内容的做法表现出了某种担忧,比如说:那些不能见容于这一理论框架而被弃置不顾的,又焉知不正是我们古典文论中最具有独创性价值的精华呢?与此相对应的是,对于宇文所安这样一位完全的异域学者在跨时代、跨文化视域里所作的“还原”尝试,人们的态度里一般来说总会多少带有赞赏的意味,即便这种尝试的成果在被“还原”者的本土语境下究竟能够得到多大程度的认可姑且抛开不谈。

今天,对“误读”的苛责在比较学者的眼里好像经常容易被视作一种学养欠缺或者自身浅薄的表现。何为“误读”?谁给予宣判“误读”的权力?如何知道这样的“误读”就不是一种已经升华了的“悟读”?这一连串值得思考的问题足以让许多人在意欲责难之前望而却步,而其中所牵涉本土与他者的复杂纠葛和实践性的解释学疑难,亦绝非三言两语所能释然。然而,在理论文本的旅行过程中,对宇文所安的“还原”性努力中的不同文化因素的介入予以考察,并审视这种介入对其“还原”行为的影响,却无疑是有必要的。

让我们注意这么一个细节:在解释陆机《文赋》中的“信情貌之不差,故每变而在颜;思涉乐其必笑,方言哀而已叹”时,宇文所安显然清楚地意识到,陆机以肯定的语气说出了内外完全相符的原则。于是,宇文所安首先承认,它与西方文学思想中的一个根深蒂固的假定刚好对立:“只有把真理置放到虚构之中或他者的面具之中,它才能得到最好的表现。”在这里,处于两种文化背景下的认识差异得到了坦率的认可。不过,宇文所安显然没有就此止步,他试图调和这种差异,寻找二者统一的可能。在引用了王尔德有关这一话题的表述之后,他的态度又折了回来,并作了一句在语气上尽可能弱化但意思却非常清楚的判断:“就像王尔德的面具理论一样,如果我们说陆机的‘情貌之不差’的主张也是因为害怕欺骗性的外表而引起的,大概也不算什么荒谬之谈。换句话说,两个传统皆试图回应欺骗和谎言的危险,并把文学的基础放在对这个危险的回应上。”这时候,中国的读者可能会认为:宇文所安的解释具有很大的想当然成分。因为他完全忽略了,在中国古人那里,人的“情”与文的“貌”之间的统一性,就像他们把人与文之间看得高度统一甚至具有同构性一样,是相当自然的事情。这同时也就跟中国古人常常用宇宙生发论来阐述人的道理和文的道理,并且把人文与天文看成具有同质性一样自然。陆机的焦虑实际上只指向作家的才能问题,即他的能力能否实现这种统一、实现得好坏的问题,而文学创作中的关于欺骗与谎言的焦虑,在陆机那里恰恰是不存在的。

倘若我们仅止于宣判宇文所安解释的无效性,那么,其结果就像宇文所安宣布陆机主张“情貌之不差”乃是出于回应欺骗和谎言的危险一样,就会显得过于简单化了。关键在于何以如此。的确,中国文学有一条漫长绵延的抒情传统,所谓“诗言志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的远古法则,即已道出内在情志与外在言文的一致性,因此陆机的“情貌之不差”也就是“明其本然”而不是像宇文所安所说的那样是为了防止欺骗的外表而“明其当然”。与之相反,从柏拉图对诗人的指斥开始,西方的诗人们就一直与说谎有着不解之缘,这跟其文学历史上高度发达的叙事传统(虚构性的悲剧、史诗叙事传统)有着内在关联。以宇文所安学贯中西的文化修养,他绝不至于不知道。西方由于浪漫主义抒情文学的兴起而终于开始有人宣告“谎言的衰朽”,但在中国古代,却从来没有人把文学(即使是广义的包括诗、史、神话等在内的文学)目为谎言。那么,他又何至于把陆机的主张统一于王尔德关于谎言的理论之下呢?这里的技术性失误在于,在列出了陆机、王尔德的表述之后,宇文所安的判断立即开始了,而我们并不难发现,这时候,两者各自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并没有出场。于是,这一判断与前者的背景之间出现了事实性的悖谬。

由此就必然引出文学理论阐释的有效性问题。大体地说,跨越了时空的文学理论阐释至少存在着两种基本情况——历时性阐释和跨文化阐释,而宇文所安的阐释行为则显然兼有了这两种成分。诚然,既然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一切理解都是视界融合,那么,在文本的阅读中对所谓“原义”的追寻(不论是新批评家们所称的文本固有的自足的语义,还是现象学所称的在进行“悬搁”操作之后可以直观的本质,或者就是孟子“以意逆志”主张下的作者初始意图)也就成为不可能真正实现的事情。问题在于,对所谓“原义”的否弃,并不意味着我们对文本的理解和阐释开始具有任意、随意的权利,“有效性”概念正是由此而提出。尽管有着巨大分殊的各种理解和阐释有可能同样具有有效性,但它只有建立在对立双方均符合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阐释规范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举个例子说,钱锺书认为,“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指的是阅读过程,其后两句“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则指的是感物,与前两句刚好相配;然而,宇文所安认为,“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并不都指阅读过程,它应该拆解开来理解,即“伫中区以玄览”乃是指对事物的想象性体验,后面从“遵四时以叹逝”开始的3—8句与之相呼应,而“颐情志于典坟”才是指阅读,后面从“咏世德之骏烈”开始的9—12句与之相呼应。在这里,两种全然不同的解释分别对原文进行了结构性的重建,从而形成了差异性的阐释结果,但我们却不得不说,它们都是有道理的,一方面,其自身的逻辑均是严密的,另一方面,我们暂时无法找到能与它们的解释形成矛盾冲突的文本依据和思想文化背景依据,因而,我们不得不在当前的条件下分别承认它们的有效性。但是,并非任何时候、任何解释都能这么幸运,就如上面在涉及对“信情貌之不差”进行解释时,尽管宇文所安把中西思想传统进行类比整合的想象天才无疑是令人钦佩的,但非常遗憾的是,这种类比想象所推导出来的判断却恰恰由于跟中国古代文论史上的具体背景存有事实性的矛盾而成了“无稽之谈”,——由于前文已经对这一矛盾作了具体的分析和表述,这里不再就此重复。

在这里,宇文所安同样忽略了具体背景:在中国古代,确立权威的最普遍、最有效的方式恰恰不是通过抨击和诋毁,而是通过追溯和论证与经典尤其是先秦儒家经典之间的关联。宇文所安的误解完全来自西方传统,就像浪漫主义通过跟古典主义发生争执、德里达通过对结构主义的颠覆从而获得地位一样,而中国的传统基本上不是倾向于否定的或是批判的。由此,宇文所安也就更无法看到:严羽那判断性的(而不是分析性的)言说方式,充其量只能看作是禅的言说方式,而这跟宇文所安所说的“抨击”和“诋毁”无关。——和他对陆机的误会一样,这种情况表明:在缺少了对被阐释文本的背景进行还原这一前提时,在他文化血脉里根深蒂固了的西方传统经验就会以一种更加强行的方式登场,并自然地参与到阐释进程中来。

这样说的意思,绝不是要排斥西方的文论概念参与中国古典文论的阐释。我们注意到,在其《中国文学理论读本》的《文赋》选篇里,其中的注释至少有15处均试图把中国古典文论的概念和语句放在西方文论话语背景下,而且有的还获得了相当的成功。比如在一开头,他就把“余每观才士之所作”的“作”,放在亚里士多德《诗学》里的有关“制作”的思想观念的参照系下,对二者作了区分,从而排除了它蕴含“情节制作”这种意义的可能性,并且跟西方文学思想中的“虚构”、“创造”也基本无关。这样做的结果是,以他者为参照系,我们对陆机这一句文本中的“作”的理解更为清晰、明朗了,西方文论概念的介入使本来难以自明的中国文论术语的意义得到更好的彰显。接下来,宇文所安对“作”的语言学背景和文化背景进行了必要的追溯,他暂时抛开了西方语境,从“述”和“作”这一组纯属中国古代的概念的对比,辨析了“作”的本来意义,也即以权威的规范语言形式所作的表述,并进一步指出了从先秦时期的圣人之“作”的伟大意义到了汉代以后如何弱化和泛化为一般意义上的“写作”或“创作”的嬗变过程。——这样的做法显然符合他自己所主张的对注疏传统的尊重。在客观效果上,这样的行为有助于确立和强化他对中国古典文论所作阐释(包括前面以西方参照系为背景的阐释)的有效性。

通过对宇文所安的文学理论阐释行为的分析,我们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有的时候,他的阐释与中国原来所固有的一些阐释相比是独异的,同时也被认为是有效的;有的时候,他的阐释与中国原来所固有的一些阐释相比同样也是独异的,却同时可以说是无效的。那么,在这种跨越时间、跨越空间的阐释中,究竟是什么赋予了我们进行有效性判断的标准?宇文所安的得失对于我们当前的比较诗学研究实践来说,又有着什么样的启示意义?我们知道,无论是所谓“西方文论的中国化”还是所谓“中国古典文论的现代转换”,都是当前文艺研究的重要课题,那么,置于古今对话、中西对话框架下的历时性阐释和跨文化阐释正是不可回避的任务。而对文学理论阐释(历时性阐释和跨文化阐释,以及二者兼而有之的异域历时性阐释)有效性的思考,也就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阐释不同于批评,如果说批评允许存在创造性的“六经注我”,那么阐释则无疑必须有一种“我注六经”的姿态。阐释须当在文本自身以及阐释者所属时代的阐释观念与阐释理论所能容许的范围内进行,任何阐释都有一定的边界,一旦逸出了这个范围和边界(即所谓“过度阐释”),就会失去其有效性。在这一过程中,至少存在着两种主要力量的牵引:一为阐释者所属时代的阐释成规;一为文本自身。

坦率地说,如果要让中国古典文论传统和西方文学理论在我们当下的本土真正焕发出鲜活的生命力,而不是作为一个已经僵死的古老传统和一个仅供解剖的西学木乃伊,则毫无疑问应当在文学理论阐释中强调传统价值的当代呈现和西学话语的本土意义,从主体性和价值论的角度来说,这也是必然。只有这样,对古典传统和西方理论的研究才不是纯粹的知识考古或文化游戏。于是,以通变的眼光来看待古典传统,以豁达的态度来看待外来文化,正视新变、新解,乃是即使不是本然也是应然的选择。问题在于,并非一切新变、新解都尽是合理的,否则就完全不必提及所谓的“有效性”问题。假如文学理论阐释的确能够通过一定程序的“转换”而使古典传统、西方传统都在中国当代获得新的生命,那么,“有效性”的眼光是无论如何不可缺失的。

如果说,阐释除了受到所属时代环境的阐释成规的制约,也须受到被阐释的文本自身的制约,那么,在历时性阐释和跨文化阐释中,来自文本本身的制约必然体现为“还原”。必须强调的是,我们所说的“还原”不是对历史事实的简单重现和追认,而是为了确保“转换”的有效性而采取的对社会历史文化现场的“追忆”与“返回”。具体地说,它至少有如下几个操作层面:(1)语言学还原,也就是对理论、范畴、概念的理解和阐释不能脱离从语源学、文字学、语义学等角度的追溯,不仅仅因为“语言是存在的家园”,哪怕我们承认“言不尽意”,承认“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可能性,也必须通过语言学还原才能把握“名”、“实”之间的对应与偏离关系以及约定俗成关系,通过理解概念、范畴的诞生来理解命名行为和命名过程的演变,如果学科史往往意味着范畴史,那么语言学还原将有利于我们知晓古典传统中的人们如何在动态的认识过程中实现对这个世界的类掌握;(2)结构性还原,也就是把理论、范畴、概念放置于它所存在的文本整体结构和文本群中,而不是把它孤立地抽离出来进行自以为是“悟读”的误读,这是对文本自身所具有的一定程度的系统性和有限度的文本间性的尊重,结构性还原有助于考察人们在古典传统下以概念去对应事物、以理论去对应世界的时候具有怎样的差异,又具有怎样的通约性;(3)历史性还原,也就是让一定的理论、范畴、概念返回它赖以产生的特定知识谱系和文化血统,深究它在具体社会历史文化语境中的存在及其在社会历史文化变迁中的“旅行”,从而切实体认背景对意义的生成性影响和制约性影响。

其实,与上面所说的“还原”相类似的学术主张,早已蕴藏于各式的理论与学术实践当中。敦煌学家姜伯勤先生在述及怎样“了解敦煌莫高窟美术作品的‘原典’(text)和‘上下文’(context)”时曾经说过:“所谓context的研究,可以是指艺术作品历史的来龙去脉、社会背景及有关情景的全方位研究。”这里讲的就是同样一个道理。“还原”强调的是对历史现场的“进入”以及对背景的“追忆”与“返回”,它不仅是为了保证文学理论阐释的有效性,而且也是对一种文化自身优秀传统(对纯历时性阐释而言)和异域优秀文化传统(对跨文化阐释而言)应有的谦卑,“多闻阙疑,慎言其余”,欲要开新,先须返本。

进行比较研究的学者常常抱怨说,西方传统中产生了中观的文论,而中国却只有宏观的人文学术理论和微观的诗论、词论、曲论等,总体而言,与西方相对应的中观文论在中国古代是严重缺乏的。那么,是否需要为了能够与西方对话而将我国传统文论提炼转换成西方模式的中观文论呢?从“还原”的原则出发,不论转换与否,我们都应意识到,中观文论的缺失或许正是我们中国古代文论的一大特点和优点:在西方,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等思潮、运动一旦出现,便席卷各种文学类别,因为在中观文论的笼罩下,“文学”被视为一个整体,而在中国古代,正因为没有中观文论,才使得各个文体具有了相当大的独立性,文明道,诗言志,词言情,竟可以各不相扰,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中国古典文学即使在共时条件下也仍具有丰富复杂的多样性。举个例子说,宋代讲义理之学,遂有以理入诗之风,可是又何曾听说过以理入词的呢?

由此可见,“还原”固然是对旧有文本、旧有现象的价值予以当代意义的追认,但追认的前提,却是历史事实本身的清理。一方面,在历时性阐释中,只要把历史的历史性归还给历史,我们就会认识到,先秦无“风骨”,魏晋无“妙悟”,唐宋无“神韵”;另一方面,在跨文化阐释中,只要把文本的文本性归还给文本,我们也会发现,“诗歌比历史更具有哲学意味”并非全称判断,它只是一个在西方古典文本的互文性中存在的命题。虽然阐释本身不会有尽头,但“还原”却使我们在文学理论阐释(尤其是历时性阐释和跨文化阐释)中有可能得以摆脱用一种偏见取代另一种偏见的视域障碍循环。经过了这样的还原,我们就有可能对先秦的“文学”与今天所说的“文学”作出区分,以及对中国传统的“文学”与现代西方的“文学”(literature)作出区分。经过了这样的还原,我们就能够清楚地意识到亚里士多德眼中的文学(“诗”)大抵只是悲剧、史诗和一些喜剧,而陆机所认为的文学(“文”)则决不会是长短句、散曲和章回小说。

宇文所安试图为欧美读者还原中国古典文论所作的尝试和努力,正是基于对理解、阐释的有效性规则的洞察。正如他所指出的,理解《文赋》不可能不追溯其绵长的注疏传统。其原因就在于,“进入”背景是实现有效性的一个必要条件,因为,如同前面所出现的情况一样,与文本自身背景割裂开来的理解和不受文本自身制约的阐释往往会是失效的。同时我们也确定,“还原”并不是对所谓“原义”的追索与返回,而是对具体诞生这一文本的背景的“进入”。只要我们承认人文领域的概念、术语、范畴、命题的产生总是离不了特定的知识谱系和文化血统,那么我们就难以否定“还原”的必要性。应该说,“还原”是一种广义的背景还原:如果某一理解、阐释跟文本的背景之间出现了事实冲突或逻辑冲突,人们就会当然地认为它是“误读”;假如虽然并不存在冲突,但背景却对该理解和阐释不具有支持性,人们就会认为它是“过度阐释”。宇文所安把陆机主张“情貌之不差”的原因误读为“害怕欺骗性的外表”,正是由于在他的阐释过程中,作为“还原”诸要素之一的“历史性还原”非常遗憾地缺席了。

总之,在文学理论的历时性阐释和跨文化阐释中,必须强调文本自身背景在阐释中的重要性,换句话说,就是文本的自身背景必须作为阐释行为中不可缺少的参照系之一。因为,在任何时候,倘若我们不得不讲求阐释的有效性,也就不得不重视“还原”问题。审视宇文所安在其《中国文学理论读本·文赋篇》中的阐释实例,其得其失,或可为鉴。

参考文献:

[1]〔美〕宇文所安,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M].王柏华,陶庆梅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2]钱锺书,管锥.补订重排本[M].北京:三联书店,2001:62-563.